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弗莱彻技能:中国美术馆藏品欣赏—油画(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7:58:51
中国美术馆藏品欣赏—油画(一)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馆  男人肖像    作者: 冯钢百   创作年代: 1919    规格:48×36cm    材质:布面油画冯钢百(1884—1984)是世纪初年最早到西方留学的画家之一,也是活跃于广东、香港等地的油画家。别名冯百炼,号均石,广东新会人。14岁广州当童工,师从袁述祖学习人像写真。1906年赴墨西哥皇城美术学院半工半读。1911年到美国,先后在旧金山、纽约等地研究肖像画,曾师从美国画家罗伯特·享利学艺。1922年回国参与创办广州市美校,又与胡根天创办油画团体赤社。后到香港作画谋生。1949年回广州定居。 此作为画家早年出国留学时的肖像习作,刻画了一位饱经沧桑的男子。有力的笔触,冷暖色的运用,与清末流行的中国“土”油画相比,它显示出西方古典写实画风的水准。  红海    作者: 颜文樑    创作年代: 1928    规格:17.9×25.7cm    材质:纸板油画颜文樑(1893—1988)是本世纪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风景画家。字栋臣,江苏苏州人。从小随父习中国画,1909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在日本画家和铜版画技师指导下开始西画启蒙教育。1919年与杨左匋等成立美术画赛会。1922年与朱士杰、胡粹中创办苏州美专,任校长。1928年,在徐悲鸿的鼓励下,赴法国巴黎学习。此画即作于赴法途中的海轮上。整幅画的色调为沉着的青灰色,衬托出穿云破雾的日光在海面上的倒影,几处深色的枯笔也看得出中国画笔法的影响。抵法后,在国立巴黎美专皮埃尔·罗朗士画室学画。1929年所作色粉画《厨房》参加法国春季沙龙,获荣誉奖。 少女像    作者: 关紫兰    创作年代: 1929     规格:90×75cm    材质:布面油画关紫兰(1903—1986),早年就读于上海日华大学,师从油画家陈抱一。1927年毕业后赴日深造。画作中透出东方女性的端丽和大方的气质,为三四十年代画坛颇富才气的女画家之一。后出国定居。 画家具有把复杂造型简约、纯化的能力,笔触粗犷、简朴、洗练,色彩明丽且多施原色,可看出她在日本留学时受到了法国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兼具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和造型。《少女像》为画家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洋溢着温馨亲切的气氛。画家所作以人物肖像为主,亦有静物、风景,且善于运用装饰性纹样,增加作品的节律感。 燕子双飞图    作者: 王悦之    创作年代: 1929    规格:180×69cm    材质:布面油画王悦之(1894—1937),原名刘锦堂,号月芝。台湾台中人。1915年东渡日本留学,后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师从藤岛武二学习油画。1921年毕业回国,担任北京美校西画教师。1922年与李毅士、吴法鼎等组织了北京第一个研究西画的团体阿博洛学会。1924年,王悦之在北京创办私立北京艺术学院并任院长,同时兼任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会导师。 1928年春,林风眠邀请王悦之出任国立艺术院西画系教授,《燕子双飞图》便创作于此期间。作品表现囿于环境的一位青年女性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作者有意采用中国画的线描为骨法,灵活地运用明暗光影塑形,而且从比兴思维、立轴章法、背景与道具的设置、油色薄涂等方面,无不体现出西画民族化的用心。     作者: 常玉    创作年代: 1930    规格:81×69cm    材质:布面油画常玉(1900—1966),本名常有书,生于四川顺庆。9岁随赵熙研习书法,后又随父学画。早年赴日本习画,1921年转法国勤工俭学,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研习油画,毕业后侨居法国。1966年在寓所中因瓦斯中毒去世。常玉擅长油画、水彩,油画受表现派和野兽派影响,但其作品更为简括、明亮,大多由浅色块构成主调,其间突出小块乌黑,颇为醒目。由于他画风独特,在二三十年代的巴黎已颇有名气,但这些好机缘并未被任性、敏感的常玉把握住,以致一生穷困潦倒。所幸的是,原预备40余幅作品在台湾展出,作品运到,人却谢世,于是这些作品被保存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了。 布鲁塞尔郊外风景    作者: 沙耆    创作年代: 1930    规格:80×99.5cm    材质:布面油画沙耆生于1914年,浙江鄞县人。早年曾就读于上海美专和中央大学艺术科,为徐悲鸿的学生。1937年赴比利时留学,1946年回国。因此沙耆的早期作品全部是国外创作的。这幅异国风光图表现的层次非常丰富,显示了画家成熟的油画技巧和写生激情。 奏出人间的辛酸  
 
作者: 余本    创作年代: 1930     规格:69×73cm    材质:布面油画余本1905年生于广东台山。13岁到加拿大当童工。1927年在加拿大安德里奥省艺术学院半工半读。1936年到香港,以授业和作画谋生。1956年回广州定居,曾任广东画院副院长。 此为余本前期的代表作,描绘了一位低头拉琴的穷苦青年形象,五官及大部分身体隐含在阴影中,恰好与这悲怆的主题相吻合。单纯的深色调和光的运用,看得出画家受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影响。此作曾入选加拿大全国美术展览及多伦多世界博览会。 台湾弃民图    作者: 王悦之    创作年代: 1930-1934    规格:122×52㎝
台湾移民图    作者: 王悦之    创作年代: 1934     规格:183×71cm    材质:绢本油画1934年夏天,对于亡国有着切肤之痛的王悦之,创作了大幅绢本油画《台湾遗民图》,希望藉此唤醒人们不要忘记台湾沦亡的前车之鉴。此画以类似庙堂神像画或“西方三圣”的构图,描绘了三位祈祷的台湾籍妇女,中间一人象征性地用右手托着地球模型,左手掌心如观音般绘有一只张望的眼睛。画家说那只眼睛是望着台湾的。作品的技法也很有特点,是用中国狼毫笔蘸稀油彩在绢本上细致完成的,平面造型和图案化的处理是画家油画民族化的又一尝试。画上的落款钤印均显示了画家深挚的民族感情。 1982年,画家之子刘艺将画家遗作全部捐献给中国美术馆。 西樵    作者: 关良    创作年代: 1935     规格:46.7×53cm    材质:布面油画关良(1900-1986),生于广东番禺。1917年关良随二哥去日本留学,他坚持已见进了川端绘画学校。1923年回国,历任上海美专、广州美专、国立艺专、浙江美院等校教授,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他早期作品以油画为主,后转为水墨戏曲人物,这与他自幼喜欢中国戏剧有关。 1935年,关良开始对中国画产生兴趣。《西樵》画面上白云遮着暖灰色的远山,古道上兀立着一座白塔,一位荷锄的农人正向纵深处走去。那大胆的笔触,拙中带巧的造型,显然是受后期印象派画风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东方情调。 乡村    作者: 汪亚尘    创作年代: 1935     规格:41×52.5cm    材质:布面油画汪亚尘(1894—1983),是位兼擅中西绘画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浙江杭州人,号云隐。早年习山水。1951年与乌始光、陈抱一、俞寄凡等成立东方画会,研究西洋画,1916年赴日,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任上海美专教授,并曾去欧洲考察,后执教于新华艺专。1947年转赴美国考察讲学。晚年专事中国画,尤长画鱼。1980年悄然回到上海,实现了叶落归根的宿愿。 此画为汪夫人荣君立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为画家仅存在两幅油画之一。浓绿的冷色调中小桥、房舍、台阶为画面平添几丝明亮的暖色。作品用笔讲究,有国画韵味,画风写实,赋色浓重,又透出些许印象主义的影响,很好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秋天景色。 英雄与美人    作者: 张弦    创作年代: 1935    规格:45.83×8cm    材质:布面油画张弦,生卒年不详,大约逝于八年抗战之初。二三十年代他曾两次赴法留学,30年代初任上海美专教授,对东西方绘画均有所研究。1932年加入决澜社。崇尚野兽派及后印象派画风,并曾提出油画与民族形式结合的问题。 《英雄与美人》似是一幅未完成作品,但作品中人物已用铅笔线条勾勒出来,显示了画家线描的基本功。作品虽为油画,却充满水墨情趣。画中美人凝视着壁上的雄狮图若有所思,亦可见其象征性的思维。 普陀风景    作者: 颜文樑    创作年代: 1936    规格:18.1×25cm    材质:纸板油画1931年,颜文樑从巴黎回国并倾其所有选购托运回460余件石膏教具,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此画是画家与苏州美专师生同去普陀旅行写生时所作。