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歌曲风的记忆:试论正思维的修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48:37

试论正思维的修习

道  成

2011年12月1日---2012年2月24日

(共计:17页;字数:约23,000字)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引用原始佛教经典《阿含经》,探讨了什么是正思维及如何修习正思维。正思维属于慧学,是八正道的第二支,它是基于正见的如理思维。只有通过如理思维,才能引导我们的身、语、意三行契合八正道的要求,并不断去除不正思维和非理作意的错误模式,从而进一步强化正见,最终才能达成戒定慧三学圆满、断除烦恼、迈向解脱、自利利他的目的。

本文将从以下四方面加以讨论:一、什么是正思维;二、正思维的修习原理;三、正思维的修习方法;四、正思维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正思维 缘起 八正道 四圣谛 解脱

目  录

序言P1

一、什么是正思维P2

(一)正思维与邪思维

(二)四种善男子依正思维

(三)正思惟的因果

二、正思维的修习原理P4

(一)了知不正思惟从何而来

(二)了知正思维当基于正见、正精进、正念而成就

(三)正思维的修习原理

三、正思维的修习方法P8

(一)世间正思维的修习方法

(二)出世间正思维的修习方法

四、正思维的核心内容P12

(一)阴、处、界相应;

(二)根、谛、缘起相应;

(三)无常、苦、无我

结语P16,主要参考文献、后记P17

序 言

正思维属于慧学,是八正道的第二支。只有通过正思维的修习,才能逐步去除错误的思维模式,指导我们的身、语、意三行符合八正道的要求,这无疑对每个佛子迈向解脱,断除烦恼及弘法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读《阿含经》时,我有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经中常常提到“正思维”。

如《杂阿含·2经》,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杂阿含200经》云:罗睺罗受佛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纯修梵行。乃至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心善解脱。   
  又如《杂阿含·407经》,佛告诸比丘: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间思惟。所以者何?世间思惟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觉、不顺涅槃。汝等当正思惟: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则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可见,佛陀始终强调在修观时,一定要有正思维,当正思维无常,苦、空、无我、四圣谛等,因为正思维能够将我们导向解脱。

所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讨论:一、什么是正思维;二、正思维的修习原理;三、正思维的修习方法;四、正思维的核心内容。

一、什么是正思维

(一)正思维与邪思维

    正思维(samma-sankappa)又称为正志、如理作意;与它相对的为不正思维、邪思惟、邪志、非理作意。根据阿含道次第,八正道分为世间八正道和出世间八正道,列表如下:

世间八正道(有漏)

出世间八正道(无漏)

正志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正见

正志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亲近善士

听闻正法

(戒清净)

(心清净)

解脱

解脱知见

法次

法向

四  预  流  支

五  分  法  身

一、什么是正思维(正志)

《杂阿含·777经》云:正思惟者,令未生邪见不生,已生邪见令灭,未生正见令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已生者令灭;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可见,正思维就是要“令未生邪见不生,已生邪见令灭,未生正见令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同理,正思维对于八正道的其余几支也是如此:“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已生者令灭;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杂阿含·785经》云:何等为正志?谓正志有二种: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志: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是名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中部·13、14、21经》云:圣弟子以正慧善见欲贪所生之乐,何其薄寡;所生之苦,何其深重;所生之过患,何其繁多;从而远离欲贪,远离不善法,而得喜乐,甚至更上之喜乐,他因此不再求于欲贪。纵使遭盗贼残暴地以有柄之两面锯支解其肢,若人其时心怀嗔恚者,则非遵循吾教之人。人对自己无嗔害心,或对他人无嗔害心,或对两者无嗔害心。

阿难:何谓正思惟?即出离之思惟、无嗔恚之思惟、无害之思惟,此名之为正思惟。 

所以,正思维分为世间正思维和出世间正思维。

1、世间正思惟:就是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出要觉”就是要有出离苦海的魄力、决心、坚定的志向、精进力。“无恚觉、不害觉”就是不要有嗔恚心,不要伤害众生,要有慈悲心。它是指与邪思惟相反的无贪思惟、无嗔思惟、无害思惟,属于世间善心的范围。世间正思惟就是无贪欲(有出离心)、不嗔恨(有善意)和不伤害(有慈悲心)。 

(1)出离思惟:以正精进摆脱过去无尽的已生恶业,以及未来的无尽的未生恶业,如此生起的思惟,称为出离思惟。这种思惟寻求在今生中能够从轮回之苦中解脱。

(2)无恚思惟:与慈心禅定有关的思惟;

(3)无害思惟:与悲心禅定有关的思惟。

2、出世间正思惟:

《杂阿含785经》云:如何为正思惟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诸比丘!以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结果之思择、思惟、专注、细专注、心之专精、语行。诸比丘!此等为正思惟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

所以,出世间正思维,就是要思惟四圣谛,与无漏思惟相应,与圣道和圣果相应的诸心,包括所有的出世间心和阿罗汉的种种速行“唯作心”,即圣弟子通过正思维,了知四圣谛,最终才能无漏不取,得究竟解脱。

二、什么是邪思维(邪志)

《中阿含·189经·圣道经》云:若见邪志是邪志者,是谓正志;若见正志是正志者,亦谓正志。云何邪志?欲念、恚念、害念。是谓邪志。云何正志?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是谓正志。

《中部·117经》云:如何为邪思惟?欲思惟、嗔思惟、害思惟。此等为邪思惟。

可见,邪思维就是有欲念、恚念、害念,即欲思惟、嗔思惟、害思惟。欲思惟,与欲乐相关的思惟,与欲贪相应;嗔思惟,嗔恚、愤恨、嫉妒、恼怒、狂乱等,与种种心理上的不舒服相伴的思惟,与嗔相应;害思惟,伤害、攻击等,属于嗔思惟,以损害他人为目标;正思维就是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

(二)四种善男子依正思维

《杂阿含·922经》云:如是,于正法律,有四种善男子。何等为四?

