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帅男歌星组合:[转载]听国学大师叶曼讲《易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0:34:17

转载自  liz  http://blog.sina.com.cn/youlingshuijing

 

1A

孔夫子说他读《易经》是韦编三绝,《易经》经过孔子的实译,从伏羲话八卦,周文化成为六十四卦,孔子实译有3500年。在这么长远的时间,现在大家发现,我们的细胞横着切开后,和我们的太极图一样,现在的电脑,也是正反阴阳。核子的运动,和我们的太极图一样,德国的数学家发明双进位的数学方法,发现我们的易经的方阵早就那么排好了。读易经,感觉我们有这样的祖宗很光荣,在几千年前有这么聪明的人,《易经》天先一话,惊天动地。

孔夫子都说:“让我多活几年吧,再多活几年以后,我的过错就可以少了。”易经就是告诉我们防患于未然,然后可以少过错。而八八六十四卦和科学合起来,和相对论,和许许多的科学,易经都解决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东西。它只有八卦,一阳一阴,一直用到现在,现在任何科学,电子学,像一面镜子似的都可以兼容并蓄,都可以包含起来。这次我来大陆治病,只带了六本易经,越看越觉得自己无知,越看越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易经的易,不是起源于易学,是半途被译来的。伏羲话八卦不知道会惹出这么多麻烦来,只是代表卦象,并没有包括儒家的实翼。易经是算卦的书,没有经过孔子的实翼,也不会成为诸经(中国十三经)之首。在国外,拿德国来说,德国对汉学非常注意,每天卖的书,汉书最多的是易经,每天卖70本,在外国叫做change——改变。易就是变化。易经就是周易的上经和下经。周易是周文王把八卦重复重复,变成六十四卦。李斯劝秦始皇焚书,不是有用的书像林业、工业包括易经全部烧掉,人全部埋掉,省得说话,就是焚书坑儒。易经没被焚,因为是算命的。周易的六十四卦,卦的意思说是挂起来的挂,这个卦里面有象有效爻,乾为天,爻

古时代最重要的事情,都要卜,用龟的壳子在火上烤,龟壳烧裂了发生“pu”的一声。重要的事情用龟壳,一般的事情用牛骨,再次要的事情表草,来占卜吉凶。所以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之前,我们的历史学家只到周朝,发现了甲骨文,发现了六书,中国的象形文、假借字,这都是为了占卦用的,牛骨头也不够也以后,尤其是周也是用来耕田用的,于是发明了草,一直流传下来,49支用来占卦。

一直困扰我的,为什么阳用9来代表,阴用6来代表。在书上都找到了。

易一字被用做易经,是由于历史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信仰都改变了,这是一个大的转变时期。商朝是十分注重鬼神的,孔子在周朝时已经知道慢慢地人类从天道、神道已经进到人道的思想了,这时人非常的主要,在这种转变的时候文化繁盛的不得了。中国文化最繁盛的时候是春秋战国时,偏仰、政治、社会都不同了,于是易这个字被用来,所以才有了周易。

易这个字的说法有很多,用像形字看,易是一个蜥蜴,又叫守宫,四角蛇。称其为四色蛇是因为它的四个脚非常显,而尾巴不显。蜥蜴善变,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蜥蜴又叫十二时虫,随着十二时不停地变颜色。64卦都是一反一正,一阴一阳,都是两两相对。

又说易是代表太阳和月亮。

1B

易经被用的非常多,道教、练丹合用,儒家谈论常、现在的科学,全都能合到里面。到了西汉,天下乱了,大家就要详细地来谈一谈,我们都看过那本书,(1998年6月这本书)这些在西汉时不得了,整天都在那里闹这些事情。

 

 

5B

定业难逃。我们对于一切悲欢喜乐都要泰然处之,因为否极泰来,薄极必福。当我们真正高兴得不得了的时候,你要处胜不骄,处败不馁。当你名满天下的时候,极盛极盛的时候,不可以骄傲,这是自然律之一,骄必败,在艰难的时候不要气馁,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努力奋斗,在艰弥历,在盛不骄,这就是自然律。因为,易经告诉我们,整个在变,永远在变,没有一个东西是长的。我们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因为有人的处盛就骄,这样福就不来了,不得意、遇到灾难的时候,我们不是怨天尤人,这一发脾气祸就来了。所以易经告诉我们如何趁吉避凶。三圣把易经八八六十四卦包括的人道思想整理出来,他给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承文王之续,进一步建立了易经的人道思想。他不谈“术”,但谈“相”。八八六十四卦不能够离开相。学易者仅可以不会事“术”。

你虽然不会算卦,但必须了解士术的专断——团词相词加上实译的解说,否则你根本不会了解易学的根本。所以一定要知道64卦,64卦的相,士术。孔子好多东西谈的都是易术。

占卦的时候要无私,无为。要感,才能通天下。

易的发展是由自然现象而到人世,再回去到天人思想。所以孔夫子一辈子讲礼,一辈子讲世间的法,到了老年说让我多活几年吧,他要把这个弄到天人结合。什么是天人合一,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当你真正追究他的时候,连圣人也说不清楚。由人事,更高一层,天人思想。

我们修行要修到像婴儿一样柔,但是真正从婴儿无知的境界,到三十而立,进入首先境界,进入圣人境界,归到天的境界。到了天的境界就如同进入婴儿境界,但却与婴儿境界完全不同。不进入天人思想这一辈子只是人间冤枉走一遭。一定要升华,升到天人思想。 

如果没有三圣,易学不可能这样大的影响中国文化。

用现代科学来解易经,我们的八八六十四卦的方式,六千年前中国人就解决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任何东西都可以易经来解决。我们有这样的老祖宗自豪,我们能不读易经吗?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易经里的相、术,只是算卦的,只是术士而已。

老子和易经的关系,老子受易经的影响太大,他把易经尽量发挥在道德经里,他不但引用了周易,还引用了连山、龟藏。

西汉出的人才很多,把天干地支五行加进去,后来的易学思想是从西汉开始的。易学影响非常之大,大到好多人甚至不敢碰它。所以说孟子还有好多儒家的雅圣,都没有提易经。

3500年才能从天先一划一阳一阴变成八八六十四卦,学科学学医学的,中国整个的医学是从易学出来的,所以古时大德们懂医理的没有不读易经的。

6A

老子和易经的关系。

易经成为儒家诸经之首,易经在所有经开头最要紧。

老子跟易学的思想非常密切。给道德经注解的有七千多家。道德经有许多话和思想是出自易经,易老并称。老子书中的思想多半由易经而来。

道家是易经的一个别派。

道德经是易经的另外一本书,老子事实上是一个易学家。

老子说,你知不知道,一个人这样注意“时”得其时则驾——你现在正走这个运,就开始行动,不走这个运,就走人。时间是易学根本的一个思想。时运不济。人有些时候得“时”非常重要。多少人都是走死后运,如果当时孔子老子生前非常走运做官,就没有时间来研究学问。

老子受影响最大的是龟藏,龟藏以坤卦为首。

 

2A

道是什么:唯变所是。

易经,中国称是十三称之首。

易经、诗书易礼春秋,两个礼,两个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汉学非常重要,中国的文曾经非常的出风头,据德国最近的统计,每天卖德文的易经70本。

大陆最近也热了起了,但是几十年的断层。

孔子五十岁注意易经,真正研究时是六十岁。孔子说,让我再多活几年吧,再多活几年,我就可以不再犯大过错了。

易经告诉我们——驱吉避凶。

你怎么样能够按照吉祥的平安的这条道走。

没有一个事情灾难是没有本源的,而是我们怎么样才能的驱避之道。

你越研究易经,越舍不得离开它。

原来伏羲话八卦,不叫易经。

道代表了哲学思想。易经是先天一划,伏羲仰观一天,俯查一地,将千差万别的东西归类,总结一阳一阴谓之道。周文王把三个东西重复,于是成了六爻,不停的排列成了64卦,一共364卦。易经里有道,有象,有术。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种变化慢下来,但是即使长了,仍然脱不了成重坏灭,生老病死,明白了这个,易的功用就在于变动,易是生生不已的。所以,戏词说“生生之谓易也”。

戏词为易经下定义:“一阴一阳之为道。”

易经最难的不是在于算卦,真正了不起的是它哲学的意义,一横两个断的,一阴一阳惹出这么多的事情,也不是易学思想的来源。也就是中国哲学之始。道家、儒家是由于它出来的。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开始。

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

言教容易起争论,身教胜于言教。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中国人特别讲究视觉文化——看的文化。

先圣的聪明,从千千万万不同的地方找出相同的地方,伏羲的先天一划,“卦”,把一个东西挂在那里,代表天、阳,那么它永远这样吗?所以阴出来了,地、坤出来了。1代表男人的阳具,——代表女人的阴户,也有一定的道理。有了乾坤就有了天地,有了天地就有了万物。在易经中,观象非常重。

孔夫子谈易经不谈算卦,但不敢抛开卦象来谈易经,离天卦象就没有易经了。

易经这个哲学与其它的哲学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卦。

我们用眼睛看东西,但千万不要被观的象所迷惑,如何不被看的象所迷惑是一个人智慧的开始。

说一个人马虎极了,什么都大而化之,你把他神圣了。神是无方的。了解神无方,异无体,才不会被古人蒙蔽。太极图都是后人神圣的。

易学是经过了三个阶段,我们称它实历三古,人历三圣。我们的信史只到商朝,夏朝时已经用干支了。中国的史勉强承认黄帝的存在,从仓颉到字,到黄帝时文字那么成熟,不是一两百年能做到的。

