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裂前声嘶力竭歌词: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5章5)(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22:39

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5章5)(上)

[日期:2003-10-03] 来源:《世界大通史》文稿  作者:黄安年 [字体:大 中 小] 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5章5)(上)

黄安年撰稿,发表:《世界大通史》文稿/1997年;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2年12月10日网上首发


五. 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前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但是 或则进展缓慢, 步履艰难, 收效甚微, 积重难返,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难以快速发展;或者在没有从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急剧变革,造成社会动乱。两者都使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优越性和实践中的问题难以吻合。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政府根本改变苏联经济体制,急剧实施一系列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政策,造成了经济大滑坡和大混乱,迄今仍在艰难的经济恢复进程中。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经济改革 (1945-1964年)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首先重视发展农业, 减轻农民负担,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1953年9月, 赫鲁晓夫在党的中央全会上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报告。[1]据此自1958年6月起, 取消义务交售制, 实行农产品采购制;鼓励庄员发展副业经济, 允许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的牲畜, 同时降低自留地的税额。1958年起取消副业的义务交售制。

其次,改变计划管理体制体制。1955年3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改变农业计划工作>>的决议, 过去国家向农场或农庄下达详尽的指令: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时间、粮食产量等共280多项,严重影响农场和农庄因地制宜管理生产的自主性。决议宣布从1955年起只下达国家收购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 废除过去繁杂多样的计划指标。但是在实施中, 国家仍经常用行政手段干预农业生产的安排。

第三,开垦荒地, 扩大谷物生产。1954年3月2日, 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大规模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2]1954-1958年间,共开垦了400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全苏耕地的1/5,1958年垦荒区的谷物产量为全年全苏产量的2/5。不过垦荒的配套工程存在严重脱节, 加上垦殖方法失当, 造成风沙侵袭,使垦荒成果未能有效巩固。

第四,改组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 由农庄收购农业拖拉机站。1958年2月, 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集体农庄制度和改组拖拉机站的决议>>, 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出售, 只能由国家成立机器托拉机站代耕, 收取实物报酬的做法;将托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同时将机器托拉机站改为机器修配站。这一决定虽受农民欢迎, 但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到1959年1月,全国8,000个机器拖拉机站中卖掉的有7655个,本应在三五年内分期偿付的款项,改为一年内还清,本无购买力的20%的农庄也被强令贷款购买。其结果打乱了农庄建设的正常秩序, 农机维修没有跟上, 驾驶员不稳定, 使农机的效益大受影响。

第五,合并农庄, 发展国营农场和大农庄。从1953年到1964年, 农庄数由93300个减少到38300个, 平均农户从1950年的近100户到1965年的426户; 国营农场从1953年的4857个到1964年10100个。

第六,大力培养受高等教育的农庄主席、农艺师、农技师和拖拉机手。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成果是明显的。苏联农业长期以来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停滞不前的状况有所改变。1950-1960年间, 苏联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多万, 而农业产量有所增加,谷物产量1953年为8250万吨,到1964年为15210万吨,增加了84%。农产品价格1964年比1952年增加了2.5%。农机化水平大大提高, 1964年和1953年相比, 拖拉机从74万台增加到154万台, 卡车从42万辆增加到95万辆, 谷物收割机则从32万台增加到51万台。国家对农庄的长期贷款从5.8亿卢布增加到12.5亿卢布, 农庄庄员的平均收入1955年为25卢布, 1965年达51.3卢布。

但是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的瞎指挥错误也给农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如过快地改变农业管理体制; 强行推广玉米种植面积, 减少草地面积, 1953年全苏玉米面积仅350万公顷, 赫鲁晓夫竟要求到1960年增加到2800万公顷,从而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由于它不适合苏联各地的实情, 从而造成大幅度减产, 农民拒播, 到1965年仅为320万公顷。

1957年5月, 赫鲁晓夫还不切实际地提出苏联的人均牛奶和黄油产量在1958年要赶上美国, 人均肉类产量也要在1960-1961年赶上美国。事实上在1957年苏联的人均肉类产量为36公斤, 而美国则为97公斤, 相差1.7倍, 在主观期望美国的人均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苏联要在3-4年内提高1.7倍。这对于缺少饲料和现代化畜牧机械及优越自然条件的苏联来说, 无疑是一厢情愿的事。到1958年人均肉类产量仅增加5%, 然而赫鲁晓夫仍大搞浮夸风, 推广梁赞州委的一年翻一番的假典型,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最后那位卖身求荣骗取了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的州委书记自杀身亡, 而赫鲁晓夫的赶超计划也泡了汤;[3]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并没有触及农庄内部的机制改革, 仍然是劳动日分配制、集中劳动的大锅饭, 难以充分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1958年后他又放弃了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政策, 限制私人经济的发展,1958-1964年间私人经济和私养牲畜减少了13-15%。

