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广场舞甜蜜蜜:张载<正蒙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06:17

正蒙上

 [ 首頁 ] [ 向上 ] [ 正蒙上 ] [ 正蒙中 ] [ 正蒙下 ]

 

 
正蒙
太和篇第一
 
 
 
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沈、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盪、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象為氣,清通而不可象為神。不如野馬、絪縕,不足謂之太和。語道者知此,謂之知道;學易者見此,謂之見易。不如是,雖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稱也已。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靜無感,性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爾。客感客形與無感無形,惟盡性者一之。
 
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氣之為物,散入無形,適得吾體;聚為有象,不失吾常。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則聖人盡道其間,兼體而不異者,存神其至矣。彼語寂滅者往而不反,徇生執有者物而不化,二者雖有間矣,以言乎失道則均焉。
 
聚亦吾體,散亦吾體,知死之不亡者,可與言性矣。
 
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顧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從來,則深於易者也。若謂虛能生氣,則虛無窮,氣有限,體用殊絕,入老氏「有生於無」自然之論,不識所謂有無混一之常;若謂萬象為太虛中所見之物,則物與虛不相資,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放浮屠以山河大地為見病之說。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體虛空為性,不知本天道為用,反以人見之小因緣天地。明有不盡,則誣世界乾坤為幻化。幽明不能舉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陰一陽範圍天地、通乎晝夜、三極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莊混然一塗。語天道性命者,不罔於恍惚夢幻,則定以「有生放無」,為窮高極微之論。入德之途,不知擇術而求,多見其蔽於詖而陷於淫矣。
 
氣坱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易所謂「絪縕」,莊生所謂「生物以息相吹」、「野馬」者與!此虛實、動靜之機,陰陽、剛柔之始。浮而上者陽之清,降而下者陰之濁,其感《遇》聚《散》,為風雨,為雪霜,萬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結,糟粕煨燼,無非教也。
 
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氣不聚則離明不得施而無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謂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謂之無?故聖人仰觀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無之故」。盈天地之間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離不相睹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
 
氣之聚散於太虛,猶冰凝釋於水,知太虛即氣,則無無。故聖人語性與天道之極,盡於參伍之神變易而已,諸子淺妄,有有無之分,非窮理之學也。
 
太虛為清,清則無礙,無礙故神;反清為濁,濁則礙,礙則形。
 
凡氣清則通,昏則壅,清極則神。故聚而有間則風行,(風行則)《而》聲聞具達,清之驗與!不行而至,通之極與!
 
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
 
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聖者,至誠得天之謂;神者,太虛妙應之目。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爾。
 
天道不窮,寒暑《己》;眾動不窮,屈伸《已》;鬼神之實,不越二端而已矣。
 
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
 
感而後有通,不有兩則無一。故聖人以剛柔立本,乾坤毀則無以見易。
 
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陰陽兩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
 
「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歲成。」神易無方體,「一陰一陽」,「陰陽不測」,皆所謂「通乎晝夜之道」也。
 
晝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晝夜乎!天道春秋分而氣易,猶人一寤寐而魂交。魂交成夢,百威紛紜,對寤而言,一身之晝夜也;氣交為春,萬物糅錯,對秋而言,天之晝夜也。
 
氣本之虛則湛《本》無形,感而生則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愛惡之情同出於太虛,而卒歸於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髮之間,其神矣夫!
 
造化所成,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一物;無無陰陽者,以是知天地變化,二端而已。
 
萬物形色,神之糟粕,性與天道云者,易而已矣。心所以萬殊者,感外物為不一也,天大無外,其為感者絪縕二端而已。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鄉,一萬物之妙者與!
 
