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心得体会400:斯大林鼓励中国出兵朝鲜原因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2:20
  摘要:朝鲜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具有国际影响的一场局部战争,随着朝鲜核问题的发展,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斯大林在朝鲜战争爆发和中国出兵朝鲜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朝鲜战争斯大林中国 
   
  一、斯大林为金日成开绿灯的原因 
  在一些专著和期刊中看到: 朝鲜战争爆发之前,金日成曾多次向斯大林请求援助,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但斯大林则以时机尚未成熟等原因而拒绝。但当1949年底,新中国的领导访问苏联,再到1950年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斯大林就改变了以前的态度。原因有:1、1950年初新中苏条约,使苏联在1945年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旧的中苏条约中所获取的既得利益即将消失,即中国东北的长春铁路使用权、旅顺和大连的太平洋不冻港等。历史上的沙俄是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大斯拉夫”、“大俄罗斯”一直是其历代沙皇的夙愿。斯大林继承了这一点,力图回复沙俄19世纪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那么新的中苏条约显然与其背道而驰。斯大林则需要另辟蹊径来弥补。2、1950年1月底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公告表示南朝鲜没有在美国太平洋的防御之内。那么朝鲜半岛就有可以作为苏联对抗美日,取得太平洋出海口的前哨和缓冲地带的机会。3、远东地区,特别是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对苏联东部安全影响重大,一直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不管是日俄战争还是二战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都是瞅准中国东北和朝鲜这块肥肉。正是以上原因促使了斯大林对金日成的态度转变。 
  二、中国被斯大林推到了朝鲜 
  但斯大林对于武力行动也是有所顾忌的,就是不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也是支持金日成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虽然美国已经对外声明朝鲜不在其防御范围之内,但万一战争开始后,美国干预了怎么办? 为了达到双保险,那么就需要一个战争责任的承担着,中国就成为了苏联的最佳人选。中国在意识形态同苏联一致又毗邻朝鲜,历史上中国同朝鲜有着紧密联系,明清两代的中国政府都有援朝抗倭,中国同朝鲜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并且如果朝鲜战场失利那么就会危及新生的中国政权甚至是整个亚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成败。 
  但当时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新中国刚刚建立,西南余匪还未剿灭,更重要的是台湾还被国民党占领,国家统一尚且未完成,国家经济状况也是每况愈下。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共对于金正日的武力统一的态度,更趋于防御。毛泽东曾对金一说:“如果美国人走了,日本人也没有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劝朝鲜同志不要向南朝鲜发动进攻,而是等待更有利的形势,因为在进攻时,麦克阿瑟能够迅速把日本部队和武器调到朝鲜来。而我们又不可能迅速有力地给予支援,因为我们的全部主力已到长江以南去了。” [1]而且解放台湾是当时首要任务,由于跨海作战需要海陆空三军协调立体作战,解放军由于没有空军因此吃了大亏也认识到空军作战的重要性,中国多次请求苏联予以援助,但却被斯大林拒绝。中共在刘少奇1949年6月秘密访苏时请求苏联给中国培养一些飞行员和够买一些歼击机,斯大林则以苏联因二战遭受巨大损失,如果苏联在军事上支持中国攻打台湾就意味着同美国空军发生直接冲突和国内反战拒绝了中共的请求。毛泽东在访苏时提出为了消除苏联援助中国的顾虑,提出志愿飞行员或秘密部队的建议,但也不了了之没了音讯。 
  斯大林在中共解放台湾问题上遮遮掩掩、含糊不清,是因为如果苏联为中国提供空军援助解放台湾,当然会花费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谁去入朝作战、谁来承担战争责任?台湾就成了苏联摆布中国的一个最大的筹码了。1952年8月周恩来访问莫斯科时,斯大林对周恩来说:“对美国人要硬。中国的同志们应当知道: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中国人永远不能收复台湾。” [2]这便可以证实。既然是战争,就有胜败两种结局。斯大林当然是会知道到的,但不管胜利、失利与否,苏联都是大赢家——不是朝鲜就是中国东北:中国如果出兵,朝鲜胜利了,那么朝鲜这个苏联的远东哨所就能保住,失利了对苏联来说,无妨大碍。正如沈志华先生所书“因为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会迫使中国要求苏联军队留驻旅顺、大连。由于中苏双方商定,一旦出现战争局面,苏联军队有权使用长春铁路,长春铁路自然也就继续在苏联的掌握之中了” [3]不管咋说胜败似乎都可以使苏联既能获得双赢也能避免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苏联的如意算盘打的叮当响,金日成骁战正酣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介入使战争局势急逆转,斯大林是料想不急的。北朝鲜溃败到三八线以北向苏联求援,但斯大林不会给美国留下援助朝鲜的口实。中国出兵朝鲜就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斯大林便口授了一封电报给苏联驻华大使马申,提出:“我们考虑根据眼下的形势,如果你认为能为朝鲜人民提出援军,哪怕五六个师也好,应立即向三八线开进。中国部队可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当然,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即使中国已决定出兵,但在1950年10月10日,周恩来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了会谈,斯大林表示,苏联空军暂时不能配合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对此,中共中央下令暂停出兵朝鲜。斯大林得知此消息后,告诉周恩来,让朝鲜同志把他们的军队、武器、物资和部分工作人员撤退到中国东北并组建流亡政府,与其说这是苏联为中国考虑,不如说是对中国不出兵的变相威胁。 
