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普通发票如何冲红:道教历史概论-道教历史-东方道教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57:21

道教历史概论      

作者: 佚名 | 来源: 互联网 | 发表时间[2009-9-19] | 阅读 387 次


收藏到:                                          
   热门     

道教是根据中国固有文化而创立之宗教,是华夏文明经过长时间之酝酿积淀而成。道教之名,虽始于东汉,然其历史渊源,远可以追溯上古。早期道家,称黄老之术,黄即黄帝,是为中华文明最早之代表人物,华夏子孙,亦称炎黄子孙,足见道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本息息相关,同根共源。 故鲁迅先生曰‘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底在于道教’旨哉斯言也。神仙传亦记载,黄帝拜仙人广成子于崆峒山石室,且战且学仙,后于鼎湖飞升,此应是道家最早之记载。且历代道门中人皆以黄帝为道家之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天师为教主。由此即可推断道教之历史渊源与由来。今且依个人之见,将道教之发展史分为十个时期,以供同道诸君参考。

 

 

 

一‘道文化之渊源时期’

 

 

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统称与总汇。道家道教原不可分,因其前后相承,互为体用。然二者因出现之历史阶段,稍有差异,故学者为方便起见,多言分为二。但无论如何分别,二者之历史渊源与由来,却是同宗共祖,一脉相承的。由此文化渊源而产生后来之方仙道,黄老道,稷下道家,先秦道家,以及最终演变形成的东汉道教。其前后经历很漫长之过程,是中华文明与民族文化发展之必然趋势,然考其历史由来,当自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及原始宗教信仰说起。

 

 

(一)三皇五帝时期的原始宗教信仰与母系氏族公社管理

 

《云笈七鉴》道教叙曰‘上古无教,教自三皇五帝以来有矣’。三皇五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华夏文明共同尊奉之始祖,亦是道文化之开端与起始。实则彼时之所谓文化者,即是指道文化而言,南怀瑾先生曰‘中国上古文化一统于道’是说不诬矣,萧天石先生亦曰‘我国道家,祖述黄老,崇尚自然’。由此可以臆断,道家文化当自黄帝始。黄帝之时,华夏文明正处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其时民风淳朴,崇尚自然,清净无为,垂拱而治,即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之景象。其时先民们已有原始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等,他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神灵之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这是早期最原始之宗教信仰,这些崇拜之神灵,多为后世道教所承袭,故道教之多神信仰及天神地祗之崇拜,即渊源于此。

 

除原始之宗教信仰而外,即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管理特色,母系时期,虽然从未有过母权至上之统治时候。但其氏族社会却形成了以尊重女性之阴柔,谦和等品性之文化传统,女性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其部族治理亦以寡欲不争,自然无为之方式为主。此符合道家‘贵阴尚柔法自然’之思想原则。与儒家宗法礼教,繁文缛节,大相庭径,这便是早期母系氏族公社之道文化特色。虽然后世儒道分家,然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亦一直保留外儒内道之格局,未尝稍异。儒主刚,道主柔,儒主外,道主内,儒讲纲常,道法自然,儒偏入世,道趋出世,儒善守成,道擅达变,此即为道家文化精义之所在。

 

 

 

(二)

 

夏商周‘三代时期’礼乐制度之完善与儒道之分化

 

大禹因治水有功,禅让受位,再传其子‘启’以公天下而家天下,建立夏王朝。自此以后,父权制逐步上升,而取代了早期母系氏族制度。至殷商时期,原始之宗教自然崇拜已发展至信仰天神上帝之天神崇拜,与有血缘基础及宗法关系相结合之祖先崇拜,并形成了专门的宗教祭祀职业者-‘巫祝’。巫祝借卜筮,祝由,乐舞,符咒等手段,而沟通界乎与人神之间,是宗教祭祀活动的直接操纵者,在国家享有崇高之地位与待遇。迨至西周时期,鬼神与先祖信仰进一步发展,因周公旦制定并完善礼乐宗法制度,至此遂形成了原始宗教信仰与封建礼乐制度之集大成的周代巫史文化,把崇拜先祖神灵与祭祀天神地祗并列,称为敬天尊祖。后世道教之神仙信仰及斋醮法事,多源于此。

 

然而此时之巫史文化,已非纯粹之原始宗教信仰与早期‘自然’‘图腾’等崇拜。其时已渗杂结合礼教文明,天神与先祖崇拜日益彰显,此时正是儒道二家分化之时,西周之初,周武王以太公为师,以周公为辅,周公制定礼乐,正明纲常,是为儒家之代表。太公姜尚则为武王师,因功而封于齐地,施行无为之政,是为道家之代表。 与周公之礼教宗法形成鲜明之对比,周公之鲁地,为后世儒家文化之发展中心,而太公之齐地,则为战国至秦汉时方仙道之活动范围。

