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和科比的关系:设计与生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40:54


标题: [推荐]得天独厚的师承 [打印本页]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2     标题: [推荐]得天独厚的师承

书名:设计与生存  来源:中国市场出版社  作者:马宁伟


  1977年,在阳光明媚的5月,我进了宿迁无线电厂工作。今天,已极少有人知道这家厂, 但当时这家厂还是有些名气的,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工厂里负责新产品的设计队伍中有在文革中遭解散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南无”)的校长、教导主任、系主任、各科教师。其中有中国的第一代电化学专家叶厚禺,第一代无人驾驶康拜因(拖拉机)的无线电控制设计者赵骥,第一代无线电专家洪瑞楫,第一代雷达设计师赵柏林,第一代飞机机械师龚维蒸,还有靠“自学成才”的在60年代即成为国营华东电子管厂工程师的张世昌等几十位杰出人才。

  这些人才,多是因政治运动,先被排挤到学校,再被下放到宿迁。在文革后期,宿迁县依靠这些人才办起了宿迁无线电厂。叶校长当了厂革委会副主任,教导主任俞家琦任新产品部门负责人。工厂的产品是晶体管图示仪和集成电路测试仪以及微波测试仪器。他们给这个小城留下了一批代表中国电子技术水平的产品和一些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他们收到国外亲友寄来的各种技术资料和从1860信箱订来的影印本原版杂志象美国的《Microwave》和IEEE的杂志也引起了我们年轻人极大的求知兴趣。

  1977年底,工厂举办了“微波漏能测试仪新产品设计/生产鉴定会”。会上来了很多领导,包括电子工业部科技局、生产调度局的局长和处长,省电子局局长及县里的领导。在吃饭时的座次上,大家推让不已。因为从级别上讲,部省来宾应坐上席,但来的贵宾中多为“南无”50-60年代的毕业生,面对原校长和老师他们都不好意思坐上席,后来还是叶校长坐了上席。产品通过生产鉴定后,电子部还拨款在宿迁无线电厂建了全国最先进的微波屏蔽暗室,包括从美国进口的微波发射和接受设备。这是迄今为止这个小城得到的最高级的电子设备。据粗略估计,上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的电子工业中,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中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其中有1/5是“南无”的毕业生。

  那时候这些“南无”的老师都在工厂的新产品设计部门,工作气氛既严谨认真又轻松幽默,还有常见的知识分子互相不服输的较劲心理。好像是约成一样,每天下午3点钟左右大家会到走廊中间的一间大房子里休息一下,聊聊天,老师们也会谈谈设计中的技术问题。我们年轻人多是充当他们的听众。

  有一天大家起哄,让年近60岁的赵骥老师与年轻的刚毕业2年的大学生,也是数学解题高手的陆伟青比做高等数学题,有人找来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习题集,选了5道题。2人同时开始做,结果是陆伟青先做完,但是做错一题。赵老师晚了6分钟做完,结果是全对。赵老师说,高等数学题自己有二三十年没做了。我们问他为什么现在还能记住这么多微积分公式。他说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高等数学题做了二、三千道,把能找到的题目都做了,所以做微积分题就好像做加减法一样,永远不会忘掉了。在他们这一批工程师中,功力深厚的绝非少数。像龚维蒸老师推导机械传动中的“简谐运动”公式,一口气可以写4大黑板,完全不用看书。

  龚维蒸老师原为系主任,戴一副圆圆的眼镜。他当时已有50多岁,头发花白,白白胖胖,身材与人一样给你一种敦厚的感觉,看着他,脑中就会自然冒出“一团和气”4个字。他是南工(现南京东南大学)双专业50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60年代中国第一本《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的编写者。在工厂是结构设计室的主任。

  当时有六、七个高中毕业生跟他学模具设计和仪器结构设计,我是其中一个。我们每天半天学习结构设计专业理论,半天工作。龚维蒸老师主要给我们上4门课,《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冷冲模设计》《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结合实例。总是鼓励人,从不批评人,也从没看见过他发过脾气,是一位真正的敦厚长者。当时我们基础实在是太差,他讲完一点,总是会问我们:听懂了么?因为我的好问和勤奋,很快在几个人中脱颖而出。技术上有任何问题,龚老师都能回答得清清楚楚。有一次龚老师对我说,你提的问题不错,都是经过了你的思考。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龚维蒸老师教给我的技术要比别人更多一些。

  一年多的上课使我打下了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我当时还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美国材料力学权威铁摩辛柯写的《材料力学》一书,硬啃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后来我读了大学才知道,龚老师为我们选的课的是多么准确和有效,使我们一点弯路没走。我的一个大学老师跟我们说的是:学好《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给你半个工程师。对一个电子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来说,真是金玉良言。我跟着龚老师学习设计了十几付冷冲模具包括复合模具、连续跳步模,并成功地投入生产。看着自己的设计从脑中设想变为图纸,再成为零件并做成产品,心中就特别地开心。

  那时做仪器框架设计,没有铅型材,框架是用薄钢板涨筋加折弯做成的。涨筋模是比较有难度的模具。龚老师设计了零件和做这个零件用的4“哈夫” 涨筋模具,生产时要用200吨的冲床来做。开始试冲时模具被卡死,不能脱模,我们跟在后面看着龚老师调整模具的滑块行程、配合精度,增加润滑,提高卸模力,问题一步步被解决,从中学到了很多实际经验。

  我跟龚老师保持了20多年的来往,但奇怪的是想写下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却什么也写不出。不过每到过年,我去看他时,听他说话,真是如沐春风的感觉。他的那种淡泊从容加上对专业领域的透彻掌握,实是一种人生难达到的境界。而且他是那种有求必应的人,所以工厂很多技术事都会找他帮忙。只可惜我从他那里只学到了技术知识,没有学到他那种气定神闲的心态。十多年后,有一次我被叫到生产线上去处理问题,别人都面部紧张,看我面带微笑,问我怎么不急,我说是吗?我才知道那种表情原来是“胸有成竹”的自然流露。

  我的另一个师傅是张世昌,因为工厂要自制一套4开制版机(用来做PCB胶片的机器,即大型工业照相机),他点名要我去。我被抽调到这个产品设计小组跟他学做结构设计,实际上主要是制图,将他的设计思想,用图纸表达出来。第一天到这个产品设计小组,他让我削只铅笔,结果是他不满意。他自己削了一只让我看:用中华2H铅笔,笔杆前端削成20mm长的圆锥,铅芯露出圆锥5-6mm长,再用细砂纸将铅芯磨成圆锥型,铅芯尖头直径0.2mm。然后他用丁字尺划了一条直线,一边划,铅笔一边转,铅笔与图板倾斜成60度。他说,这样笔尖不会一下被磨秃。削好铅笔后,他让我写0-9的阿拉伯数字。我写后,他说,你数字写得不错,我推荐你去财务科,看我脸涨的通红,他说“8”字要这样写,我看着他用了4笔,每笔4个半圆写成了标准的仿宋体“8”。就这样我跟着他一丝不苟地开始了制图工作。他教会我选择三视图的技巧,运用局部剖视图和重复剖面图的表达方法,特别是强调要精确、简洁、完整地表达零件,不能少表达一个要素,也不要多划一个视图。“让水平低的人也能看懂你的图,才是一张好图纸”,“好的工程图纸就是一幅艺术画”。这些设计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极富创意,教会我巧用机械原理,实现制版机结构和传动的设计。我们设计的滚珠丝杠传动副一个人站上去,用手轻轻转动手柄,就能把人从轨道上带走,使我感到了机械的神奇。一个个想法从图纸变为实体零件,也使我渐渐地喜欢上了技术工作。

  一次,有一台冲床的“冲头把”断了,它的头部是球形的,按当时的加工条件,高精度球形金属零件是比较难加工的。张世昌老师后来想出了在铣床上用倾斜的铣刀盘旋转时划出的圆弧加上用铣床分度头进行微小的步进分度,在铣床实现了球形加工,并通过手工打磨使球面达到了光洁度的要求。

  在没有高精度的测平仪时如何测出一个物体的表面平面度?张世昌老师教我们可以站在屋内面对窗户,看光线透过窗框在被测平面上的投影。当你移动被测平面,而窗框的某一条线投影在被测平面上清晰度都始终如一,则被测平面已高度平整。

  张世昌老师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做的古筝,被淮阴地区剧团长期使用。他甚至教我们自己制做小提琴,告诉我们做小提琴要用什么木料和什么特别的剖料方式,并带着我们在木材厂的原材堆放地四处找寻合适的木料。这个问题在我后来带的多个研发团队中,作为有奖问答,几乎无人答出。

  他给我,也是给那个小城留下最深的影响的也是一项匠心独运的设计。当时有一出大热的话剧叫《于无声处》,各地都在排演。此话剧两个多小时,要反映的情节是24小时。张世昌老师用一座钟改变传动比,加上硬纸板做成大钟面和表针,用缝纫机做车床加工精密零件。钟做成后,挂在舞台上,演出时,这个钟成功地反映了剧情需要的时间变化。

  1978年起,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原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复校,老师们陆续回宁。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成为工厂结构设计的骨干分子。当时,中国医科大学的张作范等三个老师发明了立体幻灯投影仪的原理样机,与我们工厂技术合作进行产品化开发。我在沈阳与他们做联合设计一个多月,得到了一次技术锻炼,也知道了光学行业是以0.001mm为精度单位的。后来,我们做成了5台样机。立体幻灯投影仪可以用来做医学解剖教学,他们和我带着样机到北京国家卫生部做演示。让我印象深的是,卫生部的一个办事员比大学老师“牛”得多。

