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子的恋爱游戏手机:卢氏结构{一楼为自己看法,往下为网上资料转载} 意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05:09
卢氏结构{一楼为自己看法,往下为网上资料转载}

当年卢氏结构曾经非常的“时尚”大有复兴中华武术,称霸世界武林之势。比起曾经被满怀期待的心会掌更加红火。可惜现在已经基本不说了,卢老又搞起了原传八卦。但卢氏结构有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我师父的功夫体系除了在老师爷那里继承的山东镖师功夫、宋氏形意再就是卢氏结构了。应当说作为解读传统武学,卢氏结构是个解读的好工具。


卢氏结构简义  

  作者:一剑封喉 

  一   卢氏结构简义   
  卢氏结构(又称卢氏定理或卢氏理论及规律等)是 20 世纪新的科技文明的崛起,而现代人体生命研究和体育科学反应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技巧与技能难以统一深入的矛盾课题的情况下   
  ,经过卢忠仁(号正文)先生近半个世纪的艰苦探索而形成的后现代科学水平的基本理论概念体系。   
  早在 1937 年,微观物理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丹麦人——玻尔,来华访问时,在见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太极图”时大为震惊,并据此图反思了他以前为了解决有核原子结构模型中的绕核电子   
  运动矛盾(根据传统的电磁理论,运动着的电子势必发射能量,电子最终令能量损失落入核中,致使原子结构得不到稳定)所提出的量子化电子运动,即电子各按一定能量轨道绕核运动而   
  不发射能量,只有向上、下级的跃进有所吸收的发放(经光谱实验证明),玻尔自己称这种运动为“互补性原理”,他所提的电子轨道虽然不可观测,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前进。当时,玻   
  尔面对传统的经典电磁理论学说,提出了“互补性原理”,这无疑是始于大胆的设想,可是当他见到了我国的太极图中阴阳相对的互补性内涵后,才知道中国已在很久以前就有了这种哲理   
  ,玻尔对这一思想的深奥普适力量极为珍重,以至把太极图作为自己家族的族徽。   
  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是 50 年代介子(新粒子)的发现人。他在发现了 30 多种基本粒子后,就意识到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汲取启示,他根据《庄子·内篇》关于“条”和“忽”在“混沌   
  ”相会的寓言,运用了“混沌”概念,将“混沌”的无序状态看作是包裹着又可分化为一种类基本粒子的时间、空间。至 60 年代,汤川在他的著作《创造力的真空——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   
  西方的考查》中这样写道:“空域中观念正是老庄哲学对我的想法所发生的成形影响的表现,”“这种观念也许保留了老庄哲学某种精神。”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和新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始人,比利时著名科学家普利戈西金等人都在倡导科技的新突破,应该是西方科技同中国古   
  老文明相结合,从而迸发出新智慧火花,在搞尖端科技时,更要从中国古老哲学思想中求取启示。80年代以来,东西方科技文化方面交流日益广泛。其中有人体运动现象上的最大科学难题被   
  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当代科学方法论名家 WLB ·弗里奇发现,然而,他的发现“现代科学的全部知识”,(关于现代全部科学知识,据法国科学家让·帕朗——维亚夫人所依据的统   
  计说:“至少存在九百门科学,竞然无法圆满地解释这种现象”。贝氏在他的专著《科学研究的思维技巧》推理部分中郑重提出:“所有的儿童……脊椎动物,都发现了万有引力。”卢氏   
  结构这一科研成果,不仅解答了贝氏的难题,并且也使李约瑟博士毕生追求而悬而未决的问题(人类直立会走后,因劳作和运动造成躯体偏向适应失去相互平衡等系列矛盾)找到了答案。   
  同时也是为本世纪中期现代体育科学反映在训练过程中暴露出机能与技巧难以统一前进时(通过大运量大强度训练和各种营养品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得出的指导或替代现有运动思想   
  的技能的全新理论和技术体系,完成了人类运动机制的转换工程,并将其理论与技能系统化,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运动体系。它可理想的提高运动成绩,也可使运动员在训练中减少伤害,更   
  可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整体体现了前俄国体育教育驱列斯加夫特所提出的“最大限度地节省消耗”、“高度自如地控制身体”和“提高体能以达高难技巧”的课题。   
  这一“区别于现代有关各学科既定的、被决定的”的人体运动系统连同内脏器官运动条件下的恒定性的运动模式,曾经在文化遗产中的吐纳导引的发生机制中的模糊记载或局部存在,在   
  武术中的活体对抗下自身整体部位受力时能使对手整体失控的极少数顶尖人物身上有所体现。但要确认这一发现并使之进入科技领域,却耗尽了正文先生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必须将上述   
  体现所涉及的诸多现象系列出来,而后逐一剥离研究,直至找出最原始、最抽象、蕴含基本矛盾萌芽的部分。然后再由此最抽象的内容重演和再现,如果能再现剥离前的整体诸般现象,则   
  由此才能确定这些东西是正确的,如此反复探索实践。实际上的研究工作量甚巨,而且根本不具备应有的设备场所和资金,尤其是实际研究工作并非想象中的顺理成章。因为每步的抽象,   
  所析之因不见得都是有意义或是有用的,必须考察其在过程上的地位和作用,而有的可以确定的问题又不一定是符合现代科学的,更不能因为研究的对象是“宝贵遗产”而暂时假定下来,   
  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误差,更不能允许有假设和暂定。所以正文先生在运用“从抽象上升具体”、“纯粹形态分析”的同时,还必须安排活体的练功实践,有专题的、有过程的、有阶段性   
  以及有参照体的逐一验证,直至验证无误才能确定下来。如此研究需要反复十几次、数十次,甚至几百次。而如何确定细胞形态也就是如何确定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研究工作的极为要害的   
  问题。   在这项科研工作中,正文先生首先找到并确定了第一个最原始、最抽象,蕴含基本矛盾萌芽的“细胞形态”——任何强力、紧张、爆发性的动作,肌肉都是“舒松状态”。研究工作深入     后又发现和研究了对抗动作的意识的“引力反馈”——任何动作的全过程(由起始——行进——终了)都能克制阻力并反作用于施力对手,使之整体失衡,(真传上武技的特性是随时随地   
  要克服阻力;否则只是招法和体操动作);“意识反馈”的重要概念是“放弃抗引力”。然后再通过科学训练将在地心引力由制动力变为驱动力!   
  正文先生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等哲学思想,把握住中华武术中由原始的弓箭到古射法、石器砍砸到器械格斗(石器砍砸增加了肌肉的钢性;弓箭的使用增强了肌肉的弹性),由械到   
  拳,由拳到械两个过渡这一技术链条,然后再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周易》和老庄思想的缘起,再使仿生在人体、能工巧匠的技能对武技介入,以及《黄帝内经·素问》篇中养生强体、祛   
  病延年理论等哲学精华的引入,使这一涉及人体机能,人与自然相合一的链条,在二者相继相互的交结下,理出了网络中的人体机能形态上的演变,并以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的   
  :肌肉如何张驰;关节如何反复;呼吸如何出入;血脉如何流通这四大要素入手深入研究,解决了这项成果中肌肉、骨骼、呼吸、内脏、意识五大要素的具体形态特征,使人体和人体动态   
  内外结构的合理成为千百年来肉眼可见,用手能触摸到首次定性。并由此逐次抽象追朔原起,直至把握住在运动初始条件机能形态上(即种族遗传的既定形态,也即现代学科的既定状态,   
  )始由历史的最初介入而开始转变动作机制,再遵循历史的演进,给以训练过程中的逻辑处理,并着重实践使之经历了三代人的活体训练、对抗和理论验证,在根据实践中新活体实作对手   
  的系列失控现象,检验新活体自身发现万有引力的完备程度:新活体发现万有引力和他的竞技对手身上的失控现象是一一对应的。据此,才从中国有史以来的传统哲学因素、社会因素、历   
  史演进因素手网络中,结合我国传统平衡人体生理、机能和人体运动技术演进这两大链条交叉在人体各大要素在形态变化上,分析其正反实践经验  , 去伪存真,并加以处理推进,确认此一   
  发现。这项学科的确认和应用,会使人体内外协调下的运动最佳内涵,必将成为现代体育训练进程完善化的最高原——进入运动动作机制再转换机。   
  自卢氏结构问世以来,短短的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得到大批有识之士的支持或参与到这一民族大业中来。正当其驾驶科学之舟冲破重重激流险滩,扬帆远航之时,极个别心怀叵测   
  者却认为有机可乘,开始兴风作浪,有的一叶障目,不识泰山,诋毁卢氏结构没有套路招法,不算武术;有的自己吃不到葡萄,却流着口水说葡萄是酸的;更有甚者,利用广大追求者渴求   
  学习这一成果的心理,公然以假乱真,大肆贩卖虚假伪劣产品,经调查和广大武友的举报证实,这些所谓的“卢氏结构”都是把杨鸿尘先生的《王芗斋拳学》和《武学指要》两本书的内容   
  剽窃复印的。   
  我自幼从家父习艺,并有幸得到卢老和三路师叔的亲授,拜识并研学了祖国的原传拳法和结构功法,经多年实践,体认到其原理的确可以推进现代人科研和体育项目,亦可使广大习武者   
  在原先所练的拳种上明理精进,立竿见影,这一成果已为世人所瞩目。自家父在《王芗斋拳学》一书中介绍了正文先生的事迹后,各地读者纷纷来信,要求邮购《卢氏结构》一书,以使大   
  家研习,而使这一科技成果尽早地服务于大家也是正文先生的宿愿,遗憾的是因家父忙于身授,常年奔走于大江南北,只能由我代笔,而我的学识和能力又实难胜任这一艰巨工作,何况“   
  卢氏结构”不是一门新拳种和养生术,也不是什么百日速成的神技,更非气功、轻功、硬功之类的杂耍。它概括了多门学科,并涉及到人体生命现象的未知阶段,属后现代科技成果,而我   
  只是浅显地翻阅过此类书籍,也从未向卢老请教过有关深奥理论,只是专注于活体对抗这一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即使是这一方面,多年的实践亦证实其在理论、功法、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形   
  成了独一无二,冠绝古今的训练体系,故于人体对抗这一方面的体会也是浅显之见,只能以蠡测海,勉为其难而已。   
  因此成果千金不足以得,故名之“金匮”,而我所写仅是点滴尽得抉微而已,是以不敢妄称“卢氏结构”,所写只能称为“金匮抉微”,计有“卢氏结构简义”和“桩法心鉴”及“运动   
  技能窍参”等章节。复因此教材专供大家练功急需,亦不作任何文词修饰,于源流、神意等主要内容也未作介绍,诚望大家谅解。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1)  

  作者:一剑封喉 

  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 
  第一月:脊柱上下力的求取 ,

  1一10日:

  A姿式:两脚平行分开,双脚内侧之间距离,与肩等宽(宽可容肩,深州老谱秘传,求取六面整体浑圆力之最 
  嘉已镜泥离),足心空涵,足趾轻微抓地。双膝微曲、膝部(大腿与小腿之间)角度为120。,胯部(大腿与躯干之间)角 
  度为120。,上体微前倾15。一30。之间,双臂环(松)抱于胸前,十指自然分开、虎口撑圆,拇指自然内扣(此时不要求 
  双臂拉伸川·臂如搭在栏杆上休息、三窝(两肩窝及胸窝)放松、自然腹式呼吸,头部正直,目平视前方。 
  B原理分析:本月是为了练出整体六面浑圆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切不可性急!主要是锻炼下肢肌肉的力量 
  及脊柱的拉伸(背部两侧大筋挑起)躯干是整体劲力的根 本!特别重要!而脊柱的颈弯与腰弯是使脊柱正直(挑 
  起背部两条大筋)的障碍,因为它们与胸弯、骶弯正好形成S形状,所以我们在站桩训练中,必须做到"头如线系, 
  下颌内收"和"颈惟后领"的要诀,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手去触摸,就会发现颈弯这个生理弯曲不见了, 
  这时颈弯与胸弯的S形改变为一条直线,腰椎弯曲是变 化最大的生理弯曲,故改变这一段的训练极为困难,很多 
  初学者,皆因之知难而退,但它又是掌握六面整体混圆力的必由之路,是连接上下的重要部位,只有坚定信心,痛 
  下苦功地重点训练,才会改变腰椎生理弯曲。(面授大约 一月即可达标)改变的要诀是"敛臂提肛""尾骨内扣"尾 
  骨内扣时,臀大肌自然向内收缩,提肛是指如忍大便状,要领正确后,我们就会感觉腰郡酸胀难艾,这是正常的。 
  因为把这一长期处于内弯状态的骨关节改变成和胸椎弯 曲,骶椎弯曲方向一致的外凸,就需要骨节与骨节之间的 
  间隙拉大,是非常困难的,但经过一段(大约一月左右)的训练后,我们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减弱,然后,我们用 
  手触摸腰椎的变化,如果要领正确,腰椎由内弯而形成的竖沟会被填平,并后绷而起,且越来越明显,敛臀提肛的 
  要诀做到后,往往会出现小腹及胸腔弊气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产生,会使我们站桩时极不舒服,所以有的初习者认 
  为这不符合"舒适得力"的原则。的确如此!因为敛臀提 肛;尾间内扣,腰椎后绷之际,小腹极容易因腰椎向后绷 
  起而弊气缩腹,这样腹部肌肉就会处 于紧张状态,而导致呼吸失衡,如果这种现象出现,我们 
  从侧面观察,脊柱虽然都是向后绷起的,但不是正直状 态,而是有点驼背这是因为我们丢了脊柱向上 
  向下的矛盾争力,我们已经知道向上的力量是吊顶及大 椎上拔的要领,而向下仅仅靠敛臀提肛是不够的。应加 
  上"腹内掖"的要诀。腹内掖就是要在敛臀 提肛之后,把小腹掖在大腿根里,从而把骶骨向地面引下 
  (即尾闾下坐之力不失!),这样吊顶带动颈椎,掖胯带动 骶骨,一上一下,正好形成两端拉伸状态。胸椎、腰椎就 
  会被牵扯运动,这样,脊柱才会形成正直状态折腹憋气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如图45)脊柱正直状态下的桩形、腰" 
  要紧,背要直是站桩最关键的要领。另外,练功时,可以有 意识地使脊柱正直后向外鼓凸,可增加运动量和校正脊 
  柱的效果。 
  C要诀:大椎上拔与尾骨下坐形成上下相对争拉,尾 闾内扣,使腰椎自然后绷而起(无须有意识向后凸腰),三 
  窝放松,形成自然腹式呼吸,腰紧背直、敛臀提肛。如此: 膝部、胯部角度不变,躯干部要领不失,保持5分钟,练功 
  结束。 
  D意识须随时检查,膝部及胯的角度是否变形,躯干 的要领是否已失?如膝部角度不变,证明下坐劲未失。 
  同时配合"金刚铁板桥"每次5分钟,每日2次,以增强腰 部劲力,以加速背部两侧大筋的挑起!使躯干整体连通! 
  E易犯错误:随练功时间增长,腿部肌肉酸痛难 支,而不自主地站起,(这是因为失去了尾骨下坐 
  劲、此时应加强"如坐高凳"的意感)或上体过于前俯,这样会减轻上身对下肢的压力,却不利于功力的增 
  长,这是因为失去了脊柱整体后靠(特别是颈惟后领)要 领的缘故;驼背状态,这是因为脊柱失去上下 
  争力的原因,应注意大椎上拔,把小腹掖大腿根里,使尾骨向地面引下,如同有一重物挂在尾间、使之不得不下 
  坠(尾闾内卷的要领不可失!)大椎上拔时,千万注意不 可颈椎用力上拔,否则会造成气血上涌之弊(赵道新先生 
  即犯此错误)。
吊顶的的要领,芗斋先生谓之"头如线系" 是指轻轻上提之意,否则线即会断,而不是说"头如绳 
  系!请学员于此多留意!免得后悔莫及! 
  软项:是因为颈部失去了后领之劲、只 须大椎向上拔起,腰紧背直"是获得脊柱上下力的要诀、 
  能强化腰部肌肉与背部肌肉的连通,臀不敛、肛不提,腰 部脊柱更不会后绷,只能是内凹,这样就失去了站桩的意 
  义即使能够做到上述要领,也必须保证背直的原则,因 为背不直,脊柱就不能正!脊柱不正,劲力何来了很多人 
  认为腰一紧背就会弯,这是因为背部与腰部没有连到一 块!要以脊柱整体后绷为原则来练才能做正确!腰紧背 
  直是站桩中最关键的形体所在!很多意拳爱好得,站桩 多年而功力平平,大都是因为此项要领错误所致,就必须 
  通过局部的协调合作,其中某个局部往往是关键!我们 都熟悉纲举目张这个成语,比喻只要抓住事物的关键便 
  能带动其他环节,这个"纲"是整体中的关键部分。那么站桩中的"纲"在哪呢?怎么做才能进展神速呢? 
  1、十趾抓地,胯根内裹;2、脊柱正直、尾闾内扣下坐、大椎上拔;3、大臂内翻、肩撑肘横。其中脊柱正直后绷, 
  小腹内掖是关键,它是求取浑圆力量根本的条件,初学者必须高度重视脊柱的上下争位,势必带动腰背部的肌肉 
  群也随之拉长,而后再通过双肩的放松或其他的动作要 领,使躯干部分的韧带肌肉群同四肢连为一个有机的整 
  体,只有矫正其曲线,,才能真正达到"返先天,返婴儿之 本"才能具备整体力,通过此项锻炼,就会因椎间隙和附 
  着韧带的拉长强健,从而恢复增大脊柱的弹性,并因大椎 上拔,尾骨下沉等要领的相互配合,互为拉伸,调动阳面 
  肌肉群连结成一个整体面,进行六面的拉伸放长,确切地 说,应该是四面八方的福射性拉伸,只有如此,才能真正 
  练出强劲笃实的六面整体浑圆力,有些所谓的"大师",幼 时即随师学艺,直到胡子白,也没有练出一触即发"的功 
  力!他们还以为是他们练功不苦所致,大家可仔细观察 一下,他们是不是清一色的命门前挺,腰椎内凹?孰不 
  知,这样是永远也练不出功夫的!别说苦练终生,即使修炼千秋万载,也别想练出登峰造极功夫!正确的要领是: 
  大椎上拔,命门后突,尾骨下沉,这样站桩不到10分钟,就会感到腰部酸痛难艾,请坚持!这正是增长功力 
  的关键时期,一月后就会适应,此后功力进展之速,真可谓“一日千里"。当你亲身感受到了功力的增长,就会信 
  心大增,而不觉得站桩枯燥,说不定还会乐此不疲呢? 
  本功有些要点在我们的教材里出现了好几次,甚至很多次! 望大家能够理解编者的一片苦心!我们必竟都是黄河之 
  水哺育的炎皇子孙!我们的体内必竟都流淌着中国人血 液!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 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成为 
  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使中会武学永远屹立于世界博坛 的最高峰。我们有什么舍不得付出呢5双臂极力拉 
  伸使三窝发紧憋气,请参见训练要求,不要急 于求成,要在呼吸自然的基础上渐渐加大拉伸量;低 
  头、目视地面,应注意临阵精神状态的培养。 
  意想前方有一敌人,随时会向自己进攻;耸肩,耸肩会使上肢与躯干不能连通,整体劲力受阻,应肩 
  撑肘横,并使之下沉(但不可有失自然):

10一20日  

  姿势要领同上,时间增至10分钟,此时, 凡胸肌过少,宗气不足,或瘦弱过度的人,应加练:初级内 
  劲功,以充实强壮。每次15分钟,每日早晨、上午、中午、 下午、晚上及临睡前各练一次,二月后功成,内气充足,不 
  畏击打,承受劲力自动反弹飞 凡是消化系统之疾病必然恢复健康,同时还会使胸 
  肌高隆,给人以健美之感。(金刚铁桥桥)加至10分钟。 20丁30日练功方法同上/只是站桩为15分钟,"金 
  钢铁板桥"亦为15分钟。"金钟罩体喷气功" 
  要求:站桩时应保持姿式的工确及内在要领始终不 变,意念随时自我检查间架各部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 
  时纠正,马骤良先生曾言,"意念你在前面站桩、后面站一 日本兵,你一偷懒,他就会用刺刀挑你!"。千万别以为本 
  功法简单而忽略了他的重要性,要知道平易才是成功的 关键,每日有空时应多读一读本功的要领及方法。能记 
  住之后。每日在睡觉觉前或起床前用10分钟默诵此要 领,并想象其形态,逐一对照,这时的状态极易进入你的 
  潜意识,久而久之它就会成为你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更重 要的是将渗入你的心灵,影响你的行为。

第二月整体上下力的求取:  

  1一15日

  姿势同上,加入大腿外侧肌肉内裹,两胯 外撑、前裹、双膝(不得随之外开)定位,上提前顶、尾骨下 
  坐内卷。足有下踩之劲与膝前顶上提、胯后坐形成争拉, 连下肢外侧肌肉群随之连结拉长,腹部保持松圆状态,随 
  呼吸将小腹下沉起到挤开胯部的作用,开胯不仅是横开, 而是向横和向后的圆孤形轨迹的外撑,这一点一定要时 
  时注意!切!切!!脊柱处于拉伸状态整体后靠,同时可 设想有一橡皮圈,套在大椎穴上,双足亦踏于圈内,这样 
  脚掌与大椎产生了上下争力,虽是假想但必须真切,似乎 确有此力上下争拉,一二日即可感觉到此力。其他要求 
  伺上,练功时如要领正确,同手可触摸到大腿根部,有一 条大筋绷起。配合"功架大形起伏"的训练(每日4遍,每 
  遍左右各20次,约15分钟)。 随着功力增长,这条大筋会逐渐粗大强劲,直达足 趾。

15二30日  

  功成:此时椅已镜倪备了无坚不摧的整体劲 力。 
  左右及前后力的求取: 
  15一30日:姿势同上,增加双臂要领。 
  双肘横撑双臂同裹,带动肩关节肌肉同时拉长,双肘 再向前下方螺旋滚压,使大臂内侧之筋膜绷拉而起,然后 
  小臂前抱,与脊柱整体后靠形成争力,撑腕涨指、使小臂 内侧之筋膜腾起,要使韧带、关节、筋膜真正拉长。本要 
  领正确后,可试摸腋下会发现有一根筋鼓起,随功力增 长,这条筋日益粗大强劲,并直接与食指连通(约2月左 
  右),要注意在练功申坚持各部关节定位,」直坚持到练 功结束,同时增加调气训练:培植丹田之气,增强流动内 
  力(每日20分钟一z小时之间)。

第三月练功计划:整体六面圆浑力的求取:  

  通过以上训练,我们已经具备六面整体之力。上下 力的获得是整体劲力的基础。是为了恢复脊桩先天的垂 
  直状态,并得以有效拉长,为实战申摧动身体做各种形式 的发力动作。中华武学内在力量的根本就是从动物运动 
  机制中提炼出的伸筋拔骨的训练。 
  1一15日训练方法: 
  通过站桩把肌肉整体放长、使肌纤维变长、肌肉更富 有弹性。左右横撑力是在技击格斗中防守对方侧面进攻 
  的模式,而且在主动进攻中,由于间架的左右横撑、根本 无须格挡左有两侧的来拳,不必害怕打到自己头部,当敌 
  人侧闪到我左右之际,我也只须以关节支撑力为发力点, 进行横向的发力,即可解决战斗(遍观世界搏坛,均无左 
  右撑力的训练,更没有横向发力的技法,可以说此为中华 武所独有)另外,双肘的横撑状态,还能使大臂肌纤维的 
  初长度得以改变,肌肉的弹性伸缩功能得到加强,肩关节 之间在肌肉放长作用下,间隙也获得一定的拉长。从而 
  使关节枢纽,如加入润滑剂般的灵活。前后撑抱力是贯 穿整体格斗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力量,因此是必不可少 
  的训练!撑抱力是以肘关节横撑定位后,小臂环抱体前,双手食指的连线交叉点与人体腰背肌肉群(以整条脊柱 
  为中心点)形成圆桩形的争拉状态。这时人体腰背肌纤 维初长度已产生了改变,我们双臂环抱的间架就会更加 
  圆整。前后力的根本在于阳面(俯卧于地面朝天的一面 为阳面,而朝地的一面为阴面)筋络向两侧(以脊柱为中 
  线)横向展开,使背部机能得以充分调整,阴而肌肉(前胸 一侧)正好区别于阳面,一律松软如棉絮,其实浑圆桩法 
  的训练就是培养仿生学中猛兽的形态,撑抱力的前后用 力要点在于,肘横撑、臂前抱、体后靠,形成前后的矛盾用 
  力,由于前后的抱靠用力,我们横撑的肘关节角度就会产 生一定的变化,成为大于90。的钝角三角形,人是柔性 
  体,只能产生张力,张力的表现形式是争力的具体化,混 元桩的模式形成,从直观的六点定位开始,逐步往圆滑状 
  态过渡,由六面力渐渐形成浑圆状态。请记住:卢正文老 师曾言:"局部加局部不等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最佳组 
  合才是整体"!


螺旋力的作用

  螺旋力的运用主要有两种:一种以蓄力状态 自转攻防,可使对手的来力落空而失重,其力如打 
  在飞转的车轮上;第二种是发力于对手,其力如旋 转着钻入岩石的钻头。螺旋力最高级的运用是脱 
  骨训练后的蓄发,其横转如摇旗撼树,其竖转如车轮削切,这种螺旋力的应用,应注重两点,一是其 
  运动要领是在总重心自转的同时,由脊柱带动骨 架的各关节一齐转动;二是运动轨迹不能仅仅是 
  横转还应练习竖转、斜转、正转、反转等多种形式之转,正面螺旋,不仅是变面和双臂竖转,而应是 
  总重心和脊柱、肩、胯等各关节都要竖转,同时需注意,发力需以脊柱去削切对手中心,万不可只是 
  用手砖其间架,竖转为劈拳,反转为削拳,横转为圈捶,斜转为斩手,简而言之,一切单操形式都要 
  取消,其发力只是浑圆力和螺旋力的合成,劈、崩、 炮等单操只是无意识的空间形式而矣!


