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征收能否开具专票:社会学框架理论构设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1:00
',1)">
社会学框架理论构设思路
作者:广雪水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第一篇  社会学之我见(槪略)
亘古以来,人类在创造出灿烂而又绚丽的文化的过程中,也在创造着人类社会。到如今,区域社会与族群社会是其主要形式。值得欣慰的是:各个开放的社会早已突破“国”之概念而不断地向周边和全球范围内伸延,与其他社会板块互交互连,正在整合着人们的行为及生活习惯。生活时尚与社会风潮(如技艺风潮、经济风潮、政治风潮等)伴随着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着、蔓延着、肆虐着,同时也在整合着人们的认知、意识、技艺及标准尺度等各色文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人类意义上的大同社会正在形成的过程中。人类即将进入到崭新的大同社会时代,人类文明也将进入到大同文明时代。
诚然,新时代的到来,需要提前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前瞻性思想与文化愿景来启蒙和牵拉,需要新发现、自觉化积累起来的系统经验和系统创新技术的有力推动 (这是无需证明和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在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方面,需要高度的自觉化,才能减少我们人类现有的问题和灾难,才能对现有的盲目被动的滞后文化或机械性冲动有所超越。
第一章 社会学指导思想
余以为,社会学界在认知上,要有所突破。正所谓有破才有立。所谓突破,是实现对既有思维限制、价值取向和意识结论上等诸方面的颠覆或超越。
第一节 对单一思想的突破
不能禁锢在一种思维定式里。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包容人类所有的思维标准、思维取向和思维方法的胸怀。只要是社会上存在的(不管以什么方式)就有其合理性,就会有产生其现象的基因、土壤、条件和相应环境,就不容否认和忽视。特别是在解决较为奇怪和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时,更需要解放思想,力求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要突破偏见意识、狭隘的定见意识以及终极化极端意识的窒酷,就要以系统文化意识替代单一思想意识,就要以开放的、发展的系统理论来替代封闭的、片面的单一化和终极化理论。
任何单一的思想,都是对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过贡献的,都如人类思想大厦砌体上的砖头或砂浆,具有结构性功能和承上启下的作用。都是不容诋毁和忽视的。但是,任何单一思想,都有课题针对性,且仅限于本时代课题。任何思想在圆说并流行之后到被替代或扬弃前的一个阶段虽然能成为时代潮头,主导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但都具有文化的层次局限和时代局限性,且都有封闭性和排他性(但没有封闭性就是不成熟的思想,没有排他性就不是独立的课题思想)。
第二节 单一道德底线的突破
社会学者在研究时不应该固守一条道德底线。既然称之为社会学,就应该是社会全员或人类全体的生活体系方面的学问,而非特定的部族、集团、阶层、行业以及单一系统的情感和利益的工具性理论。社会全员或人类全体在不同的传统、群体、区域、界面以及时代上所形成的认知、意识、价值观、利益度、人格模式、精神和情感的依赖与寄托、习俗与规范体系、组织及其架构体系等是不尽相同的。区域不同、时代不同、环境条件及情景的变化,致使其愿望与需求、实现方式与实施过程也是有一定差异。如果社会学只固守一条道德底线,认同一种道德意识,采用一种道德尺度,遵循一套道德规范,则只会沦落为某个群体的情感指向和利益工具学说。
第三节 具备对威权定见意识挑战的勇气
勇于向既有的、有漏洞的威权定见意识以及学阀铁律的挑战和超越。例如,对现在中国占压倒性的所谓“唯物主义”的统治哲学和所谓“和谐理论”的儒家导行思想,以及在世界上流行着的“上帝是永恒的”、“真主是永恒的”、“某某真理是永恒的”等现行的威权定见意识的挑战和超越。
一、关于唯物主义。事实上,所谓“唯存”之学(无论是“唯物”亦或是“唯理”)都是有失公允的,都是论战或交锋的极端化产物,都是社会反推力作用的结果,都解决过时代课题,都给人类文化注入过新活力而成为人类文化长河中的浪花一朵,都带有极端针对性和时代局限性。人类文化学的系统理论必将统合所有人类思想,并将成功超越现有思维模式。
二、关于儒家文化。余以为,只要是在社会上流行开来的思想学说都是人类文化之组成部分。其对整个人类而言,无所谓对与错,只有适应与否的性质;但对群体标准而言,是有对错的比较与选择的。孔孟思想及其儒家文化本无对错,但从董仲舒生活的时代起,它就开始被封建统治者扭曲、提升并利用来成为封建专制文化,发展到北宋时代,其完全转型为封建专制的核心文化。它前后统治了中国两千来年,自有其相应的历史功绩。但在其统治时代的后期,其独尊性与排他性的显现,成为中国社会沉重的、长达一千年之久的发展包袱,导致整个民族的创造性被扼杀殆尽!使中国逐渐积贫积弱,沦为被瓜分的对象,给整个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而成为我们挑战与超越的对象。虽然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早在二十世纪中期就被科学与民主思想所替代,但思想接力过程是漫长的,被彻底请下神坛尚待时日。二十世纪末期,它又死灰复燃被统治者顺势利用,正延缓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目前,特殊情景使得国民心灵的天空一片迷茫,而所谓的“国学大师”们偏废系统、独尊儒术随政治宣传的节奏翩翩起舞。这是文化惯性力使然的结果,也是替代理论缺失或不成熟的正常现象。假以时日,这必将在危机中爆发出强大的反推力,催生出更为适应本时代的现代化替代理论来。然而替代理论的成型并非一蹴而就,还得有一个发现漏洞、挑战威权、艰苦论战、圆说理论、形成体系、传播风行、成功主导等系列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将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打回原形”的过程。让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发挥它应有的参照作用,而不是去扭曲,更不是全盘否定。
三、关于宗教。宗教及神学在一定时代内对人类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统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统治地位早已被科学所替代。而今已是科学的全盛时代,虽然宗教还未全面退出历史舞台,是因其功能尚存,还在发挥着社会统合与整合作用的结果。但其“唯尊”的排他思想是大同文化的绊脚石。因此,打造新模式来形成其替代功能是我们所面临的任务!
四、关于真理。作为名词性的真理,的确是在人们的意识中是长期迷信着的,但作为见解和经验中的发现性、结论性、成果性的“真理”,却在不断地被替代着、被谬化着。其实,真理和谬误是在不断转换着的。普通人的发现,往往起初就被权威者所谬化;权威者的发现或结论,往往一开始即是所谓的真理,但后来或早或晚会被时代缪化入滚滚的历史尘埃之中。无论是普通人的,抑或是权威者的所谓真理,都会在实际的印证中有一个萌芽、采信并流行、谬化以及最后消亡的过程。再有,很多人的选择和行为往往不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就反映出结论性真理(主观意识),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判定标准和不同情景中会折射出不同现象。因此,真理具有视角性、时代性、基础与环境依赖性。真理与谬误,是人类同一意识中的不同运行阶段或是对一个关注点的几种方位视图,是不同判定标准下的不同结论。何谓“普遍真理”?何谓“永恒真理”?普遍真理事实上是指定见意识的区域流行值或群体流行值较高的论断,即是在区域内特定人群的风行意识或主流意识;永恒真理是指定见意识的时域信仰值相对较长的理论,即在几辈人的时间段或一个较长的时代内未被普遍事实所驳倒、不被其他理论所攻破或超越的意识(由于人的寿命与见识周期较短,受时代局限的信仰者就把此意识冠之以“永恒”)。因此,只有追求性真理(目标)才有相对客观性可言!而结论性真理都具有相对主观性。人类认知在不断加深,人类文化在不断地化生着、替代着、扬弃着,从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以及溶汇进人类文化长河中的真理来看,“没有颠覆不破的”(毛泽东语)。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世人对真理的迷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折射出了真理采信度原则,决定了真理的范围流行值。真理迷信现象,是属于社会隐性机制体系中的社会信力机制类,我们应正视并加以自觉化利用。
五、关于美国的思想体系。
(一)其先进性:当今美国思想体系相对先进,得益于集成化和系统化的引领。纵观历史,美国虽未出思想大家,但其“拿来主义”的系统集成思想体系全球领先。领先于背着沉重包袱的,以单一传统思想为支撑的其他社会的理论体系。
(二)其局限性:美国的思想内容相对落后,皆因自我封闭与自我限制所造成。封闭于个人主义或资产阶级的认知框架内;受限于宗教神力绑缚中。落后于广义的人类文化学思想!
于当今的中国来说,学术界要的只是一种区隔,即将政治宣传与学术研究的区隔。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既保证了结论的科学性,又避免了与统治宣传的直接冲突。可行,才有可能有效超越!
第四节 拨开科学的迷雾
世上普遍认为,科学方法——可计算性、可验证性、可复制性等具备了客观真理的“普遍性(一般性)”、“唯一性”甚至是“永恒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顶峰。因此,科学时代被认为是人类文化的最高阶段的“终极时代”。但我个人认为,科学研究只是人类探索和研究过程中的一种形式,科学时代是人类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科学结论与科学知识是有一定时代性的,是时常在被新发现、新技艺所超越并替代着的。科学时代绝不是人类文化或文明时代的终极!在科学时代之后,人类文化还得在更高层级上继续运行。目前,科学文化是前锋文化,人类文化尚处在科学时代之中。虽然我们在短时间内无法突破和超越这一时代,但人类文化和文明进程一天也没有停歇!在人类生活以及社会综合性研究领域,我们不能做既定科学框架的奴隶,我们要拨开科学的迷雾。我们正在发现科学设定以及在方法体系上的漏洞,我们正在完善科学体系。我们还将逐步积聚跨越虚无性(例如现在天体物理学中的宇宙爆炸学说、宇宙“蛋形”学说以及某些披着数理论证外衣的形上定性理论等)、机械性、割裂性研究的动能。
第五节 社会学依据人类文化学为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社会学研究必须以人类文化学的理论作为源泉和支柱。“人类文化学是人类智慧总成学,是对盲人摸象式的单一思想的系统化总结,是人类文化自觉化、系统化发展的奠基理论”(摘自我创作的《人类文化学初探》纲要——未出版)。当今时代,单一的领域性思想对分繁复杂的社会(灿烂的人类文化映衬下的不同的价值尺度在不同的领域内产生出纷繁的见解,系统网络纵横交错,轨迹与行为混乱繁复,人场聚焦与风流变换频频不定)只有课题参考意义,不可能有全面的指导意义!以人类文化学系统理论为核心的人类思想总成才有资格成为社会学所宗法的指导理论!
第二章 社会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设计
力争把社会学建设成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社会全息、人类全员(也包括恐怖分子和有特殊行为的社会角色)、历史全貌性(非政治倾向性、非阶级倾向性、非集团利益倾向性、非族群情感倾向性的)的系统理学和自觉化应用工程学。使社会学成为放之社会而皆准的理论!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目的
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化认知和自觉化干预,使社会进入所谓良性运行轨道从而加速向前。
第二节 学科定位之我见
社会学应在研究范围上要有所收缩,在研究对象上要有独特性并有所定格。
一、学科区隔与范围分离:
首先,社会学不是社会文化学(社会所有文化只应是社会学关注的范畴,社会学对此只进行模式分类、惯性力解析、规律探索和趋势研判)。其次,社会学不是社会现象学(社会现象只能被社会学纳入关注范畴。在研究时,社会学一般把定点关注的社会现象纳入社会体系中来扫描和解析)。其三,社会学不是行为经验、行为技艺学(虽然社会学也把社会行为纳入研究范畴,但却是功能化、机制化、系统化研究,而不在技艺或个象上研究)。其四,社会学不是人类学(人类学侧重于人类的起源、族群文化初始时的差异性、种族和血缘及其基因的异同等几个方面的探讨)。因此,其研究范围比时下进行着的全方位出击式的过渡性探索要有所收缩。
应把行为技艺、生产技艺、管控方法和经济手段等归还给行为科学;把语言、风化、民族、宗教、习俗的具体研究归还给人文科学;把经济现象、公共事务、势力倾轧和承权统治等事务性研究归还给经济学、公共事务学和政治学等。
二、研究对象的锁定。
基于社会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事实,规定了社会学研究对象应有系统独立性和特定针对性。
社会学对象应是社会理序。
社会理序非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运行结构中的内容,同时又是社会状态现象之一,属公共事务学的核心研究范畴,也属政治学的目标研究范畴(但只是社会学的系统对象之一部分)。社会学只把社会的基础载承机制,聚凝与构成(因素构成、互动形成、统治合成)机制,行为机制【准备机制(刺激机制、需求机制、人格选择与思想动机、本能与冲动机制)、历史惯性(传统与信仰、风俗与习惯、模式先例等)与风流时尚机制,情景迫力(条件、时限、灾害等自然迫力,外力、场内交互力等社会迫力)机制,交往(规范、沟通、认同、游戏、怡情与纵情等)与交互(情牵、交配、算计、诈骗、竞技、竞争、冲突、对抗、斗争等)机制,实现机制(交配与孕育、产出与培育、服务与交换、合作协力、组织合力、剥夺与占有、管理与控制等实现机制),用享机制、调节与宣泄机制等】,单元场力、交互场力机制,组织框架、网络框架、系统框架和体系架构机制,社会演化机制(聚焦积能与热点吸能机制、冲撞与整合机制,维持与拓展机制,流动、化生、拐向与变迁机制)及其力矩等;以及社会构成运行之理;社会演进规律及发展趋势等等作为研究对象。
社会学在理论上是研究社会存在以及社会积淀(脉络与模式)等诸方面的理序的学科;在工程上,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进行社会调查,构设社会力矩,找出解决社会问题、修补模式漏洞、健全缺失机制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参与社会决策等途径来对社会进行顺应或自觉化引导。
社会理序构成:⑴社会之理:包括社会现象的化生之理;社会体系的构成和运化之理;社会因素(构成因素、统合与聚凝因素、关联因素、交互因素、介质因素、替代因素、变迁因素等)之功能;社会力矩及机理(机制之理)。⑵社会之序:社会构成之序(结构序列——人场规模含构、组织框架含构、网络牵连结构、系统排序结构、总成序列)、社会运行及其演化过程;势力交互作用下以及集成强势主导下的社会秩序;事物和社会发展的时间顺序(时代、里程、经过及其节点与参照点)和地域空间排序;社会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3)社会环境迫力和当下的情景生态。
三、社会学关注范畴、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的比对。如下:
1.研究对象:社会理序。
2.研究范围:(1)人场构成及其运行演变形式;(2)社会系统运行与社会演化形式;(3)社会评价体系及关注点的生态坐标系的建立、信息收集与整理、工程设计与布局、模式补漏与机制修复、行为自觉化帮助和决策咨询化服务、社会运行成本模式等的相关知识经念和方法体系。
3.关注范畴:(1)社会现象;(2)社会文化(模式垒积与历史脉络);(3)社会环境。
四、方法体系的定位。
1.灵活借用,不断总结和探索。
作为后起之学,在前期的方法体系建立上是借用为主,探创为辅。但借用要灵活,探创应积极。
2. 方法体系应该是独立的、系统化的且具自己的特色。
社会学方法特色:认知帮助与工程服务相结合;历史探索与实际调查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事象研究、分类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模式研究与机制研究相结合;规律探索与趋势研判相结合;定点关注与社会生态体系相联系的研究方法。
3.体系要统一。
任何学科的方法体系必须是统一的。否则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是无序的。
4.社会学方法体系必须是开放的,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成型和发展。
第三节 学科设计。
自1848年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社会学的学科设计成千上万,几乎所有的社会学者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构建领域、构建程序、构建方法等学科设计有自己的定见,都在根据自己的认知角度、所面临的社会窗口以及自己所特有的管道信息来按照自己的意愿结合时代判定标准,不断地构设并圆说着心中的社会学模式。尽管这些设定在设计者和他们的学生那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并把触手伸向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地收集信息,不断地总结出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方法和经验,不断地攻克着各种命题或课题,不断地丰富着、充实着社会学理论。但迄今为止,社会学尚还处于盲人摸象似的尴尬阶段。社会学者(无论是个人或是群体)还远未圆说出一个令世人信服的定格的统一理论(框架性基础理论)。这既是学界的遗憾,又是同仁冲刺的动力!
社会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理学,还是一门应用性的工程学(相关于行为机制、场力、互动生态系等各项调查,焦点的全息坐标关照体系、社会勘察体系、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修复,缺失场力机制的构建,病态模式补漏及调整,社会成本系数的探研、计算和应用,社会监测网络的布局与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其运行调整,趋势的近端预估以及风流测向等的方法和标准体系)。社会学工程并不等同于社会工程。它是总体性的、规划性的、方案性的、参照性的给社会工程以方法指导。
但就目前在中国的研究而论,它还只是一门非思维依据性的、非工具性的应用工程学科(局部的,非系统性的。这也是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有若干的体系理论出现,但这些体系理论还是沦为社会学“本工程”(政治工程和现象工程)的注脚和说明。都有其认知、方法和课题上的局限性,在形式上往往只能为“本工程”设定,也只能为“本工程”所利用。
社会学虽有社会认知和社会工程的择重研究,但却是统一的、连体的。社会学者应既是理论家又是工程学家,缺一不成!社会学者决不是单纯的社会工作者,而是研究性、指导性角色。
社会学工程是社会认知的具体体现和检验,为社会认知输送着源源不断的信息和依据;社会认知又为社会学工程和社会工程提供必要理论和界定标准。
因此社会学既是理学,又是实学。社会学是以理学研究为基础,以社会工程建设指导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学科。早期的社会学研究,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即系统认知和系统方法总结。社会学所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全员化的,它不仅对普通民众的认知方法和意识结论上有指导和帮助,而且还会对统治者在理论和方法上也有指导、咨询或参照作用。
社会学理论只能是社会的通行框架理论,而不是百科全书式的包罗理论,更不应只是现象理论。
第四节 分支乱象要整顿。
当前,学者们把对社会事象的研究自立为“某某社会学”,体系林立且分支众多,既无序又无头,还与其它人文科学、行为科学在对象上相重叠,从而造成了混乱。当然,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主旨。其学科分支现象的存在也有其历史原因,是社会学探索期的阶段性产物,是正常的(虽然前期研究形式是分散性的、限制性的、环节性的)。但是,在社会学日益成熟的今天,人们应该有所认识并自觉加以整顿。否则,社会学的乱象仍将延续,社会学的学科独立性就会受到质疑!
郑重建议:应把分支学科归并为课题研究!
第五节  特此声明
上述观点只是我个人的思索结果,学界绝大多数人可能不会认同。有百家争鸣才是正常的学术氛围!我所主张的社会学实质是大同社会学。对于学界的前辈和老师们,我认为大家都有自我主张的权利。我也只有提出见解的权利,而没有要求大家放弃自己主张的权利!如果大家认为我的见解还有一点道理的话,敬请老师们帮助我圆说它。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需要开拓!需要共同努力!
第三章 社会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略)
第一节 与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与哲学、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范畴的部分或全部重叠;
(二)对象不同,目的各异;
(三)方法互借而自成体系
(四)互依互鉴,相得益彰。
社会学与语言学、历史学、人类文化学(待整理)、考古学、人类学、政治学(待整理)、经济学、公共事务学(待建) 、政治经济学(待整理)、心理学、人类思维学(待建)、法学、犯罪学、民族学、民俗学、组织学(待建)等都或多或少有上述几点关系。
二、不仅如此,社会学还受哲学系统化的多维性启迪和思维性指导。
第二节 与理工科学的关系
与理工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对数学、统计学、医学、建筑学、统筹学、规划学、生物学、力学等也有原理和方法上的借重。
第三节 加快相关学科的建设,以奠定大同文化基础
在此着重呼吁:加紧人类文化学、人类思维学、政治经济学、公共事务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构建或整理工作!社会学之所以处于准成熟状态,还因为上述五门学科的不成熟或不完善有一些关系。
一、加快上述各门学科研究的目的之一是:
(一)让人类文化学成为社会学的理论支柱,作为下游学科的社会学也在不断充实着文化学理论。让经济学【包括民生经济学(生产工艺理论、企业策划与管理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公共需求信息学等)和政治经济学】成为社会学的下游学科,为社会学信息支持和技术参考;同时也让社会学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二)将科学类分重新排序为:1.自然科学;2.思维科学(把哲学、数学、逻辑学、运筹学归于其中);3.社会及人文科学等三大类。使人类思维的研究自觉化、系统化。
(三)让政治经济学【有别于公共(民生与市场)经济学的关于经济系统运行的管控与引导以及经济利益的摄取、剥夺、占有、积累和分配的学问。包括财政收支与经济起搏(投入与开发)计划、执行与监控,金融监管与调控等经济杠杆的运用;社会就业与民生保障等社会平衡体系的建立;市场监管、引导与资源开发利用等事务;集团利益(资源占有的最大化与生活配享最优化)与社会分配(包括调节)等宏观经济层面的强势主导的诸方面。】成为社会学的替代性下游学科并为社会学提供数量依据和成果信息;同时也让社会学为它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咨询。
(四)让公共事务学(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是其范畴,公共秩序的建立与维持是其核心。)为社会学提供模式(行为模式、人场模式、生活方式、公共秩序模式等)依据、调查数据、社会运营成本标准和现象运行机制等,并替代性地成为社会学的下游学科;与此同时,也让社会学为之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帮助。
(五)让政治学【1.关于政党(政治主张与愿景构设、鼓吹启蒙、动员、组织建设、势力扩张、组织管控、宣传与认同争取、合作与斗争等);2.关于竞选承权与强势承权;3.关于执掌国家的系列统合手段:如国防、秩序建立与维持(系统制度、统治网络的建立、财税摄取范畴的划定和财政体系的建立、网络架构管控与社会秩序管控、利益分配与利益平衡、内务安保等)、对外交往与对外扩张等方面的学问】为社会学提供技术支撑并成为下游学科,同时也让社会学成为其理论支柱。
二、构建或整理这些学科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增进人们的文化意识、公共意识、经济意识和政治意识,自觉参与社会建设,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共同迎接大同时代。
第四章  社会学者与社会学家
社会学者可以是社会工作者,但又不是纯粹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学家无一例外都是社会学者。
社会学者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社会工作者,是在于他们不仅承担着与后者相同的社会义务与科研责任,而且还承担着更为广泛的人类全体的现在和未来的责任!
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判断结论,可能会引起质疑,但一定不能被事实所驳倒!我们不仅不害怕种种质疑,我们还要欢迎种种质疑,我们把质疑当成学术提高与学科进步的助推剂。我们也不会去与其它学科以及社会大众作过多的辩解,我们只要的是事实的印证。能被事实所驳倒的结论有悖于科学原则。有漏洞的、轻率的、不成熟的结论,是对本人、学界和社会是不负责任的。
社会学者只应该是社会研究员,而不应该是社会统治的具体决策者或管控事务执行者。社会学者一旦介入其中,所得出的调研结论势必会带有事务情感与族群利益倾向性,有可能影响社会学的公正严肃性。当然,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和表达倾向性的权利,但学术研究应保持公正性、严谨性。
社会学者在调研过程中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获得丰富的、可靠的信息资料;社会学者在立论之时又要跳出族群之外,站立在宏观的高处,才能不受干扰、摆脱羁绊,才能得出与客观事实相印证的结论。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社会学者因所从事的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都应该是(或发展成为)社会学家。要不然就只能是分工严格的具体事务工作者,而算不上是社会学者。社会学家既是理论家,又是工程学家。
第一节  社会学者必备的素质
一、社会学者所必备的学识和经验。
二、社会学者应有的气度和胸怀。建立宏观的视矩。
三、社会学者应接受相应的技能训练,掌握系统方法并备相应的技能(多维立体研判的能力)。
四、社会学者间的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和相互质疑的素质。
第二节  反差性求索
纵观社会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在强烈的反差中求索的历史。无论是宏观体系照映下的微观现象研究,还是微观现象的情景与生态体系的互动构设;无论是洪荒奔流的规律性与节点研究,抑或是现实体系的趋势预估;无论是理论体系总结,还是课题性、环节性实际研究等等都是在反差中求索。
第三节  无尽的课题  累人的苦差
一方面,由于社会学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需要去解决的学科构建课题一大堆;另一方面,运行中的社会又有层出不穷的课题需要社会学的答案。
在规模范围内的数控前提下,社会学者群应该是不失业的群体!
第四节  社会学的唯一准则
社会学的最低准则,也就是最高准则。社会学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事实印证!社会学既非玄学,也非纯抽象的理学,无须进行思维运算与逻辑论证。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服务方面,都要靠事实去印证!也只能由事实来印证!因此,其成果不应由权威者裁定,更不能让政治家来取舍!
第五节  社会学者应有的态度与立场
一、应有的态度:不劝仁劝善、劝人从良!不要指责任何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不要抱怨社会。
二、应有的立场:度外立场;宏观立场;公正守恒(非中庸守恒)立场等客观性立场。
第二篇  社会(概略)
我们将这一篇分为上下篇两个部分来讲,即把社会存在的形态与理序割裂开来讲。
上篇  社会形态
第一章              社会的历史由来、发展总趋势和槪要总结
第一节 社会由来及历史脉络(省略)
第二节 社会的发展总趋势: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存,兼并持续与分裂不断,从多头发展到全球大同的轨迹脉络。是由部落到小区域社会,以众多小区域社会为起点,向大区域的规模拓展,大区域再到更大的区域,最终形成同质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地球村社会——大同社会。其间虽有多次的长达数千年的反复(统分反复——兼并割据),但总趋势已经无法改变。大同社会形成后,现有的势力统治现象、国家形式等将完成其历史使命,或早或晚地逐步被新形式替代后消失。大同社会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育成熟,标志着人类社会初级阶段的结束(非常阶段的结束),第二阶段(正常阶段)的开始。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迎接社会的成年礼!
第三节 概要总结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无需证明的现实存在!是一个多维的人场互动构合体系,即人间生态体系!
