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英语4级考试时间:主体性、世界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9:07:48
 主体性、世界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山东理工大学  宫源海2011年12月27日18:1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一、世界观及其主要内容

  世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主体性决定世界观。价值观制约道德观、人生观,极大地影响世界观,并反作用于主体性。世界观由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构成。它们各有自己的时代性、延续性。世界观研究,就是研究主体性对世界观的形成作用,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道德观。道德观作为人类社会观察世界的方法和实践活动,它以分辨善恶,扬弃自我,认识和改造你我双方的道德为目的。“道德反映着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定的行为原则和规范是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① “道德既是一种善恶标准,又是一种行为标准;既表现为道德心理和意识现象,又表现为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现象,同时又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现象。简言之,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②原始社会的道德产生于原始公有制和集体主义。原始社会的道德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有原始社会前人类道德行为的痕迹,相对其它社会形态而言,它有自己的独立性。在原始社会中,原始平等和民主是道德的重要特征。共同劳动、互助合作,是道德的主要内容。经漫长的原始社会后,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出现了私有制,导致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结束和阶级社会的开始。道德观开始出现分裂分化,从使用和被使用的道德伦理出发,奴隶主把奴隶看作是会说话的工具和活的财产,在奴隶主看来,奴隶对奴隶主的无条件的屈从是道德的,反抗被称为“犯上作乱”,追求人身自由,是广大奴隶的迫切要求和目标。与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观念相对,“奴隶阶级在长期的斗争和大量的劳动实践中就形成了本阶级的道德观,以大公无私,团结互助,勤劳勇敢为最高的善”。③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道德观发生变化,一是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道德体系,表现为重人伦,讲德治,反对“不教而杀”。作为社会统一的道德观,道德体系没有公正性,平等性。中国近代社会的道德观,由于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冲击,对中国几千年来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和修正,“提出了自由、平等、功利等一系列的道德观念,极大地冲击了尊卑等级、贵义贱利的传统善恶观,虽然对中西道德的扬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随意性,缺乏全面准确地把握,但仍为其后‘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一个初步的思想基础”。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产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道德观。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情的需要,人们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模式,改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了新型良好的道德观,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共同遵守,共同实施,是一律平等的。“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美德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热心公益,孝敬亲长、勤俭节约、崇善尚德等成为公民道德状况的主流;另一方面,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奢侈浪费等落后甚至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对社会成员产生不良影响。”⑤应当看到,它的危害性极大,尽管是非主流但不可忽视。让主流盈满,让非主流排空,不仅是道德观研究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重要的实践内容。要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纽带,它代表了社会的面;职业道德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规范,是构成社会的线;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家庭美德观的建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品德是社会的基本构成点,它的扩大或延伸,对社会道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每个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通过道德典范、道德威信,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道德价值的正面发展。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德往一处靠,才能把事情办好。优秀的道德内涵和道德观念可以对社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人生观。一般情况下,人生观贯穿于一个人的始终。个人有人生观,集体也有人生观。人生观分为积极的人生观和消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既改造自我,又改造客观世界;消极的人生观,缺乏进取,无所成就。原始社会的人对人生的看法,脱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人自身的情况看,劳动、勇敢、刚强、无私,是正确的人生观念;懒惰、怯懦、自私是应该摒弃的;从人的一生来看,进入集体,走向“大同”,步入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贯彻原始社会的人生观念。由于原始社会的平等、民主之风被等级、尊卑观念所替代,奴隶社会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奴隶主不仅认为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和大部分生活资料是应该的,而且认为占有奴隶也是应该的,他们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是奴隶的主人。奴隶认为,只有不断地逃亡和反抗,才是获得人生的选择。封建社会时代,统治阶级的人生观和劳苦大众的人生观也是绝对对立的。统治阶级人生观认为,世界是君主的,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人都是臣仆儿孙,都是为其服务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于忠”⑥劳苦大众的人生观认为,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起义、暴动,推翻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才能获得正确的人生。统治阶级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始终认为,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是断送政权的罪魁。只有无产阶级人生观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农民的起义,农民的战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清政府软弱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纷纷瓜分中国,中国这块肥肉,谁都想啃。清政府对外封闭,对内残酷镇压和压榨人民群众,国家积贫积弱,人民苦不堪言,腐败的统治阶级无力支撑国家政权,以割地赠款,换取统治阶级的一时苟安。无数仁人志士放眼看世界,立足民族的危难,抱定为国捐躯的信念,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主义,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以救民于水火,救民族于苦难,救国家于危亡。这种人生观的探索与形成,为孙中山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奠定了思想基础,准备了人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富强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本一致,党的人生观和人民群众人生观如骨肉之亲血肉相连;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是“全心全意”,不是虚情假意,也不是半心半意。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尽快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而迈向共产主义。

