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想得美全文txt下载: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 拟购100亿美元中国国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03:29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 拟购100亿美元中国国债

  • 我来说两句(6人参与)
2011年12月26日06:12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 打印
  最多会买100亿美元规模中国国债

  温家宝:中日要做好邻居好伙伴,不要做对手

  应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昨天下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这是野田今年9月就任首相后首次访华,也是民主党2009年9月执掌日本政坛至今首位正式访华的首相。分析认为,野田此次访华意味着“中日外交重头戏上演”。

  温家宝:妥善处理中日分歧

  野田:日方愿做共同发展的伙伴

  昨天下午,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野田佳彦会谈。

  温家宝说,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是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全面总结,我们要恪守其中包含的各项原则,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歧,确保中日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中日有必要、有条件更紧密地携手应对挑战,深化战略互惠关系。中日要做好邻居、好伙伴,不要做对手。

  野田佳彦说,希望此次访华对深化日中战略互惠关系发挥重要作用。日方愿继续按照日中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加强同中方的高层往来。日方愿加强两国在经贸、能源环保、金融、灾后重建等领域的合作,做共同发展的伙伴。

  日本拟购百亿美元规模中国国债

  人民币首次成发达经济体储备货币

  日本共同社说,温家宝与野田佳彦就日本购买中国国债、促进双边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取得了一致。

  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20日透露,野田首相访华期间,两国将讨论互购国债事宜,日本可能最多会购入相当于100亿美元规模、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

  分析认为,作为全球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日本首次购入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具有标志性意义。对日本来说,这是它外储投资多元化的战略性举措之一;对中国来说,这是人民币首次成为发达经济体储备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进展。

  截至今年11月底,日本外汇储备总额约1 .3万亿美元(超过70%是美元资产),规模仅次于中国,居全球第二。在欧美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外汇储备多元化是大势所趋,日本如果持有人民币资产,比持有欧元等高风险资产安全,也符合日本一贯偏保守的外汇储备投资策略。对中国来说,日本突破性地持有人民币资产将对人民币国际化构成实质性利好,意味着日本对最大贸易伙伴的中长期信心支持,有助于合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不过,按日方设想,它购入中国国债规模不超过100亿美元(占外汇储备总额只有约0.77%),且还是分期购入。日本将通过何种方式购入中国国债,退出机制如何,此模式对其他国家是否有可复制性……这些问题仍需观察。

  谈海上危机

  就建立副外长级管理机制达成共识

  共同社说,温家宝与野田就建立副外长级(副部长级,此前是局级海上安全定期磋商)的中日东海海上危机管理机制达成共识。专家认为,中日在东海存在钓鱼岛主权、海洋划界、资源开发等分歧,高度复杂敏感,影响和制约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此外,中日双方认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希望有关各方继续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半岛有关问题,推动早日重启六方会谈,促进半岛和平稳定。共同社说,野田表示希望中国协助解决朝鲜绑架日本人的问题;温家宝回应说,希望日朝双方通过对话和磋商妥善解决绑架等问题。

  谈民间交流

  野田自称是“日中交流之子”

  温家宝与野田共同出席了关于节能环保、青少年交流等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共同社说,双方确认了五点:1.中国放宽对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2.尽早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3.就海上搜救相关协定达成原则共识;4.扩大青少年交流;5.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合作。

  野田在访华前一天说,1984年,他作为日中青年友好交流3000人访华团的一员首次访华,从那时起与中国结缘,他常自称是“日中交流之子”。

  野田1957年出生在日本千叶县一个军人家庭,家境很差。他1980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系,随后做过家庭教师、煤气公司抄表员、儿童教育中心主任、消防员。后来,野田进入有“日本政治家的摇篮”之称的松下政经塾(第一期)深造。1987年,他成为千叶县县议员,年仅29岁,打破日本议员最低当选年龄的纪录。

  野田在今年8月底民主党选举党首前的演讲中,提到自己通过艰苦奋斗成为议员的经历,还自嘲说:“我长得就像泥鳅……虽然无法像漂亮的金鱼那样,但泥鳅也有泥鳅的本事。”他今年10月公开家庭财产,总额为1774万日元(约合146万元人民币),成为自1984年日本内阁成员财产申报制度实施以来的“最穷首相”。

  他属于民主党内亲美派人物,就任首相前对华态度强硬,但他任首相后承诺不参拜靖国神社、与邻国搞好关系。综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