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脱综艺节目:生命修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02:02
  生命修行

    生命通过修行可以自控,自控是相对的,面对宇宙自然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修行是为了生命自我的保护、自我的提升,让生命顺应宇宙自然变化规律、在有限的生命时段里能够了知使命、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认识生命

    1、人类生命的独特性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宇宙自然中生命现象种种,唯有人类具有高级智能,人类生命是造物主的恩赐、是宇宙物质世界因缘和合的表现,能够成为人类的一员,必应珍惜生命的可贵、绽放生命之光彩。

    人类生命有着共同的生物特性,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源自生命软件系统的区分、源自生命个体对宇宙自然环境事物的反应、源自生命个体的自我认知、源自生命个体对宇宙自然的了悟、源自生命价值与世界观的本质差别,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2、人类生命趋向

    每一个生命从她降临的那一刻起就趋向死亡。在她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她生命活性的体现,她要知道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存是第一要义;满足生存所必须是人类自我的本能。

    生命存在只是过程,生命瞬息的叠加撰写了生命的旅程。虽然生命的肉身最终都是归结为死亡,但生命的软件系统却有着不同的定向!

    生命软件系统承载着生命旅程的信息,刻录着生命过程的轨迹,当有限的生命显物质不复存在之时;生命的暗物质将回归能量世界;生命的玄物质将进入下一个生命轮回。

(二)人类生命的劣根性

    人类生命的劣根性是人类自我欲求所沉积下来的生命习性。

    1、生命的无知

    人类生命的无知体现在对自我、对宇宙、对自然认识的无明。人类依生存的本能而繁衍;被生理的需求所牵引;人类在不断的轮回中沉积着世俗的虚妄;又在不断的轮回中盲目地敬畏着神灵;人类的贪欲蚕噬着人类的本性;人类自我匮乏的责任意识泛演着抱怨与指责;人类痴迷于感官的物质享受;痴迷于狭隘的自我认知;痴迷于自我满足的幻觉智障。

    佛法中所明示的贪、嗔、痴;基督文化所指的“原罪”……远古之圣贤早已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感叹世人沉睡难醒,带着“业”力轮回……

    2、生命的迷途

    人类走在宇宙自然的迷宫里,迷失了本义的自我。被尘染了的世俗所左右,人为的相互残杀、争斗、掠夺、占有……以所谓的国家利益纷争;以宗教信仰的派别排他……社团、机构、组织,人类的追求走失了方向,人类的基础教育缺少了人类的大德。

(三)生命过程自我修行

    人类生命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的自我修行,将有助于生命品质的提升。有意识的自我调控可以相对应地延长生命长度,改善生命质量。

    1、修行的意义

    修行可以达到自我的解脱,而自我的解脱完成了生命个体的进化,如果人人都能通过自我修行而获得人生的大智慧,修行也就体现出了人类的整体价值。
    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证宇宙自然之法理,以自强不息的生命进取精神培育道德人格,以感悟、思辨、实证、入道明法,以境界状态的升华提高生命层次,以自我生命过程的真义来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回归物质世界本来面目。

    2、修行者共修

    ◇ 名利与奉行

   (1)人生在世、难除名利、名利索求、天镜照己。

    名利是中性的,没有善恶对错之分,名利只是人生过程的状态呈相,在求取中所展现的人生百态需要令人警醒。

    能够正视、正途、正取、正行地追求、获取,人生无可非议。

    如果因名利而弃理忘义、心生困扰、膨胀私欲,便要迷途悔悟。

   (2)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感恩万物、回馈众生。

    尊重生命是从自尊到尊他,自我的尊重体现在行为自律、端庄威仪;尊他是无有分别、视他如己。

    敬畏自然是天地有情、恩同父母,滋养生息、怀抱同体。

    感恩万物是爱心释放与轮回,心境塑造传导信息。

    回馈众生是心念系他、驱免私欲、行善福报。

    ◇ 自觉与觉他

   (1)自觉的不同层面

    自觉涵盖着自知,明晰自己的心念;知道自己的所为;清楚自己的所长所短;明白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表现;正确评估自己的能量与价值。

    自觉是一种训练,需要戒除生活中不必要的自我干扰;戒除种种不良的恶习;摆脱喧嚣与浮躁回归心灵之宁静;用心体察自我意识、观照自我身心;觉知心念变化的根由、判别事物衍化的结果。

   (2)觉他之内涵

    觉他意喻着知晓他人所处的状态;知晓事物生发变化之端倪;帮助他人觉悟。

    ◇ 平和与包容

    平和是一种修为,平和中包含着沉稳与自信,平和中暗藏了定力与智慧,平和中克制了情绪的魔障,平和中酝酿了瑞蔼与吉祥。

    平和是一种能量,平和中有着稳定的生命物质波,这种波动效应传导着自然的和谐与平静。

    包容是一种境界,包容中有着豁达与大度,包容中有着超脱与无我。

    平和与包容是修行着的必须!

    ◇ 无我与无法

    无我是舍弃小我、奉献自我、融入大我,小我中有着私欲、有着自以为是、有着虚荣、有着狭隘、有着分别、有着束缚,唯有看破放下才会解脱。奉献自我是责任的体现、是义务的承担、是人格的塑造、是价值的体现。融入大我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升华、是身心的回归、是人类的进步。

    无法是建立在有法的基础上所达到的超脱,借由有为法的修习让身心灵得以成长,而达至终极的回归与真无。就向一个人要渡江,面对宽阔的江面他唯有借助木筏或桥梁,而过得江面后还要背着木筏或依托于桥梁吗?

    ◇ 反复与思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世间众生的修行是在反反复复中去妄存真,在不断的思辨中去证悟,修行是终生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