  后来我独立承担了设计一条仪器生产流水线的任务,为此特地到福州福日电视机厂参观。当时该厂有中国第一条从日本进口的电子产品流水装配线。回来后,从规划、设计装配图到零件图,然后再选定调速电机、继电器、调速控制器、减速箱、链条、轴承全部都由我一个人承担。记得我在上海的北京东路第一五金店选定需购物品后,当即借用店里的电话通知厂里电汇款项,只留下一张工厂介绍信,订购物品即让我带走了,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是现在的人做不到的。流水线设计制做完成后,第一次在宿迁无线电厂实现了仪器生产连续流水作业。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3

   1978年,我参加了高考,可惜没考上。主要原因是当时我的工作已经不错了,没有全身心投入复习,现在看来是鼠目寸光。原本准备来年再考,可突然来了读大学的机会,那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办并且冬季就招生,1979年2月开学。开始并没打算读,可是读电大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带薪上学。就这样,通过简单考试,我开始读电大。另一方面,工厂新产品设计又需要人,所以我读电大的3年是一边读书,一边工作。

  我的中学是在“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政治运动中度过的,数理化的基础很差。因此在学高等数学时也往往需要将中学教材找出来看相关内容再学大学教材,这样做一道题目会需要1-2个小时,有时心情很沮丧。我们同学中的王宇、邵军做数学题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是我们大多数人不能达到的。之所以我可以和他们一样,能一关一关的闯过来,可能是比他们多花了一倍的时间。勤能补拙,我有了自己的体验。记得在读《有机化学》课时,半学期下来,我对这门课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建立起来,化学反应的来龙去脉完全搞不清楚,上课时就是晕晕的。后来是找来中学的化学课本,再读了一些相关科普读物,才有所领悟,慢慢地读了进去。

  后来,毕业设计使我找回了自信。我做的是“RL-2微波漏能结构设计”,那也是我们工厂实际研究的一个新产品,用来探测微波设备的微波泄漏能量。微波设备包括雷达、电视发射台等,超过30mw/cm2的微波对人体是有害的。在毕业设计答辩上,我从探测原理讲起,结合挂图介绍了主要器件----传感器。又介绍了为将传感器上获得的讯号能在表头上显示出来,需设计放大电路和转换电路,这就是电路设计工程师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了让电路板和读数据的表头能放在合适的位置,需要设计一个支撑架;为了电路不受干扰,需要考虑PCB走线的电容效应,还要设计一个屏蔽罩,以防电磁辐射;为了保证移动中可正常使用此产品,特别要考虑防振设计;又为了传感器便于手握,特别要设计合适的形状、大小和重量;而这些就是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我还重点介绍了产品中需要的一种材料:它既要能够被制成异型,又要能耐高温不变形,还要对微波无反射,包括为找到这种材料(氮化硼)所做的研究设计过程。

  我的报告使评委们认为我是老师出身,善于表达。其实那时我是一说话就脸红的人,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只和几个投机的人才有话说。之所以能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是因为真正用心地做了这个毕业设计,是“肚子里有”才说得出。也是因为这次答辩,后来我被请去做了电大兼职《画法几何》的辅导教师,我才真正开始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我之所以比较详细地叙述这件事,是想说明这样真正的原创性的研究和设计是非常锻炼人的,也非常有挑战性。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对公司来说也掌握了真正的技术。在我后来的20年研发工作经历中,这样的技术上深层次的项目不多。事实上,现在很多国内IT公司的研发部门也是如此。我见到的一家国内PC大公司的名校毕业生,在外观堂而皇之的研发中心津津有味地只做整机级的模拟用户使用时的测试。没人告诉他们,这不能算是研发。我的一个感觉是这些年来国内很多IT大公司研发做的越来越浅,远不如1980-1990年代的企业。所以,整体上现在我们工业技术可能与发达国家比离得更远。当然有些公司除外,像华为,中兴等。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4

因为我的父母已在1980年调回南京工作,因此我也积极寻求回南京的机会。1984年,经人介绍并经考试,我进了南京熊猫集团东方无线电厂。工厂原为南京无线电厂的收音机车间,后成为熊猫集团控股厂,主要产品是熊猫牌收录机和组合音响。

  我先是在工艺科结构室,主要的工作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审查设计部门的结构设计图纸工艺性;在生产阶段承接设计部门的技术,写工艺流程卡(作业指导书)和处理生产线的技术问题。

   就现在看,后一个工作任务就是现在很多公司里工程部的职责。而前一个工作任务在大多数公司没有专门部门承担,这也是很多研发部门新产品样机做得可以,但在进行批量生产时却问题百出的原因之一。一个通则是,把技术问题解决在前端,将大大降低新产品失败的风险和成本,这是技术管理者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半年后发生了两件对我有影响的事。第一件事是描图员忙不过来,我去客串帮忙,在描一张图时,顺便改掉了一个明显的设计表达错误。按理描图员是不应做任何改动的,所以这引起了那位设计师的不满。好在负责结构设计的副所长就在旁边,拿过去一看,说改得对,就这样了。他并且问我,“你怎么会知道要这样改”?我回答说,我以前是做过结构设计的。第二件事是我审查一个新产品的一套结构设计图的工艺性,正巧就是这位副所长设计的。我找出来其中十几个制图和设计不当问题。看完后,我随口跟旁边的同事说了一下,谁知这信息迅速传到了他耳中,而且也不知怎么传的。据说他听后是暴跳如雷,说我的图纸还会有问题,他一个小年轻,搞得不得了。我的室主任说:这是个不能碰的人,因为又是交大毕业的,又是副所长,以前类似问题我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时候,我的倔强性格也出来了。我说:白纸黑字在那呢,大家都可以看啊。结果却是在下午当面沟通时,他一一修正了问题。

   因为这两件事,由设计所长提出,将我调到了设计所。我回到了结构设计的本行,此时我实际上已有了6-7年的冷冲模和仪器结构设计经验。仪器主要用金属薄板做结构件,而音响的结构件主要是塑料件,塑料件的设计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除此以外,像整机布局、电磁兼容性设计、热设计、防振设计等结构设计的内容都是相通的。我买了能够买到的所有塑料材料、塑料模具和零件设计的书,补充我的知识。

  塑料因为其成型工艺的特点,可以被设计成复杂形状的零件,这特别考验一个人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业界一直有两类产品结构设计师,一类是先设计一个产品的大概轮廓,再做一个手板,根据手板,再完善细节设计。另一类是完全想好细节,并用图纸完整表达,再去做手板,这种做法,改动会很小,但非常考验设计者的功力。我是一直坚持后者的做法。同理,做一个整机结构设计,首先要画装配图,没有精细的装配图就匆匆画零件图也注定会反复甚至翻船。直到今天,还是有大多数的工程师做不到这点,他们的装配图就是用三维软件(ProE或UG)将零件图装在一起,看有无干涉就算万事大吉了。实际上,精细的装配图是要将零件图上不能表达的结构要素和配合偏差完全表达出来才是真正有用的装配图。

  就结构设计工程师的制图来说,要过三关,第一关是零件图形表达关,开始新手总认为图很难绘制出来,其实你跨过此关后会发现,这是最简单的设计;第二关是视图选择,即使是用三维软件也同样有这个问题;第三关是尺寸标注偏差。这要有深厚设计经验和工艺知识做背景,才能注的恰到好处:既满足设计要求,又不提高加工成本。所以考核一个结构设计工程师,就要看他的尺寸标注偏差。很多外行上司一眼看去,新手和资深的工程师图画得差不多,认为新手不错。其实新手可能会出现尺寸标注偏差不合理的问题,结果不知浪费了多少加工费,并且还会造成模具做不出来,影响新品进度。

  一个结构设计工程师过了制图关,才只是向成熟的结构设计工程师迈出的第一步。做到什么样的水准才是一个成熟的结构设计工程师呢?我会在下一节中给出答案。

  半年后,工厂要设计高性能的双卡收录机8400,也是新手但有相当才气的丁石藤和我分别独立担任电路和结构主设计师。这是个全新产品,全套结构设计图,包括装配图、零部件图都是由我一人40天完成,。40多张设计图,没有大毛病,也没有小毛病,开模后一次试模成功。电路也如期设计调试完成,整机试投产后也一次成功,没有发现大问题,故试产后一天都没停就又投入了6K的批量。做到这个程度,任何一个做过设计的人都知道,这是很难达到的一个技术水准,同时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协调工作,当然还有运气,比如协作单位模具厂、PCB厂都没有出问题。

  因为成功地设计了这个产品,也因为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我被任命为结构设计室主任。这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和国企环境中是很破格的事情。我所在的设计室基本上都是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而我的搭档也成了设计所长------丁石藤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少数几个杰出人才之一,他最厉害的就是思维清晰而简洁,一语中的,具备超常人的智商,面对技术问题他几乎不会出错。而我的不出错是靠我的勤奋和专心,我在做设计时可以说是几乎任何时候都在想着产品上的事,一套图纸几百个关键尺寸烂熟于胸。有时制造部门因一些制造误差打电话来问,希望“超差代用”,我从来也不要去翻图纸,对所问的问题,在脑中会迅速形成立体图形,做出是否可用的判断。我在睡觉时也会将白天设计的图纸尺寸一一回味。

  设计的产品成功后,我这时才知道,龚、张两位老师教我的专业知识、技术再加上自己三年苦读,使我已积累了相当的专业功力。连我自己也奇怪,我对塑料零件设计并不熟悉,但遇到问题我总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法,我没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的同事,相反我倒是经常帮他们的忙。

  后来我接触过很多的工程师,发现他们虽然在R&D部门工作了好几年,但并没有掌握他们那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做那个专业应该学些什么。一方面我为自己感到庆幸,一方面我也得出一个结论,刚刚工作的1-2年对新大学生太重要了,没有一个好的师傅指导,会走很多弯路,甚至于就此碌碌无为。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4