谓善男子闻他聚落有男子、女人疾病困苦,乃至死,闻已,能生恐怖,依正思惟,如彼良马顾影则调,是名第一善男子于正法律能自调伏。

复次,善男子不能闻他聚落若男、若女老、病、死苦,能生怖畏、依正思惟;见他聚落若男、若女老、病、死苦,则生怖畏、依正思惟,如彼良马触其毛尾,能速调伏,随御者心,是名第二善男子于正法律能自调伏。

复次,善男子不能闻、见他聚落中男子、女人老、病、死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见聚落、城邑有善知识及所亲近老、病、死苦,则生怖畏、依正思惟,如彼良马,触其肤肉,然后调伏,随御者心,是名第三善男子于圣法律而自调伏。

复次,善男子不能闻、见他聚落中男子、女人及所亲近老、病、死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于自身老、病、死苦能生厌怖,依正思惟,如彼良马侵肌彻骨,然后乃调,随御者心,是名第四善男子于圣法律能自调伏。

佛陀以四种良马的譬喻,来解释众生根性的差异,以此判断是智慧之人,或是愚痴之人。

第一种良马,只须见到马鞭的影子,就会受到激励,并依照指示去工作;第二种良马,只有在马鞭碰到它的皮肤时,才会受到激励,并依照指示去工作;第三种良马,必须在马鞭打到肉体时,才会受到激励,并依照指示去工作;第四种良马,则必须在狠命地抽打之下,才会受到激励,并依照指示去工作。可见,有四种善男子能够依靠正思维,精进修行。

1、第一善男子:只听到其它聚落有人因疾病而苦恼,乃至死亡,就能生恐怖,而依正思惟,厌离生死,断恶修善,能自调伏。有如良马,只顾鞭影,就能顺调。

2、第二善男子:亲眼看到其它聚落的人有老、病、死等苦,就能生怖畏心,而依正思惟,厌离生死,断恶修善,能自调伏。有如良马,触其毛尾,就能迅速调伏。

3、第三善男子:看见聚落、城邑中有善知识,以及所亲近的人之老、病、死等苦,就能生起怖畏,依正思惟,厌离生死,断恶修善,能自调伏。有如良马,触其肤肉,然后才能调伏。

4、第四善男子:对自身之老病死等苦,能生厌离怖畏,而依正思惟,厌离生死,断恶修善,能自调伏。有如良马,侵肌彻骨,然后能自调伏。

所以,第一种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只须听到某处、某人,患了病或逝世就会受到激励而停止放逸,开始潜修佛法。他们属于利根的、有智慧的人。第二种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必须见到有人患了病或逝世,才会受到激励,开始潜修佛法。他们属于普通利根的人。第三种人,只有在见到善知识、亲友,患病或逝世,才会受到激励,开始潜修佛法。他们属于根性次之的人。第四种人,则在自己遭受严厉、剧烈的痛苦后,才会受到激励,开始潜修佛法。他们属于根性最次的人。

佛陀说,还有一种人,他们并非善男子。无论自己听闻、自己看见、自己亲身体验多少痛苦,也不会去行善、不会去修学佛法的人,不能称为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即使在自己患病,痛不欲生、饱受剧痛之后,仍然不修善法之人,属于没有善根的人,他们是非常愚痴的人。

(三)正思惟的因果

    佛陀说:无论是欲想、恚想、害想等不正思维,还是出要想、不恚想、不害想等正思维,都是有原因的,并非没有原因。

《杂阿含·458经》云:有因生欲想,非无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无因。
  云何因生欲想?谓缘欲界也。缘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觉、欲热、欲求。愚痴凡夫起欲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如是邪因缘故,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欲想。

云何因缘生恚想、害想?谓害界也。缘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觉、害热、害求。愚痴凡夫起害求已,起三处邪,谓身、口、心,现法苦住,身坏命终,生恶趣中。若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危险想(欲、恚、害想),不求舍离,不觉、不吐(守不住害想),彼则现法苦住,身坏命终,生恶趣中。

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出离想),非无因。

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谓出要界。缘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觉、出要热、出要求;谓彼慧者出要求时,众生三处生正,谓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缘已,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是名因缘生出要想。

云何因缘生不恚、不害想?谓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缘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觉、不害热、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时,众生三处生正,谓身、口、心;彼正因缘生已,现法乐住,身坏命终,生善趣中,是名因缘生不害想。若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不害想,不舍离、现法乐住,身坏命终,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边有旷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灭火,当知彼诸众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

所以,缘欲界而生欲想,缘恚界、害界而生恚想、害想等,这是身口意三不善业,必导致现世的苦恼,命终必堕恶趣。反之,缘正因缘,则现世乐住,命终必生善趣。

二、正思维的修习原理

(一)了知不正思惟从何而来

《杂阿含·346经》云: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身见、戒取、疑。何等为三?谓不正思惟、习近邪道,及懈怠心。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不正思惟、习近邪道及懈怠心。何等为三?谓失念、不正知、乱心。

所以,由于失念、不正知、乱心,则产生不正思惟、习近邪道、懈怠心;又由于不正思惟、习近邪道、懈怠心,则产生身见、戒取、疑。只有证得初果,成就四不坏信,才能断除身见、戒取、疑三结。

《杂阿含·777经》云:不正思惟者,未生邪见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正见令不生,已生者令退。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不生,已生者令退。

可见,不正思维是基于八不正道而产生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八不正道,使“未生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杂阿含·715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盖、七觉分,有食、无食,我今当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如是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贪欲盖以何为食?谓触相,于彼不正思惟,未起贪欲令起,已起贪欲能令增广,是名欲爱盖之食……何等为贪欲盖不食?谓不净观,于彼思惟,未起贪欲盖不起,已起贪欲盖令断,是名贪欲盖不食……

譬如身依于食而得长养,非不食;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依食长养,非不食。何等为念觉分不食?谓四念处不思惟,未起念觉分不起,已起念觉分令退,是名念觉分不食……何等为念觉分食?谓四念处思惟已,未生念觉分令起,已生念觉分转生令增广,是名念觉分食……

以上说明五盖、七觉分,皆依于食而立,非不食。

贪欲盖以触相为食,于彼不正思惟,未起贪欲令起,已起贪欲令增广;贪欲盖以不净观为不食,于彼正思惟,未起贪欲盖不起,已起贪欲盖令断。

与此相对,若于四念处不思惟,则未起念觉分不起,已起念觉分令退,为念觉分不食;若于四念处思惟,则未生念觉分令起,已生念觉分转生令增广,即为念觉分食。

(二)了知正思维当基于正见、正精进、正念而成就

正思惟的作用是净化身语意三业。那么,如何思维才能导向善行和善业,如何思维就会导向不善行和不善业?须知正思维当基于正见,因为八正道中,正见为首。

什么是正见?佛陀为什么要施设正见?

