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板集尘:与茅于轼先生商榷:国民党为什么迅速溃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6:27:55
 与茅于轼先生商榷:国民党为什么迅速溃败?

李钟琴

茅于轼先生在《同舟共进》2011年第7期发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什么迅速溃败》一文,认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迅速溃败的原因是“迅速腐败,以至于不可收拾”。窃以为,这个结论未免太片面。国民党迅速溃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腐败可能是其中之一,但不重要。

在中国,任何朝代、任何时候都有腐败,也不见得都导致亡国之祸。所谓康乾盛世,就不是廉明之世,康熙对官员们很宽容,各级官员损公肥私,富得流油,以致国库空虚。乾隆宠信的臣贪和珅,倒台时被查出9亿两白银家产,相当于清朝两年半的财政总收入。国民党接受汪伪逆产时固然存在腐败,但也不要过份夸大,况且茅老也没有举出翔实的史料和确切的数据,以证明国民党接收大员们贪污了多少汪伪逆产、由此又引起人民群众多大的愤恨。

我同意茅老指出的引起国统区百姓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货膨胀。茅老认为:“为了满足兑换法币的需要,政府大量印制钞票,赶运到广大的沦陷区。由于增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沦陷区的百姓更是一片怨恨情绪。”但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即国统区的通货膨胀也有苏联和中共的功劳。

据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秘密战线高级干部李典维先生口述、何卓群记录的《四大奇谋消灭蒋800万军队》一文,解放军获胜的第一奇谋就是“大批印刷法币、金圆券,瓦解国统区的金融”。

文章说:“从国外(指苏联)引进印钞机,大批印刷法币,投放国统区市场,法币很快贬值。国民党又发行金圆券换法币。解放军随机应变,改印大批金圆券投放国统区。结果国统区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广大人民认清了国民党腐败无能的真面目,有力支援了国统区的反蒋介石斗争。蒋经国曾经亲自到上海主持经济工作稳定物价,以失败告终。当时在国统区秘密工作的同志,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分钱,花钱,发钱,既解决了活动经费,又取得了加速国统区金融瓦解的效果。”

可见,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经济崩溃并非缘于国民党的腐败。

茅老文末得出结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言至确。这一段历史的经验教训,太值得我们深思了。”对此我也不敢苟同。得天下者未必得民心。成吉思汗的铁骑蹂躏欧亚大陆时,难道是得了那么多地方的人心?清军横扫明朝江山之时,难道是得了汉人的人心?俄国二月革命后,沙皇退位,国家杜马组建临时政府,实行民主宪政。由于自由主义者秉承宽容、温和的政治理念,不久即被崇尚暴力的布尔什维克推翻。难道说,临时政府是因为腐败倒台的?执政短短几个月,恐怕临时政府的官员们还来不及腐败吧?

还是毛泽东看得透彻:“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才是千古不易之理!这个真理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早就认识到了。美国宪法规定:美国人民有推翻暴政的权利。宪法起草人杰佛逊认为:只有百姓有持枪权才能将这种权力付诸实践。

所以我认为,国共军事力量的迅速此消彼长,才是国民党迅速溃败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解放军迅速强大起来?一方面是因为中共军队在“敌后抗日”的持续发展壮大,一方面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的迅速发展壮大。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全歼驻守中国东北的50万日本关东军。毛泽东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于当年10月派遣林彪、彭真、罗荣桓等率领从晋冀鲁豫解放区抽调的十余万人进入东北。到1948年8月,不到三年时间,林彪已拥有百万大军,野战军计有2个兵团部,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这支强大武装从东北一直打到了海南岛。

三年前林彪率十余万人进入东北的时候,不用说坦克,只怕连门大炮也没有。那么,是谁把林彪的四野迅速武装起来的呢?一种说法是,苏军把50万日本关东军的武器装备移交给了解放军。此外,网上还流传一个未经确认的说法:二战中,美国支援苏联大量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很可能由苏联又支援了中共。

而就在毛泽东得到苏联的大力援助之时,美国却抛弃了蒋介石。据李宗仁先生的秘书程思远回忆,1948年,美国进行大选。“蒋介石把赌注押在共和党候选人纽约州长杜威这一边。原因是杜威曾于去年11月25日发表过援华六项主张的声明,所以蒋特派陈立夫以参加‘世界道德重整运动会’为名,赴美进行支助杜威竞选的活动。不料此次美国总统选举揭晓,是现任总统杜鲁门当选。”

蒋介石错误判断美国大选的形势,轻率介入,得罪了杜鲁门,失去了外援,“以至于不可收拾”,终于被毛泽东赶到了“几个海岛上”。如果不是韩战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那几个海岛恐怕也保不住。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什么迅速溃败

