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东方酒店免费巴士:兴隆县六道河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58:10

不一样的课堂

                    —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解读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雷振海 李炳亭 褚清源 叶 飞 

   这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离县城大概有十几公里。通往学校的路全是蜿蜒山路。学校很破旧,教室全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平房,而会议室则是由当年的部队营房改造的。学校颇为寒酸,一扇很普通的铁门、一处不规则的花圃、几株不知名的树木,但校内却显得整洁有序。

  这又是一所颇有特色的学校。

  随意走进这所学校的每一间教室,你的眼前都会猛然一亮。这里的课桌拼成田字形,教室四面有很多块大小不一的黑板。上课的时候,记者观察到,每个班级被分成了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围桌而坐。课一开始,老师不是忙着登台讲课,而是先给学生发一份油印的导学案。导学案在这所学校还有另外一个称谓叫学习路线图,它的主要功能是导学。校长贾利民说,像这样教师不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导学案则显得相当重要,它就像婴儿习步的学步车一般。导学案的编制改变了常规的教学要求和备课流程。贾利民对记者说,以前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写教案,现在课改之后要求教师认真设计导学案,编导学案和备课写教案完全不是一回事,写教案是为了教的设计,而编导学案是为了学的设计,以前上课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现在上课是为了落实学习任务,导学案不仅涵括了知识目标的学习,还承载着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的生成。这所学校的导学案看起来很是复杂,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点分析、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过程、拓展应用等几大块内容。

  贾利民告诉记者,他们的课堂早已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在形式和内涵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甚至是颠覆。这样的新课堂他们称之为高效课堂,他还特别强调说,千万不要以为高效课堂就是单纯为了高效的课堂。他们追求的高效课堂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概念,即围绕着三维目标,强调四学”——学会、会学、乐学、创学,他说课堂实在不是为了考试而刻意去高效,而是营造一个生态的育人。他说课堂必须要主动生动生长。按照这样的课堂观,他们把课堂分为三个基本流程,第一个环节是自学,即让学生围绕着导学案独学、对学、群学,时间大致有20分钟。第二个环节是展示,即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先开始组内讨论,时间大致有5分钟左右,然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属于自己的小黑板上。第三个环节叫反馈,即教师依据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记者看到,这所学校的课堂生动活泼,表面看起来似乎很乱,但却是乱中有序、动静相宜,学生始终都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中,绝少开小差、打瞌睡的,课堂学习氛围好,学生学得好,一位慕名前来参观的校长评价说,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学生的课堂

  老师讲得好,同学也学得好

  这所学校就是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

  2010年9月10日10时整,当第三节课上课铃声响起时,九年级(2)班的50名学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同学”——温家宝总理。在第2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总理来到距离北京130多公里的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走进青年教师王海艳的课堂,与同学们一起上了一节课外阅读课,学习散文诗《珠穆朗玛》。

珠穆朗玛,深海里站起来的女神,你屹立在世界高处,不是为了世界第一,只为缩短与太阳的距离。

    青年作家宓月的这篇散文诗,赞美了珠穆朗玛的神圣与壮美。

  新华社用这样的文字描绘了这节课:温总理挨着同学们坐下来,专注地听王海艳讲课,与同学们一起朗读,讨论,做笔记。课堂上时而宁静,时而欢笑,总理与老师、同学们融在了一起。45分钟的阅读课结束了。老师和同学们围在总理身边。总理对同学们说,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它不仅指出了人的信念、追求和意志,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团结,老师讲得好,同学们也学得好。

让总理听什么样的课

  总理要来学校听课的消息,是提前一天得知的。校长贾利民说,当时,学校推进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仅仅两个月,让总理看什么样的课堂心里还真拿不准。

  关于呈现什么样的课堂,在学校内部始终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尚不成熟,还是回到原来的课堂模式比较稳妥一些;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总理那么关心教学改革,应该让他看一看在改的课堂。