  三、朝鲜战争升级的推手 
  朝鲜战争从一场内战发展到美中等多国参加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升级斯大林苏联难辞其咎。二战结束几年,冷战刚爆发几年。苏美也从战时的合作转向敌对,两级对立的国际格局也逐渐形成。苏联成为当时唯一可以和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欧洲是美苏关系紧张的中心地区,战后苏美在欧洲的一次重大摩擦所致的柏林危机,使德国分裂为东西两国,但斯大林苏联并没捞到好处。亚洲曾经是西方大国的争夺激烈的地区之一,战后美国通过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签订各种军事同盟条约,从而控制了它。而苏联东部几乎占据了亚洲的全部北方地区,尤其在美国独占日本后中国东北和朝鲜地区的战略价值就更为突出了,正如上文所说不管朝鲜战争是成是败苏联在该地区的优势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中国东北和朝鲜就成为苏联同美国在亚太地区缓冲地带。但中苏同盟的建立使得苏联即将失去东北,朝鲜对苏联来说就更为重要了。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很快的做出了反应。美国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操作联合国安理会做出了三项决议:6月25日议案“对北朝鲜向韩国发动武装进攻的事实表示关注,并断定这一行为构成了对和平的破坏”要求北朝鲜立即停止战争行动, 北方军队撤回边界自己的一方, 还要求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支持联合国组织实施这一决议。6月27日安理会再次通过“紧急制裁案”,“迫切需要采取军事行动,重建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 责成联合国向大韩民国提供可能需要的援助, 以击退武装进攻并恢复这一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7月7日, 通过了派遣联合国军的决议案。[4]这里要说明一点,苏联早在1950年1月13日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未被承认就推出了安理会。众所周知,安理会实行的是大国一致原则,而且安理会的决议具有强制性。那么苏联退出安理会就意味着放弃了否决权,不管斯大林这样做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他造成的既定事实是无法改变的:美国介入了朝鲜内战,朝鲜战争升级了。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在外交上支持朝鲜和中国,但却拒绝提供毛泽东一直翘首以盼的空中掩护。[5]苏联确实像中国提供军事装备,然而确是以中国人难以忍受的代价为条件的,苏联人的空军也只是在后方,没有威胁过美国在朝鲜的军事行动。此时美国注意力集中在朝鲜,但苏联没有在欧洲挑起过一次危机,来分散美国的注意力。斯大林在这时确实千般小心万,就让它盟友与美国对抗。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苏联,斯大林宣布,只有苏联的利益和安全得到保证,国际共产主义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新中国“一边倒”向了苏联老大哥,这无疑是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但当时的美国政府对新成立的中国并不是打击和遏制,当时艾奇逊则是希望在中国和苏联间插上一个楔子,等待中苏关系出现裂痕这个时机。美国当时还是想让中国和自己亲些,毕竟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要好的多。但美国可能没有同一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友善的相处以至于在相同中国友好相处时缺乏这种经验,而不善于表达却反其道而行之。美国人曾经说过朝鲜在他们的防御圈之外,但他们仍然派军队来。他们对外说,希望击退侵略者,把北朝鲜人赶到三八线以北,却将战火烧到鸭绿江。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本来中国共产党对解放战争美国扶蒋反共很懊恼,再加上正在如火如荼解放台湾时半路杀出程咬金,这就使北京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印象更差了,本来想离间中苏反而使中苏更为密切。 
  综上所述,中国可以说是被斯大林步步逼迫到朝鲜战场上,斯大林以国家利益为首,为了苏联远东安全和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缓冲带支持金日成发动了战争,为了避免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大党大国不顾及他国利益让中国成为战争承担者。正是斯大林苏联对朝鲜政策的不断改变和干预,苏联在安理会放弃否决权使得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中断了中共解放台湾的进程,使中美缓和的希望渺茫,苏联却在此时全身而退而把这个包袱甩给中国。中国别无选择,在本国还未完全统一、国内政治不稳经济落后的情况之下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