学而思中班测试题题目:读书人的两种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30:58

读书读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基本到家呢?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书是怎么来的。

说简单一点,书其实就是人类用来反映实用经验和自然奥秘的抽象符号。

当然,所有流传下来的书并不绝对能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相,也许夹杂有谬误,也许彻头彻尾都是谬误,但是,书毕竟为人类提供了一条可能走向真理的捷径。

写书的人,表面意图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让人读让人信。但是背后的真实用意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写的书就是为了误人,害人,比如文革时期的政治教科书,比如中石油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有的人写书是为了救人,渡人,比如《素问》,《伤寒论》,《本草》,《孟子》等等。

不知道读书的人,读什么信什么,自己无判断无思维,人云亦云,典型的墙上草。这样的读书人是最可悲的,与其这样,宁愿不读书。不读书,反而有一颗自然之心,不受累于约定俗成的戒律。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就是对这一类人说的。

大家看那些书呆子,有几人能做得成大事的,充其量不过是一枚螺丝钉而已。倒反是一些粗野而不受书本扰心的文盲,在乱世和改革大潮中能脱颖而出,显尽英雄本色。

书完全盖住了自然的野心,人就彻底迷失了,迷失在别人定下的游戏规则中,一旦走进没有规则的世界,就必然绝望,如近期在北京选择xx的余虹教授,要不就成为被别人猎杀的牺牲品,如写《白杨礼赞》的陶铸。

孔子提倡读书,但是他说文与质要匹配,文质要相称,然后才能君子。他语重心长的告诫说:“与其文,不如野!”。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率真的粗野之人确实比凡事都讲究俗套的文人活得实在和轻松。斯文的文人大多是违心的,表与里不一致,过得很累!

所以,以书为坐标的文人是书的受益者亦是受害者,这些人虽读了一些书,仍然还处在蒙昧实真的状态,虽是读书人,其实不觉悟,此为一境界。

真正知道读书的人,都是一些以心为心的人,而不是以书为心的人。这样的人,是真正让人敬畏和害怕的人。毛泽东一生受益于书,可“读书无用”也曾出于他口,非但出于口,他还付之于实践。文盲xx陈永贵就是他在现代新社会树立的新典范。

xxx其实还是认为书是有用的,要不他就不会说读书越多越xx,就不会把那些以心为心的几十万读书人通通打成x派。孟子说读书越多心越明,心越明白就越看不贯眼前的谬误,越不容于世俗,这就是xx的由来。

在我看来,那些被老毛打成y派的知识分子,其实是真正的z派,毛之所以给他们挂上y派的牌子,不按规矩出牌,正是毛的高明之处。

我们再来看一个人,那就曾国藩。毛xx说过:“近人独服文正公。”为什么服他?曾国藩有仁爱中正之心,不忍从孤儿寡母手中取大清江山,世人传为美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仁者,在镇压太平天国军时,杀人毫不手软,“曾剃头”这一外号就是他这个桐城派嫡传弟子内心“仁爱”的最好诠释,看毛在建国后对那些老帅的无情打击,其风格又何其类似啊!

张岱年也说过两种人,一种是觉悟的自然人,一种是不觉悟的自然人。所谓觉悟的自然人,就是那些以心为心的读书人,能真正悟道的人。不觉悟的自然人,就是老子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从不受知识鼓惑,吃完只知道鼓腹而游的人。

荀子也有自己的标准,他把国人分为四类:能思能行者国之宝;能行者国之器;能思者国之用;口言是行其非为国之妖。

国宝类应该属于以心为心的读书人,国器者则近于不觉悟的自然人,国用者就是我前面说的螺丝钉,就是那些不开窍的读死书之人。

      我们读书,一定要读到这样一种境界,那就是受知识鼓惑之后,重新获得自然之心,快乐之心,自主之心。       作者:逍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