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音三太子玛丽亚: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57:31
首页 ? 九点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小组 ? 快速注册你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搜索书刊电影音乐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2007-04-15 18:43:37   来自: 左轮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 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 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 *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 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 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 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 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 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画面的形成取决于镜头的运用。电影语言的问题是如何运用镜头组织拍摄画面的问题(“摄影笔”的问题)。   1、镜头的距离   远景。远距离,大视野。介绍环境背景、渲染气氛。   全景。表现人物动作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注意力引向人物,环境空间小。   近景。主体局部,面目表情及情感变化。   特写。特定局部占整个画面,视觉冲击,强迫注意。突出与强化作用。   2、镜头的运动   推   拉   摇   移   跟   3、镜头的角度   平拍   俯拍   仰拍   4、镜头的视点   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   机位与轴线:   顶角机位、平行机位、正、反打机位。   跳轴与反跳轴。   反跳轴原则是摄影机机位设置的一条定律,为保证摄影对象在空间中的正确位置、方向的统一,使观众得到正确的空间结构顺序,需在轴线的180度之内设置摄影机角度。跳轴是指越过轴线安排机位。   5、镜头的焦距   标准镜头   短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   变焦镜头   第二节 蒙太奇   蒙太奇概念——法文“montage”,原建筑学术语,组装、装配、构成。指镜头、画面、声音有机组合的方式手段,通过连接、组合。构成时间空间的统一性、连贯性、完整性。   “电影不是拍摄成的,而是剪辑成的。是由它的素材即一段一段的胶片剪辑成的。”——普多夫金   蒙太奇是电影的思维方式,具有文法、表意、修辞意义。   一、蒙太奇的功能、作用   叙述故事——组织富有戏剧性的素材,形成完整的事件、情节。连接的手法技巧:无技巧切换;有技巧切换。   表达思想——运用画面间的隐喻、对比、象征等关系来表达思想情感、阐发意义。   创造时空、运动和节奏——自由的虚拟的时空。蒙太奇运动。画面节奏与叙事节奏。镜头组合时间长度、运动速度、幅度和强度。   二、蒙太奇的分类: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修饰蒙太奇   1、叙事蒙太奇   顺接式: A、B、C……   平行式:A123、B123、A345、B345……   交叉式:A1、B1、A2、B2……   颠倒式(或插入式):Z、A、B、C……;   或A、X、B、C、D、X、F……   2、表现蒙太奇   抒情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   思想蒙太奇   3、修饰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   类比蒙太奇   排比蒙太奇   第三节 巴赞长镜头理论   长镜头概念   安德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长镜头的美学特点:叙述的完整性、*真性;表意的丰富性;画面的开放性。   长镜头与蒙太奇的关系         第三章 电影语言(下)   ——电影的非独特元素   构图、色彩、声音   第一节 构图   一、构图及其意义   构图指影像画面的构成,画面内一切视觉元素(可见物)的安排、配置、比例关系。如人景物的位置、大小、远近、透视关系等。   构图的意义:建立兴趣中心;引导观众注意力,吸引观众视线。演绎画面内容。   构图的基本组成部分:主体、陪体、环境。      二、构图的方法和原则   1、构图的方式方法:   平衡/非平衡构图   封闭式构图/开放式构图   2、构图的原则:   叙事性原则   表意性原则   修辞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三、场面调度   1、解说   原戏剧术语,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交流表演活动所做的艺术安排、处理。引入电影创作是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如场景的设置、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以及摄影机的运动。   电影场面调度两层次:演员调度、镜头调度。   2、场面调度的作用和方法   构成银幕画面,寻求造型美。   刻划人物性格,揭示内心活动,渲染环境气氛,寄予思想哲理。   纵深场面调度;重复性场面调度;对比性场面调度;象征性场面调度。   第二节 光影和色彩   一、光影   1、光源:自然光与人工光   2、光线三元素;   ♦质量——柔光与硬光   ♦ 方向——前置光、侧光、背光、顶光、   底光   ♦强度——强光、弱光   3、照明方式   三点照明与自然光效   高调照明与低调照明   二、色彩   色彩的美学   色彩的处理配置   色彩的基调   第三节 声音   一、声音的构成:人声、音响、音乐。   ◆人声:对话、独白、旁白。   ◆音响:自然音响、机械音响、特殊音响。   ◆音乐:声乐、器乐。   二、电影音乐的特点与作用:   ◆从属;共融;简明;非连续性。从属画面,与画面平行协调、共融。分段陈述,间断出现。音符歌词较简单明了。   ◆抒发情感;参与叙事;展示时代、地域、环境;表达思想、创造节奏。   三、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声画同步(声画合一)   声画分离   声画对位   静默(无声)   第四节 电影符号学   电影的符号学性质。“肖似代码”。   强编码符号与若编码符号。   电影符号的编码形式:具象层面、抽象层面、审美层面。   结构。麦茨的八大组合段。         第四章电影艺术发展概略(上)   第一节 电影的诞生及早期探索   一、最初的实验发明   ●从诡盘、电影透视箱到活动的摄影机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早期电影的纪实风格   ●梅里爱:电影与戏剧的联姻   二、鲍特和格里菲斯的贡献   鲍特 剪辑手法的确立   格里菲斯(1875—1948) 现代电影观念的奠基者   《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格里菲斯的贡献:   将独立的镜头组成段落,形成电影特有的节奏和叙事性。   平行蒙太奇与“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叙事模式。   特写、闪回、分割画面等拍摄技巧的运用。   第二节 电影的成长与成熟时期   一、前苏联早期电影的蒙太奇学派   ⒈ “库里肖夫效应”   ⒉ 维尔多夫的“电影眼睛理论”   ⒊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   ⒋ 爱森斯坦的对比蒙太奇   蒙太奇学派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前苏联的艺术家群体,认为“蒙太奇原则是电影特性的基础”,对蒙太奇理论与实践做出过贡献。   该学派代表人物有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多夫。   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带领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室做的剪辑实验 ,将影帝莫兹尤辛毫无表情的面部特写与不同镜头组合,产生不同意义。   面部特写 一杯羹------饥渴   一具尸体----忧伤   嬉戏的小女孩----慈爱      结论:有目的地将不同镜头加以并列,可以获得新的涵义、新的艺术特质。         维尔多夫:“我是一只眼睛,一只机械的眼睛……我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协调宇宙中个别的或所有的点,由我主宰它们的立足之地。如此这般,我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观念。”   普多夫金:“分散的镜头犹如分散的词汇,必须组成句子才具有完全的意义。一部电影是一系列影像的组合,并非是仅仅自成一体的个别镜头。镜头之间必须相互建立   联系,才能实现电影叙事。在银幕上对真   实事件用特定的方式予以描述,使它有别于事件本身,这就使电影成了一门艺术。   ——《电影技术和电影表演》      二、好莱坞电影的崛起   好莱坞:电影经营的乐土   制片厂制和明星制   默片时代的喜剧片:卓别林与基顿   三十年代好莱坞的类型片:   西部片; 科幻片;歌舞片;侦探片   西部片的经典模式   最富于美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特点;植根于美国西进的历史。以广袤奇险的西部旷野为背景。写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文化殖民主义倾向。   模式化的情节和人物:铁骑劫美、英雄解困、除暴安良、打斗枪杀。智勇双全的牛仔、警长;杀人越货的盗寇草莽;妖魔化的印第安人。   西部片的发展:50年代的殖民文化心理批判,60年代后的反英雄化过程与历史文化反思。   歌舞片   舞蹈与歌唱的融合(以歌为主或以舞为主)。歌剧式的舞台空间与大型舞蹈场面。      喜剧气氛。叙事的真实性与歌舞的抒情性。      第一部歌舞片:《爵士歌王》(1927)      歌舞片的经典之作:《雨中曲》(1952)   科幻片:科学幻想与恐怖   飞动科学想象,展现世界奇观,反思现代科学,感受震惊体验。   内容构成:科学与生命伦理;史前探险与外星人挑战;超自然力威胁。   好莱坞第一部、影响最大的科幻片:《弗兰肯斯坦》(1931,环球公司)   当代美国影坛著名科幻三杰:斯坦利·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乔卢·卢卡斯。   