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杀手用脚踩死鬼子:筹码分布实战(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00:11
以上我们介绍了有关筹码分布的几个衍生指标,它们的相对关系见图3-4。因为这些指标不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因此这里仅仅是作一些基本的介绍。
第二章 用筹码分布分析主力行为
筹码分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侦察和判断主力的行为。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筹码分布的各种技术指标就是为了捉庄而设计的,这使得它们非常切近现实。
在我们的股市中,庄家和散户是不平等的。庄家拥有资金优势、信息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庄家看散户的牌非常容易,而散户想知道庄家有多少筹码却极其困难。公众投资者获知主力行为的方法,历来是打探消息。殊不知股市上绝大多数的消息都是庄家炮制的,具有极大的虚假成分。事实上,中国股市呈现出的是个很不公平很不合理的格局:庄家炒股的目的是从散户身上挣钱,而散户却不断的从庄家手中获取信息和操作建议,这可以用得到一个成语——与虎谋皮。
这真是个恐怖的格局。
或许这就是我们研究筹码分布,并最终使它产生的内在动力和原因,因为筹码分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
筹码分布的研究思路遵循这样的逻辑:庄家无论多么强大,他终归属于投资者的范畴,既然是投资,就需要买和卖,而只要是发生过的买和卖的行为,就会在筹码分布的技术分析图表上留下痕迹,聪明的散户可以通过分析主力进出的迹象,从而获知主力的真实意图。这样一来,散户和主力就可以互为对手了,虽然主力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散户们的小资金,固然不可能主动引发行情,但小有小的优点,就是完全有可能跟庄进出。在这样的前提下,散户的利润来源成了庄家的操盘成本,这世界就公平了。
但是筹码分布反映的只是市场事实,并不能区分主力的筹码和散户的筹码,因而我们需要研究出一套在筹码分布中识别主力仓位的方法,这就是本章所要讨论的主题。
客观的说,目前此项研究尚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毕竟通过技术来分析庄家的行为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目前所取得的成果虽然令人兴奋,但研究还远没有结束。
即使将来市场规范了,市场可能不再存在恶意操纵股市的庄家,但市场不可能不存在主力,投资机构的观点永远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因为这些投资机构,具有强大的调研能力及专业的分析能力,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控股来干预上市公司的运营,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无中生有的拉抬股价,可以被判为坐庄并遭到谴责,但是价值发现以及改变和提升上市公司的品质,却恰恰是各类大型投资机构应尽的职责。
所以,研究主力的动向和行为是技术分析永恒的目的和任务,并且也是中小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捷径。
第一节 主力的吸筹
吸筹是主力介入一只股票的第一个实质性动作。当然在吸筹之前,主力需要做非常细致的调研和其他各类准备工作。这些工作一般是在极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否则一旦消息泄露,散户们会立刻与主力争夺低位筹码,这是主力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是,只要是大规模的吸筹,主力便很难做到不留痕迹,总有一部分中小投资者进货成本同主力是一样的,这就是跟庄盘。而只要这些跟庄盘的规模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主力一般可以承受。
许多读者认为,理解主力并摸清主力的意图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之所以产生理解困难,是因为我们通常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如果换一个思路,假如我们自己是主力,我们给自己做一个操作计划,很多问题可能就清楚了。
比方说,主力会在什么位置上吸筹?如果我是主力的话,我当然不会在高位入场。坦率的说,中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垃圾化的公司,把这些公司的股价做得太高,市场不会接受。因此主力吸筹的位置大部分是在股价的低位区。再如:主力选择什么时机吸筹?正是因为主力喜欢低位的筹码,因此主力的吸筹大多发生在熊市期间。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熊市的股票都比较便宜;其二,熊市是散户恐慌的季节,散户们会害怕股价可能会跌得更低,于是纷纷把股票抛出去,以便在更低的价位抄回来,降低自己的成本。于是主力就有吸筹的机会了。这就是对于为什么有大行情的股票往往都是垃圾股的解释。其中的原因是,这些基本面并不好的个股,散户们是不愿意要的,而主力则凭借着雄厚的实力介入,把某些垃圾股作出了诱人的行情。等广大散户们反应过来,没人要的“黄脸婆”早已变成了“二八娇娘”,追么?恐怕一般散户是即没那胆量,也没那能力。
于是我们可以形成第一个结论:判断一只股票是否有主力正在吸筹,要看这只股票对散户有没有吸引力。如果这只股票在扮演“大众情人”的角色,那主力就不可能大规模建仓入场。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所谓“低价位”的股票、或是散户不要的个股主力就要,判断某只股票是否是主力正在吸筹,需要很多证据。
一、 主力吸筹的K线特征
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主要的K线组合形态,这些K线形态暴露了主力的吸筹动作,在庄家分析中极具参考价值。
A、慢牛走势
主力的吸筹改变了一只股票的供求关系,这使得一只股票的下跌动能被完全抵消,股价呈现缓慢上扬的格局。但为什么一定是慢牛呢?大家知道:要想坐庄于一只股票,需要大量的筹码,如果主力吸筹过猛的话,会引发这只股票迅速上涨,从而暴露主力的意图,引起市场公众的追涨,这是主力吸筹时所忌讳的。所以,主力的吸筹永远是温和而隐蔽的。
图4-1:新希望(0876)2000/01/04

像图4-1,这只股票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股价温和上扬了20%,每日的涨幅很少有超过3%的。虽然两个月涨两个涨停板不能算少,但比起这只股票后来拉升期的气势来说,这种上涨是非常含蓄的。
图4-2:新希望(0876)主力吸筹后的拉升

这里面有个问题,主力是否可以在图4-1的两个月的交易中,吸到他计划中所需要的筹码?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事实上在图4-1之前,主力就已经开始了战略性建仓。只是主力的早期吸筹行为过缓而难于判断其时间和数量,而在图4-1的图形之后,主力的吸筹意图就显露出来了。
这就是用筹码分布来进行庄家分析的特点,我们无需每时每刻都知道主力在做什么,我们只需要捕捉主力暴露出的一些蛛丝马迹,利用这些线索判断主力的意图。这很像是军事侦察,虽然侦察兵们只发现了一个敌方的炮阵地,但是他完全可以由此推断在炮兵的背后还有步兵的存在,这个区域可能是敌方进攻的目标之一。
B、牛长熊短
有时候一只股票的股价被缓慢推高后,忽然这只股票迅速下跌,但随后股价自低位重新开始缓慢上升。从盘面上看,会发现一种锯齿样的K线组合,这种K线我们叫它“牛长熊短”,这是主力打压吸筹的痕迹。如图4-3。
图4-3:一汽四环(600742),牛长熊短的主力吸筹

图4-3中的那一根触目的大阴线,发生在1999年5月10日。有人认为,这是主力的故意打压,主力不愿意其吸筹成本过高,他想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内多吸纳一些筹码,所以在把股价推高之后,主力瞅准机会来了一个大动作,把股价迅速打压下来。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和空间,而且这种大阴线会给散户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当股价再次被推高时,散户的解套盘就蜂拥而出,主力如果愿意,还可以进一步吸筹。这只是一种假设。也可能这根阴线是一种市场意外,但无论如何牛长熊短含有两拨慢牛走势,主力吸筹的意图比单纯的慢牛走势要明显得多。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这种走势所发生的位置,只有相对低位的牛长熊短才可能被判为主力吸筹,在一只股票已经上涨了许多之后的牛长熊短,仅可以理解为主力不大可能出货,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主力正在加仓。
C、“挖坑”形态
谈到主力的打压吸筹,很多看盘高手都读得懂一种被称之为“挖坑”的K线形态。所谓“挖坑”是一个非常形象化的说法,它是指股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横盘震荡之后,股价突然向下破位,将横盘箱体打穿,但随后股价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横盘箱体内部,其走势在盘面上画出了一个“坑”,见图4-4。
图4-4:K线图上的“挖坑”形态

在图4-4中,股价的向下破位使得市场非常茫然。从成交量上看,这个向下破位并没有引发放量,但是随着股价逐渐恢复到“挖坑”前的位置(这个位置也叫“坑沿”),成交量迅速放大,说明在这一带激发了大量的抛盘,这就是主力要的“挖坑”的效果:本来股价在一个区域内震荡,投资者虽说没有获利但也没被套牢,因此投资者的心态是稳定的,大家采取的是一种观望策略,等待市场发生变化。但是,这只股票突然向下破位,这让人非常不安,但一时间来不及反应,也来不及跑掉,正在大家惶恐无措的时候,股价又回归原位,你想这时中小投资者是什么心态?简直就象是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大难不死,大喜过望,大量抛出,大批出逃……总之纷纷离场,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折磨自己本以脆弱的神经。于是我们在“坑沿”地带,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成交量。
当然,只凭单纯的一个“坑”,并不能充分证明主力在吸筹。我们接下来要关注的是,这只股票在散户逃命的背景下,后来出现了什么走势。
在图4-4中,该股股价自坑底回到坑沿后成交量放大,显示出该股面临强大的市场抛压,但该股并没有再次向下,而是出乎人们的预料,在坑沿位置上形成了强势横盘,而这就构成了主力吸筹的明显的特征。因为虽然有散户在卖,但散户的卖压并没有造成股价的下跌,这就说明有一股相当大的资金支撑了股价——无庸讳言,这个资金一定是主力的。
关于“挖坑”可以形成这样一个结论:当K线图上出现了“挖坑”形态之后,如果股价在恢复到“坑沿”的相对高位后强势横盘不跌,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坑”是主力挖出来的,其目的是震仓吸筹。
D、股价的次低位窄幅横盘
什么叫“次低位”呢?“次低位”是比近一段时间最低股价高20%至30%左右的价位。这个位置在中线上看是比较低的位置,但是从短线上看它又是相对的高位,所以,“次低位”指的是中线。
我们还是站在主力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能在最低价位上吸筹自然是件好事,但是散户未必配合主力,主力想买散户就一定肯卖。因此主力通常会采用拉长时间的方法。如果大盘环境和个股题材允许主力去等,主力一般都愿意稍微费点时间,以降低吸筹成本。但是主力的情况也是多样的,未必允许所有的庄家都采用“低位温和吸筹”的策略。比如说主力的资金来自于较短期的信用贷款,资金面上留给主力的坐庄时间不多;或者是一只股票即将发生一个重大利好,而这个重大利好很难长时间保密,这个时候主力就不得不突击吸筹;除此之外,某些机构对大盘的分析是很有水准的,当他们知道在一、两个月之内可能会迅速展开一个大行情时,他们会当机立断,迅速入场抢货。
能够让主力快速建仓的K线形态是次低位的窄幅横盘,我们先看图4-5。
图4-5:公用科技(0685),主力漂亮的吸筹和拉升

