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妖怪金银炎帝捕捉:北京计划生育委员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7:12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第一讲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历史与主要成就 写作时间: [2010-01-21]

         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80多年的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认真分析和解决中国的人口与发展问题、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经过全国人民3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功实践,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第一节  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发展变化历程

         —、世界人口变化历程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人口的发展直接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巨大进步,往往都伴随着人口的迅速发展,这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规律。

         (一)前工业时期世界人口的增长
         原始社会中,客观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原始社会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维持在50%左右的高水平上。人口再生产处于高出生、高死亡和几近于停滞的增长状态。据考证分析,100万年前全球人口仅有1万-2万;距今10万年时,也只有2万-3万,千年人口增长率不足1%。直到新石器时代,由于原始农业的出现及普及,血缘婚姻制开始向对偶制过渡使世界人口第一次进入虽是极其缓慢,但毕竟是有意义的增长状态。公元前8000年,全球人口缓慢增长到750万;公元前4000年时达到8500万。公元前3000年,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有了较为稳定的生活资料来源,人口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到1650年,世界人口达到5.6亿。

         (二)工业化时期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类真正的大发展是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18世纪在欧洲爆发的工业革命激起了第二次人口浪潮。这一次人口浪潮主要席卷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初至1950年的150年间,欧美等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了2.35倍,而其他发展中地区的人口只增长了1.31倍。18世纪后半期,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4.6%,1900年已下降到65.3%。这一时
期全球人口从1650年的5.6亿增加到1950年的25.2亿。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人口出现席卷世界各国的第三次人口浪潮。除了发达国家作为补偿性增长的“婴儿激增”外,战后独立的国家人口剧增。1950~1988年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180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31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越来越短,截止2002年底,全球人口已接近62亿。

          二、世界人口思想

         (一)古希腊人口思想:
         古希腊时代,随着生产力的缓慢提高,剩余产品出现,人口也缓慢增长到一定规模,人口与社会生产之间出现新的矛盾。此时,主张控制人口和实行稳定人口的早期“适度人口”思想便应运而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是希腊各城邦普遍经历危机的时期,战争此起彼伏,奴隶反抗日益加剧。他们从加强城邦防御和管理出发,提出了适度人口思想,认为人口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当适度。柏拉图认为,最理想的人口状态是城邦国家的人口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状态,理想的城邦国家有必要设计最令人满意的、适度的市民人数。柏拉图还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人口素质的主张。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家应该把人口规模作为治理国家的第一手资料,评价政府好坏的标准是一个国家是否规定了人口发展的规模。人口应该稳定在适当规模,超过一定量就应当停止。应借助法律手段限制人口。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口质量,主张优生、优育、优教。

         (二)早期宗教的人口思想:
         早期基督教著名的思想家奥古斯丁的人口思想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他认为上帝有权决定人类的生死。人口及一切世间事物的支配权归属上帝,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是否不断增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已婚人口不能人为地进行避孕、任意中止妊娠或离婚,这些做法违背了上帝的意愿。
         13世纪由于战争和瘟疫的流行,以及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对人口增长的需求。一些教会思想家开始把增加人口的现实要求与基督教教义结合起来,其代表人物是阿奎那和马丁·路德。阿奎那的代表作是《神学大全》。他反对亚里士多德的限制人口的思想,认为两性结合和生儿育女是人类的自然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因此人口不应维持在一个固定的规模。他一方面维护宗教的禁欲主义和独身主义,另一方面又维持人类繁衍的权利,肯定世俗婚姻和生育行为,赞成人口的增殖。马丁·路德是16世纪初欧洲宗教改革领袖。他认为结婚是完全正当的,而天主教宣传的独身主义违背了这一正当权利,往往会引发罪恶。