 

后来之先秦道家,虽以孔孟为儒家之首,而推老庄为道家之冠,然考其渊源由来,儒道二家分化并存之历史当自西周文武之世起,‘孔孟’‘老庄’等,只是后来之集大成者,而非其先肇者。后世儒家祖述尧,舜,禹,汤,周公,文武,以至于孔圣。而道家亦祖述黄老,黄老之间,虽然相差千年,然其间尚不乏道家之中坚人物与传承人物,除神仙传所载上古列仙而外,较有名者,尚有‘伊尹’,‘太公’,‘辛甲’,‘管子’等。

 

 

 

二, ‘先秦道家文化之兴起’

 

西周末年,礼崩乐坏,礼乐文化与巫史文化,逐渐衰落,遂转入社会下层,为后来之方士与巫觋者所继承。周代之世卿世禄及官师合一之制度,亦随之而消失。《庄子,天下篇》曰‘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此时介乎贵族与庶人之间的士人阶层,迅速崛起,逐步扩大自己之影响,自立门户,传道授业,而自成一家之学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最为显要者,当属儒,道,墨,三家。实则除儒,墨二家而外,余亦均自道家而出。然而道家之历史渊源,前文已提及,盖道家文化虽由来已久,却是自老子始集其大成,章太炎《诸子略说,道家》亦曰‘数道家当以老子为首’。此处之道家,是指先秦道家而言,非指道家历史之故。《汉书,艺文志,道家旨要》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由此可知,道家文化,是出于史官,历记总结历代兴亡成败之道的。其代表人物老子,即是周守藏室之吏,因此得以窥见三代以来之历书史志,从而再就其中总结历史之经验。《道德经》五千言,其中亦多涉政治与历史语,引为经验之谈,足以为后世之人效法,汉初黄老之治,即出于此。然而道家文化之博大精深,实足以为百家之首冠,《史记,太史公论六家旨要》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摘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此寥寥数语,已将道家精要,概括无遗。太史公去古未远,尤能道尽各家之精微,然而论及其余诸家,或褒或贬,未有推崇诸家有如道家者。但自先秦以后,诸子百家,亦逐渐衰微,最终则形成儒道两家,相峙并行之局面,儒家则有孔,孟,荀卿等代表人物,道家自老子后,亦有庄子,关尹,列子,淮南等。实则在先秦诸子之学中,道家阵容并不比儒家差,纵观汉代之历史,由崇奉黄老到独尊儒术之迹象而言,由此概可见二家之影响与实力,虽后来道教之创立,道家一变而为道教,然中国历史上外儒内道之文化现象, 一直绵延两千余年,皆未改变。自文景之治以来,直至以后之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以及清代之康乾盛世,无不受道家文化,黄老之术的影响而成。

 

 

 

 

三,‘早期道教的出现’

 

早期道教,即是道教之前身,由道家文化之兴起,而过度到道教正式成立之历史阶段而言,这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前期之方仙道,与后期黄老道。

 

(一)方仙道

 

 

方仙道是以神仙信仰与长生成仙为目的的早期类似宗教活动的组织,其成员皆称方士或术士。据《神仙传》记载,早期之神仙方士,除广成子与黄帝而外,有名者还有‘彭祖’‘容成公’‘李八百’等人。《史记,封禅书》亦记载有方士‘苌弘’以神仙方术事周灵王。直至战国时期,方仙道大兴,其时神仙方士之最为活跃与兴盛的,当属齐燕之地,‘齐威王’‘燕昭王’等,皆多次延庆方士,及从事长生求仙止活动。迨至‘秦始皇’‘汉武帝’时,神仙方士之活动尤为频繁,秦皇时之徐福,汉武时之李少君,奕大,公孙卿等,皆是有名之神仙方士,专事求仙访道之活动,且皇帝亦多次派遣他们至海上三山,求取长生不老之灵芝方药。足见当时求仙崇道之风的兴盛状况及其影响之大。

 

