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女明星图片大全图片:加勒比國家聯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25:27

加勒比國家聯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勒比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Caribbean States,簡稱ACS),以加勒比共同體為核心組建,是加勒比海沿岸國家的國際組織,宗旨是推動該地區一體化。

目錄

 [隐藏] 
  • 1 歷史
  • 2 宗旨
  • 3 架構
  • 4 成員
    • 4.1 正式成員
    • 4.2 聯繫成員
    • 4.3 觀察員
  • 5 與中國的外交關係
  • 6 外部連結

[编辑] 歷史

1993年,加勒比共同體在巴哈馬舉行第14屆首腦會議,會上決定以加勒比共同體為核心組建加勒比國家聯盟。1994年7月24日,25個加勒比海沿岸國家和12個尚未獨立的地區在哥倫比亞卡塔赫納簽署《加勒比國家聯盟成立紀要》,宣布加勒比國家聯盟正式成立。

[编辑] 宗旨

加勒比國家聯盟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各成員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社會等各個領域的合作,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維護本地區在國際經濟貿易組織中的利益,實現地區經濟一體化,最終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   

[编辑] 架構

常設最高權力機構是部長理事會,設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下設6個特別委員會:經濟貿易委員會、環境委員會、自然資源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計劃預算委員會和旅遊特別委員會。部長理事會設秘書處,秘書長由成員國推選,任期4年。

[编辑] 成員

[编辑] 正式成員

正式成員共25個,擁有全部的討論權和投票權。

  •  安地卡及巴布達
  •  巴哈馬
  •  巴貝多
  •  貝里斯
  •  哥倫比亞
  •  哥斯大黎加
  •  古巴
  • 多米尼加聯邦
  • 多明尼加
  • 薩爾瓦多
  • 格瑞那達
  • 瓜地馬拉
  • 蓋亞那
  • 海地
  • 宏都拉斯
  • 牙買加
  • 墨西哥
  • 尼加拉瓜
  • 巴拿馬
  •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 聖露西亞
  •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蘇利南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委內瑞拉

[编辑] 聯繫成員

聯繫成員共5個,擁有一定的討論權,以及同本身直接相關議程的投票權。

  •  阿魯巴
  •  庫拉索
  •  法國(代表法屬蓋亞那、瓜德羅普和馬提尼克)
  • Template:SXM
  •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编辑] 觀察員

觀察員共18個,在不違反聯盟成立宗旨的前提下,可以參與一些會議。

  •  阿根廷
  •  巴西
  •  加拿大
  •  智利
  •  厄瓜多
  •  埃及
  •  西班牙
  •  芬蘭
  •  印度
  •  義大利
  •  荷蘭
  •  南韓
  •  摩洛哥
  •  秘魯
  •  俄羅斯
  •  土耳其
  •  烏克蘭
  •  英國

[编辑] 與中國的外交關係

中國(此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立國以來,除了向蘇聯實行「一面倒」的外交政策外,還主力向包括拉丁美洲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建交,但由於拉丁美洲在美國的嚴密觀察下,尤其加勒比海諸國因地理上更相當接近美國,中國在拉丁美洲的「立足第三世界」策略一直未能實行。古巴因於1959年卡斯特羅建立共產政權後,與中國有了共同的政治體系,於1960年9月28日與台灣(此簡稱中華民國)斷交而向中國建交,為首個與中國建交的加勒比海聯盟,以致是整個美洲地區的國家。自1971年中美關係轉好後,美國已有跡象向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此後,加勒比國家聯盟成員中的墨西哥、蓋亞那、委內瑞拉、牙買加、千里達托貝哥、蘇里南和巴貝多於1970年代開始與中國建交,皆早於美國與中國建交;1980年代,安地卡及巴布達、格瑞那達、尼加拉瓜和貝里斯與中國建交;1990年代,巴哈馬和聖露西亞與中國建交;2000年代,多米尼克與中國建交。

雖然自中美之間外交關係建立後,之後不少加勒比海國家都跟著改變立場,向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但仍有一些加勒比國家聯盟的國家依然只承認台灣的中華民國才是合法政權而與之繼續建交,包括海地、宏都拉斯、多明尼加共和國、巴拿馬、薩爾瓦多、瓜地馬拉、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和聖基茨和尼維斯共九國;貝里斯和聖露西亞立國初期已與台灣建交,但之後也一度與中國建交而向台灣斷交,但後來因政黨的改變而再一次轉於台灣建交;至今,除了上述提及的十一個國家沒有與中國建交外,其它都有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编辑] 外部連結

  • ACS官方網頁
隐藏▲ 查  ·  論  ·  編世界主義和世界政府專題理論超國家主義 · 聯邦主義 · 邦聯 · 政府間主義 · 反民族主義 · 全球化 · 全球民主 · 全球帝國 · 世界主義 · 超國家聯盟 · 世界和平主要國際組織聯合國 (UN) ·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ICRC) ·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IFRC) · 國際刑警組織 (ICPO)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 世界銀行 (WBG) · 世界貿易組織 (WTO)國際議會組織各國議會聯盟 · 聯合國大會 · 歐洲議會 · 阿拉伯議會 · 非洲議會 · 拉丁美洲議會 · 南美洲議會國際司法機構常設仲裁法院 · 歐洲國際軍事法庭 ·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 國際法院 · 前南刑庭 · 盧安達刑庭 · 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 · 東帝汶國際法庭 · 聯合國黎巴嫩特別法庭 · 獅子山特別法庭 · 國際刑事法院 · 非洲法庭 · 加勒比法庭 · 美洲國家人權法庭 · 歐洲法院 · 歐洲人權法院地區性組織大英國協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 歐洲委員會 (非歐盟機構) (CoE) · 歐洲聯盟 (EU) · 拉丁語聯盟 (LU) · 非洲聯盟 (AU) · 阿拉伯國家聯盟 (AL) · 伊斯蘭會議組織 (OIC) ·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SAARC) · 東非共同體 (EAC) · 東南亞國協 (ASEAN) · 太平洋島國論壇 (PIF) · 加勒比國家聯盟 (ACS) · 中美洲統合體 (SICA) · 南美洲國家聯盟 (USAN) · 美洲國家組織 (OAS) · 獨立國家聯合體 · 上海合作組織 (SCO)法律和條約國際法 · 國際人道法 · 國際私法 · 超國家法 · 日內瓦公約 · 聯合國憲章 · 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 · 京都議定書 · 歐洲聯盟基本條約 · 歐盟法律歷史共產國際 · 國際聯盟 · 華沙公約組織 · 經濟互助委員會 · 大東亞共榮圈 · 大英帝國建議和觀念世界政府 · 聯合國議會大會 · 非洲合眾國 · 中亞聯盟 · 太平洋同盟 · 北美洲聯盟 · 歐洲合眾國 · 東亞共同體 (EAC)國際運動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 · 世界聯邦運動 · 全球公民運動 · 世界公民文化巴哈伊信仰 · 國際輔助語 · 世界語 · 邏輯語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A%A0%E5%8B%92%E6%AF%94%E5%9B%BD%E5%AE%B6%E8%81%94%E7%9B%9F&oldid=18473458” 4个分类:
  • 加勒比海國家
  • 政府間國際組織
  • 美洲國際性組織
  • 1994年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