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n acos:我不是教你玩阴的——鬼谷子的心理学诡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21:55
                                                             我不是教你玩阴的——鬼谷子的心理学诡计
序一 出来混的人都要读
生猛的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在地球上玩了几万年,说白了就是一部由贪欲主宰的残酷无情的竞争史、淘汰史!
作为史上最牛的心理学鼻祖,鬼谷子深刻洞悉人类的劣根性。他认为,只要是人,就会充满强烈欲望,吃穿住行、钱色名利,这些欲望催生竞争力,让人去疯狂抢夺,但同时也暴露了致命的弱点,就像孔雀开屏的时候绚丽多姿,但难看的屁股却暴露在众人面前!
 一个人若被死死掐住七寸,任他多么强壮,还能怎么蹦跶?
  所以出来混,一定要懂鬼谷子,给自己的脑袋装点“大智慧”。一个人只要悟透了鬼谷,就能轻易看透人心,为自己穿一件刀枪不入的“黄金甲”。为人处世,不指望阴别人,可至少不能被人阴。学了鬼谷,就如同士兵有了把盾牌,还有了把匕首。不懂鬼谷,等同蒙着眼睛、赤身裸体上战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死了都没人收尸。历史上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而我们一定不能让自己成为后继者!
  因此,《鬼谷子》既是盾牌,又是匕首,既可护身,又能进攻。出来混,如果不懂这一秘密的核心武器,岂不可惜?世界上的很多人,他们直到人老珠黄、白发苍苍,被人斗得遍体鳞伤,到晚年才拿起这本书一窥究竟,这时一定会后悔得直拍大腿,发出“应该早读五十年的感叹”。没错,鬼谷子就是这么牛!
  鬼谷子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牛?事实上,鬼谷是中国史上最牛的老师!
  问大家一下,谁是培养奇才最多的老师呢?是孔子吗?不是!孔子虽有弟子三千,但姓名可考者只七十二位,而且除了子贡有点出息外,大部分只是贤德文士,知识渊博而已,在历史上并无大的作为。
  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他就是鬼谷子先生!鬼谷子门下牛人有——苏秦、张仪、孙膑、商鞅、李斯……个个都是惊天动地!这样的人才,一生能培养出一个来,这个老师就足以骄傲一辈子!但这样的奇才,鬼谷子培养了一大堆!
  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所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心理学家毫不过分,同时他也是中国式谈判学的实际奠基人,说客的开山鼻祖。简而言之,中国人无论说话办事、理家治国,一言一行都离不开鬼谷的影子。而这一切,都装在《鬼谷子》这部奇正秘诡的书中!
  说它奇,因它步步用奇,奇招迭出,招招见血,防不胜防;说它正,又因它奇奇得正,紧扣事物发展规律,可用来治国安邦,匡行大道;说它秘,是由于两千年多来,它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时常靠它解决问题,而又对它知之甚少;说它诡,则是由于它像极了一柄双刃神剑,用于正道可成一代宗师,光炳史册,用于邪道则为奸诈小人,排挤忠良,陷害同事,百发百中。这便是鬼谷思想,充满阴谋诡计,无所不出,无处不入,全看你拿来做什么!
  从他的谋略和游说原理中,我们可以学到高深莫测的诡计,也可以发现威力无穷的阳谋。阳谋自然行于大道,诡计也可以使于正端。计谋本无正邪之分,全看诸君拿来何用。学了鬼谷,害人能成大奸大恶,救人也可造七级浮屠,拿去做人做事更是不败的生存宝典!
  正如鬼谷子在书中所言:“捭阖者,天地之道。”“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他把握住了天地人三材的运行发展规律,因此招招直指人心,教你洞察他人心理,占据搏弈制高点。就像做游戏,你精通规则,便可步步抢先,有恃无恐。用句熟透的话讲,权谋之术也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才是攻无不克的权谋,刮起一股战无不胜的头脑风暴。
  《鬼谷子》全文十四篇,第十三和第十四据已失传,在这里我们便未做收取,只为大家介绍确已留传的十二篇,既: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钳、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篇,我们针对每篇的侧重点,结合一些心理学的实用知识,总结出鬼谷子的诡计十二章。如前所述,我们从不同的方面,运用翔实的案例和分析,为读者阐述鬼谷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思想,尤其是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辩诡之策、揣摩心理之术和长赢之道,以供出来混的不同领域的人士参考。
  沿着这个思路,翻开本书,我们一起展开畅想,看看时隔两千余年之后,散发着古老气息的鬼谷思想,是如何在今天的生活中展现惊人力量的!
  这是一本真正实用的权术教科书!
  这是一本敢于说真话的书,一本将千年潜规则一语道破的书!
  每一个出来混的人都要读!  序二  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  人类在地球上玩了几万年,说白了就是一部由贪欲主宰的残酷无情的竞争史、淘汰史!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肚子里喝了多少墨水,拿到多高的学历,拥有多牛的职称——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换句话说,是否能洞悉人心所思,顺应事物变化规律。
  每个人都有可以利用的弱点,就像孔雀开屏的时候绚丽耀眼,难看的屁股就暴露在众人面前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即使是那些经常做高尚善事的人,也具有其“自私”的理由。或许你要搬出雷锋同志来反驳我,但是你知道吗?雷锋同志虽然做好事不留名,却把每件事情清清楚楚地记在日记里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无赏之时勇夫也变成逃兵!这就是利的巨大价值!每件事都有利有害,只有当利大过害时,才会有人来替你跑腿!道义的鼓动只是辅助手段,利益的诱惑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天气太冷了,小鸟冻僵了,从天上掉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时候,一只母牛走了过来,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牛屎堆里,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了!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就开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给吃了!
  有人对此评价说: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
  别人想阴你,首要一步就先对你“料其情”,不知道你的底细,不清楚你的真实目的,就没人敢轻易对你下手。你把魔鬼看成天使,将敌人当成朋友,自己把门打开了,就别怪对方心狠手辣,莫怪自己点太背。
  你要阴别人,也得先搞清他多轻多重,有什么背景,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平时做事的风格,以及你的实力是否搞得定他,需不需要联合一些盟友,等等。这些信息若不清楚,对方就是一堵厚厚的城墙,坚不可摧,你无门而入,自然就达不到目的。
  凡是生长、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这些美好光明的事物,代表着“始”,都可以公开说,放在前面讲。凡是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这些不吉之事,代表着“终”,应该后说,私下讲,换个方式讲最好。我们如果想让对方做一件事,就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利处;如果想让对方终止一件事,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坏处,这是辩论或游说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
  在君子面前你要像个君子,在小人面前你也要体现出小人的一面。君子讨厌小人,而小人最喜欢算计君子!所以对君子可以展现出一种同样正直高远的情怀,甚至畅谈理想,但在小人面前,就要小心再小心,给嘴巴多上几把锁,稍有不慎,就不知哪块地方惹他不高兴,然后找机会阴你!
  除了灌醉、催眠和严刑拷打,让人说出真话还有许多温柔的方法。
  以对方的利益、欲望、需要为支点,同时运用灵活的钓言之术,这是天底下最佳的说服方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人、说家、说国、说天下”,可以使任何人去做任何事,而且是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为我们去做!
  制造心理共鸣是最好的说服工具。你要让对方觉得,你和他是一体的,是在设身处地为他考虑,和他是一个坑里的战友!你们的追求是一致的,利益是相同的,做事是一体的,无论如何都是呼吸与共的!
  这样一来,他就会主动走向你,投怀送抱,替你实现利益;
  君臣上下之间,有时距离虽远却很亲近,有的距离近了却很疏远;有的过来投靠却不录用,有的远走了反而去拜求;天天在身边不被信任,只闻其声的却思慕不已。这都是因为内揵,从根本上将人与人结合在一起,构成种种微妙关系。或凭道德结合,或凭朋友结合,或以财利相合,或靠封土结合。臣下若善揣君意,就能取得主动,欲来则来,欲走则走;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想效命就效命,想离开就离开;想得到什么总能如愿,想让君主思念也能做到。
  领导的命运往往就是一个团队的命运,也就是下属的命运。跟对了领导,才能得到一个好平台。那些贤臣良禽,若选中的是个好平台坏领导,也许就变成奸臣劣禽了。
  战乱之世,莫轻易出来,一定要选择明主。太平之世,做番作为之后,一定要懂得适时而退。如果遇不到明主,则宁愿隐居,也不要出来冒险,这是非常高明的保身之地。
  人终归是情感动物,士为知己者死,追求的是一个善待自己的好领导,一个无限发挥的平台,当这一切同时摆在面前时,有谁会舍得拒绝?所以,善用情者,人心所向。
  一个真正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不怕缺乏任何一个人的。所以,在管理方面独裁的诸葛亮,死后付出了代价。诸葛一死,蜀国立刻陷入后继乏人的状态,最终亡国。
  用人:贪功的人不可用,只会花言巧语,腹中实无一物的人,也要小心警惕,去而远之。被人用:你要拿出真本事,但不要居功自傲,保持谦虚的质量,懂得分寸,适可而止。
  官场其实是一场借力游戏。你借我力,我借你力,互惠互利,互相借力。但是切记的是,不会有100%的朋友,依附可以,但不可攀附;做盟友行,却不要做死党。盟友,有利则盟,无利则散,利反则成仇敌;死党,死了还是朋党。人在官场,寻找的应该是盟友,而不是朋党。再亲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死会一起死,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把你拽进河里!
  居住环境决定人的世界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同等智力的两个小孩,一个放在穷困愚昧的山村,另一个放到现代化的都市,去接受最好的教育,跟最好的人一块成长,20年后,他们的差距一定很大。
  给炮弹包上一层糖纸,枪尖涂上一层甜油,给人的感觉就圆滑通润了许多,便不会充满使人不爽的“杀气”,同样一句话,当你换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时,效果一定会有强烈的反差。
  你一定要记住,人在明处从来都是危险的,在暗处才安全。暗处可以从容观察,揣摩,还可以选择合适时机,主动出击,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人明我暗的形态,是人际诡道的最佳位置,努力使自己居于暗处,不引人注意,其实才是最聪明的做法。有个事实要记住: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所以为了对付这样的小人,你也要学会他们的处事之道,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大智若愚,讲的便是一种养晦之术,掩饰住自己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的做人之术,实则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我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能做到这种境界的,堪称“神明”。“神明”就是有福自己享,有本事不张扬,还能给人留下一个极好的印象。
  社会上有一种现象,越富的人越装穷,拼命地掩饰自己的财富,而越穷的人则越显摆,生怕全天下的人不知道自己是“有钱人”。之所以广泛存在这种现象,就是因为有本事的人都知道不张扬是有好处的,悄悄做事,谨言慎行,反而更有利,把财富和本事到处炫耀,搞不好却会惹来杀身之祸,最近中国在英留学生频频遭遇抢劫甚至谋财害命的新闻,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而一事无成的人,害怕别人瞧不起,才到处嚷嚷,摆出一副很有能耐的架势。
  与智者谈话,就要以渊博为原则,与拙者说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
  一个人让最亲近的人背叛,是最失败最痛苦的事。凡是聪明人,做事之前,都会先把后院稳定好,将盟友团结好,并去破坏对方的阵营,挑拔离间,让对方阵脚自乱。鬼谷子说,保密不如结党。一旦结成了利益朋党,互相谁也离不开谁,关系就好处了,但如果在利益方面出了问题,或被人收买,或因分配不公而闹情绪,或因策略问题产生争执,朋党就有变成仇党的可能,此时,便是对手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有时前面是一个火坑,但它伪装成了一池温泉水。一个梦想洗个温水澡的人,可能不经思考就会跳进去。有些陷阱,其实我们只要告诉自己再冷静十秒,它一定会现出原形,但超过八成的人不会等到五秒,脚步就会迈出去。
  在高明的管理者那里,任何人都能派上用场,只要他的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脑袋能思考。愚蠢的独裁者只相信自己,他们闭塞信息,专横决断,结果就是独夫一个,孤家寡人!
  领导可以不强势,但一定要周密!  
日期:2011-03-15 19:26:47
  人心之理,变化之眹——你是聪明人还是傻瓜
  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
  从古至今,圣人总是众人的先导。他们通过阴阳的变化来判断事物,了解其生死的途径,发生和结束的过程,并且洞察人心,揭示世间万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其中的变化规律。
  世界上有四种人:圣人、聪明人、一般人和蠢人。
  这四种人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呢?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人一生的差距竟会如此之大?其中究竟藏有什么奥秘?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肚子里喝了多少墨水,拿到多高的学历,拥有多牛的职称——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换句话说,是否能洞悉人心所思,是否能顺应事物变化规律,这才是决定你人生境界的最核心条件。这两点决定了你是聪明人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傻蛋!
  所以,鬼谷子开篇就对我们讲,你想成为圣人吗?那就先掌握规律,再去做事;先看到全局,再考虑局部;先搞清为什么,再去想怎么做。一言以蔽之,就是洞察人性本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样才能掌控天下兴亡之道。
  圣人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蠢人之所以成群,正因大多目光短浅,习惯于只盯一时得失。
  我曾认真翻阅《二十四史》,纵观几千年人类历史,发现那些能干大事的大人物无不是识大势,知进退,分轻重。何时该做何事,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他们心中都有数,这样的人物胸有韬略、眼光高远,因此行事不慌,最终一举成功。
  鬼谷子对我们强调,无论何事,顺势而为、顺从规律都最重要,因为这是“阴阳之开阖,存亡之门户”。顺势,如同顺水行舟,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回报。反之若逆势,就像逆水划船,顶风作案,纵然万般努力,效果也要大打折扣。落个满身老伤不说,还可能一无所获。
  中国人很讲究“势”,但到底什么是势,许多人却很模糊。在鬼谷子看来,“势”是规律,也是趋势。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男大娶妻,女大嫁人;生老病死,物极必反……这是自然的“势”,我们要遵守,违逆即遭惩罚。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建功立业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这又是人事的“势”,我们要利用和创造,然后事半功倍,成就功业。
  把握这个“势”,一是要“达人心”,看透人心;二是要“见变化”,洞察规律。人心,规律,这是鬼谷思想的两大要素,也是他留给中国人的两件致命兵器:
  中国人最会看人心,也最重视人心。
  中国人最讲规律,也最喜欢总结规律。
  诸葛孔明文韬武略,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不世奇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牛人。《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他出山,成就一段佳话,许多文人墨客对此不吝赞美之辞。
  但我要问:他的选择是最正确的吗?
  恐怕未必!孔明隐居南阳那么多年,当然不是因为热爱田园生活。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作为一个胸有万策之人,他怎甘心隐居田园?找个地方躲起来,无非是观察天下大势,为自己挑选一位好东家。
  最后他选择了刘备而不是曹操或孙权,道德立场上或许是对的,从时势上看却非常错误。他虽然顺了道义之名,却违逆了天下大势。因为汉室气数已尽,正统也不过是顶腐烂的帽子。恢复汉室?听起来很美,可行性却几乎没有。所以孔明找的这位东家,充其量只能占块地盘,做个割据皇帝。
  谁是当时“时势”的拥有者呢?答案只有一个:曹魏。地理上,曹操雄踞北方,拥有最广阔的土地和最丰富的资源;人才上,拥有最多的人口和军队,最多的谋士和将领;从军事角度,他还占据有利地形,以北望南,攻守自如。
  历史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诸葛亮出于“仁义道德”,投靠刘备倾尽一生才华,鞠躬尽瘁,把自己活活累死,也只是帮蜀汉维持了几十年光景。
  所以,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逆势而为,即便你是千年一遇的天才,又能怎样?诸葛孔明就是例子。
  相比之下,司马懿家族就很聪明,他不但顺势投靠曹魏,还玩了一招借壳生蛋。利用曹魏政权的强势,慢慢积攒自己的实力,最后取而代之,登上了皇帝宝座。而最后统一全国终结三国混战,又顺应了老百姓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普遍愿望,这个便宜真是赚大了!
  鬼谷子通篇都展现了一种“纵横捭阖”的权谋之道,而它的思想基础就是我们开篇所讲的顺天应人,认清形势。利用大势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推动着我们去做事,就会省力省心,名利双收。这里所体现的,既有对形势的判断,还有对人心的揣摩,对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得出正确判断的选择能力。
  为什么要洞察人心?
  因为人心隔肚皮,人心充满贪欲,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望,这是人性的本质。人类文明在地球上玩了几千年,说白了就是一部由贪欲主宰的残酷无情的竞争史、淘汰史。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为名利奔波追逐,为钱财头破血流,为权欲你死我活。你不懂点鬼谷心理学,还觉得每个人都是小白兔,能活得下去么?
  你不懂得人心是什么样的,与人打交道就容易被骗,被别人当成傻瓜,成为他人的垫脚石,牺牲品。知道人心是黑的,你对人就会多份小心,不容易受骗。
  为什么要把握规律?
  不明白做事规律,不清楚一些基本常识,干什么都会是一笔糊涂账,南辕北辙,总是碰壁。就像你能明白做领导的最在意的永远是他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提携新人,你就能在他突然对你大加扶植时保持警惕,防止被利用。反之你肯定很惨!
  在商业领域,商人都要根据市场需求去开发和销售产品。需求带动发展,这是商场的“顺天应人”。你看到某些产品销售火爆就急忙跟风生产,结果不一定赚钱,很可能赔个底朝天!因为大家都跟风,就会造成市场饱和。有些商品无人问津,你就弃如灰尘,于是你可能瞬间便错过最佳商机!因为市场的需求正在培育。只有具备全局眼光,明白市场规律,才能发现这些危险或利好的信号!
  春秋时的宋国有个姓乐的投机商,做生意的眼光特别好,什么赚钱他就干什么。有一天他突然找了很多工匠,急命他们在两天之内做出五千把雨伞。工匠们心想这人脑袋是不是坏掉了,要么就是钱多烧的——不然,怎么会这么傻?
  “老板,天这么旱,太阳毒得烤死人,半年多没下雨了,田地干裂得寸草不生,人们满大街找水喝,你竟然让我们赶做雨伞?哈哈!”
  乐老板说:“这些你们都别管,拿了我的钱,尽管干活就是了。”
  工匠按时完工,当雨伞送到他的商铺时,当天夜里城中突降暴雨,一直下了半个多月,堪称“水灌都城”。众人准备不及,纷纷购伞,这些伞顿时成了抢手货,一销而空。他坐地起价,一把伞比平时贵了两倍,城内其他商家嫉妒又眼红,气得干瞪眼。
  这时大家才明白,久旱必有甘霖,乐老板根据几年来天气的变化,判断出了今年大概的降雨时间,然后及早准备,赚了一笔。
  如果你比他还有头脑,你不找钱,钱来找你!
  作为企业,“顺势与借势”更重要。如果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找到一条长盛不衰的赢利管道,并有一个卓越的领袖带领,就很容易迅速成长。反之,不是被淘汰,就是夹缝中求生存,半死不活而已。
  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很有钱,但比尔•盖茨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优秀的管理?竞争对手的无能?都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刚发明不久,他就创造了微软。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最需要的时候他恰巧走在了那里,然后把机会抓住了!
  在当时还是文本界面的操作系统时,比尔•盖茨就推出了第一款图形界面的windows,顺应了市场需要的大势,而且是抢先占领。当他迈出第一步并且做得相当出色以后,任何一个后来者都很难击败他。
  可以说,“见变化之眹”,比尔•盖茨做得不错。他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市场大势的正确判断,而不是管理及资金运转等细节上。
  你呢?作为一个出来混的人,你如何看待和具备这些本领?从现在起,你不光要选一个好行业,还要找一家好公司;要跟对一个好领导,交一群好朋友,你要比他们更具有全局眼光,更擅于借势和造势。
  如果你做到了“达人心,识变化”,你不成功都难!!
  
日期:2011-03-15 19:29:23
  随其嗜欲,以见其志——再牛的人也有弱点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人有贤良、不肖、聪明、愚蠢、勇敢、怯懦、仁或义的区别。对待不同的人,我们就要采取不同的办法。或包容或冷拒,或提升或打压,或轻视或敬重,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进行驾驭。看他有什么,缺什么,探察其虚实,分析他的嗜好和欲望,摸清他的志向和需求。适当试探排贬对方的言论,捭开其中的矛盾,诘之以察实情。通过这种捭阖之道,掌控对方的内心,达到我们的目的。  每个人都有弱点,即使那些牛人也不例外!
  他们之所以看上去很牛,这是因为他们善于隐藏自己!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以利用的弱点,就像孔雀开屏的时候,难看的屁股就暴露在众人面前了!所以鬼谷子认为,你只要看清对方的弱点,就可以根据这一弱点制定切实有效的策略,从而玩弄对方于股掌之上,顺利达到我们的目的。
  春秋末年,齐国兴兵伐鲁。鲁弱齐强,形势危急,子贡跑到齐国游说,见到田常。他知道野心家田常正蓄谋夺位,欲借这场战争铲除异己,于是就说:“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他劝田常如果不要攻打弱小的鲁国,而是应该转而攻打强大的吴国,这样才能制造更大的声势,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田常觉得很有道理,但齐国已经做好了攻鲁的准备,实在找不到借口转而攻吴。子贡笑说:“我可以前往吴国,说服吴王夫差救鲁攻齐,这样您就有借口跟吴国开战了!”田常痛快地答应了。
  子贡到了吴国,对夫差说:“大王,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增强,一定过来攻打吴国,到时您可就麻烦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您不如现在联鲁攻齐,借此机会,吴国就能成就一番霸业。”夫差心想这是个好办法,但他担心老对头越国趁机背后下刀子,所以有些犹豫。子贡说:“这事您就交给我吧。”
  他又赶到越国,说服越王随吴伐齐,解除了夫差的后顾之忧。他又想,吴国胜齐之后,一定会要挟鲁国,鲁国还是会有麻烦。于是他又悄悄来到晋国,向晋定公讲明利害关系,劝他赶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晋定公本来不相信,但听子贡一讲,惊了一身冷汗,心想是啊,我怎么没考虑到呢,吴国若胜,国力大涨,夫差又是个有野心的君主,到时说不定就会来攻打晋国,便下令进入战时状态,准备打仗。
  后来,齐国动兵,夫差果然率十万大军攻齐救鲁,越鲁两国也派兵参战,齐国大败,只得求和。夫差借胜利之势,移兵攻晋,被早有防范的晋国打退。鲁国不但得救,前来救鲁的这些国家,也没能从鲁国得到什么便宜。
  子贡在这个游说的过程中,充分抓住了各国不同的需求和心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区别对待,讲不同的利害关系,巧妙周旋,实现了自己的预先目的,解除了鲁国面临的亡国之危,显示他高超的纵横捭阖之术。
  做国与国之间的说客,需要因国而宜;在人与人之间周旋捭阖,亦需因人制宜。鬼谷子告诉我们,人有贤,有不肖,有智,有愚,还有勇和怯的区分,根据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场景中,我们就能找到对方的优势和弱点,见缝插针,实现利益最大化。
  美国有家公司,接待到访的中国客户,为了让这帮有钱的中国人下定单,美国人绞尽脑汁,在接待上下足了大功夫。清一色的劳斯莱斯接送,住豪华大酒店,吃最高级的西餐,到公司总部参观时,在门外大道上鸣放礼炮,给足排场。在谈判桌上,上到总裁,下至谈判代表和服务人员,低声下气,委曲求全。
  这些来自国企的中国客户,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结果对美方提交的数据资料未做详细考察,当场签订了几亿美元的订单。后来他们才发现,自己定购的这些产品,其实国内早就有卖了,不但质量不差,价格还便宜一大半。
  我们中国人有个说法叫“打人不打脸”,脸面是中国人的普遍弱点,“好面子”就是容易被抓住的软肋。不但打人不能打脸,做生意和谈判也很在意脸面,尤其某些官派十足的领导,个人的虚荣心永远比国家或公司的实际利益重要。美方看透了这些来自中国国营企业的领导,抓住这个弱点大做文章,给足面子,捞得了巨大的实惠,实在值得中方一些人好好反思。
  常见有些人不停地感慨:客户你的心思好难猜,我怎么做你才能把门打开?
  他们却不知道,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喜欢产品独一无二,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喜欢产品物超所值,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喜欢产品实用、价钱合理。客户的心理需求,不一定会以产品和价格为基础,因为客户的身份和背景有区别,他们的要求也一定会有差异。
  销售员推销产品,事先要分析判断客户的类型。不同的人,应对策略是不一样的,量身打造营销策略,才能卖出产品,这已是销售界的共识,这里所应用的,便是鬼谷子此节所讲到的“因人制宜”的捭阖之术。
  客户出手大方,花多少钱并不在乎,但却是个要面子的人。你就要给足他的面子,在他面前多奉迎赞美,突显他的实力、身份和地位。
  客户向来抠门,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非常务实。你要推销产品,就必须多在技术层面下功夫,放大产品的优点,让他看到产品的实用性和购买该产品的必要性。
  鬼谷子的游说辩论之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看人下菜单”,这个原则遍布《鬼谷子》的全文,体现在每一章的策略之中。对不同的人,使不同的招数,根据对方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游说策略,成功率才最高。作为一种高明的谈判和营销策略,鬼谷子的这个智慧早已在全世界的营销行业普及开来!
  有一位小饭店老板,店里来了一位拉板车的力夫,要了一大碗烩面,老板给他做了满满一大碗,面条多的鼓了起来,吃完饭力夫付钱走人。
  过一会,又来一位精瘦的生意人,精明干练,老板给他端上来不到一碗烩面,量不大但料多味美,生意人满意地吃完走人了。
  有人问:“同样的价钱,怎么端上来的是不同的面?”
  老板笑眯眯的说:“拉板车的力夫饭量大,量足吃饱最重要,生意人心思精细则最关心的味道鲜美,量多也吃不完。”
  我们跟朋友打交道,与同事、上司或下属在工作中合作,想打动对方的心,真正说服对方,使事情达到你的期望,也要“看人上菜”。先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然后再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这样才能得偿所愿!
  对管理者来说,下属有的需要金钱,有的需要归属感,有的希望得到认可和赞赏,而有的则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优秀的发展平台。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人也许有很多种需求。如果总是用同一种方法笼统对待,就总会有一些人对你不满。
  我们跟领导相处,有的领导脾气暴躁,雷厉风行,在他面前做事就得又快又好,体现出速度和效率,嘴皮子功夫是次要的;有的领导温吞水,不急不忙,喜欢按部就班,你就得讲究做事的程序和每一个步骤的完美,不能让他挑出毛病;有的领导不怎么插手具体工作,重视下属的汇报和解释,你就要锻炼一副上好牙口,说话要有说服力,使他放手信任你。
  不过,这并非让我们依照人的三六九等去阿谀奉承别人,而是秉承“随其嗜欲以见其志”的思路,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子,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无论是游说、公关还是做事,就会没攻不下的堡垒!
  