  (三)价值观。如果说,道德观是人生的外衣,人生观是人生的躯干,价值观便是人生的血肉。价值观的核心,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奋斗,实现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原始社会中原始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劳动是他们对价值的看法。劳动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还能实现原始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氏族的首领和其他成员处于完全平等的价值关系,在价值利益上没有“你”“我”之分,所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都是公有的。奴隶社会的价值观认为,奴隶是“工具”、“财产”,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他的价值,任凭奴隶主随意奴役、买卖、屠杀或殉葬。奴隶主和奴隶的价值不平等,奴隶对奴隶主必须绝对忠诚。体力劳动成为奴隶的专利属性,奴隶主把体力劳动的价值看做是可耻的。一些没落的奴隶主宁肯饿死,也不愿参加体力劳动。奴隶阶级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暴动或者逃亡。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为了实现并获取更大的价值,一是制定了世袭制,力图千秋万代,江山永归自己所有,二是制定比奴隶社会更加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⑦以人等级论价值,“人分五等,衣分五色,尊卑贵贱,不可逾越”。⑧统治阶级从自己的价值出发,“不仅官职、财产、特权有严格的区分,就是吃穿、居室、行止、服饰、丧葬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⑨统治阶级认为,自己的价值最大,劳动大众的价值最小。事实恰恰相反,从历史长河的贡献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真正创造价值的是劳苦大众,而不是自称高贵的封建帝王。他们是劳苦大众创造的社会价值的占有者,经济价值的食用者,精神价值的吸取着。中国近代社会以价值为取向,以可用为借鉴,以强国为目的,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价值哲学,批评了传统的价值观,以“以商立国”、“义利并举”,取代“贵义贱利”、“义然后利”的传统价值观念,用“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反对“三纲五常”,用“求乐避苦”的功利主义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理念。把平民的价值发挥,放在优先的地位。人民群众用价值观审视自己,用价值观推动历史的进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以公平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尽所劳,按劳分配。各尽所能,体现社会成员的价值和贡献;按劳分配,是公平的分配原则,体现劳动者应有的价值所取。随着社会的进步,价值观和价值利益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国家的整体利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新选择,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选择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应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对国家利益和自我利益分配的认可,要以价值观为杠杆,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要正确认识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进一步⑩促进个人价值观的根本转变。

  二、主体和主体性

  主体和主体性,不是同一概念。主体,是与客体相对而言,是个人或集体的主要成分。主要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或集体,是客体的存在意义的决定者。主体是一个价值范畴,体现了一种能动的价值关系。在主客观统一的实践活动中,人才成为主体。主体性,是指人或集体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如人的自主独立性、自觉创造性、自由超越性都是主体性。主体性分为个人、集体、国家三个层面。个人的主体性,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作用和对利益的索舍;集体的主体性,是由每个人的主体性形成的;国家的主体性,则是由集体的主体性形成的一致性。个人主体性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集体主体性;个人主体性元素增多,就会发生裂变,形成新的主体性。集体或国家的主体性包含个人的主体性,集体或国家的主体性发生变化时,个人的主体性则显得苍白无力。

  世界观的产生,本身是形成的动因,外部是形成的助力,外部通过内因而完成。世界观的本质,是发现事物的本源,即事物的根本所在。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世界。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通过对道德、人生、价值的判断,形成不同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研究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属性,就是研究不同的人,对道德、人生的价值所产生的作用。在人的活动中和利益中,世界观的主体性,表现在可以建立好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建立不为人们接受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对好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起促进作用,也可以对不好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否定。世界观的要点,是人们对世界的全面认知、根本看法,是经过实践完成的理论要素。它不仅仅是能够认识问题,而且是积极的信念和由此支配的理论指导。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首先形成对于现实世界具体的看法,随着实践面的拓宽和深入,逐步认识到了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世界观的演变和完成,一靠以社会为主体的人对社会的认识,二靠主体性对社会的改造和推进。在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之中,决定世界观的是由主体形成的主体性,主体性决定主体的价值取向,主导支配人们的思维。主体是主体性的创造和发挥者,主体性依赖主体而存在。不同层面的“主体性不是孤立的,它们只有在一种结构性的依存和功能性的依存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才能成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才能具有主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11