此外, 他还不加分析地宣布把农业部、大中农业机构及高等学院的农业实验室通统搬到农村; 1962年又决定把党组织分为工业党、农业党, 造成了管理体制的极大混乱。[4]虽然赫鲁晓夫致力于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面貌, 但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它仍然是波动经济、粗放经济、低产经济、行政管理经济。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政策主要是:
第一,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由于30年代以来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严重束缚了全国20多万个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90%的工业产值由中央控制的苏联, 从生产发电机到小别针,概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决策。赫鲁晓夫首先把15000个中央企业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管理并扩大地方的管理权限。

1957年2月, 苏共中央通过了赫鲁晓夫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组织>>的报告。[5]由中央管理工业由建筑业转为地方管理。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 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消, 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 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 管理各地的企业。改组后的经济管理体制为苏联部长会议--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经济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工业和建筑业各企业。其结果据1959年统计, 中央直属的企业产值由45%下降为6%, 经济行政区属工业和建筑业产值占72%, 地方属产值占22%。

这一改组虽然在改变过度中央集权, 发挥地方积极性,促进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它在主要方面只是变“条条”管理为“块块”管理, 并未根本改变国家用行政手段灌管理企业的办法, 未能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而且由于不是逐步推广, 在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削弱中央权力, 滋生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倾向, 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而大改组中的人事变动, 又侵犯了相当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于是, 赫鲁晓夫又改行收权, 合并地区性的国民经济委员会,从1960年的105个合并为1962年的47个, 最后又成立了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以及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这样到了1963年,管理工业部门的机构反而比过去扩大了二三倍。这次改革以收效甚微而告终。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年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单位: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1-1955 10.8 11.3 13.1
1956-1960 9.1 9.0 10.4
1961-1965 8.5 6.6 8.6

第二,实行物质利益原则, 推行盈利率和奖金制。1962年9月9日, 哈尔科夫经济学院教授利别尔曼发表<<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 建议用这些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国家只给企业下达产品数量和完成期限两个指标; 把盈利率作为企业优劣和奖金发放多少的标准。1962年9月至1963年底, <<真理报>>发起在全国进行大辩论。赫鲁晓夫支持利别尔曼的主张, 并在乌克兰的一些工厂试行。它为后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舆论和实践的准备。<<苏联报刊关于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文集>>, 三联书店,1964年。

尽管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并不成功, 但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工业仍有发展。1953年至1964年间钢产量从3810万吨发展到8500万吨, 煤产量由3.2亿吨到5.5亿吨, 石油从5280万吨到2,23亿吨;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地绕地球飞行并安全地返回地面, 说明苏联在宇航高科技领域领先于美国。[6]

总的说来, 赫鲁晓夫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冲击旧有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 兼有成功和挫折, 经验和教训, 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偏差, 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它既不是修正主义的异端, 也不是划时代的创举。但是,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的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1959年, 他在苏共21大提出“苏联已进入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1961年在苏共22大上又称苏联已经变成“全民的国家”, 苏共已成为“全民的党”, 并规定在1961-1970年十年内, “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新经济体制改革 (1964-1982年)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通过“宫廷政变”上台后,继续推行赫鲁晓夫时期开始的新经济改革的试验, 1965年9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7]决定在国民经济中分期分批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从1966年开始正式推行, 原计划在三年内基本完成, 实际上到70年代初才基本完成这项变革。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在不改变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 扩大企业经济管理自主权;第二,在保持行政管理方法为主的前提下, 突出经济方法, 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第三,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的前提下, 兼顾企业和职工的利益;第四,以利润为中心, 加强经济刺激。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第一,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地区管理原则, 恢复部门管理, 适当兼顾地区管理原则;第二,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经济指标, 注意在计划工作中运用价值规律;第三,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在利润、价格、奖金、信贷上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包括建立企业经济刺激基金, 调整工业品的批发价格, 实行生产基金付费制, 实行有差别的利率政策等。

