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本领大简笔画:《道德经》第十三章:忘我的根本是无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1:51:43

《道德经》第十三章 忘我的根本是无我

 

第十三章 忘我的根本是无我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②,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③,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①     楚简本有此章。简本为“人,宠辱若惊。”

②     楚简本、帛书本、王弼本等为“宠为下”,意思是享受恩宠是卑下的行为;卑下的人,才享受恩宠。陈景元、萧天石本为“宠为上,辱为下。”有误。

③     楚简本、帛书本为“贵为身于为天下”,《广雅》:“贵,尊也。”尊重,重视的意思。意思是超越欲身,觉悟道身,重视道身,把道身当作整个天下,把天下当作自己的道身。

 

品读:

 

老子所说的修身养性之道,是要魂魄不分离,魂魄合一,阴阳合一。欲魂魄不分离,人们就不能为万事万物所迷。而不为万事万物迷惑的根本,是要觉悟万物皆有其无,万物的无,是万物的大用;万物的无,是万物无中生有,生生不息的根本;万物的无,是万物的无限可能性。因为万物皆有其无,从而使万物的大用,能够无穷无尽。

 

但人们常常容易被万事万物所迷惑,人们容易迷于五色,迷于五音,迷于五味,迷于田猎游戏,迷于难得之货。人们之所以容易被万物迷惑,根本原因是人们有身体的欲望,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贪欲,执著,与妄念,有功名之欲,有名利之心。老子告诫人们,要“为腹不为目”,即为心不为身,要放下身体的欲望,追求心中的理想,最终连心中的理想也一同放下,超越生命所有的执著,回归自然,回归于道,回归于无,自然而然地无中生有,生生不息。

 

人们之所以有身体的欲望,其根本原因是人们有身体。眼、耳、鼻、舌、身、意,皆是其身。有身,则有我;有我,则有分别;有分别,则有是非;有是非,则“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道就会缺失,偏爱之心就会形成。有偏爱,则有善恶美丑,有标准,有得失,有求不得,有已失去,则人生就成了充满痛苦与烦恼的一生。所以老子说,若要去除人生的是非,烦恼,其根本就是要无身,无我。“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无身,无我,方可以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方可以成道。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尊崇与耻辱都能让自己惊醒,觉悟这些大忧虑烦恼,就像觉悟自己的身体一样。《说文》:“宠,尊居也。”居于上位,被下位之人尊崇,本意为尊崇。受宠的人,受到尊崇的人,为龙,为王,为圣人,为功成名就之人,为上人。《国语·楚语》写到:“宠神其祖。”把祖先当作神灵来尊崇,祭祀。引申为恩宠、宠爱,这样的恩宠,常常被人们当作一种荣耀。《左传·昭公十年》写到:“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在这里,宠,就是恩宠、宠爱的意思,变成了位居下位的人,受到上位君王的恩宠,宠爱。受宠之人,就变成了功臣,变成了贤才良将,甚至变成了无德无才而得到恩爱的人。《周易。师卦》也写到:“承天宠也。”即是说领受上天的恩宠,领受上天的荣耀。老子在这里是说,无论是来自下位人们的尊崇,还是来自上天、来自上位之人,包括长辈的宠爱,都要让自己惊醒,都是自己觉悟的机会。

 

《说文》:“辱,耻也。” 《周易。恒卦》写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恒久守持圆满的德行,就会遭致羞辱。失德即遭辱,无德即遭辱。《周易。系辞下传》也写到:“ 既辱且危,死期将至。”遭受到了耻辱与危难,如果还不惊醒,那么就离死不远了。也就是说,遭受耻辱人们要惊觉到,死亡的危险也许很快也会来到,要防患于未然。而远离耻辱的方法,在《论语。学而篇》中写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谦恭待人合乎礼,就能够避免耻辱。而老子给出的方法,则是无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无身,无我,无宠辱之心,则从根本上远离宠辱,从而达到宠辱皆忘的境界。

 

老子让人们宠辱皆惊,无论是宠还是辱,都要惊醒,惊觉。而儒家更重视对耻辱的惊觉。《礼记?中庸》写到:“知耻近乎勇。”觉悟了耻辱,知道了耻辱,就接近了勇敢。勇敢就是勇于改过,勇于远离耻辱。《孟子·尽心上》更进一步写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不能不知道羞耻,不知道羞耻的羞耻,才是真正的羞耻。

 

有一种说法,说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人人皆有原罪,人人一出生就有罪;而中国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主要是指儒家的耻感意识。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也。”行为谦恭而有耻感意识,出使外邦不辜负君王的使命,才可以称为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说:“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亦说:“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可见,知耻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知耻的目的是要远离耻辱,不再遭受耻辱。

 