画面从山上俯视普陀的秋景,厚实堆积的色彩,变化多端的笔触,表现了温馨的江南秋色,体现了画家对光色的敏锐感受力,以及对画面诗意的追求。 颜文樑回国后执教于苏州美专等校。1949年后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副院长等职。晚年居上海。 农民肖像    作者: 吕斯百    创作年代: 1938    规格:71.5×52.5cm    材质:布面油画 祖与孙    作者: 唐一禾    创作年代: 1938-1944    规格:84×65cm    材质:布面油画 平地一声雷    作者: 常书鸿    创作年代: 1939    规格:85.5×62.5cm    材质:布面油画常书鸿(1904—1994),满族,生于浙江杭州。1918年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26年赴法国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画,后被保送至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师从新古典派画家劳伦斯。作品多次获法国春季沙龙金奖。留法期间,发起成立中国留法艺术学会。1936年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教授。七七事变后,学校迁移至云南昆明等地。此画即作于昆明。作品以刚刚绽放花朵的柱顶红(又名平地一声雷)和仙人掌为主体,也许是寄寓了流亡中的画家期冀和平或听到抗战喜报如闻“平地一声雷”的激情。砖墙及案头上的茶杯和布娃娃则颇富生活气息。作品色彩优雅典丽,笔触精谨细腻,构图严整并富装饰意味,为画家前期的绘画风格。 1943年常书鸿赴敦煌考察并创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任所长,为敦煌的文物保护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街头    作者: 张充仁    创作年代: 1939    规格:33.3×43.5cm    材质:布面油画张充仁是油画又是雕塑家。幼年时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学习绘画。1931年考入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在学院大赛中成绩优异。回国后,任上海之江大学建筑系教授。50年代后任上海油画雕塑院创作室主任。 《上海街头》是画家留学归国后的写生作品。他以阴影中的一侧为近景,衬托出另一侧明亮的阳光感。黄与紫、黄与蓝补色关系的运用,红、黄、棕等同类色的交错,显示了画家把握西画色调的能力,而质朴坚实的造型又体现出雕塑的特点。 堑上花    作者: 陈秋草    创作年代: 1940    规格:45.56×61cm    材质:布面油画陈秋草(1906—1988),字犁霜。原籍浙江鄞县,世居上海。肄业于上海美专,是白鹅画会成员之一。他是一位有强烈爱国心的画家,抗战时期,他的画多含寓意,或运用隐喻的手法来宣扬民族意识。 《堑上花》便是这样一幅抗战期间别具一格的作品。他采用了冷暖对比的色调:以深灰色战壕和远处的枯树显示了战争的残酷,对生命的摧残;而远处天边的晚霞又燃烧着希望,壕边上昂然怒放的一株红花,更为这死气沉沉的土地带来生机,象征性地寄托了画家对战后重建家园,对美好生活的希冀。陈秋草兼擅中国画。1949年后,陈秋草曾任上海美术馆馆长等职。 花摊    作者: 潘玉良    创作年代: 1940    规格:332×4cm    材质:布面油画花摊是巴黎街头常见景物,也仿佛是画家信手拈来的画题。画家以花棚内为视点,以卖花女为背景,通过购售鲜花的情境,表现了巴黎妇女的生活习俗,也体现了画家对人生、对自然、对美的爱心。为此,她弱化了购花人的色泽,却以原色点染了虽在阴影中却依然明亮的鲜花。一只黑白的小花狗在花摊前跑来跑去,更活跃了画面气氛。画家用中国水墨画线描技巧速写般地记录了卖花女的姿态,在笔端里浸透着她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一番情愫。   窗前女人体    作者: 潘玉良    创作年代: 1940    规格:33×24cm    材质:布面油画画家提出“合中西于一冶”的艺术主张,赋予作品强烈的东方特色和明快的时代气息。1985年,她的遗作全部被运回祖国,多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有17件藏中国美术馆。 此幅作品中红色的墙壁、地毯、圆桌与深蓝色基调的床垫形成鲜明对比,线与色倾向于法国野兽派的画风,且具装饰意味。 放下你的鞭子    作者: 司徒乔    创作年代: 1940    规格:124×177cm    材质:布面油画司徒乔(1902—1958),广东开平人。少年时自学绘画,1924年入燕京大学神学院读书,业余仍坚持作画。他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劳苦大众充满同情,1926年所作的素描人物画《五人警察一个O》等被鲁迅购藏并得到鲁迅的赞扬。为求师学画和开拓视野,他去过法国、美国、也到过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缅甸,在国内则远到新疆,以倍于常人的勤奋努力创作。1950年司徒乔回到祖国,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他兼作油画、粉画、中国画,还自创竹笔画,代表作有素描《鲁迅先生遗容》、《三个老华工》等。 1940年司徒乔在马来西亚期间,著名导演金山等为筹集抗日经费来到此地,为侨胞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画家深受感动,抱病进行创作。画中以演员为模特,并以扔在地上的皮鞭、纷乱的道具和强烈的色彩,映衬了这一戏剧冲突,表达了画家对祖国深深的怀念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七七”的号角    作者: 唐一禾    创作年代: 1940    规格:33.3×61.2cm    材质:布面油画唐一禾(1905—1944),湖北武汉人。现代油画家。1924年由武昌艺专入北京美专学习,当时闻一多任该校教务长,唐一禾深受影响,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思想。1930年到巴黎学习油画,师从新古典主义大师劳伦斯,打下了现实主义绘画的基础。1934年回国,任教于武昌艺专,并以宣传画、油画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七七”的号角》是一幅油画草图。作品以知识分子走上抗战道路为主题,队列的行进感和朴实无华的暖色调很好地表现了这一主题,并产生激励观众随时加入到这抗日洪流中来的号召力。1944年画家与其兄乘船去重庆,不幸船触礁遇难。  桃与壶    作者: 胡善余    创作年代: 1941    规格:51.5×43cm    材质:布面油画胡善余(1909—1993),广东开平人,早年就读于杭州国立艺术院。1932年赴法留学,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36年回国致力于美术教育。曾任浙江美院教授。 他擅长静物与人物,《桃与壶》为其早期静物画代表作之一。他的作品善于将法国印象派的色彩融合于东方绘画的审美情趣之中。此图中闪着青釉光彩的青花壶与浓重的青灰背景构成半壁冷色调,衬托出白布台上青红相间的鲜嫩桃实,那把棕色的小刀和方桌的一角也在画面的色彩构成中起着调节作用。他的作品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质朴、淡雅、和谐的画风。 肖像    作者: 唐一禾    创作年代: 1941年    规格:61×47cm 肖像    作者: 唐一禾    创作年代: 1941年    规格:61×48cm 女游击队员    作者: 唐一禾    创作年代: 1941年    规格:169×133cm 香港码头    作者: 陈抱一    创作年代: 1942    规格:72×90.5cm    材质:布面油画画面表现的是60年前的香港。带有殖民特征的灯柱直立在码头边,蓝绿色的大海上泊着几艘渔民小船,岸边是渔妇们翘首等待渔帆的归来,夕阳把她们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黄色的土地上。作品显示出画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倾向于表现的写实画风。 贫农老大爷    作者: 涂克    创作年代: 1942    规格:18×24.3cm    材质:布面油画 陕北庄稼汉    作者: 庄言    创作年代: 1942    规格:19×22cm    材质:布面油画 青涧美丽石窑山村   