第三节:电影的发展与创新 ——二战后的现代电影   现代电影更具有人文性,关注社会、哲学、人生。现实、历史与文化思考,较少娱乐性。   形式上的反亚里斯多德式。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或辐射式结构,变封闭式明确表意为开放式自由诠解。   影像本体显义;非逻辑组合;跳接;潜意识自由联想。   《公民凯恩》(1941):传统向现代的转折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1、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点:   ◆内容题材的真实性。取材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日常性、纪实性美学原则。两大口号:“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 。   ◆生活流的结构,反对戏剧化模式与人为编织的矛盾纠葛。   ◆实景拍摄;自然光;拒绝明星制,雇佣非职业演员。      2、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 “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7 最全面彻底贯彻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原则的影片。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50 真实客观的叙述,深刻而理性的社会批判。跟拍、固定镜头和慢移动镜头;非职业演员。   二、法国新浪潮派与左岸派   新浪潮派:1959年法国嘎纳国际电影节,若干部由法国青年导演拍摄的影片,以崭新的电影观念和表现形式令观众耳目一新。此后四五年间大约有200多位电影新人推出他们的新作 1962年《电影手册》在特刊上正式使用“新浪潮”来概括这次影响巨大的电影运动。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导演最初作为批评家集结在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麾下(故称电影手册派)。杂志主编安德烈·巴赞是著名电影理论家,也是新浪潮派的理论导师。   新浪潮派理论主张   ●强调电影的纪实本性。   ●运用长镜头与景深镜头保持时空的完整性避免蒙太奇的强制切割。   ● “作者电影”理论   ——摄影机如同作家手中的笔,书写创作者的个性。拍电影就是写作。电影是个人化的导演艺术,其真正作者是导演。电影是创作者个性的表现,是导演对生活的理解阐释。确立导演中心地位。   新浪潮派创作特点   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反映世界的荒诞性、非理性。当代都市人的处境、心态。强烈的主观性和悲观色彩。   随意性和即兴性特点。非线性叙事结构,时空表现更为灵活。以跳接、快速剪接取代化入化出、淡入淡出。   跟拍、抢拍和长镜头等拍摄手法,自然、*真、偶发的纪实风格。   代表人物:戈达尔(《筋疲力尽》1963)、特吕弗(《四百下》1959)   戈达尔的电影   “今天的艺术,那就是戈达尔;今天的电影,那就是戈达尔。”   戈达尔以存在主义哲学认识理解生活,对人物行为的动机、社会和心理因素不做任何解释,以展示生活的荒诞、无逻辑。   打破事件的因果连接,即兴自发地表现事物的真实面貌。跳接的手法。   法国左岸派电影   左岸派形成于50年代末,主要代表人物有阿仑·雷乃、玛格丽特·杜拉、罗伯·格里耶等。由于居住在塞纳河左岸,故称“左岸派”。该派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探索上比“新浪潮派”更具有实验性。      “左岸派”电影的艺术特点   “左岸派的题材围绕两个纲:一是错综交替地表现时间,一是对人的精神作用加以探索。”——克来尔·卢克佐   展现现代资本主义的异化境遇,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表现回忆、记忆、遗忘、潜意识等主题。   意识流电影。打破传统的时空观,以闪回、跳跃的结构连接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建构错综复杂的心理时空。   讲究构图与用光效果。拓展声音空间。独白、旁白、对白的魅力与音响的设计。   左岸派电影代表人物阿仑·雷乃   雷乃的电影被称为意识流电影。   时间与记忆的主题;以心理活动的非连续性取代叙事的有序性;用倒叙、闪回、跳接手法将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回忆梦境交织在一起。   代表作《广岛之恋》(1959)平行对位的时空:1958年广岛—1944年内韦尔。内视线(回忆)与外视线(现实)交叉。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雷乃的电影创新与探索   注重人的意识与精神活动的探索。时空艺术的独特处理——重建属于内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画面造型;有效利用画外音。   “我们要求观众不是从外部重建故事,而是和角色一起从内心经历它……现实永远不全是外部的,也不全是内心的,而是感觉和体察双重类型的混合。”——阿仑·雷乃   相关连接:法国二十年代的电影探索   印象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纯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   印象派电影   受印象派绘画影响,注重主观印象和感受,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以风景和背景为重要角色,追求造型美与情境氛围,视觉形象和拍摄角度新颖奇特。   代表人物:德吕克、莱比埃、冈斯等。   先锋派电影   纯电影:“让画面主宰一切”。讲究画面效果,突出造型美,通过快速组接独立的画面,表现富有节奏的运动。追求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纯粹的情绪。   达达主义电影:无主题、无情节,追求离奇怪诞的效果。   超现实主义:受精神分析学说影响,将心理欲望搬上银幕,显示梦幻和被压抑的潜意识。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现实场景与怪诞的、象征的场面相交织,表现主观世界的扭曲、混乱。   三、新浪潮派影响下的现代主义电影   (一)新德国电影   “奥伯豪森宣言”: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宣言。1962年2月28日,德国奥伯豪森市举办第八届西德电影短片节。来自慕尼黑的一批年轻导演起草宣言,要求与传统的商业电影决裂,创立德国新电影。二十余位导演在宣言上签名。   新德国电影的两次高潮: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施隆多夫、法斯宾德等。   施隆多夫与《铁皮鼓》(1979)   施隆多夫:德国新电影第二代导演。运用新浪潮派虚构与纪实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二战后的德国现实。   《铁皮鼓》新德国电影的重要代表作。独特的视角与夸张、怪诞、变形的手法。对成人世界的拒绝,暴露德国社会众生相。被称为“冲击纳粹德国要害的政治电影”。   法斯宾德的“好莱坞式德国电影”   法斯宾德(1946-1982)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将。将好莱坞的叙事技巧与深刻的历史内容、清醒的理性批判相结合,创立“好莱坞式德国电影”。   “我想拍的是这样一种德国电影,它尽管也具备好莱坞的特征,但是不象它那样虚假骗人,它们应该同时是能够对体制进行批判的电影。”   代表作:“德国女性四部曲”(《马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洛拉》、《维洛尼卡·福斯的欲望》)   (二)意大利、瑞典的现代主义电影   安东尼奥尼:   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大师。从新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打破传统叙事规则,以心理意绪或哲学观念为核心,侧重展示纷繁的意识或潜意识。   “无情节电影”:事件的非逻辑组合,空镜头的使用,松散的结构与缓慢的节奏。   代表作:爱情三部曲——《奇遇》(1960)   《夜》(1961)、《蚀》(1962)   费里尼的电影   “费里尼色彩”:自传因素,表现切身体验、叙述个人经历。   费里尼电影的美学风格:自传因素;感伤的幽默风格;幻想的超现实主义的银幕世界。   《八部半》(1963)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电影,展现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无望混乱的内心生活。打破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内心生活视觉化。   “我想叙述的是一个处于混乱中的灵魂。”   “断断续续的精神分析、杂乱无章的自我反省。”(阿克艾梅)   “银幕哲学家”—英格玛·伯格曼   瑞典现代主义电影大师,最早运用意识流等复杂的电影语言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哲理思考,开现代哲理电影先河。   孤独的主题,封闭的世界,生命价值与终极意义的关怀。“灵魂的电影。”   《第七封印》:以圣经故事隐喻世界末日的到来,对上帝的存在发出质疑。   《野草莓》:意识流电影的经典之作。自我反省、自我审判的过程。大量直接的心理画面,梦境与现实交织并行的复调结构。   美国新电影   六七十年代纽约出现的一批电影新人,主创人员是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培养的有才华的导演兼剧作家。   创作融新浪潮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制作风格为一体,含蓄叙事,关注社会政治、历史、伦理等问题,注重人际心理关系和内心矛盾。叙事与内省相结合。   代表人物:马丁·斯克塞斯、奥立弗·斯通、斯派克·李。         第五章电影艺术发展概略(下)   ——中国电影发展概况   第一节 萌芽时期的中国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经营者任庆泰主持拍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谭派京剧创始人谭鑫培主演。戏曲片形式。   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1918年商务印书馆创办“活动影戏部”。   1922年,郑正秋、张石川筹建“明星影片公司”,旧中国规模最大、出片最多、历史最长的制片机构。   中国电影萌芽时期的第一代导演:郑正秋、洪深、欧阳予倩。   早期电影的题材特点   时尚娱乐的工具,滑稽片、武打片、言情片,“鸳鸯蝴蝶派”与没落文明戏的组合。游离社会现实。   