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车刮擦是报的交强险:常识:哲学史上50个经典命题(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43:13
哲学是这样走来的——你应该知道的哲学史上50个经典命题(下)  

 

邓斯·司各脱——完善的知识是个别的知识

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对信仰的证明,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作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神圣家族》原来是意大利著名画家安德列阿?受泰尼稚的一幅名画的题目。画中的人物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圣婴耶稣,旁边有玛利亚的丈夫约瑟,有圣约翰、圣那拿以及一些天使和神甫。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写了一本名为《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驳布奢诺?鲍威尔及其伙伴》的书,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主义观点进行了致命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布奢诺?鲍威尔比作天父的独生子耶稣,把其他几个伙伴比作他的门徒,这些人妄自羊大,自以为超乎群众之上,以为他们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不容争辩,正像耶稣在人们中传道一样。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英国的唯物主义传统,认为“唯物主义是大不列颠的天生的产儿”。为了说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专门提到了“大不列颠的经院哲学家”、被人称为“精明博士”的邓斯·司各脱(Johannes Duns Scotus)。这位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名论者,从经院哲学内部给予经院哲学以致命的打击。

大约在1270年,邓斯?司各脱出生于苏格兰东南部贝里克郡。他在1279年在英格兰南部邓弗里斯加入方济各会。1288年就学于牛津。1291年领受神职。1293年去巴黎学习。1297年起,先后在剑桥、牛津、巴黎和科隆等地讲学。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为维持其对英战争,向教会征税,与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邓斯?司各脱因拒绝支持腓力四世被逐出法国。卜尼法八世死后,再次任教于巴黎并获博士学位,他因博闻强记、思维敏捷、论证有力,获得了“精明博士”的称号。1305年后从事著述。1307年往德国科隆任教,1308年在科隆去世。

司各脱首要的一个理论贡献就是对哲学与神学关系的认识。他认为我们通过理性只能知道上帝是一切原因的原因,一切本质的本质,知道丘帝是永恒的。至于上帝在时间中创造世界,三位一体等等,则只能是信条,只能根据圣经和教会的权威信仰它们。如果我们要用理性思考上帝,那就会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所以,司各脱明确反对用证明的形式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一个定理在哲学看来是真的,但在神学看来就可能是假的,反之亦然。但哲学和神学不应该存在对立。神学并不是一门思辨的科学,而是实践的学科,它的使命是帮助拯救人的灵魂。我们虽然不能认识上帝,但可以信仰上帝、爱上帝,信仰和爱高于认识。作为?个虔诚的基督徒,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对信仰的证明,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作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在对灵魂的认识上,司各脱否认理性的作用,而将意志视为灵魂的本质。固然,司各脱也承认意志的盲目性,承认只有当理性指明了目标时,灵魂才能有所意欲。但他认为最初的思维是通过灵魂与外界事物的共同作用实现的,因而是混乱的、不定的。只有当意志使其变得清晰,它们才能成为定的表象。因此,最终决定权属于意志。意志是自由的,是一切行动的惟一原因。思维仅是意欲的偶因,是意欲的仆人。在此基础L,司各脱认为,上帝是最高的本质,而质料(物质)是最低的本质。除了上帝之外,一切被创造的实体,包括精神实体,都是形式与质料的结合。因此,灵魂不是什么纯粹的形式,在灵魂中包含有作为基质的物质。在此基础上,司各脱进一步提出了“假如上帝是万能的,他能否赋予物质以思维的能力”的问题。但司各脱并没有跳出神学藩篱,“为了使这种奇迹能够实现,他求助于上帝的万能,即迫使神学本身来宣扬唯物主义。”

作为唯名论者的司各脱,赋予个性以更熏要的地位。他认为,个体是完善的存在,是自然的目的,是直接的、独立的实在。因此,完善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个别的知识。知识起源于个别的感知,普遍的概念来自人类能动理智的抽象活动。司各脱也承认共相的客观存在,共相存在的基础就在于精神从类似的对象那里抽象得到的共同的本质,这种本质必定存在于个体之中,否则我们就不能通过感知和抽象得到它们。

司各脱对基督教义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首先提出圣母马利亚在其受孕时即未经原罪沾染而成胎的学说,并将其建立在基督是完全中保的基础上。他认为道成肉身无论如何要取代人类始祖的堕落。这一学说在1854年正式被规定为天主教教义。其学说被称为司各脱主义,被方济各会尊为主导神学,长期与托马斯主义相对抗。

智者感言:

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一个生命个体来说,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程度的差异,的确能产生上面广告词所描述的结果。同样背景的同学二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继续自己的幸福生活;另一个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将自己改变成一个“书生”。积累数日之后,两个人会变得迥然不同。这种差别没有好坏之分,但的确耐人寻味。也许“书生”的幸福感还赶不上他的同学,但他对世界的洞悉和把握,的确要更加敏感,更为深刻。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别,就是因为“书生”将一般的知识变成个别的知识,将公共的积累变成了自己的财富。时于人类文明而言,这种转变的效果是双重的:对个体来说,是一个人从无知到熟知的蜕变;对于人类来说,通过个体的嬗变,实现文明的薪火相传,使得知识的积淀更加厚重。

所以,知识既是个别的,也足公共的;既通过个别的形式改变个体的命运,也通过一般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知识的真正完善,应该是将知识的这种双重性质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在改变个体命运的同时改变自己,使自己臻于完善。这个过程永无止境。

为了改变我们自己,就让我们也自觉地加入到这个过程中吧!

威廉?奥卡姆——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哲学史上,这个命题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有一个人到剃头匠那儿去学手艺,师傅教他先学剃光头,他说不会剃。师傅就找来一个大冬瓜,用剃刀在上面刮了几下,然后把刀往上面一扔,插在冬瓜上,对徒弟说道:“按我这样学!!”徒弟每天都这样学,过了不久已经可以将冬瓜刮得很干净了。师傅准他出师,出师那天,师傅叫他给一个人剃光头。只见他哗哗几下就将那人的头发剃了个精光。大家正在喝彩的时候,只见这个徒弟把剃刀往那光脑袋上一扔,就象插在冬瓜上一样。

上面只是笑谈,但剃刀的威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在哲学史上,也有一位擅使“剃刀”的人物,此人就是经院哲学解体时期唯名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奥卜姆(william of Occam,也有人翻译为“奥康的威廉”)。

大约在公元1300年左右,威廉?奥卡姆在英国出生。关于他的生平,能为大家所了解的相对较少。我们只知道他早年加入弗兰西斯修会,后来在牛津大学学习和任教。他被人们称为“不可战胜的博十”,这主要是因为他在辩论中表现出来的机智敏捷令对手无法招架。1324年,因被指控“讲授异端哲学”,他被召至阿维农教廷囚禁。在当时,这可是个不小的罪名。1328年,威廉?奥卜姆逃亡比萨,接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的庇护。在与这位皇帝的会见中,威廉?奥卡姆一句话道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你用剑来保护我,我用笔来保护你。”这也是他的哲学观点的基调。在这位皇帝的庇佑下,威廉?奥卡姆写了很多为王权辩护的文章。在这此文章中,他也十分明确地表明了自己作为唯名论者的立场。

威廉?奥?卜姆批判了唯实论者从共相出发推论出个体存在的思想方法,认为只有个体才是真实的存在。在他看来,所谓共相,并不是一种实在的东西,而是一种设想出来的东西,它仅仅存在于灵魂中。基于这种认识,他进一步提出:现实中没有独立的联系,只有相互联系的事物,联系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同样,也不存在一个单独的多而只有多的事物。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之外设定一个联系,在多的事物之外设定一个多,只能使科学毫无意义地复杂化。正是在这种观点基础上,威廉,奥卡姆提出了“若无必要,勿增实体”的著名论断,在哲学史七,这个命题被称为“奥仁姆剃刀”。威廉?奥卡姆挥起这把思想的剃刀,将“实体形式”、“隐蔽的质”以及“影像”之类概念全部“处以极刑”,认为它们都是多余的东西,都应该加以抛弃。

“奥卡姆剃刀”的威力是巨大的,〕在经院哲学统治思想的时代,“为上帝论证”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文字游戏和概念推演。如果把那些概念全部“剃”出去了,就动摇了唯实论者论证的根基。他的“通过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等等观点,也表明了这一命题的革命性。这自然激起了教会方面的愤怒,对威廉?奥卡姆的迫害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过,即使我们抛开“中世纪”这样特定的背景,依然可以看到这一命题带给我们的启发意义。许多科学家接受或者独立提出了奥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莱布尼兹的“不可观测事物的同一性原理”等。对于科学家,这一原理最常见的形式是:当你有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简单的那个更好。

在物理学中奥卡姆剃刀被用来切掉形而[学的概念。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与洛仑兹的理论就是一个范例。洛仑兹的理论认为在以太中运动的尺收缩、钟变慢。爱因斯坦关于空一时变换的方程与洛仑兹方程在钟慢尺短效应上一致,但是爱因斯坦认为以太不能根据洛仑兹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检测到。根据奥卡姆剃刀,以太就被排除了。这一原理也被用来证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海森堡从光的量子本性和测量效应中推出了不确定原理。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中解释说: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对于一些超自然的生物,存在一组完全地决定事件的定律,它们能够观测宇宙现在的状态而不必干扰它。然而,我们人类对于这样的宇宙模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看来,最好是采用称为奥卡姆剃刀的原理,将理论中不能被观测到的所有特征都割除掉。正如爱因斯坦在他的《自传笔记》中写道:即使是大胆而天才的学者也会因为哲学上的偏见而妨碍他认清事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从上述唯名论原则出发,威廉?奥卡姆提出:一切知识的基础是从个体出发的经验。”在我们谈到认识的起源时,个别事物是感官的第一个对象;所以就知识的起源来说,个别事物才是首先被认识到的东西。”因此,他认为认识的对象先于认识存在于心灵之外,只有对个别事物的质管认识,才是我们认识的起源。这些在经院哲学看来“大逆不道”的观点,都是源于他的那个著名命题的。

后来,路德维希皇帝去世,奥卡姆和他的同伴来到慕尼黑方济各会的总部,并在那里住了下来。据说,他在慕尼黑一直待到去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晚年回到了巴黎大学。关于他的死因,说法比较一致,这就是当时在欧洲肆虐的鼠疫。

智者感言:

在当前,已经没有了教会的压力,但奥卡姆的这把剃刀仍然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些商业巨头,还会用这把剃刀作为武器,处理自己遇到的那些困难和挑战‘:悬疑、存而不论等等,也都是对这一名言的注脚。

保持简单!奥卡姆的箴言的实质就在于这样一句人人都明白和理解,但不是人人都能够自觉践行的道理。不是有很多人,自以为自己很哲学,开口便是一大堆吓人的名词吗?更有甚者,咦里哇啦地说了一大通,却是“开口千言、离题万里”,又如何将事情表述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卡姆剃刀也是消除对哲学的误解的一把钥匙呢!

表们缺少的,不是对道理的感悟,而是将那些重要的道理转化成为我们的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库萨的尼古拉——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

所谓有学问的无知,绝不是正统神学家鼓吹愚昧无知的蒙昧主义,而是指人们通过对知识的探求,而后这到对自己无知的认识。

我国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庄予,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故知止其所不知,至夹。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意思是:一个人能止于所不知的晚界,就是绝顶明智。谁能知道不用语言的辩论,不能称呼的大道呢?

庄子的这段话,是让我们知道自己能知道的东西是有限制的,明确自己的“无知”,就是明智的表现。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有一位对人的“无知”进行深刻论述的哲学家,这就是文艺复兴初期德国哲学家、罗马天主教会的高级教士库萨的尼古拉(Nicholas Cusanus)。

1401年,库萨的尼古拉生在摩泽尔河畔库萨村的一个船主家庭。据说他从小离开家庭,由一位伯爵把他抚养成人。尼古拉曾经在当时的一个修道团体——共同兄弟会学习过。尼古拉1416年进海德堡大学,1417年转入帕多瓦大学,1423年在帕多瓦大学得到教会法学博士学位。他也曾从事法律工作,因很不成功,就转而专心致志于神学的研究与讲授。1425年在科隆进修神学。1432年以红衣主教朱丽安的秘书身份参加了巴塞尔宗教会议,此后到罗马教廷任职。从此以后,他一直为教廷服务,处理各地的宗教问题,从事已处于分裂状态的天主教廷的统一,并企图把东方教会与西方教会统一为一个天主教会。1437年作为罗马教廷使节赴拜占廷谈判东西方教会联合问题。谈判当然是失败了,但他的努力还是得到了教会的认可。1448年受封为枢机主教。1450年任布里克森主教。1458年回罗马教廷助理教务。1464年8月11日,在意人利去世。

从七面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库萨的尼古拉是可以被称为典型的教徒的。但很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么一位典型的教徒,却启发了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布鲁诺的思想。

库萨的尼古拉还是德国最早的人文主义学者之一。他在处理教会事务之余,搜集、整理古典文献,开展数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并做出了贡献。他第一个绘制了中欧和东欧地图,提出了改善历法的方案,致力于解决方圆问题。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论有学问的无知》、《论推测》、《论利慧》等。

尼古拉在哲学方面的重要贡献就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哲学考察。他把认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这只能从感觉与想象产生混乱的印象;第二阶段是理智认识,是对事物的区别性认识,是有确定性的指称,是对事物的推理知识;第三个阶段是思辨的理性,这个阶段发现认识中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第四个阶段是直觉的认识,在直觉之中,理智所看成有区别的就归于统一了。这种认识论观点是以后康德认识三阶段说的来源。

库萨的尼古拉按照新柏拉图学派的“否定的神学”观点,认为对于上帝不能用任何特殊的概念和名词予以肯定的规定。在他看来,上帝不是圣父,不是圣子,不是圣灵,而是无限,也就是绝对的极大。这绝对的极大既是一,又是一切。”上帝在一切中,而一切即在上帝中”。这就是他所明确表达的泛神论观点。不过,他又认为,上帝是绝对极大、绝对统一,而宇宙则只是相对极大、相对统一。这样他就给上帝保留了一个特殊的超然的地位。

在基督教神学独断论长期统治之后,库萨的尼古拉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对立一致”这一命题,并把它作为自己哲学的基本原理,他用数学对这种观点作了证明,认为无限的线与无限的三角形、无限的圆、无限的球体都是统一的。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以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前驱。他认为在上帝和宇宙中对立面是一致、符合、统一的。”由对立物构成的一切”,“从占优势的那一个对立面得到自己的性质”。上帝既是极大,也是极小。人性既是有限(作为形体),也是无限(作为精神)。这一切都表明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库萨的尼古拉的认识论同他的“有学问的无知”原理是紧密相联的。库萨的尼古拉认为人的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所谓有学问的无知,绝不是正统神学家鼓吹愚昧无知的蒙昧主义,而是指人们通过对知识的探求,而后达到对自己无知的认识。他认为,一个人对这门无知课学得越深刻,他就越接近于真理。人的智能同真理的关系,好比一个多角形同外接圆的关系:随着角的增加,多角形与圆相似的程度就越大;但是不论它的角增加多少,它也不能全等于圆。这说明:人能够不断接近真理的认识,但是却不能达到绝对的终极的真理。所谓有学问的无知,意味着“有学问”和‘’无知”这两个方面总是联结在一起的,是对立统一的。这里包含有认识中相对与绝对、有知与无知的辩证思想因素。

库萨的尼古拉继承新柏拉图主义,吸取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和业里士多德的思想,概括当时数学和自然科学成果,建立了自己具有独创性和过渡性特色的哲学学说。他的哲学虽然保留有基督教神学和神秘主义思想,但是己开始摆脱正统神学的束缚,基木七按照泛神论观点解决上帝和宇宙及其认识问题,开辟了文艺复兴时期泛神论的自然肯学思潮的先河。同时,作为近代市民阶级新哲学思潮的先驱者之他对以后的布鲁诺、莱布尼茨以至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智者感言:

认识你自己,这句德尔斐神庙门口的蔑言,被苏格拉底讼释为“自知其无知”。因为这种诊释,苏格拉底被称为当时“最聪明的人”。一个人的聪明,不仅仅在于你知道什么,还在子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越是学养深厚的智者,对于自己的无知把握越是深刻,因而他们表现出来的谦虚也越让人敬佩。成熟的谷子,总是将头低向大地。还是记住毛泽东引用的对联吧:“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布鲁诺——宇宙是太一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的!”