日期:2011-03-16 12:24:15
  善读者,总能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善读者,总是错过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他们根本不知道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日期:2011-03-16 18:50:46
  很多中国人现在之所以变得为富不仁和脑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传统智慧的缺失,同时又没有学到新的智慧,正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断层阶段。
  
日期:2011-03-16 18:56:19
  《鬼谷子》最关键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阴阳法则来解读说话之道。
  《黄帝内经》是用阴阳法则解说人体生老病死规律。
   等等。只要抓住这一点,鬼谷子就好懂了。
  我们在天涯杂谈看到很多帖子会让自己愤怒,因为许多不平事。但愤青之后,琐屑日子还得一天天过。我们只要让自己尽量多掌握一些生存技能,让自己掌握一些社会常识,同时也看清世界从古至今的本质,这样或许会更好一些罢。
日期:2011-03-20 09:53:52
  开而示之,阖而闭之——嘴巴一开一闭,决定了你的吉凶祸福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我们在具体行动中有两种选择:或敞开内心直言,或选择沉默。双方情感、利益一致,可直言,否则最好沉默,保留余地。在做的过程中,可与不可,都要看自己是否察清了对方的底线、计谋和真正的需求,了解双方的同与不同。不管选择哪一种,我们都必须有主见有原则,难于决断时,不妨先沉默。
  每个出来混的人,都要懂得何时开口,何时沉默。
  你一定要记住,嘴巴一开一闭之间,就决定了你的吉凶祸福!
  鬼谷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出来混的人必须管好自己的嘴巴,历史上很多才华横溢的人,都栽在这上面,从而鲜血横溅、脑浆涂地。所以,说话要谨慎。当你难于决断之际,宁可沉默不语,也不要乱说话!
  说话是捭阖的基本方法,是一个人办事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点,即喜欢说话并不等于会说话。平时叫得凶的事到临头往往最虚弱;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可能只是个流于空谈的笨蛋!如果考虑不周便急于表达,那么一定会言多必失!而如果该果断表达时你却还在沉默,也一定会错失良机,被人轻视!
  所以,直言和沉默都是必不可少的智慧,“开而示之,阖而闭之。”它们的作用不同,“同其情”时,我们可直言,“开而示之。”“异其诚”时,该闭嘴时就要闭嘴,以便让自己呆在安全地带,不与对方利益发生冲突。
  刘邦死后,吕后独揽大权,想立吕姓的人为王,问王陵是否可以。王陵昂着脖子说:“当然不行,高祖与我们杀马盟誓,非刘姓不得为王,您怎么忘了?”
  吕后很生气,又问陈平。陈平说:“如今是太后您执掌朝政,这些事您可以自决,不需要问我们。”
  于是,王陵被贬,倒了大霉,吕后封了很多吕氏家族的人做王。事后王陵气愤地去找陈平算账:“当年杀马盟誓时,你陈平也在场的,还信誓旦旦要守护与高祖的誓约,如今却违背誓言,你这不是拍马屁谋取高位吗?操你奶奶,你真是个卑鄙小人!”
  陈平也不生气,嘿嘿笑道:“您说得对,但是触犯太后惹她生气,我不如你,我也很佩服你,可是将来辅汉安刘,收拾残局,你就不如我了。”
  果不其然,吕后一死,天下大乱,诸吕谋反,正是陈平和周勃等人适机而出,铲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即位,保全了刘姓的汉室江山。
  两个人的处事态度截然而同,王陵敢于说话,直言上谏,一身硬骨,值得敬佩,但他开口不分时机,不但于事无补,还让自己受到损失,差点丢了脑袋。陈平则冷静审察,看清事态,知道当时多说无益,再反对也无法改变吕后的主意,于是就妥协沉默,顺应事态,保存实力,等将来事有变化,果断出击,最终还是实现了杀马盟誓的承诺。
  《墨子》中记载了一则故事,子禽去问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说:“青蛙、蛤蟆和苍蝇天天在叫,时时在叫,口干舌累,却没人去注意它们。公鸡一天到晚不吭一声,但黎明时打鸣,一叫即能惊动天下。所以,多说话有什么用呢?只有在恰当的时机说话才有用。”
  话不在多,切中要害才最关键!时机不对,话越多越让人讨厌。只有在恰当时机讲恰当的话,才是鬼谷子教我们追求的处世境界。
  明朝有一次著名的“大礼仪”之争,嘉靖皇帝登基以后,为把自己的亲生父母冠以皇帝与皇后的名号,与大臣展开了一场激烈斗争。为了捍卫祖宗定下规矩,许多大臣争先恐后直言死谏,几百人跪在皇宫门口慷慨激昴,结果又怎么样?被锦衣卫的板子打得皮开肉绽,也没争过皇帝。
  这段史实反映出的就是有两个道理,其一,话不投机半句多,与皇帝的根本利益不一致,你说再多也无用,说多了只能找打,甚至找死,明知改变不了结果,还不如闭嘴;其二,争与不争,直言或沉默,还要看是什么事,若是关乎国家命运、百姓祸福,即便牺牲生命去直言不讳,死了也让人尊敬!若为一件无关小事,为一个本身便被证明迂腐不堪的旧制,却拿出百分之二百的斗志,即便争过了皇帝,也只是徒劳无功的内耗而已。
  事实上,明朝之亡,过多这种虚华不实的内耗,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些不怕死的言官们,每天都为一些鸡飞狗跳的内耗之事去争去斗,整天都在“开而示之”,嘴皮子很厉害,不知告死了多少前线打仗的大将,比如袁崇焕。岂不知,如果他们能适时“阖而闭之”,对自己不懂或不该干涉的事情学会闭紧嘴巴,明朝还不会亡得这么快!
  某公司举办了一次慈善晚宴,各界名流齐聚。公司女经理穿了一件特别招惹眼球的晚礼服,成了当场的交际明星,许多客户围着她转。
  小王跟她打完招呼,发现她这件晚礼服后面拉链不知什么时候开了,腰部以下的敏感部位有所暴露。他刚要提醒,看看周围全是人,想了想,闭上嘴巴走了。
  小齐路过这里,也看到了,他急忙过来拍了她的肩一下,轻声说:“经理,您的衣服拉链开了。”
  声音虽小,却仍有不少人注意,众人的目光顿时聚焦在女经理的后腰部位。女经理回过头,怒目圆睁,狠狠地瞪了小齐一眼,忿忿地进了洗手间。
  类似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闭嘴走开者平安无事,好言提醒却得到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结果,其中体现出的就是开口时机的问题。鬼谷子说“同其情”才可“开而示之”,其实从这个角度讲,有时即便“同其情”,不考虑场合和时机就开口,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所以,直言也好,沉默也罢,都要分清时机和场合。一个说话不多的人,未必没有大智慧;一个口才很棒的人,说不定在人生中处处栽跟头!
  这个世界上,能说会道的人很多,夸夸其谈、洋洋洒洒,口才着实是好,但能说到点子上,懂得“可与不可”这个道理的人,又有多少呢?该闭嘴时还在饶舌,该勇于表达时却忘了台词,很多人经常做这样的蠢事。时机不明乱讲话,良机到了偏偏闷葫芦,都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障碍!
  日期:2011-03-20 09:55:42
  捭之贵周,阖之贵密——强者和智者才能吃香喝辣
  捭之贵周,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要查清对方虚实,打开对方门户,重要的是考虑周详;要守护自己的门户,重要的是处事缜密。而要达到周密,则需我们做得微妙,重视细节,按实际情况和规律做事。打开对方门户,为的是查清实情。应承对方,打开门户,是为了展示结交的诚意。这些都是为了我们彻底摸清对方的底细服务,探测其在各方面的表现。如果能够按照这个道理做人做事,就能据此做出正确的分析,如果不能,则只能另行谋划。
  人生就是一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在这场生存游戏中,只有强者和智者才能吃香喝辣!
  你要做赢家吗?那就应该擅于为对手精心布置大网,使其防不胜防。“同其情”可结为盟友,“异其诚”要坚决搬开拦路石。无论进攻和防守,不管察其内心还是展示自己的诚意,都要谋划清晰,坚决果断!
  而输家,往往只会闷头直闯,以为抱着理想、怀揣勇气就能成就一番事业,觉得有了一份计划书就能搞定一切!岂不知路上遍布陷阱,棋差一招,就会步步受挫,事事撞墙,落入别人挖好的捕兽坑,成为他人的案上鱼肉,盘中美餐!
  许多人崇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但我提倡做人不学楚霸王,要做就做刘邦!项羽堪称几千年来罕见的勇夫,英勇善战,力大盖世,是亡秦第一人,但在楚汉争霸中,他却败给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刘邦。
  一个鸿门宴,彻底暴露了项羽的所有弱点,空有勇力,却脑大无物,充满妇人之仁。本可以借机一举铲除刘邦,在刘邦谋士的精心谋划和本方内奸的策应之下,还是让他从容逃脱,并最终反败为胜,将项羽逼死在乌江边。
  项羽输在本该下手斩草除根之际,却忽然大发善心想给刘邦一条活路。要知道两人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冲突的,百分百的“异其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刘邦对此很清楚,每一步每一招都在给项羽挖坑,项羽却对此认识不清,且谋划不周。
  《鬼谷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胆子大是不行的,空有胆大就是鲁莽无脑!除了勇气和激情,我们还要有很深的城府,无论是开而示之,还是阖而闭之,最重要的便是考虑周详,策划缜密。
  巨人老板史玉柱发家之初,豪气冲天,不顾手下的劝说和专业人士的建议,将全部资金都投进了巨人大厦的建设,结果成了今天中国最大的一座烂尾楼。巨人集团因此破产,买了楼花的人纷纷上门逼债,下属离心,员工跳槽,史玉柱陷入空前的困境,从此走上了筹钱还债的道路,直到几年以后,才重新翻身。
  如今的史玉柱,已经变得十分理性,明白了细致谋划、理性判断的重要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便有一个环节的可行性考虑不到位,再美妙的设想到最后也可能只是水中月亮,一刺就破的大泡沫。
  做事贵在考虑周详,贵在心思缜密。道理很简单,明白的人却不多,即便贵如帝王,有时也会在这方面犯下致命错误,成就敌手的伟业。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鉴于叔叔朱棣势力太大,威胁君权,便想削藩。设想是好的,行事却缺乏谋划,做事缺乏狠劲,对他这个叔叔的秉性本事缺乏足够的了解,也对双方根本利益的不同缺乏清醒的认识!
  削藩的消息传到燕京,朱棣玩了一招假病之计,在家装疯,以麻痹皇帝。建文帝派人前去察看,时值酷夏,使者发现朱棣正抱着炉子取暖,还不停地喊冷,全身发抖,活脱脱一个街头疯子。回报南京,建文帝一下信以为真,放松了对朱棣的警惕,给了燕王充裕准备的时间。最后,一场南北大战,燕王朱棣成了获胜者,登上了帝位。
  如果建文帝对燕王的能耐多些了解,势必就不会轻信他的装疯之举。当时只要下一道圣旨,接他来南京治病,就可试探出他是真疯还是假疯。若来南京,借机扣之;若不来,也可抓住他欺君抗旨的罪名,占据道义制高点。可惜的是,建文帝对燕王与自己的根本矛盾意识不清,和楚霸王性格中的弱点是相同的,没有顺藤摸瓜,利用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放了死对头一条生路,顿时使得强弱形势瞬间发生了转化,等对方磨快了刀,备好了兵,战事一起,再想扭转,已经为时过晚。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这段话又如何理解?人与人的交流碰撞,无非是两扇门户。推开对方的门,看清他有多大本事,有什么目的;打开自己的门,让对方进来时,只有一个原因:展示自己的诚意。这要建立在双方利益追求一致时,否则无异于在自己身上绑上一枚炸弹。
  打开对方的门户,你要设计周详,寻找任何一丝破绽;守护自己的门户,你要心思缜密,不给对方留下任何漏洞!
  所以,人情世故,无非是一来一往,纵横捭阖,都在这一攻一守之中,守得住自己,攻得下别人,你就是人际场上的王者;攻不下又守不住,你就总是被人利用的棋子!
  别人想阴你,首要一步就先对你“料其情”,不知道你的底细,不清楚你的真实目的,就没人敢轻易对你下手。你看错了人,把魔鬼看成天使,将敌人当成朋友,自己把门打开了,就别怪对方心狠手辣,也莫怪自己点太背。
  你要阴别人,也得先搞清他多轻多重,有什么背景,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平时做事的风格,他的弱点与优点,以及你的实力是否搞得定他,需不需要联合一些盟友,等等。这些信息若不清楚,对方就是一堵厚厚的城墙,坚不可摧,你无门而入,自然就达不到目的。
  要做到这两点,在全盘谋略的基础上,“贵周与贵微”就非常重要。不但要对一件事情的本质做出判断,还要对它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位,知己知彼,做到有备无患,并注意每个微小的调整,时刻纠正自己的计划,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日期:2011-03-20 10:03:04
  阖而取之,阖而去之——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就像天冷要穿衣一样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打开门户,或让自己出去,或让对方进来。关闭门户,或是自我约束,或使人离开。捭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趋利避害,让利进来,让害离开,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即使是那些经常做高尚善事的人,也具有其“自私”的理由。或许你要搬出雷锋同志来反驳我,但是你知道吗?雷锋同志虽然做好事不留名,却把每件事情清清楚楚地记在日记里了!
  股市上涨,人皆涌入;股市崩盘,人皆奔逃。利和害的区分就是如此鲜明。利在何处,人就往哪儿挤;看见了害,人都会本能地远离。所以操纵股市的人,手段再怎么变化,目的都只有一个,逢低买入,然后抬高股价,吸引资金进入,再逢高卖出,赚取巨额差价。人皆奔利而去,见害而逃。战场上,在十两银子与二十两金子面前,敢死队所迸发的勇气也一定有很大差别!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无赏之时勇夫也变成逃兵!这就是利的巨大价值!每件事都有利有害,只有当利大过害时,才会有人来替你跑腿!道义的鼓动只是辅助手段,利益的诱惑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鬼谷子的捭阖之术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便是利用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何谓捭阖?见利“阖而取之”,见害“捭而出之”!
  你是一个自私的人吗?如果你否认,那么你就变成一个虚伪的人了!
  人是趋利避害的高级动物,这点不需怀疑!每个人都希望将于我有利者关于内,将于我有害者关于外。抓住了人万世不变的这一点,你就能在世间纵横捭阖,无所不为!
  作为我们自己来说,平时也要趋利避害,看见了潜在的害,表面的利再大也不能要;如果有长远的利,即便暂时有害,也不可轻易地放弃!
  圣人常能看到千年的利与害,所以两千年来只有一个孔子,他倡德以避利害之争;也只有一个鬼谷子,他主张积极进取,不回避人趋利避害的本性。
  聪明人能看到百年,所以“五百年王者出”,以利取人,以害退人,聚天下之才,成就霸业。
  一般人能看到十年,而蠢才利害不分,因此世间多投机取巧之辈,庸碌无能之人。即便名商巨贾,也不过是十几年风云,后浪挤前浪,一波波死在沙滩上。这便是短利与长利的截然不同,人与人的优劣差别所在。所以对利与害的“捭而出之,阖而取之,”看似简单朴实,做起来却需有一双火眼金睛,一颗慎思善谋之心!
  有一个日本游客,到湖南湘西某地旅游,临行前因为嫌去银行兑换外币太麻烦,就把手中的几十元人民币从车上扔下来,引得中学生蜂拥而上,一会就将钱拾光了。这一幕恰巧被人用相机拍下来,并将新闻上传到网上,许多人看到后愤怒不己,谴责孩子们不爱国,没有人格。
  其实,如果从鬼谷子的思想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将这件事上升到民族高度根本没有必要。有问题的不是中学生,而是某些看客的心理,他们接受不了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现实,一厢情愿地希望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抛利取义,高尚无私。但是换到这些人面对这种选择时,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一定抛开所谓的面子和道德,对掉在地上的金钱伸出贪婪的双手!
  几年前,英国也曾发生这种事。在一条高速路上,一辆运钞车出了车祸,几百万英镑飘散的到处都是,路过的人不但不报警,不帮忙,而且饿狼一样扑上去,很快将钱抢光。在国家法律面前,利益的吸引力都是如此之大,面对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得来的财,没有谁还顾及法律和道德?
  在著名的华尔街,一位破产倒闭的银行家将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撒在广场上,然后落魄地站在一边望着。旁边的路人奔挤而上,很快就拾光了,一文不剩,你能说这些外国人也没有国格吗?
  当然不能!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就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天冷穿衣、感冒吃药一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原因。一个人如果他不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他将是一个十分恐怖的人,不是大忠则为大奸,在高尚无私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龌龊目的。
  有一位出了名的清廉市长,曾在电视讲话中宣誓——誓死捍卫廉政,绝不收受一分钱!就在他发表这番宣言的两年后,即被检察机关双轨,罪名是收受房产商的巨额贿赂!曾经信誓旦旦的清官,为何转眼间就成了阶下囚?当初“高尚无私”的官员,竟也是只披着狼皮的羊而已!
  在法庭上,他无奈地说:“当对方请我泡桑拿洗温泉时,我没动心;给我10万元的消费卡时,我也没动心;但当那个人塞给我一张存入20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卡时,我犹豫了,那是一笔天文数字,足够我和家人过上天堂般的生活。”
  看,这就是利益的诱惑!当它足够大时,足以摧毁一个人曾经最坚贞的信仰!让他把潜在的害抛到脑后,不顾一切地奔向眼前的“利”而去,即使锒铛入狱也在所不惜!所以,一个贪官的形成,总是遵循这样的轨迹。他们犯罪的过程有很多种,但堕落的路线都如出一辙,在金钱面前,趋利的本性战胜了对害的恐惧!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头各自飞”,一对感情很好的夫妻,平时甜言蜜语,恩爱无比,可当灾难来临时,比如有一方突患重症,无钱医治,另一方很可能突然变心,远走高飞。就像有句经典台词所言:“我们时刻都要清醒的认识到,再伟大的爱情,都会臣服于我们人类的天性,那就是趋利避害。”
  生活中许多关系不错的朋友,可以一块肉山酒海,吃喝玩乐,但当你遇到大麻烦,开口向他借钱或寻求帮助时,可能就立马冷眼相对,距离顿时拉开,温度骤然下降,似如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使你当头一盆凉水。
  你有钱有势时,所有人都围着你转,巴结奉承你,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提着东西上门,你走到哪儿都是座上宾。但当你一朝落寞,立刻门前冷落雁不归,似乎一夜间你的这些亲朋好友全消失了,连路边的狗都不睬你。使人不禁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有句谚语叫:“没有背叛是因为诱惑不够。”这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能够共患难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见害远遁,生怕把自己牵累了。当利的诱惑足够大时,再铁的哥们也会背后给你一刀。所以,你不要以为某某跟你是最贴心的死党,对他就不用防备。凡是这么想的人,生活中注定会有被朋友出卖的经历!
  在鬼谷子看来,我们不但自己要趋利避害,懂得该让什么进门,该把什么关在门外,而且这还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别人的弱点。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很少有人能逃脱这个规律,所以在做事或交际时,我们就能充分把握这个特点,投其所好,示之以利,显之以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日期:2011-03-21 14:10:33
  我不是教你玩阴的,这本书其实就不是教人玩阴的,关键是要用于正道。日期:2011-03-21 18:41:43
  理论家不少,空洞的、不切合实际的理论家更多。现在的国学热也是让一些理论家和商家给捧出来的。对于经典国学的剖析,各人有各人的一套,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而且理论家对于经典的理解也并不一定或者说很多和作者本人对这个事情的理解一致。而理论家却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嫁给读者,一副愤世嫉俗、貌似超然,貌似理会到国学的精华。其实还是俗人一个,估计很多的理论家靠所谓的研究发了财。自己也没有真正的做到脱骨换胎啊。
  -------------------------------------
  您说得对。本书内容确实很俗,这样可以让大家看懂,毕竟大家都是俗人。所谓脱胎换骨要看个人的造化,所强求不得。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让大家不对古文感到生涩和陌生,我就心满意足了。希望尽自己一份力,让文革造成的国学断层连接起来。日期:2011-03-21 18:46:47
  太阳底下无鲜事,其实本人就是一个传播者,现在所写和所说的都是古人说过的,只不过换了个说法。日期:2011-03-22 13:55:35
  要买书的话,大家可去当当或卓越,但天涯这个帖子本人保证会贴到最后。
日期:2011-03-22 22:20:08
  变动阴阳,四时开闭——识时务者为俊杰,不通时务是笨驴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是对世间万物发展的规律的利用,是我们达成目标的根本手法。捭阖使阴阳对立变化,四季交替,促使万物变化。世间事物的纵横、反出、反复和反忤等现象,都是可以通过捭阖来实现的。
  我们都知道“执竿入城”的故事:
  一个人扛着长杆子进城,城门太窄,杆子太长,他横执在手,是不可能进去的。这人急得满头大汗,半天下来也没能进城。有个老头建议他:“喂,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这人于是就将长竿截断抱着进城了。如此僵化的思维模式,引来众人嘲笑,从此成为千古的笑料。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与鬼谷子“变动阴阳,四时开闭”的道理异曲同工。时务就是变化的时机。遇事不通,被迫改变,你就晚了一步;预料在前,主动求变才能长赢!如果只懂得因循守旧,钻进死胡同出不来,事情肯定做不成,做人恐怕也是笨驴一头!
  对于“变”的智慧,中国人是理解最深的,我们做事往往有很多备选的方案,这套不行,另一套立马跟上;这条路走不通,没关系,我再找条路!所以外国人总是说中国人狡猾,心眼多,就是针对这一点,中国人变化太快,有时变得连自己都认不出,何况外国人?
  没有什么是可以一成不变的,原来的法子行不通了,就得改变!这便是通时务,知四时,从而变动阴阳,以化万物。
  这个思想,就藏在《鬼谷子》中,“纵横,反出,反复,反忤。”这都是变的手段,不断地尝试,运用捭阖的原理,从多种角度去考察事物,选择最好的、最合适的办法,将事情做好。另一部伟大的著作《易经》中也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事物发展到极点穷尽时,就必须求变化,合理的变化之后,便能够通达,适合我们的需要。
  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即位后,为了满足自己北御匈奴、南防秦国的目的,对当时的军队作战模式进行了改革。第一是改革服装,当时中原的人喜欢宽袍大袖,他下令改变服装样式,学习胡服的样子,将袖口改窄,这样利于使剑。第二是骑射,中原的军队多习惯车战,运动缓慢,机动力差,跟游牧民族打仗时吃亏不少。赵武灵王命令大家都学习骑马射箭,建立骑兵部队,不到一年,就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通过这种变革,经过几年的发展,赵国国力强盛,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连秦国都深为畏惧,与赵国互派使者交好。这个故事,充分表明了变革的必要性。个人要擅于变化,要通时务;国家也适用这个道理,为了全局需要,改革内部机制,调整发展策略,是必须的一种手段。不懂得做出合理变革的国家、企业或个人,就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关于变通的智慧,儒家有一个词叫“权变”,讲的就是如何坚持原则,又能恰当变通。有一次,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说:“礼也”。淳于髡再问道:“嫂子掉进水沟,我是否能施以援手呢?”
  孟子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就是说,男女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正常的礼制,但是嫂子掉在水里了都不去拉她,这简直就是豺狼。面对这种紧急的事情,应该马上抛开礼制用手去拉她,这就是变通的思想,是识时务的一种体现。
  另外,切记的是,“识时务”并非一般人理解的投降主义,而是处理事情时的权变与变通,是一种变革思想,而不是见利忘义、背主求荣的汉奸思维。常有电视剧中的一方元帅用“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对另一方的败将循循善诱,其实是对原意的曲解。“识时务”也必须以捭阖的根本目的为基础,变化是为了替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掉转枪口!
  军事家孙武,他在自己的兵法中提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军带兵在外打仗,对君主的命令可以不必理会,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君命不受,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如何得了?可以与谋反的罪名等同了。但是我们站在领兵者的角度来看,大敌当前,阵前千变万化,一举一动,自然是自己最清楚,如果这时还要事事都听君主的,这仗还能打得赢么?不是不想听君主的命令,而是距离太远了,实在没法听。
  所以此时就需要变通,暂且将平时固定的那套汇报程序放在一边,先把仗打赢了,最后再一次性向君主报告。不管怎么做,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这个全局目标,至于具体过程如何,则可以灵活多变。
  著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年轻时曾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做电报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处理了一件意外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时的铁路是单线的,管理系统尚处于初期阶段,用电报发指令只是一种应急手段,有很大的风险,只有主管才有权力用电报给列车发指令。这天卡内基到办公室后,得知东部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耽误了向西开的客车,而向东的客车则是信号员一段一段地引领前进,两个方向的货车都停了。
  但是人们到处都找不到主管,卡内基终于忍不住了,发出了行车指令。很显然,在列车停滞的情况下,按规定卡内基是无权调度的。他自己也知道,一旦他指令错误,就意味着解雇和耻辱,也许还有刑事处罚。但他的责任感、信心与技能,使他选择了变通规则的做法,最终解决了问题。
  不久,公司总裁来视察,见到卡内基便叫出他的名字,原来总裁已经听说了他那次指挥列车的冒险事迹,对他大加赞赏,从此倍加重用。
  任何事情都是处于变化之中,有时事情的发展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如果思想僵化、行为保守,显然对此难以应付。由此可以看到,养成灵活变通的习惯,对我们能否取得成功是多么关键。当我们的原定计划收效不大、遇到阻力时,这时就不要一味地苦干蛮干,而是必须停下来反省一下,想一想是不是有些错误的步骤,然后做出修正,直到完美无缺。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事物。如果永远拘泥于传统,不求变革,当铁杆的守旧派,那么无论何事,都难以成功。
  不管作为管理者还是员工,若不识时务,不懂变通,捭阖之道是肯定应用不好的!只有坚守目标、灵活处事,我们才可守得云开见月明!
  日期:2011-03-22 22:22:49
  关之捭阖,制以出入——说话之前,应先学会三缄其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捭阖是万物运行的动力,也是游说活动所需要的一种策略。我们必须时时考虑到自己的言行所引起的后果,这关系到自己的吉凶命运。口是心的窗户,心又是思想的主宰。人的志向,欲望,思想和智谋,都从这个门户出入。因此,在这里运用捭阖之道就非常有必要。捭之,开放我们的言论,表达我们的观点;阖之,关闭我们的门户,选择沉默不语,隐藏我们真实的思想。
  鬼谷子认为,一个人在说话前,应该三缄其口,应该说的话则说,不应该说的话绝对不能说。古人常提“慎言”二字,便是告诫我们说话前要对后果多加考虑,切不可信口开河,不知深浅,没有轻重。有时多说一句话,或者在不当的场合、不当的时机说了不该说的话,都会给自己造成难以解决的麻烦,甚至是让自己付出惨重的代价。
  说话看时机,更要看场合,还要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就叫做“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
  西汉时期,武帝的舅舅田蚡举办婚宴,满朝大臣都去贺喜。宴会上,与田蚡早有矛盾的灌夫因小事发起了酒疯,骂起人来,田蚡也正想找他的麻烦呢,立刻下令把他抓起来。
  这时有人劝灌夫赶紧向田蚡谢罪,灌夫不但不肯,还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田蚡,对他大骂不止,说他祸国殃民,坏事干绝。这下就再无挽回余地,本想劝和的人也不敢吱声了。灌夫就因失言被下入大狱,最后被处死。
  灌夫的确骂得痛快,借酒拍桌而起,豪气冲天,谁也不服,想必当时很爽,田蚡自然很坏,骂他也没错,可遭来杀身之祸,还连累了全家,这笔账想必灌夫在狱中一定能算得清!小人当道,处处布满机关陷阱,若不能审时度势,管好嘴巴,像灌夫这种下场,就难以避免!
  在古代有个皇帝,他认为自己国家生产的东西是全天下最好的,特别是绳子,结实坚固,没有国家能比。但是有个外国来的商人很不以为然,认为这里的绳子一点都不结实,自己贩卖来的绳子才是最好的,于是他就四处散播言论,贬低这个国家的绳子,为自己谋取利益。
  皇帝听说后,大怒,立刻下令将该商人抓起来,判处他绞刑。行刑的那一天,商人被绑在绞刑架上,他左摇右晃,上踢下蹬,毕竟谁也不想死。在他的不断挣扎下,用于绞刑的绳子被他弄断了,猛地摔在了地上。
  监斩官赶紧将情况汇报给皇帝,在当时,如果行刑时遭遇到这样的情况,会被认为是上天在保佑犯人,犯人将得到赦免。皇帝虽无奈,可也没办法违背“上天”,便下令将他释放。商人确信自己将会得到赦免,得意忘形地向围观的人群大声喊叫:“看到了吧,你们王国的绳子就是这么差劲,连个人都吊不住!你们什么都不会制造,甚至是一根小小的绳子!”
  这句话很快又被监斩官报告给皇帝,皇帝一听快气疯了,立刻反悔,命人把他重新捆上,里三层外三层,又推上了绞刑台。这一次,绳子没有断,商人一命归西,再也没有死里逃生的机会。
  他冒犯了皇帝,遭到意外的赦免之后,不仅没有见好就收,反而不知深浅地继续攻击这个国家的绳子,抓住皇帝的痛处不放手,皇帝还能放过他么?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置他于死地!
  事后分析,他岂不正是死在了自己的嘴巴上?!
  东西可以乱吃,话却不可以乱说。做事之时,先管好自己的嘴巴,才是聪明人所为。尤其对于身在复杂的职场或官场的人来说,说话更是一门艺术,时机和场合的选择都是一门学问。但是怎么才能管住自己的嘴,而不陷入大麻烦呢?
  首先,无论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人,说话的措辞要谨慎,精心组织语言,想好之后再说。有些人说话时太急,蹦豆子似的向外吐,说完了才发现没讲到正题上。还有些人讲话不看人,不该对这个人说的话,一股脑地向外吐。事后把肠子悔青了,可已经于事无补。
  其次,说话要客观,不要对同事或当着老板的面对同级使用贬低或蔑视的辞藻,多说“我们”而不是“你”,拉近距离和关系。也就是说,正确的说话,可以为自己制造盟友,而不是敌人。
  最后,注意说话的语气,永远不要大喊大叫,无论遇到了任何事。冷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质量,愤怒则只会表现自己内心的怯懦。也不要采用任何讥讽或卑微的口吻,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开某人玩笑。当你的嘴巴伤害一个人时,其实你已经伤害到了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所以,出来混的人不可不重视这一点。
  日期:2011-03-22 22:24:01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1)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阴阳是互相协调中和的,从始至终需有节度,所以我们要紧扣说话的意图。凡是生长、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这些美好光明的事物,代表着“始”,都可以公开说,放在前面讲。凡是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这些不吉之事,代表着“终”,应该后说,私下讲,换个方式讲最好。我们如果想让对方做一件事,就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利处;如果想让对方终止一件事,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坏处,这是辩论或游说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我们给脸蛋整容,但事实上,你的语言更需整容!
  明星需要形象包装,迎合粉丝的口味,追求市场的接纳;说话亦如此,考虑对方的口味,也要思量说话方式被别人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我们要讲的话,很有必要进行一下漂亮的包装,以对方心理受用的方式出现!
  鬼谷子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还要注意所谈话题。根据话题性质的不同,选择最正确的方式;根据对方的性格、需求,来精心设计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个字来说,就是“投其所好,因势利导”。他喜欢听什么我就说什么,然后根据势态的变化引导交谈的走向,最终向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
  常听有人在与人争吵时表明自己的立场是“对事不对人”,言外之意只谈问题,绝无针对对方之意。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其实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对事不对人”的美好出发点,没多少人会买帐,因为事是人计划的、人去做的,你批评事的同时也等于批评了人,对方至少是这么想的。所以,只对事的结果最后一定会发展成“对人”,事情没解决,你也跟对方结下了梁子!
  因此鬼谷子强调,直话也要弯着说。拐个弯,变个方式,穿上好看的衣服,对方才容易接受。这就叫做“阴阳其和,终始其义”,言善为阴,言恶为阴,阴阳操纵,就可说人于无形。但是,只要紧扣我们的意图,何必在乎方式是阴是阳,或者是阴阳中和呢?所以阴阳操纵之术只是手段,直话弯话都是我们说服别人的工具。只要能达到目标,不必在乎将给嘴巴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
  有位公司经理曾慨叹说,在管理中要纠正别人实在太难,对部属的缺陷,稍微提醒一下,他们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越变越坏,变本加厉地跟自己对抗。指出缺点并加以批评,这是管理者经常要做的事,显然这位经理遇到的麻烦不仅来自于那些部属,他自身也有问题。
  如果他换一种方式,对部属提出批评,讲到对方的缺点时,先表扬一下对方的优点,然后再婉转提示对方,有些不足之处若再矫正过来会更好,情况会如何呢?或者干脆更隐晦一些,将批评包裹在另一种意图中,用对方足以意会到的方式传递过去,这种沟通方式会更受欢迎。
  有位足球教练,他在纠正球员不符合要求的技术动作时,不说“不对”而说“大致上不错,但如果再纠正一下,结果会更好”。将批评以委婉的方式传达过去。先肯定再否定,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批评和督促,对方接受起来就非常容易。
  人们对于别人说过的话,总是对最后的结论印象最深刻,当你在进行批评时,附加赞美的话,对方便认为结论是赞美的,即使前面说过令人不愉快的话,也就不怎么会计较。反之,他可能觉得你在针对他,有意跟他做对,那就可惨了!好心好意却结下了一个仇人!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比如你可以这么说:“你在整体创意方面很有才华,这正是你打动我的地方,所以在细节执行上的缺点瑕不掩瑜。”对方在高兴之余,马上意识到,啊,原来我在细节的执行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这是需要改进的。尽管受到了一些批评,但他并不会有不悦的情绪。
  说话技巧还体现在如何去公关或游说。怎样说服对方?鬼谷子说:“言善以始其事,言恶以终其谋。”以利去说人,以害去制人,没有办不成的事!
  有个搞网站的朋友得到一个好的项目,但他没有资金,于是便去寻找风投公司的帮助。他详细列举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盈利前景,上市目标,等等,最终说服了风投公司,获得高达1000万美元的投资,成功地开创了事业。
  这就是“言善以始其事”,当你需要说服别人做某件事,就必须让他看到这件事的好处和他可能得到的回报!
  反之,当你需要阻止某件事的发生时,则要将此事的后果放大并用合理的方式传达给他,让他感觉如不及时停止,就会遭致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即“言恶以终其谋”,在战国时代,那些高明的说客,经常用这种方式阻止强国的进犯,为弱国寻找生存空间。
  言善,我们极力宣传某种行为的利益,是因为我们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利益,并从中获益。
  言恶,我们极力宣传某种行为的危害,是因为我们不擅长这种行为的操作,并需要回避这种风险。
  我们在说话时,总能用到鬼谷子的这些智慧。正话反说,硬话软说,好话先说,坏话后说,让自己的舌头打个弯再张嘴,在人与人之间才可游刃有余,得所需,弃所恶。这是成功处世的经验之谈。
  日期:2011-03-23 18:44:09
  恳请智慧的楼主帮我谋划个麻烦事:我家和亲戚合伙开踩沙场,船在河中间作业,做事的人有五六个,有两个还是亲戚,很多用电打鱼的船白天或晚上会去偷油,和船上的人里应外合,岸上的油来买沙的开车的人也会偷,合伙的亲戚参与其中了,村子里的一些邻居都参与了,邻居是负责看人,看我家人,一有机会就会动手,请问我要怎样才能抓到他们的把柄把他们绳之以法…谢谢!
  ----------------------
  绳之以法,不如诱之以利。
  为什么与你合伙的亲戚都参与其中了?肯定认为这个合伙差事自己没捞到太多油水,不把这个事情当做自己的。其实,如果你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不把亲戚邻居当做敌人。而是当成场子的合作分子。他们都是渴望能做事的人,如果你公明正大地跟他们一条门路,多让一些利益给他们,你可能会得到更多。他们会为你做得更多。具体办法有很多,比如,可以采取分工分成的办法。根据他们的付出适当量定。
  日期:2011-03-24 21:04:51
  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2)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捭阖之道,是从阴阳两方面试探对方,即是利与害。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这就是“以下求小,以高求大”。如果我们根据这个原则,依照人的这种心理去游说,则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达到无往而不胜的境界。依此,可以游说人,可以游说家,可以游说国,也可以游说天下。做小事可无限微妙,做大事可无限广大。这都是因为我们遵循了阴阳之道的基本规律,无论何事,都以阴阳法则来控制驾驭,不管做事还是暂时隐匿,都奉行阴阳对应的道理,做到对事物的深刻了解,既站在全局的角度,又能洞悉微妙,这即是天地之道,也是捭阖的真义。  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
  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
  如果鬼谷子不是对人际关系细心观察之人,岂能总结出如此深刻到位言辞?!在这个欲望至上,人人如狼似虎的时代,不懂这些,实在太危险!
  鬼谷子的捭阖之术,其基础就是阴阳变化之道。每个人都是阴阳对应的,有优点就有弱点,有崇高就有卑鄙,有阳光也有阴暗。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所以你会发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他所体现出来的“阴”或“阳”也不一样。
  针对这些不断变化的“阴”和“阳”,我们采取的捭阖之策也不同。“与阳言者依崇高,以阴言者依卑小”。做事或交际,先分清事情本质,探察对方的志向,深刻了解对方,然后对症下药,若能做到这些,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什么人是说服不了的?
  “与阳言者依崇高。”当我们与内心宽广、积极上进之人在一起时,应该尽量体现自己同样拥有高远的理想和宽阔的气魄。
  “与阴言者依卑小。”当我们站在沉默寡言、心胸狭窄的人面前,则应该拿出谦虚谨慎的态度,以体现我们与他一样有着相似的性情和观点!
  也就是说,在君子面前你要像个君子,在小人面前你也要体现出小人的一面。君子讨厌小人,而小人最喜欢算计君子!所以对君子可以展现出一种同样正直高远的情怀,甚至畅谈理想,但在小人面前,就要小心再小心,给嘴巴多上几把锁,稍有不慎,就不知哪块地方惹他不高兴,然后找机会阴你!
  这是在洞察对方的本性之后,我们需要摆出的一种恰当姿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存就是不断地寻找盟友,壮大自己阵营,然后一起去争夺资源。而交际作为生存的一种基本手段,尽可能多地取得他人的认可,是我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消除敌意,找到共同话题,从而打造共同利益,是我们所依据的方式和最终目的。所以,最大程度地了解对方十分重要,甚至是极端重要。无论他是阴阳,还是刚柔,乃至他是“圣人”,掌握其虚实,察清其志向,最好是如疱丁解牛,把控他的一切优点与弱点。
  那时,“阴阳试之”才变得可行,“阴阳操纵”的目标实现起来就易如反掌。
  战国中期,秦国老被东方六国欺负,秦孝公就想找几个能人帮他治理国家,让秦国强大起来。卫鞅听说后便赶到秦国,通过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他当时尚不知孝公的脾味如何,需求点在哪里,有什么具体的目标。于是,他三见孝公,三次试探。一言帝道,孝公冷落;二言王道,孝公打起了瞌睡;三言霸道,孝公大喜,听得津津有味,甚至饭都忘了吃,坐到他跟前聚精会神。
  卫鞅见此情形,立刻把准了秦孝公的脉络,献上了自己准备已久的强秦九论,以法家思想来对秦国进行根本性变革。秦孝公很满意,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卫鞅在秦国开展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变法改革,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雄厚的根基。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阴阳试之”的基础和目的,都是去了解游说对象的真实内心和最根本的需求,探察真相,以便量体裁衣,售卖我们的方略或目标,从而达到“阴阳操纵”的效果。
  “了解”二字并不容易,许多人在一起几十年,或许也不知对方五分之二。但若就事论事,通过适当的方法,探知对方某些特定的意图,也并不算难!
  方法就是鬼谷子所言:“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捭阖之术,遵阴阳,站全局,重细微,只要牢牢掌控“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做人做事就不会太差!
  
