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超清迅雷下载:教育目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02:13
教育学专家讲座系列之八——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内容结构  教育目的内容。  分三节论述,第一节是有关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教育目的的概念、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论述了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和不同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是有关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  第三节是外国教育目的。对我国教育目的和外国教育目的的介绍都沿着历史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因此我们既可以了解到教育目的的历史发展轨迹又可以确切地把握国内外当今时代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目的的涵义的把握上,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后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教育目的是对教育结果的期望。这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第二,教育目的,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制定的教育目的。这是狭义的教育目的概念。我们通常是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教育目的概念的。  教育目的作为人的期望具有主观性,但主观的需要是源自社会的客观要求的。因此,教育目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是需要和可能的结合。因此,我们应该对教育目的形成这样一个概念:教育目的是具有历史性的,任何一种教育目的的产生都是有条件的,都有着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必须学会历史地、发展地认识教育目的。  学习了教育原理,我们应该对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所把握。不可混用和互相替代使用。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教育方针规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第二部分,规定教育的目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第三部分,规定教育目的实现的途径和原则,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可见,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是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部分。  在说到我国的教育目的时,我们常常是这样说:“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在教育方针中规定了教育目的,因此,总是要提到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目标、教学目标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把握。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是同等意义上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总的要求。培养目标、教育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教学目标是更下位的概念,具体到每个知识点、每一堂课的任务和规定的教程等,因此,通常出现在教案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教学目标这个概念。  在学习教育目的之后,我们还应该获得这样的理论,即价值观决定教育目的观,不同的教育目的是由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决定的。教材中给出了四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社会本位、文化本位、生活本位,这四种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基本上就代表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教育目的。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各种教育目的论产生的时间、代表人物和基本的主张。要历史地看问题。  教材第一节介绍了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要特别注意方法论意义上的新变化。  历史上的教育目的观点基本上是单向度的教育目的,而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二元对立的方式,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作为对立的东西看待,只能取其一种而不能并存。那么,现代一种新的趋势就是融合的观点,既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又要关注到个人的发展,使社会和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还有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趋势是,教育目的问题上的“类主体性”意识。主体性在历史上有着显著的个人主义色彩,在适者生存的竞争观念和市场运行法则下,个人主义的主体性是以占有他人和自然的形式发展和存在着,发展到今天人们意识到这样的社会将面临着人类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人们提出类主体性的原则:类共存和类发展。类主体教育的意义是:第一,教育不仅以个人发展为目的,而且以整个人类的共同发展为目的。在类主体发展的原则下,追求个体的发展。类的发展要通过个体的发展来实现。第二,类主体教育作为面向个人主体的教育,它发展的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教育,而是人的完整人格、真善美的统一,不以征服占有为目的,而以人的“共存”或“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为目的。这种主体性具有个人的、独立的特征,同时由具有交互性和人类性的特征。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的教育目的。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这次课我们重点讨论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个方面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第二个方面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发展历程;第三个方面是现行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们从三个角度去把握。第一个角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我们要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也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和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第二个角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我们必须确切地把握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的界定,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三个角度,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有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的专门论述。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影响很大的思想家,主要有:古代的亚里士多德,近代的维多利诺、卢梭、裴斯泰洛齐、欧文、傅立叶等。  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追求的是身体、德行、智慧的和谐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主张普遍实施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发展的智德体美诸育的全面教育。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等提出通过健全的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  近代的裴斯泰落齐提出教育要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照顾到他们的完全平衡。  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设想对马恩的影响是最大的。在莫尔的《乌托邦》中,提出要实行公共教育制度,所有儿童接受智育、体育、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消灭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傅立叶把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作为他理想社会中协作教育的主要目的。