神仙之说之由来已久,《神仙传》《列仙传》之记载,且不必论。今就以历史典籍而言,早期经典,如《山海经》,《穆天子传》,《离骚》,《列子》,《庄子》《,淮南子》等经典性史书而言,其中皆大量描绘与记载神仙之事。可见神仙之说,影响深远,在汉代已被被列入百家之一,并为之作出诠释,《汉书,艺文志》云‘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生,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然当时之以为神仙家为方技之术,而未列入道家,实则,道家与神仙家,皆为后世道教之主要成分。另有方士邹衍,亦为战国时人,大倡阴阳五行及灾异妖祥之说,其说结合阴阳数术与神仙方术为一体,亦多为当时神仙家及后世道教所继承与汲取。后世道教之丹鼎一派,实则直接承袭于方仙道之养生与修炼方术,此时之方仙术士,亦直接演变为后来之道士,二者实是二而一,一而二者,所不同者,只是时间出现之早晚罢了。

 

 

 

(二),黄老道

 

 

黄老道为西汉时期所兴起之道家学派,‘亦称人君南面之术’。实则为帝王利用道家思想之治天下的学术,在当时史称‘文景之治’其治国方法即以崇尚‘清净无为’,‘休养生息’等为原则手段。然其渊源,则产生于战国时期之齐国,当时的稷下道家学派,是其最早的雏形。此派学术,亦祖述黄老,崇尚自然道德,一直流传至汉初,从而正式形成了‘黄老道家’一派学说。在当时号称官学,所信奉者,多为社会上层人物,窦太后亦深信黄老之学。然此派学术,除帝王南面之术而外,还包括阴阳五行思想,及神仙家之方术信仰等。阴阳家之邹衍,与神仙道家相近,前已提及。至于神仙思想之渊源由来则为,因当时之神仙方士,及黄老道家之最初活动,皆在于齐燕之地,故当世之方仙术士,亦多将二家合为一体,最终则发展形成了现在之‘黄老道’。至东汉明帝时,黄老道正式形成,大都流传于宫廷上层,汉代之开国功臣‘张良’即为道家人物,最擅拔乱反正之术,后功成身退,从赤松游,足见道家人物之作风行为。嗣后之陈平,曹参,盖公,河上公,商山四皓等,亦是有名之道家人物。迨至恒帝时期,黄老道名称,正式载见于史籍。自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道则退出宫廷舞台,遂转入民间活动,后为张角农民起义所利用。然其治国之道,人君南面之术,却为历代明君贤王所继承,影响深远,不绝如缕。

 

 

 

四,‘道教之建立与形成’

 

 

(一),太平道之起义

 

太平道是中国道教史上最早之大规模活动组织,然其成分及性质,仍属于黄老道家,而并未形成正式意义上之道教。因创建人张角亦是侍奉黄老道者,其组织之太平道,只是作为农民起义之手段与工具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道传教者。太平道之出现,是为汉灵帝的熹平年间(172-178)其教尊奉的是《太平经》,亦称《太平清领书》,其书传自东汉于吉,于吉本人则为当时有名之方仙术士,书中内容则多以阴阳五行与巫觋灾异之辞为主。最初,于吉之徒‘宫崇’将书献之朝廷,朝廷以为妖妄邪说,遂不纳。后张角得此书,借以发展太平道,利用其中之宗教政治思想,以组织网络信众。史称张角‘以善道化天下’。自此以后,四方从之者众,转相传播,十年之间,教徒已达数十万人,大小洲县,随之响应,遂组织黄巾军起义,攻占州郡,名动京师,后起义失败,张角亦病死,太平道从此销声匿迹,传承关系不明。虽然数百年后,明教起义,亦尊张角为教主,然已是农民起义之惯用手段与工具,终究非正统意义上之宗教信仰与正统道教组织。正统道教之组织,当自汉天师张道陵创五斗米教始。

 

 

(二),五斗米道之建立

 

五斗米道,又称正一盟威道,东汉顺帝时(126-144),天师张道陵所创立。据史载,张陵曾入太学,通达五经,明帝时出任巴郡江州令,后辞官隐居,学长生之道,顺帝时修道于蜀中鹄鸣山。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并造作道书二十四篇,开始传授五斗米道,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经,又撰写《老子想尔注》一书,将五斗米道之教义思想并结合老子五千言而联系起来,而为传道之用,自以佐国辅民,养育群生为己任。且设立二十四治为传教之地,奠定并扩大了五斗米道之发展基础。张陵飞升以后,其子张衡嗣教,称嗣师。衡死,其子张鲁继任,称系师,世人并称曰‘三张’。后值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张鲁亦因此而大力发展教团,并设立制定一系列的教规教制,由大到小,逐一统领,俨然成为一方诸侯,雄踞汉中三十余年,形成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政教合一之地方割据势力。史称‘民夷便乐之,朝廷力不能征’。后曹操攻汉中,张鲁遂降曹,五斗米道亦因之而北迁,后又发展至全国各地。张鲁死时,嘱其子张盛,携带祖传之天师剑印回江西龙虎山,继续发展传承五斗米道,并秘咐曰‘世世一子绍吾宗之位,非嫡系不传。此道后称天师道及龙虎山正一宗,至元朝廷亲自敕封天师,命其掌教以来,遂为南方诸符录道派之统领。 成为与全真丹鼎道派相对立抗衡之一大宗教,发展传承至尽,已历经六十四代。