  三、主体性对世界观的形成作用

  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由人的主体性因素决定的,一般说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处于良好的主体性环境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反之则可能不然。在世界观形成中,主体性因素越强,对世界观的促成越快,主体性因素是世界观促成的重要成分,主体性因素潜在于个体性因素之中。主体性构成集体或民族或国家的内在联系。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民族的或国家的。对社会的作用而言,个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的贡献作用小,集体的、民族的或国家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的作用大,集体或民族越大,覆盖的地域面积越广,产生的作用越大,代表的意义越强。从客观上讲,世界观是客观性的,通过人的主观感官,表现客观存在,体现主观意志,主客观的真正一致才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从人的因素分析,世界观是意志的,需要改造的过程,磨练的情怀。世界观是一种精神,反映人的主观需求,有选择和取舍,取得的是合乎价值范畴的东西,舍掉的是不合心愿的利益。世界观是一种动力,以内驱力推动主体前进,为达目标,不屈不挠。世界观是一种追求,导引人们为实现价值,奋不顾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世界观是一种责任,一旦被认可,成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内在力量。世界观是一种奉献,一旦确立为行动的坐标,便成为一种良性的自觉,以奉献为义不容辞,以索取为不当。这种奉献,既包括人的主体--自身的奉献,也包括对所有财产的奉献。世界观是一种选择,不同阶层之人,不同地位之人,选择了世界观,就会确立自己的人生。有时不同阶层的人会选择相同的世界观,尽管他们的出身不一,地位不同,但因个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素质,自我需要的不同而决定;相同阶层的人,相同地位的人,也会选择不同的世界观,尽管出身相同,但因所受的教育不同,看事情、想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需求不一样而决定。世界观是自我心理平衡的状态,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对世界万事万物,尤其是对善、恶的分类和认识达到一定程度,自身便处于一种自信的境地。这种状态如果发生缺失,便会发生偏离。当对坏的东西产生厌恶时,有利的积极的世界观占主导地位;当对好的东西不满时,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积极的世界观有利于良好心态的生成和对自我、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如果用“公”与“私”来界定,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自私型的世界观,一切以我为核心,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唯我独尊,为我独享,为我所有,以得不到别人利益为痛苦。第二,中间型的世界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得不到别人的东西不要紧,只要不失去自己的利益就行,遇事不争不抢不夺,守住自己的天地,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第三,无私型的世界观,可以说是最高尚的世界观。始终忠于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事业,以救民于水火为己任,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为国家不辞辛劳,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和国际主义精神,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坚持社会主义事业,在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体现出世界观的先进性。