氣與志,天與人,有交勝之理。聖人在上而下民咨,氣壹之動志也;鳳凰儀,志壹之動氣也。
 
---------------------------------------------------------------------
參兩萹第二
 
 
地所以兩,分剛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參,一太極兩儀而象之,性也。
 
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推行於一。此天之所以參也。
 
地純陰凝聚於中,天浮陽運旋於外,此天地之常體也。恆星不動,純繫乎天,與浮陽運旋而不窮者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者也。地在氣中,雖順天左旋,其所繫辰象隨之,稍遲則反移徙而右爾,間有緩速不齊者,七政之性殊也。月陰精,反乎陽者也,故其右行最速;日為陽精,然其質本陰,故其右行雖緩,亦不純繫乎天,如恆星不動。金水附日前後進退而行者,其理精深,存乎物感可知矣。鎮星地類,然根本五行,雖其行最緩,亦不純繫乎地也。火者亦陰質,為陽萃焉,然其氣此日而微,故其遲倍日。惟木乃歲一盛衰,故歲歷一辰。辰者,日月一交之次,有歲之象也。
 
凡圜轉之物,動必有機;既謂之機,則動非自外也。古今謂天左旋,此直至粗之論爾,不考日月出沒、恆星昏曉之變。愚謂在天而運者,惟七曜而已。恆星所以為晝夜者,直以地氣乘機左旋於中,故使恆星、河漢因一作回。北為南,日月因天隱見,太虛無體,則無以驗其遷動於外也。
 
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
 
地,物也;天,神也。物無踰神之理,顧有地斯有天,若其配然爾。
 
地有升降,日有修短。地雖凝聚不散之物,然二氣升降其間,相從而不已也。陽日上,地日降而下者,虛也;陽日降,地日進而上者,盈也;此一歲寒暑之候也。至於一晝夜之盈虛、升降,則以海水潮汐驗之為信;然間有小大之差,則繫日月朔望,其精相感。
 
日質本陰,月質本陽,故於朔望之際精魄反交,則光為之食矣。
 
虧盈法:月於人為近,日遠在外,故月受日光常在於外,人視其終初如鉤之曲,及其中天也如半璧然。此虧盈之驗也。
 
月所位者陽,故受日之光,不受日之精,相望中弦則光為之食,精之不可以二也。
 
日月雖以形相物,考其道則有施受健順之差焉。星月金水受光於火日,陰受而陽施也。
 
陰陽之精互藏其宅,則各得其所安,故日月之形,萬古不變。若陰陽之氣,則循環迭至,聚散相盪,升降相求,絪縕相揉,蓋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無方,運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謂之何哉?
 
「日月得天」,得自然之理也,非蒼蒼之形也。
 
閏餘生於朔,不盡周天之氣,而世傳交食法,與閏異術,蓋有不知而作者爾。
 
陽之德主於遂,陰之德主於閉。
 
陰性凝聚,陽性發散;陰聚之,陽必散之,其勢均散。陽為陰累,則相持為雨而降;陰為陽得,則飄揚為雲而升。故雲物班布太虛者,陰為風驅,斂聚而未散者也。凡陰氣凝聚,陽在內者不得出,則奮擊而為雷霆;陽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其聚有遠近虛實,故雷風有小大暴緩。和而散,則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則偽戾氣曀霾;陰常散緩,受交於陽,則風雨調,寒暑正。
 
天象者,陽中之陰;風霆者,陰中之陽。
 
雷霆感動雖速,然其所由來亦漸爾。能窮神化所從來,德之盛者與!
 
火日外光,能直而施;金水內光,能闢而受。受者隨材各得,施者所應無窮,神與形、天與地之道與!
 
「木曰曲直」,能既曲而反申也;「金曰從革」,一從革而不能自反也。水火,氣也,故炎上潤下與陰陽升降,土不得而制焉。木金者,土之華實也,其性有水火之雜,故木之為物,水漬則生,火然而不離也,蓋得土之浮華於水火之交也。金之為物,得火之精於土之燥,得水之精於《水》【土】之濡,故水火相待而不相害,鑠之反流而不耗,蓋得土之精實於水火之際也。土者,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地之質也,化之終也,水火之所以升降,物兼體而不遺者也。
 
《冰》【水】者﹐陰凝而陽未勝也;火者,陽麗而陰未盡也。火之炎,人之蒸,有影無形,能散而不能受光者,其氣陽也。
 
陽陷於陰為水,附於陰為火。
 
----------------------------------------------------------------------------
 
天道篇第三
 
天道四時行,百物生,無非至教;聖人之動,無非至德,夫何言哉!
 