二、人类总体以及族群总体架构下的相关行为和生活事象都属于社会的范畴。
三、人类社会是人类文明的必然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也受自然载承(地物及人类种群)和自然限制(时空、条件、生理等),在某种情况下还受自然支配(变化与灾害性),也属大自然的一部分。
四、要点提示:
(一)场力要点:
1.社会凝聚力(依赖度、认同度、互信度、膜拜或信仰核心存在等因素的叠加)、社会协作力是社会得以维系的基础;社会统合力是社会得以维系的关键因素。
2.异想天开(好奇)与奢华追求(贪婪)是突破社会现状的两大行为刺激因素。社会维持性、重复性需求与突破性刺激因素是社会正推力;灾害、冲突、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是社会整合及偏拐发展的主要反推力。
3.刺激是社会演进的动因;冲动与需求是刺激的结果,同时又是社会运行的(正推)牵拉力。
4.在早期社会时代里,战争是社会兼并的唯一手段,贸易是社会关联与社会融合的主要形式,传教与技艺交流(包括竞技)是社会融合的次要形式。
(二)着力要点:
1.社会聚焦【化生聚焦、拐向聚焦(关注拐向、运作拐向和运行拐向)】是社会运行的爆发点或引动点;
2.社会热点是社会场力涡漩的黑洞之一,是社会变迁的着力点。
3.社会风流(风潮)是社会既有习俗、既有模式和既有秩序的终结者或执行力量。
(三)运行层面:
1.行为互动:(1)点状互动(引动模式):交往与交互;(2)线状连环互动(蛛网模式):从引动开始,到从动跟进,再到波动扩散与反弹回流等;(3)面状穿梭与交错互动(流体模式):角色替换、人群聚散、网络交织与架构运行等。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层面;
2.生活实现是社会维持与运行的基本层面;
3.社会秩序是社会维持与管控的核心层面。
(四)社会经纬:
1.冲动与需求、兴趣与情感、认同与信力等因素是社会经纬之梭;
2.路道网络与讯递传输网络是社会经纬的基础承载体系;
3.技艺、习俗和规范是行为的框架经纬;
4.聚居、组织(生产组织、宗教组织、社团组织、武装组织、国家机构等)与市场(商业网络体系)等节点交联是社会经纬的本体载承。
5.角色间的交往、群体间的交互以及社会全员的关联度是社会的实质经纬(或经纬本体)。
(五)差异性:不同的区域社会有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民族传统会具备不同的架构惯性模式,不同时代里有不同的社会标准模式以及社会概念的内涵。
(六)多头趋同性:人类社会的孕育及化生期是以部落群居为坯芽,以部落联盟组织以及异氏聚居为雏形,以城市核心的出现为成型标志(区域社会就此诞生)。其化生过程中,商业运作是基本牵拉力(技艺交流与传教为辅助牵拉力);社会组织与管控是社会维持的必要手段;武力兼并、国力统合是社会延展的主要形式和趋同的主要动力。就这样,人类社会就从小区域到大区域、再到更大的区域、从多头化向趋同化、从局域化向全球化发展。在全球化时代里(人类社会幼年期),社会整合是大同社会形成的主动力,以武力兼并为先导的国力强势统合退居为次动力。这个时代,以社会认同为整合依据,以商业繁荣为整合主动力,以文艺交流和竞技比赛为整合辅助,以国力捍卫为保障,以公共服务和政治管控为手段等,汇集成大同文明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逆之者衰弱,顺之者倡达!
第二章 社会概念与社会范畴 (略)
第一节    社会概念
一、现实社会与形上“社会”,
我们通常所称的社会,事实上是正在形成的“人类社会”中的民族社会和区域社会,是指现实中存在着的社会。然而对于社会概念来说,它应该是更为宽泛的指称,其范畴应包括从远古到将来的所有社会存在及其社会文化积淀,是抽象的、一般化的泛泛定义。这一概念既有核心内涵,也有整体外延,更有时代特质。实存着的社会或历史上的社会都有其时代性、阶段性、地域空间性,民族传统性等。在大同时代到来之前的社会,事实上只是人类总体社会之一的社会格局,是一个特定的指向性名词,因此要加一个限制词,称为“某某社会”。
二、社会概念
社会是一个人场体系,是承载人类生活愿望、生活需要和生活实现的多维互动构合体系。这个体系的基础,就是人场。社会由人场、社会事象(包括社会架构体系)所组成的人间生态体系。人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和社会存在的依据,是社会运行和化生的载体与核心。人场状态体现社会本质!
所谓人场,即由人类群体活动和场力因素所构合,在交互运行和演化过程中吸聚、耗费或放排出巨大能量(与其它生物种群相较)的人能场力体系。
人场按场力看,可分为聚能吸能并储能、交互耗能、交互产能并整体排能三部分。而每部分场能又有五个变量,1.需求变量。2.决策变量。3.载承(地物支撑、人口当量、组织架构、习俗限制、技术与操作形式)变量。4.人群与势力的交互变量。5情景迫力(.内外迫力与内外限制力)的变量。
三、社会发展的形式和方向:1.形式:曲折绕中(中轴),触底反弹的折行演进形式;2.方向:由简单向繁复、由区域向全球(乃至超地球)、由民族向人类全体的地球村演进的方向。
第二节 社会范畴:(见图一)
一、构成范畴:包括基础承载、社会本体构成和社会文化积淀三个部分。
(一)基础构成。(见第三章第一节)
(二)本体构成。(见第三章第二节)
(三)历史积淀:脉络延续、模式堆积与规律隐藏和折射。
二、功能范畴:结构功能和事象(事象化生与存在)功能。结构功能与事象功能千千万万,暂且不表。在这里单表总体运行功能。总体运行功能可分为生活交往功能与生活实现功能两大类。
(一)交往功能:1.了解与讯递功能;2.取信与取悦功能;3.协力与合力功能;4.冲突与竞斗功能;5.调和与平衡功能等等。
其中竞斗功能又包括争斗功能和竞生功能。争斗功能包括斗气宣泄功能,互耗调节功能,利益捍卫与抢占剥夺功能;竞生功能包括角力与攀比功能、竞技与竞争功能等。
(二)生活实现功能包括开拓性实现与产出性实现功能;配合实现与分工实现功能;交易实现与剥夺实现功能;表达性实现与享受性实现功能;规范性实现与挥洒性实现功能等等。
三、机制范畴。(见下篇第二章)
四、体系范畴:惯力体系;刺激体系;网络体系;维持体系;拓展体系;代谢体系等。
(一)惯力体系:1.认同惯力体系(认知与经念、信仰与认定、从动与合流);2.习俗惯力体系(技艺与习惯、风尚与俗成);3.模式惯力(纵向惯力、横向惯力)体系;4.运动惯性体系。
(二)刺激体系:1.生理刺激(激发出本能反应、条件反射、本能冲动);2.心理刺激(情感刺激、精神刺激);3.需求刺激。
(三)网络体系:1.通联网络体系(社会基础构成之路道网络体系与讯递网络体系);2.关系网络体系(血缘网络体系、族群网络体系、趣缘网络体系、情缘网络体系、利缘网络体系等);3.业态网络体系;4.市场网络体系;5.势力网络体系;6.架构网络体系。
(四) 维持体系:1.弱力维持系统【包括社会凝聚力和弱力体系。弱力体系包括:公共服务系统、定格习俗、弱力规范体系(伦理规范及社会舆论、自治制度)、经济系统(产业及行业体系、市场与消费体系、财政与金融体系)、整合系统(社会风化、互动磨合、改革改良、市场调节、矛盾和解、宣泄释放以及社会平衡等)】、传承系统等;2.强力维持系统【社会组织系统,集团势力体系,国家机器(立法、安保、司法、行政、外联等网络体系)、强力规范体系(法规体系)】。
(五)拓展体系:1.纵向拓展体系(技术升级与艺术创运作系统,探索发现与发明创造系统);2.横向拓展体系(经济的机制性活络、规模性扩大和领域性伸延拓展,势力的人数增多、机构增大、地域延伸,社会聚焦发展为社会热点再转化为社会风潮,武力拓疆等)。
(六)代谢体系:1.化生接替;2.脉冲更替;3.风流(辐射流、波扩流)交替;4.涡卷摧毁;5.载具消形。
五、界面范畴:
(一)层级界面:1.事业层级;2.社会阶层;3.人群等级。
(二)同质界面:两大界别又若干细分,属激活体系(因素同质,分散隐形,需激活才能协调成势)范畴。1.同属(种群、族群、区域、系统、单位、性别、年龄段、归属等);2.同源(血缘、趣缘、地方缘、同学缘、师承缘等起点同源)、同时期、同专业与同行业、同行(xing)等。
界面即社会剖面。一方面,在同一社会体系内,不同的关注角度,不同的调查方式,不同的切割方法与不同的类归划分能得出不一样的界别体系;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社会体系中,又可以抽象出一般化的界别体系来。
六、板块范畴:
(一)地域板块:1.政区;2.教区;3.自然区块(地貌、流域、岛屿、湖区、通络板块、大陆板块等)。
(二)行业板块。
(三)市场板块。
(四)系统板块:1.社会事业系统板块:(1)经济系统;(2)公共民生系统;(3)政治管控系统。2.运行系统板块:(1)模式系统(维持模式与拓展模式系统);(2)融合系统【整合与统合系统(弱力整合,柔力统合与强力统合)】;(3)推力系统(正推力与反推力系统)。
(五)网络板块。
(六)族群板块。
(七)势力板块:1.核心势力;2.集成势力;3.局域势力;4.潜在势力(必须要经介质刺激才能合成势力的大众倾向和同质群体愿望)。
第三章 社会结构(略)
我们把社会结构分为基础结构和社会本体结构两个大类。
第一节 基础结构
社会基础结构包括基础承载与基础介质。
一、社会基础承载:是指对人场的承载。它包括地物与人类种群等两种承载基础。
(一)地物承载:
所谓地物包括地域(陆地、江河湖海等)、空域;采集物、利用物、种养物、加工物、修建物、制造物、驾驭动用物、消费耗费物等。其中有的承载了人类的传统惯性、(生产和驾驭)技艺、审美情趣、愿望与梦想,有的又是维持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必然条件。
(二)人类种群承载:人类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人类这一生物种群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
二、社会基础介质——地物介质:包括场地及其处所、物介和基础网络介质。
(一)场地及处所介质:园地及旅游休闲场所、作业场所(工场、农场、养殖场、林场、草场、繁育场、渔场、采集场、捕猎场、操场及演练场、放映场、竞技场、教学场、研发场、试验场、实验场)、会场、观赏及表演场、集市及服务场所、居所及聚居地场所等。
(二)物介:主要是指标志标识类、遗存记载类、寓托象征类、用具类(器皿、工具、机器及载具)和商品类(能源商品、材料商品、日常用品)等。
(三)基础网络介质:路道通联网络介质和讯递传输网络介质。
第二节 社会本体结构
社会本体存在是有机的、一体的,但却又是纷繁复杂、多维互动的。我们不妨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即横向解剖结构的静态构成和纵向过程结构的动态运化来向人们展示。
一、静态构成:(见图二):
社会静态结构即各种社会剖面示图的一般化结构,包括人场结构(单体、网络、场群、群团、板块、界面、系统、架构等人场结构)和事象堆积两方面。人场是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社会事象是人场运行的结果。不同时代的社会构成是不一样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族群的社会构成也不尽相同。
(一)人场结构:
1.人场构成的分类解析:
所谓人场是由人群【自然人群、框架群体(网络框架、组织框架、集市框架和社区框架)、架构群体(集团架构、区社及城市架构、系统架构、格局架构和统合架构)】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及其场所、网络体系内,进行的交往互动场面和与之相伴生的场力(内外涡卷力、驱迫力、鼓动力与吸附力;累积力与交互内耗力;凝聚力与失和离心力;依赖互助力与组织合成力;产出力与放排力等)所构成。简称人能场或人场。下面我们从多视角来进行多维关照(一体多维关照)的分类解析:
(1)人群构成和场力构成:人群构成包括个体因素、群落构成和群体合成;场力包括人场本体交互力与外力(涡卷、牵引、波及、迫击损毁力等),可分为承受与吸引、交互与放排等体系。
(2)主体构成和客体构成:人场主体又包括人类个体因子与群体因素。个体因子承载种族与民族特征;时代和区域印记;社会化程度与传承载体;角色主体与角色丛载体;思维取向与决策主体;行为主体及人格载体;情感本源与承受体;精神单位与信力载体;生活需求与实现主体等。群体因素包括自然人群、特色群体和定格群体。自然人群包括轨交逢碰人群、汇聚活动人群、趋避流动人群、部落生活人群等;群体是指不一定成群的人类关联互动集体和特色激活潜在集群。它包括组织定格群体、网络定格群体、区域定格群体、特色分类激活群体、缘联定格激活群体(地缘、性缘、事缘、趣缘、情缘、利缘)等。人场客体包括场力因素和场力交互等两方面的内容。场力因素包括载承因素、刺激与需求因素、惯性因素、规范因素、组织因素、介质因素、实现因素、交互因素、迫力因素、问题因素、倾向因素等等万千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存在于社会机制与社会力矩中。场力交互也是万万千千,因场而定。我们把它归为四大类,即吸附积聚力(聚焦、涡卷、滚雪球);受迫力(刺激与本能冲动、需求及取向迫力、惯性迫力、规范迫力、内外势力压迫、情感迫力、精神依赖、恐怖迫力、灾害迫力、市场迫力等);交互力(向心凝聚力、离心分裂力、协作组合力、组织抱团力、冲突互耗力、对抗牵制力);放排力(产出力、脉冲波及力、辐射力、损毁恐怖力)。
(3)硬件构成和软件构成:
构成硬件:基础承载(地物与个体因子),本体载承(人群载承、框架及体系载承);
构成软件:是指人场中除了硬件构成之外的一切场力及其因素存在。主要指行为机制与情景迫力机制及其相关因素、社会力矩等。如:语言因素及表达方式,传统习俗和模式先例,性格与气质因素,情感关联、兴趣、思维、精神力等因素,凝聚力,技艺,金融灾难与市场惩罚,自然灾害与信仰恐慌,现行规范、环境迫力、风流时尚迫力、刺激与引动力、内外交互力、产出与放排力等。
2.人场模式:
分为单元模式和复合模式两种。
(1)单元人场模式:
单元人场是单一自然人群活动所形成的最初级的人场形式。属社会细胞。规模有大有小。
(2)复合人场模式:
复合人场模式是指场群场(由若干单元人场构合而成的,具有聚居、集会或组织等指向性质);群场团(由场群场组成或划归的,具有社会器官性质);场团场(由群场团统合而成的区域小社会性质)等为起始的系统架构场;割据统合架构场以及国统体系场模式。包括分类模式和总成模式。
分类模式是按型制分类、规模分类和能级分类等来进行。人场按型制可分为易散人场模式(逢碰轨交场、事由汇聚人场)和定格人场模式【包括框架人场(聚居社区框架、组织框架、市场框架、地型框架、网络框架)、系统架构人场、体系统合人场】;规模分类是依人群数量来划分;能级分类是根据该人场的动量系数来划分,人场按能级可分为核心、中心与外围等模式。
现有的社会总成模式包括国际组织及跨国机构组织总成模式、共同体社会及邦联社会统合架构总成模式、国家统合架构总成模式、割据(自然分割与势力割据)统合架构总成模式。
复合模式中统合模式涵盖格局架构、系统架构和区社架构等模式;上述四种架构模式又涵盖集团架构模式;架构模式涵盖单位框架模式(组织框架、网连框架、市集框架和社区框架等模式);框架模式又涵盖单元人场模式。
3.人场状态:
(1)按构成分为成群场、不群场两种状态。成群场:初级人群场(自然人群场、轨交逢碰人群场、趋避汇集人群场等)与定格人场中的次级人群场(组织召集成群场、会议人群场、市场交易人群场、工序人群场、载具人群场等)。不群场:特色激活群体倾向场、关联群体引动场、网络在线群体交流场、框架与架构人场中的分散不群个体或集体等。不群场是人类种群发展到一定规模,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按场能可分为核心结构和边缘结构。如群团、区域、组织、统合、涡旋等均有核心构成和边缘构成。
(二)事象堆积
事象堆积是指社会事物的堆积与社会现象的堆积。社会本体事物包括人物、事体(因缘,情景交互及态势、走向,发展过程);社会现象包括显象和类象。社会事象有的消失在历史的滚滚尘埃中,有的沉淀后化为先例模式和框架模式溶进了人类文化的长河里。社会模式在被替代或扬弃之前属文化范畴。
二、动态运化(见图三)
社会运化包括社会运行和社会演化两个部分。
(一)社会运行:(见第四章)。
(二)社会演化:(见第五章)
社会运行和演化的轨迹是曲折的,演进方向是摇摆向前的(忽左忽右,力尽折拐,触底反弹,绕中向前)。
第四章 社会运行(略)
社会的运行(化生、演进和变迁)不仅仅是平铺直叙地按某部分人或所有成员的期望以及预设进行着,它还受着外部社会以及大自然的场力制约和牵引。即便在社会内部,族群不同,诉求就各异;情景变换、时间推移,组合就会更迁。因此,“大千世界”实至名归。我们把社会运行分为运行动因、运行形式与状态、运行机制(只列名,安排在下篇第二章里去讲)等个四方面来讲。
第一节  社会运行的动因
一、刺激因素:由问题、困难、障碍、好奇、兴趣与信仰、生理本能、趋利避害、跟风攀比、感情精神、挑战或敌视等因素所激发出的冲动与需求。
二、迫力因素:1.自然迫力;2.情景迫力:冲动与奢华性需求(奢望与贪欲)、交互牵拉与交互碰撞力、黑洞涡卷力、模式惯性力、恐怖吓阻与恐慌摧毁力、认同自觉力(信力)、规范束限力、强势威力与弱势从动力;3.互动整合力:教育与宣传及广告张力、互让磨合与适应磨合力、时尚与风流迫力、模式榜样力、市场调节力、社会平衡力;4.外社引力与压力:竞争挑战力、风行干扰力、介入主导力、干涉迫击力、毁灭掠夺力等;5.指挥与调度力:服从力(理服、利服、威服、畏惧等)、驾驭力、强加力等。
三、凝聚力因素:1.外力压迫度;2.内部依赖度;3.内部互信度;4.聚焦关注度;5.热点密集度;6.社会认同度;7.普遍信仰度;8.核心膜拜度(对英雄神力与恐怖雄力的膜拜)。
四、实现因素:1.组合与统合实现:(1)协作;(2)组织。2.产出实现:(1)发现;(2)发明;(3)投资;(4)生产与服务;(5)运输、保管与调配;(6)传承。3.交往实现。4.交易实现。5.消费、用享实现。6.竞生实现:跟风、攀比、竞技、斗争、战争实现。6.剥夺、侵占实现。
五、系统维持与拓展因素。
(一)拓展因素:1.异想天开;2.奢华追求;3.贪欲与剥夺占有;4.懒惰与减负;5.越轨与失范。
(二)维持因素:1.维持的主体因素:(1)个体生存;(2)社会秩序。
2.维持的客体因素:(1)经济运行(生产、市场及服务、消费、经济杠杆等)
(2)公共事务。
(3)政治管控:组织建设与机构运行;势力承权与势力运作;社会制度与社会管控;社会安保与国防建设。
(4)社会心态:通过协调、调节、宣泄实现心理平衡。
六、偶然与必然因素:必然因素要通过偶然事件表现,偶然事件或现象是因素促成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社会运行形式
社会运行的形式是多样的,从层面上可分为强力与弱力的分类运行和强力与弱力的交错运行;从形式上可分为聚焦运行、脉冲运行、涡旋卷吸、波扩传动、分散运行的结点交汇、边缘运行的核心围绕等;从性质上可分为动力引动和应力从动并传动的模式。
一、社会运行的程式:
1.一般程式:从好奇到好奇,从需求到需求,从问题到问题,从矛盾到矛盾,从刺激到刺激,习惯到习惯,从替代到替代,从不平衡到不平衡,左右左等环节叠加构成多维交错的一般运行程式。
2.特殊程式:(1)牵拉带动(趋向):刺激牵拉【刺激——需求或冲动——行为实现(包括交往实现、支配实现、组织实现、产出实现、交易实现、拓展实现、剥夺从而占有实现等)】;风流牵拉。(2)培育化及:自然化及(自然造化);文明化及(通过营造情景氛围、设定机制来进行感染、影响、教育等转化措施)。(3)迫击反推:波及;脉冲;辐射;涡卷;威逼;打压;破坏;恐怖。(4)社会交替。线性特殊运行程式。
二、社会运行的轨迹:
(一)前进轨迹:分合不定、左右摇摆、脉冲渐进、触底反弹、曲折(绕中)前行。
(二)趋向轨迹:由小并大、从区域到全球、多头并进的趋同化发展向大同成熟。
三、社会运行的模式:万万千千。分为阶段模式类和性状模式类。
(一)环节模式类:
1.基础准备模式:情感及精神模式;思维及运算模式;认同及信仰模式;标准及规范模式;方法及技术模式;框架及架构模式;愿望及梦想模式。2前奏动因模式:刺激模式;迫击模式;动机模式。3.行为模式:示范模式;情景及节点模式;互动;机制;坐标及生态模式。4.场力运行模式:单元场力模式;网络运行模式;.板块运行模式;界面运行模式;交互模式;系统运行模式;弱力整合模式;.强力主导与强力统合模式。5.秩序模式:既定秩序模式;现实秩序延展。6.替代模式。
(二)性状模式:
1.点状模式:(1)心理模式:思维、情感、人格与精神等模式;(2)行为模式:关注模式(择点关注、趣味关注、聚焦关注)、定格模式、榜样(标准)模式和先例模式、养成与传承模式等。
2.线状伸延模式:(1)牵连模式:情牵、利连、趣缘、信缘、血缘;(2)过程模式与历史脉络;(3)主轴模式(如社会两大主轴:生活实现是社会运行的基轴,秩序演变是社会运行的本轴)与辅轴模式(物流、人潮流、意识流、势力流、风格流等);(4)社会运行轨迹;(5)辐射模式。
3.网状纵横模式:框架模式【社区框架(聚居框架与集市框架)、网络框架(路道网络流通框架、讯递网络框架、关系网络框架、市场网络框架等)、组织框架】;系统模式;脉冲模式。
4.片状模式:板块格局模式;市场格局模式;界面切割模式;风流模式;波扩模式;涡卷模式;蔓延模式;整合模式等。
5.立体多维模式:统合架构模式;维持模式与拓展模式;集团模式。
6.(特例)外向模式:外向伸延模式;外向交互模式;对外扩张模式等。
(三)规模分类:
1.单体事象运行模式;2.分类运行模式(板块分类、界面分类、系统分类);3.总体运行模式。
四、运行的层次:
(一)范围及结构层次:1.点状星闪启动(刺激出需求与冲动,化生与拐点的聚焦关注,聚焦吸能储能成热点)。2.线状伸延和牵连(脉冲、辐射、贯串与链接、牵动)。3.网状交互蔓延(在路道网络、讯递网络、关系网络、组织网络、市场网络上的运行和蔓延)。4.片状交错运行【板块交错运行(区域板块,领域板块——经济领域与公共民生领域及政治领域,业态分工板块);界面交错运行(业界、学界、层级界面——社会阶层与族群等级);风流交错扫荡;点扩波动以及交互干涉、黑洞涡卷;行为整合与场力整合】。5.架构立体滚动(集团架构、系统架构、统合体系架构)。
(二)分类层次:1.着力分类(关注点与投入点,社会维持系与社会拓展系)。2.力度分类{强力与弱力分类运行,强力与弱力的交替运行},3.功能分类(刺激与实现、关联与切割、协力与竞生、合力与分力及耗力、统治与平衡、替代与代谢、剥夺与毁灭……)。
五、运行的过程:1.刺激与事象的孕育、生成、发展和定格过程;2.场力的交互及转换过程;3.生活的实现过程;4.秩序的调整过程;5.政权的更替过程;6.地域的兼并与分裂割据过程;7.管控过程;8持续的斗争过程;9.构成复杂化过程;10.多元趋同化过程;11.交流频繁化层次化过程。
其中的三种持续过程(生活实现过程、斗争过程、秩序调整过程)是社会发展的三条主线。
第三节  社会运行状态:
一、一般运行状态:1.分类运行状态(网络分类、格局分类、界面分类、系统分类、层次分类);2.交错运行状态(需求交错、行为交错、轨迹交错、角色交错、网络交错、势力交错、利益交错、情感交错、人格交错等)。
二、特殊运行状态:1.聚焦吸能状态;2.热点储能状态;3.黑洞涡卷耗能状态;4.放排释能现象(培育产出式、相较竞生式、协力合作式、组织强力式、网状脉冲式、扇面辐射式、平面波扩式、秋风扫荡式、轧辊毁灭式);5.螺旋周期运行状态;6.弹力运行及拐向运行状态;7.绕中摇摆运行状态;8.整分(不成功整合)运行状态。
三、准备状态:
(一)承上启下的因素:刺激。(二)重复循环性的维持:重复性消费的满足;既定生活方式的实现;既定秩序的维护。(三)社会聚焦与社会热点。(四)社会聚凝与黑洞涡旋。
四、社会运行的推动方式与运势。