罗马鲜花广场,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却是曾经与令人发指的罪恶联系在一起的地方。这里是中世纪和复兴时代的罗马最有生气和最粗暴的地方。在这里,红衣主教和贵族夹杂在渔夫中间出现在广场的集市上;在这里,卡拉伏吉奥因为输了网球赛而杀死了他的对手;渔夫西里尼在这附近杀死了他的商业竞争对手。这个广场还是当时执行死刑的地方。今天,这里成了罗马人长期举行活动的中心,色彩斑谰的市场、各色各样的饮食店、现代气息的酒吧,使得这里充满了生气,广场中心有一尊铜像,是1889年为了纪念一位为了真理而殉难的英雄而立的。1600年,这位不屈的英雄,被罗马教会烧死在广场中央。那个不朽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的!”

这位不朽的英雄,就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反对封建教会的坚强斗士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

布鲁诺的一生是在与教会的斗争中度过的。1548年,布鲁诺出生于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在当地的拉丁语学校毕业以后,布鲁诺进入圣多米尼加修道院,那一年,他才17岁。28岁时,为了逃避迫害,布鲁诺离开修道院,流亡西欧。他非常拥护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用讲演、讲课、文章等不同形式反对地心说,宣扬新思想。在《论无限宇宙和世界》一书中,他发展了哥白尼的宇宙结构,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是无限大的,其中的各个世界是无数的”),太阳是众多的(“恒星并不是镶嵌在天弯上的金灯,而是跟太阳一样大、一样亮的太阳”)等等。这些言论,在当时是最不能为教会容忍的。1592年,布鲁诺被骗到威尼斯并遭逮捕,此后落入宗教裁判所,被囚禁长达8年之久。在狱中,布鲁诺受尽折磨,但他英勇不屈,不畏迫害,明确宣布自己没有做任何可以反悔的事情。他说:“在真理面前,我半步也不退让!”最后,教会以“异端分子和异端分子的老师”的罪名,于1600年2月17日在罗马鲜花广场对布鲁诺处以火刑。

布鲁诺的主要著作有:《论无限、宇宙和世界》、《论原因、本原与太一》、《诺亚方舟》、《灰堆上的华宴》、《论英雄热情》等。在这些著作中,布鲁诺集中阐明了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建立了一个泛神论的哲学体系。

布鲁诺认为,自然界中有两种实体,即形式和物质。但形式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样,物质就成为“神物和最优秀的生产者”、“自然万物以及全部实体是自然界的生育者和母亲”。物理世界是在“世界理智”的作用下运动和变化的。”世界理智”是作为形式本原的世界灵魂的一种能力,而世界灵魂又是内在于作为物质本原的宇宙之中的。这样,包括一切的统一体的宇宙就成为“太一”。它“极大”,也“极小”,既是“一”,也是“一切”。这个宇宙,既是统一的,也是无限的。对于这个“太一”布鲁诺称之为“神”。但这只是一种称呼,既没有人格,更不是万能的上帝或者宇宙的主宰。在这个意义上,布鲁诺被称为彻底的泛神论者。

对于人的认识,布鲁诺把认识划分为四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和心灵。他认为,感性是认识的开端。知性的任务则是运用抽象概括和推论的能力,从特殊中抽象出一般。理性的任务是主动地、积极地整理知性活动的成果,把知性得出的一般论断提供到原理原则,从而认识到事物的实体的统一性。心灵作为认识的最高能力,则是对普遍实体即他所谓的“神”的直观。只有在心灵中,神或自然的本质才会生动地表现在认识的面前。认识达到了对一切存在的本质,对对立统一的、无限的宇宙的最高认识。这种认识的过程不会完结,因为智慧的力量永远不会停留在已经被认识的真理上面,总是向着尚未被认识的真理前进。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诺对人类认识的把握,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布鲁诺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笛卡尔的理性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等等影响广泛的理论中,都不难发现他的影响。他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更是成为激励后世的楷模,成为人类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

智者感言:

宇宙是什么?不同的人,出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背景,会有完全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有的是相互冲突的,有的则是在不同的语境内“各说各话”,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可以就宇宙存在的问题与同行展开激烈的辩论,但在天体物理学家与皮诚的宗教徒之间,是不必就宇宙的认识达成一致的。

自觉的划界意识和明确的定位意识,是我们澄清自己的认识的重要内容。’‘各人自扫门前雪,英管他人瓦上霜”在这个意义上是有道理的。自己门前的雪还没有扫干净,却对别人的一点残霜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友情的一个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有各种情感引起的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

友情的一个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由各种情感引起的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我们知道,闭塞和窒息是人体内最危险的疾病。在人心上也不外如此。你可以服肝精以养肝,服铁质物以健脾,服硫华以润肺,服海狸以补脑。但除了真正的朋友之外,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舒心。面对真心朋友,你可以藉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忏悔或自白,倾吐你的忧愁、欢乐、恐惧、希望、疑虑、忠告,以及任何压在你心底的事。

以上这些对朋友的精辟而深刻的认识,出自一位近代哲学家之口。这位哲学家就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开启者、著名的唯物主义者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eon)。

从出身来看,培根可谓显贵。他1561年1月22日出生在伦敦的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娴熟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12岁时,培根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5岁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1582年,培根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602年,培根受封为爵士,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判处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在仕途正顺的时候,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也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经历变故之后,培根不理政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誓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培根原打算撰写一部六卷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科学的大复兴》(又名《伟大的复兴》),这是他要复兴科学,要对人类知识加以重新改造的巨著,但他未能完成预期的计划,只完成了前两部分,这就是《论学术的进展》(又名《论科学的价值和进展》)和《新工具》。1605年,培根完成了《论学术的进展》。这是以知识为其研究对象的著作。培根在书中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的作用,提示了知识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及补救的办法。在这本书中,培根提出一个有系统的科学百科全书的提纲,对后来十八世纪的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写百科全书,起了重大作用。

《新工具》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在书中培根提出了经验认识原则和经验认识方法。这本书的“新”,与亚里士多德的丈工具篇》是相对而言的。在书中,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第一种是“种族假相”,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种是“洞穴假相”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是“市场假相”,即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种是“剧场假相”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他认为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也是在这部著作里提出来的。

培根在结束其政治生涯后,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亨利七世本纪》一书,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近代史学的里程碑”。大约在1623年,培根写成了《新大西岛》一书。这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乌托邦式的作品,他在书中描绘了自己新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蓝图,在他设计的虚构国家里,科学主宰一切,这是培根毕业所倡导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现。此外,培根在逝世后还留下了许多遗著,后来,由许多专家学者先后整理出版,包括《论事物的本性》、《迷宫的线索》、《各家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论人类的知识》等等。

1626年3月,培根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一天,他坐车路过一片雪地时,突然想进行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屏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培根身后,尽享尊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培根被视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科学史上,培根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为此,罗素尊称培根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死后,人们为怀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亨利?沃登爵士为他题写了墓志铭:

圣奥尔本斯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头街应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

智者感言:

知识就是力量,曾经成为多少人激励自己进步的座右铭。

是知识,让人类社会告别蒙昧和野蛮,走向现代文明;是知识,让山野村夫告别贫穷和落后,找到新的方向……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梦想!看起来,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鼓舞人心的命题!

但知识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关于核能的知识,可以给我们无穷的能量,也给人们带来核武器的威胁;很多高端的技术,可以改进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成为犯罪分子改进犯罪手段的基础……还有,知识多了,感情没了;文化高了,信任没了,等等之类,不胜枚举,不胜其烦。

所以,我们不得不再次限定:知识是否推进社会发展,要看什么人使用,如何使用。

知识也是双刃剑,玩不好是会伤到自己的。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由此可见。

霍布斯——自由与必然是相容的

与同时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对于“和平与安全”有着更为敏感的感受和更为迫切的渴望。

“Leviathan”(利维坦)的字意为裂缝,在《圣经》中是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通常被描述为鲸鱼、海豚或鳄鱼的形状。利维坦常与另一种怪物贝希摩斯(Behetnoth)联系在一起。根据衫勺伯记》中的描述,利维坦实际上就是一条巨鳄,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口鼻喷火,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在基督教中利维坦成为恶魔的代名词,并被冠以七大罪之一的“嫉妒”。在《旧约圣经》的外典“以色列书”第六章中曾经记载:上帝在创造天地的第五天创造了山和海,第*天用粘土创造了利维坦和贝希摩斯,当世界末日降临的时候,利维坦、贝希摩斯和栖枝(Ziz)将一起成为圣洁者的食物。伊诺克的预言书上说:“两个怪物将在那一天被分开,雌的被称为利维坦,它居住在喷泉的深渊之中;雄的被称为贝希摩斯,它占据了整个丹代恩沙漠。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有一位思想家,借用《圣经》中的“利维坦”,表述自己对国家的认识。这位思想家就是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霍布斯1588年出生于英国南部威尔特郡马尔麦斯堡镇的一个贫穷的乡村牧师家庭。由于家境贫穷,霍布斯幼年之后就依靠伯父抚育。但他生性聪颖,好学深思,十四岁时己经通晓希腊文和拉丁文;十五岁就进入了培养贵族子弟的牛津大学,攻读古典哲学和经院派逻辑。毕业后留校讲授逻辑学。从大学毕业起,霍布斯就与贵族家庭有了不解之缘。他担任过大贵族卡文迪许家族的家庭教师,担任过贵族的秘书或者随从。这种经历给霍布斯带来的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他虽出身卑微,但通过与贵族的交往,他已经跻身于上层社会,结识了当时英国一批具有学术地位、社会影响和抱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名流,不仅大开眼界,也为他的新观点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霍布斯与贵族的这种友谊和亲密关系,他在自己所有的著作中,从未停止过对君主制表示好感与尊敬。这使得霍布斯成为一个集多种矛盾为一体的复杂人物。根据霍布斯自己的说法,他生性胆怯怕事。霍布斯在他的一本《自传》中说,他是他母亲生的一对孪生子之一,另一个叫做“恐惧”(foar)。他从他一生的许多行动中,确有一些事实可资印证。1640年,王权与国会的冲突日趋激化,武装冲突阴云密布,霍布斯害怕纷争和内战,写了一篇维护王权以求得和平的文章,引起国会派的极大不满,霍布斯见势不妙,’惧而出亡巴黎。1651年他在巴黎写成《利维坦》一书,其中对君权神授和教会大加挞伐,遭到法国当局和流亡巴黎的英国王党分子的强烈反对,霍布斯又惧而悄悄逃回英国。当时英国正由克伦威尔任护国公,集政治、军事大权于一身,霍布斯则认为这正是他理想的政治状态,于是他向克伦威尔表示了他的归顺之意。克伦威尔邀请他出任行政部长,他却婉辞不就。1666至1667年,伦敦流行瘟疫,又遭大火,教会扬言这是霍布斯的续神言论招致的灾祸,霍布斯又慌忙将手边的文稿仓惶付之一炬。可以说,与同时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对于“和平与安全”有着更为敏感的感受和更为迫切的渴望。这就使得霍布斯提出的挑战传统的政治学说和哲学观点更值得我们关注。他对自由的理解,敦是最典型的例子。

霍布斯认为,所谓自由,就其本来的意义来说,就是指“没有阻碍的状况”。而自由人则是指“在其力量和智慧所能办到的事物中,可以不受阻碍地做他所愿意做的事情的人”。”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能自由地说话时,这也不是声音的自由或吐字的自由,而是指说话的人没有法律限制他以旁的方式说话。最后,从自由意志一词的用法中,我们也不能推论出意志、欲望或意向的自由,而只能推论出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他在从事自己具有意志、欲望或意向想要做的事情上不受阻碍。”所以,他认为“自由与必然是相容的”。”比如水顺着河道往下流,非但是有自由,而且也有必然性存在于其中。”按照他的理解,人们的行为虽然来自于人们的意志,但是人的每一种出于意志的行为、欲望和意向都是出自“某种原因”的,所以“便是出于必然的行为”。霍布斯将这种原因最终归于“一切原因的原因——上帝”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他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这种认识,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富有启发性的。

在霍布斯看来,人们为了取得和平,并由此而保全自己的生命,因而制造了一个“人为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国家。他将这种国家称为“利维坦”。根据霍布斯的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在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个人或」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这样订立的契约就叫做社会契约,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就是主权者,而像这样通过社会契约而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群人就组成了国家。”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这就是活的上帝的诞生”。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者感言:

如果从其经历和政治立场来说,霍布斯不值一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新生势力势不可档的时候,霍布斯的立场无疑是倒退的,甚至是反动的。

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霍布斯的价值。一位评论者称:他的同时代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在思想的世界当中处于如此孤独的一个位置,只有到了19世纪,他的重要性才被完全了解,他的主要原则的惊人的现代性才被认识。霍布斯为我们提出的对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不能根据母鸡的形象,判断鸡蛋是否有营养。真正的营养,只能在我们消化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东西。如果没有理解一个命题之前,就“义正辞严”地坚决“拒斥”,那表现的不是我们的坚定立场,而是我们的无知。当然,如果只是“照单全收”,很容易,'j肖化不良”的。

但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成为哲学智慧的“美食家”!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

有一个比较古老的笑话,说一个傻子当差役押送犯人,结果犯人趁他熟睡的机会,把囚服套在他的身上,逃走了。傻子差役醒来以后,清点了半天,发现武器、包袱、囚犯都在,惟独找不到自己,于是十分纳闷:“怎么我不见了”

连傻子在思考的时候,都要问一下“我”在哪里,我们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如何,就可想而知了。而有一个哲学命题正好是说这个问题的,那就是——我思,故我在。

提出这个命题的人叫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有的人把他的名字翻译成笛松儿,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笛卡尔是一个研究广泛、成果卓著的学者。

在数学方面,他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创立了解析几何。在他的著作《几何》中,笛卡尔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正是因为他的杰出贡献,后世的人们称呼笛卡尔为“解析几何之父”。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石。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尔在《屈光学》中首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尔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尔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但所有这些成就,都无法掩盖他在哲学星空的耀眼光辉。

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他认为,人类应该而且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由此,笛卡尔第一步就主张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怀疑,而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他必须承认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怀疑。而当人在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基本公式——“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这个命题的主要意思是,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是存在的这一事实。因为这个“怀疑”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这里的“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而是指独立存在的心灵。这种我是更为根本的。

在笛卡尔看来,“我思故我在”是哲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他认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而这个思考着的“我”,用思考将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因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尔还试图从这个出发点,证明上帝的存在。他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而我们是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得出完美的概念的,因此,必然有一个完美的实体存在,这个没有瑕疵的理想存在,就只能是上帝了。

根据这一点,笛卡尔提出了对世界的认识。他认为宇宙中共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他称之为“灵魂”和“扩延”),两者都是我们今天的世界的本原,而二者所赖以产生的共同基础,就是那个完美的实体——上帝了。

笛卡尔的这个命题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命题所倡导的“我在思考这件事情是不可怀疑的”,在一定意义。上也突现了人的重要性。应该说,这个命题所隐含的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观点,对于人认识自己,特别是人的精神对于人的价值,还是富有启发的。这不仅使我们想起莎十比亚的那段名句:“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_址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以说,笛卡尔的这个命题把这段名句进一步升华了。

当然,笛卡尔以这个命题为基础,对于上帝和宇宙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后来的一些人也对此提出了批评。这也成为很多研究笛卡尔的学者感到不解的一个谜团。笛卡尔到底是要强调人的价值,还是想借人的思考,为上帝的存在证明呢?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学者对这个命题进行深入发掘和解析呢!

