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壁纸漫画:《道德经》第十七章: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32:23

《道德经》第十七章 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

 

太上,下知有之①,其次亲誉之②,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③。犹兮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释:

 

①     下,楚简、帛书本为“下”,王弼本为“不”。

②     亲誉之,楚简、帛书本为“亲誉之”,王弼本为“亲而誉之”。

③     有不信焉,楚简、帛书本为“安(案)有不信。”

④     犹兮,楚简为“犹呵”,帛书本为“犹乎”王弼本为“悠兮”,河上公本为“犹兮”。犹为慎重的意思。

 

解读:

 

老子用十四、十五、十六三章的篇幅,写了得道之人的修为。得道之人博大精深,深不可测,能知古今,合乎道而生生不息。得道之人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得道之人能复归其根,能复归于无物。老子在此三章中,特别强调了复归的奥妙。整部《道德经》就是要让人们复归自然,自然而无为;复归于道,无中生有,道生万物。如何复归自然?老子先写了复归于无物,又写了复归其根,下文中还会写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复归其明。老子为人们指明了六条复归之道,经由这六条道路的任意一条,人们都可以复归于自然,复归于道。

 

老子用十七、十八、十九三章的篇幅,来写修道之人如何修道。十七章,写了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十八章写了修道之人为什么要修道?是因为大道废弃了;十九章写了修道之人如何修道,即三绝三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就可以复归其根,复归于道。

 

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最高的境界,即是得道之人,觉悟了道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有道等于无道,无道等于有道。第二种境界,对道亲近,尊崇又赞誉。第三种境界,对道以及修道之人,修道之事,充满敬畏,恐惧。第四种境界,不相信天下有道,对道以及修道之人,修道之事,都会百般侮辱,横加非难。

 

品读:

 

1、太上,下知有之,

 

修道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成了道,就有一种处下的态度,仿佛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一者觉悟了道;二者觉悟了道本身也只是一个名词而已,有道等于无道,无道等于有道;三者仿佛什么也不知道一样,只知道有个东西叫做道。心中觉悟了道,心中有道,却无法说明白,讲清楚,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说,只能拈花微笑。

 

《广雅·释诂》:“太,大也”。太的本义,就是大。后来又说,大到无法形容称为太,大而无极谓之太,太极即大极。《说文》:“上,高也。”太上,即至高无上的意思,意指修道之人到了最高、至高的境界,亦是说至高无上的得道之人。下,是一种处下无我的态度,不因为自己成道而觉得高人一等,超然物外,却以一种处下的态度,看待天下万物。以一种慈悲之心,看待天下之人,天下之物,从而产生一种自觉觉他的慈悲之心,愿天下之人,天下之物,皆归于道。

 

成道之人,对于道的态度是只知道有个道,有道等于无道,不执著于道,道不是一个僵死的标准,更不是一个僵死的真理,道是活的,道是动词,道是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成道之人,对于自己的态度,也只知道有个我,有我等于无我,无我等于有我。有我,我即天下万物,我与天下万物为一;有我,我即宇宙,我即道,我与宇宙,与道为一。无我,没有一个独立的、自私的、充满欲望的我。不把身体,身欲当作我,不把物当我,不把名利之心当作我,不把知识、成见、信念、思想、价值观等等当作我。不把我看小,不把我庸俗化,不把我等同于有,不把我等同于过去,历史,经历,我是活的,我也是动词,时时刻刻都在生生不息,时时刻刻都是新的我。

 

成道之人,对于他人的态度,同样只知道有个他人。有他人等于没有他人,他人等于自己,他人就是自己,没他人等于有他人,他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就是自己,自己与他人互即互入,不但在思想、知识信息上会相互融入,而且在呼吸上会相互融入,更会在能量上相互融入,并且这种互即互入,是瞬息之间时刻发生的事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与我不可彻底分离,你与我本性皆是道,皆同于道,你与我本体上同属一体,你与我从本体上来说是一个人,须臾不可分离。他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一个人很难看到自己的眼睛,更难以看到自己的情绪,思想,心灵,欲望,但可以通过镜子看到难以看到的一切。有形的镜子看到形体,无形的镜子看到心灵。通过他人,一个人可以觉知自己。一个人看到他人的喜怒哀乐,看到的不是关于他人的真相,而是自己的意识在他人身上的投射,是自己的意识将一些行为模式,定义为喜怒哀乐,当自己定义的行为模式在他人身上显现时,就把他人的行为判定为喜怒哀乐,并用喜怒哀乐给他人的行为模式、情绪表达贴上标签。如同一个人曾经看到一条柔软的、花花绿绿的、卷曲的蛇,就把柔软、花花绿绿、卷曲的意象,定义为蛇。当他在草丛中或者任何地方,看到一个柔软的、花花绿绿的、卷曲的物体时,就判定自己看到了蛇。其实,他看到的或许只是一条绳子。如今,他人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的喜怒哀乐,都是觉知自己的意识,信念的机会。他人的激情,有爱,同样是觉知自己的机会。觉知了自己的信念、意识,将自己从假象的蒙蔽中解脱出来,从而还给自己一个自由率真的生命。人生最大的迷惑,就是把假象当作真相,把信念当作真理。

