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y481c蓝牙:【智慧背囊】以死为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28:17
智 慧 背 囊

感动心灵    开启智慧
以死为乐
人类可悲可痛之事多矣:那天灾地祸,使无数人陷于困境,饱尝饥饿离散之苦,此可悲;那惨烈的战争,百姓们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此可痛。但人类最可悲痛之事还在有生者必有死这条铁定的自然律。
人生的状况可以有多种,人生而必死却无任何区别;人类的历史从生死学的角度看,毋宁说就是人类抗死求活的历史。在远古时期,人类试图通过神话与想像,通过宗教与神秘术来实现永生的渴望,继之则以经济推展、科技的进步改善生活,试图延长人类的寿命。但从根本上而言,这种种的努力无不最终归于失败──人之生命总会在某一时刻丧失掉,这也许就是人类最大的悲剧,最大的痛苦。那么,有无某种方法,使人对死亡也能抱有乐观的态度,从而坦然地接受死亡的降临呢?
当然有,古之林类先生就有一种“以死为乐”的自我宽慰观,似可为现代人所用。
据说林类先生年近百岁,每逢春季,因无钱购衣换季,仍穿着裘皮袄,他每日必到收割后的田野去捡别人掉下的麦穗,且歌且拾且走,一副满足与快乐的样子。
孔子到卫国,途经田野,看到了林类先生,回头对学生们说:“那个老者是可以交谈的人,你们试着去向他请教。”子贡请求让他去,孔子答应了。
子贡快步走去,站在田头迎面对着林类先生,叹了一口气,说:“先生您难道不曾苦恼吗?还边走边唱拾麦穗!”
林类根本不予理睬,仍然脚步不停歌声不止。子贡问个不停,他才抬起头:“我有什么苦恼呢?”子贡扳着指头说:“先生您小时候不勤奋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运,年老后无妻子儿女照顾,现在眼看死期将至,还有何快乐,以至边走边唱拾穗的呢?”
林类大笑之,道:“我以为快乐的事,其实别人也都有,只不过别人把它们当作忧愁的事情。我少小不努力,长大后不去比竟于世间,所以才能这般长寿;我老来无妻无子,死期将近,所以才能如此快乐。”
子贡惊诧不已:“长寿,是人们所希望的;死亡,是人们所憎恶的。怎么您却以死为乐,这是为什么呢?”
林类不慌不忙地解释说:“死亡和生存,好比是一去一回。此处之死,焉知不在彼处出生?所以,我怎么知道生与死不是相同的呢?我又怎么知道人们孜孜于求生不是一种迷惑呢?又怎么知道今日死去不比昔日活着更好些呢?”(参见《冲虚至德真经·天瑞》)
林类一生似乎都无所忧虑:穷且贫不记挂在心;无依无靠不以为愁;老而将至死,反倒能快乐,这三者都是世人所忧所愁所怕的事,林类皆能反过来,个中奥妙何在呢?在林类看来,一般的人皆渴望所谓出人头地,比竞着在社会上翻滚,求官求钱求地产,到头来必精疲力竭,困顿不堪,减损寿命;而他则抱着与世无争之哲学,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无牵无挂,无所忧虑,故而身心健康,无病无灾,活到百岁,此不可乐吗?何必烦恼于世俗人皆忧愁的贫穷与无靠呢?
对待死亡,林类先生亦作如此观。生为人所求,死为人所恶,这是世之常情;但在林类先生看来,生与死实即来和去,此“死”则彼“生”;彼“生”则此“死”。因此,每个人面对死亡都可这样去想:我在此时此处“死”了,也许就会在彼时彼处“生”了。由这样的视角看待生与死,便可齐同生死,对生死皆无牵挂。而且,人们还可继续推论:既然此死则彼生,我死亡后的“生”也许会更幸福,所以生前的惧死就是不必要的了,对“死”我们亦可持一种快乐的接受态度了。
林类对生与死的达观态度所由建立的基础仍然是一种“自宽”之法和死后世界不可确知的观念。死亡既然是人之肉体无法逾越的东西,人类就只能求之于精神与心理的超越,“自宽”之法在人们透悟生死,消解死亡恐惧的方面应该说有其一定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