         (三)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人口思想
         工业革命前后,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思想的活跃。意大利的乔.鲍大罗、法国的柯尔培尔、英国的托马斯.曼和斯图亚特是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由于国家建设和军备扩张必须通过征收国民税金和对外贸易来实现财富的积累,因此人口增长成为增加财富和强化军事力量的基础。重商主义强调人口增长是一种用丰富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增加国家财富的手段。
         18世纪中叶以后,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主义认为,农业的发展在国家建设中最为重要。经济增长应以农业生产的增长为依据,只有农业发展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人口过度增长会引起生产资料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但是,重农主义并非单纯的反对人口增加,而是强调扩大农业生产,如果农业生产不发展,人口就不可能增加。
         亚当·斯密把人口增减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是18世纪人口思想的代表人物。1776年,他的《国富论》问世。他认为,人口增长既是经济进步的结果,又是经济进步的原因。人口增长与专业分工相互促进。人口增长最终会刺激劳动的专业分工和技术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和技术的发展会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收入的提高,进而扩大劳动基金。他认为,劳动分工的先决条件是资本积累和从事生产的工人数量的增加,即人口的增加。增加的人口通过分工而提高工资,工资提高则 增加了储蓄,即资本积累,因此经济不断发展。他认为,人口增长并非取决于社会的富裕程度,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并没有发展,而人口却成倍增加,会导致经济的停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四)马尔萨斯人口思想
         1798年,英国的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人口原理》,并在以后的几年里不断充实,创立了从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人口理论。可以归纳为“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两种抑制和三个命题”。(1)两个前提:马尔萨斯认为,建立人口理论必须明确两个前提:一是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二是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人口增殖是人类的一种本能。(2)两个级数:马尔萨斯认为,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因为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前者的速度大大超过后者,因而造成人口绝对过剩。他认为,一切生物的增殖都有不断超过它所需要的营养物的趋势,因此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的。(3)两种抑制:为避免或消除人口绝对过剩,马尔萨斯提出了“积极抑制”和“道德抑制”的观点。他认为贫困、战争、瘟疫、灾害和罪恶等能够抑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保持平衡,即所谓的“积极抑制”。他还主张限制出生人数以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和节欲等,无力抚养子女的人应该晚婚或者不婚,即所谓的“道德抑制”。马尔萨斯认为贫困、罪恶、战争、瘟疫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产生的,而是由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这一永恒的“人口自然法则”产生的。他认为财产私有制有助于抑制人口增长,反对社会救济事业。(4)三个命题:一是人口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二是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始终不渝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抑制;三是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便现实人口数量与生活资料相平衡。这三个命题构成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原理。

         (五)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通过对资本主义及其他社会形态人口经济活动的深入考察,科学地阐明了人口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口经济变动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论述了不同社会形态下人口问题的不同性质,提出了解决人口向题的正确途径,形成了马克恩主义人口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1)人口是社会的、历史的范畴,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性和关系的总体。(2)“两种生产”的原理。(3)经济对人口起决定性作用,人口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反作用。(4)人口的变动与发展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具有重大影响。(5)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6)“过剩人口”原理。(7)人口再生产过程受生产条件的制约,包括规模、质量和世代更替的速度。(8)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真正做到理性地、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的生产。

         (六)现代世界人口思想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世界人口增长。1954年,在罗马召开世界性非政府间人口科学讨论会,讨论有关人口理论和共同关心的人口问题。1965年,在联合国主持下,国际人口科学联盟、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在贝尔格莱德联合召开了世界人口会议,以期增进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往。
         1974年,联合国在布加勒斯特召开全球性政府间会议,对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广泛讨论,通过《世界人口行动计划》,提出人口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认为凡人口增长妨碍实现增进人民福利的目标的国家,应选择适当的人口政策;所有夫妇和个人都应自由地同时又是负责任地决定生育孩子的数量和生育间隔,并有为此而获得信息、教育和手段的基本权利,夫妇和个人在行使这种权利时有责任考虑他们现存子女和将来子女的需要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责任。
         1984年,联合国在墨西哥召开国际人口会议,再次重申《世界人口行动计划》的原则和目标,并通过了进一步执行该计划的具体建议。l994年,联合国在开罗召开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确定今后20年人口与发展目标,广泛讨论了人口与持续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提高妇女地位、包括计划生育和性健康内容的生殖健康等问题,表明世界对人口与发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日益重视。
         目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先后制定了人口控制政策。制定旨在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政策的国家,从1976年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5%增加到1993年的37.9%,其中,发展中国家已占53%。亚洲、拉美地区由于大力推行计生育人口增长率显著下降。

