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守信的名人名言:丰城民间故事(21)------朱熹与盛温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5:45:10

丰城民间故事(21)------朱熹与盛温如

丰城沙湖公园四面环水,中间一洲,因该洲湖光闪烁,风光秀丽,故又名小瀛洲。

历史上,此间有一盛姓村庄集族而居,故称为盛家洲。宋代时,时称盛杰士的著名教育家盛璲(字温如,江西丰城人盛家洲人。孝宗淳熙四年领乡荐,后以平乱功授奉节郎),创书院于本乡盛家洲——今沙湖公园即为原址。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字元晦,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婺源县城人)尝三度过访,曾在此讲学吟诗,沙湖旁原考棚院内曾有一碑亭,上面挂有一块:“朱夫子访盛杰士讲学处”横匾。
朱熹与盛温如交往甚密,诗书往来频繁,他曾有一首《访盛温如至盛家洲》诗记叙对盛温如的造访:
昔年闻说盛家洲,
今日从容过此游。
万顷波光涵宇宙,
数椽茅屋老春秋。
而盛温如也写有“朱元晦过访”七绝两首,一首诗为:
梅花树下三间屋,
挂壁枯桐尽日闲。
有客过门弹一曲,
断云残雪满空山。
另一首诗为:
苍松翠竹映斜晖,
野菊花开过客稀。
叶底黄虫作寒茧,
雨余蝴蝶满园飞,
从诗中看来,盛老夫子归隐之后,乃过着和陶渊明“躬耕自资”一般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记得小时候,老父经常和我讲朱熹和盛温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故事:
有一次,朱熹途经丰城,去看望在归隐后在沙湖旁盛家洲办书院的老朋友盛温如老夫子,他带着一名书僮专程来到盛温如的家中,二人见礼之后坐下,盛温如沏白开水招待,二人亲密地谈论了一个时辰,盛温如欲留便饭,朱熹因有事在身,便告辞而去。起身送行到了门槛边,盛老夫子停下步,长揖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不远送了,谨在此以心相送”。朱熹亦拱拱手,便带着书僮匆匆赶路。
一路上,书僮不时回头,见温老夫子站在家门口,不出门槛半步,心中老大不高兴,又不敢直说,只得跟在朱熹的后面走了。大概走了约二、六里地,见路边一个五里小亭,两人便停下歇息片刻,朱熹刚坐下,书僮便忍不住埋怨道:“那个老夫子真是的,我们远道来看他,他不留我们住也就罢了,好饭好菜总应该招待一下吧?可是他只是端一杯清水招待我们。也太小气了吧”。朱熹哈哈大笑道:古人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盛温如乃真君子也,他说以心相送,便不会欺瞒,他一定还站在那里以心相送呢。”书僮不相信地说:“不可能,他一转身就忘记了,说不定正坐在那里品茗喝茶呢”?朱熹说:“不会的,你去看看就会知道”。书僮回转身,就向盛家州走去。还没有到盛宅,远远看去,只见盛老夫子仍然在门槛边肃然站立,默默地以心相送。书僮这才心悦诚服地回去与朱熹一同上路。这个“以心相送”的动人故事,作为一段正人君子之间真诚结交的佳话,流传了千年。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本来是庄子的话。意思是君子之间的友谊清淡真诚,如朗月明空,小人之间不过是“酒肉之交” 虽浓烈甜蜜,但无情无义。庄子的名言世人皆知,是因为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谛,而古代圣贤学者正是如此实践着。
朱熹和盛温如的友谊传说很多,传得最广泛的要算家喻户晓的“买东西”的由来:

在京城的时候,有一天,朱熹去造访盛温如,刚到温府,适逢盛温如手提篮子上街。朱熹笑问道:“此刻你欲何往?”盛温如回答说:“上街买东西。”“买东西?”朱熹很奇怪,又问:“那么南北也可以买吗?”,“不可”,盛温如解释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木之类可以装在篮子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这篮子装不得水火之类,所以只能买‘东西’而不能买‘南北’。”朱熹听罢连连点头。从此,人们都把采购货物称之为“买东西”,而“东西”也就成了中国人对各类物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