从伏羲到现在3500年,易经还存在。

孔子推崇易经,孟子是孔子的弟子却从不提易经。

从夏禹起,苦行,连山,以埂为第一卦。商朝,对女人很尊重,男妇的婚姻制度是周公定下来的,以坤为首卦。到了周以乾阳为首卦。

易经是尊阳抑阴,尊乾抑坤的。

孔子提易经,孟子不提,到了秦始皇,易经没有被烧掉,在西汉大为流行,说实译是孔子做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孔子做的。

易经把天下万物,一物降一物,一物养一物。

2B

伏羲划八卦来“象”是了不起的,知道有理路,有法则可以找,周文王推广运用。

孔子对易发生兴趣是50岁,真正学是快七十岁。

 

 

 

3A

易学中有道。易学中除了道以外还有象、术、文,

时历三古,人历三圣。

万事万物,错综复杂。——易经原文。

实实在在有一个理路可以找到,理路法则——一物降一物,一物养一物。

道之所以有,是孔子将易经做了实译的结果。

易,穷则变,变则通。

曲则直,往则全。山中有直树,世中无直人。有些事情绕一个弯子也许会做到。

心直口快,不是真直,而是逞一时之快。言语伤发人比器械伤人,心里的伤很难愈合的。

易是中国哲学的开山,这个哲学和世界的其它哲学都不同,它是从“象”起来的,象就是像形。

商朝用甲骨文记载大事。

天下乌龟不多,用牛的大腿骨,所以称“甲骨”。

 

3B

周文王继位后,分为八八六十四卦。孔子赞叹易,发挥了易之道,做实译。

4A

文王被囚时,将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

易经的重点是天下一致而百利,同归而殊途。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易之数。

文王把易演义成可以算卦的东西。蓍(臭蒿子,可以算卦)术易。

山很稳重,且山会易气的。

孔子说:“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

道德经:其死也柔弱,死也刚强。

算命都是悲惨有时候,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没有人去算卦。

易经与干支联系在一起时,是在西汉时。

六十四卦说的都是人间的事情,易术在易学发展史上是上承伏的思想,变成六十四卦,只是有卦词,孔子实译。有机会可以找别人做过注解的易经,很有意思。这个暑假,我读易经读了四百个钟头,越读越有意思。

4B

想学算卦的人千万不要学易经,易经是诸经之首,孔子老子的思想都是从这里来的。

趋吉避凶,期间充满了智慧和哲学思想。

把一阳一阴定出来包括了所有的天地宇宙,是伏西,真正将期演义出来成为八十四卦,是文王,将八八六十四卦这个包括整个宇宙的的用人道来解释的是孔子。经过三位大圣人,易经才真正完成,易经非常深,非常难懂,不是用神道来统一人们的。是让人们知道你到了什么地方怎么走可以躲避凶险,怎么走向吉祥,绝不是神道思想。

 

5A

八八六十四卦的特点是整体的平衡的,同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真正好的中医一定要懂易经。

不但人身是一个大宇宙,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大宇宙。

文王的八八六十四卦不是文道涉教。易经是一个大镜子,古今中外,中外文明、科学文化没有一样不可以包括在易经中。

下面讲三圣之一孔子。

我建议大家听一听四书,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治天下都可以用四书。

孔子生于前551年,前500——600年50年之间,全世界最聪明的从都在这50年之间出生,孔老子,苏格拉底,释加牟尼。

孔子1.92米,力气很大。

三十而立,“而立”即懂得,处事、待人。

5B

定业难逃。我们对于一切悲欢喜乐都要泰然处之,因为否极泰来,薄极必福。当我们真正高兴得不得了的时候,你要处胜不骄,处败不馁。当你名满天下的时候,极盛极盛的时候,不可以骄傲,这是自然律之一,骄必败,在艰难的时候不要气馁,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努力奋斗,在艰弥历,在盛不骄,这就是自然律。因为,易经告诉我们,整个在变,永远在变,没有一个东西是长的。我们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因为有人的处盛就骄,这样福就不来了,不得意、遇到灾难的时候,我们不是怨天尤人,这一发脾气祸就来了。所以易经告诉我们如何趁吉避凶。三圣把易经八八六十四卦包括的人道思想整理出来,他给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承文王之续,进一步建立了易经的人道思想。他不谈“术”,但谈“相”。八八六十四卦不能够离开相。学易者仅可以不会事“术”。

你虽然不会算卦,但必须了解士术的专断——团词相词加上实译的解说,否则你根本不会了解易学的根本。所以一定要知道64卦,64卦的相,士术。孔子好多东西谈的都是易术。

占卦的时候要无私,无为。要感,才能通天下。

易的发展是由自然现象而到人世,再回去到天人思想。所以孔夫子一辈子讲礼,一辈子讲世间的法,到了老年说让我多活几年吧,他要把这个弄到天人结合。什么是天人合一,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当你真正追究他的时候,连圣人也说不清楚。由人事,更高一层,天人思想。

我们修行要修到像婴儿一样柔,但是真正从婴儿无知的境界,到三十而立,进入首先境界,进入圣人境界,归到天的境界。到了天的境界就如同进入婴儿境界,但却与婴儿境界完全不同,我们经过了所有的荣华富贵。不进入天人思想这一辈子只是人间冤枉走一遭。一定要升华,升到天人思想。 

如果没有三圣,易学不可能这样大的影响中国文化。

用现代科学来解易经,我们的八八六十四卦的方式,六千年前中国人就解决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任何东西都可以易经来解决。我们有这样的老祖宗自豪,我们能不读易经吗?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易经里的相、术,只是算卦的,只是术士而已。

老子和易经的关系,老子受易经的影响太大,他把易经尽量发挥在道德经里,他不但引用了周易,还引用了连山、龟藏。

西汉出的人才很多,把天干地支五行加进去,后来的易学思想是从西汉开始的。易学影响非常之大,大到好多人甚至不敢碰它。所以说孟子还有好多儒家的雅圣,都没有提易经。

3500年才能从天先一划一阳一阴变成八八六十四卦,学科学学医学的,中国整个的医学是从易学出来的,所以古时大德们懂医理的没有不读易经的。

6A

老子和易经的关系。

易经成为儒家诸经之首,易经在所有经开头最要紧。

老子跟易学的思想非常密切。给道德经注解的有七千多家。道德经有许多话和思想是出自易经,易老并称。老子书中的思想多半由易经而来。

道家是易经的一个别派。

道德经是易经的另外一本书,老子事实上是一个易学家。

老子说,你知不知道,一个人这样注意“时”得其时则驾——你现在正走这个运,就开始行动,不走这个运,就走人。时间是易学根本的一个思想。时运不济。人有些时候得“时”非常重要。多少人都是走死后运,如果当时孔子老子生前非常走运做官,就没有时间来研究易经。孔子六十八岁开始研究易经。

真正会做买卖的,绝不摆场面,真正有学问的,绝不会天天说。深藏苦虚,大智若愚。——坤德(坤卦)乾是直冲的,坤的深藏的。谦逊、退让、保守。男人进攻女人退让保守。

老子解释易是由乾卦向上发展,建立一个非常高的坤德,他讲究人活在这个世上和这个世界同其光,合其尘。挫其锐,解其分。——人生处世。柔弱才是真正生的,死才是刚强的。任何东西活着的时候都是柔弱的,死了才是刚强的。所以,老子非常讨厌刚强。

老子五千言,提出一个道来,所以称其为道家。

舍本逐末。吾日三省吾身。你天天洗澡,一天不洗不舒服,那么你洗你的心了吗?

老子原是周朝管档案的,学问非常好,他看到周朝很乱了,就不干了。西出寒谷关去了秦国,活到一百多岁。而孔子非常想得到重用,但一生急急忙忙过一生。老子是冷静地看着世间的变化,深深地考虑,他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老子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个思想加以实行。乾卦头一卦,天永远在动。孔子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老子则是戒刚强,刚强就死了,他认为至高无尚的强是“尚善若水”,水柔得不得了,水向下流,肯居下流,百川归之。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道德经告诉你怎么样用最聪明的方式做领袖,如何修行。

老子受影响最大的是龟藏,龟藏以坤卦为首。

6B

唐朝李家,是凶奴。说自己姓李,捧老子,说老子也姓李,实际老子姓老。

孔子从乾卦住下推,经过乾坤往复化成万物,归到人道。

其实神道思想人们早就怀疑了,但是不敢批评。到了孔子,孔也是致鬼神而远之,不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专门讲仁道,老子是非常进取的,老子的自然是有所自然后有所然,有所自是阴,有所然是阳。我们只知当然而不知所以然,想当然耳。有、无,去、来。有无同出,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因为有有,无才出来。,一往一复,一正一反,是老子玄学真正的体系,无往不复,有复的话肯定是去过了。老子和易学息息相通,对万物化生的本意,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儒家易学讲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杰然不同的。

老子提倡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是无为,无不为。能够无为,才能无不为,才能什么都能做。

老子提倡无为无不为。道家和儒家共通的是万物之生都是负阴而抱阳,山的正面为山阳,阴面为山阴。水的正面为洛阳,背面为淮阴。正面都是阳,背面都是阴。老子非常重视反复的道理。反者道之动也。没有反就没有道。欲抑先扬。以拍球为例,你要压它,先扬它。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有人说老子是大权术家,但是他说的都是事实。

