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签合同时:山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正安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2:30:06
http://www.lcvlcv.com   2010-03-23 07:55:18   来源:联村村 admin 我要评论
短短两年时间,正安县茶园就新建了7万多亩。奋起直追而跻身全省重点茶区的正安县,正以沼气池为突破口,以发展差异化的白茶产业为载体,探索出一条山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之路——青山·绿水·白茶,被外界誉为“正安模式”。
“4321”:生态文明新模式
这些年来,作为一个地方财政每年收入不过七八千万元的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正安县面对财政困难和劳动力缺乏的“两难”现状,政府举力贷款,投入资金达1.4亿元,每年以1.5万口左右的速度推进,全县沼气池现近6万口,居全省县份之首。其探索的“4321”建池模式被广为推广,创造的“贷款修、养畜还、协会管”经验为业内所肯定。
这是一组前所未有的数字,这是一个超越常规的速度,这是一个普惠于民的“民心工程”!
2005年底,正安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出台了《关于农村沼气池建设的实施意见》,与“四在农家”、茶叶产业等建设同步规划,计划每年以1万到1.5万口的速度强力推进,到"十一五"期末建成8万口,使全县60%以上的农户用上清洁卫生的沼气能源,实现人居环境清洁、庭院经济高效、农业生产无公害,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增长的工作目标,走向沼气化大县。为此,这个县迅速将广大干部群众的决心和干劲,融入到建设沼气池这一扶贫攻坚的“民心工程”。
3年来的历程,正安县创造了“4321”发展模式和经验,即:一池配四改、一池带三小、一池兴两业、一池建一会。所谓“一池配四改”,就是通过沼气池建设配套实施改厕、改厨、改圈、改院,实现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一池带三小”,就是修建一个沼气池的同时,连带建一个小菜(果)园、小鱼池、小圈舍,促进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池兴两业”,就是通过沼气池建设,促进以生猪菜牛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以茶叶为主的生态农业的兴旺发展,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一池建一会”,就是通过组织引导,以连片300户至500户的规模组建一个“沼气协会”,解决农民群众对沼气池后续管护使用上的后顾之忧,实现农民对沼气池的自主管理。
与此同时,正安通过畜禽养殖量的增加和沼液沼渣的有效利用,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出现了“猪-沼-茶”、“鸡-沼-茶”、“牛-沼-茶”等生态经济模式。瑞溪镇“十里茶廊”的村民们建起沼气池并配套实施了"四改",通过“一池带三小”,不仅综合利用沼渣沼液发展茶园,还建起畜牧小区搞起养猪、养牛、养禽,户均经济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如今,漫步正安乡村农家小院,以前“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蚊蝇乱飞、畜圈乱建”等现象少了,处处绿树环绕,庭院干净清爽。
“一步跨越30年,实现农村沼气化。”正安县响亮提出的奋斗目标,正在变为现实。正安在以“四在农家”创建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实践的“一池配四改、带三小、兴两业、建一会”的“432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安模式”,去年走进了北大学堂。
“8+10”:不可复制的生态有机茶叶优势
正安县委书记韦圣福说:“新建8万口农村沼气池,培植10万亩正安生态茶,是正安最具实力的一张名片。正安县充分利用建设8万口沼气池的独特优势,走猪-沼-茶的生产模式,努力培植10万亩生态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这是正安茶产业发展中优势化和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和恶性循环的科学发展思路。
“有8万口沼气池的地方,没有10万亩茶,有10万亩茶的地方,没有8万口沼气池,二者兼合,正安模式将是不可复制的。”正安县委副书记蔡万权坦率地说,在绿色浪潮涌流的当今世界,正安县没有工业污染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再加上有一系列绿色特色优势产业,这简直是上天赋予的无价“金钵”。越是地域特色性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只要经过精心的加工和提炼以及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地域性的东西就能上升为国际性。
为打造10万亩有机茶,近年来,正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茶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从2007年起,县财政每年投资1000万元,用于发展茶产业。这一系列文件精神从政策优惠、产品开发、龙头培育、招商引资等多个方面鼓励客商、农民、在职干部职工从事茶叶开发。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茶园建设方兴未艾。
曾获"贵州省优秀茶叶加工师"称号的县绿产办干部罗明,除了在乡村指导群众发展生态绿茶,还先后在瑞溪镇燕子坝村承包了500多亩地,发展示范基地。他按照生态有机茶园标准,高规格栽种的茶园仅仅才移栽一年时间就已成园,成了正安发展生态绿茶的样板。
几年前,在老家浙江丽水有加工和销售渠道的客商叶深高来正安做松香生意,经实地考察后改行发展茶叶产业。如今,他已投资600余万元,在乐俭、中观、谢坝、和溪等乡镇租赁土地,建起了无性系良种茶树苗圃700亩。最后,他又开始忙着在和溪镇的大坎村新建茶叶加工厂了。
优惠政策不仅激励着外商前来建园建厂,也极大地引发了农民群众种茶的热情。去年以来,全县返乡民工建茶园50亩以上的就有70多户,总计面积达1万亩。曾到正安县乐俭乡检查工作的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看到当地大力发展茶园的劲头和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当即则成随同检查工作的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特此奖励乡政府10万元的工作经费。省财政厅有关领导在了解到乡里干部群众发展茶叶的劲头后,先后两次奖励该乡20万元支持发展茶产业。
正安县是省委、省政府排列的茶产业发展重点县,是中央现代农业茶产业项目县和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也是省财政列入的现代农业信用担保试点县,更是新发展茶园的代表县之一。正是在省财政厅、农业厅、发改委、扶贫办、林业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安县2008年争取到省财政现代农业(茶叶)、茶叶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和森林植被恢复、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2200万元,还通过对农口支农项目资金整合2500万元,合计资金4700万元。这些资金投放于农户新植茶园补助及配套设施建设,有力地支撑了规模的快速扩张。
据介绍,到目前,全县实有茶园9.2万亩,投产茶园2万亩,茶叶总产量1000吨,总产值4000万元。全县有规模茶场11个,加工企业11家,动工在建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加工企业4家,个体加工点20多个,涉及茶农1.8万余户7万余人。
“两年多时间,全县新建的茶园是以前二三十年茶园总量的几倍”。正安县县长宋霖说,正安将抓住发展机遇,坚定发展茶产业的信心不动摇,按既定三年规划目标实施壮大茶叶产业,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力度,多生产名特优茶,打响正安茶叶品牌,以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3+1":差异化的"正安白茶"品牌之路
青山、绿水、白茶。
正安的决策者们将正安茶产业的走向概括为:“生态+沼肥+无残留”+“白茶”=正安品牌。
2008年,正安白茶经贵州茶叶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权威机构检测,其氨基酸含量为9.1%。这一数字比原产地所产白茶,氨基酸含量要高出近3个百分点,这一含量是普通绿茶的3倍。
叶深高是在浙江省松阳县经营松脂开发的商人。2005年10月,他从浙江松阳引进白茶苗在正安县中观镇鲜光村试种成功后,正安县委、县政府再次请来了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结论显示,正安土壤环境和独特的小环境气候,不仅适应白茶的生长,并且是白茶生长的乐土。
这一消息吸引了浙江温州茶商徐金米。2008年1月,徐金米来到了正安县瑞溪镇三把车村,承包300多亩土地种植白茶,并在正安县成立了瑞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决心要把白茶做大做强。
在正安县委、县政府政策引导和浙江茶商的带动下,截至目前,正安的白茶种植已经超过1.5万亩。按照规划,到今年底,白茶的面积将发展到3万亩以上。
