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李 知乎:人民日报总结应多些身边针对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4:15:49

(思想纵横)

刘建明

《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23日   07 版)

  岁末年终,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进行工作总结,盘点成绩,查找不足,谋划未来。搞好工作总结,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就是总结应多些身边针对性。

  进行工作总结,目的是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回顾和思考,归纳概括成功经验和规律性认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查漏补缺、扬长避短,进一步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在总结工作时密切联系本单位、本部门、本人的具体实际,做到见人见事、有血有肉,把成绩讲够、问题讲透。一句话,就是有的放矢、尽量多一些身边针对性。

  从以往的情况看,有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总结存在“大化”和“虚化”的不良倾向:讲国际国内形势多,讲本单位、本部门、本人的情况少;讲一般性、原则性问题多,讲具体问题和实际案例少;空话、套话较多,“干货”、“硬货”较少;特别是讲缺点和问题时过于原则笼统,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不触及深层次问题、不联系具体的人和事;等等。凡此种种,一言以蔽之,就是大而无当、无的放矢,缺乏现实针对性。这样的工作总结,既不利于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也不利于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弥补不足,从而失去了总结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总结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将其作为一种例行的程序和形式,用应付的态度来写总结,没有深思熟虑,满足于率性而为、一挥而就,蜻蜓点水、浮在面上;二是对本单位、本部门一个阶段的工作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和体会,也就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归纳,只好用一些空洞的大话、套话来“装点门面”;三是虚荣心强、心存顾忌,害怕“负面信息”影响将来的发展进步,因而不愿意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或者有意隐瞒问题和缺点,转而提一些不痛不痒、似是而非的问题和缺点来应付差事。

  如何增强总结的身边针对性,发挥其应有功能和作用呢?关键是端正态度、对症下药。首先应明确“磨刀不误砍柴工”。进行工作总结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是一件耽误“正业”、可有可无的事,不能走形式、走过场,而应高度重视、密切联系工作实际进行深思熟虑,努力通过总结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提高工作成效。其次应明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好的工作总结都是具体实在的,正所谓“一具体就深刻”。如何使工作总结具体化、实在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对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提炼和归纳,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再次应明确“扫帚不到,灰尘不掉”。发现并纠正问题与缺点是总结的重要功能,要发挥这一功能,就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勇敢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大胆地把它们公之于众,发动群众查原因、找对策,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