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 石甲虫头像: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52:38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特点 1.容易形成入侵:中国从北到南5,500公里,东到西5,200公里,跨越50个纬度,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多样的生态系统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的栖息地。

    2.涉及面积广: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无一没有外来种。除极少数位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区外,几乎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外来杂草。

    3.已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多: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的情况最为严重。

    4.入侵物种类型多: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都有),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高、低等植物,小到细菌、微生物、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

    5.无意引入多:由于交通越来越发达,流动人员和物资,以及压舱水无意带入的物种很多,例如蔗扁蛾、褐家鼠、豚草、北美一枝黄、紫茎泽兰、刺花莲子草、苋属、松材线虫和美国白蛾等。

    6.有目的的引入多:中国引种历史悠久,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更有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引入常通过民族的牵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几乎与养殖、饲养、种植有关的单位都存在大量的外地或外国物种的引进项目。这些单位有农业、林业、园林、水产、畜牧、特种养殖业、各种饲养繁殖基地,其中大部分引种以提高经济收益、观赏、环保等为主要目的。

    7.入侵种的危害已经显现:

    ·有害入侵种涉及多个类群,例如:

    脊椎动物:獭狸、褐家鼠、爪哇禾雀、四大家鱼、小型鱼类、虎鱼和麦穗鱼、食蚊鱼和胎鳉

    无脊椎动物:克氏螯虾、福寿螺、非洲大蜗牛、白蚁、美国白蛾、蔗扁蛾、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

    植物:豚草、紫茎泽兰、大米草、水葫芦

    微生物:甘薯长喙壳菌

    ·无意引入的病虫害在农林牧和园林等各个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很多,并已经引起相关部门,包括海关检疫部门的重视。如:农业方面,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甘薯长喙壳菌和豚草;畜牧业方面,紫茎泽兰;林业方面,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材线虫;园林方面,蔗扁蛾等。

    ·有目的的引进种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水产养殖外地引进种四大家鱼;人工养殖国外引进种獭狸;农业畜禽饲料国外引进种水花生和水葫芦;园林观赏和水质净化种类水葫芦;环保方面,沿海护滩国外引进种大米草,等等。

    ·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包括物种组成、种群结构、食物链结构、水土流失控制、土壤营养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学方面的改变或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的情况也十分严重。陆地、淡水水域和海洋近海入侵种的危害已经十分明显。例如云南水域中的432种土著鱼类中,近5年来一直未采集到标本的鱼类约有130种,约占总种数的30%;另外约有150种鱼类在60年代是常见种,现在已是偶见种,约占总种数的34.7%;余下的152种鱼类,其种群数量均比60年代明显减少,而其中外来鱼类的引入是这些土著鱼类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8. 在自然植被恢复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引入大量外来物种:中国对外来种危害的认识还极大地局限于病虫害和杂草等所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没有意识到或者不重视外来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变和破坏。对没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却正在排挤、取代当地物种,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在许多自然植被的恢复过程中大规模地有意或无意引入外来物种,结果必将造成中国当地丰富而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且很难恢复。目前中国大规模引入外来种的项目包括:

    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过程中大面积种植外来物种,包括桉树、外来松树、外来落叶松以及被种植在不适宜的海拔和地区的很多经济树种,这些树林的生态功能是十分有限的。

    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控制和退耕还草过程中主要依靠从国外(特别是美国)进口草种,有关中国当地草种的培育、研究和利用却十分少。中国极其缺乏如何收集、培育当地草种,以便用于当地植被恢复工作的研究和教育,这将减少和改变中国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恢复使用外来物种。原因主要是对当地特有的物种没有信心,持有外来的就比当地的好的观点的人很多。如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正要用孟加拉的物种(Rhizophora spp.)来恢复红树林。而且在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种植花园,其中使用许多外来物种,这些物种常常是这些地区入侵种的重要来源

    城市周围植被恢复或绿化大量使用外来种,已经或正在造成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彻底改变。  (解焱、李振宇) 

外来物种入侵 中国每年损失2000亿

公众应该有意防范对外来物种的无意引进。像臭名昭著的德国小蠊,人们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运的货物就可能把它带上旅途,即便随手带回来的几个洋水果都存在着极高的生态风险。”

2007年4月,福建水口电站水葫芦的壮观场景。图 CFP

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玉忠/北京报道

当肥沃的土地长满杂草而不是粮食;

当原本畅通的黄金水道被大量水葫芦堵塞;

当原本郁郁葱葱的竹林开花后成片枯萎;

当巴西龟从宠物变为“杀手”

百度一下“外来入侵物种”,有相关网页147000篇,其定义也较复杂,简单概括即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已在我们身边。

今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入侵物种”。

“在我国已产生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已达283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我国就有50种。”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一位人士对记者说,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外来入侵物种仍每年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

据悉,国际社会已把外来物种入侵和栖息地丧失、传统化学污染及气候变化共同列为当今全球四大环境问题。

正遭受:超283种外来生物入侵

相信人们对宜昌黄柏河的“水葫芦”、广东的福寿螺、西双版纳的飞机草、新疆博斯腾湖的河鲈、东北的三裂叶豚草等环境事件并不陌生。在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外来生物“入侵者”制造的“麻烦”。