《杂阿含·785经》云: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杂阿含·301经》云:云何正见?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所以,正见有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世间正见是有漏的,不圆满、不究竟,有执取,可转向善趣;出世间正见,无漏、无执取,不会导向烦恼、痛苦,能够出离苦海,解脱自在。

同理,正思维也分为世间正思维和出世间正思维。正思维必须基于正见、正精进、正念才能成就。

《中部·117经》云:如何为正思惟?诸比丘!对正思惟,我亦说二种。诸比丘!正思惟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诸比丘!正思惟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彼为断邪思惟,为获得正思惟而精进。彼有其正精进。彼有念而断邪思惟,有念成就正思惟而住。彼有其正念。如是于彼有此等之三法,随从、随转于正思惟,谓:正见、正精进、正念。

《中阿含·189经·圣道经》云:彼如是知已。则便求学。欲断邪志成就正志。是谓正方便(正精进)。比丘以念断于邪志。成就正志。是谓正念。此三支随正志从见方便。是故正见最在前也。

所以,为断邪思惟、获得正思惟,必须依正见、正精进、正念,才能成就正思惟。明白了什么是邪志、什么是正志,就确立了正见。然后欲求断除邪志成就正志,这就是正精进。再依靠正念不断精进修行,以断除邪志、成就正志。正见、正精进、正念三者,以正见为首要。所以,应当先确立正见,然后依正精进和正念断除邪志。

(三)正思维的修习原理

    如前所述,正思维有二种:世间正思维和出世间正思维。《阿含经》中反复提到:如果不正思维,会导向轮回,如果正思维,则会导向解脱。所以,正思维的修习原理如下:

1、谛听、善思

《杂阿含·43经》云:世尊告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则不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取故生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亦生取著、摄受心住,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以取著故。

云何名不取著?多闻圣弟子于色不见我、异我、相在,于色不见我、我所而取;不见我、我所而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故不生取著、摄受心住,则不生恐怖、障碍、心乱,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我、异我、相在,不见我、我所而取……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

《杂阿含·684经》云: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如来、应、等正觉者,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身知,得三菩提,于未来世能说正法,觉诸声闻,所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说道,为众将导,然后声闻成就随法随道,乐奉大师教诫、教授,善于正法,是名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种种别异。

《杂阿含·890经》云: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无为法及无为道迹。谛听!善思!云何无为法?谓贪欲永尽,嗔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云何为无为道迹?谓八圣道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无为道迹。

所以,正思维的修习原理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维,必须通过“谛听、善思”,分清正思维与不正思维、善法与恶法,然后才能如法修行、断恶修善、迈向解脱。

2、独一静处,专精禅思

《杂阿含·15经》云:世尊!今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当复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若随死者,为取所缚。若不随使使,则不随使死;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杂阿含·285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迁、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不如实知。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缘故生有?即正思惟,起无间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缘故生有。复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缘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缘故有有。又作是念:取复何缘、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法味著、顾念、心缚,爱欲增长;彼爱有故取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我时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此老病死?何法灭故老病死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无生则无老病死,生灭故,则老病死灭。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生?何法灭故生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又复思惟:何法无故有无?何法灭故有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又作是念:何法无故取无?何法灭故取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所取法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爱灭则取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以上经文告诉我们,当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修不放逸,才能认真思维为什么要出家?怎样才能断除烦恼、出离轮回,并获得解脱?佛陀正是因为如此修习,才觉悟了十二缘起、四圣谛和八正道,从而获得解脱,证入涅槃。

3、方便禅思、内寂其心,专心方便、随时思惟

《杂阿含·65经》云: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比丘!禅思住,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杂阿含·1247经》云:世尊告诸比丘,应当专心方便,随时思惟三相。云何为三?随时思惟止相、举相、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则于是处其心下劣。若复一向思惟举相,则于是处掉乱心起。若复一向思惟舍相,则于是处不得正定、尽诸有漏。

以彼比丘随时思惟止相、举相、舍相故,心则正定,尽诸有漏。如是,比丘!专心方便,时时思惟,忆念三相,乃至漏尽。

在此,佛陀告诉弟子:应当精进地修习正思维、内寂其心、如实观察,才能对治五盖、了知无常、苦、无我,了知四圣谛,依无漏智慧证得涅槃。

4、调伏心止观、止观和合俱行

    《杂阿含·560经》云:慰劳、问讯,或求以四道。何等为四?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分别、于法量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说初道。

    复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于法选择、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离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二说道。复次,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 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说道。复次,比丘、比丘尼止观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则断诸使;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者,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教诫或求是,名第四说道。

在此,佛陀告诉弟子:凡得阿罗汉者,皆依于四道:依善住心、调伏心修习止观,得断诸使,名为初道;正坐思惟,于法选择思量,调伏心修习止观,得离诸使,名为第二说道;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正坐,住调伏止观,则断诸使,名为第三说道;止观和合俱行,则断诸使,名第四说道。所以,如果能够依止修观、或依观修止,止观双运,精进地修习正思维、内寂其心、如实观察,就能对治五盖、了知无常、苦、无我,及四圣谛,并依无漏智慧断除烦恼,证得涅槃。

以上归纳了正思维的修习原理:谛听、善思,独一静处、专精禅思,方便禅思、内寂其心,调伏心止观、止观和合俱行。

三、正思维的修习方法

(一)世间正思维的修习方法

一、如何修习四预流支中的内正思惟

 四预流支,是为预备进入法流——八圣道应具备的四个支分,是成就八圣道的道前基础。运用世间正思维修习四预流支,就是通过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树立正见、如理思维和如法修行。先要分清善恶、然后断恶修善,并通过断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而证得初果。

《杂阿含·843经》云: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如何修习四预流支?具体修习方法如下:

1、亲近善知识:

    《杂阿含·717经》云: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若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未生贪欲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念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若比丘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亲近恭敬奉事,时时得闻深妙之法,成就身正及心正。方便修习定觉分,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

依“生厌、离欲、灭尽”可判断真正的“多闻、善知识(法师)、法次法向、正道、涅槃”等,还可观察其老师、同伴、弟子是否为善知识。还要根据佛教的法相、义理,了知苦、空、无常、无我、四圣谛、十二缘起等,如实观察,认真思惟、加以抉择,区分善说、不善说,权说、实说,究竟说、不究竟说等。

《长阿含·16经·善生经》云: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夫为弟子当以此五法敬事师长。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亲近善知识,应依法不依人。要知道什么是善知识(持戒、修德、具惭愧、修证等)、什么是伪善知识。分辨伪善知识,必须具备正见,深入系统学习教理,并经长期考察,才能抉择。

2、听闻正法

(1)闻法功德:《增一阿含·1经》云:随时听法有五功德。随时承受不失次第。云何为五。未曾闻者。便得闻之。已得闻者。重讽诵之。见不邪倾。无有狐疑。即解甚深之义。随时听法有五功德。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随时听法。