第四课《平面螺旋力训练》  

  螺旋力功法的训练,是卢氏结构拳法的核心, 亦为我国传统内家拳之精髓。历代拳家皆奉之为 
  "不传之秘",真正掌握本功法、功力的人过去不多,现在更少。其力如车轮切削,所遇之物无不被 
  离心力击出。对方如主动进攻,一旦与我方间架相融之,一刹那间·,必会产生一种不可抗拒之力, 
  令对手反弹而起,挨身即被摔出。此功精熟之后, 在实战中不论对手来力如何巨猛,只要一经接触 
  即会化为乌有。在末发力之时,对手即已失去重 心。一旦此功上身,所有拳法及器械的发力,均可 
  获得巨大突破性进展。 经过桩功的苦练,二至三个月后就会获取强 功鸳实的浑圆整体爆发力。当我们深人体会桩功 
  的性能并且获得基本的生理改造之后,怎样的运 动才会使站桩的意义不失呢?对"螺旋力"的体认 
  是整体运动从相对静态过渡到绝对动态的最佳训 练手段,目前所有的意拳、心会掌、螺旋拳等原传 
  拳法的有关教材中,均一笔带过或根本末提(中华武学事业指导总部推出的《华夏武学精髓训练教 
  程》例外)。孰不知如果自身不具备"整体螺旋" 的功夫,那么在应用之中"力如盘内之珠"的螺旋 
  发力是不可能达到的。 
  我国原传实战武学之整体劲力的来源,即是 通过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韧带拉伸,来调动以肌肉 
  为动力,骨酪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的力的有序连 接和释放。根据人体生理构造原理分析,人体关 
  节的运动可分为屈伸、内旋、外旋和环转,关节运 动的特点是以关节为支点,进行某一部分的运动。 
  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人体的发力必然遵循物理 学上的力学原理。卢氏结构之"螺旋力"功法训练 
  不但吸收了上述特点,而且还上升至脊柱带动躯 干,躯干带动间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性关节同 
  步运动。 
  "螺旋力"修习入手方法:首先从桩功的间架 动转开始,即从正面浑圆桩为基本姿式, 
  以躯干作为我们的中心轴,使双肩、双胯按顺时针 方向360度的滚动式摩擦环绕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双肩双胯按顺时针 方向运动,那么上肢所保持的间架就会与躯干形 
  成矛盾的反称运动,这样才能使双肩关节真正产 生360度运动轨迹。双胯与躯干的运动亦是如 
  此。另外,由于下肢承受上体的重压,下肢的膝关节、躁关节会被胯关节的运动而自然带起,与躯干 
  形成方向相反轨迹相同的运动。我们又发现一个 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能使双肩双胯在运动中同 
  步进行,若仅动双后,下肢力量传导不上来,如只动双胯又会造成扭我放**股,此均非真正的螺旋功夫, 
  更丧失了整体用力的原则。 
  在此我们先来谈谈脊柱的中枢作用。脊柱上 端连于大脑,是人体机能调节输出及输入信号的 
  司令部,同时它又是人体的中心分界线,把双肩双 胯对称分开,所以我们可利用它的运动原理来连 
  接双肩双胯的运动定向。首先,我们可以坐在凳 子上,并且把上肢固定住不动,然后使脊柱的颈椎 
  和尾椎纵向拉伸定位(即不许回缩)以尾椎为动 点,绕凳子做360度环绕运动,这时由于我们的双 
  肩双胯不能主动地运动,其关节部位就会被脊柱带动起来做与脊柱轨迹相同方向相反的360度旋 
  转,待熟练之后,我们就可以用站桩的间架来做平 面螺旋训练。习者可以把自已视同老虎,有一条 
  尾巴与地面竖直,让尾巴尖端在地面上划360度 的圆(以脊柱带动),这样双肩双胯就会产生相应 
  的同步运动。·螺旋功法训练深人之后,习者就会明显感到,在站桩时经常出现的局部紧张会逐渐 
  地缓解下来,使站桩产生的劲力更加饱满和圆润、 松活,也只有间架形成的劲力圆润松活,才能产生 
  力的松紧转换和"一触即发"的触觉之活力。螺旋 力的这种训练,是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它是所有 
  拳学发力通用模式,轨迹拳学创始人李紫剑老师 曾提出"大形同动,局部自律,轨迹平行,切线对 
  应"的发力原理正与此不谋而合。大形同动,是指整体朝一个方向运动;局部自律,是指每个部分都 
  分别循自己的自由轴旋转;轨迹平行,是指各个圆的圆面平行;切线对应,就是各圆心与目标处在同 
  "正面螺旋力"是躯体的上下起伏带动四肢体 认上下发力的训练功法。它肘基本运动形式是以 
  矛盾桩的向内,向上的撑拧变为大天星桩,再由大 天星桩变为虎扑桩的按推,如同摇砖井架上的辗 
  轩一样。立体螺旋试力运动不同于钩挫试力和蛇 缠手。因为上述两个试力都是建立在摇旋的平转 
  基础上运动的,而立体螺旋试力则是在躯干的运 动中使双肩双胯变为立转,便身体与上肢形成上 
  下的反称用力,即躯干下落而手上扬,躯干拨起而手下落,初习可以如此,但熟练后应使双手在一水 
  平面上,使躯干动转,而双手只是轻微的起落(如 图正面立体螺旋试力。正面立体螺旋力的 
  动作形态中我们可演化出钻拳和劈拳两种单操形 式,钻拳之方法与西方拳击技术的勾拳相类似;相 
  同之处则为均是由下而上的发力动作,但是钻拳 在原传形意拳法中的劲力为截劲;芗斋先生通过 
  波浪试力的身手反称,加大了其进攻中的防护功 能,其钻拳发力之际有效地提高至头部,这样不但 
  加大了攻击的部位,同时在发力失败的情况下也 末失去堵截对方来拳的意识,钻拳做为堵截对方 
  的一种手段并未从根本上失去进攻的主动性,因 为钻拳是波浪形式的拨起,双臂走的为弧线,故具 
  备撬起对方重心的功能,假设对方手臂压住我的 桩架,我在保证三角支撑不失的条件下,加大小臂 
  的斜面角度,使对方下压之力沿斜面滑落,而我之拳锋正可兜击其下颌,斜面力的变化是在三角支 
  撑基础加强了小臂的外旋拧转,这样小臂尺骨的 滚动摩擦通过无数个点的接触使其最后落在我的 
  肘弯部分,于是我小臂就因为失去了压力而变得 灵活自然,此时只须变面向上或合身前撞就会把 
  对方重创。另外,在格斗的形式中钻拳发力亦可 应用于类似于拳击、散打的赛事中,但是钻拳的起 
  动不能脱离桩架的浑圆状态和另一只手的搏挂。 控制发力在向上勾的同时,注意全身的螺旋和小 
  臂的挑拧;钻拳发力不应只重拳锋,而是以小臂的广侧骨棱作为多个发力部位向对方腹,下颌、面颊 
  的滑动发力,切不可执着一点而应为以线打面(如钻拳操手)。


正面螺旋试力的下按动作可演化为劈拳操 手,劈拳之法为从上向下的弧线形劈砸发力,其重 
  点体会手臂下落与躯干上拔形成的互争,同时身 体发生相应的左右错面,在击打时尤须注意弧线 
  的切削功能,无论是接触头部、胸部;腹部,劲力不 可有丝毫的停顿,当从头部劈至腹部之际,也是立 
  圆弧线的最大空间,故仍须恢复至波浪的起钻落 翻的圆运动轨迹,同时劈拳的下发力不应只注重 
  手掌的接触面,并以整条小臂尺骨为发力部位,劈拳的左右互换性与其它的操手一样,来源于身体 
  这个平行四边形左右互换,前手劈拳为撕胯调面,后手劈拳为合胯调面,重点体会接触瞬间身体形 
  成的最强烈的争发状态,劈拳打的是竖劲,在格斗中,如果对方是直向发力,就可用竖劲的劈拳来破 
  坏直向发力的运动方各,仅从形式上分析劈拳之 发力若作用于直向发力的手臂上,其必会完全承 
  受我的力而发生形变,而如果处理好实战中的接 手问题直接拔已镜蘑力传导至对方的躯干,则效果将 
  会使其神经、内脏均造成十分强烈的破坏,值得注 意的是,当今的擂台赛中尤其是西方的格斗技术 
  己经在追求爆发力的连惯和技术上的合理配合, 而我国武术界却依旧徘徊在一击必杀、一招制敌 
  的盲从中,萝斋先生提出的"炸力无断续",在今天 的大成拳界已基本看不到了,尽管有些名手能够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交手即把对方放出丈外,但是 由于相对的杀伤力小而使对方还可再战,因而某 
  亡种技术不可能是永远占据优势;我们应该脚踏 实地的,从渗透性强的爆发透力加以研究,来提高 
  我们自身的素质,因此包括劈拳在内的格斗技术应该体现出它的连续和渗透性。 
  "第七课 侧面螺旋力训练 
  侧面螺旋力是躯干的上下起伏中加入了螺旋 反转的功能,在这种动态的运动过程中我们体会 
  躯干360度圆周运动,双肩双胯双膝双踝均产生 旋转,身体的起落又使这种螺旋的运动产生了弹 
  簧般的上升和压缩,故而侧面螺旋试力通过重点摩擦关节轨迹,使人体的灵活性能得到进一步的 
  改变,这种改变为以后的步法、身法的训练带来极 为可观的效益。 
  侧面螺旋试力是配合单操手的身体高低正侧 的螺旋发动,实战申的操手动作由于躯干是主动 
  性运动,故它的空间游离范围就是我们整体劲力 大小的标志;无论何种形式的试力实际都是在演 
  变具体打法动作条件下设计的躯干应该怎样运 动,如钩挫试力是身体的左右错变带动手臂争发, 
  蛇缠手试力是身体的平旋环绕带动手臂做切线运动,波浪试力是身体的立式旋转带动手臂做上下 
  的弧线形发力,侧面螺旋试力是身体的螺旋上升趋动手臂做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切削性发力,这些 
  试力的设计安排通过相互的组合和连惯性,把三维空间内的运动形式利用整体的原则表现得淋漓 
  尽致,也就是无穷无尽的武术打法均压缩在这几个方向螺旋运动的试力中,故芗斋先生说《试力 
  量困难最重要之一部分工作。" 
  蛇缠手试力 
  蛇缠手试力是重点体认左右横向发力的试力 功法,它的含义是手臂所形成的间架在运动中如 
  "巨蛇缠身。在点的接触中形成点与点,点与线的 摩擦之际,突发摇旋运动,所以,摇旋又是此试力 
  的基础,它的运动轨迹是双臂从勾挫试力开始,待双手向前推出至托婴桩之际,前手掌沿和腕部向 
  上方拧转缠绕,又辕至掌心朝下,双掌同时前推再成托婴桩,在前手动作时,后手须相应配合,尤其 
  身体应后靠,膝顶胯落与手臂互成五反的螺旋运 动,从蛇缠手试力中我们应重点体会身体与小臂 
  螺旋逆行的内外撑抱拧转和滚珠起棱的锋棱突起 的实感,蛇缠手分为内缠和外缠,这里介绍内缠, 
  内缠之运动轨迹与外缠相反。 
  外蛇缠手试力的运动可演变出,横拳操手和 "削掌操手,横拳之法乃形意五形拳法重要技术。 
  其劲力形式为横拳打竖劲,从蛇缠手试力中我们 体会出此试力是一个平圆的运动轨迹,即发力之 
  际为飞轮的切削状态,横拳的起动为点形的面打 点技术,即发力部位为小臂尺骨的内侧一面,点与 
  点的接触性打法属于相互受力的对撞式技术,而 螺旋性的发力,手在二力接触后会形成以点为接 
  触的起点,同时以此起点沿触点做无数个点的滑 动性接触,由此形成了我以无数点抵抗其一点的 
  ·多点打法,多点接触的滑劲汇集为一个面对一个 点,姚宗勋先生曾有精辟论述,"意拳的打法实 
  际就是大球打小球",所谓的大球即指桩架的高速 动转形成一体的运动方式,而小球则指对方单向 
  发力点的拳头动作,另外,螺旋性的发力可根据旋转性的发力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横拳之操法是 
  以外蛇缠手运动形式,故产生离心力,因而"起横 不见横"的横拳发力与对方接触后,一可以把对方 
  发拳的路线旋飘;二可以把对方的重心旋起;三可 以把对方斜向击出,螺旋性发力是内家拳最完美 
  的技术形式,从站桩人门之始及试力、发力一直到实际训练,均要求习者刻苦地体认追求;尽管现在" 
  只有为数不多的前辈能够运用自如,但做为后学 必须知难而进,通过各种手段求证螺旋力的无形 
  状态训练上身,这样我们才会有资格和能力去科 学地研讨和分析历代武学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武学 
  瑰宝,削掌技术亦由蛇缠手试力而得。虽然削掌 技术乃是原传八卦掌的重要技法,但武学一道门 
  派虽异,本质相同,削掌与横拳基本原理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削掌击打的部位是小臂尺骨的外侧, 
  由于部分的不可,根据关节构造的原理。削掌的 发力空间轨迹要大一些,也就是达到站桩的最大 
  空间范围一发即止,迅速弹回,重心转换,蓄势待发,削掌之动,小臂尺骨如刀刃,蓄力须藏棱,发动 
  锋棱起,不找某一点只求一面击,躯干要以脊柱为中轴自转与下肢相反运动,注意前手击出,后手撕 
  扯,前腕与后肩,后腕与前肩,前腕与后肘,前腕与 后腕,前膝与后胯,后膝与前胯,前膝与后膝,前腕 
  与后胯,后腕与前胯均须有相应的争力和自然的 弹性功能,争即开,合即蓄,开合互为,单手为开, 
  双手为合,开力突出锋芒,合力突出含蓄,小臂横向出,躯干轴向动,以躯干之大螺旋带动手臂之小 
  螺旋突施对手,力量横而实为骨棱的螺旋搓动削 掌之劲为旋,撞、切、抹。 
  内蛇缠手的运动形式可具体分解出圈捶和栽 锤,圈锤技法为萝斋先生吸取了西洋拳击的摆拳 
  技术并通过整体的原则加以求证修改后列人大成 技法中的,圈锤的技术形式是似内蛇缠手为指导 
  要求双手"左手不到右边来,右手不到左边去"以 人体中线为界,因为如果双手一但超越了中线,我 
  们的间架就失去了浑圆状态下的六面支撑。因 此,圈锤击打不允许甩胳膊,更不能甩过中线。由 
  此,圈锤之技术是内螺旋状态,即躯干主轴带动双 臂向内的合力运动,因为是螺旋运动,可产生向心 
  力,圈锤技术虽然是从外向内的横向螺旋,基本路 线为一弧线,但是不允许间架拉得过大,因为弧线 
  距离大于直线,作用于对手的运动时间相对要长, 故必须以躯干酌主动运转带动手臂发力,而不是 
  手臂主动运动带动躯干被动运转,圈锤之动必须 注意另外一支手的争拉防护,并且身体在发力时要有 
  瞬间的斜面倾压,圈锤的攻击目标主要是头部,由于方向的定性一般是重击面颊和脖颈,为了突出 
  重击的渗透性,所以把这种击打加上了小臂的内 螺旋滚拧劲力,突出拳锋骨棱的接触性的捻动摩 
  擦,增大了接触点的压力,因此,当拳锋击中对手而力尚未完全发挥之际,千万不要使力继续横向 
  移动,因为这会由于超越中线而形成一次性发力,又会因为对手的机敏而一间躲过,正确的方法为 
  当力在横向移动之际突然改变为螺旋形式的直向 发力,即突然放长浑圆的间架跟踪追击重击对手, 
  这样不但会在力量上产生巨大的威力而且在格斗 中的命中系数也会相应提高。" 
  栽锤是根据圈锤的技术形式加以补充和具体 应用的技术形式,双方格斗瞬息万变,一但圈锤受 
  到了阻挡而形成点的接触对抗,这时如果抽回手 再战就会遗误战机,所以根据技击桩的性能和三 
  角斜面的原理把此种状态定为三角力不失,改变 间架的相对位置,使经常保持的肘低手高的斜面 
  变化为肘高手低,因为三角力不失的状态下,支撑住对方,如果斜面力通过系列的变化,就会形成再 
  次发力的动力源。比如当对手支撑住了我的发力 进攻,我与对方手臂产生抵抗性的接触,只须把肘 
  尖吊起,就使这个二力相抗的点变化形成一个向 斜下方发力的打法动作,当然栽锤并非仅为圈锤 
  ·而设,在具体到实践中它的应用范围极广。但其性 能丁般都是在对抗中由于力量受阻而改变运动方 
  向的灵活性技术手段。··栽锤发力量重视间架形成 的斜面和身体倾压冲撞形成的斜面。故小天星桩 
  就是保持向下斜面发力的二种检验功法,即操习 栽锤迸检验自已的形态和劲力符不符合小天星桩 
  ;的要求。姚宗勋先生认为:"意拳之发力就好比小臂是锤,拳是钉子,用小臂去砸这颗钉子·"。,故整 
  体发力的力源来自身体重心的瞬间交换。头欲撞 人,足欲过人,手欲刺人都是形象比喻。 
  郑重申明:本教程的练习,必须是在具备六面整体浑圆力的基础上(训练《六面整体浑圆力科学 
  训练(自修)教程》二月以后)方能练习,否则不能 掌握正确要领,只会徒劳无功!且易形成错误的 
  动力定型,积重难返,而影响以后训练的质量。