“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1年-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而现在损失已高达2000亿元。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46.3%已入侵自然保护区。”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生物安全管理处王捷处长忧心忡忡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环保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难治理:新办法不敌外来物种

据悉,多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己经造成我国当地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同时给农、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

“原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的调查结果就显示,外来入侵物种当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98.76亿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6%,其中对国民经济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8.59亿元,而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则高达1000.17亿元。”国家环境保护部王捷处长对记者表示,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已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王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今在我国,每年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约2000亿元。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在新的生态环境中适应、定居、自行繁衍和扩散,明显地与当地物种竞争资源和生存空间,直接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降低本土生物多样性,造成当地物种的消失和灭绝,损害农、林、牧、渔业生产,危害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

“最令人头疼的是,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有些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王捷说。

原产南美洲的凤眼莲(又称水葫芦),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20世纪50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近年来,关于水葫芦影响环境及生态的“罪行”不时见诸报端: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

据悉,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每年都要人工打捞水葫芦,仅浙江温州市和福建莆田市每年用于人工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

而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入侵物种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

“作为饲料引进的传统水葫芦一旦形成气候,其抑制破坏其他水生系统生存的能力就可以从水体到水表,从夺氧到夺光,再到克它抑制及毒性抑杀等多方面多层次充分地体现出来。当其大面积地形成时,不仅使水体内正常生物系统所需的氧被耗、光被遮,连自然的水表气氧交换也被封住。它的扩张相比爆发在滇池及太湖的蓝藻水华还要严重。”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杨红军所长对记者表示,我国对一些大面积逸生的外来物种的治理取得收效不大,正像治理蓝藻事件一样,过去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治理方法大都已败下阵来。“即使新的任何方法,只要不能强有力地标本兼治,最终也要败下阵来。”

“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亿元至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杨红军所长向记者透露说,生物治理成败,首要就在于能否最快地建立一个新的、多生命群落互助互补和谐的生物链,“我们正根据物种进化一物降一物的道理,加紧培育能强势抑制目的物种大面积逸生的方法,目前已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严管理:防控“引狼入室”

“有人把外来入侵生物比作‘偷渡客’,客观地讲,有些生物是我们为了良好的意愿有意引进的,但由于疏于管理才变得失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润志研究员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路径一种是有意引进,包括用于养殖、种植、花卉等目的的引种,用于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目的的引进;另一种是无意引进,包括随航空、陆路、水路运输工具和压舱水的引入,随进出口货物和包装材料的引入、旅客无意引入等;此外还有自然入侵,是指物种随风媒、虫媒和鸟等媒介自然传播或海洋垃圾漂移。

“公众应该有意防范对外来物种的无意引进。像臭名昭著的德国小蠊,人们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运的货物就可能把它带上旅途,即便随手带回来的几个洋水果都存在着极高的生态风险。”


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外表美丽,却有着歹毒的秉性,被称为“植物杀手”。

“作为宠物的巴西龟,作为观赏植物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改良土壤、绿化海滩的互花米草,作为食物的福寿螺以及以饲料形式引进的凤眼莲等,这些都是有目的性引入的外来物种。”张润志研究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在我国从北到南的几乎所有的宠物市场上都能见到的巴西龟,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种之一,我国台湾已经报道巴西龟对当地龟种群的破坏,同时巴西龟也是疾病传播的媒介。1979年曾经作为改善环境从美国引进的互花米草,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1982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现在这个物种已经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大面积逸生,1990年福建宁德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一年的损失就达1000万元以上。这个物种已经影响沿海地区当地渔业的产量,是威胁红树林的一个严重问题。”张润志说。

“就在我们对已经引进的外来入侵物种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还在以空前的速度和数量引入更多的物种”有环保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反映说。

记者从环保部了解到,杂草籽随大宗粮食进口而无意引进也是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的另一主要通道。

据了解,我国海关1999年7月从日本、美国等地进口的机电、家电等产品使用的木质包装上59次查获号称“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2000年多次从美国、日本等地进口木质包装材料中发现大量松材线虫。

“公众应该有意防范对外来物种的无意引进。像臭名昭著的德国小蠊,人们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运的货物就可能把它带上旅途,即便随手带回来的几个洋水果都存在着极高的生态风险。”王捷说。

环保部自然生态司王捷处长称——

生物多样性毁灭 猛于金融危机

在当今全球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愈演愈烈,生物多样性加快丧失的趋势下,我们该如何应对?5月20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环保部自然生态司生态安全管理处王捷处长。

《中国经济周刊》: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王捷:生物多样性现状中的濒危物种一旦灭亡,便不再重新出现,这就是“生物演化不可逆性”。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的重要特征和基础。可以说,没有生物多样性就没有我们人类。

有关资料指出,生物多样性毁灭所带来的直接损失每年达2万亿到5万亿美元。这比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损失还要大,况且这个损失每年都会发生。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

王捷: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不容乐观。根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年的评估结果,我国的鱼类、哺乳类和裸子植物类的濒危程度大大高于世界水平,我国物种目前状况可能比预想的更为严重,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受到威胁的物种将都可能走向灭绝。

《中国经济周刊》:有哪些主要因素在破坏着生物多样性呢?