我们人生下来,都会死。你可以老得慢一些,但不能永远不死,没有永远不变的,天荒地老,连天、地都会老。凡是有城的,有存在,慢慢的变坏,最后一定消灭。是天生的自然的道理。必须要死,必须回到原位,这就是常。知道“常”就是明,不知道“常”就乱七八糟,妄做凶,世事无常,欢乐无常痛苦无常,生命无常。什么都是永远都在变的。天底下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就如同人不会永远不死一样,没有长生不老的。老子提到好多亢龙,第六爻是亢龙有悔,所以称皇帝是九五之尊,到第六爻就过了。爱的越厉害你的麻烦费得心和时间也越多,钱多强盗偷得越多。盛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平平静静,知足就不会去受侮辱的事情发生。知止不怠。知道how to start,也应知道how to stop.知足知止。知所止,莫贪求。才能长久。老子强调“物壮则老”,东西强壮了就老了。30岁之前可以怪父母怪你前辈子所做的孽,30岁以后自己要负责任。老子戒刚强。不敢则活,敢则杀(韩信例——受胯下之辱,却不知道功成身退)。人生这个网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有道教的基础,所以佛教一来立即被接受,这里面有道教非常大的功劳。

 

 

7A

道德经可以说是易经的别派,老子可以说是易学家。老子和易学息息相通。老子最注重坤德,以柔弱为主,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刚强,物壮则老,人千万不要到顶峰。人到了山顶只有下山,所以说不要到底峰再享受,在沿途就要好好欣赏一下。老人说圣人要守易道,人要想成为圣人要守易道。圣人做什么事情,不是每一样都张罗,每一样都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在小缝子里钻,世界上其实的东西都看不见了,要无为,才能无不为。不要天天唠叨,言教不如身教。我把这件事做成功了,我不把它算做我的功劳,自己不居功,因为无为不居,因为你不居功,功劳永远不会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最高做到总理。美国的华盛顿,72战战无不败,每一场都败,最后奋起打一仗,成为国父。

春秋时,易老并称,一谈到道就是谈老子和易经。老子把道变成文字,他不是自私的为自己的修养,他是深思熟虑的观察,冷静的思考然后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老子不谈算命,河图洛书都是后汉以后的事情,所以汉朝以后儒家那么盛行。道德经是另一本易经,怎么把易经付诸实施。

易之树。树木的树,完全依照算命而来的。易经与其它的哲学完全不一样的,头一个先天一划,一阴一阳之为道,八卦树木,周文王的六爻都是树木。算命的时候用五时,天数五,地数五,天地之数,五十有五,(13579+25,(246810+30,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最开始算卦用龟壳(肚子),在火上烤,裂开,有阴阳的卦,后来用牛骨头。周朝用蓍(一种草,俗称臭蒿子,这种草是不枯的,蓍所以是不老的意思),周文王用五十根蓍,一个挂在那,只用49根,两手分开,一个是单数,一个是双数,经过三大变,十八小便,转来转去,这样数目就出来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在这么一个高深的哲学中,数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个数是自然现象,代表自然现象的抽象的数目。因为算卦后来是用龟和牛骨,而是用普通的草,所以郑重得不得了,算命时50根草放在柜子里,要祈祷,要斋戒沐浴祷告,恭恭敬敬地从柜子里把草拿出来,挂一而用四十九,因为这样郑重这样礼貌,所以把算命的这个数,经过这样而得到阴阳得了算卦,逐渐把易的数不再是抽象的数,不再是象征自然的数,而是当成了相玄妙,渺迷。在算的时候要这么变这么变,要错综复杂,是人力不能控制的。孔子对算卦这件事跟它的象从不马虎,孔子说这个东西是一个自然力,不是人能控制的,不能讲价还价的。易经不能讲价还价,完全看你的诚,完全看一个人在什么时间问什么事。数这个东西非常奇妙,也有秀多的附会,比如49这个数字,是77倍。7本身又是一个了不起的东西,释加七天出道,一个礼拜七天,打禅七天,一天七天,周1(月)2(水)3(火)4(金)5(木)6(土)7(日)代表日月和五行。7是个非常神秘的东西。

圆是奇数,是动的,方是偶数,是静的。乾代表动,动的只是善动而已,但是静的却可以负载重量。马是1个脚趾其余四个脚趾都退化了,牛两个,所以负重。有个东西困扰我好多年,初九二九三九……五九,上九,亢龙有悔;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为什么坤卦用六。九和六的问题,一种说法: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圆360度除49,地方的24046(去0)所以乾数九,坤数六。还有一种说法,奔,36322824364 324 284 24498769是阳的,7是阳的,但是阳的进的,取99是老阳,7是少阳。86是阴的,阴是守的,所以取6

7B

到了西汉,十个天干,天干地支,五行,把这些东西结合起来,称为数术家。他们认为数是一切事物的决定因。独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之大德于生,天地大德是生生不已,生必须动,所以周易把乾卦定为第一卦。但周藏把坤卦做为第一卦。数是一切事物的决定因。术不过是为求得树的方法。所以东汉管洛说“数术成,只要你技术成了,数就成了。数目不对的话是因为你技术不好。”河图洛书全都是讲数目,都是宋朝出的。

88六十四卦方阵的排列,可以根据方阵的排列,可以用在天文地理医学一切。所以许多人感谢朱熹,因为是他做成的。八卦是抽象的,代表一切,但是没法说出来。我们祖的智慧真是太伟大了。文王演成64卦代表宇宙万物,加一点点人道思想,到了孔子变成人道思想,这些都是让我们欢喜赞叹。

4的范围应用的太广了,4声、4禅,4方,都用44也是一个很特别的数字。

数是依士数而有,伏西话八卦所谓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八卦,全是数目,这都是易有关的数字。抽象的哲学思想变成形象的,变成数字,到周文王占士,在里面只告诉我们吉凶毁令。算的时候必须要诚,用六个铜钱算,必须非常诚心,只能问一件事,而且这件事非常要紧,按照易的爻看,如乾龙无用:你现在还在地底下。五爻:飞龙在天,到此为止,什么东西一半,吃饭吃一半,谦虚,满招损,谦受益。到易的数,经过算卦。

8A

易之数

世界上各种哲学,易经最大的不同是它有数字。

解释易学基本知识“无极生太极,……生八卦(两汉的易学家说的)”极是一个限,是一个圈圈,无极没有极限。你看看不见,听听不到,抓抓不到。在这无极中间突然间一动,生出太极。太,是一个大的大到没办法形容的,最了不起的,是无穷尽的,所以称极。无极没限,太极有限。太极主要是在动。

天先一划是最大的动能,怎么让这个动能成就它动能的东西呢,必定有与它相反的东西,所以把中间断掉,为两仪,所以有太极就有两仪。—和——是一体的两面,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太极是思想的一个层次,但是太极里包括一阴一阳的两个层次。

8B

54年,胡适提倡民主和科学以后,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后,把中国的东西压下去了。乾隆皇帝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强国。近一百多年,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至使我们差点丢掉易经。

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被压下去。我们知道,所有的文化、进步都是在某一个阶段停下了,然后突飞猛进跑很长时间的路,然后再停下来,一些绝顶聪明的人在他的年代都受到压抑,在中国谈一下问题,在某一个阶段有一个超越这个阶段的人的思想,他这个阶段的人都无法接受。伏西经过了3500年,周文王才把八卦的符号转变成人世的运用,成为八十四卦。八卦本身不是为治国理民,也不是为养生的(老子讲究养生,见道德经),它是一个超时代的大智慧。

文王演八卦,他把政治人事加入,把自然现象抽象的形而上的弄成形而下,人世之道,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64卦全在人世中,天道和人世发生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个卦和那个卦都有关系,这个卦倒过来又是那个卦,所以否极泰来,卦本身每一个卦都有关系。

易道的性、能,完全在变。如何能以不变应外变,如何做到外圆内方?到了孔子将人道思想加进入,成了中国最完全最强大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无论世界如何发展,易经都可以投进去。易经成为我们所谓的中国无数人为之着迷的东西。

秦以后,焚书,易经做为有用的书没烧。真正周文王的士跟天文……归为士术派,有技术,它们认为数是一切事物的决定因,术只不过是为了求得数的一个方法。管络认为“术足数成”——你的技术做对了数就对了,“术不妙不为数”。宋朝时,术更不得了。

河图和洛书。河出图,洛出书。说黄河出来一个图,伏西根据这个做了八卦。河图则八卦是也,洛出则九绸是也。洛书是九绸是也——禹治水是根据洛水出的书做的。

禹按照洛书治水。河通乾,黄河出现龙图,发展成为八卦,洛出来,出现九绸。

天南地北,天坛在北京南,地坛在北京北,人死了之后,到南天门。

将洛出横着、竖着,斜着加,得到的数目者是一样。单数叫做奇数,双数叫做偶数。

13579相加=25246810相加=30

什么是神,一个人聪明正直,死后就成为神。当我们算卦时,我们都要祈求鬼神,祈求我们不了解的圣而不可知的人物,称为鬼神。算卦主要是行鬼神之道。了解这个之后,所为大演之数,