表现民主主义、人道主义追求的健康影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邪恶势力的鞭挞。《姊妹花》、《天涯歌女》等。   早期电影观念:影戏论   电影是戏剧的一种,是用摄影机照下来的戏剧。以简单的拍摄方法再现戏剧。再现戏曲艺术的载体。   以戏剧观念、戏剧程式理解电影、创作电影;情节设计与表现方式的戏剧化,如:激烈热闹的动作场景、起承转合的情节结构。固定的摄影机位、银幕画面以中景为主、缺少时空变换。      第二节成长成熟时期的电影 (30-40年代)   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成长成熟时期。电影从消遣娱乐工具变为反映生活、审视现实文化的严肃艺术。   电影主要内容题材:民族存亡的反帝反封建主题。抗日战争烽火、关注生活揭露黑暗、封建文化批判、社会人生思考。承担启蒙教化、推动社会变革使命。      电影观念的变化:   电影不是戏剧的改装,也不是戏剧的延长,必须摆脱戏剧,走自己的路。   洪深:“电影本是给人看的,故事的叙述,应当是许多幅连缀的好看的画面。一件事的意义,一个人的人事情绪,都得用醒目有趣的行动明显地表达出来,无需再有语言的解释……”   郑君里:我们说过蒙太奇是从画面间的编接着手。组成电影的全部构成;从全部构成的概念着眼,去整理安排各个画面。前者通过编接创造影象;后者是通过影象构成编接。      主要电影事件及运动   左翼电影运动:1931年,“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除演出外加盟电影公司活动,提出电影要面向工农大众。1932年中共领导下的地下电影小组成立,夏衍为组长。翻译介绍苏联电影理论,输送文艺骨干进入电影界,在报纸上开辟电影评论专栏。推动了中国电影的成熟发展。   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马路天使》、《夜半歌声》、《十字街头》《新女性》、《渔光曲》等。   抗战及战后的现实主义电影   国统区“中制”“中电”官办电影制片厂。   解放区“延安电影团”。   抗战胜利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高峰期。涌现大批体现时代精神、批判否定功能极强的作品。《万家灯火》、《丽人行》《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   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   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二代导演:沈西苓、郑君里、史东山、袁牧之、沈浮。      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艺术成就   现实主义创作追求,以艺术的真实展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弊端。   银幕形象丰富典型。   艺术观念的自觉,电影语言的丰富。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烘托、渲染、音乐的有机构成。连续叠化、俯仰镜头、段落长镜头等。   细节与人物心理刻划。      相关连接   1、软电影(软性电影)   与左翼电影相对立的理论派别。主张艺术至上,反对在电影中塞进“革命、奋斗”生硬的意识形态说教。批评左翼电影重内容轻形式、阶级斗争化。以对民族、社会有利与否为标准。代表人物:刘呐鸥、黄嘉谟、穆时英等。   2、 孤岛电影运动   37年到41年上海处于孤岛时期,在租界当局管辖下,电影业复苏,出产大量神怪武侠片、古装片、时装片。孤岛时期最优秀的电影剧作《乱世风光》。      第三节 新中国电影   一、建国到文革前十七年电影   1、国营电影制片基地与私营电影业改造。   1949年7月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在北平成立。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 摄制完成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三家国营电影制片厂:东北、北京、上海。国产影片占领国内市场。1951年3月“国营电影厂新片展览月”。   1956年,北京电影学院成立。   1958年,北京电影资料馆建立。   2、电影与政治   1951年电影《武训传》批判与文艺整风运动。文艺批评的主观武断、简单粗暴。   1956年调整文艺政策,“双百”方针,建国后电影创作的第二次高潮。   1957年反右斗争,电影创作陷入低谷。   1958年大跃进、“拔白旗”,思想的禁锢。   建国十周年国庆献礼片。“难忘的1959年。”   60年-61年反右倾扩大化。电影生产的徘徊。   1962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周恩来“尊重艺术民主和艺术创作规律”的讲话。电影创作的第四次高潮。      3第四次创作高潮与第三代导演   六十年代(62-65年)新中国电影创作的第四次高潮。出现题材、样式多样化、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点的作品。   题材广泛。记录历史风云;歌颂新民主主义革命英雄;歌颂新生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艺术上的民族性。从古典诗歌、戏曲、小说、绘画中吸取营养,讲求情节的完整性,叙事简单明了,含蓄平淡,注重意境和气氛的烘托。   第四次高潮的主要作品   1960年《刘三姐》《红旗谱》《革命家庭》   1961年《暴风骤雨》《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枯木逢春》   1962年《甲午风云》《停战以后》《李双双》   1963年《早春二月》《小兵张嘎》《红日》《冰山上的来客》   1964年:《英雄儿女》《兵临城下》《阿诗玛》。   1965年《舞台姐妹》《烈火中永生》   《早春二月》   ◆ 五四运动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处境、彷徨。   情节线:萧涧秋拯救文嫂的努力和与陶岚的爱情;萧涧秋与小镇的落后保守势力的矛盾。   ◆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散文诗式的风格。叙事的流畅简洁。抒情性,明丽、感伤、细腻。有效控制人物的语言台词,用镜头与画面讲话。   第三代导演   北影:成荫、崔嵬、凌子凤、谢铁骊、水华。   上影:郑君里、谢晋、白沉、鲁韧   八一:严寄州、王苹   长影:王炎、王家乙、沙蒙。                     关于电影类型的一些介绍和概括   实验电影               实验电影(experimental film)从三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发展起来的非商业性电影,这种电影主要是用l 6毫米腔片拍摄的短片,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就其艺术实质而言,是有声电影时代的先锋派电影。      从二十年代来至四十年代中期是实验电影的萌芽时期.只有很少几部,如照相师雷尔夫·斯戴纳的抽象主义风格的《H z0》(1929)和《机械的原理》(1930),斯拉夫柯·沃尔卡皮其的《第94l 3号…一好菜坞无声配角的生与死》(1928)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验电影有了新的发展。虽然中心仍在美国,但在英国、法国.意火利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展开了拍摄实验电影的活动。这是因为:1.质量高、价格便宜的16毫米胶片和轻便有声电影摄影机的问世给业余性质的个人制作活动提供了技术条件;2.一些欧洲先锋派电影人士如汉斯·里希在知识界开始发生影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推动F,一系列欧洲先锋派影片,包括让·谷克多的影片,在美国上映,引起了往意和兴趣;3.由玛耶-德连首创的自己制作自己发行和放映的新方式,解决了实验影片的出路问题。      从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末期,美国实验电影主要代表人物是玛耶-德连、肯尼斯·安格尔、格里戈里-马可波罗斯、寇蒂斯哈灵顿、啥里·斯密士、惠特尼兄弟和弗兰克·新图法契。这些人分属实验电影的两翼: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德连的《白日的罗网》(i9431、《在地球上》(1944)、《电影摄影机的舞蹈习作》(1945)、安格尔的《焰火》(1 945)、马可渡罗斯的《心灵》(1948)、喻灵顿的《探求的片断》(I 946)等,都是沉湎于梦境和幻想,具有浓烈的弗洛伊德邑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斯密士则受费辛格尔的影响,拍摄了若干部手绘的抽象图形影片,惠特尼兄弟在1943至1945年问也在《五次电影练习》中对抽象图形进行了种种实验。在旧金山活动的斯图法契则组织了 一系列"电影中的艺术"放映会,自己拍摄〈索萨里托〉(1948)等影片,试图把诗和电影在抽象主义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美国新电影和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地下电影,是美国实验电影的延续和发展。六十年代中期地下电影运动蔓延到西欧之后,人们便绝少使用"实验也影"一词,而代之以"地下电影"了。         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业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阿杜-基洛的《电影申的超现实主义》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典型论著。      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人士发现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对列技巧使它成为超现实主义最理想的表现手段。这一观点始终流行在反传统的影片制作者中间,并被不断付诸实践。      通常认为,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但更受到重视的则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前者是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r后者则是对性欲和爱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义的分析。