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高手叶天:量子力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00:24

量子力学与世界观

http://blog.sina.com.cn/u/2287078661


通过学习,我发现量子力学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新的学科。

 

19001214日,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发表了一篇论文,从此宣告了量子的诞生。量子物理的主要基本理论,早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就已被奠定下来。

 

量子论在实验室里被反复验证,无一例外,无懈可击。在实践中,量子论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激光技术、材料科学及纳米技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的研究、对原子核以及夸克和胶子的研究、对核能的开发、对行星和黑洞的研究,等等,无数个领域,都受益于量子力学。

 

在量子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粒子物理学、量子工程学、量子色动力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生物学、量子信息学、量子宇宙学等等新的学科。

 

量子论继相对论之后,开创出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把我们带入了新物理学。

 

可是,尽管有了这些伟大的成就,有趣的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量子论的争议仍然没有结束。就是说,对于一些在实验室里经过反复验证的量子世界的现象,科学家们仍然不能给出一个一致的解释。科学家们常常在各种解释之间举棋不定。一方面,新的解释在继续被提出,另一方面,或许现在所有的解释都不正确。所以量子力学的发展远远还没有划上句号。

 

自诞生以来,量子力学也给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夸张点说,量子力学重新发明了现代科幻这个文学品种。科幻中比较常见的题材,比如平行宇宙、时间旅行、量子远程传物和量子计算、纳米时代等等,都以量子物理为依据。前几年看过一个电影叫“Sliding Doors”,讲的就是女主角在追赶地铁的一瞬间进入了平行宇宙、或者叫多世界——赶上地铁的她和没赶上地铁的她分别开始了不同的人生。

 

科学发展的速度自然是越来越快,作家的想象力都不一定能追赶上科学家的想象力和智力。据2003年出版的《新量子世界》一书,“量子计算正在变成现实,小规模的量子远程传物试验实际上已经成功了。”如果查阅2011年的最新资料,我们一定能发现量子力学领域又有了许多新的进展。

 

不过,尽管已经有了近一个世纪的如此蓬勃、辉煌的发展,量子力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仍然是很陌生的。如果你不是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不是从小就对物理感兴趣的人,恐怕你很难说对量子力学有多少了解。或许是因为它太奇妙,难以用数学公式以外的语言去准确描述,或许因为很多现象还没有最终的权威解释,总之,人们可能大致听说过万有引力和相对论,但是提到量子力学,我们所知甚少。

 

在发达国家,大众了解最新科学进展的机会比较多,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也比较高。我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目前国内已经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科普译著了。一位著名的俄裔美籍科学家,乔治.伽莫夫,曾写过一本著名的科普小说,来解释量子物理。这本书现在又出了新版,中译本叫《物理世界奇遇记》。湖南科技出版社曾翻译出版了一套《第一推动丛书》,都是优秀的科普著作。

 

中国的曹天元所著的《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也是一本生动的量子物理发展史介绍。这本书最初是在网上写的,当时很快就受到无数网友的热情关注。可见,即便是在物质时代,科学依旧魅力不减。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虽然时代变迁,带来了无边的喧嚣和烦躁,但人们心中对自然的好奇和向往,却终究不曾更改。”

 

21世纪将是许多科学领域都获得巨大发展的时代: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等等,而量子物理更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正如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兼作家保罗.戴维斯所预言:“19世纪是机器时代,20世纪将会作为信息时代写进历史。我相信21世纪将会是量子时代。”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我们,自然应该对这一朝气蓬勃的学科有所了解。

 

我相信,量子物理对我们的意义不只体现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发展上的,还体现在世界观上。2500年前,古希腊的科学就起步于对自然进行哲学探索。其后的历史上,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曾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比如500年前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就曾给人们的世界观、给宗教和哲学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仍然认为太阳是围着地球转,我们一定会觉得自己很愚昧。同样,我们可以由此推想,如果我们对新科学不了解,那么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是多么表面、多么粗浅。

 

当然有人可能想,不管谁围着谁转,我们每天还是得照样过柴米油盐的日子,有什么不同呢?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的确,我们依旧要过平常日子,但是我想,同样是在吃饭、走路、上课、上班、谈情说爱、带孩子,如果对世界有了更清晰更真切的认识,那么同样还是在做这些事,我们脑子里的想法和态度、我们心里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我觉得世界观还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你将是怎样的一个人,将怎样走过你的这一生。

 

理查德.费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讲过这样一个趣事:“我们印象最深刻的重大发现之一是,能够让恒星不断发光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发现这一来源的几个人中的一人,一天晚上正在跟他的女朋友在野外散步,突然意识到恒星上一直不断发生着的核反应一定是恒星发光的原因。这时,他的女朋友说:‘看呀,闪闪的星星多么漂亮啊!’他说:‘是啊,现在这一刻,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的人。’他女朋友只是嘲笑了他。她对在那个时刻跟世界上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的人出去散步毫无感觉。孤独是令人伤心的,但是世界就是这样的。”[1]

 

呵呵,虽然我们不一定能改变别人眼中的世界,但是我相信,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的人所看到的星星,一定另有一番景致!

 

 

客观现实的不存在


物理学家们研究世界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去研究构成这个世界的材料。科学家们把这个世界像拆积木一样越拆越小,希望把材料分割到最后,看看世界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量子力学研究的就是原子以下的电子、质子、中子等等基本粒子层次的微观世界。量子的意思就是能量的最小单位。

 

当科学家们把世界拆分到最后,发现了什么呢?

 

-粒二象性


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一位出身法国贵族家庭、有着“王子”头衔的博士生,德布罗意,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里宣称,电子在运动时,必然伴随一个波。也就是说,电子这个基本粒子,实际上竟然是一个波!他凭着这个博士毕业论文直接得了诺贝尔奖!后人把这个波称为“德布罗意波”。

 

1927年,美国的两位科学家,戴维森和革末,与科学家G.P.汤姆逊共同通过实验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他们也因此获了诺贝尔奖。有趣的是,30年前,G.P.汤姆森的父亲,J.J.汤姆森,因为发现了电子,这一自然界中的新的基本粒子,而获了诺贝尔奖!