9A

讲易的数。

数关系很重要。河图洛书下一次我们将驳它,不是有了河图和洛书才有了大禹治水,文王演八卦。

凡是奇数是阳,偶数是阴。13579246810,天地合起来五十有五,是天地之数。河图洛书的数依照先天八卦图,八卦只有一个(一横)乾的是阳卦,有两个(乾)阳的是阴卦。因为有两个阳则会起争执,谁做大,二雄不并立。八卦:前三连是阳,坤六断是阴卦,离中虚(火,下阳下阳,阴),坎中满(阳),阵养鱼,根复宛(阳),兑上缺,下六断。记住只有一横的是阳,两横的是阴。

相对的卦,如一阳一阴对起来,合起来都是九,乾坤是对的,坤六个,乾三个,坎加离等于九,相对的两卦合并,而且是三个阴三个阳。阴阳相对,都是二进制的。所以,我们要讲究阴阳平衡,是否,阴阳、正负、善恶,都是相对的。用圆圈代表阳,一点,代表阴,这两个都是二进位的,不知道伏西想到没有,现在的电脑就是二进位的。在六千年前,我们已经知道了。刚开始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句话,儒家和道家都同意负阴而抱阳,背着阴,抱着阳。例山的南北一个叫山阴一个叫山阴,水的南北分别为淮阳淮阳。

一画到二,二画到三,……八画到九,很妙,电子的回路,巡回往路。所以洛书并不是伏西画的,到了两汉以后尤其是宋朝,对数术派发达得不得了,在伏西时并没有想到,伏西只是说世间万物生成得有一个动力,动力叫做阳,动力去了不能成为力量必须返回,阳进取,阴返回。什么都没有,是无极,在无极中突然长出太极,太极怎么来的,是心念一动,太极是阴阳在动,在阴阳起作用大动能,大动能生出阴阳,在四象加阳加阴,变成八样。

一阴一阳之谓道,纯阳(太阳),纯阴(太阴),一阴一阳(少阴),一阳一阴(少阳),是四象。

两个交合起来,有一个动力,或加阳或加阴,加起来便成八卦。

天永远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地不同,有高低有深海有高山。独阳不生,独阳不长,冲过去没有后劲了,一定有一个反回的东西,如果阳有一个返回的东西,就叫做阴。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洛书,从一划到2,然后到3344经过56677889,这一个图正是所谓电子的回路图,是电子的回转。

洛书横着加,直着加,斜着加,一共都是15.这个东西配合这么好,我拉把它叫做“九宫迷阵”。

1514年.德国画家创造了非常奇特的数目字,他把数目做了一个四个的,每一个加起来,横竖斜加起来都是34,他们觉得非常了不起,其实在中国,比他早200多年,早在前唐的时候就有人,把456789一直到10加起来,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叫做百子图,我们的祖先实在是非常聪明。杨辉依照洛书排到1010个数字,怎么加都是100.实际上我们把河图洛书加起来就是100.玩这些数目字,真是很有意思的。

从九宫迷阵到后来的百子图,我们中国的数字奇才非常了不起,但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科举考试只用六书,人才都将精力才华放到六书中,所以这些才华反而差了。现在西方的科学技术很发达,其实我们中国的祖先之前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学越发达我们研究祖先的东西,更发现中国祖先的真了不起。

所以,我们几千年前中国人已经把这些都发现发展了,但是后继的没人,这些东西我们用在哲理上,西方则用在科学技术上,如电脑,后来发现电子的走路和洛书的排列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哲学理论方面在很早发明了,但是没用在实用上。外国人抓住一点东西就(如牛顿发现苹果掉地上就发现在地心引力。)一般人实实在在,每一个人都是负阴而抱阳。凡是抱着的都是阳的,背着的都是阴的,手心手背,山阴山阳。象所表示的都是数目字,这个数目字所在的都是气化,中国非常讲究气化,为什么天地合在一起就会发生这么多变化。

我们打坐,七经八脉打通了,就是气在运转。我们说我们有七经八脉。

9B

现在外国已经承认了有经络,针灸就是根据经络来的,只有打坐修行有成的人才知道七经八脉,真正修行到一定程序才知道七经八脉在哪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完全在自己的实验。法国人说,中国的经络不用在怀疑了,我们用一个东西放在那里,是在动的。但是你开刀是找不到了,这是老祖宗凭着自己的经验说出来的。先是气化(阴阳二气),然后形化,然后质化。所以第八式里,使我们成佛的成道的都在这里面,尤其是物质方面的,了解了这些以后,一念之间生出太极,有无相生,太极大到无边无涯,凡是成为“太”,“极”是边际,老子说:“晃兮乎兮,其中有雾,乎兮晃兮,其中有象;眇兮明兮,其中有金,其金甚真。老子先把这个“晃兮乎兮眇兮明兮”说出来,代表一个完全没有形状的东西,但这其中有雾,有相有金,他把这个提出来,是根据无极生太极出来的,凡是我们称它为“无”极了,一说无一定有一个“有”出来,太者大也,大到极点就是太,到达这个边界,无极是大到没有边际,到达边际则是太极。太极里只要有一个形状出来,里头一定一正一负一阴一阳,这就叫做道。什么是道,老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有正的就有反的,有生的就有死的,有成就有灭,两个一化合,由气化到形化,太极出来,太极出来里面包括一个东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是形化到质化,有了形状物质出来了。有两仪的化合,阴阳的化合,乾坤天地。五行很妙,既相生又相克。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可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这五行相生相克,我们算命就是根据相生相克,所以整个易经到了两汉以后把五行放进去,然后再把天干地支放进去,变得复杂得不得了,所以西汉后算命都离不开五行天干地支和阴阳。

所以我们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甲是阳的,乙是阴的,丙是阳的,丁是阴的,甲乙同属于东方,丙丁同属于南方,甲乙同属于木,丙丁同属于火,但又分阴火阳火,阴木阳木。所以一个人的命可以是纯阳,也可以是纯阴,然后跟年代相克相生,八字就是这么算出来的。

这就是“二五购经”,二五购经,万有就生出来了,宇宙就是这么生出来的。所以说16在河图的北面,(我们说天南地北,天坛在北京南,地坛在北京北),河图中12345在里面,是生的数目,是先天的境界是动态的数,是藏在里面的,我们完全不知,678910在外面,形成了,我们可以看见,河图中有10,是50,洛书是45

河图12345代表动态的一天,我们什么都看不到,只知道在动,678910代表地,山河都形成了,清清楚楚。洛书只有19年数字,19相对在南北,37相对在东西,2468在八角,就四宇,5在中间。所以河图55个点,洛书45个点,合起来是100,做成正好一个正方形。

 

 

10A

洛书横竖斜加都是15,一阴一阳之谓道,阳用9代表,阴用6代表,少阳用7代表,少阴用8代表,加起来都是15,很特别。但洛书河图太极都不是伏西文王化的,是后来学艺的人画的,太极图横剖面剖开,是原子的形状。洛书将19连起来是电子的回路。

现在大家都用电脑,电脑就是用正负表示,七千前中国人将电脑的原理说出来,无论科学如何发达,中国的天文历法医学没有一样不可以用易经来解释。

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坤为什么说“初六,九二,九三,九四,六五,上六” 为什么用六?乾:“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为什么用九,两个说法:一说用文王释法,卦这个东西就是原来的“挂”,伏西仰观天文俯查地理,天地日月这些自然现象是怎么来的,必须有一个从前的东西,这个从前的东西我拿来代表一下吧,他就就划了一划,叫做“开天的一划”,这一划也没有起伏也没有断裂,我们把它当做天,这天是一个动能,代表动能代表天,如果这一划这么一动,没有了,必须有一个反复过来,要回来,它回来了你才知道它去了,老子根据这个东西说:“欲抑先扬,一往一复,一回一来,这个叫做“气化”。因为这个气化,他后来想起来,因为这个阳的在动,从前古时候只看见太阳出来,月亮出来,春夏秋冬都是在那变来变去,为什么今年的冬天去了又有春天,春天去了冬天又来,这里面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这个动能的大的反作用。于是他想,我们把这个整个不变的东西叫天的话,天空不变,象形,底下有一个高低不同的在变,地有山谷河流,于是断的叫做地,于是一阴一阳产生了,他把这两个东西挂起来,于是就叫做“卦”。

八卦的“卦”是这么出来的,全是伏西时还没有文字,只是代表形象,易经经过三古三圣,孔子把天然的形象变成人道思想,3500年,伏西到文王2500年,文王到孔子1000年,这期间易经都没有被忘掉。以前不只是周易,有三易,都是六十四卦,当初有(连山,夏,龟藏,商,周易,周),一阳一阴好了,为什么变成三个,没有三个不称为八卦。

为什么一阳一阴,变成三个,不变成三个不成为八卦?一阴一阳成为四象,所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四象。一阴一阳合起来生出万物,无论去回,必须有一阳或一阴的动能,什么东西到最后。伏西想,一阴一阳生出东西来,还必须有一个阴或阳的东西使他们起变化,于是从四象里,加阴或加阳变成八卦。所以,我们后来人想,无极,一念而动,生出太极,太极是混沌……

周文王如果不被纣关起来,不会有六十四卦,周文王用草来占卜。据说是五十根连在一起,因为阳是一个,阴是两个,于是偶的叫做偶数,1357925 24681030,加起来是55