西方的电影研究家们一致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布努埃尔转而拍摄故事片后仍不时在他的作品中隐现·在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中,超现宴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玛耶-德连和肯尼斯-安格尔·在故事片领域里,西方电影研究家倾向于把对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为等的描写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表现。因此,象希区柯克的一系列影片:《爱德华大夫》(1945)、《眩晕》 f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变态者》(1962)和《群鸟》 f1963),马克斯三兄弟的狂乱喜剧片,以及塞缪尔-富勒、约瑟夫-冯.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阐明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影响的典型例证。            室内剧电影与街道电影               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kammer spiel film)二十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 "室内剧"原来是德国戏剧导演马克斯·菜园哈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专指一种供小型剧场演出的,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舞台剧。奥地利电影编剧卡尔.梅育把这一概念搬用到电影中来,创立了室内剧电影。梅育于1919年写了《卡里加里博士》的剧本,成为表现主义电影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但一年后,梅育便开始脱离表现主义的轨道,于1921年写出《后楼梯》,由保罗.莱尼导演,成了第一部"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抛弃了表现主义电影惯用的鬼怪和疯子的主题,而以社会上的小人物如铁路工人、店员和女仆为对象,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它恪守古典悲剧的三一律,布景简单(主要是内景),人物数目很少,一般无名无姓,只以其职业为特征。它非常注意对人物的心理刻划,镜头常常良时间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上。由于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时间空间变化很小,所以它一方面要求演员的演技严肃平实,避免夸张,另方面尽量少用字幕,力求通过可见形象来传达戏剧性内容。但囿于无声电影的技术局限性,也造成人物性格过于简单,镜头过于冗眭和重复,甚至出现使观众无法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等缺点。      室内剧电影的代表作品除了由梅育编剧的一系列影片如《铁道》(1921)、《除夕之夜》(192 3)、《最卑*的人》(1924)以外,还有保罗-津纳尔的《恩欲》(1924)等影片。这种电影在引导一部分德国电影导演走上写实道路方面超了很大作用(参见"街道电影")。在国外,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马赛尔·卡尔内为代表的一些法国电影导演的电影形式上。         街道电影      街道电影(st reet film)室内剧电影影响下出现的一蝗街道为主要动作背景的德国影。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从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创造这个词。代表作品有卡尔-格纳的《街道》(1923),派伯斯特的《没有欢乐的街》(1925)和布鲁诺·拉恩的《街头惨剧》。(i927)等。这些影片表现了社会的现实,以一种直接的、不尚虚饰的和客观的风格,简练的演技和力求真实的布景,来反映德国下层平民的日常生活。这类影片摒除了表现主义的疯狂幻想,打破了室内剧的狭小世界,反映了德国电影在无声电影末期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努力.但随着纳粹势力的兴起和由纳粹党人控制的垄断性的乌发电影公司的成立,这种努力旋即天折。      电影手册》派      《电影手册》派 又称《电影手册》集团。是从1955年开始聚集在以安德烈一巴赞为首的《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周围的一批青年影评人,他们后来从影评工作过渡到拍片,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c内主将。      《电影手册》杂志创办于1951年,由安德烈巴赞、罗·杜卡和雅克杜尼奥尔一瓦尔克洛兹任主编,其中巴赞的美学思想对杂志的面貌起着主导的影响。 1955年起,一批赞同巴赞的理论观点的青年开始以《电影手册》为理论阵地,运用"作者论"方法,树立起新的评价标准。他们中的主要人物是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罗尔、杜马契和谢勒尔等。从1958年起,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和夏布罗尔相继拍出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对法国电影中的"新浪潮"起了形成作用,这批人从此被称为《电影手册》派。 "新浪潮"在[96t年趋于衰落后,这批人发生了分化,特吕弗和夏布罗尔成为受欢迎的商业电影导演,但他们的影片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里维特转向实验电影。戈达尔的道路则更为复杂多变,在1968年前,他的影片具有愈来愈浓重的现代派色彩i宣扬存在主义的反道德观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思想,在形式上则肆意破坏传统的电影语法。从1968年开始,他突然转向极左,拍摄了一系列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短片,反对资本主义,鼓吹暴力革命。1971年他因车祸受伤,停止拍片。七十年代末,他又开始拍摄故事片,宣称"不再过问政治"。      "左岸派"(Left Bank Group)五十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赛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一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和亨利·科尔皮等。但。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互相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他们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电影创作较久的导演,如雷乃、瓦尔达和科尔皮;另一类是以搞文学创作为主的,如马尔凯、杜拉和罗布一格里叶。由于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问世的,如莒乃的《广岛之恋》(i959)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两片均由杜拉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由罗布一格里叶缔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I 961)等,加之他们的影片也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法;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为"新浪潮"电影。      实际上,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   1."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   2.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   3.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   4.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一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意即由文学作家拍摄的电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外,稍后还有雷乃的《姆里也尔》(1963)和《战争结束了》(1967),罗布一格里的《不朽的女人》(1963)、《横跨欧洲快车》(1966)、《伊甸园和以后》(1970)和瓦尔达的《走卒们》(1967)等。      "左岸派"电影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约克·罗齐埃的《再见,菲律宾》(1962)使用了即兴的对白、轻便摄影机和暗藏的麦克风,显示了真实电影的印记。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摄风格和社会性内容上也明显地表现出真实电影的影响。戈达尔在他的许多影片里进行主观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实电影的方法。   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的一个以直接纪录手法为基本特征的电影创作流派。包括法国的真实电影运动和美国的直接电影运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让·卢什、法朗索瓦·莱兴巴赫、马利奥-吕斯渡利、美国的戴维·梅斯尔斯和阿尔倍特·梅斯尔斯兄弟、理查德·利科兜相唐·阿伦·彭尼贝壳等。      真实电影的倡导者自称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苏联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和实践。维尔托夫在二十年代拍摄了一系列由生活即景组成的新闻片,后来又把这些即景式影片剪辑成有一定结构的长片,他把这种影片称为"电影真理报",、而真实电影实际上就是这一饿文词忙的法译。真实电影作品和电影真理报在艺术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所表现的事件更完整、更单一,因而更具有故事片的特质。   真实电影作为一种制片方式具有下列特点:   1.直接拍摄真实生活,排斥虚构;   2.不要事先编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   3.影片的摄制组只由三人组成,即导演、摄影师和录音师,由导演亲自剪辑底片。      