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楷书:你的脸出卖你的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41:39

你的脸出卖你的心

2011-12-26 16:54 作者:曹玲 编辑:王晶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 核心提示:学会识别微表情,你将看见别人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

随便问问身边的人如何辨认出说谎的人,他们肯定会告诉你各种“箴言”。比如骗子常常往左看;骗子坐立不安;骗子跷二郎腿;骗子交叉双臂;骗子向上看,向下看,不敢看你的眼睛……

 2006年美国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心理学家查尔斯·邦德(CharlesBond)报告说,对骗子的各种见解存在于任何一个文化中。他研究了63个国家2520位成年人,其中超过70%的人都认为骗子会转移视线,大部分人认为骗子会羞愧、结巴、摸自己一个地方或者说一个相对更长的故事。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骗子是很容易被看破的。弗洛伊德认为,如果集中注意力,每个人都能认出骗子。“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尼采则写道:“口可以撒谎,脸透露实情。”

“但事实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很好地识别骗子。只有很少数人天生能够精确识别骗术,其余的大多数人,甚至经受过训练的法官和海关人员,最后的结果也不比掷硬币强多少。”姜振宇告诉本刊记者。他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律信息中心主任,从2007年至今一直研究“微反应”,曾经做过郭美美、陈光标、王勇平等公众人物面对镜头是否说谎的分析。

在反恐战争中,美国政府不希望只得到50分的胜利,于是开始进一步针对谎言识别进行研究。“可靠性评估”和同一时间出现的“红色警报”、“国土安全”一样,成为新的口头禅。不幸的是,大多数设备都不可靠,比如测谎仪,检测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谎言引起的焦虑。测谎仪测量的是因压力而产生的生理反应,比如血压增高,呼吸频率、皮肤电反应的变化等等。“它可能会错过最危险的骗子:那些不在乎他们是否说谎的人,那些不知道他们撒谎的人,或者已经接受过说谎训练的人。”保罗·艾克曼(PaulEkman)这样告诉本刊记者。他是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退休教授,是研究情绪和面部表情的先驱,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他写了一本书叫做《说谎》,书里介绍了“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这是他研究中识别骗子的关键。艾克曼在人的脸上发现43种动作单元,每一种都由一块或者好几块肌肉的运动构成,各种动作单元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也就是说,人脸上可能有1万种表情,其中的3000种具有一个情感意义。

保罗·艾克曼

“你的表情和大脑直接相连,在有刺激源的情况下,能够不以个人意志突然发生。面部表情能够在你意识到之前就出现了,在你做出一个决定是否说谎之前就出现了。”姜振宇说。很多谎言伴随着不那么对劲的面部表情,让人觉察出谎言。但是即便是训练有素的骗子,也不总是能够控制住他们真实感情的出口,那些从脸上转瞬即逝的微表情暗示了语言和情绪的不协调。

“所谓微表情,是指极大压缩了正常表现时间的完整的情绪性表情,尽管它完整地表现于脸上,但持续的时间仅止于一瞬,随即便被其他表情所掩盖,快到让人难以察觉,不容易被捕捉到。”姜振宇告诉本刊记者。

大约40年前,艾克曼第一次研究说谎的线索时,就发现了微表情。当时他们正在检查一盘访谈的录像带,接受访谈的病人是精神病患者玛丽。玛丽住院数周后,访谈时她告诉医生她不再沮丧,并请求周末与家人团聚。在录像中,以慢镜头回放,可以发现她脸上迅速掠过极度忧郁的神情,随即换上一副笑脸。就玛丽而言,她的情绪肯定不是无意识的,因为她的微表情透露,她真的痛苦地意识到了那种悲伤。

核心提示:学会识别微表情,你将看见别人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

艾克曼出示玛丽接受访谈时包含那个微表情的片段给别人看,请他们判断她的心情。结果未经训练的人都漏掉了微表情中的信息,造成误判,认为她的心情不错。但当播放慢镜头时,大家都抓住了忧郁的信号,再接着以正常速度放片,忧郁的微表情也能够捕捉到。

艾克曼说他训练过很多人,包括教授、警察、大使馆官员等等,训练他们如何辨别骗子、如何读出微表情。一开始,他给他们看面部表情的照片,每一个脸孔上微表情出现的时间只有40毫秒,受训者需要按按钮来指出这些微表情表现了哪些情绪,比如恐惧、愤怒、惊讶、高兴、悲伤、厌恶。

“之所以叫‘微’,最关键的一点是有一个转变,从浮现到消失,微表情一闪而过的时间不到1/4秒。”姜振宇2007年才从信息技术专业转向微表情研究,前辈艾克曼的研究让他着迷。“比如以前和朋友聊天,大家聊得高兴还是不高兴,我只能靠感觉,并不能确定。当我学习了微表情之后,有意识地在谈话中做了验证,开始能确定大家聊得是否高兴。”但是,如果一个人试图伪装自己,又如何才能识别?