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無不在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無一物之不體也。
 
上天之載,有感必通;聖人之為,得為而為之《也》【應】。
 
天不言而四時行,聖人神道設教而天下服。誠於此,動於彼,神之道與!
 
天不言而信,神不怒而威;誠故信,無私故威。
 
天之不測謂神,神而有常謂天。
 
運於無形之謂道,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天道也。聖不可知也,無心之妙非有心所及也。
 
「不見而章」,已誠而明也;「不動而變」,神而化也;「無為而成」,為物不貳也。
 
已誠而明,故能「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富有」,廣大不禦之盛與!「日新」,悠久無疆之道與!
 
天之知物不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過於耳目心思。天視聽以民,明威以民,故詩書所謂帝天之命,主於民心而已焉。
 
「化而裁之存乎變」,存四時之變,則周歲之化可裁;存晝夜之變,則百刻之化可裁,推而行之存乎通,推四時而行,則能存周歲之通;推晝夜而行,則能存百刻之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知上天之載,當存文王。「默而成,存乎德行」,學者常存德性,則自然默成而信矣。
 
存文王,則知天載之神,存眾人,則知物性之神。
 
谷之神也有限,故不能通天下之聲;聖人之神惟天,故能周萬物而知。
 
聖人有感無隱,正猶天道之神。
 
形而上者,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不得名,非得象者也。故語道至於不能象,則名言亡矣。
 
世人知道之自然,未始識自然之為體爾。
 
有天德,然後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
 
《正》【貞】明不為日月所眩,《正》【貞】觀不為天地所遷。
 
---------------------------------------------------------------------
神化篇第四
 
神,天德﹐化,天道。德﹐其體﹐道,其用﹐一於氣而已。
 
「神無方」,「易無體」,大且一而已爾。
 
虛明照鑒,神之明也;無遠近幽深,利用出入,神之充塞無間也。
 
天下之動,神鼓之也,辭不鼓舞則不足以盡神。
 
鬼神,往來、屈伸之義,故天曰神,地曰示,人曰鬼。*神示者歸之始,歸往者來之終。
 
形而上者,得辭斯得象矣。神為不測,故緩辭不足以盡神,【緩則化矣;】化為難知,故急辭不足以體化,【急則反神。】
 
氣有陰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其在人也,《知》【智】羲《用》利【用】,則神化之事備矣。德盛者窮神則《知》【智】不足道,知化則義不足云。天之化也運諸氣,人之化也順夫時;非氣非時,則化之名何有?化之實何施?中庸曰「至誠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陰陽,與天地同流而無不通也。所謂氣也者,非待其蒸鬱凝聚,接於目而後知之;苟健、順、動、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爾。然則象若非氣,指何為象?時若非象,指何為時?世人取釋氏銷礙入空,學者舍惡趨善以為化,此直可為始學遣累者,薄乎云爾,豈天道神化所同語也哉!
 
「變則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谷神不死,故能微顯而不揜。
 
鬼神常不死,故誠不可揜;人有是心在隱微,必乘間而見,故君子雖處幽獨,防亦不懈。
 
神化者,天之良能,非人能;故大而位天德,然後能窮神知化。
 
大可偽也,大而化不可為也,在熟而已。易謂「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強也。
 
大而化之,能不勉而大也,不已而天,則不測而神矣。
 
先後天而不違,順至理以推行,知無不合也。雖然,得聖人之任者皆可勉而至,猶不害於未化爾。大幾聖矣,化則位乎天德矣。
 
大則不驕,化則不吝。
 
無我而後大,大成性而後聖,聖位天德不可致知謂神。故神也者,聖而不可知。
 
見幾則義明,動而不括則用利,屈伸順理則身安而德滋。窮神知化,與天為一,豈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致爾。
 
