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梅专线路线图:不经意布下的生命雷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9:03:05
  2004年的6月24日,有一群世界顶尖的医学家,在加拿大的一次医学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决议,呼吁在往后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死因”的宣传日。在美国,每45秒就会有一例新发病例,而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这种疾病。在中国,正值隆冬季节,也正是这类问题的高发季节。那就是脑中风。面对这么严重的疾病,生活当中并不是没有办法远离,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看您是否能够注意一些细小的生活细节,从小事开始预防疾病。

    人体的血压是维持身体各个脏器供血的重要条件,就像冬天楼里水暖气供暖一样,压力不够和压力不平衡,都会造成局部的问题。人体的血压一般是平稳在一定的水平,年龄或疾病会使这种平衡不稳定,人体的血压有两个感受器,一个在剑突下(相当于胃的位置),一个在颈部两侧,(颈动脉窦),他们可以随人体位置的移动和和运动的速度调节血压。头部的大脑是身体的司令部,高高在上,供血十分重要,也是最易发生缺血的器官。如果我们下蹲过久,猛然站立,会出现头晕、眼花,甚至眼黑站立不稳,就是位置性低血压造成的大脑一过性缺血的现象。

    所以,正确的起床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大家记住一句话,叫“三个半分钟”。什么叫“三个半分钟”,即醒来躺半分钟再坐起来;坐起来坐半分钟:简单活动一下胳膊腿,再站起来;站起来半分钟:简单活动一下颈腰椎,再走动起来。经过这三个半分钟,仅仅花费时间1分半钟,大脑就不会突发缺血,心脏也不会突然骤停,也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脑中风,不必要的心肌梗塞。也有专家提出3个1或3分钟,主导意思差不多,根据每位同志的习惯和年龄量力随意而行,不用恪守30秒,目的是让机体放松。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较差,骤然活动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老年人在睡眠醒来时须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醒透”后,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再缓慢起床,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原因都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关。

    另外,不仅仅是要坚持做到“三个半分钟”。起床下地,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中医脏腑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来源于肾所藏之精,脑髓是记忆功能的物质基础。因此,肾虚“髓海空虚”也会形成记忆力减退。



    老年人养一些花花草草是非常好的。大家知道康复的内容指得就是对于致残疾病三级预防之外,还要在降低残疾,提高生活能力和精神复健方面达到最佳状态,其中,我们就提倡一种叫做园艺康复的训练。


现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已经成了时髦话,但是谈到正确的概念和合理的实施,往往是一头雾水,模糊不清。

    有人说有氧运动就是运动强度小,不出汗;无氧运动就是运动强度大,汗要出透,才能起到锻炼和减肥的效果。这是以运动强度和出汗的多少来区分的。

    还有人说无氧运动主要是力量练习。像俯卧撑、仰卧起坐、下蹲起立等。有氧运动是指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主要是强身健体、减肥。比如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咱们暂且不说谁答的对错,但是以出汗的多少为锻炼指标,起码是不太科学吧!

    许多人都知道有氧运动能减肥,但有些人对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确切概念,还不是十分理解,有人甚至简单地认为有氧运动就是在氧气充足的环境里运动。这主要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在运动强度相对较小时,氧的供给充分,机体以能源物质的有氧氧化获得能量,即有氧运动;当运动强度较大时,氧的供给相对不足,机体则可利用糖原的酵解,生成乳酸获得能量,即无氧运动。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划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主要是根据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内部有无乳酸产生来判定的。

    对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而言,锻炼时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这是因为有氧运动强度相对较小,机体各器官的负荷相对也小,不易出现伤害事故,而又能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许多人可能就要问了,运动的时候如何判定自己的运动强度呢?其实很简单。



    知道了健康的运动方式,您知道健康的运动时间吗?

    早在几千年前,老祖宗就为我们总结出了最佳的运动时间,要随着太阳的升起出门锻炼,因此,最佳的运动时间为早上9:00-11:00,下午3:00-5:00.

    散步是大家最推崇的一种运动,但是散步不仅仅是简单地迈腿,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散步方式。

  肥胖者散步时,可适当将散步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些。最好坚持每天散步2次,每次一个小时到一个半。散步时可适当走快些,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散步时,可尽量使脚掌着地、胸脯挺起,不要过分弯腰驼背,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和肺的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快,否则容易使血压升高。

  糖尿病患者散步时,要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饿着肚子,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因头晕导致摔跤。餐后散步时,步幅可以适当加大,挺起胸脯,甩开手臂,每次散步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身体不太好的人,散步时应适当将两只手臂甩开,步伐迈大些,散步的速度最好由慢到快,这样可以尽量将全身活动开,使全身各器官都能参与到运动中,有效地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

冠心病患者散步时,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散步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每天两三次,每次半小时。

由于每个人的心肺功能不一样,所以散步时要量力而行。根据各自身体的承受能力,加快或减慢行走速度。一旦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情况,就应该停下来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