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纤维染色mf2级:浙江大学后勤集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4:03:21
朱宝铜在2006全国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来源: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 作者:hqjtnews 日期:2006-05-11 今日/总浏览量:2/7444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大家好!
  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稳步发展,一是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向着更加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转变,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后勤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后勤改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思路日益清晰,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高校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程度转变。这一切,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个人的感受是,改革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目前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奋发努力,深化改革。
    去年底,袁贵仁副部长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肯定了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总结了经验,也摆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要求。我认为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一个重大阶段性成果。这个讲话很重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今天,我根据原部长的讲话精神,就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明确改革的目标
  袁贵仁副部长在讲话中把改革的目标说的很清楚,就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这五句话很容易理解:
  “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下自办后勤截然不同的模式,它无需学校自己组织一支队伍提供后勤服务,只需在全国的统一市场上选择你所需要的企业就行了。这种做法的好处很明显,许多亲身体验过的学校和后勤领导都跟我讲,这样做既省事、省钱,服务水平还有明显的提高。大家总在提“姓教”的问题,这不就是最好的“姓教”吗?之所以能有这种结果,原因也很明白,就是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结果。所以中央一再强调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个问题很重要,新体系就是要建立起有利于后勤资源配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但是,仅有这两句话还不够,因为在为学生的服务中,需要体现“公益性”,需要克服市场运作的弊端,保持一个良好的秩序,同时必须更好地保证学校的稳定和师生的安全,所以还必须通过后三句话来为“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这种基本模式提供保障。
    这个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五句话,在理论上已经过广泛的讨论和论证,在实践上也已有大量事实证明是可行的,对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精神,也是完全符合的。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了,今后我们深化改革就是齐心协力建设这样一个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二、 明确改革的任务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今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会(学会)和学校深化改革的任务,就是围绕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各负其责开展工作。好像一个工程项目,蓝图出来以后,大家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把这个体系建成。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大约有四个方面:
  1、逐步开放校内后勤市场。因为只有开放市场,才能实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才有可能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2、逐步剥离高校服务经营职能。高校的任务是抓教学科研和育人,应当最大限度地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办后勤,现在有条件了,自然应该把这个职能剥离出去。
  3、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我们说的开放市场不是简单的开放,必须保证市场的规范,因此,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监管体系。
  4、加强政府的主导工作。
  一方面要抓紧加快实现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建立并完善高校后勤的行业管理。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因为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后勤的管理最多能做到一般要求和非专业性的检查、指导,属于粗放型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只能满足一般需要。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后勤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校摆脱办后勤的负担,还要求后勤保障高质量、低成本、多方位、体现公益性、保持学校稳定,并不断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目前这种管理模式,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要求。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转变以往粗放型管理方式,实行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我认为如果一个省市能够做好这项工作,这个省市的改革就会很快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目前,多数省市这方面的工作还没启动,少数省市的工作虽然已经开始,但还差得比较远。我很希望没有启动的省市赶快启动。已经启动的省市要抓紧理清思路开展工作;
  二是要完善必要的配套政策。我们有些后勤保障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体现公益性的责任在政府和学校,没有必要的配套政策,是绝对不行的。例如,目前国家依然要求控制学生食堂和宿舍的价格。控制价格是应该的,但用行政手段控制价格,不符合市场规律。在机制上理不顺,必然会制约改革的深入,甚至引发不稳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免税、零租赁、补贴、投入等办法体现公益性。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承受的价格在低于市场价格波动线下,随着市场价格波动,这样才是合理的。此外,还需要有其他一些必要的政策。