10B

汉武帝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唐朝更是科举考试,所以人们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科举考试中,数学理化的人才渐渐少了。日本说他们是太阳的父亲海的母亲,其实他们是秦朝的徐福带去的五百童男童女。徐福不是把中国的文全都带过去,而是把中国的字拆了。中国有这么多奇才异能之士,我们的祖先真是很对得起我们,给我们留的遗产是丰富不能想象。将来科学越发达,易经越有看头。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都是阳阴阳阴,单数的都是阳卦,双数的都是阴卦,阳卦一定是单数的阳。

还有一个数目字:369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如中国三横的乾卦,天地人。9是阳数里最高的。3X6=18,18罗汉是中国的,印度只有16个罗汉。2X9=18,18的倍数是36,倍数72,36+72=108,为什么天纳36,地刹72,念珠是108颗,这些都是从369出来的,世间的一切变化没有不变的。

世间没有不变的,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所以一个人好了三年之后了,必须要退下来。真正的易经很妙,矛盾又统一,所有的64卦都是相对的。这些东西永远在变化,这些变化是数目的变化,数目要变化必须要有一个气化,必须有“气”。人身上是气在动,天地也是气在动。气慢慢变化就有形的东西,水可以气化,水也可以变成冰,变成直的。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矛盾反对对抗,然后再统一。这不是外国的三段论法,但我们在八八六十四卦时就发现了。一切无常,妙的是六爻每一爻都重要,都不能变动,所以我们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中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任何一爻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身,所以要用矛盾来对抗它。

从初爻到上爻都是一点一点形成的,到了五爻时快满了,所以小心,不要太满。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时机,没到时机不要动。易经告诉我们——见微知著,见到小的,你要知道显著的。所以我们提出“几”字,在这个地方就要把他防范住,所以我们说防微杜渐,变成我们中国的哲学思想。从小的到多的,从低的到矮的,都有一个自然的顺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祸福吉凶都在那变,人要见机而动,知道关键的地方在哪里,到达极限的地方赶紧退下来。名成身退,这是最适合自然之道的,只知道进而不知退,肯定是会自取灭亡的。

如拿破伦,希特勒,像美国,进得太猛了,又很骄傲,肯定是要败下来。所以我们中国人永远说“满招损,谦受益”。64卦中,连乾卦,到上九时都是亢龙有悔,每一卦都有一爻不好,只有“地山谦”谦卦,地在山之上,只有谦卦六爻爻爻都是好的。所以三字经中说“满招损,谦受益”。孔子说:满招损,当你太满的时候肯定要覆过来。所以中国人的哲学是待人处事一定要谦虚,无论你在任何方面都了不起,最有钱有地位有权力,都要谦虚谦虚。这是我们从易经中得来的教训。

以上是——易之数

第九——易之文

“大演之数,大演50,用49”周文王算卦用50根草,

还有一个说法:天是圆的,360度,地在圆的方里,是240度,360除以4=9,240度除4=6。所说9和6一说是这么来的。
11A

现在我们来讲易之文

易经里每一卦都有卦的象,六个爻位,底下第一个就是卦词。卦词是文王做的,如乾卦——乾,元享利贞。乾卦代表元享利贞。然后是爻词,爻词是周王做的。初爻:乾龙无用,易经很要紧的是时机。

周公精力饱满很不得了。周公是武王的三弟,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周公辅佐成王。周王忙得不得了,他做爻词,定礼仪。封在鲁国,但是他没有就国,没有到鲁国去,一直在周朝。成王恐怕周公对他不利,但是后来成王打开保险箱,发现武五生病的时候周公祈求减寿,把寿命给成王,所以深受感动。

吉凶悔令。我们在这个世间,吉祥的事不是很多。

64卦的卦词都是非常简约。

经,给经做解释的叫做传,所以有易经,易传。

易经只是周文王的卦词和周公的爻词,实翼是辅佐经的,是孔子及其门下的弟子还有后之学易的人作的。

传者,传也,将其演绎了。

秦以前,经和传是分开的。真正的经是完整的传下来的,到了汉朝,搜书,分经文和古文,有一个人读过很多书,把焚过的书背出来,孔子家在孔家墙里藏了一部分,这些称古文。到了汉朝,拿传来解经,将传附在经之后,后来经过郑玄、王壁、以传附经,一直到现在易经的流行本,都是把传附在经后。汉朝以后,凡是引用易经的,如司马迁说“易曰”。

图书正式成为学说是起自陈团,陈团非常了不起,他生于唐末,隐居于华山,经过后五代出来,活了900年,他是道家的,要么不睡,要么就睡三年。我们都知道柴世宗(小放牛,什么人推车桥上走),柴王爷就是周世宗。可惜他死得很早,现在有一种瓷器,就叫做柴窑,细得不得了,颜色叫做“雨过天青”,非常珍贵。柴世宗非常有为,但死得很早。接着是宋太祖。宋太祖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宋朝定了天下时,陈团出来了。柴世宗请了陈团三次,他都没有出来,因为他知道柴世宗活得不长久,天下不会定。宋太祖非常佩服陈团。我们都知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朝时文风非常盛行,但宋重文轻武,所以从宋朝时就一直被外族侵略,但是宋朝出了许许多多了不起的文人才子。

宋太宗死后传位给弟弟宋太祖。宋太宗把陈团请去,称其为西仪先生。他有许多关于易经的著作流传了下来。

道家——用易经,主要是练丹,九转还丹。打坐,流好多口水,叫做玉液,一定要让它流下去,非常宝贵。真正得神通必须从上丹田练起,下丹田热气升上来,玉液流下去,水火,用的是易经的东西,他们把易经拿出来谈道教的东西。先有气,后有形,然后有质。热气升上来,练得很好时,你会发现里面有个东西,真的有形,这个形不停的动,九转还丹,心里完全空无一物的时候让这个丹不停的转,然后形成丹。

11B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朝重文轻武,从宋朝开始,不断受到外族侵扰,但是宋朝出了许许多多了不起的人才。宋太祖死后,为防止儿子太小皇权被夺,传位给弟弟宋太宗。宋太宗赵普手下的一员大将告诉他,天下易得不易守,守天下要用文来治理,要读书,读什么书,读论语。所以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读论语很不容易,能够修身、齐家,平天下。宋太祖称陈团为西仪先生,太极图是陈团的著作,还有许多作品都流传了下来。

不能把道家和道教混在一起,道家讲究练丹。道家练丹的东西文字非常少,基本上是用图画来表示。如周敦仪的太极图。周是北宋五子,受道家的影响非常多,后来的儒家受道家的影响非常深。

练丹,用火练,所以小肚子要先热起来。在周朝已经用周易的卦象来说练丹的方法的了。

12A

许许多多算卦的都离不开干支和五行,这一点受祖先的影响根深蒂固,没有人不想知道未来的事情,想知道未来的事情只有算卦和看象。

邵康杰一辈子没有做官,他把自己的房子叫做安乐窝,自称安乐先生。宋明理学家排斥佛(家)老(老子),看我们看他真正的理学,非佛即老。即用儒家的瓶子装的是佛老的酒。

邵庸将易经伏西氏的称为先天易学,讲的都是自然的现象,先天易指伏西的八卦。后天易是文王把8864卦重复起来。他对经文不发生兴趣,他真正在意的“数”,他把陈团的易学在数学方面大力发展,陈团是道教练丹的祖师。他试图用象数学来概括宇宙。中的国寓言家,如推背图完全是一个卦象,如果你懂易经再看推背图,很好玩的。易学家对邵氏易学褒贬不一。但是他影响后式非常大,所以大家称其为康杰先生,称其为“秦汉一来”。

北宋的理学家开山祖师周敦仪,周子的书只有太极图说,一共才250个字,他著书最少,可是后来儒家辩论他的东西太多,朱陆两家辩论最为激烈。“无极而太极”还是“自无极而太极”。周说我的图是借道家的,

修行,顺得修行,逆而成仙。精,两个人交合了,生成孩子,不合起来,反过来,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为什么有的人候行起来永远那么年轻,道家告诉我们,最要紧的就是精,精是怎么来的,气来的。人最要紧的是精气神,我们修行就是修行这几样东西。懂得修行之道了,你就知道什么是正什么是反,什么是顺什么是逆。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为什么我们的“甘露”从舌头生出来,火从小肚子升起来,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慢慢九转还丹,生成丹。所以说,水火木金木,五气顺步,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五行依其性。因为五行,所以有五方五味五脏五行德。水代表咸,代表北,代表肾,代表智慧,恭敬。火代表心、南、苦、燥、礼(因为干燥,需要以礼节之),木代表东方,肝、酸、静仁。金代表西方、肺、辛、坚持,义。土代表东方,脾、甜、力气,信。无极生太极,太极图里有一半阴一半阳,阴是静的阳是动的,阴是黑的,阳是白的,动的话生出水和火,水和火都堆在土里,土里包含水火,水火又生出金来,春天夏天用火和木代表,水和金代表秋冬。

12B

乾中有阴,坤有有阳。阴阳合合才能化成万物,任何一个东西都得阴阳合合而成后,五气顺布。金木水火土就是一阴一阳,但是变化无穷,其实我们玩电脑也一样,无非是一阴一阳,变化无穷。人得其秀,是万物之长。知道了这个以后,所以形既生矣,神发知矣。虽然易经是男人作的,但是坤德一直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一直动的话肯定天下大乱,必须有一个静的东西包容,含蓄、化生。所以,女士们不必太在意什么贵贱,因为天地没有任何私心。人生得意的事情四分之一。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薄极必富,否极泰来。8864卦不但告诉我们怎么做人,还告诉我们怎么处事。因为我们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就富无双至祸不单行,就不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动极一定是静,静极一定是动。地非常刚,但又非常柔,其生出的东西都非常柔。