在这一电影流派内部,法国的真实电影和美国的直接电影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电影导演的作用:法国人主张导演可以介入拍摄过程。例如卢什在拍摄《夏日纪事》(1961)时,为了给观众一种导演绝非旁观者的印象,插入了由他自己进行的对片中人物的一系列访问和争论场碰。美国人则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例如利科克拍摄《大卫》(1962)时,自始至终只是按照事件的自然进程,不加干预地拍下一个年轻吸毒犯在戒毒中心成功地弃旧图新的故辜。      真实电影的拍摄方法要求导演能准确地发现事件和预见其戏剧性过程,要求摄制组动作敏捷.当机立断,这种方法必然给影片的题材造成很大的限制,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作品为数很少。真实电影作为一个流派的更大意义在于它为一般的故事片创作提供了一个保证最大限度的真实性的拍摄方法,在这一点上,其影响是深远的。例如约克·罗齐嫔的《再见,菲律宾》(1962)使用了即兴的对白、轻便摄影机和暗藏的麦克风,显示了真实电影的印记。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摄风格和社会性内容上电明显地表现出真实电影的影响。戈达尔在他的许多影片里进行主观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实电影的方法。   法国影评家尼诺-法兰克在1946年因受黑色小说一词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用语。主要指好菜坞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拍摄的以城市中的昏暗街巷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世界的影片。黑色影片不是一种独立的影片类型。它是同许多传统的影片类型,如强盗片、西部片、喜剧片等交织在一起的。虽然它的题材是以犯罪活动为主.但并非所有的犯罪题材的影片都可以归为黑色影片。      它具有以下特征:   1.黑夜的场面特别多,无论是内景或外景,总给人以阴森可怖、前途莫测。由危机感;   2.采用德国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以古怪的深影和阴沉的影调来造成一个梦魇世界的幻觉;   3.主人公往往是道德上具有双重人格、对周围世界充满敌意、失望孤独、最后在死亡中找到归宿的叛逆人物;   4.惯常采用倒叙法或第一人称叙述法作为描写心理的手段。因此,黑色影片可以说是美国的暴力题材、德国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和法国存在主义思想的结合体。      黑色影片在四十年代进入兴旺时期,五十年代中期,观众渐少,好莱坞转向新的风格、题材和技术,黑色影片便逐渐消失。代表作品有:约翰·休斯顿的《马耳他之鹰》(1941),比利·怀尔德的《火车谋杀案》(1943),霍华德·霍克斯的《沉睡》(1946),戴·加涅特的《荡妇怨》(1946),奥逊·威尔斯的《陌生人》(1946)和《上海来的女人》(1949),奥托·普菜明格的《劳拉》(1944)、《沦落天使》(1948)和《人行道终点处》(1950),罗伯特·西奥德马克的《鬼夫人》(1944)、《杀人者》(1946)和《城市的哭声》(1948)等。      黑色电影   黑色影片有时也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些调子低沉、逃避现实的法国影片,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不愿意维希政府的政治要求,故意避免接触现实生活。此外,战后一代的法国导演曾一度对好菜坞的黑色影片发生强烈兴趣,例如让一比埃尔·梅尔维尔在六十年代力图恢复黑色影片的艺术声誉,拍摄了一系列具有黑色影片基本特征的影片,如《痛苦》(1962)、《第二次呼吸》(1966)和《日本武士》(1967)等.   自由电影   自由电影(free clllerna)英国国家资料影院于1956至l959年放映的六套实验性影片的总称,同时又是以这一系列实验性影片为代表作的一次电影运动的名称。1956年开始,英国电影学会的实验基金会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共同资助一批有志于"复兴英国电影艺术"的青年拍摄了一批短片,并陆续在英国国家资料影院公映。在上映影片的司时,这些青年导演联合发表了一些声明,宣布他们的创作目的是向社会上和电影界内部的保守观念挑战。他们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要求重视日常生活题材和创作中的个性表现.他们强烈希望摆脱电影制片业的商业桎梏,取得创作自由。      在自由电影的名义下拍摄的影片都是以表现真人真事为内容的,但是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们忌讳用纪录性一词来描写他们的影片,因为他们认为,由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曾倡导用纪录电影来为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的利益服务,纪录性一词已含有粉饰和美化现实的涵义。这一运动的倡导人林赛·安德逊甚至宣称,纪录手法将妨碍电影杰作的产生。这些青年导演虽然对电影制片业持敌视态度,但并不反对同职业电影工作者进行合作。象瓦尔特·拉萨里和约翰弗莱彻等著名电影摄影师都曾为他们拍摄影片。自由电影运动同当时出现在英国文学界和戏剧界的反对保守观念的潮流也有密切联系,例如以反保守著称的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就同自由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在影片创作上有过密切合作。      自由电影运动于1959年宣告终结。是年3月,安德逊、卡洛·赖兹、拉萨里和弗菜彻等联名发表一项声明,宣布"自由电影已经死亡,自由电影万岁!"导致这一运动迅速纥夭折的愿因是经济上难以维持。      在这一运动存在的几年里,拍出过如下一些足以反映它的艺术主张的影片:托尼理查逊和赖兹联台导演的《妈妈不管应》(1955),安德逊的《每天除了圣诞节》(1957)和赖兹的《我们是兰倍斯区的小伙子》(1959)等。      自由电影运动结束后,安德逊、赖兹和理查逊等人陆续进八了英国商业电影制片机构,成为拍摄故事片的著名导演。他们在运动结束后以及六十年代初拍摄的一些影片,如理查逊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的滋味》(1961)和《长跑者的孤独》(1962),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逊的《这种体育生活》(1963)等,由于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自由电影运动的反叛精神,通常也被视为这一运动的产物。      地下电影:   地下电影(underground film)五十年代末出现在美国的一个秘密放映个人制作的实验1生影片的运动。不久后,这个词就被用来指称美国和西欧的一切实验电影。      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美国纽约市警察局多次对一个专门放映实验电影的电影资料馆进行干预,因为那里映出内容淫秽,放肆地描写性爱、同性恋、易装癖、色情舞会和颓虚生活方式等违禁题材的短片。有一次还逮捕了这种放映会的组者. "美国新电影集团"的首领约·梅卡斯。由此,这类实验影片的制作和放映活动便愈来愈转人地下,因而得名。      地下电影运动的初期代表人物是杰克·新密士(《燃烧的生*物》,1963,等)和安第·瓦霍尔(《吻》,1963,等).在他们的影片里,引人注目的是赤裸裸的性描写和毫不掩饰的虚无主义思想,而不是表现技巧上的创新。诚如约纳斯-梅卡斯在1967年发表的《我们在哪里--地下?--"美国新电影"》一文中宣称: "我们对自己说:我们不知道什么是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电影。因此我们要完全开放。我们将朝任何方向行动……我们就是一切事物的准则。"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愈来愈多的具有不同创作倾向的实验电影导演加入了地下电影的行列,并明确提出要使电影成为一种现代派的艺术,尽管这些个人影片制作者风格迥异,竞相标新立异,但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无例外地使用18毫米胶片,以此作为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个标志:是在题材上继续趋向于性的表现和鼓吹反传统道德观念.如美国影评家帕克·泰勒所指出的: "地下电影的历史是从这样一个论断开始的:电影摄影机的最重要的、不应该被遗忘的功能着之一,就是要深入到那些成为禁忌的领域中去,这些领域对于照相性的再现说来过于隐私,过于令人震惊,过于不合乎道德规范。"(《地下电影批评史》,纽约,1969)      地下缬霸硕诓康某质抵饕迩阆虻拇砣宋锸强夏崴?安格尔。他拍过无数短片,但均未公开放映,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较长作品的片断或第一次放映后被人偷去发行的短片.安格尔沉湎于狂乱的性欲世界和神秘的幻觉,他的《快乐圆顸屋落成典礼》 1958)、《天蝎座升起》(1964)和《普通车》(1965)都充满了同性之间的性爱场而和光怪陆离的魔法或宗教仪式,多种人物和动物、画面和音乐的古怪结合,包含着难以索解的神秘隐喻。      地下电影运动也促使抽象电影再度复兴:勃拉卡其创造了"断念片",用镜头片断的连接、多层叠印的画面来构成纯抽象的影片,如《狗星人》(1959一1964);埃姆施维勒用舞蹈动作来构成抽象图形,如《图腾》(1 962一1963);罗伯特·勃里尔则继续二十年代先锋派电影的实验,把抽象画直接画在胶片上,如《呼吸》(1963)。      六十年代抽象电影有两个新的"品种",即"拼接影片"和"结构主义影片","拼接影片"是用剪自许多别的影片里的镜头拼接成自己的作品,勃鲁斯·康纳尔和罗伯特·奈尔逊是这种影片的制作能手。康纳尔的《一部影片》(1958)把许多影片里的惊险镜头拼接在一起,奈尔逊的《黑人母亲寨古巴的自白》(1964-1965)把好菜坞影片中的暴力镜头和电视广告片中的含义理秽的画面胡乱拼接存一起,作为对牟利影片的一个讽刺。帕特·奥尼尔和斯各特·巴菜特的"拼接影片"则把剪来的镜头在光学印片机上或磁性录象机前重新处理,按制作者的主观意图改变原来的影像和色彩,例如更尼尔的《跑得好》(1969-1970)和巴莱特的《69年的月亮》(1969)。      "结构主义影片"的特点是向观众暴露电影胶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学过程并创造新的时空观念.这个词的创造者、《电影文化》杂志的影评家亚当斯·西特尼认为, "结构主义影片"的先驱者是勃拉卡其和瓦霍尔,而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斯诺。斯诺的《波长》(1967)是一个长达45分钟的单镜头,在一个约2.5米长的房间里无休止地变焦。