  顺便说一下,延续税收政策的文件现在还没有下,我向财政部打听到的最新消息是,取消两条:一条是免征耕地占用税;另一条是向高校学生出租学生公寓虽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所得税,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不变,继续执行。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策略推进改革
在推进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求真务实。
  1、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在推进改革中,要切实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搞一刀切,但各地各高校应该积极主动,据我的观察,目前一些地区和高校主观上不够积极,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如果我们看看一些先进学校就会发现,他们的客观环境可能更差。比如:河北大学在保定,客观条件如何?重庆文理学院不在重庆市区,我去看过,更加偏僻。可他们的改革在全国都属于先进。在积极的同时,还要注重稳妥。
  2、正确处理长远目标与实现途径的关系。长远目标必须明确,有了长远目标才有努力方向。但是,由于高校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校内情况各不相同,实现途径和进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鼓励积极进取,同时也反对盲目冒进。各高校还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简便有效的办法。目前,多数高校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并在争取做大做强。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是对每一所高校都适合的。对后勤正式职工多、市场环境不成熟的高校,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是必要的,对其他高校的改革也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难度很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对后勤正式职工比较少、市场环境成熟的高校,最好的选择是不办后勤服务实体,直接将办后勤的职能交给社会(包括其他高校分离出来的优质后勤服务实体),这种做法更为简便,且在短时间内即可显示突出效果。学校之间没有必要比较谁的后勤实体强大,应该比的是谁有能力快速稳妥地达到改革目的,建立起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也应讲究策略。目前多数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主要是在靠自身的努力实现发展,这种办法也是不科学的。策略的办法应该是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正确处理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改革的关系。目前高校后勤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合理,不利于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高校后勤管理体系中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推进改革中,必须协调二者的改革进度和在不同阶段的改革形式,最终达到和谐的统一。我看到一些高校在推进改革中出现了一些不顺的问题,原因就在管理体制变了,运行机制没有相应的变化,或者是运行机制变了没有相应的变化。
  4、正确处理维护学生利益和后勤职工利益的关系。改革既要考虑学生利益也要考虑后勤职工利益,学生是办学的主体,且与学校的发展与稳定具有更密切的关系。因此,应首先考虑学生利益,积极策划推进改革。但在操作过程中也要维护好后勤职工利益,后勤职工的利益得不到保证会使改革难以推进。目前,多数高校实际上都明白开放市场对学校和学生的好处,不开放的主要原因是怕侵害后勤职工的利益,但实际上后勤职工的利益也是可以保障的。不少高校已经通过内退再上岗等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建议大家学习借鉴。
  5、正确处理推进改革与加强管理的关系。改革和管理有相互影响的作用,改革搞好了会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反之会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改革的顺利实施,反之也会影响到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改革和管理应协调发展,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不断强化管理,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促进管理,特别是要想办法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实现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高。
  6、正确处理重点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后勤改革涉及高校后勤的方方面面内容,在推进改革中,应统筹考虑,突出重点。学生食堂和公寓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最易引发不稳定问题,在全面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应重点抓好这两方面工作。解决了这两个重点问题,就解决了高校和政府的后顾之忧。要通过改革,加快硬件建设,完善软件管理,切实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一些高校以 “保证稳定”为理由,放弃学生食堂和公寓的改革,是极端错误的。回顾历史,我们应当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学生食堂和公寓中存在的不稳定问题,不是改革引起的,是几十年固有的。因此,采取保守不变的办法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改革才是解决稳定问题的根本出路。近年来,改革先进高校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只要认真学习、借鉴,精心操作就一定能够成功,也完全可以避免改革过程中的不稳定问题。
  7、正确处理依靠自身力量与借助外力的关系,既要注重调动学校内部的改革积极性,还要充分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目前,许多学校还只局限于利用本校的资源,这样很难搞好。
  8、正确处理体现公益性与市场机制运作的关系。通过政府和学校的优惠政策和投入体现公益性,通过市场机制运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企业要生存,不能无论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还是后勤副校长、后勤处长、后勤老总或者是主任都是学校的干部,要为学校负责。我们面对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极其复杂,我知道你们面临的困难。这项改革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考验,要搞好这项的改革,不但要有清晰的头脑,还要具备无私的精神、博大的胸怀和顽强的毅力。追求做官、追求名利的人,可能可以做很大的官,也可能会得到名利,但不可能做成大事。我希望同志们能够抓住这个机遇,以无私无畏的精神投入到改革中去,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追求做成高校后勤改革这件大事,为沈阳市、辽宁省以至全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为国家事业的贡献中体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