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再爱一次》:《道德经》第二章:没有分别心,至善至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50:26

《道德经》第二章:没有分别心,至善至美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①,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②。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③,为而不恃④,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① 楚简本有此章。楚简与帛书本,“高下相倾”的“倾”皆为“盈”。

② 帛书本在“前后相随”之后,有“恒也”二字。楚简与今本没有这两个字。

③ 楚简与帛书本,“不辞”皆为“弗始也。”,即“万物作焉而弗始也。”楚简与帛书本,没有“生而不有”这四个字。

④ “恃”shì,楚简与帛书本,为“志”。《玉篇。心部》:“志,慕也。”

品读:

老子在今本《道德经》第二章中,为什么要从“美”,从“善”说起?《说文解字》:“美,甘也。”指味觉。从字形上看,上面一个羊,下面一个大,羊大为美。用孟子的话解释,就是“充实之谓美。”充实,满足就是美。美先从腹开始,其次波及到眼耳鼻舌身意。美有形象之美,意象之美,体验之美。《说文解字》:“善,吉也。”说出来的吉祥言语,就是善。《周易》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善言,天下呼应,不善之言,天下背离。可见,美是指我与自己的关系,让自己满足,满足其腹,满足其心,就是美;善是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世界的关系,是自己影响他人,与他人建立联系,教化他人,让他人与自己呼应,善是创造天下文明的核心。安居乐业,即为美;教化大众,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文明就是善。一美一善,两个字,其实说尽了生命的意义。美可以创造满足,创造愉悦;善可以创造感动,创造同化,创造天下大同。美是生命存在的核心基本,美是生命活着的基本,而善是天下人文的基本,是天下文明的基本。所以,美与善,是从最基本层面,来揭示其中蕴含的生命意义。一美一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基本的需求,是从大众层面来揭示生命的意义。

《周易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不积累善言善行,不足以成就美好的名誉;“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是说从乾卦开始,才能用美好之物,来利益天下。因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伟大的乾元,是创造万物的开始。从乾元开始,万物才得以“有”,才得以开始。因为有乾元,才有万物。故说,美与善,美指的是利,而善指的是名。又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就是积累欢喜,积不善就是积累灾祸;积善即是积德;积美就是积福。美与善,是指大众的福德,可见对大众民生的重要意义。《论语》有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周文王时的宫廷舞乐,孔子称赞韶尽善尽美;武是周武王时的宫廷舞乐,因为有杀伐之音,孔子只说其尽美,不说其尽善。韶,既能令人愉悦,又能感化大众;武虽然能令人愉悦,因为有杀伐之音,不适合感化大众。可见,善与美,是指大众的名利之心。天下大众,熙熙攘攘,皆为名来,皆为利往。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一句话中,说出了六个方面的心声:一是说,天下都把某种喜好当做美,这是很可恶的。甚至是很可怕的。吴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天下皆知道腰细为美,直接导致了多少美女死亡。天下皆知道象牙美丽珍贵,于是大象就没有牙了。天下皆知道鱼翅美味,于是鲸鱼就没有鱼鳍了。天下皆知道西藏美丽,于是美丽的西藏就不存在了,就毁灭了,消逝了。因为皆知美之为美,人为地造成了多少物种灭绝,环境破坏,已经将人类逼入濒临灭亡的境地。

二是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把某种美当做所有美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然让众人痛恨,美就成了恶,成了丑。比如把白当做美的标准,黑美不美,需要与白作比较,如果不白,那么就不美;红美不美,也要与白作比较,如若不白,那就不美。这样,白成了美丽的标准,白就成了恶,成了丑。西子捧心,对于西施来说就是美的,东施效颦,对于东施来说就是丑的。

三是说,把某种美当做了美的标准,忽略了美中之恶,美中之丑,纵容了恶与丑。当初,拥有私家车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了美的标准,污染了大气,破坏了环境。工业文明极大的丰富了财物,成了文明之美的标准,以致于破坏了地球,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如今,人类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大学》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能知道美中之恶,恶中之美的人,天下少有。

四是说,把美当做了标准,但美会发生变化。美会逐渐转化成丑。把某种美当做标准,就漠视了它转化成丑的可能。丰腴之美,会变成骨感之美;骨感之美,同样会转化成丰腴之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逐渐也会转化成食厌恶精,脍厌恶细。天地万物皆变化无穷,生生不息,美同样会变化无穷,生生不息。哪有恒久之美?