王捷:全球气候变化,如臭氧损耗和气候变暖;滥捕乱猎、掠夺式的过度捕杀利用;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的生境丧失和破碎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食物、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不断增加的需求导致的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甚至消失;再一个就是外来入侵物种。

《中国经济周刊》:对公众来讲,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和防范外来入侵物种?

王捷:防止外来入侵物种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只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一个重要来源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带入境内的无意引进,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公众对防范外来生物侵害非常重要。

加强外来物种入侵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自觉防范意识,不要随意携带、引进和种植外来入侵物种,不要随意放生宠物,避免好心办坏事。正是由于人们不了解外来入侵种所带来的危害,具有文化含义的“做善事”造成了外来物种侵入。有研究显示,在放生的鸟类中,有6%是外来的,多数鱼类、龟鳖类更是在国外捕获用来圈养的物种。

《中国经济周刊》:政府层面在应对外来入侵物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捷: 2003年,我们就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外来入侵物种的全面调查,发布了《关于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的通知》,并联合中科院发布了《全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此后,组织对全国27个典型自然保护区的外来物种入侵情况进行了调查,制订《生物物种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纳入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同时,环保部还在组织制定《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和《全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将择机向社会发布。

青岛:外来入侵物种危害大 "毒草"水葫芦网上低价卖来源: 半岛都市报   作者:   日期: 2010-9-26 9:55:14 水葫芦已被我国列为外来入侵植物,很容易泛滥成灾,但近日记者发现,在互联网上竟然低价销售这种植物,有不少市民买来用它装点鱼池或美化水族箱。对此,青岛市植物保护站的专家表示,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非常大,他们担心网上销售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增加一个传播途径。

中国园林网9月26日消息:水葫芦已被我国列为外来入侵植物,很容易泛滥成灾,但近日记者发现,在互联网上竟然低价销售这种植物,有不少市民买来用它装点鱼池或美化水族箱。对此,青岛市植物保护站的专家表示,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非常大,他们担心网上销售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增加一个传播途径。

水葫芦一元一棵网上热销

近日,市民张先生在网上购买了5棵水葫芦,绿油油的一束,他准备栽在自家小院里的小鱼池里。记者在淘宝网上发现,此类物品有4000多件,每棵售价最低的仅一元,最高的也不过十元 ,且销售都不错。

记者看到在张先生购买水葫芦的那家网店内,每天都有成交记录,购买者一次购买2至10棵不等。不仅在网上,记者24日在南山市场,也发现了水葫芦的身影,一棵售价一元 。不少市民买来装点鱼池或者美化水族箱。

网络成为新传播渠道

在一家名为缤纷园艺的网店上,店主在宝贝详情中写道:“水葫芦是美化环境 、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但是也有害处,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中的动物也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

据了解,水葫芦又叫凤眼莲、水荷花、水浮莲,1901年从日本引入中国台湾作花卉,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泛滥成灾,大量覆盖水面,污染环境,被我国列为外来入侵物种。

青岛市植物保护站高级农艺师王连刚说:“青岛淡水水域比较少,水葫芦发展并不十分严重,市民种植也只是为了观赏,数量有限,但网上出售这种物品有可能增加了外来入侵物种的传播途径”。

买种子当心买回入侵物种

青岛是一个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外来物种很容易流入。另外,青岛气候适宜动植物生长,给外来物种生存创造了条件。

“有些市民在国外看到一些花卉觉得很漂亮,就带了一点种子回来种植,不料这些种子泛滥成灾,好心变坏事。”王连刚提醒说,首次从国外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物,应当在引种前开展风险评估,避免生物入侵的危害,“引进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在与外方签订合同或者协议30日前,向省农业植物检疫机构提交申请报告。”

岛城入侵物种危害不小

外来物种每年吸金上亿

王连刚介绍说,目前青岛的入侵物种有大米草、豚草等植物,也有美洲斑潜蝇这样的动物。特别是美洲斑潜蝇,自1995年在青岛出现后,对农作物造成较大危害,每年经济损失达上亿元。

据2005年公开的一份统计资料,在黄岛区红石崖、大沽河入海口等地,发现约有至少五百亩的大米草。它能抢走海水中的氧气,破坏近海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导致贝类、蟹类、鱼类、藻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

豚草原产北美地区。上世纪四十年代被带入青岛,在本市的浮山、崂山、北岭山等地均已发现其踪迹。它的花粉量很大,缺乏抗体的人一旦吸入这种花粉,便会出现哮喘、打喷嚏、咽喉奇痒、荨麻疹、胸闷头昏、失眠等症状。

“外来入侵物种危害很大,但是它们在原产地并不一定会有这么大危害,”王连刚介绍说,自然界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食物链,天敌之间相互制约,在原产地可能会有它的天敌存在。可一旦入侵后,在新的地区没有了天敌,就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