8400产品在生产车间量产时,在一张检验桌旁,检验科长问我,产品成功了,拿多少奖金你就满意了。我说奖金不在乎,我希望能生产5万台,成为畅销产品。那是真话,那个年代的工程师,更看重的是名声。事实上,由于是定位在高端的产品,销路并不好。厂里在分析了市场后,减掉了我们设计者认为得意的“电脑选曲”、“5段音调分频”等技术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到今天还是要一定的技术功力,但成本因此增加不少,而市场反馈的信息是一般用户不会用这些功能。

  我们决定大幅度削减附加功能,仅保留主要功能。为了减少投入,从结构上仅设计了新的前面板,其余沿用原来的零部件。这也大大加快了设计进度。那个时候,机器的结构布置都是将电路板装在深厚的后机壳中,包括日本产品也是这样。这种结构装配维修起来特别困难。

  我设计将电路板装在深度很浅的前面板上,电路板安装与前面板垂直。由于这样的结构使得电路板大部分露在外面,装配调试和维修特别方便。在全部装配测试完成后,再合上后机壳。这大大方便了生产。开始有不少人认为面板太薄,支承刚度不够,我在设计面板时动了脑筋,增加了一些凸凹面和加强筋,从而保证了刚度。那时塑料件的设计国内没有任何书介绍,而在国际上正是塑料件的设计研究热门的时候。我是基于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美国的原版杂志《Plastic Design Forum》《Plastic Engineer》上的论文,自己做了大胆设计。产品没有出现问题。后来这种结构成为行业设计的潮流。这个机器在调谐机构和录音传动机构两大结构设计的难点上也有了突变性的改善。我的设计零件数比同类机器少了20%,这也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我的“在完成同样功能和性能的情况下,追求最简结构、最低成本”的设计思想也是在这时候形成。在这个设计思想指导下,我设计了很多好的产品,也使我在审核别人设计图纸的时候,很容易发现设计图纸的问题。

  我对设计的定义就是,“将设想和计算通过图纸表达出来,并可以成功地做成产品”。对设计师来说,关键能力是尽管还没有实物,但这物体已在脑中想象成形,而不是仅会依葫芦画瓢。

  谈到这里,我们可以给出上一节提出的问题“什么样的水准才是一个成熟的结构设计工程师呢?”的答案:

  一个成熟的结构设计工程师,就是在自己的专业内能将设计“一次做对”,并达到图纸表达清晰、准确、完整;设计的产品结构最简、成本最低。

  回过头来继续说这次的产品设计改造。新产品投产后命名为熊猫2200双卡收录机。就是这个产品,上市后因供不应求,包括熊猫集团本部的工厂一共4家厂投入生产,整整畅销3年,共产销120万台以上。这一产品为工厂创下巨额利润,也创下全国音响行业单机种销量的奇迹,我们几个主要设计师也获得了省市颁发的新产品科技奖。

  总结起来,这个产品市场成功的要素一是价格低,仅是同类日本产品的1/2;二是品牌好,“熊猫”当时是无可质疑的中国第一电子品牌;三是质量稳定。技术成功要素是结构简洁、功能适用,通用化,标准化,操作简单,外观美观。

  10年努力,我实现了做工程师的理想。1990年,我拿到了省里发的工程师证书,也成为中国电子学会的会员,还是我们这一行业权威杂志《电子机械工程》最年轻的通讯编辑。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5

 龚维蒸老师曾对我说,要想学透一行,要花十年工夫。先用3年时间,将这一行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再用3年时间将这一行的书和文章全部找来读,包括国外的书和杂志。了解这门技术的来龙去脉和当前的发展状况;再用3年时间选择其中薄弱分支进行研究,这样你就可以有所成就。

  1985年的时候,我已注意到了做事要靠技术也要方法。那时我买了一本书叫《科学方法论研究》,是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的,书中收有30多篇论文,其中有很多是大家,如何祚庥、王梓坤、柳树滋。这本书真是好书,我辗转几地工作一直带在身边,对我研究做事的方法起了很大作用。这好过世面上的一般技术管理类书,这样的书真应该再版。顺便说一句,70-80年代出的科普读物像“潮汐”等大多是科技名家写的,内容深入浅出,是极好的科学技术启蒙著作。现在好象很少看到一个领域里的专家写这种小册子了。

  上世纪80年代家电产品大量的使用塑料零件,这就带来了材料选择、零件设计和零件连接的很多问题。我开始研究其中的塑料零件连接技术,国内出版物已远不能回答我思考的问题。从1985年开始,我开始读国外原版的《Plastic Design Forum》,《Plastic Engineer》,《Toshiba Review 》, IEEE的大分子化学卷(记得是第34卷) 等杂志 以及《Electronic Packaging Handbook》等年鉴类书。陆续跟踪和了解这些技术6-7年时间,仅其中的小小自攻螺钉连接技术就花了2年时间。

  当时自攻螺钉刚刚开始在国内用,我们的产品仅在一些不重要的连接采用自攻螺钉,原因是它容易滑牙。在重要的连接处则用金属螺纹嵌件置入在塑料件中,这就大大提高了产品成本和技术难度。而打开日本的产品看已100%采用自攻螺钉。用自攻螺钉能大幅度降低装配成本,我觉得这就有研究价值。我跑了南京图书馆、江苏科技情报所、江苏电子科技情报所、南大图书馆、南京化工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北京图书馆、电子部第四研究所、沈阳790厂(电子部紧固件研究所),收集了所有的国内外的相关书籍、杂志和中、日、美、英、德、ISO的自攻螺钉标准,约200万字。

  1985-1990年在读这些英文资料时,我陆续将其翻译发表在省和国家级技术刊物上计4万字以上。这给我带来了2个好处,一个是我成了中国电子学会的会员,一个是在90年我被评为工程师时,按当时政策可以免考英文。1992年,经过多年的翻译、研究和实际设计经验积累,我发表了自己10万字的论文集《塑料零件连接技术》(中国音响工业协会出版1992),这时我在金属零件、塑料零件的设计,包括对这些零件所用的材料的知识,以及冷冲压工艺、注塑工艺和电子产品整机设计有了很多独到的经验。我在工厂对结构方面的技术问题已不敢随便说话,因为你一说,别人就会认为是对的,就会照着做。所以不深思熟虑的说话会造成经济损失。

  写技术论文不仅使自己进一步理清思路,也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因为你写的时候才会发现,有些问题原来自己并不很清楚,给别人讲课也是如此。写和讲两件事都是看起来是在帮别人,实际上也是与己有益的事。后来,我对工程师的要求都是要会做,会写和会讲。

  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是一个比较容易上手的工作,有1-2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能出图。但在选材、工艺性、装配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真的需要多年积累。

  就像足球运动员要有足球意识一样,我经常说一个结构工程师对自己的技术领域要有一个良好的感觉,这包括对长度、重量、力的大小等等。对长度的实体感觉如:生活中哪些实体是10mm或100mm,哪些东西是1mm或5mm? 实际上人身上就是一个长度计量器,只要平时将自己的头发、衣服上的纽扣、分币、10元纸币的长和宽,手指的长度、手臂的长度,测量后记在脑中,就形成了一套长度计量器参照器。同样的,对重量的大小也应建立一个由小到大的参照系,如一圆的硬币有多重,1只圆珠笔有多重,你用的茶杯有多重等等,将常用的重量也记在脑中。当设计的塑料的孔轴配合为过盈0.05mm和0.1mm时,分别要用多大的力才能进行装配,也应做实验取得数据,而不是照搬书本,没有实际的感觉,这样设计产品错误才会少,也能够发现一些已有的书本的错误。

  我后来Interview新员工时经常问什么是结构?什么是结构设计?什么是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但得到的多是大学教材里的隔靴搔痒答案。我的体会是:“结构”对零件而言,就是形状和材料;更多的情况下“结构”是对2个或2个以上有装配关系的零件而言,就是2个或2个以上的零件结合处的配合形状;对整机而言,“结构”就是指零部件的布局。因此,结构设计就是用最简的形状、合适的材料、精巧的连接、合理的布局实现其功能和性能的要求;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就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电子部件做适当的装配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散热设计、抗振设计和做产品的人机交互的合理布局。

  什么是结构设计的最高境界?那就是除了实现上面的要求外,从图面布置上,也能达到艺术上的效果,其均衡性要像一幅艺术画。我结婚时家中挂的就是我自己画的结构设计装配图。

  在国企的日子里,由于长期受到的教育,自己一直感到是工厂的主人,是为自己在奋斗。虽然那只是一张空头支票。特别是当将要轮到我这个层次可以分房这样的福利时,偏偏整个行业和企业陷入了低谷,而且随着企业的不景气,在低工资前提下的原有员工社会福利:分房、医疗、养老也成为员工担忧的三大包袱。

  闲时翻看在国企的一堆奖状和厂史中的新产品开发列表中一连串自己的名字,竟还是有一种成就感。这种荣誉感是有很长时间效应的,而物质奖励的时间效应往往比较短。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5

 1984年回南京,虽颇费周折,但从此我的人生踏上了一个新台阶,视野开阔起来。1988年第一次去深圳出差,去拜访一个工厂合作伙伴,看对方总经理左手一个电话,右手一个电话,一两分钟处理一件事。才了解到中国竟然有这样的企业,做事有那么高的效率。看来,自己对技术以外的世界关注太少,从此深感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刚回南京时,收录机、彩电还是热门产品,行业处于大发展时期,在后面的10年,电子行业中音响和彩电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好的行业。其正面效应是能生存下来的企业有了全球的一定竞争力,而负面的效应就是大批国企败下阵来。