就是没有听过的法应当听闻;已经听过的法,须反复读诵、忆念;不被邪法误导;消除怀疑;能解甚深法义、了解法的甚深微细处。

(2)闻法五法:不恼说经者;不求经中长短;不求穷;不邪念;自有黠意,能分别白黑。

闻法要做到:一心听经,闻而能持、忆持不忘,观察思维。因为闻法是为了自解尘垢,最终能够了知缘起法、四圣谛等深甚法义,故应避免以下错误的闻法心态:

惹恼说经者(如大声说话、谩骂、打断、赶走听经者);求便(对说法者品头论足,不以为然,抓语言漏洞,小题大做);求穷(问无至境、穷追不舍、褒己贬他);闻亦邪念、意着他因缘(有其他意图、起邪念、想入非非);无有自高意(有我慢、轻视说法者)。

(3)多闻:《杂阿含·25经》云: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比丘。

佛陀还特别强调多闻:就是于五取蕴能心生厌离、远离贪欲、不断追求苦的息灭、直至涅槃,究竟解脱。

3、内正思惟:就是如理思维: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正见为基础、正方便、正念为助。

    《中阿含·38经·郁伽长者经》云: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毁呰欲为灾患。生死为秽。称叹无欲为妙。道品白净。世尊为彼说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欢喜心、具足心、柔软心、堪耐心、胜上心、一向心、无疑心、无盖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谓如诸佛说正法要。世尊即为彼说苦、习、灭、道。

佛陀在为众生说法时,先说端正法:说施、说戒、说生天法。就是先说布施、持戒有功德,以及天人因修善法而生天的因果法则。并说纵欲是灾患、生死轮回是苦、是不净,因而赞叹无欲为妙乐。闻法者听后,生起八种心态:心生欢喜、认可佛说;心能专注;心变得柔软、能够受持佛法;为成就善法,而努力克服障碍;具有向上心,希望学习更高法门;信心坚定不动摇,不怀疑;去除五盖。等到他们有能力受持正法后,佛陀就为他们说正法要,即四圣谛法门:苦、集、灭、道,以导向出离和解脱。

《杂阿含·133经》云:佛告婆罗门:若善男子不习近善知识,不数闻法,不正思惟,身行恶行,口行恶行,意行恶行;行恶因缘故,身坏命终,堕恶趣泥梨中。若善男子亲近善知识,闻说正法,内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化生天上。

如果不能如理思维,就会造作身口意三恶业,最终必定堕入三恶道中;如果能够如理思维,就会不断增长正见、正信、戒行清净、三业清净,必定能证初果,不在三恶道中轮回。

4、法次法向:

    《杂阿含·27经》云: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识。于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

法为总目标,即涅槃;次法为小目标,即助道法、资助法、善法。法次法向,即向法次法、顺法次法、法随法行。所证名法,道名随法、次法,随顺所证法故。向,趣向、随顺。法次法向就是为证涅槃,走在八正道上,并向解脱、涅槃不断趋进。

二、修习世间正思维的成果

1、成就五喜解脱入——五种解脱处

    《长阿含·9经》云:复有五法。谓五喜解脱入。若比丘精勤不懈。乐闲静处。专念一心。未解得解。未尽得尽。未安得安。何谓五。于是。比丘闻如来说法。或闻梵行者说。或闻师长说法。思惟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隐。身心安隐已。则得禅定。得禅定已。得实知见。是为初解脱入。

通过听闻正法,思惟观察,分别法义,能够得到五喜:闻法喜、受持喜、为人说喜、思维分别喜、如法得定喜。有此五喜,就能得如实知见,这就是“初解脱入”。

2、成就四不坏净,可证初果

依四预流支,可成就四法——四不坏净,而成为入流者,证得初果——须陀洹果。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严持净戒,成就四不坏净: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就能证得初果。

《杂阿含·1044经》云:世尊说,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

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不乐于盗……不他淫戒……不妄语戒……不行两舌……不行恶口……不行绮语。如是七种,名为圣戒。

又复于佛不坏净成就,于法、僧不坏净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坏净成就。自现前观察,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尽,一切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二)出世间正思维的修习方法

一、依远离、无欲、灭,向于舍

修八正道有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依远离、无欲、灭,向于舍,这是世间八正道与出世间八正道的分水岭。 

《杂阿含·493经》云:若阿练若比丘或于空地、林中、树下,当作是学,内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离。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则倒还,顺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净相,还生爱欲,违于远离;是比丘学时,修下方便,行不淳净,是故还为爱欲所漂,不得法力,心不寂静,不一其心,于彼净相随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

若比丘或于空地、林中、树下,作是思惟:我内心中为离欲不?是比丘当于境界,或取净相,若觉其心于彼远离,顺趣浚注。譬如鸟翮,入火则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净相,即顺远离,流注浚输。当如是知,于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静,寂止息乐,淳净一心,谓我思惟已,于净相顺于远离,随顺修道,则能堪任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

    本经以乘船逆流为喻,说明:如果疏于自省,就会心生爱欲,违于远离,不得解脱;反之,如果能够常自反省、精进修习善法,就能远离五欲,得正解脱。

一般来说,世人都是希望有所得、有所执取,而且愈多愈好。众生为了名利、五欲,不断地贪爱、执取,从而增添了许多烦恼、束缚和痛苦。有智慧的修行人了悟之后,能够远离盲目抓取,而达“无欲 ”。修行人因为需要而吃、因为需要而做,并非因为欲望而吃、因为欲望而抓取。他了知欲望无穷,苦海无边的道理。所以,“灭”就是导向涅槃寂静、解脱,“向于舍”就是放得下、看得开。如果“自我”舍不下,就无法体证“无我”。但即使证得三果的人,“自我”都还存在,都还用“自我”在修证。所以,要“向于舍”,把深层的“自我”都要舍掉。

出世间法,就是要断十结——十大根本烦恼,然后逐一去除。十结去除,也就断除了我执,而溶入无学的阿罗汉,成为解脱圣者,到达涅槃的彼岸。

二、勿思惟世间、当思惟四圣谛

《杂阿含·407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慎莫思惟世间思惟!所以者何?世间思惟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觉,不顺涅槃。汝等当正思惟,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 如此思惟,则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如果思维世间诸法,则在成就义利、正法、清净行上没有利益,是不明智、不觉悟的表现,不利于解脱、涅槃寂静;如果能够思维四圣谛法,则在成就义利、正法、清净行上有究竟的利益,利于解脱、涅槃寂静的人生目标。