托尼·康拉德的《影片》(1966),乔治一兰道夫的《出现字迹、齿孔和污点等等的影片》(1966),均属此类。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地下电影运动也出现在西欧各国,特别是西德、意大利、荷兰和英国。西欧地下电影的主要倾向是拍摄结构主义的抽象影片,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马尔科姆·勒·格里斯和彼得·吉达尔,西德的成尔纳·奈克斯和奥地利的彼得·科佩尔卡等。      政治电影、战斗电影与第三电影   一、政治电影      政治电影指:   1、直接表现当代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和政治思潮的影片;   2、直接表现参加这些政治事件、政治运动的工人.学生和其他人们的恩想、行为和命运的影片;   3、反映当代某一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影片。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政治问题为中心,着重表现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和行为,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从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政治电影曾在西方各国成为一种因人注目的电影创作潮流。      政治电影一词是随着法国电影导演科斯蒂·科斯达一加夫拉斯拍摄的影片《z》的问世而出现的.此后出现的大量政治电影作品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1.表现真人真事或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法国科斯达一加夫拉斯的一系列影片,如《z》(1969,写希腊左派议员格里戈里斯·兰姆斯基被军政府谋杀事件)、《口供》(1970,写捷克斯洛伐克的斯兰斯基案的一个章存者)以及意大利片弗-岁西的《马太伊事件》(1971,写意太利国营石油公司总经理马太伊被害事件),美国片阿仑·帕科拉的《总统班底》(1976,写水门事件)、《执行者》(写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英固片弗菜德·齐绌曼的《豺狼的日子》(1973,写一次阴谋刺杀戴高乐总统未遂事件)等;      2.虚构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意大利片达米亚诺一达米亚尼的《警察局长的自白》(1971)、艾里奥·佩特里的《工人阶级上天堂》(1972)、纳尼-罗伊的《等待审判的人》(1972)和第诺·里西的《以意大利人民的名义》(1973),法国片戈达尔的《中国姑娘》(1967)· 美国片被得·瓦特金的《惩罚公园》(1971)和特-法兰克的《比利,杰克》(1971)等;      3、幻想片和喜剧片。代表作品有美国片威廉·克菜困的《自由先生(1067),意大利片费里尼的《乐队徘练》(1978)、朱利阿诺·蒙塔尔多的《封闭的圈子》(1977)、鲁易基-科曼契尼的《道路阻塞》(1979)、弗·罗西的《高贵的尸体》(1976)等;      4、新闻纪录片和其他故取片。主要是法国战斗电影团体(参见"战斗电影")和美国一些政治电影小组拍摄的短纪录片。      政治电影到七十年代中期便趋于衰落。   在苏联也有政治电影的提法,但仅指"表现国际阶级斗争"的影片。         二、战斗电影      战斗电影指六十年代柬出现在法国的一种非商业性的、反映法国"左派"政治见解的纪录电影。诞生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巴黎大学生的"造反"运动)之后。1968至1977年,法国全国摄制、发行这种影片的团体共有三十多个,大小不等,从四五人到数十人,其中力量较强的有"星火小组"、"唯一小组"、‘吉加-维尔托夫小组"、"无产阶级电影小组"、"电影斗争小组"和"电影话动小组‘等。他们用轻便摄影机、16或超8毫米胶片在实地拍摄,一般都是短片。题材主要为表现工人的斗争、农民反剥削的斗争、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外籍工人的困境以及亚非拉人民的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等。这种影片有时也有故事情节,由工人,农民、学生等在实地演出。制片团体一般都自己搞发行,主要在工厂、农村或学校的电影俱乐部放映。制片资金来源有的依靠左派政党资助,有的依靠社会捐助。      法国战斗电影从一开始便由于各团体政治背景复杂、政见不一,无法统一行动。到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法国"左派"内部分裂加深,政治思想混乱,已陷于目趋衰落的状态。         三、第三电影      第三电影,又称"游击队电影"。以及对殖民主义为目标的电影。由古巴电影导演费南多·索拉那斯和奥太维.葛梯诺于七十年代初首次提出。他们要求把电影作为一种战斗武器来配合亚非拉的反对新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索拉那斯宣称, "第三电影"的斗争目标是揭露"第一电影"("以好菜坞电影为代表的帝国主义电影")和"第二电影"("以拉美国家模仿好菜坞电影的商业电影为代表的宣传新殖民丰义的民族电影")的反动性。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 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 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 *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 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 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 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 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 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画面的形成取决于镜头的运用。电影语言的问题是如何运用镜头组织拍摄画面的问题(“摄影笔”的问题)。   1、镜头的距离   远景。远距离,大视野。介绍环境背景、渲染气氛。   全景。表现人物动作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注意力引向人物,环境空间小。   近景。主体局部,面目表情及情感变化。   特写。特定局部占整个画面,视觉冲击,强迫注意。突出与强化作用。   2、镜头的运动   推   拉   摇   移   跟   3、镜头的角度   平拍   俯拍   仰拍   4、镜头的视点   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   机位与轴线:   顶角机位、平行机位、正、反打机位。   跳轴与反跳轴。   反跳轴原则是摄影机机位设置的一条定律,为保证摄影对象在空间中的正确位置、方向的统一,使观众得到正确的空间结构顺序,需在轴线的180度之内设置摄影机角度。跳轴是指越过轴线安排机位。   5、镜头的焦距   标准镜头   短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   变焦镜头   第二节 蒙太奇   蒙太奇概念——法文“montage”,原建筑学术语,组装、装配、构成。指镜头、画面、声音有机组合的方式手段,通过连接、组合。构成时间空间的统一性、连贯性、完整性。   “电影不是拍摄成的,而是剪辑成的。是由它的素材即一段一段的胶片剪辑成的。”——普多夫金   蒙太奇是电影的思维方式,具有文法、表意、修辞意义。   一、蒙太奇的功能、作用   叙述故事——组织富有戏剧性的素材,形成完整的事件、情节。连接的手法技巧:无技巧切换;有技巧切换。   表达思想——运用画面间的隐喻、对比、象征等关系来表达思想情感、阐发意义。   创造时空、运动和节奏——自由的虚拟的时空。蒙太奇运动。画面节奏与叙事节奏。镜头组合时间长度、运动速度、幅度和强度。   二、蒙太奇的分类: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修饰蒙太奇   1、叙事蒙太奇   顺接式: A、B、C……   平行式:A123、B123、A345、B345……   交叉式:A1、B1、A2、B2……   颠倒式(或插入式):Z、A、B、C……;   或A、X、B、C、D、X、F……   2、表现蒙太奇   抒情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   思想蒙太奇   3、修饰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   类比蒙太奇   排比蒙太奇   第三节 巴赞长镜头理论   长镜头概念   安德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长镜头的美学特点:叙述的完整性、*真性;表意的丰富性;画面的开放性。   长镜头与蒙太奇的关系         第三章 电影语言(下)   ——电影的非独特元素   构图、色彩、声音   第一节 构图   一、构图及其意义   构图指影像画面的构成,画面内一切视觉元素(可见物)的安排、配置、比例关系。如人景物的位置、大小、远近、透视关系等。   构图的意义:建立兴趣中心;引导观众注意力,吸引观众视线。演绎画面内容。   构图的基本组成部分:主体、陪体、环境。      二、构图的方法和原则   1、构图的方式方法:   平衡/非平衡构图   封闭式构图/开放式构图   2、构图的原则:   叙事性原则   表意性原则   修辞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三、场面调度   1、解说   原戏剧术语,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交流表演活动所做的艺术安排、处理。引入电影创作是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如场景的设置、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以及摄影机的运动。   电影场面调度两层次:演员调度、镜头调度。   2、场面调度的作用和方法   构成银幕画面,寻求造型美。   刻划人物性格,揭示内心活动,渲染环境气氛,寄予思想哲理。   纵深场面调度;重复性场面调度;对比性场面调度;象征性场面调度。   第二节 光影和色彩   一、光影   1、光源:自然光与人工光   2、光线三元素;   ♦质量——柔光与硬光   ♦ 方向——前置光、侧光、背光、顶光、   底光   ♦强度——强光、弱光   3、照明方式   三点照明与自然光效   高调照明与低调照明   二、色彩   色彩的美学   色彩的处理配置   色彩的基调   第三节 声音   一、声音的构成:人声、音响、音乐。   ◆人声:对话、独白、旁白。   ◆音响:自然音响、机械音响、特殊音响。   ◆音乐:声乐、器乐。   