茶专家对正安白茶的普遍评价是:“氨基酸含量高,外形优美,香气鲜嫩,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鲜绿明亮,叶底玉白,独具特色。”今年5月,福建茶科所派专家到正安考察后感叹:“正安真是一个种茶的宝地!”、“正安白茶的白化期比原产地长20多天,品质更加独特。”当正安白茶第一批产品出来后,在市场上被一抢而空,成为品茗人和各地茶商争相购买的“香饽饽”。目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青岛、天津、成都、厦门等10余个大城市的茶商纷纷伸出“橄榄枝”,送来了2010年“正安白茶”的订单……(陈俊)
相关报道一:
连云港市猪沼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为了进一步调查了解我市生态菜(猪沼菜)发展现状,搞好高效农业规划,我们对赣榆县沙河镇颜庄村猪沼菜、东海县白塔镇前营村温室蔬菜、石榴镇大棚蔬菜、山左口乡食用菌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走大棚进温室了解有关情况,并对部分农户进行了认真调查。通过调研,对我市生态菜的发展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收获很大。
一.生态菜(猪沼菜)发展现状:
生态菜(猪沼菜)种养栽培模式其主要是依据能量循环利用原理,在温室内建猪舍和沼气池,猪舍养猪,猪粪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可增加温室内热源、增加优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蔬菜品质,逐步达到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生产标准,既净化了家园,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
建设规模和经济效益初显
颜庄村现有“猪沼菜”种养栽培模式105户,每户温室基本为:长40-50米,宽10米,去除房子、猪圈和沼气池,每个日光温室净面积约0.5-0.6亩,以实地调查的15户为标准,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1)“芹菜—辣椒”模式。A、生育期:芹菜9月初播种,10月初定植,1月初上市,2月中旬结束;辣椒10月中旬播种,2月底定植,4月初上市,8月中旬收获结束。B、施肥:芹菜鸡粪3方,195元,三元复合肥(48%)75公斤,150元,合计345元。辣椒鸡粪4方,260元,三元复合肥(48%)130公斤,260元,合计520元。C、用药:芹菜每10天用药一次,每次用代森锰锌1袋和速克灵1袋,成本10元,从播种到收获用药5次,计50元。辣椒每15天用药一次,每次用速克灵1袋和杀毒凡1袋,成本16元,从播种到收获用药5次,计240元。D、用工:芹菜从播种到收获用工40个左右,辣椒用工60个左右,合计用工100个,每工按20元计,共2000元。E、收入:每个日光温室总收入7500元,扣除各种费用3155元,每个温室年修补费用150元左右,每个日光温室纯收入4200元左右,折成亩收益8400元左右。
(2)“番茄-番茄”模式。A、生育期:第一茬番茄8月初播种,9月初定植,1月底上市,3月底结束;第二茬番茄1月初播种,2月中旬定植,51月中旬上市,7月底结束。B、施肥:每茬番茄鸡粪5方,325元,三元复合肥(45%)75公斤,157.5元,合计482.5元。C、用药:每茬番茄定植时用毒速杀400克(4元),疫速净1袋(13元),疫霉速净1袋(3元);开花时病毒必清2袋(7元),钙棚宝2袋(5元),座果膨大灵500克(8元);结果后用斑净1号1袋(10元)加斑霉必治1袋(10元),每10天用药一次,共用药3-4次,费用60-80元。D、用工:两茬番茄共用工100个左右,每工按20元计,共2000元。E、收入:每个日光温室总收入9000元,扣除各种费用3165元,每个温室年修补费用150元左右,每个日光温室纯收入5700元左右,折成亩收益11400元左右。
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猪沼菜种养栽培模式集养猪、沼气、种菜三位一体。一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建一个10立方米沼气池年可产气400~500立方米,可获得275万大卡的热量(沼气热值5000~5500大卡/立方米)。早上在棚内温度最低时点燃沼气灯、沼气炉可为棚室提供11000大卡的热量,使棚室内温度上升2~3℃,可防止冻害。该模式可以使能量循环利用,利用沼气池产生沼气,增加温室内热源,提高室温。二是改变了农村生活习惯,改善了生态环境。该模式的推广可有效减少了房前猪圈,房后草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三是改善了农产品品质。用沼液浸、拌种出芽齐、扎根快、根系发达。利用沼液浇菜和喷雾,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沼渣是改良土壤的优质肥料,连续施用沼渣,土壤颜色加深,团粒结构增多,对作物增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四是提供二氧化碳气肥。沼气是混合气体,主要成份是甲烷,占55~70%,其次是二氧化碳,占25~40%。棚室有时二氧化碳含量不足0.01%,严重影响蔬菜生长,1立方米沼气燃烧后可产生0.97立方米CO2,通过点燃沼气灯,沼气炉可使大棚内的CO2浓度达到0.1~0.13%,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与使用其它方法制取CO2气肥相比,每栋生态型温室可节约资金200多元。五是生猪饲养快。该模式圈舍温度在冬天提高了3~5℃,为猪等禽畜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仔猪增重快,每头猪平均能提前出栏1~2个月,大大降低饲喂成本。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解决了在寒冷的冬季产气技术难题。六是增收节本效果明显。一个10立方米沼气池一年可提供6吨沼渣、4吨沼液。每吨沼渣相当于70公斤碳铵、每吨沼液相当于10公斤碳铵,每年可节约460公斤肥料。沼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既减少了污染,培肥了地力,又使蔬菜早上市,可提高经济效益20%以上。该模式沼液施肥和防病,每亩大棚可节省肥药400-500元,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节省2-3罐汽,成本200元,直接和间接效益约2000元。
生态菜(猪沼菜)存在问题
1.规模偏小,标准不高。沙河镇现有猪沼菜种养栽培模式105户,面积不足200亩,规模偏小,离省厅高效农业规模化的要求差距较大。白塔前营村部分农户日光温室只有2.5米,而山东寿光日光温室达到4.2米,由于后墙加高,室内空间加大,保温效果好,适宜种植以色列FA-189、美国胜辉等希温高产品种。
2.经济效益差异大。沙河颜庄村颜景华种植的美国胜辉番茄亩产达2.5万斤,纯利润达2万元以上,大部分农户种植的普通品种效益只有1万元左右;白塔前营村部分农户种植以色列FA-189番茄,产量高的达4万斤,差的只有1万多斤,产值和效益相差较大。
3.技术服务不到位。调研中发现白塔前营村组织化程度较高,技术服务相对较好;沙河颜庄村大部分农户品种、农药、肥料都是自己随意购买,造成品种多、乱、杂,农药、肥料效果差异较大,另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由于受经费及其他原因影响服务不到位,也是造成农户产量和效益差距大的一个因素。
三.发展对策
1.总体思路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战略目标,在生态菜的发展中,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充分发挥资源、科技、市场等比较优势,通过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将生态菜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
2.发展对策
(1)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布局区域化是加快推进生态菜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工作基础。要以现有基地基础为核心,扩大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迅速形成产业积聚效应。重点向赣榆墩尚、东海白塔、桃林等优势区域建设。生产优势主要体现在:(a)接受新事物的观念;(b)种植蔬菜的土壤条件;(c)种植蔬菜的主栽品种;(d)栽培设施;(e)掌握先进栽培技术的程度等。依据上述要求,今后我市的生态菜生产要形成以沙河镇为核心,墩尚、白塔、桃林为主的区域化布局,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使生态菜的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并辐射带动全市生态菜产业的发展。
(2)种植品种优质化。种植品种优质化是加快推进生态菜高效规模化经营的前提。目前,全市种植的日光温室蔬菜品种,据不完全统计有30多个。今后市、县农业推广部门要加大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一方面以“引种为主,选育并重,强化品种适应性及配套技术研究”为方针,建立县级蔬菜新品种引繁中心;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广以色列FA-189、美国胜辉、苏粉8号等优质番茄品种,大黄芹等芹菜品种,TB484、苏椒5号博士王等辣椒品种,使品种优质化率达到95%以上。