日期:2011-03-25 08:54:25
  有这些力气,早日移民才是王道.
  ------------------------------------------
  估计国外也不是净土。人性莫不如此。日期:2011-03-25 11:14:00
  电脑出了点故障,原稿文字打不开。暂时发不了了。再等我想办法。大家莫急。日期:2011-03-25 11:45:03
  我个人认为,楼主所讲的鬼谷子的这套椑阖理论在现实生活中还应该融合孔子
    的中庸理论,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将人性的魅力发挥至最高点。
  ------------------------------------
  不错,物极必反。只有灵活运用,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才是高明。
  很多事情,都是王道和霸道的统一。日期:2011-03-25 13:53:07
  孙子兵法;资治通鉴;鬼谷子 ;等等,这些书的本质是什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我读下来发现这些书通篇都在讲一个东西,那就是人性。也可以称作人的属性。当然也只有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书,才会历尽铅华,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绚丽夺目。
  ---------------------------------
  感谢浆壶!!见解极是!握手。日期:2011-03-25 14:18:54
  武术强身,鬼谷子强心。呵呵。
  浆糊兄弟的人性论,受益匪浅!
  其实想了解人性很简单,就去观察三岁的孩子。他们正处于人性张狂时代,对自己的人性欲求毫不掩饰,简直是赤裸裸地表面。有时候真善美,有时候自私疯狂执拗!自己想要的东西,哭着喊着也要得到。这个年龄阶段,除非父母刻意教授,否则让梨子的孩子是没有的。日期:2011-03-26 14:04:52
  天时之宜,以此先知——为什么别人一出手事情就做成,而你却迟迟不敢迈步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圣人于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这是要做番事业,就必须把握事物的发展机遇,察天时是否合适,观国家的不足与有余,做到先知情,而后运用计谋,促进事物转化,达到自己的目标。
  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好机会一大把,却不懂得抓住,机会来了也看不见,眼里空气一团,茫茫然像个傻子,结果就是一生碌碌无为,临了还在抱怨命运不公。
  在鬼谷子看来,这其实全怨他自己,怪不得别人,因为他一不懂察天时,观损余,二不懂抓机遇。空有雄心壮志却坐失良机,又能奈何?所以这种人失败了谁也不要埋怨,还是得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为什么别人一出手事情就做成了,为什么你迟迟不敢迈步,有了想法但就是得不到落实?
  善于抓住机会,这是成功的基本素质。比尔•盖茨发现良机,大学都不读了,立刻休学创业,这才有了微软这家IT界的世界一流企业。“即使将我剥光衣服一文不名地丢到沙漠里,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也可以很快变成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少年时就很欣赏老洛克菲勒的这句名言,也正因此,他在十九岁发现自己人生最大的机会时,丝毫没有犹豫。鬼谷子所讲的“天时之宜”,盖茨一点也没错过。
  从前有个猎人,他看到飞过来一行大雁,刚要张弓搭箭时,他说:“射下来就煮了吃。”他弟弟在旁边听了,表示不同意:“雁煮了吃味道不好,烤着吃味道才好。”兄弟俩争论不休,就把箭扔掉,回去找父亲评理,父亲不耐烦地说:将雁切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争论完毕后,他们去找大雁,发现大雁早就没影了。
  这兄弟俩蠢在不知大雁是运动的,从头顶经过的时间也不过是几十秒,稍做迟疑,就会丢掉射箭的最佳距离。他们在争吵应该怎么吃掉这些“猎物”时,岂不知“猎物”已经利用这段时间飞到弓箭的射程之外去了。
  机会稍纵即逝,不会给你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更不会让你争执不休再下决定。不管是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机会都没有重放键,它只在你眼前经过一次,谁能创造这样的机会并及时地抓住,谁就容易成功。
  英国亿万富翁查理•菲勒布斯是得利昂房产公司董事长,1937年,他建造了一座高达57层的国际贸易大厦,这是一个投资巨大的房产项目,他在报上连篇累牍地做广告,但购买者寥寥无几。
  有一天,一名员工来向他报告,说楼内来了一群鸽子,真是烦死了,把卫生搞得一团糟。查理听了灵机一动,命人将鸽子都哄到房间内,还通知动物园来捉鸽子。在这一切准备好后,他又通知全市新闻媒介,说本公司将有重大事情发生,请媒体前来报导。
  记者们纷纷赶来,发现竟然是一次规模惊人的捕鸽活动,轰轰烈烈地一共进行了3天。在这3天的时间内,电视台和电台,介绍捕鸽的同时也对大厦的地理位置、室内设施、商业用途作了报导。一个月后,大厦的房屋很快被抢购一空。
  聪明人不但擅长解决问题,扩充实力,更善于捕捉机会,即使看似是麻烦的事情,他们也总能创造性地进行转化,从中抓到转危为安、化祸为祸的天赐良机。就像房产商查理,利用一次驱鸽活动,对公司的大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免费宣传,抓机会的能力让人叹服。
  日期:2011-03-26 14:06:18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切记,没有谁可以永远依附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世无永恒显贵之人,做事也无永恒效法的榜样;圣人总是顺乎规律,所以无所不为;圣人以真理为标准,所以无所不听。做好我们要做的事,重要的是不违背之前定好的策略。如果计谋合于彼方利益,则一定不合于此方利益。一个人献计,不可能同时效忠于两方,必然有合有忤。合于此方意愿,就要违背彼方意愿。这便是忤合之术。
  鬼谷子说:“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切记,没有谁是可以永远依附的!
  无论他是权贵、君主,还是“圣人”,把自己绑在一根绳上,系一个解不开的死扣,结果就是你和这根绳一起烂掉!因此,鬼谷子的原则是:对贵人不要依附,而是借助。需要时借力,但给自己留下后路。保持借力而不依附的状态,但也不当随风倒的墙头草,而是要有基本立场,维护自己的根本做人原则。
  从人的本性来言,人与人之间均是互利关系。鬼谷子的定位是:互相利用,利则趋,害则离。在这样的关系群体中,一个强者不可能永远依附于另一个人。鬼谷子说:“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一个人不能脚踏两条船,这是单项选择题。但他又言,忤合之术的目的是达到“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的目的,而要至于此,就必须遵循前一句: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无论怎么忤合,最后还是要做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做人的目标应该是超越强者,而不是做强者身上永远的寄生虫。所以,不管有求于谁,都要给自己留后路。因为强弱形势瞬息万变,今天的强者,或许就是明天的弱者,甚至会是阶下囚,流落街头的失败者。你依附过深,全无后路,到时难免跟着一起毁灭。
  一个年轻人初入官场,上任前,向一位官场老前辈请教经验,问他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在凶险莫测的官场上生存。老前辈给他举了一个爬树的例子:
  “爬树看上去简单,其实是世间最难的事情。一开始,你要有足够的力气夹住树杆,手脚并用向上爬,够到第一根树枝。当你能抓住第一根树枝时,意味着你在这棵树上有了第一个可以借力的地方。借着树枝的力量,你向上的速度就增快了。当前面有树枝挡你的路时,你要用一只手攀住更大的树枝,腾出另一只手来,毫不犹豫地将它折断。但是对树上的每一个分枝,你可以借助它,却不要把全身的力量都放上去,哪怕是最粗最大的枝杆,永远只放一半的重量。”
  年轻人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呢?如何能用上更大的劲,为什么不全部放上去?”
  “因为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折断!”
  当树枝折断时,如果全部的力量都靠在上面,那么这个人不管已爬了多高,都会一头栽下来摔个半死。老前辈通过这个比喻告诉年轻人,官场其实是一场借力游戏。你借我力,我借你力,互惠互利,互相借力。但是切记的是,不会有100%的朋友,依附可以,但不可攀附;做盟友行,却不要做死党。
  盟友,有利则盟,无利则散,利反则成仇敌;死党,死了还是朋党。人在官场,寻找的应该是盟友,而不是朋党。再亲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死会一起死,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把你拽进河里!
  清朝的皇帝康熙,年幼登基,四大辅臣和太皇太后辅政,其中尤以鳌拜权重,为人飞扬跋扈,要挟皇帝。康熙年纪尚轻时,不但没有能力跟他对抗,朝政之事还需借助于他,所以只得表面委曲求全,事事依靠,暗下却慢慢布局,悄悄准备,等到可以亲政之时,突然发力,蓄力许久的拳头一下打出来,将鳌拜一党全部铲除。
  康熙与鳌拜之间关系的变化过程,正符合了鬼谷子所言的“合于彼而离于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康熙想要的,越发不是鳌拜想给的。两个人的利益交集逐渐减少,最后直至于无,彻底走到了相反的阵营。
  从依附,到借助,再到敌对和铲除,阴阳变化,利害转换,把握得准才能做得赢,哪怕一步走错,前功都会尽弃。现实中,我们很多人从不运用鬼谷子提供的这种重要思维来分析这个问题,盲目傍附领导,甚至以做马前卒为荣,鞍前马后,充当领导做事的忠实打手,丝毫不留后路。结果就是前面讲的,一旦形势有变,第一个倒霉的往往就是小鱼小虾,而不是你的保护伞。
  日期:2011-03-27 10:30:27
  上海滩 这部电影里有很多鬼谷子的思想。建议大家可以一看。当然是最经典的老版那种。
日期:2011-03-28 10:01:43
  鬼谷子这本书还存在不少漏洞,待慢慢完善,大家就当做一个草稿看吧。
日期:2011-03-30 19:20:50
  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成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如非至圣之人,不具备高尚品德和超人的智慧,是不可能驾驭天下的;如不劳心苦思,亦不可成事;如不悉心考察,不可功成名就;如无胆识或缺乏仁德,不能统兵;如只是愚忠而缺少真知,就不能有知人之明。忤合之术,必须考虑以上条件。因此,想要用好忤合之术,首先要评估自己的聪明才智,衡量优劣长短,分析远近那些比自己强或弱的人才。做到这一点,才可进取,可退守,可合纵,可连横。
  在鬼谷子看来,想玩转忤合之术,首先得需要实力保证,不是谁都可以合纵连横玩弄诸侯于股掌之间。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打铁尚须自身硬,实力是一国称霸之本,也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基础,此为永恒不变的道理。
  人们都知道黔驴技穷的故事,说的是一头驴子吓唬老虎,结果成了老虎的美味午餐。驴子没那本事,偏要去踢老虎,空有声势,却起不到效果。即便踹中老虎屁股又如何?开始还吓得要命的老虎探清了虚实,擦擦口水,对它投以鄙视的眼神,一个猛扑就把它干掉了。
  为人处世,我们的立足之本就是实力过硬,对别人有利用价值。
  没实力就没价值,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在竞争这么激烈的社会,几乎找不到朋友。反之,一个有实力的人,他一定是交际场上的明星,每个人都以认识他为荣,希望能在他这里得到一些帮助。
  有实力的人在一起,帮助总是互惠互利的,优劣互补,联合起来就能做很多的事情。
  战国时代,秦军攻赵,两军对垒,赵军势弱,援军又没赶上来,此时打起来一定吃亏。赵军阵营中有个谋士叫宋刕,对主帅自告奋勇:“请将军给我一次机会,我孤身闯秦营,去见白起,只要能拖延两三日,等我援军一到,胜利可期!”赵军主将一听,那就试试吧,于是派他去了。
  宋刕到了秦营,见了白起。白起问他来干什么,宋刕先谈了一阵秦赵关系,说秦和赵之间应该结盟共夺天下,不该兵戈相见,然后又说秦军不等赵军准备好就进攻,实乃不正大光明。
  白起一听笑了,马上就把他砍了,当天就命秦军发动进攻,一举冲垮赵军大营,围歼两万先锋赵军。
  宋刕此举,不仅无智无能,而且以自己的愚蠢,暴露了赵军的真实情况,反而加速了本方的失败。既无苏秦张仪之利口,亦无子贡孟尝之名气,却偏要到阵前逞能,丢了小命不说,还害了两万赵兵。
  若无实力,就别轻易许诺,超出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既不可做,也不可声张。一旦实现不了,结果一定会很惨。
  有些位置不是你可以坐住的,就不要去奢望,踏踏实实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一种成功。
  当你得到一个位置或一份工作时,你是在用你做的工作来诠释自己的价值,如果工作丢了,你的自我价值也没了,实力也经受怀疑。因此,不要以为失业一定是好事。失业意味着你要重新开始找一份工作,说明有新的尚未可知的机会,但一定代表着你的实力刚被否定了一次。
  任何事的前提,都是建立自己的实力。或是口才,或是实干,或是思考及整体谋划,你总要在某一个方面体现出价值。
  鬼谷子说:“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你要分析自己的各个方面,找到优势,弥补劣势,把自我的独特价值、在自己身上发现并已得到别人承认的技能或能力罗列出来,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确立生活的信仰和价值观,并对自己深一步了解,清醒地判断和理智地改进每一个环节,不管做什么事,机会才能极大增加。
  日期:2011-03-30 19:21:46
  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周围环境决定你的价值观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孰知?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必会衡量天下发展大势,揣度诸侯国的各自情况。若对局势衡量不准,就获不到强弱轻重的比较;若对诸侯情况揣度不准,就撑握不到暗地的变化。何为量权?一般有十个方面:一是度国土大小,兵力多少,财货有无,人口多少,富裕还是贪乏,富者与穷者各有多少;二辩各国地利,哪处与己有利,哪处与己有害;三析各国策略谋划,谁更胜一筹;四量君臣亲疏关系,贤德者是谁,不肖者是谁;五看各诸侯宾客,良才与庸才各有多少;六察各诸候的命运福祸,谁吉利,谁凶险;七察诸侯友谊,谁可以利用,谁不可利用;八断各国百姓人心向背,哪国安定,哪国危机潜伏;九察百姓拥护谁,厌恶谁;十度不顺从的势力,哪些要提防,哪些可联合。若能将上述了解清楚,便达到了量权的要求,就是揣的最高境界了。
  在鬼谷子看来,治国要考察一国之社会环境,然后去创造一个好环境,量体裁衣制定策略。基础环境不好,前景便不乐观;若有改良余地,可尽心去提升,为之谋略改进;若无调整可能性,则需弃暗投明,寻找最好的那个环境。
  金子扔在沙漠,永远都是沙子,只有摆到金店,做成首饰,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教子故事,也深刻地体现了“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居住在墓地的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经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她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母知道了,又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这次,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曾说:“居住环境决定人的世界观。”正如同这个故事,孟母清醒地认识到,儿子呆在什么地方,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给他创造最好的成长空间,他才能有出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同等智力的两个小孩,一个放在穷困愚昧的山村,另一个放到现代化的都市,去接受最好的教育,跟最好的人一块成长,20年后,他们的差距一定很大。
  环境不但决定人的作为,而且还决定着一个人的格调、认识,影响到一个人的自信和追求。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真的卖掉它,你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回来告诉我,它在蔬菜市场可以卖多少。”
  这个人去了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徒弟回来,对禅师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又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但还是不要真的卖掉它。”
  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人说:“我的确不打算卖掉它。”珠宝商们继续抬价:“我们出20万、30万,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卖!”这个人说:“我不能卖,我只是来问问价。”他简直不能相信:“这些人疯了!”
  徒弟回到师傅身边,师父拿回石头说:“现在你明白了吧,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场,那么你只有那个市场的理解力,你就永远不会认识更高的价值。”
  鬼谷子说:“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确实如此,环境决定了一个人、一家公司的成败。行事之前,必须对面前的形势和环境进行考量分析。你既要度人,也要量己,对对手的一切细节,都要考虑到位,然后再制定应对的策略,胜算无疑就高出几分。
  日期:2011-03-30 19:40:00
  不信,看看楼主刚开头举得几个历史人物例子,哪个有好下场了?
    “鬼谷子门下牛人有——苏秦、张仪、孙膑、商鞅、李斯……个个都是惊天动地!”
  -----------------------------------
  这是因为他们学得都是进取的学问,可以获取现实的成功。
  但他们缺少一些老庄的退隐之学,以至于沉浸在功名利禄中没有及时撤出。
  所以,完整的生存之道应该是鬼谷子+老子。一个教你进攻,一个教你守成保身。
  在这里,我们主要学习鬼谷子的进攻之道,在现实中攻城略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第一步成功。
  日期:2011-03-31 18:03:22
  情变于内,形见于外——比FBI还厉害的身体语言观察术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探情。
   揣情,就是在对方最高兴时加大他们的欲望。他们既然有欲望,就无法掩饰实情;又必须在对方最恐惧时去加重他们的恐惧,他们既然有害怕的心理,也不可能隐瞒住,情欲必然随事态的发展变化流露出来。对那些已经受到感动,仍不见有异常变化之人,就要改变游说对象,不要再对他说什么了,而应改向他所亲近的人去游说,这样就可以从侧面知道他安然不为所动的原因。那些感情从内部发生变化的人,必会通过形态显现于外表。因此,我们常通过外象,来了解那些隐藏于内的实情。此即是“测深揣情”。?
   
   察言观色是鬼谷子的游说之术的重要手段,在游说过程中,不停地观察对方,听他说什么,分析他的潜台词,辨别他的真意,洞察他的弱点,然后寻找突破口,并且能趁机而入,达到目的,才是一名合格的说客。
   孔子去见齐景公,想寻一个立业之地。景公并不喜欢孔子,但是不便直接说,一会说我这里没有合适于您的位子,一会又说自己老了,不太适合在齐国实行新政。孔子当然是个明白人,一听就知道景公在找借口,很快他就主动离开了齐国。
   由此,孔子感慨道:“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你连对方的潜台词都听不出,也就做不到“知人”了。这便是最基本的察言观色。这里所说的“知言”,不仅仅指对方说了什么,套用现代语言,它还包括肢体语言、身份背景、说话的语境,等等。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场中人、职场中人,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看透对方那张外皮,直指内心,对方打什么小算盘小九九,你要有能力通过外在的蛛丝马迹判断到。
   小蔡入职三个月,就某个问题去请经理指示。经理听了开口就训斥:“你都来了这么久?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呢,平时都干什么了?”小蔡心里说:“我虽然来了三个月,可是这个问题没人跟我讲过,我怎么知道怎么做?”然后,她带着一肚子的困惑和委屈,离开了经理办公室。显然,这是一次无效的沟通,互相都不爽。
   其实,经理的潜台词是:“你平时的表现太懒了!我对你很不满意。”而小蔡接收到的潜台词却是:“我没有获得想要的指点,还被批了一顿,看来这个经理真不好沟通,他真不是一个好领导。”
   如果小蔡懂得揣摩领导心意,这件事完全可以有另外的转机。小蔡大可直接说出自己的委屈:“之前没有人和我说过这个问题,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会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她能立刻这样回应,真诚向经理讨教,经理也大可心平气和地说出对她的希望:“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不过,我希望你以后的工作节奏能更快一点。”这样,大家才算弄明白了对方真正的需要,对彼此的工作才会有帮助。
   “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探情。”因此,当你与人遇到沟通困难的情况,一定要尝试从另外的角度去推敲对方的情绪和反应,而不是轻易地打退堂鼓:我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么难沟通的人,以后我不和这号人打交道了。
   小张和某公司约好去谈一项合作,他和小刘一道前往。两人去了之后,谈判对象对他们非常客气,但转入核心话题不久,小张发现小刘好几次对自己悄悄地使眼色,于是便找了个借口说下次再谈,和小刘一起起身离开。
   告辞出来,小张向小刘询问给自己递眼色的缘由,小刘神秘一笑,接着压低了声音:“他说话总是在用否定的词汇,这说明缺乏承担的勇气,和这样的人合作,将来我们的压力会非常之大,我看我们还是慎重为好。”
   后来的事实,果然证明了小刘的判断,那家公司换了另一个合作对象,可一年的时间过去,本来预期前景很好的项目却成了一个“胡子工程”,而对所有的责任,对方公司全部推给合作方独自承担,为此,合作方被弄得苦不堪言。
   小张听说之后,心中不禁暗自庆幸:当初如果没有小刘的及时提醒,收拾烂摊子的就该是我们公司了。 
   这个例子很好地表明,揣摩之术要求我们通过其形,察人之心。无论人际交流,还是商业谈判,都需把握一个根本原则:打蛇打七寸。
   每个人都有弱点,并且一定会通过他的外在表现有所暴露,这个稍纵即逝的时机要抓住,就需你善于发现,拥有一双火眼金睛,通过对方的字面意思,读懂他的内心;观察对方情绪的变化,寻找漏洞和机会,再抓住其弱点,施以有效手段,猛烈攻击。日期:2011-03-31 18:04:21
  钓语合事,持网驱之——套取别人真话的心理诡计   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要用巧妙而不易看透的方法引诱对方说话,合理的钓语之术,不难察知其内心实情。就像用网捕兽,多置些网并密切关注,便可多捕获一些野兽。这个方法用于人事,便是钓人之网。持其网与人周旋,可让对方向你推心置腹。如果你的比喻对方不明白,就要改变方法,用更形象的方式打动对方,加以控制。若你和他可顺畅交流,且都说话形象,动了真情实感,便有了沟通的基础。只要双方投机,没有什么事是说不清楚的。不管对方是愚人还是智者,圣人都能用这个办法诱使他说出实情。
   
   除了灌醉、催眠和严刑拷打,让人说出真话还有许多温柔的方法。
   钓言术即套取真话的温柔一刀。“重袭反复”,多挖几个坑,多设几张网,中目标的可能性就大很多。他就无处可躲,只能直面问题!
   日本的心理学者内藤谊人曾在他的书中说:“生活就像一场场说服竞赛,只要你与别人的意见有分歧,不管对方是你的家人、朋友、同事,还是你的部下、上司、客户,或者你说服对方,或者对方说服你。”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人说假话。出于防卫心理,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对外界充满警惕。在这种情况下,让人说真话的难度越来越大。
   但是鬼谷子有办法,“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只要拥有高超的讲话技巧,从不同角度反复试探,如同封住一座房子的所有出口,并抓住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或示之以利,或说之以害,没有套不出的真实想法!
   “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具体说来便是两个原则:
   一,站在对方立场,分析利害关系,一针见血,刺其七寸。
   二,旁敲侧击,多角度反复试探,穷追猛打,从而让其走进死胡同,将真话坦承相告。
   韩非子说:“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知所说之心,当然就是了解对方的心理、意欲、情感。这是我们对别人进行说服和宣传的首要前提。不管是谁,一旦违背了这一点,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会一败涂地。
   知其心,再以利害说之,宗旨便是千方百计让对方感到这也是他自己的利益所在。也就是说,一定要善于找到你与对方的利益交汇点。找到了利益交汇点,往往一句话就能一拍即合,打动对方!
   成功把握利害关系,胜过磨破嘴皮子说上几天几夜!一个人去找银行贷款,说服银行经理,靠的是一颗赤诚之心吗?是让银行感觉你的项目可以盈利,对方的利息可以收回。
   战国时代的苏秦、张仪等等纵横家,为什么能够使帝王都听命于他们?就是因为他们以对方的利害关系为着眼点,以利益为自己的终极核武器,因而大获成功。帝王眼中只有利,只有天下。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其实皆为利故。
   晓之以利害,把别人的利害同自己的利害绑在一起,然后才能推心置腹,这是游说的根本奥秘!
   若无利可讲,或者利不兼容,要让对方吐实言,就需要前面讲到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放几张网,重之袭之,反复试之。要抓住一只野兔,需要在它可能经过的几条道路上分别挖坑设网;要在言辞上征服一个人,也需多方位出击,攻克对方心理防线。
   二战期间,法国反间谍机关抓了一名比利时农夫,认定他是德国纳粹特工,但手中没有充足的证据。审讯开始后,主审军官用法语提问:“会数数吗?”农夫用法语流利地数数,没有露出一点破绽。军官只好把关到小屋内。
   过了一会,哨兵在外面用德语大喊:“着火啦!”农夫无动于衷,照样睡他的觉。
   第二天,军官又找来了一个当地农民,跟他谈论种地的事,他也是应对如流,显得对种地很内行,就像个种了十几年地的老农夫了,看上去根本不可能从事间谍活动。于是军官说:“好了,先生,你可以走了,因为你自由了!”
   农夫脸上长长出了一口气,露出了愉快的笑意。然而,军官这时微笑着一挥手,命令士兵将他带回牢房。因为军官刚才这句话用的正是德语,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农夫没有心理准备,一下就露馅了,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反复试之的重点即在此,通过频繁的试探,压缩对方的回应空间,总能找到破绽,察看到对方真实的内心或企图。审讯罪犯是这样的,人际交流、商业谈判也是如此。
   以对方的利益、欲望、需要为支点,同时运用灵活的钓言之术,这是天底下最佳的说服方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人、说家、说国、说天下”,可以使任何人去做任何事,而且是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为我们去做!
日期:2011-04-01 22:01:54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躲在暗处的幕后操纵者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摩意是与“揣情”相类似的方法。“内符”是揣的对象。进行揣情时需要掌握揣的规律,而这些规律都是隐而不现的。这就需适当地去“摩”,投其所好进行测探,其内情就会通过外符反映出来。内心的感情要表现于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动。这就是我们进行摩意的作用。所以,在适当的时候离开对方,把动机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回避实情,假装不知。因此,达到了目的,办成了事,我们又不留祸患。此时我们来“摩”对方,而对方的表现自己则是在那个时候,对我们没有危险。只要有办法让其顺应你的安排行事,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揣摩对方,应尽量使自己躲在暗处,让别人身在明处。
   这样就能做好隐蔽的工作,隐藏自己的内心,不暴露自己,掌握绝对的主动权。这就是鬼谷子说的:“微而去之,是谓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你一定要记住,人在明处从来都是危险的,在暗处才安全。暗处可以从容观察,揣摩,还可以选择合适时机,主动出击,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作为竞争对手,如果能暗中发力,表面摆出软姿态,坐看他人争斗,最后我收渔利,这就将揣摩之术运用到了极致。
   某科技集团跟客户谈一桩价值超过五千万元的大合同,俞总是负责人,他决定选一个副总给自己当助手,挑来挑去,选中了曹总。因为曹总这个人,平时就没主见,在单位十几年来,贪小利,不敢惹事,像条哈巴狗,几个高管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只要许以小利,一定铁心做事。
   所以,俞总对他很放心,跟客户谈回扣的事,他也让曹总参与,并许诺给他三成。客户给的回扣高达五百万,三成就是一百五十万,曹总听了之后两眼直放光,受宠若惊地连声道谢,俞总看了,对他更放心了。
   但到了关键时刻,就在双方既将达成协议时,集团董事长把俞总叫过去,一下将他收回扣的丑事揭穿了,还把证据拿了出来,对他厉声训斥。这事就是曹总做的,他暗暗搜集了俞总与客户谈话的录音,报告给了老板,把俞总从总经理的位置上挤掉了,将他取而代之,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曹总为了等个好机会,竟可隐忍十几年,谁也不注意他,都拿他当傻瓜,但最精的恰恰是他。老板并不讨厌贪小利的人,无贪不官,最怕的是贪心不足,比如俞总,想吞掉这么一笔钱,才是老板不能容忍的,他栽在曹总手上,也只能感慨一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人明我暗的形态,是人际诡道的最佳位置,努力使自己居于暗处,不引人注意,其实才是最聪明的做法。有个事实要记住: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所以为了对付这样的小人,你也要学会他们的处事之道,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军事上敌强我弱,正面相抗胜算不大,但我可以打伏击战、游击战,打一枪就走,总在暗处突然杀出来打击对手,出奇制胜,给敌人以重创。抗日战争,中国以羸弱的国力击败强大的工业国家日本,靠的便是这种不与敌正面消耗,多以敌后游击运动作战的谋略。如果盲目跟日本拼装备,中国或许真的如日本人所预言,只能抵抗三个月。但是八年后,中国人赢了,从此中国军队高超的游击战术能力被世界所认识,并在朝鲜战场上使美军停滞在三八线。
   有人将鬼谷子的智慧总结为“奇谋秘术”,从这里来说,颇有几分道理。出奇即可以弱胜强,人明我暗,“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便可扭转强弱差距,事半功倍。
   