  校长贾利民觉得如果仅为了让总理看一看而改回去显然不妥。或许正在进行的课改课还显得粗糙,但却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新的课堂形态,它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样的改革是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的,应该说方向是绝对正确的,但成功尚需要时间,我们只是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仍然积累了一些改革的心得,也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我们就是要让总理看到这样的课堂,我想这就算是我们普通的教育人对一向关心教育的温总理的一次汇报吧。贾利民说。

  就这样,温总理来到学校这一天,所有的课堂都和往常一样别无二致。正如贾校长所期盼的那样,总理在听课后,高兴地评价说:老师讲得好,同学们也学得好。能让总理很满意,贾利民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有意义,他更加坚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

课堂到底是谁的

几个月前,六道河中学的课堂用贾利民的话说,还病病殃殃、问题成堆,他焦虑地说:咱的课堂患了病了。

  贾利民顾不得讲究措词了,在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他毫不掩饰,敞开肺腑这样偏激地说,课堂到底是谁的?都会说学生主体,可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仍占据着霸主地位,请问满堂灌的课堂有学生主体吗?没有学生主体的课堂才会导致这样的景象:教师在讲台上唇焦口燥,学生却并不领情,昏昏入睡者有之,开小差、玩手机者有之……

  他接着说,没有学生主体,只有教师独角戏的课堂,怎么会有真正学习的发生?教师不厌其烦讲授的知识,要么是简单到人人都会,要么就艰涩到人人难懂。教师满脑袋的全是知识至上,因而在课堂上忽视了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引导,一味省略掉学习经历,急于把结论给予学生,盲目地追赶教学进度和完成教学任务……他感慨道,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长此以往当然会导致成绩下降和厌学现象。

  好的课堂不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应该是老师善于激发的兴趣和热情,变为点拨和指导,变灌输为启发和激励,变重视结果为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变接受为主动,变继承为生成,变苦学为乐学……”去年7月份,参加过本报在安徽铜陵组织的高效课堂校长公益培训工程后,贾利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贾利民说,课改最重要的当然是如何改,但前提仍然取决于教师的观念,考量教师有着怎样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而这样的三观正是高效课堂一直以来的教育追求。贾利民在自己的教学笔记中写道:我们探索的高效课堂是人本主义的回归,真正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离开了学生这个主体,就放弃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其他一切也根本不存在了。学是教学的灵魂,必须基于,必须服务于,教学就是教给学生怎么学。贾利民说,扣紧了,就揪住了课堂的七寸。他还认为,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必须改变的关系,因此,课堂要努力挣脱的束缚,努力促使教师角色真正的转变,让退化成学生的辅助手段和催化剂,让学生尽情发动每个人的小马达,进而飞速转动起来,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的天堂

  在六道河中学,贾利民说,我们是不主张教师讲的,而且观念转变之后的教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讲到底,因为大家都清楚,课堂是学生的,而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的知识素养多高,你不可能替代和包办学生的学!

  观念一变一重天

总理听的那堂课的任课教师叫王海艳,她至今还沉浸在总理听课的幸福中。年轻的王老师学历不高,几年前她还仅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现在她已经成长为初中毕业班的顶梁柱了。提起学校的课堂,王海艳说,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学校也曾经课改过,但那时仅仅是改方法。她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教师观念不改,而把课改定位在改方法上,无异于是给马车换发动机。

  和王海艳有同样感触的陈金平老师说:以前在学校的要求下,我们尝试过好多种形式的课堂改革,每次都是开始轰轰烈烈,后来却无声无息,最受折腾的还是我们这些老师,我们就像古代战场上擂鼓助威的小喽啰,主将打得起劲我们就呐喊震天,主将一旦没了力气,我们就得偃旗息鼓,收兵保身,还得在硝烟渐退之时打扫残骸满地的战场。我们经常被赶鸭子上架地被动参与改革。但是这一次,老师们不仅清醒地认识到了改革的方向与价值,更掌握了落实新课堂理念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赵春秀老师对教师角色有很深的体验,她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是引导者、服务者,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体。我们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快乐,主动获取知识。