(3)栽培规模设施化。栽培规模设施化是加快推进生态菜生产的基础。生态菜生产规模设施化栽培能够有效增强抗灾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为此我区要加快推进栽培规模设施化的步伐,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水、电、沟、渠、路、桥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省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内设立典型示范区,在品种、技术上为发展设施化栽培的农户提供服务;对发展设施化栽培的农户在土地流转上给予政策优惠,在土地租金上予以减免,在设施建设上予以资金扶持;建立工厂化育苗基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集中育苗,确保设施化栽培种苗质量;逐步示范推广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反季节栽培技术、立体栽培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等适合设施化栽培运用的优质、高效、实用新技术,,为市场常年提供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
(4)生产农艺标准化。生产农艺标准化是推进我市生态菜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核心。要大力发展生态菜安全、高产、高效生产农艺标准化生产技术,特别是示范推广育苗技术、合理群体及规范化整枝留果技术、生长期间温湿度调控技术、肥水调控技术、采收技术等。
(5)生产过程安全化。生产过程安全化是推进生态菜产业化的绿色壁垒。(a)示范推广生态菜生产安全用药技术。在生态菜生产技术中,按照无公害、绿色瓜果安全卫生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农药使用准则: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药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三证”以及禁止使用、可以合理使用和提倡使用的农药明细目录,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开展技术指导,包括农药使用时期、使用次数、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及安全间隔期的标准化操作,以保证安全用药。(b)示范推广生态菜生产安全施肥技术。在生态菜生产过程中按照无公害、绿色瓜果安全卫生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肥料使用准则:所用的复混肥、专用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必须是获得肥料登记证的产品,以及禁止使用、可以合理使用和提倡使用的肥料明细目录,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并开展技术指导,以保证安全用肥。
(6)销售形式组织化。销售形式组织化是加快推进生态菜生产规模化的重要保证。今后可以借鉴推广,也是目前操作比较成功的瓜菜销售主要有以下两种组织化形式:
——“龙头”企业型(公司+基地+农户)如连云港富裕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建基地,与特约农户签定协议,实行“七个统一”即统一良种采购、统一茬口布局、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使用品牌和绿色食品标志包装销售,严格做好全程生产、管理、监督等工作,确保品牌蔬菜的产品质量。
——中介组织带动型(行业协会+企业+基地+农民)。如东海县黄川新沭村成立的草莓合作社,依托越秀食品有限公司,健全草莓组织体系、优化草莓服务体系、严格执行草莓生产安全过程监管和标准化生产,草莓合作社在草莓生产期间组织好安全卫生标准化的生产检查,对成熟草莓做好品质和质量检验,组织经纪人在上海、南京、济南等80多个大中城市销售,形成上等草莓进超市,中等草莓进市场,下等草莓进企业,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沙河镇也推出 “蔬菜协会+批发市场+基地+农户”产销一体化模式。
(7)扶持保障优质化。扶持保障优质化是加快推进我市生态菜产业化的制度保障。一是对生态菜重点生产基地,给予规划、土地征用、项目信贷、配套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对发展规模化设施栽培的菜农进行一次性的资金补助,同时在土地流转、土地租金上给予政策优惠;三是对从事直供直销的生态菜生产基地、专业营销组织和个人发放“绿色通道”证书;四是对生态菜育苗、良繁及产业基地建设,进行协作攻关,提高研发水平和资金扶持额度;五是设立生态菜产业化生产贷款优惠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保障机制,建立发展资金,对生态菜产销中的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六是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新型投入机制。
(8)各方协调配合化。蔬菜技术指导部门应做好生态菜生产中蔬菜品种的搭配、茬口安排等工作;能源部门应抓紧做好生态菜生产中有关成本核算,沼液灌溉方式、猪圈隔离等要提出技术改进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农检部门应抓好“猪沼菜”生产土壤、水、产品质量检测,抓好“猪沼菜”示范基地的全程质量监控,抓好“猪沼菜”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品牌创建;土壤肥料部门应把“猪沼菜”示范基地等列为耕地质量监测点;畜牧兽医部门应做好“猪沼菜”生态菜生产中有关养猪技术指导工作。
(9)考核管理日常化。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生态菜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大建设力度,推进规模化发展,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使建设任务纳入各级目标考核内容,制定可行的考核激励机制,促进生态菜生产快速发展。(鲍继友 李朋忠)
相关报道二:
天津市郊县探索新农村发展道路生态循环圈让农家受益
近年来,本市农业科技人员创造性地开展了生态循环农业的试点,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农业换句话说,就是减少投入,循环利用,这对于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循环农业是个大题目,目前我们刚刚破题……
新模式:养种联作一体化农业生产
畜禽粪便发酵变肥料沼气
走进位于东丽湖的天津世纪兴种养业有限公司,鱼塘清波荡漾、猪舍红顶白墙,占地100亩的种猪场整洁素雅。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场区内两个密封的巨型大罐,足有两人高,走近一看,这个类似潜水艇式的反应罐顶部的排气孔还冒出蓝色的火苗。公司董事长邢方军笑着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投入300万元自主研发的高温厌氧粪污处理系统,有了它,公司每天产生的10吨生猪粪便就轻而易举地变成了肥料和能源,实现了养种联作一体化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2000年,25岁的邢方军带领50户农户成立世纪兴公司,虽然当时存栏生猪只有2000头,但是每天产生的粪便成了最让他头疼的事。经过一番调查,邢方军发现,在粪便无害化处理方面,本市只有极少数大型养殖场引进了国外的设备。由于当时国内设备几乎是个空白,国外设备投资又大,很多中小养殖场望而却步,畜禽粪便的污染成为继工业、生活废水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2003年,邢方军提出了自主研发粪便处理设备的想法,他认为畜禽粪便也是一种资源,利用好了就可以变废为宝。邢方军在众多质疑声中集合了公司内的科研力量,又与本市高校有关专家合作,终于在一年之后研发出高温厌氧粪污处理系统,目前该设备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邢方军指着眼前巨大的反应罐介绍,这个罐内部有若干个舱,畜禽粪便进入舱内以后,加入一种特别的厌氧菌就开始发酵,可以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三种不同的产品。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做饭、取暖、发电,目前一部分沼气就用于公司的日常运转,一年可以节省40%的能源消耗。沼液可以作为花卉、蔬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还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养分以及对养殖车间进行消毒。沼渣则是种植业中上好的有机肥料。邢方军告诉记者,目前公司1.5万头生猪每天的排泄量大约是10吨,经过发酵以后可以产生80立方米沼气、4吨沼渣、6吨沼液,产生的经济效益近万元。沼气可供给2400多农户采暖、发电,所产生的沼渣、沼液,每天则可以供应200亩至300亩农田作为肥料。
连日来,本市蓟县东施古镇嘴巴庄的尹风军正忙。在他的3亩“猪沼菜”大棚里,水果黄瓜进入了收获期,来自京、津等地的菜商纷纷上门收购,把他忙得不亦乐乎。像尹风军家这样的“猪沼菜”模式大棚在该镇已有300亩、120个,每年可促进农民增收400多万元。
“猪沼菜”是近年来本市逐渐兴起的一种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是在蔬菜大棚内建猪舍和沼气池,利用猪粪和菜叶、菜茎等为沼气池提供原料产生沼气,沼气既可以用于日常烧水做饭,在冬季还可用于大棚内照明取暖,弥补光照和温度的不足。沼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养料,促进蔬菜的生长。沼渣可作为蔬菜的肥料,沼液喷在菜叶上可灭虫,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
新方法: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 减少耕作次数