 

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或正一道,它是中国道教正式形成与确立之标志,然此道崇尚符录斋醮,可视为上古时期巫史文化与礼乐文化之继承者,与后世兴起之全真道的出处,有所差异,全真道则是早期方仙道之继承者,注重仙道性命之炼养。张陵天师选择于蜀中创教,亦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当时之蜀中,原始巫教盛行,张天师去传教说法后,并对其多有整殇与取舍。近代学者蒙文通亦考证‘五斗米道原为西南民族遗留之巫教成分’是说却为的论。

 

 

 

 

五,‘道教之发展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道教的发展时期,当时除了北迁以及传播至全国各地之天师道而外,尚出现了新创立之符录道教 --上清派与灵宝派,此二派后称茅山宗与阁皂宗,因以二山为其根据地,故有此名。天师道后又称龙虎宗,并成为该二宗之统领。最终发展成为江南道教的三山符录,名振一时。

 

上清派是以奉《上清经》而得名,东晋兴宁二年,道士杨羲声言南岳魏夫人及众仙真下降,授以上清众经三十一卷,由隶书写出,传予许谧父子,后经道士王灵期加以增饰,遂广为流传,信奉者日多。然此道之渊源,实则来源于天师道,被尊为上清祖师之南岳夫人魏华存,即为天师道女祭酒。此派后经许穆、许翔、马朗、马罕、陆修静,孙游岳,至陶弘景时,遂集其大成,而演变茅山宗,以句容茅山作为传道之中心及基地。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江东名门丹阳陶氏。后辞去官职,"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遂退居句容之茅山修道归隐,经历数十年间之苦心经营,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之发展活动中心,史称茅山宗,又撰作《真诰》一书,记载茅山道教之发展史。当时陶弘景与梁武帝交游甚笃,弘景虽归隐后,然每有国家及军机之大事,辄至茅山请益弘景,时人称‘山中宰相’。陶弘景亦为道门一时之杰,除开创茅山宗而外,闲暇之余则从事著述,在医药﹑化学﹑天文历算﹑地理军政﹑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与炼丹学的贡献为最大,在中国历史与道教史上皆影响深远。

 

灵宝派之出现,大约与上清派同时,以传授《洞玄灵宝部经》而得名。其传承授受关系,据说由葛玄传于郑隐,再由郑隐传葛玄之孙葛洪,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其出身本江南氏族,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修道,隐居著述。抱朴子于落浮山去世后,以付兄子海安君,至从孙葛巢浦,巢甫并造作《灵宝经》30余卷,以隆安之末,传道士王延庆,徐灵期等人,世世录传。后至南宋年间,道士陆修静始搜集并大规模整理灵宝派诸经,“更加增修,立成仪轨,于是灵宝之教遂大行于世”。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少宗儒学,及长好方外之游,后入山修道,初隐云梦,继栖仙都,并广为搜求道书,寻访仙踪,遍历名山海岳,声名远播。陆氏之道法传承颇多,除为灵宝派之集大成者而外,且为南天师道之改革者,并删订整理道教之斋醮科仪,因而成为道门一代宗师。陆氏一生之功绩除弘宗阐教,改革道门外,还撰著了大量道教书籍,其中有关斋戒仪范者尤多。今《正统道藏》存有《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五感文》《陆先生道门科略》《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各一卷。其影响之深远,实可与陶隐居,抱朴子,并驾齐驱。

 

