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clp635视频:毛泽东对《论语》的古为今用--贾陆英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22:54

毛泽东对《论语》的古为今用

贾 陆 英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522页)毛泽东同志的这一名言,表明了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他对孔子和《论语》,既有肯定,也有批评。对此,我们应当全面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学习和研究。

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批准“四人帮”在全国大搞“批林批孔”运动,违背了他过去对孔子一贯采取的批判继承的态度,这是他晚年所犯错误的一部分。尽管如此,他对“四人帮”利用“批林批孔”反对周恩来总理的篡权阴谋,还是有警惕的,他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这一明确的警告,使“四人帮”企图利用“批林批孔”打倒周恩来的阴谋没有得逞。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精神,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其中不包括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

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说:“我幼年没有进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校,学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套,这种学习的内容虽然陈旧了,但是对我也有好处,因为我识字便是从这里学来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820页)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引用过大量成语典故,多数出自《论语》、《孟子》、《礼记》、《周易》、《左传》、《史记》、《老子》、《孙子兵法》等传统文化经典。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使这些经典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宝贵思想资源。

在《论语.学而篇》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的名句。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于此处作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说:“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097页)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他认为,《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6页)在这里,他借用“一言以蔽之”这个成语,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大革命时期所谓“糟得很”的议论,正是反对革命的人们对农民运动的责难。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蒋介石发表了《对张杨的训词》的声明,声称他将“言必信,行必果”。毛泽东同志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中说:“蒋氏如欲在抗日问题上徘徊,推迟其诺言的实践,则全国人民的革命浪潮势将席捲蒋氏以去。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蒋氏及其一派必须深切注意。”(《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39页)

据《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贡请教老师:“孔文子这个人凭什么得谥号为‘文’呢?”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他认为孔文子聪明、勤奋、好学,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说:“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442页)

孔子说:“默而识(记)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这句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治学精神,这就是,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化他人而不疲倦。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选集》第二卷523页)

据《论语.先进篇》记载:子贡问老师:“子张和子夏两个人谁更强一些?”孔子说:“子张做事常常是过头了,子夏做事常常是达不到。”子贡又问:“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呢?”孔子见子贡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误认为“过头”比“达不到”好,于是强调说:“过犹不及。”意为无论做任何事情,过头和达不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孔子通过对两个学生的评价,阐发出“中庸之道”的深刻哲理。“中”,就是事物的度。“庸”,含义之一是“用”,就是指要“用中”,要把握事物的度;含义之二是“常”,强调用中乃是常道,乃是规律和法则。毛泽东同志曾经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评价说:“‘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这个思想的确……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毛泽东文集》第二卷161——162页)

据《论语.子路篇》记载:子夏做了“莒父”这个地方的县长,老师请教如何行政。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告诫子夏,不要只图快,不要只看见眼前的小利益。只想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只看见小利就干不成大事。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说:“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欲速则不达’,这不是说不要速,而是说不要犯盲动主义,盲动主义是必然要失败的。”他引用“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阐明了党的群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就是:“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010页)

据《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的学生冉有、子路任鲁国大夫季康子的家臣时,季康子准备攻打鲁国的附庸颛臾。冉有、子路把这件事报告了孔子。孔子说:颛臾是和鲁国同安危、共存亡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有意庇护季氏。孔子说: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必发愁财富不多,只需发愁财富分配不均;不必发愁民众太少,只需发愁社会秩序不安。如果财富分配均了,就没有贫穷;境内和谐团结,民众就不可能少;社会秩序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果真能做到这些,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的教化来吸引他们。他们已经来了,就要使他们安下心来。如今子路和冉有辅助季康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我恐怕季康子的忧愁并不在颛臾这个地方,而是在萧墙之内的君吧!”后人便用“分崩离析”来形容某个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毛泽东同志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借用“分崩离析”这个成语,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代替法西斯威胁全世界的美帝国主义,他说:“这个敌人的基础是虚弱的,它的内部分崩离析,它脱离人民,它有无法解脱的经济危机,因此,它是能够被战胜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361页)

在《论语.季氏篇》记载的上述事件中,孔子的最后一句话是:“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萧墙”是古代君王所用的屏风,大臣至此肃然起敬,故曰“萧(肃)墙”。这句话一语中的,点出了季康子图谋不轨的野心。这就是“祸起萧墙”这个成语的典故,用以形容某件事情的忧虑不在于外部原因,而在于内部原因。毛泽东同志在《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中说:“如能实行以上十二条,则事态自然平息,我们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必不过为己甚。否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打他们自己的脚,那时我们就爱莫能助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774页)毛泽东同志在此引用“祸起萧墙”这个典故,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发动皖南事变,他们所忧虑的并不是外来的侵略者,而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并且告诫说,如果他们一意孤行,必然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孔子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他批评那种听到道路上的传言就四处传播的人,认为这是抛弃道德的行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深刻地论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道理,并对那些轻视实践,看不起劳动人民的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76页)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他认为,那些整天吃饱了饭,不动脑子、不干事的人,是很难成才的。据报载:毛泽东同志曾对王任重说过:对于你们这些省委第一书记,我不担心你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干事,你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所担心的是什么呢?你们忙忙碌碌,陷入事务主义、官僚主义,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没有时间读书学习想大问题,这样你们非犯错误不可.犯就犯大错误。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他还说过:“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由此可见,把行动看得比言语更重要,是孔子一贯奉行并强调的一个修身原则。伟人毛泽东特别欣赏“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取名李讷,一个取名李敏,都是出典于此。

阅读全文(222) | 回复(1)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标签:毛泽东 论语 古为今用 
  • 群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上一篇:《论语札记》引言
    • 下一篇:毛泽东思想与孔子学说是对立的,还是融合的?
    此文章被以下用户所推荐:
    • 马振海
    • 宋丞策
    Re:毛泽东对《论语》的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