 

成道之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在他人眼里,同样是有这个人等于没有这个人,没有这个人,等于有这个人。有这个人等于没有这个人,是说这个人十分平凡,看上去既无救世之才,更无过人之力,甚至百无一用。没有这个人等于有这个人,是说这个人平凡但不平庸,仿佛深不可识。

 

《周易。系辞上传》说:“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对于百姓来说,每天都活在道中,每天都在运用道,却不知道道为何物,也不需知道道为何物,所以阴阳之道、君子之道的奥妙,也就很少有人能懂得。

 

2、其次亲誉之,

 

第二种境界的修道之人,对道亲近,尊崇又赞誉。道生万物,道乃天地之始,万物之本。修道之人,觉悟了道,甚至只窥到了道的一斑,就如怀至宝,对道推崇备至,赞不绝口,欲与道亲密无间,融为一体。生命,生活,日常行为模式,皆从道出发,从无出发,而不是从有出发。事事不看环境,不问条件,不考虑能力,只从理想出发,只问自己要什么,不问自己能不能,凡事充满勇气,信心与冒险精神,百折不挠,永远只看可能性,永远不说不可能。时时觉悟万物,时时把他人当作自己的镜子,无论万物还是他人,都当作自己觉悟自己的机会,永远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每一刻都是新的。空气是新的,阳光是新的,流水是新的,朋友是新的,爱人是新的,全新的一切已经从过去羽化成蝶,脱颖而出,永远不会再受过去的限制,束缚,已然拥有了全新的生命,全新的可能性。每一刻都用一无所知的态度,重新领悟生命中的一切,看看自己对世界,对生命,对理想,对生活,对工作,对身边的一切还有什么新的领悟。道生生不息,生命生生不息,万物生生不息,爱与力量同样生生不息。

 

第二种境界的修道之人,对道亲近,尊崇又赞誉,对自己同样亲近,尊崇又赞誉。自己天天都那么美,天天都充满爱,天天都充满力量,勇气与自信。活着,呼吸着就是生命最大的荣耀。自己仿佛无所不有,无所不能,可以无穷无尽地付出给这个世界,付出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自己永远那么富足,永远能够无中生有,无所不有。自己是爱与力量的源泉,同样是财富与成功的源泉,把爱与力量,把财富与成功时刻付出给每一个人。

 

第二种境界的修道之人,对道亲近,尊崇又赞誉,对他人同样亲近,尊崇又赞誉。每一个走进自己生命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都是自己的天使,都是自己的神灵。与他们志同道合,情同手足,亲密无间。每一个人,只要胆敢走进自己的生活,自己就会全力以赴,无论如何地支持他们实现理想,拥有丰盛富足的人生。让他们一起走在道上,一起创造喜悦、有爱的人生。

 

第二种境界的修道之人,对道亲近,尊崇又赞誉,他人对待自己同样是亲近,尊崇又赞誉。他人同样把自己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朋友,良师益友。是那种弥留之际,要握一握手才放心而去的生死之交。

 

亲的本义是爱。《说文》:“亲,至也。”至爱才是亲。《周易·杂卦》写到:“同人,亲也。”志同道合的朋友,才会成为至爱,才能够亲密无间。《论语。学而》中孔子也说:“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亲仁,亲近仁,亲近仁者。

 

3、其次畏之,

 

