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30年同学会主持词:我听闻了别具一格的解说《金刚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6:34:46

《金刚经》

第一章:说法缘起的情境线索

每部佛经一开头都有正信,而且内容大同小异,不过一旦把它与正文联系起来,短短的几行字就有强烈的指代意义。金刚经可以说是佛经里面最精深奥妙的一部,很多思想理论都超越了佛祖早期的说法,联系全文,原本简略空洞的正信,因为金刚经的深奥,恰恰成了说法缘起的关键。

首先说时间,佛经里几乎都没有准确的时间,鸠摩罗什、玄奘等大法师们一概翻译为“一时”,很多位研究注解金刚经的大师们也只说印度人没有时间观念,而不去考证一个究竟。但就是这个“一时”,最切合经题。在佛教的时间观念里,所谓“刹那见终古”,一瞬间在特定的时候会放大成百万年,而一回头百万年已经和瞬间灰飞烟灭了。金刚经的正文也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表示时间是向前的、流逝的。所以“一时”的概念是希望众生不要执著具体的时日,直接点重了金刚经的主题。

其次看地点。地点是确切的,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简称祇园)。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光在此就讲了二十五年。这是佛说法的第二座专门场所,比早期的竹园精舍更具有寺庙的功能。在这里佛法不仅战胜了婆罗门教的挑衅,而且使得包括国王在内的很多信众皈依。照此再去推算时间,佛和众生比丘从竹林精舍迁移到祇园精舍,并且从容出入舍卫大城乞食化缘,至少是在佛说法二十年之后。在祇园精舍二十多年里佛法逐渐走向成熟。

再次结合人物。此时,佛的周围聚积了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都已经被尊为大比丘,那么这个僧侣团队已经在祇园有了相当程度的磨合,佛法的修行也有了大幅度的精进。所以,无论佛、法、僧任何一宝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只有这时候,佛才有条件讲出如此深奥的金刚经,须菩提也才能解悟到佛的不言之教。

综上,证信在金刚经上是可信的。它表明金刚经是佛在说法的后期,于祇树给孤独园,当作一千多名大比丘,公开宣讲的深奥法理。这涵着盖了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基本要素。

第二章:佛祖日常生活的平淡与庄严

佛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出家的僧侣),一同住在祇树王子和给孤独长者布施的花园(祇树给孤独园)里,修行打坐。本来平淡的日常作息,却因为出现在佛说金刚经之前,而显得格外有深意。

◎引子:该吃饭了

天亮以后,这是出家人吃饭的时候。佛的戒律是每天只吃中午一餐。佛教讲,众生各有吃饭的时间,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人道吃饭,下午畜牲吃饭,晚上鬼道吃饭。佛采用的制度,以人道为中心,只在中午吃一餐。按佛理讲,佛本来不吃饭也可以,但既然在世间现了肉身,就要以身作则,同众人一样按时吃饭,给大家做榜样。

出家人的饭是从众生那里乞讨来的,俗语叫做化缘。所以这段序的起因是到了用餐的时间,大家一起准备去化缘讨饭。

佛当然也不例外,他穿起僧伽黎(佛门礼服),端起自己的饭钵(盛饭的器具),同大家一起赤脚去了化缘地___舍卫城。

◎主题:化缘

佛也一样要化缘。抛开神奇不谈,单说肉身的释迦牟尼,在说金刚经之时,已经是信众无数了,像祇树王子和给孤独长老这样的豪门、财主也不在少数,所以他即使不去化缘,也会有人供养。但佛祖坚持不受供养,甘愿同众比丘一道化缘,给众人传达的就是一个圣凡平等无差别的思想。

佛赤着脚步行五六里地才到了舍卫大城。按照作遇到的顺序,佛挨家挨户地去化缘,不分贫富贵贱,直到把自己的饭钵装满,就盖上盖子不再继续了。这里头也有戒律。

一是化缘要随缘。按照所遇顺序,一个一个地,不能只去穷人家或者只去富人家。这也是讲平等。穷富本是因果造化,没有缘分深浅的差别。本来这就不是戒律,但由于弟子中出现了只挑穷人化和只挑富人化两种极端的情况,佛就把这一条也定成了规矩。

二是托钵不贪多。个人的钵都是根据自己的饭量选择的,这一钵够你吃就不要再托,也就是这一家供养满了就不要托,这一家没供养满就再托第二家或第三家,一直到钵满了,就化完了。一般情况每天最多走七八户人家。

这样一来,每天化缘就等于每天持戒。

◎第二主题:威仪

出家人化缘并不等同于乞丐讨饭,他们是很讲究威仪的。钵是自带的,饭盛满了,就盖上盖子,带回讲堂去吃。卫生不说,而且人格上独立,举止上也不失仪。

等回到讲堂,吃饭的时候,威仪就显出来了。世俗之人吃饭都穿便装,即使贵族也会解下外套,更不用说那些赤膊裸臂当街饮吞的市井乡民了。而佛和众比丘仍然穿着盛装僧伽黎进食,自然而然的就比随意着装要庄重。

吃完饭,要悉心整理好僧伽黎和饭钵。这时候才把大袈裟脱下来收好,按规定要折叠整齐,装在衣袋里挂起来。饭钵要清洗干净,装进钵囊里挂起来。之后,佛还要把脚洗干净,因为走了十多里路,双脚占满了泥土,这样打坐念经都不会安心。所以佛也要硬性规定:饭后要洗足。

这些程序都是戒律,佛带头严格执行,并且有专人监督。放在今天即是最讲究威仪的军队也不过如此吧。

讲平等而严格自律,佛的形象自然就能够庄严起来。众比丘看在眼里,难免会有所感悟。根基不同,感悟深浅就不一样。但毕竟,佛的言行,触发了诸位比丘的大智慧,他们会去主动思考问题,去觉悟佛的身教。

◎尾声:即将去休息

一切收拾停当,铺开座具,佛准备打坐了。

佛与众比丘一天只在吃饭后休息一会,其余时间除了化缘吃饭,讲经说法之外,多是结跏趺坐在蒲团上入定。所以,这个坐具也是寝具,不过传到中国之后,更多是让人跪在上面当拜具。不过要注意,佛今天不是去躺着、卧着、而是打坐的姿势,也可以说,从这个时候起,就开始准备修行禅定了。

本来事情已经结束了,或许大家就着坐姿休息了,但偏偏有人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请教问题,整个讲堂的气氛也随着他的问答而随之一变,于是就有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三章: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集体修行

跟佛一起在祇园精舍修行的有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他们是金刚经序曲里面的“群众演员”,也是这次说法的主要听众。这些比丘成分很复杂。有追随他修行而又在鹿野苑被度化的五比丘;有波罗奈斯城的富家子弟耶舍和他的五十余名亲朋好友;还有拜火教优楼频螺迦叶、伽叶迦叶、那提迦叶和和他们的一千名弟子;以及已经名震一方的修行者舍利佛、目键連和各自的一百个弟子。这些有资历和根器的弟子,再加上零散皈依的大德高僧,笼统地称为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

这么多不同背景的大比丘在一起修行,难免会有摩擦,争执乃至矛盾冲突,但为了共同去追求修正的佛法真理,他们逐渐舍弃彼此恩怨,成就了和而不争的局面,并且涌现了像摩诃迦叶、阿难陀、舍利佛、须菩提、富楼那、目键連、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罗睺罗等十大杰出弟子。

◎众比丘集体修行的和而不争,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谐调的行为作息。即坐、卧、住、行都要一样的规矩。大家一齐起床,一起早课,一起吃饭,一起休息。总之身体和行动要保持一致,不发生冲突。

二、谦和的谈吐用语。即出家人说话要讲佛法道理,有分歧的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争执口角。

三、亲睦的交往心态。相互交往要平和友善,不能互相嫉妒、怀恨。

四、平等的戒律修持。即戒律面前人人平等。

五、一致的佛法见解。依照佛经来研究佛理,树立相互一致的佛法知见,对人解释说法也不能相互违背。

六、均等的利益供养。佛规定出家弟子不能靠生产经营来谋生,要吃饭就向在家弟子化缘。出家弟子得了利益供养,大家要平等分配。

这种集体生活也是佛的教育手断。解决群居生活的不便,摆脱人际关系的烦恼,对每个比丘来说,都是更为直接的修行。另一方面,从佛那里得来的无上之法,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也会得到具体的运用。

第四章:佛家的乞食制度

乞食是佛教僧人规定的谋生手断,他是为满足自己身体基本需求而乞食于人的制度化行为。它的原始意义也很简单,一是为了自己修行方便,不用分心为了生计而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为了众生种福方便,出家 人主动送上门,居家的信众就不用辛苦地跑去寺庙布施了。所以佛家乞食与乞丐不同,他们讨斋饭的同时也是在教化因缘,因而后来就有了化缘一词。

在教化因缘的过程中,佛教乞食又发展出了其它功能。

首先,能够破除行乞者的骄慢之心,对于 富贵贫贱没有挑选的余地。

其次,能够破除行乞者对美味的迷恋。因为行乞得来的食物好坏都有,味道也不同,所以对食物就没法再有更多的要求了。

其三,通过没有贵贱之分的乞食,破除众生等级高低的不平等观念。这在印度历史上是很了不起的创举,也是佛教立世的根本。

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一条戒律,就是“次第乞”。迦叶尊者为了让穷人下辈子不再受贫穷之苦,乞贫不乞富,即专化穷人,富人家他走过去也不化。而须菩提他为了巩固富人上辈子的因缘果报,就专化富人,不化穷人。佛知道后,说二人心不平等,心中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以致不能对众生一视同仁。从此以后佛就规定,比丘们进城里不分富贵贫贱,要挨门挨户去乞取,这家供养不够就到下一家,这叫“次第乞”。持这个戒,是为了彰显众生平等的思想。

因为乞食也成为修行的一部分,所以佛家行乞时就很讲究威仪。入城行乞时,穿上最隆重的袈裟,左手持钵,按顺序次第乞食;乞来的食物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中不能有贪婪的念头,所以得到食物时不要兴高采烈,得不到也不要垂头丧气。得来食物之后,还要再分配,先要拿一分给因看守 精舍寺庙而没有去化缘的其它比丘,再拿一份分给真正的乞丐穷汉,还要分一份供飨诸道鬼神,最后一份才轮到自己填饱肚皮。

这样的乞食行为,本身就在佛法的指导下进行,而具体实践的过程,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启发佛法,对众比丘的修行产生积极影响。所以,乞食作为主要的事件出现在导入 部分。是佛祖的一次精心安排。

第五章:解析佛的教育手断

说法的导入从平凡之处入手,显现了佛祖的教育手断已经到了很高的层次,吃穿住行都能拿来说法。从准备去化缘,一直到佛要打坐,每个行为细节都充满了佛法智慧,都闪耀着真理之光。具体说来,整个过程 是佛亲自教大家修行菩萨道的六度波罗蜜。

乞食是教大家布施。不仅是教众生布施 积福,更主要是把福田给人送到家门口,当然就是对众生的大布施了。佛不辞辛劳,亲自率众乞食就是要望大家时时不忘布施之心。

盛装持钵是教众比丘持戒。乞食的时候穿上僧伽黎,这是戒律。自己带好饭钵也是戒律。饭体的规仪尺度还是戒律。佛身着盛装,端着符合规定的餐具去乞食,是在示范 如何遵守戒律。另外,次第乞食,整理内务这些行为中也有持戒的寓意。

次第乞食主要是教化众比丘忍辱。挨门挨户去乞食,不分贫富贵贱就意味着看各种脸色,受各种待遇,吃各色食物,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威仪,不愤怒,不记恨,不结怨,就是忍辱的修行。

饭后一丝不苟地整理衣钵和洗足则主要是教大家精进。整理和清洁都是一心向善,勤奋不懈的日常修行,佛在这里暗示诸比丘,要积少成多,累善成德,修行才会有飞越。

在蔳团上盘膝打坐自然就是教诸位禅定。人的生理最适合坐禅,根据人体的形态特征,坐禅是修定的最佳方式。因为肢体盘曲,全身的气自然就聚敛在丹田周围,这对禅定冥想极为有益。这一步是收尾,教众人入定静思,既帮助消化食物,也使大家对佛祖的举止言行有一个沉淀梳理的过程。

这五度波罗蜜并没有言传,而是身教,佛的一举一动都挥洒自如,流露着般若之光,他的目的也正是要考查大家这第六度的修行,看谁见机起悟,看谁解空第一。

很可惜,佛陀如此光芒四射的无言之法,只有一个人领悟到了,那就是即将见机请法的须菩提。趁着机缘,再把无上般若之法用言语讲说一遍,让所有人在处处佛法的氛围里开悟,这是佛与须菩提两师徒的默契。

第六章:从最平凡处入手

释迦牟尼还没有开口,已经在讲金刚经了,不是通过言语来宣读,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怎样来修行。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佛就穿起袈裟礼服,端上饭钵,到舍卫大城乞食,从头到尾都是很有威仪而且自然流畅地实践佛法。托钵,化饭,返回,吃饭,整理,清洁,打坐,没有一处执著表象。不执著在感官表象上,也就不会起生出虚妄,这就是安住真心的捷径,比用言语教你具体的办法、决窍可靠得多,因为言语说教很可能限入言语的表象。所以在后面的言语说法中,释迦牟尼说完一个方法,又自己否认,并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怕众人对方法执著。释迦牟尼在这一段日常生活中对众人示范了修行佛法的正道,本意是教众比丘们依佛法实践,只有在实践中获得验证,才是真正得到了佛法。

佛陀的示范是让大家 能够找到一个下手效仿的地方,所以一开始就是穿衣,吃饭这两样日常事务。但越是平凡往往越是容易让人放松谨惕,吃饭穿衣其实是最污染人心 的事情了。饭菜对口味,就容易引发食欲,多吃一些。反过来饭菜没有滋味,难以下咽,心里就会不痛快,甚至怨恨作饭的人。穿衣服也一样,体面气泒的衣服,会让穿它的人不由自主的生出虚荣心来,反之就会自惭形秽,像济公那样破鞋破帽还悠哉游哉的实属难得。佛就从这些地方入手,教众人吃饭穿衣要心无挂碍。最隆重的礼服是杂色碎布条缝起来的“福田衣”;饭食要次第乞讨,根本不想什么滋味,能糊口就行。佛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丝不苟,但却没有去考虑衣服是否光鲜食物是否可口,这样自然就消除了虚妄之心。所以,对出家人来说,吃饭穿衣也是修行大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降伏虚妄,安住真心,就照着佛的样子去做。穿衣不执著衣服是否养眼,吃饭不执著饭菜是否美味,乃至于出入,往返,清洁,打坐,一切都从容自然,,这些才是修行的真功夫。进一步说,这样实践下去,无上般若大智慧,也会很快被启发出来。

第七章:佛法不离世间

初学佛的人,看到佛在金刚经里不停地示范怎样穿衣,吃饭这些世俗琐事,难免会有疑惑。其实佛在整部的金刚经里,讲的就是修行菩萨道时,怎样去统一“出世”与“入世”这对矛盾的。发善心普度众生,这是讲入世,不入世怎么去度众生;但度众生一定要有“离世之心”,也即是说如何保持出世的心态,否则最后也脱离不了三界六道的轮回。就像树根奋力向下而树叶努力向上一样,出世入世是休戚相关的两面。

修行首先要出世,但却要从入世下手。多数人一开始修行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解脱,而少有一开始就想着为他人谋福的。但在佛法所指的大道上,要想完成自找解脱,必须先要放下自私的念头,舍弃“小我”。尤其是菩萨道德修行,自度和度人是一件事情,越是利益众生,就越无我,也就越接近觉行圆满的佛境界。入世不是要堕回放纵声色状态,而是教大家“众善奉行,诸恶莫做”,任何世俗诱惑,都要当成实践佛法的对象。没有入世,也就谈不上出世,超越一切的大解脱首先要从眼前开始,边吃饭穿衣都不能摆脱烦恼,那么更谈不上看破生死大事了。

修行的入世,最终还是为了出世。但出世并不是指消极避世或者回避现实,而是指真心想要证得无上佛法,获得超越六道轮回的彻底解脱。这是修行佛法的大原则,假如一个人执迷于现有的世界和生活,对修行还没有生起真正的信心,那他还是摆脱不了六道轮回之苦。世俗是个大染缸,你要没有出离它的心,就只能被无尽的烦恼 淹没,那佛亲自来度也度不了你。所以入世修行要保持出世之心,这样既利人也利已,是彻底解脱,修证成佛的通途大道。

总之,修行是离不开入世的,也无须分入世与出世,世俗也是个大演习埸,如果你善于利用它,烦恼也会变成菩萨,帮你修成正果。所以佛从眼前的穿衣吃饭开始,教众人从入世 修行着手,安住出世的超脱之心。

第八章:一念入定般若生

佛示范的最后一项是禅定。他是要教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下穿衣、持钵、乞食、整理衣钵、洗足等诸多修行,带给各人什么收获。大家注意,禅定是佛法修行的重要手段,同休息有着本质的区别。

禅定的本质是什么?禅定就是通过静坐冥想的方式让散乱的思绪平定下来,专注于纯明的境界。长期不断禅定修行,会让心变得纯净明洁,不生虚妄,再进一步,就能够体验到无上般若本体了。