  社会有个体、群体、集体之分。个体,指单个的人。个体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因为它不愿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而无视群体的存在,往往以独行独往为快乐。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它的表现形式为,如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个人至上等等。群体是一种自发的、松散的,奋斗目标不明确的整体,群体的形成,一般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无数个个体的人,因看法相同,以类相聚。其群体缺乏本质的统一性,只是一个不稳定的聚合体。群体缺乏坚定性,只有当群体转化为集体时,才能有前进方向,才能更有力量。第二,群体发生分化时,其成分在世界观的作用下,重新组合。群体在相同世界观的指导下,形成集体。集体是有组织、有纪律、有奋斗目标的团体。集体是产生政党的组织基础。领袖人物的出现,成为组成集体的代表,促成了政党的萌芽。由于世界观的导引,加上有为集体首领的创造性,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组织体系、思想体系、政治纲领。世界观相同,奋斗目标一致,政治要求先进,上升为群众的忠实代表,而产生政党,成为代表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实现其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政党是集体的代表,集体是有无数相同的世界观的个体构成的。当一个政党具有先进的世界观并付诸于实践时,它会兴旺发达;当一个政党世界观落后,思想腐朽并倒退时,它会衰亡,直至灭亡,集体就会溃散,新的集体将会脱胎诞生。在其变化过程中,世界观的主体性起着对集体的维系作用。第一,集体最高首领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体性,表现出人格魅力,形成向心力,对其部下起着表率和关键作用。第二,集体成员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体性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大家的精神世界连贯在一起,成为共同心声、共同行动、共同要求的集体观念。第三,集体成员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体性可以反作用于成员的物质基础。物质处于匮乏,处于艰难困苦时,大家可以和衷共济,相互支持,排除忧难,共赴前程。第四,集体成员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体性相撞而相互摩擦时,集体就会分裂,目标就会转向。主体性在利益一致或相近,指导思想明确的基础上,产生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实现价值的思想支柱。集体主义向两方面发展,因为世界观明确,指导思想先进,而成为人民的代表。世界观出现问题,指导思想错误,成为背离人民,危害群众的害群之马。集体主义,以整体价值和利益至上,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是世界观先进的基本精神。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两种截然对立的世界观。个人主义产生于资产阶级,集体主义产生于无产阶级。个人主义偏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注重集体社会价值的作用。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一是社会的教育作用。包括:学校、工作单位和家庭的传统。二是社会主体的人,在受教育和社会实践中的自我修善,自我该造。在世界观统领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中,道德观是人在交往过程中判断是非的基本标准,是一种自我约束,而人生观、价值观,是世界观深层的或决定人的生命趋向的选择的决定因素,道德观,决定一个人的廉耻;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本质,生命的取舍和事业的追求。世界观具有相融性和排他性,小而言之,世界观是个人的观点;大而言之,是阶级或国家或民族对利益看法取舍的表现,也是对人群划分的标准之一。世界观首先体现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的核心是人。其次是个人利益或集团利益。为个人利益取舍,还是为国家利益奋斗,成为世界观的首要标志。如果一个人的世界观为公,他的行为同国家利益一致,便相融、和谐,大家认可;如果一个人的世界观为我,其世界观是排他的,与国家利益不和谐,便不能融合与共存。

  世界观的变化,首先从价值观开始,其次是道德观、人生观。人类社会的兴衰与发展,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社会主体的人,代代相传,形成永不毁灭的主体本身,二是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中,形成的主体性逐渐总结出经验、教训,在某一点上,经验、教训就是观察世界得出的观点、结论。经验上升为理论,成功地指引人们前进。教训告诫人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成果的传承,一靠前辈的言传身教,二靠有机载体的间接传授。主体推动事物前进产生流变。流变伴随朝代的更替,对世界观的内容加工和消化吸收。主体性具有统一性和演变性。统一性是指它具有继承性,演变性是讲它具有延续性和相对独立性。延续性是时间的顺接,内容的承接,包括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的内容。独立性即它的时代性,为某一时代所特有。美好的东西,对人类有益的成果,在每个朝代都有被接受的可能。统治阶级不接受,人民大众会接受。用物质不灭定律解释,物质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从人类对物质的依赖而言,世界观的主体性作为精神,它不能凭空产生或无中生有,在前人的基础上,或改造,或继承,或继承和改造并用,行扬弃之路径,达可用之目的。如果把世界的万事万物都称为我,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不是一个统一的我。说是我,因为在我身上,还保持原有的本质;说不是我,在我身上,不完全具有昨天的内容。世界观的主体性就是在是“我”与“不是我”的上升变化中成长。其中含有为有性和排他性。为有性,就是为谁所有,为谁所用,为谁占领主客观世界。排他性,就是排除主体性之外的因素。

  四、主体的价值和利益对世界观变化的影响

  价值和利益,分主体的和非主体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体。主体分为人民大众和统治阶级,如果统治阶级能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一致,这个主体便合二为一;如果统治阶级只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让少数人占有价值,社会的主体是人民大众,而不是统治阶级。在一定时期内,他们虽然占据着多数人的利益,得到社会的支配权,但这种颠倒的局面终被颠倒过来。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主体之间具有相互满足需要的关系,这就体现了主体的价值。价值产生利益。利益,指好处。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精神利益。主体的利益,是个人或集体的大多数利益。价值产生价值观,利益产生利益观。