1649年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纳邀请笛卡尔到她宫廷讲授哲学,女王规定每周三天早晨五点讲课,此一规定打破了笛卡尔一直以来的晚起习惯。在极度寒冷的冬天,身体一向羸弱的笛卡尔无法支持,终于因伤风转成肺炎,在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斯德哥尔摩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年仅54岁。

智者感言:

经常听朋友感慨地说:现在的生活节奏简直不让人活,我都快忙得找不到自己了。

很多时候,自己也感觉被各种各样的事务和要求催促得脚不沾地地奔走,很少有时间考虑自己了。

但我们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连那个要怀疑一切的思考者,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存在的,不得不承认只有自己在,思考才能成为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忽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呢?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找不到了,我们的忙于奔走还有多少意义呢?

所以,无论多么忙,请给自己留。氛时间,让我们认识、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怎样做,才能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如此等等。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之后,就付诸行动,努力去做,即使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预期,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前进的过程就是充实和丰富的。

有的朋友会反驳说: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它宣扬个人至上,违背了集体主义的原则。那么我请问,有哪一种真正的集体主义,是要泯灭个体的存在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给我们设想的最理想的未未,也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如果只是若干不知自己为何物的生命个体,那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

要想在将来进入“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状态,就必须从现在起努力使自己成为“自由人”。而认识到我们自己的存在,是我们的“自由”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在思考中找到自己,在自己这里找到思考的意义,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乐趣。

斯宾诺莎——心灵的绝对德性就是理解

他明确地将自己哲学的目的定位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

一位地位显赫的政府官员去看望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当时这位哲学家正靠打磨光学镜片来维持生计。官员看到哲学家穿着破旧的睡袍时,就责备哲学家并要送一件新的睡袍给他,但哲学家谢绝了。他说:“一个人决不会因为穿了一件好睡袍而变得更有价值。”当然,如果我们认为衣服邋遢甚至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德,那我们就错了。一些艺术家热衷于不修边幅可能就是追求这种“美德”的结果。这些艺术家可能没有听过这位哲学家说的另外一句话:“使我们变成哲人的并不是遥通的举止和外表。故意不注重举止和外表恰恰证明了精神的贫乏。在这种人的头脑里,智慧找不到栖身之处。”

这位出语不凡的哲学家就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唯物论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伟大的荷兰思想家别涅狄克特?德?斯宾诺莎(Bewedict de Spinoza)。

1632年11月24日,斯宾诺莎诞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给他取名本托?德,斯宾诺莎(Bento de Spinoza),本托乃西斑牙语,意即受上帝的恩惠。但上帝对他的恩惠并不多。6岁时,斯宾诺莎的母亲死于肺病。7岁时,斯宾诺莎进入一所犹太教会学校学习,入学时的名字是以希伯来文拼音的名字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3岁时,斯宾诺莎履行犹太教“坚信礼”仪式,正式成为犹太教教徒。24岁时,因为坚持思想自由、怀疑灵魂不灭、否认天使存在和主张上帝是具有广延的存在,斯宾诺莎被犹太教会永远革除教门。教会甚至要求市政当局下令驱逐斯宾诺莎出阿姆斯特丹。斯宾诺莎暂时避居于新教徒聚居的奥微尔开克村,将名字改为拉丁文拼写的别涅狄克特?德?斯宾诺莎(Benedict de spinoza),很快学会磨透镜技术,以此谋生。

28岁时,斯宾诺莎迁居于莱登市郊的莱茵斯堡。这个住屋后来被辟为纪念馆,并用其姓命名所在的街道。31岁时,他又迁至海牙市郊伏尔堡。由于磨制光学镜片优异,荷兰光学家惠根斯开始与他交往。但磨镜片的经历也对斯宾诺莎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33岁的时候,他已有肺病症兆。37岁时,他的《神学政治论》由书商詹?利乌魏特茨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但这本书命运也不好。1671年,新教教会宣布《神学政治论》为禁书。

41岁时,斯宾诺莎曾经有一个机会改变生活境遇。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布里乌斯致信斯宾诺莎,聘请他到海德堡大学任哲学教授。由于担心哲学讲授自由受到限制,斯宾诺莎婉言谢绝了这一邀请。43岁时,斯宾诺莎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伦理学》,但由于受到教会多方阻挠,最终放弃出版。此后,斯宾诺莎还写作了《政治论》,但这本书他只写了11章,就因为病情恶化在1677年2月21日与世长辞,年仅45岁。他的,些最亲密的朋友汇编他生前未发表的一些主要著作,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部以《遗著》为书名的拉丁文著作集,共包括斯宾诺莎五篇著作:《伦理学》《政治论》《知性改进论》、《希伯来简明语法》和《书信集》。这本书既无编辑者名字,又无出版地点,作者的名字只简单地标着“B.D.S”三个缩写字母。1678年,荷兰政府禁止《遗著》发行。

斯宾诺莎哲学具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他明确地将自己哲学的目的定位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斯宾诺莎的哲学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三个部分。在作为基础的本体论中,斯宾诺莎提出了对实体、属性和样式的认识。他所说的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属性是实体的“本质”,而样式则是“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基于这种建构,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是基础和核心,也是认识的对象。认识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实体,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在《伦理学》中,斯宾诺莎根据这种认识论,将知识分成三种:意见或想象、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斯宾诺莎通过以几何学为模型的理性演绎法,提出了对神的不同认识。他明确提出,神即自然。这二者是可以互换的。实体、神、自然、宇宙四者在斯宾诺莎那里具有同等的意义,这也是斯宾诺莎遭致厄运的关键之点。他认为:我们摆脱情感约束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心灵对神的认识和理解,达到至善,使我们成为“自由人”。所以,斯宾诺莎主张用理性去理解和控制情感,是我们从情感的奴隶变成它的主人。

斯宾诺莎被认可,是在他去世一百多年以后。1800年海牙政府在斯宾诺莎最后居住的房屋附近建立斯宾诺莎雕像。1882年,荷兰斯宾诺莎纪念委员会开始出版新编《斯宾诺莎著作集》。由于他与海德堡大学的渊源,该大学后来授权出版了《斯宾诺莎全集》。罗素说:“斯宾诺莎是伟人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卜的。”这种评价是对斯宾诺莎一生的经典概括。

智者感言: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思想家。他对神的态度,对我们很有启发。一方面,“子不语,怪力乱神”。时“神”采取回避的态度;另一方面,“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对“神”采取敬畏的态度。两个貌似冲突的观念,在他那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某种意义上说,斯宾诺莎对“神”的态度,与孔子类似。

以“不语”的方式回避神是否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更需要关注的,不是有没有一个超越于现世的天堂和上帝,而是我们真实的现世生活。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的困难。只有我们自己的努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但我们不能为所欲为。”如神在”和时至善的追求,都是要我们意识到我们自身的发展不是任意的,而必须连循固有的规律,要有所约束。试想,冥冥中有一双眼睛,在监督着你的一举一动,你还可以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吗?l

如果神是造拜的偶像,我们完全可以抛弃它;如果神是推动我们上进的力量,我们则完全可以认可这样一种说法。这不是说我们必须接受有神论,而是说我们必须接受一种“神性”的考验。这种“神性”,是上帝,还是实体或者自然,并不是最重要的。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洛克——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

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决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

你对于儿子所定的规则应该愈少愈好,比表面看去好似绝对不可缺少的还要少。……请你记住,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人们已经习惯用疏远的态度对待被称为“哲学家”的人。所以,如果我说上面一段文字出自一位哲学家之手,肯定会有人不信。但事实的确如此。下面这段谈论如何教育孩子的话,引自一本叫做《教育漫话》的著作,其作者就是17到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的开创者、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

就个人经历来说,洛克的一生还算平稳。1632年8月29日,洛克出生于英格兰南部林格通城的一个清教徒家庭。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公学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1652年,洛克到牛津大学的极度教会学院学习。洛克在1656年获得学士学位,在1658年获得硕士学位。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在牛津期间洛克对当时盛行于校园内的经院哲学不感兴趣,反而比较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以及自然科学。这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1666年洛克遇到了阿什利勋爵(1672年被封为莎夫茨伯里伯爵),并在次年成为其家庭医生、家庭教师兼秘书。阿什利是英国辉格党的主要领导人,洛克跟随他参加了政治活动,同时减少自己的哲学和医学研究。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这对他的思想发展至关重要。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完成了包括《人类理智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在英国历史上,1688年是一个值得称道的重要时间。这一年,通过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式最终得以确立,而洛克就是这场革命的直接参加者和新政府的内阁成员。返回伦敦以后,洛克曾任贸易与殖民事务大臣等职,并成为辉格党的理论中坚。他提出的政治自由和分权原则等社会政治学说,也成为当时的政治革命的实践指南。他的《人类理智论》也在1690年发表。这一本书“令他作为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而闻名于世”。罗素说:“洛克是哲学家里面最幸运的人。他本国的政权落入了和他抱同样政见的人的掌握,恰在这时候他完成了自己的理论哲学著作。”这种评价,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洛克的生活。洛克终身未娶,1704年10月28日,洛克去世,留下充满争议的学说,让后人去争吵、论战。

洛克的思想贡献,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政治理论和哲学理论上。而他对经验的重视,则集中表现在他的哲学观上。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洛克的出发点是探询“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度和程度”。为达此目的,洛克在自己的代表作《人类理智论》中首先对当时盛行的“大赋观念论”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在洛克看来,“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知觉——因此,在我看来,所谓知识不是别的,只是人心对任何观念间的联络和契合,或矛盾和相违而生的一种知觉。知识只成立于这种知觉。一有这种知觉,就有知识,没有这种知觉,则我们只可以想象、猜度或信仰,而却不能得到什么知识。”“知识源于经验”的命题,是他的哲学观念的集中表现。为了更细致地说明这个问题,洛克将观念分成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并提出观念之间的四类关系对知识具有决定作用:同和异、关系、共存或必然联系、实在的存在。这四类关系的复杂变化,构成了三个等级的知识:“直观”的知识、“辩证”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人类知识的范围,也就局限在这观念的四类关系和知识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换中。

洛克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洛克的理论启发了欧洲及美洲大陆整整一代的启蒙哲学家,卢梭、孟德斯鸠、休谟、康德、美国的杰斐逊及富兰克林均受到洛克思想的启迪。洛克开创的经验主义,被后来的贝克莱等人继续发展,成为欧洲的主流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史学著名专家梯利对洛克的影响作出如下估计:历史上“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洛克的思想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和制度”。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也给了洛克一个明确的定位:“约翰?洛克是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代表工厂主反对工人阶级和贫民,代表商人反对旧式高利贷者,代表金融贵族反对作为债务人的国家,他在自己的一本著作中甚至证明资产阶级的理智是人类的正常理智。”我们对洛克的理解,也就离不开这两种重要的界定。

智者感言: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久经沧桑的老人,因为很多在我们看来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困难,他们却能根据自己的阅历,将其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经验是财富,也是十分重要的知识。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

但反过来说就有问题。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只有通过经验的方式,才能继续发展。我们除了具备感知的能力之外,还具备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理性认识,扩展我们的知识,深化我们的思考。

感觉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理性让我们的思考深远精健。二者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把握世界的能力。

莱布尼茨——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

达位对古老的中国充满敬仰和好奇的学者,就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

古老的中国,曾经有过令人羡慕的辉煌,也有过丧权辱国的屈辱。而一位西方学者,在中国社会处于“落日的辉煌”的年代,仍然对中国的文明充满敬仰。他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他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我们双方各自都具各通过相互交流使对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续密和理性的思辩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细了”。

这位对古老的中国充满敬仰和好奇的学者,就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

莱布尼茨1646年7月l日出生于德国东部莱比锡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母亲则出身于教授家庭,虔信路德新教。父母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成为莱布尼茨受用终生的宝贵财富。1661年,巧岁的莱布尼茨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663年5月,他以蓄论个体原则方面的形而上学争论》一文获学士学位。1664年1月,莱布尼茨完成了论文《论法学之艰难》,获哲学硕士学位自1665年,莱布尼茨向莱比锡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论身份》,1666年,审查委员会以他太年轻为由而拒绝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他对此很气愤,于是毅然离开莱比锡,前往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并立即向该校提交了早已准备好的那篇博士论文,16阶年2月,阿尔特多夫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还聘请他为法学教授。

莱布尼茨的多才多艺在历史上是少见的。他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遍及数学、物理学、力学、逻辑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和外交等等,在每一个领域,它的成就都是令人称道的。人们公认牛顿和莱布尼茨是各自独立地创建微积分的。莱布尼茨曾讨论过负数和复数的性质,得出复数的对数并不存在等结论。1673年莱布尼茨制造了一个能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机。他还系统地阐述了二进制计数法,并把它和中国的八卦联系起来,为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物理学方面,1684年,莱布尼茨在《固体受力的新分析证明》一文中指出,纤维可以延伸,其张力与伸长成正比,因此他提出将胡克定律应用于单根纤维。这一假说后来在材料力学中被称为马里奥特一莱布尼茨理论。在光学方面,莱布尼茨利用微积分中的求极值方法,推导出了折射定律,并尝试用求极值的方法解释光学基本定律。1693年,莱布尼茨发表了一篇关于地球起源的文章,后来扩充为《原始地球》一书,提出了地球中火成岩、沉积岩的形成原因。在形式逻辑方面,他区分和研究了理性的真理(必然性命题)、事实的真理(偶然性命题),并在逻辑学中引入了“充足理由律”,后来被人们认为是一条基本思维定律。除了这一长串的杰出发现,他还提出了“单子论”和“前定和谐”理论,作为他对世界认识的解说。

所谓“单子”,就是指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就单子的木性来说,这种精神实体是单纯的,没有部分,因而也就没有广延或者形状。也就是说,单子是不可再分的。莱布尼茨所说的“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描述单子的。有时,莱布尼茨把单子称为“灵魂”或者“活的零”,也表明他所说的“单子”的单纯性。世界。上的复杂事物,是由无限多个单子组成的,不同的单子之间相互独立,彼此存在质的区别。单子的产生和消灭只能出于上帝的创造或者毁灭,因而是自因的和永恒的。此外,莱布尼茨还给单子划分了等级,并将上帝视为最完美的单子,他称为“单子的单子”、“太上单子”。

但单子是如何构成世界的呢?为了揭示在动态的情况下的宇宙发展,莱布尼茨引入“前定和谐”理论,认为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的时候就己经预见到了每一个单子的全部发展情况,并在安排每个单子运动变化的同时,也安排其余的单子进行相应的运动变化,因而全部单子的变化发展也就和谐一致了。整个宇宙就和一个交响乐队一样,每件乐器分别按照预先写好的曲谱演奏不同的旋律,而整个乐队所演奏出来的就是一首完整和谐的乐曲。