天师道自随张鲁北迁而后,因组织涣散,群龙无首,教规教制日渐松弛,此时在北魏的寇谦之,南朝之陆修静等,应运而出,予以改革,使其趋于正规化,而为官方承认之正统宗教。寇谦之原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人。史载寇谦之夙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年时曾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后随仙人成公兴,随之入华山,采食药物不复饥。继隐嵩山,修道七载,声名渐著。后出山传教,改革再北方已不合时宜之五斗米道,并得到北魏太武帝之尊崇和支持,其改革北天师道之主要内容为,一是取消蜀土宅治之号,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师为治的管理体制。二是废除天师祭酒道官私置治职和世袭旧制,改革三张祖孙世袭天师之位的传统。三是革除三张时期租米钱税制度,道民只需交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锭,以供修表救度之用。四是除去男女合气之术,五是宣示“新科之戒”,提倡礼法,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并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如此以来,北方天师道经过寇氏改革后,遂为官方所承认与重视。而南方之陆修静亦改革了江南一代的天师道,并加以整顿以及收集整理大量道经,制订和规范了道教的斋醮科仪。天师道从此以后,日趋正途,经久不衰,实有赖于寇谦之,陆修静等人之功。但南北天师道自寇,陆二人后,传承不明,似遂回归于龙虎山天师道。

 

 

以上是为道教历史之发展并扩大时期,但此时仍以天师道及茅山宗上清派,及阁皂宗之灵宝派为主。这种局面,至隋唐时稍有改变。

 

 

六,‘道教之兴盛时期’

 

中国道教至南北朝改革发展以后,活动日益兴盛,且在此基础上又分衍流变出许多支派。至唐朝时期,李家王朝一统天下,因皇室自言为道教祖师老子李耳之后,遂大兴崇道之风,上至帝王将相,下及百官士庶,无不热衷于求仙方道,大诗人李百,贺之章之辈,亦是有名的道教信奉者与追求者。当时受皇室尊崇之道士有,上清派茅山宗的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贞,李涵光,吴筠等人。楼观道是老子弟子尹喜所开创,皇室念及其与老子之关系,对楼观道亦多有尊崇。除受皇室尊崇而声名远播之高道而外,在民间还有药王孙思邈与纯阳祖师吕洞宾,吕洞宾又称吕祖,是道教八仙之一,以及全真道南北二宗共同尊奉的五祖之一。吕洞宾为一时之内丹大家,称其内丹学得于汉代钟离权,钟离权又得之于王玄莆。内丹学,又称丹鼎派,因与正一道之符录派有别,内丹学讲究性命双修,得道成仙,以其历史渊源而论,实则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之方仙道。秦汉方士早期亦主张修道炼丹,以其迹象而言,似乎是内外丹道双修,因为汉代方士魏伯阳作参同契,亦言内外双修,但自汉代以后,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都是以内丹烧炼为主,而内丹之学却隐而不显,后因服食外丹之人,中毒者颇多,死亡频率亦高,遂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任,而炼丹家亦由外丹逐渐转向为内丹修炼。内丹学虽由来已久,但真正将其展现并明却提出的是隋时罗浮山道士‘苏元朗’。然而苏亦主张 “内外兼修”而以内事为主,此后内丹理论渐趋完善。唐朝时期,还兴起一股新道教哲学之风,史称‘重玄学派’其学是将道佛二家之精义揉杂于一起,以抗击当时兴盛之佛教哲学,其代表人物有王玄览,成玄英,李容等人。

 

自唐朝以后,道教的另一个兴盛时期,则为宋朝。宋代帝王赵氏,因效仿李唐王朝,也搬出一个姓赵名玄朗之神灵,大加崇奉。且大兴宫观土木,广建斋醮科仪,并制造天书,天神下降等活动,以维护其统治之神威与神圣性,又提倡学习道经,设立道学制度与道学博士,命人编修道史,道藏等崇道之举,同时又召纳延请黄冠羽士,入宫谈玄论道,其中教著名者,则为儒宗道祖陈抟,以及茅山宗师刘混康,神霄大师林灵素等。通过这些崇道活动的推行,遂使当时道教盛极一时。至南宋时期,神霄道教逐渐发展扩大,分衍出许多支派,除了传统的三山符录道派而外,同时还出现了神霄派,天心派,清微派,东华派,以及净明派等,净明派虽为晋代许真君所流传,然其兴盛成形却是在宋室南度后的建炎中,西山道士何真公出世重新,建立净明道‘翼真坛’,并制造道经,传度弟子。符录道派的分化与演变,标志着道教之逐步兴盛与壮大。

 

与此同时,南宗金丹道与北方三大教派亦逐渐兴起。南宗金丹道是道教内丹道之重要派别,创始者为北宋张伯端,张伯端又号紫阳真人,称其学传自五代时期的燕国宰相刘海蟾,刘海蟾又得之于纯阳吕洞宾。金丹派南宗自张伯端后。历经五代而传至琼山白玉蟾,始集其大成。而白实际又为南宗教团之正式创建者,在此以前,南宗传承仅为师徒之间,经过白玉蟾及其弟子彭耜之努力,遂建立靖坛宗社之传道组织。但不久以后,全真道教南下,很多南宗弟子加入全真道,并欲为两者合流为一,因二者皆同出于钟吕祖师门下,有认祖归宗之意。