 

 

 

13A

易学家考证,太极图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道藏的第196册上方大洞贞元妙经图,太极先天的图,第二是陈团所传的无极图。陈团所传的无极图,实际上陈团的图也源于前者。两个图都是从下往上走,跟我们修行一样,顺则生人,逆则成仙。因为我们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这是中国道家所说的东西。道家与道教不同,周敦仪他那么样的排佛斥老,佛家到了中国为什么到了中国的佛教,逆着练就成丹,丹分为内丹和外丹。传说老子是道家之祖,古时候多少帝王是吃外丹而死的,称练金术。但实际上我们要修的是内丹。你真正能够练精成为气,练气成为神,还神为虚,真正做到一念不生时,生理起变化。我可能肯定的告诉大家,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可以修成。大家不要认为自己不懂的东西就不存在,要学庄子,六合之外不论,从疑即可。科学越发达,越能够证明,中国古时候的东西不得了。钱学森,中国的原子弹之父,说“20世纪是物理的科学时代,21世纪是生理的科学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比。”他发掘了许多有特异功能的人,现在大家都在发掘特异功能,特异功能是天生的,有一个地方把全中国特异的儿童集中在一起,训练他们,研究他们。小时候我们有许多神通我们都不知道,比如看见鬼,我们不知道以为大家都能看见,所以心越清净看到的东西越多。所谓精气神,当生理怎么样的发展,都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过来人告诉我们他们的经验,绝不是胡说八道。

历练成丹就是无极图,宇宙的生成,原来是无极,有无相生,所以有太极,有的话一定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所以宇宙的生成变化。

周的太极图将易经的说话和道家合成,所以周敦仪的太极图是一黑一白一阴一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们虽然是女人但是都有男性荷尔蒙,男人都有女性荷尔蒙。你相信自己不是每一辈子都做女人或是男人,都在起着变化。老子的道德许多东西都是从易经出来的,孔子的许多思想也好多来自易经。绍康杰和周敦仪影响宋明理学家极深,宋明理学家推崇易经,朱熹不顾大家的反对把许多图(河图洛书)表列进周易本义,在周易本义中卷首,自此之后,解易的人,(朱认为尧舜禹汤周公孔子孟子然后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王阳明,都是易学的正统)王阳阳叫王守仁,50岁时,文武双全,功能名就时走到一个地方,感觉特别熟悉,他就走到庙里,庙的东厢房门锁着,他就让开门,看门人不让开,说是有坐化的老和尚,他强令开门,看到里面有坐化和尚的肉身,有一张纸上写着“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还是闭门人。”他才知道他还来是那个坐化的和尚。苏东坡也说自己前身是一个和尚。和尚修得好,有宿根,和尚下一辈子也可能变成富贵中人,但是既富且贵要注意“惜福”,这辈子取得太多给得太小,否则这辈子索取太多下辈子有可能出毛病。

我们要读易经,必须懂得河图洛书还有朱熹的周易本义的图我们都要了解,这样我们认为是“河出图洛出书”,连伏羲话八卦都是“河出图洛出书”,根据河图划出的八卦,这是本末倒置,河图洛书是汉朝的。陈团的易学影响中国的易学达900年之久。最先对此事提出疑问的是范仲淹、欧阳修。清朝的胡园又旁征博引,个个击破。洛书是源于汉代的九宫图(从19),河图是从110,河图是源于东汉时郑玄所著的大演术,我们知道大演之术50,挂149,天数5地数5,天地之数合起来505。大演又源于汉书的《五行志》和《律历志》,五行志又根据刘相父子的《洪犯五行传》,所在胡渊认为朱熹的周易本义卷首的九个图没有一个可取的、可存的,只是宋人附会前人的译著而来的,绝非伏羲根据这个而成八卦的。是因为河图洛书都是言之成理,与易经的意义非常相合,被道教所引用,成为易的数术家。易经还来是用来算卦的,数术家引用数字,互相附会,愈演愈烈,各种易经图示后来有千余种,搞得学易的人不知所措,幸而朱把九个图列在那,让我们看到这九个图和现在科学的相似。

13B

汉易在易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儒林传》称孔子传易给商渠,商渠五传到田和,孟子据孔子150年,但是孟子的书没有一个字谈到易,为什么?我们算命都是问的吉凶,焦延寿长于灾变。毕直是古文的易学家,常于卦事,非常会算命,以易传解释经文。经房好谈灾易,创纳甲法,把天干放在易经的八卦里,按照初一的月亮什么样子,十五的月亮什么样子,拿月的形象跟出没的地方来配五方八卦和五行。如,初三月如钩,出在西方的艮位,形象跟震一样的,然后纳艮于震。他多事,常常上书结皇帝批评时政,“毁谤政治,归恶天子。”后,被杀。

东汉“欠尾”之说盛行,(这个东西是一个预言,但是是隐蔽的,不说明白)如《推背图》、《梅花诗》、《烧饼歌》这是中国三个最大的寓言,从他那个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推背图》说台湾(一二三四,无土有主,小小开罡垂拱而治,生我者猴死我雕)你不到台湾,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国民党没到台湾前,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有人说《推背图》有错简,原本用绳子穿着,后来绳子断了,简弄乱了,中国21世纪,还要经过一次大乱,到最后万国来朝,大唐的风貌又起来了。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极必治,治极必乱,所以,知道这些不必忧虑,反正“薄极必富,否极泰来”,这些都是易经的话。天底下的事都是一正一反,有开始就有终结。“欠尾”之说盛行,多半都是把这些东西和易经抢和在一起,所以东汉的易学家多数都衰落了,大家都把精力放在寓言上了。

魏伯阳是东汉末年黄老学派中间的练丹家,著有《参同契》,他是专门讲究练丹的,后人称其为“丹经之王”。

14A

为什么孔子这样推崇易经,孟子距孔子150,但孟子的书里一个字都没有提易经?

孔子至西汉300年,易学研究没有什么动作。丹分为内丹和外丹。魏伯阳的《参同契》非常了不起,将易经附会到炼丹上,整个练丹术没有一样不可以用易经来解释。科学越发达人们越发现,没有东西不可以用易经来解释的。魏伯阳出身豪门,家中非常有钱,世代为官。但他舍弃这些,带着弟子去山里练丹。

古时候,皇帝们吃的都是外丹,外丹是铅汞合起来。古代中外都有“练金术”,就是将便宜的金属练成黄金,可以做到,但只能维持一段时候,过几天几个月还会复原。真正练丹成功的,只有汉朝的刘安。

诸位有兴趣可以多看道藏的东西。练丹可以说是气功的部分东西,但是气功是最浅的。魏认为万物产生变化者由于阴阳交媾而成的。万物化生,独阴不生,独阳不长。必须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一雌一雄,精气抒发的结果。在阴阳交媾以后,精气抒发的结果。道家的修行就是练精化气,我们说“气动了,气动了。”气动了是在你完全没有杂念的时候,心里最空的时候,精气回起来,精才能化气,练气化神,最后练气还虚。这样你才能抓到一点门。人在精力饱满的时候不思淫,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样才可以谈修行。如果有人告诉你学密宗的“双修法”,千万不要信,特别是女孩子。

欲得长生不死,必须从阴阳变化来着眼,要掌握六十四卦的运行规律。这是魏伯阳的说法。你必须懂得道教的东西,才能看得懂《参同契》。说的是易经,但是实际说的是道家的修行。儒家是不懂神仙之术的。

中国的原子弹之父钱学森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时代,21世纪是生理学的时候。生理学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研究得那么透彻。他组织发现了中国许多有特异功能的人,比如张宝胜等。

14B

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的气功佩服得不得了,他认为气功就是生理练丹术。所谓生理练丹数就是练内丹,但气功离练丹术差得远。练丹在你年富力强时,尤其是在男女没破身之前,如果真心来练,很容易。男人比较好练,条件好,因为女人破身了,尤其是生过孩子的女人,破的更厉害,但是男人没有女人静。生理练丹术是根据人的体液,体液流下来,经过九转,练出一个丹苗。丹是固有的器官和身体产生的一个东西。你必须自修、自悟。——《参同契》

《参同契》对易经还是有一定贡献的。魏伯阳认为乾坤坎离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个乾坤坎离才有了后面的八八六十个卦。纳甲,把天干纳入月亮中。

西汉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王弼,他只活了23岁,但是他文章华美,将所有的书都注解了,他什么都通。著名的《道德经》都是他注的。

 

15A

当时的易学者都“扬王抑郑”,王根据儒家的思想来谈人事,郑玄则是根据天象来说事。

我们永远都要“戒、慎、恐、惧”,人活着有许多事都要戒,永远都要谨慎……

 