莱布尼茨生没有结婚,没有在大学当教授。他平时从不进教堂,因此他有一个绰号肠veni、,即什么也不信的人。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茨孤寂地离开了人世,终年70岁。弥留之际,陪伴他的只有他所信任的大夫和他的秘书艾克哈特。他去世时,教士以此为借口,不予理睬,曾雇用过他的宫廷也不过问,无人前来吊唁。艾克哈特发出讣告后,法国科学院秘书封登纳尔在科学院例会时向莱布尼茨这位外国会员致了悼词。1793年,汉诺威人为他建立了纪念碑;1883年,在莱比锡的一座教堂附近竖起了他的一座立式雕像;1983年,汉诺威市照原样重修了被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莱布尼茨故居”,供人们瞻仰。

智者感言:

用简短的篇幅,描述莱布尼茨这样一位成就卓著的伟人,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不得不对他的很多事迹略而不谈,比如他创建科学院的有效努力。对于很多人而言,莱布尼茨绝对是一个叹为观止、需仰视才见的人物。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莱布尼茨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伟大与正确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他的很多观。氛,不管是哲学的还是科学的,都还有很多争议。而且,由他的立场决定,我们对他的唯心主义,也不能全盘接受。莱布尼茨的很多错误,也的确对后人有误导的作用。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愿意用生命捍卫你发言的权利!”真正的思想交锋,足需要一种宽容精神的,也许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才使我们有机会见识到那些日已久远的人类文明的结晶。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历史,是对理论最公正的态度。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的城市中心,有一所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三一学院。三一学院,又名都柏林大学,起初脱胎于一个修道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于1592年提议创建的,女王当时创建它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们选择在这里专心学习,而避免受到罗马天主教和教皇的影响。1903年开始,三一学院正式允许女生在这座大学上学,这比大多数英国的大学来说早得多。三一学院是爱尔兰最古老、最具知名度的大学,也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在欧洲各国及世界范围内均享有极高声誉,其历史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齐名,同美国的哈佛、耶奢和普林斯顿等著名大学一样成为世界各地优秀学生的竞争焦。仅。神圣的三一学院,以它古典宏伟的建筑,让人感受着名牌大学的气势和风貌。在这里,一墙一门、一砖一石,你都能强烈地感觉到古典学府的深厚底蕴。

在哲学史上,和三一学院渊源最深的,就是一位著名的大主教、近代经验论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有时,也有人称他为巴克莱。

贝克莱于1685年3月12日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城近郊的一个破旧的城堡。他的祖上曾是英格兰显赫的贵族,但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败落。贝克莱的父亲是爱尔兰某地的收税官,而她的母亲是都柏林一个制酒商的女儿。贝克莱是家里的长子,他有五个弟弟和个妹妹。

贝克莱11岁时开始到基尔肯尼公学。这是爱尔兰最著名的一所学校。著名作家斯维夫特曾先于贝克莱14年在这里读书。1700年,贝克莱被都柏林三一学院录取,那一年他正好15岁。在这里,他学习过拉丁文、希腊语、法语和希伯来语,以及数学、逻辑、哲学和神学等课程。他对数学和哲学尤其感兴趣,对当时的牛顿的数学和物理学、洛克等人的哲学有了深入的理解。1704年2月24日,贝克莱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在毕业后的三年多里,他继续在三一学院学习、写作。1707年6月9日,他顺利通过了考试,被三一学院接受为教管会成员,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教师。1707年6月巧日,贝克莱被授予文学硕十学位。从1707年到1724年获得德里教长职位为止,贝克莱在三一学院担任教职达17年。其间,他先后担任过学生的辅导老师、图书管理员、希腊语讲师等。1724年5月4日,贝克莱被正式任命为德里教区的教长。

在贝克莱取得教长职务前的1723年,他忽然意外地获得了一大笔遗产。贝克莱认为这笔意外的财产是神助的征兆,于是,在取得教长职位后,他便开始着手推行那构思已久的百慕大计划。百慕大计划是贝克莱的一项设想,其主要内容就是计划去美洲的百慕大地区建立一所“圣保罗学院”,招收美国的印第安人和那里有志于从事宗教事业的英国青年学习宗教神学。后来,由于政府没有兑现建校资金,这一计划宣告失败,而贝克莱把自己筹集到的资产和大部分书籍赠给了耶鲁大学;一部分书籍,其中包括一些拉丁文的重要典籍,送给了哈佛大学。这对当地的教育和宗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新大陆宗教文化事业的传播者与倡导者,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些学院和建筑。其中现今美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734年1月,在朋友的极力帮助厂,贝克莱被正式授予爱尔兰克罗因教区主教的头衔。随着年事渐高,贝克莱的健康状况在升任主教后明显地走上了下坡路。后来他写信给国务大臣,表示愿意彻底辞樟主教一职。国王得知贝克莱的意见后宣布:贝克莱可以终生保有主教头衔,而且可以到他喜爱的地方生活。这样,贝克莱的愿望终得满足。1752年夏,贝克莱来到牛津,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幸福地度过了最后的五个月。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其唯心主义经验论的立足点和核心。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贝克莱和洛克一样,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由感觉经验获得的观念是知识的对象。但是,感觉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在贝克莱看来,一切可感知的事物,都是色、声、味、软、硬、广延这些“可感知的性质”或观念的集合。物是观念的集合,而观念不能离开心灵而存在,因此,除了作为知识对象的观念外,还有知道或感知这些观念,并对它们进行想象、记忆等各种活动的主动实体。贝克莱把这个能感知的能动的主体称之为“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贝克莱认为,观念只是在心灵中存在的,或者说是为心灵所感知的,换言之,一切可感知事物离开能感知它们的心灵或能思想的主体,便不能有任何存在。”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强调的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可感物是不能离开心灵的感知而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认识对象的存在依赖于认识的主体,作为主体的心灵、精神或自我是一切可感知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贝克莱这一命题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但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智者感言:

有没有一种存在是我们没有“感知”过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认识只是一个阶段、一个方面,存在于我们的认识之外的是所谓“自在”。”花自飘零水自流”,悠远也好,神秘也罢,都还有那么多的未知在等待我们去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贝克莱大主教的命题是十分错误的。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对他的看法或许会有所不同。那个没有人类意识参与的“自在”世界,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只有以各种方式,进入我们的实践领域,才能在人类思维的作用下,开出璀璨的花朵。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个“被感知”的属性,的确是有些意味呢!

贝克莱不是傻子,在他之后的哲学家们也不是。对于这样一个流传至今的哲学命题,如果我们简单地以“错误”或者“荒谬”予以拒斥,那我们就或傻子了。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1721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部叫做《波斯人信札》的书信体小说,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该书的作者署名气皮尔?马多”,描述的是两个为了呼求肾智之道”而背井离乡、到欧洲旅行的波斯人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同国内朋友、妻妾、总管、侨居国外的波斯人和外交官的通信,通过书信的形式,“把哲学、政治和道德融于小说之中,把一切用一条神秘的,亦可说未知的链条联结起来。”小说时法国人熟视无睹的荒诞现象进行针眨,对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对宗教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批判,表现了教会人士的虚伪、宗教生活的黑暗。这部小说文字优美,情节动人,在当时风靡一时,成为18世纪启蒙运动中思想解放运动的火种。

上面提到的这部传世名作的作者,就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法学家和历史学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

孟德斯鸠最早的名字是“查理?路易?德?色贡达”。1689年,他在法国波尔多附近拉伯烈德庄园一个贵族世家出生。1716年,他继承了伯父的职务,并依遗嘱承认了伯父“孟德斯鸠男爵”的尊号,所以他的名字成为“查理?路易?德,色贡达,拉柏烈德和孟德斯鸠男爵”。但世人只叫他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有过十多年的官场经历。但他的兴趣显然不在于此。他博览群书,除了研究自然科学之外,还对法律、历史、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广泛涉猎。后来,他干脆卖掉了自己继承来的那个官位,专心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成为被人称颂的“卖官豁爵”者。

作为学术泰斗的孟德斯坞,享有许多殊荣。在法国,他于1716年被吸收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1728年被选入法国科学院,成为院士,并在其后成为该院的终身秘书。在国际上,他于173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46年又被选为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他曾经在英国居住两年,交流甚广,结识了很多知名人士。他还访问过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瑞十、德意志和荷兰等国,与各国学者有着广泛的学术交往。

孟德斯鸠的成就涉及领域广泛。在自然科学方面,孟德斯鸠曾经撰写《古老和现代地球的物理史草案》、《论自然史的考察》、《论相对运动》等,并在波尔多科学院宣读过两篇关于矿藏的论文,还为解剖学研究设置了年度奖金。在文学领域,1721年,匿名出版的《波斯人信札》轰动了法国。不久人们发现了本书的作者是孟德斯鸠,他因此而一举成名。1734年,孟德斯鸠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一书,初步研究了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等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孟德斯鸠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著作,是1748年在日内瓦出版的(论法的精神》。蓄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一生思考和探索的学术成果,是他全部精力和心血的结晶。正如孟德斯鸠在完稿之后发出的哨然长叹:“我毕生精力,耗尽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上面。”这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两年中印行了22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孟德斯鸠的主要学术观点,在这部书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现。

关于“法的精神”的认识,是孟德斯坞理论的基础。根据孟德斯鸠的界定,“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孟德斯鸠所探讨的“法”是广义的,指的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孟德斯鸠界定了人类法。他认为,“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关于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就是从这个基本精神上引申出来的。

孟德斯鸠首先以法来界定自山,提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基本大法即政治法,它是建立和保障公民政治自由的最根本的手段。在自由和政治的关系上,建立自由的是法律,甚至仅仅是基本的法律。政治法使人获得自由,民法使人获得财产。政治法是规定治者和被治者之间关系的法律,它居于各部门法之首,是各部门法的依据。在这一观念的基础上,孟德斯坞精心构建了自己的“三权分立与制衡”学说,勾勒了一幅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理想图景。

这部被伏尔泰称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的《论法的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历史上,它充当了资产阶级早期的政治纲领,为其提供了政治法律原则,被视为资产阶级法学的“百科全书”。法国1789年的《人和公民和权利宣言》和1791年的《人权宣言》当中众多的政治法律条文,都是《论法的精神》所阐述过的。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深悉《论法的精神》,1787年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使分权理论第一次在实践中得到完全的运用。在我国,《论法的精神》最早是张相文、程炳熙和日本人何礼之等由日文本转译成汉语文言文本,书名是《万法精神》。1913年,严复再次由英文本翻译过来,取名为《法意》,影响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人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

孟德斯坞1755年2月去世,可能死于流行性感冒。他宣传了启蒙思想,为激发法国大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因此记住了这位学者和他的那本历史巨著,直到今天。

智者感言:

向往自由,曾经被视为人生不可或缺的理想。以至于要用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表达对自由的追求。

但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自由总是有局限的。当你的自由和别人的自由不相兼容的时候,那个叫做“约束”的东西就不免要出来说三道四了。法律也好,游戏规则也好,其实都是这个所谓“约束”的别称。没有了规则,游戏就“game over”了,同样,没有了约束,自由的命运也只能是“game over”。

所以,不要在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大叫“谁动了我的自由?”在更宽广的视野之内,权衡、衡量,还是很重要的。表可以为所欲为,只要表是在规则和约束提前界定好的范围之内,这才是现实的自由。

那么,理想的自由是什么样子的呢?不是阿Q先生的“想什么就是什么,要谁就是谁”,而是萨特所说的“被抛入的自由”、“不得不自由”。当所有的东西都不能构成对自己的自由的限制的时候,自己就成为自己最大的限制。

有所限制、有所约束,是自由的应有之义。

伏尔泰——幸福是由若干快乐感觉构成的一种抽象概念

他有一系列桂冠和荣耀:“法兰西最优秀诗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凡尔那教长”、“法兰西学院院长”。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枢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上面这段激情澎湃的文字,出自位杰出的人物维克多,雨果。1878年5月30日,雨果正用这种激情,歌颂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位巨匠、“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Voltaire)。

伏尔泰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cois Marie Arouet),1694年11月21日在巴黎新桥附近的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里出生。他自幼身体赢弱,但聪明过人。10岁时,他被送入圣路易中学接受传统教育,毕业后奉父命进入法科学校,但学业无成,沦为无业文人。此后,伏尔泰手中的笔成为他最锐利的武器,甚至包括他被关进巴士底狱的时光。

在不同的人眼里。伏尔泰的形象有着很大差异。他有一系列桂冠和荣耀:“法兰西最优秀诗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凡尔那教长”、“法兰西学院院长”……几乎在人文科学的所有领域,我们都能找到伏尔泰的成果。史诗巨著《亨利四世》,悲剧《俄狄浦斯王》,历史著作《查理十二世史》、《路易一卜四时代》,哲学著作《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哲学辞典》,哲理小说《如此世界》、《查第格》、《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等等。他还有两进巴士底狱,以及流放或“自愿流放”——逃亡(有案可查的就有七八次之多,最长的一次竟达29年之久)等等。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剧作家……这么多的称呼和著作等身的成就,集于一身,再加七那些充满传奇的阅历,使我们很难用语言勾勒伏尔泰的确切形象。我们只能用“管中窥豹”的方式,从那些闪光的词句中,捕捉伏尔泰思想的闪光。伏尔泰对于幸福的看法就是我们用这种方式认识伏尔泰的途径之一。

在谈到对“善”和“至善”的认识时,伏尔泰阐述了自己对幸福的见解。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抽象概念的“幸福”,和“美、善、秩序、正义”等等的观念一样,都不过是“长于思考的人”的“臆想”的结果。但这种观念只有在与现实的生活相关联,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伏尔泰说:“如若把生活中散见的若干快乐称为幸福,幸福果然是有的;如若说只有久欢长乐或一连串持续而多变的愉快感觉才叫做幸福,这种幸福在这个地球上是没有的:请到别处去寻找吧。”

即使在生活中,也存在对于幸福的误解。伏尔泰用生动的语言说明,“无休止地寻欢作乐”,以及“人的境遇,如财富、权势、声望之类”,都不是与幸福成正比的。对幸福的标准和价值取向不同,必然导致对是否幸福感觉的差异。”有的烧炭匠比有的国王更幸福。”此外,伏尔泰还为我们揭示了在获得幸福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受孕怀胎的妇女必须分娩,这是一场痛苦;男人须劈柴裂石,也并不舒服。”在体会子孙满堂的幸福之前,在感受温馨生活的幸福之前,我们的这类体验和感受是不可避免的。

伏尔泰一生之中,受宗教的影响很深,但他对宗教持反对态度,从未停止与宗教的斗争。在临终前,伏尔泰为我们留下了最后的一句话就是:“请永远不要向我谈到基督。”1778年5月,伏尔泰病逝。伏尔泰逝世后,教会宣布他为无神论者,不准按宗教仪式将他在巴黎埋葬。他的遗体被秘密地运到香槟省,安葬在色利埃礼拜堂内。法国大革命之后,1791年7月1日,起义的法国人民将伏尔泰的遗骸隆重地运回巴黎,以国葬的礼遇寄托人们对这位思想巨人的尊崇和敬仰。在运葬的枢车上,写着一句概括伏尔泰一生功绩的名言:“他培养我们热爱自由。”现在,伏尔泰的骨灰安葬在法国伟人的墓地——先贤祠。他的心脏装在一只盒子里,存放在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中。在这个盒子上写着伏尔泰生前的一句话:“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智者感言:

向往幸福,是人们希望的组成部分;追求幸福,是人们努力的重要目标。但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幸福呢?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说,“衣锦服”、“居广厦”比那些“茅屋为寒风所破”的“寒士”们幸福;如果从逍遥的角度说,在破木捅里晒太阳的智者,比生活在勾心斗角的深宫里的王侯将相幸福。