 

电子,究竟是粒子还是波?这就引出了人们做了多年的、有许多改良版本的、著名的双缝实验!

 

几乎任何一本讲量子力学的书里,都会提到这个著名的双缝实验,这里就不赘述。这个实验的结果是:电子既是粒子、同时又是波!当我们给电子留出一条缝时,它就以粒子的形式出现,当我们给它留出两条缝时,它就变成了波!

 

这一现象被总结为“波-粒二象性”。

 

究竟在每个具体的时刻它以哪种身份出现,那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观测方式!(呵呵,关于量子力学,我不得不使用很多惊叹号!)我们在实验室里采取不同的观测方式,就得到不同的结果。至于说它是怎么知道我们给它准备的是一条缝还是两条缝,这个谜科学家们至今也没彻底解开!

 

 

不确定性原理


1932年,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因发现不确定性原理而获诺贝尔奖。这一原理奠定了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

简单地说,不确定性原理是指:在量子层次上,由于研究对象过于微小,所以我们的任何测量都不可避免地给被测量的物体带来干扰。具体说,表达微观粒子有两个数据:动量和位置。其中,我们测量到的动量越准确,我们得到的位置就越模糊;反之亦然。

 

原则上讲,就是说,即便未来若干个世纪以后,当测量技术无比发达时,我们也永远无法同时得到一个粒子的精准的动量与位置。

 

在亚原子领域,不存在精准的科学。有的只是概率、或然率、倾向、波函数。量子力学所能做到的,只是准确地算出一个粒子存在于某个位置的概率。

 

而这种不确定性,完全是由于我们的测量行为所导致的。

 

 

这些实验和原理给科学家们上了深刻的一课,那就是:根本不存在绝对客观的现实!过去所谓的客观现实,准确地说,只是我们以某种观测手段所看到的现实,丝毫也不客观!

 

其实这个结果远不是量子力学中最让人惊诧的理论。量子力学的开山鼻祖尼尔斯.波尔有句名言:“如果谁不为量子论感到困惑,那他就是还没懂量子论。”后面提到的很多结论都将使我们大开眼界。而这个不存在客观现实的结论是相对好理解的。

 

让我们这样想吧:我们的所谓客观世界,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以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世界而已,并不客观。专业一点地说:“所谓视觉不过是对穿过我们眼睛微孔的电磁辐射进行取样,而且择取的只是很宽的电磁波谱中很窄的色谱段。我们的听觉监测耳鼓附近的耳压,味觉提供对空气中撞击我们的鼻膜的古怪气味的化学分析。”[2] “当一个人说‘我看到一把椅子’时,他的意思仅仅是他利用椅子散射来的光建立一个椅子的心理图像或模型”。[3]总之,这些感官得出的数据综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

 

因此,这个世界只是人类主观意义上的世界。我们不知道世界在外星人眼里是什么样,但起码它在其他动物的眼里就一定不是我们所感觉到的样子,正如庄子在《齐物论》里所论述的那样。

 

至于说绝对的客观世界究竟是什么样,这个问题本身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一种描述,都是基于某种观测手段。

 

由此得出的进一步的结论就是:观测者不能独立于被观测的事物而存在。没有绝对的观测者或旁观者,因为任何一种观测行为,必然扰动了观察对象。所以在量子力学的意义上,观测者都是参与者。

 

推而广之,我们体验到的一切,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只是我们跟世界互动的结果。这个世界不是由种种事物组成的,而是由种种互动、关系所组成的。主体跟客观世界永远都是不可分隔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紧密结合的、以无比微妙的形式在生生不息地互动着的世界里。

 

整个宇宙是一个不断互动的整体,而我们人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参与者和创作者的角色。

 

 

唯物还是唯心


很多人了解了量子力学后就会产生关于唯物和唯心的困惑。究竟是唯物正确还是唯心正确?可别指望物理学家们回答这类问题。他们喜欢依据事实说话,哲学在很多科学家看来属于空谈,他们不愿陷入其中,所以他们通常对这些问题都竭力避免回答。

 

不过,尽管如此,量子物理学家们用数学公式和逻辑推理出来的很多结论,已经相当不可思议了,足以挑战我们凡人的想象力。

 

 

薛定谔的猫


 根据量子力学的主流学派哥本哈根派,一个粒子在被测量之前,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状态的,它的各种可能性混合叠加在一起,它以一种波函数的状态漫延于空间中。当它被测量的一瞬间,也就是被人的意识关注的那时起,它的波函数即刻坍缩,它变成了实在物体。

 

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1935年的论文里提出一个著名的思维实验:既然宏观世界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那么我们假想一只猫,被放在置有可随机开关的毒气瓶的箱子里。猫究竟是死还是活,我们只有打开箱子才知道。那么根据哥本哈根解释,在我们没打开箱子观测时,原则上讲,猫应该处于死活叠加的模糊状态!一旦我们打开箱子,有了人的意识在观测它,那么,猫的死活两种状态中的一种的波函数立刻坍缩,另一种就成了现实!

 

这一假想激起了人们无尽的思考,其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有科学家提出各种解释,说明猫为什么不是同时又死又活的。

 

对此,一直反对量子力学的爱因斯坦曾说:“我宁愿相信当我不去看的时候,月亮依旧在天上挂着!”爱因斯坦这句话其实是有几分无奈的,因为他致死也没能驳倒量子力学。

 

 

延迟实验


1979年,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了一个“延迟实验”的构想。这个实验构想在其后的几年里,分别被两个大学里的科研小组所做的实际实验所证实。

 

这个用光子和反射镜所做的实验得出了一个奇怪的结论:我们可以在事情发生后再来决定它应该怎样发生!听起来很挑战你的逻辑思维吧?你可以不相信哥本哈根学说,但这一根据哥本哈根学说而设计的实验,在实验室里已被一再证实!

