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 maco:《我们是谁》 第一篇 天之道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58:23

第一篇 天之道——有情万物 人活一口气 否极泰来

有情万物

         我们一生下来就被抛入这个世界,世界和我有什么样的关系?世界对于我的生成有什么意义?我们平常是不大理会这些问题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和看法常常蕴涵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比如我们常常对糟蹋物的人翻白眼。老百姓平常也有一句话,“要惜物啊,要惜物啊!”这是节俭的表现。但是惜物并不仅仅代表节俭。深层的东西是万物有情的世界观在起作用。这也是中国哲学中万物有情的一种日常体现。

在哲学中,宇宙万物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一向是一个本原性问题,也是古希腊、古罗马直至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们一向认为,宇宙的生成及万物的形成是有外力作用的,或上帝之手或抽象的某一力,并且万物都是为人所支配的,都是人完善自己的手段,万物是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在中国哲学看来,万物并非是人的对立面,而是与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生存的,并且万物与人在生命方面是平等的。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中国人本来就把宇宙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宇宙间有一个天地之心内在于宇宙之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在事物中。人得之为人之心,物得之为物之心,草木禽兽得之为草木禽兽之心。我与物都是宇宙一体生命的流行,所以我与物是内心相通的,我心是宇宙,宇宙就是我心。中国哲学认为人和自然是可以相感相通的、和谐相处的,万物不是现成设定的东西,而是天德人心流行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中国哲人的眼中,万物是有情的,是与自己的情感相通的。程明道(程颢)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儒者。他的窗前长满了青草,很是茂盛,连路都掩住了。有人劝他把草拔掉,他说:不可,欲常见造物生意。他又养了几盆小鱼,时时观赏。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欲观万物自得意。”在他看来,青草、小鱼和自己一样都是生命的显现,不该轻易地毁灭他们。

道家主张不要干扰万物,应让万物自化,不要人为地去改变他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狗就是祭祀用的草人,用过后就扔掉不管了,任其自生自灭。人也应该让万物自生自灭,不去人为干扰。

《庄子·庄帝王》中有一则故事:南方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沌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惟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他俩就一天凿成一窍,凿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这则故事就说明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顺应万物之性,顺应浑沌的生命本性,不要妄加人为。这也体现了万物有情,正是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要尊重万物的生命之本性。

佛教认为:无论何种生灵,皆以自身生命为至上之宝而爱惜之,故伤生、杀生都是罪过。依此道理,任何一种生灵都具有虽微不足道,却能竭力保护自己生命的本能,所以,我们人类作为生命中的一员,应尊重万物,爱惜万物。中国佛教徒有一句常说的话:“扫地尚惜蝼蚁命,爱惜沙蛾飞罩灯。”对蝼蚁、沙蛾也应尊重,珍视他们的生命。

这些万物有情的事例,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万物有情,就是把万物当做与自己相似的生命来对待,以己心为他心,以己身为他身。这对于解决西方人的困难有所帮助。环境问题是全地球人遇到的第一个困难。由于西方宗教的影响,西方人对物的态度是:物是上帝给予人的。人不断地征服物,这是上帝的旨意,是上帝的荣誉,所以对物便没有一种有情的心态。人无限地向自然开战,终于引起了环境的恶化。而中国哲学万物有情的观念,则会自然而然地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问题,直至现代,西方才逐渐重视,而在中国古代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这方面的保护意识的记载。《孟春纪第一》记载:“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意思是说,祭祀山河森林平原之神,所用的牛羊不要用雌性的,这时禁止伐木,不要破坏鸟的巢穴,不要杀害刚出生的小动物。因为是春天,此时万物复苏,开始新的生命轮回,人与万物息息相通,故而不要伤害万物新的生命。

《仲春纪第二》载:“是月也,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意思是说,这个月不要使河水枯竭,不要焚烧山中林木。

《吕氏春秋》中还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在古代,中国人就已经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将在什么季节不可以渔猎,放牧等都一一列出,让人们遵守,这些都源于中国人的万物有情观念。

而在西方就不同了,万物成为人类自我实现的手段,把环境变得只对人类有利。“工业文明将人变成自然的支配者,这种文明,对于基督徒来说,就是完成使大地称臣的上帝所委托使命的手段”。这里有许多例子:

亚马孙河原始森林地带拥有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面积,如今每年有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被破坏,对于当地居民和热带的动植物今后如何生存全然不加考虑。尼泊尔从1964年到1975年间,森林面积由6.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2万平方公里。其结果引起向东南亚方向吹来的季节风降雨,遭受了严重的水害。澳大利亚,1788年引进兔子,繁殖很快。澳大利亚还有一种肉食性动物——野狗可以捕食兔子,以免兔子过分繁殖影响草场。野狗不但吃兔子,还吃澳大利亚人新引进的绵羊。人为了保护绵羊,于是大量捕杀野狗,这样,兔子没有了天敌,就大量繁殖,破坏了草场,从而影响经济与人类生活。

还有各种污染问题。各种污染物破坏了万物之间特有的平衡关系,使万物遭到破坏,最终将毁灭人类自身。因为人类自身也是生命链条中的一环,都是宇宙生命的流行与显现。1976年,意大利塞别索地区,一家瑞士垄断联合企业的工厂,由于人为的过失,泄漏了2公斤二恶烷,这种毒很可怕,只要有针尖大小的剂量,就可以杀死一头大象。这次泄漏造成了不少新生婴儿畸形,有的脊柱突出,有的患水头症,样子非常可怕,使塞别索地区长期处于无人居住状态。

如果能多多考虑万物的生命,不要人为地去干扰它们之间的平衡,或者要有计划地开采资源,也不至于酿成这样的悲剧。中国哲学万物有情的观念正是建立在这一点上,因而在环境保护方面会发生积极作用。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哲学的伟大之处。天人合一,万物有情必将在未来为人类作出极大的贡献。

西方人也是现代地球人面临的第二个困难,就是人自身的问题。即生的意义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人忙忙碌碌,晚上一躺在床上,便感觉人生没有意思。每天朝九晚五和一些不认识的、认识的人打交道,无论认识不认识,大多不能敞开心扉,长此下去人就像机器人一样没有情感的交流,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直到死掉为止。还有,比如,现在人们都追求手工做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的男女相悦,女孩子都送自己情人亲手绣的荷包、鞋垫之类的东西。现在的男女相悦,就去买一束花,或买其他什么东西送给自己的情人。与原来的男女相悦相比,更少了一点韵味。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便是对万物有情与否有关。

情人亲手做的东西里面,注进了人的情感,于是物便也生动起来。我们看日本人制作的围棋盘,那简直是人的精神的凝结。画围棋盘格子的时候,必须要在早晨日出前四十分钟完成,必须全神贯注,整个人都进入所制作的围棋盘中去,这与古代武侠小说中所说的“人就是剑,剑就是人”是一个道理。人在创作过程中回到了最原初的以情应物状态,达到与物融为一体的物我合一境界。在这种境界创造出来的物,便凝聚了人的全部情感,因而人便视之为自己的生命而“敝帚自珍”。因为这物上有着人的存在,而机器大生产生产出的成批的商品,以及用金钱买来的礼物与之相比起来,的确是不堪承受之轻了。

现代人不能以创造性的心态面对万物,不能与万物合为一体,就因为他所接受的东西都是现成的东西,是陌生的,毫无关系的,没有感情的。所以,许多外国人追求手工艺品,越原始越好,他们试图追回自己对万物的情感。

我认识的一位美国朋友叫麦克,他的最大理想让我大吃一惊,他说,他最愿意做一个农民。他觉得现代人不停地向上,就像摘星星,摘了这颗还有更高的,永不可到达最高点,却不知道返回大地母亲的怀抱。他用汉语表达得很困难,但我明白他。他追求的就是回归自身,找一找自身活着的意义,而不是对外忙忙碌碌。这并非是放弃文明,而是文明的更高形式。