惊的繁体字为驚。《说文》:“驚,马骇也。”感知到马骇,让人警惕戒惧,远离危险,防止灾难的发生。《周易。震卦》也写到:“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是说君王的号令,像惊雷一样,让远近的人们都惊觉起来,并且有一种畏惧感,这样才能远离危险。《说文》:“患,忧也。”《广雅》:“患,苦也。”可见,患指的是忧虑,烦恼,痛苦。佛家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怨憎会是说抱怨与憎恶聚集到一起,五阴炽盛是说色、受、想、行、识五种欲望,让人心火熊熊燃烧,让人时时遭受欲望的煎熬。佛家说,苦的原因,是因为人们贪欲,执著与欲念之心太重。老子说,觉悟苦,就像觉悟身体一样。苦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身,有我,若人们无身,无我,也就不会有贪欲,执著与妄念,当然也就不会感受到苦了。

 

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什么叫做无论宠辱都要惊醒,觉悟?宠为下,辱亦为下,无论宠辱,得到了要从得到中觉悟,失去了要从失去中觉悟,才叫做宠辱皆觉悟。宠为下,即是说无论是在上位被人尊崇,还是在下位被人恩宠,都是一种卑下的行为态度。只要有受宠之心,就是一种卑下的心态。既然宠为下,那么,辱亦为下。

 

在老子这里,无论宠辱,都是卑下,得到与失去,都是人们惊醒,觉悟的机会。老子在下文,进一步明确地写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难里面有幸福,幸福里面有灾难。幸福与灾难是相互依存,能够相互转化。所以,人们无论遭遇了幸福,还是遭遇了灾难,都要惊醒,要从幸福中觉悟到灾难就要来了,要防患于未然,远离凶险。当人们遭遇到了灾难时,同样要醒觉,要从灾难中觉悟到幸福已经不远,要振作起来,不被灾难打倒,要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迎接幸福的到来。因此,《周易。乾卦》告诫人们:“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白天要自强不息,晚上要反省,觉悟自己,即是遭遇凶险也会化险为夷,也不会遭遇什么灾难。《论语。学而》中,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自己每天多次反省,醒觉,觉悟自己,曾子主要在三个方面觉悟自己,那就是:为人谋事,没有尽心竭力,百分百吗?与朋友交往,没有采取信任的态度,信守承诺吗?所传授的知识,自己没有亲身练习,实践吗?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四言铭系述》写到:“尽心于人曰忠。”忠,是尽心竭力,百分百付出的意思。

 

中国文化十分具有忧患意识,老子说:“宠辱若惊。”无论宠辱,都要惊醒,觉悟。《周易。系辞下传》亦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远大理想,必然会有当下的烦恼。《孟子·告子下》更进一步写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是磨砺自己的机会,让人们成长壮大,安乐则容易令人沉沦堕落,迅速走向灭亡。曾子临死之前,告诉自己的弟子,说自己一生“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曾子的忧患意识,让自己如临大敌。老子所说的忧患意识,是让人们超然忧患之上,最终修身养性,无身无我,无忧无患,而儒家所说的忧患意识,则是乐于忧患,乐于用忧患磨砺自己,在忧患中成长壮大。

 

错误地理解忧患意识,甚至追求忧患的思想,给中国人带来极大的危害,用北宋思想家王安石的话说就是:“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耽于忧患,则容易失去万丈豪情,冲天豪气,则易于失去自由。其实,儒家最初就担心人们把忧患当作苦行,当作修行的捷径,担心人们会耽于忧患,而死于忧患,所以同时发扬了“乐感文化”。《周易。系辞上传》写到:“乐天知命,故不忧。”在《周易》中,乾为天,乾创造了万物,故,天可以理解为道。《周易。说卦传》写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尽了理,穷尽了性,就是命。也就是《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在道即为命,在天地,在人,在万物即为性,性从命出,性即命,命即道。乐天知命,即是觉悟了道,知道了道,知道了道能够无中生有,无穷无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生生不息,是一件多么让人快乐的事情,人们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还有什么值得忧患的?所以孔子能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并且孔子知道,“智者无惑,勇者无惧,仁者无忧。”智慧的人不会迷惑,勇敢的人没有恐惧,内心充满仁爱的人,就不会忧虑。所以颜渊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真正让中国人感到忧患的是“忧道不忧贫”,忧虑自己没有觉悟道,忧虑自己不能够乐天知命,而不忧虑自己的贫困。因此,孔子说自己“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觉悟了大道,晚上死都没有遗憾了。

 

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什么叫觉悟大的忧虑,像觉悟自我一样?我之所以有大的忧虑,是因为我有身,有我。佛家的色身,为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根,六根贪恋六尘,即贪恋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常常为六尘所迷,以至于让人迷失本性,迷失道德,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简单来说,六尘可以统称为身欲。人们有身欲,所以有物欲,有情欲,有功名欲,有权利欲,有身份地位欲,有圣贤欲,有宠辱欲,有得到尊重得到认同的欲望,有长寿欲。即是佛家所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即把我拥有的当作我;人相即我比他人强;众生相,即我是众生中的圣贤之人;寿者相,即我是尊者长者智者。佛家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所相非相,即见如来。”佛家让人们放下对身相的执著,透过身相,见佛性;透过表象看本质;透过万物有形有象的有,看万物内在的无;超越身欲,看内心是多么圆满自足,无所不有。