  价值观,价值与一定的主体相联系,表现为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和事物进行的价值评判。价值观中的价值,涵盖人的价值、物质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等。利益观,是人们对利益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态度。分为个人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以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做事情,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价值观产生利益观。个人利益,就是遇事从自己的私利出发,以个人获取利益的多少为目标。利益观是价值观的组成内容。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利益为基础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它以实现共产主义目标为理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运用和发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价值观直接影响世界观。人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主体的构成。一个为自己索取价值的人,决不会有人民大众的世界观;一个为人民大众贡献价值的人,也决不会有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审视中国有史以来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社会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原始社会的基本点,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奴隶社会的奴隶主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2封建社会的帝王认为,财产私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认为,“为我”,或“一切为我”。统治阶级把人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阶级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以政权为代表的价值和利益的占有及分配问题。价值的实现与否,利益的多少,分配的多寡,决定了政权的存在价值基础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人类所有的斗争与妥协,都是在世界观的指导下,围绕价值和利益的变更进行。谁不承认或否定这一点,谁就抹杀了世界观的能动性和世界观的可变性和连续性,谁就违背了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内涵。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谁掌握了先进的世界观,谁就拥有了精神动力,谁就能最终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先进的世界观应具备以下特点: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的伸展性和外在的指导性,能够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指导社会沿着正确的目标前进。中国的历史中存在着大世界观和小世界观。大世界观就是社会的主体,产生了人们的主体性;小世界观,是非社会主体,不能形成社会的主体性。按照能量守衡的原则,世间的万事万物,只有利益平衡时,才能和谐;利益的天平不平衡,便会不稳定,甚至倾斜倒塌。大世界观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小世界观只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大世界观想问题、干事情,从全体民众的整体利益着眼,为大多数人谋幸福,通过局部和本集团的努力,用局部推动全体,实现国民的整体利益。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现代史上的国民党政府,他们持有小世界观,为少数人谋利益,其政权难免被推翻,利益被重新分配。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相比,他们是少数人,人民大众是多数人,但少数人却占据了大多数人甚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极大的社会不公。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有大世界观。立足全国,放眼世界,代表了全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言人,世界观和广大人民群众是一致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和创造者。她的根在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人民群众利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政治是价值和利益的统一体,最大的政治,就是最大的利益。利益分配于人的多寡,代表了世界观的倾向,决定政治的性质前途。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依据,以解

  决现实问题,面向未来为己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根本意义:第一,提出了理论指南;第二,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要义;第三,根本是构建和谐文化;第四,人心的凝聚作用和途径。要做到,坚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之以恒,常学常新不动摇;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言行一致不动摇;坚持实践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出成果不动摇。

  从社会的价值考虑,当今世界的价值观,分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由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国家和公民两个主体来着眼,形成统一的主体性。从国家的主体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称之为主导价值观,基本内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13此外,还应加上公正、公平。从公民的主体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称之为共同价值观,基本内容为爱国、守法、敬业、诚信。14还需补充创新、贡献。前者解决国家稳定与前进问题,后者处理价值与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及评价各类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和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性,普遍代表了全国人民的价值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先进文化性,体现了价值利益的先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长远性,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架构了畅通的道路。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创造财富的必行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键,是提高整个国家的素质,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世界观范畴,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中,是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们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公民,主体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在世界观中,主体性对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取向的看法,是对个人的定位。价值观决定制约着道德观、人生观;一个巧取豪夺,只顾个人价值利益的人,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更不会有良好的道德观;一个有良好道德观、人生观的人,一生不会走向错误的道路,也不会为个人价值利益而奋斗;一个价值观正确的人,决不会走向歪门邪道。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公民主体性统一于国家主体性,发挥两个主体性作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认识到位,重在运用实践,贵在创新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思想上要高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第一,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做到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第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十三亿多人口,必须用共同的理想教育人民;用共同的价值观武装人民,用共同的动力发展事业。从现在着眼,面向未来,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分阶段实施,现阶段,中国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既造福于中国又造福于世界的现实与理想的结合体,也是主体实现主体性价值的创造。第三,以爱国主义统领民族精神。民族是由个人组成的,国家是由民族构成的;个人组成家庭,家庭组成集体,集体构成国家。在国与家的问题上,在国与民族的利益上,国是家的归宿,民族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一份子,没有国,家则破;没有国,民族则亡。第四,把住时代脉搏,奋进改革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永恒进步的不竭源泉。要以创新推动事业的发展,要以创新促推小康社会的进程。第五,要辨是非知荣辱。一要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内容是什么,更要清楚一个人的荣辱,对社会的作用。二要分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不能把荣当耻,也不能把耻当荣。