  日期:2011-04-01 22:02:56
  饵而投之,必得鱼焉——盛气而不凌人是最顶级的成功之术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
   古代善于摩意的人,就像拿着鱼钩在水边钓鱼一样,只要把带着饵食的钩投入水中,不必声张,悄悄等待,就可以钓到鱼了。因此说:做的事情一天天成功,却无人察觉;带兵打仗胜利不断,却没人对你感到恐惧,这个境界才是最高明的。
   
   国家日益强大,周边小国感受不到你的威胁,对你依然不恐,这是最高明的治国之术。事情做完了,别人还不知道,或者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对你的成功并不感到惊奇,这也是最顶级的成功之术。就像钓鱼一样,你投下了合适的鱼饵,尽管你是在要它们的命,鱼儿照旧会上你的当,争先恐会地游过来上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鬼谷子的谋略中有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类似的思想,做事做人,须使自己合理而居中,用最恰当的方法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强大而不使人惧,富有而不惹人嫉,怒而不戾,盛气而不凌人。鬼谷子说,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这个境界,对人情世故的揣摩之术就算学到家了。
   有两则收礼的故事,我们可以看看什么样的处事方法才是最恰当的。
   第一则: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遇见一个孩子溺水,便急忙投水相救,被救的孩子家长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毫不推辞地收了下来。有人说,子路救了人还收礼,似乎不符合“仁”的道理。孔子听到了却很高兴,说子路你做得对,从此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得救的人有谢金,救人的人有回报,两全其美的事,大家不会对此感到有什么不满。
   第二则:鲁国的法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做奴隶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奖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很富有,他不缺钱,所以赎了人却不愿接受国家的奖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做事可以移风易俗,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无形中创下了恶例,使大家都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一件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好风气,将慢慢消失了。”子贡大概很委屈,不过仔细想想就是这个理。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到,收礼并非就一定是坏事,关键看你做了什么事,面对的是什么情况。若你居于高位,收礼为人办事,就是不恰当的;若你做了有功之事,收受谢礼则是理所当然,即便孔子也认为这很合理,而且不会有人对此说三道四。
   明代万历年间,山东东平府两个在外地发了财的暴发户,带着金银财宝,风风光光地荣归故里。第一个富人到了家,大门一关,谁也不见,有好友就来给他出主意,说:“老兄,你现在发了财,应该适当请请客啊,不然你会有危险的。”富人把眼一斜:“钱都是我自己赚的,为什么要拿出来给别人免费吃喝?再说了,有官府呢,谁敢对我有不轨之举?”好友叹口气,没再说什么,掉头走了。没几天,这位富人家里就被抢了,窜进来一伙强盗,把富人全家绑起来杀掉灭口,卷走所有的钱财,走时一把火把房子给烧了,村民没有一个前来相救。
   另一位富人回到家后,二话没说,马上请全村几百口人吃饭,并每人赠一两礼银。过了阵日子,他家也来了盗贼,但是周围的邻居很警觉,听到动静之后,立即有人敲起锣来,村民一起来帮忙,把欲行不轨的盗贼赶走了。
   主动请客的这位富商,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深刻地体察世风民情,知道村民多嫉富仇官,对暴富之人尤其痛恨,所以他才掏腰包请客,让大家尽情吃喝一顿,还在酒席上摆出一副谦恭大方的样子,使村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他的安全当然就得到保证了。
   可以说,这位富商的揣摩之术,做得就很到家。而另一个暴发户,就显得愚而无智,有了钱便高高在上,不考虑周围的人们是怎么想的,自然就会有内应引来盗贼,结果就导致了灭门之灾。
   洞悉人心,对他人的心理做到准确把握,才可知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以及不同的事情应该采取什么方法。“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使自己的成功变得合乎情理,人皆叹服,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做人和做事的境界。
日期:2011-04-04 10:49:39
  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你的优势和资本是什么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运用摩术的方法多样,有用和平进攻的,有用正义责难的,有用娱乐讨好的,有用愤怒激励的,有用名望威吓的,有用行为逼迫的,有用廉洁感化的,有用信誉说服的,有用利益诱惑的,还有用谦卑夺取的。和平就是安静,正义就是刚直,娱乐就是喜悦,愤怒就是激动,名望就是声誉,行为就是实施,廉洁就是清明,利益就是需求,谦卑就是委曲。因此,圣人所独用的摩术,平常人也都可以具有。若没能运用成功,一定是他们用错了。
   
   在鬼谷子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不管采用哪一种手段,具备何种优势,只要所用对路,做人和做事的效果都不会差。
   你一定得想清楚,自己可以依靠什么去打动别人?
   对不同的目标,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手段,是获取成功的必备素质。比如鬼谷子提到的平、正、喜、怒、名、形、廉、信、利和卑这些不同的策略,运用得当,威力无穷。
   有一个经商者,他刚开始创业时,为了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子,托人找到房东,用很便宜的价格把房子租了下来,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他觉得这个地段不好,于是将房子又转租出去了,自己到另外一个路段开了一家饭馆。
   三年之中,他开饭馆没有赚到钱,反而发现自己原来更适合做转租房子的生意,这位经商者反省自己,发现自己在与原房主讨价还价及对房产方面的事都很感兴趣,也表现了很强的能力。最终,他果断地决定放弃饭馆,专门做起了二手房出租业务。结果,他成了一个成功的房屋出租中介商,在这行如鱼得水,收入越来越高,后来还在当地城市开起了房产中介的连锁加盟店,将自己的牌子在整个城市打响。
   这个商人打算做番事业,一开始选择的是餐饮业,但经过尝试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优势是在房地产。有些人遇到此事,为顾及面子或许仍会勉力支撑不景气的饭馆,在不擅长的事情上坚持到底,而这位商人则是立刻将精力转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去,所以他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了成功。
   要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定位,寻找到优势和资本,就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冷静分析和逆向的揣摩,深入了解自己的才能和事业的倾向。
   比如,过去的生活及工作中,有哪些是我最乐意、而且取得较大成功的事?
   检讨一下以往几年间性格和形象的转变,其中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借以推断出以后的转变方向,以及自身的发展趋势。
   重要的还有,对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1、我是谁?
   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满足需要次序、资质、兴趣、能力、学业背景、个人形象、动机、家庭背景和影响、其他性格特征等,发现自我的基本面。
   2、我的优势是什么?
   我目前从事的工作、专业特长、其他资格和技能、社交及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可能发展的技能、社会活动、旅行经验、工作经验、喜爱的工作环境、推销产品的能力、是否喜欢冒险等等,从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可以倚仗的资本。
   3、我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当前工作的性质,我的理想目标,社交环境,人际关系的当前模型,朋友圈,主要领导,主要对手,同事和下属,亲人和朋友,寻找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找到我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我有哪些资本是可以信赖的,有哪些缺点需要及时的改进,从而有的放矢,按部就班地落实好每一步。
   鬼谷子告诉我们,一个人不需要多么全面,只要有一点做得好,他就足够强大。比如说客,他们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还有剑客,凭一身好武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成为王公诸侯的座上宾。每一样都做得出色,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却可以将其中一样做到最精细最专业,打造成自己的立业之本。“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同时,将自己的优势运用得当,正确的手段用在合适的地方,就一定能够纵横捭阖,收到回报。
日期:2011-04-08 13:51:36
  抱薪趋火,燥者先燃——操纵人心者得天下
   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事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保,久而化成。
   万事万物皆有属性。好比抱着柴草向烈火走去,干燥的柴草就首先着火燃烧;往平地倒水,低的地方要先进水。这些现象都是与各类事物的性质相适应的。以此类推,其他事物也是这样的。这也反映内符与外摩的道理。所以说:按着事物的不同特性来实施摩术,哪有不产生反应的呢?根据被游说者的喜好而施行摩术,哪有一个不听从游说的呢?要想能独往独来,就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把握好时机,有了成绩也不停止,时间久了,就一定能化育天下,实现自己的设想。
   
   现在,很多人在讨论曹操,他是奸雄还是英雄?他成功在什么地方?尤其曹操的用人,出神入化,驭人得当。其实,对曹操而言,重要的不是他的驭人之术,而是用人之道。“道”就是人性,是人心。曹操的用人之道便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他太了解人是怎么回事了!他知道手下的谋士和将军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无非是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和财利。如果曹操哪天实力衰弱了,不堪一击了,这些人有一多半是要拍拍屁股就走的,刘备和孙权都在长江南边虚位以待呢!
   因此,曹操对部下“以功归人,以奖励人”,充分利用这些人趋利避害的特点,要什么给什么,立功赏,有过罚,赏罚分明,公正不阿。同时,他又懂得人性的弱点在哪里,每个人都免不了犯错误,而且还很要面子,如果犯了错误就杀,一点情面不留,做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家,那么这些人早晚也是留不住的,所以,他又有另一招:“以法治人,以宽容人”。大棒和胡萝卜两手并用,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由不得这些人不卖命。
   最后,他也清楚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在多数情况下,人是愿意通情达理的,并不需要事事都拿条条杠杠来约束,而在某些时候,人又重视感情越过利益。所以,他还有最厉害的两招:“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情理并用,把手下那帮文武人才全给锁住了,三国争霸时代,曹操的幕府最为庞大,是有理由的,因为曹操对于人心、人性有着极为透彻的把握和理解。
   得人心者得天下;感人心者,可先乎情。只有真正俘获了下属的心灵,揣其心理,摩其本性,视具体需要采取恰如其分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培养下属(或他人)对你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在现代管理学上,这被称为南风法则,源自于一位法国作家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来自正面的因素比负面的影响更能让人对你产生好感。对管理者来说,让下属感受到企业给予的温暖,享受送来的温情,能够满足他们得到爱和尊重的需要,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增加他们对公司的忠诚。此外,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真诚待人、信任下属、体察下情;不要把员工当着自己的“仆人”,要注意沟通和交流;在处理矛盾要注意运用教育和说服的方法;不要把下属放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应当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些都是把握下属心理需求后的正确手段。
   对于员工的心理来说,积极的暗示将会带来正面的效果,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以及做事的成就感。曹操精通于此,所以曹操是用人大师,项羽不懂,所以他只能恨死于乌江。
   有“经营之神”美誉的松下幸之助经常给下属,包括新招的员工打电话。每次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问一下员工的近况如何。当下属回答说还算顺利时,松下又会说:很好,希望你好好加油。在这种激励的作用下,松下公司的每名员工都勤奋工作,誓以全部才能作为对公司的报答。
   站在现代的角度,我们可发现,这些都源于人们“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对于利和害,人们分得很清楚,并且反应强烈。赞美是利,自信是利;岐视是害;自卑是害。对此把握得当,便是我们用人与驭人的第一推动力。善和恶的区分,恰恰是趋利避害的天性在环境作用下的结果,也因此,善和恶的标准是经常改变的,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只是取决于单个人的视角和所站的立场。
   真正的管理者,三分做事,七分做人。鬼谷子一书,也是强调做人在先,做事在后,皆因事事都需先揣摩人的心理,然后才能视人不同,对症下药。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真正理解了鬼谷之道的精髓。日期:2011-04-08 13:52:46
  近而不见,不察其辞——战战兢兢,如覆薄冰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万物有规律,万事也有其自然离合之道理。有的在近前却看不到,有的在远处却能感知;近前的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习而不察,不明虚实;在远处的能得知,是因为做到了反观以往,推验未来。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多面性。鬼谷子说:“物有自然,事有合离。”人与事,都有其客观规律,而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总能从这些小处着眼,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从这些小地方观察他能否值得信任。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每一件成功的大事,都是无数精益求精的细节组成的。许多人眼高手低,遇事只会空谈大道理,却不愿从点滴小事着手,总觉得“我是干大事的,这等小事应该旁人来做。”结果就是小事不肯做,大事却做不好。
   法国银行家贾库·拉斐萨托年轻时曾一度失业,有一天,他到一家银行求职,又遭到了无情的拒绝。这已是他第52次碰壁了,听上去确实很无情。
   当他垂头丧气地走出银行时,忽然发现门口的台阶上有一枚大头针,他想,这太危险了,进进出出的人这么多,万一谁不小踩在上面,肯定会扎到脚。于是,他弯腰捡了起来,把它放进垃圾箱。
   第二天,正当他呆在家里看着招聘报纸,寻找新的求职目标时,昨天那家银行给他打来电话,问他找到工作了没有。他本能地说:“嗯,还没有,不过已经有了新的意向。”对方笑道:“您能再次来我们银行吗?我们董事长想见见您,这不会耽误您多长时间。”
   这是一份录取通知,他被聘用了。原来,昨天他蹲身捡钉子的情景恰好被这家银行的董事长看见。在那位董事长看来,从事银行工作,需要的是拉斐萨托的这种精神。从此,拉斐萨托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努力,终于在法国银行界崭露头角,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古代有个扫屋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人理想满腹但却庭院不扫,搞得自家卫生很差,每当有朋友劝他扫扫屋子,他便仰着头说:“我志在四方,岂能做这点小事。”朋友讥讽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没错,一屋都不想扫,又拿什么去扫天下?古之成大事者,无不从细微处做起,每个小节的积累,方才成就为“大节”,塑造个人事业的辉煌。我们判断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也往往要根据这些小节进行考量,因为人们总是重视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容易忽视这些局部的细微之处。抵巇之术的精妙,便在于此,从缝隙寻找漏洞,从漏洞考察全局,然后反而观之,洞察一个人的本性。
   北京一家公司举办人才招聘会,招聘品牌经理,总裁亲自上阵。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男子坐到了他的面前,经过一番交谈,年轻人展现出了很优秀的工作能力,对该行业的见解独到,而且重要的是,他还有在国际大公司工作两年的经验,在客户这方面的资源也很充足。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上去,他都非常合适。
   但是总裁微笑着说:“对不起,您没能通过面试。”
   年轻人惊讶地问:“为什么,您告诉我理由吗?”
   总裁说:“在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一直是昂着头,眼神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很好的优点,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信,但很遗憾,对我们公司来说,作为品牌推广经理,他应该是谦虚的,温和可亲的,而不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年轻人很失望地离开了,他绝没想到自己会因为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表情,而被一家公司淘汰。这正体现了小节有多么重要,一个人面试时对于自己的过去充满骄傲的人,他怎么会在新的公司安心工作呢?一个细微的表情,被总裁捕捉到了他的内心,从而对他这个人是否可用,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有些人走过无数的高山,趟过无数的河流,都安然无恙,最后却被一块香蕉皮摔个大跟头。工作和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坏习惯,就是正在等待我们的那块香蕉皮,这便是阻碍我们成就大事的重要小节。
   哪些“不起眼的小事”需要我们格外的注意呢?
   同事之间,老把自己不当外人,乱翻别人桌上的档资料或抽屉,不经同意打开别人的计算机文档,站在别人后面看对方用QQ聊天;别人不在场而抽人家的香烟、倒人家的茶叶;夫妻家人之间,未经允许查看对方手机短信,不尊重对方基本的隐私空间,有些事情不商量着来,替对方做主;朋友之间,聚会穿衣不整,举止缺乏基本的尊重,当着旁人的面喊对方不好听的绰号,取笑或讥讽对方,吃饭从不主动买单,到处蹭饭吃;上下级之间,不分场合乱开上司玩笑,不给对方面子……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都是小事,偶尔一次或许没什么,次数多了,就会让人厌烦,慢慢就会成为你经营自己人际关系的绊脚石。所以鬼谷子认为,小节影响大局。从小节,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根本质量。抵巇之术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对人和事进行抵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成功,不经营细节,不重视细节,是不可能有番作为的。海乐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用“战战兢兢,如覆薄冰”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态度,这位海尔的一号人物,正是意识到了小节乃“抵巇之本”,才发出了如此感慨。日期:2011-04-12 19:53:59
  能因能循,天地守神——做大事需因时而动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天地有离合以来,事事皆有巇罅,不可不察。要发现巇罅,就要用捭阖之道,能用此道者为圣人。圣人者,是可以挽救天下苍生的人。世无可抵,则能隐居起来以待时机;若抵巇的时机已到,则挺身而出,为人为国谋划;他们可以上说服君主,下治理百姓,既根据实际情况,又遵循客观规律,堪称天地的守护之神。
   
   鬼谷子借圣人之名,讲出了抵巇之术的运用原则:“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做事不但看环境,看问题大小,还要看时机。因时而动,把握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能弥补则尽量弥补,不能,则果断放弃,躲避危险。所谓明哲保身,是因时机不合,即使努力也于事无补,才采取的无奈之举。
   战国时代,法家掀起的变法大潮,把准了时势,才最终在当时大获成功,因为他们的努力,经过后世儒家的一些调和,在中国确立了儒法合流、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
   秦国孝公求贤,卫鞅敏感地意识到,当前是变革的大好机会,谁变,谁就能掌握七国竞争的主动,强国强军,打破天下的平衡。于是,卫鞅果断投奔明主,君臣二人联手合作,做了一番大事业,使秦变成虎狼之狮,为后来统一中原打下了百年根基。
   但卫鞅的不智在于,事已完成,功业已立,形势逐渐对他不利。作为变法的主持者,在变法成功后,他个人已成为秦国之法公正实行的最大阻碍,何况变法之时得罪的那些世族遗老,正伺机找他报复。此时,他却没有适时隐居,退出权力中心,依然贪恋手中的权力和二十年来的无上荣耀,被人抓住机会诬告谋反,新国君正愁没借口除掉他呢,于是立刻下令把他逮捕。卫鞅被逼无奈,只好跑到封地举兵造反,结果兵败被杀,死后被五牛分尸,又成了不知时宜的反面典型。
   所以鬼谷子告诉我们,战乱之世,莫轻易出来,一定要选择明主。太平之世,做番作为之后,一定要懂得适时而退。如果遇不到明主,则宁愿隐居,也不要出来冒险,这是非常高明的保身之地。
   落井下石也要看时机,如鬼谷子所言,“隐而待时。”对方强的时候,不要轻易站到他的对立面,该忍则忍。时机一到,就可因时而动,不要犹豫。
   《三国演义》中,刘备恨死了吕布,但忌其勇力惊人,三英战吕布尚且不胜,真是急得没办法,不敢轻言对战。所以刘备一直忍,吕布来投靠,也成为了客大欺店,自己忍气吞声。不过,他隐而待时,也终于等到了机会。曹操率大军征徐州,吕布兵败,退入下邳城坚守。两个月后,吕布在睡觉时被手下人捆了送给曹操。
   在白门楼上,曹操准备处置吕布及其随从。当曹操下楼时,吕布对刘备说:“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呢?”刘备赶紧说我一定救你。不一会曹操上来了,吕布表示自己愿意投降,替曹操打天下。曹操就问刘备:“你觉得怎么样?”
   刘备却回答:“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言下之意,这家伙已经背叛过丁建阳、董卓俩人了,你曹操想成为第三个吗?于是曹操心领神会,下令缢死吕布,割下脑袋来示众。一代名将,就这么死在刘备的一句话下。
   可以说刘备是借刀杀人,但根本上,刘备运用的却是鬼谷子的隐而待时之道。平时让吕布欺负惯了,不敢还击,现在曹操把他逮住了,那还等什么?赶紧落井下石,置他于死地,除去心头大患。
   鬼谷子说,一个人只要懂得了因时而动,就“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不管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机会都是最重要的。一句相同之语,一件相同之事,在不同的时机说出来,做出来,效果就可能天差地别。
日期:2011-04-21 16:09:56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说错话比做错事更可怕   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没有眼睛的人,没有必要拿五色给他们看;没有耳朵的人,没必要让他们听五音;所以不可以去的地方,不必让他们去,不可以来的人,也没有必要接受他们。 有些行不通的事,就不要办。古人有言,说:“嘴可以吃饭,不可以说话。”说的是讲话是有忌讳的。警惕人言可畏,那是可以把事实歪曲的。
   
   小孩子经常玩的一种“传话”游戏:由第1个人说出一句话,然后第2个、第3个……第N个,很多人把这句话传下去。当最后拿第一句话跟最后一句话来比较时,就发现它们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天差地别。
   一条信息每被传播周转1次,它的样子就会发生一次改变。你能想象谣言被重复和周转10次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加入这个传播者的行列,就等于在参与一场危险的游戏,当谣言最后被戳穿的时候,就是你付出代价之时。
   鬼谷子说:“口可以食,不可以言。”嘴巴吃饭可以,但说话要小心。这是古人的经典忠告,对我们现代人仍然意义重大。
   有时,话说错比做错事的后果更可怕。事情做得不对,还有弥补的机会;话说错了,却会失去一位朋友甚至一份重要的利益。任何一个人,都应努力成为利益的重心,而不是话题的中心。
   当一个人被闲言非语所包围时,就相当于一艘小船置于海上巨浪之间,一具肉体凡胎被拥到了火山口。“众口铄金”,大家的嘴巴一起使劲,即便是金子,又能抵挡多长时间?“众口铄金,言有曲故”八个字,道出了人言可畏的现实。鬼谷子强调,无论在哪个场合,我们说话都须谨防忌语和谣言,不要随便讲不适合的话,也不要让自己成为谣言的中心,否则后果严重。
   上海某知名公司,小北和同事小刘、小郭三个人共进午餐,相谈甚欢,最后开始聊到一些公司的八卦传闻。小刘说:“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我听说公司要从上海搬到香港。”“为什么?”小北和小郭很惊讶,公司搬家可不是小事情,他们忙追问。小刘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你们可别传出去呀!据说我们公司在证券市场搞投机行为,有关部门要来调查,所以老板才要撤离内地!”
   吃完饭回到公司,小北越想越心焦,自己是本地人,去年刚大学毕业,连房子还没买,他可不想跟着公司去香港。下午工作时,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部门的业务员小李,小李也是非常吃惊,嘴巴好长时间合不上,然后匆匆忙忙出去跑业务了。下午还没过半,经理就来将小北叫到办公室,冷冷地问他:“公司被有关部门调查,要搬到香港去?这些谣言从哪里来的,谁编的?你的工作就是传播这种小道消息吗?”
   小北顿时慌了,急忙解释,说自己无意传播谣言,只是与同事闲聊时得到的消息而已。经理摇摇头说:“现在整个部门的人都知道了,闹得人心惶惶,你让我怎么办?你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明天不要来上班了。”小北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只是多了一下嘴,就失去了这份非常优越的工作!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聪明人的嘴巴也一样,有所言,有所不言。但偏偏就有些人非常“热心”,喜欢捕风捉影,说些无根据的话,传来传去,就成了一把伤人的刀。一些人说话之前从来不经过仔细考虑,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就容易给别人带来无心的伤害,从而让自己跳进海上巨浪、扔进喷发的火山口。
   比如,你与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关系很好,而对另外一个同事很有意见,于是,你就口无遮拦地,在与你关系好的同事面前,极尽所能地说另外一个同事的诸多不是,肆无忌惮地搬弄口舌。
   你会说:“哎,他太能巴结领导了,看他那副哈巴狗的样子,我就感到恶心。”或者说:“如果不是胡经理,他早被公司开除了,一点能力没有,就知道混日子。”“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吝啬鬼,来公司四五年了,天天蹭别人的饭吃,自己从不买单……”
   办公室就这么几个人,说不定哪天,你的话就传到了与你关系不好的同事那里。想想他会对你怎么样呢?也许会采取同样的方式报复你,如果他有点背景,也许会暗地里排挤你,总归你的日子不会好过。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人时,不管他是无心的还是有心的,你最好让他住嘴。如果他继续唠叨地说个不停,转身走开,躲得远远的,是你最好的选择。
   对于性格豪爽,经常说些不该说的话的人,以下几点,或许是你们应该注意的:
   一、不要在背后对别人的个人卫生状况或者家事乱加评论,比如头屑多而不常洗头发、香港脚、对方父母天天吵架等等,即使这些都是真的。
   二、不要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别人争辩,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无所顾忌地恶语相向,这些不但会伤害你们之间的感情,留下隐患,而且还有损你的自身形象。
   三、没有得到对方的同意,不要向外人透露他的真实年龄或收入状况。对女人来说,年龄一般都是秘密,而对于男人来说,收入则是一种秘密。这些都不愿被人所提及,你逢人就把他们的这些隐私都给透露出去了,时间久了,谁还会和你打交道?
   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是非常需要技巧的,什么样的话能说,什么样的不能说,你首先必须在意,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一些准则。如果在这点上把不住门,不要说谈事了,你话一说出口就伤人,时间一长恶名远扬。日期:2011-04-21 16:10:54
  言其有利,从其所长——扬长避短才能趋利避害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人之常情,只要自己说出话,就希望有人听,只要办事情就希望能成功。所以一个聪明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用愚者的长处。不用自己的笨处而用愚人的擅长,这样就使自己永远不会陷于窘迫。说到有利的一面,就要发挥其长处,说到有害的一面,就要避其短处。因而,甲虫防卫,是用其坚硬的甲壳。而毒虫行动,一定用那有毒的螫子。连禽兽都知道用自己的长处,何况进谏的人,更应该懂得其中的游说术了。
   
   世间本无绝对的智者和愚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也都有自己生存的法宝,智者在能力上,在思考方面,也会有笨拙处和短处。愚者也会有其精巧处和长处。只要善加利用,弥补弱项,扩大强项,都能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
   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典礼的第一天,来了许多动物,有小鸟、小鸡、小鸭,小山羊、还有小兔、小松鼠。学校为它们一共开设了5门课程,有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
   当山羊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一下从体育场跑了一个来回,并骄傲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搭拉着脸的……第二天的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学校。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也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祖上又从来没人能游泳的小兔傻了眼,不但是小兔子,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
   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的每一天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则寓言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每个人想要展现自己的优势,就千万不要拿自己不擅长的一面去和别人擅长的一面比,这样你只会一事无成,反而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鬼谷子认为,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非常重要。在对计谋的运用中,我们可以借用别人的精巧之处和优长之处,来为自己的成事服务。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便会无往而不胜。
   古代成功的政治家、野心家,无不千方百计借用民力,借助别人之力来夺取江山。因为他们深知,利益之争乃术,民心之争乃道,欲行大道,必争民心。能够借助民心者,是最大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比如说刘邦,他虽读书不多,甚至堪称街头流氓出身,但在具体行事方面,却是对鬼谷子的谋略体现最为深刻的一位古代帝王。他自己不会领兵打仗,却能重用一些军事天才,取他们之“长”,补自己之“短”。在跟项羽的争夺中,他又能巧妙地利用民心,将滥杀无度的项羽在道德上进行矮化,可谓是擅于取长避短的典范式人物。
   诸葛亮天天练武,恐怕也只能给关云长提鞋;爱迪生天天画蛋,他也成不了达芬奇,让姚明苦熬苦学几十年的数学,也许只能成为庸才一个。
   懦夫可以派去站岗放哨,用的是他贪生怕死,一有动静就会逃回来报信的才能,而勇猛者过于恋战,反倒会贻误军机。
   “人人是庸才,人人又是天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才有资本趋利避害。长处可以带来利,短处只会有害。所以鬼谷子说:“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辩论、交谈和做事,我们都需要扬长避短,如何来做,就是扬自己之长,借别人之长,避自己之短,打击别人之短。深刻体悟这段话,我们就能明白今后说话做事的要点。
   
  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情绪外露是怯懦和幼稚的表现
   辞言有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在外交辞令中有五种情况:一是病态之言;二是幽怨之言;三是忧郁之言;四是愤怒之言;五是喜悦之言。一般地说来,病态之言是神气衰弱,说话没精神。幽怨之言是伤心痛苦,没有主见,忧郁之言是心情郁结,不能畅言,愤怒之言是轻举妄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话。所谓喜悦之言是说话自由散漫,没有重点。以上这五种外交辞令,需要才可使用,有利才可付之实行。
   