公用科技这只股票,记得原先叫佛山兴华,这几年一直很活跃,上上下下的被主力炒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庄家赢了。图4-5是1997年下半年的走势。1997年5月以后,该股一直下跌,1997年7月8日,跌到5元的价位开始反弹,没多久再探5元价位,然后再次反弹。在1997年8月25日之后,这只股票在6元左右进行了一个为期20个交易日的横盘,横盘中的振幅非常狭窄,不足5%,也就是说,在这个横盘区中没有人能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投资者要么进场要么出场。
公用科技在1997年8月至9月,其所在的横盘位置就是次低位。在这个位置上,前期的短线筹码是盈利的,既然有获利盘,就自然存在获利抛压;同时,由于股价自最低点上扬了20%,早先深度被套的筹码其套牢程度得到了缓和,甚至一些筹码已经解套。所以次低位这个位置很特殊——在这个位置上,股价面临来自三个方面的抛压:获利盘、解套盘和套牢盘。我们在前面谈过,在面临强大市场抛压的背景下,股价的后续走势非常重要。如果股价受阻回落,那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如果股价强势横盘甚至上扬,则一定有主力资金支撑股价。让我们再次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
在图4-5中,公用科技在经历了为期一个月的次低位横盘之后,自1997年8月25日开始,其股价突然向下暴跌,连拉两根大阴线,其价位最低探到了5.09元,但随后股价强劲上扬,仅仅几天就涨到了6元以上。在这一上一下之间,我们谈到的两个重要的技术信息都出现了:一个是“挖坑”,一个是“牛长熊短”,而这两个技术特征都是主力吸筹的标志。在1997年10月7日之后,该股又做了为期7个交易日的次低位横盘,而这个短暂的横盘比上一个横盘的价位高出了5个百分点,这5%使得前一个横盘区的跟庄筹码全线获利,于是新的一轮获利了结盘再次涌出,而这些筹码也被主力悉数收走。一切迹象都在悄悄诉说着一个信息,庄家吸筹的愿望非常强烈。果然,1997年10月17日,在主力的筹码已经足够多的时候,该股开始了强有力的大牛股行情。
事后有人问:那么多的散户为什么要把筹码交给庄家,散户们是不是太傻了?话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主力的手段实在高明。
我们再看图4-5的左半部分。这只股票的下跌过程可以描述为振荡盘跌,这种走势容易激发散户们的一种幻想:如果我能够在每一次反弹后出货,在它跌下来之后再补回,那么即使股价跌了5个跌停板,我们也能在这几次的抢反弹中,牟得不低于30%的盈利。于是当股价进入第一次次低位横盘的前几天,许多投资者将自己的筹码抛掉,大家寄希望于股价再次振荡盘下时再买进。但随后股价并没有立刻下跌,这时候大家就有点慌了,成交量也逐渐开始萎缩,市场呈现出观望的气氛。但随后的两根大阴线再次证明,这只股票的股性就是振荡,即使是次低位横盘,也挡不住股价的回落,于是当股价第二次进入次低位横盘时,多数散户选择了离场。
这叫什么呢?这叫“市场训练”。主力操纵着股价,上来下去再上来再下去,逐渐形成了一个周期性的振荡规律,同时也培养了一些“聪明”的散户,这些人高抛低吸真的挣了一些钱,到了最后主力忽然之间打破了这种规律,在最后一次短线高点上,将“高抛”的筹码全部吃下,股价没有回落,而是向上突破,将试图低吸的散户全线轧空。
通过对公用科技这只股票的总结,我们提出了一个股市定理:股市没有简单规律。因为一个规律一旦形成,主力就有机会反规律操作,你卖我买,你买我卖,大获其利。有人说股市中盛行的名词之一是“骗现”,其实所有的骗现采用的都是看起来比较有规律的技术图形。
二、主力吸筹要多长时间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相当多的主力不希望自己的庄被别人抢走,因而总有一定数量的筹码会长时间留在自己手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力拉抬之前最后的补仓吸筹,这一次的补仓可以使主力的仓位升高到足以顺利拉抬股价的程度,这个过程最短也需要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来看图4-6。
图4-6:1999/05/13之前的东方明珠(600832)

该股的大规模吸筹动作开始于1999年4月12日,截止在1999年5月14日,历时一个月。而随后的故事极其精彩,大家几乎是耳熟能详。5月17日该股向上突破,成为了当年最耀眼的明珠。从图4-6所反映的成交量来看,4月12日以后这只股票成交量明显的放大,而股价的震荡也变得非常激烈。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这只股票形成了43%的换手。依照一般的说法,在主力的吸筹过程中,总换手率的1/3可以被主力拿到,于是可以判断,东方明珠最后一个阶段的吸筹,主力大约增持了流通盘的14%左右的筹码。当然对于其后东方明珠的走势来说,这14%的筹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主力在4月12日之前就已拥有了相当多的底仓。
像东方明珠这样的高效率吸筹的个股并不多见,主力的吸筹时间往往长达半年以上。主力的吸筹时间与其吸筹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主力要想降低吸筹成本,他需要让股价在低价区长期横盘。显然散户不愿意在这么低的价位上大幅割肉,于是主力只好用时间去磨。如果主力想加快吸筹节奏,势必需要抬高吸筹股价,而进行次低位吸筹。由于主力提高了吸筹效率,自然就缩短了吸筹与拉抬的时间间隔。因此对于散户选股来说,一味的追求低价位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回报,或许次低位是主力与散户的双方好点。在这里可以用得上一句围棋术语:敌之要点乃我之要点。
在观察了许多庄股的走势之后,我们不得不对主力的耐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有些股票主力甚至是在一年前吸的筹,在第二年的大行情中再做拉抬。看来,咱们中小投资者应该做一个自我批判:虽然在股市里没有挣过多少钱,套牢的时候几乎是套多久都可以,但跟起庄来却心急得很,一只股票三个月不涨他就考虑换股了,即使受到5%的损失也不在乎。这样换过几次之后,您就会发现您所受的损失比去年的全部盈利都大。每一年的大行情走完之后,很多人发现自己骑过无数匹黑马,只不过骑的时候,那马不是在跑马场上,而是在马厩里。
主力吸筹是个中线技术特征,其上涨的必然性也仅相对于中长线的上涨而言。但主力吸筹后一般都是要运作的,否则他费尽心思的吸筹做什么?只不过什么时候拉抬是主力说了算,你我只能等,毫无办法。
三、主力的低位温和吸筹
首先我们应该先来界定何谓“低位”。
依本人的投资经验,主力在高位出货后,至少要等到股价下跌6个跌停板(以10%为1个跌停板),才会考虑再次进货的问题。所以在以后本书再谈到低位的时候,是指自前期高点下跌了6个跌停板以上的相对低位。
主力的低位温和吸筹,一般都要引发筹码的低位密集,因而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是主力低位温和吸筹的明显标志。
但是判断主力的吸筹,仅有筹码的低位密集这一技术指标是不够的,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在筹码的密集过程中,可以找到“牛长熊短”,或者是“次低位窄幅横盘”这两种指标。还有上一章我们曾经谈过的筹码分布的“双峰填谷”,也是主力低位温和吸筹的技术特征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同样是低位温和吸筹,其低位和温和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次低位横盘、双峰填谷,是低位温和吸筹中比较积极和热烈的图形,相比之下,慢牛走势或牛长熊短则温和得多。
除非我们想在主力吸筹时进行高抛低吸,否则我们不应该在主力刚刚开始温和吸筹时入场。对于此类个股,如果我们可以发现两次或数次主力明显的吸筹标志,就可以大致估计主力的吸筹量。在判断主力吸筹量已经不小的时候入场,比刚刚发现主力的吸筹特征就迫不及待的买进要好的多。更严格或更保险的操作计划,是等到可以确认主力高度控盘时再考虑入场,这时的入场可以让你的获利犹如“探囊取物”。
然而,判断主力的高度控盘是下一节的内容,届时我们再详细讨论。
四、通吃套牢密集区
通吃套牢密集区是主力吸筹时的一种手法,这种作法需要富有力度和激情。通常是主力大力拉抬股价,诱使前期的套牢盘抛出,而且是你卖多少我买多少,是谓“通吃”。看样子,“通吃”仿佛是照单付帐没商量,其实是主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较有效的收集到了想要的筹码。
“通吃”的作法虽然激烈,但却是主力吸筹的有效战术。大家不妨替庄家设想一下:用什么方法能够迅速得到筹码?低位的慢牛走势,主力吸纳的是散户的割肉盘;而次低位的横盘,主力可以吸到一些短线的获利盘,可能还包括一部分的解套盘。可无论如何,主力的低位温和的吸筹方式,要依赖于散户对股价的极度失望,主力的筹码是散户自愿赠送的。如果主力再心急一些,连做一个次低位横盘的耐心都没有,那他就只好去抢了。
筹码分布上的套牢密集区,则是争抢股票的最佳区域。
我们可以看图4-7。
图4-7:1999年5月17日的长安信息(600706)

在一般的情况下,股价穿越套牢密集区会引发大量的解套抛压,主力也可以因此获得大量的市场筹码。于是主力就通过穿越这个套牢密集区来完成建仓,这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区进行吸筹的市场意义。
图4-7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是1999年5月17日,这一天,这只股票上涨了5.4%,形成了7.14%的换手。这根阳线所处的位置正好是筹码的一个密集峰。7.14的换手是个不小的成交量,说明这只股票的解套抛压是相当重的,但我们凭什么判断主力正在吸筹呢?其依据在大盘上。
图4-8:1999年5月17日的大盘背景

1999年的5月17日,大盘处在普遍下跌的过程中,股指从1997年的1500点,已经下降到当时的1000点附近,市场信心已接近全面崩溃,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中最黑暗的那几天,当然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还以为是“漫漫熊途无绝期”呢。在这种大盘背景下,解套盘很少有不逃的道理。
我们的结论是:在熊市大盘背景下,股价放量穿越筹码密集区,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区的技术特征。在这里大盘背景相当重要,因为在牛市中也经常看到股价对密集区的放量穿越,但这种放量很可能是主力的对倒,弄不好是要上当的。
在1999年5月17日前后的几天之中,长安信息不是唯一的通吃套牢密集区的个股,类似的股票可以找到一大批。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的广电信息(600637)和联华合纤(600617)。而仅仅在两天后,“5.19”行情爆发,这些股票几乎都成了龙头。
看来,这种熊市环境下的大面积的主力吸筹,可能是一轮巨大行情的前兆。由于当时的市场低迷,也由于在此之前的多次反弹均告夭折,这个重要前兆常常被市场忽略,以至于在行情真正到来的时候,不少人缺乏准备,错失良机。
五、逆势飘红
忽然之间,我们觉得熊市越发可爱,因为这是主力建庄的季节。那些在熊市中逆势飘红的个股几乎个个有庄。庄家吸的是散户筹码,只有在散户不乐意要股票的时候,庄家才能吸到筹码。散户彻底厌烦了某股,庄家恰恰吃的饱,吃的好。熊市不赚钱,散户没情绪,就想卖股票,于是大多数超级主力都把自己的吸筹时间选在了熊市。因为牛市一旦到来,散户就兴致勃勃地大举入场了。这种情况会大幅提高主力的吸筹成本,因而在大盘下跌的背景下,个股的逆势上扬也就成为了判断主力吸筹的一个重要依据。现在让我们来挑一只股票说明这个逆势飘红的道理。图4-9:1999/12/27的青鸟天桥(600657)

下方的K线是大盘指数
这张图的下半部分是大盘指数,上半部分是青鸟天桥的K线。大家应该注意到,在最后的十几个交易日内,青鸟天桥的走势跟大盘完全相反。大盘持续下跌,青鸟天桥持续上涨。本人还很清楚的记得1999年末的市场氛围,那时的股市非常低迷,大部分的散户已经回家,散户那时主要的问题是已经没有资金再做什么股票了。即使有股票走强,也很少被大家议论。过两天就是阳历新年,千禧之夜比股市更令人关注。这时候青鸟天桥出动,它很像是个在黑夜中偷营劫寨的,但是它成功了。图4-10:2000年,新世纪的前20个交易日的青鸟天桥