  解决了观念问题,六道河的课改日新月异。他们总结出了自己的四段七步三查模式。所谓四段:一是情境构建,激活课堂;二是互动探索,学习新知;三是成果展示,动态生成;四是达标测评,拓展升华。所谓七步:预习检测、告知目标、独立自学、对学群学、班组展示、达标测评、归纳提升。所谓三查:一查学生独学,二查组内小展示,三查导学案和达标测评。

    贾利民说,模式可不是模式化,而是对行为的规范。在这套模式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就是要借助这套模式,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

  王海艳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对记者说,这套模式的显著功用是摒弃了四个无效,即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讲解、无效的讨论(互动)、无效的训练。同时,强化教师课堂教学重在教授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是第一位的意识,形成以教材知识为例子,以方式方法为核心,以变式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主导,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去体悟和验证,总结方法、形成经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把考试还给学生

总理给我们学校课改注入了无穷的动力。贾利民很动情地说,自总理走后,六道河的课改驶入了快车道,步入了深水区。

  贾利民说,围绕高效课堂建设,现在课堂诊断与研讨基本成了学校教研的主要活动形式。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分学科组的同课异质研讨课,而对常态课的评价实施无缝隙管理,堂堂有监督、课课有反馈,他说,现在六道河基本没有漏网课

    副校长陈连华对记者说,学校建立了以学评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体系,他们成立了课堂质检部,规定领导必须把根扎进课堂里,尤其是校长,要亲临前线,把精力放在课堂和抓教学质量上,校长每天要依据课堂教学情况召开业务调度会。他们提出领导要各司其职,明确岗位职责,要求班主任每周听评课在5人次以上,对本班存在的问题进行即时性研讨,尤其是小组建设、学困生的转化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年级主任每周在本年级听课7节以上,他们还强化问题反馈机制,要求年级主任要把课堂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学科主任,力争问题不过夜;业务校长和质检部成员,每天听评课在5人次以上,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及时反馈教师课堂情况。

  他们还在考试环节上,把考试放手给学生,成立了学生命题中心。每班成立数学、英语命题小组,小组按成绩划分,即每组的1号为一个组,2号为另一个组……一次排列一直到6号组,1号出拔高题,2号出改编题,5、6号学生出课本和导学案原题有的学科甚至连导学案都是学生自己编的。陈连华说。

  教师强则教育强

教师强则教育强。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不高,校长必须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贾利民说,围绕发展教师这一中心,六道河中学开设了六中讲坛,他们改变以前校长讲、教师记的传统会议和培训形式,让老师们主动成为论坛的主角。

  论坛形式多样、主题开放。或关于师德,或关于教学,或关于生活、阅读,贾利民说这是把发展还给教师。王海艳老师说,有时候我们就围绕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展开,大家各抒己见,人人亮剑,有时候争吵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

  小课题研究是六道河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赵春秀老师说,刚课改时,班级小组化建设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她,假如班里的学生整体基础都不太好,怎么分组?她带着这个困惑,和几个同事发动学生一起进行小课题研究,结果问题迎刃而解。赵老师说,越是学困生多,越需要研究利用学生,唯有孩子们自己才可以找到打开心灵的密码,她说这样的小课题研究让自己受益匪浅。

  而教学反思同样是六道河中学教师成长的重要法宝,王海艳老师思考的则是学生评价方式的问题。现在学生都动起来了,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习了,但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还存在一些假学现象。自主学习不充分,合作就会打折扣,同样展示环节也不会有期望的精彩。我想探索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更大地激发学生合作与展示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激情能够持续保持,这是目前比较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现在,王海艳老师已经把小课题与教学反思结合起来研究了,她说这样的研究方式让自己生成了不少体会。

  王海栓老师也在反思中收获了成长,他说:反思不仅仅指那些写在纸上的文字,与同事间的课改交流是更高层次的反思与提升。我习惯把平时课堂上出现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记录、整理,一有时间就与同事探讨、交流,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农村教育的确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但我们只有不推诿、不等待、不抱怨、不折腾,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去践行,教育才能有希望。贾利民说,教育的问题唯有通过改革才能得以解决,课改难免会出现问题,但不课改只能是死路一条校长应该把课改当成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