圣西门的理想则是为社会成员创造最广泛的可能来发展他们的全部才能。  欧文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马、恩的影响是巨大的。欧文的实践证实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对欧文的教育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马恩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的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经典的定义,马恩在考察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时,始终把分析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智力和体力的分离状况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的,因此,马恩的观点集中在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结合方面,其思想的核心和本质是每个社会成员在智力和体力上都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这是全面发展的量的规定:尽可能多方面。这是发展的广度的规定。  第二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这是全面发展的质的规定:充分的、自由的。这是发展的深度的规定。  第三方面,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这是全面发展的度方面的规定:统一发展。统一于个体和劳动过程。  3.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马恩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到生产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他们认为,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却使人受到自然力的奴役,使生产者变成贫民。劳动不但不是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一种力量,相反,劳动发生了异化,从而加重了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状态。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以下条件的满足: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认为只有实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好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来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以此作为教育方针。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却没能正确地理解和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理解为是体力劳动,干体力活。马克思是根据欧文的实践经验提出这个观点的: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萌芽,未来教育对所有以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三)个人方面的原因  1.街头结交  2.身体状况  3.智力状况  这位老师认为,在家庭、学校和个人三者中,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原因是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首推家庭。但作为教育者,在研究“后进生”问题时,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校。  这位老师给出的后进生形成条件,用我们前面用过的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就会看到,对一个后进生来说,影响他的因素,有遗传方面的:智力状况,身体状况。有些学生后进是由于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学习落后。有些学生是由于身体某些方面有残疾或体质较弱,导致成绩不好。当然,体质的问题,有的是先天的遗传导致,有的是后天的原因。遗传和生理素质方面的原因,使学生学习后进的例子是不少的。可见,遗传素质和生理素质是人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影响后进生的因素还有环境方面的:家庭方面的原因,也就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这位老师认为,这个原因是主要的,是起主导作用的。学生是带着他们自己的生活来到学校的,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作用在学校仍然是起着作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使很多家长疲于奔命,为了生计而奔走。事业成功的,经济条件是有了,但精神上的缺失却难以弥补。现在很多电视连续剧中都有这种家庭生活状况的反映。  除了家庭原因之外,学校的教育不当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位老师在对“后进生”的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说他们从小学起就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这种歧视,不一定是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后果却是使这些学生丧失了自信和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的种子。还有,教育中,知识本位和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的过度发挥,使这些学生,不断失败和落后。在失败中,自卑感不断增强,而老师也没能及时进行心灵的抚慰和学习的帮助。学校教育在强调单一的书本知识的教育中,使很多学生被沦为“差生”,因此,很多后进生是学校教育制造出来的。要想让教育发挥主导的积极的作用,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不以书本知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不作片面的评价。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这些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向和力度的大小又是复杂难辨的。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一点应该是坚信的: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在学校里对儿童、少年和青年的几十年工作,使我得到一条深刻的信念: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他说,教育的英明和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人。  要想准确地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必须了解欧文的教育实践和理论。  1824年,欧文率领自己的四个儿子和一些门徒到美洲印第安那州购买了三万英亩土地,建立“新和谐”共产主义实验区,在这里实验他经过长久的考虑而总结出来的共产主义理想:实行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共同分配、消灭剥削与压迫的生活制度。在这里他特别重视教育。在“新和谐”公社的教育实践中,他开办了“工业和农业学校”,其中包括二至五岁的幼儿学校,六至十二岁的小学和为青年与成年人设立的学校。学校教育的内容很多,除了普遍的无神论教育外,设置了包括诸多自然科学的科目,如:语文、算术、几何、动物和植物学、矿物学、化学、历史、地理、图画、制图、音乐、体操和军训等,同时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安排了劳动实践,使之与智育的进行结合起来。劳动实践的内容包括手工工场劳动(制鞋、成衣、织袜、精纺、木工、石印,雕版等)、园艺劳动(园艺、大田作物栽培、畜牧等)和家务劳动(烹饪、收拾房间等)。时间的分配为:上午五至十一点劳动,十一时至下午二时三十分学习,下午三至五时劳动,晚饭后至八时继续学习。按照欧文的计划,实行这种教育与劳动的密切结合,既能保证“新和谐”实验区的公有制与生产劳动的经济制度的发展,也能保证儿童与青年的合理性格的形成。欧文的实验只进行了四年,丧失了全部的财产后他回到了英国。  1842年至1844年他写了《新道德世界书》,在这里他系统论述了通过知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培养人的理性发展和获得新社会制度(即新道德世界)的主张。  3.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马恩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到生产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他们认为,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却使人受到自然力的奴役,使生产者变成贫民。劳动不但不是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一种力量,相反,劳动发生了异化,从而加重了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状态。