“这个事情我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姜振宇说完这话忽然皱紧眉头,接着说:“如果你只看我现在的表情,听我说话,肯定相信我真的没有办法。所以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分辨真诚的表演和真诚的表达。好的演员把自己带入剧情,表演得非常到位,你觉得是真实的,但你也知道那是表演。二是如何才能阻止骗子信马由缰地发挥,如何不让他自由表达已经准备好的情绪?”

瞬间读脸,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即问对问题,他们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有效刺激源”。“要想被测试人在接收到刺激信息后会出现明显反应,就要使刺激源出乎意料,或者刺激力度非常强,突破其心理防备。”

刺激源在以艾克曼为原型的美剧《LieToMe》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第一季第一集中一名中学女教师被杀,她的一名男学生被捕入狱,无法洗脱罪名。深谙微表情识别的主人公莱特曼(Lightman)怀疑男学生的一位女同学,但是女同学拒不承认任何问题,于是莱特曼使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刺激源,骗她说男学生在狱中不堪重负自杀了。在巨大的震惊和负罪感下,女学生承认了她和校长私通被女教师发现的内幕,最后校长落网,男学生无罪释放。

不过姜振宇也承认,电视毕竟是电视,有很多夸张处。在现实中他们目前所参与的真实案件,也仅仅是分析嫌疑人心理和有价值的侦查线索,并不能用于确定什么结论。“如果没有物证证明,一个表情、一个反应能够被解读出两种可能性,即善意的和恶意的,那么一定要取善意解读,才能尽量避免冤假错案。”姜振宇强调。

除了微表情,人的举止行为也会透露出他是否说谎。当声音、音调、手势、姿态等表现不同于人们通常的说话或者手势,或者不符合情境时,就有可能是说谎,这是另外一个研究热点。“比如说谎者会使用‘距离感的语言’,会更少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更多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姜振宇说。

艾克曼告诉本刊记者,关于有距离感的语言,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克林顿在新闻发布会上像女教师那样摇摇手指,说‘我和那个女人没有发生性关系’。这是有距离感的语言,把莱温斯基称作‘那个女人’,句末还有一个几乎察觉不到的轻音。当这个新闻发布会最初播放时,很多我训练过的人给我打电话说:‘你看到总统了吗?他在撒谎!’”

艾克曼说,在研究生涯中,他测试过1.5万个未经训练的人能否识别微表情,比如海关人员、大使馆人员、联邦调查局官员、中央情报局官员、美国禁毒署官员、法官、审判律师、警察,结果几乎都是和投硬币一样靠碰运气。他从中只发现了50个天才,被他称为“巫师”,这些人在美国特勤局和仲裁员中的比例较高。“90%的仲裁员表现得很可怕,和掷硬币差不多,但是大约8%的人表现出很好的天赋。我想这是因为仲裁员需要关注双方,发现共同点。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优秀,这些人可以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作为会谈顾问,他们真的不可思议。他们不会错过任何事情,你说话、举止的每个方面他们都不会错过;你的手势,你如何移动身体……没有什么他们不能处理的。”

核心提示:学会识别微表情,你将看见别人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

艾克曼说,他没有测试过政客。“政客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你会被卷入党派问题,我尽量避开党派政治。”他曾经被一个政党要求做关于对手候选人的个性评估,希望找出弱点。他很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他也很不赞成候选人所在政党的政治观点。但是最后他还是拒绝了。“我说:‘不,我不能用我的知识试图害人。’也许我犯了一个错误,但是我的承诺是,它必须尽力帮人,而非害人。”他也不教人如何更好地撒谎。“如果国防部问我——虽然他们从来没问过——‘你能训练我们的特工更有欺骗性吗?’我不会做这种事情。”

靠着正确解读微表情,艾克曼估计揭穿谎言的可能性“将达到70%或者更高”。但是这项技能一旦学会,你就没有办法把它关掉。他说,你将永远能够辨识掩藏的情绪,你将成为一个隐私侵犯者,你将看见别人不想让你看到的事。他承认说谎是个人隐私,如果他妻子和两个已经成年的孩子想对他说谎,他认为“这是他们的事,他们并没给我权利来揭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