(一)推动方式:1.涡卷引动:(1)吸力与聚力(聚焦、热点、组织等);(2)虹吸与黑洞耗力。2.风潮波动:(1)时尚风潮;(2)恐惧风潮。3.扇面辐射。4.脉冲带动。5.强力驱动。6.蛛网连动。7.弱力振动。8.浮力荡动。
(二)运行态势:要有关注标的物与参照标的物的映衬;要有情景创设与生态坐标系的格局框定;要有社会评价体系中的细数、参数、变量标准、定性标志、惯性当量等来透析。
五、社会的运行常态。
(一)趋避与流动(人流、物流、资金流,讯递流、意识流,风尚流、势力流、代谢流等)。(二)社会重心与社会核心(体系核心、势力核心、组织核心与区域核心)的转移。
(三)社会信力系统与互信度、社会势力交互态势、社会管控形式与社会秩序等的变换。
(四)社会维持体系的运转和整合的不断进行。
六、社会规模与社会集成势力:
社会规模即统合人场规模。社会是以统合人场为单位。无论是国力统合抑或是势力割据统合,都是一个区域社会单位或族群社会单位,都是一个组织架构。社会统合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兼并与定格以及维持一定社会秩序。社会整合的基本功能是促进社会融合与保持社会平衡。整合与统合会使社会依赖度和规范度持续加深,小社会就可以逐步融合成为更大一点的社会(虽然其间或有分裂反复,但趋同化是主流),小民族就可以融合成更大的民族。社会规模在不断地变化并融合的过程中,其规模差异就随之而显现了出来。最小的社会规模只是一个场群社区,而最大的区域社会规模却是它的成千上万倍,是若干社区群落以城市为核心构成社区团即小区域社会,再由小区域社会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构成中等区域社会,再以国力统合为核心定格成大型区域社会,以及特大型的联邦社会和共同体社会。社会从人类个体因子到单元人场细胞,再到场群社区以及场群细胞团,各种社会器官就会在细胞团的基础上相继形成,以城镇为核心的社会雏形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城邦与城邦之间的自然交流只能成为兼并的融合基础,没有残酷的战争或强势兼并的推助,社会趋同化整合将是极其缓慢的(如殖民前的非洲和美洲)。因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来就不是盲目或随意的,社会规模是社会集成势力的外在显现。但是,只有武力兼并而没有集成势力统合和事业基础整合,这种兼并定格社会往往会随着武力的消退而分裂(如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和苏联)。
第五章 社会演化(略)
社会演化分为社会化生和社会演变两种现象。社会演变又分为社会演进和社会变迁两种形式。
第一节    社会化生
社会新生事物的孕育、萌芽、到生成等一系列过程。社会化生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刺激孕育,刺激会带来新需求。社会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行为还是思维和情感等都会时不时地遇到问题、障碍和矛盾。而正是这堆东西刺激出人类冲动的酶介激素、需求、好奇心。社会化生的第二个环节是冲动和决策的萌芽过程。第三个环节就是带有新价值取向的行动。新行动本身就是新起点。新起点、新拐向、新组织、新势力、新过程、新产品等就是新事象,就是新事物。主要从社会反推力入手来研究社会推动力。
社会坐标系及社会生态系是本课题重点。
第二节  社会演进:
分为维持性演变与拓展性发展。维持与拓展是相互矛盾(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一体的两个面。维持的主体和对象是社会秩序;拓展的主要动力是异想天开、贪欲和奢华需求。
一、社会维持体系:弱力维持系统【包括社会凝聚力和弱力体系。弱力体系包括:卫生保健系统、规范体系(道德标准与社会制度)、经济系统(产业体系、市场体系、财政与金融体系)、整合系统(社会风化、互摩互鉴、互动磨合、改革改良、市场调节、矛盾和解、宣泄释放、社会平衡等)】;强力维持系统【社会组织系统,集团势力体系,国家机器(立法、安保、司法、行政、外联等网络组织体系和管控体系)】。
二、形式:1.地域范围上,统分反复,以统(延展性)为主轴,分为插曲的历史进程。2.方向上,曲折前行。3.总体内涵上,模式不断堆积、不断替代,人口增减,交互网络化、层次化、系统化。
第三节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包括社会的时代性变化、地域性变化和体系性改变等体貌上的演化过程。时代性变化是以脉冲力度为依据,以代谢交替为环节的更替过程;地域性变化是由社会集成势力所决定,以社会整合为节律的分合过程;体系性改变是社会流动对社会框架和社会架构冲击和改造的结果。
一、变迁的形式:1.从节奏上分为渐变(自然性移动)和突变(压抑性井喷).2.从范畴上分为时域性跃进、地域上改变和节点式拐向。
全局渐变中有局部突变;突变过程中含渐变环节。
二、社会变迁的节点、时代节奏和过程:
三、社会变迁的规律和趋势:
下篇   社会理序
第一章 社会功能(略)
第一节  结构功能
第二节  运行的交互与实现功能
一、分散运行功能:
二、交错运行功能:
三、系统运行功能:
(一)   维持系统功能与拓展系统功能:
1.       维持系统功能:(1)产出性维持;(2)服务性维持;(3)秩序性维持(管控性、剥夺性维持);(4)平衡维持(协调平衡、调节平衡、成长平衡、宣泄平衡);(5)修复与改革性维持。
2.       拓展系统功能:(1)横向拓展系统功能;(2)纵向拓展系统功能。
(二)   整合系统功能与统合系统功能:
1.       弱力整合系统功能:(1)市场功能是社会最一般的整合功能(包括交易服务功能与调节服务功能);(2)社会时尚社会风流功能;(3)社会竞技与攀比较劲功能;(4)艺术风化功能。
2.       统合系统功能:
(1)       强力统合系统功能;
(2)       柔力统合系统功能。
四、社会实现功能。
第三节  化生与代谢功能
第四节  替代与变迁功能
第五节  惯性功能
分为倾向惯性、坠力制动惯性、模式惯性(先例与范式)、趋势惯性等功能。
第六节  传承与社会化功能
第二章 社会机制(略)
经过上万年的历史堆积,社会机制厚重而多样,显性机制已达成千上万,隐形机制还不知几何。其中构成机制较为简单,运化机制则十分复杂。社会机制是人场的伴生物,是社会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人场生而生(存在或启动),随人场运行而不断地改头换面,也随着人场的消散而湮灭。
第一节   机制构成和分类
一、社会机制的构成:社会机制是由制动因素和社会制动力构成。因此,我们把社会制动因素和制动力所构成的力格体称为社会机制。社会制动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已知的(如:地物承载与资源利用、方法与技艺、习俗、规范、情景与环境、市场、组织框架与集团架构、语言、情趣、精神支撑与依赖、生理机能、心理状态、信力与认同、社会凝聚力、意识与成见、社会协调力、社会平衡力、宣泄、社会组织强势、竞争与承权、强势剥夺与强势占有、制度与管控、顺从与失范等等),还有未知的;失效的、有效的和正在形成的。
二、社会机制的分类:
(一)   从内容上可分为行为机制与场力机制两类。
(二)   从视角上可分为隐形机制与显性机制两类。
(三)       从力型上可分为:1.牵拉机制系(好奇、兴趣、发现、发明、创设、创作、贪欲和奢华需求等);2.生态机制系(环境条件的允许值与限制值、刺激与影响、风流波及与黑洞涡旋等);3.聚合、平衡与维持机制系(关联、认同、信力、凝聚、卷入、组织、整合、统合、调节、宣泄、实现、成长、通流、束限、传承、保健、分配等);4.后推机制系(激励与刺激、问题和漏洞、矛盾与敌对、冲突与失范、竞争与斗争、感动与化及、变革与整顿等)。5.交互机制系;6.代谢机制系。
(四)从类型上可分为构成机制、运行机制、演变机制和化生机制等四类。其中运行机制最为复杂,难以计数。这给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可操作空间。
(五)从力道上分:弱力机制;强力机制。
三、社会机制的效应:(一)时间限制与效应期;(二)空间限制与效应范围;(三)效应值与度。
第二节  社会构成机制
一、承载、介质构成基础机制系;
二、社会通联构成(牵挂、关注、交往、交互与流动)机制系;
三、聚凝构成机制系。社会认同、社会信力与 聚凝机制
社会聚凝机制系统包括社会汇聚力机制系和社会凝聚力机制因素两个部分。
(一)汇聚力机制系:1.聚居聚力机制;2.事由团聚机制;3.市场聚力机制;4.集会机制;5.外迫内聚机制;6.利诱汇聚机制;7.关注聚焦机制;8.避害汇聚机制;9.认同与信力机制。
(二)社会凝聚力机制因素:包括依赖度、认同度、互信度、膜拜或信仰核心存在等因素。
第三节  行为机制系
一、行为机制的因素:
(一)语言因素:1.通联因素;2.表达因素。
(二)生理因素:1.体能因素(力量和技艺);2.反射因素(本能警觉、条件反射、信息折射);3.冲动因素(性冲动、激情冲动)。
(三)情趣因素:1.情感(承受、倾向、牵连、依赖、表达及托付);2.趣味(兴趣与爱好)。
(四)驱动因素:1.刺激因素;2.利趋因素(用享趋向与精神取向);3.服从因素;4.恐慌避害。
(五)束限因素:1.地物与技艺束限;2.习俗与信仰束限;3.舆论与良知束限;4.视野束限;5.能力束限;6.财力束限;7.群落束限;8.时代束限;9.规范束限;10.认知视野与方法束限;11.惩罚震慑与恐怖吓阻;12.情景迫力束限。
(六)愿景与梦想因素:1.计划与设定;2.幻想与憧憬;3.希翼与等待。
二、思维机制系与心理机制系。
(一)思维机制系:1.认知机制;2.记忆机制;3.运算机制;4.联想机制;5.选择机制;6.决断机制;7.运筹机制;8.策略与主张机制。
(二)心理机制系:1.感受机制;2.兴趣机制;3.情态机制;4.信力机制;5.意志力机制;6.精神依赖机制;7.倾向性机制;8.宣泄及平衡机制。
(三)社会认同机制系:1.核心信仰与族群分类信仰机制;2.先例榜样与偶像膜拜机制;3.互信机制;4.价值选择与人格系统;5.舆论倾向与良知调整机制;6.族群认同与标准认同机制。
三、承载机制系:1.地物承载机制系;2.种群承载机制与肌体功能承载机制;3.语言承载机制;4.技艺承载机制。
四、行为及其表达机制系:
(一)语言极其表达机制系:
(二)生理反射及其表达机制系:
(三)精神寄托(信力取向)、利益与情趣取向、人格认同及其意志表达机制系:
(五)生活实现(行动与用享)及其行动表达机制系:
(六)作品表达及能力阐释机制系。
第四节  运行机制系
社会运行机制是社会机制中最为庞杂的机制体系,即是社会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虽然总体上还是行为机制体系与场力机制体系的结构,但力矩却在不断地化生、演变、伸延和消亡的过程中。关照一个单纯的社会运行机制,还要把它纳入情景力矩和生态力矩之中,再建立情景坐标系和生态坐标系来进行立体的、多维的测定,并在不断的信息反馈中,适时进行数据调整和结论修订。
一、刺激机制系:源源不断的刺激在不时地调整着社会运行的方向。
二、经济机制系:经济机制决定着社会运行的节奏。
三、势力机制系:主导社会秩序。
四、焦点牵引与热点聚力机制:是社会运行的引动点和起爆点。
五、社会流动机制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意识流,风尚流、势力流、代谢流等机制体系。流动是社会形态变换的体现。风流机制系(包括脉冲流、辐射流、波扩流、涡旋流等机制)。
六.分散运行机制:1.单元人场运行机制;2.框架运行机制;3.板块运行机制。
七、交互运行机制:1.行为交互机制系;2.网络交互机制系;3.势力交互机制系。
八、系统运行与架构运行机制:是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的体现。
第五节  惯性机制系
第六节  隐性机制的外化表现
第七节  化生机制系
第八节  迁延机制系
第九节  机制特质
社会机制具有对应性、滞后性和预设性三大特质。
一、对应性:所谓对应性是针对个体模式而言的,是指某种机制只能作用于某一特定模式,而一当模式或情景发生改变之后,机制也要随之改变或补漏,否则,机制就会消失。
二、所谓滞后性是指人类反应的后觉性。例如在有漏洞性的、破坏性的、损毁性的、灾难性的现象出现之后,人们才因此去创设出相应的机制来,所以应力后推机制都具有滞后性。
三、所谓预设性是只针对机制框架而言的。人类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文化产物。文化的类化类推力使我们人类在灾害和困难、挫折面前并不总是被动的,人的能动性往往会在事前通过类比和模式机理的参照下构设出机制框架来,然后在过程中补漏、修改和完善。预设性总是框架性的,需要在现实中补漏、修正才能培育成机制。
因此,滞后性是普遍存在的,预设性是特殊存在着的。机制的滞后性往往转化为补牢性预设。
第三章 社会机理(略)
社会机理是社会理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社会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它包括行为机理、场力机理和秩序机理(主要以其中的界面和节点为关照单位)等。
社会机制只存在于人场;社会机理既存在于人场,也存在于文化模式中。
第一节  社会力矩
社会力源只是社会因素,只能成为社会机制激活因子,它只在进入(或形成)社会力矩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机制力去产生社会效应。同样,规范也只是社会因素之一,也只能融入社会力矩才有效用。优秀的统治者往往善于发现并引导、整合、统合与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社会力矩是由社会功能因素和社会机制构合而成的,是载承、聚合和框定场力的力格单位。
社会中人为设定的力矩我们称之为社会自觉功能机制框架或自觉显性机制框架。关于非自觉设定部分(社会运行中自然形成的力矩),我们正在探研的过程中。
社会力矩会在单体社会的伸延人场中形成跨社会的伸延力矩。而正是这种伸延力矩,为大同文明奠定了基础,创造出条件。
社会管控的着力点和实施的主体对象就是在社会力矩上,管控的客体才是社会人群。在自觉化之前,人们有时明白、有时糊涂。清醒时就明白社会力矩的存在,就会自觉利用它来服务好、治理好社会;糊涂时就会误把群众当管控的主体,不会因势利导。这样既苦了自己,又造成了疏漏,从而引发社会混乱(但往往在此时,糊涂虫们则会抱怨人民的素质“太差”)。
第二节  社会的性质
我们通常所指的社会性质:一是指有别于其他动物群体的人类社会属性,二是指社会比较中的分辨属性。而非时下某些学者所谓的较为狭隘的层级属性(阶级属性)和政治制度属性。从以下两方面来讨论:
一、社会的一般性和差异性:
(一)一般性:互动性、依赖性、载承性、多样性、机变性、趋同性、演进性、实现性、合理性、层级性、系统性、曲折性、替代性、阶段性、持续性等等;
(二)差异性:包括族群差异(文明化程度、惯性特色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地物差异(承载、限制与习惯差异)、组织机构差异(框架模式特色与规模差异)、时代特质、区域差异、场力交互以及势力主导差异、价值取向(利益需要与心理倾向)与规范体系的差异。
二、现象的共性与个性:以下所列举出的每种事象都有其共性与个性的二元属性。其共性反映在事象本身,是类像(同质事象)的一般化属性;其个性主要指在社会范畴中各种事象所承载的独立特性。下面所列,乃实存之万一。
机制的针对性、情景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变革的滞后性、政策的偏利性、强势的支配主导性与威力迫击性、弱势从动性、强弱互化性、习惯依赖性、人群流动性、生产工艺性、市场的集散性与调节性、交易的互换性与等价性、波及平面性、界面同质性、辐射单极性、脉冲断续性、行为互动性与互摹性、组织的合力性与强势性、合作的定约性与协力性、民俗的习成性、道德的养成性与约束性、竞技聚焦性、事发偶然性与意外性、事成与失败的必然性、风尚的波及性与随流性、地物的基础性与承载性、路网的通联性与载承性、利害的趋避性、法理的设定公平性、法律的强制性与普遍约束性、裁判的中立公正性与私欲偏袒性、区域的板块局限性、万事相关性、关系网络性、体系的内部条理性与外部割裂性、冲突短暂性、艺术的观赏性、游戏的娱乐性、兴趣的主动性、性爱的主题永恒性、本能冲动性、人格等级性、争斗的角力性、商品有价值性、营养与失养的模糊性、保健经常性、禁忌盲目性、愿景多彩性、梦断肃杀性、认同时域性、宗教排他性、恐怖摧毁性、心理平衡性、祸福相依性、阴阳互补与交合性……
三、社会秩序的实质
(一)公共秩序的基质:维持并保障资格成员的等级生活秩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的综合维护形式和相应的机理存在:1.民间的自觉化维护层次:着力点是教育与风化机制力矩。(1)惯性机理与认同机理;(2)(伦理道德的)弱力规范机理;(3)(社会化人格与良知的)自我束限与自我担承机理。2.公共监督与大众舆论维护层次:其着眼点还是在既有社会化前提下的共性价值观上。丧失了共性价值观基础,公共监督与大众舆论的功能就会失效!对越轨现象的舆论矫正。3.社会强制力惩罚层次:在自觉化维护与公共约束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对于恶性危害公共安全和严重破坏既有秩序的失范行为的惩罚性矫正。其着眼点一是执法平等;二是正道与邪道的分隔、官府与匪类的割裂。
(二)社会强力的偏向剥夺性、主导性、霸占性和不可或缺性。
(三)实质:1.公共维护性实质;2.功能分类性实质:(1)特质倾向性功能实质:族群利益倾向性与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观的功能体现实质;社会阶层倾向性与界面功能实质。(2)势力与集团强势剥夺与霸占、强势主导的功能实质。3.国家强制力的实质:(1)强势承权与强势话语权;(2)法治的二重性:在立法上,对大众的公平正义性与特权的偏袒性;在执行上,对弱势者的震慑约束性与对强势或特权的执行放纵性。(3)不可或缺性:社会时代内强制安保与施政和外交的必要性。
四、 社会强力统合与社会管控的实质
五、社会拓展性与延展性:社会硬实力的兼并;社会软实力的整合与同化。
第三节  社会运化机理
第四节  社会积淀、社会先例与社会惯力
第五节  社会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
第三篇  社会学研究与社会学工程
原则一:这一篇是需要全世界社会学者的成果来集成,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原则二:中国不但有经济模式的辐射效应,我们应还有系统的理学模式输出,还可以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转型成功【模式一:个人人权保障、基层民主政治、宪法框定下的中央集权专制格局的定型;模式二:近阶段维持现状,反政府因素在不断积聚,因偶然事件引爆,重建多党竞逐、交替执政的政治体系;模式三:台湾的觉醒,担承起民族大义,携手港澳展开民主化攻势,促成举国的整合性改变与社会现代化】,艺术风化模式、先进技术模式、教育模式、竞技模式等等也会有相应的输出。中华民族应该成为世界的楷模,应担承起引领人类的责任!
原则三:社会学工程并非社会工程!这一点一定要弄清。否则,就会步美国社会学界的后尘。
第一章 社会评价体系的建立(略)
第一节 三大系统的建立与统一
1.原则的系统性确立
2.方法系统的确立
3.标志与标准系统的确立
4.有机统一
第二节 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和修正
第三节 保持清醒认识
要保持其准确性和独特性就要注意普连性、系统性、辨证性的统一和灵活性运用。通常,1.再好的政策也不能惠及所有的社会成员(在有利一部分人的同时又会损害到另外一部分人)。2.再完备的经济措施也不能带动所有的产业;再大的经济危机也不会损及所有的行业。3.再强大的势力也不能使所有的人屈服并跟从,都有其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分裂或消失。4.再严酷的刑罚也不能消除所有的犯罪。5.任何的所得都伴有所失。6.社会中万事相关(直接与间接)。7.社会言论的代表性是有限的。8.再好的理论和办法,都不能消除所有的社会矛盾,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9。再健全的机制和社会力矩,也只能制约和吓阻本框架内的人群。
第四节 社会评价应注意
1.切记决不劝仁劝善、劝人从良!2.切记不要指责任何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3.切记不要抱怨社会。4.不能直接参与制度、管控和经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五节社会坐标参照系的建立和多维立体生态全息透视准备
社会热点与社会生态的关系,丛林法则与社会公平正义的交替扫描。社会学者往往会根据不同的社会述求来建立起多维的社会坐标系,期以实现社会的全息透视。社会评价体系正是由系统理论、病机病理案例、参照系数、参照模式、方法技艺、标志与标准、多维坐标系、生态系统模块等构成。
第二章 社会调查方法(略)
第三章 社会学工程创设(略)
社会学工程创设的两个方面包括:一、机制的设计和社会力矩的构设与定位;二、社会评价体系的创建和社会监测体系的建设。
第四章  社会运行的成本计算(略)
一、成本系数的确立,变量参数设定及定性标准体系的建立。
二、成本计算:1.对关照事物或关照节点的选定;2.情景中多维坐标系的建立;3.坐标参数的确立与定点采样提取;4.进行积分维算,成本系数的运用,加权平均数参照和变量域值的导入;5.得出运行成本数据链。6。在不断的反馈中,验证和修正。
三、成本评价与比较选择:1.构建出几套节能(节约人类能量)模式;2.将运行成本数据链与模式成本数据链进行参照比对;3诊断出症结所在(通常情况下,高成本问题主要出在倾注惯性力过大,或拐点反弹力过猛,或内耗损伤面过广,或外来杀伤力过重,或横向环节过多、纵向伸延头过少等);4.进行评比选择,确定调整方向和思路;5.进行模式修补与机制转换;6.监控网络设定与布局,时刻进行数据和状况的反馈。
第五章 社会前景的展示和发展方向预估(略)
社会前瞻性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切忌进行远将来的预测,只能做近端预估。远将来是现有的信息和技术所不能准确预测的!
从社会历史脉络与社会运行轨迹去探求社会规律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大同文明时代与大同社会前瞻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天然分化——人类社会第三阶段的展望
一、生物智能工程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分裂。克隆“木头”人群与支配族群的分裂。
二、太空文明时代造成的人类社会分化。其初期,地球上只有少数几个自然种群来保持人类的自然基因。自然人都是自愿选择作为原生态体格和普通生活方式的群众。自然人因体格适应性、寿命与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其社会地位没有改良人类高。到后来,作为太空生灵的人类已变得面目全非,已超越地球人变成全新物种。这是生灵的彻底升华!