那么,什么是思维世间?佛陀在《杂阿含·407-415经》中,谈到种种世间思维。

1、勿思维十四无记、当思惟四圣谛

《阿含经》中,外道问了佛陀许多问题,佛陀皆以“此是无记”作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关“十四无记”方面的问题。

《杂阿含·408经》云: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1世间有常,或谓2 世间无常,3世间有常无常,4世间非有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有边无边,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是命是身,10命异身异;11 如来死后有,12如来死后无,13如来死后有无,14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佛告诸比丘:汝等莫作如是(1-14)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觉,非正向涅槃;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为什么佛陀不予回答,而说“无记”呢?因为这些问题皆出于有身见,是基于我见:常见、断见等而提出的问题,不符合佛陀基于宇宙人生的实相而发现的中道观。所以,佛陀说如果讨论这些问题,则不能成就义利、不能成就善法、不能成就清净行。如果比丘还没有如实观察四圣谛,应当发起猛力的精进之心,如实正观。

《杂阿含·300经》中,有异婆罗门问佛陀:为自作自觉?他作他觉?

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杂阿含·302经》中,阿支罗迦叶问:苦自作?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耶?今无此苦耶?佛告迦叶:非无此苦,然有此苦。若受即自受者,我应说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则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复与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说;若不因自他,无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说。离此诸边,说其中道,如来说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阿支罗迦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无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寿作优婆塞,证知我。

如果说法是自作自觉的话,就会堕于常见。假如说法是他作他觉的话,就会堕于断见。佛陀依义说与法说,离此二边,而说中道法。佛陀说:并不是没有此苦,实在是有此苦。如果受即是自受的话,我就应该说苦为自作;如果为他受的话,他就是受的人,就属于他作。如果受为自受、他受,又与之以苦的话,那就是自他之作,我也不会这样说;如果不依因于自他,无因而生苦的话,我也不会这样说。离开这些边际,而说中道,就是如来的说法。如来说: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即所谓缘无明而有行……乃至大苦聚之汇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会灭去。所以,佛陀说法,就是合于中道的缘起法。

2、勿思维贪、恚、害觉等,当思惟四圣谛
  《杂阿含·409-410经》云: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或有贪觉觉者,或嗔觉觉者,或害觉觉者。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莫起贪觉觉,莫起恚觉觉,莫起害觉觉。所以者何?此诸觉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汝等当起苦圣谛觉、苦集圣谛觉、苦灭圣谛觉、苦灭道迹圣谛觉。所以者何?此四圣谛觉,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向于涅槃。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进修学。如上广说,差别者:起亲里觉、国土人民觉、不死觉。

    在此,佛陀告诉弟子,不要思维贪欲、嗔恚、伤害,及亲里、国家、人民等一切与解脱无关的事,因为它们不能成就义利、不能成就善法、不能成就清净行,也不是智、正觉、正向涅槃。你们应当思维:这是苦圣谛,这是苦集圣谛,这是苦灭圣谛,这是苦灭道迹圣谛。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思维,能成就义利、成就善法、成就清净行,它们是智、正觉、正向涅槃。因此,如对四圣谛还不能如实观察的话,应当发起猛力的精进之心,如实正观。

3、勿思维种种世间思维,当思惟四圣谛

《杂阿含·411经》云: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论王事、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

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莫作是论,论说王事……乃至不向涅槃。若论说者,应当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四圣谛以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杂阿含·412经》云: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说成就,我等所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则在前说。共诤论言:我论是汝等不如,能答者当答。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莫作是论……如是广说,乃至于四圣谛无间等者,当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杂阿含·413经》云: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波斯匿王、频婆娑罗王,何者大力?何者大富?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莫作是论……如是广说,乃至于四圣谛无间等者,当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杂阿含·414经》云: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汝等宿命作何等业?为何工巧?以何自活?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莫作是论……如是广说,乃至于四圣谛无间等者,当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杂阿含·415经》云: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说:某甲檀越作粗疏食,我等食已,无味无力。我等不如舍彼粗食,而行乞食。所以者何?比丘乞食,时得好食,又见好色,时闻好声,多人所识,亦得衣被、卧具、医药。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莫作是论……如是广说,乃至于四圣谛无间等者,当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以上经文说明,有些比丘曾经在一起讨论过许多问题,如“王事、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我知道正法与律,我所说的乃为完整、合理;你们所说的乃为不完整、不合理”;“波斯匿王与频婆娑罗王二人,到底哪位大王势力大?哪位大王富裕?”“你们过去世到底造过什么业?做哪种工巧?靠什么生活?”“某某施主所供的是粗疏食,吃后没有滋味,没有力气,不如放弃他所供的粗食,而自行乞食为妙。因为比丘乞食时,可以乞到好的食物,又能见到好的色貌,有时可听到好的声音,被众人认识,也可得到衣被、卧具、医药。”

对于弟子讨论的以上种种问题,佛陀同样告诉弟子,不要讨论那些问题。因为它们不能成就义利、不能成就善法、不能成就清净行,也不是智、正觉、正向涅槃。你们应当讨论:这是苦圣谛,这是苦集圣谛,这是苦灭圣谛,这是苦灭道迹圣谛。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讨论,能成就义利、成就善法、成就清净行,它们是智、正觉、正向涅槃。因此,如对四圣谛还不能如实观察的话,应当发起猛力的精进之心,如实正观。

四、正思维的核心内容

前面介绍了正思维修习的原理和方法,下面谈谈修习正思维的核心内容:阴、处、界相应;根、谛、缘起相应;无常、苦、无我法门。

(一)阴、处、界相应

一、阴相应

《杂阿含·17经》云:世尊告彼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非汝所应之法,宜速断除。断彼法者,以义饶益,长夜安乐。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色者非汝所应,宜速断除;如是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宜速断除。断除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时,彼比丘成阿罗汉,心得解脱。

《杂阿含·84经》云:世尊告诸比丘:色是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我。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是名正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观察,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在此,佛陀告诉比丘说:色,的确不是所应执着的法,宜速断除;受、想、行、识,也不是所应执着的法,宜速断除。色是无常,无常是苦,苦则非我。因此,一切都非我、非我所、我不在色中,色不在我中,这样的如实而知,叫做正观!受、想、行、识,也是同样道理。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此五受阴,观察为非我、非我所。如此观察诸世间,而不执取、不执着,就会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二、处相应