理解禅定有两个关键:一专注,二纯明。专注说是让思维集中在纯净唯一的境界上,不散乱,不生发虚妄,也可以叫“安住真心”;纯明则是专注的境相清晰明了,不混浊,不蒙胧。也就是说禅定要有超然物外、清澈明净的出世品质。所以专心劈柴不是禅定,出神发呆也不是禅定,昏昏欲睡更不是禅定。

修禅定有很多好处,但是在金刚经导入序中,它主要是归纳,整理等总结性用途。因为吃饭穿衣走路打坐等一系例修行下来,思维相对散乱,也就很难形成统一的知见,更不用说证见无常、无我、不生不灭的般若实相了。而最后的禅定恰恰就是针对以上的总结,把在琐碎修行中的散乱体会沉淀,整理成纯净融通的正知正念,为体验般若实相提供理想的思维空间。

禅定不是速成法门,它需要四个层次的精进,只有修行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参禅修定,才会越来越接近般若的光明。就像是北宗的参禅大师神秀所说的“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禅定是渐修的方法,当修持到八风吹不动时,就算圆满了。“八风”是指好运、晦气、诋毁、美誉、抬举、讥讽、苦头、快乐八种干扰,如果能够在这些干扰面前岿然不动,凡夫也可以成佛了。

禅定是悟道的必由之路,连释迦牟尼成佛都离不开它,所以,他在最后教大家禅定,是希望众人安下心来,去觉悟这一系例的平凡实修。但不明究里地盲目模仿也不能达到禅定的根本目的,因此,接下来的金刚经,俨然就是佛所做的修行指导。

第九章:修行佛法的两翼

顿悟与渐修

后人说起渐修与顿悟,往往会把神秀和慧能题偈子的公案拿出来,片面地夸大两者的对立,以为渐修与顿悟两者水火不相容,甚至还会武断 地认为两者有高下之别。其实两者并没有佛法上的高低。差别只是修行层次和所达到的境界不同。修行的初级阶段,渐修递进比较实用,这是一个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而修到一定程度之后,定力和智慧具备了足够的能量,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极少有人不通过渐修而直接顿悟的,连释迦牟尼都是先渐修而后顿悟,更不用说一般初学者了。可以说,渐修是顿悟的基础。渐修是量变,就像是登山,你必须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到最后一步跃上了山顶,你才有一览众山小的觉悟,那最后一跃就是顿悟了。任何的佛,菩萨,高僧,大德,得道证悟都是通过渐修这一关的,世人大多不愿意吃苦,所以只讲顿悟不讲渐修,特别是推崇禅宗六祖大街上顿悟的事。但六祖慧能在街上只是明白了道理,对于真正的佛法还是不能切身的体会。跟了五祖后一开始也是被沠去舂米,跟众人一起听经,这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了三年之后,他才真正得道。所以,渐修是基础,顿悟须要渐修的积累与支持。

佛学是很需要下功夫的学问,即使顿悟了,也仍然要坚持渐修。因为即使佛理通达了,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也算不上真正得道。禅宗六祖惠能在顿悟之后又忍辱偷生了十二年,才出来开坛弘法。因此,佛法修行不是简单事,他始终离不开循序渐进的修正过程。

而佛法也离不开顿悟,顿悟是修行的结果,如果没有顿悟,即使离成佛只有一米之遥,与离佛十万八千里是一样的。仍然以登山作比喻,顿悟无门就像是围着山顶转圈,就是没有登顶的路。南怀谨大师说得更有意思“有些人问我什么是顿悟?我说很简单,你大便急了,找不到厕所,憋得一身冷汗。然后突然找到了厕所,一上去,呵,好畅快”。

第十章 ;渐修与顿悟

严谨地说,顿悟是一种直觉体验,但他并不是精神病人说的意识混乱,而是像艺术家突然来了灵感一样,一下子就跨越了有限与相对,在刹那间体验到了无限与永恒,是一种理性的直觉。因此,在具体形式上,顿悟也不循常理,一句话,一棍子,一滴水都可以是顿悟的契机,这与牛顿被一个苹果扎到是相同的道理。

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顿悟的。普通人不管被苹果扎到多少次,都发现不了地心引力。禅宗六祖说:“我此法门,乃接引上上根人”。也就是说顿悟只适合具备了足够智慧的人。而具备了这种条件,除了凤毛麟角的菩萨转世,最主要就是像牛顿那样,通过漫长而执著的努力,已经攀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实际的经验是,渐修和顿悟在佛法修行中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在渐修中顿悟,在顿悟中渐修。马上要顿悟的人肯定是经历了渐修的九九八十一番磨难,到达了真理之门,只差最后轻轻一推,就豁然开朗了。要没经过充分的修行,即使经过真理之门前,也会视而不见。

总之,渐修是修行的过程,而顿悟是得道的一瞬间的现象。这个道理在自鸣钟最清淅了,要想听到它下一次报时,必须经过三枚指针一格一格地进步。而如果运转正常,积累适量,到了一定水平,它自然就会叮当给你报时了。

但无论渐修还是顿悟,都不要执著于表象。对渐修而言,如果执著于谨慎勤勉,最终不过是佛门的忠实奴仆。如果沉迷在纯洁明净的感性体验中,那就等于跌倒在成佛悟道的终点线之前。顿悟也一样,不要以为,“一顿解知愁”,否则就是刻舟求剑,离佛法真理越来越远。

佛祖在说金刚经之前的身教,虽然表面上会是渐修的细节,但却像牛顿头上的苹果纷纷扎下,若没有须菩提当机顿悟,请佛详细讲出来,恐怕这么好的金刚经就憋在世尊(佛的号)肚子里了。

第十一章:须菩提的请法

就在佛祖刚刚坐稳,准备入定的时候,有一个年长的大比丘忽然站出来,右膝着地,向佛合掌施礼。看样子这个老和尚要向佛问法了。说起这位长老,那可不得了,他名叫须菩提,参佛之前就已经是名震一方的外道领袖了,年纪也比释迦牟尼大一些。须菩提悟性极高,号称解空第一,是释迦牟尼的十大杰出弟子之一。所说,吴承恩西游记里的菩提老祖原型其实就是这位须菩提,他善于解空,他的好徒弟就叫悟空了。因为有悟性,所以能够很快参透玄机,了解佛的用意,因此,在很多机缘成熟的当口上,须菩提都是第一个跳出来接应佛的暗示,向佛问法。这次也不例外,须菩提见到佛祖这样躬亲示范,諄諄之心居然无人领会,忍不住脱口而出,“稀有世尊”!

须菩提决不是阿谀奉承,释迦牟尼佛的慈悲之心确实是世上稀有的。从他悟道那天起,就希望天下的苍生都能悟道成佛,摆脱这轮回不尽的痛苦。前十二年先说小乘,让众生学到自我解脱之法,然后逐渐向大乘转变,又过了八年才辩般若修行,劝众生发菩提心,普度众生。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教化过程。因为般若讲究舍已忘我以利众生,根性差的修行者悟不透这一点,其中有些就退出了修行。鉴于此,释迦牟尼苦口婆心,言传身教,反反复复地启发众人,竟没有人能够领会。只有“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机缘成熟,从佛的吃、穿、行、住等日常的作息中看到了闪闪发光的般若大法,领会了佛的无言之教。原来成佛只在一念之间。于是,他赞美佛的稀有:你是如此的关心、爱护发心修佛的诸位,如此不厌其烦地教导众人,真是用心良苦啊!接着就启问佛祖:发心修行无上菩提的善男信女们,应该怎样守护信念,不使它退失?如果一旦心生退意,应该用什么方法将其降伏?

第十二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单说,就是发下想要成佛的誓愿。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译。三菩提就是正觉,指超越一切虚妄谬误的真实觉悟。三藐即正等,众生平等的意思。阿耨多罗指至高无上。合起来就是至高无上,平等不二,超越一切的真实觉悟。这世上只有佛才有这样的大智慧。修成罗汉,是小乘的最终结局,只知道觉悟自己,不能度化他人,则不能做到平等,称不上三藐。而菩萨虽然正等正觉,但因为功德还不圆满,所以是成佛的初级阶段。只有佛觉行圆满,才称得上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立世成佛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极大的决心和勇气。在后世佛教,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进行一个很庄严的仪式,在大德长老和众位同修的见证之下,坚定地表达自己要成佛的决心。

把一般发心成佛的善男信女称为菩萨,是佛对他们的激励,也是对他们的要求。菩萨上求佛法,下度众生,虽然还没有功德圆满,却是越来越接近佛了。所以,佛在这里劝导诸位善男信女向真正的菩萨学习,坚定信念,鼓足勇气,全身心地投入成佛悟道的艰苦修行之中。一旦立下了成佛的誓愿,就要在思想上时刻牢记,现在要做菩萨了,普度众生是应当承担的责任,六度万行也必须一丝不苟。这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如果佛法兴盛,修行者在大环境影响下,可能会坚持下来。但反之,佛法就是一路下坡,很多人就会信念动摇,立的誓愿也不起作用了。就像“为人民服务”叫得响的时候,你自己的言行很容易照着这个原则去做。而一旦大家都不提这事了,自己宣过的誓也被抛到九霄云外。所以,决心要成佛的誓愿不能随便发,一定要真的有信心有觉悟才行。

正因为这个伟大的誓愿实践起来很难,所以须菩提才向佛祖请教。一旦立下此愿,应该怎样守护它?一旦它受到了干扰,又该怎样排除?这些提问正是大乘佛法的重点难点。

第十三章:度众生和度自己

佛陀说法是看弟子之根器与时机而定的。所以,才有了本次须菩提的当机请法。这些为利益众生而说的佛法不外乎两种层次,即小乘和大乘的教法。人生皆苦,凡夫面对生老病死显得无能为力。所以众生学佛首先要讨一个彻底的方法,从六道轮回的痛苦中永久的解脱出来。佛针对这些要求,为众生讲了四圣谛、十善业、戒学、定学及慧学等法义,帮助他们达到个人解脱的目的。这些佛法叫做小乘。很多修行人只求自己觉悟,修行到小乘就达到了目的。但还有另一些人,不单自己要脱离苦海,更希望以自己的觉悟带领所有众生都达到幸福的彼岸,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成佛。佛给这些立志成佛的人讲的就更深一层,包括六度等舍已利人的法门,这此佛法通称大乘。

小乘和大乘虽然在境界上的差别,但两者并不冲突。佛陀成道后,在最初说法的内容是苦、集、灭、道四圣谛。因为那时候佛法初兴,众生对完全没有基础,佛陀要是直接说大乘般若,众弟子恐怕没人会明白,自然也不能接受,所以在说法初期以小乘教法为主。小乘讲的是看透六道轮回的苦难,以及超越或解脱这些苦难的方法。这是当务之急。就像温水煮哈蟆,认不清形式,还以为慢慢温暖的极乐世界呢。一旦认识到危险,就赶紧想办法跳出来。这是小乘要解决的。而大乘是基于小乘基础的,自己跳出来了,回头一看,很多同伴还悠哉游哉地在苦海里亮肚皮,于是顾不得艰难又跳回去救人去了。自己逃路和带着群众跑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所以大乘佛法讲的多是舍已利人的法门。但是自己还没有觉悟,还没有找到逃生办法的时候,是救不了大家的,故而修大乘佛法的前提是已经具备了小乘的能力或基础。所以两者并不冲突。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大乘和小乘从根本上讲,是贯通的。只是有些人止于小乘的修行,没有继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罢了。佛在说法二十年后,才从小乘转向大乘,也是考虑到进阶的规律。

第十四章:问答之间的微妙

佛一生说法循序渐进,在初级阶段不免谨慎小心,唯恐大家对高深的佛法不能领受。今天须菩提的一句话,算是捅开了闸门,憋在佛心里高深的佛法,终于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分享了。所以佛感到很欣慰,连说善哉善哉!佛很高兴终于有人了解到了他的心意,正如<高山><流水>虽好,没有知音也不能尽抒胸臆。

接下来佛说:如果大家真心想要听,我就来为你们说一说,言下之意,如果你们没有需要或者听不到心里去,我说了也是白说。

佛祖开口说法:各位善男信女,你们已经立下了成佛的誓愿,应该“这样”去守护它,“这样”去排除干扰。这句回答,是答而不答,还是考验领悟的智慧。这样是什么样?最可靠的解释就是佛祖方才的吃饭穿衣___非常优秀的示范,你们大家照着做,就把这两个问题通通解决了。还有一层含义:佛祖连说“这样”,没有了下文,听众们便虚心以待,一瞬间心就空了,此时的状态就是样。

以须菩提的悟性,应该可以领悟到这样的内涵。但不知道是须菩提激动过头,没有注意到佛的深意;还是他已经领悟,却装着不懂,继续为真的没听懂的人提问。总之,须菩提接着说:是啊,世尊,我很想听到,这句话也很真诚。第一种可能,须菩提领悟了一部分,但还不透彻,希望佛祖详细说明。第二种可能是须菩提舍已忘我,大众不明白,也就是自己还不明白,为众生请佛法也是确实的需要。第三种可能,佛和须菩提有所串通,刻意安排了这个步步启发的流程,以增强说法的效果。

言传虽然比不上意会更接近佛法的真实,但佛祖当然明白,意会只是对根基好的学生有用,对普通修行者而言,还是离不开言语说教的文字般若。所以,这个启发之后,下面就只是文字般若的智慧了。

第十五章:度生离四相

佛向立誓成佛的善男信女们介绍说,一切发善心的大菩萨们,应该怎样安住自己的心。

这一次,佛祖没有再卖关子,直接讲下去。一旦发大愿灭度一切众生成佛,帮他们彻底解脱痛苦和烦恼,千万记住不要有“我度众生”的执念,如果存了这个念头,那就没有众生可度了。一切生灵,不管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还是有形无形,或是有思维,或是无思维,对于菩萨而言,都要发愿把他通通灭度成佛,让他们进入不生不灭的极乐世界。但不管这样灭度了多少众生,也不要起一点点“我要度众生”的念头。

这个说法很让人困惑。大乘菩萨道的志愿就是为了众生能够解脱成佛,为什么发愿度众生,反而无众生可度呢?

为什么呢?佛也这样问了一名。可他的答案马上就跟出来了。须菩提呀,如果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里有了你、我、他的分别,这就不是菩萨心肠了。先叫了一声须菩提,这也是提醒大家注意重点的信号。紧接着佛说:如果菩萨有我、别人、众生和生死的念头,并且执著于这四种相,就不是菩萨了。同样的意思,如果修行菩萨道的人,离不开这四相,那也就修不成菩萨道了。“我”是个能度众生的人,这是个“我相”;对方那个众生是被我度的,这是个“人相”;因为众生根基不同,所以会有说法上的种种差别,也说是能度和所度会产生的差别之相,这叫做“众生相”;执著生死寿命,不舍度人为求解脱的念头,这叫“寿者相”。如果菩萨有了这四相,就不是菩萨了。这句话的后果很严重。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不离开这四相去度众生,那不仅度不了众生,连自己最后都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成不了佛。

把佛的思路顺过来,其实很简单:降伏妄心,就要离四相;只有心中不生四相之念,才能安住菩萨真心。

第十六章:无余涅磐与有余涅磐

三界众生共分为十大类,按出生不同,有胎生、湿生、化生四种。按身体有色无色分为两种,按心理有想无想来分,再叠加出四种,总共分十大类。这些众生在六道里轮回转化,今生是人,下辈子就可能投胎成蚂蚁,这一切全因为众生会起心动念。动善念生三善道,动恶念生三恶道,只要心念起动,就会不停地在六道里轮回。但无论哪一道都摆脱不了受苦的命运,所以学佛众生的根本,就是要摆脱这六道轮回。

佛家确实有摆脱这六道轮回的好方法,即“涅槃”。涅槃是梵语,译成中文叫圆寂,圆满寂灭之意。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功德圆满自备,一切烦恼障断尽。这是大乘佛法对涅槃的定义。小乘则称涅槃为灭度。但无论如何,涅槃都是修行所要达到的彼岸。因为修行的程度不同,所以涅磐的境界也有差别。笼统地说,涅磐分为无余和有余两种境界,即彻底与不彻底。

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是相对而言的。根据现有佛法的流传,分为三种情况:

一、根据小乘的教义,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但身体还存在,这叫有余涅磐,或有余依涅磐。具体说来,阿罗汉生死之因虽然已尽,但还剩了依存的肉身在三界之内,待到这个依存之身自然地灰飞烟灭之后,就叫无余涅磐,或无余依涅磐。

二、根据大乘佛法,菩萨也是有余涅磐。菩萨了悟生死,但尚未成佛,这个阶段叫做有余涅磐,等到菩萨变易生死之果尽,获得佛身之后才叫无余涅磐。

三、就大小相对说,小乘的无余涅磐,因还有感业苦的残余,并不彻底,所以叫有余;至于大乘的无余涅磐,是彻底的解脱无残余,所以叫做无余。

大乘佛法认为,菩萨在没有成佛的时候,仍然是有余涅磐,因为他还要几经生死,不断地投入六道之中去度众生。但他的任务是把一切有缘众生都度化到无余涅磐的境界,也就是说度一切众生成佛。只有这个任务完成,菩萨自己都能证入无余涅磐。所以菩萨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百万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菩萨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在世间深入人心。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

