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满载而归的成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怎样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50:53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怎样理解

    《独往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文章。在教学该文时,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向老师提问:“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为什么说是‘独往’呢?”这个问题教参书上没有解答,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个“独”字呢?

    我们首先要相信,作为著名作家写文章绝不会犯显而易见的逻辑错误。人们之所以把一篇文章中某些地方视为有毛病,是对作者没有全面了解的缘故。要恰当地理解张岱在该文中的这个“独”字,需要通过他的生平了解其背景和个性。

    张岱出生于官宦之家,明亡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隐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写于在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其间还有不遇的憾恨和对世俗的鄙薄,出自《陶庵梦忆》的《湖心亭看雪》便是此类情感的一个写照。

    处于晚明时期的张岱有其独特的个性。他在论传人中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由此可窥见张岱的个性。这与袁宏道“世人但有殊癖,终身不易,便是名士”如出一辙,以有癖,有疵,有深情,有真气,为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为有傲世刺世的锋芒,这正是晚明文人名士狂狷不羁,玩物玩世的突出表现。张岱之“癖”一方面如他在《自为墓志铭》中所说: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另一方面在自然山水,“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便是一例。他的“癖”使他具有卓尔不群的见地:“啜茶尝水,能辨渑、淄”。《西湖梦寻》是张岱的山水园林小品。王雨谦《西湖梦寻序》:张陶庵盘礴西湖四十余年,水尾山头,无处不到。湖中典故,真有世居西湖之人所不能识者,而陶庵识之独详;湖中景物,真有日在西湖而不能道者,而陶庵道之独悉。

    作者的背景和个性,让我们想到“独往湖心亭看雪”中这个“独”字背后的丰富意蕴。

    一方面,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的交往上,人的心灵上具有等级观念。唐代刘禹锡写《陋室铭》的主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把此作为衡量室屋主人品德高尚的标准之一。就是说,像主人那样的“鸿儒”是不与“白丁”交往的,如果交往了,那就显得有失身份。生活在封建社会晚明时期的文人如张岱者更是独来独往,孤傲清高,舟子是进不了作者的内心的,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尽管身旁有舟子,但他视舟子而不见,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屑与舟子为伍。在作者看来,自己带着闲情雅致去赏雪,舟子对此是不理解的,所以他说“独往”。

    另一方面,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就情感而言,是说除了我张岱以外,没有有心赏雪的人或者说没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独”是指张岱内心很孤独,而不是一个人的意思。“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暗示了作者对西湖雪景的“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独”字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是指作者孤傲清高,对西湖雪景异乎寻常的痴迷,对自己不凡的情怀情趣的自得;二是指无人理解,知音难觅的孤独、寂寞。

    以上分析也告诉我们:文章中某些字词的言外之义,除了结合上下文考虑以外,还要通过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背景和个性,进行综合思考,才能做出比较恰当而多方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