 

科学家们依此推理,发现宇宙的起源也可以有一个离奇却又合理的解释了:是我们这些高等生物的出现、我们的观测,创造了宇宙。这个说法被称为“参与性宇宙”模型。惠勒还特意亲自画了一个生动的示意图:一个大眼睛,从宇宙中拐了出来,回望着宇宙,造成了亿万年前宇宙的诞生。他把这叫做“自指的宇宙”。

 

我们人类的存在,反过来又创造了使得我们生存的宇宙?!这听起来比任何唯心的说法都更过分!

 

似乎是,浸泡在数学公式里的科学家们,用最唯物的方式得出了最唯心的结论!

 

 

或许,随着科学发展到现在,连哲学概念都要与时俱进、重新定义了。或许,唯心和唯物分别,至此都变得没有太大的意义。“物”的本质,追踪到最后,已经变得不那么实在:科学家们发现了虚粒子、虚光子、暗物质和暗能量;微观粒子有着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超弦理论认为粒子实际不过是振动的弦;物质的根本元素更接近光和能量……而唯心的“心”也变得越来越实在了。意识、思维被认为是能产生一定频率的。目前一些科学家正在投身于对意识的前沿的研究工作。

 

或许,人类即将走过唯物和唯心的纷争,取而代之的是对世界真相的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人的作用


维格纳的朋友


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是一位严肃的权威的物理学家,曾在1963年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

 

在“薛定谔的猫”的基础上,他提出另一个思维实验“维格纳的朋友”:他想象,让自己的一位朋友戴上防毒面具,也跟猫一起待在箱子里。那么,等事后维格纳问这位朋友看到了什么,是否看到了猫的死活叠加的状态,他相信朋友一定会否认这一点。他认为,由于这位朋友的出现,由于一个人的意识被包括在了这个系统中,有了人的观测,于是猫的一个波函数就坍缩了,叠加状态就不存在了。他总结说,人的意识无疑在触动波函数中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维格纳在他1967年出版的论文集中,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到:意识可以作用于外部世界并使波函数坍缩,这并不奇怪。外部世界的变化可以引起我们意识的改变,那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原理,意识也应当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外部世界。

 

当然他的实验只是思维实验,他的说法也只是他推理出的结论。

 

 

DNA幻影效应


美国人格雷格.布莱登在他的畅销书《无量之网》中,介绍了一个由两位俄罗斯量子生物学家,弗拉迪米尔.普普宁和彼得.格瑞尔菲所做的实验。这个实验最初发表在一份俄罗斯的学术期刊上。[4]1995年,普普宁在美国又复制了该实验,发表了同样的实验结果。

 

简单地描述,这个DNA幻影效应实验是这样的:科学家们先制作了一个真空的试管。当然试管里没有了空气,但是还剩下了光子。他们用一种设备能准确探测到试管里的光子的位置。经探测,他们发现里面的光子就像他们所预测的那样,是随机分布的。

 

然后他们把人的DNA样本放进试管中。这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试管中的光子不再随机分布,光子在生命体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了重新排列!这似乎说明了人类的DNA对于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具有直接的影响!

 

随后,实验者把DNA从试管中取出。人们认为,这时,光子会恢复原来的随机分布状态。但是,另他们惊讶的是,这些光子依然有序地排列着,就如同人的DNA依旧存在其中一样!

 

对此,人们找不到现有的任何理论,能够解释DNA和光子是以怎样的方式在联系着。或许,试管里除了光子以外,还有其他东西填充了整个空间,从而使光子得以保留在有序排列的位置上?普普宁总结到,他和其他研究人员“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实验前提,即有某种新的场域结构存在。”[5]

 

 

这个“DNA幻影效应”实验似乎证明了前面维格纳以及其他科学家的推论,即,有意识的人的存在能对外界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至于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影响的,现在只能说科学家刚刚触到了冰山的一角。

 

目前,对于意识的研究正在各个领域进行。超个人心理学、另类疗法医学、神经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各学科的科学家都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探索人类跟外界的互动关系。

 

我曾看到一本《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书的附录中就有一篇是“来自心灵和意识新科学的见解”,其中介绍了一些意识领域研究的实验。这本书的作者欧文.拉兹洛是美国著名系统哲学家、广义进化论和全球问题专家。他曾两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在这里提到他的书,是因为他讲这些意识领域的研究,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是为了使人们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相信,我们了解自己的潜在的力量,了解自己跟世界的更深层的关联,这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更敏感、更警觉,使我们有意识地去过上更有爱心、更有责任感的生活。

 

附件:


中国科大实验验证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布时间:2011-10-12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实验验证了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关系。李传锋博士研究组完成的实验表明,在待测粒子的“量子信息”事先被存储的情况下,“经典”的不确定关系能够被违背。相关研究成果以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ntanglement-assisted entropic uncertainty principle为题,发表在10月的Nature Physics上,“自然?中国”网站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中对该成果进行了介绍。