中国哲学如何面对万物呢?我们不是屈己从物,心为物役,或贵己傲物,而是讲究以诚应物。做什么事,对待何物都要真心诚意,使心中不存偏见心中无“物”,物才呈现出本来面目,在最原初的状态中与人合一,才能体察物的生命,体察到万物有情,才能爱它、惜它。中国人讲了惜物即珍惜物,有节俭的意义,其深层意义却在于有情万物的观念。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作一篇文章《西铭》讲此理最精。“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天可以称为父,地可以称为母,我是如此渺小,与万物生活在一起,充塞天地之间的气,形成了我的身体;统率天地气的本性,形成了我的天性,人民是我的同胞兄弟,外物犹如我的朋友。

万物有情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特有观念,是医治西方的现代病症的一剂良药。这种万物有情的观念已经沉淀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不知不觉地显现在我们的某些行为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有极深远的来源。只不过我们忘记了它们的来处和真正意义。寻求这些来源,重新建立我们有意义的日常生活应该是本书的任务。

人活一口气

中国老百姓有一句俗话:“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上了岁数的中国老人也常说:“人活着就是一口气,这口气没了,人也就完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生气,有时要争气,有时要讲义气,可见,气的观念在老百姓中是非常普及了。那么这气到底是什么呢?它的来处是什么呢?中国哲学上也讲气这个概念,最初气的观念起源于西周时期。

周幽王二年时,发生了一次地震。当时人们还不明白地震的原因。周大夫伯阳父解释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意思是说天地有阴阳二气,是有一定秩序的,若秩序不对,就发生了地震,并把地震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气的观念,在西周时期就有了。气构成天地万物最基本的物质,人也是由气构成的。《庄子·至乐》篇中记载,庄子的妻子死后,庄子的朋友惠施去吊唁,发现庄子叉开双腿坐在地上敲着瓦盆高声唱歌。惠施很奇怪,就问庄子为什么。庄子回答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意思是说,世界上本来什么也没有。世界在恍惚中演化出气,气形成有形之物,而后有形之物才演化成生命。我妻子死了,只不过是变成气了。这只不过是一种演化,我没有什么可悲伤的。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还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大约就是今天老百姓常说的“人活一口气”。对气的学问有很大贡献的当属北宋的张载。他认为一切都是由气聚散变化而成,气不生不灭,充塞整个宇宙中。张载的表哥程颐也认为天地中都是气,但气是有生有灭的。大理学家朱熹也认为气流行发育了万物。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对气的学说作了概括。认为凡虚空的地方都是气,聚在一起就显现出来,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消散的时候就隐藏起来,就是人们所说的“无”。当然,这“人活一口气”还有其人生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和西方哲学的不同。西方哲学中也有这样的思想,认为气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但西方人始终只是把气当作一种抽象,当成一种物质来说明万物的起源,说明这个世界的来源,演化,并未赋予气以生活意义,但在中国哲学中,气和生活是密切相联的。

在《红楼梦》中,就有人禀气而生的观点,认为聪明灵秀之人是因为得了天地中的清气,故而神明灵秀。而得了浊气的人,就愚笨而不可教了。当然也有比较神秘的看法,像吕后、关尹子等人都会看气,认为帝王、神仙、有道之人的头顶或他所在地方都有一团神秘的气。比如吕后是看到刘邦所在的地方有紫气,有帝王之象,才嫁了刘邦的。这当然都是迷信的看法了。

老百姓常说的“人活一口气”,它的生活意味在于气为志气,为浩然之气,这一点是从孟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大哲学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人。传说有“孟母择邻教子”的故事。孟母为了让儿子能有出息,曾三次搬家。第一次住在坟地附近,孟子就向人学习怎样哭死人。孟母搬到市内商业区居住,孟子就学人家怎样卖东西。孟母搬家到一所学校附近,孟子就学习人家怎样读书,他终于成了一个大哲学家。孟子有了广博的学问,同时也有高贵的人格,以己身傲于诸侯。其传世之名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认为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义,道德比生命更为崇高和珍贵,这种大勇来源于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浩然正气充满在天地之间,如果人以正直、直率去养育它,则有大丈夫之气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则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这种浩然之气的理论,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灵魂之中。宋末的文天祥,誓死也不投降元人,不要荣华富贵,也不惧死亡的威胁。他身上有一股天地之浩然正气,令小人胆战心惊,他作的《正气歌》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无数的例子。现今的见义勇为,就是一股正气。邪气能嚣张一时,但毕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邪气终归是不压正的。所以,只要人有这一种天地之正气,即使是千万人不敢去做的事,有浩然正气的人也敢往矣。

孟子还提出以直养则无害的观点。即人只要正直,合于义,并不断地扩充它,培养它,浩然正气就会培育起来。其实,就是让人做人正直,不断做好事、正事。一旦做了不好的事,赶紧改正,浩然之气存养矣。这浩然之气事实上可以看做是一种集体意识和潜意识。它代代相传,为大多数人承认和遵守。它就如同气一样弥漫于天地之间。谁获得了这种气,就如同获得了千百年来生活过的人和正在活着的人的支持,能不勇往直前吗?