作者: 庄言    创作年代: 1942    规格:20×24cm    材质:布面油画庄言,1915年生,江苏镇江人。早年曾入上海美专学习绘画。抗战时期任延安鲁艺美术部研究员,《保卫延安》画刊主编。1949年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北京画院副院长等职。早期创作以油画为主,曾事木刻,后期多为中国画、书法创作。作品有油画《黄河饮马图》等。 这幅作品是在抗战最艰苦的日子里所作的油画写生之一,反映的是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那的延安,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连油彩也是画家从边区外带来的,只能在自制的油画纸上画很小的画,油彩很薄,几近水彩。该画以土黄色为基调,表现了黄土高原上特有的风光。因各种原因当时只有庄言一人坚持用油画写生了陕北的风貌。1995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了这批作品,从而填补了延安油画的空白。  村妇    作者: 唐一禾    创作年代: 1943年    规格:101×81cm 沙坪新村    作者: 李瑞年    创作年代: 1944    规格:81×81cm    材质:布面油画李瑞年(1910—1985),天津人。1929年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1933年起先后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回国后曾在重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52年起历任北京师院美术系教授等职。李瑞年认为:“……一般常见到的景色,因为它和生活的联系更紧,可能更宜于表达其内在含意,趣味不会停留在表面,表达的意境可能更深入。”此画中沙坪新村即是抗日战争期间画家在重庆执教所在地的平常景致:冬日里的山坡上裸露着红色的土地,几株小树舒展着枝条,透过小树看得见山村茅舍和远处的层层梯田。画家以棕红、土黄为基调,如实地描绘了这片暂得安宁的土地,在平凡中有着画家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鲶鱼    作者: 吕斯百    创作年代: 1944    规格:43.5×53cm    材质:布面油画吕斯百(1905-1974),江苏江阴人。1927年入东南大学艺术系学习,师从徐悲鸿。1929年赴法留学,先在里昂国立艺术学校学习,后入巴黎朱里安油画研究院,师从劳伦斯深造。他同时喜爱塞尚与夏尔丹的艺术。1934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系主任,并将在法国所学诸流派艺术融入个人风格之中。《鲶鱼》为其40年代静物画之代表作。这件作品巧妙地把中国画的留白和写意笔法融入油画语言,不仅把鲶鱼的质感和盘外那条鱼鲜活地表现出来,又以黑色、碧绿、土黄三色分割为极富现代感的构成关系,整幅画面单纯而有情趣。 1949年后吕斯百历任兰州师院等院校美术系教授。 套马图稿    作者: 司徒乔    创作年代: 1944    规格:59×98.5cm    材质:布面油画此画为司徒乔1944年至1945年新疆之行的代表作。新疆马雄壮、矫健,是画家最喜描绘的动物。为此他曾下功夫研究,画过上百幅速写。画面色彩热烈奔放,笔触流畅自如。画家曾给这幅画起过一个富于诗意的标题——“生命的奔腾”。或许正因为它带有草图性质,不似完成作品那么严密,而更具绘画过程中的韵律。 向前光明前进的藏民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5    规格:80×117cm 舞蹈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5    规格:54×72cm 塔尔寺前朝拜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5     规格:37.5×55cm 赛马之前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5     规格:47.5×62.5cm
赛马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5     规格:48.2×62.5cm  青海塔尔寺庙会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5     规格:37×54cm 拉卜楞寺全景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5    规格:45×60cm 拉卜楞寺前歌舞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5    规格:228×137cm    材质:布面油画韩乐然(1898—1947),原名韩光宇,朝鲜族,吉林延吉人。他1919年赴苏联参加革命活动,次年回国,就读于上海美专。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卢佛尔艺术学院。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深入大西北,做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此间,他在陕、青、甘、新作了大量水彩、油画写生并对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进行考古临摹,在美术考古史上做出了贡献。 这幅作品便是他当年根据甘南写生创作的。整个画面呈现出朴素的写实作风,色调凝重而明朗,看出他将法国印象派表现外光的技巧融入了画中。1947年,画家因飞机失事遇难。1953年,夫人刘玉霞将韩乐然遗作全部捐赠中国美术馆。 哈萨克妇女捻毛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5     规格:48×62.5cm 维族女校长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6     规格:65×50cm 途中作礼拜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6     规格:50×65cm 山丹学生看显微镜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6     规格:50×64cm 南疆习俗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6     规格:50×65cm 老夫少妻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6     规格:50×65cm 库车妇女卖鲜果酸奶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6     规格:47.5×62.5cm 回教阿訇图页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6     规格:63×48cm 渡河    作者: 韩乐然    创作年代: 1946     规格:65×91cm 作者: 吴作人    创作年代: 1946     规格:61×73.5cm    材质:布面油画吴作人(1908—1997)是位兼擅中西绘画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祖籍安徽泾县,生于苏州。20岁时由上海艺大转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徐悲鸿并入南国社。1930年赴法留学,后又转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入院长巴思天教授画室学画,获学院金质奖和桂冠生荣誉。巴思天评价吴作人的画时说:“你的画既不是弗拉曼传统,当然也不是中国传统,而充满了自己的独特个性。”1935年回国,任教于中央大学,从事油画创作。1946年,吴作人任北平艺专教务主任。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等职。 《藏女负水》是画家1943—1944年历时16个月两次西行甘肃、青海写生后创作的。这是画家接触高原人民生活和敦煌石窟艺术,画风鲜明转变后的作品。人们在以前的油画中还从未看到过这样的蓝天白云和明丽的阳光,耳目为之一新。随后画家将西行创作的大批油画、水彩、速写在成都、重庆举办了边旅画展,鲜明的写实新风格打破了当时大后方沉闷的空气。此次画家西行对他风格的形成和以后的取材具有重要影响。 蒙古包中    作者: 常书鸿    创作年代: 1947     规格:113×84.5cm    材质:布面油画 被日寇炸毁的机场废墟    作者: 韩景生    创作年代: 1947    规格:63.5×90.5cm    材质:布面油画韩景生(1912—1998),河北昌黎人。曾是上海美专的函授生。后来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期间,又到俄罗斯画家开办的美术传习所学习,并拜日本的美术教授为师,因此他的油画融多种风格为一体,形成个人特色。值得重视的是韩景生的作品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早期油画的部分空白。生前他把30多幅作品捐赠中国美术馆,此为其一。 此画中到处是残垣断壁,黯然的色彩、枯涩的笔触、肃杀的景象令人颤栗心寒。这是画家在1947年哈尔滨机场被炸毁后的实地写生作品。它不仅是40年代宝贵的油画史迹,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留下的历史罪证。 周小燕肖像    作者: 潘玉良    创作年代: 1947     规格:60×91㎝ 哈萨克牧羊女    作者: 董希文     创作年代: 1948    规格:163×128cm    材质:布面油画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油画民族化的先驱者之一。1933年,他从杭州之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转入苏州美专,又入杭州美专,先后师从颜文樑和林风眠。