经典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认为,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粒子的两个不对易的力学量(比如位置和动量)不可被同时确定。精确地确定其中一个力学量的同时,必定不能精确地确定另外一个力学量。爱因斯坦等人1935年提出的EPR佯谬认为:如果AB两个粒子是孪生的,可以同时准确测量A的位置和B的动量,而从B的动量又可以推出A的动量,等价于说可以同时确定A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爱因斯坦等人以此来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对于EPR佯谬的持续研究催生出了量子纠缠的概念,人们认为利用量子纠缠,是有可能同时确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的。最近的理论研究进一步给出了这一问题的定量描述,在观测者拥有被测粒子“量子信息”的情况下,被测粒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依赖于被测粒子与观测者所拥有的另一个粒子(存储量子信息)的纠缠度的大小。当它们处于最大纠缠态时,两个不对易的力学量可以同时被准确测量,此时经典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将不再成立。此理论被称为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李传锋博士研究组在最近的实验中,首次验证了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他们在光学系统中利用非线性过程产生的孪生光子对制备出一种特殊的纠缠态——贝尔对角态,把其中一个光子作为被测光子,另一个光子作为存储被测光子量子信息的辅助粒子。研究组通过将辅助光子存储在自行研制的自旋回声式的量子存储器中(存储时间可以达到1.2us),实现了对被测光子的两个不对易力学量的测量,并给出了两个力学量输出结果不确定度的下界。这一结果确实违背了经典的不确定原理,并且验证了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该成果将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量子力学的本质特征,同时对量子密钥传输的安全性证明也有着重要意义,并有望在量子工程学中获得应用。

该项研究受到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参考书籍:

[1] (英)安东尼.   帕特里克.沃尔特斯, 《新量子世界》(The New Quantum Universe),p184

[2] (美)弗兰克.维尔切克, 《存在之轻——质量、以太和力的统一性》(The Lightness of Being), p4

[3] 斯蒂芬.霍金,《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p39

[4] 弗拉迪米尔.普普宁,“用激光相干光谱研究DNA溶液的波动态”,《雷比蒂夫物理学中心期刊》第11-12期(1992),p23-30

[5] 弗拉迪米尔.普普宁,“DNA幻影效应:真空结构中新场域的直接测量”(1995



宇宙的各种可能性


多世界解释与平行宇宙


为了解决薛定谔的猫的死活叠加的问题,1957年,美国27岁的博士生休.埃弗莱特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波函数并没有坍缩,只是在那一刻,宇宙分成了两个,其中一个里面猫死了,一个里面猫活了。依此类推,每一个原子事件都导致了宇宙的分岔。

 

或者更专业点的解释是:宇宙是个高维度的空间,宇宙总体的波函数因为这些原子事件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它在不同的低维度的世界里的投影也越来越多。在某个低维度世界里,这种死活叠加状态的投影是猫死了;在另一个低维世界里,它的投影是猫活着。

 

总之,这种排除了人的意识的影响,而增加了宇宙(或者说世界)的数量的说法,被称为多世界解释、或平行宇宙。按照这种说法,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可能性实际上都已经发生了、存在了,只不过它们处于无数个不同的、互不相干的世界或宇宙里。

 

这种假说听起来够怪异的。埃弗莱特的这篇博士论文当时并未受到重视,连他的导师,著名的约翰.惠勒第一眼都没太看懂。直到十多年后,惠勒的一个同事,布莱斯.德威特写了篇文章大加介绍,这个观点才受到广泛关注。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这个假说虽然不断受到质疑,但仍然得到很多科学家的支持,这其中包括大卫.道奇和斯蒂芬.霍金等著名科学家。

 

 

多维宇宙


现在很有影响的超弦理论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壮大起来的。根据超弦理论,我们生活的空间是十维的,其中六个维度蜷缩得非常非常小,因此我们无法察觉得到。

 

其后,在超弦理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M理论。目前,一些科学家认为它是终极理论的极有可能的候选理论。根据M理论,宇宙空间是十一维度的。

 

当然这些理论都还只是理论而已,同多数理论(包括量子论)一样,都有可能被推翻。这些维度也并非科学家们亲眼所见,而是依据理论和数学公式推导得出的。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给人印象深刻不仅是由于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是当前最有影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她主要致力于研究额外维度理论、基本粒子理论和宇宙论。她善于把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结合起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

 

通常,额外维度被认为是蜷缩起来,小到看不见。兰道尔的研究发现,额外维度也可能很大,可以延伸至无穷大!当然我们都无法看见任何高维物体,因为即便是遇到了高维物体(或许我们每天都在遇到!),我们的感官决定了,它们在我们看起来仍然是四维的(空间三维加上时间一维)。为此,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研究基本粒子,看看哪些是高维粒子在我们这个四维时空中的表现形式(有时被称为‘投影’)。

 

目前,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早已投入运行。在《弯曲的旅行》一书中,丽莎.兰道尔相信,她很快就可以通过对新发现的基本粒子的研究,来找到第五维度存在的证据。

 

 

顺便提一下有关强子对撞机的事。我手头有一本1994年出版的美籍科学家加来道雄的书《超越时空》。书中他提到,美国曾计划建一个这样的大型对撞机,但后来遗憾的是,这一计划被政府否决了。他说科学家们希望能用这样的对撞机发现一些奇异粒子,比如希格斯粒子,因为这一粒子将告诉我们“质量的起源”。

 

而就在昨天( 2011-7-25)的英国《独立报》上,有报道说,科学家宣布,他们已借助欧洲的这个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60个疑似希格斯波色子”!报道说,这项结果已经经过了800名科学家的严格审核,目前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证实这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这样看,找到多维空间的证据或许也不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目标!

 

 

在《超越时空》中,加来道雄为了解释超空间,举了个很生动的例子。他讲,他小时候常观察池塘中的鲤鱼,并想象鲤鱼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想象,水里的“鲤鱼科学家”们一定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它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1]

 

斯蒂芬.霍金在《大设计》中,也是利用鱼来讲了这个道理。他说,弯曲的鱼缸内的鱼所看到的外界的图像是歪曲的不真实的,有人甚至认为这对鱼来说是残酷的,因此不主张使用弯曲的鱼缸。他问到,“然而,我们何以得知我们拥有真正的没被歪曲的实在图像?难道我们自己不也可能处于某个大鱼缸之内,一个巨大的透镜扭曲我们的美景?”[2]

 

的确,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是相互隔绝的膜宇宙?是无数个平行宇宙存在于无数个泡泡样的空间里?是同一个宇宙里有不同个维度的空间混杂在一起?是一个有着巨大维数的希尔伯特空间在不同的低维世界里的投影? 亦或,所有的量子物理学家都应该转而去研究量子信息学,因为宇宙间的一切都只是信息,我们的世界只是一个超级计算机所设计出的虚拟现实空间而已?