三、人类社会进入第三发展阶段:太空生灵时代。
四、届时,文明业已属于非原生态人类所能承载的时代,原初社会形态与大同社会形态意义上的社会结构、功能和机制渐至消失,但人类文化还将在更高层次上继续运行,人类文明会延续下去。
第六章 社会学服务与社会学产品(略)
第一节 社会学产品。
其产品:提供社会学理论体系(系统基础知识、方法论体系、评价标准等)和社会学技艺(探研技艺与系统服务技艺)。
第二节  社会学服务
其服务:提供社会认知标准和社会思维依据,进行社会调查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决策咨询,进行机制构设、补漏和模式调整、修正的方案设计,指导系统建设。
关键字:社会学
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
前言
社会学恢复和重建已经20多年了,重建初期兴起的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争论已经沉寂,人们大都致力于对实际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然而实证研究没有理论指导是不行的,而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正是要找出社会学观察社会的视角,并从这个视角出发建立一套理论。命题必须有理论支撑,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命题就能解决问题的。
早在1917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以《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为题,出版了他的社会学著作。齐美尔认为,个人之间是处在不断地互相作用过程之中的,由于个人的互相作用而联系起来的网络就是社会。社会只不过是对互动着的一群人的称呼。社会学的任务是要阐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阐明个人怎样互相交往而形成群体,群体又怎样制约个人的,所以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应当说齐美尔的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准确的。我们读后很受启发,于是采纳了这个命题,并于1993年在《社会学研究》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我们对以往关于社会学基本问题的反思》一文。那篇文章只是修正了我们以往对社会学的定义,未及根据修正后的定义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体系,而没有理论的支持,定义只是一个孤立的抽象命题,不足以说明问题。所以从那以后,我们就不断地学习、思考,总是想着如何围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这样,在又过了10年之后我们写成这篇文章,把我们建立的理论体系的框介绍给读者,希望引起讨论和批评,以便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充实或修正这个理论。
架建构社会学理论必须有哲学方法论作指导。孔德(A.comte)和涂尔干(E.Durkheim)创立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其哲学思想渊源于孔多塞、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自然神论;韦伯(M.Weber)建立理解社会学理论的哲学思想来源于德国的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帕森斯(T.Parsons)的功能理论是对涂尔干和韦伯理论的结合,其哲学思想既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既有集体主义,也有个人主义;霍曼斯(G.Homans)和彼得·布劳(P.Blau)的交换理论,其思想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人观点和边沁的功利主义;加芬克尔(H.Garfinkel)的规范反叛实验所要证明的是“共同感知世界之可能”,所以他的民俗学方法论是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如此等等都表明,要想建立社会学理论就必须首先进行哲学思考。
我们认为,按照逻辑和历史一致性原则,哲学理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关于在人类出现之前,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有没有超自然的精神存在的理论;第二个层次是在人类出现之后,关于人类精神与物质世界关系的理论;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哲学,即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理论。在这个层次上,社会学的一般理论与社会哲学原理是一致的,没有必要、也很难把二者作明确的划分。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社会本位主义,还是个人本位主义,因为这个分歧把社会学家观察社会的视角分成宏观和微观两种。从中国传统文化上看,社会本位主义一直占主导地位(注:孔子的“仁”,孟子的“义”,都是主张个人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对社会没有贡献,个人就没有价值。当代“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说法,也反映社会本位主义。),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理论多是宏观大论,很少有微观分析。我们则主张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这是我们建立自己理论的哲学指导。
从认识论上讲,不论是主张社会本位主义还是主张个人本位主义,对事物的认识都不能从整体入手,而必须从个体入手,对个体的属性进行抽象,然后把抽象得到的规定性返还给事物本身,使人对事物的认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个具体已经不是模糊的感性具体,而是包含多种互相联系着的规定性总和的具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就是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建立在逻辑学、辩证法和认识论一致性基础之上的。因为历史的起点也是逻辑的起点,历史过程也是逻辑过程;历史具有天然的逻辑合理性,因此逻辑要符合历史,认识又要符合逻辑;于是历史过程、逻辑程序、认识过程三者一致的法则,就成为认识事物的方法论。因此,遵循着认识论、逻辑学和辩证法一致性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建立社会学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另外,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理论也必须先说清楚,是建立孔德、涂尔干那样的理论呢,还是建立像韦伯和帕森斯那样的理论?孔德和涂尔干的理论是写实理论,韦伯和帕森斯的理论是工具理论。比方说,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幢楼房,那么孔德和涂尔干的理论是对这幢楼房的写生画,韦伯和帕森斯的理论是为建造这幢楼房而设计的图纸。前者是实证主义理论,后者是工具主义理论。实证理论来源于感性经验,工具理论可以来源于感性经验,也可以来源于学者的主观思考。韦伯和帕森斯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他们的主观思考,而不是来源于经验。我们要建立的理论是对现实社会的写实,但是不像孔德与涂尔干那样片面地强调社会本位,而主要社会与个人的辩证统一。在论述中,我们会不时与韦伯和帕森斯的观点交锋,或者批评他们的体系,或者借鉴他们的观点,这是我们建立自己理论的需要,也是前人理论的功能。
一、角色人格体系
(一)个人与角色
社会上没有抽象的个人,只有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的具体的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像一个土豆和一堆土豆的关系那样简单,后者只有量上的差别,而无质的不同,所以它们只有一个名字:土豆。个人与社会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有机联系。社会中的个人是有价值标准、有行动目的、与他人发生联系和互动的个体;社会是由个人互动而联结起来的网络,个人就是这张网络中的纽结。所以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个人也不是无主体意识的社会的零部件,社会总体大于个体的简单相加之合。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社会关系简化为二项式,即假设每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只发生一种关系(实际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不仅发生一种关系),即二项排列,那么简单相加与二项关系的差别如下式:
简单相加:1+1=2;2+1=3;3+1=4;4+1=5
二项关系:1+1=1;2+1=3;3+1=6;4+1=10举例说,一个男人在不与他人发生关系时就是一个男人,没有别的社会称谓;假如这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结了婚,那就发生一种夫妻关系,产生了“丈夫”和“妻子”两个角色名称。假如他们生了男女两个孩子,这4口之家的家庭关系就上升为6种,即: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妹(或姐弟),又产生了“父亲”、“母亲”、“儿子”或“女儿”等名称。这还是仅就血缘和姻缘关系来说的,实际上社会关系远不止这两种。可见社会总体大于个体总和的全部秘密在于社会关系。那么个体是怎样与他人发生关系而结成整体的?整体又是怎样控制个体的?整体与个体怎样在辩证统一中发展前进的?这正是角色人格理论要说明的问题。
要弄清人类是怎样结成社会的,就得先从个人身上找出他(她)与社会的结合点,然后从这个结合点开始去分析社会。如何去寻找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这又得从人的属性说起。人有许多属性,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属性,如生命有机体、性别、年龄、种族等;第二类是社会属性,如阶级、阶层、职业、思想、价值观等;第三类是既包括自然又包括社会的综合属性,如人格中的气质、能力等。从一个人身上抽出任何一种属性分析,都可以看出它与其他属性之间的联系,比如从一个人的职业阶层开始,就可以和志趣和能力联系起来;从一个人的能力开始,就可以和收入甚至性别联系起来。以上对人的属性的分析,使我们对个人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感官映像上了,而是有着许多自然和社会规定性的总和。这个规定性的总和就是角色,换句话说,角色是由于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比个人更抽象的概念。个人是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发生关系的。
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也是社会网络上最小的纽结。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来回顾以往学者对角色的定义。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最先使用角色(role)这个概念,他认为,地位是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直接的集合,而角色则是体现着地位的动态方面,即角色是围绕地位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在一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1](pp.581~582)。比如“学生”是地位,学习、作文则是围绕“学生”这个地位而产生的规范性行为期待,而体现这一规范性行为期待的便是角色。社会学家帕森斯、默顿(R.Merton)和科塞(L.Coser)接受了人类学家林顿的角色理论,但是他们在使用角色这个概念时对它的定义并不一致,帕森斯认为,“角色是非人格化的社会职位”[2](p.31)。他还提出“病人角色”这个概念,意思是说在医生看来,病人是去掉个性的非人格化的社会角色。默顿提出“角色集”和“角色冲突”两个概念,从他对角色集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他对地位与角色的理解与帕森斯又不同。他说:“大学教授和科研组织里的科学家的职位是与教学、训练、研究、管理等诸如此类的角色联系在一起的。”[3](p.10)可见默顿对角色的理解又回到了林顿的定义。默顿的学生科塞时常把地位(status)与职位(position)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使用。他说:“地位和角色的含义有时也混淆不清。当作者指地位或职位时,他们使用‘充当总统顾问的角色’这样的字眼。在社会学里,角色就是与一定的地位(status)相连的一套规范;它是对处在特定职位(position)(注:以往社会学界把position译为“地位”是不恰当的,应译为“职位”。status是地位。还有把value译为价值,其实在社会学著作中多指价值观或价值标准。)上的人的行为期待。”[4](p.83)可见科塞也和林顿一样,是把地位与角色分开的,即角色不包括地位在内。心理学家米德则把注意力从行为期待转到角色的扮演过程。如果说功能论认为角色是一种行为期待,强鞯氖墙巧形炒由缁峁娑ǖ幕埃敲疵椎碌幕ザ墼蚯康鹘巧缪莨讨械母鋈舜丛煨浴?BR>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发现,除默顿之外,以往社会学家都把角色理解为是围绕职位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与行为模式,而不包括职位在内。我们认为没有理由把角色与职位分开,角色应当包括静态的职位和动态的职务活动两个方面。因为角色离开职位便无从发生,没有职位,凭什么要求一个人做这做那;而职位离开角色便无法体现,甚至连个名称都没有。比如“教授”是个职位,如果他不讲课,不研究,不指导学生学习,那他还是个教授吗?另一方面,离开“教授”这个职位,人们凭什么期望他去教书育人呢?所以我们认为,角色是指一个人占有的职位,以及围绕这个职位发生的一套权利义务、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的名称是以职位命名的,学生、教授、医生本身就是角色。
在中国语言里,角色是演员在剧中扮演的人物,社会学家则把演员角色这个概念运用到分析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上来,使戏剧角色变成社会角色。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处在特定的职业位置上的,个人是角色的主体,同时承担多个角色,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角色集。什么是角色集?由于我们对角色的定义与以往社会学理论不同,所以对角色集的解释也不同。从前面引的默顿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把教授的讲课、训练、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看作是教授的角色集的。我们则认为,一个人既是教授,又是父亲,还是学会会员或会长等,这是一个人的角色集。角色必然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比如有“父亲”这个角色,必然有“儿子”或“女儿”与之对应的另一个角色;有“学生”这个角色,必然有“教师”角色,如此等等。由此看来,角色是个人与他人、群体发生关系的表现。换句话说,个人是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发生关系的,角色本身就意味着关系。另外,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还要求每个人必须承担多个角色。
(二)角色与人格
按照我们对角色的定义,角色应当包括人格化和非人格化两个方面,角色中的职位是非人格化的,而职务活动(即角色扮演)是人格化的。但是由于职位总是由某个具有特殊人格的人去担任的,所以角色最终都是人格化的。比如总统这个职位,是由宪法规定的,非人格化的,但是每一任总统在职务行为中的价值取向和风格却有很大差异,各自扮演出来的角色不同。为什么?人格不同使然。
说到“人格”,这个词是对英文personality的翻译。英文person是指人、人身、自然人,后缀ality是性质的意思。personality直译是人性,但是中文里的人性是指人的本性,人性善还是人性恶?结论是“人之初,性本善”。对恶人就说他没有人性。这与personality的意思大不一样,于是译者就用“人格”这个词来指称personality。《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的注释是:(1)人的性质、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2)个人的道德品质。(3)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以上三点注释反映了三个学科对人格的三种定义:第一点注释是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第二点是伦理学对人格的定义;第三点是法学对人格的定义。社会学对人格的理解是综合性的,因此以社会学观点看来,《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的注释缺少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是人的价值观。虽然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价值观,但是它只是价值观中的一种,道德观在外延上要比价值观狭窄得多。我们认为,人格应当包括价值观、能力和气质三种要素在内。从角色的行为表现来看,人格中的三要素不是彼此孤立、杂乱无章,而是有秩序有结构,互相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角色扮演者的价值观决定他们的行为取向并调动他们各自的能力,而角色在运用能力时又要有他们的气质配合。可见人格中诸要素在角色扮演中的排列秩序是:价值观→能力→气质。
人格与角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角色中的职位是非人格化的社会规定,人格给角色以个性活力。角色脱离人格便是一个没有主体没有生命力的抽象,人格脱离角色便成为没有名目的个性精神。我们的这个观点与帕森斯的功能论的观点有显著不同。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教授亚历山大的解释,帕森斯最初把社会分成三个层次系统,即人格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他认为人格系统是源于个体的各种需求,人格系统使个体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有机体中的一员。具有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就源于人格层次。社会系统就是复杂的角色互动系统。文化系统是价值符号模式[2](pp.28~37)。在我们看来,这种划分具有主观任意性。其一,帕森斯是根据社会行动理论建构的需要去划分系统的,而不是根据客观存在的社会系统去分析它们的结构功能。其二,对系统内涵的界定主观随意。为什么认为人格系统是使一个人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有机体的一分子,而不是角色系统来实现这个任务?为什么把角色互动归结为社会系统,而不归结为文化系统?为什么把文化系统界定为价值符号模式,而不把这些要素放在人格或角色系统中?全都没有个说法,就这么划定了。其实广义的文化系统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和社会系统相同的,广义的文化即社会,社会即广义的文化。在帕森斯的理论中都把这些为人们熟悉的概念弄狭窄了。人格是人的属性,是个抽象概念,它不能使个体成为社会的分子。当然,把社会系统归结为角色互动系统并无不可,这也是一种视角,但是帕森斯为什么不从角色开始去分析社会结构,而偏要从抽象的人格开始去分析社会结构呢?后来又在人格体系之下增加一个行为有机体体系,就更没有理论依据了,因为除掉人格和角色,行为有机体就是个自然人,而自然人只是人格体系中的一个要素,是个分析单位,构成不了体系的,从来也没有哪位社会科学家把自然人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虽然帕森斯的三个系统划分只是分析概念,是工具理论,而不是对社会实体的划分,然而工具概念的合理性标准不是社会学家的头脑思维,而是社会现实。理论只有符合现实才能成立,现实不是为理论而存在的。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系统的划分和观点,虽然它对我们建立社会写实理论有启发。
二、价值规范体系
(一)价值标准的含义
在人格三要素中,价值标准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是决定人格稳定和人格变化的内在要素。价值标准决定人的行为取向和行为目的,能力是为行为目的服务的,气质是行为的心理动力,是影响行为式样的心理要素。所以人格与角色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的第一个体系,也是社会生活的初始体系。为了理解复杂的社会结构,仅仅分析角色人格体系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从角色人格体系中引出社会的第二个体系,即价值规范体系来分析。
什么是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因此价值标准是主观标准,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就把价值标准放在行动者的主观方面,这是对的。但是他认为价值标准决定人们行为的动机和目标,是第一性的真实存在,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对行动作出解释性理解[5](pp243~244),这就失之偏颇了。应当承认,价值标准是主观的,社会行动者都有主观价值标准、行动有主观意义,没有这些主观方面要素就不会有社会行动,所以研究者必须理解和解释行动者的价值取向和主观意义。但是到此为止还没有完成研究任务。因为价值标准不是第一性的,社会学家不能只告诉人们“是什么”,还要告诉人们“为什么”。所以我们应首先分析价值标准是怎样产生的。
一种客体对主体有没有用处,即有无价值,关键在于主体的需要,而主体的需要是由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比如一把斧子对木匠来说很有价值,而对作家来说,那是一块很沉重的铁,没什么价值。但由于商品交换的出现,客体之间可以通过货币实现转换,某种对主体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转换为对他有价值的东西。货币对所有的人都是有价值的,就是因为它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人们可以用它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总之,人的需要决定价值标准,物质生活条件又决定人的需要,所以归根结底价值标准是由人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不考察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就不能深入理解人的价值标准。
(二)价值标准的层次
追究价值标准产生的根源是为了说明价值标准是分层次的。我们可以用两个变量对价值标准分层。第一个变量是需要层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p.188)。其实这也是人的价值标准的层次,处在不同需要层次上的人,他们的价值标准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把客体分成物质和精神两类,那么处在较低需要层次上的人比较看重物质客体,处在较高需要层次上的人比较看重精神客体。穷人需要吃饱肚子,富人需要精神享受,这是人所熟知的。因此,一个社会或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价值标准也不同。需要层次越高,价值标准越趋向于精神客体。这说明为了提高国民的精神道德水平,必须首先提高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否则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个变量是主体范围层次。根据主体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价值标准分为个人价值标准、群体价值标准、社会价值标准三个层次。个人价值标准是由个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价值标准;物质生活条件相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标准,这是由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群体层面上的价值标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价值标准,是由群体成员之间互动产生的,它反映着群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共同利益。群体价值标准不是个人价值标准的加总,而是求同存异。社会价值标准是最高层面上的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的产生比较复杂,它既包括一个社会里的人,由于长期在一起共同生活而产生的共同价值标准,也包括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自己的价值标准提升为社会价值标准,在独裁统治和集权制国家尤其如此。所以,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标准往往与社会价值标准发生矛盾冲突。划分个人、群体和社会三个价值标准层次的现实意义,在于解释社会行为取向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关系。
对价值标准还可以用其他变量划分种类,比如韦伯为了建立他的理想型理论,提出了“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这个概念,其中的目的价值完全是由主体价值标准决定的,而手段价值标准是由目的决定的,只要是对达到目的有用的手段就是有价值的,合理的,不计其他[7](p.89)。这个观点遇到如下挑战:既然目的是由主观价值决定的,“目的本身就是真理”[8](p.531),而手段价值又是只要对目的有效就是合理的,那么假如某人或某集团选择了反社会、反人类的目的,如恐怖活动,而手段对于目的来说也是有效的,那不是把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所选择的目的和手段合理化了吗?这样的合理性的意义何在?所以我们不同意“目的本身就是真理”这个命题。目的的合理性,不能完全用个人价值标准来判断,而要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考虑。
(三)价值冲突与价值整合
价值标准具有冲突与整合两种作用,而且这两种作用是交互发挥的。价值标准的整合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过去已有许多论述,“志同道合”中的“志”是目的价值,“道”是手段价值,目的和手段统一的人便能团结。然而对于由共同价值标准引起的冲突,则很少有人提及,其实冲突既由于不同的价值标准引发,也由相同的价值标准引发。不同的价值标准引发冲突显而易见,例如两个群体、两个民族、两个教派、乃至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除了缘于实际利益的争夺之外,价值标准的不同往往是引发冲突的原因。那么一个集团内部有着共同价值标准的人,为什么还会发生冲突?这可以用中国的一句俗话“同行是冤家”来说明。同行为什么是冤家?因为被大家认为有价值的资源,不论是有形资源(如财物、货币等),还是无形资源(如名气、爱情、友谊等),永远是短缺的,总是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具有共同价值标准的人就会因争夺有限的资源发生冲突。中国过去有行业公会(简称行会),成立行会的目的是保护本行业的利益,对外采取一致行动,与其他行业争夺市场;对内,调解成员间的纠纷。任何社会组织都有这两方面的职能。在群体内部因共同价值标准而发生冲突时,行会利用外部威胁调解内部纠纷;在对外冲突时,共同价值标准又在内部起整合作用。因此有些团体和组织为了内部整合,往往挑起外部冲突。这就是利用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冲突,发挥共同价值标准在内部的整合作用。
(四)价值标准与规范
价值标准是人格中的核心要素,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灵魂。灵魂是内在要素,看不见的,必须外化成为规范才能发挥作用。规范就是标准、规则、章程和模式,把它使用到社会学上来是20世纪30年代“霍桑实验”以后的事。“霍桑实验”所说的规范是指工人需要完成的工作定额,社会学则把规范看作是角色的行为规则。社会学对规范的注意是由对角色的研究引起的,因为作为个人与社会结合点的角色,体现两个人以上的关系与活动,为了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与活动就需要规范。规范是行动者制定出来的,制定什么样的规范,是由行动者的共同价值标准决定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标准,然而不可能有一个人一个规范,规范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人共同遵守的。比如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必须反映公平竞争这个共同价值标准,人们是先有了公平竞争这个价值标准共识,才来制定比赛规则的,而且如果发现有的规则违反这一共同价值标准,就要修改它。所以,我们在讲到价值标准时不能不讲规范。只讲价值标准不讲规范,则价值标准无所体现;只讲规范而不讲价值标准,那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价值标准和规范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体系。
因为人们需要的多样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使规范分成许多种类。特纳(R.H.Turner)提出“自发规范”(emergent  norms)这个概念,科塞解释说,一个学生在教室里总是坐在那个位子上,别人要是偶尔坐在那里,其他人就会感到奇怪,而偶尔坐到那里的人,自己也会产生坐了别人位子的感觉,这就是自发规范起作用。他还解释说由于突发事件的产生或在集体行为中,以往的规范不能适应突然变化的环境,于是产生了自发规范[4](p.432)。与自发规范相对应的是规定性规范(prescriptive  norms)。规定性规范是由法律、道德、规则、条例以及风俗习惯等规定的。另外科塞还提出特殊规范(particularistic  norms)和一般规范(universalistic  norms)两个概念[4](p.277)。特殊规范是把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当作特殊的个人来看待的,比如她是我的妻子,他是我的丈夫,他是我的儿子,她是我的母亲等等。所以家庭规范是基于对成员的爱和忠心而建立的,所以是特殊规范。其实特殊规范要比科塞的定义宽泛得多,每个亚文化群体里都有他们的特殊规范,所以要“入境问禁”和入乡随俗,乡俗乡规对一般社会规范来说就是特殊规范。
以上说的规范分类都是从前的社会学家已经做过的,我们的新见解是把社会规范分为公开规范(manifest  norms)和隐蔽规范(hidden  norms)两种。公开规范是指群体、组织和社会公开宣布的规范,比如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各种规章、规则,都是公开宣布的规范。社会生活主要靠公开规范调整,所以人们对这类规范研究较多,而对于隐蔽规范,人们或者没有发现它,或者发现了而认为它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不去研究。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着重对隐蔽规范作些研讨。
隐蔽规范是指公开规范不禁止也不提倡,然而被人们默默遵守着的那类规范。这种规范和公开规范一样普遍,各处都有。就拿最讲究公平竞争的体育比赛来说,它有一套公开而又公平的比赛规则,然而运动员常常使用一些公开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禁止的方法去破坏对方发挥竞技能力。按理说这是不符合比赛宗旨的,但是它并不直接违反规则,所以都这么做,以致成为秘而不宣的策略和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一个机会的争夺,也时常使用隐蔽规范,比如职位的升迁,公开规定是能力与品德的考查,然而在考查背后隐藏着拉关系、走后门等活动,这些活动也是有规矩可循的,在中国叫“路子”,不懂得这套隐蔽规范叫“不识路子”。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不能把行贿受贿当作隐蔽规范,因为行贿受贿是违反法律的犯罪行为,它不是隐蔽规范。隐蔽规范既不违反公开规范,也不是公开规范明确允许的,它既不是对公开规范的补充,也不是对公开规范的违反,而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对自己有利的不便言明的规范,是一种擦边球式的规范。
隐蔽规范有可能转变成为公开规范,比如花钱买功名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从秦汉时期就有,但不是正途,可以看作是隐蔽规范。到了清代,把捐官定为制度,特别是咸丰、同治以后,捐例大开,于是官员候补就分成两个班次,一班是经过科举考试上来的甲班,另一班是花钱买来功名的捐班。于是花钱买官就从隐蔽规范变成公开规范。
隐蔽规范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利己主义自发倾向。人们的行为需要多种规范,而公开规范又不可能作详尽规定,所以人们在做事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要公开规范没有明确禁止的事情和行为就去做,于是就形成了隐蔽规范。我们要特别指出,隐蔽规范与自发规范不同,从产生原因看,隐蔽规范与自发规范有相似之处,但是本质不同。自发规范体现着群体的共同需要、共同价值标准,使群体活动更有秩序,或使群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有应对的办法;而隐蔽规范总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它不考虑他人和整体的利益,只考虑如何在不违反公开规范的前提下,为自己或小团体争取更多好处。比如“打擦边球”(擦公开规范的边)与“打时间差”(打公开规范新旧交替的差)等办法,就属于隐蔽规范,对别人和整体都没有好处。按理说,一个社会最好不要有隐蔽规范,然而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隐蔽规范和暗箱操作,在这方面,世界各国只有程度不同,而不存在有无的差别。不然的话,中国人不至于总要求提高办事透明度,外国人也不会总是嚷嚷费厄泼赖了。(注:费厄泼赖是对英文fair  play的音译,含义是光明正大地比赛。)。
隐蔽规范的存在和发现,可以使社会学的功能分析避免陷入目的论的泥潭。工具主义的结构功能分析着眼于社会整体的协调一致,好像每一种结构都是有目的地建立起来满足社会某种功能需要的,因此在推理上难免导致目的论。隐蔽规范正是对社会整体协调发出挑战,如果把社会运行比作一部奏鸣曲,隐蔽规范就是这部奏鸣曲中的一串不和谐但又去不掉的音符,人们听得久了,只好把它当作一个声部来听了。因为社会毕竟不是根据乐理创造出来的一部乐曲,它有和谐音,也有不和谐音。
三、权力制度体系
(一)权力的产生
前面我们依次分析了角色→人格→价值标准→规范,说明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及互相作用。到此为止,除了有隐蔽规范这个不和谐音符之外,我们看到的一幅美好和谐的社会风土人情画,犹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中国《桃花源记》中的社会。但是,人们看到的现实社会除了有和谐与欢乐之外,还有冲突,还有统治与服从,还有苦难与屈辱。如果没有别的因素发挥作用,仅仅是人格角色体系是无法解释这些人间现象的,因此我们必须寻找社会上为什么会有统治和服从,于是我们发现了权力这个重要的社会变量。
权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因为谁掌握了权力谁就可以支配别人,就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使别人服从自己。但是权力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它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是无权的服从者。那么权力是怎么产生的呢?自古以来对权力的产生就有多种理论,有中国孟子的“贤能论”、古希腊柏拉图的“神权论”、中国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论”、法国卢梭的“私有制论”、德国杜林的“暴力论”、马克思的“私有制和阶级、阶级斗争论”,还有彼得·布劳的“交换论”等等。
以上各种理论,除去“神授论”外,每一种理论都可以从经验中找到证据证明其存在,也可以从经验中找到证据证明其不存在。比如贤能论者会说,许多人争夺一个权力地位,当然是最有道德最有能力的人获得,这是经验常识。反对它的人会说,并不是每个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得到权力的。暴力论会说,权力都是用暴力夺取并用暴力维护的,不然为什么要有武器和军队?反对它的人会说,恐怖分子最相信使用暴力,但是他们总是处在相对无权的地位。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暴力论时也说,既然鲁滨逊可以手持利剑奴役星期五,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设想,有朝一日星期五握着实弹手枪面对鲁滨逊,这样全部暴力关系就颠倒过来了:星期五发号施令,鲁滨逊做苦工[9](p.163)。自从马克思发现私有制产生剥削,剥削产生阶段,阶级产生统治与被统治的理论以来,权力的来源似乎有了定论,但是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权力,权力仍然撑握在少数人手里。在民主制国家,虽说这少数人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但人民手里只有权利(rights)而无权力(power),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里,我们要探究的不是一个社会上为什么会产生权力和服从,而是要探究现实生活中哪些人能够获得权力,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去获得权力。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必须从经验中去寻求。
我们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权力的获得是一个人的能力、环境和机遇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能力是基础,环境是条件,机遇是运气;要想获得权力,三者缺一不可。首先是能力,能力包括人的体能和智能两个方面,其中体能是健康,是基本条件;智能是知识和技术,是获得权力的关键。智能表现在专业知识、社交能力、认识和应变能力等各个方面,凡是能够获得权力的人,在能力上都是全面发展的。环境是获得权力的必要条件,没有环境条件,能力再强也不会获得相应的权力。比如没有市场经济就不会出现企业主和企业家,不在军中服务就不能成为将军。但是市场是对每个人开放的,在军中服务的人成千上万,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成为企业家和当上将军?原因在于除了能力和环境这两个条件之外,还得有机遇。一说到机遇有人就会想到命运,甚至陷入宿命论,这是不对的。机遇是“机会”和“遇到”的简称,机会是概率分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比如买彩票,规定每百万张设一个大奖,那么每一个人中大奖的机会都是百万分之一。谁能碰上它,那是一种偶然性,就是运气,运气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是一个科学概念,不是宿命论。
把运气写进权力获得的理论中,这是我们的新尝试,当然在肯定“运气”是一个科学概念时,应当看到它在权力获得过程中也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没有能力和环境两个前提条件,光靠撞大运是不会成功的。另外,我们说的机会的均匀分布是有条件的,当同阶级、阶层的人去争夺一个机会时,这个机会对于他们是均匀分布的;对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在整个社会上,机会分布则是不均匀的,甚至是很不均匀的。因此默顿在研究犯罪理论时,就创立了失范-机会结构理论,说明机会分布的不平等[3](p.125,p.189,p.191)。
从权力产生的方式上看,权力的获得有三种途径:第一是继承权力,即通过继承得到的权力,无论国家或群体的权力都有通过继承得到的,如王位继承、爵位继承、家族权力的继承等。第二是民选权力,即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权力,民主制国家各级主要领导人的权力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如总统、省长、州长、市长、县长等。第三是任命权力,即通过任命得到的权力,封建官僚、民主制国家内阁和社会组织中管理层的权力就是通过任命产生的。
(二)权力的特征和定义
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都研究权力,但是研究旨趣各不相同。法学研究的旨趣在于权力的合法性,政治学研究的旨趣在于国家和政府权力的行使,社会学对权力的研究比以上两个学科要宽泛得多。它研究的权力除了国家和政府权力之外,还包括个人、群体、组织在社会交往中的权力,因为权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什么是社会学研究的权力呢?韦伯对权力的定义是:“权力是指某一种社会关系内的行动者取得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职位的可能性,而对那些无视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基础的抗拒行为置之不理。”[1](p.531)布劳从交换论的角度给权力下了这样的定义:“它是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尽管有反抗,这些个人或群体也可以通过威慑这样做。威慑的形式是:撤消有规律的提供报酬或惩罚。”[10](p.139)默顿则认为权力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能力[11](p.76,p.80,p.124)。可见社会学理论大师们对权力的定义是不同的。究竟怎么给权力下定义,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权力有哪些特征。
了解权力的特征要从具体入手。比如家长有教育和管束子女的权力,当子女的言行都符合父母意志时,家长就不需要行使权力了;当子女的言行违反了父母意志,父母用惩罚的方式强迫子女改变,而子女不顾父母的惩罚,仍然坚持自己的行为,父母也无能为力,这时父母的权力无效,等于没有权力;只有当子女的言行违反了父母的意志,父母利用强制手段使其改变,或者用强制手段让子女做他们自己不愿意做而又非做不可的时候,这时父母的权力才体现出来。这个例子说明权力有以下特征:1.动态性。权力是个动态过程,不是一个静止概念。权力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表现出来,没有行动,权力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而这个力量能否成为权力,只是一种可能。2.强制性。强制性是权力的重要特征,非强制行为与权力无关。布劳举例说,当顾客把钱付给售货员,售货员就必须把商品拿给顾客,看来这好象是顾客的权力,其实不是,这是交易。在交易中只有权利交换,而没有权力参与。只有一个人拿着枪对准售货员,让售货员把钱或货物拿给他,而售货员迫于武力威胁,很不情愿地把钱或货物拿给持枪人时,这才是持枪人权力的表现。3.服从性。权力是以服从为对象的,没有服从,权力便不存在。4.地位性。权力是和一定的身份地位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身份地位便没有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权力就无从谈起。掌权的人或是皇帝,或是总统,或是老板,或是家长等等,总得有个名分才能有权力。5.资源性。权力意味着对资源的占有,资源包括金钱、财富、武力、声望和有价值的社会关系等等。不占有资源,虽有名分地位也是无权的,比如败落贵族,身份犹存,却无权力。掌握有价值资源是权力的基础,掌握资源的多少是权力大小的基础。对权力的争夺本质上是对地位和资源的争夺。
综观权力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韦伯把权力定义为排除反抗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是指地位规定的权力,而地位规定的权力能否实现,那只是一种可能。可能性是不确定因素,权力是实实在在的力量,所以我们不同意韦伯对权力是“可能性”的界定,而同意默顿和布劳把权力定义为排除反抗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的观点。能力有大小,权力也有大小,能力所及才是权力。地位规定的权力只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不是现实的权力,只是潜在权力。所以我们认为应当把权力定义为: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权力一旦产生出来,社会上就有了统治和服从。
(三)权力与制度
如果从人本主义角度看,最好不要权力。没有权力也就没有统治和服从,人人平等、自由、博爱,多么美好!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而牺牲!1848年在法兰西共和国成立不到两个小时,巴黎各处的墙上都用大号字母写着:自由,平等,博爱!说明人们对没有权力压迫的渴望。然而就在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三天,共和国政府就颁布了“国家工厂法令”,强迫工人劳动,于是有了六月起义和政府对起义的镇压。这时自由、平等、博爱变成了步兵,骑兵,炮兵!这说明社会存在不是依人的美好愿望为转移的,权力的存在也是这样。不要说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就连动物群都是有头领的,可见权力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权力的功能从统治者来说,是使他的意志得到贯彻执行,但是如果他的意志贯彻达到大多数人无法忍受的程度,服从者就会起来反抗,通过反抗或者限制统治者的权力,或者推翻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反抗限制权力,推翻权力的革命是很少发生的,因为革命的代价太大。从服从者方面来说,一定的权力也是必要的,权力的存在是社会共同生活的必要。恩格斯在批判无政府主义时,举了很多事例说明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权力的必要性,然后他说:“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需的。”[12](p.553)权力之所以是必需的,是因为它是安排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生活总得有秩序,秩序性安排就是制度。而秩序的安排和维持是依靠权力实现的。可见社会生活需要秩序,也就需要权力,而权力也必须通过制度来行使,例如交通警察的权力是通过维持交通规则(交通规则就是一种制度)来实现的。掌权的人是人格化的、特殊的,谁掌握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看得清清楚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是一般的,但是一旦违反它就会受到惩罚。只有非人格化的无处不在的制度才能实现权力的统治作用,所以权力必须体现为制度。
什么是制度?社会学家往往是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制度”这个概念,有时是指组织和行为的模式,有时是指包括许多要素的复合体。在中国社会学的文章和著作中,单独使用“制度”这个词的并不多见,一般是和“社会”联系在一起使用,而称“社会制度”。一提社会制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这和社会学所说的制度是有差别的。大多数社会学家在使用“制度”这个概念时,是指包括价值标准、规范、组织和物质设备等要素在内的复合体系。如默顿说:“社会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它在一对规范存在着潜在冲突期间,使之模式化。这是一种安排,这种安排是运用制度统治的方法把那些不一致的行动混合起来,通过强制使其变成合理一致的行动。”[3](p.33)可见制度是由权力产生的,没有权力制度便不能形成;权力必须体现为制度,没有制度权力便不能行使。
(四)四种基本社会制度
制度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种类繁多,不过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角度看,最基本的社会制度有四种:一是承担人口繁衍功能的婚姻家庭制度;二是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的经济制度;三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教育科学制度;四是发挥领导和整合作用的政治制度。
婚姻家庭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它的功能是繁衍人口,禁止乱伦,提高人的体质。没有家庭制度,就不知道自己的长幼亲属,乱伦是不可避免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禁止虐待老人,因为被虐待的可能是自己的父亲。禁止乱伦不仅是道德上的需要,更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需要。没有家庭制度,近亲繁衍,人种就会退化,甚至走向死亡。此外,家庭制度还有精神功能,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家庭是唯一能够给个人提供精神安慰和抚爱的“避风港”。
经济制度是关于生产要素的配置,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制度,它的功能是给人类生存提供物质资料,所以是生存制度。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没有比经济活动更加神秘难解的了:为什么人类有能力创造出产品而没有能力消费这些产品?为什么都是等价交换然而有的人发了财、有的人破了产?为什么一夜之间金融风暴象寒流一样袭来,使货币贬值,银行倒闭?这些现象比巫术咒语还难解,伤透了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脑筋。当然这些问题都能从马克思的《资本论》找到答案,特别是马克思能从等价交换中发现价值增量的秘密,发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这显示出他的超凡智慧。但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那要比揭露这个矛盾困难得多。因为影响经济活动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变量,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可以把影响经济的一切变量纳入理论分析之中。例如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对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是一次重击,然而没有哪种经济理论把恐怖活动当作经济变量来分析。我们认为,研究经济制度的也要关心社会环境的变化,应当把社会环境纳入经济学中的一个变量来分析。既然社会学家可以用经济学的制度理论来分析社会,那么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来分析经济呢?