1943年到敦煌艺术研究所并在那里度过了三个春秋,临摹敦煌壁画并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使画风发生了转换。1946年举办了“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他最喜爱北魏的画风,《哈萨克牧羊女》中就吸收了北魏艺术中刚健奔放的线与形的表现,基本上用冷色线和平涂的淡色块作装饰性处理,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了这一淡雅俊逸的作品。 1950年后,董希文一直任中央美院教授,1962年设董希文工作室。 清算    作者: 莫朴    创作年代: 1948    规格:90×116cm    材质:布面油画莫朴(1915—1996),江苏南京人。曾在苏州美专、中央大学艺术系、上海美专学习油画,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3年到延安鲁艺美术系任教。在战争年代里,物资奇缺,他只好转而从事木刻创作。日本投降以后,莫朴重新拿起油画笔,开始创作他的第一幅油画。因他当时在河北束鹿小李庄参加土改,曾作有套色木刻《清算图》,于是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油画《清算》,反映了当时最直接现实的生活,描写觉悟了的农民愤怒揭露地主阶级压迫和剥削的这场翻天覆地的斗争。其画风之质朴也奠定了莫朴油画的基本风格。 1949年后,莫朴历任浙江教授、院长,美协浙江分会主席等职。 通往乌鲁木齐    作者: 艾中信    创作年代: 1954     规格:100×400cm    材质:布面油画艾中信,1915年出生在上海。早年开始学习水墨画。1940年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3年在中国美术学院任副研究员。1946年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后任教于中央美院,曾任绘画系主任、副院长,现为该院教授。 作为徐悲鸿的学生,他在教学上曾协助徐悲鸿做了大量工作。他首先提出了按油画风格划分工作室的教学方案,并参与主持第一油画工作室的教学工作。1954年春,他到乌鞘岭兰新铁路工程队体验生活,有感于五月大雪之后祁连山脉的奇伟雄峻,和兰新铁路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创作了这件气势恢宏的油画风景画。画家以平远的视线,宽银幕式的宽广构图,纯正亮丽的色彩,细而不腻的笔法,描绘了壮丽的山川自然景色。通过对劳动工地上人声鼎沸,推土机轰鸣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的描绘,表现出当时大自然的巨大变化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画家以冷色调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烘托出暖色调的黄土裸露的建设工地和工地旁连营扎寨的帐篷,并由此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歌颂了人的力量的必胜,而这正是当时的主导思想。《红军过雪山》是艾中信五十年代的又一件重要作品。《夜渡黄河》为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多年来,在坚持油画教学和创作的同时,艾中信始终坚持油画史论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其中《油画风采谈》影响很大。 画家齐白石像    作者: 吴作人    创作年代: 1954    规格:116×89cm     材质:布面油画吴作人经过多年中西艺术的实践和探索,至五十年代初期,出现了油画创作的高峰,并成为本世纪正在形成和走向成熟的中国油画学派中第二代画家的代表人之一。他的油画在刚刚诞生的共和国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也发出更加热情的心声并达到了更加宽广的境界。《画家齐白石像》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堪称现代中国油画肖像中富有民族气派的典范性作品。画家采用三角形的构图,让对象安坐在紫红色沙发之中,齐白石的宽厚体魄及深色睡帽和虾青色大袍衬托出的鹤发童颜,显示出深如大海般阅历的艺术大师的端庄安祥及平和心境。而对于大师的五官尤其是眼神的刻划、对其银冉的飘飘似仙般的描绘,对于大师右手姆指与食指摆弄笔管的习惯性动作的绝妙处理,这诸多细节与整体造型相呼应,极其深刻地画出了齐白石的气度和风采。并不过多地追求明暗块面和冷暖关系变化的平光处理以及大片空白的运用,也是与齐白石这位中国画泰斗极其相谐的民族艺术格调。通过这一肖像艺术作品的产生,正揭示了肖像画“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以及“肖其品”的艺术规律,也体现了吴作人因深知齐白石,故能“得其神”、“得其心”的主客观关系。  实验室人物像    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41×33cm    材质:油画布 农村小炉匠    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26×18.5cm    材质:油画布 荡舟    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33×41cm    材质:油画布 通往村庄的小径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55×42cm    材质:油画布 佩戴勋章的人物像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39.5×31cm    材质:油画布 放羊娃    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88×76cm    材质:油画布 人物像    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49×40cm    材质:油画布 女孩像    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61×46cm    材质:油画布 访问    作者: 潘世勋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65×54cm    材质:布面油画  模范饲养员    作者: 韦启美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114×146cm    材质:布面油画 入社去    作者: 张文新    创作年代: 1956    规格:53×72.5cm    材质:布面油画 刘胡兰就义    作者: 冯法祀    创作年代: 1957    规格:230×426cm    材质:布面油画1957年,冯法祀历时三年,数易其稿完成的这件巨幅革命历史画,成为五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同时它也成为冯法祀坚持现实主义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冯法祀1914年出生于安徽庐江。1933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学习油画,师从徐悲鸿,接受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教育,并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写实功力和色彩表现基础。1937年参加革命后,创作了许多充满战斗性的作品。1946年作为徐悲鸿的学生和助手,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出任中央美院绘画系主任兼油画科主任、教授。1955年参加了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学习,《刘胡兰就义》就是在训练班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作品。为此画,他曾几次深入山西文水县体验生活,收集大量形象素材,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这位15岁就为革命献身的女英雄。画面以威逼恐吓和宁死不屈的冲突为导线,以刘胡兰就义前在群众中引起的不平、悲愤,在敌人阵营中引起的惊恐,采用了分组集中的手法来处理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情节。人物形象刻划生动、感人。 冯法祀早期以《捉虱子》为代表作,晚年的作品多为风格清新、色彩鲜明、笔法豪放的风景、花卉,并坚持人物画创作。  桥头    作者: 倪贻德    创作年代: 1957    规格:52.7×43cm    材质:布面油画早在三十年代初,倪贻德就在绘画上进行多方尝试,在“决澜社”中,曾倾向于西方现代流派,寻找具有个性的创作道路。五十年代,主张从本质上认识民族艺术,认为油画民族化的“正确的道路应当是油画的特点和民族绘画的特点的高度结合”。在这件画面概括、色彩比较单纯的油画作品中,画家发挥了油画表现光影和色调之长,又强调了线的运用,以粗浑有力的线条,表现了建筑物、树木等景物的形态,仿佛有书法之力和中国画的神韵,然而它又是油画。  