◎观世音菩萨

也称观音菩萨,其称谓的含义,就是大慈大悲,循声救苦,无处不现身。佛经中说,世上所有的男女老少,凡遇到危难,只要诚心称呼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请求求助,观世音菩萨就会听到、见到,并以大无畏的精神,以适当的化身救你脱离苦难。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据<地藏十轮经>等记载,他安心不动如大地,故名地藏。传说他受佛的嘱托,在释迦牟尼已经入灭而弥勒佛尚未降生的这段时期度化众生。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特点:哪里有艰苦,就到哪里去。在一般人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当然是地狱。所以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这里的主要听经人,是那一千多名弟子,他们跟着佛祖修道,已经证悟了阿罗汉果,所以有余涅磐对他们已无太大意义。佛在这里讲说大菩萨度一切众生成佛,只是教育发心成佛的众生,学习菩萨的大决心、大勇气,敢于承担拯救全世界的重任,完全舍得自己,才是成佛人无余涅磐的光明大道上。

第十七章:不住相布施

佛又叫了一声须菩提,也是提醒大家又有重要信息了。

佛说:大家要学做菩萨,就要像菩萨一样“不住于相”地布施,在布施的时候不要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迷,不偏执“自我”的意念。

菩萨的修行共有六度,虽然以般若为成佛的向导,得彼此之间又在不同的角度相互统摄。学习菩萨立誓成佛,就是学习如何舍弃“小我”去度众生,本质上是一种极大的布施行为,即与自己的所有给于众生,使对方脱离苦海。所以,在这里,布施就是统摄其它六度的关键。

布施有财施,无畏施,法施等不同类别。打个比方就是有钱施舍给别人钱,没钱给别人鼓励,如果有手艺让人谋生就把手艺教给别人。菩萨不施舍物质财富,就像给一个人几条鱼活命,不如教给别人打鱼的技巧,菩萨施舍给众生的是面对命运的勇气,和驱除烦恼痛苦的妙法。但无论施舍什么总得要自己有考才能给别人。而被布施统摄的其它五度,它们的任务就是帮助自我渐趋完善,到达一定的境界才有能力度化众生。即其余五度做了布施的后援。但布施不是减少其余五度所累积的成果,而是把他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共享,得到福利的人越多,自己进步的速度反而越快。

虽然有这个好处,但布施的时候却不能想这个好处,更不能一副奸商的嘴脸,算计着投入和回报的比例,那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所以“百花纵里过,片叶不占身”。因为一旦有这些心念,就有了你我的分别,同时自我的私欲就会冒出来,接下来就会对色声香味触法产生贪恋,烦恼痛苦也就结伴而至。等于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做菩萨须要足够的境界,坦然拿出所有的一切来普度众生。否则也不能称其为菩萨。

真正的菩萨在布施的时候能做到“不住于相”,但这些准备做菩萨的善男信女们,是否也能经得住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是否也能不执著布施之相呢?因此,佛祖当下讲的这个问题,等于给在坐的每位都打了一剂预防针。

第十八章:像“东方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佛教育这些准菩萨们,要学会不住于相地去布施,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像菩萨一样的智慧,所以就会有人想,布施不就是为了得到福德吗?你让我不住相,那岂不是什么也得不到吗?佛料到会有这样的疑问,于是向众人透露了一个因果福报,以打消大家的疑虑。

为什么菩萨的布施要不住于相呢?因为这样做有更大的福德报偿。虽然佛这样说与不住相有相悖的嫌疑,但对于还不是大菩萨的善男信女们来讲,却是美好的前景和信心的源泉。佛的进一步解释,化解了住相的嫌疑。佛说这种福德很大,大到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步。因为布施不住相,受到恩惠的人也会把这种恩惠传递出去,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无限地往外传递,所以福德也随着无限地增大。如果你执著于我度化了十个人,那你福德最多也只有十个单位;如果你不执著了,你的态度 也会影响到更多受众,有限就会被无限超越。所以,如果照着我说的施行,大家的福德是不会落空的。只会多得你数不过来,所以不要计较有限的利益。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不可执著,佛就举了东方虚空的例子。佛问须菩提,你能不能想象东方虚空是什么样子?须菩提说,不能。因为虚空是无法用有限的色声香味触等感官和形象来理解的,也不能量出多长,多宽,多轻,多重,但他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广大得没有边际。不只是东方的虚空不能以有限来想象无限,南方,西方,北方,以及上方,下方的虚空也一样不能想象。如果你想象出来了具体的样子,那就是住相了。同样的道理,布施不住于相,所得的福报也是不能用有限的相来衡量的。你只有把这些没有用的垃圾“相”清空,才能腾出心来接受最真最大福德,即成为超越三界六道的佛。

佛以东方虚空来比喻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一是诱导众生要坚定地走这条成佛之路,最后终能有超出你想象的果报;一是警戒众生,不要以眼前的利益得失,来衡量不住相布施的好处。那最终的福德就像东方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第十九章:小议真佛不住相

讲解完了菩萨修行,布施如何不能陷入色声香味触法诸般虚相,佛紧接着提出了一个更为骇人问题:可不可以凭借身相见到如来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得不住相的安心之术,升华到到了真正平等不二的佛法本质。布施于众生的时候,不住众生相对这批已证罗汉果位的大比丘们是可以理解的。但供养佛陀也是布施,所以按上述逻辑,布施于佛也应该不住佛的相。具体说来,就是不能把对真身如来的追求,变成对色身虚相的崇拜。

◎佛的三身

在大乘佛法中有佛的三身说法。即所谓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或应化身佛)。这种说法,原是为了使广大信众更容易了解佛法内涵的一种方便的法门。应身佛是为了度化有缘众生,从如来本体中显现出来的形色身相,通常佛经中说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指的就是应身佛的身相庄严。我们所处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就是应身佛。报身佛是为应大菩萨们的机,在法身佛本体中显现出来,是具足万德庄严的身相,譬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法身佛是指佛的本体或本性,即本经中所说的如来,他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上下十方无处不在,没有具体形象的一种永恒存在,自然就没有身相。所以报身佛、应身佛都有身相。可是法身如来并无身相。

因此,如来是一种永恒的无限,是摆脱了烦恼无知所证得的一种纯明境界,超越了人们的语言表述范围,没有了具体可以形容的对象,所以无法去认识和把握。

能够学佛而不住佛相,这是很不容易的。佛对于诸大比丘而言是最值得尊敬信赖的。朝夕相处,言传身教,不但佛的庄严威仪时刻印存心间,而且佛的一举一动也都是模范榜样,对诸比丘来讲这是极为生动的身相。所以,很容易,作为应身佛的释迦牟尼会成为令人顶礼的偶像。凡是宗教,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垢病。但释迦牟尼佛却在有生之年极力地避免这种状况,所以他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啊!你以为你们目前所看到的佛的身相,是不生不灭遍一切处的佛的本性法身如来吗?受到启发的须菩提即刻领悟到,所谓的身相不过是瞬间聚合的虚相而已,缘聚则生,缘尽则亡,自然不是法身如来。

佛是跳出三界,拥有最高智慧的大觉悟者,所以他口中的身相,和一般得道的罗汉、觉者还是有差别的。就像你在山中看山,横看成嶺侧成峰,你所说的山局限于你的片面认识,而佛看山是全面,透彻的认识,他口中的山与你认识的山有很大差异的。所以,佛陀接着补充说明了两点。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身相只不过是一个名字,是因缘而生的虚相,这是对的。不仅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相都是这样,生生灭灭皆由因缘而定,都是流动的,变化的虚相。佛在这里讲的这个道理,在其它佛法中也有印证,比如佛法常讲的四大皆空,就是说世间万物不过是地、水、火、风四种物质聚合而成,而在藏密中更发展成了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佛的身相也是这些元素的聚合之相。这样的认识,同今天科学所说的量子理论是很接近的。

★若见诸相非机相,即见如来

从另一个角度讲,说身相不是法身如来,又并非完全对的。因为众生所见到的佛的身相,是从如来法身中因和众生相应显现出来的相,所以如果明白了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真理,不要执著在任何相上,那众生所看到的佛身就是法身如来。譬如见波就是水,就是见水分子,就是见原子,就是见世界构成的真理。不但佛的身相是这样,其它所在一切相都是如此,若能透过所有的相见到本质,就是见到法身如来了。

关于身相,延伸出来的是一个很深的命题,须菩提都有些吃不消,更别说其余众生了。这也正是佛法深奥的一面,教人于平凡处体会奥妙,于无声处听惊雷。对修行者而言,这是对待万事万物的大智慧。

第二十章:福慧双修一举得

菩萨的不住相布施是福慧双修,这是里“不住相”是修慧,而“布施”是修福。所以,佛强调布施不住于相,就是强调一定要福慧双修,才能成佛。就像做生意要积累资本一样,福和慧就是成佛的资粮。

▲布施就是修福

什么是修福?修福是指通过做善事利益别人,而获得相应的福报。六度里面布施是利益他人的先锋,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通过布施来利益众生。因此,布施是菩萨修福的最佳代表,即以自己的修行成果,救度天下众生成佛。

通过利益众生,自私自利的心念就少了,没有这些念头,烦恼也就不多了。佛法之根本,不就是使大家不再烦恼?所以布施就是积累福德。

▲不住相的修慧

修福固然是成佛的资粮,但有了智慧布施才能发挥无穷 的力量,会更多更广的利益众生。打个比方,闷头做小生意,资本只能一分一分地攒,而以智慧指挥资金做一定的投资,那回报会增长数百倍甚至更多。菩萨的智慧修行当然是般若,也就是本部经典的核心。怎么才算是有智慧呢?能够在滚滚红尘中救度众生而不迷失,就是大智慧。不住相也正是这个意思。菩萨布施是为度众生,能不住相而布施,才能真实广泛地利益众生。否则,觉得我是大施主,他是被可怜的,我所施物如何如何,他应当怎样报答,或者本来可获得多少分的福报,看上去精明,其实是最愚蠢的做法。

▲福慧双修,功德无量

福慧双修正是修行菩萨道的高妙之处。对于这些成了罗汉的大比丘来说,他们现在还没有福慧双修。因此,古人做偈说: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即单修一边,是成不了大境界的。尽管罗汉也修慧,但不舍自我的智慧终究是小智慧,那最后也得不了大福德。佛的根本目的就是向弟子们宣示福慧双修才是成佛的大道。

第二十一章:真实的信心源于正确的知见

须菩提在佛的引导下,又领悟了一层玄妙。可是一转念,他心里有了疑惑:我的悟性这么好,理解这样的佛法尚且费了一番周折,以其它众生的资质又怎么能够领受这些好处呢?须菩提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他连续讲了几个振聋发聩的大命题,甚至天天给众人讲法解释的释迦牟尼也是缘聚而生,缘尽而灭的虚相,众人对这些观点,恐怕很难生起真实的信心。须菩提担心这一点,于是就向佛祖提出来了。

佛祖很果断地截断须菩提的疑惑问话。为什么?因为在公开的法会上,这样的疑问越多,就越容易动摇众生的信心。佛很清楚后果,好不容易讲到这个程度,如果听讲的众生在这个时候望而却步的话,这大半天的功夫就白费了,再找这样的机缘就困难了。所以,佛呵斥(莫作是说)这位比他年长的弟子,不要这样讲话,这样的疑惑是轻视众生的佛性。言外之意就是众生平等,并不只有你能了解这些佛法的玄妙。接着佛祖指出,不要说现在,即使到了佛圆寂后的末法时代的“后五百年”如果有累世持戒修福的修行者也能够领受这些好处,能够生起真实坚定的信心。

但是要注意,这短短的几句话里有几个关键词;

△一个是正信

即所谓真实正确的信仰,不是什么迷信、盲信、。正信来源于对高深道理的真正理解,并不是因为他是谁说的,这也是如来这个词所体现的根本宗旨。

△二是持戒修福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深奥的佛法真心领会,坚信无疑。持戒修福是达到这个门坎的基本条件,须菩提等得根之人都是前世种下过善根的。而普通的纯根之人只要不懈地坚持持戒修福,即使在佛运衰微的时代,也会有产生正信的那一天。

第二十二章:众生佛性平等

佛之所以大胆鼓励众生发心修佛,是因为佛作为大觉悟者,已经认识到了众生皆有佛性,在本质上,佛和众生一样纯洁无垢。这是大智慧的见地,是正知正见,所以能让人从心底真正去信仰,而不是去迷信。

▲佛性是众生与生俱来的品质

我能修行,你也可以修行,释迦牟尼能成佛,你们大众也可能成佛。为什么呢?佛性是人人本有的品质,佛性即觉性,按照佛经的描述,不仅人有,动物以及其它有情生命都有佛性。从佛的角度叫做佛性,而从凡夫角度说应该叫本心,佛性就是没有染欲的清净心。也就是人的本性、自性、觉性,之所以众生不能成佛,是因为他们受了世间的爱欲,妄念等诸多诱惑,因而生起执著之心,污染了本来纯洁的佛性,遭到这些牵连,原本纯洁的心,就变成了种种分别心,就产生了人、我、是、非,高低爱恶等等不平等,因而渐渐违背了本性。能够寻回本心,自性清净,就是见到如来了。

▲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修行就是驱除妄念,发现本心的过程。如能发现本性的纯洁,就会再生万物平等的观念,就不会有我的你的之分,如果能这样,就会产生如庄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视众生的苦难为已身的苦难,以众生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这就是大慈大悲的菩萨精神。以菩萨之心入世,就会处处解困济难,广施爱心。不管是倾家私财产赈灾,还是说法度人,指点迷津;或是路见艰辛,举手相助,都是行善积德,朝着佛的目标前进。

所以,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人人都是未来佛。认识到这一点,才是树立了学佛“实信”的基础。佛不是神明,他也不会因为你去庙里烧了几炷高香,就保佑你升官发财、心想事成。但修佛就是修心,它所启发的无穷智慧,对修习者的益处是无法用升官发财来衡量的,对于这些人来说是福德,对于这些人来说是清净,对于这些人来说是活着的意义,对于这些人则是终身的幸福。

第二十三章:佛运消长的史观

与五个百年相对应的,还有“正、象、末、”三时之说,即正法一千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一千年。其中两个五百年为正法时代,第三第四个五百年为象法时代,最后一个五百年称“后五百年”,则为末法一万年的最初五百年。

▲正法时代

正法就像如来在世时一样兴盛,这叫正法。如来灭后第一个五百年,是“解脱坚固”时期,也叫“学慧坚固”时期。这个时代佛法兴盛,学佛的诸比丘,在这个五百年里不起杂念,专心悟道成佛,利益众生,得到解脱智慧的人很多。

第二个五百年,是“禅定坚固”时期。这五百年间,学佛的诸比丘,虽然解脱悟道的不及上个五百年,但了脱生死,求证永恒涅磐的信心还是很坚定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学佛气氛是大家都心无旁骛,深修禅定,因此有成果的修习者众。

▲象法时代

过了一千年就是象法时代,这时佛法在世间还是很兴盛,看上去很象正法时代,但实质上又同正法时代有很大差异,所以叫象法时代。

第三个五百年,叫做“多闻坚固”时期,是说诸比丘还在这五百年中,对于持戒、修定兴趣不大,只是推崇博学多闻,热心于典籍经巻和听闻佛法,这种热情持续不退,,出现了很多讲法、注经的大师。

第四个五百年,为塔式坚固时期,指诸比丘在此五百年中,禅定修慧的不多,而大多数人更热衷于化缘、兴修塔寺,借此来广种佛田。

▲末法时代

末法时代就是佛法垂末了,末法一万年,从第五个五百年到现在一直还是在末法时代。

第五个五百年,是“斗诤坚固”时期。诸比丘在此五百年中,不去持戒修福、增长智慧,就只知道互相攻伐,以自说为优,他说为劣,甚至互相妒忌,互为障碍,出家人在这上面的决心和精力也算得上是坚固了。

第二十四章:生“实信”的基础

佛所说的这部般若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不是空对空的玄论。它的着手之处在日常修行。最基础的就是持戒和修福。持戒修福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很容易下手,却难得坚持。但持修福是修行成佛的必经之路,也是对佛法生真实信心的坚实基础。

▲持戒能破除恶念,定住心神,进而生发智慧

<楞严经>上讲“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就是彿身不住恶才能心思清净。心如止水,清澈澄明,才能产生观照一切的智慧。持戒不仅是戒杀人、戒偷盗、戒奸淫等约束犯罪的戒律,严格修来是连蚂蚁都不能踩的,所谓勿以恶小而不杜。佛陀在讲这段佛法之前,穿衣、持钵、次第乞食都是引导众生持戒,只有严格恪守了戒律,到后面禅定的时候,才能对佛法体会得更加真切,才能真正启发出般若智慧。

▲真正的修福是对因果报应的遵循和实践

修福同样从身边做起,大到拯救世界,小到帮助盲人过街,给老弱病残让座,都是修福。佛带领众比丘化缘乞食,吃饭问题就成了一个“种福田”的善举。种福得福,真是那样做了,才明白佛法的高深。因此,修福也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就算像苏轼,梁启超那样的大才,如果不修福,不行善,到头来也只是局限在纸面上空谈,不会对佛法有真实的信心,更看不透世间万物的假象,毕生都不得不在苦海中沉浮。