「精義入神」,事豫吾內,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養吾內也。「窮神知化」,乃養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強,故祟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神不可致思,存焉可也;化不可助長,順焉可也。存虛明,久至德,順變化,達時中,仁之至,義之盡也。知微知彰,不舍而繼其善,然後可以成《之》【人】性矣。
 
聖不可知者,乃天德良能,立心求之,則不可得而知之。
 
聖不可知謂神,莊生繆妄,又謂有神人焉。
 
惟神偽能變化,以其一天下之動也。人能知變化之道,其必知神之為也。
 
見易則神其幾矣。
 
「知幾其神」,由經正以貫之,則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幾者象見而未形也,形則涉乎明,
 
不待神而後知也。「吉之先見」云者,順性命則所《先》【見】皆吉也。
 
知神而後能饗帝饗親,見易而後能知神。是故不聞性與天道而能制禮作樂者末矣。
 
「精義入神」,豫之至也。
 
徇物喪心,人化物而滅天理者乎!存神過化,忘物累而順性命者乎!
 
敦厚而不化,有體而無用也;化而自失焉,徇物而喪己也。大德敦化,然後仁智一而聖人之事備。性性偽能存神,物物為能過化。
 
無我然後得正己之盡,存神然後妙應物之感。「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過則溺於空,淪於靜,既不能存夫神,又不能知夫化矣。
 
「旁行不流」,圓神不倚也;「百姓日用而不知」,溺於流也。
 
義以反經為本,經正則精:仁以敦化偽深,化行則顯。義入神,動一靜也;仁敦化,靜一動也。仁敦化則無體,義入神則無方。
 
----------------------------------------------------------------------------
 
動物篇第五
 
動物本諸天,以呼吸為聚散之漸;植物本諸地,以陰陽升降偽聚散之漸。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氣日反而游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為鬼,以其歸也。
 
氣於人,生而不離、死而游散者謂魂;聚成形質,雖死而不散者謂魄。
 
海水凝則冰,浮則漚,然冰之才,漚之性,其存其亡,海不得而與焉。推是足以究死生之說。*伊川程子改與為有。/
 
有息者根放天,不息者根於地。根於天者不滯於用,根於地者滯於方,此動植之分也。
 
生有先後,所以偽天序;小大、高下相並而相形焉,是謂天秩。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知序然後徑正,知秩然後禮行。
 
凡物能相感者,鬼神施受之性也;不能感者,鬼神亦體之而化矣。
 
物無孤立之理,非同異、屈伸、終始以發明之,則雖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異、有無相感,則不見其成,不見其成則雖物非物,故一屈伸相感而利生焉。
 
獨見獨聞,雖小異,怪也,出於疾與妄也;共見共聞,雖大異,誠也,出陰陽之正也。
 
賢才出,國將昌;子孫才,族將大。
 
人之有息,蓋剛柔相摩、乾坤闔闢之象也。
 
寤,形開而志交諸外也;夢,形閉而氣專乎內也。寤所以知新於耳目,夢所以緣舊於習心。醫謂饑夢取,飽夢與,凡寤《寐》【夢】所感,專語氣於五藏之變,容有取焉爾。
 
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是皆物感之良能,人皆習之而不察者爾。
 
形也,聲也,臭也,味也,溫涼也,動靜也,六者莫不有五行之別,同異之變,皆帝則之必察者歟!
 