保护性耕作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为了使保护性耕作面积迅速扩大,让农民尽快从中得到实惠,武清区农机局采取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做法。他们把大良镇蒙辛庄村村民唐学兵作为典型示范户进行了保护性耕作试验。春耕时,看到满地乱七八糟的秸秆,妻子说他不会过日子;乡亲们也笑他蛮干……他顶着压力,实施整秆覆盖模式作业。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唐学兵的地比以往的传统耕作方法每亩减少作业成本26元,每亩可增产粮食23公斤。许多农民亲眼看到了这种省工、省力、省钱的种地方法,看到了土壤、庄稼、收成的前后变化,心里服了,纷纷跟他学着搞起了保护性耕作。“这技术让俺尝到了甜头,投入少了,产量也提高了。” 唐学兵难掩喜悦。
武清区是本市首批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区,自2002年至今已是第八个年头。目前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了10.7万亩。已建大王古庄镇、石各庄镇、河西务镇、河北屯镇、大良镇5 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区。每年示范面积7.41万亩,4年累计示范面积29.64万亩。
武清农机推广站站长王铁栓介绍说:“这是一项新技术,为了让农民尽快认可、接受,区农机部门积极开展培训、推广活动,几年来,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该区粮食产量得到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好处在于它能够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和打药等多道工序,减少了农机具进地次数和耕作次数,节约了燃油;采用免少耕配合深松作业,减少了机具动力消耗,增强了降水的入渗,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实现生物碳的固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农田的生态调节和节能减排作用。同时由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实现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和生产质量。
市农机局副局长胡伟介绍说,自2002年至今已先后在10个涉农区县开展了此项工程的示范推广工作,中央财政、市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逾千万元,示范推广面积达102万亩,相对传统耕作增收节支已过亿元,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思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工业生活污水循环利用变绿波
“你看,这里的水就是由生活污水转化的中水,再过些日子,这些芦苇、美人蕉就该长起来了,水底下还有鱼呢!”武清区梅厂镇周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李元瑞指着眼前一片湿地自豪地说,天津市农学院与该村联合开展的“组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项目获得了成功,从此村里的生活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不仅不污染环境,还形成了美丽的生态景观,使农村生活污水变清泉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近年来,作为本市的文明生态村,周庄村在生态建设中可谓下了不少功夫。可是,洗衣、做饭等生活污水问题依然没有办法解决,时间长了村里水沟的水都变成了黑色,特别是到了夏天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臭味,生活污水的处理成了困扰该村的一道难题。恰在此时,天津农学院机电系正在搞生活污水处理的项目,该系主任张伟玉到村里考察后,决定采取建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解决这一问题。
张伟玉介绍,处理污水的具体过程是:部分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供烧水做饭使用,沼气池溢出的沼液和其他生活污水通过另一套下水管道进入埋于地下的砾石潜流人工湿地,经滤料上微生物降解后进入综合生态塘再处理;综合生态塘里种植芦苇、莲花,这些植物可吸收利用和吸附富集污染物质,输送氧气到湿地系统,提供根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降解所需的氧,维持和加强人工湿地系统内的水力传输;放养的泥鳅和田螺等水生动物可吞食湿地中的底泥,间接消耗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综合生态塘与人工湿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植物塘、床生态系统。最初的实验阶段,项目组以该村10户村民的生活污水作为试点,每天处理量1.5吨左右,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村民的认可,目前全村近百户农户全部纳入项目范围,每天处理生活污水达到10吨以上。村民李芝元说,处理后的水水质很好,不仅可以用来浇花、养鱼,还可以浇地,大大缓解了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
位于蓟县洇溜镇的再生水灌溉示范区农户们正在为冬小麦浇水灌溉。蓟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说:“整个示范区五千多亩小麦现在已经浇灌了三千多亩,它们喝的可不是普通水,而是再生水。”示范区坐落在洇溜镇八里庄、马圈头、苏庄子、三岔口4个村。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田都是采用电机泵水的方式进行灌溉,不但效率低,而且费用高,农民光水电费每亩每年就要花费100多元。为解决这个问题,县农业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2007年,日处理量3万吨的蓟县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蓟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当时考虑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完的污水就白白流走了很可惜,如果这些水可以利用起来回灌农田,不仅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为农民节省开支。” 由于蓟县没有化工、石油、农药、医药等污染严重的企业,生活污水占污水总量的70%左右,因此,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回灌用水经检测和专家实地考察,达到了农田安全利用标准,不会对人群、生态环境、农作物产量与质量产生危害。2007年7月,蓟县农业部门与农业部、市农业局积极合作,投资50万元在洇溜镇开发再生水回灌农田项目。
他们在距离污水处理厂不远的八里庄、马圈头、苏庄子、三岔口4个村建立项目示范区,这四个村耕地面积5014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该项目通过输水管道、净化塘、提泵站、回灌渠网将再生水导入试验田进行浇灌。其中净化塘既是污水再净化的稳定塘,具有厌氧、兼氧、好氧生物塘的净化功能,可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消除寄生虫卵和病毒,同时又具有储存水量的功能,使定期连续排放的再生水供农业季节性、周期性集中灌溉成可能。经过两年时间的对比,使用再生水回灌的农田不但产量、质量不受影响,而且原示范区内耕地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需要用大功率电机进行汲水,每次灌溉亩均耗电15度,以冬小麦5次灌溉,夏玉米3次灌溉计算,全年亩耗电120度,亩均电费72元。现改用相当于地表水的再生水进行灌溉,全年亩耗电40度,亩均电费48元,节支66.7%。同时由于再生水含氮量较高,也使化肥投入量节省10%左右,5000亩示范区年节支24万元。
新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助力蔬菜生长
305万吨秸秆发酵变生物养料
连日来,武清区河北屯镇的菜农们正在接受市农业环保站专家的辅导,大力推广在蔬菜大棚中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市环保站负责人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非常适宜蔬菜生长,农民对此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在现场,天津市农业局环保站技术专家正在给菜农讲解技术特点,专家告诉菜农秸秆可采用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置结合式三种,秸秆不需要加工粉碎,整株秸秆可直接使用,主要适用于设施蔬菜、瓜果、大田果树等。贾兰英站长说,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达到加快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转化,解决作物及周边环境污染,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增加产量、质量、效益。主要表现在:成本低、易操作、资源丰富、投入产出比大,环保效应显著,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无公害。