其实,这里面,说的是密切联系的两回事:幸福观和幸福感。幸福观体现的是一种取向,即‘’以……为幸福”。而幸福感说的是一种感受,是建立在幸福观基础上的主观体验。幸福观决定我们的努力方向,而幸福感决定我们的努力程度。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幸福观,但无法左右自己的幸福感。

在得失进退之间,我们寻找着我们希望的幸福。

拉美特利——人是一架机器

“凡是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同意,从动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

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但在1936年2月11日,生活在伦孰的人们还是被一部无声电影震动了。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峰登时代》在这一天上演。影片用辛辣犀利的讽刺,揭示击工业化时代人的生存境遇问题,影片开始是一群羔羊,一个挨着一个,向着屠宰场走去。接着,镜头一转,换成了一群工人,从地铁口走出,涌向工厂的大门。大得吓人的机器,残酷的工厂老板,还有一刻不停地监视工人工作情况的监工,都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人在与机器的村比中显得如此渺小。观众永远忘不了这样的镜头:主人公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被流水线弄得麻木机械,在他的眼前除了螺丝,别无他物。他机械地拧着螺丝,甚至把人的弃子、秘书小姐的钮扣都当成螺丝来拧。

其实,关于人与机器的关系,在此之前很早就有人提出过。不过,那时对二者的认识,是从褒奖人的角度来说的。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就是法国启蒙哲学的重要人物、法国唯物主义最早的代表拉美特利(Julien Offray de La Mettrie)。

1709年,拉美特利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圣马洛的一个富商家庭。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拉美特利丰富的阅历为他深刻的思想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他早年学习神学,后来又转向医学,并于1733年在瑞姆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有过一段短暂的国外学习经历,就是到荷兰的莱顿大学,师从名医波尔哈维学习。1735年,他回到家乡,开始自己的医生生涯。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很多重要的医学论著,在医学界赢得了很高的声望。1742年,他到了巴黎,成为一位公爵的私人医生。后来,在这位显贵的推荐下,他还成为法兰西近卫军团军医。

如果拉美特利就此安心地做自己的医生,我们也许就不会知道他这个人了。正是他的深沉思考,为他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但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1745年,他发表了自己的哲学处女作《心灵的自然史》,1747年,又发表了代表作《人是机器》。这两本书使得教会对他恨之入骨。拉美特利只好逃亡普鲁士。在柏林,拉美特利经人介绍,成为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私人医生和侍读官。这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现拉美特利医学和思想特长的悠闲职位,此后他发表的《人是植物》、《伊壁鸠鲁体系》和《论幸福》等等,都得益于这种安静的环境。

拉美特利是一位立场鲜明的哲学家。他明确宣称哲学具有两大对立的阵营,即唯物论和唯灵论。而他自己是唯物主义者。他的“人是一架机器”的观点,就是这一立场生动而典型的体现。

拉美特利通过经验的观察,明确地认为:心灵依赖于身体,是肉体的一部分和原动力。“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料支持它。”在拉美特利看来,“人是一架如此复杂的机器,要想一开始便对它有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概念,也就是说,一开始便想给它下一个定义,这样的事是不可能的。”所以,动物和人之间并无根本的区别。”凡是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同意,从动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在他看来,人甚至还不如动物,因为,在很多方面,人的生而具有的本能还不及动物。根据这种认识,拉美特利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批判。他说:“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谁严守这个法则,谁就是一个诚实的、值得全人类信任的人。谁不忠实遵守它,任凭他披着另一种宗教的外衣,也只是一个骗子,或者是一个我所鄙夷的伪君子。”不过,拉美特利并没有把人变成冰冷的东西。他说:“人是机器,但是他感觉、思想、辨别善恶,就像辨别蓝颜色和黄颜色一样,总之,他生而具有智慧和一种敏锐的道德本能,而又是一个动物。”在一定意义上说,拉美特利是把机器的物质性和动物的活动性加在一起,以描述人的存在的。

最后,拉美特利这样概括自己的观点:“让我们勇敢地作出结论:人是一架机器;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在这里,这个结论决不是一个由于需要或假想而提出来的假设,它决不是偏见的产物,甚至也不仅仅是我们的理性的产物。如果不是因为我的感官高举着火炬,照亮了理性的路,并指示我跟着它前进的话,对于理性这样一个我认为不是很可靠的向导,我也许会瞧不起的。因此经验在我面前为理性讲了话;就是这样,我把经验和理性结合在一起了。”

拉美特利的去世是一个很大的意外。1751年H月11日,他因为食物中毒,英年早逝。围绕这一事件,很多居心巨测的人大做文章,甚至将唯物主义诬蔑为追求物质享受,类的贬义词。这就是后来的事了。

智者感言:

在拉美特利的时代,机器还没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所以,他可以用“机器”来表示人的客观存在。但在今天,在谈到机器的时候,我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应该是肇始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那种场景。

资本主义对于人类历史的发表功不可没。但机器大工业的迅速扩张和无限膨胀,也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无法避免的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机器对人的制约,成为一些思想家们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在机器大工业的洪流将人的个性、情感甚至思想都无情淹没的时候,机器这种庞然大物,更成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的“形象大使”。

不要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也不要说“忘恩负义”等等之类的话。人时世界的态度,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出于我们的立场和道德y。J断,按照我们的思想和价值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很多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哪一种结论更可取,关键就是要看哪一种结论更有说服力。

人的问题是复杂的,就复杂在这里。而哲学的魅力,也在这种复杂的思考中,不断呈现。

休谟——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钻研而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

一个人写自己的生平时,如果说得太多了,总是免不了有追求虚荣之嫌,所以我的自传要力求简短。人们或者认为我擅自来写自己的生平,那正是一种虚荣;不过这篇叙述文字所包含的除了关于我自己著作的记载而外,很少有别的;而且我的一生也差不多是消耗在文字生涯中的。此外,我的大部分著作的初次成功也并不足为虚荣的对象。

上面的这段文字,是一位哲学家为自己写的《自传》中开头的一段话。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

休谟出身名门,但他的早年经历并不顺畅。1711年,他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算是个有天才的人”,出身伯爵家庭,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位特别有德行的人”,是一位爵士的女儿。休谟自认为自己在很早的时候就被文学吸引,而且这种对文学的兴趣也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是他“一生的主要情感”和“快乐的无尽宝藏”。但他对哲学的态度更是执著,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钻研而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他曾经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但他并没有坚持到毕业。他也有过为时不短的旅居法国经历,但这也没有使他的境遇得到根本的改善。

休谟成为显赫人物,是在不惑之年以后。他曾经两次落选哲学教授,在1752年,被苏格兰律师协会选为一座图书馆的馆长,这座图书馆是苏格兰国立图书馆的前身。在这里,休谟完成并出版了六卷本的《英国史》。这本书轰动一时,也使得休谟的才华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本书使休谟不仅在经济L独立,而且成为“富裕的人”。从1763年到1766年,休谟供职于巴黎,起初任英国使馆的秘书,随后又任使馆代办。这一时期,他与当时的作家和哲学家有了广泛的交往。回到伦敦后,休谟任国务副大臣,直到1769年在爱丁堡退休。此时,他每年己经可以领到l000英镑的退休金和书稿费了。后来有人劝他继续写这本书的续集,休谟摊开两手说:“你们已经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先生们,但我不想再写了,理由有四点:我太老了,太胖了,太徽了,太富了。”由此可见,休谟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休谟对他的作品的反响并不如此满意。1732年,刚满21岁的休谟开始动笔写代表作《人性论》。1738年到1740年,《人性论》在英国分卷出版,但无人问津。用休谟自已的话说,“任何文学的企图都不及我的《人性论》那样不幸。它从机器中一生出来就死了,它无声无臭的,甚至在热狂者中也不曾刺激起一次怨言来。”后来,休谟将《人性论》第一卷《论人性》改写成《人类理智研究》,在1748年出版,将该书第三卷“论道德”改写成《道德原则研究》,在1751年出版,这两本书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才使得《人性论》这部巨著“起死回生”。除了上述成果以外,他还写了《道德与政治论文集》、《宗教的自然史》等作品。而写作时间长达20年之久的《自然宗教对话录》,则在1779年,才由亚当?斯密整理出版。此时,休谟己经过世3年之久。

休谟将自己的哲学建立在对“人性”的研究之上。他认为,哲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人性乃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我们在没有梳理这门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切解决”。而对于研究“人性”的方法,休谟继承了经验主义的传统,并沿着洛克的思路,继续前进,提出“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惟一牢固的基础,而我们对这个科学本身所能给予的惟一牢固的基础就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基于这种认识,休谟提出了“人性科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其一,“印象在先原则”,“一切知识源于感觉”;其二,“想象自由原则”,“人的精神所具有的创造力量,不外乎是将感官和经验所提供给我们的材料加以联系、置换、扩大或缩小而己”。休谟据此认为,我们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关于“观念”的知识,另一类则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几何、代数、二角等数学知识属于前者,而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历史学等等则属于后者。休谟的上述命题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在休谟看来,因果关系,只能通过经验的方式来证明。因为逻辑上的归纳推理,无法通过理性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过渡。这个让休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被学界称为“休谟问题”。而面对这个无法逾越的困难,休谟转而求助习惯,提出“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所谓经验的有效性,就是指我们所预期出现的结果与过去出现过的结果相似。所以,如果没有习惯的影响,我们对世界会一无所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休谟强调“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这样,“习惯”成了因果观念的基础,也成了休谟的“温和的怀疑论”的落脚点。

休谟终生独身。用他自己的评价来说,他“和平而能自制,坦白而又和蔼,愉快而善与人亲昵,最不易发生仇恨,而且一切感情都是十分中和的。”以至于休谟的朋友们“从来没有遇见任何机会”,来给休谟的“品格和行为的某些地方辩护”。休谟去世前不久出席过一次晚宴。宴会上一个客人抱怨世界充满了敌意,人跟人之间的对立太深了。“不,并非如你所说。”休谟语重心长地说,“你看,我以前写过能引起敌意的各种题目。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有宗教的,可除了辉格党人、托利党人以及基督教徒以外,我却没有任何敌人。”这也许可以成为休谟的人生“写照”吧!

智者感言: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方的英美法系,甚至有判例法,以习惯的力量对未来作出判断。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习惯的驱使,去不自觉地犯错误。个人或者社会,都不鲜见这种例子。

但习惯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经历过时代的变迁之后,那些原来被奉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习惯,也难免成为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东西,成为被改变的对象。

形成习惯和改变习惯,都是人生的伟大指南。我们需要判断的,是那“形成”或者“改变”背后的那个东西是什么。要找到那个东西,需要的不仅是理性的思考,还有哲学的智慧和道德的约束。

卢梭——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应当给大城市的人演戏,给堕落的平民写小说。我对我这个时代的风尚作过研究,因此把这些信刊印成书。我怎么不生在另一个时代,把它们扔进火里一烧了事呢?

尽管我名义上只是本书的出版者,但这本书是我亲自写的,这一点,我并不隐瞒,这些信是不是全部由我写的,是否通通都是杜撰的?先生,这时你有什么关系呢?在你看来,这本书当然是一部虚构的小说,

凡是诚实的人,对自己发表的著作,都要说明自己是该书的作者。

因此我在这本集子的前头写上我的名字,其目的,不是为了表明它归我所有,而是为了对它负责。如果书中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人们要责备,就责备我;如果说它写得好,我也不想用它表为我增光。如表这本书很坏,那我更应当声明它是我所作:我不希望人们把我看得太好。

是谁用这种方式告白?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一本叫做《新爱洛伊丝》的书,书的作者就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让一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无论是经历还是著作,卢梭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我们不妨以几个关键词为引导,去认识一下这位杰出人物。

第一个关键词是“颠沛流离”。这是伴随卢梭终生的经历。1712年6月28口,卢梭出生于瑞十日内瓦一个新教徒家庭,祖辈是法国人。他的出世是以母亲的去世为代价的,以至于每次和父亲提起母亲,父子二人都要大哭一场。在卢梭10岁的时候,做钟表匠的父亲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卢梭也从此开始了独立的人生流浪。16岁起,他离开日内瓦,漂泊瑞士和法国各地,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恶劣的环境使卢梭沾染了很多恶习,也使他对社会底层的生活有了更为真切的了解和体会。即使在成名之后,卢梭也有多次流亡的经历。直到1778年7月8日,卢梭在孤寂中去世。这种生活境遇,与卢梭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用马克思的话说,“卢梭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即使表面。上的妥协”。

第二个关键词是“影响深远”。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史家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赛业?伯林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概括:“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曾评论卢梭说,他的‘笔造成的影响超过亚里上多德、西塞罗、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以及有史以来任何一人’。虽说这?见解显然有夸张之嫌,不过也并非全然向壁虚构。我们还可以引用斯达尔夫人的话,她说,‘卢梭没有说出什么东西,不过他在各处点起了火焰。’”这一段引用的话,可以作为卢梭在当前时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注脚和佐证。至于他在他所处的时代的影响,己经有很多的事实作为根据,就不必细表了。

第三个关键词是“成就非凡”。卢梭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教育,但他用长期勤奋的自学弥补了这个遗憾。浏览一下卢梭的著作名单,我们很容易发现一长串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名字:《新爱洛伊丝》、《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每一本著作,即使在今天,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篇章。在这些著作中,卢梭用充满激情的文字,谴责封建思想,要求个性解放,呼吁自然的爱的结合。他对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深入分析,以及对社会平等的设计构架,都成为点燃思想的火种。”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个体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就是卢梭不朽的丰碑。”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就是出自《爱弥儿》的一句名言。

《爱弥儿》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该书的副标题“论教育”为我们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卢梭的意图。它描写了一个叫“爱弥儿”的“受教育者”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关于这本书最经典的传说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一生守时,却因为读这本书入迷而打破自己的时间表。

在书中,卢梭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实际上我们永远都仅仪是在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连续的眼前的时刻以外,便没有其他的联系。而在眼前的时刻中,始终要把采取行动的时刻当作第一个时刻。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用过去的事情来折磨自己,那就等于是无病呻吟,自寻烦恼。爱弥儿,你要做一个新人,对于你的命运,也像对你的天性一样,不能有更多的埋怨。……真实的东西,为你而存在的东西,是你的生命,你的健康,你的青春,你的理智,你的才智,你的美德,最后,如果你愿意的话,是你因为有了前面那些东酉而取得的幸福。”这种人生境界,的确能让我们有更多感动!

智者感言:

生死,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意义。兵家看重生死,是要让兵者“里之死地而后生”;老子不重生死,是因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庄子更轻生死,那是因为在他看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东方贤者“哀民生之多艰”,西方智人“向死而生”,都在豁达中显出宁静,在关切中表露凝重。能将生死里之度外的,只能是极端的情况。

在这个意义上,卢梭给我们提供的启示尤显珍贵。如果我们把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从死生的意义上去理解,我们就会为旧我的消饵和新我的诞生而惊奇、欣喜,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和郁闷了。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有人也借此设想“假如生命只刺三天”。卢校的思考更为久远,在生命的每一刻,我们都能够体味到死亡和诞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命每刻都是新的!