马大爷    作者: 王式廓    创作年代: 1957    规格:53×40cm    材质:布面油画 农民画家    作者: 吴作人    创作年代: 1958    规格:114×145cm    材质:布面油画 走合作化道路    作者: 高潮    创作年代: 1959     规格:100×255cm    材质:布面油画  幸福之路    作者: 马常利     创作年代: 1959    规格:94×154 cm    材质:布面油画 角楼    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60    规格:45×35cm    材质:油画布  半边天    作者: 罗工柳    创作年代: 1960    规格:53×82cm    材质:布面油画 延安人    作者: 罗工柳    创作年代: 1960    规格:89×71.5cm    材质:布面油画 椰林与牛    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60     规格:46×61cm    材质:油彩,木板 麦收    作者: 周正    创作年代: 1960    规格:77.3×88.2cm    材质:布面油画  前夜    作者: 胡一川    创作年代: 1961    规格:140×181.5cm    材质:布面油画30年代初期,胡一川曾画过油画。然而由于革命的需要和环境的限制,使他成为新兴木刻的先驱,直到五十年代才得以重新拿起油画笔,并创作了为数不多却又如同纪念碑式的革命历史画。长期版画创作的经验使他的油画具有简练、概括、对比鲜明的特点,而早年在西湖艺术院所学的中国画基础,丰富了他的油画用笔技巧。在《前夜》中,他以沉厚凝重的色调,油灯下特殊的明暗关系,渲染出革命暴动前夕的紧张气氛。画面上人物的刻划,以粗浑的线与面相结合,如黑白木刻般有力。他的画不似苏俄画风,亦不像西欧古典写实绘画那般细腻,不像印象派那样追求补色关系的变化,或可称为中国的、胡一川式的“土油画”,自具朴素坚实的风神。这一特色同样体现在他的另一件作品《开镣》中。而其油画风景则在笔法、色彩上运用自如,有写意风度。  磨镰刀    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61    规格:40×30cm    材质:油画布 海岛姑娘    作者: 王霞    创作年代: 1961    规格:173×84cm    材质:布面油画王霞,女,193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成长于海滨城市青岛。14岁参军作宣传工作。1955年考入中央美院,1961年毕业于注重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反对自然主义的描绘的董希文油画工作室。为完成毕业创作,她到沿海岛屿体验生活,集新一代渔家姑娘的众多特点于一身,创作了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海岛姑娘》。画家以蓝与黄、黑与褐强烈的色彩关系、粗放有力的笔法,采取占踞整个画面的整身构图,塑造了一位形象坚实、充满自信,在阳光下更加炽热的渔家姑娘的肖像。画面洋溢着新时代的生活气息,在当时产生了强烈反响。当然,她也被弱化了一般女性特征,而带有“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印痕。美院毕业后,王霞曾先后任教于开封师范大学、南京市工艺美校、南京师范大学。 拉萨龙王潭    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61    规格:46×61cm    材质:油彩,木板 藏民青年    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61    规格:36×28cm    材质:油彩,纸板 风景    作者: 刘迅    创作年代: 1962    规格:53×46cm    材质:油画布  太湖渔港    作者: 苏天赐    创作年代: 1962    规格:50×73cm    材质:油画 水乡之晨    作者: 苏天赐    创作年代: 1962    规格:50×73cm    材质:油画  槐花    作者: 苏天赐    创作年代: 1962    规格:54.5×41.5cm    材质:油画 四个姑娘    作者: 温葆    创作年代: 1962    规格:115×200cm    材质:布面油画善于表现女性题材的油画家温葆,以她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创作了这件具有时代特点的女性群像作品。她的作品在注重形式语言的同时,更着力于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的表现。在《四个姑娘》中,她以丰富柔和的色彩、生动的笔法描绘了阳光下四个正在房前休憩的农家姑娘的形象。画家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个性特点,将她们的神情刻划得生动、准确、传神,使她们那或天真、或开朗、或沉稳、或腼腆的个性通过笑的差异而微妙地传达出来,洋溢出朴实欢乐的农村生活气息,极富艺术感染力。温葆1938年生于北京,1953年就进入中央美院附中学习,四年后升入中央美院油画系,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九年的基础学习和训练,为她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其它代表作有《女采油工》、《珍珠梅》等。  千年土地翻了身    作者: 董希文    创作年代: 1963    规格:77×143cm    材质:布面油画董希文可说是最早关注西藏题材的油画家。他曾先后三次入藏写生和创作。《千年土地翻了身》是继《春到西藏》之后的又一件精品。他以朴素的画风和真挚的感情表现了西藏农奴翻身作主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的喜悦心情。画面中没有出人意料的情节,画家以土地作为揭示主题的契机,让那乌金一样的泥土随着笔触的翻滚唱出画中人、也唱出画家心中的歌。正如他自己所说:“被犁头铲起的新土,闪闪发光,熟褐色的湿土,可可色的干土需经形象加工,使它们散发出难以形容的芳香”。人物后仰的动势,牦牛昂首奋蹄的姿态和黑土地笔触的走向,使画面充满了行进感,高耸的雪山和碧蓝的天空,使人感受到了西藏的春天那略带寒意的心旷神怡,并恰好衬托出了画中人桃红色的上衣,使画面色彩响亮起来,也因之使内蕴的情感得到了强化。  在激流中前进    作者: 杜键    创作年代: 1963    规格:332×220cm    材质:布面油画杜键,1933 年生于上海。1954年中央美院绘画系毕业后,任教于中央美院附中。1960年入该院油画班学习,毕业后留董希文工作室任教。曾任中央美院副院长,现为该院教授。他与高亚光、苏高礼合作的《不可磨灭的记忆》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 《黄河激流》原名为《在激流中前进》。创作始于1962 年,完成于1963 年,是画家在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画家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宋家川等处在险急河段的黄河渡口体验生活,蒐集体创作素材。画家以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沉着凝厚的色调,表现了船工们齐心协力搏击于黄河浊浪之中的惊险场景。画家没有从正面表现人与激流搏斗的表情,而是通过飞旋激荡的河水与沉着稳健的人物的对比,那如一叶小舟般的黄河渡船与大面积的汹涌奔腾的浓浆浊浪对比,通过对水势的誇张表现反衬了人的力量和精神,较完美地体现了作品的主题。“文革”中,此作品被冠以隐喻“载舟之水可以覆舟”,“把矛头指向无产阶级专政”的罪名受到批判,致使原作被毁。1991 年底,为参加“二十世纪·中国”画展,画家重画此画,尺寸比原作略小,画面亦与原作小有差异。  出击之前    作者: 何孔德    创作年代: 1963    规格:200×140cm    材质:布面油画何孔德是一位以表现军事和历史题材见长的画家。1925年生于四川西充,1943年入国立重庆师范美术科,1946年转入成都四川省立艺专。1951年,随军入朝从事美术宣传。1955年考入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结业后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从事专业创作。在《出击之前》中,他运用粗放有力的笔触及浓重纯正的色彩,塑造了守候在防空洞中等待出击的志愿军战士的坚实形象。强烈的光感和洞口上方扑簌簌掉下的松土,使画面静中有动,渲染出激战之前的紧张气氛。 穿和服的女子    作者: 靳尚谊    创作年代: 1963     规格:65.1×50 cm    材质:纸板油画 金色的季节    作者: 朱乃正    创作年代: 1963    规格:152.5×161.4cm    材质:布面油画朱乃正,1935年生于浙江海盐。1953年考入中央美院专攻油画,学生时代被错划成“右派”,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青海省文联。1980年调回中央美院油画系任教,曾任副院长、现为教授。 21年远离都市尘嚣的青海高原生活,使朱乃正对大自然的美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感受。他从大漠、长空、孤烟、断云中,从常见的藏区风情中发现美,挖掘美,以独特的色彩语言,精湛的造型和娴熟的油画技巧,融中西艺术于一体,“竭尽所能去陈情达意”,形成了他具有中国意味的写实油画风格。