教育科学制度是社会的启导发展制度,或称导进制度。它的功能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一般认为教育与科学的目标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当然没错,不过并不全面,应当看到,教育与科学的终极目标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而创造新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从这个观点出发,当前的许多提法和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比如把教育说成是一种产业,把科学研究推向市场,看起来很合乎潮流,其实并不合理。教育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还有应用学科教育和纯理学科教育;科学研究也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笼统地说把科学研究推向市场,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办是不恰当的。基础教育和纯理教育不能面向市场,而是面向人,面向人类未知的世界。科学研究中的基础研究和纯理研究也不能推向市场,哪个企业会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呢?然而没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就难以开发。总之,教育和科学制度的确立和改革,应当根据它们的性质来确定。
最后我们来分析政治制度。为什么把政治制度放在最后分析?因为政治制度的权力性最强,它是统领各种制度的,各种社会制度的设立和修改都是由国家政治制度来决定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以及对权力结构的规定。从历史上看,国家政治制度有三种类型:独裁制,即寡头统治;集权制,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民主制,即通过民主选举议会和政府首脑。法学和政治学认为,寡头统治是凭借暴力取得的,是不合法的;后两种政治制度是合法的,其中以民主制为最好。我们认为,制度的好与不好,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但三种政治制度的存在是客观事实。科学家的任务是分析客观事实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政治制度,不是少数英雄人物的主观选择,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恺撒大帝公开宣布自己为独裁,即狄克推多(dictatorship),是由于罗马共和国的长期内战,人民厌倦了混乱,社会需要一个军事独裁者。希特勒上台实行法西斯主义集权制,是因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战败国,骄傲的日尔曼人受不了这个打击,极端民族主义随之抬头,他们需要一个像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来宣泄自己的极端民族主义感情。民主制的基础是市民社会,无论是古代的民主制还是现代的民主制,都是因为社会上出现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以及相应的社会阶层。虽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民主制要优于以上两种制度,但是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英国一代名相丘吉尔(W.Churchill)就说过,民主制“是由聪明人设计出来的最糟糕的体制”[4](p.418)。英国作家福斯特把他的文集题名为《为民主欢呼两次》,意思是说他再也不会为民主欢呼第三次了。我们不打算追究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民主制,也许丘吉尔因为竞选首相落选而说民主制最糟糕,也许福斯特认为民主制鼓励没有才能的人而不再为它欢呼,反正这种“最糟糕”的民主制仍然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等许多国家实行着。英国和法国的民主制是经过百年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打出来的,美国的民主制是欧洲移民移过来的。不论是打出来的民主制,还是移过来的民主制,民主制的基础是财产所有权的分散造成的。如果一个国家里存在着许多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实体,这个国家就只能实行民主;如果一个国家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那就没有缘由实行民主。总之,经济上的绝对集中,就不会有政治上的民主。
在分析政治制度的时候,应当看到独裁制、集权制和民主制都是一种管理国家的制度,而不是目的。那种把民主和自由混在一起而歌颂它的人,其实是不了解民主的本质。民主是各种力量互相牵制而产生出来的任意多边形,这个多边形的重心与各边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因此民主制虽然比封建专制进步,但是它实行的结果仍然是少数精英政治,并不能公平地代表人民的意志。
我们对以上四种基本制度的排列不是随意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这方面,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系统之间的信息和能量交流理论对我们很有启发,不过在我们看来信息和能量交换不是发生在帕森斯主观划分的系统之间,而是发生在客观存在的制度之间。在人类社会的四种基本制度中,生育制度是提供社会活动能力的源泉,政治制度是掌握和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源泉,所以从能力交流角度看,制度的排列次序是:婚姻家庭制度→经济制度→科学教育制度→政治制度;从信息交流角度看,制度排列的次序是:政治制度→科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家庭制度。
结论
本文从齐美尔的“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这个命题出发,首先分析了个人,从个人身上找出其社会规定性,即角色。然后再从角色的内涵分析个人怎样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或群体发生多种关系,这些关系总和起来构成为社会,而角色和群体就是这张网上大小不同的纽结。角色是由具有一定人格的人担任的,角色扮演使角色人格化,人格又使角色具有鲜明的生命力,所以角色与人格紧密相连成为社会的第一个体系。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三个要素,这三要素以价值标准为核心联系起来发挥作用。价值标准是因人而异的,特殊的,是无形的,它必须外化为规范才能发挥作用。规范是价值标准的外化、一般化和非人格化,它具有普遍的制约力。内在的价值标准外化为规范而组成社会的第二个体系。从角色人格体系和价值规范体系的分析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理想国,这与现实社会是不一致的,这正是古典和现代结构功能理论受到批评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的分析进一步深入到社会的权力制度体系。权力产生统治和服从,并通过制度行使权力,但是权力和制度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而是从社会共同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它是社会的第三个体系。通过以上三个互相联系的社会体系的分析,我们力图在理论上完整地再现社会真实。我们这个社会学理论可名之曰“角色—制度理论”。
【参考文献】
[1] (英)迈克尔·曼(袁亚愚,等译).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 (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贾春增,等译).社会学20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 Robert  Merton,Sociological  Ambivalence,A  Division  of  Mecmillan  Co.Inc  New  York,1976.
[4] Lewis  A.Coser,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London,1983.
[5] (美)刘易斯·科塞,(石人译).社会学名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7]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8] (法)雷蒙·阿隆,(葛志强,等译).社会学主要思潮[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9]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 (美)彼得·布劳,(孙非,等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1] Robert  Merton,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New
York,1976.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社会学的“个人”:现代性意涵及其问题和前景
来源:人民网(北京)
摘 要 社会学的“个人”是现代过程催生的重大历史产物之一,这一过程赋予了“个人”独特的现代性意涵,也造就了“个人”所背负的沉重问题:背弃自然、背对历史、社会共同性的迷误,这些问题表现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严重扭曲。在社会互构论看来,个人的现代性意涵对于破解现代性的重大问题和深刻危机有着根本性意义;必须开辟现代性的新走向以彻底变革人与自然的现有关系,拓展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视野以理解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真实意义,阐析现代社会的共同性意涵以重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 社会学的“个人”;现代性;社会互构论
人,更确切地说,社会学的“个人”至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人们对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探索越是深化,作为认识和反思的一个重要对象,“个人”也就越处于现代知识体系的中心位置。对于社会学而言,这也意味着“个人”是理解现代、把握未来所绕不开的知识之谜。社会互构论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社会学的“个人”是现代性过程的历史性产物,认识“个人”所具有的现代性意涵,对于破解现代性的重大问题和深刻危机有着根本性的意义。
一、社会学的“个人”来临及其现代性意涵
一直以来,“个人”是社会学研究中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学的“个人”的到来应当是一个历史性和革命性的事件,尽管人们对这一点也许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今天,我们已经将身处其中的许多社会生活现象视为了理所当然,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个人”也完全熟视无睹,因而很大程度上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有进行追询和明晰的必要。然而,社会学并未忘却“个人”走进历史时曾经具有的划时代涵义,而且认为这一点仍对现今和未来产生出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学的视野中,“现代”意味着社会生活结束了历史进程的“冰河期”,走进了一个炽热的时代,面对着一系列活跃和转变,集中了各种史无前例的 “发明”。而“个人”正是这些发明中的作品之一。
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已经以不同视角、在不同程度上察觉到这样一个问题 现代意义的个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含义。譬如,古典社会学 “三圣”对人的“现代性”的体悟至今仍引人入胜。霍布斯鲍姆这样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呼声”:资本主义世界无情地斩断了使人们隶属于“自然首长”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制度下的异化劳动给予了严厉的批判,阐述了当劳动失去了“本真”性,丧失了其价值意义,人本身也失去了尊严,成为了一种物化的存在,人性的丰富内涵被腐蚀、被剥夺,从而揭示了现代个人面对的非人道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以他的社会变迁理论阐明了历史的辩证法,指出了对这一社会进行制度性的改造并不是某一类人的特殊使命,而是世界性的远景过程,也是人和社会应当追求的道德境界与理想状态。这种理性主义的冷峻眼光与浪漫主义的激情风格的结合,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最有效和最有力的批判”(E.霍布斯鲍姆)。
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也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即个人进入运行着的社会整体并与之结合为一体的方式”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苦恼”并不是集中于某个特定阶级,而是普遍存在于整个社会,“资本家忧心如焚,工人则不满和愤怒” 。迪尔凯姆的关注和研究显示了宽阔的视野和持久的意涵 现代性过程使个人和社会面对的普遍性意义的困惑、问题和现象。正因如此,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绽射出一种人道主义的力量,透显了对人类文明演进的睿智理解。他的“现代性的苦恼”凝聚了对于与社会进步如影相伴的社会代价的深入思考,他的“文明苦旅”的感慨以罕有的学术形式展现了感人至深的浪漫主义情怀,将众多法国文坛巨匠对现代社会艰难成长的叹息提升到了社会学理论的高度,以深邃的学理意境超越了小仲马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入情描写、雨果“悲惨世界”的人性震撼、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欲哭无泪、福楼拜笔下流动的理想幻灭与心灵悲怆,等等。我们甚至可以从布迪厄晚年对“社会疾苦”或“社会苦难”的深度投入,看到迪尔凯姆开辟的学术传统继续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的伸展、拓延。
韦伯则将宏阔的历史目光投在了“个人在现代文明中的命运”的深切关怀之中,对现代社会的结构、组织、科层制、文化、宗教、伦理、政治、经济展开了“百科全书式的”讨论,勾画了一幅深邃邈远的现代性图景。透过这种思考,韦伯看到了现代性的一个侧面 走向现代是文明的理性化进程,这一过程贯穿在个人、群体、组织、国家的行动之中。他深刻地意识到了理性化及其相随而来的行动合理化,其中深藏的一系列令人难以取舍的悖谬:价值还是功利、理想还是现实、出世还是入世 。通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深层矛盾和分裂,韦伯表达了现代人对合理性的追求和论证始终存在着的内在紧张和无奈,他将现代性投给个人和社会的这一巨大困惑牢牢地刻上了“理性化铁笼”的符码。 不仅如此,他在其中传递了一个期待:“理性必须与具有凝聚力的目标和终极价值相结合,不然的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将变得失去意义和令人沮丧”。 韦伯的思考就是这样在社会学的理论田野上滚动、流淌,展示了他所理解的现代人和现代文明难以逃避的“宿命”。
这里还应提到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1881),此著不仅开创了现代社会的社区研究视角,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人的一种理解。滕尼斯主张:“人的意志的概念应该从双重的意义上去理解”,本质意志是从祖先继承下来的经历、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人类以自然方式结合而成的社区共同体的精神与感情的基础,其基本表现形式是本能、习惯和记忆;现代人的意志特征 理性思维的选择意志 则与之相反,是深思熟虑、努力奋斗、深谋细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旨在获利、得益和规避损失,而这正是社会的构成基础。所以他这样认为,人的本质意志包含着发展为共同体的条件,人的选择意志是产生社会的前提,“社区”与“社会”也因之划分开来。他主张:“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社会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因此,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 滕尼斯通过共同体与社会的讨论,刻画了现代性过程中传统社区的衰落,以及人类生活从“社区时代”走向“社会时代”的总体趋势,从而也展现了现代人的形貌 社区的瓦解、社会的兴起,处于这一过程的个人失去了“乡民”(the folk)身份,面对放逐、漂泊、四处流浪的命运,往昔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共同体化为了永久的想象。滕尼斯再次以社会学的浪漫主义,试图唤起现代人的价值记忆和理想憧憬。
古典社会学家对现代人及其苦恼和困境的天才体悟及深入思索,在社会互构论中成为了一种清晰的思想 社会学所说的“个人”是现代过程催生的重大历史产物之一,认识“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现代性意涵,是社会学理论得以展开的基本方式,也是探究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社会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何方” 的一个关键。
在社会互构论看来,现代个人意味着“传统人”的终结 因为传统已不再是使人们结合为一体的粘合剂。延续千年的土地配置的封建体制发生了变革,以之为基础的等级秩序和人身束缚也随之摧毁,血缘关系不再是牢不可破的人际纽带,地缘关系不再能提供坚实的依托,亲密关系基础上的生活共同体遭到重创,相濡以沫、守望互助的人群结合日渐式微,“集体记忆”不断受到削弱,长期积淀起来的习惯、风俗丧失了原有的效力,前现代生活世界的直接性、互识性、通透性的特征也已然不再,人们面对的社会情景越来越陌生和充满隔膜。在此过程中,人的精神支柱、信仰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获得了“解放”,他们卸下了“伦理人”的责任,可以自由地(亦即孤独地)奔赴现代的旅程。 所有这些都促成了“现代人”的到来。
无论自觉与否或情愿与否,个人在一个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社团社会中安身立命,必须遵循契约的原则,接受新的秩序、规则、制度体系,按照“选择意志”承担起自我的完全责任。人们似乎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本质上应当是自私的,满足自我私利、得到物质回报是行动的持久驱力,个人主义、利益最大化、个人权利至上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不仅如此,“优秀”的个人越来越熟谙这样一个道理:执着于自我欲望的满足仅仅是现代人的一般特征,通晓唤起、诱导、塑造和运用他人需要的技术才是更为重要的。与之相应的现实逻辑是,现代人作为理性化的动物,能够以有限的投入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效益,为此他要懂得如何进行的游戏,学会深思熟虑地谋划、运作和博弈,并掌握各种专业化、技术化、操作化的工具性手段。而且,经过了一种社会泛化,理性人不仅是现代个人,也是企业、组织、社团和政府机构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用社会学所说的“人的社会化”过程来比喻 “理性人”和“经济人”从最初的学术假设逐渐转变为了个人的认知、心智结构和行为方式。
立身于这样一个“市场化经济的陌生人社会”(郑杭生),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他具有高度的反思能力,对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行动及其意义进行反观,对自我的观念、经验图式、意识结构进行深究,再将反思的结果回馈到现实生活和实际需要之中。现代人变得适合于非人格化的社会情景,情感的功能更多地在于对人际关系的润滑作用,体制化、制度化的互动方式才是可信任的和有效率的。因此,形式化的程序是不可或缺 既是行动合法性的保证,也是解释其合理性、正义性的依据。也因如此,形式与程序往往具有了目的的意义,尽管事实上它们只是达成合理性和正义性的工具。这种专业化、技术化以及形式化、程序化促成的重要结果之一是 教育成为了“进身之阶”。霍布鲍姆斯基这样评论现代教育:“至少说是向精力、精明、勤奋,以及贪婪,打开了进身之路”,“在一定意义上,教育代表着个人主义式的工作竞争、 向才干之士开放的职业 ,以及实力战胜出身和关系。 凭实力取才,如经由考试或其他教育检定,已成为公认的理想典范。”
现今我们仍在目睹现代个人的持续进化:规模巨大的社会生产导致了大众消费和大众娱乐时代,并继续造就了新的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化,创造出新社会群体和阶层;发展中国家迎来了城市化高峰、空前的社会流动和大规模的移民;信息、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编制出多彩多姿的虚拟世界,不仅提高了社会系统的抽象化水平,也提供了社会资源“魔术”般的配置方式,财富占有的极化现象也更为普遍,由此牵动了公众关注的各种社会问题。认同和共识可能是最为艰难的话题之一 与探讨社会认同、共识、共享相比,谈论社会碎化、崩溃、解体显得更加容易。因而也就不难理解,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的终结和后现代的到来,被当做了一种解脱问题的出路。
总之,现代性引发了社会生活的种种巨变,“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和问题也不断显现,一系列现代性的社会效应也相继而来。正因如此,我们将“个人”视为“现代的”,是现代性的一个产物。在这个意义上,“个人”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尽管就本体论而言,人本身就是自觉的能动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的独特的规定性。然而,在认识论意义上,只有在现代性过程中,人才把自己作为一种客观内容,成为认识和反思的一个对象。从这一点上说,现代性是人的重要里程,是“个人”崛起的时代。
二、“个人” 现代性问题的“谜底”
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个人”呈现出种种的问题性,我们可视其为现代社会问题的一种微型聚合体。简单地说,这些问题体现在三个至关重要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进一步简括为三大问题 背弃自然、背对历史以及社会共同性的迷失。
背弃自然的选择。在现代个人的所有问题性中,最大的问题也许莫过于人选择了“背弃自然”的道路。精明的现代人发现了自然的软肋:它只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虽然伟大但却缺乏那种察觉、把握和控制自身过程的能力。对此,黑格尔的名言是:“自然和历史是两回事”,“自然没有历史”。现代人的这一“发现”将自己从自然中剥离了出来,就像霍布斯说的“一方面是自然,另一方面是人”,也结束了以往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现代人不再等待自然过程的来临,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社会事实、形塑历史过程,以使社会生活体现出某种目的性。这种与自然逆动的选择成为了现代性的奠基性思想,也造就了反自然的所谓“新人类”。现代人自信找到了“解密自然”的不二法门,从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这个世界今天已经没有秘密可言。” 随着西方文明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重建,实证主义也越来越成为了一种文化趋势。在社会学中,孔德创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迪尔凯姆倡导“社会的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也接受了实证方法、程序和技术的知识发展策略。科学和技术的话语成为了真理性的表达,与此相应的是,知识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否决了,伴随自然演化过程生长起来的本土知识、地方话语和乡土生存方式,也就失去了合理性和正当性。
今天,人们不得不穷于应对背弃自然所带来的各种代价 生态环境、绿色和能源问题的威胁,等等。这些教训折射出相互悖谬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与社会历史被界定为实质不同的两种过程,自然界因而是实现人的意志诉求和主观需要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强制性的人为安排可以使自然事物变为合意的、可控的和可支配的。另一方面,在自然过程和社会实践变得越来越人为化和主观化的同时,对理性以及科学方法的重视和强调也更为普遍,如果说人们最初是将各种实证的、量化的技术视为客观性、科学性的保证,那么后来却发生了手段和目的的置换,即实证的、量化的技术变成了客观性和科学性本身。我们可以更简略地概括为实质与形式的悖谬,即随着实质内容的人为化和主观化的发展,形式手段却呈现出理性化和客观化的趋势。在我们看来,这是解开现代性顽症的极为艰难的、绕不开的一个环节。
背对历史的追求。在现代人眼中,“现代”是时代的界分 界线的“另一边”是永远的过去,界线的“这一边”则是永新的我们。现代人的信条是:“历史站在我们一边”。所以,现代的就是反传统的;传统是落后和不文明的标志,因而是社会进步的障碍。因此,“瓦解传统”(鲍曼)被视为现代性的永恒特征,现代市场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秩序、规范、制度、体制,势必给一切传统的事物划上了句号。这种反传统的现代性开启了一个充满问题的旅程。当弃绝了传统的风习惯例、伦理准则、信仰和价值观,抛离了以往长期生活中培育的集体认同和共同理想,现代人也失却了精神的根基和诚信的屏障,每个人只能将自己当作真神,求助于“个人述说”。这也决定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注定要在风险中前行,如吉登斯所言,当传统完全消解时,不可预测性和不可计算性的新类型就会出现。
按照反传统的逻辑,现代个人必须永无止境地创造性破坏、毁灭式创新。美籍经济学家熊彼得刻画的企业家精神,提供了反传统的现代个人的经典象征。企业家(enterpriser)特指有事业心、有冒险精神、有进取心的人,勇于冒险和承担风险是企业家必备的特质;企业家有不同于常人的心态 追求效用最大化和“工业上或商业上的成功”,寻找“权力和独立的感觉”,以及征服、战斗、欢乐、冒险、成功的心理冲动,施展个人的能力和智慧、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的追求。在他看来,对于企业家而言,改变、创新、成功不再是手段,相反,这些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性的。很明显,禀执这种“创造性破坏”精神的现代个人,即使能够把握局部性、阶段性的至胜之道,但难以避免最终的、总体的失败结局。
社会共同性的迷失。无论今天的人们报以何种心态,他们几乎每日每时都会体验到“个人与社会的失谐”的事实,以及诚信、认同、共识、共享的烦恼。我们称之为社会共同性的迷失。即使理论上人们似乎都明了,如果每个人都放纵自己的欲望,势必导致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状态,然而实践中人们的普遍选择还是作为现代人,这意味着成为经济人、理性人、契约方式、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准则、最大化的信条、游戏的形式和程序的技术、适应“看不见的手”的逻辑。斯宾塞曾以社会进化论来解释现代人如何炼就了自己。他的观点是,进化的动力来自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既是自然也是社会的进化原则,由此划分出优劣并决定结局,劣等的个人、种族、国家在社会进化中将被淘汰。他还主张,社会进化过程贯穿着无限制的个人自由,个体朝着更自由、更少限制的方向发展。不难想象,“优胜劣汰,物竞天择”也是无限制个人自由的逻辑结果,胜利必然属于适应竞争的强者,弱者能够做的就是自认倒霉。
不仅如此,“斯宾塞还一贯认为,自由竞争能够创造出最优秀的社会以及最优秀的人类。 世界上现有的 原始 民族在欧洲人走过的路上刚刚起步,这条路最终将把他们引向欧洲现在的地位。” 按照这样的逻辑,不仅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剧烈的冲突,而且不同的文明体之间也必然会陷入持久的冲突。韦伯曾对现代人发出这样的嘲讽:“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如果个人与社会、文明与文明之间不能解决共同性问题,那么终将被这样的“废物”送上穷途末路。
现代个人的重大问题性 背弃自然、背对历史、社会共同性的迷失 是相互连带的,各种相关现象折射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问题的研究逐渐培育了社会学知识体系的独特质性。譬如,社会与国家、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生活世界与系统世界的矛盾关系,社会分化与整合、冲突与和谐、差异与一致、多元与共享的相依互制,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能动与规则、权力与资源(吉登斯)、场域与惯习(布迪厄)的研究,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价值性与工具性、实然与应然,以及传统与现代、大传统与小传统、地方与世界、本土与全球 等等,社会学以理论化、学术化的方式表达了对现代个人及其社会的问题性的回应,这一过程也凝练了社会学的多样理论视角、丰富的概念范式和不同的具体切入点。
三、“个人”的未来 终结还是崛起?