 

4、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如果我没有了身,没有了我,也就不会有任何忧虑,烦恼,痛苦了。老子在这里,是让人们放下对身、对我的执著。执著于身,执著于我,就是执著于有。执著于有,就有局限性,就是执著于有形有象之物,就会失去无限可能性,就会失去无形无相的道,就会失去了无所不有的无。失去了无,失去了道,就不能无中生有,就不能道生万物,就不能生生不息,则天下万物就会有穷尽之日。

 

有身,故有我。有我,即有忧虑,有烦恼,有痛苦。如果我没有了身,也就没有了我,也就没有了相,没有了私,没有了欲,也就超越了万物,超越了人,超越了天地,也就能独与宇宙精神相往来,也就成为了道。身是成道的大患,我是成道的大障碍,破除我,放下对我的执著,才能走向成道,修道之路。忘我的根本是无我,无我无身,让有形有象的我,归于无形无象的道,让有归于无,让我成为与天地共生之人。无我,就有自由。

 

失去了无,失去了道,生命就失去了超然物外的自由,自己就成为了自己的地狱,自己就成了自己的囚牢。天下最大的囚牢,不是别人,而是自我。

 

5、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所以要超越欲身,觉悟到自己是用道身,法身,佛身的方式存在着。可以用观照的方式,来觉悟自己的道身。观照我,观照我的我形我象,没有独立存在的我,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下万物皆是一个整体,则天下皆是我,我就是天下。继续观照,从我中观照无,观照我的内在圆满自足,我的领悟,可以无中生有,我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的无同样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继续观照,观照“有”最终会归于无,“无”时刻都在创造有,有无相生,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观照有无为一,阴阳合一,我即道。一个人如何觉悟自我?一个人如何看重自我?一个人看重自己看重到天下就是我身,我身就是天下,也就觉悟了道身,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一个人如何珍爱自我?一个人珍爱自我珍爱到自我就是天下,天下就是自我,这样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老子修身养性的功夫,是无欲无身,无私无我,最终成道的功夫。无我,则天地万物皆是我,无身,则天地万物皆是身;无私,则天地万物皆为天地万物所有;无欲,则天地万物皆自然而然,生生不息,不受我的控制,不受我的束缚,不受我的干扰,天地万物皆自由。

 

6、综述

 

修道难,成道更难。人们不易成道,是因为人们有身,并且把欲身当作道身,把身欲当作人生。有身有我,有我就有得失之心,宠辱之心。得到即喜,失去即悲,却不知道祸福相随,福祸相依,不知道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更不知道得即是失,失即是得。所以老子说,宠辱皆惊,无论受宠,还是受辱,都是惊醒,觉悟的机会。人们有宠与辱的体验,根本上来说是人们有宠与辱之心,如果人们没有宠辱之心,也就不会有宠与辱的体验,也就会宠辱皆忘,心旷神怡,无我两忘,逍遥天地之间。

 

人们有宠辱之心,是因为人们有我。有我即会追逐五色,五音,五味;追逐五色,五音,五味,则容易痴迷其中,丧失本性,最终让自己看待事物只停留在万事万物的表象,而不能觉知万事万物的无限可能性,从而本末倒置,颠倒梦想。

 

宠辱得失,是觉悟自我的机会,重新觉悟到自我就是整体天下,自我就是整个宇宙,将偏私之我,划入无限的宇宙万物之中。则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我即生生不息;宇宙万物无穷无尽,我即无穷无尽;宇宙万物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我即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宇宙万物与道合一,我即与道合一。最终觉悟到我即道,我即人。人即天地人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地人三者为一,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一分为三。这样的人,天下与其为一,不必将天下交付给他,不必将天下托付给他,天下已经与他成为一个整体,他已经天人合一。

 

7、失弓得弓

 

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张宝弓,遍寻不到,就洒脱地对随从说到:“不必再寻找了。楚国的人丢失了一张弓,楚国的人最终会得到它,也就等于楚国并没有丢失弓箭,有什么可惜的?”孔子听到后,就说:“人失弓,人得之。何必楚也?”人丢失了弓箭,最终人还会得到它,得到它的又何必一定是楚国人呢?老子听到后,也说:“失弓,得之。何必人也?”丢失了弓箭,人得不到,猿猴会得到。猿猴得到了弓箭,玩耍一番,同样会其乐无穷。即使猿猴得不到,天地也会得到,弓箭在天地的怀抱中,回归了自然,如同回家了一样温暖安全,哪还有丢失了弓箭的遗憾?得到它的又何必一定是人呢?

 

老子表述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万物皆在天地中,无得无失,无宠无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