         三、中国人口变化历程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02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l2.8453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5,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数量的总和。
         中国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达较早的国家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25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广袤美丽的土地上生存、繁衍。1965年,在我国云南元谋县上那乌村附近发现了元谋猿人左右上内侧齿化石各一个,经科学测定,距今有170万年。1973年冬再次发掘元谋人发现地点时,又发掘到三件石英的刮削器,这被认
为是元谋人使用的工具,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考古学称之为旧石器时代。后来在云南元谋竹棚又发现了“东方人”的化石,从而推断中国人类活动源于250万年前。此外, 还在湖北郧县发现了陨县人,距今约200万年。
         在我国其他地方,发现了许多比元谋猿人稍晚的古人类化石和遗址。如陕西省蓝田的蓝田猿人,距今约80万年;安徽省和县的和县人,距今约70万年;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人,距今约70万年;辽宁省金牛山和本溪山城子庙的后山猿人遗址,距今约50万年;山东沂源猿人,距今约50万年;河南省南台县云阳镇杏花山下的云阳猿人,贵州省桐梓县九坝乡的桐梓猿人等,都已经有了五六十万年的历史。其中发现较早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从1927年开始发现北京人遗址开始,已经发现了分别属于40多个男、女、老、幼不同个体的头盖骨、面骨、下颌骨、牙齿和四肢骨等大量的人类化石。据考古学家鉴定,北京人已经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器,并利用石器与大自然作斗争。
         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没长的过程。有学者估计,在旧石器晚期,中国人口可能已有100万左右。中国最早的人口数宇出自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据记载,夏禹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全国人口为1355万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5;周成王时(公元前1024一前1005年)为1371万人。周任王13年(公元前684年)为1184万人;到秦惠王时(约公
元前390年),人口为1000万;至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中国人口达到5959万。西汉以后,我国人口进入一个盛衰消长、周而复始的状态。封闭的农业经济和重复不断的王朝更替,使人口发展受到双重制约,人口同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形成同步运动的周期性规律。从西汉末至明末清初,我国人口处于起伏徘徊状态,约在6000万一8000万之间。
      “康乾盛世”以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大约1648年前后,人口约为5000万。大约1704年,人口突破1亿大关。到了1760年,中国人口突破了2亿。到1800年,人口达到3亿。大约1934年,中国人口突破4亿。1851年后,由于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捻军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人口大量减少,1864年曾减少到2.7亿,直到1894年才恢复到4亿。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大陆总人口约为5.4亿。

           四、中国人口思想的发展过程

         (一)先秦的人口思想
         我国先秦人口思想主要是增殖人口思想。最有代表性的则属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孔子一方面主张“众民”,大力增殖人口。另一方面,他主张“仁政”,即统治者应采取社会、经济措施来增加人口。重视男婚女嫁,规定男子20岁就要娶妻,女子15岁即可嫁人;国家要爱护百姓,奖励农耕,减轻赋税,照顾寡妇、鳏夫和贫者,招徕四方之民。这样才能增加人口。另外,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男尊女卑”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国广为流传,对传统生育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秦汉至清代的人口思想
         从秦代至清代,朝代更替频繁。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儒家学派的增殖人口思想。然而,在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社会里,封建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剧增与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生产逐渐不相适应,以人口与土地、人口与消费为主的人口问题越来越尖锐。由此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人口思想和主张。提出适度人
口思想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著名政治家商鞅和韩非。商鞅认为,人口与土地的数量应保持平衡,人少地多时要增加人口,地少人多时要开垦土地。他认为人口的增长要快于财货的增长。韩非从当时人口数量长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的实际出发,提出“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的思想,为解决这一矛盾,他提出发展生产,减少人口的思想。唐朝的杜佑根据历代的人口资料,写出了《户丁人口论》,认为不可盲目增加人口。他特别指出统治者的行为影响人口的多寡,开明的统治者应当扶植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不可横征暴敛。
         明末的冯梦龙在人口向题上明确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主张,提出了每对夫妇最好只生两个孩子的主张。清朝的洪亮吉认为人口过多,一方面,将使人民生活水平不仅难以提高,相反会急剧降低;另一方面,将会导致社会动乱。人口剧增,生产和生活资料必然不足,祸乱就会产生。这个矛盾只有依靠推行“仁政”,使百姓的生产、生活资料有所增加。清朝的汪士锋认为中国人口已经绝对过剩,人口问题到了无法解决的严重地步。他将贫困和社会动乱归咎于“人多之害”,并提出一整套治理措施。鼓励人们出家为僧为尼等等。清朝的龚自珍认为严重的人口经济何题是由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造成的,建议通过调整人口地理分布、组织移民、开发西北,以解决人口经济问题。清朝的包世臣认为,人口增长超过耕地和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导致人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他强调人作为生产者的职能,认为贫困主要是统治者不重视农民。他还提出按比例来安排社会劳动力,主张绝大多数的劳动力都应去务农.但同时他承认士、工、商也是社会发展生产不可缺少的成分。
                                          