15B

汉朝完全讲相术,天干地支,所以有许多附会,因为这些附会,就有了许多的寓言.宋朝是易学发展最繁荣兴旺的年代,派别非常多,著停非常的丰富,思想家也借周易以立言。宋朝有许多名家,如苏东坡,唐宋八大家里,宋朝占多数。在这样一个丰富的、多姿多彩年代,才能产生这些丰富的、多姿多彩的大思想家,如宋明理学家。文学不必说了,理学就是在宋朝开始的。宋易学家的特征是以探求周易所蕴含的哲理为目的,专门看周文王做了八八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不是以算卦用的,而是蕴含哲理的。如乾卦,元享利贞,告诉我们做事情,乾龙勿用,到乾龙在天,每一爻都是有哲理的,把哲理做为研究易学的目的,高度的哲学化。易经到了宋朝,易学家完全从哲学方面发挥。所以我们谈唐诗,五言七言,宋朝变成宋词,长短句。宋词非常活用,唐诗非常气派,磅礴,整整齐齐,神圣不可侵犯,宋词是那么精致,那么巧妙,那么玲珑,但是也可以气势磅礴,如苏轼“大江东去”,也可是是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比读诗有意义,句子长长短短,让你自由发挥,这就是唐朝与宋朝不同的地方。将周易高度哲学化,成为宋明理学家的一个基础。我们现在读的周易,是朱熹做的注,不是把周易象术化,而是哲学化。汉朝理学家趋向于灾变,所以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如推背图,前向都是一个卦,根据卦推断灾变,谈的是灾化、祸福。宋人治易,讲的是推理,他不是讲的灾变、祥瑞,而是推理,目的今世治用。怎么样管理世间的事情,怎么能够用,非常实用。这一派是说自己是继承尧舜禹汤文开周公之后,所以宋明理学家才敢这么说,因为他所要用的“孔夫子绝不与怪离乱神”,这些东西都不是世间的,是治世之用的。所以这一个正统出来,完全是为了“今世治用”的。相术派也有,宋易最先流传出来的图术之说首创于陈抟,陈抟自称活了900岁,据说他生于唐朝,活了五代,梁唐晋汉周,每一代请他出来,他都不出来,直到赵匡胤请他,他认为“天下大定矣”他才出来。宋太祖非常尊重他,封他为西矣先生,“视之不见之为西,听之不见之为矣”。据说他可以三年不睡,一睡则三年。由陈抟发展到周敦颐,他有太极图说,无极生太极,太极中间如何配五行,阳动阴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一阳一阴,一男一女,化生万物.他是用太极图相说下来,一直到邵雍的易学,先天图,由邵雍的《皇极经世》,河图洛书这里也被批评,欧阳修说不是伏羲画的,九筹也不是根据洛书画的。以相解易的学风,汉朝拿相术附会易经,把天干地支五行拿到八卦里来解易。宋朝易则重在探求宇宙的形成。伏西八卦是看天相,天永远是一样的,地高低不平,于是地用坤卦代替。只是眼观的相,现在我们要了解易,了解宇宙的形成,宋朝是根据这个相,探求宇宙是怎么来的,世间的东西是怎么变化来的,怎么影响后世到无穷尽,南宋邵雍对这些都有新的发展,周、邵这些宋朝的相术派与汉朝的相术派不同,不是探求灾变,他们虽是研究相术,但是也是从易经出发。

 

16A

宋代开始,因为两汉易学家专门讲相术,经过唐朝孔颖达的研究,他并不偏颇哪一家,没有门户之见,用开明的胸怀,影响到宋朝易学家。宋朝是易学最发展、兴旺的年代,但刚开始还是分为两派,相术派(周敦颐——太极图说),还有邵雍的易学(皇极济世),大这对河图洛书产生怀疑,太极图与天先太极有关,这一派还是承汉唐相来解易的学风,但他又发展了汉易的五行说。宋朝开始,易学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真像是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你可以见到多少不不起的人,他们都是可以言之成理,就是宋相术家与两汉相术家的不同。两汉相术家专门讲天灾,祥瑞,常常编一些童谣,让孩子们唱,然后说“寓言来了”。小孩子不知道,实际上者是大人教的,还有一些人做出一些假的祥瑞,说我从地里挖出XX来了,有很多这种事情,有识之士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汉高祖,一个亭长,说“我梦见斩白蛇”,然后说“他可以打败项羽了”,成为汉家的天下,这是两汉相术派,但到了南宋,相术派邵雍和他的儿子邵伯温的相术派重在求世界的形成,“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伏西看八卦,因为一阴一阳成为天地,才有天地男女,才有宇宙的形成,那么是怎么变化?变化的模式是什么?这些变化为什么?”哲学问“为什么”,科学问“怎么样”,真正进入科学时代,只是一个“如何”的问题,但真正进入哲学的境界,则问“为什么”,当你问到“为什么”的时候,你就进入到哲学的层面了。进入到宋进,相术派与两汉不同了。

今天我们讲易学理学派,重要的是易理学家有程颐(程颐的哥哥程颢,号称“二程”),程颢与王安石不同,他被外放到外地做官(古时外放并不好,人们都愿意在朝廷里做官)。陈颢对易经的研究非常了不起,他与当时的司马光、文彦博都是很好的朋友,常在一起研究易经。程颢的研究虽然不像陈颐那样受到重视,但他对易学的研究也是很了不起的。当他死了以后,朋友们特别是文彦博给他的谥号是“正公”,在他的墓碑上写“明道先生”。二程在北宋,对易学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同时,他们也是周敦颐的学生。朱熹的课本都是用的程颐的,而程是周的学生,但周的名气没有程的大,原因是程颐作《周易本译》,朱熹特别宣传了这本书。如果孔子没有《论语》,我们对孔子的崇拜和了解不会那么多,所以著书立言非常重要(三不朽分别是立书、立言、立德)。程颢死后,文彦博认为程颢太了不起了,封号为“崇公”。程颢与苏东坡不和,被一贬再贬,于是他开始教学,做《易传》《春秋传》。宋明理学家,恭称为“二程”。程颐每句话、每人个行为都规规矩矩,所以称为“正公”,他认为“心正则行为就不会坏”。有一次在宴会,席间有许多妓女,程颢与大家玩在一起,程颐则目不斜视,大家说“哥哥比弟弟差远了”,但有人说“哥哥是眼中有妓,心中无妓”,弟弟是“眼中无妓,心中有妓”。传说出家人见到女人就躲的,他死后的舍利子放到女人手中就化掉了,如我们读《维摩洁经》中的天女散花,花落在小乘身上,怎么都不掉,落在大乘身上,很快就掉了,是因为他心中有花。于是我们说“我们心里有什么,比我们嘴上有什么还严重”。

他所著的《易传》,是这一学派最具代表的著作。他认为周易的相是出自理,这个理可以编天地之道。宋明理学家谈的都是佛、道。张载侧重于取相,他著有《横渠易说》,人称之为“横渠先生”,他用阴阳二气来解易,认为气是世界的原本,日月山河都是气所成的,我们要炼丹、修行都讲气,气在哪里?气是什么?只有你有这个经验才能体会。他说“气是世间的原本”,可以说他是气学派的唯物主义者。他也否认河图洛书,他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气派很大。他的“四为”被根据为“横渠四句”,几乎和佛家的“四宏誓愿”差不多了。不但要为祖宗负责,还要为儿孙负责。这是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心。为什么要为“天地立心”?在天下、地上,只有人可以担天地之造化,不要把天地毁了,现在做环保的人士都是在“为天地立心”,不要再糟蹋地球了,否则到头来麻烦的都是人类自己。天地的心是大公无私的,是施不望报的,是没有任何执着的。

陆九渊,我们称之为“象山先生”,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做陆九龄,他们合称为“二陆”,象山先生以心为宇宙的本原,他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心”。这与“心生种种法生近似”,他说易学应取“易”,不赞成以相术来解易,他说你要了解易经的意义是什么,易是他的原理,不要用相术来解易,这和王弼所说的一样,“得易之相,得相之言”,以圣人之心为周易形成的本源。圣人从伏羲到文王到孔子,他们才形成周易,周易才有今天,是因为这“三圣”,所以他的主观是唯心主义的。

他与朱熹的太极图说(朱的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他说自无极而太极。)朱陆之争,争辩了许多年,他认为朱熹把这两个字删掉了,朱则说:“你自无极而为太极的话根本不懂得太极和无极的道理”。但我们后人认为“无极而太极”是对的,如果是“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就变成一个东西了。无极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如何能“自无极而太极”。从客观的立场讲,我们认为“无极而太极”更合乎无极、太极之说。他是个理学家,宋明理学家之一,其哥哥陆九龄则喜欢历书、占筮,他很会算命,根据易经看天文、看历书。我们将他们称为“二陆”,但这二位不同于“二程”,他们一个是心理学派的,一个则长于相术。大家一定要看一下朱熹的《周易本义》,他不但取易理,还取了相术的道理,他不守一家之言。(他的这本书是拿程颐的《易传》做基础的,就同讲《四书》一样。)朱熹虽然重理,但他也不废相术,他尽力发展程颐的“体用易言,显为无间”,体和用是一个东西,有体就有用,从用里你就知道有本体,“显为无间”,显出来的是你的用。为是藏在里面的理,这里面不差毫厘之间,一点点都不差的。他用这个进一步论述理在世上、理在世间的观点。怎么知道理?因为要筮起了才知道理。这和我们佛法观点相同,而且理在事先用法,“心生种种法生”,他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个东西来说,所以称为理学家,“本有天地之先,毕竟也是理”。“有物先天地”,有一个东西比天地还在先,这是什么东西,这里佛法说的“真如本体”。这个东西是用理来说的,所以“未有天地之先”是这个理,有这个理就有天地,没有这个理就没有天地,心里先想了,才会“心想事成”,假如你心里不想你怎么会成事呢?若无此理,使夫天地,这不是主观的唯物主义,而是客观的唯物主义。