总之,想要对深奥的般若佛法产生实信,必须 要经历持戒与修福的历练,这也是学习佛法的因果逻辑。也就是说,不经历持戒与修福的基础,是无法修习般若的,若是违背因果逻辑,想跳开基础强而为之,那般若仿佛就是空中楼阁,一切在虚无缥缈之中,更谈不上实信了。

但是,持戒与修福只是学佛悟道的入门基础,成就般若才是修佛的目的。有了前者的积累,精进所得的正信,才进入了般若修行之门;而在前者基础上成就出般若智慧,才能大觉大悟,彻底断除烦恼。

第二十五章:信心与顿悟

佛祖教诲众生要生信心的一个观念就是,生起信心并非要程序式地历史经验千万亿年的“持戒修福”,如果有了机缘,得到了贤圣点化,或者从金刚经这样的佛法里得到启发,一念之间就可以生起清净信心。一下子就能超过曾经供养过千佛万佛的善根。

▲供养千佛万佛的善根

一大劫才出一千个佛,这个持戒修福”的人供养成千上万的佛,他坚持了不知多少大劫。亲近得多,所闻佛法也自然多,因此,他的善根就种得很深厚。他才能积累起了对高深般若之理的真实信心。但是,这个持戒修福的人既然过去累世持戒修福,亲近过那么多佛,为行径到末法时代还是苦恼的凡夫呢?问题出在他只知道持戒修福,不了解般若深理,他以持戒修福为全部,就好像只迷恋坐火车,而不管火车能把自己带哪儿去一样。所以无论如何,他还是脱不了三界六道的轮回苦恼。

▲清净信心

并不是所有人都要走那个供养过千佛万佛之人的弯路,有缘之人,听到佛所说的上述佛法真理,一念之间,就可以心空境寂,万虑消融,生起清净不杂的信心。实信概念可能会使众生偏重于实有,所以佛进一步用清净心来替带,脱去烦恼杂念,既不偏有,也不偏无。以清净无垢的纯粹之心面对佛法,才能与佛心心相印,了悟实相般若的理体。佛本来就与众生之心相通 ,只不过众生之心自身生出障碍,失去了与佛的联系。如今,能够一念之间,生起清净信心,其福德一下就追上累世修福种善的修行者所得。

一念之间的觉悟叫顿悟,众生根基虽然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在千万佛前种过善根,也还是有机缘了解般若深理的。佛在法会上讲金刚经,就是个大好的机缘,如今听讲闻法的众生,得到佛祖的教诲,一念之间就懂得了不住相的道理,这个福德是无量无边的了不起。

第二十六章:般若性本空

无论是善根深厚的持戒修福者,还是一念之间生起清净信心者,为什么能够得到无量福德呢?佛祖接着自己的话,自问自答。因为这些众生,对佛法的领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已经“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而且还没有法相和非法相。我、人等四相合起来也叫我相,没有了这个我相,即离我相的执著而得我空。无法相即离诸法的自性执而得法空。无非法相,即离我法二空的空相执而得空空。

▲我空

我空又作人空。能够去余我执,即是我空。我执就是认为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我是这个生命的主宰,执著于这个念头,就会生起无数的烦恼。但我的概念是假借色受想行识聚合成的虚相,没有自性,也没有本体。认清了这个问题,破除了我执就是我空。罗汉缘觉之声闻圣人,就是破除我执,证悟我空的境界。

▲法空

法空就是无法相。色受想行识五种蕴聚成相之力,就是法,法也是因缘所生,推求起来幻化偶然,也没有自性,不是本质。所以,以这些因缘法相为根本的话就是法执。菩萨即是破除法执,证悟法空的境界。

▲空空

空空就是毕竟空。毕竟空也没有自性,它是对有而说空,若不说有时,空亦不可说,所以,它是没有真实性。佛是我空、法空都破除,这念心不住空,不住有,离开二边,常行中道,彻证本心本性,这种空就是本性本空,真空妙有的境界。

空掉了的是假象,是虚相,露出来的是本性,是真理。在这里,有和无是统一的。所以重视空目的在于揭示一切万有都是虚相,不是自性真理。宇宙的本体是实相,万物的本质性空、毕竟空。所以不允许有任何执著,一切执著都不符合般若自性本空的原理,有悖于世界的真相。

第二十七章:不要迷信工具

一念生清净心的人生,发了大心愿要度众生,执著于我为能度者,这就是我相,人为我所度者,这就是个人相,人度所度种种差别的相叫众生相。诸如这些执著,都叫做我执。把上面的我执四相空掉了,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相没有了,就叫我空。但是破除了我执,却又容易执著破除我的方法,取着法相,又成了法执,认为一切法都是真实可靠的。这些跟着佛修行了多年的大比丘们,已经能够断除世间的烦恼了,但还是不能舍弃佛说的无上妙法。

▲说法如筏

脱离苦海,斩断尘世烦恼,须要有正确的道路和方法。如来说法就是提供这样的道路和方法,这些法的功能是了断生死,得脱苦海,所以就像过河、过海要用筏一样。筏就是船,是过河的工具。如来说法就如同筏能渡河,没有佛法的筏,就不能过烦恼河,渡生死海。为了要过烦恼河,渡生死海,就须要如来说的法门,就如过河须要船一样。对修行者来说,要超尘出世,了断生死,如来说法是必须的。

▲相聚是缘

道路和方法尽管重要,但那只是手断,不是目的。断了烦恼,了脱生死已经到达彼岸了,那个法就用不着了,就如同乘筏渡河,到了岸就不得不放弃船而登岸。就如同筏是用竹杆捆连起来,说法就是因缘聚合,目的达到了,修行者与佛法也就缘分尽了。否则,总抱着筏子不放,对渡河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佛祖经常用筏子作比喻,说“过河须用船,登岸不需舟”。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正道妙法尚应该舍去,所以不能够迷信任何工具手断。

总之,金刚经所说的关键就是如何舍弃筏的问题,佛以前所说的法能让从比丘得罗汉果,这固然是好法,但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了,那些法也就没有意义了。同理,佛说的金刚经是成佛之法,当大彻大悟之后,对金刚经也就不要执著了。所以,修行不能停止在法上面不往前进。

第二十八章:一切无为与因果

学大乘佛法的人,对一切相都能破掉,但佛相法相不容易破。前面已经澄清了佛的色身相与如来本真的差别。现在又来揭示所说的佛法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同具体机缘相伴而生。浅显地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信法,则不如无法”。

▲一切贤圣

一切贤圣就是大乘三贤十圣菩萨。因为道路方法的机缘不同,修行者最后的果位才有了层次差异,但这些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大家的佛性是一样的,所以都还有成佛的机会。

所谓三贤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三果位的诸菩萨,他们能断除一部分烦恼业感,尚未达到十地的境界,所以只称为三贤,或地前菩萨。

圣者,初地以上,乃至第十地之菩萨为圣,故称为圣者,也叫地上菩萨。在佛教经典里,七宝一般指珍贵稀有的宝物,也指财富。

▲无为法

无为即无所作为,不要执著,一执著就变成有为了。无为法是相对于有为法而言的。

凡以我的意识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界定,并以此作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准则,这样的思想和做法就是有为法。但客观世界的本质毕竟是因缘假合,看似坚硬结实,实际如同梦幻泡影一样很容易消散。佛为了避免我们陷入虚幻之中迷失自性,最后告诉我们他什么法也没说,他所说的只是过河的筏子,到岸弃掉登陆才能继续前进。无为法就是不要执著于这个筏子,正如道教八仙过海,葫芦蒲扇等物只是附了神通的载体而已,真正帮助他们度海的,是他们所修练的神通。

执著具体的佛法,而强求有为,只是图增烦恼,真正的佛法是帮人断除烦恼,脱离苦海的。因而,越是无为,烦恼铲除的就越多,所以果位也就越接近佛。

第二十九章:财施与法施的较量

佛在这里说,福德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可以计量的存在,拿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财富来布施,并不比以金刚经的四句偈帮助人断除的福德大,可是对福德的衡量,并没有硬性的指标。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财富,福德肯定是很大的。而教人以金刚经里的佛理增长智慧,其福德更大。因为布施修福的目的是恢复本有的佛性,在这个平台上,以金刚经助人长智慧,断烦恼,当然比布施无量财富更彻底。

▲三千大千世界

在梵语中,世界一词原来含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概念。类似于现代科学所讲的四维空间。三千大千世界又称为“大千世界”或“三千世界。根据佛教的说法,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以弥须弥山为中心,四面有四大部州,有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合起来为一个小世界,这是佛经上讲的这个世界最小的单位,合此小世界一千个名为小千世界,再合此小千世界一千个,名为中千世界。再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个名为大千世界。为什么大千世界上面再加个三千呢?这是因为此大千世界有三个叠数,成自小千中千大千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七宝

大乘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玛珯、砗磲。在佛教经典里,七宝一般指珍贵稀有的宝物,也代指财富。

▲四句偈

偈,是偈他的简称,以韵文成颂的意思,通过以四句为一偈,故称为四句偈。在金刚经全文中,虽然多次提到四句偈,但并未明确指出哪四句偈。有解经者说,四句偈是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有人说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还有人在金刚经论中找到四句偈的确指“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但无论哪一个,都是说金刚经般若性空的主旨。

第三十章: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传播金刚经的福德大得过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财富。为什么一部并不长的金刚经,会这么了不起?佛自问自答说:这是因为一切佛即成就诸佛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都是从这部经中产生的。因为金刚经核心是般若,显现的属性却是易读易懂的方便。般若空性智被喻为佛母,是成佛之必须;方便被喻为佛父,是决定出生佛陀的关键。

▲般若是智慧之母

佛说一切诸法皆从此经出,就像说世间儿子来源于母亲一样。所以金刚经也被称为诸佛之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金刚经的本质是文字般若,所包含的般若性空智慧,是成佛的根本。般若智慧实质上是大乘佛教所倡导的特殊的认知方式,它要彻底地超越世俗的经验,否定或摆脱世俗的认识,从而认定尘世的感知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把握般若性空之理,才能抛弃世俗的妄念,妄想执著,才能证悟到无上正等正觉。

能从金刚经里悟到法身佛,见到法身佛,由悟道进修到证道、成道,亲自证得成了佛,这尊佛就是从金刚经里生出来的。金刚经就是这尊佛的母亲。

▲方便是成佛的关键

般若空性是成佛的必须,但并不决定生出佛境,而方便才是决定性的一方。有方便与般若空性结合而产生的,才是佛。因此方便被喻为佛父。就像世间生孩子,不能只有母没有父一样。方便是因势利导,教人很方便地领会佛法。如果,只有性空的深理,没有深入浅出的讲说,众生也不能听闻四句偈而悟道,更不能成佛。所以一切佛也是从此经出,也是说一切众生成佛也要离不开此种方便之门。

既然成佛离不开方便,也就是离不开因势利导的偶然性因素,所以佛法都只不过是因缘机会的临时产物,并非固定不变的存在。可能此佛法对孙悟空是好佛法,但对猪悟能、水悟净或许就是白纸一大篇,那么后者想要成佛还得依靠其它的佛法。两者都是成佛之法,但都不是唯一。

第三十一章:修行当中的得与舍

佛陀为了要把降伏妄心之法推广开来,便提起了声闻阶段四果之位。须菩提这些大比丘们早已经历过声闻乘,因此举四圣果来详解,众比丘都有切身的体会。

佛陀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基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佛法,依此五种法门,可以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度到涅磐彼岸。此五种佛法分别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其中人天二乘为世间佛法,是由凡入圣的初级佛法;而声闻、缘觉、菩萨三种佛法是出世之法,指超出三界,永离生死之究竟学问。

声闻又称小乘,以苦、集、灭、道四圣谛法门为乘,揭示人生成灭规律的真相,运载众生超越三界,至有余涅磐而成阿罗汉。声闻乘中因为根器与因缘不同,修行者先后可以得到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初果须陀洹

须陀洹意为入流,即初入圣人之流。凡夫他流转生死,无穷无尽,不能脱离,所以才叫凡夫。圣人他的生死已经解脱了,所以才叫圣人。

但是初果还未出三界,初果只是把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的惑断掉而已。即是说,刚刚踏入社会,在学问上,观念上都没有问题,但要在实践当中学习的还很多。得初果的修行者,只是明白了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的道理,真要是遇到了色声香味触法的虚相,还是会忍不住执恋其中。由于这个原因,起码要经历七番生死,才能真正了脱生死。

▲二果斯陀含

斯陀含意为一来,即修到此果位者,人间九品思惑断了六品,剩下三品,待死后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经历一番生死,便彻底断了思惑,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之苦了。见惑易断,思惑难了,二果所断的是思维意识上的执著,不仅知道不能被 五尘所迷,在遇到诱惑的时候,心中要真正不起贪爱妄念。

剩下三品思惑未断,就是斯陀含,若是断尽了思惑,就超越欲界,得阿那含果了。

▲三果阿那含

阿那含意为无还或者不来,是说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断尽欲界的见、思惑,已拥有了无我的智慧,他没有欲界的烦恼,不可能再来欲界受生死之,未来当生于无色界,所以叫做不来。虽然叫不来,但究其根本并没有来与不来的分别。阿那含是从初果二果进步至三果。欲界的烦恼断了,但还有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困惑,所以得三果的圣人,仍然须要继续修行。

▲四果阿罗汉

阿罗汉译有三种意思,第一叫杀贼,第二叫应供,第三叫无生,杀贼是比喻,烦恼会害我们的法身慧命,等于贼一样。把烦恼断尽了,就是把贼人消灭了一样。阿罗汉能断除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种烦恼,所以他叫做杀贼,即杀烦恼贼的意思。第二叫应供,他把三界的见思烦恼断尽了,成了四果圣人,应受人天供养,给众生种福田。第三叫无生,三界以内的生死已经解脱了,有生才有死,无生自然无死。阿罗汉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报,是应当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阿罗汉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时候,听闻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只听闻一句佛法就悟道,故称声闻。阿罗汉是声闻乘的最高果位。由于已断除烦恼和证得涅磐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故阿罗汉也称无学圣人。阿罗汉烦恼已断,不再来受生死,已经达到涅磐的境界,可是他们三界内烦恼固然已断,但无明惑还没有消尽,所以还是不能究竟无余涅磐。无明之惑断尽就是成佛了。

四果是众比丘修过的境界,所以须菩提知道证了四果,一定是断了我执,既然断除了我执,绝对没有我等四相,没有我等四相,是不能有执著之念的。连我都空了,又是谁在作是念了,得果不是贪得,而是解脱,就像热汽球,包袱御得越干净,上升得越高,所以应该连四果的因缘虚相都御掉,这样才能在成佛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第三十二章:第一离欲阿罗汉

佛的十大弟子中各有特点,阿罗汉虽然已跳出三界,但他们的证悟和境界却有不同。而关于须菩提,佛经说是解空第一或者离欲第一。因此须菩提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什么是无诤三昧

三昧又称三摩提,或三摩地,梵语。译为正定的意思,也就是说离诸邪乱,摄心不散。无诤,就是不分别的意思。合而言之,就是无分别心,达到了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境界。

冲突对立不和平就是诤。见诤是因为各自执著自己的观点而发生冲突,爱诤 则是物质、情感等切身利益的冲突了,这都是人类最大的烦恼。出家修道之人没有爱诤,但是有见诤,大家在一起,我说《金刚经》是经中之王,他说真正的经王是《法华经》,观点一下子就对立起来,为了一个虚名开始争执,这就是见诤了。

▲第一离欲阿罗汉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杀贼、应供、无生。他就是说阿罗汉杀尽了一切烦恼贼,永久涅磐不再受生死果报,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所以阿罗汉跳出了三界,不再受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的烦恼困扰。

须菩提由于通达空性,所以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无恼无诤。他也由此成为众比丘的表率,被众人推崇。有起嫉妒心者,背地里对须菩提冷嘲热讽,须菩提不仅不恼,反而劝阻为他鸣不平的众人说,辩白和争论,就是有胜负心,这与诸法性空,无高下分别的真理粗违。佛祖对须菩提的境界很是欣赏,称赞他已证得无诤三昧,而且比诸比丘的成就都高,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却不觉得自己是什么第一离欲阿罗汉,因为须菩提他有此念,心中就有了高低上下的区别,那他就不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了。也正因为如此,佛才对他高度评价。得阿罗汉果时懂得不执著,那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做菩萨度众生,道理也是一样的,你度众生一著相,就不能降伏妄心了。

  第三十三章:心净才是真清净

佛在拿须菩提的经历作了一番征释后,便拿自己现身说法了。

  ▲燃灯佛授记

  按照释迦牟尼佛自己的说法,他在过去跟你我一样,是个摆不脱命运困扰的凡夫,在三界六道里流转生死。他后来发了菩提心,开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依着他所发的菩提大愿,建立大行,用功修行了二大阿僧祇劫(一阿僧祇劫≈1000×1000011),到了第二大阿僧祇劫满的时候,遇到燃灯佛给他授成佛之记,修到第三大阿祇劫即成佛。据百业经等多部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在第二大阿僧祇劫满的时候,刚好燃灯佛出世,他买了五茎莲花去供佛,又以头发铺地给佛走路,燃灯佛了解了他的修行,知道了他的大愿,于是为他授记。授记,记名的意思,佛对发大心的众生预先记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