新千年短短20个交易日,青鸟天桥竟然上涨了整整一倍。这只股票由于有北京大学的相关题材,2000年后长时期受到市场的关注,但该股随后的走势非常糟糕。遗憾的是,市场散户没有在主力吸筹的时候跟进入场,而是在高位凭借对北京大学的敬仰,将自己几乎是全部的家当奉献给了青鸟。可这只鸟并没有像投资者所希望的那样下一枚金蛋。
这就是股市的逻辑:主力拣的是散户不要的东西,散户拿的是主力高价出手的垃圾。人人都不看好的股票不见得就不好,人人都看好的股票却一定不好,谁拿谁将被套牢。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较常见的主力吸筹以及识别主力吸筹的方法。但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主力的吸筹其实是没有一定之规的。而且由于主力在吸筹的过程中,总是尽量避免被别人发现,所以识别主力的吸筹需要下一番功夫。每一只股票背后的主力都有他自己建庄的故事,建庄的过程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庄家,他的货是从其他主力手里协议收购的。将市场上这些五花八门的主力吸筹的手法一一阐述其实是没有必要,大家只需要理解一个原理:与其说监测主力,倒不如监测散户。因为主力吸纳的筹码是散户的,什么时候散户乐于把股票抛出来,那散户的出货对象就是主力,就比如说逆势飘红,在这种风险下散户不敢买股票,那么把股价推上去的这些成交量,就几乎没有例外的是主力正在入场。
我们知道有许多地方令散户害怕。比如说,一段时期的最高位;各种类型压力线所在的位置;缺口以及M头等等。在这些散户不愿意买股票的地方,股价形成横盘或者上扬走势,那一定是庄家干的。如果你发现,你周围的散户都在卖股票,那么你该做什么呢?你要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把他们卖的股票悄悄的买回来。
需要指出的是,主力吸筹并不意味着主力明天就要拉抬,也不是所有主力介入的股票都能上涨,主力也有弃庄的时候。因此操作上需要选择最佳的介入时机,同时还要有一些耐心,并且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第二节 主力的仓位估算
主力的仓位是这个市场中最大的秘密。知道了这个秘密,对散户来说就象知道了埋金子的地方,甚至无异于在阿里巴巴的宝库门前喊了一声:"芝麻开门"。
一、 探知主力仓位的原理
在现实情况中,人们一般是很难探知这个秘密的。这个秘密主力不会讲,也没地方打听。某些投资者希望通过累积盘面上的大额成交单去计算主力的仓位,但这种方法,其实与事实的出入非常大。因为就我们所知,为了反追踪,主力常常把自己的筹码分成若干份,像已经公告过的亿安科技的主力,他就一共用了600多个散户帐号,来进行一只股票的运作。
假定一个10个亿的资金在盘面上运作。10个亿应该算是比较大的资金了,但当它被分割成100份、或者被分成1000份的时候,它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因为即便是10个亿的大资金,如果分布在1000个帐户上,那每个帐户上就只剩下100万,那么在盘面所看到的交易量,无非是一个中户的交易量,你找不出庄家在哪。也就是由于大家特别关注这些大笔的成交,反而使得主力又多了一种骗线的方法。如果主力想吸筹的时候,他会故意放出一个大单子做为抛压,让你以为有大户要离场,他却可以用小单子完成吸筹。反过来,主力要出货的时候呢?可以用单笔大成交单买进,然后再用10倍于大成交单的小成交单渗透式卖出,你拿主力一点办法也没有。
很多人幻想可以通过结交操盘手个人来获知主力的持仓。市场上的传闻有很多,但是这些传闻也有相当大的问题。回忆一下,我们确实听说过某个主力拥有某上市公司股票的传闻,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主力在哪只股票上减仓的消息。这个市场事实又一次说明,主力拥有哪只股票的消息很可能是故意泄露的,主力暴露自己持仓和公开自己所获知的信息的目的是一样的,无非是想在其拉抬的过程中引诱大家抬轿,甚至是在其出货的时候引诱公众资金入场。我们不妨再回忆一个细节,每每当我们获知某只股票的消息的时候,这些股票的价格一般都不低,既然这些市场灵通人士可以打探到主力仓位这个核心秘密,那为什么在主力低位吸筹期间却毫无消息传出?在主力出货期间,更无从获得警告。看来,庄家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不惜拿自己的熟人和朋友开涮。本人曾经跟一位股友争论了不下一个小时,这位朋友说,庄家亲口告诉他,他们(庄家)仍然在东方明珠这只股票中没有走,而这个时候东方明珠恰恰处在暴跌前最危险的高位上。还有更滑稽的故事,本人有许多朋友是各大传媒的主编甚至总编,这些著名电视台及报刊的编辑部,经常是一个办公室,从上到下全套在一只股票上,谁骗了他们?有意思的是,这些大记者居然还在为他的庄家朋友辩护,意思是说他的朋友原本打算护盘,无奈抛压太重,想扛也扛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测算主力仓位呢?
我们必须换个思路。既然捉庄如此困难,测算主力的仓位如此困难,那么我们不妨采用一个否定式的方法,我们不再问庄家了,我们问散户:这只股票你们拥有了多少?这个市场除了主力就是公众投资者,货不在散户手里,就一定在主力手里,反之亦然。
于是,我们问散户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你们不愿意再持有一只股票了?遗憾的是问了这个问题之后,本人的散户朋友并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似乎大家还没有时间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于是我换了一种问法:有谁习惯于获利30%才把股票卖掉?大约一千人左右的礼堂中,只有一个人举手。接下来再问:有谁习惯获利20%以上再了结?这时候有十几个人举手。最后一个问题是:有谁习惯获利10%到20%之间把股票卖掉?这时候举手的人就非常多了。这个结果和本人的操作习惯也非常接近。我看了自己的数百张交割单,绝大多数的抛出位置是盈利8%到15%的这个区间。这是个非常普遍的散户操作习惯。我们且不评价这样做是否划算,只是得到这样一个市场事实:即散户很难将股票的浮动盈利做到20%以上,于是我们就有了第一个原理:获利不抛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再看解套盘,散户的普遍持股心理是“获利则焦躁不安,深度被套则异常平静”。大熊市中,证券营业部基本是人去楼空,别说是买卖股票,散户们连看盘都懒得看。而当股价见底反弹,投资者接近解套的状态,股市就重新活跃起来。当股价回到前期套牢区附近,大都会引发比较大的成交量,说明这些早期被套的投资者一旦解套,便纷纷选择了离场观望。
这就象这样的情景:一群旅游者在溶洞的迷宫中遇险,他们迷路了,已经好几天迷失在错纵复杂的洞穴中,黑暗、寒冷、饥饿和恐惧包围着他们。这时候,忽然找到了一个洞口,射进来的一束阳光让他们欢呼,这意味着他们得救了。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一定会迅速逃离这黑暗的地方。这是人之常情。很少有人如此浪漫:说既然已经得救了,那我何必着急走呢?这经历还是很难忘的吗,那就让我多住上两天,体会体会这难忘的洞穴经历。这样的旅游者大概不会有的。所以,解套离场是散户普遍的行为准则。
但事情总有例外,如图5-1,就有些令人费解。图5-1:方正科技(600601)2001/03/30

这只股票的技术图线乍一看没什么特别,股票自高位下跌了20%,随后又缓缓推高,当初被套筹码获得了解套。从成交量上看,也呈现出了解套放量的态势。但仔细观察该股的换手率,我们发现它的换手率事实上非常低,比如最后一根K线(2001/03/30),其换手率仅为0.43%。熟悉换手率的朋友都知道,一旦一只股票的换手率小于1%,从分时图上观察,这只股票基本没有交易,这种状况在技术上称之为无量。方才我们谈到,在一般情况下,一旦套牢盘被解套,市场会涌现出足够数量的解套抛压,但是该股在60%的筹码获得解套的状况下,没有解套抛压产生。为什么方正科技这只股票的投资者如此坚强?难道他们被套一次之后,死不悔改,不惧怕再次被套?该股随后的走势揭开了谜底。这只股票几天之后迅速被拉高,显然主力已经在拉抬之前就准备好了仓位,这些解套不卖的筹码,事实上是主力的筹码。
这不难理解,假如主力持有超过流通盘50%以上的筹码,即使是解套也没有出货的机会。因为如此诸多的筹码一旦抛出,股价会重新下跌,主力将面临的是再度被套。所以即使主力想走,也必须把股价再拉高若干个涨停板,给自己构造一个足够的出货空间。
这是股市的另一个重要的原理:解套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散户最烦什么?散户不怕股票下跌,股价下跌了,拿着就是了,心态好得很。最烦的是股价长期不涨。一个月的时间内,甚至两三个月的时间内,一会儿让你挣10%,一会儿让你赔10%,一会儿再让你挣10%,一会儿再让你赔10%,这两三个月折腾来折腾去的,任凭谁也受不了这样的心理折磨。因此,股价的长期震荡横盘,散户往往会忍耐不住,在某个位置上把股票抛掉--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我们又有了第三个原理:横盘洗不掉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这样,我们通过对散户的研究获得了判断主力仓位的三个基本原理,用这些原理可以进一步寻找精确计算主力仓位的技术方法。
二、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
接下来,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筹码获利不卖。
首先,获利多少叫获利?大家各有各的说法。我给大家一个参考标准:获利25%依然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筹码。因为按照散户的操作习惯,这25%足够促成获利了结了。但大家显然不愿意每次都用计算器来算算25%的位置是几元几角,好在软件上有一个10%等比坐标线,每两根线的间隔是一个10%的涨跌停板,从图上大致估计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位置还是比较方便的。我们用此来代替刚才所说的25%(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价格幅度是27%):先左右移动K线图上的光标,把它指向您所关心的那一根K线,再上下移动光标,光标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下方的筹码数量,这个筹码数量就是主力持仓量。
图5-2是著名的亿安科技,其最后交易日是1999年6月11日。这时亿安科技的股价并不高,当天最高价是29.48元。把K线图的光标从29.48元这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23元左右的位置,然后再看筹码分布窗口右下角的那个随光标移动的数字,这就是现在在光标位置上可以看到的89.95的数值,意思是自光标以下的筹码总量为流通盘的89.95%,这就是我们测量出来的主力持仓量。图5-2:亿安科技(0008)1999/06/11

这种测量方法到底准不准确?
由于我们没有资格去交易所查人家的帐,又由于主力采用的是分仓手法,所以很长时间里大家对这种测量方法心里没底,恰恰是亿安科技这只股票给了我们验证该方法准确性的机会。
2001年,随着亿安科技操纵市场的行为被全面爆光,管理部门组织了一次司法调查。最终查实:从1998年10月5日起,亿安科技的四个庄家公司――广东欣盛投资、中百投资、百源投资和金易投资是利用627个个人股票帐户及3个法人股票帐户,大量买入亿安科技之前身"深锦兴"股票的。四公司其时据称共持有公司股票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而到2000年1月12日止,四公司所持亿安科技股票已达3001万股,占到了流通股的85%。(据《财经》杂志2001年6月号报道)。于是我们把光标移到2001年1月12日,再下移两个半跌停板来估计一下当时主力的持仓量,结果是主力持仓约为86.87%,与政府调查的结果仅相差了不到2个百分点。看来这种测量方法的准确度还是可靠的。
我们定义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叫"下移法"。它开创了技术分析的一个新时期,在此之前精确计算主力仓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开个玩笑说,这个方法发现于2000年有些遗憾,如果它早些问世,我们就可以在1999年亿安科技的股价仅为20多元的时候发现这只股票庄家高度持仓,那时和庄家玩一把会很有意思。而到了2000年2月,该股已涨到了126元,就是借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与庄共舞"了。
我们再看一下1999年6月24日的东方明珠。见图5—3。
图5—3:东方明珠(600832)1999/06/24