在下伍旗菜田示范区的蔬菜长势均好于对照区;地温、室温、二氧化碳均高于对照区。菜农李桂花高兴地说,俺家的一亩大棚蔬菜用上了生物秸秆养料后番茄上市时间提前8至10天。专家介绍说,大棚蔬菜用上生物养料后作用明显: CO2浓度显著提高。示范区棚室CO2比对照区平均高1500ppm,植物饥饿程度得到有效缓解,生长加快,生育期提前。棚室地温和温度明显提高。李桂花说,即使是在严寒冬天里,俺家示范区大棚内20厘米地温比对照区高2至4度,气温高2至3度,有效地保护作物正常生长。专家介绍说,大棚温室生物防治效应初显,疫苗和菌种在转化秸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抗病孢子,对病害产生较强抑制和致死作用。目前宝坻试验点示范区还没有发现病害。宁河试验点示范区使用农药1次,对照区使用农药3次,移苗成活率高、生长快、根系发达。茎秆变得粗壮,节间缩短,叶片变大、变厚,病虫害少。宁河试验点的黄瓜示范区比对照区提前上市8天;宝坻区试验点的黄瓜示范区比对照区提前上市10天;西青试验点的苤蓝示范区比对照区提前上市了10天。武清区农业局负责人说,使用秸秆变生物养料每亩大棚可减少肥料(化肥、鸡粪等)投资1500多元,每亩可转化秸秆4000至5000公斤,农民增收2000元左右。
目前本市郊区农业生产已开始进入大产业、大生态、大农业阶段,迫切需要循环农业的理念指导生产,以便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模式,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道路还很漫长。首先是解决认识问题,只有全社会的认识都提高了,才能引起重视。二是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在采访中发现,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特别需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三是范围要扩大。专家指出生态循环农业可以延伸到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就业增收、生态保障功能,拓展发展等领域。只要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就一定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农村发展新路——富裕农民、美化环境。
相关报道三: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尔德井村的实践与经验分析
内容摘要:尔德井村把生态建设、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及农村能源建设组合成一个产前产后、投入产出相互依存转化,无废物、再利用的循环产业链取得了生态与经济共赢的良好效益。创立了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在西北风沙区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尔德井村、生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
2003年,省山川秀美办公室省水保局为了探索全省山川秀美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路子,在榆林市靖边县海则滩成立了治沙示范基地。并把与该基地相邻的红墩界镇及其尔德井村作为治沙基地首批辐射带动的镇、村。确立了发展生态型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风沙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农村示范村。靖边县抢抓机遇,充分利用省市定点支持的条件,超前谋划,高点起步,倾斜政策,加大投入,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尔德井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型新农村建设之路,完全符合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为我国西北地区风沙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极具推广意义的新路。
尔德井村创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它是运用循环经济原理和生态系统“闭路控制”原理,将生态环境建设,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以及农村能源建设组合成一个互为前提和基础,产前产后,投入产出互相依存和转化,无废物、再利用的大循环产业链环,谋求生态与经济的内循环,良循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共生双赢目标。
一、尔德井村的六个新景象
尔德井村距县城32公里,全村辖11个村小组(即自然村),257户,1247人。总土地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3100亩,人均2.5亩,林地1700亩,草地6200亩(其中水地种草2000亩),属于靖边北部典型的风沙区,自然条件恶劣,2003年前人均纯收入只有900元,是个环境卫生脏乱,民居条件破败的贫困村。经过三年的建设(至2006年) ,社会经济和生态均出现显效成效,出现6个新景象。
一是生态环境实现新变化。他们采取“大封禁,小治理”的思路,实施山、水、林、草、景、田、园、路、村、镇“十位一体”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治理面积达1000多亩,营造三北四期防护林2800亩,建成侧柏基地2000亩,栽白皮柳1万株。并对1.12万亩林地进行了全面补植和封禁治理,人工种草6200亩,使植被迅速恢复,覆盖率达到58%。
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市县在政策与资金扶持上形成合力,2003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5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项目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350万元,几年来,共打机井130眼,购置变压器35台,架高压线10公里,低压线40公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000亩,造地工程310亩,修自来水厂3处,新修硬化村组道路10公里,实施1000亩农田自动喷灌节水装置。实现了“五通”:通水,电,路,电话和有线电视。
三是生产方式实现新转变。以万丰泉小组(自然村)为试点,积极探索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17户农民每户建成一个“一池三改”沼气池,即沼气池加改厕、圈、灶。为10户农民安装了太阳能、风能并联发动机。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粮(草)—畜—沼—加工—商贸”完整的产业链。即通过发展粮食和草产业,为畜牧业创造条件;通过畜牧业转化优质牧草、作物秸秆和剩余粮食而实现鲜肉、奶、羊皮加工增值;再反哺种植业。利用牲畜粪便发展沼气,解决农村能源;沼液沼渣还田又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同时又解决人畜粪便污染环境问题。这就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它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四是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尔德井村以“草,畜,薯”作为三大产业,尤其是通过人工种草,(由原来2000亩增到2005年的6200亩),羊子存栏由2000只发展到2005年的6000只,使草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积极鼓励村民自办企业。2003年万丰泉机砖厂破土动工,83天建成,年产1200万块砖,不但解决了本村小组居民住房用砖问题。而且带动其他三个村小组于2006年联营合建年产2000万的砖厂一处。2004年尔德井村人均收入达到2100元,其中万丰泉小组农民收入达3600元。2005年万丰泉村小组,人均收入可达1万元。
五是村容村貌呈现新亮点。该村以万丰泉自然村为试点,把改善农民人居条件,整治村容村貌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作为一项“样板工程”来抓,它是让农民能看得见的,可以学习的榜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万丰泉自然村17户农民每户都兴建了一栋“欧式”别墅式双层住宅楼,每栋220平米,人均50平米(以每户4人计),后院为与主楼隔离的标准化圈舍、沼气池和青饲料储藏窖,前院是草坪花卉(2005年又有5户欧式住宅落成)。街道绿树青青,丝柳垂拂,街道的主道路面为水泥路面,通户路竟然是极具中国明清风格的青砖路——这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取用本村小组砖瓦厂生产的青砖铺成的。这样的中西合璧,生产与生活兼顾统筹的农民居住院落,由于青砖来自自己生产的厂家,以每户的股份收入和工资收入可以抵扣,所以每座楼成本也就在10万元左右,农户高兴地说,就目前的收入水平,也就是3—4年的时间可以赚回来。万丰泉自然村彻底告别了世代居住简陋土窑的历史,也彻底告别了脏、乱、差、穷的生活方式,过上了让城里普通人也难企及的现代田园加别墅式的文明生活,真正成为长城沿线风沙区一颗亮丽的明珠。这颗明珠较之高西沟,让参观者心灵更受震撼,简直目瞪口呆,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便难以置信。因为它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认为是不宜人居的大漠深处,一靠科学方式,二靠省市县政策支持,三靠群众自己积极主动苦干加巧干仅用三年时间干出来的。