释迦牟尼佛谈到这件事情,是想向众人来证明在接受燃灯佛授记的时候,并没有执著在燃灯的授记上,这个证明的过程,当然是由须菩提帮他搭档完成的。因为须菩提解空第一,他彻悟了我空法空之理。所以他知道释迦牟尼之所以成佛,并不是因为燃灯佛授记而得到了真法,而是佛自己扫清了障碍,没有了执著之心,才能被燃灯佛认可。

 ▲ 庄严净土

  庄严,庄美威严,也有装饰的意思。佛经中一种庄严指代菩萨眼中的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另一种庄严是指诸佛净土的最无尽庄严了。净土,是指圣人所住的国土,因这种国土没有烦恼、欲望的垢染,所以叫做净土。也有前人附会说,净土之内纯以金刚制成,里面间错布满宝物,一片庄严的氛围。

但真正庄严净土没有一个可以描述的样子,因为所有的相都是因缘假合,是不真实的存在。要是凭空想象出一个样子来,说那就是庄严佛土,那就没有庄严可言了。因为庄严是绝对的清净,绝对的空,绝对不是能想象的。

   其实佛在每个人的本性中,心地清净无垢即是佛土。因此,真正的庄严净土是心空,一念不生的清净之心才是净土。

  第三十四章:无心所住而生清净

心地清净方为道,修行的关键全在一颗清净心。得罗汉果,不住罗汉果位之相,被古佛授记成佛也不住授记之相,同样菩萨入凡尘度众生,也是心越清净,智慧和神通就越增长,一定不要掉进色声香味触法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修行的层次全在心地清净的程度。

 ▲ 什么是清净心

  佛讲的清净心,就是无执著之心,有执著即被污染,心无执著才能清净。清净心人人都有,生来就是清净无垢,离一切之妄念染污,所以也叫自性清净心。以清净心修佛法,才能得般若实相,也即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因此,清净心是般若之本。

清净心不是一个光圈,也不是一朵莲花,它是能观照自我的一种空灵。如果勉强说是镜子的话,也是一面空镜子。因为第一层的清净是它照见周围全是虚相,把所有能见之相全都空掉了,但进一步它自己也是不实的存在,周围空了之后,它也会显出空的原型,这是一面能照见自己的镜子。

  ▲怎样才能生清净心

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是不执著,离相是不为宇宙万象万法所迷惑,能持清净本性,超脱于其上而不执著,所以离相仍是无住。这句话回答了须菩提一开始的提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是贯通金刚经全经的“经眼”。据《坛经》中六祖亲口说,听到这句就开悟了。

  佛强调:无所住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事实上,六尘并不能涵摄宇宙十方三界森罗万象,何以像六祖慧能听到他之后能够瞬间开悟,彻悟宇宙至理而见本性呢?

  般若智慧因为性空而通达一切,“刹那见终古,微尘藏大千”,类似于中国原生的“一叶而知天下秋”的道理。般若智慧所见,宇宙间的一切万象万法,由种种因缘假合而生,由各种因缘流转而变化,由各种因缘瓦解而息灭。人处在这样的宇宙之中,若能保持清净纯明的本心,不迷恋色、声、香味、、触、法的假合之相,寻万事万物的生灭幻化之理同样也会尽收眼底。

  第三十五章:修果不住果

佛更进一步为我们作解释,不能留恋果报之相。阿罗汉如此,大菩萨如此,那成了佛又如何呢?成佛也不住,成佛证得报身也不可贪执。

  ▲须弥山王

梵语“须弥”汉译叫“妙高”,四宝所成,因此叫做妙。出水八万四千由旬(印度古代的长度单位)叫做高,高出了七金山叫做王。须弥山,是古代印度神话里的名山,以后就成为了佛教世界的中心神山。相传这座山,山顶住着帝释天,四面的山腰处分别为四天王天,四周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的四周有四大部州,而中国在佛教世界中所处的地域,属于南赡部洲。印证到现实物质世界,须弥山地位相当于地球上的喜马拉雅山。但喜马拉雅山也不过是一段时间内的地壳演变的产物,而宇宙中,像这样的大山还有无数座,须弥山王就是其中最大的,所以称为王。这是比喻 佛的报身,据佛在无量寿经中对阿难等人的描述,佛在很多细节上都用须弥山做参照,如“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光一要毫毛就有五座须弥山长。可见佛的身相有多大,真的不可思议。

▲法身无相

佛在这里说了一个比喻,是说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么高,意即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么高,你说这个人的身体算是大还是不大呢?其实须菩提也知道佛所问的用意,是要破除诸比丘以及众生对大果报的热恋。

相对于正常状况而言,须弥山那样的大身量当然很大,但是在般若智慧照射下,一切身相大小都不是实有的,小至蝼蚁大到天王,众生不同的身体,都是因缘合和的假相。真正如来法身是清净无相的存在,所以即是得到了须弥山王一样的大报身也不要报着不放。如果不然,你那个大报身就不是大报身了。你所证得的清净法身就有问题了。

第三十六章:福德的再次考量

佛陀讲完了不住果报,很自然地又用了一番比喻,把受持、传布金刚经的福德量了一番。

▲恒河之沙

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也是亚洲的大河之一,最宽的地方有二十公里。恒河上游在西藏,其源头是一个形似大象的山口,从大象口中吐出股股清泉,中途汇集百川,经过印度孟加拉国进入印度洋。因为它的水源很高,从雪山上流下来,就像从天上下来一样,所以恒河的愿意叫天堂来,这与我们中国赞誉形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思是一样的。释迦牟尼佛时常在恒河两岸说法,每逢讲到数目字大的地方,就用恒河沙来做比喻,而且印度的恒河沙很细,就像面粉一们难以一颗一颗地悉数。当然,佛口中的恒河也不单指地球上这一条,宇宙中有成千上万无法计量的恒河,那其中河沙的数量就可想而知了。

▲法施的福德

佛先同须菩提讨论了恒河之沙的问题,见到机缘成熟,就郑重地问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一粒沙当做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说:那当然很多了。但佛紧接着又说:假使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这本金刚经,甚至于只受持一小段经文,或又为他人解说,那么这个人,所得的福德,远胜过前面以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那个人所得的福德。

受持、传布金刚经自然就是法布施了,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为喻,现在又更深一层,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为喻,说明法布施的福德非常多。即使以再多的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终究会有享尽的一天,这是属于有漏的福德相。而金刚经教人“清净不住”,以这样的金刚般若传播,势必会断尽烦恼,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无漏的大福德,是远比布施有漏的福德相,胜过太多了。

第三十七章:金刚经的地位

因为讲经就是代佛宣扬佛法。经是记载佛亲口所宣的法,因此,见法即是见佛,所以一切善道众生对传布金刚的人和处所要恭敬供养,就像到庙里去供佛烧香一样。

▲说经的法缘

说经要有四种缘,随说之人、随说之义、随说之经、随说之处。

◇随说之人,讲经说法一定要有主动发心的人,不你是出家人也好,不家人也好,凡夫也好,得道的圣人也好,只要你能发心去读诵、受持,为他人解说金刚经,你会因为这部第一奥义的佛法而福德无量。

◇随说之义,只要你不违背金刚经的正确法义来解说,不管你说得是深是浅,或是采用什么形式,只要按照经中正确的佛法去为他人解说,无量的福德自然会加诸于身。

◇随说之经,不死板地因循说经的顺序,你从前往后说,或从后往前说,甚至单挑出四句来说都可以,只要是金刚经,不规定是哪段哪节,只要说的是此经,缘分就有了。

◇随说之处,讲经说法并非一定要在高台子上,也不一定要在大庙里,即使是在田间地头,路边广场都可以,只要客观条件允许,讲经的福德自然不会减损。

▲供养之礼

佛教所说的供养有十种,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物的奉养。供养不规定多少,能够布施多少出来全凭力所能及,但是供养一定要恭敬虔诚,否则毫无意义,更谈不上福德了。供养的所在,一般非庙即塔,因为塔是供养佛舍利的地方,庙是供养佛相的地方。佛教在印度有庙就有塔,塔庙是不分的,塔和庙在印度来说是一个概念。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塔和庙就分开了。

佛讲要恭敬供养,并非迷信盲从,因为这上切都是建立 在对金刚经正信的基础上的。

第三十八章:经名中的缘由

所有解释金刚的注疏,都喜欢把经名拿到开始来剖析。但是佛祖正式提到本经的名字,是在这个阶段。

须菩提问了两个问题,第一,这部经叫什么名字?第二,我们如何信受奉持?但是佛祖把这两个问题合二为一了,他说这部经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名字就是一个修行妙法,依此信受奉持就没错。这又是佛祖的一个智慧,单叫人看了名字,想起名字,就能够生发智慧,进行修正。

▲此经是最方便

般若和方便是金刚经中不可分割的整体。般若是成佛之母。方便是成佛之父。没有般若,方便就失去原则和目标,而没有方便,般若就无法破壳而出。全经讲的是如何了脱生死,修正到不生不灭的彼岸。能够让我们到彼岸的工具是般若智慧。围绕般若,经文从生动的文字入手,先讲说般若的无穷妙用,以“离相伏心”之道,令凡夫众生破除对四相的执迷,树立了修正佛法的正知正见,再用“无住住心”之法,令诸位菩萨布施之心归于清净无相,而行六度以利众生。最后推释般若本体性空,因此众生佛性无论圣凡都一律平等,然后劝令一切有情众生发无上菩提心,走六度万行路,而得到大彻大悟的觉悟之果。整个金刚经显得深入浅出,说法灵活善巧,让受众乐于接受,这就是佛法所讲的方便,它对此佛法的宣传与推广起着决定的作用。也可以说,方便是深奥佛法与尘俗世间的联系纽带。

▲坚利如同金刚

金刚是最坚最利之物,般若本体性空,最是坚固不破,方便最善巧,无疑就像金刚一样无往不利,两者的因缘由此而来。金刚宝贝在佛经里的用处都是降魔伏妖,而金刚经却是降伏心魔的慧剑。佛祖说出此名,一语双关,因为金刚能断,所以如何信受,奉行此经的答案就是,像使用金刚一样,拿它做降伏一切心魔,断除所有烦恼的法宝。所以,只要按照《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名字去信受奉行,就能断除一切烦恼,就能达到菩萨彼岸。

第三十九章:名相非真相

虽然要按照经名的启示,由文字上的方便法门去观照自心,再由清净的自心去体悟真理,但是经名只是一个名相而已。同样,虚心听经闻法是一时的需要,为听法而听法并不是学佛的根本目的。

▲一切“假有”

大乘佛法认为,世界上一切生灭现象和生生灭灭的说体,都是由因缘造成的,离开了因缘,就体现不出真理的所在。凡是由因缘所生的法,虽然叫做“有”,但这是一种没有自我主宰的存在,不真实的有,故被称为假有。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听众是什么样的根机,如来就说什么样的法。所以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可说。须菩提是本次说法的当机者,对此深有体会,所以他肯定地说:世尊,如来无所说。因此在真实处上看,说法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虽然说法之相,是缘起、暂有的假相,但并不会妨碍如来教化手断的有效性。既然发生了现象,就是佛法与众生的机遇。暂时也好,缘分也罢,总之众生能够因此得到教化,证悟现象背后的真理,就是此经最大的方便。

▲万法本空

既然一切现象皆是因缘所生,那么三千大千世界和一粒微尘,都是不真实的存在,只有去除这个假有,才能得到真的本质,相对于有,本质只好叫做空了。基于此,世间万事万物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同样,所有法的本质也都是空。对于空的认识,只能通过对世俗中的一切有的彻底否定来获得,所以微尘不是微尘,世界也没有世界。同样的道理,说法的本质是空,而空只有在对说法本身的彻底否定中才能体现出来。当然,法的空也不能离开说法去获取,因为空正是通过说法的不真实性得以体现的。所以要通过“无住”“无得”“无相”“无生”等手断去伪存真。

如来说法只不过让众生登乘公共的法船,渡过无边的苦海,然后回归解脱、自在的清净彼岸,得其奥义而舍其名相,这正是如来所教的到岸不需舟的智慧。

第四十章:如来的三十二相

世间万物的色身名相,就如同这微尘和大千世界一样,都是虚妄不实的虚相,唯一的真实是如来佛性。佛由此进一步启发须菩提;那么,对佛本身的所谓三十二相怎么看呢?须菩提一通百通,当然明白三十二相也是为了引度众生而出现的因缘假相,终究不是如来真谛。所以,这段问答的本意还是要让众生领悟,任何有相都不是如来,即使佛修来的报身之相也是同样。

▲报身法身本是一身

报身不是真象,报身是假有,但假有不是没有。比方说,人生是本空,身体只是一副臭皮囊,但是如果不吃不喝,就会饿,就会渴。身相假有并不是没有,它是法身联系世俗因缘的媒介而已。

法身如来是永恒的,真实的,但又表现为相对于感知存在的一种空性。这种空性,对没有觉悟的众生而言,是看不见、摸不着、又不容易想得通的,所以法身如来要让众生了解真理,亲近真理,相信真理,就必须采取众生所习惯的沟通方式,即以因缘假合的身相、说法来吸引众生、联系众生。所以,身相同说法的功能一样,也是手断,但是没有这种手断,法身真相就同众生失去联系了。

▲三十二相的离与不离

离相才能见如来。同前面的离相的道理一样,三十二相只是因缘智慧,是工具,到了目的地赶紧跳上岸,才能真正到彼岸。如来是空性,你证到了如来也就融为了空性的一分子,这时候再执意 要找那个三十二相,就等于累赘了,一累赘就堕入了烦恼。

可是过河的时候,还是离不开船的,所以,还没有到彼岸的时候就必须要借助三十二相的智慧身,它是帮助成佛的媒介,没有媒介,就没办法联系到如来。就像古时候娶媳妇或找婆家,必须借助 媒人。可以是婚姻制度的产物,通过媒人那张巧嘴可以使双方结合,媒人与婚姻在本质上是一体的,但入洞房的时候就用不到媒人了。三十二相同如来的关系就是这样,既是如来的产物,同如来是统一的,但却不是如来真谛。

第四十一章:第一稀有

▲须菩提的眼泪

一般认为,须菩提是流转三界的生死凡夫,现在能遇见佛,感觉到佛的大慈大悲,法门特别殊胜,内心受到感动,所以才涕泪悲泣。但往深处探究,须菩提这样一个久经历练,年高德高的长老,能够当众流眼泪,至少还应该有两条;

第一,因为他是解空第一,常禅定静虑,内心纯洁剔透,所以当他感受到佛陀的深恩,感慨于这部经典的义理微妙,又庆幸自己的机缘,忍不住内心喜极而泣,这是真情的流露。《人中论》云;‘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汗毛自动竖。’须菩提是上上根性解空最是擅长,所以闻性空般若自然有如此强烈反应。

第二,虽然庆幸自己今日有法缘,能够听到并了悟这样了不起的般若义理,但想到三界中还有一般众生,为剪不断烦恼所束缚,在无边的苦海中沉浮,生死轮回没有尽头,故生起了菩萨一般的慈悲之心而无声落泪。

▲慧眼功德

慧眼即“知实相慧”,此慧能彻见诸法的如实相,所以名慧眼。凡夫肉眼只能看见色法,而圣者的慧眼却能看见众生的心,辨别法与非法。须菩提早在听佛说《阿含经》时就证得罗汉果位,具有了慧眼,但直到今天听佛说金刚经,他慧眼里从来都没听闻过如此义趣甚深的经典。

一方面,从佛的教育逻辑上来说,须菩提修正声闻乘的阶段,层次不够,确实不能讲说这样的法,所以他没听过。《宣说二谛经》中说;声闻所证空性像牛蹄印迹中的水,菩提所证的空性则像大海之水一般广大。二者不在一个层次。

另一方面,很多后世大德认为,须菩提得罗汉果已久,又是解空的高手,即使是佛法高深,也不至于惊雅到这个程度。所以,有猜测说,须菩提表现得这样激动,是为了配合佛讲课 的效果,让那些根性迟钝一点的听众受到感染,即使当时不能领悟,也会记忆深刻,日后详参。

第四十二章:信心与功德

须菩提在佛的跟前聆听这部金刚经,由于佛很懂得文字般若,讲说征引特别善巧,能令听经的众生起欢喜之心,引发众生的大智慧,所以接受起来极为方便。由于这个机缘,以须菩提的悟性便很容易相信,又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受持起来没有太多的困难。但若后世有人间接听了这深奥法门,能离一切妄相而信心清净,进而顿悟般若实相,这将是极为难得的稀有功德了。

▲信心清净是悟道之源

从信仰角度来讲,信心必须是正信,才能清净悟道。正信就是说要把道理彻底了解了,才来信仰,才来学佛。如果道理不透,盲目地去信仰,盲目地去礼拜,那仍然是迷信的范畴。佛法的正信,一定要先懂得道理了,再由理论入手修持。正信是要相信一切众生都有佛心,都是未来佛。这个佛心就是实相,众生本有的自性,只是被凡尘俗念蒙住,所以大家就成了凡夫。所以,清净的意思就是要把凡尘妄念清除干净,显出自在的佛性。