 

金元时期,民族矛盾日益加重,在金人女真族统治之北方,迅速崛起并发展的有三大道教,即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太一道为卫州(今河南汲县)人萧抱珍所创立,迅速发展,传至元朝时元佑与泰定年间,七祖萧天佑后,传承遂不明,再无有嗣教者,似融入于正一教。真大道,初名大道教,创自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人刘德仁。自创建以后,亦如太一道一样,迅速崛起发展,很快遍及北方各地,但至泰定年间,十二祖张清志去世以后,其传承遂湮没无闻,据考证,似已归流于北方正值兴盛之全真道。

 

全真道,是北方三大教派之最强盛与影响及流传最久者。全真道创立于京兆(陕西)咸阳人王重阳,教门内称重阳祖师。重阳祖师,早年业儒,后又考武举,得中甲科,然署职却为一酒税小吏,郁郁不得志,遂弃家入道,于干河镇得遇钟离二仙,传授金丹大道。后于终南山掘地闭关两年,号曰‘活死人墓’。后修道有成,自焚其庵而去。只身前往山东传教,先后在山东宁海,登州等地活动,收七大弟子,号曰北七真,是其早期传教之主要骨干成员。因山东古属齐燕之地,是战国秦汉神仙方士的活动中心,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基础。北七真亦皆为齐鲁人士,他们与重阳祖师,先后在各地创立了三教七宝会,金莲会等。而直接以‘全真’之号名其教,自此以后,四方前来入道皈依者,接踵而至,数年之间,全真之教遂大行于世。

 

重阳祖师羽化仙去以后,全真七子亦在各地修行,自立门户,以传全真之教。时最负盛名者,当属龙门派的开创者,长春祖师丘处机,丘处机自为重阳祖守墓完毕后,则只身前往陕西潘溪,苦修六年,后又去陇州龙门山隐居七载,依旧苦修如前,于是道业大成,声名四起。元朝,金庭以及垂危之宋室以争相邀请。但丘处机审时度势,依然接受元庭之召请,历经两年,始达成吉思汗驻地,因进以一言止杀,上天有好生之德,从而振救中原苍生无数,四方人士,亦因之而归心,纷纷加入全真道教。元太祖亦对其敬重有嘉,尊为国师,并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自此道门及全真之盛,古今未有。但自长春祖师羽化后,全真道遂遭胡僧之妒,主动挑起事端,而在前后数次之佛道辨别中,全真道皆败阵,而结束其鼎盛之局面。

 

 

纵观前面所述,道教自隋唐以来,历经宋,辽,金,元,皆为其兴盛之时候。然在唐代仍以茅山宗及楼观道最受推崇。北宋南宋两代,符录道派兴起,并繁衍出诸所派别,皆兴盛一时,经久不衰。直至金元时期,全真道教兴起及元世祖敕封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并命其掌管江南道教,统领诸家符录道派以来。道教遂形成北全真,南正一,两大道教相对峙的局面,一直传衍至今。

 

 

 

七,‘道教之衰落时期’

 

道教自明清以来,因民族矛盾之抵触及西方列强的入侵,道教亦随着传统文化,渐趋于式微。但明朝历代帝王,大体来讲,还是比较尊崇与信奉道教的,道教在有明一代,亦颇为兴盛。但其时的全真道,经过元朝辩经之败,遂不显于时,且因全真道当初与元庭关系较为密切,而不受明帝王重视。明朝对全真道之最尊崇的高道,当属武当祖师张三丰了,但观其迹象而言,原因有两点,一‘则是永乐皇帝,崇信真武,自言其靖难之役亦得真武大帝之助,因而对真武信仰,崇敬有嘉。二‘则是仰慕武当高道张三丰,然张三丰一向以隐仙自居,不显于时,永乐帝多方寻求不得,而欲大修武当山,希望能感恪张仙之到来,自永乐十年始,历经六年之时间,耗费无数巨资与人才物力,终于建成武当山大型道教建筑群,号称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然后延请高道入住其中,自此以后,武当道遂大兴。

 