创作中,他始终将反映人的精神实质视为艺术的灵魂,因此,他的作品中体现着一种深层的精神内涵。 《金色的季节》是他青海时期的代表作,但顶天立地的构图,压得很低的视线,和扬场女健壮的体魄,表现了青藏高原的雄浑壮美。朱乃正近年多作风景,富有诗思。其书法和水墨画创作深得传统之精髓,极具粗犷而空灵的情趣。 贫农的儿子    作者: 蔡亮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94×165cm    材质:布面油画坚持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是蔡亮生前始终遵循的创作原则。蔡亮(1932— 1995) ,福建厦门人,1949年入北平艺专, 1955年由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班毕业后,经六年正规而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后,到陕西从事专业美术创作。他深入到陕北农民当中,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过去苦难的生活和积极参加革命的史事所感动,并萌动了要表现这种感觉的强烈愿望。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和革命历史画。此画描绘了在荒野茫茫的崎岖山路上,两个历尽辛苦,长途跋涉的少年终于赶上红军队伍并要求参军的情景。画家以略微仰视的构图,重点刻画了两个背负着简而又简的行囊、衣衫褴褛的农家子弟的背影,尽管含蓄了两个孩子的面部表情,但孩子坚定而有力的双脚,仰头向“首长”极力请求的姿态,已经体现了两个贫农的儿子要求参加革命的迫切心情和他们倔犟执着的性格。他们看得出那位长者的“首长”身份,然而却不知道他就是毛泽东的戏剧性情节,赋予了这一严肃题材以令人感到轻松和亲切的气氛,此画之妙亦在于此。作品以浓重的青灰色调统一了全画,并把我们带入了那段峥嵘岁月。 画家的其它代表作有《延安火炬》、《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1981年,蔡亮由西安调入浙江美院,任油画系教授。 红榜     作者: 程瑞珍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15×155cm    材质:布面油画  罪恶的审判    作者: 哈孜·艾买提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28×190cm    材质:布面油画哈孜·艾买提是一位维吾尔族油画家。1935年出生在新疆南部咯什,1954年入新疆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学习。现为新疆文联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他的油画受苏派写实油画影响,但又自然流露出浓郁真切的新疆地域风情。《罪恶的审判》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作品通过1949年之前的维吾尔族地主巴依收买宗教法庭作出非法判决,强行霸占无辜少女,使父女生离死别的典型情节,刻画出不同阶层的各种人物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内心世界,此画富于戏剧性冲突,并令人思考其前因后果及社会历史根源,也体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其他代表作有油画《木卡姆》等。  我们走在大路上    作者: 潘世勋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20×225cm    材质:布面油画潘世勋,1934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一满族家庭。1953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1960年由吴作人画室毕业,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院油画系教授。他始终坚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的创作原则,强调写生创作。从1960年起,曾先后五次深入西藏地区体验生活,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西藏风土民情的作品。在这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油画作品中,他以藏族青年筑路工人边走边唱的群像,表现了参加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藏族人民朝气蓬勃、热情高涨的精神面貌。虽是写实的画风,却注意运用笔触,注重画面色彩的节奏变化,同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了青藏高原上清新的空气和充足的光照。画家着意塑造的几位藏族青年女工的形象,以及他们那坚实有力、充满动感的步态都充分体现了此作品所要表达的时代主题,并令人想起当年流行的那首同名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她们在成长    作者: 宋贤珍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00×166cm    材质:布面油画 天安门前    作者: 孙滋溪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53×294cm    材质:布面油画 刘主席在林区    作者: 王德威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53×200cm    材质:布面油画王德威(1927 — 1984)生于上海, 1938年参加了革命队伍,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同时还进行版画、漫画和宣传画的创作。1950年后调入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任教。1955年参加了中央美院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结业后回原校任教。曾任浙江美院副院长,油画系教授。他是一位坚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道路,在大量写生的基础上完成创作的油画家。1962年夏到东北林区写生时萌发了创作《刘主席在林区》的想法,收集了大量与作品有关的素材。1963年冬,他再次到东北林区,收集林业工人的形象素材,1964年完成了《刘主席在林区》。油画描绘了当时担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风尘仆仆的形象,和他在林中工篷旁与林业工人亲切交谈的场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而没有“文革”期间造神艺术的印痕。“文革”中,此画被当作特大“黑画”被批判,因原作藏国家美术馆而免遭浩劫。刘少奇获平反后,此画才获公正评价。画家的油画代表作尚有《英雄的姐妹们》等。  山村晴雪    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91.5×91.5cm    材质:油彩,木板 老师    作者: 薛雁群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83×136cm    材质:蔴布 战报传来的时候    作者: 杨红太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56×248cm    材质:布面油画 战斗中成长    作者: 张定钊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38×130cm    材质:布面油画战斗中成长》是六十年代初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之一。画家选取了北方农村初夏时常见的青纱帐为背景,塑造了一老一小两位游击队员获胜仗后携战利品满怀喜悦地穿行在青纱帐中的形象。尤其是稚嫩的脸上露着纯真笑容的“小八路”的形象,恰好点出了在战斗中成长的主题。画家采用了侧顺光,使葱绿的青纱帐和土地、人物都沐浴在清晨明亮的阳光中,使画面充满了北方的乡土情致,亲切感人。 秦大虎,1938年出生在山东蓬莱。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院油画系,创作了许多表现革命历史风俗和山东风土人情的作品。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张定钊有着和秦大虎相同的求学经历,1963年浙江美院油画系毕业后,到上海纺织专科学校任教并从事创作。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听毛主席话    作者: 赵友萍    创作年代: 1964    规格:111.5×160cm    材质:布面油画 雪线运输    作者: 艾石之    创作年代: 1966    规格:97×161cm    材质:布面油画 永不休战    作者: 汤小铭    创作年代: 1972    规格:108×137cm    材质:布面油画汤小铭是长于油画肖像画的艺术家。