  1994年前后,音响行业一方面由于香港大量的CKD在南方地区的小工厂组装,而香港的模具制造水平比内地高一个数量级,产品的外观漂亮,功能实用;另一方面由于江浙地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其机制灵活,无社会负担,技术上依靠“星期日工程师”,也从给国企配套零部件,变为自己大量地生产音响整机。这些产品仅注重基本功能,摒弃了国企按国标追求的高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对一般用户确也没有用)。这两类公司的产品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市场销售灵活,因此音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企产品的技术优势渐失。而国企固有的顽疾却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作起来,日子开始难过。事实上如果我们厂不去扶持一些亏损企业,可能还能好些,可是在行政命令下我们厂扶持了好几个厂,结果是没把别人扶起来,自己也跌倒了。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恶性竞争,音响行业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而那两类公司多数不在行业统计数据之内,维持在微利状况。在这个行业做了十多年,应该说对行业前景是心中有数的。

  “男怕入错行”,在一个走向没落的行业里,可能你再投入多少力气,回报也是微薄的。

  1992年有个同事要到深圳去闯天下,我们做的音响这一行,在深圳薪水高很多。因为他是做电路设计的,我是做结构的,所以希望我和他一起去,这样就可以搭档做产品。我对他说,你还没做好准备,技术上你还要积累,而且这个行业现在我也不看好。结果是他去了,我没去。一年后的年底,他神采飞扬地回来,请大家吃饭。说他月薪6千块。他去的是家香港公司,做放在家庭客厅里用的喷水池产品,由于喷水是用脉冲电路控制的,所以前面水喷上去,水珠落下时与后面喷上去的水珠相撞,结果水溅到池外,打湿用户的地板。他去以后将其改为模拟电路控制,并让水柱倾斜一定角度,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老板一下将其工资涨到了6000元/月。而我们那时月薪才1千块,结果有一批人跟出去做音响。而我是准备转行了。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6

 1994年,工厂给了我一个到广州参加Philip VCD技术培训的机会,但我没有去,自己联系到一个到“西安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去进修计算机技术的机会。在西电的学习是短暂的,但那幢苏式的由一尺多厚的墙建成的墩实教学大楼印象深刻,在炎热的夏天,教室里仍然很阴凉。我在一个古城里面,学习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开始了向新的领域的长征。在技术上我算是能深入进去的,这一次的学习与年轻时学习不同的感觉是对新知识的记忆能力大大减弱,但理解力倒是反而有所提高。

  回来后,我把所里的一台486计算机拆了一遍又一遍, DOS系统也装了无数次,DOS命令也用熟悉了。我开始在金陵电脑培训学校和市工会职校的计算机中专班做兼职老师,就凭着一张DOS激活盘,一张DM盘,一张KV100杀毒盘和我从计算机报刊上得到的知识,开始教计算机维修课。当时的计算机全是进口兼容机,品质相当好,故障也基本上是软件操作不当造成。我记得稍为难一点的是在计算机重装或升级的时候要会编辑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两个文件和主板上的倍频跳线。事实上我的课还很快吸引了很多南工和南大的本科生来听,我当时每周4节课,每上两节课,要备8小时的课。我订了当时所有的计算机报刊,当学生问的问题当时答不出,我一定会弄清楚,下次课说明。其实带着问题的学习是效率最高的。我也经常在珠江路计算机一条街上看别人怎样装计算机。我的性格中有敢闯的一面,也有喜欢探求新知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自然习性,这对我在不惑之年能跨出音响行业是最重要因素。

  一年以后,我看到报纸上南京同创信息产业集团登的招聘广告,就以普通结构设计师的身份,应聘同创集团新品研发中心结构设计工程师。面试当场即被录取,并让我即去上班。面试我的是新品研发中心总监徐一宁,这是一位做人很正的领导,有着传统的知识分子的风骨。只是由于有时表达过于直白,而没有更好的位置,我对他仍然心存感激,是他让我在不惑之年赶上了这一波计算机热的大潮,开始了10年的IT之旅。

  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对外界真是不太了解。开始在新公司工作的一个月给了我很多刺激。比如面试谈薪资时,我要了在工厂的同样月薪。面试者即是我的主管,笑了笑,一口答应。结果到第一个月发工资时,我得到了2倍的钱,其中一半是奖金。我悄悄问了一下同事,原来工作1-2年的大学生也跟我拿得差不多。我恍然大悟,怪不得面试时主管笑得暧昧。IT行业的薪资真是跟传统行业不好比。这也大大刺激了我的工作热情。同在蓝天下,人还是那样的人,做的还是更简单的事,境况大变,是运气来了吗?

  这一次的人生转折,是一次正确的选择。我的大部分同事还在国企里面耗着,有时在路上偶遇,看到他们面色沉重,就知道他们的处境。成功的转折来自于对社会、行业、自身的了解和积极的准备,来自于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抓住时机。

  公司的技术部门也不叫设计所,而叫研发中心。工作环境倒是窗明几净,不像传统企业灰灰的。其他状况与我脑中的对计算机行业高科技想象完全不一样。不像我们电子行业设计师,每人配备几十万圆的电子仪器,有各种试验室。这里只是每人一台PC,所谓硬件工程师做的只是将采购来的MB,HDD,CPU,Memory,CD-ROM,VGA卡等部件拿来做用户层面的板级和整机测试。也不用仪器,只是用软件模似用户使用的测试,硬件工程师多是工作1-2年的大学生。而结构工程师倒是需要做真正的设计。只是在这里共事的同事,他们离真正的设计实在太远,虽然也能用AutoCAD画零件图,但根本没有掌握结构设计的要点。这样的工程师在后来的日子我多次碰到,真的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敢设计产品,真是“无知者无畏”。后来我通过与台湾结构工程师的多次交流,我更是对自己有信心:我在技术上走得够远。顺便说一句,台湾称结构工程师为机构工程师是比较准确的,“机构”者,“机械结构”也。

  我认为中国的IT企业之所以没有成功地掌握深层次技术与其R&D的人员组成来源有关,他们差不多都是学计算机的新大学生。很多公司靠这批没有产品制程经验的新人做板卡设计、结构设计时,当然往往遭遇了失败,接着就在研发路上缩了回去。

  当时电子行业有大批的成熟电子工程师,他们只是没有勇气去接受新的挑战,或者说不了解计算机行业,被那种高科技的光环吓住,没有及时地向计算机行业转移,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他们个人的损失。因为实际上除了AP软件工程师,其它像硬件、底层软件、测试、结构、品质工程师,他们都需要长期的设计经验积累。

  一大批国企中年工程师沦为边缘人,并不是真正技术不行,而是因为对新的“工具”不能掌握的原因。这也包括英语的能力,因为在1-2流的外企基本上要求英文书写,资料也全是英文。而且对部门经理以上的职位英文不好就是否决项。就我自己而言也是因为英文的口语不行而几次失去了在Intel公司工作的机会。还有就是像硬件工程师对主流的的研发工具Orcad,Allegro等不会用,结构工程师不会用Pro-E,UG等等。实际上电脑普及和随之而来的各专业应用软件对中年以上的人都形成了一个障碍,原本大家都清楚这只是一个工具,是次要因素。但实际上却成了真正的一道逾越不过去的墙,结果真正重要的工程师的思维分析能力、实际经验反而无用武之地。如果有一批人转了过来,用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再加上新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的优势,至少内地PC的板级研发,技术上不会比台湾差到那里去。像这样在技术传承出现了大量的断裂,真是可叹的事。

  今天说这些有点过时,但在IT行业目前又一轮的技术变革面前会有借鉴之处。除了人才的继承问题以外,国有企业有一些好的做法,也是应当被继承的。如国有企业的标准化室(处)不论从工作内容还是组织结构上都是必须的。它可以大大减少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和投入。现在在很多公司几乎没有这个机构和工作内容,那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举例来说,模块化设计就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管理内容。

  上世纪80-90年代的全国各行业的技术协会,每年都有专业技术交流会,并且有专业技术杂志,对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这些技术协会和杂志大都挂靠在大的国企,随着国企的衰弱,慢慢的也大都没了踪影。今天真正值得电子工程师一读的杂志已寥寥无几,因此才会有《电子工程专辑》这样的后起之秀杂志被大家抢着读。

  人到一个新环境要特别做好心态的调整。刚到同创不久,“嗨,你过来一下”,是在新公司一个同事开始对我的称谓。从被上下尊称为“马工”到被称为“嗨”,我虽然思想上做好了一切从头开始的打算,但碰到这样的落差还是很影响情绪,而且当时我刚刚生了一场大病,两相交加,使我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我回家与太太说,做了十几年,如今变成了一个“嗨”。

  新到一个公司,可能要保持适度的低调,因为往往因为你的到来,已经影响到了某些人在公司的境况,这不是你的错,但别人会迁怒于你;还有就是你一定会习惯于原来的做法,可能还经常会说出我们原来怎样怎样。其实除非别人来问,你这样说是很容易引起别人反感的。在一个公司习以为常的作法,到另一家公司可能被视为不对的方法。所以新进一个公司少说话、多做事是最好的方法。称谓的变化,也使我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新环境里,过去的光环已不存在。你的能力,你的绩效,别人一概不知。一定要在心态上做好调整,脑子要归“0”,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而不要对种种的新状况耿耿于怀。证明自己需要时间,不过这次机会来的很快。

  在我到公司之前,公司并没有成熟的工程师,领导创意很多,安排下来每每做不成产品,或者根本就是在走弯路。而像我这样做了10年产品设计的人,非常清楚知道设计一个新产品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基本上设计出的图就是很成熟的。对我来说,在结构设计领域不存在摸索的技术问题。我很快开始了一款PC的结构设计,两个月的时间不仅完成了结构设计,还用数控折弯机做了5台样机,面板也用“手板”做成,在新品评审会上受到了公司总裁的好评。他问这是那个设计的,当知道是我时,他考了我几个问题:“散热有几种方式”?我说:“对流、传导、辐射”,他又问我具体的散热设计方案,除了较常见的方案,我还说了“液体散热”,这一般不为人知,这是我第1次与总裁对话。会后我成为研发中心结构设计部长,有10个成员。我自己也不知道的是,这仅仅是我在新公司的起步。