图5—3与图5—2有一个小小的区别,图5—2所测量的那个交易日是该股最高的收盘价,但图5—3的股价已经从近期最高价向下做了一些小幅调整。请大家记住,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光标要从近期最高价格向下移动,在图5—3中,近期的最高价出现在11个交易日之前,从该日的收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30元股价附近,同时把光标对准你要测量的那一根K线,就是图中最后一根K线(1999/06/24),随后,我们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是6.71%。东方明珠此时此刻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一个月以前,同样是用下移法测量,我们测出主力的持仓量约为60%,而现在主力持仓量只有大约6.7%了,剩下的筹码到哪里去了?不能排除主力出货的可能性。尤其是1999年6月份,东方明珠高位强势横盘,沪市股市大旗不倒,非常风光。接下来甚至又创了一个小小的新高。其主力在充分搭建了市场公众对这只股票的想象空间之后,该股风云突变:两周内跌去了6个跌停板,中小投资者全线被套,苦不堪言。
但下移法也有缺点:如果股价不实现向上突破,我们就无法采用下移法测量。尤其是那些低位横盘的个股,主力筹码、散户筹码混在一起,用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的方法几乎看不见任何筹码,因此下移法主要适用于正在强劲上扬的拉升期的个股。
三、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
既然下移法是一种测量股票拉升期主力仓位的技术方法,那么,有没有在股价的相对低位区精确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呢?有,这种方法叫"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图5-4:山东巨力(0880)1999/12/21

这只股票自1999年10月26日开始,已经进行了两个月的横盘,其间震荡幅度为10%。从K线图上看,在这个震荡空间内有很多大阳线和大阴线,盘面上非常热闹。而在这个长达两个月的横盘中,我们把光标对齐这个横盘箱的箱底,结果发现,有高达58%的筹码在长达两个月的横盘震荡中,没有被洗掉。因而可以肯定,该股主力的持仓量不会低于58%。
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就叫横盘法。横盘法要求一只股票要在一个横盘箱体内横盘两个月以上。这时候把K线图的光标对准横盘箱体的下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这个筹码量就是主力的持仓量。
这只股票的主力在完成了吸筹之后,于2000年1月26日向上突破,半年内总上涨空间约为70%。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大黑马庄股,在其股价向上突破后,我们用下移法测量了该股的主力持仓量,其结果是61%,这个数据与当初横盘法测量的主力仓位非常接近。
由此看来,获知主力的仓位状况并不困难,你需要知道一些原理,再用一个最简单的工具--筹码分布就可以了。而一旦在低价位区发现高控盘主力,你最少也会有30%的获利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高控盘庄股的总涨幅要在一倍左右,否则主力要出货是非常困难的。
四、估计主力仓位的其他方法
上述方法是我们探知主力仓位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复杂而多变的股市不会给我们如此的幸运,让主力老老实实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操作并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神机妙算的主力恨不得自己是百变金刚,千方百计的掩盖其仓位、动向及一切真面目。而我们也必须多练几手,总结出更多的探寻主力仓位特征的方法。
A、筹码密集区的低位无量上穿
主力吸筹往往在筹码分布上留下一个低位密集区。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筹之后并不急于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价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区的下方,因为这个地方市场基本没有抛压,所有投资者处在浅套状态,护盘相对容易一些。一旦时机成熟,主力从低位密集区的下方首先将股价拉抬到密集区的上方,形成对筹码密集区的向上穿越,这个穿越过程极易暴露主力的持仓状况,如果主力巨量持仓的话,盘面上就不会出现太多的解套抛压。即股价上穿密集区而呈现无量状况,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该股已由主力高度持仓了。
技术上我们必须对“无量”这个市场特征给出较明确的参考标准:即用换手率来精确估计成交量。通常我们不单纯使用成交量这个技术参数,因为股票的流通盘有大有小,同样的绝对成交量并不能说明这只股票是换手巨大还是基本没有换手。如每天900万股的交易,对于中国石化(600028)来说仅占其流通盘的千分之5.8,而对于胶带股份(600614),这900万股已经是它流通盘的全部了。用放量与缩量来监控获利抛压也不是一个好主意。而换手率则本质得多。
依照本人的经验,我们可以把换手率分成如下个级别:
绝对地量:小于1%
成交低靡:1%——2%
成交温和:2%——3%
成交活跃:3%——5%
带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异:大于25%
近一年以来,我们常使用3%以下这个标准,并将小于3%的成交额称为“无量”,这个标准在指南针技术指标中得到广泛认同。更为严格的标准是2%。
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图5—5):图5—5:综艺股份(600770)1999/03/23

这是综艺股份(图5—5)1999年3月末的K线图。当时这只股票的价格仅为8.11元(复权价)。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该股正在从筹码密集区的下方实施向上的穿越,但它的换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换手率仅为1.74%,属于成交低靡范畴,而在上穿筹码密集区的过程中有约60%的筹码得到了解放。于是,解套不卖的筹码占了流通盘的60%。我们由此可以认定,这60%的筹码大部分为主力所有,于是这只股票的庄家持仓量已经合格了。该股后来的走势是众所周知的,到了2000年2月21日,该股创下了63.95元的最高价。
以上是通过筹码密集区的无量上穿来判断主力的持仓量的方法,即一旦发现筹码密集区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则被穿越的筹码大部分是主力持仓。这种估计主力持仓的方法尽管简单,但对于低位捉庄的参考价值却是巨大的。
这个方法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因为它没有实现指标化,设计和实现电脑自动识别系统时会感到复杂。
B、 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
很多技术分析指标是因需求而设计的,博弈K线的出现是因为大家需要一个技术指标用来计算每个交易日被穿越的筹码量。博弈K线的长度即博弈K线的开盘与收盘之差,是博弈K线的衍生指标,叫“博弈K线长”(CYQKLEN)。博弈K线长阳线的技术标准是:我们认为博弈K线长大于18即为博弈K线的长阳线。从市场含义上看,CYQKLEN大于18的那个交易日,当日有18%以上的套牢盘被解套,观察这些解套盘的解套抛压具有足够的参考价值。我们定义当CYQKLEN大于18%,同时换手率低于3%,为博弈K线的无量长阳。
这种技术特征的市场含义是:解套无抛压,即为主力控盘标志。
下面我们做一个测试:用指南针的鬼域平台将买入条件设置为CYQKLEN大于18,换手率小于3,而卖出条件设置为获利10%卖出,套牢20%止损。结果是赢利的,但成功率仅为55%。
这说明,仅仅知道主力的高度控盘是不够的。因为虽然主力持有了相当多的筹码,但我们很难推测主力下一步要做什么。就像亿安科技,从几元钱到100多元钱,一路上都是主力高度控盘,但是100元的主力高度控盘,只说明主力现在还没离场,至于他明天是否开始出货却不得而知。主力是否有出货意图,与这只股票的位置显然有很大关系,利用指南针软件上的指标评价功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买入博弈K线无量长阳的个股,其收益率与个股年相对价位之间的关系:
图5—6:不同年相对价位(RPY1)上的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的收益率

这张图的横坐标是个股的年相对价位(RPY1),这个指标是以循环年最高价及最低价为基准,测试个股在其间的相对位置,其算法为:
RPY1=(当前价-循环年最低价)/(循环年最高价-循环年最低价)×100%
图上大家可以看到红色或绿色的柱状线,其高度表示资金收益率,红色代表挣钱,绿色代表赔钱。在这张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RPY1越小,买入博弈K线无量长阳的个股越赚钱。在“RPY1”28以下可以获得50%左右的资金收益率,这是个很不错的结果,而“RPY1”小于28其市场含义是股价在本年度内处在相对偏低的位置。这就是说,买入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的个股是赚钱的。
研究发现,即使加上低位条件依然是不够的。鬼域平台给了我们另外的一些信息:当0AMV指数的CYEM指标大于4.2之后,博弈K线的无量长阳收益率迅速上升,平均可以得到超过200%的资金收益率。0AMV—CYEM代表了中线资金入场的速度,这个指标大于4,表示的是每天有4%的增量资金入场。因为0AMV及CYEM不是本书所讨论的内容,这里不作过多解释。只是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在增量资金大举入场的大盘环境下,低位高控盘庄股普遍有向上启动拉抬的机会。
下面我们看一个博弈K线的应用案例(图5—7)。
图5—7:华立控股(0607)2000/02/14

这张图专门标出了2000年1月13日的那根K线,位于图的中间偏右一点,图的下方是博弈K线。我们可以看到在2000年1月13日左右,这只股票上出现了大量的博弈K线无量长阳,1月13日的换手率仅仅为1.58%。这一天的大盘指标是0AMV—CYEM为4.37%,显示了资金大举入场的信息。这只股票的后续走势相当理想,它几乎涨了整整一年,到了2001年1月,其股价已经从6元多涨到了17元以上,近乎两倍。
大盘条件与低位条件哪一个更重要,这是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2001年的操作表明,大盘是相当重要的获利因素,尤其对于技术上呈现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的个股。因为这个指标反映了主力的战略性建仓,而他何时开始运做则要配合大盘。在良好的大盘情况下,个股相对位置可以放宽松一些,不一定非得绝对低位不可,中价位的股票也是可以做的。像方才的华立控股,它2000年1月13日的RPY1为50.77,就是个标准的中价位。
用博弈K线捕捉庄家的高控盘,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的技术分析指标,这增加了投资者使用该技术的复杂性,况且只有指南针等少数软件才涉及了0AMV等指标。但是由博弈K线衍生出的分析及获利方法,其获利能力非常强,因而以技术复杂性为代价,换取较高收益是值得的。
C、 90比3
90比3是另一种判断主力高度控盘的方法。意思是说如果一只股票在筹码分布上获利盘大于90%,同时换手率低于3%,则可以认定主力高度控盘。如图5—8。
图5—8:烟台万华(600309)尚未达到绝对高位前的90比3

在图5—8中,我们把光标移动到了画面的左半部分,并把筹码分布锁定在2001年3月9日的那一天。这时我们看到这只股票在17.6元左右的价位上呈现出满盘获利的格局,获利盘高达99.26%,而该日的换手率仅有1.55%,这是极为典型的满盘获利无抛压,显示出主力的控盘度非常之高。而随后的6个涨停板的持续上涨完全是主力控盘的结果,而并非烟台万华的基本面有多么出色。
同样,我们依然要讨论90比3与大盘有什么关系。90比3是一种高位高控盘的庄股,不仅高位而且有风险。但股市里还有另一句话,叫越是有风险的地方越安全,关键要看所谓的高位风险是否有条件释放。经验表明,在大盘熊市期间,买一些高位的股票反而可以挣到钱。个股高风险再加上大盘熊市,表面上看是雪上加霜,但两件坏事加在一起反而是好事,就象数学上的负负得正。因为在大盘低迷期间主力不可能有出货机会,因而这些高位高控盘的个股,为了保持高位形象,主力不得不花费很多金钱,当大盘真正转好的时候,主力便顺势把它们推得更高,然后再考虑出货问题。于是在大盘低迷时的高位个股,反而比同期的低位个股更安全。
但是上述熊市做高位股票的理论,说不定哪天就失灵了。因为万一各位读者看了以上的作法而都去依法操作的话,主力就有了高位出货的机会。即使历史证明熊市的高位个股反而有抗跌性,在下也建议大家不碰为好。
2000年3月9日的大盘环境处在一种震荡横盘的状态,市场氛围不很活跃。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家看到了烟台万华的强劲上扬,但跟风盘依然不多,于是主力显得非常孤独,只好一味的推高。终于,在股价自15元翻了一倍涨到30元之后,这只股票才开始放量,散户的跟风盘逐渐涌入,主力才得以脱身。
最后我们要重申:90比3所找到的是主力相对高位的高控盘庄股,一旦这种股票处在了绝对高位,要充分注意其潜在的巨大风险。
D、成本均线发散及筹码低位锁定
在本书第一章《筹码分布的基础知识》中,谈到了一种称为筹码低位锁定的形态,该种形态也是非常典型的主力高度控盘特征,用肉眼极易观察。当发现筹码的低位锁定时,我们不妨再用下移法精确测量主力的仓位,再结合主力的建仓成本,最后决定是否跟进。而主力的建仓成本,可以通过低位密集区的峰价位来估计。
用成本均线也能获知主力的高度持仓。成本均线很像大家常用的移动均线,在指南针的用户中,移动均线已经基本摒弃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成本均线(CYC),这种均线是一种量价的均线,它计算的不是一段时间内的股价,而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持仓成本。由于成本均线中含有成交量的因素,因而它们是一种更合理的均线系统。
成本均线的形态也分为密集和发散两种。在股价的拉升期间,成本均线的密集或发散反映了不同的市场状态,成本均线的密集被认为是主力中度持仓的标志,即主力持仓量约占流通盘的60%左右;而成本均线的发散,可以认为主力的持仓量在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我们比较两只股票,以体会成本均线的密集与发散状态的不同的市场含义。
图5—9:成本均线的发散与密集

