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去掉图片文字:重温历史的沉重与光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12:43

重温历史的沉重与光芒

刘 虔

《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26日   24 版)

  一

  历史,在历史的行进中,总有许多极富纪念性意义的光彩时刻。

  这是历史深处记忆的碑铭,更是历史的不朽节日。在这样的时节,历史总要回望身后超越的艰辛,回味自己的成长,以最深切的缅怀与礼赞抚慰书写了历史新页的英雄……

  由此,那光耀天地的浩然之气,创造与开拓之力,必将赓续不绝而永昌永存。

  二

  跨过沟壑平野,人心思飏,景仰着高峰入云的巍峨。

  适逢辛亥革命百年之际,黄刚的散文诗长篇《山高谁为峰》就是历史启迪的佳作。

  铿锵而激越。深情而有力。

  走进历史的怀抱。走进英雄群山的深处。

  诗篇为我们今天的人们简约精粹地勾勒还原了上个世纪初叶,华夏大地上那场结束皇权开启共和震撼人心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再现了虽已远去百年却依旧炽热,屹立如山的辛亥英雄们的高大身影,更有那群山莽莽之上雄步时空名曰孙中山的警世高峰。

  山高谁为峰?这个设问已然无需作答。

  在大地,在人间,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里,高峰永恒,高峰之上如虹的伟业永恒!

  三

  唐人有诗曰:“居高声自远,非自藉秋风”。

  西人亦有言:“星辰在高处照耀”。

  这些诗句道出了人类心灵的神往所应有的风尚:往高处看……

  面对辛亥高峰的雄奇与壮美,诗人黄刚怎能不放声高唱!仿佛夏日热风里的一次井喷,那洪亮的声响发自诗人内心的激荡,喷薄而出,以中山先生的光辉行状为主轴,编织着辛亥之光的华彩乐章。声声纠结着的,是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体悟。江山破碎,大地沉沦,民生凋敝。然后是绝望后的惊悚。觉醒,奋斗,刚毅,洒脱,“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肩负使命上路,怀揣博爱成仁,以热血荐轩辕,用生命救华夏,爱恨情仇,都指向了人的英雄之气。作为“群山簇拥的奇峰”,中山是英雄中的英雄,从一个孕生奇迹的渔村里那棵酸豆树起步,背负思想的烈焰,高擎共和之旗,一路“慷慨先行”,在弥漫铁血的烽火里,引领时代赢取了一个民族复兴的舞台,最终让“狂想之花”在后人接踵赓续的理想之国的新时代灿然怒放。一个个人物事件,一桩桩信史记录,一次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连同尘封已久的那些过往的细节,还有当下为着中华崛起在轰轰烈烈行进着的中山先生的故乡大地上生活变迁蓬勃发展的场景,都带着生命的体温和岁月的烟雨风云,如幻如画,在我们的眼前展开。诗篇记述的历史跨度何止百年!无不深深地寄寓着百年中国志士仁人所高扬着的人道的思想,革命的精神,坚贞的信念,为国为民求强求富的情怀。

  四

  在美的质地上,诗歌构筑着自己的艺术王国。

  所有真正意味深长有分量的诗篇,都有一种内在的担当。如雨果所说:诗歌就是一切事物的内在成分。

  《山高谁为峰》就有这样一种以内在成分凝定灵魂淬火升华的力量。

  它所开掘的中山先生等辛亥英雄们的人生的诗意之美,个个光彩夺目。

  每一缕光芒,都有太阳的赤诚与温暖。

  每一缕光芒,都同人、人心、人性超乎世俗物欲的囹圄有关,都在指向人的价值高贵之所系:真理,使命,信念,责任,奉献,牺牲……这些人生日常的永恒主题。这对于当今社会当是一种善良的警悟与引领。虽然,或许我们的这个社会已然热病缠身,一首诗篇的针砭不太可能生发多少疗效了!不过,即使无力刺痛,倘能给社会人心一个怒视的眼神,也是极有意义的!

  《山高谁为峰》至少以更委婉的方式投出了这样的眼神!

  让散文诗的奇葩开放在更阔远的旷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