二、电影音乐的特点与作用:   ◆从属;共融;简明;非连续性。从属画面,与画面平行协调、共融。分段陈述,间断出现。音符歌词较简单明了。   ◆抒发情感;参与叙事;展示时代、地域、环境;表达思想、创造节奏。   三、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声画同步(声画合一)   声画分离   声画对位   静默(无声)   第四节 电影符号学   电影的符号学性质。“肖似代码”。   强编码符号与若编码符号。   电影符号的编码形式:具象层面、抽象层面、审美层面。   结构。麦茨的八大组合段。         第四章电影艺术发展概略(上)   第一节 电影的诞生及早期探索   一、最初的实验发明   ●从诡盘、电影透视箱到活动的摄影机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早期电影的纪实风格   ●梅里爱:电影与戏剧的联姻   二、鲍特和格里菲斯的贡献   鲍特 剪辑手法的确立   格里菲斯(1875—1948) 现代电影观念的奠基者   《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格里菲斯的贡献:   将独立的镜头组成段落,形成电影特有的节奏和叙事性。   平行蒙太奇与“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叙事模式。   特写、闪回、分割画面等拍摄技巧的运用。   第二节 电影的成长与成熟时期   一、前苏联早期电影的蒙太奇学派   ⒈ “库里肖夫效应”   ⒉ 维尔多夫的“电影眼睛理论”   ⒊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   ⒋ 爱森斯坦的对比蒙太奇   蒙太奇学派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前苏联的艺术家群体,认为“蒙太奇原则是电影特性的基础”,对蒙太奇理论与实践做出过贡献。   该学派代表人物有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多夫。   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带领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室做的剪辑实验 ,将影帝莫兹尤辛毫无表情的面部特写与不同镜头组合,产生不同意义。   面部特写 一杯羹------饥渴   一具尸体----忧伤   嬉戏的小女孩----慈爱      结论:有目的地将不同镜头加以并列,可以获得新的涵义、新的艺术特质。         维尔多夫:“我是一只眼睛,一只机械的眼睛……我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协调宇宙中个别的或所有的点,由我主宰它们的立足之地。如此这般,我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观念。”   普多夫金:“分散的镜头犹如分散的词汇,必须组成句子才具有完全的意义。一部电影是一系列影像的组合,并非是仅仅自成一体的个别镜头。镜头之间必须相互建立   联系,才能实现电影叙事。在银幕上对真   实事件用特定的方式予以描述,使它有别于事件本身,这就使电影成了一门艺术。   ——《电影技术和电影表演》      二、好莱坞电影的崛起   好莱坞:电影经营的乐土   制片厂制和明星制   默片时代的喜剧片:卓别林与基顿   三十年代好莱坞的类型片:   西部片; 科幻片;歌舞片;侦探片   西部片的经典模式   最富于美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特点;植根于美国西进的历史。以广袤奇险的西部旷野为背景。写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文化殖民主义倾向。   模式化的情节和人物:铁骑劫美、英雄解困、除暴安良、打斗枪杀。智勇双全的牛仔、警长;杀人越货的盗寇草莽;妖魔化的印第安人。   西部片的发展:50年代的殖民文化心理批判,60年代后的反英雄化过程与历史文化反思。   歌舞片   舞蹈与歌唱的融合(以歌为主或以舞为主)。歌剧式的舞台空间与大型舞蹈场面。      喜剧气氛。叙事的真实性与歌舞的抒情性。      第一部歌舞片:《爵士歌王》(1927)      歌舞片的经典之作:《雨中曲》(1952)   科幻片:科学幻想与恐怖   飞动科学想象,展现世界奇观,反思现代科学,感受震惊体验。   内容构成:科学与生命伦理;史前探险与外星人挑战;超自然力威胁。   好莱坞第一部、影响最大的科幻片:《弗兰肯斯坦》(1931,环球公司)   当代美国影坛著名科幻三杰:斯坦利·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乔卢·卢卡斯。   第三节:电影的发展与创新 ——二战后的现代电影   现代电影更具有人文性,关注社会、哲学、人生。现实、历史与文化思考,较少娱乐性。   形式上的反亚里斯多德式。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或辐射式结构,变封闭式明确表意为开放式自由诠解。   影像本体显义;非逻辑组合;跳接;潜意识自由联想。   《公民凯恩》(1941):传统向现代的转折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1、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点:   ◆内容题材的真实性。取材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日常性、纪实性美学原则。两大口号:“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 。   ◆生活流的结构,反对戏剧化模式与人为编织的矛盾纠葛。   ◆实景拍摄;自然光;拒绝明星制,雇佣非职业演员。      2、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 “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7 最全面彻底贯彻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原则的影片。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50 真实客观的叙述,深刻而理性的社会批判。跟拍、固定镜头和慢移动镜头;非职业演员。   二、法国新浪潮派与左岸派   新浪潮派:1959年法国嘎纳国际电影节,若干部由法国青年导演拍摄的影片,以崭新的电影观念和表现形式令观众耳目一新。此后四五年间大约有200多位电影新人推出他们的新作 1962年《电影手册》在特刊上正式使用“新浪潮”来概括这次影响巨大的电影运动。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导演最初作为批评家集结在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麾下(故称电影手册派)。杂志主编安德烈·巴赞是著名电影理论家,也是新浪潮派的理论导师。   新浪潮派理论主张   ●强调电影的纪实本性。   ●运用长镜头与景深镜头保持时空的完整性避免蒙太奇的强制切割。   ● “作者电影”理论   ——摄影机如同作家手中的笔,书写创作者的个性。拍电影就是写作。电影是个人化的导演艺术,其真正作者是导演。电影是创作者个性的表现,是导演对生活的理解阐释。确立导演中心地位。   新浪潮派创作特点   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反映世界的荒诞性、非理性。当代都市人的处境、心态。强烈的主观性和悲观色彩。   随意性和即兴性特点。非线性叙事结构,时空表现更为灵活。以跳接、快速剪接取代化入化出、淡入淡出。   跟拍、抢拍和长镜头等拍摄手法,自然、*真、偶发的纪实风格。   代表人物:戈达尔(《筋疲力尽》1963)、特吕弗(《四百下》1959)   戈达尔的电影   “今天的艺术,那就是戈达尔;今天的电影,那就是戈达尔。”   戈达尔以存在主义哲学认识理解生活,对人物行为的动机、社会和心理因素不做任何解释,以展示生活的荒诞、无逻辑。   打破事件的因果连接,即兴自发地表现事物的真实面貌。跳接的手法。   法国左岸派电影   左岸派形成于50年代末,主要代表人物有阿仑·雷乃、玛格丽特·杜拉、罗伯·格里耶等。由于居住在塞纳河左岸,故称“左岸派”。该派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探索上比“新浪潮派”更具有实验性。      “左岸派”电影的艺术特点   “左岸派的题材围绕两个纲:一是错综交替地表现时间,一是对人的精神作用加以探索。”——克来尔·卢克佐   展现现代资本主义的异化境遇,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表现回忆、记忆、遗忘、潜意识等主题。   意识流电影。打破传统的时空观,以闪回、跳跃的结构连接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建构错综复杂的心理时空。   讲究构图与用光效果。拓展声音空间。独白、旁白、对白的魅力与音响的设计。   左岸派电影代表人物阿仑·雷乃   雷乃的电影被称为意识流电影。   时间与记忆的主题;以心理活动的非连续性取代叙事的有序性;用倒叙、闪回、跳接手法将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回忆梦境交织在一起。   代表作《广岛之恋》(1959)平行对位的时空:1958年广岛—1944年内韦尔。内视线(回忆)与外视线(现实)交叉。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雷乃的电影创新与探索   注重人的意识与精神活动的探索。时空艺术的独特处理——重建属于内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画面造型;有效利用画外音。   “我们要求观众不是从外部重建故事,而是和角色一起从内心经历它……现实永远不全是外部的,也不全是内心的,而是感觉和体察双重类型的混合。”——阿仑·雷乃   相关连接:法国二十年代的电影探索   印象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纯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   印象派电影   受印象派绘画影响,注重主观印象和感受,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以风景和背景为重要角色,追求造型美与情境氛围,视觉形象和拍摄角度新颖奇特。   代表人物:德吕克、莱比埃、冈斯等。   先锋派电影   纯电影:“让画面主宰一切”。讲究画面效果,突出造型美,通过快速组接独立的画面,表现富有节奏的运动。追求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纯粹的情绪。   达达主义电影:无主题、无情节,追求离奇怪诞的效果。   超现实主义:受精神分析学说影响,将心理欲望搬上银幕,显示梦幻和被压抑的潜意识。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现实场景与怪诞的、象征的场面相交织,表现主观世界的扭曲、混乱。   