到了70年代, 苏联开始推行以集约经营为核心经济发展战略, 实行以建立联合公司为核心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这些联合公司包括生产联合公司、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工业联合公司等。1979年7月,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通过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作用>>的决议。[8]规定了新的措施:改革计划体系, 建立长期(10-20年)、中期(5年)和短期(1年)相结合的计划体制;改革经济核算, 加强物质刺激;用经济方法管理科技, 科研成果实行有偿使用制, 建立统一的科研发展基金。这些措施, 实际上是1965年改革的继续、修正和补充。在工业改革全面推行后不久, 在农业领域也进行了改革, 主要措施是:把富裕水平作为评估农场和农庄活动的基础,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免除农庄对国家债务;取消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对农庄成员实行优抚赡养制。[9]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他们的共同特点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国家计划无所不包;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不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企业自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生产资料原则上不是商品。

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到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30年来给苏联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第一,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 以行政方法管理经济为主的, 有限利用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既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模式有所修正, 又是在苏联走上霸权扩张条件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巩固和发展。这种模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了教条主义的僵化理解, 推行唯意志论, 意识形态严重滞后, 把商品、货币、市场、竞争、物质利益原则等看作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概念, 拒绝作根本性的改革,拒绝实行开放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作了错误的总结,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了片面的理解。传统沙皇封建专制的影响, 十月革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特殊环境, 造成易于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方法管理经济。

第二,勃列日涅夫任内苏联经济一度有所发展, 从表面上看,经济发展平均年增6.1%,工业产量占世界的1/5,成为超级大国, 但是整个说来呈苏联国民经济持续低速发展的态势。请看下表:

苏联在第七个五年计划(1961-1965)到第十一个五年(1966-1985)计划期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比较 (%)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社会总产值 8.5 7.4 6.4 4.2 3.3
国民收入 6.6 7.7 5.7 3.8 3.2
工业总产值 8.6 8.4 7.4 4.4 3.7
农业总产值 2.3 4.1 2.5 1.7 1.1
社会劳动生产率 6.4 6.8 4.5 3.3 3.1
年平均增长速度 7.7 5.7 3.7

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为美国的50%(苏联称67%);社会总产值为美国的40%;工业劳动生产率为美国的50-55%; 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美国的25%; 科技落后美国10-20年。苏联的农业拖了国民经济的后腿, 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水浇地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7.3%。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称为“停滞的年代”。

第三,在经济低速发展的同时, 苏联迅速发展军事超级大国的实1977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占国民收入25%, 财政支出40%, 比美国高出20-30%; 而苏联的经济实力按苏联自己的最高统计也只有美国的2/3, 按美国的统计则只有55.8%。1980年苏联的军费预算为48.3%, 人均952美元。1961-1975年间, 苏联的军费开支平均年增9.8%。超过了这一期间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各项增长指标。

长期以来, 苏联扩军备战的目标是夺取对资本国家的全面优势, 即要超过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的军事力量总和。在核物器上则要超过美、中、英、法四国总和。为此苏联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财政负担,形成苏联重型化国民经济结构, 即军事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食品和民用工业--农业结构(军事和重工业与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比重为74:26; 工业与农业的比重为82:18), 这一经济结构对苏联来说, 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苏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10]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病逝后, 由1914年出生的安德罗波夫当政, 他执政15个月中, 一半多时间在病床上, 他否定了勃列日涅夫提出的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观点, 提出了苏联处于“发达社会主义长期历史阶段的起点”的论点。他虽采取了一些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但好景不长,1984年2月9日病故。1911年出生的契尔年科接任党中央总书记(1984.2.13), 他执政时间更短, 只有13个月,思想保守,无所建树, 1985年3月10日又病逝。这样在28个月的时间内,由老人当政, 三易其主, 影响了苏联的发展。[11]

(下接下篇)

[2002年12月10日说明:本文为《世界大通史》第18卷(当代世界经济卷)的第5章的一节,写于1997年,笔者为该卷主编、该章作者。根据协议该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该书迄今尚未公开出版。本文未能反映1997年以来的新情况,应读者要求现在发表的是当时的文稿,内容未做改动,请网友登陆时注意。发布时分若干篇,分别刊出]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2002年12月10日网上首发 

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5章5)(下)

