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下.txt:为什么冬至要祭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28:45
关于冬至、祭祖及其它
  
  在我们老家(江苏如皋)里,冬至是个和年(除夕),7月15一起并重的节日,都要烧四大碗祭祖的。并有谚语如下:
  
  “早烧年,晚烧冬,7月15等不到中。”
  
  就是说烧纸钱祭祖,过年那天时辰要早点,冬至这天要时辰要晚点,而7月15更是不能等到中午。
  
  祭祖的四大碗菜也有讲究,首先不能有荤气的东西,比如葱,蒜,韭菜。其次,鱼最好是鲫鱼,不能是鲢鱼,因为鲢鱼无籽(子)。四大碗一般至少有鱼,肉,豆腐,第四种有时是蛋皮,过年则是丸子。豆腐寓富之意,鱼则为余。
  
  祭祖的饭要倒扣。祭完祖先的饭菜要在灶上回过热气后才能吃。
  祭祖的八仙桌的面板的纹路要东西走向(平常使用时候则是南北走向)。祭祖的桌子朝南面两个位置,朝东朝西各三个位置。南面则烧纸,拜祭。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比如这一天不能打坏饭碗等,就不罗嗦了。当然,很重要的一点,也许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一点是,祭祖必须由男子进行(我想,这也许就是农村重男轻女的原因之一吧)。
  
  这一切关于祭祖的种种细节,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或者有什么出处。我也没问过上代人,估计即使问了他们,也不会知道。我想,这些礼节,也许就是儒家成为正统后,先人们在耳闻目睹中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吧?而且在这种流传中,细节总是会难免出现差错,于是各地的礼节会出现不同的版本。而到了近代,随着城市化的进城以及文革的破坏,这些礼节更是被削弱或者摧毁,偶尔对别人谈论起来,有人总是感觉甚为惊奇。不过,这也许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吧?
  
  我之所以记得这些,是因为我父亲经常在外忙活,逢年过节,这些祭祖的任务从小就几乎全部落在家里的男丁我的身上。祭祖的场合在家里厅堂里面,要焚香祷告,氛围很是庄重,所以各种细节总是丝毫不敢马虎。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焚香烧纸的烟火缭绕中,一个孩童平神静气,满脸肃穆,对着桌子三叩其首。
  就这样,这个男孩在一年年的时节中长大了,读了大学,出了农门,如今依然漂泊在外。但是每次过年回家,家里的祭祖等一切礼节还是由我来操办。母亲对我说,你从小就很懂事,你办这些,不会错。我听到的时候,有些伤感。
  
  我知道,这样的场合,这样的祭祖对我家来说,也许就永远会中断在我的身上了。我知道,我进了城,我家的房子将来会不知道哪里是正南正北,我家也不会有大大的八仙桌。即使我一切从简,想办法焚香祭祖,我的祖先又怎会知道,在某个钢铁森林的小盒子里,有他们的子孙在此祭拜?而对我将来的孩子来说,我更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我不知道是否将我身上的这些祖祖辈辈都有的烙印继续在他(她)身上刻就下去。如果是,这是否是种迷信,或者是种自私?如果不是,这有是否又会让他(她)从此失去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