前文讲由戒生定,由定启慧。定就是静虑禅定,即要求在信心清净的状态下观照自心,证悟般若实相。这个信心一清净,实相般若就会显出来,即所谓信圆果满。由听闻佛法,到信心清净,再到即生实相,整个过程也就是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再由观照般若证实相。简而言之,就是先闻慧,后思慧,再修慧。

▲第一稀有功德

功德,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此处的功德是指用功修行所得的般若智慧成就,先听佛法,而后信心清净,再就依文解义,证悟般若实相。

这功德不是普通的功德,它是第一稀有的功德。之所以稀有,是因为能生实相。实相,就是真实之相,也叫佛性、法性、法身、真谛等,是离一切相的真如妙性,是个真空理体之相,不是虚妄之相,是不生不灭,不变不坏的唯一真实。所以,能在听闻此经后信心清净,而由此证悟实相,这个功德确实是第一稀有。

第四十三章:由六祖慧能说起

释迦牟尼在世时,佛法非常兴盛,修行人得果现象较多,闻法即正果的比比皆是。须菩提是佛身边解空第一的杰出弟子,无论从根机、时代哪方面考虑,他能听闻空性法门并不算是真正难得、稀有。称得上是稀有功德的,当属后世众生仅凭间接听闻,在时空发生了很大变迁的环境中,仍然能够一念之间信心清净,进而悟道得果。禅宗六祖惠能悟道,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惠能初闻《金刚经》

六祖慧能是岭南一个樵夫,因为在街边员外的窗下卖柴,听到屋主人念金刚经,立时被吸引住了。听到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悚然惊觉,刹那间开启了智慧,感到对世间之事明月了许多。一念之间内心清净,便有了成佛悟道的心。从他后来见五祖时所说的话,就知道慧能此时显然已开了智慧,只是没有大彻大悟而已。

▲六祖悟道

惠能后来取得那个诵经员外的资助,辞别老母,便千里迢迢来到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参见五祖。等他见了五祖,五祖一看他就说:一个獦獠,你也来学佛呀!(獦獠是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六祖当时就回答了“人分南北,佛性何分南北”。五祖已深信这位边远山区的年青人有大善根,但为了在相互斗争的环境中保护惠能,于是就安排他去舂米、做杂务事。过八个月,五祖要传法退居了,他让门人各做一偈,以表自己在修正上的见地,五祖最终认为惠能的偈子最好,就将衣钵暗地里传给了他。传法时,五祖又为惠能再讲金刚经,惠能再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中豁然开朗,大彻大悟。

六祖惠能在卖柴听经之前并没有读过接触过这部经,而且据说他并不十分识字。若不是真心地观照,又如何能领悟这部经典的精深微妙。所以,头一次听闻金刚经就能开悟,而且得道之后毕生都在传播般若真理,惠能不愧是佛祖所预言的真正稀有的人。

第四十四章:般若最殊胜

波罗蜜是到究竟圆满到彼岸的意思。六波罗蜜,本没有顺序,每一个都是第一。但要究竟圆满,必须要靠般若波罗蜜的引导。

▲般若是成佛之因

般若波罗蜜称为第一波罗蜜,是因般若为诸法之母的缘故。在般若来讲,佛法本身可说是一无所有,没有一点东西。佛法不但一无所有,就连这一无所有也一无所有,等于是否定的否定,按照逻辑那就成了“无所不有”了。按照般若发心,就明白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所以诸法也都是五蕴假合,没有自性。按照般若修行,亦可知真相本无相,彼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存在。修习波罗蜜的人,若不修习般若,往前找不到因,不明白为什么要修行;往后看不到果,不知道修行的目的。不明因果,就无法究竟。所以,没有般若的五度,就像没有眼睛的手足,到不了彼岸,也得不到佛果。

▲般若统摄六度

般若作为六度的引导,修行就是要把握无所有、无报取、无所得、无所生的原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无相,不取相,不住相,这就是菩萨所要做的离一切相而后度众生。这样一来,布施就是般若,般若就是忍辱,忍辱就是持戒,持戒就是禅定,禅定就是精进,六度波罗蜜通达如一,就像一艘功能齐全的大船,力量往一处使,即达彼岸。这才是佛法,反之,若是有所执著,布施便不是般若,般若也不是禅定,禅定也不是忍辱 ,忍辱也不是持戒,彼此之间相互冲突,不能相容。所有法就不是佛法了。

第一波罗蜜的本意,是以般若统摄六度,在离一切相的原则下通达如一。第一波罗蜜最终也不过是虚假的名词,同所有相一样,都不可以去执著。因为这个名词,只是个指示标,就像路标指示‘前面转弯”,你若是傻傻地站在路标前头,想在路标上转弯,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第四十五章:身布施与法布施

前面已经较量过财布施与法布施的功德了,佛陀不厌其烦地又一次提起,是有他的用意的。因为 财布施不仅是金银珠宝等身外之物,还我,包括头眼、皮骨、牙发、唇舌、手足、脑髓等我们身体上的东西,以及我们的体力、智力与身体相关的能力。前者叫做外财,后者叫做内财。前面无论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财富,还是像恒河的沙子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财富,都只是外财。今天要较量的,则是传布金刚经的法施和以身体息息相关的内财布施,后者也叫身布施。

▲身布施的功德

身体布施与一般的财布施不同,它有无量无边的功德,除了超凡入圣的得地菩萨之外,普通凡夫是不能实践身体布施的,所以身体布施的功德非常殊胜。由于一地以上的菩萨,入世度众生会有千百万的化身,所以身布施的布施之身也是千百万,这样的大功德对凡夫来说,是很难超越的。何况无数劫中,每个白天都在以恒河之沙那么多的身体布施,那功德更是不得了。

▲不退的信心

尽管菩萨在无量百千万亿劫中一日三时做身布施,其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如果有人听闻金刚经生起不退信心,那此功德胜过菩萨无量无边身体布施功德了。更何况各种各样的形式传播金刚经,其功德更是无法衡量了。按理说,一个凡夫单凭听闻金刚经,生起一个不退信心,其功德就胜过入了圣位的菩萨身体布施的无量无边功德,这很难让人信服。但是,上上根器的听众,听经的过程中能够“信心清净,即生实相”,一念生起的般若智慧,可以使信心像如来一般坚定不退,获得比菩萨布施更为殊胜的功德。

一般来讲,凡夫的不退信心是在现世不退,转世之后退不退就难以确定了。而菩萨的信心功德不但今生不退,生生世世都不会退转。所以,金刚经所成就的功德,是不能以常理来思量的。

第四十六章:伟大的菩萨事业

此经是佛祖为已发大乘菩提心,行大乘菩萨道修者而说的方便法门。他所说的般若波罗蜜,一般众生理解、接受起来有相当的困难,因此,佛祖专门指出,只有发大乘愿,行菩萨心的人可以接受,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机缘。须菩提为小乘阿罗汉,这是读过佛经的人都知道的。但许多经典中都指出须菩提是大乘根基,得了阿罗汉果只不过是他成长的一个过程。所以佛金刚经的说法,是大乘之道,是坚固不漏的般若智慧。

▲大乘与凡夫的小聪明

大乘菩萨道的来源是般若,要求修行者要离一切相,断除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对平凡众生是个极高的要求。众生学佛也好,拜神仙也好,都讲求离苦得乐,但往往执著眼前的好处,特别是对于自己的身体、寿命、等等,都希望能够有神通,希望长生不老,更多的大众,都是临时抱佛脚。说直白点,凡夫求佛法,多是出自私心,而大乘佛法离相度众生,则是为人民服务的无私之心。

▲大乘与小乘

大乘佛法,并不是排斥小乘,只是不止于小乘。如果修小乘佛法,已经得了果,却一味沉浸在离苦 乐的欢喜中,执著于自己的所得,那就是自私了。执著小法的修行者,根性浅显,他们修行的目的可能就只是求自己的幸福,并不管其它,所以其中多数不仅不会对大乘佛法生起信心,反而诽谤大乘佛法不是佛所说。当然更不能信解受持,自然也谈不上诵读讲解了。

在佛祖的启发倡导下,身边的大弟子们都能够做到发这样的大乘菩提心,但随着时间空间的迁移,能够自觉理解接受这种思想就越来越少了。佛祖不厌其烦地称颂后世信解受持此经的功德,也是这个原因。他老知道自己化身在世的寿命有限,只能撒播佛法的火种,所以他的本意是寄希望于后世的大根器者。若是在佛法衰微的时候,有人难免对此佛法信解受持,或者还能够为人讲解,这个功德一点都不比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天火来得小。

第四十七章:坚定离相则能安忍

忍辱,也叫安忍,忍。浅白讲就是忍耐,令心安稳,能够忍受外界的侮辱、恼害,包括忍受身心的苦恼、苦痛。佛法特别重视忍辱,尤其大乘菩萨道,把忍辱当着是菩萨必须修行的六度之一。

▲安忍最难忍

菩萨以布施波罗蜜显入世度众生的精神,但布施的时候,“我”与“众生”的因缘之相千姿百态,有欢迎拥护,也有排斥抵制,甚至是辱骂妒嫉殴打,总之让人产生怨恨的几率很大。因为作为具体的个人,都会执著“我”,即有个自尊心,如此一来,尊严变得比生命都重要了,即所谓“士可杀不可辱”。

正因为难以忍受,所以大乘佛法要求修行者,要经得起一切侮辱,对任何的侮辱,都能一心正受。具体在实践上,就是以般若智慧作为引导,离相度众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相都不挂心。那所受的侮辱都是虚妄不实的假相,也就无所谓愤怒和报复的对象了。否则,即使强行忍耐,也会生愤怒憎恨之心,这样在度众生提的时候就有我人众生寿者相了,那就不是菩萨的行为了。

▲忍辱仙的榜样

据说,释迦牟尼在前世做忍辱仙人时,在深山修忍辱行。当时的国王是歌利王,一天,歌利王带了好多的妃子眷属,到山中去打猎。玩乐累了,歌利王就在林子里睡着了。妃子宫女们就乘机到处游荡,看到忍辱仙人独自修行,就被吸引过去 了,并请他讲法。歌利王醒来,循声找到了忍辱仙人跟前,看到自己的宫妃们正围着一个陌生男人,歌利王这时难免不生起怒火,于是把忍辱仙人的身体一块一块地割下来,连他的耳朵鼻子也割裂掉,接着割裂四肢。而且他边割裂边羞辱仙人。我这样对你看你还能不能忍?这个忍辱仙人尽管遭受如此残酷的凌虐,但因为他是忍辱修行的,自始自终没有喊疼,心里头也没有怨恨。为了向歌利王证明没有怨恨之心,忍辱仙人让自己的身体立即复原了。

第四十八章:离一切相

佛祖向听众阐明,作为菩萨应该离一切相状,发无有任何执著的菩提心,不住一切相,修没有任何执著的菩提心。佛祖举自己昔日修安忍波罗蜜的例子,就是把自己离相修忍辱,而得到成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作为后学弟子,众比丘及所有发心修无上菩提的众生,也都应该离一切相状,不住一切相。没有任何执著的菩提心才是真实的菩提心。发菩提心和修菩提心都不着相,才是真正的菩萨所为。

▲发心要离相

发心,就是树立修行的信念,菩萨要有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信念,即要有成佛的信念。前面讲过菩萨发心成佛,度众生,要离四相,其实本质上是要离一切相。因为,佛反复地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很多人想成佛的目的是想得到神通,这其实是对相的最大执著。因为佛的神通只是在教化是随机的一种手断而已,也是假相,并不是如来真谛。所以,发心要离一切相,才能有成就。

▲修心不住相

佛心更不能住相,菩萨度是在红尘中普度众生,处处充满了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修行者要不住六境,无论命运如何变幻,都能不断地清净自心,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即使有了些许成就,以还要不断净心以求更上一层楼。

▲度众生不住相

菩萨修行不光是只为自己,只为自己解脱的叫做“自了汉”是独轮小车,是小法,转来转去,仍然没有离开我相,还是有我与他人众生的分别心,还是忧心自己的生死大事,既摆不脱寿者相。

众生都是未来佛,菩萨所进行的一切布施,是为了让众生都能认识自己的佛性而发心修佛。但布施一定要离一切相,才能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执著这些,那就背离了众生佛性平等的原则。所以不加分别地对待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大海中的每一朵浪花一样。

第四十九章:一定是真话

根基不同的众生,对如此深奥的佛法难免疑心,佛陀的话到底是真还是假?鉴于这种情况,佛当众承诺:他说的一切法,都是依如法真意所说,是真实不虚的。无论如来的说法怎样随机变化,众生都可以安心地相信,因为如来所说的言语是真实不虚妄的。

▲佛境凌绝顶

按照佛讲法,如来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说真话的人。尘世间的诚实者,因为还没有断除语言的障碍,所以他在方便时为达到目的也可能会说一些不真实的话。但佛断除了语障,他的语言究竟圆满。针对众生不同的根基,佛会以不同的形式讲说不同的内容,比如初次说法为五比丘说“四谛”,而这次法会上又讲了连须菩提等人都没听过的金刚般若,虽然境界大小相同,却都是成佛必须 要走的路。

佛与众生境界不同,以登山作比喻,佛已经到了最高峰,所以站得高看得远,众生成佛路上的所有一切艰难困苦,都在 佛的眼中,一切通往山顶的道路,佛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对还在苦海中沉浮的众生来说,佛的话就是灯塔,是众生不迷失的可靠保证。

▲真理不实不虚

佛陀发信誓的目的,是劝人对金刚经信受奉行,但又怕众生执著这个誓言,以为佛所说的就是真理。所以佛紧接着告诉众人说:真理是无所谓实,也无所谓虚的。是一种空性的存在。一般人认为不虚则应是实有,不实亦应是虚无,实际并非如此。真理借助一切法,一切相,可以指引人们离若脱难,所以他是存在的,是不虚。但可以摸得到,看得见的,听得着的相,法,又不是真理本身,甚至它的大小,冷热等属性都无法用仪器测量出来。即没有所谓的实在。

菩萨入世行布施,应该依着真理的不实不虚,不住一切相,也不住一切空,才能利益众生,否则就像进了没有光线的黑屋子一样,不要说帮助别人,恐怕自己都寸步难行。

第五十章:佛法复兴的希望

佛一再强调金刚经的稀有珍贵,是因为金刚经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即佛法的传承兴旺。就像科幻电影中,一个星球上的高等智能生物即将逃不过大灾难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物种的某种基因或者能够继承他的某种东西,很宝贵地密封起来,发射出去,等那个宝贝遇到合适的环境,还会自动开启,自我繁衍,或许又会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佛已经预见到他死后若干年中,佛法将一点一点地衰落下去,但他老人家寄希望于金刚经,他毕生所讲的核心经典,希望这支火种,能在末法时代,能在关键的时候,重新燃起佛法的希望,创造一个佛法兴盛的时代。因此佛告诉众生,一定要恭敬讲说金刚经的所在,就像对待佛塔一样,要拿香火鲜花四处供养。

▲清净罪业

佛教里有很多消业障的方法,金刚经消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佛法讲凡是都有因果,如果受他人批评、侮辱或者灾难、不如愿等,这些都是以前所造的恶业。不懂金刚经中的道理,可能怨天尤人,不仅消除不了恶业,反而会继续堕落。但如果受持读诵金刚经,懂得了般若深理,懂得了忍辱,那么别人的侮辱轻漫,恰恰就是你修行最好的对象了。这样实践下来,所得的功德会抵消之前所造的恶业,甚至能除尽烦恼 ,生清净之心,再接下来就快成佛了。

▲功德比佛祖还大

佛向须菩提回忆起在遇到然灯佛之前,就已经遇到过八百四千万亿的佛,凡是有缘的,都亲自供养过,亲近过。这样他才种下了大善根,才会被然灯佛授记。这是多么大的功德!可是因缘是不一样的,如果后来世,有发菩提心者,信解、受持、读诵、讲解金刚经,那功德不知要比佛前世供养诸佛的功德大多少倍。这并不是佛在意夸大,因为后世的能接下金刚经这支火种的人,担负的责任实在太大了,以至于佛反复称颂。

第五十一章:发心实无有法

▲无我才能通达

发了修行无上菩提的心,就应该同时立下令丛生都成佛的誓愿。诸多菩萨都有立过这样的誓,如观世音菩萨立誓说:“丛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地藏菩萨也说:“丛生度尽,方证菩提”。但菩萨度众生是离一切相的,因为菩萨已经摆脱了‘我执’,没有了私心,也没有自己和他人的分别,没有我在上,众生在下的念头,更不担心自己的生死寿限了。在菩萨的事业里众生成佛即是自己成佛,自己成佛的时候也是众生成佛的时候,两件事成了一件事,也就无所谓谁度谁的问题了,自然 也不会有众生是某某人度化的。也就是说,只有无我,才会放弃一切相的障碍,才会成为通达十方世界的菩萨。否则有了我的概念,心中就会有妄念,就不是菩萨了。