六是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伴之而来的是村风的改善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村委会修建了中心小学,98%的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文化站、科技馆、卫生所、兽医站。加之“通电、通讯、通电视”后,外部现代科技文化的信息扑面而来和“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逐渐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二、尔德井村的主要经验
尔德井村是省市县共建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型新农村的典型,在其建设之初(2003年),中央还没有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明确理念。但现在看来尔德井建设的思路和模式,完全符合中央的决策,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符合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且创造了一种适应中国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型新农村的建设模式,是超前的,科学的,具有开局性,创造性的意义。因此,该典型受到省市县各方面的重视,多次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他们的建设经验和以后努力的方向,也被各级政府不断进行理论升华。这里,仅引用原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周万龙的“八个坚持”和原榆林市委周一波书记“七点值得重视”作以概括。
周万龙认为尔德井村的示范建设三年内取得如此巨大成效,是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做到了“八个坚持”: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真正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终极目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二,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发展生态新产业,转变生产新方式,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第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靠和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积极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
第四,坚持超前谋划,高点起步。——以战略眼光,超前思维,超前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不做低水平反复拆建的事。
第五,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制定了《总体规划》,8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32个项目实施方案,把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个系统工程,一张建设蓝图。
第六,坚持树立样板,狠抓典型。——抓出了万丰泉自然村这个亮点,让农民学有样子,奔有盼头,干有劲头,榜样的示范效应,比千万句说教更为有力。
第七,坚持依靠科技,提高效益。——大力开展农耕思想、种子和耕作制度的“三大革命”,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
第八,坚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县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市县主要领导和主管县长深入现场,协调领导。各级干部带领群众,真抓实干搞好这一经典工程。
周一波书记对尔德井村示范区的建设总结了“七点值得重视和今后要发扬光大”的经验。一是靠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二是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三是科学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四是加快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五是选准发展路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六是改善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七是加强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两位领导人都以精辟的哲理性语言概括了尔德井示范村的成功经验昭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基础上,依靠科学技术和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规律。
三.对榆林市的几点建议
1.于建设统万城—尔德井—古柳区旅游区的建议:在靖边县境内,有匈奴民族政权大夏王朝故都统万城遗址。尔德井村距统万城遗址不过10余公里,一个呈现的是1400年前大夏王朝的雄风犹在,一个呈现的是21世纪现代大漠人用现代生态理念和循环经济的科学手段创建的现代化新农村奇迹。一条柳丝夹道的公路连通了这历史的时空隧道的两头,形成一个对比如此显明而又浑然融为一体的大漠风光游览景区。此一景区内统万城遗址区大有历史文化遗产的文章可作,乃至可以开发成作为奴匈民族政权唯一故都史博物馆,或北部大漠电影城之类的文化产业大手笔。而尔德井村示范区的田园别墅群式的民居风情区可以作为与统万城遗址历史文化区相呼应相补充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加之与尔德井距离5公里的千年古柳区,有隽秀、雄奇、空灵、怪异、千姿百态的古柳二、三百株,更是文人墨客吟之不尽,画之不竭的永恒主题。这一兼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风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应该成为我省北部红色加绿色旅游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榆林市和靖边县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建议榆林市做景区总体规划和项目申报立项,争取省级经费支持。
2.榆林市应大力宣传和推广尔德井村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经验。在该市“以工兴农”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推动榆林北部风沙区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财政支持条件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实施项目带动、产业推动战略,建立符合风沙区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的成区连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群落。
3.应大力宣传陕北尤其是榆林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就。榆林北部地区(包括榆阳,神木,靖边,定边等北六县),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斗,尤其是自1999年退耕还林(草),封山(沙)禁牧以来,防风治沙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旅行者或考察者一路走来,远眺横亘天边的沙梁,已经染上青青的黛色,近看道旁的沙丘、沙包,被一墩墩的沙蓬,沙蒿,沙打旺,柠条等宜沙草灌紧紧抓住,昔日的满目荒沙代之以满目绿色。由旱柳和小叶杨组成的田间林带更是以小叶杨的深碧和旱柳的嫩绿交辉相映,色彩对比强烈绚丽。车行其中,人在车上,满眼晃过的是不尽绿色。虽然也还有沙丘露头,但更有林间草间的良田万顷,种植着榆林的“粮、薯、杂”特优品种。这一带的林草植被覆盖率在43—60%之间(市农、林局及县上的统计数据不尽统一)。给人的感觉是至少不低于50%。然而,陕北生态治理的成绩宣传不够,在许多东部学者的眼里(他们并不曾来过)和心里,陕北就是风沙肆虐的黄土高原和大沙漠的代名词,是华北沙尘暴的沙源。对生态环境治理持悲观态度,甚至否定态度。笔者认为陕北整体生态的改进和尔德井村新典型的出现,有力地说明了尽管整个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修复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甚至不能排除无法根治之说,但只要理念正确,尊重规律,科学运行,我们是可以顺天势,应人事,借助大自然的自我恢复之力,做我们顺应规律之事,整体遏制,局部治理。治好一处是一处,建好一村是一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个天蓝地绿水青山秀的新榆林、新陕北、新西部必定是会逐渐变成现实的。
让我们用一首改造过的信天游表达我们对尔德井,对靖边县,对榆林市的不尽敬意和良好祝愿:“唱不完的信天游,喝不醉的泸河酒,看不尽的满眼绿,吟不够的塞上柳!"