桩法心鉴

  武术是我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科始终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前进积累了丰富的功法和经验。但是,传统的拳技虽然著述如林、源流相继,代有传人,但其中真传内蕴却多是浅而不确或秘而不宣,即使偶尔见到一些蛛丝马迹也多是隐言设喻,因此就造成了精华的失传或只在少数人中密传,而广大习武者至今仍沿习着低级或伪劣的功
  法,尤其是如此博大精深的国粹至今还没有科学的理论,各家拳派大多是以自己所习功法去往五行八卦、无级有极原始哲理上生搬硬套,因此,破解千古之谜关确定指导性的科学理论和功法并使之进入科技殿堂已成为时代的呼唤。而卢氏结构工程的确立,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在此我仅就涉及其中的人体对抗部分,以其原理指导直述一下内在的技术程序中的部分内容,这
  一部分的核心功法就是站桩。
  桩功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运动形式和训练手段,随着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深入,“桩功为高深武功的基础和深入的根本大法”已经成为历经磨难的觉悟者和继续执着追求武学真谛者的共识,在此不在赘述。我相信练过马步等桩法和站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桩法而收效甚微或至今明白“为何有此一站”的朋友会从本文中受到启益的。

1、混元势  

  混元桩也叫基本桩,是所有功法之基,其它桩法、功法均以此桩为本,只是外形和作用稍有变化。其主要作用是返先天之体能,求取整体连通放长后的整体劲力。其练法如果套用传统的诸如“含胸、拨背”“沉肩坠肘”之类的流行之词恐怕根本就毫无意义了,为了使学者加深理解和便于掌握,只能请大家莫厌其繁了。下面就尽量详尽的介绍一下练功的方法和要领。
  身正体端,双肘环抱,双足平行站立,其宽度不是与肩相同,而是双肩(肩峰喙)的垂直线正好是双足的内侧距离,也就是双足内侧与肩同宽,双膝微弯。其外形略如此,其内在要求更需一丝不苟,处处到位,保持练功始终。
  (1)正颈平锁
  颈部微上耸,锁骨向两侧铺放下降,颈锁相互对称,形成上体头、颈和两臂的整体协调。正颈不甚同于笼统的顶头竖项,因为绝对的顶头竖项会造成头昏脑胀,久习会产生弊端,正颈的要求是头部随顶拔之势撂在项骨上这时后脑部的皮毛肌腱会随之发紧,用手触摸颈后的凹沟会由肌腱运动而鼓平,此为头部阳面的要求,而阴面双目直线视觉平视,散线视觉内敛于鼻尖,
  至口至心,这就是所谓的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牙齿如咬一根牛筋但不能咬断,舌微上卷,在这种状态下口腔内的唾液会增多,将其慢慢下咽,并随其势向丹田处撤气。面部肌肉放松向面骨上贴近。
  平锁的要领甚为关键,因为习武者大多知道练功时必须使双肩窝和胸口窝处放松,但无此要求就根本不能真正放松,大家可以做个试验:举臂或踢腿,再用手触摸锁骨处,常人的锁骨和其周围的肌腱都会随动作而上起,只要锁骨上浮,就会出现耸肩和胸部发紧、气向上浮的现象。如果有意识地保持其向两侧下降和铺放做动作就不会僵肩浮气了。平锁同正颈同时正确,才
  能形成上体和双臂的对称协调。
  
(2)卸胛回胸
  卸胛是下降放宽肩胛骨的距离,肩胛骨向两侧横拉包裹的同时胸部须向下松沉,行家们常说松肩是练功的至要决窍,其实此说不确,因为上肢的根节不是肩部而是肩胛骨,只有肩胛骨下降放宽才能真正作到肩放松,才能连通上肢,通过训练获得发力时与整体涨缩一致,同时有利于脊柱控制上肢的运动。
  回胸不同于传统拳术中的含胸或涵胸的模糊概念,这一要求包括胸廓正形和剑突定位两个主要法则。胸廓正形指将圆形胸廓向后靠并使之定形,通过锻炼形成阴面凹圆阳面凸圆的形状。
  剑突定位是指剑突略向后下并保持定位。这一要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持胸窝的松软,更重要的约束胸廓的单项运动,加强心脏弹力,均恒心脏的位置,保证在运动条件下内脏不紊乱。
  (3)矫正脊柱
  脊柱为人体最重要的运动中枢,矫正脊柱就是矫正脊柱后天形成的三个生理弯曲,使之成为大椎上拔,尾闾下沉背部后靠上下对称拉拔的后绷形态,从而带动四肢和腰背部的肌肉连通放
  长,并在运动中以脊柱带动身体各种整体一致的运动。
  (4)卷肱滚肘
  卷肱是原传内家拳法的正确要领,肱是指肱骨。这一要领已失传,太极拳的倒卷肱已成了招法,至杨氏太极时干脆改成侄攒猴了。“拳传卷压、陈氏称肱、要义撑裹、百家莫明。”卷肱的要领是肩部放松,向下垂撑,即松着把肩拉开。肱骨头向内下方卷压,肘尖部则反向外翻滚,注意外翻之力与内裹之力必须同等。由此要求可以体会到掌握真正武学的不易和叙述功法的难处,仅肩部就不能用一个动词表明。卷肱对肩部的要求就必须同时作到松、垂、撕、撑、翻、卷、压等要领,而另一关节处肘部必须象拧毛巾一样对应反向运动。肘部的滚也包括吊、拉、撑、捻等要领,也必须同时做到保持练功始终。
  (5)涨腕撑指(6)
  卷肱滚肘定位后,腕部随势拉抻,以加大拉伸量,十指弯曲每节都要向外顶力,指尖伸力以加大腕部涨力。
  (7)束腰云膝
  束腰指腰如束带,评书中有罩袍束带之说,以束带之意锻炼才能使腰部稳固,中盘松韧适度,连接下盘,同时臀部微敛(但不要提肛),大腿内裹之力将胯部关节打开称为拧裆翻胯。小
  腹随着前文所述的卸胛回胸之势向胯内沉插,这样人体的上下部的连接处就会形成插式的对接状,而小腹的边缘和胯部又是人体的总重心,两部插接要比平口对接的形态稳固得多。小腿随大腿内裹之力外翻,膝部需前顶亦要悬提,这里要注意双腿的弯曲并不是所谓略蹲,而是臀尖和脚跟定位后用膝部的顶提之力将双腿拉弯的。双足十趾不要死抓地面要随云膝之力向后挠力。
  按照以上要领的同时到位,周身阳面的肌腱都会感到发紧绷涨,如同一张张开的网,此状态传统拳种只有朦胧的局部认识和理论。如身备五弓和伸筋拔骨等所谓密传。其实双脚后根大筋和脖项的连接使人体成为一张大弓外,每一处部位和另一处部位又相互牵引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弓。进一步讲,也不仅仅是多少张弓的问题,通过结构功法训练活体的实践证实:依照上述要领桩能使整体肌肉连结为一个整体并使之整体放长,同时能消除肌肉的天然紧张,增加肌肉原来的长度(初长度)使之均匀。并能自如的进行整体的松紧交替运动。站栏的目的主要是疏导连通和精细分化等。所以在此提醒大家注意两点: 1 、只许掌握并保持要领,不许用拙力死拉硬拽。更要避免胸部和双肩的紧张憋气。 2 、力求整体均衡,不允许加强任何局部的用力。
  以上要领,开始要求一步就全部掌握有一定的困难,时间也不会站的很长,但应尽快做到同时到位和关节在空间定位。时间上也不能少于十五分钟。要力争早一些作到每次站四十分钟。
  因为初练时会因与日常习惯动作相反而感到不适应,当感到周身筋力拉长,关节伸拔又需保持这种状态时就会感到很累,但如果刚一拉长就因难支而收功,岂能收效和深入?所以累了也要坚持到极限,不能少于十五分钟,但这种极限不能过分,因为硬撑又会使用后天的僵拙之力。希望各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素质掌握好这一关键环节。从起桩至 15 分钟才能使周身进入桩态,就可以圆满收功,休息一会再练。这样循序渐进直到一次达到四十分钟而纹丝不动。
  


2、抟气势
  依前所述浑元桩要领站好后,双手向前翻成掌心向外向前,十指向上,同时掌刃内拢、掌根外吐、掌心相合上捧、双肘随拢、吐、捧三劲下捻,由浑元的吊、撑、捻之力变为垂肘但仍不失此三劲。这时胸部会感到有挤压,肩部及腋下、两肋的肌腱有拔起绷涨之感,周身气血鼓荡。我们第一步先要做到使气血平稳下来,因为血液在流动中是靠气压来催动的,所以气能顺下来血流动的速度就会平和心脏压力就会减少。气顺首先要“气沉丹田”。从头顶顺面部将气下沉至肩部这时浑元桩中所练的平锁骨之法就会显出作用,双锁骨按前文所述随面降下来的气向下向两侧平展,再从肩部须胸将气放在胸腹的连接处,胸腹接口的尖突部位向后向下靠约一指将气灌入丹田(耻骨上端)此目的不是为了练丹成仙,从人体胸廓的呼吸形式上看,是胸部平稳,腹部丰满、背部圆撑、腰不过分地塌陷。这样的呼吸形式,一方面调整了脊柱习惯形成的弯曲,一方面促进了内脏(内稳态)的机能平衡。这时胸部的挤压感就会消失,整个上身以脊椎为轴,两侧肩胛、双肋、双胯同时像两片合面一样内合,这样加大了浑元桩的双臂抱圆抱方的裹力,连上了中盘肋、胯的裹力使身体、双臂、双胯、的裹力同步。加强了整个身体左右的连通性,为将来左右的分化力奠定基础。气顺之后气血就会平和,四肢的运作用力得宜,静脉血管总是回血通畅脉管隐伏。而肌肉的韧度没有局部性的紧张缩短现象韧度很强。这一点气顺、血和是相互制约的。浑元桩是入人体筋络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横向连接称作“三校”,抟气势桩法的三个部位的纵向筋络连接这才是完整的“三校归一”。基于此,再进行人体四肢、躯干等各处的动作练习,形成一个“整中有分,分不失整”的完整系统性的统一的整体。抟气势的腿部要领与浑元势相同。
  此桩在《武魂》期刊上曾引起“夹马”和“骑马”的学术争论,是因作者训练各自有所侧重而致。此桩同原传八卦掌夹马式外形虽似内在要领和目的早已深入推进,内有撑、抱、拢、吊、吐、托、扶、沉等严格要求。最主要是练到高境界后周身气血会如指纹般的抟转运动故曰:抟气势。
  3、反冲势:
  双腿并拢站立,两脚尖的度数约四十五度(这里以左势为例,右势与之相同)左脚顺脚尖方向迈一脚半距离。再向左移半脚,脚尖微向内扣,内扣之势与踝关节中小腿骨与脚骨正接为易。前膝前顶上提将前脚跟微拉起,足趾挠地。前胯下撤。后脚跟向外移少许,同样小腿骨与脚骨正接。与之相配后腿大腿根部内裹下掖,膝盖部拉曲。这里要强调一下,站桩时身体关节的角度万万不可定死,如以上所述后脚跟外移是为了裹大腿之力,而后腿膝部弯曲,是为了下掖胯量,前脚脚跟微抬是为了前膝顶力加大,而顶前膝又是为了与后腿的裹、拧、掖、之力相争加大下肢的拉伸量,这是真正的矛盾力,真正的不动之动。所以并非站桩的架子低就功夫长的快,站的高而无内在劲法之窍要也是无效果的。因此拳法中传统称用力为“劲力”以区别普通的用力。双手抱拢高举过关顶,抬举之力与双胯下掖之力对称。双掌心上翻,肩部卷肱之力加大,与翻掌之力对称。此手法动作取原传八卦的托掌之势形式,这个形式对于器械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浑元、抟气二势桩法是为了增长功力,反冲势身法是取于古传“射经”(内讲射箭之法)中“额前临如封兕(大犀牛)欲斗”之要诀以应武打之需要。其它内在要求要与浑元、抟气二桩保持高度一致。此势看似防护,实则内藏杀机有很强的反冲杀之劲法.