图5—9中的两只股票,一只是1998年5月14日的英豪科教(600672),另一只是2000年4月17日的马钢股份(600808)。这两只股票的上涨幅度很接近,均为8个涨停板,其上涨所经历的时间也一致,均为两个月左右。但它们的成本均线状态却迥然不同,左图为英豪科教,它的成本均线散的很开,其黄色的五日成本线比兰色的无穷成本线高出四个涨停板;而右图的马钢股份,几条成本均线密集的挤在一起,五日成本线距离无穷成本均线仅为两个涨停板。成本均线发散的市场含义是:投资者持仓成本差异巨大,而成本均线密集则反映市场各个不同时期的平均成本相差不多。
进一步解释这种差异,可以做如此结论:如果主力持仓量巨大,当个股巨幅上涨之后,由于大部分筹码依然是低位区的主力持仓,因而近期短线追涨盘的成本就和主力底仓形成巨大差距;但如果主力在低位区没有巨量持仓,那么随着股价上扬中的中小投资者获利了结,及新的追涨盘的继续接棒,其建仓位置很难高于早期获利盘20%,于是造成了成本均线的相对密集。
这样就有了一个结论和一个技术标准。结论是:股价上升过程中成本均线呈现发散状态,这只股票是主力高度控盘;如果股价上升过程中成本均线密集,则该股为主力的中度控盘。相应的技术标准是:五日成本均线高于无穷成本均线四个涨停板以上,则该股为主力的高度持仓,主力持仓量为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经过下移法测量图5—9中的英豪科教,其主力持仓约为流通盘的76%,马钢股份主力的持仓量约为流通盘的65%。
对主力仓位的估算是技术分析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就如同打牌时翻看了人家的底牌。股市的不确定性随主力仓位的透明而逐渐消失,而使我们的判断有了更大的把握。可以这样通俗的叙述:如果主力高度控盘,如果主力没挣到钱,如果该股还不上涨,那么难受的是主力。退一万步讲,就算主力弃庄而逃,所承受的损失也比散户大的多。所以,只要能够在不高的价位上发现个股主力的高度持仓,起码中线范畴就赢定了。
主力的分仓对以上的估算方法毫无影响,就算主力分了数千个仓位,其行为模式也是主力的而不是散户的。筹码的运动取决于它的属性,而不决定于每份仓位的大小。
第三节 主力的控盘模式
股票与股票不同,主力与主力也不同。如果把炒股比作下棋,世界上几乎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样的棋局。但是研究主力的控盘模式还是必要的,这种对庄家行为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主力采取不同的策略。
一、 低控盘技术庄
从1991年到1995年,中国股市被庄家统治了整整5年。那时主力所使用的炒做手法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那时股市刚诞生不久,股票比较少,信息相对集中,同时也由于主力资金有限,庄家就这么几家,主力很难在一只股票上持有非常之多的筹码。他们做什么市场很快就会知道,甚至知道操盘手姓甚名谁。当时操盘手的控盘技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还总结了那时主力的操作路线,把一个坐庄的全过程归纳为以下六个阶段:
吸筹--洗盘--拉抬--整理--拔高--出货
主力吸筹之后,洗盘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洗盘可以打掉那些低位跟庄的散户,可以节约大量的炒做资金,因而在炒做的全过程之中都有洗盘。主力追求的是一个"四两拔千斤"的效果,高水平的炒手是善于利用散户自己的资金实现股价的持续上涨。图6-1:上升三角形,最著名的整理形态
四川长虹(600839)1996/05-06

整理也是一种洗盘,不过它规模比较大、耗时长。早期的技术分析理论有一个整理形态的说法,如:矩形、上升三角形等等。这些K线的组合形态,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主力为了达到整理的目的预先画好的。大家看1996年5-6月的四川长虹。
而拉抬过程和拔高过程,都是将股价推到更高的位置,只是这两个波段的推高目的是不一样的。整理后的再次推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主力出货,因而我们把它称之为拔高,隐含其拔高出货的意思。
我们把1995年以前的庄家命名为"低控盘技术庄"。这些主力均有优秀的操盘手,把握股价的能力非常强,他们甚至认为最大的本事是做盘,不仅能把股价炒上去,还能让股价在高位站稳。当然,随着时间的迁移,其市场霸主的地位便逐渐让给了后来者。
总之,1995年以前的主力坐庄非常重视板块效应,独立的个股行情几乎不存在,即使某个主力独自拉抬一只个股,也常常因为没人跟风而失败。那时股票的流通盘非常小,把一个板块的所有市值都加在一起,可能还没有现在一只股票的大。至今,市场人士虽然仍很重视板块效应,但市场格局已完全不同。1995年以前,散户如果不追随热门板块,就很难有跟庄盈利的机会,但今天,如果哪个板块成了热门板块,却一定是散户的陷阱。所以,现在再去研究早期主力的行为虽然价值不大,但早期的主力行为给市场留下的许多证券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已经面目全非,需要进行鉴别和扬弃。比如成交量。由于早期庄家的控盘量并不高,主力就不得不需要制造出很大的成交量,他们甚至通过对倒的手法激发人气,以实现投资者的高位换手,“量在价先”是当时重要的技术分析方法。而这些成交量理论,包括板块学说、形态分析、波浪理论等等均已过时。
在1996年以后,尽管专家们对几年来的主力行为进行了认真的总结,由此还诞生了"形态学"与"庄家学"两个学派,技术分析领域对此也兴奋了一番,感觉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但令人失望的是,主力在1997年之后逐渐抛弃了早期的风格和习惯,类似于图6-1的上升三角形变得非常罕见。主力的坐庄手法分化为许多不同的模式,近乎没有一定的规则。但是传授分析技术的股市教科书十年来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这些标准的技术过程与技术形态几乎都成为了主力骗线的工具。这就是我们重提早期庄家,并提请读者阅读股市早期作品时应加以留意的目的。
二、 中控盘海盗庄
庄家们发现,过低的持仓量对于坐庄来说非常不划算。大盘的变动性很大,庄家承担了很大的操作风险,尤其是在股价的高价位区,只要有一部分散户高位离场,庄家的高位护盘就非常困难,炒作则可能失败,成了为市场打工的人。所以现在的主力控盘起码要拿下流通盘的50%,这个规模的持仓量,我们称之为中等程度控制流通盘,简称中控盘。
图6—2:马钢股份(600808)2000/07/10

中控盘庄股的炒做通常非常简捷:高速吸筹——快速拉抬——果断出货,吸、拉、派、落,一气呵成。其最明显的技术特征是拉抬时的放量,像图6—2中的马钢股份,在它一路拉抬的过程中换手率均在8%以上,这些换手有时是真实的正常交易,有时则是庄家的“对倒拉抬”。这些巨量成交迎合了偏爱成交量的技术分析人士,从而为该股的出货埋下了伏笔。马钢股份之所以成功的完成了高位的迅速派发,一方面得益于2000年6月沪深股指的屡创新高,另一方面是当时钢材全面涨价的重大利好。但钢材价格再高,也很难解释这只股票居然上涨了一倍,于是市场又传说这只股票的上涨不仅是因为钢材涨价,是它很可能会转向高科技投资。
这就是中控盘海盗庄。强劲的拉抬、迅捷的出货和漫天飞的消息,使他们看起来有些疯狂。中控盘庄股的战略要点是高位的及时派发。因此,散户要在中控盘庄股上获胜,只需要把握住两条原则:一是进货价位不能高于主力成本的30%;二是不管主力散布多么大的利好消息,你一条也不要相信。你不妨想想,从深发展、四川长虹到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从上海梅林、综艺股份到银广厦、活力28,上市公司的所谓利好哪一条是真的?
至今尚未找到一种方法去估计中控盘庄股的炒做目标位,一般认为这些股票最低目标位是自主力平均底仓成本上涨70%。投资者常犯的另一个错误是见利就走,实际上大家不用担心煮熟的鸭子飞了――只要你不在主力巨额获利的情况下跟进,就完全可以等这些股票止涨后再获利了结。
三、 高控盘霸王庄
如果主力拿下一只股票的绝大部分,那么这只股票的生死就都由庄家说了算。这就是高控盘庄股。此类庄股主力的持仓量大于流通盘的70%,最极端的甚至拿到流通盘的95%以上。ST中科(0048)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霸道的高控盘庄股,主力持仓量高达流通盘的96%。
图6—3:ST中科(0048)2000/02/18