 

人们越是探究,越是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有关宇宙的种种可能性,科学家们正在用实验、用数学公式去逐一求证。

 

根据目前的研究,至少我们可以推断,世界实际上完全不是我们所感知到的样子,而是另有一番景致。

 

我想,了解这些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更会使我们拥有更开放的头脑,同时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之心。

 

 

宇宙的全息性


传统文化中的全息观


中国人对全息的概念并不陌生。

 

比如,中医里就处处体现了人体是个有全息性的系统。中医认为,人体的很多部位,比如舌头、耳朵、眼睛、手、脚等,都带有整个身体的信息,因此通过对这些部位的观察可以了解人的健康情况。我们都很熟悉的舌诊、贴耳穴、足疗等治疗手段都是以此为依据。

 

佛教也有着全息的宇宙观。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芥子纳须弥”(芥子虽小,却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法从心相生”;“大小互入,一多相容”,等等说法,实际都是体现了佛教所描述的宇宙的全息性。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这说的并非现代传媒。为什么不出户就能知天下?我想这是因为老子所说的圣人了解宇宙的全息性,知道通过观察自身、观察局部,即可了解整体。

 

在儒家经典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以点带面式的说教方法和管理手段,比如儒家强调君王的表率作用,所谓“上行下效”;强调从我做起、推己及人;强调从“正心”做起,最后扩展至“平天下”;强调“诚于中,行于外”,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全息观念在社会意义上的体现。

 

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明代的王阳明早年学习儒家思想时,始终觉得物理和吾心难以契合起来,总是“判然为二”。想得久了,以至抑郁生病。后来转而学习佛教和道家,又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人生的最低点时,静夜沉思,终于“龙场悟道”。

 

据说他悟道时禁不住大呼小叫,他悟到了什么?他发现物理和吾心本是一体!他否定了朱子的格物以穷理的认识论,认为应该“求理于吾心”,并依此奠定了他的心学理论。他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3]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程颢的著作里、在《易经》中、在阴阳五行里都有体现,可以说它贯通于儒释道之中。天人合一,人即是小的宇宙,宇宙即是大的人,所以这也可以看作是全息观的一种反映。

 

 

生物的全息性


人体的全息特征已经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明。我们都知道,人体的任何一个DNA都携带了整个人体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凭借一根头发、一点指甲或血液来确定这个人的身份。

 

对于人脑的现代研究也表明,人的大脑也是以全息处理器的方式在运作。

 

许多动物的身上也都体现了全息的特点,比如一些动物的尾巴断了之后,又会重新长出来。

 

 

科学上的全息原理


著名物理学家大卫.玻姆早年是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支持者,曾著有一本介绍这一理论的教科书,但后来他却成了这一理论的最直言不讳的批判者。他在普林斯顿时曾和爱因斯坦有过很多讨论,或许正是这些讨论使他对量子论的正统观点产生了怀疑。

 

爱因斯坦始终不喜欢量子论中的随机性和神秘莫测的特点,他似乎是认为,量子物理的神奇之处其实并不神奇,只是我们还没有了解到足够多的规律而已。他后半生的30年都用来研究一种能解释一切的统一理论,但是没有结果。

 

大卫.玻姆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他在50年代发展出了“隐变量理论”,提出“量子势”等概念。在80年代的名著《全体与内隐序》中,他提出,世界是一个“流动且未被分割的整体”[4]。这个看似分散的世界,在一个更深的、我们看不到的层面上,是连接成一体的。这种内在的连接被他称为“内隐序”。

 

基于这种内在联系,玻姆相信宇宙像一个宏大的全息图那样运作。在全息图中,事物的每一部分都已包含了其他部分,只是尺度更小而已。

 

 

物理学家加来道雄曾把连接万物的场域称为“量子全息图”。而在最近的研究中,又有科学家从量子引力学的角度提出了“全息原理”。

 

美国引力物理学家李.斯莫林在一本2001年出版的《宇宙的本源》中,介绍了科学家们在研究量子引力时所提出的一种“全息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是通过一种“屏”在观察事物,我们不能直接接触到事物,我们被限制在“屏”上来进行测量,世界在这些屏上得以体现。作者在这一章的总结时说:“认为世界是一个全息图是不够的。世界必须是全息图的网络,每一个全息图均包含关于其他全息图之间关系的编码信息。……这个网络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只不过是其他元素之间关系的局部体现。”[5]

 

 

社会意义上的全息体现


著名的瑜伽行者马哈瑞希.马赫什曾说,当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的人参与到他所教的冥想中来,就可以降低总人口中暴力和犯罪行为的发生率。这被称为“马哈瑞希效应”。

 

1972年,美国有24个人口过万的城市,在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参与研究后,当地社区经历了重大改变。

 

80年代,这一效应在“中东国际和平计划”[6]中再次得到验证。在80年代早期的以色列-黎巴嫩战争期间,“参与者接受超觉静坐技术训练,在体内创造和平景象。”在特定时刻,这些人被安置在战乱期间的中东地区。在他们处于和平超觉静坐期间,“恐怖事件、犯罪、急诊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全都有所下降,然而他们一旦出离和平状态,统计数字立刻反弹。”[7]

 

研究者经过对各种变量的考察和反复统计,最终得出结论,要使内在的和平经验映射到周围世界所需要的最少人数是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一的平方根。根据这个算法,要在人口数为60亿的全球范围造成影响,这个效应的最低启动人数为8000人!