1  、重心的辨识和处理:    
  这一问题在任何拳术动作中都很重要,其它拳术都是把重心压在腿上,典型的如弓马步、趟泥步(深州马庄老谱云:消息全凭后脚蹬)、之字步(也就是磨擦步,是趟泥步和步提落胯的劲法结合)、西方的跳跃步等,就造成了双腿拖着身体运动的现象。结构功法则要求应把重心放在身体的边缘上。这种重心的处理可以解决步法和重力分解的问题。关于重心的辨识应该首先辨认人体总重心——即所谓丹田。此处在肚脐以下耻骨上端大约一寸三分处,所谓一寸三分不是指度量的尺寸,而是借用了中医的说法,以个人的指宽为一寸。辨识了总重心后,在练功和对抗中都要以此处配合脊柱带动四肢运动。这样就不会总觉得自己功力不够了。关于其它重心是根据扎齐奥尔斯基的人体数据体会证实的。其位置是:两眉之间为头部重心;还有四肢重心;大腿重心位于大腿中段靠近臀部处;小腿重心位于小腿中段靠近踝关节处;大臂重心位于臂中段靠近肘部处;小臂重心位于小臂中段靠近肘部处。辨识体会出各重心点后,在站桩时应意想将四肢的重心点放在支撑物上,头部和躯干的重点应在腹股沟微折叠的要领下放在双足尖的连线外缘,三田一线垂直地心。在各重心接受引力后周身骨架定位,肢体的皮肉随各要领拉长下沉,象一个放风筝的线故称放松。现在有些拳家指的放松是风筝落地后的线。当此法练到一定境界肢体的皮、肉、骨呈“滑脱”状态,即肌膜能够禁受大的“撕拉”,骨骼坚硬如铁石。也就是名家前辈的看家绝学易筋脱骨。有此就可以自如的控制和运用重力和惯性使内力系统和外力系统相互推动,在激烈对抗中、动作结构的多变中,不破坏整体间架,达到任何局部都具有整体的惯性作用。在此还要纠正一下“把重心放在体外”的误传,过去有些武友曾初步学习过结构功法,因疏于不求甚解又以误传误,把重心放在体外其结果必然是前仆或前滚翻。正确的原理应是“重心上提出体,但不要出支撑面。”同时还应注意这一要领应是后长前降,整体如钓鱼竿一样。切莫机械前爬折腹,造成憋气。 
  2 、耽耽虎息:    
  呼吸,是体育运动,尤其是激烈的对抗性项目至为重要的问题,如果互搏之时,上气不接下气那后果可想而知。现今的解决方法国内外都是以加大运动量和超负荷训练或到高原地区训练以增加肺活量。我国传统各家拳派尤其是内家拳派虽然引入了周天法,要求气守丹田或气沉丹田,但也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用说无附加条件的实作,即使理推手,如果不按各门派的固定顺序,一阵连摔带顶,名家们就无不“其气喘矣,其身摇矣”!气急缺氧,势必造成膈肌发紧,使原本就处在颠箕不稳状态下的心脏和其它脏器各不守位,互相冲撞,其危害不言自明。结构拳法是把这个问题也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并予以解决。其手段是扩展呼吸范围,整体涨缩建立脏器的“生物内稳态模型”。 
  常人的呼吸都只是胸在起作用,那是单项呼吸,卢氏结构则要求脊柱主动调节,并由脊柱带动胸骨、肋骨、周身各细胞共济调节,以求达到呼吸深度,加大肺活量,以求其最大功能,脊柱主动调节呼吸,使胸部与脊柱相互共同增大呼吸范围,提高肋间肌的工作能力,腰椎胸椎共 
  同配合,主动牵引胸骨向后运动,会使胸廓形成三维呼吸的运动方式。复因腰椎不为肋骨所限,可利用其帮助横膈下降,如此脊椎主动,整体涨缩,周身绷涨时汗毛孔张大参与吸氧运动,耽耽虎息整体一致,胸腔进气量自会增加,日久功深,自然能久战不倦,气定神闲,无论如何疾猛运动,内脏始终抱整不被牵拉冲撞,使养生和击打,机能与技能做到高度统一。以上所述,偏重于上体,这并非其它部分得不到锻炼,而是人类直立会走后双臂“游离”了尤其双臂部的拙力习惯最为严重,要“返先天”,上肢应首先改造,而且此处体会比其它各部位要快。也就是说长功夫从上往下长,退功夫由下向上退,站过桩的武友们都有体会,如果有一段时间不站桩就会感到腿部发飘,这就说明在开始退功夫了。此时周身阳面全部放松,这里的直观感能是阳面随衣服的下垂而放松,有的武友于此可能有些困惑,前文所述是阳面整体连结拉长有明显的张拉之势,而阴面是下撤放长。现在阳面又要全部放松岂非矛盾?如果大家观 
  察一下虎豹,由其是牛的体态就会明白了——牛的背部脊柱高拱,周围的皮肉向肋骨两侧由腹部的极放松软的皮肉牵引着。这种状态在人体上的体认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老牛筋” 功夫。    
  站桩训练需注意锻炼的阶段性,如果一开始练功就进行阴阳两面的整体连接,很容易造成憋气身僵,这一点已有深刻教训,目前为止,已有五、六人因急于求成而造成严重恶果。所以练 
  拳要先学好做人,塌实勤恳、勇猛精进。初习应使阴面全部放松,只连结放长阳面(但不能因阳面的拉伸造成阴面的收缩而憋挤于胸腹部正确的要领应使阴面的肌腱初长度不变。待阳面拉伸有了功夫后,再使阴面放长,经过烘炼有得后,再利用头等客观物质因素——地心引力(包括地磁)充分放松,使阴阳两面通过锻炼已获得的条件不变(不断加大),随着动作的进展,起伏转换,阴阳两面的交替都兼有强弱的鼓荡,此即内在的全部变化。






三、运动技能窍参  

  卢氏结构,这一人体运动器官连同内脏器官运动条件下的特定性的新的运动模式。是由五大要素(肌肉、骨骼、内脏、呼吸、意识)在原自组织机制上加以“再组织”而建成。其特点是拳技活体对抗时强调紧张下“机能稳定和技术高度相统一”。站桩训练能使身体机能恢复先天素朴的平衡,此为进行活体对抗的最根本条件,如若进行互搏还需进行技能的训练。婴幼儿的体能是最理想的,是我们苦练“返先天”的启示和目的,但婴幼儿都不会科学的进行技术对抗。科学的训练技术不仅可以掌握、熟练、精通、直至本能的发挥对抗时的诸如起势、布形、蓄发、涨缩、临界、触点、路线、轨迹、变化等技术,而且会因量变产生质变。更加深入地促进和完善生理机制的再组织,二者互为作用,相辅相成合,只有机能和技能的高度统一才是真正的人体运动内在机能“后天返正十二组合”的多功能统一结构。一个整体,二重性用力,三个交互关系五大要素自组织机制科学体系后天反正十二组合:( 

  一)交换:依从地心引力的在关节定位下肌肉互反屈伸,互让牵引送呼吸充压内脏互为因果的消息内容(二)交替:蠕动脊柱反称四肢连结均匀腹背两侧运动器系统一起止的张缩运动(三 
  )交叉:十五环节互为支承的立面体弹性变形“天体运行式”的运动轨迹。再加五对范畴:屈伸、阴阳、刚柔、动静、虚实。从以上要点中我们能感到这是由静态桩法身体各部要领转向动 
  态对抗的关键环节所在! 




1  、    运动技能的特点:  

  除前文述及的增长整体连通、扩展呼吸范围、统一协调、内脏稳定、脊柱主动、辨识和利用 
  重心等特点外,还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体现是中外所有对抗项目无法作到或无法完 
  全作到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于人体科学研究领域遥遥领先的精华所在(格斗时的战略战术和打法特点暂不论及)。(一)、结构废弃一切招法等局部动作练习,即使是简单实用的手法、腿法也一概不练,在周身各部要领同时到位时,瞬间手法、腿法等外形只是完整身法下的整体 
  劲力的局部体现而已。而现今中外的搏击术,虽然,也倡导所谓的整体动作和惯性爆发等劲力   
  ,但因内在机制不明,无一拳种能真正体现或完全体现这一特点,以人们公认的津津乐道的截 
  拳道和拳击而论亦是不具备这一特点,拳击的发力都是腿拖着身体身体的定步发力,未能把地 
  心引力由控制力变为驱动力,其发拳的路线直、摆、勾、刺、点等均未能统一,在变化中是直线的抽撤运动,露出了形迹,李小龙本身(现在练截拳道的“截拳王”,“截拳正宗”等无一 
  人真懂此拳,只是模仿了影视中的外形而已,他们的搏击水平无一人是国内散打前  10  名者的对 
  手,故无资格为例)整体筋力强劲已极,但内在机制不明,发拳踢腿未有周身阴阳两面的交替 
  ,骨力的争拔,所以在打斗中也是以手或依靠躲闪再进攻处处受力的生拼硬打。(二)、结构 
  拳法自始自终反对木桩和沙袋等踢打练习,所以和任何一项运动一样要出成绩是不能速成的,有人认为拳击、摔跤等对抗运动练得快,所以很多门派便以速成来招揽生意,其实一个真正的 
  专业拳击、摔跤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不低于六个小时,到他的运动生命顶峰都是经过十几年的苦练。所不同的是他们是边练边在对抗性实战中发挥技能,增长经验,而中国传统拳的练习 
  在讲招破手,或总认为自己所下的功夫未到,一但隐居出关便能笑傲江湖,把放手搏斗当成一  
  种野蛮行为曰:不讲武德。而一些“德高望众的名家却以当年师祖如何一拳将人打翻,一腿把 
  人踢死,自己发的劲力如何与老祖宗相似而显示人前,并且乐此不疲。结构拳法需要日复一日的艰苦锻炼和体悟。众所周知凶猛的动物,如熊、虎、豹、等是根本不操所谓局部硬功的,但它们随便一爪或一掌就能使被捕对象皮开肉绽,骨断筋折,其原因是经们所用之力均无意识本 
  能的符合了万有引力的原理,并且均为脱骨状态下的穿透力,王芗斋先生“且莫学排打”的遗 
  警是其一生研悟体认的心里话。在此还要举一个最易懂的例子,练功如树木之成长,打踢硬物 
  而获得局部硬度,如同杨树、泡桐树的树疤,因生理机能损失而出尖,疮痛加强了局部硬度,但其它部位似杨树、泡桐的树枝、树干,并不都如树疤处的坚硬。我们的内在机制转变,则如 
  同紫檀松柏一样,虽长的不如杨树之类的树种快,但内部整体坚实如一。如果为了速成,当然 
  可以去操拍打,但必须放弃结构的练习,因为二者是矛盾的,结构需要连通放长的整体劲力,而一操打则筋肉无不回缩.