  人生的经历是财富。我工作的前几年是设计仪器结构,主要是做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金属薄板零件设计,后来做音响结构设计主要是设计塑料零件和机械传动。现在设计PC机箱,面板用塑料零件,机架用金属薄板再加上电磁兼容性设计,正好将我的技术积累全部用上了。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6

  公司初期的研发只是做测试、电源设计、结构设计和包装设计,其他PC主要部件均是买来的。公司的整机生产装配基本上用一把螺丝刀,加一些测试软件,再做一个老化测试。这也是所有PC整机公司的状况。只是那自动化的流水线加上一排排显示器在自动跑程序很能唬住人,毕竟懂计算机的人很少。这些情况慢慢被别人了解后,PC行业被称为螺丝刀工厂,这不是对我们公司,而是对整个PC整机行业而言。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走向深层技术,集团是有所考虑的。

  我进公司半年后,跟集团总裁出了趟差到南方,与几家公司谈合作,每天奔波十几小时,跑好几个公司,谈完就走,也不吃请。我想这是他对我的一番近距离考查,好在我的知识面够广,能够帮助他应对技术问题,也能有耐力跟他高效工作。最后一站,他把我带进深圳一栋大楼。走出电梯,迎面“同创集团研发中心”一个银色招牌豁然在目,吓了我一跳,这里怎么有了我们的研发中心?他笑了,带我看了内部的布局和装璜,设施完善。他对我说,这是给你准备的平台,能不能做成事,就看你的了。我当时非常感动,有一种“士为识己者死”的想法。但也有不安,他说你放心,我会安排好的。回南京后集团宣布研发中心搬迁至深圳,集团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监,我任常务副总监,我们原来的总监任集团总工程师。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一群人的激情岁月。

  那时候IT公司头上有许多光环,在IT公司工作是时尚、先进、高薪、有前途的象征。公司是军方和省市政府投资的公司,总裁又极富鼓动力。公司在高速扩充中,尤其是销售人员,很多毕业才一年的大学生,就做了负责一个省的销售公司经理或者技术服务经理,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大家都热血沸腾,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同创总裁的个人风格对与他接触的人影响是很大的,别说我们,就是很多合作伙伴和政府官员也常被他的演说打动。有一次国家科技部朱丽兰到南京,开始不愿意到公司来参观,在市领导的劝说下,才答应来10分钟。来了也不愿坐,想看一下新品陈列室就走,结果总裁才介绍了5分钟,就把她吸引得坐了下来,一直听了40多分钟。

  集团研发中心搬迁至深圳,日常研发工作由我主持。我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挥空间,因地处深圳远离总部,也不太受公司集团行政性的开会等事务干扰,可以一门心思做产品研发。总裁一周来交代一次工作。研发中心的工作地点是整一层楼,一半是大通间,一半是标准客房,有1600平方米。中心相对独立运行,为研发人员提供高标准的一日三餐和所有的生活日用品,也提供了对外有竞争力的薪水和福利。员工没有生活之忧。

  按总裁的说法就是,凡是可节省时间的东西都可以买,像冰箱、空调、洗衣机、高速复印机、手机,还有像出差坐飞机,建网络;凡是浪费时间的东西都不可以买,像电视机,建食堂。有一次我跟别人聊天说,我有好几年没看电视,别人都不相信。

  公司的想法是希望封闭式的管理,按项目需求进人,做完了即可带着产品到工厂去生产。研发中心成立了项目管理部、硬件研发部、PCB layout部、BIOS研发部、测试部、结构设计部、整机研发部。

  研发中心布置宽敞明亮,窗外风景怡人。工程师每人都有一个办公桌和一个测试桌,配备相应仪器设备,并建立了局域网和共用资料库。除了最终研发完成的成果,在研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比较开放的技术环境,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资料,也可以旁听其他项目组的技术讨论会。我们设立保密的最低限度是确保中心有完整的一套技术成果和资料。

  由于公司的市场宣传,业界都知道了同创要做PC主板。各大供应商来访不断,我们迅速建立了上游厂商的合作关系,包括Intel公司每一两个月专门来中心做技术培训。再加上深圳赛格电子市场的配套能力,在深圳做研发是很便利的。

  研发中心相对独立实际上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举措,因为不论是薪资待遇、工作模式、管理模式和研发人员特质都与公司其他部门人员不同。我看到有的公司为防公司物品丢失,将窗户钉起来,在封闭的房子里做研发,大好新鲜空气被隔在窗外,研发人员进出要过安检门。这种管理方式,对工程师们的心理影响可想而知。

  在研发中心常务副总的位子上我自然比别人要多研究新产品的管理方法,而不是陷入技术细节之中。我制定了一系列的研发流程,包括一些子研发流程。例如,整机产品研发流程,板级产品研发流程,PCB layout流程,测试流程;也建立了非常open的技术研讨会制度;对每个产品都定了Schedule,每周update一次。因为新手比较多,我特别注意了过程管理,在每一个研发阶段都会举行技术评审会。

   阶段性的技术评审会,对一个由成熟工程师组成的Team也许不重要,但对新手来说太重要了。我们是实质性评审,绝不是走过场。如我们规定设计者占项目奖的80%,主审者占项目奖20%,有了差错责任同样是按这样比率分担。在评审会上也纪录其他参与者的观点,特别是有不同意见不能达成共识时会记录在案,作为今后技术验证和绩效考核的依据。我还特别注意借助外力,像PCB图会请VIA的资深工程师帮忙Check 后再拿出去做样板。

   项目 Schedule也分解得很细,具体到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做,做得怎么样以及结果。那时我还没有看项目管理的书,完全是靠自己的琢磨和国企里的一些好经验。我的管理风格是盯得紧,能今天做的就不明天做,也比较善于安排并行作业。

  项目管理主要是跟踪项目Schedule的执行情况,协调各专业工程师的工作,负责供应商联系,安排做Sample,做产品会议的招集人。总的来说就是做设计技术以外的所有工作,让工程师专心关注技术。而产品的规格一般都是项目管理、研发主管或更高领导也要参加讨论的事。

  各研发部长(如硬件研发部长)与项目管理怎么将职责划分清楚?我的做法是在工程师没有项目时,研发部长负责日常管理和技术培训,在工程师有项目时,研发部长负责审核工程师的工作输出,并做技术指导。

  我们当时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每次会开完了,会议纪要就做完,而且是在会议过程中边讨论,边记录。结束时用投影仪将记录直接投给与会者看并确认。开始记录者达不到这个水平,因为有记录者专业术语听不懂,但我一直坚持要求这样做,记录者也很快达到了要求。就是这种做法,为后来与合作伙伴谈事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止一个公司老总说我们的工作效率高。

  我们还定了每月的绩效奖、项目奖的管理方法和发放方法,作为短期的激励机制。同时也规定了每年5% 的末名淘汰制。

  在人事权限上,按公司规定是一级管一级。各研发部长有权对部门成员的绩效做考核,确定每月的绩效奖和项目完成后的项目奖。我一般不做改动,只有发现明显偏差才会提出商讨。此外,各研发部不设副手,可避免一些人际利害关系的纠纷。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7

 新品研发中心的研发目标主要是PC整机及主板和周边卡。我从南京挑了些大学生,也在深圳招聘了一些工程师。整机研发主要是测试选购的各种部件的功能、性能、稳定性、兼容性,以及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主板研发开始想依靠合作的台湾主板研发工程师带来技术,也合作了半年,发现台湾工程师对自己的技术很保守,我们很难学到深层次的技术。台湾工程师撤回后,我们定的策略是依靠Intel ,VIA等Chipset 厂商提供硬件技术支持,依靠Aword在BIOS方面给我们支持。开始了我们真正的自主研发板卡。

  我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整机研发,其产品技术是我掌握之中的;另一种是主板和周边卡研发,其产品技术是我的弱项。这个问题是我碰到的新问题,实际上,它有一定的普遍性。像PDA,Notebook,这样的产品也是如此,可能没有一个人能掌握其需要的全部技术。对自己不深入掌握技术的产品研发,怎样管理,成为我后面10年技术管理生涯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了确保成功,也为了满足大家跃跃欲试的心情,在规划设计第一块主板时,我们成立了3个主板设计组,设计同一块主板,根据能获得的技术支持资源,决定做VIA MVP4 Chipset ,它是支持100MHz外频的主板。同时,我们还安排了10/100MHz自适应LAN card和56K Modem card的设计以及10/100MHz自适应16 Port Hub的设计,这些产品采用的主芯片都是芯片厂商刚刚推出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那时很多元器件供应商来访,特别是VIA的中国区黄总,看到我们虽然技术起点很低,但大家齐心协力,充满活力,真心实意在做事,说你们能成事,我们会大力支持你们。

  在那段日子里,大家是鼓足干劲做事。MVP4主板的Chipset Datasheet分章研读,再交互讲解,Schematic也经多次讨论确定。在PCB layout 时我们走了弯路,我们用的软件是Power PCB,3人一组,每人做8小时,24小时连续作业,结果因没有一个水准高的做统筹,各人思路有差距,反复较多。3个小组设计的主板先后PCB layout完成,均做了Sample 经各自Debug完成后,由测试部测试评估,最后选了一块投入量产。

  在几年后,我们用Allegro软件,加上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做统筹规划和任务分配,可以做到9人布一块板,一周完成(3组分别负责布一部分,3人一组,每人做8小时,24小时连续作业,Allegro有自动拼图功能)。