 

据我所知,目前国外一些企业、机构已经开始尝试运用这一效应。

 

写到这我想起,在国外时,常常看到有小团体的一群人购买相同号码彩票的事情,有时是某个小村里的全体人员都购买相同号码。印象中,似乎这样买彩票的团体中奖的概率比较高。现在想起来,大概这也是有意无意地运用了“马哈瑞希效应”。

 

这一效应的原理我们并不清楚,我设想,如果把这个效应看作是宇宙全息性的体现,那或许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

 

 

综上所述,似乎是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发现了世界不同层面上的全息特征。究竟宇宙是以何种方式产生了这些全息特征,我们仍然不得而知。随着拼图碎片的逐渐增加,相信我们终有一天能看清全貌。

 

假如宇宙的全息性确实存在,那么可想而知,我们人类又将被赋予更多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不再是渺小的个体,我们都或多或少拥有能影响整体全息图的力量。

 

同时,可能存在的全息性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留意生活中看似随机的偶然的细节,或许这些细节里就蕴藏着关于整体的丰富的信息!

 

 

最后,附上一首精炼地描述了全息性的诗,就是威廉.布莱克那首常被引用的小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乾坤。掌中是无限,刹那即永恒。”

 

在中国诗歌中,我想一定也有很多表达类似意思的诗。我只找到了宋代僧人释正觉的《偈颂七十八首》中的一首:“一尘具无量刹土,一念超无量劫数。一身现无量众生,一体合无量诸佛。”

 

 

世界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量子纠缠


证明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实验的最初设想,竟是由爱因斯坦所提出,目的是为了驳倒量子论!

 

1935年,爱因斯坦和另两位同事共同发表论文,提出了“EPR佯谬”,以攻击尼尔斯.波尔所支持的量子论。这个“EPR佯谬”在当年只是个思维实验,虽然它比“薛定谔的猫”更现实一些,但是真的操作起来,当时的技术尚不允许。

 

1982年,法国奥赛理论与应用光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决定第一次在精确的意义上做一个“EPR佯谬”的实际实验。实验小组的领导者是阿莱恩.阿斯派科特(Alain Aspect)。

 

在《量子物理史话》一书中,作者不仅给出了这个实验的详尽介绍,而且还为此极为生动地渲染了一番,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简单地说,实验是这样的:研究者激发钙原子,使它发出一对对光子,然后再把每一对光子向相反方向发送,相隔12米远,这样即便是两个光子之间以光速传播信息,也需要40纳秒的时间。

 

两个光子要分别经过各自的闸门,进入偏振器。闸门每10纳秒就改变方向,这就确保了每对光子之间来不及传播任何信息。然后我们就可以观察光子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根据量子论,光子之间不管相距多远,必须在瞬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种现象被称为“量子纠缠”现象。

 

当年爱因斯坦提出这一思维实验时,显然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实验进行3个多小时后,结果完全符合量子论的预言——光子们真的表现出了一致性!

 

在其后的这些年里,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重复着这一实验。光子被分开的距离越来越远:400米,4公里,甚至数十公里。人们还观察到了3个或更多光子间的纠缠现象。人们也在其他粒子间成功证明了纠缠现象。不论实验的难度怎样升级,粒子间的纠缠现象始终不变。

 

对此,我们该怎样解释呢?

 

科学家们莫衷一是!

 

根据量子论,在我们观测之前,两个处于纠缠态的光子仍然是处于叠加状态的一个整体。只有当它们到达闸门、也就是被我们观测的一瞬间,它们才变成了两个粒子。这就否定了世界的实在性!飞出去的并非两个光子,而是某种虚无缥缈的、不实在的东西。

 

而如果我们坚持实在性,承认飞出去的是两个实在的粒子,那么我们就要放弃“定域性”,就得承认:在相距遥远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不通过信息传播(或通过某种难以置信的超光速的瞬时信息传播)而保持某种联系!这就需要有更具颠覆性的新理论来支持!

 

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是:这个世界绝对不是既有定域性,同时又有实在性的!世界远非传统物理所描述的那样!

 

这里面还有更多的秘密!

 

 

玻姆理论


前面提到过,物理学家大卫.玻姆是在50年代就发展出来基本的玻姆隐变量理论。而这一理论在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后,依然能够说得通。可以说,玻姆是另辟蹊径,他的理论给量子纠缠现象赋予了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因此,近年来,玻姆理论得到了很多关注。

 

玻姆理论认为,一个电子仍然是一个实在的粒子,但是它同时还带有一个“量子势”,这个量子势像波一样在电子周围漫延开去,弥漫于整个宇宙,从而使得粒子对周围的信息有了瞬时的了解。

 

从这个角度出发,玻姆相信,我们所看见的世界只是一种“外显序”,而在更深的层面上,所有事物都是以一种暗含的秩序彼此连接在一起,这种暗含的秩序被他称为“内隐序”。

 

他在《全体和内隐序》一书中以河流为比喻来说明这个理论:事物被分离的假象可以被看作是河流里的漩涡、涟漪、水浪和浪花,这些不断变化的、看起来是独立的漩涡和浪花,在深层上是相互连接的一个整体!

 

 

更广泛的非定域性的一致性


传统的观念认为,量子世界的种种奇妙现象是仅限于微观世界的,当我们把目光转回到宏观世界上时,出于某种微妙的原因,量子世界的那些奇妙现象就都一一消失了。因此,不管量子世界是多么离奇古怪,我们的宏观世界依旧是正常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正逐渐开始在更大的粒子、更大的物体上也发现了一些量子特征。比如,霍金在最新出版的《大设计》里说,“实验物理学家观察到了不断增大尺度的粒子的波动现象。科学家希望有朝一日使用病毒重做巴基球实验(双缝实验)”。

 

1995年,康奈尔(Eric A.Cornell)、卡特尔(Wolfgang Ketterle)、和魏曼(Carl E.Wieman)三人通过实验发现,铷和钠原子表现得像非定域的量子波一样,能够在给出的系统中充分渗透并形成干涉条纹。这三位年轻的科学家因此获得了20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9年,碳的重同位素——“碳60”被证明具备纠缠的能力,表现出波粒二象性。

 