第三种境界的修道之人,对道,以及修道之人,修道之事,充满敬畏,恐惧。老子说:“犹兮若畏四邻。” 修道之人时时惊觉,小心谨慎,就像害怕周围的邻居一样。为什么要时时谨慎、惊觉?《周易。乾卦》写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终日自强不息,晚上反省,醒觉自己,即使遭遇危险,也不会有什么灾难。君子惊觉、觉悟的目的,是要远离灾难,早日悟道。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敬畏而知礼,敬畏而拥有谦卑之心,从而不忘自己的人生使命,尊重长者,尊师重道,从而创造一个有礼有序的社会。

 

《广雅·释诂二》:“畏,惧也。”《广雅·释诂四》:“畏,恐也。”畏即恐惧,在这里也有敬畏的意思。《列子·黄帝》说:“不畏不怒。”恐惧之人,常常会发怒。一个充满愤怒的人,一个容易发怒的人,只是为了用愤怒来掩藏心中的恐惧。修道之人可以通过觉悟自己的敬畏,觉悟自己的恐惧,觉知恐惧的根源,让恐惧消弭于无形,通过恐惧学习到勇敢,先畏而后勇,勇者无畏。

 

第三种境界的修道之人,对道,以及修道之人,修道之事,充满敬畏,恐惧,对自己同样充满敬畏,恐惧。第三种修道之人,时时用敬畏之心让自己惊觉,生命短暂,任重而道远。用敬畏之心,让自己发愤忘食,勤勤恳恳,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辱人生的使命。

 

第三种修道之人,与他人的关系,也是充满敬畏,恐惧的关系。因为敬畏,恐惧他人,时时对他人充满惊觉。觉知他人的喜怒哀乐,觉悟他人的所需所求,从而时时为他人提供帮助,支持,无微不至。

 

第三种修道之人,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也是充满敬畏,甚至恐惧的关系。让他人敬畏自己,从而能够“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人有一颗谦卑之心,不自以为是,不错过觉悟万物,觉悟自己,觉悟道的机会。

 

4、其次侮之。

 

第四种境界的人,不相信天下有道,是失道无道之人,对道以及修道之人,修道之事,都会百般侮辱,横加非难。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又说:“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xiá)大人,侮圣人之言。”小人因为无知,不知道有天命,从而不敬畏天命,无所畏惧,所以会轻蔑圣人,侮辱圣人之言。第四种境界的修道之人,不相信天下有道,是因为他们认为道在外,而不在内。道在外,即使天下有道,但因为自己不配拥有,自己不值得拥有,所以自己也就无法拥有,拥有不了,索性就认为天下无道。自己得不到,索性让天下人都得不到。第四种境界的修道之人,不相信道在内,不相信道本来就在自己心中,自己本来圆满自足,不假外求。只不过因为物欲太多,因为名利之心,因为知见太重,而把心中的道,锁紧了密室之中。并且这个密室,是自己心中的密室。自己虽然没有悟道,但道时时刻刻都与自己在一起,自己从来也没有失去过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曾须臾离开过自己,道时刻与自己在一起,只是自己不知道,不相信而已。一旦自己觉悟了,相信了道就在心中,本来就圆满自足,一旦自己打开了黑暗的密室,点亮心中的灯盏,心中的道自然会大放光彩,照亮世界。

 

第四种境界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同样会经常侮辱自己。一是看大自己,二是看小自己。无论看大自己,还是看小自己,都不是公正地对待自己,都是对自己的轻蔑与侮辱。看大自己,不但在比自己弱小的人面前看大自己,摆出一副自以为是、轻慢、高傲的态度,对他人轻蔑、侮辱、漠视。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同样,也会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看大自己,同样用自以为是的态度,掩饰内心的恐惧与不安。看小自己,一方面在比自己强大的人面前看小自己,觉得自己的财富、能力、身材、相貌、才气、工作等等,皆不如人,从而显得自己卑微、弱小、可怜兮兮,另一方面,在比自己弱小的人面前看小自己,觉得自己的快乐、自由、幸福皆不如他人,从而觉得自己委屈、不幸,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第四种境界的人,对待他人的关系,也会时常愤怒侮辱他人。不是看大他人,就是看小他人,无论看大看小,都不是平等地看待他人,都是对他人的侮辱。不但失去了与他人情同手足的机会,同样失去了把他人作为镜子,觉悟自己的机会,也就更难悟道,更难点亮心中的灯盏。

 

第四种境界的人,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同样是轻视,侮辱的态度。他人只能用侮辱的方式,与自己建立关系。否则,永远只是陌生人。故孟子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他人侮辱自己,是因为自己先侮辱自己。

 