从启蒙时代开始,西方人自信“ 世界逐渐解密 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然而,后来的事实表明,这并没有解除现代人给自己投下的困境。相反,正是这种“解密世界”的自信导致了越来越深刻的现实困境。
历史社会学家以大尺度的宏阔视野和独特的知识魅力表达了难以抚慰的失落之情。斯宾格勒对西方文明、社会和人面临的危机予以了冷峻的检讨。通过地理视界对现代性文明轨道的巨幅扫视,他认为,这是从乡村、城镇走向城市再到世界城市的进程,也是城市挑战和灭绝乡村、最终否定和灭绝了自己的历史;这一过程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 乡土养料被截断了,人变为了城市动物,最终成为了世界城市的牺牲品;由于荒诞的生存形式 星罗棋布的道路网、密集的建筑物、迅捷的交通工具等,“存在完全失去了根基”。 他因而主张,文明是一种注定的命运,是随着城镇的病变而走向“死亡”的过程。汤因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从整体上研究历史呢?为什么要关照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所在区域意外的事物呢?”他借助比较文明的视野,深度透视了文明变迁过程中的历史与现实、整体与个体、社会与个人的冲突,他这样袒露极度的悲情:“在1915年和1916年,我学校中的朋友、同事约有一半死于战争。在其他交战国当中,我的同代人死亡的比例也不亚于此数。我在世上活得越久,我对恶毒地夺走这些人生命的行为便越发悲愤和愤慨。我不愿我的子孙后代再遭受同样的命运。”他告诫现代人:“人类无疑正在走向自我毁灭,除非我们能成功地形成天下如一家的状态”。
当代西方学者对现代人的失望达到了极致。如后现代主义者,他们试图以“最新的理论和政治前卫、比激进更激进、比新更新、超激进和超新的观点”, 对现代社会生活和人自身的意义进行了异常犀利的批判。如布西亚断言,凡生于意义者必将死于意义。后现代世界里不存在意义,它是一个虚无的世界,理论飘浮于虚空之中,没有任何可供停泊的安全港湾。后现代场景展现的是意义已死的符号和冻结了的形式,它们不断地变化出一些新的组合形式。后现代可以被看作是在现代性的意义、指涉对象以及终极目标被结构之后,对虚空和痛苦所做出的反应;玩弄碎片,这就是后现代。 这些批判竭力想表现出“人”、“个人”和“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可疑性,最终是消解了“人”、“个人”和“社会”具有的真实意义。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对现代性过程确立起来的关于“个人”及其社会的理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福柯和福山的看法更具有极化倾向。对于现代人的前景“究竟是终结还是复兴?”的问题,他们以“人的终结”或“最后的人”作为答案。福柯把“人”视为历史中的一个“怪物”:他的登录是一个大事件 文明辨认出现代,重新划定了人与人的等级区分、重建了知识的分类学、确立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规定了现代人的能看与能说之间的独特关系。福柯用理智人与疯狂人的冲突来讽喻现代人之间横亘的难以逾越的沟壑。他主张,现代思想有义务去重述历史,揭露“人”造成的缺憾、焦虑和罪恶,而这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到斯宾格勒的一个思想主题。他并且断言,“人”正接近其终点,“想到人只是一个近来的发明,一个尚未具有200年的人物,一个人类知识中的简单褶痕,想到一旦人类知识发现一种新的形式,人就会消失,这是令人鼓舞的,并且是深切安慰的。” 福山则强调,历史必然走向终结,这是从基督教开始的所有世界普遍史中的“题中之义” ,自由民主原则和制度的普遍实现如同“最后审判日”。福山坦承,自由民主国家最典型的公民是“最后之人”,这是由一种欲望和理性组合而成但却没有抱负的人,这种人经过对长远利益的算计,很巧妙地以一种新的方法满足了一大堆眼前小小的需要。他毫不隐晦对“最后之人”的蔑视:没有任何获得比他人更伟大的认可的欲望,没有杰出感和成就感;完全沉湎于他的幸福而对不能超越这些愿望不会感到任何羞愧。福山的最后结论是:“最后之人”已经不再是人类了。上述见解中虽然包含了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但无疑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方现代性所导致的致命危机,表达了人们对这一现实处境的迷惘、无助的焦虑,也痛陈了对这种社会现状的反思和批判。我们从中所得到的总体印象是:许多研究者往往只是宣泄了内心的悲怆。“西方现代性论者所持的立场无法跳出合法性、理性化、工业化等强调社会与自然、社会与个体对立而存在的思维逻辑,因此无法对后现代论者作出有说服力的回应。而后现代论者着眼于现代性发展的负面后果,强调现代性论者 此路不通 的理由,而对建构性的 另寻他路 则是无能为
尽管在相当一部分学者看来,现代人已经失去了未来,我们所看到的社会事实是:生活之流依然奔腾不息,“现代人”仍在努力奋争、继续前行,以这种方式积极地“闯入”未来。在我们看来,如果现代人和现代社会要为自己赢得有生命的未来,就必须破解现代性过程的那些关键问题。对于现代个人的重大问题性 背弃自然、背对历史、社会共同性的迷失,社会互构论的基本回答是:开辟现代性的新走向以彻底变革人与自然的现有关系,拓展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视野以理解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真实意义,阐析现代社会的共同性意涵以重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新型现代性: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彻底变革。2003年,社会互构论在深入分析现代性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旧式现代性”与“新型现代性”的重要概念,指出了自现代以来,人类社会行入了西方文化理念设定的价值轨道,以征服自然和主宰自然作为人的自由的前提、人类解放的根基,从而在起点上就注定了现代性的陈旧性及其难以化解的危机。这种建立在自然和社会的双重代价基础之上的现代性,即为旧式现代性。我们倡导一种新的现代性理念,这种现代性应当是能够充分发挥本国特色优势,包容吸纳西方现代性的一切优点的现代性,是能够促进两种文明的共同发展、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系统,使人与自然永远相携共存、使人类社会自身获得永久安全的现代性。这种以人为本、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双赢,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即为新型现代性。
有学者作了这样的评论:转型中的中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表明,“旧式现代性”本身已是死路一条,继续沿着“旧式现代性”之路走下去注定是没有出路的。这迫使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走上一条新式道路,也就是“新型现代性”之路。不管人们主观是否情愿,客观现实在逼着中国不得不走上这条力争“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新路。 社会互构论以新的理论形式阐发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天、地、人乃是“同源互构”的关系,并认为,这一点是社会变迁应当遵循的法则,是构建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基础,同时也是个人内在的品格教化、道德修为和伦理养成的基准。按照社会互构论的观点,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必须促成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伙伴关系,这是使现代性获得新生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广义社会转型论: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社会转型,是社会互构论的一个贯通性的理论原则。在后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提升为了“社会学两维研究视野” 现代性全球化的长波进程与本土社会转型的特殊脉动,并视之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两个相依不离的观察维度。这些思想为广义社会转型论奠定了的理论基础,从而推动了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再认识。根据广义社会转型论的基本观点,人类生活和组织模式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从现代迈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的现代过程的社会变迁;现代性和社会转型过程始终绕不开“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我们重新阐释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与现代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状态,而是一体相联、互为表达、彼此推进的;两者始终应当是相互规定和彼此揭明的。“传统”是相对于“现代”才体现出自身的意义,传统是现代的另一种表达,也是现代的一种最真实的印证。并非在“传统”之后才有了“现代”,恰恰相反,我们是因为有了“现代”而发生“传统”,“传统”实质上就是“现代”的另一面,是对“现代”更为深刻的表达和揭示。传统是保留在现代人的记忆中、话语中、行动中的那一部分过去;现代人通过对过去“重构”和“新构”等方式生产出传统。因此,传统是“活着的过去”,是能够“活到”现在的那一部分过去;作为活着的过去,传统也是“现在”,甚至会是“未来”,因为它们往往会蕴生出更为长久的社会趋势。这里的深刻启示在于:只要我们还保持着现代性的文化情节,我们的现代旅程就仍在继续,“传统的发明”就不会终结,因为迈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过程总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统;现代性、社会转型研究也就始终会面对“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传统与现代的这种深刻蕴意,使得广义转型论成为了社会学的一个不老的论题。 对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上述理解,有助于我们以新的眼光看待本土社会中蕴含的无形无相的“软资源”,这些非物质的、无形的、柔性的、符号的文化资源往往是没有可比性的、无可替代的、不可复制的也是独有的,因而“传统”是使“现代”生机永驻的源泉。
现代社会共同性的再阐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建。现代性过程个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关系是社会互构论的一个主题性论域。随着社会分工、分层和流动的发展,个人之间也愈加分化、差别化和多样化,“我们何以共同生活”也成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通过社会互构论的基本观点,我们形成了关于利益共同体与意义共同性的阐述。在实践中,社会共同性至少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利益共同性与意义共同性。利益共同性往往更为直接地表达了一个社会的利益结构是否公平正义的,与特定基本利益结构相应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并提供了社会合作的框架以及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体系的基础。意义共同性或价值共同性,是不同社会成员、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得利益、所处地位、所获声望,自我赋予相似或相同的认知。社会成员、群体或阶层对自我利益赋予怎样的意义,涉及到“意义的共同性”问题,这在任何一个社会的共同生活中都有着核心位置。
意义共同性以利益共同性为基础,但又不等于利益共同性。因为利益共同性并不能必然保证产生意义共同性,社会成员、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有可能对相同的利益赋予不同的意义,甚至相反的意义,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培育、提高社会成员将利益共同性转化为价值共同性的实际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快速变迁和明显分化的时期,社会越来越凸显出对于意义共同性的要求。社会成员在观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共同性,其意义绝不亚于社会在利益结构方面的共同性。不论是社会共同体,还是社会共同性,都是与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制度创新、价值重塑,构建起上述共同体和共同性,培育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这是最根本的社会“黏合剂”。总之我们认为,“个人”是现代性造就的一个谜,它给新兴的社会科学提供了持久的题材,也使古老的人文学科焕发出新的活力。特别是对于社会学,从这一学科诞生之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成为了一个必须破解的问题,而“个人”本身就深藏着这一问题的谜底。对于社会互构论,个人如何在现代性过程中经历了“主体化”,成为有自觉行动能力的社会主体;在现代社会劳动分工体系如何会有不同的位置、身份,这又如何促成了社会行动主体的分化、利益取向的差别、行动方式的类别化、行动关联的更新;这些变化如何造成了现代行动主体(个体、集体、社会以及国家)的多元并立的格局;这些形质各异的社会主体何以能进行持久的社会合作,何以才能够达成社会的和谐 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释都汇成了社会学理论及其方法的底蕴和根基。
原载:《河北学刊》2010年第3期
社会学笔记
(一)浅析社会的五大特征
在天涯互助中,看到了朝生暮死的蝴蝶网友给《写尽最后的悲伤》一文的回复:
“看看身旁紧坐的女儿和我一起读完这一切,忍不住看了又看,是啊,社会,我今天交给你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明天你还给我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呢,今天我交给你一个鲜活的生命,你是否会像我一样去爱惜她?你是否会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的去爱她?我们应该怎么做?人们应该怎么做?”
是啊,每个人,每个步入社会的人,每个开始思考人生的人,每个开始寻找幸福的人,每个心存美好的人,每个开始探寻人生意义的人都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简单思考之后,我作了如下回复:
“社会,是什么呢?社会,就是我们每个人赋予它一种禀性的整合,又向一面镜子,会映射出一个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我们每个人都多向它微笑,向它展示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它就会具有更多美好的禀性和特质。让我们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它。
握手!”
但是,觉得这思考还远远不够,还十分肤浅。社会,究竟是什么呢?虽然我们天天生活于其中,而此时此刻,我却发现,我对它竟然是如此的陌生!就象是你朝夕相对的人,可是,忽然有一天,你却发现,你对他(她)是如此地缺乏了解!
查了词源,查了社会学专论,了解社会的定义、各种分类、特点和功能,写了个学习笔记,对社会有了一点生呑活剥的认识。于是想借这只无力的笔,传递给人们一些什么。不求科学性,但求一种理解和沟通。
总的来说,社会,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公共环境,社会,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社会,是一种文化……
按自己的理解,来浅析一下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的五种重要特征。
一、从事生产活动特征。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去创造,要么去分别人的一杯羹。无怨无悔地与你分享的,是你的父母,要么,就是那些心存仁爱的人们。如果你不去创造,不是有人愿意与分享,那么就只能是剥夺或乞求。创造是人性之美,他人与你共享是爱,是善,而剥夺和乞求要么是可悲,要么是无耻,要么是罪恶和血腥。
二、具有明确区域界限的具体社会的特征。
人性的冲突,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资源的有限和私有性。资源的有限,就业机会的有限,就使得一个具体的社会有着明确的区域界限,大到国家联合体,国家,小到地区、社会团体和家庭都有限定的活动空间。而利益之争就常常使资源有限的具体社会常常去挑战资源比较丰厚又自卫能力较弱的具体社会。大到战争小到吵架,不一而足。
贫富差距的加大,便使得有限的社会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其他众多生灵的生存和发展就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必然导致向自然掠夺资源以维持生存和享受。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无疑会使使人类的共同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个社会历史时期都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历史很不了解,但学过的知识中知道,古人讲天人合一,今人讲保护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都是为了改善公共的生存环境,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生存能力。同时,还要去发现新的资源。
三、社会的文化特征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从孩童开始,就学习种种社会行为规范。,学会做人要诚实、勤劳等传统美德,甚至贯穿于一生,并逐渐步入社会。无论是社会发展起导和规范作用的国家权利机构、还是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在以各种形式引导或强制人们规范行为,并且有意识地强化人们的自律意识。
共同的利益,则是促使人们尊重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品质内在原因,它塑造了人性中阳光的一面。可是,个人利益又往往促使人们象甩掉这些规范性的东西和品质,造成了一种人性冲突。本人愚钝,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一直不理解的,成年人反而道德水平不如儿童和青少年的原因了吧。一为生存,二为享受,有些人遵循的是丛林规则而非社会规则,有些人时而遵循丛林规则时而遵循社会规则。坦言,完全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去生活的人到底有多少?如有且众,社会有序,反之,各自都在做着缩小自身空间的事而不自知,在得到局部利益的同时失去的可能更多。
四、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特征
具体的社会,各种物质资源和文化传承体现了社会的连续性特征,而具体社会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小到物物交换大到开放搞活又体现了社会的非连续特征。前者维系着具体社会内部的利益保障,而后者则是保障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五、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特征
资源的有限性、利益的排它性导致了人性的冲突、利益冲突。要维护具体社会的利益,保障共同创造社会财富,调整利益的合理分配,保障人与人之间,利益集团之间和平共处,就必然要规范人的行为,进行社会的自我调节。
无论哪个国家,都有这方面的文化,通过故事或者教科书、宣传社会行为规范来教育下一代。鼓励人们劳动创造,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去享受。当然儿童老人等无劳动能力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则除外。而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状况决定了这部分不能从事劳动生产的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创造者,常被授予各种荣誉甚至物质财富。法制社会中,还进行相关立法,保护人们权益。乃至通过公众舆论监督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良性的社会机制,也会尽力地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可以从事劳动的人们。进行各种培训,让人们学会各种劳动技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从而增加自食其力的人群,促进社会公平也对社会环境的改善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自身生存环境的恶化和习得的知识也会使人们受到教益,自觉地维护公共环境和整体利益。曾经担心人类的自私心理会导致人类社会发展到自我毁灭的地步,而并不了解社会的自身调节功能。而了解了社会调节功能之后,不禁又心存疑问,但这种调节功能到底有多大?是否象弹簧一样存在所能承受的底限?
我想,这恐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数量以及人们创造能力有关。如果消耗大于生产,这种利益争夺就会日益激烈,如果人类可以开辟出更大的生存空间,生产大于消耗,并且从人口和个人的消费上加以足够的控制,就可以维持一种动态平衡。最大的威胁应该来自于自然环境带来的灾难,人类规避自然灾害和宇宙灾难的难力还是极其有限的。这些灾难,一方面来自于人为的环境破坏,另一方面,就是自然的变化。这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风险和危机。
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时刻应该存在这样一个意识。而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勤俭节约永远是一种美德。譬如水资源,石油和各种矿产资源。看了世界水资源的相关资料,恐怕面临最紧迫的恐慌就是水慌,因此,提高个人、部门以及产业部门的节水意识相当重要。
社会调节和人们自律意识的提高常常发生在过去时,出现某种状况之后,才会强烈地提出某种诉求,或许会制订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从而进行大大小小的调整,亡羊补牢的行为当属此类。因此,人们从意识上具有一种滞后性,耗费的社会管理成本也比较多。而未雨绸缪调节行为也有很多,这就体现了这种调节功能的超前性。发展医疗事业,是为了治病救人,而发展卫生事业,则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事实证明,能预见事情的发生并且防微杜渐则可以降低社会的管理成本。而对于具有预见能力的行为也应该予以鼓励。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也是一种前瞻性的具体体现。但是,法律法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如原来收容遣送制度以孙志刚事件画上了句号。
社会调节需要超前性,但是,一定是要切合实际的超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大跃进,就体现出这种社会调节功能的超前性。事实证明,不合适宜的超前也必然导致失败的结局。
综上所述,尽最大可能去合作,就可以争取到最多的生存机会、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为自身计,也为子孙计。
如果说社会是海洋,每个人就象这大海中的一滴水,海洋环境是靠每一滴水来保持的,而发生赤潮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有些水滴中的杂质不利于海洋环境。如果能够在放入每一滴水之前都对其进行必要的净化和处理,整个社会环境就是良性的。
衷心希望,今天,我们把一个可爱的孩子鲜活的生命交给社会,明天,她能够再还我们一个优秀的孩子,良性的社会细胞。
3:30 2003-9-4初稿
16:50 2003-9-5再稿
来源:人民网
社会学名词解释(二)
社会学名词解释二
社会分层
social stratification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等级内部还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到了19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后,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阶级,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作出独特的分析,在理论上有着重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揭示了私有制下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对阶级与阶层作出了全面的阐述和深刻的分析。
在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他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三条标准既是互相联系的,又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此后,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分层的研究,大多继承韦伯的上述观点,归纳起来有:①把社会划分成几个大的阶级。②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个层次。③续谱排列。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与身分声望等方面的具体而细致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连续排列的多个小层,即续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社会学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职业声望的测量。另外,西方一些学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出现了一个中间阶级,即所谓管理者阶层。他们研究的趣旨在于这个阶层的定义和归属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80年代以来,有些社会主义国家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分化现象。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正在对社会分层作新的探讨。
社会互动
就是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在社会互动中,交互作用是社会互动的基本特征。
个人或群体互动的产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之间,这是互动的结构条件;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动才产生互动,不论这种依赖性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是亲和的还是排斥的;3、参加互动的人都是有意识的,都基于行动者一定的需要与利益,都力图用头脑中成熟了的计划去调动另一方的行动;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5、社会互动还会带来一定的效果,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 环境产生一定的作用;6、无论是个人或群体的互动都不可能为所欲为、随心所欲,都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引导下行动;7、互动的双方一般互为主体或客体,沟通双方使用统一或相通的符号,沟通双方对交往情境有相同的理解,沟通双方是相互影响的。
互动对于社会成员的功能在于:1、当人们发生社会互动时,他们对外在世界发生了共同的意义,对外在的文化和环境有了共同的了解;2、互动是将文化规范和价值代代相传的一种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将新生代予以社会化,并将文化传递下去;3、社会互动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互动有5个维度:1、向度-社会互动的方向;2、深度-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3、广度-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4、频度-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5、强度-互动双方交往时情感的强烈程度。
决定任何互动关系性质的因素无非是利益或精神两大类,只不过所占比例大小不同而已。从互动的性质上可分为理性互动和非理性互动。理性互动以物质利益为中心,非理性互动以精神为中心。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社会互动的宏观理论
科塞反传统观点地认为冲突对社会具有正面功能,他认为冲突是指不涉及双方关系的基础、不冲击核心价值的对抗,是系统内不同部分之间的对抗,是社会系统可容忍的对抗。他的主要思想是:1、冲突对社会和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1)、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界线;2)、群体发生冲突时,可促进群体内部团结;3)、虚构的冲突对群体也具有聚合作用;4)、不断与外部发生冲突的群体往往不容忍内部冲突。2、冲突对社会具有稳定功能;3、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有促进作用;4、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5、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产生冲突的原因:1、不平等系统中的下层成员趆怀疑现存的稀缺资源的分配方式的合法性,他们就趆有可能起来斗争;2、下层被剥夺状态,相对剥夺比绝对剥夺更可能引起不公平感,更有可能引起被剥夺者的不满和反抗;3、对群体或社会的忠诚,个体或群体之间由于对地位、权力和财富的要求,或由于对对立的价值系统的效忠而形成了冲突;4、亲密关系,密切的社会关系包含冲突的原因。
二、社会互动的微观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这一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人们通过“支付-回报-再支付-再回报”的行动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结构。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特点是:1、人们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他们只是想在交换关系中得到某些利润;2、人在交换中并非常常从长远着想或进行理性计算;3、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依从、爱、情感,以及其它紧缺的物质产品;4、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而不是仅仅在市场中才有交换行为。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可以说,人们的互动之所以与动物截然不同,其原因在于人是生活在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上,即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思考并解释的世界。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有:1、符号在人们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4、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和修正自我的概念。
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人物:戈夫曼-拟剧论,认为生活是演戏,他的理论被称为印象管理;布鲁姆-认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在于人际交往的礼仪,礼仪把日常互动联系在一起:1、表意礼仪;2、回避礼仪;3、维护关系的礼仪;4、认可礼仪。礼仪的功能在于:1、像交通信号灯一样保证互动的顺利进行并指挥他们避开危险地带;2、保证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不受伤害;3、互惠原则。
符号互动理论的缺陷在于: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关注的仅仅是个体互动方式,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人的互动的制约,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减少了它对群体互动的解释力;同时,人的行为是多样化的,对有些人印象管理有解释力,对那些真诚、坦率的人不具有解释力。
三、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与沟通
非言语互动分为三大类:动态无声的互动(1、手势;2、运动体态;3、触摸;4、眼神;5、面部表情)、静态无声的互动(1、静止体态;2、人际距离)、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社会互动的类型
顺从型互动:行动者之间发生性质相同或方向一致的行动过程,有暗示、模仿、从众三种形式。
暗示的作用:1、能造成行动者的行为倾向;2、能重新引起以往曾有过的行为的倾向;3、能加强某种行为倾向。
容易引起暗示的社会条件是:1、暗示者的地位具有权威性;2、刺激的反复与持久性;3、有的放矢发出的暗示比无的放矢更有效。
模仿可分三类:1、无意模仿;2、有意模仿;3、选择模仿。
从众有3种形式:1、缺乏判断的从众;2、违心的从众;3、表里一致的从众。
从众与模仿的区别:1、模仿是自愿的行为,而从众并非是自愿的行为,具有消极性;2、模仿是没有外部压力情况下的行为,从众则是在受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的一种行为,可以说从众是一种有压力的特殊的模仿;3、模仿的对象可是多数人,也可是少数人,从众的对象则一定是多数人。
二、合作型互动
1、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区别:1、内容与范围的宽窄不同,社会交换不仅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2、经济交换比社会交换导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楚;3、经济交换有明确的规则和法律保护,社会交换则是自愿行为;4、经济交换的价值与价格非常清楚;5、经济交换的目的是功利性的,社会交换则不完全是功利性。
社会交换的四个要素:1、目标;2、支付;3、回报;4、效益;4、
2、援助行为
援助行为有三类:1、单向性援助,这种行为往往是无私精神和崇高风尚的外显;2、双向型援助,具有稳定关系的双方容易成为互助的对象;3、牺牲型援助,这是一种最高行为的援助行为,没有利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不行的。
与援助行为相反的是集体性坐视不救或旁观者的冷漠。
集体性坐视不救从内容上看有两类:1、突发性灾难;2、受犯罪分子攻击。
在突发事件的特殊场合,人们的社会行动会受到一些特殊的心理因素的影响:1、情况不明,判断模糊;2、期待暗示,相互误解;3、屈从压力,盲目从众;4、责任分明,相互推诿;5、怕惹麻烦,危及自身。
道德观是利他的,无论人多人少,都会挺身而出,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集体性良知麻痹,折射出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们特有的复杂心态和道德状况;见义勇为不仅是道德的选择,也是理性的选择,少数人的拚死相助、见义勇为,甚至牺牲生命,会使邪恶势力得到有力的遏制。
三、冲突型互动
科塞把冲突分为两种类型:1、现实性冲突;2、非现实性冲突。
桂斯拨把冲突分为两类:1、共意冲突;2、异意冲突。
按照冲突的程度可分为:1、竞争(竞争有几个特点:1)、资源目标有限;2)、结果总有差异;3)、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行为;4、趆出规则就会转向斗争。)2、斗争(斗争的三种形式:1)、口角;2)、打斗;3)、械斗。)3、战争(其特点是:1)、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时间比较长久,是冲突的最高形式;2)、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发挥了人类高度的智慧。主动发生战争的一方具有三个方面的要素:强制、暴力和霸权。)4、恐怖主义(特征:1)、目的带有政治性;2)、手段是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暴力形式主要有暗杀、袭击、绑架、劫持人质、爆炸、纵火等;3)、攻击目标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目标一般为游客和大众,间接目标是政府;4)、是所有犯罪中最能造成人们恐惧心理的行动;5)、崇拜者和实施者是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
桂斯拨认为冲突结果有四种类型:1、引退;2、强加;3、皈依;4、妥协。
冲突发生后促使对方就范的方式有三种:1、说服;2、强制;3、利诱。
谈判中第三者扮演的角色:1、中间人;2、调停者;3、仲裁者。
社会学读书摘抄笔记
社会学的起源
社会学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环境下孕育的。1798年,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出生在一个中级官僚家庭,在上中学的时候,他就放弃了父母信奉的天主教,开始接受自由和革命的思想。可是,在他进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以后,他就开始体会到革命的残酷了。1816年,王朝复辟政府怀疑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为雅各宾派,将该校关闭,迫使孔德不得不在没有毕业的情况下就开始谋生。早期的生活体验使得孔德终身都为探讨稳定、秩序社会的可能性而努力,也为孔德早期接受圣西门(Henri de Saint-Simon)的科学社会思想奠定了基础。尽管圣西门并不了解科学,但他却雄辩地论述了科学的重要意义,并认为科学家在重新组织社会方面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1817年,孔德投靠圣西门,成为他的秘书,在与圣西门的共事中,孔德逐渐接受了科学能够改造社会的思想。1822年,孔德在《工业制度》上发表了《重组社会的必要的科学工作简介》,正式提出了科学应该介入社会的重组,“科学家在我们的时代应当把政治学提高到观察(经验)科学的地位”。也是在这个时期,孔德认为神学和尚武的社会正在消失,科学的和工业的社会正在形成,二者的矛盾正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孔德认识到,从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转变,永远不可能是连续的和直接的,总有一个过渡的混乱状态。但是如果把无政府混乱状态的罪恶与旧制度的缺点相比,却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励或激发新的制度;而且在旧制度消灭以前,人们不可能对新制度形成任何适应的态度。因此,只凭一次的革命是根本不足以改组危机中的社会的,智力的改革才是保证社会变革成功的条件。从这里,孔德开始了他探讨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艰难历程。如果说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纷乱社会是孔德思考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诱致性因素的话,那么孔德与圣西门的决裂和家事的不幸则是他渴望安定与安全社会的一种动力。1824年,孔德由于与圣西门之间发生著作署名问题纠纷而与圣西门决裂。对此,孔德认为,和一个道德败坏、玩弄手段的人的有害联系,对他造成了令人不快的影响。就在他与圣西门决裂一年之后,他却宽容地与一个从良的妓女结婚,由此构成了他自己认为的“一生中犯过的惟一真正严重的错误”,原因是这位夫人多次出走,1826年还导致了孔德患精神病而住进医院。在这样的环境中,孔德试图用他的实证哲学来解决问题。在《实证哲学教程》(1838年)第三卷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个概念。
严复其人
严复(又名宗光,字几道、又陵,1854——1921),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传播社会学的先驱者。“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肄言何?发专科之旨趣,究功用之所施,而视之以所治之方也。”(《群学肄言-译序》)。
如果说自然科学研究是在寻找自然的规律的话,那么,社会学的研究就是在寻找社会规律。在人们的观察中,有些自然现象的规律非常直观,譬如万有引力定律。可是对于社会的规律,人们却很难获得直观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成功的实地观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费孝通教授的《江村经济》。1963年,费孝通教授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进行了几个月的实地观察,后来根据观察所得,写成了《江村经济》,系统地分析了开弦弓村农民的日常生活。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的是显示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同上,92-93页)
“霍桑效应”
20世纪30年代早期,一批研究管理的学者对西部电器进行观察,探讨影响生产效率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者发现,无论是增加车间的照明,还是减少车间的照明,生产效率同样增加。研究者们感到蹊跷,通过访谈才发现,效率之所以提高并不是因为照明条件的变化,而是因为工人知道有人在对他们进行观察。这就是所谓的“霍桑效应”。如果不公开而采用隐蔽性观察,研究者又面临严肃的道德问题:为了观察研究对象,研究者是否有权欺骗被研究者,并且侵犯他人的隐私?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两难在社会学界,已经争论了许多年,而且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代差问题
所谓代差(gap of generations),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因此,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从这个意义上说,代差的存在是客观的,代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社会的变迁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代差问题听之任之。如果对代差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有意识地加以调适,势必造成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世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种种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对代差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第一,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第二,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不能笼统地说老年人保守或说青年人激进,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上,99-100页)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尽管人口的压力问题直到20世纪才突显出来,但是,对这一问题早在18世纪末期就有人意识到,并提出了警示。1798年,马尔萨斯(T . Malthus)在其《人口原理》中对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粗略的描述和预测。他提出,在人类永恒的性欲驱使下,人口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粮食和其他物质资源则是以算术级数增长。这样,人口的增长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同时也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食物供应量,最终会使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马尔萨斯认为,尽管食品供应不足或饥荒很少直接减少人口,但是,因此而诱发的战争、疾病和贫困是对人口增长的“积极抑制”,因为其他预防性抑制并不让人乐观。如果从可能性或前瞻性的角度看,在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他提出的一些问题确实还是值得人们关注和预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口几何级数增长的可能性。第二个问题是资源的有限性。第三个问题是过度人口增长可能导致的悲剧性社会后果。(同上,370-371页)
社会学读书笔记(二)
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曾经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企业(即使是具有相当理性化的资本主义核算的),在经济文献允许我们做判断的所有文明国家中都是早已存在的。在中国、巴比伦、埃及,在古代地中海地区,在中世纪以及在近代,都一直存在着。”然而,近代西方却发展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主义,即以自由劳动力的理性组织方式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这样一种现代形式的资本主义之所以首先并且只在西方出现,与新教伦理有很大关系。经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认为,尘世间的劳动是每个教徒的“天职”(calling),是教徒为上帝增加荣耀,从而使自己灵魂获救的惟一手段。在这样一种宗教伦理的影响下,新教徒倾向于过一种系统的、理性的、节俭的生活。正是这样一种“入世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了以挣钱为目的、以挣钱为责任的“资本主义精神”,从而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扩张。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道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以最大限度的利润为目的,而且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合理组织劳动和生产的企业。综观人类的历史,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会贪财,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财富。与巧取豪夺、投机冒险和杀人越货不同的是,资本主义采用了纪律和科学来获得财富、用理性来积累财富。从韦伯立场来看,如果说在以往的社会中人们还相信各种基于迷信和习俗等长期存在的信念的话,那么在工业社会里,人们更多的是考虑工具性的效用和结果,更相信摆在面前的现实和合乎科学的逻辑,生活本身变成了人们考虑的第一问题,而不是来世,这种基于算计的生活理念,就是现代社会的理性。由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工业革命、因工业革命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所发展的科层制度,都不能证明神灵的作用,而只能证明工具理性的效用。韦伯认为,隐藏在行动背后的是特殊的宗教信仰(新教伦理)。
我国现在的职业声望观
职业声望观是社会成员对各种职业的综合性评析,是通过职业声望评价表现出来的。所谓职业声望评价,就是依据社会成员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所作的主观评价,将各个职业按高低顺序加以排列。我国当前的职业声望观如下(按声望分值高低排列,共100种职业,仅供参考):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医生、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官、飞行员、检察官、律师、建筑师、高级军官、大学普通教师、银行行长、翻译、音乐家、作家、画家、教练员、记者、编辑、电视节目主持人、电台播音员、运动员、国家机关局长、公司董事长、导演、中小学教师、中级军官、服装设计师、国家机关处长、海关工作人员、地质勘探人员、公司经理、幼儿园教师、护士、空中小姐、大企业厂长、消防人员、会计、公安人员、外企高级雇员、农业技术人员、大饭店厨师、银行普通职员、交通警、演员、电脑经销商、工商税务人员、国家机关普通职员、邮递员、士兵、房地产商、导游、出版商、美容美发师、图书馆公里人员、单位工会主席、小企业厂长、保险公司业务员、外企普通雇员、公共汽车司机、车间主任、种田农民、时装模特、汽车修理工、列车乘务员、电工、环卫工人、炼钢工人、兽医、裁缝、出租汽车司机、居委会主任、采购员、寻呼台小姐、房管局管理员、木工、纺织工人、售票员、专职炒股员、矿工、个体户、流行歌星、建筑工人、印刷工人、小商店业主、小餐馆厨师、售货员、乡镇企业人员、进城经商的农民、单位保安人员、进城做工的农民、搬运工、保姆、包工头、废品收购人员、人力车夫、传达室人员。(同上,245-247页)
吉登斯喝咖啡的例子
吉登斯在谈到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时候,曾经举了一个喝咖啡的例子。一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社会学能够对它说什么呢?