2005年,复杂的有机分子甚至被发现也能被缠绕。

 

2007年,生物学家恩格尔(Gregory Engel)及合作者的实验报告中说,绿硫细菌体内已经存在量子型的一致性。[8]

 

 

广义进化论的角度


前面提到过的两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著名哲学家、广义进化论专家,欧文.拉兹洛,从进化的角度研究了宏观物体的非定域的一致性。

 

他说,如果没有非定域的一致性,复杂的有机体根本无法存活。生物体内数目无比庞大的细胞间的完美协作和他们复杂的电磁与化学信号的传输,仅靠物理和化学作用机制是难以解释的。遥远的细胞间复杂的瞬时协作,证明了生物有机体是一个宏观范围的量子系统,用物理学的话讲,是共用一个波函数。

 

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有生命的世界包含着一致性”。根据现代科学对基因等的了解,生物的进化并非像经典达尔文学说所描绘的那样,是由单纯的随机变异而来。因为基因组变异的可能性概率是如此巨大的数目,完全随机的突变要花掉极长的时间才能产生新的、可存活的物种,长于地球上已知的进化时间!

 

 

连接宇宙时空的统一场域的假想


欧文.拉兹洛根据他对量子物理、对进化论、对意识等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能够使这种非定域的一致性得以实现的,是宇宙空间中的一种连接万物的场,他把它命名为“阿克夏场”(Akashic field)。他认为宇宙的基本实在就是这种场域。这个场产生两种波:一种组成了宇宙间的实体,构成了宇宙的“硬件”;一种是载有信息但不载有能量的波,可以记录并保存实体在场域中的轨迹(一切历史的信息),构成了宇宙的软件。

 

 

除了大卫.玻姆和欧文.拉兹洛,很多其他科学家也都提出过类似的设想。

 

美国物理学家,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在2008年出版的《存在之轻——质量、以太和力的统一性》中,提出了一种充斥宇宙空间的媒介。由于不满于现有的“以太”、“量子场”之类的词,他取了一个听起来很现代的词;“网格”(Grid)。

 

 

美国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曾于1971年完成阿波罗号的登月任务。他在返回地球途中,望着浩渺的太空,突然产生了一次顿悟。他感到“一种无处不在的和谐——我感觉到我和飞行器外的那些星体都融为了一体。”[9]

 

这次顿悟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在其后专注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在他1996年出版的《探索者之路》一书中,这位太空航天学博士说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了“事物之间的非定域性内在关联”的证据。他认为宇宙都是由一组一组不可分割的二元结构所组成,这些二元结构都是从一个“零点”产生到时间和空间中去的。零点是宇宙的自我智能生成的源头,它是存储和保存所有信息的地方,能在宇宙中引起共鸣。

 

 

美国知名记者林恩.麦柯塔格特(Lynne McTaggart),在采访了全球五十位前沿科学家,并参加学术会议、参阅了几百种科学书籍和论文后,著有《场:探寻宇宙中的神秘力量》一书。她在书中重新提出了被科学家们忽略不计的“零点场”的概念。她认为,“零点场的存在暗示了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由量子波互相联系在一起”。“在现实的最小层面,宇宙关于整个时间的记忆全部包含在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之接触的真空空间里。”

 

 

世界是否是连接为一体的?世界又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对于这个问题,尽管有了种种推论和假说,但我们仍然没有坚实的、统一的科学依据来支持任何结论。

 

但不管怎样,这个关于世界真相的拼图看起来正在日渐完整。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知识来调整自己脑中的世界景观,来发现关于世界、关于人生的新的意义!



[1] 加来道雄,《超越时空》(Hyperspace),p4

[2] 斯蒂芬.霍金,《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p31

[3] 王阳明,《传习录》,p25p258

[4] (美)大卫.玻姆,《全体与内隐序》,p14

[5] (美),李.斯莫林,《宇宙的本源》(Three Roads to Quantum Gravity),p163

[6] “中东国际和平计划”, 《冲突解决期刊》,p778

[7] (美)格雷格.布莱登,《无量之网》,p126

[8] 欧文.拉兹洛,《全球脑的量子跃迁》(2008),p121

[9] 埃德加.米切尔、德怀特.威廉姆斯,《探索者之路》(The Way of the Explorer(1996)



传统文化、宇宙一体观、悟道


佛教自是充分体现了宇宙一体观念的宗教。感兴趣的人如果结合新科学去学习佛教经典,一定会有更深的体悟。

 

老子的《道德经》,如果我们了解了现代科学之后再读,也会看得更清晰。

 

比如对“道”的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这里的“精”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质;“信”本意为两心相通,是否可引申为沟通或信息;“众甫”指万物生存的空间。这里对道的描述,跟科学家们对那个场的描述如出一辙,比如,两者都说其中包含了从古至今的信息。

 

老子是怎样得以跟道相沟通的呢?“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大概把自己调整到最真空、最静止的状态时,才更有可能看到万物的本源。

 

由此,我想到前面提到的登月的太空人埃德加.米切尔。他本是受到严格的自然科学教育的人,当时在太空船里想必也不是存心在打坐冥想。或许,正是太空里极致的真空和静寂,恰好构成了老子所说的理想的悟道环境,才使他产生了顿悟之感。

 

儒家思想同样强调天人合一,天人与共。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1]可见,孟子认为万物的道理都已具备于个人的本心之中了,我们找回本心,就可以了解事物的本质,进而知晓天机。

 

程颢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2]。

 

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体,这跟仁爱有什么关系呢?对此,后世的王阳明有更详尽的阐述。

 

王阳明在悟道之后,深切地体会到天地万物原本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个观点,周围的很多人都有不解之处。

 

当他跟朋友一同游玩时,“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王阳明)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3]

 

这个解释估计不仅当时的人未必能懂,现代人看来恐怕也是依旧糊涂。但是,如果你了解过量子力学,大概你会恍然大悟,明白了王阳明在说的是什么。还记得吗?按照量子力学的说法,当我们不去观测时,花就是个模糊的波函数!