五是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美就有丑有恶。有美丑就是有分别,有分别就有是非。庄子说,“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是非一出,就会让道残缺,道一残缺,偏私之情就会形成。分别,是非,伤害的是道,是自然。

六者是说,老子说善恶,说美丑,不是要立善恶,立美丑,而是要破善恶,美丑的分别。没有美丑的分别与标准,则万物各有其美,万物皆是独一无二的万物,万物之有中,皆有无,皆有无限的可能性,皆可以知一物而知万物,觉一物而觉万物,万物皆是无穷的妙有,皆可以无所不有。万物为一,美丑为一。《吕氏春秋。去尤》说,“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美丑只是两个名词,并没有本质区别。老子打破分别的观念,打破是非之心,从而让大众从破除分别之中,复归于道,复归于自然。

2“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与美类似,老子说善,也从六个方面来述说。一是,天下都把某种言行当做了善的标准,是很可恶的,很不善的。二是说,把某种言行当做了善的标准,善业就变成了恶,变成了不善。三是说,把某种善当作了善的标准,就忽略了善中的不善,纵容了善中的不善。四是说,把某种善当做了标准,就漠视了善转化成恶的可能性。厚葬之礼,也会转化成朴葬之礼。土葬之礼,也会转化成火葬之礼。如今已经不能“骨肉复归于土”《礼记》,而只能“骨肉复归于火了”。五是说,有善恶之分,就有执著,有是非。有执著就有局限,有禁锢,就会失去自由的人生。六是说,消弭善恶,善恶为一,即是圆满,即是自然,即是道。破除对善恶的执著,就是复归于一,复归于无极,复归于道。

善有言辞之善,行为之善,德性之善。言辞之善,能够感化众生。但易于言不尽意。如果过分追求巧妙的言辞,就会失去仁爱之心。《论语》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过分追求华美的言辞,很少有仁爱之心。行为之善,能够成为众人的楷模,但容易僵化变形。德性之善,圆满自足的德性,就是道。美复归于道,善复归于道,美善为一,美善同。美善同,即道。

老子阐述大众的善恶之心,名利之心,是要从根本上,破除人们的分别之心,是非之心。无分别,无是非,则善恶为一,美丑为一,有无为一,则万物平等,天下平等,则就是自然,就是道。

3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此章老子写出了道生万物的最核心法则,那就是“有无相生”。无中生有,有归于无,天地万物必将归于无。有与无是相反相成的。对于无来说,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无”必然生“有”,二是无中必然有“有”;对于有来说,同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有”中必然有“无”,“有”必然归于无。有无为一,有无同时包含三方面的运动特性:一者有与无都无限运动,都相相反的一极运动‘二者,有无运动规律是“反者道之动”;三者,有无运动的时间是恒久,是无限,是无穷无尽,其运动的目的是生生不息。无是无穷无尽,有中有“无”,见一有而知万有,有无相生,所以,有也是无穷无尽。有无相生,是从创造天地万物的根本来阐述。

“难易相成”,是从创造万物的能量,能力方面来阐述,难与易是相互成就的。大到道体,到“有无”。一是说,有难必然有易,难与易相反相成;二是说,难中必然有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63章)。千难万险,都从易处入手,则任何艰难,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三是说,难事必然转化为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能知者不难,能行者不难。四是说,易中有难,易也会转化成难。难与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转化,相反相成,同样无穷无尽。

“长短相形”,长与短都是相对而言,长与短是相互形成的。与长者相比就是短,与短者相比就是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没有恒长,短没有恒短。道运行的规律是循环往复,不是一条直线。道是圆,是圆满。即长即短,不长不短。人们说长道短之时,一般说的已经不是长短本身,而是在说“名利”,说的是名利的长短。世上没有恒久的名利。名利大小多寡,都是相对的,有名会转化成无名,有利会转化成无利。老子谈长短,是谈认知事物的相对原则。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名声利益也是相对的,白天黑夜也是相对的。