三、新浪潮派影响下的现代主义电影   (一)新德国电影   “奥伯豪森宣言”: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宣言。1962年2月28日,德国奥伯豪森市举办第八届西德电影短片节。来自慕尼黑的一批年轻导演起草宣言,要求与传统的商业电影决裂,创立德国新电影。二十余位导演在宣言上签名。   新德国电影的两次高潮: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施隆多夫、法斯宾德等。   施隆多夫与《铁皮鼓》(1979)   施隆多夫:德国新电影第二代导演。运用新浪潮派虚构与纪实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二战后的德国现实。   《铁皮鼓》新德国电影的重要代表作。独特的视角与夸张、怪诞、变形的手法。对成人世界的拒绝,暴露德国社会众生相。被称为“冲击纳粹德国要害的政治电影”。   法斯宾德的“好莱坞式德国电影”   法斯宾德(1946-1982)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将。将好莱坞的叙事技巧与深刻的历史内容、清醒的理性批判相结合,创立“好莱坞式德国电影”。   “我想拍的是这样一种德国电影,它尽管也具备好莱坞的特征,但是不象它那样虚假骗人,它们应该同时是能够对体制进行批判的电影。”   代表作:“德国女性四部曲”(《马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洛拉》、《维洛尼卡·福斯的欲望》)   (二)意大利、瑞典的现代主义电影   安东尼奥尼:   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大师。从新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打破传统叙事规则,以心理意绪或哲学观念为核心,侧重展示纷繁的意识或潜意识。   “无情节电影”:事件的非逻辑组合,空镜头的使用,松散的结构与缓慢的节奏。   代表作:爱情三部曲——《奇遇》(1960)   《夜》(1961)、《蚀》(1962)   费里尼的电影   “费里尼色彩”:自传因素,表现切身体验、叙述个人经历。   费里尼电影的美学风格:自传因素;感伤的幽默风格;幻想的超现实主义的银幕世界。   《八部半》(1963)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电影,展现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无望混乱的内心生活。打破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内心生活视觉化。   “我想叙述的是一个处于混乱中的灵魂。”   “断断续续的精神分析、杂乱无章的自我反省。”(阿克艾梅)   “银幕哲学家”—英格玛·伯格曼   瑞典现代主义电影大师,最早运用意识流等复杂的电影语言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哲理思考,开现代哲理电影先河。   孤独的主题,封闭的世界,生命价值与终极意义的关怀。“灵魂的电影。”   《第七封印》:以圣经故事隐喻世界末日的到来,对上帝的存在发出质疑。   《野草莓》:意识流电影的经典之作。自我反省、自我审判的过程。大量直接的心理画面,梦境与现实交织并行的复调结构。   美国新电影   六七十年代纽约出现的一批电影新人,主创人员是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培养的有才华的导演兼剧作家。   创作融新浪潮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制作风格为一体,含蓄叙事,关注社会政治、历史、伦理等问题,注重人际心理关系和内心矛盾。叙事与内省相结合。   代表人物:马丁·斯克塞斯、奥立弗·斯通、斯派克·李。         第五章电影艺术发展概略(下)   ——中国电影发展概况   第一节 萌芽时期的中国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经营者任庆泰主持拍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谭派京剧创始人谭鑫培主演。戏曲片形式。   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1918年商务印书馆创办“活动影戏部”。   1922年,郑正秋、张石川筹建“明星影片公司”,旧中国规模最大、出片最多、历史最长的制片机构。   中国电影萌芽时期的第一代导演:郑正秋、洪深、欧阳予倩。   早期电影的题材特点   时尚娱乐的工具,滑稽片、武打片、言情片,“鸳鸯蝴蝶派”与没落文明戏的组合。游离社会现实。   表现民主主义、人道主义追求的健康影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邪恶势力的鞭挞。《姊妹花》、《天涯歌女》等。   早期电影观念:影戏论   电影是戏剧的一种,是用摄影机照下来的戏剧。以简单的拍摄方法再现戏剧。再现戏曲艺术的载体。   以戏剧观念、戏剧程式理解电影、创作电影;情节设计与表现方式的戏剧化,如:激烈热闹的动作场景、起承转合的情节结构。固定的摄影机位、银幕画面以中景为主、缺少时空变换。      第二节成长成熟时期的电影 (30-40年代)   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成长成熟时期。电影从消遣娱乐工具变为反映生活、审视现实文化的严肃艺术。   电影主要内容题材:民族存亡的反帝反封建主题。抗日战争烽火、关注生活揭露黑暗、封建文化批判、社会人生思考。承担启蒙教化、推动社会变革使命。      电影观念的变化:   电影不是戏剧的改装,也不是戏剧的延长,必须摆脱戏剧,走自己的路。   洪深:“电影本是给人看的,故事的叙述,应当是许多幅连缀的好看的画面。一件事的意义,一个人的人事情绪,都得用醒目有趣的行动明显地表达出来,无需再有语言的解释……”   郑君里:我们说过蒙太奇是从画面间的编接着手。组成电影的全部构成;从全部构成的概念着眼,去整理安排各个画面。前者通过编接创造影象;后者是通过影象构成编接。      主要电影事件及运动   左翼电影运动:1931年,“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除演出外加盟电影公司活动,提出电影要面向工农大众。1932年中共领导下的地下电影小组成立,夏衍为组长。翻译介绍苏联电影理论,输送文艺骨干进入电影界,在报纸上开辟电影评论专栏。推动了中国电影的成熟发展。   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马路天使》、《夜半歌声》、《十字街头》《新女性》、《渔光曲》等。   抗战及战后的现实主义电影   国统区“中制”“中电”官办电影制片厂。   解放区“延安电影团”。   抗战胜利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高峰期。涌现大批体现时代精神、批判否定功能极强的作品。《万家灯火》、《丽人行》《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   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   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二代导演:沈西苓、郑君里、史东山、袁牧之、沈浮。      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艺术成就   现实主义创作追求,以艺术的真实展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弊端。   银幕形象丰富典型。   艺术观念的自觉,电影语言的丰富。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烘托、渲染、音乐的有机构成。连续叠化、俯仰镜头、段落长镜头等。   细节与人物心理刻划。      相关连接   1、软电影(软性电影)   与左翼电影相对立的理论派别。主张艺术至上,反对在电影中塞进“革命、奋斗”生硬的意识形态说教。批评左翼电影重内容轻形式、阶级斗争化。以对民族、社会有利与否为标准。代表人物:刘呐鸥、黄嘉谟、穆时英等。   2、 孤岛电影运动   37年到41年上海处于孤岛时期,在租界当局管辖下,电影业复苏,出产大量神怪武侠片、古装片、时装片。孤岛时期最优秀的电影剧作《乱世风光》。      第三节 新中国电影   一、建国到文革前十七年电影   1、国营电影制片基地与私营电影业改造。   1949年7月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在北平成立。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 摄制完成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三家国营电影制片厂:东北、北京、上海。国产影片占领国内市场。1951年3月“国营电影厂新片展览月”。   1956年,北京电影学院成立。   1958年,北京电影资料馆建立。   2、电影与政治   1951年电影《武训传》批判与文艺整风运动。文艺批评的主观武断、简单粗暴。   1956年调整文艺政策,“双百”方针,建国后电影创作的第二次高潮。   1957年反右斗争,电影创作陷入低谷。   1958年大跃进、“拔白旗”,思想的禁锢。   建国十周年国庆献礼片。“难忘的1959年。”   60年-61年反右倾扩大化。电影生产的徘徊。   1962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周恩来“尊重艺术民主和艺术创作规律”的讲话。电影创作的第四次高潮。      3第四次创作高潮与第三代导演   六十年代(62-65年)新中国电影创作的第四次高潮。出现题材、样式多样化、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点的作品。   题材广泛。记录历史风云;歌颂新民主主义革命英雄;歌颂新生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艺术上的民族性。从古典诗歌、戏曲、小说、绘画中吸取营养,讲求情节的完整性,叙事简单明了,含蓄平淡,注重意境和气氛的烘托。   第四次高潮的主要作品   1960年《刘三姐》《红旗谱》《革命家庭》   1961年《暴风骤雨》《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枯木逢春》   1962年《甲午风云》《停战以后》《李双双》   1963年《早春二月》《小兵张嘎》《红日》《冰山上的来客》   1964年:《英雄儿女》《兵临城下》《阿诗玛》。   1965年《舞台姐妹》《烈火中永生》   《早春二月》   ◆ 五四运动?/ca>       > 去左轮是我小组其他话题:蓄势待发 (左轮) 动画的金牌12法则 (左轮) 导师 (左轮) 吴贻弓认为 (左轮) 初知 (左轮) metage (左轮) 一些术语解释 (左轮) 剧作 (左轮) juzi (左轮) 命题创作 (左轮) 打算看的 (左轮) © 2005-2007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豆瓣 · 隐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