----------------------------------------------------------------------------
 
 
----------------------------------------------------------------------------
蘇昺序
 
先生著正蒙書數萬言。一日,從容請曰:「敢以區別成誦何如?」先生曰:「吾之作是
書也,譬之枯株,根本枝葉,莫不悉備,充榮之者,其在人功而已。又如晬盤示兒,百
物具在,顧取者如何爾。」於是輒就其編,會歸義例,略效論語孟子,篇次章句,以類
相從,為十七篇。
 
 
----------------------------------------------------------------------------
范育序
子張子校書崇文,未伸其志,退而寓於太白之陰,橫渠之陽,潛心天地,參聖學之源,
七年而道益明,德益尊,著正蒙書數萬言而未出也,間因問答之言,或窺其一二。熙寧
丁巳歲,天子召以為禮官,至京師,予始受其書而質問焉。其年秋,夫子復西歸,歿于
驪山之下,門人遂出其書,傳者浸廣,至其疑羲獨無從取正,十有三年於茲矣。痛乎微
言之將絕也!
 
友人蘇子季明離其書為十七篇以示予。昔者夫子之書蓋未嘗離也,故有「枯株晬盤」之
說,然斯言也,豈待好之者充且擇歟?特夫子之所居也。今也離而為書,以推明夫子之
道,質萬世之傳,予無加損焉爾。
 
惟夫子之為此書也,有六經之所未載,聖人之所不言,或者疑其蓋不必道。若清虛一大
之語,適將取訾於末學,予則異焉。
 
自孔孟沒,學絕道喪千有餘年,處士橫議,異端間作,若浮屠老子之書,天下共傳,與
六經並行。而其徒侈其說,以為大道精微之理,儒家之所不能談,必取吾書為正。世之
儒者亦自許曰:「吾之六經未
 
嘗語也,孔孟未嘗及也」,從而信其書,宗其道,天下靡然同風;無敢置疑於其間,況
能奮一朝之辯,而與之較是非曲直乎哉!
 
子張子獨以命世之宏才,曠古之絕識,參之以博聞強記之學,質之以稽天窮地之思,與
堯、舜、孔、孟合德乎數千載之間。閔乎道之不明,斯人之迷且病,天下之理泯然其將
滅也,故為此言與浮屠老子辯,夫豈好異乎哉?蓋不得已也。
 
浮屠以心為法,以空為真,故正蒙闢之以天理之大,又曰:「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
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老子以無為為道,故正蒙闢之曰:「不有兩則無一。」至
於談死生之際,曰「輪轉不息,能脫是者則無生滅」,或曰「久生不死」,故正蒙闢之
曰:「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夫為是言者,
豈得已哉!
 
使二氏者真得至道之耍、不二之理,則吾何為紛紛然與之辯哉?其為辯者,正欲排邪
說,歸至理,使萬伳不惑而已。使彼二氏者,天下信之,出放孔子之前,則六經之言有
不道者乎?孟子常勤勤闢楊朱墨翟矣,若浮屠老子之言聞乎孟子之耳,焉有不闢之者
乎?故予曰正蒙之言不得已而云也。
 
嗚呼!道一而已,亙萬世,窮天地,理有易乎是哉!語上極乎高明,語下涉乎形器,語大
至於無間,語小入於無朕,一有窒而不通,則於理為妄。故正蒙之言,高者抑之,卑者
舉之,虛者實之,礙者通之,眾者一之,合者散之。要之立乎大中至正之矩。天之所以
運,地之所以載,日月之所以明,鬼神之所以 幽,風雲之所以變,江河之所以流,物
理以辨,人倫以正,造端者微,成能者著,知德者祟,就業者廣,本末上下貫乎一道,
過乎此者淫道之狂言也,不及乎此者邪詖之卑說也。推而放諸有形而準,推而放諸無形
而準,推而放諸至動而準,推而放諸至靜而準,無不包矣,無不盡矣,無大可過矣,無
細可遺矣,言若是乎其極矣,道若是乎其至矣,聖人復起,無有間乎斯文矣。
 
元祐丁卯歲,予居太夫人憂,蘇子又以其書屬余為之敘,泣血受書,三年不能為一辭,
今也去喪而不死,尚可不為夫子言乎?雖然,爝火之微,培塿之塵,惡乎助太陽之光而
益太山之高乎?蓋有不得默乎云爾,則亦不得默乎云爾。
 
門人范育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