[日期:2003-10-03] 来源:《世界大通史》文稿  作者:黄安年撰稿 [字体:大 中 小] 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5章5)(下)

黄安年撰稿,发表:《世界大通史》文稿/1997年;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2年12月10日网上首发


五. 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上接上篇)

戈尔巴乔夫政府的经济改革及其流产 (1985-1991年)
戈尔巴乔夫,米·谢1978年当选为党中央书记,1985年3月11日当选为党中央书记。他上台后大刀适斧地推行改革, 更换了14名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成员, 以及15名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

大体上说, 1985年4月-1987年6月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在1985年4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 戈尔巴乔夫提出了需根本改革的设想, 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1986年2月25日至3月6日, 苏共27大召开, 标志大规模改革开始。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报告中: 强调苏联正处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起点。主张必需实行根本性改革,加快发展战略,由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化,根本改变经济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科技杠杆。提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批评生产关系自动适应论。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实践是检验改革的唯一标准,政治改革要和经济改革相配合。[12]

然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对严重的结构失调动手术,也没有强调市场经济的作用,而且改革的阻力重重。有苏联既得利益阶层和集团的阻力;有传统保守思想的阻力; 也有与美军备竞赛的制约;以及来自社会主义各国关系的制约,即改革将加速苏东国家间的离心倾向。针对改革的阻力, 戈尔巴乔夫多次强调改革的意义和必要。认为过去的计划工作已使经济走向了死胡同,改革和革命同样重要。

1987年6月-1988年6月,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阶段。1987年苏共中央6月全会通过了<<关于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任务>>的总体方案。实行企业的完全经济核算, 即自筹资金、自我补偿、自行管理, 同时通过了<<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 <<合作社法>>和<<个体劳动活动法>>三个所有制法; 1987年12月还通过计划, 价格, 财政, 金融, 信贷等十多个配套措施; 企业法规定了企业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的地位。1988年1月起统一命令全面实施, 并预计在1990年完成。由于在推行改革中的阻力重重, 经济严重失控, 于是戈尔巴乔夫转而改行政治改革先行的做法。

1988年6月-1990年7月是戈尔巴乔夫由经济改革为中心转向主张政治改革先行阶段。6月28日-7月1日, 苏共中央第19次代表会议举行, 戈尔巴乔夫在会上提出经济改革受阻在政治改革未先行; 要求先行全面政治改革, 并提出了七项决议。[13]

1989年10月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提出了深化经济改革的一揽子法案,它包括<<苏联所有制法案>>、<<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土地立法原则草案>>、<<租赁关系立法原则草案>>、<<苏联税收制度法案>>、<<社会主义企业法>>。1989年12月,在向苏联第二次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雷日科夫提出了为期6年的<<根本的经济改革:首要和长期的措施>>经济健康化激计划。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在行动纲领草案中,首次提出了“计划-市场经济”模式。

1990年3月,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统。4月,“计划-市场经济”模式的提法修改为“可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5月,苏联政府提出<<关于国家经济状况和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的构想>>和5年经济改革计划。1990年7月2-13日, 苏共中央召开第28次代表大会, 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声明, 宣称党的理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而根本改变了苏共党的指导思想。同时在经过激烈的辩论后,宣布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强调发展多种的和平等的所有制形式,反对全面私有化。

1990年7月-1991年8月19日是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定性较量阶段。1990年7月-10月,围绕向市场经济过渡出现了三个改革方案:激进派亚夫林斯基的迅速彻底改革的“500天计划”和在此基础上总统责成沙塔林等人的“沙塔林纲领”即“500天纲领”。这两个计划被称为“休克疗法”。雷日科夫提出的形成可调节市场结构的“政府纲领”则被称为激进温和派方案。在折衷两个案并参考各种社会方案的基础上,由阿甘别吉扬合成了一个<<稳定国民经济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的总统方案。

1990年10月中, 最高苏维埃通过了总统方案,决议要求工业企业 及其它领域的大中企业逐步非国家化, 商业、服务、饮食及其它小企业迅速私有化。但是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激烈反对这一方案,并宣布俄罗斯单独执行沙塔林的“500天纲领”,并不断向苏共中央发难。叶利钦要求雷日科夫政府辞职,宣布俄罗斯联邦及其境内的一切财产归俄罗斯管辖。由于政治矛盾的激化,导致1991年8月19日的“八一九政变事件”,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实际上宣告结束。