  经过8个月的努力,这批新产品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开了新产品技术发布会,我作为新产品推介的主讲人,做了一次成功的技术演讲。而且巧的是上午是IT业的一家领军公司,展出的全是PC整机新产品,而我们公司不仅有PC整机产品,还有一批网络产品和板卡产品。

  公司作为IT界的一匹黑马,又推出了这样一批自己设计的产品,业界是将信将疑。后来有一批记者和官员来深圳参观了我们的研发中心才冰释前疑。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7

书名:设计与生存  来源:中国市场出版社  作者:马宁伟

  我们那时能够凝聚一批工程师,在人员流动率比较高的深圳保持了人员稳定,并且快速出了成果和人才。今天回头看,主要靠的是三条:第一是公司有一定知名度,薪资福利对外有竞争力;第二是大家有事做,有技术学;第三是部门风气正,奖罚分明。第一条是公司作用,后面的两条有我和大家的努力。

  一个五十人的团队,其实真正能独立做研发工作的往往只有6-7人,主要靠这些骨干带着Team往前走,所以凝聚了骨干就稳定了团队。

  不过当后来与一些各奔东西的同事再聚首的时候,他们倒是说了在同创研发中心最打动他们的是下面的一些小事。

  比如说一个新人进公司,我们中心助理会为其准备好所有生活用品,包括床、柜、被子、杯子和手纸、工作用电脑、工具仪器。而且我还特别会关照专人对他主动询问,开始的几天我也会专门问候,所以他们说就像回到了家,有温暖的感觉,而不像别的公司,开始进去的感觉就是“冷漠”。这种对对新人的特别关照,也源于我开始到公司时别人给予不良感觉的反思。

  在很多管理细节上,并不要花钱,就是需要有人以“服务”的心态去做。而传统的行政人事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管”,其实真要管的东西不多,要多向前走一步,帮人忙的事倒是很多,以服务的心态去做事,别人的感觉就会舒服了,大家做事效率自然就好了。

  我的管理原则一直是用能人,绝不会因个人的喜好去埋没人才,一个员工在他进门时会看他的文凭和工作背景,进公司后只会看他的实际能力。所以我们中心有大专生的收入比研究生还高的现象。

  有一个同事李兴中,按女孩子给他的评价是英俊小生。他面色白晰,剑眉大眼,身手敏捷。他从小就喜欢无线电,中学就开始动手做无线电小电器,大学又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是一个电子发烧友,在大学毕业时就已有相当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设计基础。他开始时是在公司的技术服务部门做板级维修,研发中心在公司内部招聘时他报了名,他任职的客服中心总监张俊秋也大公无私的推荐了他。调到研发中心后先是做测试,因其技术好,又负责任,我很快让其任测试部长。当时的测试部的工作进度和测试报告是令我最满意的最放心的,所以我过问不多。

  有一天同事对我说他病了,我也去看他,问他怎么回事,才知道原来测试部门的结果是好的,但测试工程师工作的过程却不好,8-9人的测试结果有大半往往都要他一个人仔细重测,才能做对。而他又绝不好意思说人,看到别人做不好,自己又忙不过来,就半夜起来自己再重做一遍,把报告修改好。结果疲劳过度。这对我很震撼,竟然在我眼皮底下发生这么严重的问题。

  后来我对他说,部门内部不达基本合格标准的测试报告,应当即刻退回让此工程师重做。你包办代替的话,对你对他都不好,这样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是他特别不好意思批评人,还是没有根本改变这个样子,终于把他给累倒了,造成他回家养病几个月。这给了我一个很深的教训就是:不是每个技术好的工程师都能做好管理。若干年后,我们又共处时,我只请他负责技术,尽可能的将人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由别人来承担。

  有一天,李兴中用大半天的时间修好60块PC主板,当时台湾工程师不相信,结果拿来一看确实都修好了。看他做修理是一种享受,从纸箱中取板,到用示波器,再焊接元器件,动作敏捷,没有一个多余动作,动作的位置每次都正好停留在适当的位置。在别人左摆右挪地想放准位置时,他早完成全部动作,就像机器动作一样,那是真正的熟能生巧的结果。这样的优秀人才还有工业设计工程师顾诚。我是觉得他们是一群仿佛就是为了产品设计而生存的人。各人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十年后的今天,李兴中已成为软硬兼通、有丰富知识和产品经验的国内一流硬件工程师,其掌握的技术不是一般研究生、博士生可以比拟的。

  研发中心在南京的时候,有一位毕业于南航的研究生,名叫李为朴。他基础理论知识扎实,软硬兼通,乐于助人,足够聪明,当时只是缺少实际产品研发经验,他承担一个多媒体遥控PC的项目。产品组另一位是我的原同事,是我介绍他进的公司,是有多年电子产品设计经验的工程师,是个老实人,但也是个特别尊重领导的人。他的能力我了如指掌,这两位从当前看,后者是能干点,但从长远看,李为朴肯定会脱颖而出。我还特别对我的原同事说,你的计算机知识远不如李为朴,不要强出头,要让李为朴做项目组长。结果事与愿违,当时的研发中心领导还是让我的原同事做了产品组长,为此我还以个人身份好好地数说了我的原同事。没多久李为朴去了中兴,我们全中心的同事都为之可惜,因为他当时已是中心排名前5的骨干,而且我认为极有潜力。后来联系,他果然在中兴有了很好的发展。

  还有一位叫秦文的硬件工程师,刚到中心不久。当初我听说他特别有探索精神,人很聪明,而且胆子特别大,什么事都敢试一下,我将他从公司的技术服务部商调来。有一次,中心的HP A0绘图机坏了,请广州HP的客服公司来修,他们说要将绘图机运到广州,还要预付6000元。我觉得从深圳将绘图机运到广州太麻烦,而且要价太高。这时他想尝试修理。这是位才工作两年的大学生, 他花了半天时间,发现是绘图机电机驱动芯片坏了。向HP公司购买此芯片需一个月,而我们肯定等不及.绘图机是经常要用的。后来另一位同事邢历文从网上找到了这颗芯片的Datasheet,自己跑到赛格电子市场买了一堆3极管,搭成了这个芯片.并且用一块面包板焊上,装入了绘图机,成功地修复了机器。

  我当即奖励了秦文1000元。通过这件事,使我感到他既主动积极,又聪明肯钻研,我认定是个可塑之材,因此开始特别对他关照,他自己也很自信。可是后来的事情是我不曾料到的。

  我们后来做了一个项目,秦文负责硬件设计。当时负责PCB Layout的是一位有5年资历的工程师,对他说原理图中电源的设计有点问题,我听后也劝他改一下,可是他坚持说没问题,而且打包票说一周之内肯定可以将板子Debug完成。这样我只好给他试一次,结果PCB做回来后,他连续十天Debug不出,他是知道我们评价硬件工程师标准的:第一次做Sample,七天内点不亮,硬件设计判为不及格。

  此时,他提出了一个理由要离职,实际上,我们都非常清楚他离职的真正原因。我也力劝,结果他还是扔下未Debug好的板子走了。一方面是公司产品进度受到了影响,更可惜的是因我一时的偏向,助长了他过度的自信,一旦受挫折,心理上承受不主,实际上造成了一种对人才的”捧杀”

  其实此前有多人反映他做成一件事后骄傲自得,天热时一进公司门就将鞋一甩,有时差点甩到女同事的头上,也不道歉。我看在眼中也一笑了之,这样实在是让他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过分膨胀了。这些年没见这位,想来也应该真正成才了。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7

 这里的“人才”就是指能够独当一面完成某项专业任务的人,一般应具备5年工作经验。“人材”是指刚毕业或工作不久,尚不能独立完成某项专业任务的人。

  有了团队愿景,选择了企业文化,制定了一系列日常管理规则和研发流程之后,就可以“招兵买马”了。之前的经验告诉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心的每一个部门首先要有一位在技术上能过硬的Leader。这样才可以带领一群新手向前走。否则团队就会在一个低水准的技术起点上艰难摸索。总部对我的绩效考查是50%看培养人才,50%看研发产品。因此我在选拔骨干人才时除了技术上要其能独当一面外,还要求他能做技术传承,要有Open mind的心态。

  选择骨干人才更是要多方面考察,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才,包含有一定的“测不准”因素,这就像玉石行业的“赌石”。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我准备了一系列的人才测评手段,下面逐一介绍。

  一个团队的知识互补是重要的。我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务之急是需要找一个硬件Team Leader和 BIOS/Driver Team Leader。我开始登招聘广告,并扫描我的脑子记忆,首先确定了硬件Team Leader 李兴中。这位我的前同事,前面有专门介绍。虽说已几年未联系,但彼此之间还是有很深的认同感,我们基本上是一拍即合,只是他要交接原公司工作,要一月后才来。

  而BIOS/Driver Team Leader则费尽周折,一直没有合适人选。这是因为当时在大陆只有深圳QDI、海洋和同维少数几个公司有这方面的人才。而台湾公司则并没有将这一部分技术转移进大陆。包括后面几年我到深圳去专门找也没有解决。其间找到一位写Driver的工程师,他在郑州一家公司工作过4年,自己对底层的软件技术很有兴趣,一直通过专业网站在自学,是我和李兴中见到的对驱动程序钻研最深的人。我与他面谈时,就发现他说语句短而快,目光向一个地方望去,不与你对视。话说得一急,还会有点口吃。走路呢,身体向一边倾斜。我感觉到这是位偏执的人,也是位在技术上能深入研究的人。我和李兴中商定聘用他,希望他能成长起来,成为底层软件的技术领头人。

  在选PCB Layout Team Leader时,我们找到了一位在台湾专业PCB Layout公司里的工程师周红亮。经过同这位在深圳工作的工程师通过电话沟通后,觉得技术没问题,就确定他过来。来了之后,一见面我倒吃了一惊。他大学毕业才不到五年,人却感到有30多岁,特别是气色憔悴。与人谈话,头一直低着,好象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为了让他在上海不至于为安顿下来东奔西走地租房,我让他先跟我住在一起,我对他说,等他找到房再搬出去。实际上不止一位骨干从外地聘来,都是先在我这里过渡(我的房是自己租的),以让他们可以迅速稳定下来。

