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冰符文怎么买:凤凰周刊:颂歌嘹亮下的清醒与睿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2:43:19

凤凰周刊:颂歌嘹亮下的清醒与睿智

最近,一种充满忧患意识的冷峻声音,在举国欢庆中共建党90周年活动背景下浮现,让海内外各界人士看到了执政党的清醒、睿智及其所隐含的希望。

关于忧患意识,讲得最具针对性的数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早在6月26日上午,广东省委办公厅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汪洋就言之有物地直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学习和重温党的历史,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是歌颂辉煌更有利于长期执政。我们既要全面总结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期间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更要善于吸取党在重大历史问题上产生失误的深刻教训;既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更要警惕某些优良传统的正在削弱的倾向;既要看到长期执政形成的良好基础,更要积极应对长期执政正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联系当下中国社会各阶层急剧分化、官民矛盾频发、改革共识缺乏、腐败已危及到党的执政根基和社会稳定等现状来看,汪洋提出的三个“更要”显然比三个“既要”更具紧迫感和建设性。

众所周知,近几年,执政党内对历史和现状的反思大体呈现了两种态度:第一种是热衷于歌功颂德,第二种是善于居安思危。

持第一种态度的人除了报喜不报忧的官场、文化积习作怪外,亦有人真诚相信:民心只可鼓,民气不可泄。由于中国走的是一条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执政党政权的取得与保持,不是通过选举,而是通过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政权和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因此,这部分人就认为,如果执政党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得“伟大、光荣、正确”,它就不能自我证明:为什么非由它,而不是其他力量来领导中国?因此,他们反对执政党在公众面前做出任何反思和承认缺点、错误的举动,担心此举可能动摇政权的正当性。这种“执念”,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难免与社会进步发生背离。

持第二种态度的人相对要冷静一些,既看到成绩,更看到问题。但对导致问题的症结和维护政权稳固的方法上,他们的意见也不尽相同。相对保守的人侧重“攘外”,对党外声音和力量比较警惕和排斥—这也是不可取的;相对开明的人侧重“清内”,即对反思历史错误、清洁党内不良肌体、通过自我革新实现健康成长充满信心—这股开明的力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可贵的。

从唯物论常识角度看,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存在任何一个人、一个政党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不曾犯过任何错误。历史上,中共犯过很多极左的路线错误,没有一件重大历史问题不需要深刻总结教训。远的不说,新中国建立后的反右、大跃进、文革等重大政治运动就近在眼前,余韵袅袅。导致这些错误发生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迄今为止,中国并未就此进行过一次全面的、大规模的文档解密和检讨,也没有过一次对封建意识的彻底清算和文化清理。没有反省就没有进步。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从历史灾难中获得可贵的经验教训。如果不对这些历史观、哲学观、文化观进行必要的扬弃和整合,当代社会便难以形成基本的价值共识。

至于说,有哪些中共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光荣传统,需要继承发扬但现实生活中却是在削弱的,就不胜枚举了。联系到改革开放30年,一批批党员干部前赴后继倒在腐败案件上,人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和治理难题的出现,与前面说的光荣传统的削弱呈正相关关系。比如实事求是,比如为人民服务,这两大传统都为共产党获取人民大众的信任和支持、赢得天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今,却与很多党员干部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形成鲜明的比照。当各地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维稳成了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时,究竟是颂歌高唱历史的辉煌,还是直面优良传统的削弱导致一系列现实问题的产生,摆正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心态去迎接治理难题的挑战,是两种智慧、两种决策的选择与考验。哪个更迫切?更现实?更实事求是?更接近历史优良传统?更具有建设性的积极意义?一目了然。

无独有偶,就在汪洋讲话几天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做了重要的“七一”讲话,其中多处流露出“忧患意识”。胡锦涛将中共面临的考验概括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危险总结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他的这些提法是新颖而意味深长的。近年来,“忧患意识”虽屡屡被各级官员提到,但对何谓忧患意识却一直缺乏具体阐释,胡锦涛的“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第一次用清晰的话语定义了执政党所面临的形势。这里的“四种考验”关注的是执政党外部合法性的维护机制,而“四种危险”侧重的则是执政党内部存在的现实危机。“四种考验”与“四种危险”分析的不仅是当下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现实的紧张关系,也表明这种紧张关系正在对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构成挑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胡锦涛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就是看到了问题,明确了解决忧患的方向。循此而进,才是一条可以走向光明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