   不管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与什么人打交道,我们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镇定自若。像病态、幽怨、忧郁、愤怒以及喜悦之语,严格控制,不轻易表露。因为情绪外露,往往是怯懦和幼稚的体现,而且容易让人猜到自己的内心,抓住自己的弱点,所以这是大忌。
   有位华尔街的投资公司的老板迈克·希丁曾说:“愤怒只是自卑和胆怯的体现,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哪怕下一秒我就会丢掉所有的财产,变成穷光蛋,我的表情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金融危机中,希丁的公司损失了几乎超过90%的资产,全体员工都沉浸在倒闭的恐惧中,他的助手忐忑不安地推开办公室,准备听取他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指令。让这位助手感到惊讶的是,老板正提了一桶水,兴味盎然地擦着办公室的桌子,一边擦还一边哼着歌曲。
   “老板,您在做什么?”
   “啊,菲利普,我在让我的桌子变得更光滑闪亮。”
   “可是,股票的事情您听说了吗?我们公司损失了足有10亿美元。”
   “这又有什么呢?”迈克·希丁耸耸肩,笑了笑,说:“如果非要我表示一下愤怒或者生气,你们才能安心工作,那我不得不说,我的公司真是活该倒闭,因为它的成员是这么的胆小。”
   听完老板这番话,这位助手深信,公司一定会转危为安,因为它有一位如此优秀的老板,并不比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等任何一个传奇人物逊色。果然,该公司抓住金融危机股价下跌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频繁出击抄底,当股市回暖之后,公司的资产不但没有缩水,反而暴涨了280%。
   迈克·希丁的冷静帮助他度过了难关,如果当初他轻易地展示自己的绝望和无助,公司也一定会跟随他的情绪深深地陷在危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绝对不会有随后果断出击、逆市而上的大手笔。
   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其实何止如此,控制情绪还是我们冷静分析任何一个问题的前提条件,包括看清事实的真相、对手隐藏的面孔和辩别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有一则关于佛陀的故事,说的是在一次旅途中,佛陀碰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有好多天,在很长的一段路上,那人用尽各种方法诬蔑、诋毁、折磨他。
   在路的转弯处,佛陀问那人:“假如有人送你一份礼物,可是你拒绝接受,这时,这份礼物应该属于谁呢?”
   那人答:“这还不简单,当然属于送礼的那个人。”
   佛陀笑道:“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不就是在骂自己了吗?”
   那人听了,只好摸摸鼻子走了。
   “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埋怨、忧虑和愤怒,它们会带来什么呢?鬼谷子给了我们答案:肠绝而无主,闭塞而不港,妄动而不治。既然这样的情绪没什么好处,为何还要任着性子来,轻易将它们写在脸上?要知道,喜怒形于色,只会让人觉得你太浅薄,什么事都沉不住气。
   所以,当你读完这一节就会懂得,为什么大人物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脸色?他站在那里,对方在心里已经敬畏三分了。无论别人如何咒骂、嘲讽、冷淡,他们都能默默忍受,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种心理素质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你修炼到了这种境界,即使你现在身为员工,上司也一定会提拔你;即使他与自己的敌人狭路相逢,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猜不透你到底在想什么。
日期:2011-05-12 12:20:19
  如圆与方,如方与圆——为人处事中的方圆之道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以言语试探对方,要微妙而隐蔽,不被察觉;捕捉对手信息要十分迅速,以防误事。如同由阴转阳,由阳转阴,又如由圆变方,由方变圆。它们互为条件,相反相成。未弄清对方实情前,我应以防御性的圆略对之,化解对方进攻;弄清之后,我应以进攻性的方略对之,以求战胜对方。无论前后进退或左右移动,都可用此圆方之道来控制。  鬼谷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讲究分寸和方式。这个“分寸”和“方式”的原则,就是依据方圆之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抓住圆或方的时机,进退自如,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第一,当别人做错事时,不要乱发脾气,因为这是你笼络人心的好机会,此为圆道。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谁是完美的,所以当人犯错时,不要一味地责备,而是正确引导,以圆润之道体现宽容,对优秀管理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
  日本有位表演大师,有一次在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他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地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他又蹲下来将鞋带松开了。
  到后台采访的一位记者看到了,不解地问:“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表演的真谛吗?”“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不当场告诉他,我想可以下一次,如果他还是没明白,我再说。”
  这位表演大师并没有因为弟子看不出自己的用心而责怪他,反而对他的细心进行了嘉奖。这样既没有打消弟子以后细心面对生活的热情,又为后面的教导埋下了良好的伏笔。从鬼谷子的角度来看,这便是圆道的具体应用。
  许多人刚开始工作时,由于对情况不了解,缺乏经验,有时也往往会提一些很错误的建议,做一些并不正确的事。作为管理者,当员工初次犯这类小错误时,最好不要直接或刚硬地去批评,而是应该采取婉转温和的态度。
  如果说话的态度和方法让对方生气,或许他就会和你对立,拒绝接受你所说的事实。尽管你此时体现了对细节的洞察力,但因介入方式不对,起到的效果就会是相反的。
  第二,当下属居功自傲、挑战权威时,若圆道无用,就不要纵容,因为这是你立威的好时机,此为方道。
  吴王阖闾请孙武练兵,从宫中选出几十名宫女交给他,让他训练,自己则坐在演练场旁边的高台上观看。
  孙武先让每个宫女手持一支戟,把她们分成左右两队,分别指定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接着,孙武问她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
  众宫女回答:“知道!”
  孙武说:“令向前,就朝着心所对的前方进击;令向左,就沿着左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右,就沿着右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后,就朝着背的方向后退,知道了吗?”
  众宫女说:“知道啦!”
  孙武于是令人在现场设置了斫刀和大斧,当众又将刚才的指示重复一遍,并强调说:“如果有人不听从军令,就依法斩首!”
  于是他开始发令,让队伍按照命令进击,谁料众宫女却嘻嘻哈哈地闹个不停。
  见此情景,孙武没有动怒。他说:“军令和操练要求没有讲清楚,是为将的过错。”于是他把军令和操练要求又反复地向宫女们作了讲解,再次强调:“如果有人不听军令,是一定要斩首的!”
  他把宫女的队形整理好,再次下令击鼓进击。宫女们还是当儿戏,不理会他的命令。这时,孙武宣布:“刚才军令和操练要求没有讲清楚,是为将的过错。现在既然已经讲清楚,那就是兵士的过错了!”于是,他下令斩杀担任队长的两个吴王的宠姬。
  吴王闻言大惊,赶忙下来求情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只是这两个美女,是我的爱姬,没有她们我睡不安,吃不香,能不能不杀她们呢?”
  孙武断然回答:“不行,如果不杀她们,大王您的军队就无法立威。”于是,两个宠姬被斩首示众。他重新任命队长,再鼓操练,这次无人敢嬉闹、无人敢不从,很快就把宫女们训练成精英团队。
  在这里,孙武之所以敢杀吴王宠姬,是因他明白必须立威以确立自己不容置疑的威信。而且令出在先,且几度三令五申,孙武“圆道”已施,不需再容忍,此时就该果断祭出“方道”。
  对于圆方之道如何使用,鬼谷子说:“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他要求我们注意把握圆方转换的时机,何时内收防御,以柔克刚,何时果断进攻,展现权威和力量,一定要有清晰的洞察力。一旦机会出现,绝不可犹豫。若该施圆道时却误用方道,应施方道时却采取了圆道,或优柔寡断,当为不为,事情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日期:2011-05-12 12:23:29
  如圆与方,如方与圆——为人处事中的方圆之道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以言语试探对方,要微妙而隐蔽,不被察觉;捕捉对手信息要十分迅速,以防误事。如同由阴转阳,由阳转阴,又如由圆变方,由方变圆。它们互为条件,相反相成。未弄清对方实情前,我应以防御性的圆略对之,化解对方进攻;弄清之后,我应以进攻性的方略对之,以求战胜对方。无论前后进退或左右移动,都可用此圆方之道来控制。  鬼谷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讲究分寸和方式。这个“分寸”和“方式”的原则,就是依据方圆之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抓住圆或方的时机,进退自如,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第一,当别人做错事时,不要乱发脾气,因为这是你笼络人心的好机会,此为圆道。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谁是完美的,所以当人犯错时,不要一味地责备,而是正确引导,以圆润之道体现宽容,对优秀管理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
  日本有位表演大师,有一次在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他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地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他又蹲下来将鞋带松开了。
  到后台采访的一位记者看到了,不解地问:“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表演的真谛吗?”“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不当场告诉他,我想可以下一次,如果他还是没明白,我再说。”
  这位表演大师并没有因为弟子看不出自己的用心而责怪他,反而对他的细心进行了嘉奖。这样既没有打消弟子以后细心面对生活的热情,又为后面的教导埋下了良好的伏笔。从鬼谷子的角度来看,这便是圆道的具体应用。
  许多人刚开始工作时,由于对情况不了解,缺乏经验,有时也往往会提一些很错误的建议,做一些并不正确的事。作为管理者,当员工初次犯这类小错误时,最好不要直接或刚硬地去批评,而是应该采取婉转温和的态度。
  如果说话的态度和方法让对方生气,或许他就会和你对立,拒绝接受你所说的事实。尽管你此时体现了对细节的洞察力,但因介入方式不对,起到的效果就会是相反的。
  第二,当下属居功自傲、挑战权威时,若圆道无用,就不要纵容,因为这是你立威的好时机,此为方道。
  吴王阖闾请孙武练兵,从宫中选出几十名宫女交给他,让他训练,自己则坐在演练场旁边的高台上观看。
  孙武先让每个宫女手持一支戟,把她们分成左右两队,分别指定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接着,孙武问她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
  众宫女回答:“知道!”
  孙武说:“令向前,就朝着心所对的前方进击;令向左,就沿着左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右,就沿着右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后,就朝着背的方向后退,知道了吗?”
  众宫女说:“知道啦!”
  孙武于是令人在现场设置了斫刀和大斧,当众又将刚才的指示重复一遍,并强调说:“如果有人不听从军令,就依法斩首!”
  于是他开始发令,让队伍按照命令进击,谁料众宫女却嘻嘻哈哈地闹个不停。
  见此情景,孙武没有动怒。他说:“军令和操练要求没有讲清楚,是为将的过错。”于是他把军令和操练要求又反复地向宫女们作了讲解,再次强调:“如果有人不听军令,是一定要斩首的!”
  他把宫女的队形整理好,再次下令击鼓进击。宫女们还是当儿戏,不理会他的命令。这时,孙武宣布:“刚才军令和操练要求没有讲清楚,是为将的过错。现在既然已经讲清楚,那就是兵士的过错了!”于是,他下令斩杀担任队长的两个吴王的宠姬。
  吴王闻言大惊,赶忙下来求情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只是这两个美女,是我的爱姬,没有她们我睡不安,吃不香,能不能不杀她们呢?”
  孙武断然回答:“不行,如果不杀她们,大王您的军队就无法立威。”于是,两个宠姬被斩首示众。他重新任命队长,再鼓操练,这次无人敢嬉闹、无人敢不从,很快就把宫女们训练成精英团队。
  在这里,孙武之所以敢杀吴王宠姬,是因他明白必须立威以确立自己不容置疑的威信。而且令出在先,且几度三令五申,孙武“圆道”已施,不需再容忍,此时就该果断祭出“方道”。
  对于圆方之道如何使用,鬼谷子说:“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他要求我们注意把握圆方转换的时机,何时内收防御,以柔克刚,何时果断进攻,展现权威和力量,一定要有清晰的洞察力。一旦机会出现,绝不可犹豫。若该施圆道时却误用方道,应施方道时却采取了圆道,或优柔寡断,当为不为,事情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日期:2011-03-20 09:53:52
  开而示之,阖而闭之——嘴巴一开一闭,决定了你的吉凶祸福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我们在具体行动中有两种选择:或敞开内心直言,或选择沉默。双方情感、利益一致,可直言,否则最好沉默,保留余地。在做的过程中,可与不可,都要看自己是否察清了对方的底线、计谋和真正的需求,了解双方的同与不同。不管选择哪一种,我们都必须有主见有原则,难于决断时,不妨先沉默。
  每个出来混的人,都要懂得何时开口,何时沉默。
  你一定要记住,嘴巴一开一闭之间,就决定了你的吉凶祸福!
  鬼谷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出来混的人必须管好自己的嘴巴,历史上很多才华横溢的人,都栽在这上面,从而鲜血横溅、脑浆涂地。所以,说话要谨慎。当你难于决断之际,宁可沉默不语,也不要乱说话!
  说话是捭阖的基本方法,是一个人办事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点,即喜欢说话并不等于会说话。平时叫得凶的事到临头往往最虚弱;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可能只是个流于空谈的笨蛋!如果考虑不周便急于表达,那么一定会言多必失!而如果该果断表达时你却还在沉默,也一定会错失良机,被人轻视!
  所以,直言和沉默都是必不可少的智慧,“开而示之,阖而闭之。”它们的作用不同,“同其情”时,我们可直言,“开而示之。”“异其诚”时,该闭嘴时就要闭嘴,以便让自己呆在安全地带,不与对方利益发生冲突。
  刘邦死后,吕后独揽大权,想立吕姓的人为王,问王陵是否可以。王陵昂着脖子说:“当然不行,高祖与我们杀马盟誓,非刘姓不得为王,您怎么忘了?”
  吕后很生气,又问陈平。陈平说:“如今是太后您执掌朝政,这些事您可以自决,不需要问我们。”
  于是,王陵被贬,倒了大霉,吕后封了很多吕氏家族的人做王。事后王陵气愤地去找陈平算账:“当年杀马盟誓时,你陈平也在场的,还信誓旦旦要守护与高祖的誓约,如今却违背誓言,你这不是拍马屁谋取高位吗?操你奶奶,你真是个卑鄙小人!”
  陈平也不生气,嘿嘿笑道:“您说得对,但是触犯太后惹她生气,我不如你,我也很佩服你,可是将来辅汉安刘,收拾残局,你就不如我了。”
  果不其然,吕后一死,天下大乱,诸吕谋反,正是陈平和周勃等人适机而出,铲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即位,保全了刘姓的汉室江山。
  两个人的处事态度截然而同,王陵敢于说话,直言上谏,一身硬骨,值得敬佩,但他开口不分时机,不但于事无补,还让自己受到损失,差点丢了脑袋。陈平则冷静审察,看清事态,知道当时多说无益,再反对也无法改变吕后的主意,于是就妥协沉默,顺应事态,保存实力,等将来事有变化,果断出击,最终还是实现了杀马盟誓的承诺。
  《墨子》中记载了一则故事,子禽去问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说:“青蛙、蛤蟆和苍蝇天天在叫,时时在叫,口干舌累,却没人去注意它们。公鸡一天到晚不吭一声,但黎明时打鸣,一叫即能惊动天下。所以,多说话有什么用呢?只有在恰当的时机说话才有用。”
  话不在多,切中要害才最关键!时机不对,话越多越让人讨厌。只有在恰当时机讲恰当的话,才是鬼谷子教我们追求的处世境界。
  明朝有一次著名的“大礼仪”之争,嘉靖皇帝登基以后,为把自己的亲生父母冠以皇帝与皇后的名号,与大臣展开了一场激烈斗争。为了捍卫祖宗定下规矩,许多大臣争先恐后直言死谏,几百人跪在皇宫门口慷慨激昴,结果又怎么样?被锦衣卫的板子打得皮开肉绽,也没争过皇帝。
  这段史实反映出的就是有两个道理,其一,话不投机半句多,与皇帝的根本利益不一致,你说再多也无用,说多了只能找打,甚至找死,明知改变不了结果,还不如闭嘴;其二,争与不争,直言或沉默,还要看是什么事,若是关乎国家命运、百姓祸福,即便牺牲生命去直言不讳,死了也让人尊敬!若为一件无关小事,为一个本身便被证明迂腐不堪的旧制,却拿出百分之二百的斗志,即便争过了皇帝,也只是徒劳无功的内耗而已。
  事实上,明朝之亡,过多这种虚华不实的内耗,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些不怕死的言官们,每天都为一些鸡飞狗跳的内耗之事去争去斗,整天都在“开而示之”,嘴皮子很厉害,不知告死了多少前线打仗的大将,比如袁崇焕。岂不知,如果他们能适时“阖而闭之”,对自己不懂或不该干涉的事情学会闭紧嘴巴,明朝还不会亡得这么快!
  某公司举办了一次慈善晚宴,各界名流齐聚。公司女经理穿了一件特别招惹眼球的晚礼服,成了当场的交际明星,许多客户围着她转。
  小王跟她打完招呼,发现她这件晚礼服后面拉链不知什么时候开了,腰部以下的敏感部位有所暴露。他刚要提醒,看看周围全是人,想了想,闭上嘴巴走了。
  小齐路过这里,也看到了,他急忙过来拍了她的肩一下,轻声说:“经理,您的衣服拉链开了。”
  声音虽小,却仍有不少人注意,众人的目光顿时聚焦在女经理的后腰部位。女经理回过头,怒目圆睁,狠狠地瞪了小齐一眼,忿忿地进了洗手间。
  类似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闭嘴走开者平安无事,好言提醒却得到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结果,其中体现出的就是开口时机的问题。鬼谷子说“同其情”才可“开而示之”,其实从这个角度讲,有时即便“同其情”,不考虑场合和时机就开口,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所以,直言也好,沉默也罢,都要分清时机和场合。一个说话不多的人,未必没有大智慧;一个口才很棒的人,说不定在人生中处处栽跟头!
  这个世界上,能说会道的人很多,夸夸其谈、洋洋洒洒,口才着实是好,但能说到点子上,懂得“可与不可”这个道理的人,又有多少呢?该闭嘴时还在饶舌,该勇于表达时却忘了台词,很多人经常做这样的蠢事。时机不明乱讲话,良机到了偏偏闷葫芦,都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障碍!
  日期:2011-03-20 09:55:42
  捭之贵周,阖之贵密——强者和智者才能吃香喝辣
  捭之贵周,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要查清对方虚实,打开对方门户,重要的是考虑周详;要守护自己的门户,重要的是处事缜密。而要达到周密,则需我们做得微妙,重视细节,按实际情况和规律做事。打开对方门户,为的是查清实情。应承对方,打开门户,是为了展示结交的诚意。这些都是为了我们彻底摸清对方的底细服务,探测其在各方面的表现。如果能够按照这个道理做人做事,就能据此做出正确的分析,如果不能,则只能另行谋划。
  人生就是一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在这场生存游戏中,只有强者和智者才能吃香喝辣!
  你要做赢家吗?那就应该擅于为对手精心布置大网,使其防不胜防。“同其情”可结为盟友,“异其诚”要坚决搬开拦路石。无论进攻和防守,不管察其内心还是展示自己的诚意,都要谋划清晰,坚决果断!
  而输家,往往只会闷头直闯,以为抱着理想、怀揣勇气就能成就一番事业,觉得有了一份计划书就能搞定一切!岂不知路上遍布陷阱,棋差一招,就会步步受挫,事事撞墙,落入别人挖好的捕兽坑,成为他人的案上鱼肉,盘中美餐!
  许多人崇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但我提倡做人不学楚霸王,要做就做刘邦!项羽堪称几千年来罕见的勇夫,英勇善战,力大盖世,是亡秦第一人,但在楚汉争霸中,他却败给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刘邦。
  一个鸿门宴,彻底暴露了项羽的所有弱点,空有勇力,却脑大无物,充满妇人之仁。本可以借机一举铲除刘邦,在刘邦谋士的精心谋划和本方内奸的策应之下,还是让他从容逃脱,并最终反败为胜,将项羽逼死在乌江边。
  项羽输在本该下手斩草除根之际,却忽然大发善心想给刘邦一条活路。要知道两人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冲突的,百分百的“异其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刘邦对此很清楚,每一步每一招都在给项羽挖坑,项羽却对此认识不清,且谋划不周。
  《鬼谷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胆子大是不行的,空有胆大就是鲁莽无脑!除了勇气和激情,我们还要有很深的城府,无论是开而示之,还是阖而闭之,最重要的便是考虑周详,策划缜密。
  巨人老板史玉柱发家之初,豪气冲天,不顾手下的劝说和专业人士的建议,将全部资金都投进了巨人大厦的建设,结果成了今天中国最大的一座烂尾楼。巨人集团因此破产,买了楼花的人纷纷上门逼债,下属离心,员工跳槽,史玉柱陷入空前的困境,从此走上了筹钱还债的道路,直到几年以后,才重新翻身。
  如今的史玉柱,已经变得十分理性,明白了细致谋划、理性判断的重要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便有一个环节的可行性考虑不到位,再美妙的设想到最后也可能只是水中月亮,一刺就破的大泡沫。
  做事贵在考虑周详,贵在心思缜密。道理很简单,明白的人却不多,即便贵如帝王,有时也会在这方面犯下致命错误,成就敌手的伟业。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鉴于叔叔朱棣势力太大,威胁君权,便想削藩。设想是好的,行事却缺乏谋划,做事缺乏狠劲,对他这个叔叔的秉性本事缺乏足够的了解,也对双方根本利益的不同缺乏清醒的认识!
  削藩的消息传到燕京,朱棣玩了一招假病之计,在家装疯,以麻痹皇帝。建文帝派人前去察看,时值酷夏,使者发现朱棣正抱着炉子取暖,还不停地喊冷,全身发抖,活脱脱一个街头疯子。回报南京,建文帝一下信以为真,放松了对朱棣的警惕,给了燕王充裕准备的时间。最后,一场南北大战,燕王朱棣成了获胜者,登上了帝位。
  如果建文帝对燕王的能耐多些了解,势必就不会轻信他的装疯之举。当时只要下一道圣旨,接他来南京治病,就可试探出他是真疯还是假疯。若来南京,借机扣之;若不来,也可抓住他欺君抗旨的罪名,占据道义制高点。可惜的是,建文帝对燕王与自己的根本矛盾意识不清,和楚霸王性格中的弱点是相同的,没有顺藤摸瓜,利用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放了死对头一条生路,顿时使得强弱形势瞬间发生了转化,等对方磨快了刀,备好了兵,战事一起,再想扭转,已经为时过晚。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这段话又如何理解?人与人的交流碰撞,无非是两扇门户。推开对方的门,看清他有多大本事,有什么目的;打开自己的门,让对方进来时,只有一个原因:展示自己的诚意。这要建立在双方利益追求一致时,否则无异于在自己身上绑上一枚炸弹。
  打开对方的门户,你要设计周详,寻找任何一丝破绽;守护自己的门户,你要心思缜密,不给对方留下任何漏洞!
  所以,人情世故,无非是一来一往,纵横捭阖,都在这一攻一守之中,守得住自己,攻得下别人,你就是人际场上的王者;攻不下又守不住,你就总是被人利用的棋子!
  别人想阴你,首要一步就先对你“料其情”,不知道你的底细,不清楚你的真实目的,就没人敢轻易对你下手。你看错了人,把魔鬼看成天使,将敌人当成朋友,自己把门打开了,就别怪对方心狠手辣,也莫怪自己点太背。
  你要阴别人,也得先搞清他多轻多重,有什么背景,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平时做事的风格,他的弱点与优点,以及你的实力是否搞得定他,需不需要联合一些盟友,等等。这些信息若不清楚,对方就是一堵厚厚的城墙,坚不可摧,你无门而入,自然就达不到目的。
  要做到这两点,在全盘谋略的基础上,“贵周与贵微”就非常重要。不但要对一件事情的本质做出判断,还要对它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位,知己知彼,做到有备无患,并注意每个微小的调整,时刻纠正自己的计划,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日期:2011-03-20 10:03:04
  阖而取之,阖而去之——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就像天冷要穿衣一样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打开门户,或让自己出去,或让对方进来。关闭门户,或是自我约束,或使人离开。捭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趋利避害,让利进来,让害离开,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即使是那些经常做高尚善事的人,也具有其“自私”的理由。或许你要搬出雷锋同志来反驳我,但是你知道吗?雷锋同志虽然做好事不留名,却把每件事情清清楚楚地记在日记里了!
  股市上涨,人皆涌入;股市崩盘,人皆奔逃。利和害的区分就是如此鲜明。利在何处,人就往哪儿挤;看见了害,人都会本能地远离。所以操纵股市的人,手段再怎么变化,目的都只有一个,逢低买入,然后抬高股价,吸引资金进入,再逢高卖出,赚取巨额差价。人皆奔利而去,见害而逃。战场上,在十两银子与二十两金子面前,敢死队所迸发的勇气也一定有很大差别!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无赏之时勇夫也变成逃兵!这就是利的巨大价值!每件事都有利有害,只有当利大过害时,才会有人来替你跑腿!道义的鼓动只是辅助手段,利益的诱惑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鬼谷子的捭阖之术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便是利用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何谓捭阖?见利“阖而取之”,见害“捭而出之”!
  你是一个自私的人吗?如果你否认,那么你就变成一个虚伪的人了!
  人是趋利避害的高级动物,这点不需怀疑!每个人都希望将于我有利者关于内,将于我有害者关于外。抓住了人万世不变的这一点,你就能在世间纵横捭阖,无所不为!
  作为我们自己来说,平时也要趋利避害,看见了潜在的害,表面的利再大也不能要;如果有长远的利,即便暂时有害,也不可轻易地放弃!
  圣人常能看到千年的利与害,所以两千年来只有一个孔子,他倡德以避利害之争;也只有一个鬼谷子,他主张积极进取,不回避人趋利避害的本性。
  聪明人能看到百年,所以“五百年王者出”,以利取人,以害退人,聚天下之才,成就霸业。
  一般人能看到十年,而蠢才利害不分,因此世间多投机取巧之辈,庸碌无能之人。即便名商巨贾,也不过是十几年风云,后浪挤前浪,一波波死在沙滩上。这便是短利与长利的截然不同,人与人的优劣差别所在。所以对利与害的“捭而出之,阖而取之,”看似简单朴实,做起来却需有一双火眼金睛,一颗慎思善谋之心!
  有一个日本游客,到湖南湘西某地旅游,临行前因为嫌去银行兑换外币太麻烦,就把手中的几十元人民币从车上扔下来,引得中学生蜂拥而上,一会就将钱拾光了。这一幕恰巧被人用相机拍下来,并将新闻上传到网上,许多人看到后愤怒不己,谴责孩子们不爱国,没有人格。
  其实,如果从鬼谷子的思想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将这件事上升到民族高度根本没有必要。有问题的不是中学生,而是某些看客的心理,他们接受不了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现实,一厢情愿地希望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抛利取义,高尚无私。但是换到这些人面对这种选择时,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一定抛开所谓的面子和道德,对掉在地上的金钱伸出贪婪的双手!
  几年前,英国也曾发生这种事。在一条高速路上,一辆运钞车出了车祸,几百万英镑飘散的到处都是,路过的人不但不报警,不帮忙,而且饿狼一样扑上去,很快将钱抢光。在国家法律面前,利益的吸引力都是如此之大,面对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得来的财,没有谁还顾及法律和道德?
  在著名的华尔街,一位破产倒闭的银行家将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撒在广场上,然后落魄地站在一边望着。旁边的路人奔挤而上,很快就拾光了,一文不剩,你能说这些外国人也没有国格吗?
  当然不能!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就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天冷穿衣、感冒吃药一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原因。一个人如果他不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他将是一个十分恐怖的人,不是大忠则为大奸,在高尚无私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龌龊目的。
  有一位出了名的清廉市长,曾在电视讲话中宣誓——誓死捍卫廉政,绝不收受一分钱!就在他发表这番宣言的两年后,即被检察机关双轨,罪名是收受房产商的巨额贿赂!曾经信誓旦旦的清官,为何转眼间就成了阶下囚?当初“高尚无私”的官员,竟也是只披着狼皮的羊而已!
  在法庭上,他无奈地说:“当对方请我泡桑拿洗温泉时,我没动心;给我10万元的消费卡时,我也没动心;但当那个人塞给我一张存入20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卡时,我犹豫了,那是一笔天文数字,足够我和家人过上天堂般的生活。”
  看,这就是利益的诱惑!当它足够大时,足以摧毁一个人曾经最坚贞的信仰!让他把潜在的害抛到脑后,不顾一切地奔向眼前的“利”而去,即使锒铛入狱也在所不惜!所以,一个贪官的形成,总是遵循这样的轨迹。他们犯罪的过程有很多种,但堕落的路线都如出一辙,在金钱面前,趋利的本性战胜了对害的恐惧!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头各自飞”,一对感情很好的夫妻,平时甜言蜜语,恩爱无比,可当灾难来临时,比如有一方突患重症,无钱医治,另一方很可能突然变心,远走高飞。就像有句经典台词所言:“我们时刻都要清醒的认识到,再伟大的爱情,都会臣服于我们人类的天性,那就是趋利避害。”
  生活中许多关系不错的朋友,可以一块肉山酒海,吃喝玩乐,但当你遇到大麻烦,开口向他借钱或寻求帮助时,可能就立马冷眼相对,距离顿时拉开,温度骤然下降,似如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使你当头一盆凉水。
  你有钱有势时,所有人都围着你转,巴结奉承你,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提着东西上门,你走到哪儿都是座上宾。但当你一朝落寞,立刻门前冷落雁不归,似乎一夜间你的这些亲朋好友全消失了,连路边的狗都不睬你。使人不禁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有句谚语叫:“没有背叛是因为诱惑不够。”这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能够共患难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见害远遁,生怕把自己牵累了。当利的诱惑足够大时,再铁的哥们也会背后给你一刀。所以,你不要以为某某跟你是最贴心的死党,对他就不用防备。凡是这么想的人,生活中注定会有被朋友出卖的经历!
  在鬼谷子看来,我们不但自己要趋利避害,懂得该让什么进门,该把什么关在门外,而且这还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别人的弱点。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很少有人能逃脱这个规律,所以在做事或交际时,我们就能充分把握这个特点,投其所好,示之以利,显之以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日期:2011-03-21 14:10:33
  我不是教你玩阴的,这本书其实就不是教人玩阴的,关键是要用于正道。日期:2011-03-21 18:41:43
  理论家不少,空洞的、不切合实际的理论家更多。现在的国学热也是让一些理论家和商家给捧出来的。对于经典国学的剖析,各人有各人的一套,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而且理论家对于经典的理解也并不一定或者说很多和作者本人对这个事情的理解一致。而理论家却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嫁给读者,一副愤世嫉俗、貌似超然,貌似理会到国学的精华。其实还是俗人一个,估计很多的理论家靠所谓的研究发了财。自己也没有真正的做到脱骨换胎啊。
  -------------------------------------
  您说得对。本书内容确实很俗,这样可以让大家看懂,毕竟大家都是俗人。所谓脱胎换骨要看个人的造化,所强求不得。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让大家不对古文感到生涩和陌生,我就心满意足了。希望尽自己一份力,让文革造成的国学断层连接起来。日期:2011-03-21 18:46:47
  太阳底下无鲜事,其实本人就是一个传播者,现在所写和所说的都是古人说过的,只不过换了个说法。日期:2011-03-22 13:55:35
  要买书的话,大家可去当当或卓越,但天涯这个帖子本人保证会贴到最后。
日期:2011-03-22 22:20:08
  变动阴阳,四时开闭——识时务者为俊杰,不通时务是笨驴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是对世间万物发展的规律的利用,是我们达成目标的根本手法。捭阖使阴阳对立变化,四季交替,促使万物变化。世间事物的纵横、反出、反复和反忤等现象,都是可以通过捭阖来实现的。
  我们都知道“执竿入城”的故事:
  一个人扛着长杆子进城,城门太窄,杆子太长,他横执在手,是不可能进去的。这人急得满头大汗,半天下来也没能进城。有个老头建议他:“喂,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这人于是就将长竿截断抱着进城了。如此僵化的思维模式,引来众人嘲笑,从此成为千古的笑料。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与鬼谷子“变动阴阳,四时开闭”的道理异曲同工。时务就是变化的时机。遇事不通,被迫改变,你就晚了一步;预料在前,主动求变才能长赢!如果只懂得因循守旧,钻进死胡同出不来,事情肯定做不成,做人恐怕也是笨驴一头!
  对于“变”的智慧,中国人是理解最深的,我们做事往往有很多备选的方案,这套不行,另一套立马跟上;这条路走不通,没关系,我再找条路!所以外国人总是说中国人狡猾,心眼多,就是针对这一点,中国人变化太快,有时变得连自己都认不出,何况外国人?
  没有什么是可以一成不变的,原来的法子行不通了,就得改变!这便是通时务,知四时,从而变动阴阳,以化万物。
  这个思想,就藏在《鬼谷子》中,“纵横,反出,反复,反忤。”这都是变的手段,不断地尝试,运用捭阖的原理,从多种角度去考察事物,选择最好的、最合适的办法,将事情做好。另一部伟大的著作《易经》中也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事物发展到极点穷尽时,就必须求变化,合理的变化之后,便能够通达,适合我们的需要。
  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即位后,为了满足自己北御匈奴、南防秦国的目的,对当时的军队作战模式进行了改革。第一是改革服装,当时中原的人喜欢宽袍大袖,他下令改变服装样式,学习胡服的样子,将袖口改窄,这样利于使剑。第二是骑射,中原的军队多习惯车战,运动缓慢,机动力差,跟游牧民族打仗时吃亏不少。赵武灵王命令大家都学习骑马射箭,建立骑兵部队,不到一年,就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通过这种变革,经过几年的发展,赵国国力强盛,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连秦国都深为畏惧,与赵国互派使者交好。这个故事,充分表明了变革的必要性。个人要擅于变化,要通时务;国家也适用这个道理,为了全局需要,改革内部机制,调整发展策略,是必须的一种手段。不懂得做出合理变革的国家、企业或个人,就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关于变通的智慧,儒家有一个词叫“权变”,讲的就是如何坚持原则,又能恰当变通。有一次,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说:“礼也”。淳于髡再问道:“嫂子掉进水沟,我是否能施以援手呢?”
  孟子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就是说,男女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正常的礼制,但是嫂子掉在水里了都不去拉她,这简直就是豺狼。面对这种紧急的事情,应该马上抛开礼制用手去拉她,这就是变通的思想,是识时务的一种体现。
  另外,切记的是,“识时务”并非一般人理解的投降主义,而是处理事情时的权变与变通,是一种变革思想,而不是见利忘义、背主求荣的汉奸思维。常有电视剧中的一方元帅用“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对另一方的败将循循善诱,其实是对原意的曲解。“识时务”也必须以捭阖的根本目的为基础,变化是为了替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掉转枪口!
  军事家孙武,他在自己的兵法中提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军带兵在外打仗,对君主的命令可以不必理会,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君命不受,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如何得了?可以与谋反的罪名等同了。但是我们站在领兵者的角度来看,大敌当前,阵前千变万化,一举一动,自然是自己最清楚,如果这时还要事事都听君主的,这仗还能打得赢么?不是不想听君主的命令,而是距离太远了,实在没法听。
  所以此时就需要变通,暂且将平时固定的那套汇报程序放在一边,先把仗打赢了,最后再一次性向君主报告。不管怎么做,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这个全局目标,至于具体过程如何,则可以灵活多变。
  著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年轻时曾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做电报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处理了一件意外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时的铁路是单线的,管理系统尚处于初期阶段,用电报发指令只是一种应急手段,有很大的风险,只有主管才有权力用电报给列车发指令。这天卡内基到办公室后,得知东部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耽误了向西开的客车,而向东的客车则是信号员一段一段地引领前进,两个方向的货车都停了。
  但是人们到处都找不到主管,卡内基终于忍不住了,发出了行车指令。很显然,在列车停滞的情况下,按规定卡内基是无权调度的。他自己也知道,一旦他指令错误,就意味着解雇和耻辱,也许还有刑事处罚。但他的责任感、信心与技能,使他选择了变通规则的做法,最终解决了问题。
  不久,公司总裁来视察,见到卡内基便叫出他的名字,原来总裁已经听说了他那次指挥列车的冒险事迹,对他大加赞赏,从此倍加重用。
  任何事情都是处于变化之中,有时事情的发展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如果思想僵化、行为保守,显然对此难以应付。由此可以看到,养成灵活变通的习惯,对我们能否取得成功是多么关键。当我们的原定计划收效不大、遇到阻力时,这时就不要一味地苦干蛮干,而是必须停下来反省一下,想一想是不是有些错误的步骤,然后做出修正,直到完美无缺。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事物。如果永远拘泥于传统,不求变革,当铁杆的守旧派,那么无论何事,都难以成功。
  不管作为管理者还是员工,若不识时务,不懂变通,捭阖之道是肯定应用不好的!只有坚守目标、灵活处事,我们才可守得云开见月明!
  日期:2011-03-22 22:22:49
  关之捭阖,制以出入——说话之前,应先学会三缄其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捭阖是万物运行的动力,也是游说活动所需要的一种策略。我们必须时时考虑到自己的言行所引起的后果,这关系到自己的吉凶命运。口是心的窗户,心又是思想的主宰。人的志向,欲望,思想和智谋,都从这个门户出入。因此,在这里运用捭阖之道就非常有必要。捭之,开放我们的言论,表达我们的观点;阖之,关闭我们的门户,选择沉默不语,隐藏我们真实的思想。
  鬼谷子认为,一个人在说话前,应该三缄其口,应该说的话则说,不应该说的话绝对不能说。古人常提“慎言”二字,便是告诫我们说话前要对后果多加考虑,切不可信口开河,不知深浅,没有轻重。有时多说一句话,或者在不当的场合、不当的时机说了不该说的话,都会给自己造成难以解决的麻烦,甚至是让自己付出惨重的代价。
  说话看时机,更要看场合,还要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就叫做“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
  西汉时期,武帝的舅舅田蚡举办婚宴,满朝大臣都去贺喜。宴会上,与田蚡早有矛盾的灌夫因小事发起了酒疯,骂起人来,田蚡也正想找他的麻烦呢,立刻下令把他抓起来。
  这时有人劝灌夫赶紧向田蚡谢罪,灌夫不但不肯,还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田蚡,对他大骂不止,说他祸国殃民,坏事干绝。这下就再无挽回余地,本想劝和的人也不敢吱声了。灌夫就因失言被下入大狱,最后被处死。
  灌夫的确骂得痛快,借酒拍桌而起,豪气冲天,谁也不服,想必当时很爽,田蚡自然很坏,骂他也没错,可遭来杀身之祸,还连累了全家,这笔账想必灌夫在狱中一定能算得清!小人当道,处处布满机关陷阱,若不能审时度势,管好嘴巴,像灌夫这种下场,就难以避免!
  在古代有个皇帝,他认为自己国家生产的东西是全天下最好的,特别是绳子,结实坚固,没有国家能比。但是有个外国来的商人很不以为然,认为这里的绳子一点都不结实,自己贩卖来的绳子才是最好的,于是他就四处散播言论,贬低这个国家的绳子,为自己谋取利益。
  皇帝听说后,大怒,立刻下令将该商人抓起来,判处他绞刑。行刑的那一天,商人被绑在绞刑架上,他左摇右晃,上踢下蹬,毕竟谁也不想死。在他的不断挣扎下,用于绞刑的绳子被他弄断了,猛地摔在了地上。
  监斩官赶紧将情况汇报给皇帝,在当时,如果行刑时遭遇到这样的情况,会被认为是上天在保佑犯人,犯人将得到赦免。皇帝虽无奈,可也没办法违背“上天”,便下令将他释放。商人确信自己将会得到赦免,得意忘形地向围观的人群大声喊叫:“看到了吧,你们王国的绳子就是这么差劲,连个人都吊不住!你们什么都不会制造,甚至是一根小小的绳子!”
  这句话很快又被监斩官报告给皇帝,皇帝一听快气疯了,立刻反悔,命人把他重新捆上,里三层外三层,又推上了绞刑台。这一次,绳子没有断,商人一命归西,再也没有死里逃生的机会。
  他冒犯了皇帝,遭到意外的赦免之后,不仅没有见好就收,反而不知深浅地继续攻击这个国家的绳子,抓住皇帝的痛处不放手,皇帝还能放过他么?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置他于死地!
  事后分析,他岂不正是死在了自己的嘴巴上?!
  东西可以乱吃,话却不可以乱说。做事之时,先管好自己的嘴巴,才是聪明人所为。尤其对于身在复杂的职场或官场的人来说,说话更是一门艺术,时机和场合的选择都是一门学问。但是怎么才能管住自己的嘴,而不陷入大麻烦呢?
  首先,无论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人,说话的措辞要谨慎,精心组织语言,想好之后再说。有些人说话时太急,蹦豆子似的向外吐,说完了才发现没讲到正题上。还有些人讲话不看人,不该对这个人说的话,一股脑地向外吐。事后把肠子悔青了,可已经于事无补。
  其次,说话要客观,不要对同事或当着老板的面对同级使用贬低或蔑视的辞藻,多说“我们”而不是“你”,拉近距离和关系。也就是说,正确的说话,可以为自己制造盟友,而不是敌人。
  最后,注意说话的语气,永远不要大喊大叫,无论遇到了任何事。冷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质量,愤怒则只会表现自己内心的怯懦。也不要采用任何讥讽或卑微的口吻,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开某人玩笑。当你的嘴巴伤害一个人时,其实你已经伤害到了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所以,出来混的人不可不重视这一点。
  日期:2011-03-22 22:24:01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1)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阴阳是互相协调中和的,从始至终需有节度,所以我们要紧扣说话的意图。凡是生长、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这些美好光明的事物,代表着“始”,都可以公开说,放在前面讲。凡是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这些不吉之事,代表着“终”,应该后说,私下讲,换个方式讲最好。我们如果想让对方做一件事,就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利处;如果想让对方终止一件事,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坏处,这是辩论或游说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我们给脸蛋整容,但事实上,你的语言更需整容!
  明星需要形象包装,迎合粉丝的口味,追求市场的接纳;说话亦如此,考虑对方的口味,也要思量说话方式被别人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我们要讲的话,很有必要进行一下漂亮的包装,以对方心理受用的方式出现!
  鬼谷子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还要注意所谈话题。根据话题性质的不同,选择最正确的方式;根据对方的性格、需求,来精心设计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个字来说,就是“投其所好,因势利导”。他喜欢听什么我就说什么,然后根据势态的变化引导交谈的走向,最终向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
  常听有人在与人争吵时表明自己的立场是“对事不对人”,言外之意只谈问题,绝无针对对方之意。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其实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对事不对人”的美好出发点,没多少人会买帐,因为事是人计划的、人去做的,你批评事的同时也等于批评了人,对方至少是这么想的。所以,只对事的结果最后一定会发展成“对人”,事情没解决,你也跟对方结下了梁子!
  因此鬼谷子强调,直话也要弯着说。拐个弯,变个方式,穿上好看的衣服,对方才容易接受。这就叫做“阴阳其和,终始其义”,言善为阴,言恶为阴,阴阳操纵,就可说人于无形。但是,只要紧扣我们的意图,何必在乎方式是阴是阳,或者是阴阳中和呢?所以阴阳操纵之术只是手段,直话弯话都是我们说服别人的工具。只要能达到目标,不必在乎将给嘴巴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
  有位公司经理曾慨叹说,在管理中要纠正别人实在太难,对部属的缺陷,稍微提醒一下,他们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越变越坏,变本加厉地跟自己对抗。指出缺点并加以批评,这是管理者经常要做的事,显然这位经理遇到的麻烦不仅来自于那些部属,他自身也有问题。
  如果他换一种方式,对部属提出批评,讲到对方的缺点时,先表扬一下对方的优点,然后再婉转提示对方,有些不足之处若再矫正过来会更好,情况会如何呢?或者干脆更隐晦一些,将批评包裹在另一种意图中,用对方足以意会到的方式传递过去,这种沟通方式会更受欢迎。
  有位足球教练,他在纠正球员不符合要求的技术动作时,不说“不对”而说“大致上不错,但如果再纠正一下,结果会更好”。将批评以委婉的方式传达过去。先肯定再否定,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批评和督促,对方接受起来就非常容易。
  人们对于别人说过的话,总是对最后的结论印象最深刻,当你在进行批评时,附加赞美的话,对方便认为结论是赞美的,即使前面说过令人不愉快的话,也就不怎么会计较。反之,他可能觉得你在针对他,有意跟他做对,那就可惨了!好心好意却结下了一个仇人!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比如你可以这么说:“你在整体创意方面很有才华,这正是你打动我的地方,所以在细节执行上的缺点瑕不掩瑜。”对方在高兴之余,马上意识到,啊,原来我在细节的执行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这是需要改进的。尽管受到了一些批评,但他并不会有不悦的情绪。
  说话技巧还体现在如何去公关或游说。怎样说服对方?鬼谷子说:“言善以始其事,言恶以终其谋。”以利去说人,以害去制人,没有办不成的事!
  有个搞网站的朋友得到一个好的项目,但他没有资金,于是便去寻找风投公司的帮助。他详细列举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盈利前景,上市目标,等等,最终说服了风投公司,获得高达1000万美元的投资,成功地开创了事业。
  这就是“言善以始其事”,当你需要说服别人做某件事,就必须让他看到这件事的好处和他可能得到的回报!
  反之,当你需要阻止某件事的发生时,则要将此事的后果放大并用合理的方式传达给他,让他感觉如不及时停止,就会遭致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即“言恶以终其谋”,在战国时代,那些高明的说客,经常用这种方式阻止强国的进犯,为弱国寻找生存空间。
  言善,我们极力宣传某种行为的利益,是因为我们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利益,并从中获益。
  言恶,我们极力宣传某种行为的危害,是因为我们不擅长这种行为的操作,并需要回避这种风险。
  我们在说话时,总能用到鬼谷子的这些智慧。正话反说,硬话软说,好话先说,坏话后说,让自己的舌头打个弯再张嘴,在人与人之间才可游刃有余,得所需,弃所恶。这是成功处世的经验之谈。
  日期:2011-03-23 18:44:09
  恳请智慧的楼主帮我谋划个麻烦事:我家和亲戚合伙开踩沙场,船在河中间作业,做事的人有五六个,有两个还是亲戚,很多用电打鱼的船白天或晚上会去偷油,和船上的人里应外合,岸上的油来买沙的开车的人也会偷,合伙的亲戚参与其中了,村子里的一些邻居都参与了,邻居是负责看人,看我家人,一有机会就会动手,请问我要怎样才能抓到他们的把柄把他们绳之以法…谢谢!
  ----------------------
  绳之以法,不如诱之以利。
  为什么与你合伙的亲戚都参与其中了?肯定认为这个合伙差事自己没捞到太多油水,不把这个事情当做自己的。其实,如果你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不把亲戚邻居当做敌人。而是当成场子的合作分子。他们都是渴望能做事的人,如果你公明正大地跟他们一条门路,多让一些利益给他们,你可能会得到更多。他们会为你做得更多。具体办法有很多,比如,可以采取分工分成的办法。根据他们的付出适当量定。
  日期:2011-03-24 21:04:51
  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2)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捭阖之道,是从阴阳两方面试探对方,即是利与害。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这就是“以下求小,以高求大”。如果我们根据这个原则,依照人的这种心理去游说,则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达到无往而不胜的境界。依此,可以游说人,可以游说家,可以游说国,也可以游说天下。做小事可无限微妙,做大事可无限广大。这都是因为我们遵循了阴阳之道的基本规律,无论何事,都以阴阳法则来控制驾驭,不管做事还是暂时隐匿,都奉行阴阳对应的道理,做到对事物的深刻了解,既站在全局的角度,又能洞悉微妙,这即是天地之道,也是捭阖的真义。  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
  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
  如果鬼谷子不是对人际关系细心观察之人,岂能总结出如此深刻到位言辞?!在这个欲望至上,人人如狼似虎的时代,不懂这些,实在太危险!
  鬼谷子的捭阖之术,其基础就是阴阳变化之道。每个人都是阴阳对应的,有优点就有弱点,有崇高就有卑鄙,有阳光也有阴暗。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所以你会发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他所体现出来的“阴”或“阳”也不一样。
  针对这些不断变化的“阴”和“阳”,我们采取的捭阖之策也不同。“与阳言者依崇高,以阴言者依卑小”。做事或交际,先分清事情本质,探察对方的志向,深刻了解对方,然后对症下药,若能做到这些,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什么人是说服不了的?
  “与阳言者依崇高。”当我们与内心宽广、积极上进之人在一起时,应该尽量体现自己同样拥有高远的理想和宽阔的气魄。
  “与阴言者依卑小。”当我们站在沉默寡言、心胸狭窄的人面前,则应该拿出谦虚谨慎的态度,以体现我们与他一样有着相似的性情和观点!
  也就是说,在君子面前你要像个君子,在小人面前你也要体现出小人的一面。君子讨厌小人,而小人最喜欢算计君子!所以对君子可以展现出一种同样正直高远的情怀,甚至畅谈理想,但在小人面前,就要小心再小心,给嘴巴多上几把锁,稍有不慎,就不知哪块地方惹他不高兴,然后找机会阴你!
  这是在洞察对方的本性之后,我们需要摆出的一种恰当姿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存就是不断地寻找盟友,壮大自己阵营,然后一起去争夺资源。而交际作为生存的一种基本手段,尽可能多地取得他人的认可,是我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消除敌意,找到共同话题,从而打造共同利益,是我们所依据的方式和最终目的。所以,最大程度地了解对方十分重要,甚至是极端重要。无论他是阴阳,还是刚柔,乃至他是“圣人”,掌握其虚实,察清其志向,最好是如疱丁解牛,把控他的一切优点与弱点。
  那时,“阴阳试之”才变得可行,“阴阳操纵”的目标实现起来就易如反掌。
  战国中期,秦国老被东方六国欺负,秦孝公就想找几个能人帮他治理国家,让秦国强大起来。卫鞅听说后便赶到秦国,通过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他当时尚不知孝公的脾味如何,需求点在哪里,有什么具体的目标。于是,他三见孝公,三次试探。一言帝道,孝公冷落;二言王道,孝公打起了瞌睡;三言霸道,孝公大喜,听得津津有味,甚至饭都忘了吃,坐到他跟前聚精会神。
  卫鞅见此情形,立刻把准了秦孝公的脉络,献上了自己准备已久的强秦九论,以法家思想来对秦国进行根本性变革。秦孝公很满意,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卫鞅在秦国开展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变法改革,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雄厚的根基。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阴阳试之”的基础和目的,都是去了解游说对象的真实内心和最根本的需求,探察真相,以便量体裁衣,售卖我们的方略或目标,从而达到“阴阳操纵”的效果。
  “了解”二字并不容易,许多人在一起几十年,或许也不知对方五分之二。但若就事论事,通过适当的方法,探知对方某些特定的意图,也并不算难!
  方法就是鬼谷子所言:“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捭阖之术,遵阴阳,站全局,重细微,只要牢牢掌控“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做人做事就不会太差!
  
