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剑三已a:再唠俗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2:00:47

再唠俗语并感谢“布一般”博友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俗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等。

  1、比喻

  比喻是俗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这类俗语往往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如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农田作物、生活用品等,来说明抽象、陌生的事物,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例如,「兵败如山倒」用的是明喻,用「如」把本体「兵败」和喻体「山倒」连接起来,比喻军队战败;又如「穷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本体和喻体间用「是」连接起来,比喻黄土能变成金子,人能由穷变富;借喻手法俗语运用得最普遍,好像「红花还得绿叶扶」,就是把喻体「红花还得绿叶扶」当成本体来说,比喻即使一个有本领、有能力的人也需要别人帮助。

  2、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前者就是把物拟作人,后者就是把人拟作物。这种修辞手法往往带有讽刺、憎恶意味,用来突出人物待征,特别是思想品德、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等,使形象更鲜明、更生动。

  例如,「黄鼠狼给鸡拜年」用的是拟人,黄鼠狼人格化了,赋予人的活动,黄鼠狼本来是吃鸡,却去给鸡拜年,比喻人为装友善,别有用心;「赖狗扶不上墙」]是拟物,把不成器的人比拟成「赖狗」,说人无用,扶植不起来。

  3、借代

  借代是不把要说的人或事物直接说出来,而是借用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或名称代替。借代可以是:借本体事物最突出的特征代替本体事物;借与本体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代替本体事物;借本体事物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借本体事物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等。俗语简短,借体必须在形象、性质上有显著、典型的特征,使人一目了然。

  例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芝麻」代替小事,「西瓜」代替大事、重要事情;「情人眼里出西施」句用中国古代美女「西施」代指美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就代替了杰出人物;至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难念的经」就是为难的事情了。

  4、夸张

  夸张,顾名思义是要故意把事实夸大或缩小,达到修辞效果。夸张一般分为直接夸张和融合夸张两种。前者是直接突出、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某种特征,把事物说得比实际更好,更强烈;后者是运用比喻、比拟、借代,与夸张相融合的表现形式,用来加强夸张的意味。

  例如,「人老骨头硬,铁打都不动」,用「铁」来夸大体头之硬,比喻人越老越坚强;「一尺水,百丈波」,「一尺水」说成能抓起「百丈波」,不言而喻,这是夸大事实;「一脚踢到泰山,一步迈进黄河」比喻人心情急切,想一下子把事办好,而事实上,泰山是一脚踢不到的,黄河是一步迈不过去的;还有,「早上浮云走,后晌晒死狗,用「晒死狗」夸大天气热的程度。

  5、双关

  双关是利用词语的不同含义或读音相同、相近的特点,表面上说一件事,而实际上替的是另一件事。俗语中,借义双关和谐声双关用得较多。借义相关是利用词语的不同含义构成的双关,谐声双关是利用词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构成的双关。

例如,「火烧芭蕉心不死」,表面上说的是芭蕉的「心」不死,实际上是指人心不死,比喻不甘失败,或不肯罢休;「驴唇不对马嘴」表面上说的是「驴唇」对不上「马嘴」,实指两方面或两件事不相符合;「跳进黄河洗不清」表面上说的是,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身子,实际意义是人的冤屈无法辩白,耻辱洗不掉;又如,「铁公鸡一毛不拔」,表面上说的是铁制的公鸡拔不下一根羽毛,实际上说是说人吝啬,一毛不拔。

   最近读“布一般”博友文很受启发。为弄清庐山真面目,对更好理解和运用俗语是非常重要的。特转载原文如下:

   所谓流俗词源,就是有些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词语,人们在搞不清它的真正意义时,往往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分析解说,这样就产生了流俗词源。流俗词源的弊病造成汉语词语的词形发生谐音变化,一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格言,其实都是流俗词源造成的。例如

  俗语格言“无毒不丈夫”公然鼓吹男子汉要心狠手辣,似与传统道德相悖。其实,正根应是“无度不丈夫”,唯此方可与“量小非君子”相对应。这里指的是男子汉应有的“度”而不是“毒”。

  俗语格言“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了套一只狼竟忍心舍弃亲骨肉,值吗?就是你有五男二女,恐怕也狠不下这个心!其实,这条俗语的正根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打狼要翻山越岭,别心疼磨破了鞋子。舍一双鞋,得几只狼,符合经济规律。至于把“鞋子”误解为“孩子”,因南方有些地方管鞋子称作孩子,那是方言惹得祸,就冲这个也得推广普通话哟。

   俗语格言“有眼不识金香玉”不通,费解!正根应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这个“荆山玉”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因绝代美玉被包裹在璞石之中,无慧眼者难以辨识,致使荆山卞和前两次向楚王献玉,都被诬为欺君......,第三次献玉才获成功。

  等等,举不胜举,这说明中国的文字之深奥,一直流传的经过几代延伸,就面目全非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从孩提起就应抓起,虽然现在已进入高科技时代,但基础文化依然重要。就连我在电脑上敲打这篇文字时,电脑内部显示出的“无度不丈夫”就自然形成“无毒不丈夫”,可见真正理解的重要性,不然若干年后,恐怕没人知道真正的含义了。

谢谢“布一般”博友提供如此好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