此股价格从5元多涨到了50多元,上涨幅度达十倍之多
由于筹码几乎都在主力手中,十倍的上涨也没散户什么好处。《财经》杂志曾对中科创业(ST中科)有过非常详细的报道,这些报道大部分是真实的,但庄家吕梁声称他在这一轮炒做中惨遭套牢显然不属实。因为一只股票,如果能有十倍的上涨空间,主力只要出掉手中20%的筹码,就已经获利不菲了。
对于高控盘庄股来说,要获得占流通盘70%的筹码并不困难,只要适当抬高一些建仓成本,再耐心多用一些时间,主力的进货就可以大功告成了。这些增加的建仓成本,最终会以更大幅度的上涨来弥补。而拉抬股价对于高控盘庄股来说是再方便不过的事情,因为散户没有多少货,拉抬过程不会遇到获利抛压。主力在高控盘庄股上遇到的真正困难是出货,但既是高控盘,主力就并不需要将所有的筹码都出干净,所以也进退自如。
像中科创业这样的恶庄,最大风险还是来自于政府的监管。尤其是2001年之后,被证券监管部门查处的绝大多数都是这类高控盘的霸王庄。无论哪一位官员寻找查处的目标,总会先把目光锁定在是那些涨了几倍的股票上。监管部门对中国股市的家底清楚得很,没有一只股票有资格上涨五倍或十倍以上,巨大涨幅的个股显然有被操纵的嫌疑。
庄家彻底的高控盘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在日本股市、台湾股市,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案子。十几年前,日本有位老兄,花光自己所有的钱去通吃一只股票,然后再用他手中的股票向银行贷款,借来的钱再买这只股票。他算过帐,经过几轮的抵押收购,这只股票就可以被他通吃。可不想银行使了个坏,悄悄的把他抵押的股票拿到市场上卖掉了,结果这位老兄发现场外的筹码总也吃不完,结果他破产了。
本人估计,亿安科技、中科创业的故事很久以后都不会再重复了。一种市场模型如果成为人人都讲的故事,那么它就将消失很长时间,直到人们把这个故事彻底忘掉。
这就是股市。
四、 未来的庄股模式
主力的操盘手法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主力仅有高控盘、中控盘两种手法的话,那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或许哪一天当散户都能够认清、甚至反控制主力的操作方式,主力的庄也就坐不下去了。所以,散户在变,主力也在变。这个市场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戏,而且充满了变数。
那么主力该怎么办呢?甚至有人问:我们不坐庄,我们投资行不行?理论上可以,但现实中却不可以。大资金的投资,一定得投资绩优股,或者有潜力的新兴产业的个股,而投资就意味着拿到企业的经营权。这就又出了一个问题:主力很难拿到优秀企业的经营权。因为一般来说,好的上市公司不会出售自己的经营权,因为他经营得好,他有利润,有增长,有前景,那人家公司的董事会为什么要把自己卖了?而要卖出自己经营权的几乎都是一般的、甚至是不好的公司,所以主力能拿到的还是垃圾股。而这些垃圾股的实质性的基本面改造是非常之困难的。有些ST、PT股票,厂区内连台可以转的机器都没有,只剩下一个壳,即使拿还有一些潜力的资产注入,也未必能有有效的改观。仅从这几年并购的最终结果来看,尚难见到非常好的成功案例。于是主力被逼无奈,只好回到庄家的老路上去。不坐庄主力很难活下去——对于中国股市来说,这真是一个悲哀。就是说,无论如何监管,主力的庄还是要坐的。
因而我们要为主力再多想几招。将来主力的操盘方式产生变化的时候,我们也就有了心理准备。
我们已经确认,过低控盘量的庄股是没多大出息的。实际上1995年以前的主力,由于其资金有限而采用低控盘的方式,因而创造了诸如洗盘、整理、震仓等五花八门的操盘手法,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主力早年玩的那么花哨,并不是因为他有情致,而是因为他没实力。
中控盘庄股也日见其少,但以后还会遇到一些。因为对于拆借资金来说,选择中控盘还是一条最佳的路径。原因是主力拥有这些资金是有一个期限的,既然高控盘庄股出货困难,而主力炒股的钱又是借的,考虑到做高控盘庄股可能会到时候还不上贷款,那么做中控盘庄股则是拆借资金唯一可行的。
而高控盘庄股的高控盘锁仓、巨幅上涨的股票恐怕将来也不会再见到了。即使是涨10倍,也可能要匀3、5年去涨,否则,中科创业庄家的前车之鉴,就会成为敢于效尤者的后车之覆。这一点,每个人都是很清楚的。
但高控盘庄股是庄家最爱,将来还会粉墨登场,只不过他很可能会改变行为特点,不一定把股价拼命往高了做。或许我们将来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坐庄方式:叫高控盘巨幅震荡。在一个50%至100%的空间震荡,一只股票涨上来又跌下去,涨上来再跌下去,主力实现控盘之后,选择一个高点进行不完全出货,出掉一部分货后把股价做下来,然后再把他出的货补回来。这样反复在一个价格空间内耕耘,两三次之后,当这个价格空间不容易操作时,再寻求向上或向下的突破。待到地盘都是自己的了,然后再很合时宜的去种“庄稼”。当然这只是假想而已。
高控盘的确是一种诱惑。它的优点是主力的拉抬成本非常之小,即使遇到股灾,主力也可以左右逢源:如果选择护盘,他将要付出的代价不会很高;当然也可以选择不护盘,因为绝大多数的筹码都在主力手中,即使下跌幅度很大,一旦大盘转暖,把股价重新拉回到高位也并不费事。就像烟台万华(600309),这只股票主力吸筹之后,总共只被拉高了十个涨停板,这只股票主力的控盘量高达流通盘的85%。若是在往年,这么高的主力持仓,股价至少可以上涨三倍,而这只股票自高位下跌之前,主力并没有全仓出局,他只是在高位出掉了部分筹码,当然他是盈利的。
因而,即使将来找到低位高控盘庄股,也不再要指望这类庄股可以上涨十倍。同时,一旦发现主力的持仓量由高控盘转为中控盘,就有理由认为这只股票并不安全。 股市就是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主力、散户、管理层都是身不由己的参与者,最终看谁捉得到谁。
图6-4:烟台万华的主力似乎在做高控盘下的高抛低吸

第四节 主力的出货
主力的出货对个股而言是灭顶之灾。其实我国股市的各类股票,其股价本来就不应这么高。沪、深股市的平均股价本来不应该那么高,那么一个垃圾股凭什么涨到40或50元,引得广大股民心潮澎湃?当然是主力在编故事,可惜的是故事就是故事,再动人的故事也有讲完的时候。而故事的最后一幕往往是雷同的,那恐怕就是主力出货了结、股价下落回归、散户高位被套的恼人结局。因此,读懂主力的出货迹象,是规避风险的最重要的要点。
判断主力出货是技术分析的专有领地。判断主力出货也只能依靠技术分析。因为从消息面上看,我们几乎不可能得到主力出货的任何消息。原因极简单,如果你是机构的决策人,你能把你出货的消息漫天传播吗?这样做等于自掘坟墓,是死路一条。但主力要想做到绝对秘密的离场也是不可能的,即使严格保密,交易动向、市场氛围等也会暴露主力的意图。
一、 主力出货的准备工作
可能大家会问,一个很高很危险的股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散户跟进呢?在这里,“消息”是当然的罪魁祸首,甚至最真实的基本面,也被主力当做出货的掩护。比如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将投票决定北京的奥运主办权,大家预测此次北京申奥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当夜,结果揭晓,北京当选,举国欢腾。许多人预测由于主办奥运将会带来巨大的产业机会,奥运概念股理应有一个相当不错的涨幅。前文曾谈到过北方五环,同样但令股民大跌眼镜的还有另一只奥运龙头股中体产业(600158),该股竟然在申奥成功之后,持续下跌了六个跌停板,由27元跌到了15元附近。其下跌的原因同样是主力出货,见图7-1。
最有意思的是,主力事实上在北京申奥之后,炒作了奥运概念,只是炒作的个股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北方五环和中体产业,而是大炒特炒了路桥建设(600263),该股栖身奥运的理由仅仅是:北京举办奥运,道路建设是一个必须的举措。
于是乎,100%真实的基本面讯息也成了套牢散户的绞索,中国股市的投机博弈可谓登峰造极。
还有更多的基本面消息,要么是主力挖掘的,要么是主力制造的。纵观十年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利好不断,但十年来中国上市公司整体素质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就是说数以万计的利好题材,几乎都是假的。
图7-1:申奥成功后中体产业令人费解的下跌

当然仅有消息和题材是不够的,主力的出货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们至少要做三件事:
A、制造概念
什么是概念?“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是概念。股市的概念,原本也是一类具有共同特征股票的总称。如申奥概念,指的就是与承办奥运有商业机会的一类公司的总称。这样的概念还有许多,如网络概念、WTO概念、生物医药概念……但是在股市上,概念的内在含义却不仅仅是对某一股票类别的概括,其引申含义是一个市场共识。比如网络概念,在网络成为概念之前,涉及互联网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个板块,是一种中性的界定,但成为概念含义就变了。概念是一个更为积极、含义更为肯定的投资共识。概念类股票的产业背景、投资机会以及未来的前景,投资人会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报以极大的信心。
股市概念具有非常强大的广告效应。一只股票自身或许没多大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纳入某个概念中,就会受到全体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如上海梅林(600073)这家公司早期是做罐头食品的,后来也生产了一些矿泉水之类的产品,业绩平平,产业陈旧,关注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很少。1999年该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络概念股,它也的确开办了个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是卖它的矿泉水。于是该股票立刻成了股市共同关注的焦点。(图7-2)  上海梅林挤进网络概念,得到了什么甜头呢?是该股主力的出货变得非常顺畅。图中展示的是该股最风光的岁月,随后在2000年3月至4月的两个月时间内,这只股票的主力全线派发,平均出货的价位为22元,然后就进入了漫漫熊市。2001年8月6日,该股收盘于10.15元。可以形象地说,被套散户的一半家产已经捐给了网络概念。
至此,主力制造概念的目的已昭然若揭,就是吸引投资者对一类股票的关注。2000年风靡全球的网络概念,堪称全世界庄家的共同杰作。网络概念不仅是网住了投资者的金钱,而且网住了全世界的人才,包括计算机人才、传媒业的精英,连机械行业、化工行业等各种人物都被“一网打尽”。本人的一位同窗好友曾经这样讲过:“互联网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潮,哪怕是一只舢板,一片树叶我也要挤上去。”可见,当时的网络概念是多么成功地沸腾了那么多人的热血。
庄家在如此深入人心的概念氛围下,若想出货岂不是易如反掌?美国有个投资基金,在网络股股价最高的那几个月,成功的完成了高位派发。有意思的是,公众舆论却一致嘲笑他胆小如鼠,离场太早。由此可见,成功制造出顶级概念对主力是何等重要,又何等划算。
图7-2:上海梅林(600073),网上卖的矿泉水真这么值钱?

B、激发想象
股市炒作的是未来。分析师用他们的财务分析算法计算未来,但未来常常算不清楚,于是需要人为的估计,如果连估计都缺乏基本的依据的话,那就需要想象了。
1997至2000年,全球股市对网络产业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也是最大胆的想象。虽然当时绝大多数的网络企业亏损累累,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想象空间之大,令经济学家以及传统保守的投资人无所适从。著名的证券投资大师巴菲特实在难于接受这些梦幻般的想象空间,导致此公行为谨慎,一时间遭到了全球同行的嘲笑。
互联网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呢?于是人们以中国为例说:中国有12亿人口,哪怕是有1亿人上网,哪怕某家网络企业仅从每个网民手里赚1元钱,想象的利润至少也有1个亿。如果能赚10元钱呢?如果能赚100元钱呢?那谁能说赚100个亿是无稽之谈?于是网络股价梦幻般的上扬,网络企业的大股东也在梦幻中做了世界首富。
既然是想象,就不能责怪它有道理或没道理,反正是虚拟时空。但ST中科(0048),仅仅是把它的主业饲料业转为制药业,乌鸦就变成了凤凰却不再是想象,它是用实实在在的人民币堆出来的。
改个名字,股价就成倍的上扬,投资者相信世界上能有如此好事吗?但现实使你不得不信。中科创业(0048)激发想象,拉高股价之后,亿安科技(0008)也来推波助澜了。这只股票原先叫深锦兴,从字面上看想象空间不够,而“亿安科技”有科学技术的味道,名字也够大,当然可以进入想象空间了。这些2000年的百元高价股构造了巨大梦想:连亿安科技都可以涨到100元以上,那么清华紫光(0938)为什么不可以涨到100元呢?有一有二那自然就有三有四了,那么综艺股份(600770)仅仅不足60元的股价,有至少40元的想象空间,怎么不成香饽饽呢?  这就是想象空间的魔力。当综艺股份处在20、30元的时候,股民说这只股票的股价太高,而当它涨到60多元钱的时候,股民却认为这只股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20元无人问津,60元却群起哄抢,激发想象的目的达到了。
图7-3:仅仅是改个名字股价就再涨一倍

C、形成热点
有了概念和想象空间,在逻辑上还缺一个链条,或者叫实施的步骤,那就是形成热点。热点就像卖东西,再好的东西,被扔在小巷子里的小杂货铺上也是卖不出好价钱的。于是很多商家都会制造热闹,甚至去找一些“托”制造人气。一旦全城的人都流行穿黄裙子,你不穿黄裙子就显得过时和落伍了。这就是热点的功能。
热点就是市场上的流行色,是一种趋势和风光。谁拥有热门股票,谁就会赢得股友们羡慕而又尊敬的目光。热点也是一种广告效应,庄家从来也没指望全国人民都去买他的那只高价股,只要在股市里是热点,并有股民关注这些热点,哪怕能有一小部分高位跟进,对于庄家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当概念已经被制造,想象已经被激发,热点正在形成的时候,散户们的一双脚就已站到悬崖边上了。
二、主力出货的形式
主力的出货是非常讲究的。他费了那么多脑筋,做了那么多工作,为的就是跨过这最后的一道坎。当然他不会掉以轻心,他观察动静、蓄势待发,盼望着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自己的出货大业。
A、高位横盘出货
这种出货方式比较司空见惯。
一般是主力利用某个个股的重大利好题材,同时结合大盘的牛市行情,在一只股票的高价位区构筑一个放量的高价平台。市场会以为这是整理,完后主力还会继续拉抬,但这种配合大盘消息的高位横盘,可以让主力把自己的筹码出得干干净净。
我们看一个例子:
1999年7月13日的东方明珠,图中筹码分布对应的日期是该股未下跌之前的6月28日。该股在1999年6月9日到6月30日之间,技术形态表现为一个高位的横盘平台。在这个平台运行的过程中,当年低价位区的筹码完全转移到了高价位区,主力出货相当充分。随后这只股票跌了6个跌停板。
图7-4:1999年主力在东方明珠(600832)上的高位横盘出货