苏联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邓小平在谈到苏联模式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14]他还说:“从一定意义上说, 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 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 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15]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当作社会主义唯一模式和典范是一种误导。苏联改革的失败说明不改革是不行的; 胡乱改也是不行的。

苏联改革的失利从国内方面来看, 至少有三种因素, 即政策因素, 它是在原有体制根本性缺陷不变下改革的原有的弊端, 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经济改革受挫后立即大幅度转向政治改革,从而造成大动乱。路线因素:没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没有以安定团结为基本保障。思想因素:从全盘肯定到全盘否定; 急速转轨, 从一极到另一极。它告诉我们一种社会机制转向另一种社会机制务必稳步, 不能急转湾。[16]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经济体制转轨政策 (1991年以来)
1991年12月21日,原苏联的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成立独联体,宣布苏联不复存在。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职务, 并将核纽交给叶利钦。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独联体成立后, 原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急剧恶化。虽经叶利钦两任总统、盖达尔、切尔诺梅尔金政府几次经济体制的激进或渐进改革和转轨的政策交替运行,仍未摆脱苏联成立以来的苏俄历史上和整个现代世界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困境。

叶利钦领导下的盖达尔政府一开始极力倡导激进的“休克疗法”式快速改革和转轨。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放开物价1991年12月3日俄罗斯总统发布第297号命令,同年12月19日俄罗斯政府作出第55号决定,规定各种物品自由定价和收费,随市场供求关系波动。

第二,实行国营和地方企业私有化,按计划,1992年俄罗斯20-25%的国家企业私有化,实行自由买卖,两年内完成土地私有化。

第三,实现无赤字预算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这些急剧变化的激进政策导致1992年第一季度物价上涨11倍,生活水平下降2.5倍,工业生产下降2.5倍。1992年6月30日俄罗斯政府提出生化经济改革纲领,设计在1992-1993年刹住滑坡,1994-1995年走出危机,1996年起实现增长。其后又连续出台配套改革举措。但是滑坡形式并未扭转,卢布急剧贬值,1992年初1美元兑换90卢布,9月1:240,无法实现卢布兑换自由计划。事实表明叶利钦和盖达尔的激进休克疗法完全破产。

1992年12月在俄罗斯七次人代会上盖达尔的总理提名被否定,由较为务实的切尔诺梅尔金,维.斯.任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政府主张放弃激进的休克疗法,改变把价格改革和财政政策稳定放在首位的做法,改行稳定生产为主; 改变放任不管的自由市场经济为国家调节下的自由市场经济;放慢改革的速度和急剧私有化方针;保护居民的社会生活水平。但是在总理决策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被几位激进的副总理所否决。随之实施的是带有激进和稳妥兼顾色彩的折衷性经济政策。俄罗斯的改革步伐放慢不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1993年7月西方七国财政部长会议对俄罗斯施加经济压力,推迟对俄罗斯的贷款,使俄罗斯陷入一场新的支付危机。同时,7月24日俄中央银行宣布立即停止通行原苏联和俄国家银行颁发的1961-1962年版卢布,更换新的卢布,造成新的经济混乱。

1993年8月,俄政府制定<<发展改革和稳定俄罗斯经济1993-1995年工作计划>>, 再度实施稳健务实的兼顾激进派经济主张。但是由于最高苏维埃与政府对立的“十月事件”打乱了计划的执行。

1994年2月起,切尔诺梅尔金务实派主张逐渐占有上风。2月34日叶利钦总统的国情咨文和3月4日切尔诺梅尔金的施政报告表明:放弃推行激进改革主张,强调国家的宏观干预,实施适度强硬的财政政策;强化国家对物价的监督管理机制,广开财源,制止通货膨胀;私有化政策着力于提高经济效益;重视社会保障事业,更多注意居民的承受能力;保障对教育、科研和文化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17]

但是好景不长,厄运接踵而至,1994年8月马氏三兄弟股票丑闻激怒了俄国1/3人口股民的切身利益,群起要求政府下台;10月11日,卢布爆跌,卢布与美元的汇率下降到1:4000,一天内下降了30%,被称为“黑色的兴期二”,导致政府主管经济要员纷纷落马;11月政府提出的1995年预算造议会否决。1995年一大堆经济难题仍使政府穷于应付。1996年经济问题又围绕着总统大选的角逐打转转。