丛生发了成佛的心,所行的也应该是菩萨的路,不执著这个我,是首先应该做到的。

▲无法胜过有法

达到无我的通达境界,是没有具体的方法和途径的,所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切圣贤达到无我,都不是只有一个方法的。佛陀有十大杰出弟子,每个人在修行上都有擅长的一面,但最后都成了正果。所谓法也不过是五蕴假合的机缘,众生的妄心有差别,就需要有差别地对待,就像医学所讲的对症下药,症状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方子。如果以为拿到了一个神仙方,以为包治百病,那就是所谓的法执了。

所以,有根性的修行者,都是以无法为法,遇到声色诱惑就去持戒;遇到侮辱打骂就去忍辱;总之是见招折招、随机应变。到最后,只要能够把般若智慧任运自然,方法都是次要的。无论是修行,还是成佛,都没有固定的道路,只要大方向是对的,总会殊途同归。

第五十二章:大乘修行的主线

▲我执是妄心的根源

长久以来,多数人还是执著自我占主导,虽然有时候能够清醒地感觉到自我、肉体和生命并非实有存在,就如佛法所讲的由许多因缘聚合而成的。但多数众生都还是固执地认为自我是实有的。甚至是无条件地顺从这种意志,在现实生活中他集中体现在众生的私心和私欲。私心和私欲既能令众生产生许多错误的知见,也常常使人们的理性和本能意志之间产生分裂,也就造成了众生在评判自己和别人时经常使用不同标准。我就是对的,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产生痛苦、烦恼,达不到这个原则,就会有贪婪欲望。总之对自我的执著,是产生虚妄的根源。因此,降伏虚妄之心和首要环节就是破除我执。

小乘佛教虽然认识到了我本没有实体,只是因缘合成的现象,但不承认万法皆空,认为一切起作用的法,都是实有的,这叫做法有我空,但对法执著,是我去执著,大乘认为这也是我执,应该叫做法我执。只要有我执,妄心就难以降伏,所以,大乘佛法修行是我执法执一起破除的。

▲破除我执的途径

破除我执的途径在修行实践中。大乘修行从发心修佛开始,起心动念就不想自己,而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去感受苦乐,久而久之自己就同六度万行的大事业融为一体了。具体说来,大乘破除我执要靠六波罗蜜完美协作,布施破贪婪吝啬;持戒防止身口作恶;忍辱破瞋怒憎恨;这三者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立场和情感做了一个转换,突破了自私的壁垒;精进要求修行者长期坚持、精进不懒惰;禅定对自心活动清明洞见,防止心神散乱不专;而般若最为关键,它破除对自身知见的盲目和迷信,从而指明了学佛的正确方向。

第五十三章:佛法无实无虚

佛祖真是深谙方便之道,考校完了发心之道,又来考校如何得佛果。听到须菩提的答案,佛祖就接连用了两个如是来肯定。虽然从世俗角度看,释迦牟尼前世是被然灯佛授过记,但按照佛法所讲,释迦牟尼成佛是他累世修行的果报,是按照自己的体验探索的结果,并不是从然灯佛那里学来的。

▲无得而得

然灯佛之所以给前世的释迦牟尼授记,是因为后者当时证悟到了真理实相。如果后世有人听了这段因缘,认为释迦牟尼得了然灯佛传授的大法而成佛,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大法能够成佛,佛和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只是一个概念。如果执著于真的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那最后佛也不是真佛,无上正等正觉也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真理如来是不可能得到的,因为如来的本义,就是如如不动,没有分别的绝对状态。所以只有修行者以大智慧,大觉悟将自己融入进去,就像水滴融入大海 一样,与真理无差别地成为一体,自然也就是如来了。如果一去执著得,那就又起了我与非我的分别,就游离了真理。所以,然灯佛之所以给前世的释迦牟尼授记,是看到他正向真理走来。

▲一切法都是佛法

这里说的没有得到,是从法的本质上讲的。在本质上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当然得不到。但佛法也不是子虚乌有的存在,所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佛法也是路,两者存在 的意义也是一样的,即通住目的地。也即是说无论什么途径,只要能成佛,就是佛法。就像路的概念一样,本质上的路,不是一号国道,二号国道,也不是任何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所有能达到目的地的途径。因为,具体的路,如果遇到想象不到的灾害无法通行,那就不是路了。同理,某大法如果机缘不对,也同样不是法。所以,佛法无有真实,也没有虚妄,一切万法都是佛法,一切事物都是佛道。

佛的逻辑充满了辩证:世间所显的现象、概念都是相对存在,一旦条件改变,原本的现象概念便不存在了。

第五十四章:一切贤圣通达无我

既然佛并没有所得,同样,菩萨也不能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执著不放。在佛看来,发大乘菩萨之心者,要普度丛生,就应把我与他人,与众生视为一体,把自己与众生脱离苦难的大事业视为一体。这项大事业就是菩萨业,身在其中才叫菩萨。如果想着我如何神通,能救度众生于水火,那这个我同众生就有了高低的差别,我就成了度众生的主导者,同众生和菩萨业一下子就分开了。那也就不是菩萨了。

▲菩萨之法

菩萨运用一切追求实相真理的方法,来利益众生。但一切都是可变的,都是相互存在,都是色、受、想、行、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合成的有效途径,一旦条件变化,这些菩萨手中神奇的法,就什么也不是了。只有把法传递下去,发挥他的作用,法才能成其为法。菩萨也才是菩萨。就像得了香气四溢的玫瑰花,宝贝得不得了,可是过了不多久,就会香消花殒,但如果把这美好的事物赠送给别人,你就成了美好的使者,在人心中也一样的美好,而这种美好是不会轻易退却的。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所以菩萨之法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相的,自然更不会去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了。

菩萨应庄严佛土,这是在菩萨立誓成佛的时候就有的使命。但是庄严佛土也不应执著,既不能执著我能庄严佛土也不应执著佛土的实有存在。因为菩萨所行,即是庄严,菩萨所见即是佛土。一有执著,便起了分别心,割裂了菩萨与庄严佛土,这样非但不庄严、没有佛土,就连菩萨也不是菩萨了,菩萨发心清净,佛土才能庄严。

▲大而化之的菩萨

菩萨与众生,万物通达,与一切善法也是一体,所以佛说,无我无法才是真菩萨。菩萨通达无我,与诸法一样,会根据不同的机缘显现不同的身相和功德。也正因为通达,像观世音这样的菩萨,才会听到哪里有苦难就出现在哪里。真理也是一样,它没有具体的形象,却显现在一切条件具备的现象中。

第五十五章:佛眼悉知悉见

佛从果到因,一直都在强调,无我、无法、一切通达。忽然话锋一转,提到了佛的“五眼神通”。但佛并不是无厘头地乱讲,如果你明白五眼的含义听完佛的启发,自然就会发现上下前后的联系。

五眼,指佛的五种认知层次,也是佛所具有的一种功德,这个功德菩萨还没有得到。若菩萨具足了五眼,就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了。这里所说的眼,并不限于生物意义上的器官,而是指感应一切外部信息的能力。它综合了眼耳口鼻舌身意等功能,当然还有我们无法想象的一些能力,只是为了方便沟通起见,通通称之为五眼。

▲肉眼

指局限在肉体器官上的世俗之见。因为没有摆脱执著自我所带来的烦恼,所以肉眼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好一点的条件下,肉眼可以看四五公里远,站得高了,会看得更远些。坐车上,会看到异域的风光。活的时间长了,见到的事物就多些。借助现代科技手断,可能会同步了解地球另一边的事。总之,肉眼就是一般人所获得感观认知,往往见表不见里,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非常局限。

▲天眼

比肉眼更高一层的知见能力,能够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由前而后,较为深入地观察事物。天眼是借助定力所获得的能力,因此修习禅定,观照自心,就能够突破肉眼的限制,观察到事物的另一面。显微镜能够将微小的事物放大千万倍,天文望远镜可以让我们看清原来只有这亮点的星星,这一切虽然说与我们描述的天眼异曲同工,但是归结起来还是肉眼在看。天眼的概念应该是借助思维能力的多维观察力,或许显微镜望远镜的科学道理,同天眼才是一个范畴。

▲慧眼

佛教里的慧眼是阿罗汉的见地。慧眼,是以大智慧,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因缘、变化、结果等逻辑认知能力。它需要一定的描述、分析、推理或判断等,得出一些公理、定理、是一种理性思维。阿罗汉有慧眼,因而能够认清一切相是五蕴合成,我是一具皮囊,所以无我。但是由于对公理、定理太过依赖,却忽视了背后的真理,所以慧眼的认识仍然有障碍。比如,现代科学虽然认识到了光速、基因等知识,虽然有了相对论,但还是解决不了世界的本原,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 去等问题。

▲法眼

法眼既见人空,又见法空,是菩萨的境地。法眼,不仅能象慧眼一样,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能将这种能力无私地传递出去。菩萨为度众生,了解一切众生的根基,又通达一切善法,因此,法眼所见的是众生各种不同的机缘方便。法眼是经情感作为基础的,尤其是慈悲为怀更使法眼为有情众生的命运和精神上下求索,找出离苦得乐的康庄大道。因为菩萨功德还不圆满,所以在认识上仍然存在障碍。也因此,才有了观世音从听到悲苦入手救众生,而地藏王菩萨更偏重于在地狱打滚的差异,因此轻微障碍而道路不同。

▲佛眼

顾名思义,佛眼就是佛才有的最高见地,指唯佛才有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和能力,佛是同真理一体的,所以这个佛眼的见识也如真理所在,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并且佛眼能够融通以上四眼,将世间、非世间等一切存在的技术知识学问思想等知见融会贯通,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去观察,理解万事万物。

佛的五眼,在佛眼的统摄下,通达如一,佛才能全面地体验万事万物,既知整体,又晓微观,有看透一切的超然觉悟,也懂得世俗间的美好。关键还是通达。凡夫没有慧眼,是因为有我执的障碍;阿罗汉没有法眼是因为摆不脱法执;其实,五眼众生人人本有,但因为不能通达,就等于没有。只有佛通达无碍,五眼俱足,是觉行圆满的大觉者。

第五十六章:“心”的相对论

通达实际上还是要通达心,因为执著是心在执著,无我是清除心间的障碍。

佛说,即使有那么无量无边的恒河里的沙一样多的众生,这些众生所 有的心,佛都能清清楚楚。因为这些心再多也不是真心,真实之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如来,就是佛性。

▲一沙一世界

佛陀所在的娑婆世界虽然很大,但比起大千世界来,它只是像恒河里的一粒沙。而恒河里的一粒沙子,在现代科技分析下,其内存结构是丰富的,说不定藏有一个微观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里有无数个娑婆世界那样的世界,共数量不亚于恒河里的沙子。而每个世界里,更不乏恒河那样的河流,所以,如恒河沙数的河流已经无法计算了。但是佛陀又给这个难以计算的数字乘以了一条恒河里无数沙子的数量,更是多得难以计算。这样一种大修辞,无非是说,如来一颗心,能够通达无边无量的众生之心。另一层意思,再多的心,也逃不过如来的真心,这里面和无数是统一的。

一沙一世界的同义词是一花一世界,同样的道理也在一片叶子中,在无数的尘埃中,这就是佛家的空间概念。佛的心灵通达无碍,当然也不会被空间所限制,佛心与砂砾相通,与花蕊相通,与鸟兽相通,与山海相通,与地球相通,也与宇宙相通。佛心其实就是存在于各个层面上的真理。它是永恒的,不因时空变化而改变。从这个层面上讲,事物无论大小,都是平等的。

▲心的时态

其实这么多的心,都是虚妄之心,是修行大乘者所要降伏的。佛说得很清楚,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如果以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作为权威的时间分段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心在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实在不可得的虚妄之相。过去心已经过去了,就像儿时的那种幸福心,早已经荡然无存,现在拼命回溯的只是一片记忆,就像拍摄的影相。现在心也是什么也没有,说不清形状颜色,也不能确定 重量,要非说是一种感觉,可这种感觉每过一瞬,就是另一个样,就像河水一样在流动,如果执著于几点几分的心情,无异于刻舟求剑那样的结果。未来心,可能在你现在阅读的时候,它就已经过去了。

众生所有的心,都是相对的存在,比如一个和无数,现在和过去,只有真心如来,是如如不动的永恒,是世界的本原,是真理。无我才能通达,通达才能安住真心,这就是修行修心的真谛。

第五十七章:无得才是得

福和慧是成佛的两大资粮,前文单就福德较量反复了好几次。同样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但这里没有财施、法施的较量,而是承接前文,以因缘果报来说明怎样才能福德广大,本次福德宣说的新名词是“因缘”“有实”和“无故”。

▲因缘

事物的发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内因),外部辅助的因素叫做缘(外因)。比如小麦的收获,麦种为因,土壤肥料阳光空气为缘,最后各种因缘发生作用,就长出了麦子。福德也是一样,它的果报也需要因缘。这里因要往前面找,上文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心不可得的“无得心”或者说“清净心”就是本次的因,而此处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是缘。这个因缘既能把现在的布施追溯到前世,又能联系到未来,这种连续性提示了修持中的布施,理应不怀任何私心杂念,是自然而然的事,以这样的因缘去布施,不住任何的相,能够安住如来的真心。所得的福报当然无边无量了。

▲有实和无故

本来无得之心行布施,自然不必计较福报的多少。但是往往有修行者像计算利息一样,计算布施的收益。比如我布施了三百块,我有多少福报。佛清楚地告诉大家,如果以为福德果报是真实的,是可以计算的,那得不了多少福报,得到也会像竹篮打水一样漏掉,而反之,布施不求福报,即“无故”,只顺着因果自然而为,以清净心修行,才能有很丰富的无漏福报德。这是两种修行的境界,前者执著于布施之法,把他看成生意一样的投资,自然摸不着真理的边,后者心思清净,通达无我,已经与真理融为一体了,所以能够有大福德。

布施的时候,能够心不住相,就能安住真心,降伏妄心,你就是菩萨了。

第五十八章:求佛不如求己

▲佛的身相观

这里所说的身相是有形的释迦牟尼肉身佛。这个生于印度贵族的佛陀肉身是个美男子,本身形象就很好,再加上多年修身养性,在气质上就更加不同凡响。总之,佛具有各种理想的德性。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佛相出现之前,是不立偶像的,佛的形象一直间接地以法轮、菩提树等为象征。随着后来佛教传播的需要,以及佛教自身思想的发展,关于佛的身相问题,开始被逐步地探讨后来出现了几种关于佛身的研究,有二身说,有三身说,四身说,以及十身说,较为常见的是三身说。

▲三身说又分三种

法、报、应三身说。这是大乘佛教内最普遍的说法。法身指佛性;报身指证悟后,身体上所具有三十二相的特征,是修行的结果,也叫实色身;应身是指佛为教化众生而化现的佛身,也叫化色身。

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的三身说。自性身指法身,是其它二身的根据;受用身指享受证得法性之喜的状态,又有自身享受此法之乐的自受用身和为菩萨说法令其受此乐的他受用身之分;变化身即化身,是为教化菩萨与凡夫而化现的。这三身相当于上面的法身报身应身。

法身、应身、化身三身说。这是将法报应三身中的法、报身,视为法身,而将应身二分为应身与化生。这种情形下的应身是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化身是教化而出现的身相。

▲如来不向心外求

很多人学佛,是冲着佛完美的身相去的,对那个五蕴假合的完美身相崇拜不已,希望自己也能够修一个。其实这就是住相了。佛的本质是如来,如来是真理,真理是不会有实在的身相的。真理在哪里,真理在每个心中,本来都有,但就是因为蒙上了很大的相,显不出来了。所以,学佛不执著外物,要向内修心。色身所具有的外在神通只是因缘变化,跟如来本体是截然不同的存在,身相再完美,再有神通也不是如来。

第五十九章:不说而说的法

▲佛法无所说

佛同如来真理是一体的,佛所有的说法都不过是根据机缘而产生的一些答疑。即兴演说而已,如同前文所讲,人、地点、内容、道理就是一些机缘,如来的清净心是内因,凡是讲过的都不存在了,即使阿难一字不差地背下了,也已经不是当时的那些因缘了,何况我们今天的经书,是间接的间接,更不是佛的说法了。基于此,佛说,我从没说过。

边菩萨都不执著具体的法,何况佛呢?佛利益众生的方式是自然而为的,包括吃饭穿衣清洁打坐,都是利益众生,答疑,演讲更是如此。只不过后世的众生喜欢把有字的当做法,而不重视无字之法。法在这里只是个概念而已,并不指具体的形式。像佛经所说的,佛祖拈花,迦叶破颜一笑,也是很好的大法,它兴盛了中国的佛教。所以,法也未必是被说出来的。

▲说法与谤佛

佛祖为了表示这句观点不是开玩笑,就说要是有人说我说过法,就是诽谤如来佛。这样的语气何等严厉,也表现了佛的真心。细想一下,果然如此 。因为菩萨度众生不能有度众生之想,有了就是住相。当然佛说法也不能住说法相,那要是住了相,岂不是连菩萨也不如,更不是佛了。但更多的听众不理解这一层,往往赞美佛说法说得好,岂不知这不是赞美而是诽谤。我没有我的概念,他可能为了说法方便在讲话中运用,但他的说法完全是他所代表的如来真理同机缘结合所生,就像河水往下流,炊烟向上升一样。

