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轻红色内容:奸劫弑臣第十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20:43:27

奸劫弑臣第十四

作者:醉恨生   2010-12-29 21:56 星期三 晴
  韩非子此文篇幅较长,洋洋洒洒计有三千多言,但读来丝毫不觉其累,反而是被其犀利的文风,严谨的逻辑,广博的引用,精准的提炼所吸引,不得不佩服于韩非子才思的横溢,及对政体见解的老辣。俞志慧评此文,说文风之犀利与思想之惨刻相得益彰,实为中肯之见地。
  
  所谓奸劫弑臣,就是指奸邪之臣、劫主之臣、弑君之臣。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奸臣的奸行及其危害,提出了君主应该采取的各种防范手段,较为集中地阐述了韩非子法术势的政治思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从此文开始,韩非子展开了对儒家思想的强力批判。对儒家的政治理论“仁义惠爱”进行了理论驳斥,对儒家的有术之士,也展开毫不客气地攻伐。如以下几段。
  
  “且夫世之愚学,皆不知乱之情,讘夹多诵先古之书,以乱当世之治;智虑不足以避阱井之陷,又妄非有术之士。听其言者危,用其计者乱,此亦愚之至大而患之至甚者也。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此夫名同而实有异者也。夫世愚学之人比有术之士也,犹蚁垤之比大陵也,其相去远矣。”
  
  “愚者固欲治而恶其所以治,皆恶危而喜其所以危者。何以知之?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知之者同于义而异于俗;弗知这者,异于义而同于俗。天下知之者少,则义非矣。”
  
  “世之学术者说人主,不曰:‘乘威严之势以困奸邪之臣’,而皆曰:‘仁义惠爱而已矣’!世主美仁义之名而不察其实,是以大者国亡身死,小者地削主卑。何以明之?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夫有施与贫困,则无功者得赏;不忍诛罚,则暴乱者不止。国有无功得赏者,则民不外务当敌斩首,内不急力田疾作,皆欲行货财,事富贵,为私善,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故奸私之臣愈众,而暴乱之徒愈胜,不亡何时!”
  
  所以,韩非子在文中对历为称道的志士豫让,耻食周粟饿死首阳的忠臣伯夷、叔齐不屑一顾,认为前者上不足以使之明法术、度数之理,以避祸难之患,下不能领御其众,以安其国;后者不畏重诛,不利重赏,不可以罚禁也,不可以赏使也,统统是他心目中的无益之臣,可以少而去也!
  
  韩非子对世情人心,知之若深,如“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夫取舍合而相与逆者,未尝闻也。”及“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今为臣尽力以致功,竭智以陈忠者,其身困而家贫,父子罹其害;为奸利以弊人主,行财货以事贵重之臣者,身尊家富,父子被其泽: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之处哉?治国若此其过也,而上欲下之无奸,吏之奉法,其不可得亦明矣。”等言,皆是一语中的的确立,非是法古论今的废话,所以才能震论人心,荡迫肺腑,使人不得不服,不为不信。而他的政治理论“从是观之,则圣人之治国也,固有使人不得不爱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爱为我也。恃人之以爱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为者安矣。”及“人主诚明於圣人之术,而不苟於世欲之言,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又及“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天下不得不为己听。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暗乱之道废而聪明之势兴也。故善任势者国安,不知因其势者国危。”等也才能成为明君避危去害,振国强兵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