首先,咖啡并不只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东西。作为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咖啡还具有象征价值。有时候,与喝咖啡相关的仪式比喝(消费活动)更为重要。
第二,咖啡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是一种毒品,对大脑有刺激性作用,许多人喝咖啡就是为了提神,熬过自己难熬的时光。不过,人们并不把嗜好喝咖啡的人看成是吸毒的人。但是,如果你只是要咖啡因(吸毒),情况就不同了,大多数社会并不容许人们吸毒。不过,也有社会容许消费大麻甚至可卡因,但却反对浪费咖啡。为什么这样呢?这是社会学家有兴趣探讨的问题。
第三,喝一杯咖啡使一个人卷入到了全球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中。咖啡生产地大多数是贫穷国家,而消费地大多数在一些富裕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值的商品,是许多国家最大的外汇来源。咖啡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国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由于现代社会没有一个社会能够置身于桃花源中,研究这种全球化的贸易,也是社会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四,正因为如此,咖啡也变成了一种政治。由于咖啡的种植已经十分普及,已变得“品牌化”,而喝什么样的咖啡就变成了消费者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譬如纯天然的咖啡、无咖啡因的咖啡和“公平贸易”咖啡等等。可以到特色咖啡厅,也可以到“星巴克”连锁店。喝咖啡的人们可联合抵制来自某些国家的咖啡。对于这样的现象,社会学家也有兴趣,譬如全球化让人们关注遥远的事物、如何产生对新事物的认知?
第五,喝一杯咖啡的行动隐含了某种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与人们熟悉的茶、香蕉、土豆和白糖一样,咖啡成为一般消费品,也只是18世纪晚期以后的事。虽然咖啡源于中东,西方人对咖啡的消费是殖民扩张时期才开始的,那么西方人到底怎样看待咖啡?过去和今天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咖啡与世界贸易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家感兴趣的问题。总之,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看到,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的现象。
涂尔干的自杀研究
在19世纪,人们都相信自杀是个人的事情,与社会没有关系。是否自杀、如何自杀、什么时候自杀和在哪里自杀都是个体的事情,但是,把个体的自杀行为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讨论,就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意义,就变成了一个公共议题。涂尔干1888年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自杀和自杀率》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涂尔干就试图将个人的自杀现象同一个社会的自杀率区分开来。一方面他强调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无论是什么理由(积极的或消极的),只要人们知道某个行为将会导致生命的结束并且实施了这样的行为,都是自杀;另一方面,对社会而言,在统计的意义上,自杀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的、不可预见的自主行为会形成稳定的社会现象?涂尔干认为,两者之间一定有什么联系,而且这样的联系不是心理的、不是生物学的、也不是经历式的,而是社会的。摒弃对个人自杀的故事式解释,也摒弃针对自杀率的数字游戏,而把他们看做是社会的现象或事实,并用社会的原因来解释。这就是涂尔干所确立的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涂尔干的研究证明(尽管后来对他的研究有很多批评),某个人的自杀并不构成社会现象,而一个社会的自杀率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会的问题,对自杀率的解释就不能够还原为个人的心理因素,而必须从社会事实的社会现象和构成社会现象的原因。而对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必须以社会的共识为基础,但寻求共识的过程就超出了社会学所能够驾驭的范围。人们的自杀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每一个人自杀的理由都不一样,每个人选择自杀时的年龄也有不同。如果只是考察每个人自杀的具体状况,我们就只能得到一些传奇故事。但如果把所有自杀的人作为一个群体,并把这个群体放到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就会得到关于不同社会环境下自杀群体(自杀率)的规律性结论。涂尔干在他的《论自杀》一书中,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研究,提出自杀的真正原因在于社会变化速度过快,道德意识未能跟上这一道德危机,使人们失去集体感、纪律感和社会团结感,因此,要巩固社会道德秩序,加强社会整合,以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主编: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43页)
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功能
社会学作为对现代性突出矛盾的回应出现于19世纪。这个现代性矛盾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个人的世界经验却变得越来越分裂和分散。社会学家不但希望了解什么使得社会团体聚集起来,更希望了解社会瓦解的发展过程,从而作出“纠正”。(这种观点主要是社会学中涂尔干学派所持的观点,而其他派别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并不探索对社会的救治,因为他们认为对社会病疾提出的救治方案,往往是以一个小群体的观念强加到绝大多数人的身上,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问题加重)
今天,社会学家对社会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从宏观结构到微观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别,到细如家庭结构个人社会关系模式的研究。社会学系分成更多更细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离婚,在微观方面例如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还常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数量上来描述一个社会总体结构,以此来研究可以预见社会变迁和人们对社会变迁反应的定量模型。这种由拉扎斯费尔德(Paul F. Lazarsfeld)倡导的研究方法,现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论之一。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另外一个流派是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基于扎根理论、内容分析等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从事定性分析的部分社会学家相信,这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因为这可以加强理解“离散”性的社会和独特性的人文。这种方法从不寻求有一致观点,但却可以互相欣赏各自所采取的独特方式并互相借鉴。主流的观点认为,定量和定性这两种研究方式是互补的,而不是矛盾的。
社会理论当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复杂理论框架来解释和分析社会样式和宏观社会结构。社会理论总跟经典的学科有一个令人不安的关系,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会学家从未担任大学职务。现今社会理论被认为社会学分支,涉足多个科学区域譬如人类学、经济、神学、历史等等。第一种社会理论几乎跟社会学同时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创立第一社会理论-社会演化理论。在19世纪,三大社会理论分别是社会进化论、社会周期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它们现在被认为是过时,但是它们却产生了新理论,像新进化论、现代化的社会生物学、后工业化的社会理论及多边理论。
跟客观的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理论家很少使用科学方法及其他事证方式来证明论点。反而,他们面对非常大型的社会走势时候都使用一些假说。可是,这些假说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证明。这正是反对者所批评的重点。对于解构主义者及后现代主义者,他们更质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错误地承袭下来。很多时候,社会理论被认定为不可证明的。
可是,社会理论是构成社会学的最大部份。客观的科学研究经常支持社会理论家的解释。建基于科学方法的统计研究发现妇女和其他人虽然执行同样职业,但是收入出现严重收入差距。这成为女权主义的复杂社会理论的大前提。总之, 特别是对于纯净的社会学的追随者,社会理论曾有这样的呼吁因为它的焦点从个体移到社会本身及一些能控制我们生活的社会力量。这社会学的洞察多年来都集中在学生和对现状不满意的人是因为它假定社会结构和样式是任意或受到具有力量社会群组所控制。这暗示了变动的可能性。这暗示了在社会底层的人士受到不该受的压迫。
在二十世纪早期,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曾对工业社会作出研究,对人类学作出了贡献。要留意一点的是人类学家都曾对工业社会作出研究。今天社会学及人类学主要分别在于研究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对象。
社会生物学是综合社会学及生物学的一门新科学。虽然它很快获得接受,但仍然有很多争论的地方因为它尝试使用进化及生物过程来解释社会行为及结构。社会生物学家常被社会学家批评过份倚赖基因对行为的影响。社会生物学家却说在自然之间和哺育存在一个复杂关系。故此社会生物学跟人类学、动物学、进化心理学有密切关系。这仍然是其他科学所不能接受的。一些社会生物学家像Richard Machalek要求使用社会学来研究非人类社会。
社会学跟社会心理学有关系,前者关心社会结构,后者关心社会行为。 民族社会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①不同民族的生活、语言、法律、道德、文化意识等特点及其形成的社会条件;②不同民族现象、民族问题的社会本质;③不同民族社会形态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④不同民族集团的关系、社会类型及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发展过程,等等。民族社会学越来越重视对现代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研究,它涉及民族城乡建设、工业发展、就业、人口及其迁移等一系列问题。任何民族群体都是一个社会,凡是社会学涉及的问题,都是民族社会学所要研究的领域。  1.社会行动; 2.社会学的对象; 3.社会学的功能; 4.社会学的地位; 5.实证主义社会学;
6.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7.方法论特征; 8.社会学的三大传统; 9.孔德; 10.迪尔凯姆; 11.斯宾塞;
12.韦伯; 13.齐美尔; 14理解社会学; 15.理想类型; 16.文化社会学; 17.社会学;
18.结构功能主义; 19.帕森斯;20.默顿; 21.达伦多夫; 22.科瑟尔; 23.霍曼斯; 24.布劳;
25.吉登斯; 26.哈贝马斯; 27.马克思; 28.冲突理论; 29.社会交换理论;30.符号互动理论;
31.现象社会学; 32.民俗学方法论; 33.法兰克福学派; 34.社会调查法; 35.人文主义方法;
36.个案法; 37.观察法; 38.实验法; 39.社会学的范式;40.社会事实范式; 41.社会界定范式;
42.社会行为范式 43.;新功能主义; 44.亚历山大;45.孙本文; 46.吴文藻;47.费孝通;
48.雷洁琼; 49.社会互动; 50.合作; 55.冲突; 52.竞争; 53.顺应; 54.社会结构;
55.社会群体; 56.初级群体; 57.内群体; 58.外群体; 59.小群体; 60.正式群体;
61.非正式群体; 62.群体凝聚力; 63.社会规范; 64.社会化; 65.初级社会化; 66.童年社会化;
67.青少年社会化; 68.社会角色; 69.再社会化; 70.青少年犯罪; 71.生活方式; 72.继续社会化;
73社会组织; 74.家长制; 75官僚制; 76.组织结构;77.社会分层; 78.社会层的标准;
79.韦伯的分层模式; 80.帕雷托; 81.精英理论; 82.社会流动; 83.水平流动; 84.垂直流动;
85社区; 86社区理论;87社区整合; 88.社区发展; 89城市化; 90.城市社区;91.小城镇社区;
92.农村社区; 93社会制度; 94制度化;制度体系;95.社会变迁; 96社会现代化; 97.社会问题;98社会整合; 99文化失调理论; 100社会解组理论; 101.社会病态; 102.社会控制;
103.积极控制; 104.消极控制; 105.越轨行为; 106.社会安全阀; 107.社会秩序;
社会行动: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社会行动本身就是社会互动,是个人与社会在社会互动中建立的。top↑
社会学的对象: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规律性的科学。top↑
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规范功能。top↑
社会学的地位:指社会学在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的地位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初创期刚与哲学分离,被看作是一门总体上的科学,具有凌驾各门科学之上的包容其它一切社会事物的地位;随着人们对社会学对象、范围的认识的发展,现代人们已经明确认识到,社会学是从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研究社会整体的结构和过程的科学,与其它社会科学处于平等地位。top↑
实证主义社会学:社会学的主要派别之一。19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根据实证哲学思想体系建立,20世纪在世界广泛流传。其理论和方法论特征:实证主义哲学是在西欧启蒙运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及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重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发达的自然科学,还有法国的大革命和日益高涨的社会改良运动等背景下产生的。受19世纪初特殊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乃至宗教等氛围的影响,实证主义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上表现出如下特征:(1)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 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3)在探讨“物”的规律时,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4)重视经验和感性材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5)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6)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程学或社会医学,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7)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top↑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种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的推动下,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科学中的机械决定论模式为新发现所冲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一些社会学家抛弃了以整体观和进化观为内容的实证主义模式,试图以个人行动的主观根源说明人的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它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从自然科学中寻找可以运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提出了从个人的、主观的动机或体验的认识中寻找认识社会的方法,从而形成了反实证主义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其代表有新康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现象社会学、存在主义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拟剧论。top↑
方法论特征:反实证义主义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关于意志高于理性的观点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在方法论上具有如下特征:(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认为自然科学是探寻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说明社会中的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2)反对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由个人组成,社会活动由个人行动所决定,个人行动由个人动机、行为规范和价值关系决定。主张社会科学家首先要研究个人行为动机与社会规范,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生活看成是一些无个性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3)认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该着重于分析社会整体的的因素,找出它的成分,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系。在分析各社会有机体时强调作分类研究,说明其个别的功能,反对实证主义把社会学研究归结为只对各种社会现象作整体说明。(4)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反对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5)认为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认识方法,而实证主义的所谓客观事实是由主体的认识能力产生的,社会科学是主观的和相对的。top↑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社会学早期形成的三大传统,即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top↑
孔德:(1789—1857)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证主义教程》、《实证主义政治体系》、《主观的综合》。
其主要社会学思想是提出人类理智发展的三阶段说,他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神学阶段(2)形而上学阶段(3)科学家阶段;他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学与社会静力学。top↑
迪尔凯姆:(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主要社会学思想有:①能够而且应该建立的社会学,是与其他各门科学一样的客观科学;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专门的,即社会事实是独立于个人及群体之上的,并对个人、群体及其行为具有某种强制性,在这一点上社会学对象与自然科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对象是截然不同的;③用于其他科学的观察和解释事物的方法同样能够用来观察和解释社会学的对象,作为孔德的后继者,迪尔凯姆关注的中心是社会的调适和整合问题。top↑
斯宾塞:(1820—1903)英国社会家、哲学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代表人物。主要社会学思想是社会进化论。他的理论突出的特点是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在类比的思想支配下展开的。具体内容,他将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进行6项类比得出3个结论: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体系要自下去,其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先河。top↑
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倡者和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宗教社会学论文集》、《政治论文集》、《经济与社会》《科学论文集》、《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主要社会学思想,韦伯从意义上、文化和价值上通过个人行动研究社会现象,被称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它与孔德、迪尔凯姆等人从整体上、从事实上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从思想渊源上看,韦伯站在新康德主义的价值哲学立场上,与19世纪社会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实证主义、自然主义相对立。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必须深入地探寻导致特定社会现象出现的个人行动动机,理解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属人的“意义”。他强调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意义结构,为此他把社会学的对象规定为研究个体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开创了与实证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韦伯在对各种社会领域进行研究时,使用一种主观思维建构—理想类型—的工具,目的在于给出关于被研究对象的特定方面(过程、要素、联系等)的纯逻辑范型,以便把握其准确特征和属性,同时也为被研究对象规定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据此对现象作出比较、分析和判断,是与价值无关的。韦伯的社会学有时被称为价值中立的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使用了理想类型这一方法论立场。它是韦伯看待历史的文化现象的一种特殊角度,通过理想类型的透镜达到对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解。使用理想类型认识解释社会现象,以可能性为中介,探讨和认识现实性。top↑
齐美尔:(1858—1918)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历史哲学问题》《道德科学引论: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货币哲学》《宗教》《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探讨》《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其主要社会学思想: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受到新康德国主义和生命哲学的影响。他也是这两个派别的在社会学领域内的主要代言人。他反对社会是脱离个体心灵的精神产物的看法,认为这是一种神秘主义和概念主义的观点;但社会并不总是个人的总和,而是由互动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名称。他把社会学划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认为一般社会学是社会学方法在各种社会科学中的运用,它所研究的是以社会的形式构成的整个历史生活。形式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点,它研究社会现象的纯粹形式。齐美尔认为,社会是人们互动中的协调、冲突、吸引、排斥、爱和恨等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现象包括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社会学的任务是从社会现象中把社会交往的因素分离开,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并进行心理学的论证和描述,即形式的研究;从社会现象中分离出社会交往的形式,就象从语言中分离语法的纯粹形式、几何学从客观事物中分离出形式关系一样;哲学社会学是研究如何认识社会及怎样建立社会学的概念体系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问题。他使用了理解的概念。认为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总带有研究者本人或他所属社会群体的兴趣,因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就具有主观的价值取向,其知识也具有主观的和相对的性质。top↑
理解的社会学:从理论—方法角度对社会学史上试图通过理解主观意义来认识社会实在的反自然主义诸派的统称。方法论特征:主要有(1)强调在自然客体和社会现象之间作出区分,突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不可重复性,要求社会学使用与自己研究对象特点相适应的方法,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绝对化;(2)突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性、意识性和创造性,反对把人当作非人格的客观结构的物化现象;(3)主张借助价值关系来理解人的主观意义在社会认识上的作用,在社会认识上要求对社会事实和价值判断、理论和实践作出分别处理,因而具有相对主义倾向。top↑
理想类型:是韦伯在对各种社会领域进行研究时使用的一种主观思维建构。理想类型又称为纯粹类型,既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的经验概括,也不是作为对社会生活的理想而提出。所谓理想的,并非是指人们所希望的、最好的,只表示某种现象是接近典型的,如理想真空、经济人概念一样,在任何时刻都不会以纯粹形态存在于现实之中。在这种意义上,理想类型不包含任何主观的价值判断,是与价值无关的。韦伯社会学有时被称为价值中立的社会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使用的理想类型这一种特殊角度。在韦伯的论述中,宗教类型中的禁欲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宗教、社会行动类型的传统型、情感型、价值合理取向型、目的—工具合理取向型,合法统治的权威类型中的传统权威、卡里斯玛权威、法理权威等都是一种理想类型。top↑
文化社会学: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与社会作用的一门学科。文化社会学有两个来源:德国和法国社会学;英国和美国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由于来源不同,涵义也不一样。主要有作为新的综合的社会学和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两种涵义。其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归纳起来包括:(1)文化的起源、积累、突变的过程;(2)文化在时间空间发展上的不同层面;(3)文化的产生、发展、分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4)文化发展的社会系统的不同属性,如民族性、阶级性等;(5)文化的生产、分配、储存、传递及其应用;(6)文化传播、增殖、控制的方式及手段;(7)文化的冲突、分、调适、整合过程;(8)文化变迁的动因、规律、周期;(9)文化与社会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等的关系;(10)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还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等问题,其应用涉及经济发展、都市化、社会管理、青少年教育、科学技术发展诸多问题。top↑
人类社会学: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社会进行系统比较,特别注重研究原始民族和非西方社会的行为、信仰、习俗,以及社会组织和制度的人文学科。又称比较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的称法流行于英国、芬兰和瑞典等国,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法国和前苏联的等欧洲大陆国家的民族学是与之基本相当的学科。英国进化学派人类学家弗雷泽和功能学派的创始之一的马林诺夫斯基都把此学科定为社会学中讨论原始民族的一个分支。二战后英国学者把其研究对象扩展到了现代都市社会。从实际情况看,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都有强调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施行参与观察法,但各自的课题与兴趣不同,前者从功能与结构入手,重在研究亲属、婚姻、经济、宗教等制度,极少涉及物质文化与技术,后者的范围相对庞杂,如事物的起源,文化的传播,以至民族的语言谱系关系等都在其探讨之列,与文化史、史前考古学、语言学等都有密切关系。中国学者吴文藻等曾将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作为同义语使用。有的当代西方学者则采用社会文化人类学这一名称,显示出学科差异缩小的发展趋势。top↑
结构功能主义: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派别。它认为是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帕森斯是结构功能学派的领袖人物。他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top↑
帕森斯:(1902——1979)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学理论论文集》《关于一般行动理论》《经济与社会》《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社会结构与人格》《社会:比较观和进化现》等。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主要内容,他认为社会行动的最基本的行动单位是单元行动。在分析的意义上单元行动具有如下性质:(1)有一个行动者;(2)有某种行动目的;(3)有一定的行动情境,这样的情境包含两个要素,即行动者能加以控制的手段要素和不能控制的条件要素;(4)有一定的行动规范取向。单元行动就是由目的、手段、条件、规范这样一些要素构成的。每一种行动都涉及主观目的,并构成行动中的意志自主因素。这种意志自主的努力,使行动情境得以区分为手段与条件。而规范作为一种主观要素,对行动者的这种努力起着调节作用。帕森斯认为,单元行动中相互关联的这些性质,构成了各种行动科学的共同参照系。他还强调社会共同价值的重要意义,认为是规范使行动与社会秩序结合起来。这种多维度的行动分析观点是帕森斯以后发展行动系统理论的重要基础。top↑
默顿: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社会理论与社会》《大众见解》《理论社会学》等。他的社会学思想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在社会人类学中所倡导的功能主义思想和迪尔凯姆等人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他的结构功能理论。他把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各部分之间依某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结成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表现为功能并对社会现象有决定性影响。默顿所发展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称为经验功能主义,它有3个特点: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top↑
达伦多夫:(1929—)德国学家,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马克思的观点》《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走出乌托邦》《社会人》《德国的社会和民主》《社会理论文集》《新自由》等。主要社会学思想,他针对二战后在西方社会学中一度占有要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片面强调共识、秩序和均衡的倾向,指出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现实中的变迁、冲突和强制方面。他要求社会学家走帕森斯所建构的和谐与均衡的乌托邦,恢复业已丧失的问题意识,建立冲突的社会分析模式。但他又认为冲突理论并不排斥均衡理论,二者都是说明社会问题的工具。他提出,权威的不平等分布是导致社会冲突的根源。制度化的权威和权力结构必然导致系统的社会冲突。和谐与秩序只是局部和暂时的,强制和冲突则是普遍的和持久的。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则是历史的推动力。top↑
科瑟尔:(1913—)美国社会学家,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社会冲突的功能》《社会冲突研究续篇》《社会学思想大师》。主要社会学思想,他主张社会是一个由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部分所组成的功能系统。由于系统各部分间存在着资源、声望和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当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对分配方式合法性产生怀疑时,就会发生冲突。冲突是否起到促进社会整合的积极作用,主要取决于冲突的主题和社会结构两个因素。不涉及基本价值观的冲突,有利于社会的整合,反之,则会造成社会的失范和瓦解;弹性较大的社会结构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容忍冲突,缓和敌对情绪,促进社会整合;僵化的社会结构不允许或难以容忍冲突,压制冲突的产生,其后果是冲突一旦爆发,必然会冲击社会的基石。冲突并非只具有破坏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频率高但强度小的冲突能够增强系统内各单位的创造性,缓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扩大社会单位联合中体的数量,从而提高社会的整合水平,增强群体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top↑
霍曼斯:(1910—)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人类群体》《情感和活动》《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社会科学的本质》。霍曼斯的学术研究领域很广,包括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及科学哲学。早期受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影响。在《人类小群体》中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期,他批判了帕森斯、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人与人之间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逐渐把社会学的研究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的研究。他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社会结构无非是个人行为的集合,因而个人行为应被视为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top↑
布劳:(1918——)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官僚制组织动力学》《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美国职业结构》《不平等和异质性—社会结构的原始理论》等。top↑
吉登斯:(1938——)英国社会学理论家。主要著作《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理论》《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理论的主要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评》《社会理论的轮廓及批评》《社会构造:结构化理论纲要》等。他以其批判的风格和理论特点著称于世,他曾对社会学史上各种理论流派作系统的考察,其中包括实证主义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微观社会学传统的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的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冲突变迁论。他认为当代社会学应该继承和发扬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并在三个维度上将其扩展和延伸,即社会学的理论是历史的、人类学的和批判的。社会学只有对不同社会形态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对现存的社会模式进行批判才能全面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自身。top↑
哈贝马斯:(1929——)德国哲学家,主要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理论和实践》《知识和人类旨趣》《技术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社会科学的逻辑》《合法性危机》等。其沟通行动理论基本观点可概括为(1)沟通行动是公共领域的更加成熟的和理论化的形式。(2)沟通行动理论表现出一种综合的倾向,它吸取了从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米德、帕森斯等不同思想家的观点。还将宏观的系统研究与微观的互动研究结合起来,在这种研究中他引进了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概念并加以重新定义,认为社会整合取决于系统和生活世界过程间的平衡。top↑
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的创始人。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中包含有丰富的社会学思想。他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学说是其社会学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思想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得到完整表述: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top↑
冲突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科林斯、科瑟尔、德国的达伦多夫、英国的赖克斯等。top↑
社会交换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之一。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这是对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全面综合。top↑
符号互动理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生活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心理学流派,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戈夫曼是其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不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中,或者说推动了存在的根据。(2)语言是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映。(5)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6)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top↑
现象社会学: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自然主义的社会学理论。代表人物是舒茨和加芬克尔。现象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怎样按照自然科学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学在整体上不致成为一桩错误的事业,以及怎样选择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方式使之更富有成效。它力求选择一种使自己植根于社会现象的独特性的基础,强调这一独特性要求使用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论使它关注社会现象的意义特征,但不流于无法检验的直觉。正是在这一点上,现象学社会学把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联系起来。top↑
民俗学方法论:对一定社区的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又称民族学方法论、本土方法论。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观社会学学派之一。创始人为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他的理论借鉴了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的角色理论和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并大量吸收了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和英国日常语言哲学的思想观点。他的基本假定是:社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社会仅仅是在它的成员觉察到它存在时才存在,因此必须对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使用的方法进行详细考察。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组织社会活动,并使活动具有共同意义。这套规则和程序就称为民俗学方法,也有人称它为本土方法或民族方法。由于强调社会成员对社会现实的主观解释,民俗学方法论常被视为一种现象学研究。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它运用极为精细的实证方法,着重分析人们行为的微观方面,力图发现和描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作出行为、响应行为和改变行为的规则。在他们看来,这不成文的、公认的行为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top↑