5、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不能百分百地坦诚,就无法建立信任的关系。不能百分百地坦诚,就是不坦诚;不能百分百地信任,就是不信任。《说文》:“信,诚也。”修道之人,不能坦诚于自己,喜欢自我隐藏,自我蒙蔽,就不能悟道。不能百分百地相信道,就不能悟道,不能得道,不能成为道。不能百分百相信道本来就在自己心中,本来具足,就是不足够,就无法具足;不能百分百相信自己无需外求,就能够无中生有,无所不有,就不能无中生有,无所不有;不能够百分百相信自己拥有的,足以创造自己想要的一切,就不能创造自己想要的一切。不能百分百坦诚于自己的理想,就容易不相信自己的理想,容易失去自己的理想;不能百分百地坦诚于他人,就不容易与他人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

 

6、犹兮其贵言。

 

得道之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无比尊贵,所以更会慎重地说话,言而有信。《周易。系辞上传》写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言语与行动,对于君子来说,好比大门开合的重要枢纽。枢纽一启动,直接关乎到君子的成败荣辱。言语与行动,也是君子鼓动天地万物,创造天地万物的关健,能够不慎重吗?所以,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太注重外在美丽的言辞,愉悦的颜色,就会很少注重内在的仁爱之德。孔子又说,“巧言乱德。”太注重美丽的言辞,容易使内在的德性迷乱。

 

7、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得道之人,无为而治,功业成就,事情圆满,百姓皆说,我本来就是这样,我自然而然就是这样。自,自己,自我。然,语气词,什么什么的样子。自然,自己本来的样子。

 

老子崇尚自然,崇尚的是宇宙、生命本来的样子,是婴儿的天真纯朴,是清水的清澈无染,是生命本来的圆满自足,是本来具足的佛性,是本来与道为一,本来就是道的天人合一之体,是本来无为,自然而然,无中生有,无所不有的道。因为后天成长中的污染,因为有为的蒙蔽,迷失于物欲名利之中,生命自然的本性,逐渐丧失。三国魏何晏《无名论》说:“自然者,道也。”在何晏这里,自然就是道,道就是自然。三国魏王弼《老子注·五章》写到:“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自然,就是自由,自在,率性而为,无为即自然,无中生有即自然。有为即人为。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通常意义上自然界的自然。广义的自然界,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8、综述

 

老子在本章中,写了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一是得道之人;二是即将得道之人,对道又亲又爱,推崇备至;三是走在修道的路上,对道充满敬畏之人;四是无道,也不修道之人。四种境界,是四种人生态度。得道之人,已经放下对道的执著,只知其名而已;即将得道之人,还走在执著于道,执著于得道的旅途上;对道充满敬畏之人,仿佛刚刚起步,刚刚踏上征途,觉得道神圣而神奇,而自己还仍然一无所知;无道之人,表面上是放弃了道,实际上是放弃了生命内在的圆满自足,放弃了理想的人生,放弃了人生的信仰、爱、参与人生的热情与勇气。

 

老子写修道的四种境界,按照逐级下降的顺序来写,而不是按照逐级上升的顺序来写。老子是说,悟道,得道,成道,无需由下而上,一级级进阶,而是可以直接复归于无物,复归于自然,复归于无,复归于圆满自足的本体,立即就可以悟道,得道,成道。生命不仅可以一步步成长,还可以突然蜕变,瞬间升华,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为生命本来就圆满自足,一物不缺,一物不少,生命本来什么都不需要,无需向外寻找获得,生命自可以无中生有,天地万物皆从无中创造出来,理想人生皆用无来创造实现。

 

9、哭婆变笑婆

 

京都南禅寺外住着一个叫“哭婆”的老太太,她晴天也哭,雨天也哭。晴天为自己的小女儿哭,因为小女儿嫁给了卖雨伞的,晴天她担心小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为自己的大女儿哭,因为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雨天她担心大女儿的鞋子卖不出去。南禅寺的一位和尚听说之后,就劝慰老太太说:“晴天你可以想象大女儿的鞋子一定卖得很多,雨天时你可以想象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得很快。”老太太当下破涕为笑,当下顿悟。从此,她晴天也笑,雨天也笑,由哭婆变成了笑婆。

 

当下顿悟,当下即可让人生发生彻底的转变。一句话,就可以让人生发生彻底的蜕变。一句话,即可以让人生离苦得乐。悟道并不难,成道更不难,永远不问自己能不能,永远只问自己想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