(三)、大多实战拳派都是靠躲闪或硬抗(受拳能力、对方的进攻 
  进来力)而结构虽然也偶有此种情况发生,但其训练的要求则是使习者自身成为一个弹簧体似 
  的坚状整体拱形间架,整体拱形内蕴椭圆、三角等科学间架,但优于这些间架。笔者专门去观 
  瞻过闻名世界的赵州桥,京广铁路未通之前,此处为京广大道,每日车水马龙,人挤车压,仅乾隆南巡路过此桥时就有三百多辆重载之车通过,但其历经千载却完如无损,世界各国无不称 
  为奇迹,此桥建筑除采石寻料严谨,施工精细外就是利用了拱形的原理,被世人公认为第一座拱形石桥。结构拳法的训练会使习者的内在骨骼间架成为“七节拱梁”使对手和巨力击打自身 
  分解并达于地下,并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将施力对手冲起而使其失重。其它拳种的发力路线是对折的直线伸缩或画圈,无不是靠局部加速、肌肉收缩和振颤来完成的,而结构拳法的发力却是周身无处涨伸情况下的松静状态,而且所有拳法的路线都是椭圆轨迹的统一。(四)、在传统拳派中,也有练习站桩和做拳要求一致的拳种,但要领和目的同结构拳法大不相同或不完全相 
  同,有的是为了练气(实际是憋气),有的是为了扎马(把双腿定死),还有通过站桩刻苦训 
  练,好不容易使整体连通或几个部位凑整,但一单操或实搏就失去了桩的要领,自然也就失去 
  了整体间架,盲挥乱踢也就没有整体力了。这就造成了站桩同发力、步法等练用同站桩脱节。而结构训练的各种变化是拓朴变形。对抗之际,对手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力的时机、角度、部位也是在变化的,死持一桩而搏则必败无疑,但变化应是内在间架,威力不变的前提下随机随 
  势随意自如变化的,此谓拓朴变形,如铁水、玻璃浆等倒进不同形状的模具内冷却后可以形成 
  不同形状的成品,但如果因种种原因冷却后的成品内部晶格或化学分子式不符合工艺要求则为  
  破坏性的变形,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种形状的东西,但内在物质机能未变。玻璃杯有方有圆,有 
  大有小,各种形状都为拓朴变形,但残缺或漏水,甚至摔坏均为破坏性变形。结构拳法的任何变化必须是拓朴变形,每步一桩,每拳一桩,每动必桩,拓朴简称橡皮薄膜几何学。









2  、    摇子午训练功法:  

  摇子午是卢氏结构由静到动的最主要的功法是结构拳法在运动路线中功力增长的总则。首先    
  站好反冲势,我们在法心鉴中提到反冲势内含浑元和抟气二桩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浑元桩和抟气桩功力的应用之势。三校归一就是要把周身上中下三盘的横向经络在放长拉伸后再使其形成束状,这要靠撤气,抟气来完成,这就是一束浑元气贯通,在反冲势中要体现此内涵要领。反冲势上体不变,步距向前再加大两脚距离,小腹随势下掖,以脊柱督率全身反称而动,脊柱作立圆转动躯干,由四十五度变为十五度,双手臂上升前伸,随身体做反称的立圆。也就是身体向后,向下而手向上向前,身体向前向上,手向下向后回收,下肢随之挣拉和关节旋转,阴阳两面的相互交替,下气可使周身上虚下实,也就是自身上举展放的双臂已不感费力,对手冲杀之力可传递到地面,周身左右两侧相互交错,倾压随时发定力,寸力一触击出对手整体,这就是二分整体阴阳明。有的读者看到此处,肯定会有似曾相识之感,极个别的人还会说:“我们所习拳种也是划圆,也是螺旋运动。”不错,有的拳种的理论或功法的确已提出过螺旋和孤线运动,但其距卢氏结构的深度还差十万八千里,下面的内容是所有拳种从未认识到的,如果的话,那只有两上原因:一、从这本教材上抄的原文或把  2  改为  1+1  之类的创编。二、学了卢氏结构的功法。希望各位朋友日后明辨和作证。(在此要说明:王芗斋先生等极少数登峰造极者身上晚年已明显体现但内在机理未留下文字)。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高标度看——即“最优化理 论”,整体劲力的运动轨迹应是“十五环节”(手  2  前臂  2  上臂  2  股  2  胫  2  足  2 
  头  1  胸  1  腹  1  )十五个重心共同组成的综合轴向的椭圆轨道。以“摇子午”为例:脊柱、头顶、四梢如撑在一个略似立着轮转的“飞碟”或橄榄或禽卵的薄壳中,从我们的间架中不难体会,双手双腿撑抱和身裹的对角形成一个菱形对角,而上下左右前后的六面立体撑力才能使同身撑满薄壳,在转动中双手臂、双腿分别和身体形成的菱形会出现长、短的变化,但菱形的内角度的和使终不变,这就 是三维空间菱形变。摇动时,或使身体触壳部分迫使薄壳轮转,或使身体触壳各部紧撑薄壳使人体和薄壳成为一体向轴向(俗称斜向的立圈)一起碾压;这里头、胸、腹三个环节各自的斜向立圈,轨道是三个斜向立圈,而各圈轨迹的起止点略有交错手和前臂两个环节的重心轨迹,    
  异常处不太明显,而上臂和手、前臂则有特殊表现(这是关节特有的形状决定的),摇动时,上臂重心轨迹呈横圈似的轨道,统一处在于上臂中段靠近时部处(这是上臂重心位置)在看来是横圈的动转下,实际横转之中已是随着身体总体的斜向立圈做出统一的由前向下,向后,向上又向前的斜向立圈运动了,腿部同理,随各关节的特有形状,尽管转动范围各异,身体总的大圈之内有各环节组成的小圈,小圈之间彼此轨迹同行而起止点不同,形成了一对对的“阴阳鱼”,四肢各圈与躯干之圈也形成了“反称”(丹田轨迹是小于各处的)这就是人体内部运动轨迹上的一幅淋漓的“太极图”(现在的太极拳运动对此可以说是门外汉的)。按照这个图做发力时,肾部自然会朝向所发方向,上体这一侧的肾部自然呈出略突之形,就不需要外加一个“突肾”了。至于肩胯的互争和变面就上述,十五重心轨迹圆满时,即是肩胯互争面转的最优境界。关于发力的最优化,应是“斜向立圈的连续轮转橄式的薄壳的哪一面孤面某点,上有冲杀力量,即从受力相反方面将孤面收缩近平(使原有的圆凹了)的同时,原来斜向的立圈仍是接着不停地转,即如似小铁块投击已转动的砂轮相似。”可见,我们的发力是旋转切削,压轧之力,这样周身各处随时地都可发出重拳。摇子午是内在运动训练的核心功法,它贯彻了习者的拳学生涯的始终,其外形虽未大变,但其内在要求却随着功法进境而不断深入使习者日感艰难。我曾研习过多种拳派和功法,确也见到过“身体作立圆,平圆,斜圆的整体运动”的少有真知灼见,可惜的是研求者虽皓首穷经但未有缘亲见到真正个别妙手身上的表现等原因而仰钻莫入。在此请大家先作个试验——以全身做竖圆转动打出一拳,再以日常习惯出拳,试验结果肯定是两种打法的劲力大小差不多,甚至画圈的身体后坐力还减轻了拳力,这是因为肩未松开和整体没有连结放长弹力不足所致。所以 摇子午的要领是:“重力躯动,脱肩过重,三维争拉,关节反称。”太极拳也主张圆,也讲绷劲,但大家可留意一下全国的名家动作和该拳前辈留下的拳照,不用一一细看,只看起式即可    
  ——都是目随手走,手随身动,而且身起手高,身落手低。连一弓也拉不开,要拉开一张弓,最少也需要把弓的两端相争相合,身与手相争相合……,如果都朝着一个方向用力,连项羽也拉不开一张小弓,故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身手反称(长手抽身),即身起臂落,身落臂起。 

再请大家作个试验,抬起右臂,让肘部划个横圈,再抬起右腿让膝部划个竖圈,试验后大家    
  就会明白所谓周身划横园和竖园都是想当然,实际上肘部根本划不了横圈,而膝盖也划不了竖圈,这没办法,是生理决定。摇子午的运动轨迹是总重心自转,各关节按各自生理结构特点自转,在此还要说明,脊柱和和肩、髋关节是可以随总重心的转动而趋方相向的,但其在空间位置不同,所呈轨迹也甚规则,我们知道太阳系中九大行星都是围着太阳转动的,但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如:地球),不然就不会有日夜的现象,人体运动亦然,各大环节以丹田为总重心,在公转的同时都在自转。这才符合阴阳之传哲理,如果喻以现代说法摇子午的轨迹是一幅天体运行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在这里还要强调:摇子午时各关节均为相互反称运动,单一骨骼自身两端也相互反称,每关节两端在运动时都呈太极图中的黑白阴阳鱼轨迹,而整体则是一幅标准的立体太极图。(不能牵强附会,必须真正作到达标)如此轨迹运动,整体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向心的平衡系统,同时,此项训练使身体各部肌肉又加大了天然长度,使肌肉强度更加增强,作好了一触即发的准备。    
  而且是发力的最佳状态,可以随意由此子午线发施各向劲力。由于全身各骨骼关节反称,路线    
  也是圆就形成了独特的连续不断的发力机制。    
  随着功法体认的提高和功夫的增长,应继续深入三连六断的练习,深入需先体认整合六分三维的交替机制。先体认上体上臂与下肢的分化动作(上下);继而再体认整体腹背两面的分化动作(前后);再体认整体左右的分化动作。    
  三连是借用太极图中乾卦(三)符号来代表拳法中的囫囵整体劲力;六断是(三三)坤卦符号,代表分化的劲力。三连力和六断力是卢氏结构的专用术语,三连力指整体劲力的连通放长后的威猛劲力,历代具有此功力者已属廖廖。只有具备了三连整体力以后,六断力的分化训练 才能搜出骨力而整体不散。   


3  、摇旗  

  反冲势站妥当,胸腹为一块整皮向下撤,以腹股沟为底边,左肩胛骨同大臂的重心点和小臂的重心点相争(意念中如同右大臂重心点和右小臂重心点上各系一条橡皮筋,另一端系在左肩胛骨;左大臂和小臂的两个重心点亦有橡皮筋相系,另一端系于右肩胛骨),同时再设想左肾部有一橡皮筋同右手腕相系,右肾部有一橡皮筋同左手腕相系。总之,身体各部都有一如反冲势要诀——依从地心引力,关节定位,互反屈伸,互让牵引,互为固定。然后再用总重心摧动两臂螺旋转动,意念中如摇旗撼树,此功法训练同摇子午一样会因周身蓄涨之势而出现波动。同时又是综合轴相的螺旋。其目的是训练整体的速动体势,并增加“两臂如固,专摇其身”,也就是两臂如固定在空间,两臂的各重心自转,将躯干当作两臂摇动起来,日久功深,自能使身法达到最高境界。


4  、中指拔纲十二势  

  以抟气势站妥,周身筋骨放松涨大,将双肘固定,然后以中指挑领周身大筋(为拔纲),肩 、肘、腕、胯、膝、踝(包括左右两面)十二关节松活协调的转动,身形由高难度而低,再由低而高,如此反复训练,可洗开全身关节之量。    
  练此功法需注意以总重心带动身体各部运动,周身筋骨拉伸量不能回缩,各关节必须松柔,    
  内在的拢、勾、提、戳、崩、塌等劲力必须连贯一气,不许破体露形。待将各关节洗开后,动作外形由大动变为定位似的小动而各关节之间以脊柱弹射带动躯干,使关节内部产生共振,周身大筋随之鼓荡,则为“金鸡抖翎,”“脱身幻影”之表象。 


5  、步法  

  卢氏结构的手法(包括掌法、拳法)和腿法(包括步法和踢法)都是统一于整体身法和整体 劲力之中的,以上训练实际上包括了手法和步法的训练,如果将步法的动作从整体中分离出来介绍,则必形成其它搏击术中招法和单操训练的误导,所以在此只能述其环枢。主要步法有鸡行、鸟跷、马踏、单、双炸步等。以点、划、擦、蹬、铲、锉等结合运用,训练总的原则是以脊柱主动躬送,上肢相应配合,二分整体,半边如双轮升降运动,腰背带腿,束腰而动,胯部 转运,膝先到位。下肢的要求非常严谨有序,在此以虎射步为例:躯干和上肢的运动轨迹是从反冲势变为子午势,下肢随之完成下述动作:勒胯后高前低,折叠(大腿根)吸胸,出腿不出 体,大腿互错,前腿胯撬膝,膝顺势前顶,足拿起勒足足踝,小腿顺势射出,同时坐颤后胯,    
  注意整体协调一致,落身不落腿。左右互换反复练习。无论和种步法其外形虽异,但其内在要诀注意是一致的,尤其注意任何步法均不许有锯齿式的起伏。   

談意拳 
內容: 1 、姚承光先生談意拳研究總則   
2 、姚承光先生談意拳樁功   
3 、姚承光先生談意拳試力   
4 、姚承光先生談意拳摩擦步   
5 、姚承光先生談意拳發力   

下篇目錄未到手 ... 

開始轉載謝永廣師兄為姚承光老師整理的文章 . 

