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明 北野武:谁能给收藏爱好者一双慧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5:55:00
     有篇文章的标题是“谁能给收藏爱好者一双‘慧眼‘?”,我想就这个标题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也和藏友们在一块探讨探讨,互相促进促进。      不知是马未都还是哪个藏家说过;在古玩这个行当,造假不叫造假,而是称为“作旧”。假的不说是假的,而是说“新”的,真的说是“老”的。有人曾经花费几十万几百万,买了一大堆假货,交了学费还没有人同情,还落个眼力不济笑柄。有人说古玩行业水深得很,到底有多深,没有人能准确的回答出来,也许含糊的回答更准确些,要多深有多深。古玩市场有真假才有意思,才能让藏友们在真假中增长知识,历练眼力,才能成就一批实干的鉴宝专家。如果逛古玩市场就像逛菜市场和家电市场一样,去了就买卖了就走,还能吸引几个人。藏友们还能每个周末屁颠屁颠的向古玩市场上跑吗。古玩市场有真有假才有吸引力,才能成就藏友们的一双识宝的慧眼。     谁能给收藏爱好者一双慧眼?这话说来有点好笑,就像有人说谁能给我一个省长当一样好笑,谁都给不了收藏爱好者一双慧眼,即使媒体里的寻宝鉴宝的专家全部为你指导服务,你也练不成一双慧眼,如果专家们能成就你的识宝慧眼,那么也绝不是你,而是他的子女。要想练就自己的慧眼靠什么?靠的是一个人的悟性,靠的是一个人的勤奋,更靠的是一个人的德性,也就是悟性+勤奋+德性=慧眼。     悟性是什么?有人说是天赋,有人说是慧根,也有人说是境界,很难用文字准确的表达出来。玩收藏更要讲究悟性,有人出手就成为收藏家,有人忙活了一辈子还是二把刀,也许是悟性使然。刚开始收藏时喜欢瓷器,从江西贩子手里买过几个,第一次感觉不错,没多想,第二次第三次就感到不对头了 ,一是这几个小子细皮嫩肉的,不象到农村收货的人晒得黑不溜秋;二是每次都是十几纸箱的运过来,好像从那里批发的一般。上网一查才知道景德镇樊家井仿古做旧市场一条龙服务,利用开会的机会到了樊家井,就在景德镇火车站广场前,几里路长满街都是仿旧的明清瓷器,元青花几十元到几百元,现买现作旧,买好之后帮你送上火车,天一亮就到你所在的城市的古玩市场,叫价几千元,你砍价吧。     在古玩市场上,你要是看见那些细皮嫩肉的家伙大叫从农村收的,面前又摆得就那麽几样整整齐齐的古董,用心想想也就知道是什么玩意了。如果摊位上什么都有,甚至连老奶奶的小鞋,娃娃的小兜兜都有的话,这个摊位就有点意思了,就值得一看了。真正下乡收东西的人,是什么都收的不可能只收一样和两样东西的。凡事多想一想,多想想就会茅舍顿开。     一个人光有悟性还不行,还要勤奋努力才行,特别是玩收藏的人,不仅要看相关的书籍,一分为二的领会书中的知识。还要到博物馆里看真的怎样真,到古玩市场上看假的怎样假,看自己收藏的东西到底真在那假在那,三点一线反复无穷的比较琢磨,再在理论上找找依据,把自己看好的东西带到古玩市场听听那些藏友们中的业余专家们的意见,不管人家讲的对还是不对,都要耐心听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教益。千万不要听到不好的评价和看法,就来气就恼火,结果成了马上就恼火的“玛瑙”。时日已久你就会成就自己的鉴识能力,就会在众多藏友中拔地而起。     当然在古玩市场上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人品和德行,如果摊主见你来了急忙收起值得一看的东西,你再有慧眼也等于零。假若摊主把好东西为你留着,你不来就不会拿出来,一直等着你,那你就修行的到家了。在古玩市场,经常看见有人喜滋滋屁颠颠的拿着刚买的东西,说买的太便宜了,摊主肯定吃了亏了,高兴得就像总算和前妻离了婚似的。实际上吃亏的不是摊主而是买主,从此摊主有好东西就不会再给你看了,只给那些能赚到钱的买主留着,不赚钱的摊主在这个世上可能还没出生。     人啊人,不要为了一点小利而丢弃了更多更好的藏品,说良心话,摊主赚的只是一点小钱,赚大钱的是那些真正的拥有慧眼的藏家。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也得到了享受,就像王世襄,马未都,还有现在的明星王刚以及还没有冒出来的藏家们。要想做到物我双赢,就要端正自己的收藏的心态,买和卖都要互相换位思考一下,为自己也为别人考虑考虑,你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慧眼重要,人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