 

还有人曾问他:“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对此,他这样解释:“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4]

 

有了这样的万物一体观,他对仁爱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传习录》的“答顾东桥书”中,有这样一段:“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可见,天地万物一体的观念,正是仁爱之心的根本源头。

 

接着他又解释,为什么多数人做不到圣人那样:“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父、子、兄、弟如仇雠者。”就是说我们本来的心跟圣人并无差异,只是后来有了自我的私心,我们被物欲蒙蔽,把为天下之心变成了为一己之心,通达的心受到了阻塞。人人都有了私心,乃至于有人把夫子兄弟都视为仇人了。

 

他又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传习录》中卷-答聂文蔚)体会到万物一体,那么百姓的痛苦,自然也就是自己的切肤之痛!

 

类似的意思,在王阳明的语录中,在他的信件中,多次出现,可见他感悟之深、教诲世人之心的迫切。

 

 

前面我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了很多,搬动了很多大科学家,最后几乎就要证明了宇宙一体观。而王阳明不仅一个人就参悟到了宇宙的奥秘,而且把这种领悟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由万物一体推理出了仁爱的结论。

 

我们提到过的科学家欧文.拉兹洛也是同样。他通过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得出了宇宙由一个场连接在一起的结论。基于这种认识,他于1995年成立“布达佩斯俱乐部”,汇集了全球众多有责任感的知名人士,发表了《地球意识宣言》,旨在唤起人类的地球意识,呼吁人类意识到相互依赖、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消除隔阂,增强全球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人类意识的进化,使全球向和平、合作型国际社会过渡。

 

因为这些工作,他曾被评为致力于拯救地球的六位科学家之一,并两度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可见,智者的想法真是殊途同归!

 

而我们的儒释道经典中,更是蕴藏着人类最深刻的智慧!

 

 

最后讲两个有趣的西方科学家的见解,作为旁证。

 

西方科学家中,当然也有很多人发表过各种关于道德、心灵的言论,最近我看到的两个故事比较有趣。

 

一个是著名哲学家尼采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尼采是大哲学家,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对自然科学也有很高深的研究。他曾研读了19世纪所能找到的最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

 

话说在18818月的一个中午,在瑞士的一个孤寂的山林中,“远离人和时间 6000英尺”,他突然顿悟。估计也是深山里空寂的环境达到了老子的标准。

 

他悟到了什么?他想到了,宇宙是在永恒地轮回的。他认为,“宇宙总是在循环往复地经历着一成不变的历史,因为它仅有有限多的状况。”“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我们都已经做过了无数遍了并且还将再三去做。”[5]

 

就是说,时间是无限的,但是宇宙的可能性是确定的、有限的,所以在漫长的时间里,一切是在周而复始地循环的。

 

这个观点在现在的科学看来是有可能的,当然尚未得到严谨的证明。这种宇宙轮回观跟佛教里的说法也很一致。

 

后来当他回忆这次顿悟时,他表达得很有趣:“我产生轮回想法的时刻,是不朽的。为了这个时刻,我忍受了轮回。”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尼采通过这个领悟,得出这样的对世人的劝诫:“我们行动直到永远。所以,采取正确的行动,也就愈发重要。”

 

想必尼采对宇宙的轮回一定还有更深刻更完整的认识。不管怎样,他得出的结论不是我们因此就可以肆意妄为,反倒是我们应该小心谨慎,去做对的事、做好的事!

 

鉴于他的知识背景、他的地位和影响,我想,他的劝诫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另一个故事是有关多重宇宙的。

 

多重宇宙也叫平行宇宙。现代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大卫.道奇支持这一理论。他设计了多重宇宙的方案,还把“多重宇宙”这个词推广到了科学家中间。

 

在所谓的多重宇宙里,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宇宙里有自己的副本,每个副本在每一次选择时,走上了不同的岔路。最终,这无数个副本因不同的选择,而走了无数个不同的人生道路。

 

在国外的科幻作品里,我们看到,面对多重宇宙的情况,里面的角色认为自己可以不受道德的约束了——这个“我”进监狱或被打死或自杀了,没关系,还有其他副本呢!

 

不过,近几年,物理学家们通过对量子物理学的概率命题与多重宇宙关系的研究发现,即便多重宇宙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我们在其中某个世界里如何行动,也完全不是无所谓的事情。我们仍然要考虑道德问题!

 

科学家们意识到,概率在多重宇宙里的意思跟传统的意思是不同的。根据对概率的新的分析,大卫.道奇说:“我们通过做出正确的抉择,采取正确的行动,增加了我们人类的各个版本在其中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的宇宙的数量。”“您的良好举动扩大了发生好事的多重宇宙的比重”[6]。

 

就是说,不要去管你的那些副本是否正在做坏事,只要你这个副本坚持多做好事,那么在无数个宇宙中,做好事的、过上好生活的你的副本就会更多,好的宇宙也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多,因此,这仍然是有意义的!

 

 

可见,不管宇宙是在轮回,还是有无数个副本,我们都应该努力为善!

 

当穷尽了宇宙的种种可能之后,我们发现,对道德的追求,是始终不变的!

 

做正确的事情,应该永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郑重宣布:如果您读了上面每一个字,那么我们就正式成为朋友了!我们和所有读完的人结成了一群有“量子交情”的朋友!


[1] 孟子,《孟子-尽心上》

[2] 程颢,《河南程氏遗书》

[3] 王阳明,《传习录-钱德洪录》,p346

[4] 王阳明,《传习录-钱德洪录》,p345

[5] (德)托比阿斯.胡阿特,马克斯.劳那,《多重宇宙——一个宇宙太少了?》(2009),p86

[6] (德)托比阿斯.胡阿特,马克斯.劳那,《多重宇宙——一个宇宙太少了?》(2009),p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