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中茱莉亚怎么死的:美国跌进了自己设置的全球化“陷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0:51
人民日报12月26日发表的《主动把握历史的未来》一文,其中一段谈到了西方国家体制方面遭遇的挑战。文章说:美国的体制危机,首先在于它担当“世界警察”的负担;其次,虚拟经济远离实体经济,寄生性越来越严重;第三,参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在国内分配严重不均,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第四,两党政治被选票左右,致使白宫决策力和执行力越来越弱。

这四条中,一、二、四条都不难理解,但第三条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全球化不是美国孜孜以求的吗?难道全球化的规则不是美国主导制定的吗?难道美国热衷于全球化不是为了自身利益吗?回答当然都是肯定的。美国在推进全球化方面下了最大的功夫。但是,正如中国成语“请君入瓮”一样,美国却入了自己制造的全球化之“瓮”,或者说跌进了自己设置的全球化“陷阱”。美国热衷于全球化本来是为了整别人的,结果却整了自己。

我们知道,全球化大大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在这种条件下,美国的实体经济,包括重工业、轻工业、日用商品工业的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就把产业大量转移到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向中国转移。美国国内只保留了无法转移的农业,以及
军事工业和某些高技术产业等。于是,美国实体经济出现了空心化。

这些转移出去的产业,为所在国家提供了就业机会,创造了GDP和税收;而美国自身却丧失了大量就业岗位。美国自身保留的产业,是无法吸收失业的劳动力的。虽然这些外流产业生产的商品,有相当部分又进入美国消费市场,消费者可以买到价格低廉的消费品,相当于增加了收入。但失业者却享受不到这些好处。另一方面,这些外流产业赚取的高额利润,大部分到了老板、高管手里,随着产业外流的管理人员也能利益均沾。但是这些好处,美国的老百姓一分钱也得不到,他们甚至得不到由税收产生的社会福利方面的好处,因为外流产业是向所在国纳税的。跨国公司因降低成本得到了最大的好处,而美国普通百姓却因此大量失业。这就是“参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在国内分配严重不均,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问题的由来。

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什么错误呢?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本来,全球化对美国是绝对有利的。全球化进程不是近些年刚刚开始,而是时间很久了。过去,美国的一部分产业也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但由于中国、印度等大国都尚未进行改革开放,所以转移的目的地无非是阿根廷、亚洲四小龙等很小的经济体。这种转移对美国实体经济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不至于伤筋动骨,大量产业仍留在美国国内,对就业等不会产生实质影响。对于那些小的经济体,美国可谓操着生杀大权,想成就你就可以成就你,想败坏你,随便一个动作就可以败坏你。现在不同了。像中国这样的大块头,就像黑洞一样把美国实体经济吸进来,而且还把美国经济捆绑到自己身上,要整中国就是整自己。这就是中国这样的大块头的好处和能量。美国过去用来对付小经济体的办法,对中国这样的大国就不灵了。

有西方学者对这个问题看得很明白。他们说,美国在新形势下没有找到应对全球化对自己不利影响的办法,而中国在这方面就相当谨慎,开放循序渐进,保留了重要的国有企业,保持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尽可能地趋利避害。因此,美国掉到了自己挖的陷阱,而中国却从中得益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