日期:2011-03-25 08:54:25
  有这些力气,早日移民才是王道.
  ------------------------------------------
  估计国外也不是净土。人性莫不如此。日期:2011-03-25 11:14:00
  电脑出了点故障,原稿文字打不开。暂时发不了了。再等我想办法。大家莫急。日期:2011-03-25 11:45:03
  我个人认为,楼主所讲的鬼谷子的这套椑阖理论在现实生活中还应该融合孔子
    的中庸理论,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将人性的魅力发挥至最高点。
  ------------------------------------
  不错,物极必反。只有灵活运用,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才是高明。
  很多事情,都是王道和霸道的统一。日期:2011-03-25 13:53:07
  孙子兵法;资治通鉴;鬼谷子 ;等等,这些书的本质是什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我读下来发现这些书通篇都在讲一个东西,那就是人性。也可以称作人的属性。当然也只有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书,才会历尽铅华,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绚丽夺目。
  ---------------------------------
  感谢浆壶!!见解极是!握手。日期:2011-03-25 14:18:54
  武术强身,鬼谷子强心。呵呵。
  浆糊兄弟的人性论,受益匪浅!
  其实想了解人性很简单,就去观察三岁的孩子。他们正处于人性张狂时代,对自己的人性欲求毫不掩饰,简直是赤裸裸地表面。有时候真善美,有时候自私疯狂执拗!自己想要的东西,哭着喊着也要得到。这个年龄阶段,除非父母刻意教授,否则让梨子的孩子是没有的。日期:2011-03-26 14:04:52
  天时之宜,以此先知——为什么别人一出手事情就做成,而你却迟迟不敢迈步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圣人于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这是要做番事业,就必须把握事物的发展机遇,察天时是否合适,观国家的不足与有余,做到先知情,而后运用计谋,促进事物转化,达到自己的目标。
  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好机会一大把,却不懂得抓住,机会来了也看不见,眼里空气一团,茫茫然像个傻子,结果就是一生碌碌无为,临了还在抱怨命运不公。
  在鬼谷子看来,这其实全怨他自己,怪不得别人,因为他一不懂察天时,观损余,二不懂抓机遇。空有雄心壮志却坐失良机,又能奈何?所以这种人失败了谁也不要埋怨,还是得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为什么别人一出手事情就做成了,为什么你迟迟不敢迈步,有了想法但就是得不到落实?
  善于抓住机会,这是成功的基本素质。比尔•盖茨发现良机,大学都不读了,立刻休学创业,这才有了微软这家IT界的世界一流企业。“即使将我剥光衣服一文不名地丢到沙漠里,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也可以很快变成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少年时就很欣赏老洛克菲勒的这句名言,也正因此,他在十九岁发现自己人生最大的机会时,丝毫没有犹豫。鬼谷子所讲的“天时之宜”,盖茨一点也没错过。
  从前有个猎人,他看到飞过来一行大雁,刚要张弓搭箭时,他说:“射下来就煮了吃。”他弟弟在旁边听了,表示不同意:“雁煮了吃味道不好,烤着吃味道才好。”兄弟俩争论不休,就把箭扔掉,回去找父亲评理,父亲不耐烦地说:将雁切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争论完毕后,他们去找大雁,发现大雁早就没影了。
  这兄弟俩蠢在不知大雁是运动的,从头顶经过的时间也不过是几十秒,稍做迟疑,就会丢掉射箭的最佳距离。他们在争吵应该怎么吃掉这些“猎物”时,岂不知“猎物”已经利用这段时间飞到弓箭的射程之外去了。
  机会稍纵即逝,不会给你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更不会让你争执不休再下决定。不管是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机会都没有重放键,它只在你眼前经过一次,谁能创造这样的机会并及时地抓住,谁就容易成功。
  英国亿万富翁查理•菲勒布斯是得利昂房产公司董事长,1937年,他建造了一座高达57层的国际贸易大厦,这是一个投资巨大的房产项目,他在报上连篇累牍地做广告,但购买者寥寥无几。
  有一天,一名员工来向他报告,说楼内来了一群鸽子,真是烦死了,把卫生搞得一团糟。查理听了灵机一动,命人将鸽子都哄到房间内,还通知动物园来捉鸽子。在这一切准备好后,他又通知全市新闻媒介,说本公司将有重大事情发生,请媒体前来报导。
  记者们纷纷赶来,发现竟然是一次规模惊人的捕鸽活动,轰轰烈烈地一共进行了3天。在这3天的时间内,电视台和电台,介绍捕鸽的同时也对大厦的地理位置、室内设施、商业用途作了报导。一个月后,大厦的房屋很快被抢购一空。
  聪明人不但擅长解决问题,扩充实力,更善于捕捉机会,即使看似是麻烦的事情,他们也总能创造性地进行转化,从中抓到转危为安、化祸为祸的天赐良机。就像房产商查理,利用一次驱鸽活动,对公司的大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免费宣传,抓机会的能力让人叹服。
  日期:2011-03-26 14:06:18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切记,没有谁可以永远依附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世无永恒显贵之人,做事也无永恒效法的榜样;圣人总是顺乎规律,所以无所不为;圣人以真理为标准,所以无所不听。做好我们要做的事,重要的是不违背之前定好的策略。如果计谋合于彼方利益,则一定不合于此方利益。一个人献计,不可能同时效忠于两方,必然有合有忤。合于此方意愿,就要违背彼方意愿。这便是忤合之术。
  鬼谷子说:“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切记,没有谁是可以永远依附的!
  无论他是权贵、君主,还是“圣人”,把自己绑在一根绳上,系一个解不开的死扣,结果就是你和这根绳一起烂掉!因此,鬼谷子的原则是:对贵人不要依附,而是借助。需要时借力,但给自己留下后路。保持借力而不依附的状态,但也不当随风倒的墙头草,而是要有基本立场,维护自己的根本做人原则。
  从人的本性来言,人与人之间均是互利关系。鬼谷子的定位是:互相利用,利则趋,害则离。在这样的关系群体中,一个强者不可能永远依附于另一个人。鬼谷子说:“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一个人不能脚踏两条船,这是单项选择题。但他又言,忤合之术的目的是达到“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的目的,而要至于此,就必须遵循前一句: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无论怎么忤合,最后还是要做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做人的目标应该是超越强者,而不是做强者身上永远的寄生虫。所以,不管有求于谁,都要给自己留后路。因为强弱形势瞬息万变,今天的强者,或许就是明天的弱者,甚至会是阶下囚,流落街头的失败者。你依附过深,全无后路,到时难免跟着一起毁灭。
  一个年轻人初入官场,上任前,向一位官场老前辈请教经验,问他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在凶险莫测的官场上生存。老前辈给他举了一个爬树的例子:
  “爬树看上去简单,其实是世间最难的事情。一开始,你要有足够的力气夹住树杆,手脚并用向上爬,够到第一根树枝。当你能抓住第一根树枝时,意味着你在这棵树上有了第一个可以借力的地方。借着树枝的力量,你向上的速度就增快了。当前面有树枝挡你的路时,你要用一只手攀住更大的树枝,腾出另一只手来,毫不犹豫地将它折断。但是对树上的每一个分枝,你可以借助它,却不要把全身的力量都放上去,哪怕是最粗最大的枝杆,永远只放一半的重量。”
  年轻人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呢?如何能用上更大的劲,为什么不全部放上去?”
  “因为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折断!”
  当树枝折断时,如果全部的力量都靠在上面,那么这个人不管已爬了多高,都会一头栽下来摔个半死。老前辈通过这个比喻告诉年轻人,官场其实是一场借力游戏。你借我力,我借你力,互惠互利,互相借力。但是切记的是,不会有100%的朋友,依附可以,但不可攀附;做盟友行,却不要做死党。
  盟友,有利则盟,无利则散,利反则成仇敌;死党,死了还是朋党。人在官场,寻找的应该是盟友,而不是朋党。再亲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死会一起死,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把你拽进河里!
  清朝的皇帝康熙,年幼登基,四大辅臣和太皇太后辅政,其中尤以鳌拜权重,为人飞扬跋扈,要挟皇帝。康熙年纪尚轻时,不但没有能力跟他对抗,朝政之事还需借助于他,所以只得表面委曲求全,事事依靠,暗下却慢慢布局,悄悄准备,等到可以亲政之时,突然发力,蓄力许久的拳头一下打出来,将鳌拜一党全部铲除。
  康熙与鳌拜之间关系的变化过程,正符合了鬼谷子所言的“合于彼而离于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康熙想要的,越发不是鳌拜想给的。两个人的利益交集逐渐减少,最后直至于无,彻底走到了相反的阵营。
  从依附,到借助,再到敌对和铲除,阴阳变化,利害转换,把握得准才能做得赢,哪怕一步走错,前功都会尽弃。现实中,我们很多人从不运用鬼谷子提供的这种重要思维来分析这个问题,盲目傍附领导,甚至以做马前卒为荣,鞍前马后,充当领导做事的忠实打手,丝毫不留后路。结果就是前面讲的,一旦形势有变,第一个倒霉的往往就是小鱼小虾,而不是你的保护伞。
  日期:2011-03-27 10:30:27
  上海滩 这部电影里有很多鬼谷子的思想。建议大家可以一看。当然是最经典的老版那种。
日期:2011-03-28 10:01:43
  鬼谷子这本书还存在不少漏洞,待慢慢完善,大家就当做一个草稿看吧。
日期:2011-03-30 19:20:50
  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成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如非至圣之人,不具备高尚品德和超人的智慧,是不可能驾驭天下的;如不劳心苦思,亦不可成事;如不悉心考察,不可功成名就;如无胆识或缺乏仁德,不能统兵;如只是愚忠而缺少真知,就不能有知人之明。忤合之术,必须考虑以上条件。因此,想要用好忤合之术,首先要评估自己的聪明才智,衡量优劣长短,分析远近那些比自己强或弱的人才。做到这一点,才可进取,可退守,可合纵,可连横。
  在鬼谷子看来,想玩转忤合之术,首先得需要实力保证,不是谁都可以合纵连横玩弄诸侯于股掌之间。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打铁尚须自身硬,实力是一国称霸之本,也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基础,此为永恒不变的道理。
  人们都知道黔驴技穷的故事,说的是一头驴子吓唬老虎,结果成了老虎的美味午餐。驴子没那本事,偏要去踢老虎,空有声势,却起不到效果。即便踹中老虎屁股又如何?开始还吓得要命的老虎探清了虚实,擦擦口水,对它投以鄙视的眼神,一个猛扑就把它干掉了。
  为人处世,我们的立足之本就是实力过硬,对别人有利用价值。
  没实力就没价值,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在竞争这么激烈的社会,几乎找不到朋友。反之,一个有实力的人,他一定是交际场上的明星,每个人都以认识他为荣,希望能在他这里得到一些帮助。
  有实力的人在一起,帮助总是互惠互利的,优劣互补,联合起来就能做很多的事情。
  战国时代,秦军攻赵,两军对垒,赵军势弱,援军又没赶上来,此时打起来一定吃亏。赵军阵营中有个谋士叫宋刕,对主帅自告奋勇:“请将军给我一次机会,我孤身闯秦营,去见白起,只要能拖延两三日,等我援军一到,胜利可期!”赵军主将一听,那就试试吧,于是派他去了。
  宋刕到了秦营,见了白起。白起问他来干什么,宋刕先谈了一阵秦赵关系,说秦和赵之间应该结盟共夺天下,不该兵戈相见,然后又说秦军不等赵军准备好就进攻,实乃不正大光明。
  白起一听笑了,马上就把他砍了,当天就命秦军发动进攻,一举冲垮赵军大营,围歼两万先锋赵军。
  宋刕此举,不仅无智无能,而且以自己的愚蠢,暴露了赵军的真实情况,反而加速了本方的失败。既无苏秦张仪之利口,亦无子贡孟尝之名气,却偏要到阵前逞能,丢了小命不说,还害了两万赵兵。
  若无实力,就别轻易许诺,超出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既不可做,也不可声张。一旦实现不了,结果一定会很惨。
  有些位置不是你可以坐住的,就不要去奢望,踏踏实实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一种成功。
  当你得到一个位置或一份工作时,你是在用你做的工作来诠释自己的价值,如果工作丢了,你的自我价值也没了,实力也经受怀疑。因此,不要以为失业一定是好事。失业意味着你要重新开始找一份工作,说明有新的尚未可知的机会,但一定代表着你的实力刚被否定了一次。
  任何事的前提,都是建立自己的实力。或是口才,或是实干,或是思考及整体谋划,你总要在某一个方面体现出价值。
  鬼谷子说:“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你要分析自己的各个方面,找到优势,弥补劣势,把自我的独特价值、在自己身上发现并已得到别人承认的技能或能力罗列出来,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确立生活的信仰和价值观,并对自己深一步了解,清醒地判断和理智地改进每一个环节,不管做什么事,机会才能极大增加。
  日期:2011-03-30 19:21:46
  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周围环境决定你的价值观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孰知?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必会衡量天下发展大势,揣度诸侯国的各自情况。若对局势衡量不准,就获不到强弱轻重的比较;若对诸侯情况揣度不准,就撑握不到暗地的变化。何为量权?一般有十个方面:一是度国土大小,兵力多少,财货有无,人口多少,富裕还是贪乏,富者与穷者各有多少;二辩各国地利,哪处与己有利,哪处与己有害;三析各国策略谋划,谁更胜一筹;四量君臣亲疏关系,贤德者是谁,不肖者是谁;五看各诸侯宾客,良才与庸才各有多少;六察各诸候的命运福祸,谁吉利,谁凶险;七察诸侯友谊,谁可以利用,谁不可利用;八断各国百姓人心向背,哪国安定,哪国危机潜伏;九察百姓拥护谁,厌恶谁;十度不顺从的势力,哪些要提防,哪些可联合。若能将上述了解清楚,便达到了量权的要求,就是揣的最高境界了。
  在鬼谷子看来,治国要考察一国之社会环境,然后去创造一个好环境,量体裁衣制定策略。基础环境不好,前景便不乐观;若有改良余地,可尽心去提升,为之谋略改进;若无调整可能性,则需弃暗投明,寻找最好的那个环境。
  金子扔在沙漠,永远都是沙子,只有摆到金店,做成首饰,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教子故事,也深刻地体现了“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居住在墓地的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经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她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母知道了,又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这次,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曾说:“居住环境决定人的世界观。”正如同这个故事,孟母清醒地认识到,儿子呆在什么地方,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给他创造最好的成长空间,他才能有出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同等智力的两个小孩,一个放在穷困愚昧的山村,另一个放到现代化的都市,去接受最好的教育,跟最好的人一块成长,20年后,他们的差距一定很大。
  环境不但决定人的作为,而且还决定着一个人的格调、认识,影响到一个人的自信和追求。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真的卖掉它,你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回来告诉我,它在蔬菜市场可以卖多少。”
  这个人去了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徒弟回来,对禅师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又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但还是不要真的卖掉它。”
  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人说:“我的确不打算卖掉它。”珠宝商们继续抬价:“我们出20万、30万,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卖!”这个人说:“我不能卖,我只是来问问价。”他简直不能相信:“这些人疯了!”
  徒弟回到师傅身边,师父拿回石头说:“现在你明白了吧,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场,那么你只有那个市场的理解力,你就永远不会认识更高的价值。”
  鬼谷子说:“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确实如此,环境决定了一个人、一家公司的成败。行事之前,必须对面前的形势和环境进行考量分析。你既要度人,也要量己,对对手的一切细节,都要考虑到位,然后再制定应对的策略,胜算无疑就高出几分。
  日期:2011-03-30 19:40:00
  不信,看看楼主刚开头举得几个历史人物例子,哪个有好下场了?
    “鬼谷子门下牛人有——苏秦、张仪、孙膑、商鞅、李斯……个个都是惊天动地!”
  -----------------------------------
  这是因为他们学得都是进取的学问,可以获取现实的成功。
  但他们缺少一些老庄的退隐之学,以至于沉浸在功名利禄中没有及时撤出。
  所以,完整的生存之道应该是鬼谷子+老子。一个教你进攻,一个教你守成保身。
  在这里,我们主要学习鬼谷子的进攻之道,在现实中攻城略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第一步成功。
  日期:2011-03-31 18:03:22
  情变于内,形见于外——比FBI还厉害的身体语言观察术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探情。
   揣情,就是在对方最高兴时加大他们的欲望。他们既然有欲望,就无法掩饰实情;又必须在对方最恐惧时去加重他们的恐惧,他们既然有害怕的心理,也不可能隐瞒住,情欲必然随事态的发展变化流露出来。对那些已经受到感动,仍不见有异常变化之人,就要改变游说对象,不要再对他说什么了,而应改向他所亲近的人去游说,这样就可以从侧面知道他安然不为所动的原因。那些感情从内部发生变化的人,必会通过形态显现于外表。因此,我们常通过外象,来了解那些隐藏于内的实情。此即是“测深揣情”。?
   