东方明珠以及同时的其他网络概念股,之所以能成功的完成当年的全仓出场,利用的市场热点就是网络概念。尽管这只股票当时已经涨到了30多元钱,但是在强大的市场预期下,大家对30多块钱的股票并不以为然。
主力的高位横盘出货,对散户具有致命的杀伤力。因而我们需要总结出识别主力高位横盘出货的方法。主力高位横盘出货呈现以下技术特征:1、主力已经有可观的盈利;2、高位放量横盘;3、筹码分布高位密集。市场氛围上:主力能成功的高位横盘出货,一定借助了基本面的配合。因而,当出现了上述三大技术特征,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些股票是市场上的热门概念股,并仍在大肆制造想象空间时,就可以认定这些股票的主力正在离场。  每一轮行情的龙头股主力,其出货方式大多是高位横盘出货。虽然马钢股份(600808)不是2000年的热门概念,但它是2000年3月份网络股全线出局之后,接替网络股领涨大盘的强势股,具有龙头股的特征,其出货方式也是高位横盘出货。
现在看图7-5,没有几人看不出那是主力在逃跑,但当初的市场氛围,却很少有人产生怀疑。因为就马钢股份而言,在其高位横盘区域内曾传出了许多利好。首先是国际钢材价格上涨,这是马钢启动的理由。可无论如何,钢铁就是钢铁,再好的钢也卖不出黄金的价格。本人的确听说过有人议论该股要转入高科技,但事后多方查证,至今也没获得主力散布虚假消息的证据,那这消息到底是从哪来的呢?本人甚至怀疑这是那些高位追涨的散户自己编出来的,看来想象真是人类可爱的天性。应该说马钢股份是高位横盘出货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有概念、有想象空间、也有热点。
图7-5:马钢股份(600808)2000年4-5月的高位横盘出货

B、次高位横盘出货
并不是所有的庄家都那么有运气,可以成功的在一个热点概念中出货,然后高枕无忧万事大吉。而更多的主力往往会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即在完成价位的拉抬之后,发现散户并不如期跟盘,因为他们并不认同这么高的股价。这样主力在高位横盘出场几乎就不可能了。
图7-6:罗牛山(0735)

但是主力有主力的办法,他可以与散户玩一个心理学的游戏。散户们认为30元的股价过高是有理由的,那是因为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这只股票从10元钱涨到了30元,他们不知道这只股票是不是还能涨,怎么敢轻易跟风呢?这时,如果主力把股价再拉抬10元,摸高到40元,而后再让股价从40元跌回30元,现在再看这30元就觉得它不那么高了。这就叫增强心理耐力。而且市场总在说逢低买入,既然有40元在先,那说明30元以上还是有空间的,这个便宜,聪明的散户为什么不捡呢?
图7-6显示的就叫次高位横盘。称它为次高位横盘,是因为从中长期的价格空间上比较,该股仍然处在高价位区,但相对最高价又处在稍微偏低的位置。这种准高价位就称为“次高位”,股价在这个价位上横盘出货,应该说非常具有欺骗性,因为主力的出货行为因此而变得十分隐蔽。
识别其庐山真面目的核心是检测主力的浮动盈利。在图7-6中,虽然股价处在次高位横盘区,主力仍有6个涨停板的浮动盈利空间。而只要主力处在盈利状态,无论是高位还是次高位的横盘,都具有很高的危险性,稍不留神,可能就会遗恨千古。
读者显然会问,既然高位和次高位横盘如此有风险,难道说散户就这么笨,明知道里面有陷阱还往里钻?
的确,如果所有的高位横盘乃至次搞位横盘都是主力的出货,那么一定会有无数的专家告诫投资者,千万不要理睬这类股票。股民们也决不会上当受骗。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高位横盘都会下跌。这就是股市的复杂性。一般的投资者没有条件去统计一类技术特征的成功概率,他们往往是凭经验办事。比如他们在某一种环境下做赢过一只股票,下一次就还会做类似的股票。经统计,筹码高位密集状态下的个股买入成功率为46%,但是投资者往往记不住失败的54%,对成功的46%却念念不忘。
不信大家可以验证一下,您都能回忆起哪些股票?东方明珠,深发展这么长时间不涨了,可它依然活在投资者的心里。大家热情谈论的总是那些翻倍上涨的股票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和愉快,至于那些爆跌的个股却很少有人愿意讨论。许多人宁愿把个股的下跌归咎为一种意外。比如银广厦(0557),投资者会说:如果没有某记者的爆光,这只股票至少还可以涨到60元。银广厦已经被传媒讨论了两个月了,谴责银广厦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我们依然没有看到谁批评或提到过主力的出货。所以,当以后再有银广厦类的股票出现的时候,投资者依然不会识别。因为做为散户,可能永远没能力去查证一只股票的财务报表是不是真的,而只能听人家的一面之词。所以我劝大家多看技术图线,因为从技术图线上看,该股票主力出货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  这张图可以明显地看到主力在高位横盘出货,仅仅是尚未出完而已。但那些留在高位的被套的投资者,大概就血本无归了。所以说,投资者花些时间去研究市场的风险因素,无论如何是必要的和值得的。
图7-7:银广厦(0557)

但是主力有主力的办法,他可以与散户玩一个心理学的游戏。散户们认为30元的股价过高是有理由的,那是因为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这只股票从10元钱涨到了30元,他们不知道这只股票是不是还能涨,怎么敢轻易跟风呢?这时,如果主力把股价再拉抬10元,摸高到40元,而后再让股价从40元跌回30元,现在再看这30元就觉得它不那么高了。这就叫增强心理耐力。而且市场总在说逢低买入,既然有40元在先,那说明30元以上还是有空间的,这个便宜,聪明的散户为什么不捡呢?
图7-6显示的就叫次高位横盘。称它为次高位横盘,是因为从中长期的价格空间上比较,该股仍然处在高价位区,但相对最高价又处在稍微偏低的位置。这种准高价位就称为“次高位”,股价在这个价位上横盘出货,应该说非常具有欺骗性,因为主力的出货行为因此而变得十分隐蔽。
识别其庐山真面目的核心是检测主力的浮动盈利。在图7-6中,虽然股价处在次高位横盘区,主力仍有6个涨停板的浮动盈利空间。而只要主力处在盈利状态,无论是高位还是次高位的横盘,都具有很高的危险性,稍不留神,可能就会遗恨千古。
读者显然会问,既然高位和次高位横盘如此有风险,难道说散户就这么笨,明知道里面有陷阱还往里钻?
的确,如果所有的高位横盘乃至次搞位横盘都是主力的出货,那么一定会有无数的专家告诫投资者,千万不要理睬这类股票。股民们也决不会上当受骗。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高位横盘都会下跌。这就是股市的复杂性。一般的投资者没有条件去统计一类技术特征的成功概率,他们往往是凭经验办事。比如他们在某一种环境下做赢过一只股票,下一次就还会做类似的股票。经统计,筹码高位密集状态下的个股买入成功率为46%,但是投资者往往记不住失败的54%,对成功的46%却念念不忘。
不信大家可以验证一下,您都能回忆起哪些股票?东方明珠,深发展这么长时间不涨了,可它依然活在投资者的心里。大家热情谈论的总是那些翻倍上涨的股票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和愉快,至于那些爆跌的个股却很少有人愿意讨论。许多人宁愿把个股的下跌归咎为一种意外。比如银广厦(0557),投资者会说:如果没有某记者的爆光,这只股票至少还可以涨到60元。银广厦已经被传媒讨论了两个月了,谴责银广厦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我们依然没有看到谁批评或提到过主力的出货。所以,当以后再有银广厦类的股票出现的时候,投资者依然不会识别。因为做为散户,可能永远没能力去查证一只股票的财务报表是不是真的,而只能听人家的一面之词。所以我劝大家多看技术图线,因为从技术图线上看,该股票主力出货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  这张图可以明显地看到主力在高位横盘出货,仅仅是尚未出完而已。但那些留在高位的被套的投资者,大概就血本无归了。所以说,投资者花些时间去研究市场的风险因素,无论如何是必要的和值得的。
图7-7:银广厦(0557)

C、缓压出货
对主力而言,使用横盘方式出货固然很方便,很隐蔽,但也会遇到相应的困难。因为在主力出货的初期,维持一只股票的横盘震荡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当主力的筹码出掉一部分之后,支撑个股的高位横盘,显然是代价太高,甚至非常困难。尤其对于一只高控盘的股票,要想维持长达半年的横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高控盘庄股的出货还会想更多的办法,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 “缓压出货”。
缓压出货的方式比较温和。主力每日的出货量不大,股价每天的跌幅甚至连1%都不到。人们常常把这种股价缓慢的下跌,理解为正常的调整,当股价下跌了百分之三、四十时,还会引发一些抄底盘进场抢反弹。
由于高控盘庄股有足够的上涨空间,所以主力只要有耐心,用缓压出货的方法完成出货任务,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相对于高位横盘也容易许多。
我们看中科创业(0048)这只股票。
图7-8:中科创业(0048)2000/02/21--2000/04/21的慢熊走势

在2000年2月21日之后,该股连续两个月走了一个极缓慢的慢熊下跌走势。如果此时测量一下主力的仓位的话(横盘法),主力至少拥有流通盘70%的筹码。而这期间该股引发的换手率并不高,总共只有32%的换手。因而这只股票的徐缓下跌,并未引起投资者的重视。许多投资者甚至还很有信心,他们寄希望于该股在下跌之后,会重新回到百元价位。没料到这只股票虽然跌的很慢,但它这种缓慢的下跌却持续了很久,就象下山的夕阳一样渐远渐暗,再也没有回来。一路上的抄底盘全部被套。
图7-9:ST中科(0048)长达十个月的缓压出货

事后,庄家吕梁曾作一脸无辜状。他辩解说,他手中也仍然有大量的ST中科被套牢,好象很冤枉的样子。吕梁的这种说法可能是事实,因为截止至2000年12月21日,该股仍然有31%的筹码从未被交易过。而就算吕梁说的是事实,由于庄家们的成本极低,即使把这30%的筹码全部抛到大海里,他们也已有了数亿的盈利。对于高控盘庄股来说,能把货出到这份儿上,难道还不成功吗?
相比之下,金丰投资主力的出货显然比中科创业要成功得多。从2000年3月开始,这只股票就预谋出货了 。他先是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高位横盘,然后再做一次拔高来鼓舞人们的信心。而正当市场期盼这只股票再翻一倍的时候,主力又改换手法,再来一个缓压出货。结果庄家是一股没剩,赚了个盆丰钵满,全部筹码都倒手给了散户。整个过程历时六个月。
在前面我们曾经谈到过,慢牛走势是主力的进货特征,那么慢熊走势则是主力的出货特征。切记,不要做错。
图7-10:金丰投资(600606)2000/09/26