  周红亮和我住在一起,也有了比较多的交流。他之前的公司是一个台湾人开的,他从那里开始学技术,每一个技巧的掌握都来得不容易。而且常年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也经常熬通宵。他自己也说,这几年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因为在专业PCB Layout公司,就像工厂生产线一样,任务一个接一个,没有停的时候。PCB Layout工作只有20%是需要动脑筋思考的,大部分时间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机械劳动,多年下来对人的身体摧残是很厉害的。他到了我们这里,工作强度是大大降低,刚开始他的工作主要是教新人,因此工作量不大。我们一直要求他编写一些PCB Layout的培训教材,并且将自己的一些技术积累能与大家分享。作为一种平衡,我们也提供了方便,让他多学一点硬件技术。

  后来我们设计了一块ATI的显卡,硬件工程师在PCB的一些走线方式上与他意见不统一。我们定的规则是听硬件工程师的,如不能接受可以交硬件研发部长裁决。可是这时他体现了特别的固执。一说就说到了他做过多少块板子的Layout,怎么有经验,而且不能倾听别人对这块显卡PCB的一些走线的特殊性要求。

  在一个月后的工作输出检查时,我们发现他并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将一些PCB Layout的规则写成条文。而且后面两个月也是以种种理由,不能完成这项工作。我找他谈后,也无效果,对他这样的态度,我们是能理解的。他是一个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或许之前的学技术不易,或许有教会徒弟打师傅的经历,。们不能说他的作法一定不对,但我们只有对他说,他不适应在这里的工作。

  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位从台湾Mitac公司出来的PCB Layout工程师曹发山,才改变了这种局面。

  我的管理是给人有压力的那种,我的表情又比较严肃,特别是在初识阶段,对一些人来说,会有一种不好接触的感觉。作为一种平衡,我特别想找一些有亲和力的人。李兴中是位从不批评人的技术干部,但他是那种埋头技术,不太关注别人想什么的人,所以我特别想找一位能调节部门工作环境气氛的人。我想起了原来的同事茅艳,原来在同创时,她负责测试部门,技术很好,说话柔柔的。特别是会说幽默话,常常一句话把大家说的哄堂大笑。可惜后来她要照顾儿子,不能到外地来工作。

  能够独当一面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找到以后,就需要找有培养潜质的人材。台资企业普遍喜欢对人材从头培养起,认为这样的人材从观念上、方法上容易会对公司有认同感。因此我开始较多地招应届毕业生。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8

 就公司来说,对应届毕业生的再学习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第一位的要求。可是当前的应试教育下真正有思考能力的人确实太少,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中国的大学和国外的大学的一个明显不同就是教授的不流动,大学里上至学科带头人,下至研究生、助教,师出一门,且很多教授几十年在一个学校工作。他们对企业的情况和所需技术知识不甚了解,不像国外的人才经常在大学教授、研究所研究人员、企业研发人员多种角色中切换。中国的大学上课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教授离学生过远,而且传授的还是太过时的知识。由此,中国的工科大学生走出大学校门,几乎均不具备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企业要花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开始做事。

  比如说教科书讲电路原理,只是基本可实现电路,不太会考虑过流/过压、保护电路,这在实际产品上是不可以这样设计的,就像在江边如果没有防洪堤,洪水一来就会发生灾害一样。再比如有的特别重要的电路要加冗余电路,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电路的可靠性。类似的这样问题在产品设计中是很多的,这些知识新手从哪里来?应该在教科书中有,同时在学生动手实验时去体会其必要性。再比如要设计一些测试点,以方便生产时的检验。可是,这些产品设计要点大多在学校没有讲到。

  还有一种是知识落后,这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专业课中最明显。比如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应聘硬件研发职位,对当前主流计算机的硬件架构、CPU的架构应有了解和掌握,对主流计算机操作系统有了解,会一至二种编程语言,可是实际上这点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没做到的。2004我应邀去一个大学做讲座时,特地要了他们的计算机原理的教材,发现对PC架构只讲到了Pentium CPU,而且还远没有深入到核心技术。有的老师说,原理差不多,真的是这样么?Pentium CPU和Pentium 4 CPU原理差之甚远。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更是远远不够。按理说,至少应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像高频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至少应会用一种画原理图的软件。要去掌握企业用的主流设计软件,不要学那些企业根本不会用,已经淘汰的设计软件。要能够熟练地使用电烙铁焊接元器件。也要了解电子产品的研发专业分工和生产流程,否则在应聘时根本不知道所应聘的职位是做什么的。

  基本上,现在的大学工科教材比先进的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落后5-10年,远不是我读书时候的状况,那时大学工科教材是比企业领先的。20年前我到南工(现东南大学)去谈合作,无线电系就有进口的激光刻膜机(做IC的设备)和各种高级电子测试设备。现在学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是远远落后于企业。

  我们看到的是大学新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一栋栋地盖起来,但大学的要素之一——实验室远远跟不上教学的要求。即使像清华、复旦这样的名校也是如此,一般理工科本科生用的实验室简陋得令人吃惊。只有少数国家重点研究室设备好一些。

  中国大学的科研目标是科研成果,往往只要完成原理样机,论文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只要证明是可能的就可以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的也是到此为止。所以如果全部靠一班没有工程实际经验的人做产品,这是非常危险的。他们不了解科研成果要成为产品还有那些技术工作要做和怎么做。实际上,能够成为商品的产品不仅要证明是可能,还要可靠;还要简单易用,还要能被批量地一致性地生产出来。

  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正与清华的一些聪明人在合作研发新产品,希望一流的聪明人加上我的实际新产品研发管理经验能够做成一些事。

  对一个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毕业生来说,同样需要建立一些工业产品的基本概念,从专业技能方面来说,要至少掌握一个三维软件的应用,如ProE,UG等,而且是像纸和笔一样用得纯熟,而不是那种只学了10来天就获得的所谓国家证书。还要了解企业各专业职位使用的主流应用软件是那种。顺便说一句,多如牛毛的证书,让企业已失去对它们的信任。

  对于工程师来说,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英文的要求。凡是想做好技术的工程师,英文是必须的,因为大部分深层的技术资料都是英文。即使像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做了中文网站,但真的到技术层面的资料还是链接到英文网站,Intel的网站就是如此。没有一个好的英文功底,你很难做IT业的研发工作,更不可能走向技术前列。虽然有很多人在非议中国青年对英文的热情,可谁让咱们落后呢?这也是无奈之举。而且真正能用英文说写的人,在外企薪资会高很多,机会也多很多,这就是现实。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主动来考“中文资格考试”。但是今天,我们首先还要将英文尽可能地学好。

  就我个人来说,招聘人才时还有一些做法。在所有的HR管理中都没有谈到人的长相及形体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我通过长期的对人观察和读中国传统的相书,觉得这些对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是有帮助的。一些相貌和性格有某种关联是一种概率统计的结果,所以实际上我在录取员工时对这一点是有所顾及的。叔本华说:“秀美敏捷的外表是岁月刻画的结果,由于脸部无数次飞快地收缩舒展,便表现出性格特征来。”而且对人的第一直觉往往是对的,特别是你有丰富阅人经验时。相反,时间一长,你反而会因与人接触中的一些事件,影响对人的判断准确性。

  大陆企业对应聘者的简历要求基本上就是www.51job.com上的标准文本,很多企业都希望应聘者简历能写在一页纸内。

  台资企业和外企对应聘者的简历要求是越详细越好,除了上述格式中的要求外,还要求写出:你的关键能力是什么,你的工作职责的内容是什么,绩效做的怎么样,你的汇报对象是哪一级干部,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的辞职原因,你的前任主管给你的评价。越坦诚地披露你的状况越有录取的希望,而且用语必须是清晰可辩的,而不是模棱两可。要求从简历中能看到个性特质的内容;能看到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真正客观的描述;自己的职业志向;能证明自己的绩效的资料是重要的。那种言过其实的简历会给人一种不诚实的感觉,不利于录取,即使侥幸录取也会给今后留下麻烦。

  现在的企业为什么不愿意招应届毕业生?就是因为有的人才学了一点技术就跳槽。我也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应届毕业生,来研发中心后整整学了PCB Layout 6个月,这6个月完全是学习,没有任何工作。学得可以开始工作了,就说工资低要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可以加500块工资。我对他说:我相信别家公司会给你加薪,对他们来说,也不吃亏。因为你一去就可以做点工作,他们不用前期投入。而我们呢,因为前期有大量投入,希望在回收投入后再给你加薪。如果届时还不给你加薪,那你再走是合理的,可是这位后来还是不管不顾的去了。类似的案例在很多公司发生,这些公司吃了亏就不愿把应届毕业生或者采用延迟工资发放、抵押证件等手段,形成劳资双方不信任的局面。我的对策是在入门时加强对人的品行的基本判断。

  我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倒是找到了一批清华、复旦、交大的学生。特别是找到了一位西电的余勤科,这是一位EQ特别高的“优秀研究生”,成为我们的培养对象。

  有一位同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宋伟,是我们中心那一批进来的人中比较突出的一位。他的知识特别全面,对技术又能深入进去。人又开朗,既能口头表达,又能写作,文理兼优。我这个人是五花八门的书看得多一些,知识面广一些。有次与他同到台湾,一路上天南地北的聊天,发现他年纪轻轻却涉猎甚广。而且最奇怪的是公司几个文员用Microsoft Word的技术都不如他,一些很少用到的命令和技巧也不知怎么他都会。