“高下相倾”,“倾”,楚简与帛书本为“盈”。盈,满也。高与下是相互包容的,相互充盈充满其中的。《周易。系辞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在上,在高处,地在下,在低处,这样,乾坤的秩序就确定了。乾坤已定,万物因此而成列。而天地人为一,彼此包容在其中。高与下也只是相对而言。天中有地,地中有天,高中有下,下中有高。高与下相互包容,不可分割。对于人来说,高与下是从地位富贵方面来说的。《周易。系辞传》说,“崇高莫大乎富贵”,天下最崇高的事情,没有比富贵更大的。《周易。乾卦》上九爻说,“亢龙有悔。”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才是圣人。太过亢奋,太过冒进,“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地而不知丧”,必然有悔过之时。其象辞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亢龙之所以有悔,是因为太满必溢,盈满不可长久。孔子在周易文言传中,对此的解释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太高太上,已经是太上皇了,已经没有再崇高的地位了,太高了,失去了人民,失去的圣贤的辅助,必然成为孤家寡人,在这个时候,如若还要妄为,妄动,肯定有悔过之时。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在书房门口,挂上“求缺斋”三个字,想必在地位富贵上,不敢太过圆满。

“音声相和”,音声相互应和。《周易。乾卦》九五爻说,“飞龙在天。”皇帝称自己为九五至尊,就是从此而来。九五之位,是最尊贵之位。再上,就会亢龙有悔。孔子在周易文言传中,对此的解释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声音相互感应,同样的气息相互求和。什么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呢?孔子接着解释说,“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本,就是根本的意思。天性刚健自强不息的亲近天,天性柔弱厚德载物的亲近地,各符合其天性。《周易。咸》卦又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天地相感应,万物才会化生,圣人感应到了天下万民,天下自然就会和平。因此,音声相和,老子讲的是性命,是道。“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张扬天性,率性而为,化育万物,天下和平,自然而然就是道。

“前后相随”,前与后相互跟随。前者为后之前,后者为前之后。一前一后,一后一前。前者称之为后,后者必然称之为前。“前后相随”老子是在讲进退的立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其唯圣人乎?”而圣人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德性如天地,光辉如日月,知进退如四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吉凶有神助,这样的人就是圣人,而圣人知道进退存亡之道。

老子在这一句话中,从六大方面来阐述道,六个方面是六种极致。道创造天地万物的法则,是“有无相生”;道成就天地万物的能力,是“难易相成”;道创造万物的形式,是“长短相形”;道创造万物的次序,是“高下相倾”;道创造万物的特性,是“音声相和”;道创造天地万物的手段,是“前后相随”。如若从人的角度来说,那就是,一个人创造生命,事业的法则,是“有无相生”,要无中生有,有归于无,生生不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能力,是“难易相成”;一个人追求名声地位的态度,是“长短相形”;一个人追逐地位富贵的态度,是“高下相倾”;一个人修身养性的目的,是“音声相和”;一个人想要成为圣人,必须“前后相随”,必须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老子用一句话,说尽了生命的根本,理想,目的,以及人生对待财富、名誉、地位的态度。说老子天下至圣至神之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点也不为过。

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此句是整个《道德经》的核心,只要领悟此句话,则整个《道德经》就可以不看了。老子写《道德经》全书的目的与自觉觉他的奥妙法门,尽在此句话中。自古圣贤,自觉觉他,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目的,也尽在此句话中。自古圣贤,皆要天下文明,天下太平,天下大同。而天下大同的全部奥妙,就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是《道德经》核心中的核心。知一无为,则天下可治。

圣人处无为之事

首先老子对圣人有自己的区分。在老子这里,能够“处无为之事”的人,就是圣人。无为即圣,有为即人。想成为圣人,说难难于上青天,说易易如反掌。无为,就是“无以为”,就是用“无”来创造,用“无”来作为。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无”来无中生有,则天地万物自然妙有,自然无所不有,无所不能,则天地万物自然生生不息。而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就是西方所说的神。所以说,圣人即神。要达到无为的境界,必须要具有无为的精神。

要具有无为精神,首先要清晰无误地理解无为的内涵,那就是“一为三不为。”一为:就是用“无”作为,用“无”来创造。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无”的创造。一者,必须首先确立下来,是用“无”来创造,这是“无为”的宗旨,纲领,核心。“无,名天地之始。”“道,无之称也。”,用“无”来创造,就是用“道”来创造,宇宙天地万物本来就是“道”创造的,“道”还有什么不能创造?用道来创造,当然就会无所不有了。