作者:谢永广 
手机: 13131065018 

前   言 
笔者自有幸随姚承光先生学习意拳以来,多次聆听先生讲拳,先生言词中肯严谨、实事求是,对意拳的原则原理进行了科学系统、唯物辩证的阐述。征得先生同意今特整理成系列文章,以飨读者。本系列主要包括:意拳研究总则、站桩、试力、摩擦步、发力、试声、推手、散手、意拳根法、意拳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最全面权威的向大家展示了中国意拳。囿于笔者水平所限,故先生珠矶之言,难免有所疏漏和饴误,敬请各位老师和朋友指正批评!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系列之一 

端   正   态   度   务   实   创   新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研究总则 

姚先生认为:意拳是一门学术,研究意拳要遵循唯物辨证的态度,科学系统的方法及容纳创新的精神,从整体上去认识、学习和发展意拳。 
一、用唯物辨证的态度去认识意拳 
近几年来,意拳界出现了许多诸如“发放外气”、“隔空打人”、“特异功能”等神秘说法,也有人推出了“技击十八法”、“三十六法”等所谓意拳“绝招”,对此,姚先生进行了客观地评价,他说,意拳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术,其自创始以来,就摒弃了一切唯心迷信的糟粕,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意拳的原则原理中,如“松紧矛盾”、“动静互根”、“推拉互用”、“遒放同一”、“顺力逆行”、“斜正互参”、“刚柔相济”、“进退吞吐”、“单双轻重”等等,都充满了唯物辨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在意拳的发展历史上,即使是王芗斋、姚宗勋两位宗师,也都不会“发放外气”、“隔人打人”,更不会什么“特异功能”,上述说法完全是对意拳的神秘化,是意拳极其反对的,因为它违背了人体力学原理。根据牛顿力学定律:任何事物,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要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必须对物体施加压力。而所谓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在意拳的推手实作中,前提都是在双方肢体相接触的基础之上,使双方的力互相作用于对方,才能使杠杆、螺旋、斜面、刹车等力得以正确的运用。 
“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任何一门拳术的精华,全在于其原则原理是否合理,而不在于其外在形式表现如何,就如发行的硬币一样,有了一分、二分、五分,就没有必要再去发行三分、四分、八分,要知拳术之法“一势可变百千势,百千势而归于一势之基”。所以谈到意拳之法乃是拳学原则原理之法,全身之大法,如何培养发挥人体本能的训练之法,而非枝节、片面、局部的动作所能成就之小招法。对此,芗老也曾愤言:“然则拳道之丧失,岂非拳套方法为之”,故“技击十八法”“三十六法”等所谓意拳“绝招”是根本不存在的。 
而意拳界之所以出现“神秘言论”和所谓“绝招”,乃是宣传者本身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而将对意拳真意之一知半解以“神秘、绝招”代之,来表现自己的“高深莫测”。 
平时有很多学员问姚先生在教学中是否保守,先生讲,保守的老师没有真功夫,没有真才实才。他的东西不多、不深、不细,生怕教完后就没有东西说了,所以故弄玄虚,吊你的胃口。先父姚宗勋先生曾讲:“我的东西如同宝库,有能力的你尽管拿”。意拳并不神秘,高不可攀,但也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所以,即使手把手的教,限于个人悟性、品性,刻苦程度、勇气身体素质等等,尚难以保证其能完全掌握,苦再保守,那么武术如何传承发展? 
总之,姚先生始终强调:意拳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术,面对学术问题,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严肃认真,不可急功近利、神秘保守。同时意拳爱好者也不可迷信盲从、随波逐流,而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唯物辨证的态度去客观的认识意拳,将科学系统的功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练拳首先要明拳理,明白了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意拳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2 、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去学习意拳。 
“科学系统,严谨规范”是姚先生始终遵循的教学训练原则,先生认为,学习意拳要倡导科学的理论方法,系统的训练程序,严谨的教学态度,规范的姿势间架,将意拳整个理论技术体系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展示于每一个学员,使他们学起来脉络清晰,有条不稳、从而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与条件反射。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学习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就是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这需要一个健全的中枢神经系统,只有不断运用正确方法强化条件反射,完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动作自动化,形成正确动作定型,才算掌握了此项技能,而此必须以“科学系统,严谨规范”为原则,否则,容易造成错误的动作定型与条件反射,使人误入歧途。 
在教学上,先生打破了传统民间拳师“禅宗喝悟”般的点拔式数学,采用现代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层层深入,通过生动的讲解,标准的示范,把抽象的意拳变为简单易懂,便于操作;训练上先生主张全面整体发展原则,认为站桩,试力,发力等基本功都是在不同状态下求取与掌握浑圆力,故应以精神假借意念诱导为核心,将其同步进行,有一定基础后则要把实战训练提上日程,在变化中继续求取掌握浑圆力,培养学员的反应能力。同时还要练习跑步,跳绳,发力、推手、散手实战对抗等身体素质,以提高耐力,速度及协调性。总之意拳注重实践,一切功法都以实战为宗旨,而实战能力的提高是神经机能的改善,身心素质的增长及运动技战术的自动化,所以必须遵循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使三方面有机结合,全方位提高整体素质。 
学习意拳无快捷方式,假如还有那就是:正确的方法 + 明师指导 + 个人的悟性 + 胆量 + 身体素质 + 刻苦,六者缺一不可。 
3 、用容纳创新的精神去发展意拳。 
姚先生多次强调:在学习意拳的同时,更要多的接触一下各门派的功夫,取其精华,为已所用,切不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芗斋先生当年接触拳击以后,发现其很实用很科学,于是便大胆的采纳吸收其有用成份。后来在先父姚宗勋先生的努力之下,不仅使意拳的技术体系更加完善,而且又将西方搏击术中的拳靶、沙袋、护具、拳套等器械大胆的引入意拳训练当中,当时某些武林人士对此颇有分歧。其实任何学术都需要不断的发展,发展是在不断的吐故纳新中前进的。实践证明先父的作法非常正确,拳靶、沙袋的引入能增强拳头击打人体时的适应性,护具、拳套则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并能施以重拳,在不伤及人身的情况下体验真实的搏击。从而极大的丰富了意拳的训练体系,提高了训练效果,这无疑是中国武术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 
当谈到“筋骨训练”问题时,姚先生说,所谓“筋骨训练”是芗老早期不成熟的观点,晚年的芗老就不在提及此法。“拳术本无止境,何来大成之说”,任何一个有成就的武术家,一生都是在孜孜以求的探索,不断的吸收、舍弃,至使自己的拳术体系逐渐完善。其一生的早、中、晚期,对拳术的见解是不同的,应该说晚年的观点是其最成熟的“作品”。至今有人抱着芗老早期不成熟的“作品”津津乐道、奉为神明,乃是不懂意拳历史,不懂学术发展过程所至。无可否认,芗老早期的筋骨训练在当年的确风靡一时。但只能说明其适应当年社会环境中武术的特点。然而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抛弃一些不适合自身规律的东西,社会如此,拳术亦然,都具备一定的时代性。在如今高科技操作的战场上,如果我们仍挥舞大刀长矛,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拳术贵在创新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特征。现在,意拳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已推出了《意拳散手竞赛规则》和《意拳推手竞赛规则》,并成功的举办了两届意散手比赛和两届意拳推手比赛,这是意拳走向职业化所迈出的具有探索性与开创性的一步,相信不久的将来,意拳必将以“中国实战拳学”的姿态走向国际搏击擂台。




先生十分强调:意拳发展到今天,已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王芗斋和姚宗勋两位先生已将“中国意拳”这面旗帜高高树立起来,作为意拳传人我们任重而道远,希望诸意拳同仁不要再纠缠于个人恩怨与历史问题,不要再急功近利、神秘保守,而应端正态度,深研拳理、实事求是、精成团结、勇于实距,为弘扬国萃、发展意拳而奋斗不息! 

下一篇是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系列之二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桩功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系列之二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桩功 
谈及意拳站桩,先生常常这样讲父亲姚宗勋先生说:“如果你明白了站桩之内涵,意拳就弄懂一半了。”可见站桩实为踏入意拳殿堂之不二法门。 
意拳站桩的重点应为精神假借,意念诱导,即意念,因为任何人体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作用于骨骼的结果,而神经系统受精神意志的控制,因此精神意志的影响是首要的,故意为拳术之魂,意念活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与功夫成正比。但如果只重“意”而轻“形”,拳术则成了水月镜花的空中楼阁,所以,正确的意念诱导结合严谨周密的姿势间架,才是桩法之正轨,芗老所谓“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是对桩功高级阶段的要求,初学者切莫盲目效仿。 
意拳站桩在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三原则指导下,根据练习目的和作用可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 
练习养生桩的主要目的是在良性意念诱导下,培养身心的放松(松而不懈),其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换劲:即去掉人体局部、僵紧、注血之力,为日后练习技击桩的松紧转换打下基础;二是健身:身心松静,大脑细胞得到充分休息调整,中枢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增强了对内环境的感受性,通过生物反馈对机体进行调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以达强身之目的。 
在掌握了养生桩“松”的感觉之后,则要由养生桩向技击桩“松紧”的转换过渡。意拳认为:“松、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诸如力量、速度、协调、耐力等运动素质无不受人体肌肉松紧的制约意拳全部的训练内容就是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松、紧”的问题,所谓“松、紧”即是肌肉的松紧,又是精神,心理的松紧,而首先是精神的松紧。 
技击桩“松紧”转换的目的就是培养争力,即浑圆力,争力的培养首先从自身开始,有一定基础后再进一步培养自身与外界之争力,最后将自身与外界争力溶为一体,达到精神与肢体,肢体与外界的高度协高统一,这个统一过程就是在技击桩松紧转换中由摸劲的形式来完成的。 
所谓摸劲就是以舒适,协调,意力饱满为原则,松、慢匀、去揣摩、体会站桩中松紧转换的力量,并要随时注意站桩时,松与紧都不要过度,过松则力懈,过紧则力僵,造成反应迟钝不灵活,发力不脆,人也容易疲劳。不同阶段的模劲应配以相应水平的意念诱导,要突出意念诱导的真实性。

技击桩摸劲的形式主要有: 
1 、前后、开合、上下摸劲,此为摸劲的初级阶段,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主要培养自身争力,以小范围意念假借入手。 

2 、打乱程序摸劲:此为摸劲的中级阶段,没有固定的摸劲方向与程序,在自身争力建立的基础上,加强自身与外界相争,此时意念应逐步放大、放远,使身体与外物相连。 
3 、六面力同时摸动:此为摸劲之高级阶段,已没有任何程序,周身鼓荡,松紧转换频率极快体内产生高速极小的颤动,已达“生生不已之动”状态,周身如高度旋转的陀螺,以物击之触之即飞,精神意识高度集中,随时控制全身各部神经肌肉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刺激皆应感而发。此时意念周身与外界乃至整个宇宙溶为一体。姚宗勋先生曾精辟的描述为:“神游物外,力在自然,形以有无,意含宇宙。” 
摸劲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1 、如感紧张或疲劳可暂时停止技击意念,换以养生意念加以调整放松,缓解后可继续进行摸劲。 
2 、站桩时间长短要因人而异,一般情况,有基础者可左右式各 30 分钟,站桩时一定要求质量,而后再逐渐求数量。 
3 、站桩时要求遵循舒适得力,均整协调,意力饱满之原则,用意不用力,要细心和有规律的去体会摸劲的感觉,切忌浮燥,一带而过,而影响练习效果。 
技击桩整个摸劲过程从有程序到打乱程序到最后无程序,在精神意识高度激发之下,就是要逐步适应实战时随机随势有感皆应的状态。 
根据实战时的各种情况,技击桩训练的形式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浑圆桩是技击的基本预备姿势,即准备向前发力的蓄力阶段,其手心向内,形如抱物,力量撑三抱七以练习撑抱力为主:平抱桩手心向下,是由浑圆桩向前发力,手与前臂拧滚而发力时所形成的姿势,,以练习下按外旋的力为主,撑托桩手向前上方,是正面发力最后落成的姿势,其侧重于推拉撑托之力的练习:勾挂桩侧重于勾挂及前指劲力的练习;鸟难飞桩为技击的高级桩法,其侧重于松紧转换的频率反应的练习;伏虎降龙等大式桩,一是为了强化腿部力量,二是为了应付技击中的特殊情况,经过这种特殊练习,在步子大、姿势低或拗步不顺的情况下,同样能做到步法灵活,发放自如;独立桩主要是强化腿的发力,是腿法练习的基本功,坐式技击桩也是在自身不得力的情况下,培养身法步法的舒适自如灵活多变。 
以上桩法,初习应以浑圆桩为基础,在摸出浑圆力之后,可练习平抱、撑托及勾挂,鸟难飞等,练高式桩有了相当基础后,可进行大式桩及独立桩、坐式桩练习,每一种桩法都要适当的练一练,以培养自身在各种情况下的应变能力,但应以一、二种桩法为主,兼习其它。 
最后姚先生强调,意拳站桩就是在精神假借,意念诱导之下,通过松紧转换的摸劲,来培养强化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平衡均整的拳术的力量浑圆力(争力),求取浑圆力是练习技击桩的最终目的,浑圆力是意拳整个训练体系的核心。 