武当道,又称‘三丰派’开创者为明代张三丰,此派是结合内丹修炼于内家武术于一体的独特道派,堪与达摩之少林一派相比。然张三丰本人则是全真弟子,所以三丰派当属全真道之支派。后世尊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尚有十余家之多,其中较为著名者,除武当道而外,当属崂山金山派,崂山派亦称金山派,始祖孙玄清,为张三丰云游至崂山之时收的弟子,后玄清修道有成,白云坐钵,京师祈雨,名动一时,受皇帝敕封为‘护国天师佐赞教紫阳真人’,而回崂山开创金山一派,自此以后,崂山派与武当道等三丰道派,皆经久不衰,一直递衍至尽。

 

然而在整个明代,全真道一直不显于时,湮没无闻,而武当道之兴,却弥补了全真道之沉寂。在当世之时,武当道堪为全真道之代表了,而全真道之代表人物,亦止张三丰一人而已。除此而外,明代所推崇的道士之中,最为贵盛者,则是正一道之陶仲文,与邵元节。然‘陶’‘邵’二人,正史野史皆对其褒贬非一,或有以为妖术而获宠者,或有以为献媚人主而秽乱宫廷者,然不可执一而论,要之,其二人却是有明一代,道士之中最获宠信与尊贵者,此当无异议。除此二人以外,正一教之中,对道门有功而为朝廷崇敬的高道尚有赵宜真,刘渊然师徒。赵宜真,号‘元阳子’但赵氏之师承颇多,既传清微,净明之学,又兼习全真及南宗之道,并精通医药与‘正一天心雷法’之术,是为明代道教之集大成者。其徒刘渊然,亦为道门一时之杰,以能呼召风雷闻名于世,朝廷多重之,命其敕建金录大斋,公卿士大夫多乐与交往,后给二品印诰,并赐号‘长春真人’,真人后去云南,阐道南召,创立道教长春派,流传至尽,其徒‘邵以正’亦名重一时,领京师道教事,明史亦对其颇有嘉议。

 

正一天师,自洪武大帝继位后,因问难曰‘天岂有师乎’遂降正一天师之号为‘大真人’仍命其领道教事。但明代诸天师之中,最有影响者,当为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张氏在当时号称‘列仙之儒’,博学能文,士夫大儒,亦多重之。张宇初著有诗文集《觐泉集》与道教之规章律令《道门十规》等,在龙虎山祖庭并祀的三大天师之中,除祖天师张道陵而外,余则为张继先与张宇初,足见其在正一道影响之大。

 

除上述诸人而外,在民间则有扬州陆西星,阐扬内丹修炼学说,史称其学为内丹东派。明末伍守阳,亦为一代内丹大家,后收弟子柳华阳,而开启内丹伍柳派。但因其炼丹修道,不事符录,仍与传统道教有别,可归之于道教丹鼎派。然陆西星自称得吕洞宾之传,而伍柳派又为龙门北宗之流裔。因吕祖亦为全真祖师,故其派皆可隶属全真门下。明代道教之可见于史及其有影响者,亦在于此。

 

入清以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清庭又崇奉喇嘛教,并颁为国教。正一天师,因为汉人之宗教,遂一贬再贬,最终甚至禁止天师参加朝政及进京觐见。道教之衰,自此而始。再加上西方列强之入侵,传统文化亦逐步失去主导地位与影响力度,道教亦随着传统文化一样,渐趋式微。然清初步之全真龙门派,却呈复兴之势,全真道在当时沉寂已久,经龙门七祖王常月之复兴,公开传授三坛大戒,遂使皈依受道者日众,自此以后,全真道遍传南北各地,大兴宫观,发展教徒,直至晚清近代,仍有一定之实力与影响力。

 

 

八,‘近代中国道教’

 

近代中国,自晚清民国以来,即连年征战,民不聊生。道教亦在其艰难逆境之中,苟延残喘。并不可能谈何发展了,全真道则守其香火,诵经受戒,或因乱世而隐居山林,不干世事。正一道亦卖其符录,拿妖捉怪,驱魔除邪,为人作斋打醮,以资生活之用。 然而两派中人,在此期间并未有甚大的作为与影响力,在道教内部,北有沈阳太清宫方丈‘葛月潭’,开坛传戒,名振东北,南有襄阳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大修神道,影响一方。余则北京北云观与成都二仙庵等地,亦广开戒坛,讲经说法。但其影响力与收效,亦趋式微,在早期,有全真道北云观二十一代陈明霖方丈,上书袁大总统,要求成立‘中华民国道教会’,虽得到允准,但不久后即解体,龙虎山六十二代天师旭闻讯,亦于上海成立‘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不久亦失败。后陈明霖方丈于白云观二次传戒完毕后,因时局纷乱,遂出走,天师张元旭亦去世。此时之全真道,群龙无首,惟有江南五省之全真道代表人物,杭州李理山,最为有影响。张元旭去世后,其子张恩溥,遂继任为六十三代天师,掌正一道教。其时张恩溥与李理山,几欲联手,而希能成立正一道与全真道统一性之全国道教会组织。却因意见不和,以及领导人问题之关系纠纷,遂作罢。后张恩溥天师随国民政府去台湾。