二者,自然而然,无中生有。“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中生有,即会无穷无尽,无始无终;从而无所不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用。要自然而然,就必须回归自然。“率性之谓道。”率性而为,就是自然,就是道。率性而为,凡所为皆出于内,出于德性,出于道,皆不受环境影响,皆是自然而然,皆合乎道。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就是从心而为,率性而为。老子昭示了回归自然的五大极点,就是复归于无物,复归其根,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其明。复归于此五个极点,即可复归于自然,就可以自然而然,自由自在。

三者,“反者道之动”,道的运行规律,相反相成,相对统一,阴极而阳,阳极而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自然无始无终,天地万物自然会生生不息,天下自然大同,人人自然得自由。

“无为”中“三不为”的含义是: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也就是说,不崇尚贤能,人人皆是贤能,皆是领袖,皆有道,这样,人们也就不会争名夺利。“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天利益万物而不为害万物,人事事不争。不争名夺利,不争物争权争国争天下。万物皆由自己创造,天地皆由自己创造,怎么还会生出争夺之心?老子特别强调了一个不争,把不争作为人道的法则。“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老子多次强调,“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因为水的不争,大海善于处下,所以大海能成为百川之王,百川归海,天下都无法与大海相争。善于处下的人,“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把天下万民全举在手上,支持他们,爱他们,成就他们,用自己的人文精神照亮他们,这样的领袖,还有谁能与其相争?万民归附,天下归一,天下哪还有相争之心?

二是,“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把稀有之物当做珍宝;人们也就不会为非作歹。《论语。颜渊》中记载到,“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盗贼四起,季康子很是烦恼,就向孔子寻求解决盗贼之患的方法。孔子告诉他说,如果你不把那些货物当做珍宝,你就是把它奖赏给他人,他人也不会要的,还怎么生会起盗窃之心,还怎么会来偷盗呢。盗贼为非作歹,四处作乱的根源,是因为人们把稀有之物当作了珍宝。老子在下文中说到,“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没有贵货的思想,没有利益的驱使,自然也就没有盗贼了。

三是:“不见可欲,是民心不乱。”人们不追逐七情六欲,就会内心不乱,内在德性圆满自足,就会不失德,不失道。民心不乱,就是不起心动念,无心为之,无为而为。没有期望,没有要求,没有目的,不要求回报,无心,无意而为,就是不起心动念而为。一念八万四千烦恼,一念不起,则无一烦恼。就是《金刚经》所说,“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念不停住在任何一物,一事,一念之上。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萧天石说,“圣人寂其心则全于道,生其心则害于德。”则与佛家言语相合,与老子之意相通。

尚贤,是尚名;贵货,是贵利;见可欲,是尚知识,是贵知见,是另一种尚名。而人们又争又盗的根源,是因为“见可欲”。“见可欲”是以小知失去了大知,是用小聪明,蒙蔽了大智慧。

“无为”的“一为三不为”,就是老子崇尚的的“无为”精神。老子的无为精神,就是人类的自由精神。无为当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那就是“一为三不为”。

要做到无为,要具有无为精神,要做到一为三不为,必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由凡入圣。就是要止,唯一一个方便法门就是“止”。“止”通“趾”,引申为知道自己能够到达的极远之地,知道自己的理想,知道自己所要的。知道自己要成为圣人,要行不言之教,要让天下大同,天下文明。《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止,才有定力,才能寂静如水,才能心安理得,才能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最终才能有所得。这是止的第一层面的含义。止的第二层面含义,就是停下来。停下向外寻找,《庄子。天运篇》说,“人性自足于内,无假于外,大道之于人心亦然。”这里的人性是指人的天性,性出于命,“天命之谓性”,在天为天命,在人为天性,或称为人性。人人天性自足,不必向外寻求。不必向外寻求力量,支持,智慧,德性,道。人人内在皆圆满自足。天性如此,道对于人来说同样如此。人人皆有个圆满自足的道,可以无中生有,生生不息。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韩愈更明确地把内在自足的人性,定义为德。更明确地阐述了,人人德性圆满自足。韩愈说,“足乎己,不待于外之谓德。”每个人生下来,德性皆是圆满自足,皆与天地共生,与万物为一,皆处于无极之位,皆是圣人之心,故不必向外寻找,不贪求外物,人人皆圆满自足,皆有创造天地万物的能量,皆有生生不息的力量,皆能让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皆是九五之尊,飞龙在天,至高无上,皆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皆能让天下文明,天下大同。止的第三层面的含义,仍然是停下来,是要继续停下来。要停下七情六欲。停下七情六欲对身心的影响。“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不让七情六欲,乱了心魄。《周易。既济卦》说,“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即是说,内心柔弱,上善若水,保持中正之心,守持中正之道,一开始就是吉祥的。但如果被扰乱了心神,中途终止了中正之心,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通向理想之路,成功之路,圣人之路,也就走到了穷困,走到了尽头。所以要停下七情六欲之心,不让它们扰乱心神,扰乱理想,扰乱德性,扰乱道。从而就能不失道,就能无为。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是因为追求外物,由于贪嗔痴而引起的烦恼。