“人活一口气”一句普通的俗语,竟也蕴含了如此深妙的哲理。人生处处皆学问啊,学无止境,信矣。

否极泰来

中国人有贴春联的习惯。每当春节,大红的纸,墨黑的字,确实让人觉得有新气象。一般人家的大门口的横额上总贴着“否极泰来”的横批。否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坤下乾上,表示天地不交,上下隔阂,闭塞不通之象。泰卦,乾下坤上,天地相交,阴阳和畅,万物发育成长,有通畅、安宁之象。这两卦是相反的,生活中的意义引申为事情的好坏和顺逆。

“否极泰来”的原文应该是“泰极否来”。因为《周易》六十四卦中,泰卦在否卦之前。《序卦传》说:“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认为泰就是通,但是通久必变为不通,泰极而否必来。由于中国人是乐观的民族,总希望着未来交好运。所以,在写春联时,希望旧的一年的不顺快走,新的一年的好运快来,期望着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如同芝麻开花一样一节更比一节高。这是祝福词。所以,泰极否来,其实讲的是中国哲学中最精深的道理,即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这是最深刻的辩证法。

中国哲学中辩证法思想是十分丰富的。西周末年就有人讨论“和”和“同”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意思是相同的东西重复则不能发展,而不同的东西相互配合则可以创造新的事物,这就如同现代化学试验一样,同类元素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形成新的化合物,但有些不同的元素则可以互相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老子更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法思想。直到杨雄的《太玄经》、向秀、郭象的“天地万物天时不移”以及程颐的“物极必反”等,都包含着事物是变化的这一辩证法思想。

当然,西方哲学中也有辩证法思想。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流,水不断流走,等你下次再踏进这条河时,水又变成新的,所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中国的变化思想多用于人事,这也是中国哲学的特点。西方哲学仅仅流于抽象的思辨,未能打通哲学和生活的通道而中国哲学却是把哲学和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这里出自《淮南子》的一个故事。故事讲得是住在边塞附近的一个老翁的马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去了,别人都很替老翁可惜。可老翁说,怎么能知道这件事是祸而不是福呢?结果,过了一些日子,老翁的马引着另一匹马回来了。别人都来向他祝贺,老翁认为这件事不一定是福。结果,老人的儿子骑引来的马被摔断了腿。别人都觉得老翁很高明。老翁认为儿子断了腿也不一定是祸事。后来边塞起了战火,老人的儿子因腿有伤而不用去参战,捡了一条命。其实这故事说明了“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这一哲学思想。中国人将其用在生活中,培养了一种乐观的民族精神和有韧性的民族性。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是这一哲学思想的典型例证。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哲学思想的运用更是普遍。如某人官场不得意时,别人常劝他“来日方长”。在日常生活中,无赖打架打输了,也要来一句“咱们走着瞧”。意思是事情是发展变化的,不知今后怎样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以后“老子”发达了,你就有好瞧的了。可见,中国哲学的日用性是多么强烈。

说到中国人的韧性,那是有目共睹的。不要说国家大事,就是个人也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抛开别的不讲,其实我们心里深处正是沉淀着事物、世事是变化的这一观点。既然事物是变化的,那么总有一天会变得有利于我。所以,我们的韧性是感人的,而且我们的精神是乐观的。“天总有亮的时候。”这一信念使我们在生存过程中总是顽强而乐观向上的。这是我们哲学中宝贵的财富。有了这样的信念,什么样的奇迹创造不出来!当然这其中还要有人自身的努力,光是等待忍耐并非是我们精神的全部,这就是后面所要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