狄德罗——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

在狄德罗的领导、组织和坚持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

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υκλιοξ(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ια(paideia)。“enkyklios”意为“循环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则指“教育”。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在抄录过程中谬传为新拉丁语词“encyc1oPaedia”,随后又进入英语,最先记载于1531年。在新拉丁语中该词被选中作为一本覆盖各科知识的参考著作的书名。在英国最早见于1644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编写过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之父”。中国汉朝初年的《尔稚》,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哲学派别,与“百科全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个就是“百科全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和文学家狄德罗(Deni Diderot)。

狄德罗1713年11月出生于法国郎格尔市一个小资产者家庭,接受教育较早,后获得巴黎大学文科硕士学位。离开学校后,狄德罗在巴黎经历了大约十年的流浪生活,以自由文人的身份,出没于沙龙和剧场,靠当家庭教师和卖文为生。

狄德罗的名字,是和《百科全书》联系在二起的。1745年,巴黎出版商普鲁东本来打算将1727年英国出版的《百科全书和艺术与科学百科辞典》译成法文出版,但发现该书已落后于形势,就决定物色人选,重新编一部法国的《百科全书》。狄德罗以作家身份,被邀请和数学家达朗贝尔一起主持这项浩大工程。后来,达朗贝尔因恐受连累,于1759年宣布辞退,由狄德罗一人主持此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极为广泛,几乎包括各个知识领域具有先进思想的一切杰出的代表人物。先后有一百六十多人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孟德斯坞、伏尔泰、卢梭、孔多塞、魁奈、杜尔哥都为《百科全书》写过大量词条,毕丰、孔狄亚克、爱尔维修等人也都是这项工程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但能相互协作,其中积极参加过《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又有唯物主义启蒙思想的人士,在历史上就被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曾多次受到当局干扰,参与撰写条目的学者,有的被关进监狱,有的被迫流亡国外。当时,检查官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反动当局把《百科全书》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但是,在狄德罗等人的据理抗争下,《百科全书》虽几经周折,终于得以问世。从1750年狄德罗发表《百科全书》发刊词,到1780年最后出齐,这部历时近30年才得以完成的巨著包括文字部分19卷、图版12卷、附录和索引4卷,合计35卷。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首脑。他不仅亲自撰写了1139个词条,还经常到工匠作坊去观察了解各种机器、工具的结构和性能,托人详细绘制成图像。在狄德罗的领导、组织和坚持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这部著作从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进行了大规模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启蒙思想,提倡科学技术,宣扬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直接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制造舆论。百科全书派的形成及其社会实践,充分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标志着法国的启蒙运动己经达到高潮。

1784年7月30日,狄德罗去世。在去世的前一天,他留给世界一句至理名言:“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这句话,道出了狄德罗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也为我们理解狄德罗的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

在狄德罗看来,怀疑是对宗教信仰最彻底的解决方式。”怀疑论是走向真理的第一步。它应该是一般的,因为它是真理的试金石。如果哲学家为了确定上帝的存在,龚从怀疑其存在开始,那么还有什么命题能逃脱这种证明呢?”这种怀疑,是因人而异的。”每一个心灵都有它的望远镜。”这正是怀疑对于人的意义。但只有经过怀疑的过程,我们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够确信某些东西。”凡是从来没有被当作问题的,都是丝毫没有经过证明的。凡是未经毫无成见地考查过的,就是从来未经很好地考查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用怀疑的态度去审视,用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去求证,我们才能得到真理。”我们就是赋有感受性和记忆的乐器。我们的感官就是键盘,我们周围的自然弹它,它自己也常常弹自己;依照我们判断,这就是一架与你我具有同样结构的钢琴中所发生的一切。”他还根据自己的这个比喻,把贝克莱称为“一架发疯的钢琴,因为它不要人弹奏会自己响”。这对唯心主义观念的打击是十分到位的,也很值得我们品味。

智者感言:

怀疑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年轻人轻信很多假的东西,老年人怀疑很多真的东西。”是对这种冒险的经典表达。

很多时候,就咖狄德罗所言,只有怀疑,我们才能克服轻信和迷信,发现事情的本来面目,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科学实证主义的所谓“证伪”,就是这种怀疑的最好论释。

但有些时候,怀疑一旦成为一种人生态度,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个多疑的人,最终会让自己时自己都不相信,其后果可想而知。”秦桧也要有三个相好的”,如果没有可以信任的人,最终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所以,怀疑也要建立在一定的确信基拙之上,要讲究适度原则。只因有一些东西是我们确信不疑的,我们的怀疑才有价值。

爱尔维修——利益是我们的惟一推动力

在西方哲学史上,爱尔维修的独持之处,就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

在我国的儒家文化传统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不屑于谈及功利的问题,作为儒学经典的们仑语》中,就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等说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被视为十分低俗的生活方式。甚至某些极端的人,为了表明清高,将“钱”改称“阿堵物”。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种哲学观点,其对利益的看法,与上述的儒家思想截然相反。这就是功利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就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爱尔维修(Helvetius)。

爱尔攘修的全名是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1715年,他在巴黎的个医学世家出生。爱尔维修的父亲是服侍皇后的宫廷御医,为爱尔维修的成长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父亲丰富的藏书和广博的见识,成为爱尔维修不竭的知识源泉。虽然就正统教育而言,爱尔维修在路易专科学校主要学习的只是神学教条和修辞学,但他的知识视野,己经远远超出了这些领域。1738年,皇后为奖赏他父亲,任命爱尔维修为总包税官。这个待遇丰厚的美差,为爱尔维修提供了见识的物质基础,也让他亲自感受了上层社会的官场丑行。1751年,爱尔维修辞去了官职,开始了隐居生活,也开始了真正自由的哲学探索。

1758年8月,爱尔维修出版了《论精神》。这本书的主旨是推崇肉体感受性,重视利益,兼论立法和教育的意义。该书由于其无神论思想、反封建思想而遭到了抨击。罗马教皇明令教徒禁止阅读这本读神的著作,而巴黎大主教也告诫教徒应像防瘟疫一样防着它。1759年2月,巴黎议会下令焚毁该书。爱尔维修本人也幸亏靠有权势的亲友的保护才幸免于难,但他与教会的矛盾已经不可能和解。这本书在法国之外却大受欢迎。意大利所有杂志盛赞此书,英国把这本书一版再版。德国、瑞典、俄国也引起轰动。

1764年,爱尔维修出访英国,受到乔治三世和王后的接见,也参观了英国剧院。另外他还去了普鲁士,得到了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礼遇。他也开始构思《论精神》的姊妹篇《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1771年12月26日,爱尔维修去世。临终前,他拒绝与教会和解,不做祷告、忏悔,格守无神论的信念。在他去世后,1772年哲学长诗《幸福》在伦敦出版,1773年《论人》在海牙出版。这些著作让我们有机会了解爱尔维修的独特哲学思想。

在西方哲学史上,爱尔维修的独特之处,就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爱尔维修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认为利益是判断道德的标准,利益不仅决定人的道德观念,也决定人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在他看来,“一般人通常把利益这个名词的意义仅仅局限在爱钱上;明白的读者将会觉察到我是采取这个名词的比较广的意义的,我是把它一般地应用于在一切能够使我们增进快乐、减少痛苦的事物上的。”在他看来,人类道德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道德的善恶完全是从利益引发出来的,并由利益来决定的。人类一切的道德善恶,所有的好坏观念,都是与利益直接相联系的,或者不如说都是利益分配与占有过程中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爱尔维修认为:利益原则是符合人类的生存经验的。并且,利益原则也是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的。爱尔维修还区分了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和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爱尔维修认为,以公益为目标的个人利益追求才是道德的。”美德这个名词,我们只能理解为追求共同幸福的欲望;因此,公共利益乃是美德的目的,美德所支使的行为,乃是它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所以美德的观念并不是任意的;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点,所有的人,至少是那些生活于社会中的人,都应当对美德形成同样的观念。”

基于这种认识,爱尔维修认为,幸福的实际感受就是快乐。追求快乐的欲望促使人奋发图强,改善生活条件,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丰富物质生产,推进人与人之间交往,提高文化生活水平,但是快乐与幸福必须同步前进,和谐一致,才能实现人的理想的目的。这就要求人能够享有真正的快乐和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乐不是无所控制的感性快乐或贪图功名的虚荣心,而是无损于社会人群、合乎自重原则的有节制的感性享受。真正的幸福热衷于知识的追求,偏爱知识。他希望人们拥有知识,凭借知识而获得自由和幸福。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万能”、“法律造成一切”等等观念,对自己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爱尔维修的哲学推动了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直接影响了法国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爱尔维修的哲学观,也对边沁、密尔等著名功利主义学者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智者感言:

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全球经济,已经使我们不用再讨论是否重视“利益”的问题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重利”?

如果我们只是就字面的意义来理解,爱尔维修的利益观与那些制假售假的见利忘义之徒并无二致。但爱尔维修对于“个人”与“公共”的区分,却不是那些见利忘义者能想到的。作为一种哲学,爱尔维修的利益观,让我们在“利”之上,看到了那个超越个体的社会存在的价值。

只有将个人的利益追求限制在于社会利益相符合的方向上,我们的利益才能长久。

霍尔巴赫——一切正直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

霍尔巴赫是一个聪明的战士。

我们通常认为哲学产生于“惊奇”。但有一位学者,却告诉我们:好奇心华是一种很大的罪恶。上帝曾经由于一个女人有识别善恶的好奇心而惩罚人类。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健全理智,或是想知道僧侣不许我们知道的东西,那末,我们就会有上干神怒之虞”。哲学家‘是忠于智慧和健全理性的,因而是坏蛋、贼、骗子。社会应该使仇视教会的人受火刑。这些恶棍竟提醒人们当心:在尘世,不要两眼朝天而被掏走钱袋”。对教会的嘲讽跃然纸上。

上面的这些说法,引自一本叫做(袖珍神学》的小册子,它的作者就是ls世纪激进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霍尔巴赫(Holbach)。

霍尔巴赫祖籍德国,原名保尔?亨利希?迪特里希(Paul Heinrich Dierrich),1723年1月生于德国帕拉蒂拿特的一个平民家庭。他7岁丧母,12岁随父亲移居法国。1744年,霍尔巴赫到荷兰莱顿大学读书学习科学技术,并大量阅读了霍布斯、洛克和牛顿等人的著作。1749年,他取得了法国国籍,曾一度在巴黎索尔朋神学院教神学和哲学。在巴黎期间,他结识了正在着手编写《百科全书》的狄德罗,并通过狄德罗结识了其他“百科全书派”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与他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1753年他继承了舅父的男爵称号和财产,改名为保尔,昂立?霍尔巴赫男爵,不久又继承了岳父“国王顾问团理事”的贵族头衔和每年的薪俸。1789年6月21日霍尔巴赫于家中去世。霍尔巴赫是,一个著述等身的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揭穿了的基督教》、《袖珍神学》、《神圣的瘟疫》、《健全的思想》、《自然的体系》、《社会体系》、《普遍伦理学》等,其中《自然的体系》被誉为“唯物主义的圣经”。

霍尔巴赫是一个知识渊博、涉猎广泛的学者。他是狄德罗编辑和出版《百科全书》的坚定支持者。他发挥自己精通多国语言和了解地质学、冶金学和物理学等方面最新科技成就的特长,为《百科全书》撰写了400多个条目,内容涉及地质、地理、矿藏、冶金、物理、化学、法律和语言等诸多领域,为《百科全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霍尔巴赫之所以被后人景仰,还不是因为他的这些贡献。他在思想领域的杰出之处让他真正流芳历史。

霍尔巴赫是一个聪明的战士。他虽跻身于贵族的行列并且拥有巨大的财富,但他却用这些财产来资助自由思想家们的学术活动。当时霍尔巴赫家的“沙龙”就是“百科全书派”集会的场所。为了避免被迫害,霍尔巴赫的所有论著都是匿名出版的。他通常是在荷兰修订自己的著作并在那里付印,或是不署名,或是用米腊波、贝尔尼埃、己故的弗勒勒等之类的名字。上面所说的《袖珍神学》一书,出版时的署名就是“神甫贝尔尼埃神学硕士”。正是用这种方式,霍尔巴赫建立起了自己的法国式的唯物主义体系。

霍尔巴赫的理论,首先在于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当时流行的神学,极力宣扬上帝存在、灵魂不灭和意志自由。而霍尔巴赫依据当时所己达到的自然科学的成果,给予这三个命题以唯物主义的回答,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他提出:自然只能从它本身得到运动。运动就是它存在和变化的原因。而且,自然的运动是受因果规律的制约的,而不是任何精神实体创造和推动的。所谓存在一个超自然的上帝,只是虚构。关于灵魂不灭,霍尔巴赫认为,人同自然中的一切其他存在物一样,服从于共同的规律。神学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才创造了所谓灵魂、灵性、非物质性、不朽等概念。在谈到意志自由时,霍尔巴赫依据当时生理科学的知识断言:人类器官的作用,它所接受的冲动反其所产生的效果,都必须服从必然性的支配。人的自由只不过是包含在人自身之内的必然。所以,他明确反对神学和教会,认为“宗教是道德堕落的根源”。

他对这里的看法,是与他的这些基本观点一致的。在《健全的思想》的序言中,霍尔巴赫说:“真理是简单的。谬误是复杂的。谬误的道路无限曲折回旋。自然的声音任何人都能了解。谎言的声音则模棱两可、扑朔迷离和神秘莫NlJ。真理的道路平坦笔直。谎言的道路昏暗弯曲。每个人都必须记住的这些原理是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都不能怀疑的。一切正直的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人们的全部不幸只在于他们的无知;而他们之所以无知,只是因为他们周围的环境阻碍着教育的发展;人们之所以愚蠢,惟一是因为他们的理性还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

霍尔巴赫的观点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学说对历史发展的开创作用,影响是十分积极的。恩格斯离度评价了这种唯物主义学说:“当时哲学的最高光荣就是它没有被同时代的自然知识的狄隘状况引入迷途,从斯宾诺莎一直到伟大的法国唯物论者都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而把详细的证明留给未来的自然科学。”霍尔巴赫是当之无愧的这种“光荣”的典范和榜样。

智者感言:

对于真理与谎言的关系,我们很多人能讲得头头是道。

但在实际生活中,真理往往受到桔难,而谎言经常得到赞誉。鲁迅先生曾经谈到一个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而另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撒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这种情况,在今天还是存在的。

很多人,宁愿生活在虚假但温柔的谎言里,也不愿正视那些冷峻甚至残酷但真实的现实。记得在一篇小说里,一个虚伪的君子假托别人的名义,给自己送很多花圈,以显示自己不是那么孤苦伶仃。不知道这些人是否还能称为“理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不幸福。

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己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你听说过人做钟表的趣事呜?若干年前,在一个名叫哥尼斯堡的小城,就有这样的事。这个小城的人们有一种特殊的校正时间的方式:每天下午四点整,一位精神焕发的老先生,会按时走出家门,去门前的小路散步。据说,直到这位老者80岁去世,一共只出现过3次例外。

这位被哥尼斯堡的人们当作钟表的老人,就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伊曼努尔有“上帝保佑我们”的意思,4月22日是普鲁士的圣伊曼努尔节,康德的名字与此有关,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小城。他的父亲是~个马鞍匠,他的母亲则是一位知书达理的虔诚教派信徒。康德的父母共生了9个孩子,但只有5个活了下来,康德排名第4。后来,康德在一封信中表达了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我的父母那样政治的态度、道德和礼貌,都可为后人模范,他们辞世的时候,虽然没有留下一点产业,单是给我的这班教育,从道德方面来看,是再没有能比这更为高尚的了。”

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并在这里学习了7年。1747年,他没有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就离开学校,当起了家庭教师。1755年,康德取得了哥尼斯堡编外讲师的资格,从此开始了他41年的大学教师生涯,而编外讲师这个角色,他就做了15年。其间,他讲授过的课程包括数学、自然观、人类学、自然地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自然科学、教育学、哲学大全等等。1770年,他才被任命为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编内正式教授。1786年,康德被选为哥尼斯堡大学校长,同年,他又当选柏林科学院院士。1794年,康德当选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98年,康德当选意大利西恩科学院院士。他的思想的影响力,早己超出了欧洲的界限,尽管康德本人始终没有离开哥尼斯堡。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曾经说过:“康德这人的表面生活和他那种破坏性的震撼世界的思想是多么惊人的对比!”