         (三)近代人口思想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逐街走向解体,从社会政治角度阐发人口思想的,主要有我国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以及近代社会学家陈达、陈长薄、许仕廉等。王韬提出“富国强兵之本,系于民而已矣”的“重民”观点。王韬还主张禁止纳妾和玩弄女性,男女并重,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谭嗣同认为解决人口问题只有发展生产。梁启超在接触西学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人口问题作了深入研究,提出禁止早婚,提倡晚婚,节制人口的主张。他不认同马尔萨斯的思想,认为所谓的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观点“实属杜撰”。孙中山的人口思想概括起来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主张增殖人口。二是主张“恢复民族精神”。李大钊的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中。他认为,马尔萨斯人口论与各国人口发展的实际不符,抹煞了人类向生产广度、深度进军的可能性,“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能成立。陈达、陈长蘅、许仕廉等社会学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对近代中国的人口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出版了许多著名论著。认为中国贫困落后的原因是“人口太多”,主张“节制人口”,进行“生育革命”,推行“自然节育法”,实行“时中人口”(即适度人口),“限制人口的数量,改善人口的品质”;并提出“节制生育”,设立“保育院”等具体政策和措施。

         (四)现代人口思想
         我国现代人口思想以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人口思想为主,其中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最具代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于1957年发表了著名的《新人口论》,全面阐述了他的人口思想。他认为,中国人口繁殖太快,人口多,资金少,影响工业化的进程,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控制人口。他明确地把中国的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提出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提出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了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三点建议:一是要进行新的人口普查。二是大力宣传,破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五世其昌”等封建传统观念;等到宣传工作收到一定效果后,再行修改婚姻法,实行晚婚,大概男子25岁、女子23岁结婚比较适当。实行生两个孩子有奖,生三个孩子要征税,生四个孩子要征重税的办法。三是在节育的具体办法上,主张避孕,反对人工流产。

         (五)对马克思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在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人口思想和邓小平人口思想,主要观点有:计划生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人口问题不但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必须坚持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原则;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大贡献等等。党的十五大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战略。江泽民指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如果人口盲目地膨胀,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健。”胡锦涛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法律体系,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使整个社会开始走上了人与自然相和谐、促进人的全面进步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走过了一段曲折、悲壮、辉煌的历程。所谓曲折,是在人口问题的认识上有过反复;所谓悲壮,是广大群众特别是育龄妇女为落实基本国策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所谓辉煌,是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向现代型的转变,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的国家行列。
         新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降低生育水平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两个时期。

          一、降低生育水平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大约20年的时间,人口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4亿增长到8亿,净增了近2.6亿。虽然党和政府也几次提出要重视人口问题,开展计划生育,并在城市等一些地区进行了试点,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计划生育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人口基本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从70年代开始一直到20世纪末,大约30年的时间,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展开,主要任务是降低过高的人口出生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这段时期由于全党全社会广泛动员,真抓实干,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少生了3亿人,实现了人口再生产型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 人口快速增长阶段(1949~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则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年的16%猛增至1953年的23%,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从关心育龄妇女健康出发,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限制人工流产的规定,严格控制避孕药具的进口与销售。1953年全国总人口接近6亿,比1949年净增6000万。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人口再生产类型迅速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向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
         2. 提出计划生育阶段(1953~1961年)。过快的人口增长引起了党和政府的关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多次指出,人口要有计划增长。1953年的《农业发展纲要》首次写入计划生育内容,计划生育工作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以马寅初为代表的社会有识之士也积极主张实行计划生育。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计划生育工作受到冲击,人口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从1959年开始,出现了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出生率急剧下降,死亡率大幅上升,1960年首次出现了不正常的人口负增长,出生率为20.86‰,死亡率为25.43‰,增长率为-4.57‰,计划生育工作自然被搁置。
         3. 计划生育困难阶段(1962~1970年)。从1962年开始,我国进入了持续8年之久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达到7亿。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在毛泽东提议下,计划生育工作在城市逐步开展。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破坏,这个阶段的计划生育工作阻力很大、步履维艰
。并且,由于广大农村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全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1970年全国总人口超过8亿,人口出生率为33.43‰,自然增长率为25.83‰,总和生育率为5.8。
         4. 计划生育全面展开、艰苦爬坡阶段(1971~1978年)。在周恩来主持下,国家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毛泽东在国家计委《关于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上批示:人口非控制不行。国家制定了“晚、稀、少”和“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生育政策。计划生育工作开始在全国城乡全面开展,特别是在农村收到了明显成效。人口出生率迅速由1970年的33.43‰下降到1978年的18.25‰,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1978年的2.72。
          5. 计划生育走出困境阶段(1979~1990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1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新修改的《宪法》。由于国家重视,领导得力,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这个阶段,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降至14.6‰,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78年的2.75下降到1990年的2.17,接近更替水平。
         6. 计划生育健康发展阶段(1991~2000年)。90年代,我国进入了第三次人口生育主高峰。面对复杂的人口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1991年作出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并且从这一年起中央每年都要召开高规格的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1997年以后逐步增加了环境、土地、水利等内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10年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0.7‰,比80年代下降了近4个千分点,实现了我国既定的到20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奋斗目标。