相关报道四:
遂溪县马六良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及启示
遂溪县马六良村76户423人,耕地面积780亩,鱼塘水面136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4280元,2007年全村经济总产值620万元,纯收入260万元,人均6100元,比2005年增加43 %。近几年来,马六良村被评为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广东旅游特色村、湛江市最美丽村庄,是遂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大模式之一的示范村、绿色循环生态家园。
一、循环经济的运作模式
2005年11月开始,马六良村按照湛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制定一个合理规划、发展一个特色产品、推进一批改造工程、建设一个公共村场、营造一个干净环境、种上一片成荫绿树”“六个一”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及市县固本强基工作队的帮扶下,启动生态文明村建设,群众积极投资投劳建设美好家园。在选择经济发展道路方面,结合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畜—沼—鱼、鸭、果、菜” 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马六良村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做法是:订单养猪,在猪舍旁建沼气池,利用猪屎猪尿生产沼气,输送给每家每户,群众用来煮饭、做菜、洗澡、照明等;开发鱼塘,水下养鱼,水上养鸭,沼液、沼渣、鸭粪作鱼饲料;开发订单木瓜基地、大棚蔬菜基地,利用沼液、沼渣种果种菜。这样既可解决了猪粪的污染环境问题,又可以生产沼气,作为群众生活所需的能源,还可以利用沼渣、沼液作为发展无公害种植、养殖业提供绿色的肥料、饲料,形成一个循环互动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村环境变美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来参观游玩,该村趁势在村边建起小公园,充分利用独有的资源优势,开发城郊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业,旅游正成为该村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实地考察后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新模式,值得向全省推广。
遂溪县把马六良“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明确为本县四大发展模式之一,并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在碧海银沙网站、遂溪县人民政府公众网、湛江日报、湛江晚报等网络、媒体上广为宣传,使马六良村知名度不断提高。马六良村先后评上湛江市生态文明村、湛江市特色文化村、湛江市最美村庄,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造血型”新农村的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及省领导欧广源、刘玉浦和湛江市领导徐少华、陈耀光,遂溪县委书记湛岳登县长黄光等一大批领导都到该村参观指导,张德江等领导还亲手种下了一棵美丽异木棉树以纪念。
在市县宣传和旅游部门的大力指导和宣传下,目前马六良乡村生态循环之旅成为湛江旅游的新亮点。游客可以探访农业循环生产、生态环境幽雅、乡风民俗文明的特色新农村,享受农家生活的乐趣。在元旦小黄金周、文化节等节日里,马六良村常常迎来成百上千名游客。有的到木瓜园摘果,有的在鱼塘喂鱼戏鱼、有的在观赏莲花,有的在树下打牌娱乐、有的升火烧烤打瓮、有的乘坐牛车游览,农家餐馆也是坐无虚席、热热闹闹。一进村口,就陆续看到来自省内各地及周边的车辆停放在四周,或一家大小,或三五成群,在鱼塘边,在桃花林中,在木瓜林里,鱼跃鸟鸣,花香果甜,一片欢声笑语,游客在尽情享受乡村的宁静与自然……
二、循环经济带给村民的变化
-----生产技术得到提高,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的种养能手。循环经济的发展,使马六良马六良成为一个生态养殖村、一个绿色农业种植村、一个环保文明卫生村。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目前该村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农业技术的村民共有182人。其中熟练掌握养猪技术的有23人,熟练掌握沼气生产、维护、管理技术的有2人,熟练掌握养鱼技术的有52人,熟练掌握养鸭技术的75人,熟练掌握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的有30人,为该村进一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提供了技术人才保障。
-----经济收入结构发生了转变。现在大部分村民对节约、增收账了然于胸:家家用沼气,每年节约能源费10多万元;免费利用沼气渣和沼液,136亩鱼塘、200亩无公害蔬菜以及250亩花卉、水果每年可助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2007年,最多一户收入达十万元,并开工建设一幢两层小洋楼。借助绿保公司基地建设还可解决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每位从业农民仅工资一项年可增收4000多元,公司村民取得双赢局面。
-----生活环境改善,解决了多年以来的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在2005年以前,该村村道巷道污水横流、禽畜粪便随处可见,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卫生环境极差。村民说:“人和猪、牛同住,屋里屋外整天臭烘烘的,一到下雨天路都没法走”。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过去的脏、乱、差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集体投入150多万元修建地下排污管道3000多米,建起了村级文化楼、6.2公里的硬底化村道以及水泥篮球场。生活水平、环境改善后,村民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拆平房建楼房,目前村里已有12户农民在建小洋楼。
-----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村里的老大妈说,家里有了沼气之后,照明,煮饭,洗澡全部用上了,厨房里面干干净净的,特别舒服。“晚上,一家大小看电视,煮点糖水解渴,这气就是方便。”村民的脸上写满了自豪。——清晨6点半,迎着朝阳霞光,村民梁六就起来和妻子到自家的鸭场、鸡场捡鸭蛋、鸡蛋;7点半,开始喂鸭、喂鸡;之后,就舒舒服服地躺在自家木瓜林边的网床上摇啊摇,等着游客摘木瓜、买鸡鸭、买蛋...... 这就是现在马六良部分村民休闲生活的写照。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通过与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马六良人的经济意识和思想观念大幅转变,不仅跳出固有耕作方式的束缚,大踏步走向市场经济,还懂得发挥品牌效应,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效益,村民介绍:“我们现在正在工商局登记注册‘马六良’商标,今后马六良村所有的农产品统一以‘马六良’商标主打。”
三、从马六良循环经济中得到的启示
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又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既要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立足实际,在实践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摸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从马六良村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新农村实践中,有几点启示:
----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的事业。新农村建设最可贵就是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马六良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让群众当主人、作主体、唱主角,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建设的热情。
----搞好整体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百年大计,规划先行。过去由于村级规划滞后,农村建设“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非常突出。既浪费农民的财富和资源,又打乱了农村的秩序。马六良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坚持高标准搞好整体规划,把卫生、生态、旅游、文化、特色经济有机结合,建设绿色家园,建成了一条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村。
----坚持龙头带动、可持续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经营理念等方面支持农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新农村建设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才能得到不断改善。马六良村分别与南宁正大公司、遂溪绿保公司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循环发展模式,并由此带动旅游业,经济稳步发展,近年该村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不仅自身得到改善,还带动了周边村庄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依法管理和使用农村土地,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土地的收编、整合、利用,往往是个别村庄难以推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当初,马六良同样面临这样一个问题。2005年6月,市国土局派驻马六良村的固本强基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群众宣传土地法律法规,开辟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文化长廊,把反映创建生态文明村后发生巨大变化的照片与有关土地法规条文结合起来,图文并茂,掀起了该村群众学习土地法律法规的热潮。接着发动群众大搞土地清理,近百亩灌木林地、乱搭乱建的茅坑、猪舍占地及荒地被开发成为良田,又把200多亩部分群众私占、多占的所谓“祖公地” 等收归集体所有,土地问题一朝解决,为该村重新规划、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和利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建设新农村是一场全面触及三农问题的伟大变革。要完成这项系统工程,需要人才支撑。马六良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坚持走人才强农兴农富农之路,培养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
相关报道五:
生态示范村——斜溪村
作为南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之一的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位于闽江南岸,是水口电站库区重点淹没村,同时又是延平区山水生态条件好的库区村。全村现有山地面积7786亩,林地面积6484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3.3%,辖4个自然村559户2337人,其中库区搬迁367户,移民人口1565人,耕地107亩,人均耕地0.5亩。