   察言观色是鬼谷子的游说之术的重要手段,在游说过程中,不停地观察对方,听他说什么,分析他的潜台词,辨别他的真意,洞察他的弱点,然后寻找突破口,并且能趁机而入,达到目的,才是一名合格的说客。
   孔子去见齐景公,想寻一个立业之地。景公并不喜欢孔子,但是不便直接说,一会说我这里没有合适于您的位子,一会又说自己老了,不太适合在齐国实行新政。孔子当然是个明白人,一听就知道景公在找借口,很快他就主动离开了齐国。
   由此,孔子感慨道:“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你连对方的潜台词都听不出,也就做不到“知人”了。这便是最基本的察言观色。这里所说的“知言”,不仅仅指对方说了什么,套用现代语言,它还包括肢体语言、身份背景、说话的语境,等等。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场中人、职场中人,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看透对方那张外皮,直指内心,对方打什么小算盘小九九,你要有能力通过外在的蛛丝马迹判断到。
   小蔡入职三个月,就某个问题去请经理指示。经理听了开口就训斥:“你都来了这么久?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呢,平时都干什么了?”小蔡心里说:“我虽然来了三个月,可是这个问题没人跟我讲过,我怎么知道怎么做?”然后,她带着一肚子的困惑和委屈,离开了经理办公室。显然,这是一次无效的沟通,互相都不爽。
   其实,经理的潜台词是:“你平时的表现太懒了!我对你很不满意。”而小蔡接收到的潜台词却是:“我没有获得想要的指点,还被批了一顿,看来这个经理真不好沟通,他真不是一个好领导。”
   如果小蔡懂得揣摩领导心意,这件事完全可以有另外的转机。小蔡大可直接说出自己的委屈:“之前没有人和我说过这个问题,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会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她能立刻这样回应,真诚向经理讨教,经理也大可心平气和地说出对她的希望:“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不过,我希望你以后的工作节奏能更快一点。”这样,大家才算弄明白了对方真正的需要,对彼此的工作才会有帮助。
   “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探情。”因此,当你与人遇到沟通困难的情况,一定要尝试从另外的角度去推敲对方的情绪和反应,而不是轻易地打退堂鼓:我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么难沟通的人,以后我不和这号人打交道了。
   小张和某公司约好去谈一项合作,他和小刘一道前往。两人去了之后,谈判对象对他们非常客气,但转入核心话题不久,小张发现小刘好几次对自己悄悄地使眼色,于是便找了个借口说下次再谈,和小刘一起起身离开。
   告辞出来,小张向小刘询问给自己递眼色的缘由,小刘神秘一笑,接着压低了声音:“他说话总是在用否定的词汇,这说明缺乏承担的勇气,和这样的人合作,将来我们的压力会非常之大,我看我们还是慎重为好。”
   后来的事实,果然证明了小刘的判断,那家公司换了另一个合作对象,可一年的时间过去,本来预期前景很好的项目却成了一个“胡子工程”,而对所有的责任,对方公司全部推给合作方独自承担,为此,合作方被弄得苦不堪言。
   小张听说之后,心中不禁暗自庆幸:当初如果没有小刘的及时提醒,收拾烂摊子的就该是我们公司了。 
   这个例子很好地表明,揣摩之术要求我们通过其形,察人之心。无论人际交流,还是商业谈判,都需把握一个根本原则:打蛇打七寸。
   每个人都有弱点,并且一定会通过他的外在表现有所暴露,这个稍纵即逝的时机要抓住,就需你善于发现,拥有一双火眼金睛,通过对方的字面意思,读懂他的内心;观察对方情绪的变化,寻找漏洞和机会,再抓住其弱点,施以有效手段,猛烈攻击。日期:2011-03-31 18:04:21
  钓语合事,持网驱之——套取别人真话的心理诡计   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要用巧妙而不易看透的方法引诱对方说话,合理的钓语之术,不难察知其内心实情。就像用网捕兽,多置些网并密切关注,便可多捕获一些野兽。这个方法用于人事,便是钓人之网。持其网与人周旋,可让对方向你推心置腹。如果你的比喻对方不明白,就要改变方法,用更形象的方式打动对方,加以控制。若你和他可顺畅交流,且都说话形象,动了真情实感,便有了沟通的基础。只要双方投机,没有什么事是说不清楚的。不管对方是愚人还是智者,圣人都能用这个办法诱使他说出实情。
   
   除了灌醉、催眠和严刑拷打,让人说出真话还有许多温柔的方法。
   钓言术即套取真话的温柔一刀。“重袭反复”,多挖几个坑,多设几张网,中目标的可能性就大很多。他就无处可躲,只能直面问题!
   日本的心理学者内藤谊人曾在他的书中说:“生活就像一场场说服竞赛,只要你与别人的意见有分歧,不管对方是你的家人、朋友、同事,还是你的部下、上司、客户,或者你说服对方,或者对方说服你。”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人说假话。出于防卫心理,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对外界充满警惕。在这种情况下,让人说真话的难度越来越大。
   但是鬼谷子有办法,“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只要拥有高超的讲话技巧,从不同角度反复试探,如同封住一座房子的所有出口,并抓住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或示之以利,或说之以害,没有套不出的真实想法!
   “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具体说来便是两个原则:
   一,站在对方立场,分析利害关系,一针见血,刺其七寸。
   二,旁敲侧击,多角度反复试探,穷追猛打,从而让其走进死胡同,将真话坦承相告。
   韩非子说:“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知所说之心,当然就是了解对方的心理、意欲、情感。这是我们对别人进行说服和宣传的首要前提。不管是谁,一旦违背了这一点,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会一败涂地。
   知其心,再以利害说之,宗旨便是千方百计让对方感到这也是他自己的利益所在。也就是说,一定要善于找到你与对方的利益交汇点。找到了利益交汇点,往往一句话就能一拍即合,打动对方!
   成功把握利害关系,胜过磨破嘴皮子说上几天几夜!一个人去找银行贷款,说服银行经理,靠的是一颗赤诚之心吗?是让银行感觉你的项目可以盈利,对方的利息可以收回。
   战国时代的苏秦、张仪等等纵横家,为什么能够使帝王都听命于他们?就是因为他们以对方的利害关系为着眼点,以利益为自己的终极核武器,因而大获成功。帝王眼中只有利,只有天下。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其实皆为利故。
   晓之以利害,把别人的利害同自己的利害绑在一起,然后才能推心置腹,这是游说的根本奥秘!
   若无利可讲,或者利不兼容,要让对方吐实言,就需要前面讲到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放几张网,重之袭之,反复试之。要抓住一只野兔,需要在它可能经过的几条道路上分别挖坑设网;要在言辞上征服一个人,也需多方位出击,攻克对方心理防线。
   二战期间,法国反间谍机关抓了一名比利时农夫,认定他是德国纳粹特工,但手中没有充足的证据。审讯开始后,主审军官用法语提问:“会数数吗?”农夫用法语流利地数数,没有露出一点破绽。军官只好把关到小屋内。
   过了一会,哨兵在外面用德语大喊:“着火啦!”农夫无动于衷,照样睡他的觉。
   第二天,军官又找来了一个当地农民,跟他谈论种地的事,他也是应对如流,显得对种地很内行,就像个种了十几年地的老农夫了,看上去根本不可能从事间谍活动。于是军官说:“好了,先生,你可以走了,因为你自由了!”
   农夫脸上长长出了一口气,露出了愉快的笑意。然而,军官这时微笑着一挥手,命令士兵将他带回牢房。因为军官刚才这句话用的正是德语,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农夫没有心理准备,一下就露馅了,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反复试之的重点即在此,通过频繁的试探,压缩对方的回应空间,总能找到破绽,察看到对方真实的内心或企图。审讯罪犯是这样的,人际交流、商业谈判也是如此。
   以对方的利益、欲望、需要为支点,同时运用灵活的钓言之术,这是天底下最佳的说服方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人、说家、说国、说天下”,可以使任何人去做任何事,而且是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为我们去做!
日期:2011-04-01 22:01:54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躲在暗处的幕后操纵者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摩意是与“揣情”相类似的方法。“内符”是揣的对象。进行揣情时需要掌握揣的规律,而这些规律都是隐而不现的。这就需适当地去“摩”,投其所好进行测探,其内情就会通过外符反映出来。内心的感情要表现于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动。这就是我们进行摩意的作用。所以,在适当的时候离开对方,把动机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回避实情,假装不知。因此,达到了目的,办成了事,我们又不留祸患。此时我们来“摩”对方,而对方的表现自己则是在那个时候,对我们没有危险。只要有办法让其顺应你的安排行事,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揣摩对方,应尽量使自己躲在暗处,让别人身在明处。
   这样就能做好隐蔽的工作,隐藏自己的内心,不暴露自己,掌握绝对的主动权。这就是鬼谷子说的:“微而去之,是谓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你一定要记住,人在明处从来都是危险的,在暗处才安全。暗处可以从容观察,揣摩,还可以选择合适时机,主动出击,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作为竞争对手,如果能暗中发力,表面摆出软姿态,坐看他人争斗,最后我收渔利,这就将揣摩之术运用到了极致。
   某科技集团跟客户谈一桩价值超过五千万元的大合同,俞总是负责人,他决定选一个副总给自己当助手,挑来挑去,选中了曹总。因为曹总这个人,平时就没主见,在单位十几年来,贪小利,不敢惹事,像条哈巴狗,几个高管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只要许以小利,一定铁心做事。
   所以,俞总对他很放心,跟客户谈回扣的事,他也让曹总参与,并许诺给他三成。客户给的回扣高达五百万,三成就是一百五十万,曹总听了之后两眼直放光,受宠若惊地连声道谢,俞总看了,对他更放心了。
   但到了关键时刻,就在双方既将达成协议时,集团董事长把俞总叫过去,一下将他收回扣的丑事揭穿了,还把证据拿了出来,对他厉声训斥。这事就是曹总做的,他暗暗搜集了俞总与客户谈话的录音,报告给了老板,把俞总从总经理的位置上挤掉了,将他取而代之,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曹总为了等个好机会,竟可隐忍十几年,谁也不注意他,都拿他当傻瓜,但最精的恰恰是他。老板并不讨厌贪小利的人,无贪不官,最怕的是贪心不足,比如俞总,想吞掉这么一笔钱,才是老板不能容忍的,他栽在曹总手上,也只能感慨一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人明我暗的形态,是人际诡道的最佳位置,努力使自己居于暗处,不引人注意,其实才是最聪明的做法。有个事实要记住: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所以为了对付这样的小人,你也要学会他们的处事之道,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军事上敌强我弱,正面相抗胜算不大,但我可以打伏击战、游击战,打一枪就走,总在暗处突然杀出来打击对手,出奇制胜,给敌人以重创。抗日战争,中国以羸弱的国力击败强大的工业国家日本,靠的便是这种不与敌正面消耗,多以敌后游击运动作战的谋略。如果盲目跟日本拼装备,中国或许真的如日本人所预言,只能抵抗三个月。但是八年后,中国人赢了,从此中国军队高超的游击战术能力被世界所认识,并在朝鲜战场上使美军停滞在三八线。
   有人将鬼谷子的智慧总结为“奇谋秘术”,从这里来说,颇有几分道理。出奇即可以弱胜强,人明我暗,“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便可扭转强弱差距,事半功倍。
   
  日期:2011-04-01 22:02:56
  饵而投之,必得鱼焉——盛气而不凌人是最顶级的成功之术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
   古代善于摩意的人,就像拿着鱼钩在水边钓鱼一样,只要把带着饵食的钩投入水中,不必声张,悄悄等待,就可以钓到鱼了。因此说:做的事情一天天成功,却无人察觉;带兵打仗胜利不断,却没人对你感到恐惧,这个境界才是最高明的。
   
   国家日益强大,周边小国感受不到你的威胁,对你依然不恐,这是最高明的治国之术。事情做完了,别人还不知道,或者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对你的成功并不感到惊奇,这也是最顶级的成功之术。就像钓鱼一样,你投下了合适的鱼饵,尽管你是在要它们的命,鱼儿照旧会上你的当,争先恐会地游过来上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鬼谷子的谋略中有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类似的思想,做事做人,须使自己合理而居中,用最恰当的方法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强大而不使人惧,富有而不惹人嫉,怒而不戾,盛气而不凌人。鬼谷子说,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这个境界,对人情世故的揣摩之术就算学到家了。
   有两则收礼的故事,我们可以看看什么样的处事方法才是最恰当的。
   第一则: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遇见一个孩子溺水,便急忙投水相救,被救的孩子家长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毫不推辞地收了下来。有人说,子路救了人还收礼,似乎不符合“仁”的道理。孔子听到了却很高兴,说子路你做得对,从此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得救的人有谢金,救人的人有回报,两全其美的事,大家不会对此感到有什么不满。
   第二则:鲁国的法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做奴隶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奖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很富有,他不缺钱,所以赎了人却不愿接受国家的奖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做事可以移风易俗,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无形中创下了恶例,使大家都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一件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好风气,将慢慢消失了。”子贡大概很委屈,不过仔细想想就是这个理。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到,收礼并非就一定是坏事,关键看你做了什么事,面对的是什么情况。若你居于高位,收礼为人办事,就是不恰当的;若你做了有功之事,收受谢礼则是理所当然,即便孔子也认为这很合理,而且不会有人对此说三道四。
   明代万历年间,山东东平府两个在外地发了财的暴发户,带着金银财宝,风风光光地荣归故里。第一个富人到了家,大门一关,谁也不见,有好友就来给他出主意,说:“老兄,你现在发了财,应该适当请请客啊,不然你会有危险的。”富人把眼一斜:“钱都是我自己赚的,为什么要拿出来给别人免费吃喝?再说了,有官府呢,谁敢对我有不轨之举?”好友叹口气,没再说什么,掉头走了。没几天,这位富人家里就被抢了,窜进来一伙强盗,把富人全家绑起来杀掉灭口,卷走所有的钱财,走时一把火把房子给烧了,村民没有一个前来相救。
   另一位富人回到家后,二话没说,马上请全村几百口人吃饭,并每人赠一两礼银。过了阵日子,他家也来了盗贼,但是周围的邻居很警觉,听到动静之后,立即有人敲起锣来,村民一起来帮忙,把欲行不轨的盗贼赶走了。
   主动请客的这位富商,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深刻地体察世风民情,知道村民多嫉富仇官,对暴富之人尤其痛恨,所以他才掏腰包请客,让大家尽情吃喝一顿,还在酒席上摆出一副谦恭大方的样子,使村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他的安全当然就得到保证了。
   可以说,这位富商的揣摩之术,做得就很到家。而另一个暴发户,就显得愚而无智,有了钱便高高在上,不考虑周围的人们是怎么想的,自然就会有内应引来盗贼,结果就导致了灭门之灾。
   洞悉人心,对他人的心理做到准确把握,才可知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以及不同的事情应该采取什么方法。“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使自己的成功变得合乎情理,人皆叹服,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做人和做事的境界。
日期:2011-04-04 10:49:39
  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你的优势和资本是什么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运用摩术的方法多样,有用和平进攻的,有用正义责难的,有用娱乐讨好的,有用愤怒激励的,有用名望威吓的,有用行为逼迫的,有用廉洁感化的,有用信誉说服的,有用利益诱惑的,还有用谦卑夺取的。和平就是安静,正义就是刚直,娱乐就是喜悦,愤怒就是激动,名望就是声誉,行为就是实施,廉洁就是清明,利益就是需求,谦卑就是委曲。因此,圣人所独用的摩术,平常人也都可以具有。若没能运用成功,一定是他们用错了。
   
   在鬼谷子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不管采用哪一种手段,具备何种优势,只要所用对路,做人和做事的效果都不会差。
   你一定得想清楚,自己可以依靠什么去打动别人?
   对不同的目标,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手段,是获取成功的必备素质。比如鬼谷子提到的平、正、喜、怒、名、形、廉、信、利和卑这些不同的策略,运用得当,威力无穷。
   有一个经商者,他刚开始创业时,为了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子,托人找到房东,用很便宜的价格把房子租了下来,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他觉得这个地段不好,于是将房子又转租出去了,自己到另外一个路段开了一家饭馆。
   三年之中,他开饭馆没有赚到钱,反而发现自己原来更适合做转租房子的生意,这位经商者反省自己,发现自己在与原房主讨价还价及对房产方面的事都很感兴趣,也表现了很强的能力。最终,他果断地决定放弃饭馆,专门做起了二手房出租业务。结果,他成了一个成功的房屋出租中介商,在这行如鱼得水,收入越来越高,后来还在当地城市开起了房产中介的连锁加盟店,将自己的牌子在整个城市打响。
   这个商人打算做番事业,一开始选择的是餐饮业,但经过尝试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优势是在房地产。有些人遇到此事,为顾及面子或许仍会勉力支撑不景气的饭馆,在不擅长的事情上坚持到底,而这位商人则是立刻将精力转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去,所以他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了成功。
   要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定位,寻找到优势和资本,就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冷静分析和逆向的揣摩,深入了解自己的才能和事业的倾向。
   比如,过去的生活及工作中,有哪些是我最乐意、而且取得较大成功的事?
   检讨一下以往几年间性格和形象的转变,其中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借以推断出以后的转变方向,以及自身的发展趋势。
   重要的还有,对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1、我是谁?
   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满足需要次序、资质、兴趣、能力、学业背景、个人形象、动机、家庭背景和影响、其他性格特征等,发现自我的基本面。
   2、我的优势是什么?
   我目前从事的工作、专业特长、其他资格和技能、社交及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可能发展的技能、社会活动、旅行经验、工作经验、喜爱的工作环境、推销产品的能力、是否喜欢冒险等等,从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可以倚仗的资本。
   3、我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当前工作的性质,我的理想目标,社交环境,人际关系的当前模型,朋友圈,主要领导,主要对手,同事和下属,亲人和朋友,寻找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找到我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我有哪些资本是可以信赖的,有哪些缺点需要及时的改进,从而有的放矢,按部就班地落实好每一步。
   鬼谷子告诉我们,一个人不需要多么全面,只要有一点做得好,他就足够强大。比如说客,他们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还有剑客,凭一身好武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成为王公诸侯的座上宾。每一样都做得出色,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却可以将其中一样做到最精细最专业,打造成自己的立业之本。“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同时,将自己的优势运用得当,正确的手段用在合适的地方,就一定能够纵横捭阖,收到回报。
日期:2011-04-08 13:51:36
  抱薪趋火,燥者先燃——操纵人心者得天下
   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事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保,久而化成。
   万事万物皆有属性。好比抱着柴草向烈火走去,干燥的柴草就首先着火燃烧;往平地倒水,低的地方要先进水。这些现象都是与各类事物的性质相适应的。以此类推,其他事物也是这样的。这也反映内符与外摩的道理。所以说:按着事物的不同特性来实施摩术,哪有不产生反应的呢?根据被游说者的喜好而施行摩术,哪有一个不听从游说的呢?要想能独往独来,就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把握好时机,有了成绩也不停止,时间久了,就一定能化育天下,实现自己的设想。
   
   现在,很多人在讨论曹操,他是奸雄还是英雄?他成功在什么地方?尤其曹操的用人,出神入化,驭人得当。其实,对曹操而言,重要的不是他的驭人之术,而是用人之道。“道”就是人性,是人心。曹操的用人之道便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他太了解人是怎么回事了!他知道手下的谋士和将军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无非是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和财利。如果曹操哪天实力衰弱了,不堪一击了,这些人有一多半是要拍拍屁股就走的,刘备和孙权都在长江南边虚位以待呢!
   因此,曹操对部下“以功归人,以奖励人”,充分利用这些人趋利避害的特点,要什么给什么,立功赏,有过罚,赏罚分明,公正不阿。同时,他又懂得人性的弱点在哪里,每个人都免不了犯错误,而且还很要面子,如果犯了错误就杀,一点情面不留,做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家,那么这些人早晚也是留不住的,所以,他又有另一招:“以法治人,以宽容人”。大棒和胡萝卜两手并用,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由不得这些人不卖命。
   最后,他也清楚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在多数情况下,人是愿意通情达理的,并不需要事事都拿条条杠杠来约束,而在某些时候,人又重视感情越过利益。所以,他还有最厉害的两招:“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情理并用,把手下那帮文武人才全给锁住了,三国争霸时代,曹操的幕府最为庞大,是有理由的,因为曹操对于人心、人性有着极为透彻的把握和理解。
   得人心者得天下;感人心者,可先乎情。只有真正俘获了下属的心灵,揣其心理,摩其本性,视具体需要采取恰如其分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培养下属(或他人)对你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在现代管理学上,这被称为南风法则,源自于一位法国作家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来自正面的因素比负面的影响更能让人对你产生好感。对管理者来说,让下属感受到企业给予的温暖,享受送来的温情,能够满足他们得到爱和尊重的需要,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增加他们对公司的忠诚。此外,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真诚待人、信任下属、体察下情;不要把员工当着自己的“仆人”,要注意沟通和交流;在处理矛盾要注意运用教育和说服的方法;不要把下属放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应当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些都是把握下属心理需求后的正确手段。
   对于员工的心理来说,积极的暗示将会带来正面的效果,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以及做事的成就感。曹操精通于此,所以曹操是用人大师,项羽不懂,所以他只能恨死于乌江。
   有“经营之神”美誉的松下幸之助经常给下属,包括新招的员工打电话。每次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问一下员工的近况如何。当下属回答说还算顺利时,松下又会说:很好,希望你好好加油。在这种激励的作用下,松下公司的每名员工都勤奋工作,誓以全部才能作为对公司的报答。
   站在现代的角度,我们可发现,这些都源于人们“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对于利和害,人们分得很清楚,并且反应强烈。赞美是利,自信是利;岐视是害;自卑是害。对此把握得当,便是我们用人与驭人的第一推动力。善和恶的区分,恰恰是趋利避害的天性在环境作用下的结果,也因此,善和恶的标准是经常改变的,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只是取决于单个人的视角和所站的立场。
   真正的管理者,三分做事,七分做人。鬼谷子一书,也是强调做人在先,做事在后,皆因事事都需先揣摩人的心理,然后才能视人不同,对症下药。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真正理解了鬼谷之道的精髓。日期:2011-04-08 13:52:46
  近而不见,不察其辞——战战兢兢,如覆薄冰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万物有规律,万事也有其自然离合之道理。有的在近前却看不到,有的在远处却能感知;近前的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习而不察,不明虚实;在远处的能得知,是因为做到了反观以往,推验未来。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多面性。鬼谷子说:“物有自然,事有合离。”人与事,都有其客观规律,而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总能从这些小处着眼,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从这些小地方观察他能否值得信任。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每一件成功的大事,都是无数精益求精的细节组成的。许多人眼高手低,遇事只会空谈大道理,却不愿从点滴小事着手,总觉得“我是干大事的,这等小事应该旁人来做。”结果就是小事不肯做,大事却做不好。
   法国银行家贾库·拉斐萨托年轻时曾一度失业,有一天,他到一家银行求职,又遭到了无情的拒绝。这已是他第52次碰壁了,听上去确实很无情。
   当他垂头丧气地走出银行时,忽然发现门口的台阶上有一枚大头针,他想,这太危险了,进进出出的人这么多,万一谁不小踩在上面,肯定会扎到脚。于是,他弯腰捡了起来,把它放进垃圾箱。
   第二天,正当他呆在家里看着招聘报纸,寻找新的求职目标时,昨天那家银行给他打来电话,问他找到工作了没有。他本能地说:“嗯,还没有,不过已经有了新的意向。”对方笑道:“您能再次来我们银行吗?我们董事长想见见您,这不会耽误您多长时间。”
   这是一份录取通知,他被聘用了。原来,昨天他蹲身捡钉子的情景恰好被这家银行的董事长看见。在那位董事长看来,从事银行工作,需要的是拉斐萨托的这种精神。从此,拉斐萨托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努力,终于在法国银行界崭露头角,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古代有个扫屋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人理想满腹但却庭院不扫,搞得自家卫生很差,每当有朋友劝他扫扫屋子,他便仰着头说:“我志在四方,岂能做这点小事。”朋友讥讽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没错,一屋都不想扫,又拿什么去扫天下?古之成大事者,无不从细微处做起,每个小节的积累,方才成就为“大节”,塑造个人事业的辉煌。我们判断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也往往要根据这些小节进行考量,因为人们总是重视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容易忽视这些局部的细微之处。抵巇之术的精妙,便在于此,从缝隙寻找漏洞,从漏洞考察全局,然后反而观之,洞察一个人的本性。
   北京一家公司举办人才招聘会,招聘品牌经理,总裁亲自上阵。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男子坐到了他的面前,经过一番交谈,年轻人展现出了很优秀的工作能力,对该行业的见解独到,而且重要的是,他还有在国际大公司工作两年的经验,在客户这方面的资源也很充足。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上去,他都非常合适。
   但是总裁微笑着说:“对不起,您没能通过面试。”
   年轻人惊讶地问:“为什么,您告诉我理由吗?”
   总裁说:“在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一直是昂着头,眼神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很好的优点,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信,但很遗憾,对我们公司来说,作为品牌推广经理,他应该是谦虚的,温和可亲的,而不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年轻人很失望地离开了,他绝没想到自己会因为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表情,而被一家公司淘汰。这正体现了小节有多么重要,一个人面试时对于自己的过去充满骄傲的人,他怎么会在新的公司安心工作呢?一个细微的表情,被总裁捕捉到了他的内心,从而对他这个人是否可用,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有些人走过无数的高山,趟过无数的河流,都安然无恙,最后却被一块香蕉皮摔个大跟头。工作和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坏习惯,就是正在等待我们的那块香蕉皮,这便是阻碍我们成就大事的重要小节。
   哪些“不起眼的小事”需要我们格外的注意呢?
   同事之间,老把自己不当外人,乱翻别人桌上的档资料或抽屉,不经同意打开别人的计算机文档,站在别人后面看对方用QQ聊天;别人不在场而抽人家的香烟、倒人家的茶叶;夫妻家人之间,未经允许查看对方手机短信,不尊重对方基本的隐私空间,有些事情不商量着来,替对方做主;朋友之间,聚会穿衣不整,举止缺乏基本的尊重,当着旁人的面喊对方不好听的绰号,取笑或讥讽对方,吃饭从不主动买单,到处蹭饭吃;上下级之间,不分场合乱开上司玩笑,不给对方面子……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都是小事,偶尔一次或许没什么,次数多了,就会让人厌烦,慢慢就会成为你经营自己人际关系的绊脚石。所以鬼谷子认为,小节影响大局。从小节,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根本质量。抵巇之术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对人和事进行抵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成功,不经营细节,不重视细节,是不可能有番作为的。海乐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用“战战兢兢,如覆薄冰”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态度,这位海尔的一号人物,正是意识到了小节乃“抵巇之本”,才发出了如此感慨。日期:2011-04-12 19:53:59
  能因能循,天地守神——做大事需因时而动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天地有离合以来,事事皆有巇罅,不可不察。要发现巇罅,就要用捭阖之道,能用此道者为圣人。圣人者,是可以挽救天下苍生的人。世无可抵,则能隐居起来以待时机;若抵巇的时机已到,则挺身而出,为人为国谋划;他们可以上说服君主,下治理百姓,既根据实际情况,又遵循客观规律,堪称天地的守护之神。
   
   鬼谷子借圣人之名,讲出了抵巇之术的运用原则:“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做事不但看环境,看问题大小,还要看时机。因时而动,把握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能弥补则尽量弥补,不能,则果断放弃,躲避危险。所谓明哲保身,是因时机不合,即使努力也于事无补,才采取的无奈之举。
   战国时代,法家掀起的变法大潮,把准了时势,才最终在当时大获成功,因为他们的努力,经过后世儒家的一些调和,在中国确立了儒法合流、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
   秦国孝公求贤,卫鞅敏感地意识到,当前是变革的大好机会,谁变,谁就能掌握七国竞争的主动,强国强军,打破天下的平衡。于是,卫鞅果断投奔明主,君臣二人联手合作,做了一番大事业,使秦变成虎狼之狮,为后来统一中原打下了百年根基。
   但卫鞅的不智在于,事已完成,功业已立,形势逐渐对他不利。作为变法的主持者,在变法成功后,他个人已成为秦国之法公正实行的最大阻碍,何况变法之时得罪的那些世族遗老,正伺机找他报复。此时,他却没有适时隐居,退出权力中心,依然贪恋手中的权力和二十年来的无上荣耀,被人抓住机会诬告谋反,新国君正愁没借口除掉他呢,于是立刻下令把他逮捕。卫鞅被逼无奈,只好跑到封地举兵造反,结果兵败被杀,死后被五牛分尸,又成了不知时宜的反面典型。
   所以鬼谷子告诉我们,战乱之世,莫轻易出来,一定要选择明主。太平之世,做番作为之后,一定要懂得适时而退。如果遇不到明主,则宁愿隐居,也不要出来冒险,这是非常高明的保身之地。
   落井下石也要看时机,如鬼谷子所言,“隐而待时。”对方强的时候,不要轻易站到他的对立面,该忍则忍。时机一到,就可因时而动,不要犹豫。
   《三国演义》中,刘备恨死了吕布,但忌其勇力惊人,三英战吕布尚且不胜,真是急得没办法,不敢轻言对战。所以刘备一直忍,吕布来投靠,也成为了客大欺店,自己忍气吞声。不过,他隐而待时,也终于等到了机会。曹操率大军征徐州,吕布兵败,退入下邳城坚守。两个月后,吕布在睡觉时被手下人捆了送给曹操。
   在白门楼上,曹操准备处置吕布及其随从。当曹操下楼时,吕布对刘备说:“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呢?”刘备赶紧说我一定救你。不一会曹操上来了,吕布表示自己愿意投降,替曹操打天下。曹操就问刘备:“你觉得怎么样?”
   刘备却回答:“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言下之意,这家伙已经背叛过丁建阳、董卓俩人了,你曹操想成为第三个吗?于是曹操心领神会,下令缢死吕布,割下脑袋来示众。一代名将,就这么死在刘备的一句话下。
   可以说刘备是借刀杀人,但根本上,刘备运用的却是鬼谷子的隐而待时之道。平时让吕布欺负惯了,不敢还击,现在曹操把他逮住了,那还等什么?赶紧落井下石,置他于死地,除去心头大患。
   鬼谷子说,一个人只要懂得了因时而动,就“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不管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机会都是最重要的。一句相同之语,一件相同之事,在不同的时机说出来,做出来,效果就可能天差地别。
日期:2011-04-21 16:09:56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说错话比做错事更可怕   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没有眼睛的人,没有必要拿五色给他们看;没有耳朵的人,没必要让他们听五音;所以不可以去的地方,不必让他们去,不可以来的人,也没有必要接受他们。 有些行不通的事,就不要办。古人有言,说:“嘴可以吃饭,不可以说话。”说的是讲话是有忌讳的。警惕人言可畏,那是可以把事实歪曲的。
   
