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阴影 电影:[转载]一个院长的“无米之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22:16
原文地址:一个院长的“无米之炊”作者:姜广策

    当年我在做医药营销时也亲耳听到医院院长跟我诉苦,内容几乎一模一样,政府把公立医院像包袱一样甩了,该投入的不投入,活生生逼出看病难、看病贵,一晃七八年过去了,情况并无明显改观,咱们老百姓苦啊。

 

1
    我是1999年到这个医院当院长的。当时,这个医院可以说人浮于事,什么也不是。在全市医院几乎是垫底的。医院的中药房、西药房内的药品、制剂,几乎都不是自己的,都是各个厂家和公司的。当时没有器械商愿意打交道了,信誉太差。医院欠款6000多万,这些钱有药款、设备款、耗材款还有后勤款项。还欠职工的钱,门诊楼是职工集资的。
    当时医院还欠政府的钱,1993年开始交纳各种保险金,但一直没给政府交,还欠了1600多万。职工们发不下工资,要隔两三个月,还只能发百分之六七十。
    医院里几乎没什么大型设备,很多科室连吸痰器都没有,有的,也是80年代老式的。
    当时,政府每年给我们拨款50万元,我们那里最好的医院,拨款也只有100万。
    医院有1000多人,每个月连工资带保险就得100多万。到2004年7月1日,我记得这个日子,给我医院彻底断粮断奶了,一分钱也不投了。这个政策执行到2009年,才一年给一点。
    没有钱,我怎么办?只有找世行贷款去。
    我是通过朋友知道可以到世界银行贷款,没有人帮你,只有你院长去跑。跑这个项目也得政府同意,市长同意,财政部门也得同意,市里盖了很多章,搞资产抵押。
    这个项目我跑了七个多月,算是比较快的。当时是通过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跑的。(跑项目的)那些日子,到处求人,给人打扫卫生,开会时给人当临时工,比要饭还难。回想起来,可以说很辛酸。
    贷款是240万美元,没有现金,这个项目都是器械。买回来一大批医疗设备、器械。
    这笔贷款利息比较低,只有百分之五多一些,但很多职工不理解,觉得买什么器械,不如把钱发给大家,补发下工资什么的。买那么多器械,如果没有患者,还得付利息。现在想来,后来如果不成功,我的渎职罪就摊上了。
    当时不可能从银行贷款,谁会贷款给你?政府也不会帮你。后来一看到我把世行的钱跑来了,才不一样。我又靠个人信誉从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贷了300万,1999年啊,这笔钱算不少的,给职工补发了工资和一些集资款。

 

2
    当时如果要赢利,只有自创。我开始引进些老专家,原来院里的老专家都不上班了,我几乎四顾茅庐都做到了,把老院长和老专家请回来。退休工资照发,另外增加挂号费。当时省管专家挂号费5元,我把挂号费一半的钱,都给了专家,给专家提高积极性。那时,没有医院按这个比例给。这算是吃螃蟹的。其实,这样医院挣的钱更多,(挂号费的一半)那才值几个钱?
    赚钱的还是介入治疗(注:这里提示了投资机会)。介入含金量最高,技术是超前的,当时我们那个省还没有地市级医院搞介入治疗。
    世行贷款购买的器械很多是这方面的。当时进口机械时,就盯住介入治疗。
    设备过来以后,就开始搞起来。首先是外周血管介入,脑血管介入到2003年比较成气候,心脏介入也是三四年后成的气候。直到现在,这些都是利润最高的科室。
    到2000年下半年,我们就有利润了。

 

3
    2000年4月份,我们搞了一次集中药品招标,算是我们市里第一个搞的。第一次招标就把药品价格下降了15%。药厂以前的钱没还,我们总得等自己有了利润。

    大处方?这很正常,哪个医院不存在?大处方,卫生局是不认可的,医院也不认可,可强调归强调。

    过度检查也有,大型医疗设备投入1000多万,成本回不来怎么办?

    医生付出那么大,医院不搞提成,不搞回扣,行吗?全国的医院都是这个状态,你不干行吗?有的时候,你得睁只眼、闭只眼,我们该说的说,心里很清楚。

    我认为,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不了。政府不给钱,医生工资低。地市级医院的医生有多辛苦,我认为,如果中国都按地市级医院的医生那样搞发展,四化率要快十倍以上。

    我下台前,政府派审计局来审计,干了十多年院长,政府欠我的钱,欠五六千万。这都是公益福利的钱。什么叫公益福利?街上有一个要饭的得了病,送到医院,谁来买单?谁来拿钱?我把账单拿去,人家看都不看。

    还有非典的时候,光整修设备就花了400多万。手足口病的时候,进行硬件改造的钱。这些钱,该不该政府出?去年,我们医院开始盖15层的新大楼,贷款的,为了改变这个医院,为了多赚钱。大投入才有大发展,病人才不用都涌到大城市去。这给国家减轻多少负担,给政府减轻多少负担,可谁给我们一分钱?

 

4
    医疗纠纷每年都有。我认为,这是政府部门不作为造成的。前几年,我每年做下统计,平均每年医务人员500到1000人被打。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你说同仁医院被砍的医生,哪能怨医生的。这是政府不作为。老百姓心理扭曲了,包括医生也是扭曲的。现在就没有你相信我,我相信你了,没有信誉。心理扭曲,什么事干不了?
    政府不作为的关键,就是该买单的不买单。现在新农合、县乡村大量给钱,地市级医院谁管?
    一边不给钱,一边编制、职称控制得很死。
    编制问题困扰医院多少年了,床位在增加,还按照原来的编制。
    1999年,我刚当院长时,有500张床位,现在有1000多张。可政府给的编制几乎没变,它满足不了我床位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城市人口增加的需要。作为院长我没办法,没办法怎么办?研究生也得走人事代理。进编制的就有公积金,不进编的就没有,工资只能按正常的医生去套,有人就会低一点。这个肯定会影响医生的心理。
    现在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职称问题完全由劳动人事部门控制比例,高级职称控制、中级职称还得控制。医生得靠职称拿工资啊!都一样的水平,一个进上了一个没进上,你心理扭曲不扭曲?
    我在任这十多年,政府在投入上几乎没有任何改善。

 

5
    如果让我说,政府应该怎么给公立医院投入,我觉得起码有三点。
    第一,人员工资,政府应该投入百分之六七十,现在不到百分之十。第二,医院盖楼,应该政府买单。第三,大型医疗设备,应该政府买单。另外,公益福利事业、突发事件、传染病防止、困难人员的医疗、看不起病的人,都应该是政府买单的。
    医务人员不愁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很多问题就解决了。在国外,收入最高的职业第一是医生,第二是律师。医生的工资不应该低于公务员。
    现在说看病难,看病贵,其实小城市不存在这个问题,看病并不难。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依我看,有百分之五是医务人员解释不到位或态度有问题;千分之一是医疗技术问题,其他,都是钱闹的。

中国周刊 (梁奎选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