《杂阿含·189经》云:世尊告诸比丘:于眼当正思惟、观察无常。所以者何?于眼正思惟、观察无常故,于眼欲贪断;欲贪断故,我说心正解脱。耳、鼻、舌、身、意,正思惟、观察故,欲贪断;欲贪断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比丘!心正解脱者,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本经叙述了正思惟眼耳鼻舌身意,观察为无常,就能断欲贪,而心正解脱。佛陀说,应当运用正思惟,并能观察到眼是无常的,对于眼的欲贪就会断灭,则心正解脱。心正解脱的人,就能自己计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之身。

《杂阿含·304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谛听!善思!有六六法。何等为六六法?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如是,当如实知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开发神通,正向涅槃……如是,眼非我,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观察非我;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

本经叫做六六法经,叙述了六内处、六外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等均为非我。若如实观察思维的话,就能向于涅槃。

若如实观察、思维眼之所作、智之所作、寂灭之所作,就能开发神通,而正向于涅槃。这样一来,眼为非我,若色、眼识、眼触和合生受:苦受、乐受、舍受,观察思维这些皆为非我;同样,耳、鼻、舌、身、意,也不是我。这就是如实观察、思维的结果。

二、界相应

《杂阿含·206经》云:世尊告诸比丘:当勤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是如实知显现。于何如实知显现?于眼如实知显现,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如实知显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此诸法无常有为,亦如是如实知显现。

《杂阿含·224经》云:世尊告诸比丘:一切欲法应当断。云何一切欲法应当断?谓眼是一切欲法应当断,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一切欲法应当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杂阿含·452经》云:世尊告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云何缘种种受生种种爱?谓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触生受,缘眼触生受生眼触生爱;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缘意触生意触生受,缘意触生受生意触生爱。 

以上几段经文,叙述了对于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要如实观察思维,精进修习,内寂其心。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受,缘眼受生眼爱;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缘意触生意受,缘意受生意爱。若能如实观察、思维,就会知道:一切诸法,都是无常,都是有为法(有造作变化)。

(二)根、谛、缘起相应

一、根相应——根律仪

《杂阿含·277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有不律仪、律仪。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不律仪?眼根不律仪所摄护。眼识著色,缘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不一心故,不得如实知见;不得如实知见故,不离疑惑;不离疑惑故,由他所误,而常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不律仪。
  云何律仪?眼根律仪所摄护。眼识识色,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已,常乐更住;心乐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实知见;如实知见已,离诸疑惑;离诸疑惑已,不由他误,常安乐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本经为如实知经,叙述了染着于色等六境,为不律仪,不染着则为律仪。

什么是不律仪呢?眼识着色境时,因执着而生苦受,其心就会产生烦恼,则不得如实观察思维而知。于是产生疑惑,被其所误,而常住于烦恼。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什么是律仪呢?眼识着色境时,心不会被染着,常住于乐受,变得专一,就能如实观察思维而知,离诸疑惑,不会被其所误,能常住于安乐。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二、谛相应

《杂阿含·385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边际、究竟边际、离垢边际,梵行已终,纯一清白,名为上士。”

本经为边际经,叙述了对于四谛已知解、已断、已证、已修的话,就是究竟边际。四圣谛,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果比丘对于苦圣谛已知、已解,对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对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对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的话,则已到达边际、究竟边际、离垢边际,八正道已经修习圆满、纯一清白,可以称为上士了。

三、缘起相应

    《杂阿含·285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迁、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不如实知。

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缘故生有?即正思惟,起无间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缘故生有。复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缘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缘故有有。又作是念:取复何缘、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法味著、顾念、心缚,爱欲增长;彼爱有故取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是,诸比丘!于色取味著、顾念、爱缚,增长爱缘故取,取缘有,有生缘,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我时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此老病死?何法灭故老病死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无生则无老病死,生灭故,则老病死灭。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生?何法灭故生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又复思惟:何法无故有无?何法灭故有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又作是念:何法无故取无?何法灭故取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所取法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爱灭则取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本经为佛缚经,叙述了佛陀未成正觉前,观察缘起之顺逆的经过。世尊回忆起在还未成正觉时,独自一人在安静处,专精禅思,而生起如是之念:世间难入。众生对于生、老、病、死,以及所依之身的来龙去脉,不能如实而知!

佛陀曾想,由于什么法、什么缘,才会有生呢?于是通过正思惟及如实观察而知道:由于有了有、缘于有,才会有生。接着思惟:由于什么法、什么缘,才会有有呢?于是通过正思惟及如实观察而知道:由于有了取、缘于取,才会有有。接着思惟:由于什么法、什么缘,才会有取呢?于是通过正思惟及如实观察而知道:由于有了爱、缘于爱,才会有取。

所以,通过观察思维如实而知取味着法,顾念法,心被法所缚,使爱欲增长。有了爱,缘于爱,才会有取;缘于取,而有了有;缘于有,而有了生;缘于生,而有了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此纯大苦聚汇集。

佛陀接着思维,没有什么法、什么缘,就不会有老病死?于是通过正思惟及如实观察而知道:如果没有生,就不会有老病死……如此,没有爱,不缘于爱,就不会有取;不缘于取,就没有有;不缘于有,就没有生;不缘于生,就没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此纯大苦聚灭。对于所取之法观察思维其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不缚著,爱则灭;爱灭则取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其实,缘起法并非佛陀的发明,也非其他人的发明,而是佛陀基于对宇宙人生的如实正观,加上如理思维而发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无论佛陀是否出世,缘起法都是客观存在的宇宙人生的规律。但是,如果不是佛陀发现并告诉我们,我们也许会茫然无知。这正说明佛陀的出世,对我们看清人生的真相、解脱轮回之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杂阿含299经》云: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陀说法,无论初时、中时、后时,都是一味的,具有真实、平等、导人向善的作用。 

《杂阿含335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本经为第一义空经,叙述了六根生时,没有来处,灭时也没有去处,皆由于因缘而起。

世尊说:我今当为你们说法,为初、中、后都善之法,也是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之法,这就是第一义空经。你们要谛听!善思!我为你们解说。

眼生时,并没有来处;灭时,也没有去处。眼并非实在而生,一旦生起,也会尽灭。虽然有业报,但是却并没有作者。此阴灭后,异阴就会相续,除了俗数法(因缘法)。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所谓俗数法,即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纯大苦聚集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乃至纯大苦聚灭。这就是第一义空经。

(三)无常、苦、无我

佛陀基于对宇宙人生的如实观察思维,而说五蕴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如此正观思维,才能离苦得乐、迈向解脱。