康德对世界的震撼,首先归于他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认识论上,康德以调和的形式终结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吵,并将“知识必须符合对象”的传统思维转换为“对象符合知识”。简单地说,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是后天的结果,而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是“先天综合判断”的表现。这种革命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其对哲学发展的作用不亚于哥白尼对太阳和地球关系的颠倒。当然,这种观点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康德认为我们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现象界,而作为本质的“物自体”,则在认识的彼岸,是我们无法认识的。

基于这种“革命”,康德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学。当然,他的“批判”,不是声色俱厉的斥责,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对理性之认识能力的分析”。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就是所谓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立法”的结论由此而来。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律令”:“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的著名论断,也是在这个意义七说的。康德在结论中这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后来这句篇言被作为铭文,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康德批判地融合了理性主义美学和经验主义美学的观点,指出审美是真和善的中项,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美学体系。

尽管我在竭力简化,但不得不承认,康德的著作还是}一分晦涩艰深的。要有足够的定力和意志,才能从中理解康德丰富和深刻的思想。但这并没有妨碍人们对他崇敬有加。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悼念这位哲学巨人。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留在他身后的,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哲学著作。他的睿智与深邃,在这些著作里得到永生。

智者感言:

康德开启了哲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富于思辩的民族,也因为有他这样的巨人而感到骄傲。尽管很多人读不懂康德的大部头,但时他的景仰丝毫不减。

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哲学家,也和我们一样经历生活。他淡泊,但没有与世隔绝;他深刻,但没有行为怪异。他的生老病死,也与我们并无二致。

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家不是、更不应该被视为生活中的异类、怪物二我们可以读不懂康德的论著,但不能因此说康德不是正常人。

对于那艰深的体系而言,很多人在敬畏哲学,而面时丰满真实的哲学家,我们只有敬仰。

费希特——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

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建构了自己以“自我”为起点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

有一天,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家里,来了一个小伙子,要和他讨论问题。当时,康德已是全欧洲闻名的哲学教授了,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小伙子的要求,一个多月以后,康德收到一个邮件,是一篇名为《试评一切天启》的论文和一封短信。信是这样写的:‘我到哥尼斯堡来,为的是更切近地认识一位为整个欧洲所尊敬的人,然而全欧洲只有少数人像我这样敬爱他。我已经向您作了自我介绍,后来我明白了,希望认识您这样一位人物而不出示任何证书,这是孟浪无礼的。我应该有一封介绍信。但是,我只承认我自己为自己写的介绍信。我此刻就把它附上,”康德看了信和论文以后,对这个小伙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人的交往就此开始,并成为一段佳话。

上面故事里的那个小伙子,就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人物、康德学说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费希特早年的生活境遇是比较艰苦的。1762年5月19日,费希特在德国上劳齐茨的一个名叫拉梅瑙的乡村出生。他的父亲靠手工维持生计,家境贫寒。费希特是家中的长子,也只能通过在教堂里听牧师布道接受教育。他天资聪颖,在听牧师布道以后第二天还能够准确地背诵布道的内容。,位贵族米尔提茨决定资助这个天才的孩子上学,直到1784去世,费希特的学费全是这位贵族资助的。1750年,费希特进入耶拿大学,学习神学和法学,1781年,他转学到莱比锡大学,继续学习神学。1784年,山于其资金赞助人米尔提茨去世,助学金断绝,为了糊口,他不得不为私人补课。1788年,一位朋友推荐他到苏黎世一个家庭当教师。1790年费希特回到莱比锡,继续给人当家庭教师。这一年,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他开始接触康德哲学。这是费希特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他在几个月内就读完了三大批判,研究速度简直是令人惊奇。他不仅因此彻底放弃了原有的决定论思想,而且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理性的自由。上面的那则小故事,就是这一年发生的。

康德对费希特的论文十分满意,就将作品推荐发表了。当初出版时没有刊印作者的名字,不少读者误认为是出自康德之手。康德在得知此事后在《文汇报》上发表更正声明,说明作者是费希特。原来默默无闻的费希特一下子声名鹊起。1793年,费希特再次来到苏黎世。针对当时欧洲反动势力对法国革命的攻击,对欧洲君主进行激进的抨击,在当时激起巨大的反响。与此同时,他开始酝酿自己的以“自由的自我”为核心的知识学体系,并在苏黎世多次作哲学演讲。后来,他在耶拿大学负责过一段时间的哲学讲座。从1802年起,费希特多次修改他的知识学体系。但他的工作重点不是写作,而是演讲,因为在他看来,当时世风不好,很少有人认真读书,与其著书立说,不如用生动直接的演讲去阐释思想,唤醒人心。

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建构了自己以“自我”为起点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他对学者的使命的认识,就是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名为《论学者的使命》的演讲中,费希特对学者的责任作了很好的论述。在费希特看来,每个阶层都值得我们尊敬;给予个人以荣誉的不是阶层本身,而是很好地坚守阶层的岗位;每个阶层只有忠于职守,完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才能受到更大的尊敬。而那些“被体面地视为学者阶层”的人,理应为社会服务,应当把自己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他说:'‘学者特别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所以,“就我们迄今所阐明的学者概念来说,就学者的使命来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此外,他还对学生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认为“提高整个人类道德风尚是每一个人的最终目标,不仅是整个社会的最终目标,而且也是学者在社会中全部工作的最终目标。”这种对学者的定位成为后来对知识分子作用研究的基础。

1806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战败后,他随国王流亡,直到1807年6月才回到柏林。面对德意志民族的沉沦,费希特一方面发表公开演讲,另一方面参与筹建柏林大学。1810年秋,费希特成为他亲自参加筹建的柏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由于大学生争斗和他的教学计划与当局意见不合,他在1812年任期未满之前就辞去了校长职务。1813年夏,柏林流行伤寒病。费希特最终也被传染。1814年1月29曰,费希特因病逝世,留下他未竟的哲学和自由事业。

智者感言:

随着一系列学术丑闻的曝光,学者的道德问题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焦点。

之所以如此,正如费希特所说,是因为学者这个身份,承担着一些特殊的使命。这些特殊的使命,是与道德相联系的,也是与责任相联系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这一身份寄予更高的希望,提出更高的要求。费希特认为“学者是人类的教师”,绝不是标持学者地位的年贵和清高,而是强调学者所承担的使命和道德责任。

遗憾的是,很多试图成为学者的人,正是遗忘了这种责任感,而只是追求学者的年严。有时甚至为了一些虚荣,打击不同意见,甚至弄虚作假。照此做法,即便获得了“学者”的称谓,也不可能承担起学者的使命。

费希特所说的“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只是对真正的学者说的。

谢林——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在哲学上,谢林把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二论转变为客观唯心论,把主观辩证法推广到外部世界,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

1843年10月,马克思为了给《德法年鉴》约稿,专程致信当时居住在德国弗兰根中部布鲁克堡的费尔巴哈。在这封信中,马克思这样描述一位被他视为“对手”的人:“他把哲学变成一般的外交学,变成应付一切场合的外交手段,”“谢林的真诚的青春思想——我们也应该承认我们对手的一切长处,不过他要实现这一思想,已经除了想象以外没有任何能力,除了虚荣以外没有任何力量,除了鸦片以外没有任何刺激剂,除了容易激动女性的感受力以外没有任何器官了——谢林的这种真诚的青春思想,在他那里只落得一场青春幻梦,而在您那里却成了真理、现实、男子汉的事业。”

这位被马克思称为“对手”的人,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之一、客观唯心论的代表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

从生活经历来看,谢林一生没有多少波折,属于一帆风顺的类型。他1775年出生于一个新教牧师家庭。1790年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与神学。1795年毕业,在莱比锡做家庭教师。1798年担任耶拿大学的自然哲学教授。1803年至1806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教授。1806年迁移到慕尼黑,任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和造型艺术科学院秘书长。1820年至1826年任埃尔兰根大学教授。1827年返回慕尼黑,由巴伐利亚君主路德维希任命为国家科学中心总监,并担任科学院院长和慕尼黑大学教授的职务。1841年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的邀请,主持柏林大学哲学讲座,随后担任了柏林科学院院士和普鲁士政府枢密顾问。1854年死于赴瑞士途中。

但从学术的发展来看,谢林则经历了一次完全的背叛与转换。从他早期的创作来看,谢林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在政治上,谢林曾经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者;在哲学上,谢林把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转变为客观唯心论,把主观辩证法推广到外部世界,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但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以后,他却从资产阶级法治的倡导者变为封建专制制度的辩护士,从包含辩证法内容的客观唯心论走向反动的天主教神学。海涅曾说:“我们的青年哲学家们在过去都是贫苦孤独地蹲在破陋不堪的亭子间,苦心孤诣地思考他们的哲学体系,我们现在的哲学家们则穿起了十分华丽的朝服,他们变成了国家哲学家,就是说,他们在为那个任用他们的国家的一切利益制造哲学辩护词。”谢林就是这样的人。

“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是谢林在早期提出的杰出观点之一。谢林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欧洲各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时代。他亲身经历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拿破仑帝国的战争、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复辟和1848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些事件都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当法国革命像霹雳一样击中德国这个混乱世界的时候,他与同时代的德国资产阶级进步分子一样,为法国国民议会和法国人民作过欢呼。当法国人民高唱着《马赛曲》,抗击扼杀法国革命的普奥联军时,他怀着对法国革命的热情,还把这首革命歌曲译成德文,希望莱茵河右岸德国人的心灵也慷慨激昂起来。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将人类历史的进步视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提出人类历史是从物我不分的“原始状态”,即“黄金时代”的丧失开始的,将来则以“理性的王国”,即“法治的黄金时代”告终。在他的历史视野里,他把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描绘为人类的最高理想,把资产阶级法治社会美化为人类的理性王国,解释为不可移易的“第二种自然界”。他认为:“普遍的法治状态是自由的条件,因为如果没有普遍的法治状态,自由便没有任何保证。没有得到普遍自然秩序保证的自由是完全不可靠的,并且就像在我们现今大多数国家中看到的那样,是一种纯粹的寄生植物,它通常按照必然的矛盾,逆来顺受,以致个人根本不得确保其自由。这种情形是不应该有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青年谢林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叫做“人的革命”。他说:“使人得到解放,脱离客观世界的恐怖,这是理性的一次大胆冒险;这次冒险是不会失败的,因为人将随着认识他自己和自己的力量,而变得更加伟大。如果让人意识到他现在是什么,他就会立刻知道他应该是什么:让他在理论上重视自己,他就会紧接着在实践上重视自己。”

后来,谢林从自己的观点中大步倒退,成为普鲁士封建专制王朝的官方哲学家,为普鲁士国王祝福,疯狂地攻击资产阶级革命,认为把“人的解放”理解为“通过政治革命消灭国家本身”。这些反动的论调,使得他原来的思想的光辉几乎被湮没其中。马克思说:“对谢林的批判就是间接地对我们全部政治的批判,特别是对普鲁士政治的批判。谢林的哲学——这就是在哲学幌子下的普鲁士政治。”这正是针对后期谢林的观点而言的。”他以自己的晚期活动背叛了自己的青年时代”,是对这位悲剧人物的精当评价。

智者感言:

谢林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是他那个时代的一批悲剧人物的缩影。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超越他们的那个时代,就像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约束维持当前社会的秩序一样。画地为牢是充满原始意味的描述,天下大同是遥远未来的理想。

谢林是时的,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有一点他并没有提到,那就是不管我们如何作为,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我们历史的一部分,任由后人评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沉双,但即使沉默也会成为“呈堂证供”,接受话问和审视的。对历史负责,和时历史的创造是一致的,就如谢林本人的经历一择。

所以,即便是为了避免以后的尴尬,从现在起,也重视一下我们的足迹吧。

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有这样一则笑话,说一个慢性子,火烧眉毛也不着急。一天,他正在朋友家里聊天,突然他的仆人急匆匆地跑来说:“您赶紧回家看看吧,家里发生火灾了,”此君听后,很不在意地说“不着急”,又聊了一会儿才慢悠悠地回家。等他到家时,家里已经被烧得片瓦不存了。我们也许觉得这位迂夫子太傻,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人。而有一位哲学家恰巧就是这样的人,一天,他在书房里正在冥思苦想。他的仆人急匆匆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嚷道:“家里着火了,家里着火了!”这位哲学家很不耐烦地说:“家里的事应该告诉太太,难道你不知道我不过问家务事吗?”

这位“不问家事”的哲学家,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eiedrich Hegel)。

1770年8月27日,黑格尔在德国维腾贝格公国的首府斯图加特市出生。1788年至1793年,他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在这里,他结交了两位很重要的朋友,一个是后来可与席勒、歌德等相提并论的诗人荷尔德林,另个就是出名远早于他的谢林。毕业后,黑格尔也做过儿年家庭教师。1801年,他通过论文答辩,成为耶拿大学的编外讲师。1816年,他义迁居海德尔贝格,任海德尔贝格大学哲学系教授。从1818年起,他成为柏林大学哲学系教授。这里成为他展示自己宏大哲学体系的舞台。但直到1829年,黑格尔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1831年,黑格尔感染霍乱,最终不治。留下他那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让后人讨论、争论和争吵。

黑格尔生前正式出版的著作有4部:《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学生和友人整理出版了《黑格尔全集》,其中包括根据学生们的笔记整理的《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和《哲学史讲演录》等。在这些著作当中,黑格尔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客观唯心论体系。

不要说研究,仅仅描述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黑格尔的哲学: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统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在“逻辑学”中,理念(或精神)在自身范围内运动,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逐步升级,最后自我异化为自然界,进入“自然哲学”部分。在黑格尔看来,自然没有独立意义,只是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自然是被动无力的,精神是主动积极的,它必然要摆脱自然的栓桔,扬弃自身的异化,重新回到自身,作为自在自为的理念而出现,这就是精神,于是理念进入第三阶段,即“精神哲学”阶段。在这一阶段,理念也要经过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主观精神异化出~个外在于自己的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不是物质的自然,而是精神、文化世界,即法律、道德、国家。随后精神又扬弃自身的异化,返回自身,这就是绝对精神,即艺术、宗教、哲学。在哲学阶段,精神认识到了世界就是精神的表现,也就是它自身的表现,这样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就达到了同一。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因此这个同一是客体向主体同一,存在向思维同一。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精神发展的描述,从精神的低级阶段开始,按照“正一反一合三段式”,中间经过两次异化,两次扬弃,最后返回自身,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正是在他这个封闭的体系当中,黑格尔提出了“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个看似“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的命题,也因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了全新的革命的意义:“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

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也认为“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在《资本论》中有些地方“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但这种革命性的思维方式,最后在黑格尔那里,却得出了温和的政治结论。马克思认为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之所以如此,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时代的原因:“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根庸人的辩子。”

智者感言:

马克思曾经说过:辩证法“在时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时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作为“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黑格尔,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种革命的性质。

不被黑格尔庞大晦涩的体系吓倒,深入其哲学大厦的内部,去发现那有鲜活生命力的东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探索。很多智者,都在探索的路上。每个人的发现各有不同,但都能有所收获才是最重要的。哲学的魅力正在于此。