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以下条件的满足: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认为只有实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好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来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以此作为教育方针。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却没能正确地理解和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理解为是体力劳动,干体力活。马克思是根据欧文的实践经验提出这个观点的: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萌芽,未来教育对所有以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要想准确地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必须了解欧文的教育实践和理论。  1824年,欧文率领自己的四个儿子和一些门徒到美洲印第安那州购买了三万英亩土地,建立“新和谐”共产主义实验区,在这里实验他经过长久的考虑而总结出来的共产主义理想:实行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共同分配、消灭剥削与压迫的生活制度。在这里他特别重视教育。在“新和谐”公社的教育实践中,他开办了“工业和农业学校”,其中包括二至五岁的幼儿学校,六至十二岁的小学和为青年与成年人设立的学校。学校教育的内容很多,除了普遍的无神论教育外,设置了包括诸多自然科学的科目,如:语文、算术、几何、动物和植物学、矿物学、化学、历史、地理、图画、制图、音乐、体操和军训等,同时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安排了劳动实践,使之与智育的进行结合起来。劳动实践的内容包括手工工场劳动(制鞋、成衣、织袜、精纺、木工、石印,雕版等)、园艺劳动(园艺、大田作物栽培、畜牧等)和家务劳动(烹饪、收拾房间等)。时间的分配为:上午五至十一点劳动,十一时至下午二时三十分学习,下午三至五时劳动,晚饭后至八时继续学习。按照欧文的计划,实行这种教育与劳动的密切结合,既能保证“新和谐”实验区的公有制与生产劳动的经济制度的发展,也能保证儿童与青年的合理性格的形成。欧文的实验只进行了四年,丧失了全部的财产后他回到了英国。  1842年至1844年他写了《新道德世界书》,在这里他系统论述了通过知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培养人的理性发展和获得新社会制度(即新道德世界)的主张。  他的主张是:按年龄进行分组,使每一年龄组的人受到适合他们本性的教育,并从事最适合其本性的劳动活动。他把三十岁以内的人,按每五年为一个年龄阶段分为六个年龄组。第一组包括出生至五岁的儿童,給他们以最好的营养,两岁前在保育室,两岁后进入幼儿学校,受到合适的体力锻炼,給他们打下发展智力、获取知识、培植优秀的意向、习惯、技能和道德的基础。第二组,五至十岁的儿童,从幼儿学校转到小学,开始学习文化和简单的生活、生产技能,并在七岁后开始根据体力并自愿担负一定的家庭劳动和园艺劳动。第三组的儿童从十二岁起到十五岁可以学习比较复杂的生产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与此同时学习科学方面的各种有价值的知识,被教育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有智慧、有理性的人。第四组包括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他们在体、智、德方面都将成为新型的人,他们将在机械和化学的力量的全面帮助下成为一切生产和教育部门的领导者和指挥者,既能生产财富,又善于教育别人正确地利用财富。二十五至三十岁地人主要参加财富分配地领导工作,每天两小时工作外,主要从事科学、美术、读书、社交等活动,获得有用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在深、广度方面超过已有的最高水平,熟悉一切科学的最新成就。欧文还对其他年龄段的人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总之,在欧文看来,人从出生到成熟,都应该生活在优良的道德环境之中,接受合理的教育,并一直参加劳动,成长为理性与道德力量充分发展的人。  我们看到,欧文实际上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是一种将劳动世界向教育世界趋近并有机结合的努力,而不是将教育世界向劳动世界的简单的位移,使人脱离教育。    (二)建国以来的我国教育目的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有过几次调整,基本的思想方向是一致的,在表述上有些调整,内容上有些发展。请大家记住几个年代。五十年代有两个,八十年代有三个,九十年代有三个。  五十年代的两个,一个是1957年,一个是1958年。  我们先看建国初期的情况。  在建国初期,针对当时学生健康不佳的状况,毛泽东在1950年和1951年两次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全国学校都应如此。”1953年6月30日又提出著名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指示,把身体健康放在教育目的的重要位置。许多学校在执行中,把“三好”改为“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三好”成了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发展的同义语。  在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中,往往发生把全面发展片面地理解为“平均发展”,要求学生“门门功课全优”,忽视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等的问题。1956年,在全国开展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问题的讨论,明确了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和抹杀学生个性的“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只有同因材施教发挥专长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爱好。  可见,在建国初期,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发展,就成了贯彻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核心问题。  大家比较熟悉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表述就是1957年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对1957年的教育方针给予了肯定,并提出:“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总结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从国情出发,提出;“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是既懂政治,又有文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又红又专的人,就是工人化的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化的工人。”(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整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都没有新的提法,可见教育工作在文革期间的停滞。  八十年代有四个值得记住的年份:1981年、1982年、1985年和1986年。  1981年,在党的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教育目的有这样的表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1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人才,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1982年,是在新宪法中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培养人的规格有了新的提法:……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个时候的时代精神是刚刚转向经济建设,是一个需要经济建设人才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解放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新的精神面貌的人时代。因此提出四有人才和科学精神。这是很有时代特点的提法。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在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九十年代有三个年份:1993年、1995年、1999年。  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1995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看到这里对美育给予了新的关注和特别的强调。  (三)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从九十年代以来的教育方针看可以看到如下特点: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  第二,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第三,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  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继承和发展了建国以来提出的教育方针,反映了当今社会时代的特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