无为与有为相对。有为也区分为二种。一种是有觉有知而为,有觉有知,一为而万为,知一物而知万物,同时,又可以用“有”作为,用“有”成为万物之母,用有复归于无,从而生生不息。这种有为,有为与无为为一,有为与无为相同。第二种有为,不从内来,只从外来,有争有夺,争名夺利,有七情六欲,有贪嗔痴,有分别执著妄念,这样的有为皆是烦恼,皆是失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为则就有不为,无为即自然,有为即人为。“有为”容易引起两种作为,容易引起歧义,所以老子不谈“有为”,不崇尚“有为”,而推崇“无为”,圣人“无为”即可以得道,即是“有道”之人。无为是究竟之为。萧天石说,“无为者,因天下自为也;无生者,因天下自生也;无有者,以天下之自有为有也;无用者,以天下之自用为用也。”则是深得老子的奥义。

行不言之教

圣人“无为”即可以得道,即是“有道”之人。圣人得道之后,要做什么?那就是要“行不言之教”,要自觉觉他,要以先知知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自觉,是圣人的天性;觉他,是圣人的使命。圣人要行不言之教,同样奥妙无穷。老子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明,为什么圣人要行不言之教。一是,老子明确说明,圣人要行教,要教化万民。教化万民是圣人所以成为圣人的终极目的。老子说无为,是用无来作为,来行教。人人皆有个无在,人人皆有个道在,人人皆可以成圣人。无来作为,天下自然大同。

二是说,圣人行不言之教,不是要用言语感化万民,而是用身教感化万民。“圣人作而万物睹”,圣人所言所行,万物会目睹,会效法。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圣人所立形象,就是圣人自己。“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天地相感应,万物才会化生,圣人感应到了天下万民,天下自然就会和平。

三是说,圣人“修道之谓教。”圣人教化众生,让道回归于道,让自然回归自然,则天下自治,万民自化。“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圣人让道回归于道,圣人立不争之人道,立不害之天道,圣人恒久地守持天道地道与人道,则就会感化天下万民,自然就会天下文明。就是要用人文精神,照亮万众的心灵,让天下智慧如海,光明普照。道行而天下自归一。

四是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庄子。大宗师》)圣人教化万民时,可以传授道,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但因为道本身,无为无形,“道可道,非常道。”一说即非道,每个人求道,修道,学道,成为道,必须自悟自明自得。

五是说,圣人不教而教。“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圣人用道,来通晓天下的心志,确定天下的大业,决断天下的疑惑。则天下归一,万民皆安居乐业,天下无一疑惑之事,还何必要教化万民?同样就可以天下自治,万民自化。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全篇纲领。佛祖拈花微笑,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之法门,之所以能在中国盛行,也是暗合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流入民族血脉,暗合与老子的思想,自然通行无阻,广行天下。

5、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楚简本与帛书本,为“万物作焉而弗始”,没有“生而不有”四字。含义差异不大,但更简洁。道创造了万物,却让万物自由出生,成长,而不扰乱万物的生长时序。让万物自由地生生不息,而不是人为地让万物一次次重新开始,一切自然而然。顺应万物,顺其自然,从不横加干涉,从不以私有之心,用占有的态度,主宰万物的生老病死。萧天石说,“故能无为而无不为,无生而无不生,无有而无不有,无用而无不用。”

“为而不恃”,恃,楚简与帛书本为“志”。志,慕也。羡慕,期望。道创造了天地万物,道成就了天地万物,并没有目的,没有私欲,没有期望,一切皆无心而为,无意而为。无心而创造,鬼斧神工,自然天成。