费尔巴哈——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得到了

“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当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如果有一位母亲,给自己脏乎乎的孩子洗完澡之后,端起澡盆,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母亲?在哲学上就有人很认真地重复着类似的错误。有一位哲学家在批判黑格尔的哲学的时候,“就像一个给孩子洗澡的母亲,洗完后连孩子带脏水全部倒掉了,”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傻子或者疯子的做法。马克思曾经认真地告诉我们这位哲学家“是惟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他的城就的伟大以及他把这种成就贡献给世界时所表现的那种谦虚的纯朴,同批判所持的相反的态度恰成惊人的对照”。

这位以批判黑格尔的方式将德国古典哲学宣告终结的就是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费尔巴哈1804年7月28日生于巴伐利亚。在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下,费尔巴哈选择宗教作为自己一生的目标和事业。1823年,费尔巴哈进入海德堡大学神学系攻读神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黑格尔的哲学,并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转入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在柏林大学,费尔巴哈为黑格尔的深邃思想所折服,将其视为自己思想上的“第二个父亲”,实现了从信仰到理性的转换。1826年,费尔巴哈转入埃尔兰根大学学习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1829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因《论死与不死》一书对宗教的冒犯而被辞退,1837年末,费尔巴哈结婚并在弗兰根中部的布鲁克堡定居。在这个不为人所知的小城,费尔巴哈生活了25年。1860年,他迁居纽伦堡附近的雷亨堡,过着清苦的生活,直到1872年去世。

隐居生活使费尔巴哈远离了德国的文化中心,但并没有阻止他的思考。1839年,费尔巴哈在《哈雷年鉴》上发表了一篇宣言式的论文《黑格尔哲学批判》,正式宣告了自己与黑格尔哲学的决裂。1841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从人本学的角度把宗教批判和无神论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引起了阮大的反响。用恩格斯的话说:“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当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后来,他还出版了《未来哲学原理》等著作,在对黑格尔哲学进行全盘抛弃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本”哲学。

费尔巴哈通过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在唯心主义统治德国哲学界达数十年之久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费尔巴哈以感性的人取代L帝的位置,认为“只有那为了人类而照耀的光,才是神学的光,只有那仅仅为了能看的实体而存在的光,才假定一个能看的实体为原因。”在费尔巴哈看来,感性的人就是自然的人、直观的人,因而也就是抽象的人。从这种理解出发,费尔巴哈提出了人的本质与人性特征生成的基本公式:宗教是人的对象,所以宗教也就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感性的、自然的人,这是其唯物主义的一面。但是,在人的本质和人性特征生成问题的认识上,费尔巴哈并未能将其唯物主义的理念贯穿到底。正如马克思所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土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绝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抽象的“理性人”的基础上,费尔巴哈建立起自己“爱的宗教”。在他看来,“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而人则恰恰就是具有这种特性的生物,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那么,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他说:“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在费尔巴哈看来,只要通过批判有神宗教,解构宗教,揭示“人是宗教的始端,人是宗教的中心点,人是宗教的尽头”。这样,人成了自己的_h帝,“爱乃是实践的无神论,爱乃意味着在内心中、在意念中、在行动中否定上帝”,解放人的任务也就一次性完成了。

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费尔巴哈的作用。他说:“整个实证的批判,从而德国人对国民经济学的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再次对费尔巴哈进行高度评价:“到底是谁揭露了‘体系’的秘密呢?是费尔巴哈。是谁摧毁了概念的辩证法即仅仅为哲学家们所熟悉的诸神的战争呢?是费尔巴哈。是谁不是用‘人的意义’(好像人除了是人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似的!)而是用‘人’本身来代替包括‘无限的自我意识’在内的破烂货呢?是费尔巴哈,而且仅仅是费尔巴哈。他所做的事情比这还要多。他早已摧毁了现今正被’批判’乱用的那些范畴:‘人类关系的真正丰富性、历史的无穷无尽的内容、历史的斗争、群众和精神的斗争’等等。”尽管费尔巴哈只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还有很多不足,但上述这些贡献足以使费尔巴哈的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了。

智者感言:

把人成为人本身,而不是“神的奴仆”等等之类,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当时的历史境遇中。

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人的地位几经转换。人类产生之初,人旬甸于自然界的电闪雷鸣。后来,人又屈从于对上帝的虔诚景仰。风水轮流转,在人文思想家们的努力下,社会运动风起云涌,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地位上,成为“人本身”。

但这种地位不能滥用。人成为“中心”,是要我们学会“慎独”和“和谐”的,而不是“人定胜天”的狂妄和无知。就像那所谓的“爱”,也不能随便施与一样。如果不考虑具体的社会条件,试图实现所谓“泛爱”,只能是“爱的吧语”,是实现不了的。

马克思——怀疑一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上面这段激动人心的文字,出自位中学生之手。这位中学生,就是后来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思想巨人卡尔?马克思(Kad Marx)。

马克思18拐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南部摩塞尔河畔的特利尔小城。他的父亲是该城高等上诉法院的律师,卡尔则是家里第一个男孩。马克思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传奇。孩提时代,他曾经给他的姐妹们吃一种自己制作的脏乎乎的黑面团,在波恩大学读书的时候,他曾经被推举为特利尔“人学生饮酒会”五脚头之一,在他的大学肄业证上,也有他“曾因夜间酗洒吵嚷,扰乱秩序,受罚禁闭一天”的记录。当然,还少不了他给燕妮写下的那些火辣辣的情书和情诗。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在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博士俱乐部里,这位年龄最小的师弟的非凡洞察力、渊博学识和丰富思想对其他人的影响,以及他的第一篇争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非凡影响。但真正让马克思名垂青史的,还不是这些东西。

马克思的挚友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之后,将马克思的贡献作出了这样的总结:马克思有两人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唯物史观的确立,将唯物主义的光芒照彻整个社会历史领域,廓清了罩在历史观上的重重迷雾,将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历史观中驱逐出来,使得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认识发挥了根本的改变,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则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秘密大白于天下,用马克思本人的话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此外,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领域,甚至数学领域,也都有不凡的发现。但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第一国际的创举,就是马克思投身社会实践的经典之作。

所有这些成就,都与马克思的一个信条相联系,那就是“怀疑一切”。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曾做了一个“调查表”,让父亲回答她提出的20个问题。这就是著名的“马克思的自白”。其中,在“喜爱的格言”中,马克思写下了“Nihil humani a me alienum puto”(“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而在“喜爱的箴言”中,马克思写的就是“De omnibus dubitandum”(“怀疑一切”)。纵观马克思的学说和他的斗争历程,这种怀疑精神随处可见。在谈到哲学家的时候,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对共产主义的天才设想和切身实践,明自无误地告诉我们马克思的怀疑精神的时代价值。尽管他曾经因为这种怀疑精神受到种种非难、打击和迫害。马克思的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体系,成为一种新生社会制度的灵魂和指南,也是与这种精神密切相关的。

长期的颠沛生活,严重地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过度的劳累使马克思疾病缠身。但他仍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勤奋地工作着。1878年,马克思的病情更加严重。1881年12月,和他相伴38年之久的妻子因病去世,这使马克思几乎不能自拔。1883年l月11日,马克思心爱的长女小燕妮撇下5个孩子离开人间,这一致命的打击使马克思卧床不起。同年3月14日,马克思在自己房里的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马克思的影响,在他去世后得到证明。在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瑞士、荷兰、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西班牙、意大利和俄国等的媒体报道这位巨人的去世的时候,高度赞扬了这位伟人的思想家,将他称为“一位生气勃勃、成果卓著的思想家”、“工人最好的朋友和最伟大的导师”、“推动运转的最卓越人物之一”、“我们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无私无畏的工人阶级”的解放者,认为他的去世是“人类的不幸”,“将影响人类的进步”。

20世纪以后,马克思的影响更加深远。用一位新康德主义的话说,在现代世界上,“马克思的忠实追随者的数目大大超过了所有其他哲学流派的追随者的总和。”存在主义大师沙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不可超越的哲学”,当代德国哲学的重要人物海德格尔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最有威胁性的精神状态”,它“从多方面规定着今天的人类历史”。在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了千禧年最伟人思想家评选,马克思当之无愧地名列榜首。所有这一切,都在证明恩格斯的评价:“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智者感言:

怀疑有两种。一种是保守的,一种是激进的。

保守的怀疑是疑神疑鬼、前怕狼后怕虎。在世界上第一列火车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有人怀疑它开不起来,而在它开起来之后,有人又怀疑它停不下来。保守的怀疑就是这种情况。

激进的怀疑是破旧立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很多人日复一日地重复陈规旧制的时候,勇敢的怀疑者却特立独行,形成与别人迥异的看法,想他人没有想,为他人不敢为。马克思的怀疑就是这种情况。

两种怀疑都有可怕的力量。翻开人类的发现史,我们就可以体会保守的怀疑制造了多少野蛮和恐怖;翻开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就可以感受激进的文明对社会生活的改造和影响。

所以,怀疑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也可能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怀疑。

恩格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耻辱的一页。但在1857年,一位富有洞见的思想家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给出了如下的评价:俄们不要像道貌岸然的英国报刊那样从道德方面指责中国入的可怕幕行,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极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入民战争。虽然你可以说,这场战争充满这个民族的目空一切的偏见、愚告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野蛮,但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这位见识深远的思想家,就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和伙伴,共产主义的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现乌培塔尔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的父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母亲心地善良,遵守礼教,喜爱文学和历史。这对恩格斯的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父亲的执拗也差点毁掉了这位恩想家的前程。1837年,恩格斯被父亲命令从中学辍学,到营业所学习其深恶痛绝的经商。1838年8月,他在父亲的安排下去了不来梅当办事员。在这个自由和民主思潮彭湃的城市,他以弗?奥斯沃特为笔名写下许多激情诗篇,其中1839年发表的《乌培河谷来信》为代表作。1841年9月,他到柏林服兵役。在这里,他业余时间就到柏林大学听哲学讲课。很快成为了“黑格尔青年派”中积极的一份子。1842年深秋,恩格斯告别家人。来到英国曼彻斯特的纺织厂当总经理。在那里他开始真正深入工人阶级的生活。并且在这段时间,认识了马克思。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和马克思再次见面,两位思想巨人从此走到了一起。此后,恩格斯多次资助马克思一家的生活,甚至回曼彻斯特纺织厂工作。以便继续资助马克思。在那里他一呆就是20年。1869年7月,恩格斯终于从商人生涯中摆脱。1870年l0月,他移居伦敦,与马克思再度相聚。

在谈到恩格斯的时候,我们首先关注的是马恩两人在思想上的密切合作和在生活中的深厚友谊。恩格斯自己说:“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此。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1846年8月,他们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是两位思想巨人合作的第一个结晶。1848年6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拟定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4月,和马克思起创办了《新莱茵报》。,1883年,马克思去世时,《资本论》只出了第一卷,剩下的只是一些字迹潦草的手稿。恩格斯正在整理其持续1O年来累积的有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记录,但他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整理资本论剩下的手稿。在他的努力下,《资本论》二、三卷分别在1884年和1894年出版。列宁引用的评价是对这一友谊的最好注脚:“恩格斯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就是替他天才的朋友建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上,他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上去了。”

除了和马克思的合作,恩格斯也有一些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成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占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等等,都闪耀着迷人的智慧之光。其中,完成于1878年的《反杜林论》堪称一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在这部书中,他正式提出了上述命题。

在恩格斯看来,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所以“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出现的摩擦生火和蒸汽机,都是文明的表现,也是人类更加自山的基础。:这种认识与他对自然的态度是一致的。针对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界取得一定成果,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更大战果的时候,恩格斯及时向人们发出了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侮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从这个意义卜说,恩格斯将人类的自由本性置于自然规律的约束之下,意味深远,在今天也值得我们深思。

恩格斯也是一位知识渊博、谦虚勤勉的自然科学家。1843年,一位朋友告诉他,在澳洲有?种奇特的动物,叫鸭嘴兽,是哺乳动物,可以用卵来繁殖后代。恩格斯看后哈哈大笑地说,鸭嘴兽既然生蛋,就一定不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恩格斯这一回错了。原来鸭嘴兽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它是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还保留着一些爬行动物的特征。它虽然下蛋,可是身卜长着密密的绒毛,不是鸟类的羽毛;从蛋里孵出的小鸭嘴兽,是靠妈妈的奶汁长大的。这两点都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不久,恩格斯认识到自己错了。他给朋友写了一封信,坦率地承认错误,并说要向鸭嘴兽道歉,请鸭嘴兽原谅自己的傲’馒和无知。

1895年8月5日,患有晚期食道癌的恩格斯在伦敦泰晤士河边的住所中长眠。遵照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在英国伊斯勃恩海湾。

智者感言:

关于友谊,古今中外,流传很多佳话。管鲍之交、高山流水,都是很好的例于,但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程度的朋友,并不多见。恩格斯被马克思称为“我的第二个‘我’”实在不为过。

由此不由得使我们深入思考关于友谊的话题。友谊是什么?马恩给出的答案是:奉献和信任。不是一时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发自内心的无私援手。不是沆瀣一气流淤一气、同流合污,而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能得到达样的朋友,将是十分幸福的事情。

那些不该忘记的……

在充满物欲的时代,思想总是不断被遗忘。有些人将这种遗忘视为必然,认为没有忘却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有些人则为这种遗忘扼腕叹息,试图以鲁迅先生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的“呐喊”,提醒人们:有些东西,是我们不该忘记的!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本书中提及的这些思想巨匠和他们的观点,都应该属于那些不该忘记的东西。尽管有些观。奴在今天看来是明显错误和荒唐可笑的。可以说,包含在这些观点当中的深沉的人类智慧,是属于全人类的思想遗产。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就成了挥霍祖业的“败家子”了。

就时间段来说,本书选取的内容主要与《西方哲学史》的阶段相时应。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这些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久经时代风雨的“大浪淘沙”,已经成为具有黄全品质的财富,值得我们关注;二是现当代哲学家们门派众多、巨匠如云,远不是本书所能涵盖。所以,本书的基本定位,就是青少年能看懂的西方哲学史摘选。当然,所有对哲学感兴趣的朋友,如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这里发现一点有启发的东西,或者引起一些共鸣,就是本书的意外收获了。

还有两点需要说明:

其一,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按照习惯的划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作为革命的导师的身份出现的,在所谓“中西马”的划分当中,“马”是单独一个序列。在本书中,将两位革命导师,与那些哲学大家们相提并论,并不是要否定“中西马”的划分,而是从作为思想家和哲学家的角度,对两位革命导师的成就的肯定。就对哲学的贡献而言,两位导师与那些哲学巨匠们相比毫不逊色。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两位革命导师,才有资格将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界分开来。基于这种考虑,本书将两位革命导师列为本书的“压轴”。

其二,关于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源远流长,产生了很多令我们高山仰止的哲学巨匠,取得了令世界惊奇的非凡成就。从这种意义上说,很多中国哲学的人物和观点,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哲学的年轮”。但在本书中,并没有将这一部分列入。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语境的差异,使得二者在风格上和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为避免这种感觉上的不舒服感,我们将中国哲学的内容暂时搁置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以另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殷霞、宋永利、黄秀莉、王德清、周作茂、简贞海、朱广斌、张厚科等诸君,先后参与了本书部分工作。京华出版社编辑徐秀琴女士在全书的策划和后期工作方面做出了许多杰出的工作,对内容和格式的修改所提出的中肯意见令本书增色不少。在此一并致谢。全书由李晓东负责统稿,并对全书承担主要责任。不当之处,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多谢各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