  其次,全社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加强主体教育开始,形成系统化、体系化。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中起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根本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分,是贯穿价值观中的主线,体现了公民的意愿及价值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修正目前不正确的价值观,既从成年人,又从青少年抓起,形成良性循环。要培育公民的主体性意识,形成一致的、完整的、巩固的正确的共同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公民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实现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靠社会主义公民的主体性来实现。焦裕禄、雷锋、任长霞等,他们都是正确价值观的代表;而马加爵、药家鑫事件以及社会上出现的诈骗行为,都是错误价值观的表现。良好的价值观有助于主体性的巩固、扩大和延展;不正确的价值观则容易破坏主体性。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在电视、广播、网络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理解。让全体公民真正明白,中华民族现时代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什么样的价值观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二要在学校中,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并使之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和考试的内容之一,全面展现教育的本质。15教育,不仅要教知识,更要育人;不仅要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科技能力,更要注重人文教育,提高人的思想素质。近年来出现的马加爵、药家鑫事件等,是价值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哀。三要在城市、农村,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各种协会组织进行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在党员层面,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在社会层面,大家都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处自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人人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时时事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省自励。

  其三,要自觉坚持和制度制约相结合。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16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群众要坚持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其四,要制定落实措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意为形象标识,转化为有形的操作层面。在城市、乡村,机关、学校、群众团体中出台措施,规定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全面学习,广泛宣传,以保广度;求深求解,入耳入脑,以保深度;互教互学,相互推进,以保进度;以学促做,以做保学,形成自觉。

  其五,坚持公平、正义,调整和完善价值利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成绩巨大,同时泥沙俱下,问题不可忽视。拜金主义、个人价值、腐败现象、贫富不均,形成社会的负面效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导致价值观错位。人的价值观一旦被扭曲,便会脱离正确的价值轨道,而把个人价值,利益的索取放在首位。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利令智昏,突破道德、人生底线而铤而走险。社会上出现的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假奶粉、瘦肉精、诈骗广告,都是价值观不良所致。有的人不以卖假害人为耻,反以害人赚钱为荣,唯利是图,不惜他人生命,都是弃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恶果;有的人不顾环境,不经国家批准,私自开办化工厂,既污染空气,又破坏水质,危及了人们的生存,社会的发展。这些人置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只顾赚钱做富翁;认为有钱可以买别墅,到环境好的地方居住,岂不知空气是飘移的,水是流动的,你不喝还是不吸?这些人以破坏他人的利益为代价,以不计后人生存为儿戏,岂不知祸及子孙,贻误后代;他们以个人眼前的利益为出发点,胸中无大局,不但价值观错误,而且丧尽天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家利益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普遍为他人谋利益为行动宗旨,是价值观的统帅,是世界观的魂,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利益所在,也是每个社会主义公民必须遵守和体现的根本意志和观点。

  其六,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宣传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成为每个公民行动的指南,干事创业的动力,处理关系的标准,衡量事物的尺度,推动事业前进的精神支柱,使每个公民在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主动将其变为改造世界观的依据、武器和力量。

  研究划分世界观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从点到面更好地把握主体性对世界观的作用及影响,从战略的高度,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助推力,从而更深入地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本文系省社科重点项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世界观改造”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①②王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光明日报》,2007年9月18日,9版。

  ③吴灿新:《辩证道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2页,第45页。

  ④吴灿新:《辩证道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2页,第45页。

  ⑤王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光明日报》,2007年9月18日,9版。

  ⑥马融:《忠经》。

  ⑦《荀子.礼论》。

  ⑧⑨吴灿新:《辩证道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5页。

  ⑩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第16页。

  11、吴灿新:《辩证道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4页。

  12、 《诗经·小雅·北山》。

  13、杨明:《国家与公民凝练核心价值观的两个维度》,《光明日报》,2011年4月25日,第11版。

  14、 杨明:《国家与公民凝练核心价值观的两个维度》,《光明日报》,2011年4月25日,第11版。

  15、王春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应把握的几个重点问题》,《东岳论丛》2009年第12期。

  1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1年7月2日,第2版。

  (原载《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