《杂阿含9经》云: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杂阿含270经》云: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空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杂阿含36经》云:世尊告诸比丘: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依。比丘!当正观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何因生忧悲恼苦?云何有四?何故何系著?云何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忧悲恼苦生长、增广?
  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有色,因色、系著色,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而复增长广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若善男子知色是无常、苦、变易,离欲、灭、寂静、没。从本以来,一切色无常、苦、变易法知已,若色因缘生忧悲恼苦断,彼断已无所著,不著故安隐乐住,安隐乐住已,名为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说此经时,十六比丘不生诸漏,心得解脱。

本经为十六比丘经,叙述了由于色,而未生之忧悲恼苦会得生,已生之忧悲恼苦会得增长。世尊说:诸位比丘,你们要住于自洲、自依,住于法洲、法依,而不要住于异洲,异依。为什么会生忧悲恼苦呢?怎样观察未生的忧悲恼苦如何生起、已生的忧悲恼苦生长增广呢?谛听!善思!其实,都是由于色,由于系着于色,故应自观察未生的忧悲恼苦,均由它而生,生起后又增长广大!受想行识,也是同样道理。

比丘啊!是否真有常恒、不变易、正住的色法?要知道色是无常的。如果你们觉知色为无常、苦、变易之法,而离欲、灭、寂静、没。其实,从根本上说,一切色都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了知此事后,如由于色的因缘,而生忧悲恼苦的话,就要把它断灭,不产生执着,就能安隐常住,这就是涅槃。受想行识,也是同样道理。
  以上,介绍了修习正思维的核心内容:阴、处、界相应;根、谛、缘起相应;无常、苦、无我法门。通过观察、思维佛陀所说的种种核心法义,对蕴处界、五根、缘起、四圣谛、八正道等加以修习,就能了知宇宙人生的真谛,从而解除痛苦烦恼,走出轮回,迈向解脱,究竟涅槃,并真正做到自利利他。

结  语

     以上,通过引用原始佛教经典《阿含经》,探讨了什么是正思维,修习正思维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正思维的核心内容。通过《阿含经》,可以掌握阿含道次第的修习原理、次第、方法及核心内容,以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切实地走在八正道上。

运用世间正思维,可对四预流支进行如实修习,以改善身口意三业,避免堕入三恶道,可证初果;运用出世间正思维,可对蕴、处、界,根、谛、缘起,苦、无常、无我等进行修习,了知四圣谛,彻底断除十结、解除痛苦烦恼,走向解脱,自利利他。

《阿含经》中关于“正思维”的内容非常丰富,分布于各经文中。通过以上探讨,把佛陀所说的正思维与不正思维的内容归纳在一起,这对我们今后的修行,有着很大的帮助。

《阿含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它是佛陀指导弟子修行的真实记录。所以,学习原始经典《阿含经》,就如同与佛陀在一起,亲自听闻佛陀的教法,怎能不法喜充满?一边学习《阿含经》,一边修习内观禅法,在闻思经教、修习正念的同时,对照自己的言行,不断认识自己、修正自己,把所学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的本份,并尽力帮助他人,将解脱道与菩提道融为一体。我想,能够通过学习《阿含经》、实践内观禅法,以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目的,这样的人生是极为殊胜而有意义的。(正文完)

主要参考文献

 一、典籍、专著、丛书

《阿含经》,《大正藏》第1-2册。

杨郁文:《阿含要略》,东初智慧海丛刊,1993年。

斯里兰卡·髻智比库:《亲近释迦牟尼佛》,释见谛、牟志京 汉译。戒幢佛学研究所印制。

美·乔·卡巴金 著,《正念》,雷叔云 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济群法师:《想法与做法》,2011年版。

二、电子辞典、网络资料

《大正藏·阿含部》,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编。

毗耶达西法师:《佛陀的古道》方 之 中译

雷迪尊者 著:《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讲记。

玛欣德尊者:《您认识佛教吗》。

毗耶达西尊者:《南传佛教基本教义》,方之中 译。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佛陀的古道”网站:www.buddha-spath.com。

“中国南传佛教网”:www.chinancfj.cn。


注解

 我生已尽:此生是最后一次出生,已得究竟解脱。梵行已立:八正道已修行圆满。所作已作:一切烦恼断尽。自知不受后有:自己知道不会再在六道中轮回。梵行:指八正道,本意为清净行。

 正信、非家:正信,有时也说“信家”,指正信佛法之家;非家:见俗家之过患而心生出离。

 杂阿含200经:《阿含部T2》,p51.3。

 世间思惟:思惟世间诸法。

 义饶益:能成就义利。

 非智、非觉、不顺涅槃:不能资助于正智、正觉、涅槃。

 正智、正觉、正向涅槃:能资助于正智、正觉、涅槃。

 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出要念、无恚念、不害念,或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出要,指离贪。

 苦苦思惟:于苦如实思惟苦。

 摘自《亲近释迦牟尼佛》,第12章;S.45:8;D.22。以下参考《清净道论》,及《阿毗达磨义论》。

 思择(vitakka):通译为“寻”,即心寻找目标。思惟(sa^nkappa):有目的的思想。专注(appanaa):原意是“安止”。应翻成“专注于语言时的心”为妥。

 《中阿含·189经·圣道经》,《阿含部T1P735.2---736.2

 杂阿含922经:大2-234b1f.

 杂阿含458经:大2-117b11f.。

 欲欲:欲界之欲。

 《阿含部T2》P95.3---96.1。

 触相: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五·觉支相应·身》译作“净相”。

 苦苦思惟:于苦如实思惟苦。

 杂阿含·785经。

 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二·因缘相应·迦旃延》为“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集者,则此世间为非无者。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灭者,则此世间为非有者”。

 《中阿含·189经·圣道经》,《阿含部T1P735.2---736.2

 杂阿含43经:2-10c9f.

 是我、异我、相在:即我、我所,我在五蕴之中、五蕴在我之中。

 不见我、异我、相在: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或无我、无我所,我不在五蕴中、五蕴也不在我中。

 三菩提:意为正觉。

 道:解脱之道。

 无为道迹:证入无为之道。

 信家、非家:即正信、非家。信家,指正信佛法之家。非家:见俗家之过患而心生出离。

 现法:指现世、今生。

 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句中第一、三个“使”为名词,烦恼的异名。第二个“使”为动词,役使之意。

 世间难入: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二·因缘相应·大释迦牟尼瞿昙》译为此世间实陷于苦

 无间等,即现观、正观之意。

 修习方便禅思:即“方便修习禅思”。方便:(通过适当的)方法。

 杂阿含65经:2-17a5f

 随时思惟止相、举相、舍相: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一百》译作“应于适当时思惟三摩地因、精勤因、舍因”。止,即三摩地。举,即举心策励。

 其心下劣: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一百》译作“懈怠”。

 则于是处不得正定、尽诸有漏: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一百》译作“其心则为漏尽,有不正等持之理”。

 心则正定,尽诸有漏: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一百》译作“为漏尽而正确得定”。

 若比丘、比丘尼……或求以四道: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七十》:比丘或比丘尼不论谁,凡于我前,明示得阿罗汉者,悉是四支,或由其随一。

 若比丘、比丘尼坐……得断诸使: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170》译作“世间有比丘,依止修观,于依止修观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比丘、比丘尼正坐……得离诸使: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170》译作“有比丘,依观修止,于依观修止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第二说道:即所说的第二道。

 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则断诸使: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170》译作“比丘意离于法之掉举,彼坚持。友!彼安住正内、正止、趣一境、正持时,彼之道生,彼习此道……疏远”。

 杂阿含560经:2-146c10f.