近年来,斜溪村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机遇,根据省、市、区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基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新的发展理念,更实的发展举措,更好的发展步伐,精心规划,扎实推进,努力营造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文明民主的现代生态示范村。斜溪村1996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小康村”,1999年获得市委、市政府授予的“自治达标村”;2005年获得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省级园林式村庄”、“园林绿色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首批省级“绿色小康村”;今年9月份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四部委评“全国绿色小康村”;斜溪村党支部先后被市委、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利用资源促生产,提高生活水平
因水口水电站建设,村里共有1320亩的耕地被淹。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村两委经过反复调查、论证,确定了“唱山水文章,谱保温新曲、奏三产凯歌,享文明硕果”的发展思路, “山、田、水、院、工贸” 做到了齐发展。
山地开发。大力实施山地综合开发,倡导三荒“(荒山、荒沟、荒坡)地造田、造村。抚育6000多亩山林;对420亩的低产茶山林进行了改造;投资了230万元,开垦耕地460亩;开发“猪(牛)-—沼—花(卉)”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的300多亩花卉、牧草基地,培植新引进苏铁、红花木、海枣等花卉绿化苗;开发桉树香料基地400多亩;在500亩的荒山上种上了果树。同时,斜溪村还大胆改革创新, 结合村民意愿,按照“分利不分山”的模式深化林改,率先完成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
大田开发。把村内的水井后、大排洋等土地开发为耕地,开发造田100多亩,牧草80多亩,玉米100多亩。
水面开发。村里采用“集体+农户”形式,发动致富能手与村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办了闽旭渔场,养鱼1300多亩,投放网箱1000多个。入股的每位农户一年就能受益5000~8000元。同时还利用村里独特的地理优势,在闽江河畔新建了2座码头,买进了3艘捞沙船,5艘客、货运输船,带动河运业的发展,使村民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庭院开发。以延旗大型养猪为龙头,积极组织村民散养母猪2000多头,菜猪2万多头,家兔500多只,鸡鸭1500多只,通过龙头的示范作用,互相传授先进的饲养技术,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营造人人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
工业发展。村里在“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有新举措。村书记带头以股份制的形式创办了村里的第一家机砖厂。在村两委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已建起了4家机砖厂,1家罐头厂,8家饲养厂,3家规模养猪场。斜溪村还先后引进森茂精细化工厂、钢化玻璃造船厂、闽江罐头厂等,总投资2000多万元。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当地村民大胆走出家门,北上京城,南下广东,西进宁夏、四川等地做保温工程,有些村民还走出国外,到欧洲、南非、西亚拓展业务。全村每年外出务工村民有500多名,其中搞保温的劳力就有150多名,每年为村里带来千万元的经济收入。目前全村有40%的劳力都有就业门路和稳定收入。
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几年来,斜溪村多方面争取资金,投资近10万元,发动群众在近10公里的村道两旁种植杜英、天竺桂等植物;投资50多万元建成新村部;投资10余万元建公厕6座;投资七万多元建成十几个垃圾池,每天安排4个保洁员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做到卫生干净每家每户;建起300多平方米的村级医疗所,改善村民医疗保健条件;投资80多万元,铺设村内7公里水泥路;投资300 万元硬化连接通往集镇中心8.2公里水泥路;投资50多万元兴建一个农民公园,4个休闲凉亭以及一个灯光球场,添置大量体育健身器材,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投资400多万元建设库周防护工程500多米,改善周边人文景观。今年市互动联动单位南平铝业有限公司投资16万元,用于路灯改造。村里通讯设施也大大改善,全村电话普及到各家各户,多数人用上了移动电话。
重视活动场所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近年来,斜溪村自筹100多万元建造了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楼。中心楼内设有“四校”(业务学校、科技学校、文化夜校、人口学校),“四榜”(英才榜、群芳榜、美德榜、为民榜),“五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视室、棋牌室、文体室)、“一厅”(歌舞厅)“一社”(闽剧社)。楼内配齐各种设备,并聘请了专人负责管理,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办班授课,为农民解惑释疑,同时利用学校开展法律、文艺、实用技术和农民道德规范等知识讲座。
重视树立身边典型,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在每年的重阳节,村里将会表彰出 “孝顺”典型,评选出“孝顺父母的好儿女”、“孝顺爷爷奶奶的好孙子(女)”、“孝顺公婆的好媳妇”等典型,以此引导村民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了村庄“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三、管理民主、和谐发展,提高整体素质
斜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是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加强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努力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学习。利用党员学习日,电教课、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方式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用先进的理论,科学的知识武装党员,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支部党员中,已有大部分成为致富能手。
监督管理。建立村务公开、村民代表议事等各项制度。村中重大事项,均由党员和村民代表参与决策,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做到集体领导、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
维护稳定。作为库区村,斜溪村存在大量不稳定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但斜溪村党支部在广泛宣传国家库区建设和各项政策的同时,及时协调库区的各类矛盾,积极维护村民的利益,帮助因库区失地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寻找生产生活出路,有效维护了库区稳定。
相关报道六:
循环经济打造绿色新农村
阳新县浮屠镇下屋村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行政村。全村6个自然湾,13个村民小组,505户人家,总人口2600人。该村坚持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建设农业规模化种养殖板块,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2006年,全村实现农业收入2138万元,工业总产值121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860元,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六大样板村之一。
做足产业发展文章
下屋村共有耕地2182亩,其中水田880亩,山场1560亩,养殖水面1600亩,农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64%。该村围绕农业做文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下屋村村支书邱道守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1600亩“稻—麦—玉—薯”粮食生产板块,600亩西瓜、200亩雷竹的经济种植板块,建成了1600亩的水产养殖板块,以及生猪养殖的畜牧养殖板块这四大农业板块经济。尤其是生猪养殖,该村近年来出现了一批种养殖大户,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3户,50头以上的10户,全村505户共有400多户养殖生猪,形成了年出栏生猪4000头的规模,成为全市闻名的养猪专业村,年产值400多万元。同时,该村还陆续开办了砖瓦厂、酿酒厂和饲料厂。今年,该村还发展种植油茶苗100万株。村集体由过去的负债经营转变为现在的年收入十几万元。不仅村集体经济日益红火,农民收入也稳步增加。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860元,较五年前增长了1000多元。
目前,该村还专门制定了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计划三年内,在原有养殖生猪的基础上,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形成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再扩大500亩的“稻—麦—玉—薯”种植规模,发展种植油茶苗500万株、雷竹200亩,不断壮大种养殖板块规模;逐步扩大酿酒厂和饲料厂产能,延长产业链条,做好当地农产品的加工和消化。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生猪养殖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而猪粪却让村民伤透脑筋,时常担忧雨天污水横流污染周边的自然环境,种植业留下的大量秸杆也难以处理。如何处理这些难题,该村发动全村兴建沼气池,将粪便、秸杆等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出沼气,为农户提供清洁、卫生、便利的新能源。
沼气池建设在下屋村很受欢迎。从2000年开始,村里就开始建设沼气池。如今,农户建设沼气池,国家还给于800—1000元的补贴,而且,每户每年可节约煤气和肥料费用近千元,因此,农民建沼气池的积极性很高。到目前为止,全村已有282户进行了“三改一建”(即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一大半农户用上了沼气,实现了能源使用的绿色化。农户在用沼气烧水、做饭、照明的同时,用沼气液渣作为有机肥料广泛使用于农业种养殖生产。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下屋人首先从改善交通条件抓起,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先后筹集资金180余万元,新建、改建通村通组水泥(柏油)路12公里,形成了较完善的村组公路网络,很好的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为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投资22万元兴建抗旱、排涝两用泵站,修建抗旱渠道2200米;为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村委会班子成员四处跑项目、争资金、建项目,新建卫生水井200口,使60%多的农户每家每户都使用上了各自的水井,今年,该村柯家湾还用上了自来水;村里还筹集资金对村级变压器进行了增容和更新,使变压器从从前的50千瓦增加到现在的240千瓦,增加了3.8倍;投资近20万元修建的村级卫生室,解决了群众的看病难题。
为了丰富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村里投资15万元建起了文化大楼,还配备了图书馆、文体室、活动室和配套设施;今年5月份还投资12万元建起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每年还组织村民开展村民运动会、文艺演出和联谊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陶冶了村民健康向上的情操。
截止目前,下屋村505户人家,98%看上了电视,90%使用上了手机,80%安装了电话,70%装上了闭路电视,各项指标名列该县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