佛这段解说一气呵成,不仅表示佛没有住说法相,接下来又顺势表达了佛没有住众生相的道理。同样,菩萨不住四相,佛也不会住,众生同佛也是连在一起的。只不过众生现在是未来佛,而佛曾经是未来佛。所以,佛并担心大家不生实信,因为人人都有佛性,是一样的。:

第六十章:登岸就弃船

须菩提反应很快,他往下作了更大胆的推断。既然佛没有我,不住任何相,那就无所谓得与不得了。法身佛以自见与福德为本,感得果得的无边身相,微妙法间音,现身说法,即有大菩萨为信众。这些,都因总修万善而同归无得,证无上遍正等正觉而得完成。所以须菩提仰承佛意而问道,佛得无上遍正等正觉,可是无得的吧!佛赞许他说,是的。我于无上遍正等正觉,连一些些的实性法都不可得;一切都无所得,这才证得无上遍正等正觉。这所以都无所得,这因为无上遍正等正觉,即一切法如实相的圆满现觉,无所得的妙智,契会无所得的如如,这岂有毫厘许可得的。所以在此如如正觉中,一切法是平等而无高下的。高下,指佛果与凡夫说的。平等法界,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这就名为无上遍正等正觉。在因中,或称之为众生界,众生藏,如来藏。在果位,或称之为法身,涅磐,无上遍正觉。约境名真如,实相等。约行名般若等。约果名一切种智等。无不是依此平等如虚空的空性而约义施设。有些人,因此执众生中的真我如来藏,或者指超越能所的灵知,或者指智慧德相-------三十二相等的具体而微。以为我们本来是佛,悟得转得,即是圆满菩提。这是变相的神我论,与外道心心相印,一鼻孔出气。

一切法虽同归于无得空平等性,但毕竟空中不碍一切。一切的缘起法相,有迷悟,有染净,因为性空,所以有此各种差别,如[中论]所说,所以佛又对须菩提说,无上遍正觉,虽同于一切法,本性空寂,平等平等。但一切事物的缘起都有因果。无上遍正觉,要备两大法门而圆成。一、修习施戒忍等一切善法,积集无边福德。此所修的一切善法—自利利他。以般若无我慧,通达三轮体空,无所取著。般若摄导方便,方便助成般若,庄严平等法性,圆证无上正觉。法性如空,一切众生有成佛的可能,成佛也如幻如化,都无所得。然而,不加功用,不广积资粮,不发菩提心,不修利他行,还是不会成佛的。

第六十一章:众生都有成佛的根基

从凡夫到成佛,中间千辛万苦,要经历许多阶位明明圣凡差别很大,佛却要在这里说圣凡无差别,脑子转不过来的听众恐怕又要疑惑了,但对照一下佛在前面的说法,我们会发现说圣凡有差别,是从现象的角度说的。而本次讲说圣凡无差别,则是从本质的角度讲。

▲佛不度众生

说如来有法可说,是诽谤佛。说佛当度众生,也是一样的大错误。因为如果听众们心里存在这个念头,就是以为佛祖有‘度众生’的‘我执’存在。佛祖已经证了佛果,知道众生的本质是空,知道言传身教都是因缘的产物。本来就不可得,所以实实在在没有众生可度呀!假如有个众生是我释迦牟尼佛所度的,那既是有了所度众生相,又是执著了能度的我相。还有这四样四相的执著,释迦牟尼佛就不是佛了,而成了摆不脱烦恼的一个凡夫。佛祖一直在教导做菩萨度众生一定要离相,不要有众生得度的念头,这样才能降伏妄心,在成佛的大道上阔步前进。佛祖也是这样修行成佛的,如果反过来讲成了佛还有不能离相,那一样是对佛的诽谤。

▲众生本来都是佛

之所以难懂,是因为佛祖以前没讲过这些道理。而且他不止一次地强调‘我’这个概念,说‘我是大觉悟者,你们一定要相信我说法’,但并不是表示佛祖以前有‘我执’,而是根据听众最初的接受程度所采用的随机手断,所以如来说‘我’是一段因缘假合的名相,是一个称呼的代号。最初的听众还只是凡夫,习惯于‘有我’的思维方式,所以见到佛说“我是度众生的佛”,就误以为度众生要有一个真实能度的‘我’。

在佛眼里,凡夫也只是一个代号,表示同得道圣人的差别,这是世俗中所显现的相。而在本质上,佛眼能清楚地看到所谓凡夫,同所有菩萨、佛一样,都有佛性,只是有厚重的烦恼覆盖着,所以显不出来。当有一天凡夫得到指点,马上开启发无上菩提心,修行佛道,那就不是普通的凡夫了。

第六十二章:观佛与见性

前面经文已对须菩提很肯定地说不能以身相见如来,而这里,须菩提却回答说可以借三十二相观如来。是因为须菩提被佛祖绕糊涂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前面经文说的是法身,法身无相,故须菩提回答不可以身相见如来,现在说的是佛的化身,化身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三十二相,所以,须菩提回答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但这一次须菩提没有答对。

▲转轮圣王

须菩提以为正确的答案代表了很多弟子的观点,但是佛很轻松地打破了他们的自以为是。最直接的反例就是转轮圣王。

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每一有福之人,统辖天下。轮王有四种福报:

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

二、形象庄严端正,具有三十二相;

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

四、寿命长为天下第一。

转轮圣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这种福报是因为过去修福深广所致,可惜不修出世的智慧,所以仅能够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正果。

转轮圣王虽然有三十二相,但离成佛还有十万八千里,所以若是仅仅靠着三十二相来观想如来,是行不通的。

▲见如来的四句偈

从反例入手,佛得出的结论是不能依靠形式来观想如来。佛说了一个偈子,生动地做了总结: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有三十二相之形色,有六十种美妙梵音,若认为这就是佛,那就是有执著虚相的心了,以有所得之执著心去见佛,就是行邪道,有执著心的活动就不清净,此人所见到之色,听到之声音,都是幻相,并不是见到佛。有位老居士曾经说,如果有了佛相、佛音的反应,应该立即去医院检查一下哪里出了问题。

第六十三章:佛法不断不灭

佛教众人不要偏执一端,如果认为佛是完全抽象,而否定三十二相等形式的东西,也会犯错误。若认为佛只是抽象的真理,那就错了。真理是本质,成佛之后自然具足完美的身相,也同样有无穷的效力。否定完美具足的身相,就是否定成佛的因果逻辑。

▲成佛的因果

第一、佛在未成佛时,从初发菩提心开始,他修行六波罗蜜,教化众生,修集了很多福德智慧,他成佛时,他的福德应该成就其无量无边相好庄严。若说成佛时无相好庄严,即是有因无果,果法断灭,是不合道理的。或发无上菩提心的人,若执著诸法毕竟空,不相信因果,不修行各种功德,不度化众生,而说成佛时无相好庄严,说诸法断灭,无因果,此是邪知邪见的。

第二、阿罗汉没有三十二相,他也觉悟诸法如义,他能断除烦恼,得有余涅槃,当寿尽后,他舍弃身体(身体死了),入无余涅槃;若说佛是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佛就与阿罗汉一样,入无余涅槃后,没有庄严的身相(身相断灭),也没有大悲心去度化众生(永久休息),诸法断灭(这些事均断灭了),若如此说就不对了。

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是有大悲心,他一定以种种方便广度众生,做种种功德,他自己也学习修行,去亲近十方无量诸佛(无量诸佛也有无量无边功德及庄严身相,去广度众生),自利利他,他成佛时也一定是福德庄严,智慧庄严,有万德庄严的法身,也有无量功德庄严的化身,所以,实际上这些事情是没有断灭的,因此不能说断灭相。

我们凡夫见佛,应观诸法而去见佛,使令自己清净,无取相烦恼,也符合佛法深意。若取相见如来,并非符合佛的本意,只是根据众生刚刚接触佛法时的情形,临时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也能一点一点地积累善根。等到佛法听得多了,修行进入高层次了,就不应该执著于虚相了。因此,“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深一层的说法。例如,从佛的眉毛拖地来说,这是就纯根人而说,因凡夫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利根人不应如此说。

第六十四章:菩萨修福不为已

又一次功德较量,前面经文是以善男子善女人以无量七宝布施的功德来较量,此处则是说菩萨以七宝布施,有点不同。菩萨,已进入了圣位,成为了修行大乘佛法的楷模。两个菩萨,分别以满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七宝布施,和通达一切法的功德来比较,后者功德要远胜前者。菩萨无我才能通达这一切因缘之法,而无我是需要很深的修行道行的,这一切要靠“忍”。

▲得成于忍

忍是不动的意思。佛法是讲因果的,但佛法流传世间的主要目的就是断烦恼。断烦恼是使你的内心世界和平,不论外面世界如何动荡,但内心是和平的,内心无烦恼贼的扰乱,如此即安住了。从开始学习至人圣位有成就,忍有三个层次:信忍,柔顺忍,无生法忍。菩萨未以恒河沙世界七宝布施,只是学习般若波罗蜜,令自己达到这程度,他的功德就超过前面以满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七宝布施了。如此显示,前面以满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七宝布施者,也是菩萨,但他未得忍,他完全是以有所得的执著心去做功德,所以没有这般若之忍的功德大。这是赞叹财布施没有学习般若得成于忍的功德大。

▲不要福德

即不贪著福德。得成于忍的菩萨不贪著福德,所以他的功德大。因为凡夫容易贪著福报,例如,对别人的阿谀奉承、赞美、颂扬,欣然接受,这叫受;而对别人的谩骂、侮辱、甚至不同见解很不喜欢,这叫不受。但不受本质上还是受到影响,还是受的一种。菩萨修行功德,积累福德,是安然不动的,菩萨不认为有福德可得,不执著福德是真实有的,不贪为已有,不认为这福德是我的,这就是不受福德。因为,菩萨认为一切法是种种因缘生起的。例如观世音救世,是闻声而至,一桩事之后就又投入其它事情了,并不去计较福报的多少。

第六十五章:真理无所来

何谓如来?梵语多陀阿伽度,汉译如来,也可译作如去。古代印度其它宗教也有如来这个名词,是指流转还灭,他们认为有一个‘我’,‘我’是常住不变的,所以叫做如,它是来往三界,六道轮回,来来去去。但这个我是不变的,譬如一个人从这个房子到那个房子,房子不同,但我还是不变,叫做如来。其实这和如来所讲的如来大相径庭。学佛弟子有时候也会望文生义,不了解佛所说的真正含义。

▲来、去、坐、卧

从本篇来说,‘来去’,指佛至舍卫城又回来,从在范围来讲,佛有时到王舍城,到各地来来去去,有此来去情形;‘坐’,佛有时坐在那儿说法、禅定;‘卧’《阿含经》《阿毗昙论》提及佛也有卧的时候,于天快亮时,佛为调身,先到外面经行,然后回来卧一会儿,但并非睡觉,佛很少睡觉,但也不是不睡觉。另外有一种解释:‘来’是指佛由法身变为化身而来到人间,‘去’是指佛入涅槃,‘坐’是佛在世间说法,卧是佛有时会卧。这里所呈现的来去坐卧都是世俗的相,同如来是不一样的。

▲佛没有来也没有去

佛的肉身跟普通人一样,有来有去,有坐有卧,为何说佛没有来去坐卧呢?

佛的来去坐卧都是随机的,该来的来,该去的去,没有一样的来去,,也没有一样的坐卧。以河流作比喻,前一刹那的河流,到了下一瞬间,是否仍是前一刹那的河流?到了第二刹那的时候,前一刹那的流水已逝,第二刹那的河水已非前一刹那的河水,前一刹那的水不能倒流回来。佛祖的日常作息也是如此。

所以,如来应该是没有来处的意思。如来就是真理,这里本身是恒常的,当然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如如不动。

第六十六章:微尘中见大千

▲碎为微尘

佛教的世界观其实是很有前瞻性的。不知道佛祖是如何想到世界是由微尘构成的。碎为微尘,并不是说爆炸了,而是让众人把整个世界用分析法都解成微尘颗粒。这样一种思维下,万事万物都成了微尘聚合的产物。就没有什么独立的属性了,所以各种相都能够被消解,都是不牢靠的存在。须菩提明白,这世界由很多微尘组成,但这并不是最终的分解,微尘中还有微尘,整个物质界都来自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所以微尘只不过叫微尘罢了,并不是终极形态。

当然并不是说物质世界最后其实什么也没有,是精神产生的幻觉,只是万事万物才能追溯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真理,而大家不要把眼光局限于当下。

▲合为大千

以微尘为媒介来思考,三千大千世界虽然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其实也不过是一大堆灰而已。大世界能分解成微尘颗粒,微尘也能够合成大千世界,两者在本质上是一体的。但是这个本质就无法再分解了,它既是微尘,也是大千世界,叫做一合相。‘一合相’是真理,是真实存在,是实有的。但是这个东西又不能被众生准确地把握,众人所知的,所讲的一合相,并不是真正的一合相,因为真理是无法用言语来说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微尘还是大千世界,都是五蕴假合,都不是实有。世间的人总想执著大大小小的事物,但是,时过境迁,你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大到地球宇宙,小到细胞毛孔,包括人心,都在变化。要执著无常的事物为实有,只会徒增烦恼,就像夸父逐日,只会自己把自己累死在路上。如果安住真心,冬天穿棉袄,夏天戴草帽,就会与真理同来同去,快乐无比了。

第六十七章:佛的真实意图

▲离相之相

一切法都是机缘促成,在众生心里都不能产生法相。如来是随机讲过,不能执著,但是这个也不过是五蕴合成的一段话,是几个名字而已。如果因为某法师无心用了‘我’、‘你’,‘众生’等词,就有人抓住不放,说是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反倒是后者心里有了离四相之相,成了有心的执著。

所以菩萨提问说:这个人是不理解佛所说的意思的。因为佛用语言所说的一切法,都不是那真实的事物,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概念而已。那么,佛所说的四种见解,也不是那真实的四种见解,所以才用一个名词上的四种见解来表现。不仅如来的知见应该如此理解,就是那众生的四种知见也应该如此理解。对于一切法理也应该如此理解,如此认识,如此见解,如此信奉,不应该生起任何法理的形象概念。

▲这样修法

由此总结,发菩提心想要成佛的修行者,对待一切说法,都要没有法相。应该知一切法没有法相,不能取着,见一切法没有法相,无所取着,信解一切法没有法相,无所取着。知与见,贪偏于智的信解,是因理解而成信顺与信求,即从思想而成的信仰。只有全部过程,都自然而然,安心修行,不仅不生法相,连不生法相的非法相也不会有。这才是真正的知、见、信、解。

因为人们所说的法相,如来说他就不是真正的法相,所以才叫做名词概念上的法相。当然,名词概念上的法相也不应该执著与贪婪的。

佛祖说法随说随扫,说完了离四相,并不生起离四相之相,一路走来,干干净净。

第六十八章:一切有为都无所得

既然已经破除了一切执著与障碍,那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部经书所讲说的的确是不可思议的功德。你再怎么布施,也不如奉持这部经书中的宗旨或者说是那四句偈子,并且为他人讲解说明。因为无所执著的佛法布施,所得到的福德要比有相布施得到的福德大得多得多。那么怎么为他人演说呢?那就是不执著于任何形象,像那真理一样,不受任何干扰,如如不动。

又是一个经典的四句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六个比喻

梦:梦境,现代科学认为是睡眠时大脑皮层还未完全停止活动的部分受到体内外刺激产生的幻象。

幻:是一种幻术,魔术,例如,以木石等物变出另一种东西,以毛巾变成兎子,都是障眼法。

泡:下雨滴在水上,形成泡,一下子就不见了。

影:光被遮住而形成影,这也是假的。

露: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而在草叶上结成水珠,阳光出现就不见。

电:闪电,即生即灭,也是无常。

泡露电,表示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的,不能长期存在。梦幻影表示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的,看似有,实际不实。六个比喻合起来说,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是不真实的。

修习大乘佛法,应该以这样的经验观察万事万物。观想就是修行,以上述六种经验观想,人生便如黄梁一梦,金钱,糞土一样虚伪,无论是繁华还是贫瘠,都成了过眼烟云,抓都抓不住,何必为眼前的事情想不开呢!

第六十九章:金刚法会圆满

金刚法会圆满了。当时,比丘与比丘尼,即出家弟子的男女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即在家弟子的男女二众。此即如来的四众弟子,曾从佛受皈依及应持的戒律者。此外,还有从一切世间来的天、人、阿修罗,即三善道众生,有善根见佛闻法的,也在法会中。

大家听了本经,明白菩萨发心修行的宗要与次第,感到佛法的稀有,或者有些听众当场就悟道,或者当场证了果,总之,大家都感觉到了希望,进步,所以才会个个欢喜。

欢喜,即信受佛说以及悟入深意的现象。能深刻信解,所以都能奉行佛说,自利利他,流通到将来。我们还能知道这部经,听说这部经,也即是当时佛弟子信受奉行的成果。大家既闻此法,也应生欢喜心,信受奉行,这才不负如来护念嘱咐的大悲。

佛经讲完了,随即所立起来的东西,也都随即破除了,佛祖什么都说了,却又什么都没说;大众什么都听了,却又什么都没听到。一旦不起执著了,一念之间也就可以得到佛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