他的书把河图洛书之说、方阵图阴阳图、八卦的排列根本排出来,父母、长子、中子、幼子,长女、中女、少女排出来,他把道家的、道教的,汉朝相术的东西都收进来,九幅图放在卷首,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非议。大家说:“你自称是孔孟之后,你怎么能把这些闲杂的东西弄进来?”因为那时已经有许多人反对河图洛书,反对先天八卦了。

那么朱熹的功过在哪里呢?一会我们讲现代科学易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他的功在哪里,他的过就是当时学子们考试都要考五经,必须把这些图都学了,但当时太极图有上千种,把这些学子们弄得一塌糊涂,这些人以讹传讹,传到清朝,才有叫胡源的指出河图洛书八卦图都不是三圣做的,是汉朝人做的,是道教引来的,儒家又引道家的。苏东坡著《东坡易传》,主要是接承王弼的传统,王弼把所有的相术完全用儒家的方法解释。苏不仅学王弼注重儒家,他还引用了许多老庄的学说,他是儒家道家兼综,更妙的是他还杂以禅学。所以“汉山大师”有一本禅易经,专门用禅宗的方法谈易,所谈的多半是人事,易经用在人事上该如何解释,有什么影响。还有一个叫杨万里的,他著《程斋易传》,认为周易是谈人事变化的书,告诉我们天底下世事无常,人事不停的变化,“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东西都是要变化的,让你明白如何进,如何退,才会明白“从、已、治、乱”的道理。这是帝王学,帝王要学易经,让你明白“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如果你不退的话是自取其辱,就如老子所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如果你不退就

16B

总之,宋朝的易学著作是十分丰富的,据《宋史·易文志》记载,光北宋自成一家的就有60多家(有著作的)。宋朝的易学非常灿烂丰富,值得我们多研究。宋朝不但是易学研究最辉煌的年代,宋朝延长到明朝,理学家占主流。

现在我们来看看科学易: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他用易经的思想来解释进化论,他是把创新地把易经与现代科学搭钩的第一人。但是,真正将易经与现代科学联说创世的是薛学潜,他著有《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他超相对论,他说你不要以为相对论了不起,中国几千年前就超相对论了。这本书出版于1937年,依照易卦的方阵(朱熹的功就在于这里,如里不是他把这些图收录在这里,我们现在读易只知道八八六十四卦,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图表。没太极图我们也不可能把原子的横剖面,没有九宫图也不知道电子的走向与我们的洛书是一个方向,完全一样的。这是朱熹使易经与现在科学结合起来的贡献。朱熹非常有远见,他知道这些有用。不管我们现在怎么批评河图洛书,这些东西者是从西汉、三国、唐、魏晋,一直到宋、明的大学问家大家们做的,都是把自己一生的聪明用在易经里,就自己的想法配合易经,这些与现在科学配合。薛学潜说就方阵来推论,他二进位、相对论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发明出来了。还有许多方程式,数学的、物理学的、哲学的,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不但认为易经经伟伟大,朱熹的功不可没。薛还说:量子是连续性的,光是不连续性的,要不然不能自自圆其说。如何将这两个东西合二为一?他曾经想过一个方法,可不可以将量子和光波合二为一,把这一个学说统一起来,但是试了又试,困难非常多。但只要你把易的方阵了解了之后,你看方阵图里,早就把这些统一了。如我们在二十世纪初发现了电子,二十一世纪发现了阳原子,但不知道其组织内涵是什么?我们能不能用图像来解说,虽然科学家有这个想法,但不敢提出,怕被别人笑话,怕被攻击,因为现在科学家的说法必须要有确切的证明)。还有一个人叫沈仲涛的,他著有易经的符号,无论是八卦还是一阴一阳,在物理、逻辑、天文学方面,无论多么精妙都用得上。所以,他说你可以通过卦来了解天气与涨潮落潮都可以算得出来,这些东西和天文学都是关系密切的。杭心斋,是十分出风头的一个人,民国初年他就开始讲《易》,他非常赞成朱熹把这些图表列出来,他说只有把这些图表列出来,你才能把易和现代的科学结合,现在电脑技术也不过是一阴一阳,一正一负,但是还有许多更复杂的东西,杭心斋想把易经的相和易经的礼,还有儒、道、士三大教,甚至是基督教都融为一体,所以他认为易经好比是一个明镜一样,所有的东西全都逃不过它。虽然这种说法有点牵强,但能所传统的易与现代的科学结合,这是他的一个功劳。

 

17A

我们用四个月来专门讲《易经》的历史。在国外,《易经》被翻译成《the change》——变,从古到现在,至少六千年了。所以,到了周朝,易经有三种《连山》(夏)、〈归藏〉(商)、〈周易〉(周)。我们都知道,殷纣王把周文王关起来,周文王的性命随时都可能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周文王把伏羲的八卦重卦,原来八卦是一阴一阳,无论怎么配最多也只是八卦,周文王把一阴一阳变成六个,再配就成为六十四卦。所以六十四卦我们将来都可以自己算,所以将来我们学完易经后,如果明天你要出行,你可以算算卦,看明天宜出行否,可以玩一下。一切事情可以试试的话。一切事情都可以来试试,这次我讲易经非常的辛苦,因为之前我从来没有学过,也没有听别人讲过。一开始我学易经时,无论大事小事,我都要问一问卦,拿六个钱,一面做阴,一面做阳,在手里摇,从下往上摆,然后对这个易经。所以这本经是朱熹注解的,在当时或朱熹以后,宋明清都不赞成他把易经这些图放在里面,现在我们说,多亏是朱熹把这些图放在这本书里,无论是太极图说、先天八卦、64卦、方阵的排、圆阵的排,八卦原来是方排的,后来邵康节将其排成圆图,代表四时、四方、五行,到了汉朝时更加复杂,再加上了天干、地支,于是就可以算命了。四柱可以算八字。

朱熹(宋,1130-1200)生于宋高宗年间,经历四朝。宋高宗年间被选为进士,是宋明理学家之一(周陆二程)。佛法自从南北朝进入中国以来,尤其是禅宗发明后没有一个和尚不谈禅的。所以我们谈《维摩诘经》主要就是文人的佛教、佛法。于是他整个把儒家的礼抬出来,但是儒家没有形而上的东西,只有《中庸》勉强放在那里成为《四书》,“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这十五个字算是儒家形而上谈理的东西,所以他自称理学家,但是他们所谓的理学家号称讲儒家,但这个瓶子里装的完全是佛家、道家的酒。他们这些人的文章仔细读,都可以找出佛道家的思想。他可以说在周、陆、二程之后,集理学家之大乘,他讲学的地方号称“考亭”,所以他的学派叫做“考亭学派”,朱非常了不起,我们讲《四书》、《易经》都是朱注的,从朱熹之后,所有的考学都念朱熹的注本,他活的时间也非常长,他死后被谥为“朱文公”,追封“信国公”,让他陪着孔子配享孔庙,到清朝又让其进入“十哲”之位,他注的《四书》、《易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课本,他独占读书人的书房达好几百年,人称其为朱子。他属于中国的正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程朱”。他的著作有《居敬》,“敬: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认真做不成,如果你的根系有些笨,没关系,认真一定做的成,敬者,敬事、恭敬事情,就是认真,能够认真,一定可以成功。我们恭敬这个事情就是认真。他主张“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书》是他们弄出来的,所以我们念《大学》、《中庸》、《论语》、《易经》,他主张一定要把理弄通,追到极点就弄通了,反过来付诸实践,否则你知道了也白学。“易”这个字不是伏羲说的,是后人加的。伏羲画八卦,文王将其演成六十四卦,八卦、六十四卦都是由一横、两个断的横演来的。古时候没有阴阳这两个字,六十四卦都是阴阳相磨相荡,一定要有一正一负,一阴一阳。因为这样,周易的八八六十四卦讲的就是阴阳如何相磨相荡。阴阳的观念从古时候就有,甲骨文中有“阴”字,殷周时有“阳”字,西周的末年,伯阳付说“地震是由于阳负而不能出”,阳压在地下而不能释放出来,阴被迫着,不能蒸发,阳出不来,阴也出不来,所以就地震了。阴阳是形而上抽象的东西,不仅代表男女,还代表正负等许多,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因此用爻来代表。如卦词中,乾:元享利贞。初九,乾龙勿用。这是周公做的。爻是“效也”,仿效的意思,仿效有形的相,把象征阴阳的道,告诉我们事物变化的规律,天底下的事没有不变的,永远在变。所有的事情都逃不过成、住、幻、灭,所有事物都要消亡,连佛法最后都是要消亡的。最先消灭是的是佛法的《棱严经》,最后连我们都会念的《阿弥陀经》都要消亡,既然知道无常,为什么我们还要笨得想要抓住一切呢?于是天地男女的认识,都有一个直观的感觉,人们想出了一个阴阳的观念。

17B

彖是易学建立思想体系最重要的东西。彖一种动物,牙齿非常厉害,什么东西一咬就断。孔子教书倒在其次,他主要是把天道引入人道。不能事人,焉能事鬼?不知天事,焉知人事?孔子很合乎人情,他删《诗经》成300余首。《诗经》在过去是各国都有的,相当于一种民谣。

《诗经》第一首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