1991年以来俄罗斯经济改革中的“加速理论”和“休克疗法”理论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全面自由化和所有制私有化方针也被实践证明是有害的。不顾国情、不顾实情,照搬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是要吃大亏的。

时钟拨到1997年初,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和转轨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仍似一团理不清、扯不断的乱麻,俄罗斯经济还是一片冬天景象,仍然陷于比30年代西方世界大危机还有严重的困境。1994年,企业三角债从1993年的30多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80多亿美元,每月流向国外的存款高达20亿美元,生产危机、销售危机、财政危机、社会危机、信任危机、政治危机并存,和90年初相比,人均名义工资到1994年增加了1060倍,但是一个白面包的差价是3200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已达到总人数的17%。60%的人生活水平下降。全俄失业率达13%。1994年俄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不及1990年的一半。1994年粮食产量是10多年来最低的一年。和1990年相比,大牲畜存栏头数减少了23%,猪减少了35%,羊头数相当于1952年水平,养牛头数倒退了25年。

雷日科夫哀叹:卫国战争4年,苏联生产下降了23%,独立和改革3年,俄国生产水平下降50%。有人估计从1990年到1995年6月,机器制造业产值下降了60%,轻工业下降了70%,GDP下降了一半多,进口食品高达40%左右,1994年底俄罗斯人最富有的10%和最穷的10%间的差距是14倍,远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18]1996年7月俄罗斯一些报刊称:大萧条持续了4年半的时间,而俄罗斯的危机已持续到了第6个年头,危机尚未有结束的迹象。主张把摆脱危机作为经济政策的中心。[19]如果说1995年俄罗斯的GDP下降了4%,那么1996年下降了6%;1995年工业生产下降了3%,那么1996年下降了5%;1995年通货膨胀率为131%,但1996年还为25%。物物交换在1992年占5%,1996年占30%。

注释:
[1] 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53年3月--1964年10月>>,商务印书馆,1976年。并见<<赫鲁晓夫回忆录>>, 东方出版社,1988年。<<最后的遗产----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第103-136页。
[2]<<苏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增加全国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熟荒地的决议>>, 载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53年3月--1964年10月>>。[美]拉扎尔·沃林:<<苏联的农业,1953-1964>>,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3] [苏]苏联科学院经济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6卷, 三联书店,1986年。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53年3月--1964年10月>>,商务印书馆,1976年。
[4] [美]沃林,拉扎尔:<<苏联的农业,1953-1964>>,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周新城著:<<苏联农业管理制度>>,三联书店,1979年。李仁峰编:<<苏联农业统计资料汇编>>, 农业出版社,1981年。
[5] 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53年3月--1964年10月>>。
[6]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文献(1959.1.27-2.5)速记记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苏共二十二大主要文件>>,人民出版社,1961年。
[7] 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64年11月--1967年2月>>,商务印书馆,1978年。
[8] [苏]苏联科学院经济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6卷, 三联书店,1986年。
[9] 苏联经济研究会编:<<苏联经济体制问题>>, 时事出版社,1981年。梅文彬等著:<<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沿革>>, 人民出版社,1981年。<<苏联东欧国家价格管理制度>>,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10] 周新城等著:<<苏联经济改革概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李于生译:<<苏联经济改革,1979-1981>>,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 <安德罗波夫论文选集>>,新华出版社,1984年。<<契尔年科言论选集>>,三联书店,1985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会议文件汇编>>, 三联书店,1982年。
[12]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 1986.2.25-3.6>>, 人民出版社,1987年。
[13] 张培德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1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8页。
[15]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16] 王郦久著:<<俄罗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武汉出版社,1994年。
[17] 王郦久著:<<俄罗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武汉出版社,1994年,第二章。
[18] <<经济稳定是真是假?>>,俄罗斯<<真理报>>,1995年6月21日。
[19] 梅德韦尔杰,瓦季姆:<<发生灾难的危险消除了吗?>>,俄罗斯<<自由思想>>月刊,1995年7月。

(下接下篇)

[2002年12月10日说明:本文为《世界大通史》第18卷(当代世界经济卷)的第5章的一节,写于1997年,笔者为该卷主编、该章作者。根据协议该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该书迄今尚未公开出版。本文未能反映1997年以来的新情况,应读者要求现在发表的是当时的文稿,内容未做改动,请网友登陆时注意。发布时分若干篇,分别刊出]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2002年12月10日网上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