1939年出生于广西桂林。1964年广州美院油画系毕业后,到广东画院从事专业美术创作。1971年,鲁迅纪念馆恢复陈列,就陈列内容的需要,汤小铭创作了这幅带有鲜明主题的鲁迅肖像画。作品以写实的手法,精谨的造型,沉稳的色调,运用娴熟的油画技巧,刻划了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的不屈不挠、文坛斗士形象。灰白色的背景前三角形的构图,浓重的缁衣使病中的鲁迅形象如同雕塑般坚实有力, 他那犀利中略带忧郁的眼神,双唇紧闭的威严的面庞,紧握毛笔的有力的双手,无不传递出鲁迅文学革命家的气质和个性。鲁迅身边桌上的闹钟,药瓶和厚厚的书籍、文稿等细节的描绘,都映现着鲁迅先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斗争精神。画家所作的《让智慧发光》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孙中山先生》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 水电站工地之晨    作者: 杨秋人    创作年代: 1972    规格:86.2×120cm    材质:布面油画生前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的杨秋人教授(1907 — 1983)曾名杨工白。广西桂林人。20年代末,曾先后就读于上海美专、上海艺专,师从留日的陈抱一学习油画。为“决澜社”的主要成员。他早期的作品注重造型结构的夸张变形,用笔简洁利落,色彩倾向于沉重的灰调子,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的风景和人物为主,如《清道工人》、《缝征衣》等。《水电站工地之晨》是他在装饰色彩方面探索形式感的代表作。作品创作于杨秋人结束了“文革”期间的干校生活,初获创作机会的年月。明朗的阳光感,朴素的写实技巧,线条的运用,近乎平涂的翠绿、土黄和湖蓝色,极其认真地表现了山河的壮美和工地上的劳动气氛,也体现了他有意追求民族风格和装饰效果的良苦用心。“文革”前,他曾创作了一幅新丰江水电站的写生作品,或可看作是该作品的先声。这无疑是画家的一件优秀作品,但也可以想见,如其思想和艺术获得了充分的解放,当会有更加自如的和精彩的表现。 铜墙铁壁    作者: 张自薿    创作年代: 1972    规格:138×253.5cm    材质:布面油画张自薿,女,祖籍江西萍乡。1949年,年仅14岁的她考入中央美院绘画系学习西画。1953年,入该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毕业后,赴陕西工作。《铜墙铁壁》原是为延安革命纪念馆创作的,表现的是1947年在粉碎胡宗南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人民群众以人力、物力支持反围剿战斗,成为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铜墙铁壁”的历史事实。画家以温暖明亮的色调,轻松朴实的人物形象刻划,营造出一个和谐热烈的场面,烘托出毛泽东与支前队伍相遇时的欢愉气氛。画面构图和人物布局精心,又巧妙地通过主席的灰色军装及其领袖气度的描绘使之成为画面的中心视点。另外,理想化的人物造型和光色表现,对战争条件的艰苦性的弱化,虽然都带有“文革”时期审美时尚的印痕,但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件极有特色的力作。1972年,这件作品参加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30周年的全国美展,当时署名“秦文美”。1981年张自薿离开陕西到浙江美院任教,现为该院教授。 血衣     作者: 王式廓     创作年代: 1972-1973    规格:150×100cm    材质:布面油画 渔港新医    作者: 陈衍宁    创作年代: 1973    规格:138×98.3cm    材质:布面油画陈衍宁1945年生于广州市。1965年广州美院油画系毕业后,到广东省文艺创作室工作。1978年调入广东画院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赴美留学,1988年由美国奥克拉荷马市立大学艺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此画原名《阿芳医生》,参加1974年全国美展时改名为《渔港新医》。作品描绘了一位朴实健壮的女“赤脚医生”手提防病凉茶为出海归来的渔民们送药上船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他们热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文革”期间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卫生路线”的背景下,于农牧渔第一线直接为群众服务的乡间卫生员(因不脱产,当时称“赤脚医生”)成为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新生事物。《渔港新医》带有这种时代的印痕,并成为彼时的代表作。把具体的“阿芳”肖像改为类型化的“新医”也是当时的普遍作法。但作者还是尽量按照艺术的规律,以较为坚实的油画写实技巧,在渔港繁忙热闹的气氛中。塑造了一位颇具生活真实气氛的女卫生员形象。她有力的双手和赤裸的脚,展现出渔家妇女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而充满稚气的脸也是显然具有渔家姑娘泼辣、热情、善良的特征。那条采色花边的处理,避免了概念化的造型,而增加了地方色彩,体现了女性爱美的天性。1982年该作品参加了巴黎春季沙龙美展。  桂林山村    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73    规格:90×90cm    材质:油彩,麻布 公社书记    作者: 靳之林    创作年代: 1974     规格:107×87cm    材质:布面油画 太湖鹅群    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74    规格:44×59.5cm    材质:木板油画吴冠中,又名吴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早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曾在重庆国立大学任教。1946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从苏弗尔皮教授学油画。195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吴冠中深谙东西方艺术,他认为“中西结合是时代潮流”,他的作品以单纯、饱和的色彩,有力的块面,飞舞的线条,将复杂的事物归纳、锤炼成单纯、素净的造型,形成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和现代形式美感的风格。1974年,他到苏州写生,天光湖色之间嬉戏喧闹、拥挤争食的鹅群激发了他,遂以清新淡雅的色调,迅急跳荡的笔触,记录下鹅群那充满活力,富有节奏的场景。画面上绿色、浅黄色的块面与白团和红点的聚散,给人以抽象的形式美感。渔舟中的炊火和晾晒的衣服不仅成为全画的亮点,也使该画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春风杨柳    作者: 周树桥    创作年代: 1974    规格:122×190cm    材质:布面油画周树桥生于1938年,广东开平人。1966年于广州美院油画系毕业后,到广州美术公司从事创作,后到广州画院,曾任画院副院长。这件产生于“文革”期间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城市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那段历史,具体描绘了一队知青男女远离家乡,来到南方农村某大队部时被戴上大红花,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画面构图饱满,手法细腻,众多的人物形象刻画也颇为生动,具有个性。明亮的色彩,温暖的色调,以及近似于平涂的技巧表现,都使画面拥有了年画一样的亲切朴实、欢快喜悦的气氛。它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也带有“文革”中“红、光、亮”审美时尚的影响。 陕北老农    作者: 蔡亮    创作年代: 1976    规格:28.5×39cm    材质:布面油画 小学生    作者: 靳尚谊    创作年代: 1976    规格:38.4×30.5 cm    材质:纸板油画 陕北青年    作者: 靳尚谊    创作年代: 1976    规格:38.6×26.6 cm     材质:纸板油画  故宫白皮松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76    规格:91.5×56.5cm   材质:油彩,麻布 鸡冠花    作者: 罗尔纯    创作年代: 1977    规格:66×54cm    材质:布面油画1929年,罗尔纯出生在湖南湘乡。1951年他由以写实主义著称的苏州美专毕业。做过一段编辑工作后,1959年到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后又到中央美院附中任教。现为中央美院油画系教授。