 

然而近代道教史上却出了个颇具影响之道教居士,此即是陈撄宁先生。陈先生早年为儒家秀才,后因喜好神仙之术,遂周游访道,得遇至人指点,而归依道教,又曾于上海白云观,攻读三年道藏。此时先生之道德修养于道教知识,日渐丰富,旋即入幕上海仙学院,任学院教授,及《仙学月报》与《扬善半月刊》主笔。先生借此展开阵地,大肆弘扬与传播内丹仙学,在教内教外皆产生很大影响,解放以后,先生因在道教界声望之重,被推举为第一届道教会副会长与第二届道教会长。先生一生,著述颇丰,皆为阐扬道教内丹性命双修养生之作。先生遂为近代公推之养生大家与神仙家,其学术思想亦自成一家,号称‘仙学’实则先生之仙学本为道教全真派及丹鼎派之修炼方术而已,先生将其钩陈出来,独弘其精华,亦是有其价值意义的。

 

 

 

九,‘当代中国道教’

 

1949年,全国解放,中国共产党成立,道教亦从封建社会中解救出来,重新获得新生与活力。至1956年夏,沈阳太清宫方丈‘岳崇岱’联合全国各地其他爱国高道,要求发出组织‘中国道教协会’很快便得到各地高道的响应和支持,公推‘岳崇岱’方丈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会长。道教协会自成立以后,即迅速开展道教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政策以及学习各种法律规章制度,广泛培养并团结广大道教人士,继承和发扬道教之优良传统,以及研究弘扬道教历史文化等活动。自此,中国道教结束了历史上处于涣散之状态,而有了一个正规而统一的全国性道教会组织。但不久,反右运动在全国展开,亦波及道教界,教内很多高道,皆被打为右派分子,岳崇岱方丈亦含冤而逝。1961年,著名道教居士陈撄宁先生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二任会长,提出开展对道教学术的研究活动,出版并创办道教刊物,成立中国道教研究室以及道教徒进修班,大力培养道教人才。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道教协会工作停顿,在此期间,道士被遣散,道观被封闭,至1979年,文革结束以后,中国道教协会才开始恢复工作,各地遣散之道教徒也陆续回到宫观,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中国道教协会开展至今,已经历七届理事与会长。

 

 

中国道教发展至今,也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波折与风浪,在历史上亦经历无数次兴衰起落。

今日的中国道教,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第一,道士们信仰的淡化,都受到外面经济利益的影响,第二则是道观组织管理的松弛,清规戒律亦失去其应有之作用,诸如此类现象,都大大地影响和阻碍了道教的发展与弘扬。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宗教,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今日,其价值与内涵,皆是不可忽视的。道教将来的发展,除了靠需要维持传统之教义信仰与修道积德而外,还需要加强对道教文化之发扬,以及对道教人才之培养。如今中国传统文化,正在积极地复兴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只根底,至今日,越来越受道西方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华夏人民,有必要,也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它。道协会长陈撄宁先生曰;武力侵略,不过裂人土地,毁人肉体,其害浅。而文化侵略,直可以夺人思想,劫人灵魂,其害深。国学大师南怀瑾亦曰;传统文化以至于今,已衰微之极,倘若将来欲振兴国学,复兴华夏文明者。应当把三教百家之传统文化相互结合,汲取精髓,扬其精华,而使之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贯通,立定自家之历史文化本位,如此方才有望复兴五千年华夏民族之精神与灵魂,不可使一朝失其坠序。由此可见文化思想之重要,万不可忽视遢等。

 

然而道教文化之多端,不可执一而论,在中国历史上,道教文化就对中国之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医药养生,以及民俗信仰等个方面,皆产生过深远之影响,虽然在今天的社会,历史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道教文化的精义总有其可取之处,期望能够好好研究它,发扬它,继承它,以期能够回报社会,为众生,为家国服务。道教之文化要延续,道教之精神,亦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也是道教传承发展之唯一途径。

 

后序

以上是对道教前后数千年历史以及其发展传承之简要概述,并作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道教,学习道教精神,弘扬道教文化,是为吾之愿望,在此因时间及篇幅有限,不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