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敌非要我负责微盘:反对“标签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9:16

反对“标签党”

(2011-12-24 16:33:08) 转载标签:

鲁迅

文革

最大公约数

中国可以说不

中国不高兴

杂谈

             反对“标签党”

 

                            鄢烈山

 

    媒体上有个新称谓,叫“标题党”,说的是一些报刊特别是网站,为了引人关注,把新闻报道或者文章的标题做得特刺激特夸张。这里有投机取巧的成分,也有市场竞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当然也是传播技巧使然。就传播技巧而言,标题怎么做能引人关注与新闻报道重视导语是一个道理,不然信息浩如烟海,受众会“过门而不入”;就现实环境而言,网上喊冤叫屈或揭黑曝光的多如牛毛,不加“史上最牛”之类噱头就难以招徕“围观”。因此,对“标题党”,我只有摇首苦笑,且看如何自然演进——谁不知道那个“狼来了”的寓言?没有真料,人们不会总受骗。

 

    而对“标签党”,我要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这是因为他们:轻者,用毛泽东的话说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重则袭用了“文革”时代“扣帽子”、“打棍子”的老谱,破坏了“有话好好说”的氛围,迹近“挑动群众斗群众”的煽动。

 

    且慢,何谓“标签党”?那就是把复杂的社会群体、复杂的个人乃至复杂的社会现象,有意简单化、漫画化,加以一个污名甚至罪名,然后义正辞严地简单粗暴地讨伐之。

 

     以本人经历为例。世纪之交,本人撰文鼓吹“公民写作”,后来得了个“鲁迅文学奖”(全国第三届,2001—2003年),便被颇有名气的Y生与小有文名的Z某,指责为“投降”、受“招安”,贴上了“焦大”乃至“犹大”的标签。Y生在境外出版的文集中封我为“自由之敌”榜首,今年初我在香港又看到他的新著,指我在鼓吹“家禽的自由”(他追求的“体制外”写作才是“雄鹰的自由”)。这就是当年“创造社”的郭沫若与成仿吾们给鲁迅贴上“封建余孽”、“二重的反革命”标签的老谱,无非标榜“惟我独革”。国际共运史上,反对“折衷主义”、“改良主义”、“中间道路”、“第三条道路”乃至“文革”中批“清官”,不都是这套把戏吗?这是来自“激进”的一个极端的污名化。

 

    来自激进的另一个极端,更是棍子帽子挥撒自如。1996年,我撰文批评风靡一时的《中国可以说不》是“粗制滥造的标本”,算是在一片喝彩声中唱了一点反调;五个“说不”者在他们的续作《中国还是可以说不》,一再辱骂我是“汉奸”。五人中,如今有耻于提起这段历史的,也有故伎重演参与炮制《中国不高兴》而牟“爱国”财的,而我还是我,并没有被他们骂倒——这是与“文革”年代颇为不同的,扣帽子、打棍子者,手中无实权,也不可能结成实体的帮派打上门来,乐得假充英雄叫嚣而借题发财。

 

“文革”时给人贴的标签(扣的帽子),通常是“三反(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分子”、“黑帮分子”、“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派”乃至叛徒、特务等等,极少有骂“汉奸”的,因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惩办了一批汉奸,国共鼎革后,新政权又惩办了一批,是否“汉奸”都由法条定义。如今,时兴贴“汉奸”(同义词有“西奴”、“带路党”),其实就是反对与国际接轨,反对普适价值。这在“解放全人类”的国际主义兴盛年代是不可思议的,而在民族主义盛行、重点强调“中国特色”、夸耀“中国模式”的今天,多少成了顺理成章乃至似乎特别理直气壮的事。

 

    有位网友撰文说:最近我查阅了老左们的多篇大作,发现他们胆大包天,居然瞒着党中央把“汉奸”的定义给偷换了。虽然他们不敢明确地给“汉奸”开出一个新的定义,但他们确实是在到处使用着他们的逻辑和定义:1、只要你揭露当今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各种阴暗面,你就是反华,你就是卖国,你就是唱衰中国,你就是逢中便反,你就是个汉奸;只要你说中国要搞政治体制改革,一切依法办事,要实现党内外的民主,你就是反对党的领导,你就是否定中国特色,企图搞乱中国,你就是货真价实的汉奸……总而言之只要他不喜欢你,你一定就是汉奸。其实,无论按照老左们的任何有关汉奸的定义,他们自己都恰恰是最合适的人选。过去半个多世纪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每当左棍们开始打人,中国就开始受难,人民就遭殃。每当左棍们放下他们的棍子,中国就发展,就前进,人民就喜气洋洋,安居乐业。要搞乱中国,搞垮中国,搞坏中国,搞砸中国的,不正是那帮左棍吗?

 

    而在我看来,如今轻易地说“左”道“右”也是在贴标签,也不可取。咱们还是要就事论事,力求在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价值目标上达成社会共识(或叫最大公约数)。否则,你给我贴标签,我给你贴标签,岂不是回到了文革“唯我独革”、“打派仗”、“帽子满天飞”的时代?

 

    顺便说一下,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体制内”、“体制外”的说法,以及有些学校的评优(评差)活动,其实也是“标签党”的做法,应该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