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恐怖影院:佛教三字经---1法界生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5:43:38
壹 佛教起缘

1 法界生起

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
法界性,即法身。因不觉,号无明。
空色现,情器分,三世间,从此生。
迷则凡,悟则圣。真如体,须亲证。
 “无始终” :始终是指时间而言,无始终是说时间是没有开始和终结的。时间是由不同的众生随各自不同的业力变现的,本无实体的时间可得。既无有时间,哪还有开始和结束呢?《佛说较量寿命经》卷一)极乐世界一昼夜,人间则为一劫。 “无内外” :内外是指空间而言,无内外是说没有实在内外大小的空间。因为空间也如时间一样,是一切众生随各自业力显现的,本无实在的空间可得。《维摩诘经》中记载:维摩居士的丈室很小,却能容纳高八万四千由旬的无数狮子宝座。若有实在的空间,少则不能容多,小则不能容大了。  因为空间也如时间一样,是一切众生随各自业力显现的,其相如幻,其体全空,不可执著 

“强立名,为法界” :既然时空不是实有,哪里还有法界可得呢?但是菩萨为了宣说正法,度化众生,方便善巧地为众生宣讲,从而导引众生在言语上离言语,在分别上离分别,而悟入诸法离言的不二法门。故曰:“强立名,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法界性” :既然法界是由众生心识随业力作助缘而显现的一个影像,影像之中是无有凡夫所执著的实有法界可得的?既无实有法界可得,当然法界的本性也就是空了,这就是法界的真实相。以此道理,故说法界又名法性、实相、一真法界等。

“即法身” :法身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法身泛指无漏有为功德的大菩提和清净无为功德的大涅槃,二者结合,是名法身。

狭义的法身专指诸法的真实性,也就是指无为功德而言。《六祖坛经》亦云:“清净法身,汝之性也。”这些都说明了狭义的法身主要是指无为功德,它与广义的法身是有一定区别的。而此处所说“法界性,即法身”的法身,意指后一狭义的法身而言。

东坡居士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这种清净身,也就是法身之意。因为无为功德的法身无处不遍,清净湛寂,无始时来,本自有之,所以说“山色无非清净身”。此清净法身的无为功德若依能受用的根身而论,即属法身,若依所受用的境界而言,即属涅槃。

“因不觉,号无明” :一切众生,无始时来,颠倒沉迷,故尔内执有我,外执有法,起惑造业,由业招果,流转三界,永不解脱,究其原因,皆由迷而不觉的无明之所形成。无明又名愚痴,此有迷事与迷理两方面的无明。由迷事故,不能止恶修善,广度众生;由迷理故,不能观空遣相,破除我法执著。这就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根本原因。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空色现,情器分” : 空即空间,色即四大物质。一切有情皆各有一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以地、水、火、风四大种为亲因缘,以善恶业力为增上缘,因缘结合,便能变现出有情世间(根身)和器世间来。有情世间的根身属正报,器世间属依报,依正二报合之则名世间,故曰:“空色现。”

“三世间,从此生” :三世间是怎样形成的呢?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是由迷而不觉所形成,正觉世间是由悟而不迷所形成。由此说明三种世间主要是由迷悟的差别之所形成。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迷则凡,悟则圣” :人们若能觉悟世出世间染净一切诸法如梦幻泡影,我人众生,了不可得,当下便是圣者;反之,是为六道轮回中的凡夫。

六祖说:“一念迷则佛是众生,一念悟则众生是佛。”又说:“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这更说明了凡圣之差皆在一念迷悟上。

那末,凡夫在哪里迷、圣者又在哪里悟呢?《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从这段经文中可以看出:如来给学佛者在修行解脱上用身教树立了一个榜样。

因为人们迷,恰是在穿衣吃饭、走路做事的日常生活中迷;

而圣者悟,恰是在人们迷的地方悟。

“真如体,须亲证” :若果仅在理论上研究而不现观亲证真如,这就犹如说食不饱腹,煮砂不成饭一样,对于解脱成道是无有益处的。所以真正的学佛者一定有理论有实践,这样才能超凡入圣,而彻底解脱出离。故曰:“真如体,须亲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