法兰克福学派: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以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而著称。它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施蒂纳等人的传统,受叔本华、尼采和狄尔泰的非理性的思想影响,并受康德主义、韦伯的文化批判和社会学的启迪,借用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看来,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对立;这种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30年代由于西方工人运动处于低潮和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大陆的崛起,批判理论家们抛弃了无产阶级具有强大革命潜能的信念,转而强调工人阶级意识的否定作用。在《启蒙的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整个理性已经堕入实证主义的深渊,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理性已变成奴役而不是为自由服务。据此,他们批判无论“高级”文化还是通俗文化都有在执行同样的意识形态功能。这样,在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时,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走上了整个“意识形态的批判”。top↑
社会调查法:广义指人们在了解某种社会现象的活动和方法;狭义指社会研究方法中搜集分析资料的一种技术。社会调查作为人们了解社会现实、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方式,不仅应用于社会学研究中,也应用于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如市场研究、政策研究、舆论研究和民意测验等。有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法律学等,已建立起较为完备和成熟的统计指标及统计体系,可以提供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它们只是在已有的统计资料不能提供必要的数据时,才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学一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备和成熟的统计指标和统计体系,研究所需要的资料主要靠自己去搜集,所以,社会调查在社会学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top↑
人文主义方法:指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历史中,反实证主义倾向一直有很强的影响。20世纪以来,在不同的程度上具有人文主义和历史主义倾向的西方理论流派主要有: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历史社会学以及冲突理论的某些学派。属于这些学派的许多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现象对社会行动者来说是有意义的,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他们指责实证主义忽略了社会行动者的特殊性、自主性与互为主体性,忽略了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抹杀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top↑
个案法:一种从整体上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这一研究对象称为个案。“个案”一词,源出医学。医学上的个案研究是对个别病例作详尽的临床检查和病史考察,以判断其病理和诊断过程中的变化。个案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学研究中,指通过对个案来了解这一个案所属的整类个体的情况。个案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组织、社会群体和小社区。个案研究中,一般采用参与观察、访问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来搜集资料。个案研究的范例是美国林德及其夫人的《中镇:美国当代文化的研究》一书所描述的个案例子。这一研究中其个案单位是社区。个案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从个案的详细描述与分析中,发现重要的变项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畴,以帮助形成假设。个案研究的主要优点是:可对对象做深入的质研究,彻底把握对象的全貌,并具有抽样方法无法做到的社会实在性。缺点是:个案研究资料往往缺乏代表性,难以推论到有关总体。top↑
观察法:研究者用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社会学研究中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它具有高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求观察者对观察结果作出系统的描述和实质性的解释。它与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观察(1)在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时,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某种社会联系和相互影响;(2)社会现象很少有完全相同的重复,很难进行反复观察并精确地比较观察结果;(3)观察者的情感、思想观念和社会学理论素养有可能影响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在社会学研究中,观察常用来研究特定环境中群体或个人的行为表现,以及用来进行探索性研究。top↑
实验法: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实行某项措施或施加某种影响,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和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实验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发现以往末知或末加解释的事实;二是判断社会现象间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验为某一理论所提出的假设。top↑
社会学的范式:社会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作的潜知识假设。范式概念由美国科学名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使用。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并论证了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革命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按照库恩的论述,范式是由从事特定学科的科学家们所共有的世界观构成的。社会学家弗里德里希按照这种见解把范式规定为一门学科具有的关于其研究主题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假定。根据这一见解,社会学范式包含社会学家对他们所研究主题的基本意向,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观察和调查而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作为一种潜在的知识假设,社会学范式还包括社会学家的基本价值前提,虽然这种基本价值前提并末言明,但它必然要影响到选择什么特定领域作为研究主题。top↑
社会事实范式:其古典样本是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和《自杀论》研究主题是社会事实,即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使用的是问题调查法和历史比较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结构功能论、冲突论,还有系统论和某些新马克思主义流派。top↑
社会界定范式:其经典样本是韦伯论述社会行动的著作;研究旨趣在于通过主观意义理解行动、互动及其所导致的后果;主要用观察法。辅之以问卷调查;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存在主义社会学等。top↑
社会行动范式:其典型样本是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著作;研究主题集中在个体行为上,尤其关注诱发预期行为的报偿和阻止非预期行为的惩罚;使用实验方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为主义社会学和交换论。top↑
新功能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社会学界兴起的一股力图综合当代最新研究成果以重新建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的流派或理论发展趋势。新功能主义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亚历山大于1985年在其编辑的论文集《新功能主义》中首次使用的。与其他流派相比,新功能主义具有以下3个特点:(1)对帕森斯理论传统继承持批判态度,既强调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承继关系,又强调从内部批判帕森斯理论的必要性。(2)对70年代的各种反帕森斯理论流派持开放态度,力图在功能主义理论传统上整合上述理论。(3)新功能主义尚未具备统一的理论形态。新功能主义只能说是以超越战后社会学发展之后第一阶段和建立新的综合理论为目标的尝试。top↑
亚历山大:(1947——)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新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社会学的理论逻辑》《新功能主义》《第二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学二十讲》《微观——宏观之环》《行动及其环境:迈向新的综合》《迪尔凯姆社会学:文化研究》。top↑
孙本文:(1891—1979)中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主要著作《社会学上之文化论》《社会变迁》《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思想》《社会心理学》《当代中国社会学》等。孙本文先后受美国社会学家吉丁斯、奥格本等人,深受心理学派和文化学派的影响。他侧重于社会文化因素与心理因素的研究,着力阐明文化与态度的交互作用,运用文化与态度二因素剖析社会现象,说明社会问题。他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观点研究个人行为所受的社会影响和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认为人类心理特质是在文化环境陶冶而成的,是文化的一种反映,文化达到何种程度,心理即生何种变化。强调无文化即无社会,欲改造社会即在改造文化,并力主用文化社会学的观点来具体解释人口现象。认为文化是人口的现象的基本因素,人口的发展的状况须视文化的状况而定。他综合国内外社会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综合学派的社会学体系,即从社会整体的观点、结合的观点、有机的观点、演进的观点综合观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认为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或社会中个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是社会体系的出发点心。top↑
吴文藻:(1901——1985)中国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主要著作有《见于英国舆论的中国鸦片问题》《现代法国社会学》《德国系统社会学派》《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现代社区研究的意义与功用》《西方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社会制度的性质与范围》。他主张社会学的中国化,并努力倡导社区研究。他提倡用同一区位的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各种地域不同的社区。他主张应把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与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结合起来,对中国进行社区研究,并认为这种作法与中国国情最吻合。他所提倡的社区研究实际上是社会学中国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主编的《社会学丛刊》既介绍健全的理论和方法,也提供正确的实地调查报告,是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他为中国社会学和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top↑
费孝通:(1910——)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著作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费孝通文集》等。他长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重视实地调查,尤其重视社区的比较研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的一个里程碑。他深入地探讨了中国的小城镇问题。认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生产力和人口的分布、城乡结构和农村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等系列问题。他主张,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应是反映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和中华民族特点的中国的社会学,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实际。top↑
雷洁琼:(1905——)中国社会学家,政治活动家。主要著作《中国婚姻家庭问题》《谈谈婚姻家庭问题的调查研究》《新中国建立后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等。雷洁琼偏重于应用社会学的研究。强调应用社会学必须以理论作指导。她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的婚姻与家庭问题,认为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必然影响家庭制度的变革、家庭关系与权利结构的变革和家庭观念的革新等。在变革过程中,由于新旧制度的矛盾发生失调而出现社会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家庭问题要密切联系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变革趋势。她强调社会学业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运用社会学原理、原则和方法在一定的理论假设的指导下,注重社会调查,以实际调查材料来印证理论的正确性。top↑
社会互动: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往和行为交往过程中。一般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1908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稍后,在美国形成了相关的学派和系统理论。至今,符号互动论仍视为美国社会学的一大特色,主要代表人物前期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米德,后期有布鲁默。top↑
合作: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的基本条件有:一致的目标;统一的认识和规范;相互信赖的使用气氛;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一定物质基础。top↑
冲突: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间激烈对抗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冲突是人们音间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冲突的特征有: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冲突双方必须有直接的交锋;冲突各方所追求的目标既可能相同又可能不同,这与竞争必须是对共同目标争夺的情况不一样;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得多,它往往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法律的限制,带有明显的破坏性。top↑
竟争: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间对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竞争的发生需具备如下条件:对于同一目标的争夺,争夺的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稀少和难得的,一个人或一些人夺取或达到了这一目标,就意味着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失去达标的机会;竞争者间是互相排斥的但不是敌对的,竞争的目的在于达到目标而不是消灭对方;竞争是有理性的,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的。top↑
顺应:个人或群体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两种不同的调适:一是人际关系的调适;它是人们为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和谐、融洽地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以适应对方的过程。一是人与环境的调适。除地理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环境的调适。其调适很少涉及人类遗传特质的改变,主要是人类社会特质的改变。这是一种文化调适,与动物物适应环境相区别,故称人类的调适为顺应。顺应的主要方式为:妥协;和解;容忍。top↑
社会结构:社会体系各个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体系相对立的概念是反映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缺乏联系状态的社会集合。top↑
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如,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氏族、家庭一类群体;以地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邻里一类群体;以业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则是各种职业群体。top↑
初级群体:主要是面对面的互动。这是初级群体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有限定的群体规模;不能完全替代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靠习俗伦理维持的群体控制。top↑
内群体:依照人们的归属感对社会群体所作的一种划分。内群体是指一个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的群体。内群体又称我们群体,简称我群。top↑
外群体:是相对于内群体而言的,泛指内群体外的所有群体。外群体又称他们群体,简称他群。top↑
小群体:人数不多的社会群体。关于小群体的概念和理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但对小群体的大量研究还是在二战前后。随着以小群体命名的专著和研究报告的发表,关于小群体的概念和理论在社会学中广泛流传开来。top↑
正式群体:指有一定的规章和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的角色的群体。如工厂中的车间、班组、军队中的班、排,学校中的班组、教研室等。top↑
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间的地位及角色关系的群体。如趣味相投的朋友、街道或同院的伙伴等。非正式群体虽有一相互关系的结构和规范,但是往往没有明文规定,群体成员中会自然涌现出首领,群体成员的行为受群体中自然形成的规范所调节。top↑
群体凝聚力:社会群体的特征之一。指群体对成员、群体内成员彼此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说这个群体是具有凝聚力的群体。top↑
社会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是人类为了共的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成俗,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top↑
社会化:自然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意义上,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top↑
初级社会化:即人的早期社会化阶段。指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基础。top↑
童年社会化:即儿童时期的社会化,包括新生儿至3岁的婴儿期,3——6岁的幼儿期,以及6、7——11、12岁的学校学龄初期。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家庭、幼儿园与小学的生活环境与教育方式,使儿童初步学习口头与书面语言,由第一信号系统的无条件反射到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获得接受社会化的基本条件,掌握社会的初级知识。top↑
青少年社会化:包括从11、12—14、15的少年期与14、15—20岁左右的青年期。少年期大脑发育基本健全,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及周围世界开始有了一般的看法。这是世界观的萌芽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人们之间的关系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因此社会化宜采用具体生动的教育方式实施。青年期是成长在生理与心理方面达到成熟的时期,在此期间社会化重心内容开始转向对各种社会角色的认识,选择自己末来社会角色的阶段。个人生活的范围扩展到广阔的社会领域,思想观念趋于稳定,个性接近定型,世界观初步形成。top↑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对处在特定地位上人们行为的期待,也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top↑
再社会化:对在早期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末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人,通过强制或补偿教育的方式进行再教化的过程。目的是改变这些人已形成的那种反文化的人格,使他们接受社会规定的符合多数人利益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在传统意义上说,再社会化仅指对有离轨行为者的改造;二战后人们亦将补偿教育与对长期失业者的训练视为再社会化的内容。top↑
青少年犯罪:对青少年、少年这两个社会群体犯罪、违法及严重过失行为的总称。它不是确立刑罚尺度的概念。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化进程产生障碍,如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社区环境、非正式群体引诱裹协、社会规范更替等;对于犯罪个体而言,心理不健康、情趣粗俗、意志力差、文化道德水准低下等,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top↑
生活方式: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除这一规范表述外,亦有两种情况下使用生活方式概念的:限指日常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仅指个人由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的表现形式。top↑
继续社会化:继早期社会化之后的成年人的社会化。一个人经过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基本上掌握了作为社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但是,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青年人步入成年后,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必须继续学习新知识、技能与规范,参与新的生活。从人的生理或生活经历的角度,可将继续社会化分为中年社会化与老年社会化。top↑
社会组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亦称次级社会群体。top↑
家长制:群体或组织的权力集中于最领导者的手中、以人为管理主体的组织管理方式。主要盛行于传统社会社会中。top↑
官僚制:权力依职能和职位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亦称科层制。官僚制是近代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top↑
组织结构: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间的有机联系。一个具体组织的结构,可以用组织图来表示。组织结构的实质是由组织目标决定的组织职能和权力的分配。top↑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所使用的名词,指地质构造不同的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top↑
社会层的标准: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中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由决定他们在生产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与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数量等。西方社会学分层理论中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的三个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此后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分层的研究,大都继承了韦伯的上述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分层模式和理论,归纳起来有(1)把社会划分为几个大的阶级(2)把社会成员划分为若干个层次(3)续谱排列当代社会学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二战后的西方社会学对分层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职业声望的测量。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中间阶级,即所谓的管理者阶层。这个阶层没有财富,以从事脑力劳动为生,在社会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研究旨趣在于这个阶层的定义和归属问题。top↑
韦伯的分层模式:即以经济标准——财富、社会标准——声望、政治标准——权力为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韦伯认为,财富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这就是个人用其经济收来交换商品与劳务的能力,即把收作为划分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经济标准。社会标准指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在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中,常按这个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社会身份群体。所谓社会身份群体是指那些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等量的身份尊敬的人所组成的群体。政治标准权力。韦伯认为权力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权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也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以上三条标准是互相联系的,又可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top↑
帕雷托:(1848—1923)意在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讲义》《社会主义体系》《社会学通论》等。帕雷托的主要社会学思想有如下三方面内容(1)行动理论主要涉及人的行动的非逻辑方面。他认为,人的大量行动并不是真正基于手段—目的的理性模式,而是对人的情感或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人们总是有把自身的行动用各种类型的意识形态逻辑化、理性化的倾向,从而掩盖了人的行动的真实方面—它的非逻辑和非科学性。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把行动的非逻辑方面揭示出来。(2)精英理论。主要讨论社会分层分统治统治问题。帕雷托认为在一个社会中,人的能力即体力、智力和道德是不相等的,具有最高能力的人们构成了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有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两种类型。(3)社会系统理论。主要是研究社会的动态均衡问题。帕雷托认为,任何社会系统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征:经济生产力的水平、政治权力的分布状态、意识形态的性质、不平等的模式。如果社会系统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变化是充分的,整个社会系统就将相应地发生变化,以达到一种新的均衡,如果社会系统的某一方面变化不充分,它就要受到来自社会系统其他方面的压力,使社会系统维持原来的均衡状态。帕雷托的全部社会学的分析的前提是他对残余物和衍生物的区分。他认为残余物是指从社会活动中除去人们所有的理性想法之后,依然保留下的那种东西,它是社会活动的常数;衍生物则表示观念、信仰、理论等意识形态系统,它们是派生的,是社会活动的变数。人们对非逻辑行动的逻辑化就产生出了许多衍生物。帕雷托认为 ,人的非逻辑行动、社会精英的不同类型、社会系统的不同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所具有的不同类型的残余物。top↑
精英理论:主要讨论社会分层统治问题。帕雷托认为在一个社会中,人的能力即体力、智力和道德是不相等的,具有最高能力的人们构成了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有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两种类型。top↑
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地位流动到另一种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是由各个阶级、阶层组成的分层体系。社会流动的程度与社会分层体系封闭或开放的程度密切相关。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社会的阶级、阶层体系是封闭或半闭的,社会流动非常少。现代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层体系是开放的,社会流动较普遍。top↑
水平流动:是指同一个人在同一社会职业阶层内的横向流动。它多半是地区间的流动,也包含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工作群体或组织之间的流动。水平流动可以使自然资源、物质财富和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影响人口的地区分布和同一产业的内部结构。它带来人员的交往,有利于各地区各群体间的文化交流,能打破地区和人群的封闭状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top↑
垂直流动: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垂直流动可以伴随地区间流动,也可是原地升降。垂直流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极为重要。它影响社会的阶级、阶层和产业结构。如果一个时期内向上流动的频率超过向下流动,说明社会在进步,反之则说明社会在倒退。对个人来说影响其流动的因素主要是知识、才能和机会。对社会来说,关健是要有各种合理的流动渠道,要有一套选优的标准和实施方法。这些渠道、标准和方法是在社会流动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社会选择而不是决策人的主观设计。top↑
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理论的社会群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密切的社会交往。如,村庄、小城镇、街道邻里、城市的市区或郊区、大都市等。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社区就是地方社会或地域群体。社区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同,一般的社会群体通常都不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特征的。top↑
社区理论:关于社区研究的各种理论、学说与观点的通称。 又称社区探究法。社区理论与一般的社会学理论有联系也有区别。有的社区理论如芝加哥学派的人文区位理论是专就社区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但更多的社区理论则是社会学的一般理论或是相关学科的理论在社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如社区研究中的体系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由于社会学家所持观点和研究社区角度的不同,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区理论,主要有区位理论、社会体系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等。top↑
社区整合:社区各部分、各因素间相互适应与调节,达到一种相互使用与依赖的过程和状态。社区整合的标准有(1)文化的整合,指社区成员在价值观方面的一致;(2)规范的整合,指社区成员在行为标准上的一致;(3)沟通的整合,指社区人际沟通在畅通与人际关系的融洽;(4)功能的整合,指社区在功能上的分工合作与互相依赖的协调关系。这几个标准不是绝对的,并非要求居民的行为标准、价值观、信仰等方面完全一致,只是基本一致。社区整合主要表现出社区认感的增强、社区居民积极性的提高、社区合作的增加和社区参与的增多等。现代都市社区的整合程度是从功能整合方面来衡量。top↑
社区发展:社区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指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社区发展属于社会工作范畴。top↑
城市化: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向都市转化的过程。亦称都市化或城镇化。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2)人口向都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3)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都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人际间的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强化。top↑
城市社区:也称都市社区,指在一定地域内异质性居民稠密集居的共同体。亦称城市社区。都市社区的构成要素是: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有着众多的异质性居民,他们可能属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利益、兴趣和凝聚力;人们相互交往、从事相互依存的社会活动,共同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top↑
小城镇社区:发展规模较小、集中程度较低的以从事非农业社会经济活动为主的社区。在中国,小城镇社区是连结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中间环节,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基本的社区类型。top↑
农村社区:据有广阔地域、居民聚居程度不高,以从事农业为的社会区域共同体。农村社会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强调农村社区有一个共同的中心点;有的强调其居民工有较强的认同感;有的强调具有特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有的则强调有特殊的生活方式等。概括各家的观点,构成农村社区的基本要素是:据有广阔的地域,居民聚居程度不高,并主要从事农业;结成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以村镇为居民活动的中心;同一农村社区的居有大体相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同意识。top↑
社会制度: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社会制度分为3个层次:总体社会制度;一个社会中不同领域里的制度,如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审批制度等。top↑
制度化: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有的社会学家在组织领域研究制度人化,把它作为组织变迁的一种方式;有的则侧重制度体系的完备。top↑
制度体系:整个社会范围内各种制度之间或社会某一领域内相关制度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制度综合体。制度体系是逐渐形成的,从无制度到有制度、从个别制度到形成各种不同的层次的制度体系,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原有社会无序与不健全的缺点日益暴露出来。这就促使人们根据习俗和众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制定或修正其行为规范,从一个领域扩展到更多领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top↑
社会变迁: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社会学在整个人类社会变迁的同时,着重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化、特定社会结构要素或社会局部变化的研究。top↑
社会现代化: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的技术的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在各个方面逐步摆脱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狭义的社会现代化指的是工业化和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一般认为开始于是7—18世纪的英国资历产阶级革命战争、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地区,至此20世纪60年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top↑
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top↑
社会整合: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一个统一、协调的过程及结果。亦称社会一体化。它是与社会解体、社会解组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人们共同的利益以及在广义上对人们发挥控制、制约作用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top↑
文化失调理论:构成社会的各基本要素、各子系统失去平衡,社会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的一种社会状态。社会学主要从如下角度来研究社会失调现象:社会病态的角度,即认为社会失调是由于社会群体与个人不能保持健康状态;社会解组角度,即认为失调是由于社会规范、制度趋于瓦解;亚文化角度,即认为社会失调是由于社会上少数人与多数人体现的主文化发生重大冲突。top↑
社会解组理论: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社会解组区别于社会解体。前者指社会中出现松散、分裂现象,尚保持在原有的社会制度结构、社会体系之内;后者指整个社会的制度、结构、体系受到破坏,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下去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top↑
社会病态:社会中的群体或个人在社会心理上与社会活动中不能保持健康的一种状态。传统的功能主义者在考察社会问题时首先使用这一概念。top↑
社会控制: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top↑
积极控制:通过物质刺激和鼓励来诱导、推动人们主动按照社会规范要求行事,以达到社会的有序和整合的目的一种控制形式。常用的积极的社会控制手段有奖状、奖金、奖章、荣誉证书、荣誉称号等。top↑
消极控制:以制裁、惩诫等为手段的一种控制形式。top↑
越轨行为: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主要表现在:越轨行为总具有相对性,即它总是在特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才成为越轨行为。某一社会或群体中的越轨行为,在另一社会或群体中可能是正常或正当行为;越轨行为必须是违反了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个别人或少数人所具有的特殊爱好、行为特点,只要不与社会规范发生冲突主不属于越轨行为;越轨行为是多数人不赞成的行为。任何社会或群体的大多数成员在其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某种越轨行为。但是,只要不一再重复此种行为。就不会被视为越轨行为。越轨行为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行为的越轨程度以及此种行为受到处罚的程度取决于该规范在维系社会与群体上所处的地位。top↑
社会安全阀: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指各个社会都存在着一类制度或习俗,它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的一样的功能。故亦称社会安全阀制度。top↑
社会秩序:表示社会有序状态或动态平衡的社会学范畴。社会秩序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即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被纳入一社会关系的体系,每一个人都被置于一种确定的社会地位,各成员及各种社会地位间的关系都被社会明确规定;各种社会规范得正常施行和维护;把无序和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top↑
',2)">
您已欣赏本作品 分秒  感谢光临健君文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