D、灌压出货
大家都看过美国职业篮球明星麦克尔·乔丹的灌篮吧?他高高一跃,把篮球狠狠地灌向篮筐,让你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和任何反抗机会。“灌压出货”就是借用“灌篮”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示了主力的一种雷厉风行的出货形式。
市场上的投资者总有一种逢低买入的心理,一只股票不管在什么价位上运作,总有人把一些买单深深的埋在当前股价的下方,希望万一股价不小心深跌一把,能够在盘中捡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吃。而当一只股票下跌了7%或8%之后,也总有另外一批投资者进入抢反弹。因为按照他们的经验,理所当然的认为爆跌会引发爆涨。所谓压力越大反抗就越大,就是这个意思。于是,这种操作习惯就给了主力一个机会。主力会在适合的条件下,把自己的筹码连续不断的灌给那些低位抄底的人们,实现迅速离场。
下面我们找一个典型的灌压出货的例子。
图7-11:新华制药(0756)2000/03

这只股票非常有意思。它本是一只高控盘的庄股,主力的持仓量约为流通盘的77%。这只股票的上涨的风格很像早期的综艺股份(600770),许多投资者对该股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因为它的股价“才”25元钱,而同时期的、与它同类的综艺股份,股价已经突破60元,亿安科技(0008)则已突破了百元大关。当时市场的兴奋点在于谁是下一只的百元高价股。综艺股份自不必说,新华制药由于含有生物概念,突破百元同样是可以想象的。而现在,该股仅仅是在25元的价位上,也就有说,它还有75元的想象空间。
但想象毕竟是想象。该股没有象我们期望的那样,活泼的向上跳跃,去弥补那75元的空间,而是迅速下行,其走势也非常令人不解:不仅仅是暴跌,而且还伴随着巨大成交量――2000年3月2日,下跌了3.3%,换手29%;3月3日跌幅为8.39%,换手25.3%……仅仅四个交易日,新华制药的总换手率就已彻底达到了100%。
这就是典型的灌压式出货。
灌压出货的技术特征是股价放量暴跌。在新华制药出现异动的时候,曾经有投资者提出了疑问:这个巨大成交量会不会是主力对倒?会不会是换庄?该股后续的走势证明,上面的两个假设均不成立。截止到2001年9月这只股票的股价已经跌到了11元附近,市值缩水一半。对倒或换庄,都不会是为了要达到这么深的跌幅吧?
请记住一个原理:高控盘庄股不能放量。既然筹码大部分在主力手里,主力的拉抬与否,都无须成交量的配合。还有一个原理:高控盘庄股不能暴跌。同样,既然筹码都在庄家手里,不可能有人会去砸庄家的盘子。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该股股价出现放量爆跌,这只股票就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我们再看一个灌压式出货的例子。
图7-12:轻纺城(600790)1998/11/20

图7-12所显示的最后的三天时间内,该股每一天的股价都暴跌。奇怪的是,一般下跌总要走出阴线来,可这只股票跌出的却都是阳线,而且换手率非常大。1998年11月17日的换手为20%,11月19日是14%,11月20日则达到了67.5%。
当看到67.5%的换手之后,市场上又发生了很严重的分歧。有一种说法是,这67%的换手是主力的对倒,因为市场上不可能在一日之间产生这么大的接盘。此说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既然主力能对倒出这么多货来,那说明主力持有相当大的仓位,尽管这只股票目前正在下跌,但是由于主力尚在其中,所以没什么关系,甚至有些投资者还考虑,在这只股票的更低的价位扑一下反弹。但是,这只股票随后的走势很令市场失望。   这张图的时间已经延续到了1999年的5月18日。该股自67%的巨量换手之后,累计下跌了6个跌停板。事实已经证明:主力根本不是在玩对倒的游戏,而是真正的出货离场。
现在再强调高控盘庄股不能放量暴跌大概就没人有异议了,需要重申的是,成交量的市场含义与位置有关。我们欢迎低价位区的放量现象,低位放量说明主力要重新关照这只股票。而高位放量乃至中价位区的放量,则需要加十二分的小心,上面的两个案例足以说明问题了。
灌压式出货越来越成为主力常用的出货手段,其手段凶狠,杀伤巨大,而事前又常常是毫无征兆,对付这类庄股的唯一办法是不在高位跟庄。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资源,主力是无法灌压的。
图7-13:轻纺城(600790)1999/05/18

三、主力的出货前兆
如果用军事术语来讲,主力的出货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战略性撤退。战略性撤退是比较大的行动,不能让对手轻易探知。所以军队在撤退之前常常会施放一些烟雾以作掩护。比如在撤退之前用炮火猛轰一下敌方阵地,给对方造成要大举进攻的假象,实际上他已经准备逃之夭夭了。当然也有一言不发悄悄溜走的,那另当别论。在股市的战斗中也是如此。主力在出货之前,即在他的战略性撤退之前,一般会制造这样的一些假象:一是强劲上扬,这种手法也常被称之为拨高出货。另一个掩护是突发巨量。突发巨量这种行为,一方面是利用散户对成交量的偏爱,另外也有一种广告效应,突发巨量的股票可以上榜,盘面上非常热闹,既制造了假象,又相当于为自己的股票做了“托”,何乐而不为呢。
图7-14:英豪科教(600672)2000/05/26

该股为不折不扣的高控盘庄股。对2000年2月28日的主力仓位进行测量,发现主力仓位高达流通盘的67%。在很长时间里,该股的成交量一直不好,甚至极度低迷,2000年5月19日的换手率仅为0.48%。但四天之后的5月25日,该股似乎是平地响起一声雷,突然地爆发巨量,换手高达12.95%。5月26日,该股走出了一根巨量大阳线,涨幅6.56%,换手13.27%。如果用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来看,可以把这种放量上攻,当成是一种量价配合的现象,预示着后市可以持续上扬。然而事实又一次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
可以肯定的说:高位高控盘庄股的所谓巨大成交量几乎都是假的。因为这是主力做出来的,是主力在进行对倒,并通过对倒吸引散户的注意。
可是,假如一只股票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闹出这样的动静,要我们散户去注意它?看看这只股票(英豪科教)的位置就知道了。应该承认这只股票有不俗的涨幅。1998年底它的股价是在1.8元左右(除权价),1999年1月份,它的股价是4.58元,而到了2000年1月份,股价涨到了9元附近,5月26日的股价是16.31元。这么高的股价、这么明确的高控盘庄股,而且是庄家已赚了这么多钱的庄股,却大张旗鼓的要散户来注意他,其用心不已经昭然若揭了吗?后来果然不出所料,这只股票再也没有创过新高,而是持续下跌了一年多。截止到2001年8月3日,股价已经下跌一半有余,位置在8元以下。  其实,只要散户稍加用心,就会发现规避此类风险的方法要多简单有多简单。那就是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对于高价位个股,所有的异动都不要理会它就是了。甚至我们根本用不着去猜主力是想继续进攻,还是想就此撤退。因为如果一只股票被主力做高了两倍、三部、乃至四倍五倍,就等于刀已经架在了散户的脖子上了,此刀落下去还是不落下去,一切只取决于庄家本人的意思,咱们是一点辙也没有。
当然这把刀不会不落下去,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就散户投资者来说,不必把脖子洗干净了等人家下刀,就是说不必要把自己的资金置于如此之高的风险中,这是一条投资纪律。当然也许有朋友会这样质问本人:你看亿安科技,假如我要是50元钱买,100元钱卖,岂不还能挣一倍吗?如果按你的说法,那50元钱的亿安科技也无法碰了,他后来涨到了100多块钱,我不是亏了吗。可本人以为,大可不必为一只股票在巨幅上涨、而自己没拥有它而伤心。任何一只股票,股价上涨了就会有人挣钱,只要他挣的不是你的钱就可以了;而你做股票的时候,也别管挣谁的钱,只要挣到钱就行了。事实上股市每天都有涨的不错的个股,而大部分是我们抓不到的。我们要做的事情,无非是我们抓住的那一只股票能涨就行了。这就是投资的哲学。
图7-15:英豪科教(600672)的下跌惨不忍睹

在看完图7-14的巨大成交量后,我们明明白白地看到了主力撤退前的烟幕。这个办法在技术上称之为“骗线”,主力成功的利用了传统技术分析理论对成交量的理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但狡猾的主力却不仅是只有这一个办法出货,有时他还可以利用人们的某种思维定势,即对一只股票未来走势的“合理”想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信请看下一张图。  大家是否注意到图上有两根大阴线,分别位于A点和C点。在A点之后,股价低开高走,形成了一个带长上影线的B,随后该股连续三天爆涨,而在C点之后,也出了一根带长上影线的D。在K线形态上,A、B与C、D何其相似。那让我们猜猜看,这只股票接下来要怎么走?是不是可以推断D后面还有三根大阳线呢?照理说是应该有的。
这就是“合理”想象,但不要忘记,这是有人希望我们这样“合理的想象”,否则他不会费尽心机的做出这么漂亮的图形。那么答案究竟如何呢?请参阅本章的图7-11。图7-11的K线,是本图(7-16)的B, 而C则是图7-11的第五根K线,随后的走势大家自己看好了。
在实战中识别骗线的确有一些难度,一点都不能大意。本人就曾“误服”新华制药,还好“抢救”及时,保得一条小命。其详细内容见本书的第四章。
在这一章,我们谈了对主力的一些粗浅理解,或者说是研究主力的心得。研究主力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工作。杨新宇把炒股理解为博弈(详见《股市博弈论》),那意思就是说,炒股是一种游戏。本人也认为证券业应该归类为娱乐业,至少现在如此。
如果说炒股的目的是为了投资的话,那么广大投资者投资股市的回报还不够支付买卖股票的印花税,这股市还有什么投资价值?但大家还是来了,那就即来之则安之,让我们高高兴兴玩一把。就象博彩一样。彩票也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它的回报率极低,一个人博彩可能注定了要血本无归,但大家玩的很开心。每个月花20元钱下几注,输了就输了,万一赢了就弄个百万富翁当当。博彩本来就不是投资手段,参与者多半为的是一博一乐。而如果拿博采和股市相比,那么股市可就有意思多了。因为股市比的不仅是运气,而且还要比智慧、比胆识。比如庄家做一个局,吃上赔下,谁把他看明白了,他就给谁一些钱,而谁要是上当了,那谁的钱他就不客气的拿走了。
股市中的庄家和散户其实是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互为对手,又谁也离不开谁。如果没有证券市场上这些活跃的、不肯善罢甘休的庄家,把沪、深两市股票吹着、捧着,让它们象那么回事似的扶摇直上,那我们股票的定价最多也就是3元钱一股,甚至有些股票倒贴钱都没人要;如果没有庄家时不时的“兴风作浪”,我国的股价十年中也不见得有什么象样的上涨,当然也没多少激动人心的下跌。因为十年来就没见上市公司改过模样,最多是往脸上擦了点粉,稍微有点汗就难免露出灰头土脸的本相。所以,没有庄家和散户玩得这么热闹,或者说如果没有投机,这股市就没人来了。而如果没人来炒股,我们要证券市场干什么?再说,处于困境中的国企又上哪圈钱去?
因此,研究主力并打败主力的工作还要做下去。而且,多几个会捉庄的散户,对股市、包括对庄家没有什么坏处,甚至有好处。从效果上讲,散户们的捉庄行为肯定降低了庄家们的收益,从而让各大主力心有不悦;但如果散户都傻乎乎的任由庄家捉弄,庄家们就越发有恃无恐,甚至会象亿安科技之类的庄家一样,把股市搅得天翻地覆,以至破坏了股市的正常运转,不得不动用“警察”来维持秩序。结果呢?恐怕想坐庄也坐不成了。
每一种生物都需要有自己的天敌,在自然界、在股市都一样,相生相克,生态才能平衡。
图7-16:某一只股票的K线图,请关注A、B、C、D四根K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