写实主义艺术教育并没有影响罗尔纯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和自我风格的塑造。他依然重视写生,从客观的现实取得真实情感,然后发之于形式,以求得每一个色斑,每一个块面和每一根线条都达到传神,产生美感,从而形成了他构图新颖、造型简洁、设色明丽、笔意大方的油画风格,而近于表现主义的画风。他的造型,无论人物、景物,往往是瘦削的,便由于笔触有力而具有油画的凝厚感。在这件花卉静物作品中,他以恣意复凝重的笔触,形式感极强的构图,浓重的黑色和红色,描绘了浅淡的冷调背景前后那败而不枯,依然热情而又温润的姿容,给人以生命力的感染。画家的人物代表作有《望》。 绍兴河滨    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77    规格:61×46cm    材质:油彩,木板 武夷山村    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77    规格:49×61cm    材质:油彩,木板  红灯柿    作者: 许幸之    创作年代: 1977    规格:29×38.5cm    材质:布面油画许幸之(1904 — 1991)是现代著名油画家、美术史家。生于江苏扬州,13岁时拜吕凤子为师。1919年考入上海美专学习西画,后得郭沫若资助,于1924年赴日留学。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师从著名油画家藤岛武二。1929年回国,任教于上海中华艺大西洋画科。1930年当选中国左翼联盟主席,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提出以新兴美术运动支持新兴阶级的革命运动的主张,并带头深入生活,一反他在日本受当时西方现代艺术的薰陶所形成的表现主义的创作风格,创作了《工人之家》、《铺路者》等现实主义的油画作品。同时他还投入大量精力于影剧的编导和诗歌的创作,成绩斐然。他曾参与筹建鲁艺华中分院,并在该院美术系和戏剧系任教。1954年任中央美院理论研究室主任、教授。1959年与董希文共同主持油画系第三画室的教学,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与创作,倾向于 “以老百姓能接受的平易近人的方法(即画面油很薄,不主张以厚堆表现画面的质感和量感)来画”,遂自成一格。 “文革”时期,许幸之曾被迫搁笔数年。1977年,他怀着对祖国和民族兴旺富足的期待和祝愿之情,以热烈饱满的色彩,充满几何构成韵味的构图和炉火纯青的油画技法,创作了这件充满强劲生命活力的作品。他巧妙地用黑茶几、黄桌布、黑黄交错的果盘衬托出橙莹如灯的柿子,纯正几无阴影的色彩仿佛正是画家心境的写照。 为什么    作者: 高小华    创作年代: 1978    规格:107.5×136.5cm    材质:布面油画这是“伤痕”美术时期最早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用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文革”期间一场武斗间隙的场面。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红卫兵们疲惫不堪,伤痕累累。他们为这场无谓的战斗付出了血的代价。画面中心的那位头缠绷带的红卫兵以一种困惑的神情直视观者,他似乎从心底发出了不仅是他,也是作者的同代人,更是全国人民的一个共同疑问:“为什么……” 高小华,1955年生,河南桐柏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曾任四川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现居国外。创作《为什么》时,尚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葛岭望西湖    作者: 胡善余    创作年代: 1978    规格:40×55cm    材质:蔴布 参加团代会的藏女    作者: 靳尚谊    创作年代: 1978    规格:40×54.5 cm    材质:布面油画 文工团员    作者: 靳尚谊    创作年代: 1978    规格:54.8×39.8 cm    材质:纸板油画 山东老大娘    作者: 靳尚谊    创作年代: 1978    规格:54×36.8 cm    材质:纸板油画 农家小院    作者: 秦寒光    创作年代: 1978    规格:27×35.5cm    材质:蔴布 春满湖弯    作者: 苏天赐    创作年代: 1978    规格:38×54cm    材质:纸油 麦收    作者: 周正    创作年代: 1978    规格:77.3×88.2cm    材质:蔴布 花灯迎春   作 者: 蔡亮张自嶷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130×184cm    材质:布面油画 1968年X月X日雪    作者: 程丛林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196×296cm    材质:布面油画 西沙之晨    作者: 何岸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107×182cm    材质:蔴布  中学生    作者: 靳尚谊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36×26.8 cm    材质:纸板油画 维族妇女    作者: 尚德周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66×44cm    材质:蔴布 农机专家之死    作者: 邵增虎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110×90cm    材质:布面油彩 雨过天晴    作者: 王大同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160×112cm    材质:布面油彩 春    作者: 王亥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159×78cm    材质:布面油画 红烛颂    作者: 闻立鹏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70.5×100cm    材质:布面油画闻立鹏,1931年生,河北浠水人。1947年入北方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1963年又于该院研究生班毕业。现为中央美院油画系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他的作品多以象征性的艺术手法蕴涵耐人寻味的哲理。 闻一多为我国现代诗人、学者、战士,曾著有序诗《红烛》,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对黑暗统治的憎恶与抗议,1946年因反内战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立鹏是闻一多之子。这幅作品刻画了一位集学者风度与战士宁死不屈精神为一身的人物形象。红与黑、动与静的强烈对比赋予此作超乎肖像画之外的感召力,暗夜里燃烧的红烛、烈火等象征性语言的运用烘托出革命者为祖国、为真理而战的崇高精神。  嘉陵江边作者: 吴冠中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71×55.5cm    材质:油彩,麻布  拂晓作者: 肖峰、宋韧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189×298cm    材质:布面油画这幅作品取材于肖峰的亲身经历,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时,他曾是其中一员,我军严明的军纪深深地铭记在他的脑海中,并产生了用画笔表现的欲望,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文革”期间,作者遭受迫害,目睹党的优良传统被破坏,重新唤起了创作欲望,并在病床上完成了多幅构图。粉碎“四人帮”后,与宋韧合作终于完成了这幅表现我军战士严守军纪,露宿上海街头的感人画卷。作品用柔和的色调和朴素的语言,讴歌了人民军队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铁的纪律。 肖峰,1932年生,江苏邗江人 1943年参加革命。1950年入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学习,1960年于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毕业归国,任教于浙讧美院,历任中国美院院长、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宋韧,女,1932年生,山东荣成人,曾先后就读于华中建筑大学、山东大学艺术系和华东艺专。1954年入中央美院油画系进修并留校任教。后返中国美院任教。  玉龙山下白水河    作者: 姚钟华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54×78.8cm    材质:蔴布 挽回失去的青春    作者: 曾正明;潘家俊    创作年代: 1979    规格:95×98cm    材质: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