         二、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主要任务是稳定 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要认真研究并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多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使计划生育事业真正成为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期(2000~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明确指出,未来十年,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时期。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受人口增长的惯性影响,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仍以年均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同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很不平衡,在农村和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少数地方没有摆脱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循环。因此,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中央要求,“十五”期间,生育水平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9‰。到2010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5‰。做好今后十年的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2.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2010~2020年)。到2020年,将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5亿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基本解决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问题,育龄群众享有更加优质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全面实现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生育文化和人口文化,使计划生育真正成为群众的自学行为建立完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律体系,建立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3. 实现人口的零增长(2020至21世纪中叶)。在21世纪中叶,力争把人口总量控制在16亿以内,实现人口的零增长,并使之开始缓慢下降。实现了这个人口控制目标,现代化建设就有了重要保障。可以说,人口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全面实现现代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三节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发展
  
  自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13年,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13年,是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的13年,是实现了人口再生产型历史性转变的13年,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的最好时期。

         一、重大决策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治环境、组织制度保障和财力物力支持。
  1. 从1991年开始,连续召开中央计划生育(自1997年以后陆续增加环境、土地资源、水利等内容)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江泽民、胡锦涛前后两位总书记以及李鹏、朱镕基前后两位总理每次都亲自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
视,体现了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坚强决心,为各级党委、政府做出了表率。
  2. 党中央、国务院就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后作出了两个重要决定。1991年,面对我国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2000年,面向新世纪,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的新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及时作出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这两个《决定》是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引导全党、全国人民正确认识形势,明确主要任务和方针政策,采取切实措施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大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管理。在总结地方立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授权原国家计生委颁布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1998年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并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2001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此前后,国务院颁布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社会抚养征收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条例的修订完善,基本构成了有中国特色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体系框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始全面进入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的新时期。
  4. 发表了两个白皮书,向世界阐释了中国在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上的方针、原则、政策和措施。1995年的《中国的计划生育》白皮书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符合中国国情、保障人权特别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正确决策。2000年的《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宣示了中国在新世纪进一步解决好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原则立场。两个白皮书,树立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良好国际形象,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的工作机制。在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江泽民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在2003年中央座谈会上,胡锦涛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问题,这为新世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必须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使计划生育事业真正成为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必须建立新的评价工作标准━稳定低生育水平、让人民群众满意;建立新的工作机制━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必须对干部队伍提出新的要求━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其中机制建设是核心,是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
  6.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2003年2月,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建议,为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协调,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
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为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二、重要进展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1. 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从1989~200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从21‰下降到14.6‰,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4‰下降到6.95‰,妇女总和生育率从2.4下降到1.8左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表明,90年代,我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07‰,人均预期寿命达71.3岁,实现了到20世纪末把我国总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时期。
  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得到继承、丰富和发展。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实行计划生育与维护人权,特别是生存权、发展权的论述,进一步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我
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3. 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总结长期计划生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90年代,我国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行“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一个机制”。这一道路和确立,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4.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的新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县(市)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建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01年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建站率达到93.5%,全国62%的乡镇建成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加强。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三为主”,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深入发展。随着《人口与
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和地方条例的修订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的新阶段。
  5.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不断拓展。启动了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全国有近1/3的县(区、市)实行了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有42.8%的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生殖健康服务。2000年,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90.43%。孕妇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从1990年的69.7%、50.60%提高到 2000年的
89.4%和72.9%。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紧密结合,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2001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促进了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产业的发展。
  6. 社会主义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取得可喜成果。90年代,全国开展了为期10年的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以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为主题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蓬勃开展,男女平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深入人心。人口文化事业得到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90年代以来,我国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在25.1~25.5岁之间波动
;平均初婚年龄在21.9~22.8岁之间。针对重点人群的特殊需求,开展了青春期教育、预防艾滋病/性病以及男性生殖健康教育。
  7. 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目前,全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大专学历以上人员比例达到30.71%,乡镇级技术服务机构中有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比例达到77%。重视加强村级计划生育队伍建设,许多地方实行了村专干竞争上岗,择优聘用35岁以下、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女性为主的村级专干。
  8. 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出色完成了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合作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第四周期项目,完成福特基金第二周期项目和日本结合项目第七周期的执行与评估工作,并成功启动了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援华项目。加强与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南南合作伙伴组织活动。加强对外宣传,重视
做好与国外重点媒体、新闻记者和知名人士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对100个对外开放点的工作指导,发挥窗口和示范作用,展示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形象。
  