“功成而弗居”,道创造,成就天地万物之后,是宇宙之内最大的功德,但道并不居功自傲。因为道并没有有心创造,万物自然而然生长,成熟,对于道来说,万物生则不喜,万物灭则不忧,又有何功可居。

对于领袖来说,不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自以为是,而对事情横加干涉,不从自己的地位,角度,给事情强行设置难以实现的期望值,事情成功了,也不把功劳据为已有。这样,不但容易事半功倍,而且民心归附。

6、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句话,紧接着上句来写。圣人不居功,所以功德不会远离圣人,圣人也就不会失去功劳,圣人什么都不会失去。道不言,不居功,创造天地万物的功劳,唯道所有,无人能争。圣人不居功,就不会失去中正之心,不会被贪功扰乱了圆满自足的德性,不会被名利之心,扰乱了道的生生不息,则自由精神就不会丧失,无为精神就不会丧失,同样不会丧失自然之心,赤子之心,圣人时时与道同在,时时身在无极,心怀万物,独与宇宙精神相往来。

《周易。坤卦》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就是说,君子不失道不失德,内心美好的品质,圆满自足,就像身穿黄裳的至尊之体,居于至尊之位,美好的品德在心中激情洋溢,并且畅流于四肢百肤,令人心神愉悦,心旷神怡,这种美好的品德,美丽的光辉,而且会在事业上发扬光大,那是最美好的,至善至美。

7、综述

《道德经》第二章,老子写出了五句话。从大众民生最相关的美与善的角度,来阐述道创造万物的“相反相成”原则,以及“相对统一”原则。萧天石说,“宇宙间天地万物无不相对以立,相对以生,相对以动,相对以存。”在下文中,老子会进一步论述道的运动规律,就是“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规律,是相反相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与善,是与大众利益紧密相关的两个事情,美是物,是利;善是言,是人文,是名。美与丑,善与恶,皆相对而生,相对而灭。由此可知,天下万物皆相对而生,相对而灭。“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是在说根本,难易是在讲成就,长短是在讲名利,高下是在讲地位与富贵,音声是在讲性命,前后是在讲进退,老子从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道与生命,事业,人生的相反相成,相对统一原则。因为天地万物,宇宙生命是在这种原则之下,生生不息,运行无穷的,那么,人们效法这样的天之道,就可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是整部《道德经》的纲领,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智慧写照。一切圣贤,皆在“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从而创造天下太平,天下大同。无为就是一为三无为。老子在第三章,明确讲述了三不为。最后两句,也可以作为一句话来理解,“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圣人处事育人的态度,“不辞,不有,不恃,弗居”,即是“不主宰,不要求,不居功”,有了这样的态度,圣人什么都不会失去,天下什么都不会失去,万民什么都不会失去,不会失去财物,名利,德性,更不会失去自然,道。 

8、六祖惠能的开悟

惠能本来卖柴为生,在一客店,闻人诵读《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便投到黄梅五祖弘忍门下修行。五祖命他在后院,劈柴磨米做杂役。八个月之后,时值五祖考验众弟子对佛法的领悟智慧,命众弟子都作一首偈语,如若明心见性,就传授六祖衣钵。

五祖门下弟子,大长老,现为讲授师的神秀上座,是大家公认将会领受六祖衣钵之人。平时为大家讲授佛法,五祖弘忍很少亲自传授,一般都有神秀来讲授。神秀做一偈语,他并无心要得六祖衣钵,故写在墙壁之上,呈给五祖。神秀作偈为: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从“有”处入手,把身体比如成菩提树,把心比喻成明镜台,终日勤勤恳恳修行,是要拂去有意无意沾染的尘埃,让身心澄明。神秀从有处入手,五祖知道神秀并没深悟佛法大意。惠能也作偈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从“无”处入手,身心皆是空性的存在,并不是一个恒久之物,怎么会沾染尘埃呢?“道,无之称也。”既然是无,怎么能够沾染尘埃呢?那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道的本体不会出生也不会毁灭,不会玷污也不会更洁净,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当然不会沾染尘埃,也不必时时勤拂拭。道不是物,不是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

惠能深知一个“无”字,悟了一个“无”字,深得佛法奥妙,五祖悄悄将袈裟与心法,传授给惠能。惠能就成为了六祖,从此让佛法在东方得到大力弘扬,圣贤辈出,开创了佛法在东方的鼎盛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