接著是 ......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系列之三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试力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系列之三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试力 
通过站桩摸劲,周身对浑圆力有了初步感受和体认后,进一步则要练习试力了。姚先生经常强调:“站桩是基础,试力是关键,它的范围最广,难度最大,在意拳整个训练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技击能力的强弱和试力训练的关系极为密切,故学习意拳要给予试力以足够的重视”。 
为什么要练习试力呢?因为站桩是在身体位置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培养和强化浑圆力,而当身体一旦运动起来,浑圆力就会消失,重新调整好桩架和意念后,周身又出现了浑圆力。姚宗勋先生曾言:没有浑圆力作为学习拳术的基础,就谈不到如何掌握技击的功夫,可是我们不可能在站着不动的情况下去进行技击格斗,而应将站桩中所获得的浑圆力充分调动起来,在身体处于激烈动荡的状态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由静到动的转换过程,就由试力来完成。试力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周身动起来之后,运用意念诱导,精神假借,继续摸索,培养和强化拳术中的浑圆力,使肢体在位移状态中仍然能够体会到均整饱满之力,并运用自如,为下一步随机随势任意发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来讲,试力也是检验站桩质量优劣的标准,站桩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试力的质量,反过来,试力又直接检验了站桩,从这种意术上讲:站桩和试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试力是站桩的放大。试力是站桩向空间的延伸。 
初习试力,要遵循自然,柔和、松缓、细微之原则,要求周身意力均整平衡。骨骼支撑,关节松灵,筋肉驰张,有以松非松之意。在意念诱导之下,细微地去体会周身在大气中如抽丝般的缓缓运动,动一处则要为整体动着想,即“周身一动无不动”此时随着动作细微深入,精神意识也要越发集中,意力不断,周身自然。 
无论站桩还是试力,在其初级阶段的摸劲中,最忌快速急躁,因为意拳重精神重意感,肢体运动快了,思想上急躁了,都会使摸劲的体会和认识漠然滑过,其效果会很粗糙,而影响了浑圆力的培养与运用。初级阶段的摸劲一定要细微缓慢,越细越慢越能促使精神意识和周身各部位的有机结合。 
初习试力,由于手的感觉灵敏,故在体会外界阻力的摸劲中可先从手开始,待手上有了感觉之后,就要逐步用全身在“徐徐”、“缓缓”、“微微”等抽象体认中去品味试力的妙境。 
试力时,无论用何种姿势和意念,在向前运动时,则随时感觉有力向后指,向后则反,上下、左右亦然,此即前人所谓“顺力逆行”之意,其目的在于培养强化身体各部位在不同运动状态中的争力感,为日后在接触对手时,应感而发打下基础。 
试力的训练方式可分为: 
1 、定步单式试力:即一开始先进行单式练习,如先练习平推试力,熟练后可练习开合随即扶按球,拔水等等此目的为日后定步综合试力创造条件。 
2 、定步综合试力:即在单式练习的基础上将各单式试力打乱顺序,再综合起来进行练习,如一上来是平推,随即是开合,紧跟着扶皮球,随即是拔水,此目的是为了适应定步推手时的各种变化。 
3 、走步(进退步)单式试力:即将试力与走步(摩擦步,即腿和脚的试力,下一章作具体介绍),结合起来进行单式走步试力练习,其目的是为走步综合试力创造条件。 
4 、走步(进退步)综合试力,即将各种试力打乱顺序再综合起来结合走步进行练习,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活步推手及散手的各种变化。 
在走步试力动作协调,自如之后,就可以随意进退,如进一步,退一步,退一进二等等,此练习熟练后又可进行左右迂回变步试力练习,总之可随意变换姿势及运动路线,避免单调有意识的安排顺序。 
当我们在细微缓慢的运动中体会到了浑厚饱满之力感后,就要打破蕃篱,变缓动为速动,大动为小动,即缓、速、大、小各种运动都要练习,进而可将各种节奏顺序打乱,因为技击时不可能事先安排好再施以较量,其快慢缓疾,闪展腾挪各种情况都可能遇到,所以整个试力训练的劲力节奏要以缠绵为主参以悠扬顿错,要有随机随时一触即发之势以接近实战的需要。 
试力达到高级阶级以后,无论其节奏变奏变化如何,周身都应意力饱满,均整协调,舒适得力,意到力到,意力不分,最后连“试力”二字也在意念中消失,即前人所谓“力量在身外去求取,意念在无心中操持”达到自然而然之境。 
对于试力,姚宗勋先生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试力时,神态如空中旗、渊中鱼,空中旗飘摆无定,惟风力是应:渊中鱼形似微动,实则因波浪所动”。绝不是蠕动。 

跟著的是 ...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系列之四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摩擦步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系列之四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摩擦步 
“察来势之机会,度已身之短长”,说明实战中双方距离控制的重要性,而距离的控制需要用步法来调整,所以姚先生对我们讲:“实战时,双方始终处于动荡之中,期间的距离也是变化无端,为了施以有效地攻防,则必须依靠步法的移动,来随时调整自己与对手之间的距离。好的步法应该是灵活、准确而富有弹性,能够有效地控制实战的主动权,为随时随地发力创造条件。所以攻防动作的实现,首先是从脚步动作开始,即步法的移动是一切动作的先导。而技击步法的训练,不同于一般生活中自然习惯的走跑窜跳,也有异于体育运动中的跳跃或奔跑,它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专门的脚步动作。古拳谚中:“宁传十力,不传一步”、“手到步也到,打人如玩笑”就充分证实了步法在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意拳的基础步法训练称为摩擦步,即在移动步子时,运用意念诱导,使脚与地面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与地面不停地摩擦着前进或后退,并体会其中的争力感,故也可称其为脚与腿的试力。 
初习摩擦步同样要遵循自然,柔和、松静细微之原则,要求周身意力均整平衡配以意念诱导,在脚与腿缓缓移动中继续摸索拳术中的浑圆力,并与上身有机结合,作到“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之周身运动。 
摩擦步的基本练习方法,可先从立正姿势开始,首先凝神涤虑,两眼注视前方一个固定目标,两膝微曲,两手左右分开,手若搭扶在栏杆上一般,以保持身体平衡(此乃假借,切勿真扶),以先行左脚为例,设想左腿、左脚的全脚掌包括脚跟同时在身体的带动下缓缓从烂泥里发出,为了防止鞋子被烂泥粘掉,可设想后腿膝盖上面似有细绳往上拽,协助整个腿、脚从烂泥里拔出,脚掌和脚心似踩一小圆木棍,缓缓地往前滚动,在往前滚动的同时,还要设想往后滚动圆棍,始终使力量处于矛盾状态,当迈出的左脚膝关节将要伸直的时候,向左斜前方落步,即左脚往外移两个脚掌的宽度(大约 20 公分左右),脚尖先着地,然后脚掌和脚跟再落地。此时,身体重心开始慢慢移到左腿上去,左腿膝关节稍微弯曲,待身体重完心完全移到左腿上后,再开始将右腿、右脚慢慢从灶烂泥里拔出,要求与左脚动作相,方向相反,后退步练习与前进步练习亦然。 
对于上述方法的动作要求,可总结为四个字“提、蹬、扒、缩”。是指膝盖,蹬指起脚时的动作,扒是落脚时脚趾扒地之意,缩为脚心微缩。 
有了上述基础,下一步练习则要求前脚(左脚)往前滚动圆棍时,不单用前脚滚,而是借助于后腿(右腿)和身体的力量把腿和前脚催送出去,膝关节将要伸直时,不忙于落脚,而是用后腿借助于腿和身体的力量继续催送前腿和前脚,使其在这种催送的力量下,向斜前方滑动大约 20 公分左右,落地后整个步长要比基础的步长多出一些距离,右腿练习同左腿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后退步练习亦然,此即为摩擦步的大式走步练习,目的是为了增加步长和腿、脚蹬力的培养,适应实战时的特殊情况,此练习应配合大式桩,以增强腿部的力量和稳定性。 
以上练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1 、初级的脚踩木棍趟泥而行的意念熟练后可进一步的设想腰部以下全都浸没在烂泥中,烂泥的稠度要增强,脚如铁犁一般插入地下,行走时意念假借腿脚艰难的趟着很稠的烂泥,而脚则将土地翻起道道犁沟,此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脚和腿的阻力感。同时又是全身的整体练习。 
2 、要注意体会“身如线吊系”的感觉,始终保持身体中正,不可因侧重于腿部练习而影响了身体的合理位置,导致身体的偏倚和不稳定。 
3 、要注意两腿的左右均衡,感觉薄弱的一部而应加强练习。 
4 、在进退练习之前,可进行定步摩擦步,或定步提踩(提脚下踩)、提踏(提脚下踏)、后淌提膝等辅助性练习,以增强腿、脚的力量和平衡。 

5 、无论是进退,还是打乱程序和节奏,两眼始终要注视一个目标。
芗老在论及步法时曰:“有定位者,步也。无定位者,亦步也。如前足进,后足随,前后自有定位;以前步做后步,以后步做前步,更以前步做后之前步,以后步做前之后步,前者自无定位矣”。 
所以在进退步,(包括大式走步)练习有了相当基础后,进一步我们则要进行打乱程序与节奏的练习,步子或进或退,或整或半,或大或小,或匀速或加速,同时精神意识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当前脚踩着圆木棍在矛盾状态下,往前走的过程中脚要落地的时候,突然似有脚要触及石子或砖块,或一深坑之感,我们要敏锐地体察出异样感觉并能及时处理,将脚停住或收回(后退步亦然)要始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般,此目的是为了强化脚和腿在各种变化中仍能保持均整浑厚饱满之力,并相机而动,随势而变,不让对方察觉出自己的步法意图和行进规律,以适应实战的需要, 

接著是 ..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发力 ....( 上篇完 )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发力 
现在有些意拳朋友们片面的认为只要平时多站桩,就能练出周身无处不弹簧的爆发力,对此,姚先生强调:“技击不能用站桩之静及试力之缓相搏,只有将力量瞬间爆发,结合一定的攻防技巧,才能有效地打击和摧毁对方,故站桩、试力、走步只是意拳的基本功,其目的在于培养掌握浑圆力,为发力创造条件,而发力又是技击的基础,意拳的系统性就体现在其训练程序是一环服务于一杯,缺少或颠倒了哪一个环节,都会严重影响练习的效果。” 
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意拳发力是其训练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总结了各家拳术发力之所长后逐渐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发力训练体系,它认为力量主要源于以下四方面: 
1 、源于精神假借意念诱导所形成的神经系统高度激发状态。站技击桩时设想四周似有毒蛇猛兽相侵袭,同身毛发根根如戟,时刻准备与敌殊死搏斗,精神高度激发,一旦与敌交手则力之所触,石裂山崩,“夫战,勇气也”,没有大无畏的精神再好的技术也是枉然。而精神激发的真实性则是发力的关键。 
2 、源于后足蹬地的反作用力推动整体产生的巨大惯性力。技击桩摸劲时每一动皆是后脚下踩前蹬催动整体之动。此惯性力的大小取决于质量乘速度的平方。 
3 、源于周身各部在发力瞬间相争而产生的争力。周身争力越丰富,所发之力就越大,周身争力应以上下之争为主,芗老曾曰:“松紧之枢纽在于上下、上下相引为周身互争之法,”站桩试力时的摸劲与顺力逆行,都是为了培养自身之矛盾力,即争力也。 

4 、源于发力时全身神经肌肉松紧相互转换时体内产生的高速极小的颤动。其颤动的频率越快,产生的力量就越迅猛,连续,芗老所谓之曰周身鼓荡。生生不已之动。 
意拳发力要遵循自然松灵,均整协调状态,疾速爆发之原则,具体的发力过程包括蓄力和发力两部分,蓄力是未发之前蓄而待发之,它要求周身意力以松非松,松紧适度;发力是精神高度集中,在意念诱导下将内在蓄能待发之劲力,通过训练的手段和技巧在运动的状态下,瞬间从身体某一部位迅猛地爆发出来。 
意拳所发之力乃是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均整协调之浑圆力,又称整体力,所谓“整”是相对。“散”而言,散就是松的过度,是上下、左右,前后失去对称和争力,表现为发力迟钝,局部僵紧,周身不协调,而“整”是发力时调动周身内外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均整协调,瞬间极速的猛然一紧,愈紧周身就愈整,劲力也就越饱满浑厚,一紧之后应立即放松,以利再发,松(而不解)是蓄力,紧(而不僵)是发力,松紧互换组成了整个发力过程,其频率越快,发力质量也就越好,有道是“松紧紧松勿过正、虚实实虚互为根。”发力过程虽是瞬间,却包含了形体运动的多种力量,如整体弹力,肢体旋转之螺旋力,肢体屈折之三角力,骨骼支撑之杠杆力及外形间架构成的斜面等等,以上充分说明了发力是站桩、试力、走步等各项基本功的综合体现,没有经过基本功训练而练习发力无疑是本未倒置。 
但是有些朋友虽经过了基本功练习可仍然不会或发不好力,主要表现为: 
1 、发力时形不成高度的精神激发状态。 2 、发力前全身紧张肌肉凝滞,动作不协调,下肢拧转蹬力没有充分利用,上下肢脱节。 3 、发力时虽然均整协调但是作用力时间太长,没有加速度,形成推力而不是骤然之爆发力,故毫无威力可言。 
总之主要原因还是基本功不扎实和对发力技术要点认识不深刻,所以发力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发力时精神要专注而集中,意念才会要放远放大,要有“大气包寰宇,挥浪倦塑风”之概,要追求意念之真实性,诱导周身精神高度激发状态。 
2 、发力前周身似松非松,松紧适度。 
3 、发力时头似有上领,充分利用上下之争力。 
4 、发力瞬间要注意后脚掌下踩前蹬,充分利用蹬地的反作用力去催动整体。 
5 、身体发力部位在接触被发之目标时,设想如碰在烧红的热铁上,要求一触即发,一发即止,保证发与收的速度,根据力学原理:在作用力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作用与作用力时间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作用力时间增加一倍,作用力反而要减少二倍,故速度就是力量,发力时一定要迅猛极速,但又不失均整,连续。 
5 、发力时要结合试声,运用声波的振荡,弥补发力之细微不足。 
意拳发力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打,指在最近的距离和极短的时间里迅疾而集中的把全部力量发放到对方身体某一部分,接触的面积越小,其特点是透力越强大,催动对方重心力小,表现为对方位移情况不明显,但承受的打击力很大;二是发,指在打击过程中,接触对方肢体时加大了动作的幅度,延长了工作距离和时间,增大了与对方身体接触的面积,其特点是催动对方重心力大,而伤害力小,表现为对方肢体位移情况明显增大,而承受的打击力却相对减少。 
初习发力可先从定步发力开始,包括定步向前向后下及左右的发力,熟练后可结合步法进行不同方向的活步发力,有了相当基础后可进行高级阶段的随相随势发力,即自身发力点不固定,“周身无处不弹簧”,碰哪儿哪儿都能发力,所发之力能快能慢,经过的路线能长能短,动作能大能小,体位能正能斜,即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发出整体力,并结合“遇敌犹如火烧身”之精神状态,全力以赴。但这还不能说完全掌握了意拳发力技术,最关键之处是要通过推手、散手等实战检验,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提高自己的发力技术。 


意拳海外育新葩 
——姚承光先生意大利讲学纪实 
化荫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