  三、基本经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1. 指导思想方面。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作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思想武器。
  2. 宏观决策方面。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教育、经济、行政等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3. 生育政策方面。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各地根据不同情况,在生育政策的规定上有所区别,坚持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重。
  4. 工作思路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靠深化改革解决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着力于机制创新,积极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坚持分类指导,促进不同地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协调发展。
  5. 制度建设方面。坚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建立建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从主要依靠政策向既依靠政策更要依靠法制推行计划生育的转变。
  6. 技术服务方面。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为育龄群众提供安全、有效、适宜、方便的服务,以生殖健康产业的发展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
  7. 作风建设方面。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确立人民群众作为计划生育主体的地位,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得失的重要标准。深入开展党的宗旨教育和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活动,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力度,增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
  8. 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稳定基层计划生育机构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评议等富有活力的用人机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努力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第四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人口问题始终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一、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曾深刻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中国要发展,既面临经济、科技、文化的落后状况,又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多己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难题,很多问题
都因人口太多而不容易解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江泽民早在1989年就指出:“11亿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依靠我们自己采取正确方针,进行持久努力,不能依靠任何别人代替我们解决。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个最基本的国情。”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地指出,人口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2001年,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强调要在新的世纪必须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使之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事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较发达的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从基本实现小康到全面实现小康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些重要的基本特征,无一不与人口问题紧密相连。因而,实行计划生育决不是一项阶段性的任务,更不是权宜之计。它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计划生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于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即使若干年后中国人口总量不再增长,也将长期面对如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在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时,始终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时,不仅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而且明确提出人口控制目标;不仅确定了总的国力要求,而且提出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的人均指标;不仅提出人口控制的总体目标,而且为了完成人口控制目标,明确提出了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具体工作目标。这充分说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继续控制人口增长,相当一部分经济建设成果将被过快增长的人口所抵消;如果不注重提高人口素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将面临很大的困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最终将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不仅要始终注重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增加物质财富,同时还要始终有效地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
         我国在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明确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教育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进行的。从根本上讲,虽然生育率的下降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和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通过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而然地降低生育率,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靠经济高度发展诱发生育率的下降,靠市场调节来控制人口增长。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作为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职能,否则,就会延误时机,导致人口问题上的重大失误,影响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人口问题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把人口发展计划确立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我国在确定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时,强调社会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这是因为,无论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还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济困、改善人民生活、实行环境保护,无一不受人口过多、人口素质不高的影响和制约,无一不和计划生育工作紧密相联,在制定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时,人口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实行计划生育又是一场移风易俗、改变落后观念的思想革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转变人们的婚育观念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远比完成人口计划深刻得多、艰巨得多。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人民群众是计划生育的主人,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生育权利和义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本身就是社会发展领域的首要任务。因此,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社会发展领域中,不仅起着减轻社会发展压力的作用,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我国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大决策。
         江泽民在论述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时,把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作为其中重要的关系之一。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人口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人口问题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如果人口盲目膨胀,人口素质不高,就会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增加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无法持久利用资源,难以形成适宜的生态环境,甚至会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过去,我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忽视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压力,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个历史教训值得汲取。
         胡锦涛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到,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思考题
         1.简要阐述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历史。
         2.简要阐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家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重大决策。
         3.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继承和坚持过去总结的基本经验?
         4.简要阐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