作者:茅于轼

来源:《同舟共进》2011年第7期

来源日期:2011-6-21

  国民党坚持抗战八年之久,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坚苦卓绝,坚持到最后,赢得了胜利。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非同小可的胜利。我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上从来没有这样风光过。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中国人受尽了屈辱和欺侮,八年艰苦抗战,以牺牲上千万军民为代价换来了胜利的荣誉。抗战中虽有一些腐败,但并不严重,否则抗战的仗就会打不下去。抗战中有近百位将军为国捐躯,包括张自忠、佟麟阁等,说明了对日抗战有很强的凝聚力。

  国民党这样一片大好形势怎么会急转直下,把大局输给了共产党?这段历史很少有人探讨过。其实这里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吸取。在我看,原因是胜利后国民党迅速腐败,以至于不可收拾。国民党派出的接收大员进入原来由日本和汪精卫伪政府控制的沦陷区,建立国民党的政权。此间发生大量的腐败,丧失了民心,一泻而溃千里,势不可阻。

  沦陷区的百姓在日本兵的铁蹄下生活了七八年,过着亡国奴的生活。他们天天盼国民党凯旋,自己能重新做一个有主权的国民。可盼来的国民党却是一群腐败分子,只知道伸手要钱、要权,不关心民间疾苦,还看不起沦陷区的百姓。

  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只占有全国一小部分国土。当时的一线城市只剩下重庆、成都、贵阳、昆明、兰州;大片繁华的东部地区,武汉、桂林、长沙、广州全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更不用说上海、南京、北京、郑州和东北广大地区。胜利之后,国民党要派出大量官员去沦陷区工作,但它根本没有足够的合格的干部。接收大片沦陷区任务之重大是可以想象的。伪政权要接管,伪军要改编,汉奸要惩处,地方秩序要维护,汪伪的货币要改制,日本人要遣返,生产要恢复,税制要建立,还要防止共产党的渗透,这真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可是接收大员来到一个地方,首先是占据最好的房子用作自己的官邸,接收伪政府的财产供自己享用,委派自己的亲人出任新建政府的各级官吏。各式各样想当官的人(包括从国管区和沦陷区来的人)贿赂接收大员,买官卖官层出不穷。汪伪政权在七八年占领期间经营了巨大的资产,胜利后这些资产成为“逆产”,全部要没收充公,在这产权变化的过程中有许多可乘之机。接收大员多半利用逆产改制的机会,将一部分资产据为己有。手里有权,又缺乏监督,腐败是必然的。接收大员纷纷忙于自己的私利,把要紧的事都放到了脑后,这引起当地百姓的极大不满。

  国民党政权把接管沦陷区看成是一个敛财的好机会,规定伪政府所发的货币兑换成国民党的法币的比例是200比1。而实际上当时的购买力之比远远高于此。这导致沦陷区百姓现钞和银行存款大幅贬值,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招致普遍的民怨。国民党控制区的货币可以在沦陷区大量抢购各种商品,实际上是压榨当地百姓的财产。为了满足兑换法币的需要,政府大量印制钞票,赶运到广大的沦陷区。由于增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沦陷区的百姓更是一片怨恨情绪。

  国民党又错误地认为沦陷区的百姓都是不爱国的人,而自己以抗战胜利者自居,凌驾于沦陷区百姓之上。把伪政府官员都看成卖国者,其实死心塌地做汉奸的只是极少部分,大部分职员只是为了求生,混口饭吃,心里还是向着国民党,把他们当成卖国者是极不恰当的。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当局把当地学校的学生叫做伪学生,伪学生转成正规学生要经过甄别。国民党实际上把国统区的百姓和沦陷区的百姓分成两种不同的人:胜利者和投降者。这种区分不但存在于国民党的官员中,也存在于国统区的百姓中。从重庆来的百姓到达沦陷区往往自视甚高,看不起当地的老百姓。这极大地伤害了沦陷区百姓的自尊心。从人口数量讲,沦陷区的人口超过国统区的人口。把这样大的人口群体视为外人,就把自己彻底地孤立起来。

  抗战胜利本来给国民党一个巨大的机会, 利用胜利的大好形势, 建立为国为民的政权。可是由于在沦陷区接收中出的问题,国民党在政治上逐渐失去民心。同时共产党声称将要建立一个没有腐败的真正民主的新政府,逐渐争得了民心。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国民党本应内部严加整肃,挽回民心。可它错误地判断形势,以为自己的统治地位受到威胁是共产党捣乱造成的,必须给予反击。于是加强舆论控制,不许报道负面新闻,最后甚至暗杀同情共产党的大学教授(也有消息说是国民党内派系之争,给国民党帮了倒忙),结果彻底丧失了民心。共产党以微弱的力量发展壮大,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言至确。这一段历史的经验教训,太值得我们深思了。

  (作者系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