   小孩子经常玩的一种“传话”游戏:由第1个人说出一句话,然后第2个、第3个……第N个,很多人把这句话传下去。当最后拿第一句话跟最后一句话来比较时,就发现它们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天差地别。
   一条信息每被传播周转1次,它的样子就会发生一次改变。你能想象谣言被重复和周转10次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加入这个传播者的行列,就等于在参与一场危险的游戏,当谣言最后被戳穿的时候,就是你付出代价之时。
   鬼谷子说:“口可以食,不可以言。”嘴巴吃饭可以,但说话要小心。这是古人的经典忠告,对我们现代人仍然意义重大。
   有时,话说错比做错事的后果更可怕。事情做得不对,还有弥补的机会;话说错了,却会失去一位朋友甚至一份重要的利益。任何一个人,都应努力成为利益的重心,而不是话题的中心。
   当一个人被闲言非语所包围时,就相当于一艘小船置于海上巨浪之间,一具肉体凡胎被拥到了火山口。“众口铄金”,大家的嘴巴一起使劲,即便是金子,又能抵挡多长时间?“众口铄金,言有曲故”八个字,道出了人言可畏的现实。鬼谷子强调,无论在哪个场合,我们说话都须谨防忌语和谣言,不要随便讲不适合的话,也不要让自己成为谣言的中心,否则后果严重。
   上海某知名公司,小北和同事小刘、小郭三个人共进午餐,相谈甚欢,最后开始聊到一些公司的八卦传闻。小刘说:“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我听说公司要从上海搬到香港。”“为什么?”小北和小郭很惊讶,公司搬家可不是小事情,他们忙追问。小刘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你们可别传出去呀!据说我们公司在证券市场搞投机行为,有关部门要来调查,所以老板才要撤离内地!”
   吃完饭回到公司,小北越想越心焦,自己是本地人,去年刚大学毕业,连房子还没买,他可不想跟着公司去香港。下午工作时,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部门的业务员小李,小李也是非常吃惊,嘴巴好长时间合不上,然后匆匆忙忙出去跑业务了。下午还没过半,经理就来将小北叫到办公室,冷冷地问他:“公司被有关部门调查,要搬到香港去?这些谣言从哪里来的,谁编的?你的工作就是传播这种小道消息吗?”
   小北顿时慌了,急忙解释,说自己无意传播谣言,只是与同事闲聊时得到的消息而已。经理摇摇头说:“现在整个部门的人都知道了,闹得人心惶惶,你让我怎么办?你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明天不要来上班了。”小北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只是多了一下嘴,就失去了这份非常优越的工作!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聪明人的嘴巴也一样,有所言,有所不言。但偏偏就有些人非常“热心”,喜欢捕风捉影,说些无根据的话,传来传去,就成了一把伤人的刀。一些人说话之前从来不经过仔细考虑,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就容易给别人带来无心的伤害,从而让自己跳进海上巨浪、扔进喷发的火山口。
   比如,你与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关系很好,而对另外一个同事很有意见,于是,你就口无遮拦地,在与你关系好的同事面前,极尽所能地说另外一个同事的诸多不是,肆无忌惮地搬弄口舌。
   你会说:“哎,他太能巴结领导了,看他那副哈巴狗的样子,我就感到恶心。”或者说:“如果不是胡经理,他早被公司开除了,一点能力没有,就知道混日子。”“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吝啬鬼,来公司四五年了,天天蹭别人的饭吃,自己从不买单……”
   办公室就这么几个人,说不定哪天,你的话就传到了与你关系不好的同事那里。想想他会对你怎么样呢?也许会采取同样的方式报复你,如果他有点背景,也许会暗地里排挤你,总归你的日子不会好过。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人时,不管他是无心的还是有心的,你最好让他住嘴。如果他继续唠叨地说个不停,转身走开,躲得远远的,是你最好的选择。
   对于性格豪爽,经常说些不该说的话的人,以下几点,或许是你们应该注意的:
   一、不要在背后对别人的个人卫生状况或者家事乱加评论,比如头屑多而不常洗头发、香港脚、对方父母天天吵架等等,即使这些都是真的。
   二、不要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别人争辩,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无所顾忌地恶语相向,这些不但会伤害你们之间的感情,留下隐患,而且还有损你的自身形象。
   三、没有得到对方的同意,不要向外人透露他的真实年龄或收入状况。对女人来说,年龄一般都是秘密,而对于男人来说,收入则是一种秘密。这些都不愿被人所提及,你逢人就把他们的这些隐私都给透露出去了,时间久了,谁还会和你打交道?
   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是非常需要技巧的,什么样的话能说,什么样的不能说,你首先必须在意,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一些准则。如果在这点上把不住门,不要说谈事了,你话一说出口就伤人,时间一长恶名远扬。日期:2011-04-21 16:10:54
  言其有利,从其所长——扬长避短才能趋利避害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人之常情,只要自己说出话,就希望有人听,只要办事情就希望能成功。所以一个聪明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用愚者的长处。不用自己的笨处而用愚人的擅长,这样就使自己永远不会陷于窘迫。说到有利的一面,就要发挥其长处,说到有害的一面,就要避其短处。因而,甲虫防卫,是用其坚硬的甲壳。而毒虫行动,一定用那有毒的螫子。连禽兽都知道用自己的长处,何况进谏的人,更应该懂得其中的游说术了。
   
   世间本无绝对的智者和愚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也都有自己生存的法宝,智者在能力上,在思考方面,也会有笨拙处和短处。愚者也会有其精巧处和长处。只要善加利用,弥补弱项,扩大强项,都能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
   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典礼的第一天,来了许多动物,有小鸟、小鸡、小鸭,小山羊、还有小兔、小松鼠。学校为它们一共开设了5门课程,有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
   当山羊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一下从体育场跑了一个来回,并骄傲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搭拉着脸的……第二天的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学校。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也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祖上又从来没人能游泳的小兔傻了眼,不但是小兔子,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
   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的每一天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则寓言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每个人想要展现自己的优势,就千万不要拿自己不擅长的一面去和别人擅长的一面比,这样你只会一事无成,反而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鬼谷子认为,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非常重要。在对计谋的运用中,我们可以借用别人的精巧之处和优长之处,来为自己的成事服务。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便会无往而不胜。
   古代成功的政治家、野心家,无不千方百计借用民力,借助别人之力来夺取江山。因为他们深知,利益之争乃术,民心之争乃道,欲行大道,必争民心。能够借助民心者,是最大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比如说刘邦,他虽读书不多,甚至堪称街头流氓出身,但在具体行事方面,却是对鬼谷子的谋略体现最为深刻的一位古代帝王。他自己不会领兵打仗,却能重用一些军事天才,取他们之“长”,补自己之“短”。在跟项羽的争夺中,他又能巧妙地利用民心,将滥杀无度的项羽在道德上进行矮化,可谓是擅于取长避短的典范式人物。
   诸葛亮天天练武,恐怕也只能给关云长提鞋;爱迪生天天画蛋,他也成不了达芬奇,让姚明苦熬苦学几十年的数学,也许只能成为庸才一个。
   懦夫可以派去站岗放哨,用的是他贪生怕死,一有动静就会逃回来报信的才能,而勇猛者过于恋战,反倒会贻误军机。
   “人人是庸才,人人又是天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才有资本趋利避害。长处可以带来利,短处只会有害。所以鬼谷子说:“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辩论、交谈和做事,我们都需要扬长避短,如何来做,就是扬自己之长,借别人之长,避自己之短,打击别人之短。深刻体悟这段话,我们就能明白今后说话做事的要点。
   
  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情绪外露是怯懦和幼稚的表现
   辞言有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在外交辞令中有五种情况:一是病态之言;二是幽怨之言;三是忧郁之言;四是愤怒之言;五是喜悦之言。一般地说来,病态之言是神气衰弱,说话没精神。幽怨之言是伤心痛苦,没有主见,忧郁之言是心情郁结,不能畅言,愤怒之言是轻举妄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话。所谓喜悦之言是说话自由散漫,没有重点。以上这五种外交辞令,需要才可使用,有利才可付之实行。
   
   不管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与什么人打交道,我们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镇定自若。像病态、幽怨、忧郁、愤怒以及喜悦之语,严格控制,不轻易表露。因为情绪外露,往往是怯懦和幼稚的体现,而且容易让人猜到自己的内心,抓住自己的弱点,所以这是大忌。
   有位华尔街的投资公司的老板迈克·希丁曾说:“愤怒只是自卑和胆怯的体现,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哪怕下一秒我就会丢掉所有的财产,变成穷光蛋,我的表情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金融危机中,希丁的公司损失了几乎超过90%的资产,全体员工都沉浸在倒闭的恐惧中,他的助手忐忑不安地推开办公室,准备听取他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指令。让这位助手感到惊讶的是,老板正提了一桶水,兴味盎然地擦着办公室的桌子,一边擦还一边哼着歌曲。
   “老板,您在做什么?”
   “啊,菲利普,我在让我的桌子变得更光滑闪亮。”
   “可是,股票的事情您听说了吗?我们公司损失了足有10亿美元。”
   “这又有什么呢?”迈克·希丁耸耸肩,笑了笑,说:“如果非要我表示一下愤怒或者生气,你们才能安心工作,那我不得不说,我的公司真是活该倒闭,因为它的成员是这么的胆小。”
   听完老板这番话,这位助手深信,公司一定会转危为安,因为它有一位如此优秀的老板,并不比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等任何一个传奇人物逊色。果然,该公司抓住金融危机股价下跌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频繁出击抄底,当股市回暖之后,公司的资产不但没有缩水,反而暴涨了280%。
   迈克·希丁的冷静帮助他度过了难关,如果当初他轻易地展示自己的绝望和无助,公司也一定会跟随他的情绪深深地陷在危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绝对不会有随后果断出击、逆市而上的大手笔。
   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其实何止如此,控制情绪还是我们冷静分析任何一个问题的前提条件,包括看清事实的真相、对手隐藏的面孔和辩别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有一则关于佛陀的故事,说的是在一次旅途中,佛陀碰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有好多天,在很长的一段路上,那人用尽各种方法诬蔑、诋毁、折磨他。
   在路的转弯处,佛陀问那人:“假如有人送你一份礼物,可是你拒绝接受,这时,这份礼物应该属于谁呢?”
   那人答:“这还不简单,当然属于送礼的那个人。”
   佛陀笑道:“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不就是在骂自己了吗?”
   那人听了,只好摸摸鼻子走了。
   “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埋怨、忧虑和愤怒,它们会带来什么呢?鬼谷子给了我们答案:肠绝而无主,闭塞而不港,妄动而不治。既然这样的情绪没什么好处,为何还要任着性子来,轻易将它们写在脸上?要知道,喜怒形于色,只会让人觉得你太浅薄,什么事都沉不住气。
   所以,当你读完这一节就会懂得,为什么大人物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脸色?他站在那里,对方在心里已经敬畏三分了。无论别人如何咒骂、嘲讽、冷淡,他们都能默默忍受,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种心理素质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你修炼到了这种境界,即使你现在身为员工,上司也一定会提拔你;即使他与自己的敌人狭路相逢,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猜不透你到底在想什么。
日期:2011-05-12 12:20:19
  如圆与方,如方与圆——为人处事中的方圆之道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以言语试探对方,要微妙而隐蔽,不被察觉;捕捉对手信息要十分迅速,以防误事。如同由阴转阳,由阳转阴,又如由圆变方,由方变圆。它们互为条件,相反相成。未弄清对方实情前,我应以防御性的圆略对之,化解对方进攻;弄清之后,我应以进攻性的方略对之,以求战胜对方。无论前后进退或左右移动,都可用此圆方之道来控制。  鬼谷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讲究分寸和方式。这个“分寸”和“方式”的原则,就是依据方圆之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抓住圆或方的时机,进退自如,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第一,当别人做错事时,不要乱发脾气,因为这是你笼络人心的好机会,此为圆道。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谁是完美的,所以当人犯错时,不要一味地责备,而是正确引导,以圆润之道体现宽容,对优秀管理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
  日本有位表演大师,有一次在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他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地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他又蹲下来将鞋带松开了。
  到后台采访的一位记者看到了,不解地问:“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表演的真谛吗?”“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不当场告诉他,我想可以下一次,如果他还是没明白,我再说。”
  这位表演大师并没有因为弟子看不出自己的用心而责怪他,反而对他的细心进行了嘉奖。这样既没有打消弟子以后细心面对生活的热情,又为后面的教导埋下了良好的伏笔。从鬼谷子的角度来看,这便是圆道的具体应用。
  许多人刚开始工作时,由于对情况不了解,缺乏经验,有时也往往会提一些很错误的建议,做一些并不正确的事。作为管理者,当员工初次犯这类小错误时,最好不要直接或刚硬地去批评,而是应该采取婉转温和的态度。
  如果说话的态度和方法让对方生气,或许他就会和你对立,拒绝接受你所说的事实。尽管你此时体现了对细节的洞察力,但因介入方式不对,起到的效果就会是相反的。
  第二,当下属居功自傲、挑战权威时,若圆道无用,就不要纵容,因为这是你立威的好时机,此为方道。
  吴王阖闾请孙武练兵,从宫中选出几十名宫女交给他,让他训练,自己则坐在演练场旁边的高台上观看。
  孙武先让每个宫女手持一支戟,把她们分成左右两队,分别指定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接着,孙武问她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
  众宫女回答:“知道!”
  孙武说:“令向前,就朝着心所对的前方进击;令向左,就沿着左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右,就沿着右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后,就朝着背的方向后退,知道了吗?”
  众宫女说:“知道啦!”
  孙武于是令人在现场设置了斫刀和大斧,当众又将刚才的指示重复一遍,并强调说:“如果有人不听从军令,就依法斩首!”
  于是他开始发令,让队伍按照命令进击,谁料众宫女却嘻嘻哈哈地闹个不停。
  见此情景,孙武没有动怒。他说:“军令和操练要求没有讲清楚,是为将的过错。”于是他把军令和操练要求又反复地向宫女们作了讲解,再次强调:“如果有人不听军令,是一定要斩首的!”
  他把宫女的队形整理好,再次下令击鼓进击。宫女们还是当儿戏,不理会他的命令。这时,孙武宣布:“刚才军令和操练要求没有讲清楚,是为将的过错。现在既然已经讲清楚,那就是兵士的过错了!”于是,他下令斩杀担任队长的两个吴王的宠姬。
  吴王闻言大惊,赶忙下来求情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只是这两个美女,是我的爱姬,没有她们我睡不安,吃不香,能不能不杀她们呢?”
  孙武断然回答:“不行,如果不杀她们,大王您的军队就无法立威。”于是,两个宠姬被斩首示众。他重新任命队长,再鼓操练,这次无人敢嬉闹、无人敢不从,很快就把宫女们训练成精英团队。
  在这里,孙武之所以敢杀吴王宠姬,是因他明白必须立威以确立自己不容置疑的威信。而且令出在先,且几度三令五申,孙武“圆道”已施,不需再容忍,此时就该果断祭出“方道”。
  对于圆方之道如何使用,鬼谷子说:“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他要求我们注意把握圆方转换的时机,何时内收防御,以柔克刚,何时果断进攻,展现权威和力量,一定要有清晰的洞察力。一旦机会出现,绝不可犹豫。若该施圆道时却误用方道,应施方道时却采取了圆道,或优柔寡断,当为不为,事情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日期:2011-05-12 12:23:29
  如圆与方,如方与圆——为人处事中的方圆之道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以言语试探对方,要微妙而隐蔽,不被察觉;捕捉对手信息要十分迅速,以防误事。如同由阴转阳,由阳转阴,又如由圆变方,由方变圆。它们互为条件,相反相成。未弄清对方实情前,我应以防御性的圆略对之,化解对方进攻;弄清之后,我应以进攻性的方略对之,以求战胜对方。无论前后进退或左右移动,都可用此圆方之道来控制。  鬼谷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讲究分寸和方式。这个“分寸”和“方式”的原则,就是依据方圆之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抓住圆或方的时机,进退自如,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第一,当别人做错事时,不要乱发脾气,因为这是你笼络人心的好机会,此为圆道。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谁是完美的,所以当人犯错时,不要一味地责备,而是正确引导,以圆润之道体现宽容,对优秀管理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
  日本有位表演大师,有一次在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他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地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他又蹲下来将鞋带松开了。
  到后台采访的一位记者看到了,不解地问:“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表演的真谛吗?”“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不当场告诉他,我想可以下一次,如果他还是没明白,我再说。”
  这位表演大师并没有因为弟子看不出自己的用心而责怪他,反而对他的细心进行了嘉奖。这样既没有打消弟子以后细心面对生活的热情,又为后面的教导埋下了良好的伏笔。从鬼谷子的角度来看,这便是圆道的具体应用。
  许多人刚开始工作时,由于对情况不了解,缺乏经验,有时也往往会提一些很错误的建议,做一些并不正确的事。作为管理者,当员工初次犯这类小错误时,最好不要直接或刚硬地去批评,而是应该采取婉转温和的态度。
  如果说话的态度和方法让对方生气,或许他就会和你对立,拒绝接受你所说的事实。尽管你此时体现了对细节的洞察力,但因介入方式不对,起到的效果就会是相反的。
  第二,当下属居功自傲、挑战权威时,若圆道无用,就不要纵容,因为这是你立威的好时机,此为方道。
  吴王阖闾请孙武练兵,从宫中选出几十名宫女交给他,让他训练,自己则坐在演练场旁边的高台上观看。
  孙武先让每个宫女手持一支戟,把她们分成左右两队,分别指定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接着,孙武问她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
  众宫女回答:“知道!”
  孙武说:“令向前,就朝着心所对的前方进击;令向左,就沿着左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右,就沿着右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后,就朝着背的方向后退,知道了吗?”
  众宫女说:“知道啦!”
  孙武于是令人在现场设置了斫刀和大斧,当众又将刚才的指示重复一遍,并强调说:“如果有人不听从军令,就依法斩首!”
  于是他开始发令,让队伍按照命令进击,谁料众宫女却嘻嘻哈哈地闹个不停。
  见此情景,孙武没有动怒。他说:“军令和操练要求没有讲清楚,是为将的过错。”于是他把军令和操练要求又反复地向宫女们作了讲解,再次强调:“如果有人不听军令,是一定要斩首的!”
  他把宫女的队形整理好,再次下令击鼓进击。宫女们还是当儿戏,不理会他的命令。这时,孙武宣布:“刚才军令和操练要求没有讲清楚,是为将的过错。现在既然已经讲清楚,那就是兵士的过错了!”于是,他下令斩杀担任队长的两个吴王的宠姬。
  吴王闻言大惊,赶忙下来求情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只是这两个美女,是我的爱姬,没有她们我睡不安,吃不香,能不能不杀她们呢?”
  孙武断然回答:“不行,如果不杀她们,大王您的军队就无法立威。”于是,两个宠姬被斩首示众。他重新任命队长,再鼓操练,这次无人敢嬉闹、无人敢不从,很快就把宫女们训练成精英团队。
  在这里,孙武之所以敢杀吴王宠姬,是因他明白必须立威以确立自己不容置疑的威信。而且令出在先,且几度三令五申,孙武“圆道”已施,不需再容忍,此时就该果断祭出“方道”。
  对于圆方之道如何使用,鬼谷子说:“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他要求我们注意把握圆方转换的时机,何时内收防御,以柔克刚,何时果断进攻,展现权威和力量,一定要有清晰的洞察力。一旦机会出现,绝不可犹豫。若该施圆道时却误用方道,应施方道时却采取了圆道,或优柔寡断,当为不为,事情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日期:2011-06-27 23:42:15
  做人难,难在哪里?可能就难在每天都有错综复杂的琐事要处理。要面对这些,实在需要智慧。最重要的或许就是定力。冷静地慢慢地处理,自然就会有头绪。如果缺少定力,一躁动,失去自然处理的心态,就会陷入混乱,就会错上加错,误入歧途,把原本可能很好的事情变得更坏了。
  
日期:2011-07-09 17:49:59
  善反听者,乃变鬼神——反向思维,像鬼神一样多变
  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凡善于从反面听人言论者,为能探察实情,总能像鬼神一样多变。变化得当,便能驾驭对方。否则,得来信息就不明确。信息不明,交谈的基调就不坚固而无意义。言谈中,你若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说反话来刺激对方,通过观察对方的反应,做出判断,即可探测到实情。想听对方讲话,应先沉默;想让对方敞开心扉,应暂收敛;想使对方高傲,应表现得谦恭;想从对方那里得到大利益,应先给予一些小利益。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认准一个方向未必就能成功。反而是打破常规思维,逆向而行,更容易达到我们的目的,这便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含义!
  《孙子兵法》上有欲擒故纵的用兵之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抓了又放,最终收服其心。鬼谷子也有“欲取反与”的钓言之策,欲取东而先给西,拿出相反的建议试探对方,观其反应,而知其真意!从相反的角度来说话做事,绕过对方的心理防线,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来侦测对方的底牌。
  诸葛亮东渡孙吴,联合孙权共抗曹操,为说服孙权,他故意渲染曹军的强大,称魏军有“百万虎狼之师,千员能征善战之犯将”,实在是不能跟他对抗。孙权听了很吃惊,忙问详情。诸葛亮说:“百万还是我有意少说,因为我怕吓到江东人士,您最好还是举旗投降,不然打败了,国家亡了不说,百姓也得遭殃啊。”
  孙权一听急了:“我堂堂东吴,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岂肯受这奇耻大辱,甭说了,我一定跟曹操干到底!要投降,让你们的光杆司令刘皇叔去!”
  诸葛亮知道孙权绝不甘居人下,是个很有主见的君主,因此故意将曹军形容得十分强大,一下便激起了孙权的斗志,顺利实现了他联吴抗曹的原定计划。反之,若诸葛亮上来便将曹操贬得一塌糊涂,慷慨激昂,孙权或许会想:既然曹军如此不堪,你家刘皇叔为何还要联合我?我不如坐山观虎斗,先让你们两家杀得你死我活,我再坐收渔翁之利。
  同一个目的,使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或许就是如此相反。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已经普遍被采用。商人都是要赚钱的,但如今很多商家都玩起了降利销售、买二赠一的欲取先予之计。
  北京一家豪华知名大商场,本来生意红火,但自从对面来了新商家,销售额直线下降,本月营业额不及上个月的百分之六十。经理不解:就对面那档次,装修普通,服务一般,货品二流,商场摊位少,给顾客提供的方便也不多,怎么看都没这边气派,为何能小鱼啃大鱼,挤得我这边赚不到钱呢?
  他派人过去察看,一听汇报才明白,对面商场的经理采取了一种很巧妙的让利销售模式:买贵重物品,搭送两件低价商品;低价商品,买三赠一;购物达到一定金额,赠送市内公园、儿童乐园还有近期热门电影的门票。
  这一系列降利促销及各种便民优惠策略,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消费者吸引过去。相比之下,这边的商场虽然规模大,名声在外,却因习惯了卖一物是一物的正常销售策略,让利也仅持续节假日那几天,风头一下就被比了下去。
  不谈利,先让利,是商家促销的基本手法,在消费者面前营造了一个“商家重利更便民”的好印象,自然就能打开销路。
  在交际或谈判中,这个思路亦很有实效。某公司谈判代表徐经理,总是先让利,声言自己不赚钱也可以,只要双方合作愉快,动辄给对方10%以上的利润空间,以至于对方都感到不好意思,气氛营造得非常好。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谈判者往往都是伶牙俐齿,在利益问题上寸步不让,僵持不下、争吵不休的场面也是家常便饭,徐经理的风格却走了另一种方式,在谈判桌上表现得就像对方的代言人,处处为对方考虑,于是合作非常顺利。
  在介绍经验时,徐经理说:“其实,合同签字之前,说什么都无所谓,谈判嘛,坐下来谈,越是板着脸,不肯让步,越会引发对方同样的回应,大家都会坚守阵地,你就没办法试探到对方的底线。作为一个值得合作的客户,当你处处为他着想时,他不被打动是不可能的。所以每次我出去谈业务,大家很愉快就把生意做成了。”
  日本绳索大王岛村芳雄,创业之初也采用了一种“违反商人逐利本性”的营销策略。他在麻产地以每条5角钱的价格购来麻绳,又以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他的朋友和亲戚都质疑说,一分钱不赚,还往里面扔工人的薪水、运费,这是做生意吗?我看是做慈善呢!
  岛村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利润的生意做了一年之后,“岛村的绳索便宜”的好名声就传遍了四方,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这时,岛村开始了他的第二步。他拿着购物收据去找订货的客户,说:“现今为止,我一分钱也没赚你们的,但长此下去,我肯定要破产。”客户一看,果真如此,岛村一年多只赔不赚,真是一位厚道的商人,再说即便涨价也很便宜,于是心甘情愿地将价格提到了五角五分一根绳索。
  然后岛村又来到麻绳产地与当地的厂商交流:“你卖给我的麻绳,我都是原价售出的,一分钱没赚到。”厂商一看单据,大吃一惊,他们头一次碰到这样甘愿不赚钱做生意的人,于是一口答应将收购价降到四角五分。
  一来一往,两头的价格一改,岛村从每条绳索中的盈利就达到了一角钱。靠着这个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他用一年的时间占领了市场,再调整价格,经过几年的努力,岛村从穷光蛋变成了日本有名的绳索大王。
  作为商人,岛村违反商人本性,默不作声赔钱一年,为的是什么?占领市场,挤走竞争者,最后再捞取利润!
  在鬼谷子看来,这便是“欲闻其声,反默”。钓言与钓钱之道,本质相通。越简单的招数越厉害,也就越大朴无华,其锋不工,威胁强大。“善反听者,乃变鬼神。”要做到像鬼神一样多变,若不擅于从反向的角度试探对方,就会“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真正的谈判高手,无不精于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并从对方的反应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作为在世上谋生存的人,如果懂得这一点,你就能越混越好!
  日期:2011-07-09 17:52:44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
  ——进言须随机应变,合乎领导想法
  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合其谋。详思来楗,往应适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从便所为,以求其变。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进言要考虑是否可行,再分析得失,以顺从的姿态来驾驭对方心意。进言时须随机应变,合乎君主想法。若其向我询问,回答须适当。交谈过程中,发现原来的言辞不合其意,必须立即停止原方案。此时,应揣摩其心,顺势而为,然后等待他自己改变想法。与君主交谈,凡谈及往事,应顺其思维和言辞来讲;凡谈未来之事,可以有不同意见。只要看君主的做事方式,就可判断其志向和想法。如果你的计谋不合他意,说明你对他的了解还不透彻。如果你的计谋合乎他意,却不被采用,那么你应该表面与之亲近,暗中则与之疏远。若不能情投意合,立场一致,即便圣人也不会为他出谋划策。  在领导面前,会说话和不会说话的人去讲同样事情,一定会得到不同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有天壤之别。话要怎么讲?这里有一点需要记住:以合其谋——关键问题要与领导保持一致性。次要问题可以有所分歧,但也必须看清领导的心理,在他允许的心理预期内,才能拿出相反的观点,让他采用。
  鬼谷子告诉我们进言之术重要的一个原则:随机应变。我们跟居上位的人打交道,一定要随机应变,切合对方的想法,顺应对方的言辞,这样才能保全自身,从而柔和地实现自己最终想要的结果。
  在领导面前,你必须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工作范围内,哪个是最有价值的,是领导最关注的。对于关键问题,你无法掌控并且事关领导利益的,坚决与他保持一致,这里不存在任何变化的可能。领导觉得重要的事情,你也要觉得重要;领导认为紧急的事情,你也要认为它紧急。总之,随机应变的前提,是你应该合乎领导的想法,不能在根本上抵触。
  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给领导做墙,在不伤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必要时为他遮风挡雨。作为上层管理者,需要下属做自己的左膀右臂。因此,一个不懂随机应变的人向上的可能性很低,只适合做冲锋陷阵的士兵,只有深谙领导心思的人,才容易得到重用,获得广阔的发展平台。
  鬼谷子说:“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顺应天时地利人和,随时调整自己。事实正是如此,一个懂得临机应变的人,才能担当大任。若行事死板,言语僵化,则只能被管理,向上晋升的道路是封死的。
  国内一家知名电器公司,因为售后服务出现问题,引起很多消费者的投诉,在当时反响很大,很多记者闻讯后,都来到该公司采访,希望得到些内幕消息,把这事炒成新闻焦点。
  这群记者在公司门口,遇到了总经理的秘书,纷纷向她询问情况。这位秘书这时做出一个错误决定,她对记者说:“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这个问题你们还是直接采访他比较好!”于是,记者们像汹涌的浪潮闯入总经理办公室。
  总经理躲也躲不开,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人应付记者们的狂轰滥炸,一个劲地解释和道歉,忙得满头大汗,狼狈不堪的形象很快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和电视新闻中。事后,他得知是自己的秘书“出卖”了自己,非常生气,立刻将她解雇了。
  这是一起典型的危机处理事件,女秘书很诚实,但对公司和她的上司而言,却不负责任,更是缺乏头脑。当她首当其冲遇到那些记者时,虽局面仓促,是一场遭遇战,本该是她一次好好表现一番的良机,如若能替领导当一回挡箭牌,将记者打发走,或者将记者引向别处,保护领导,不让其曝光,岂不是大功一件?在总经理眼中,她将是一位非常值得培养和提携的下属。然而,她的选择既呆板而且错误,不仅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还让领导颜面尽失,可谓不智。
  有时,领导需要下属随时挺身而出,甘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双簧戏”。身处这种环境时,我们一定要懂得权谋心机,临机应变,配合行事,以赢得领导赞赏,从而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