 杂阿含843经:《阿含部T2p215.2

 长阿含16经·善生经:《阿含部T1》P71.3。

 伪善知识:通达世间法,身出家,心不出家;不持戒修定、声誉高、徒众多;对教理不通达、学佛不精,却以弘法利生为名,以佛菩萨为招牌,说相似佛法,坑害人,为了积聚钱财,收徒建寺,争名夺利;自立宗派,自做祖师、活佛,自赞毁他,迫害真修行人;宣扬不持戒也可开悟:如顺世外道、顽空道人;宣扬宿命论,算卦、通神、巫术;修奇异苦行:树上水中、穿刺纹身、学狗、牛等。

 增一阿含·卷二十八·一:《阿含部T2》P702。

 《佛说七处三观经卷上·17》:《阿含部T2》P878.2 ~ p.878.3。

 欢喜心:认可佛说;具足心:心能专注;柔软心:改变刚强,受持佛法;堪耐心:为成就一切善法,克服障碍;胜上心:向上心,希望学习更高法门;一向心:坚信、认定目标,不改变;无疑心:不怀疑;无盖心:远离五盖。

《中阿含·38经·郁伽长者经》:《阿含部T1》P479.3 ~ p.480.1。

 泥梨:地狱之音译,意为无福处。

 《杂阿含·27经》:《阿含部T2》P5.3。

 长阿含第9经:众集经:《阿含部T1》p51.3。

 杂阿含1044经:《阿含部T2》p273.2 ~ p.273.3。

 阿练若比丘:即林住比丘,指常居闲静处的比丘。阿练若,指远离喧闹的寂静处。

 流注浚输:指随水流而进退、沉浮、回旋。流,指水流动。注,指水由高向下倾注。浚,指水道、河床。输,指水顺河床流向前。

 五欲:即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贪著种种可意境;功德: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尘的属性。

 翮:翅膀。

 十结:身见、戒禁取、疑、欲贪、嗔,即五下分结;色贪、无色贪、掉悔、慢、无明,即五上分结。

 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能成就义利、成就善法、成就清净行。

 杂阿含407经:2-108c1f.。非智、非觉、不顺涅槃:不能资助于正智、正觉、涅槃;正智、正觉、正向涅槃:能资助于正智、正觉、涅槃。

 杂阿含408~415:大2-109a2f

 自作自觉:由自我宿业确定(果报)并由自我经验(果报)。觉,即受。

 贪觉觉:思维贪欲之念。

 觉:此处指寻思。

 亲里觉:寻思亲里种种事。

 国土人民觉:又作国土觉,指寻思国家与人民种种事。

 不死觉:指不知死之无常而乐于世间善法、不急于修解脱道。

 我论是汝等不如,能答者当答:意谓我所论之法,非汝等所知;若有能答者,那就应答吧。

 波斯匿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明光王等,为古印度憍萨罗国国王,与释尊同寿,为佛教僧团的大护法。曾娶释迦摩诃男之婢女,共生一太子名毗流离。

 频婆娑罗王:又作频毗娑罗王、瓶沙王等,意译为影胜王、影坚王等,为古印度摩揭陀国国王,为佛教僧团的大护法。其皇后为韦提希夫人,共生一太子名阿阇世。

 论说:高丽藏原作说论,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檀越:又作檀那,即施主。

 所应:所有之意。

 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受、六爱。

 眼触生受:眼触所生之受。

 眼触生爱:眼触所生之爱。

 上士:士夫中之上者。

 世间难入: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二·因缘相应·大释迦牟尼瞿昙》译为此世间实陷于苦

 除俗数法:《增一阿含·六重品·第七经》译作除假号法、因缘法,《增一阿含·非常品·第八经》译作皆由合会诸法因缘。俗数法,即因缘法。

 《杂阿含9经》:大2-2a3f.。

 杂阿含270经:大2-71a1f.。

 自洲:以自己为洲渚。洲渚,本指水中的陆地,喻指能安身之所。自依:以自己为皈依。

 法洲:以法为洲渚。法依:以法为皈依。

 法根、法眼、法依:(为佛)法的根本、眼目、依凭。

后  记

此前,我写了几篇关于八正道的论文,它们分别是:《论正念的修习及内观禅法的弘传与实践》、《初探三部佛教原始经典中的正见》、《试论正精进的修习》。

本学期,我接着写了《试论正思维的修习》。为什么写这样的论文?因为我发现即使我们确立了基本的正见、并开始努力精进地修习正念,但由于无始以来的强大习气,尤其是不正思维等的影响,我们仍然会出现懈怠、失去正念、五盖等问题,严重阻碍八正道的修习。

《阿含经》中常常提到“正思维”。如: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

“慎莫思惟世间思惟!汝等当正思惟。”

佛陀反复告诫弟子,如果运用不正思维,就会趋于轮回;反之,如果运用正思维,就会迈向解脱。可见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难怪佛陀说依靠智慧,才能最终获得解脱。

综上所述,修习正思维,首先要分清正思维与不正思维,还要了知不正思惟从何而来,正思维应当基于正见、正精进、正念而成就,以及正思维的修习原理和方法,再通过亲身实践,修习世间正思维和出世间正思维,才能逐步去除错误的思维模式,使身、语、意三行契合八正道的要求,最终才能断除烦恼、迈向解脱,并在弘法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写论文期间,我曾请教于济法师、记华传博士、宗净法师等,与各位大德进行了交流,并听取了一些建议,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感谢西园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道场,感谢研究所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修条件,又有许多优秀的法师和老师的指导!

对于论文中的错漏、不足之处,请各位法师、老师和同修不吝指教,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全文完)

研究生班:道 成

2012年2月24日

       于戒幢佛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