  后来以他为主,开发了一个磁盘加密软件,3个月就非常完善地完成。写的程序也特别规范,注释写得清晰明了。他真是个难得的人才。两年后,因中心要搬到苏州去,他另谋高就。我当时预测这位能成大器,这几年没联系不知道怎么样了。

  我们研发中心招聘员工时有三类表格要填,一类是企业文化的测试题;一类是IQ的测试题,一类是专业技术测试题。前两项是共同的,后一项是根据应聘者的背景有深度不一的题目。每个人的Interview时间较长,但我们会一次即完成,不会请应聘者再跑一次。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去学习EQ/IQ的知识,后来发现对人的了解是很有用的。特别是用同样的IQ题目做比较测试判断人的聪明与否,结果是很准的。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8

  我所在的台企也为国际著名品牌Canon,Compaq代工生产彩色复印机组件,PC的Barebone,因此对外企企业有了解。而且台企学的就是外企,组织架构与外企是一样的。外企是特别讲究Rule,Process的。开始来Audit我们工厂时,对公司的组织架构、技术能力、品质管控能力、生产流程、设备生产能力、物料管理、采购能力等有200条以上的量化考查指标。Audit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我们提高的过程。而且人员按职责要一一有对应的“Window”,作交流。大型的台企一般都是自己有品牌产品,另一方面为国际大公司做代工,所以在各方面都与国际大公司做法相似。我经常看到应届生和一些年轻人不了解外企的技术部门和职位,盲目应聘。因此这里做些一般职位介绍,在这些职位之上还有资深工程师,Team Leader等。在这些职位之下,对应届生来说,入门时还会有助理工程师的阶段。这是入门后会了解到的,不再赘述。同时,国内的企业职位设置也在慢慢地和外企“接轨”。

  R&D Department:研发部。这是公司最高的技术部门,一般也是选最优秀的人才。通常有这些职位:

  EE(Electronic Engineer):这是指硬件工程师,英文通常读Double E。主要负责电子产品的原理图设计,元器件选择,出Pre-BOM,做样品的Debug。常用的工具软件是Orcad,硬件是示波器、万用表和手焊接能力

  SI(Signal Integrity)Engineer:信号完整性工程师,属于硬件工程师范畴。处理高速数字电路中的问题,需要分析各种破坏信号完整性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这项工作要借助于高端检测仪器和仿真软件,这些仪器和仿真软件在社会上一般看不到。还要有很好的电磁场理论的功底。

  CB Layout Engineer: PCB布线工程师。属于硬件工程师范畴。按硬件原理图做PCB板的布线,多用Allegro,或Power PCB布线软件。

  BIOS Engineer:这是做底层软件设计的工程师,职责是基于BIOS的源程序编写最底层的程序,实现硬件如CPU、存储器等的特征参数控制。BIOS程序也是硬件与上一层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世上只有AMI和Phoenix两家做BIOS的源程序。BIOS工程师是一个紧缺岗位,也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岗位。

  Driver Engineer:这也是做底层软件设计的工程师,职责是编写设备驱动程序----是一种可以使系统的操作系统和设备的硬件通信的程序。用来向操作系统提供一个访问、使用硬件设备的接口,是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之间的翻译和调度员。它能告诉系统硬件设备所包含的功能,并且在软件系统要实现某个功能时,调动硬件并使硬件以最有效的方式来完成它。编写Driver程序是基于操作系统的内核,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ME(Mechanical Engineer):机构工程师,就是我们内企说的结构工程师,负责电子产品的整机结构设计和零件设计。常用的工具软件为Autocad,Pro-E,UG。

  Test Engineer:测试工程师,职责是对研发的新产品做各种测试,含软件和硬件测试,包括Function,Performance, Reliability, Compatibility测试。有各种不同的专业测试软件和测试方法。

  ID(Industry Design)工业设计。工作内容包括产品的外观三维造型设计和平面设计。

  M(product manager):产品经理。职责是产品的SPEC规划,项目的推进协调,

  Schedule的掌控,文档资料的管理。

  Engineering Department:工程部。相当于国企的工艺部(技术部),这是承接R&D新产品技术和指导产品生产的技术部门。通常有这些职位:

   PE(Process Engineer):电类制程工程师。主要承接R&D新产品中的电子类技术,负责电类的工序安排,生产中技术问题的指导,故障排除,生产线的测试安排。也有的公司这项工作分的更细,由工程部的TE(Test Engineer 测试工程师)完成。

  IE(Industry Engineer):工业工程师。这是一个新兴的职位,目前内地也有不少大学有了这个专业。主要是负责非电类产品的工序安排,生产中技术问题的指导,故障排除。其职责还有计算工时、工序、效率、线平衡和产线布局等。

  ME(Machine Engineer):机器设备工程师。主要是负责生产机器设备的维护和治具开发制作。他包括波峰焊生产线设备,自动/手动插件生产线设备等等。

  SMT Engineer:SMT是一个专门的自动化生产部门,这类工程师一般是从ME中分离出来。他包括两个职责,一是SMT的设备参数设定调试和维护;一是SMT的机器贴片程序的编写。

  QAD(Quality Assurance Department):品质保证部,一般简称品保部,是产品品质管理和控制的部门。通常有这些职位: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质量控制,主要是元器件和其他生产用料进厂时的检验和品质反馈。这个职位一般技术员较多,也配少数工程师。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品质管制。这个职位一般技术员较多,也配少数工程师。

  QA(Quality Assurance) Engineer: 质量保证工程师。这个职位负责生产线现场的品质检验和品质管理。所谓品管七大手法通常由他们牵头实施。

  QE(Quality Engineering) Engineer: 品质工程师。这个职位一般负责批量生产产品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试验。一般工作地点不在生产线。

  其他部门的技术岗位

  FAE(Field Applications Engineer):技术支持工程师,一般设在营销部门。专门面对客户解答技术问题,并做新产品推广时的技术宣传工作。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Department:管理信息系统部(网管部),部门内有网管工程师。

  RMA(Return Material Audit)Department,退料认可部(客户维修部),负责客户退料时的确认和维修,不负责生产线上的维修。部门内多为产品维修人员。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9

 我接触过一些台湾中年工程师,他们谦逊、内敛、专业、礼貌,心态平和,他们大都经过与公司的共同成长,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并且也积累了足够的财富。毫无生存之忧,但仍然在公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乐此不疲,工作和生活好像融为一体。我在台湾的时侯,发现他们吃着很精致的工作餐,有主食套餐外加饮料、甜点、水果。公司还有一层楼专门是咖啡厅和健身房,供全体员工下午休息时或其他时间使用。他们与大陆中年工程师比较,两者对工作的观念方法、处事原则相差不大。而以青年工程师比较,大陆和台湾两者对工作的观念方法相差很大。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整个社会显得浮躁。大陆的青年工程师已极少有人愿意“十年磨一剑”。往往做了一年项目助手,第二年就想做主要角色,第三年就要做项目Leader。而且一旦达不到个人目标就频繁跳槽,结果成不了真正的技术精深的专家。而台湾的青年工程师,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测试职位,也往往愿意一做十年不改行,成为专家级的工程师。只是台湾的青年工程师由于他们的父辈已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对工作的勤奋远不如上一辈。不过他们只要接触过大陆青年工程师,就会对后者的好学和勤奋感到压力。

  大陆工程师频繁跳槽,最主要的表象原因是外部机会多。其次就是薪水低,学不到技术,公司环境不好。事实上频繁跳槽的现象,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台湾也是这样的状况。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上的压力。眼看着房价节节上升,十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房,这时应遵守的职场伦理就被丢在了脑后。而所在的公司因为前期投入的培训费还没收回,薪资自然是慢慢的加。这样跳槽就在所难免。“存在就是合理”,既然他到外面公司能有大幅度的提薪,为什么原公司就不能做到呢?可能就是这口“气”咽不下去,结果多数还是双方受损。所以如果大环境不变,这是公司和个人还继续要承担的阵痛。

  以前港台人向日本人、美国人学习,在这些国家的公司打工。过个3-5年,羽毛渐丰则转向自己创业。现在的台湾人也怕这种产业技术人才的转移,其实这是一个规律。

  从美国到亚洲发达国家再到亚洲发展中国家,这是产业转移的趋势,也是人才转移的趋势。70年代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看中了台湾低廉的劳动力和地价,纷纷在岛内建立分工厂。10多年后因营运成本逐步增高又陆续撤除,为台湾留下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所以成就了现在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台湾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像台积电的张忠谋,原为美国德州仪器总裁,VIA总经理陈文琦曾在Intel等美资公司工作,扬智公司总经理吴钦智在美国Dockwell公司。 这实际上是一种规律。台资公司看出这种风险,采取的方法就是:技术封闭,技术分段,尽可能维持台湾工程师的技术先进性。

  有台湾朋友告诉我,他们有很深感受,那就是大陆进步飞快。原来台湾的二三流人才就可以在大陆应对的很好,现在已经不行了,要一流的来才行。

  地域对人的性格是有影响的。来自草原的人、来自东北大地的人性格大都粗犷,来自江南水乡的人性格往往细腻。台湾工程师的技术封闭、不太愿意分享,除了前述的原因,还有就是地域差异带来的个性差异,比较自闭。一般的说,大陆工程师比台湾工程师更愿意与外界交流。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基本上没有什么知识产权或者技术保密概念,在谈一个技术问题时,一般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和工艺方法说出来。这可能源于以前所有国有企业都是国家的,没有保密必要。而台湾企业工程师一般在没有签定合同前不会交流技术深层的东西。即使双方是合作伙伴也不会轻易谈技术话题,只会给个结果,其戒备心理是很严重的。

  即使台湾工程师本身,他们之间的交流也不多,这从两岸的专业技术网站上也能看出。大陆的技术网站上有很多技术深层的东西。如 http://www.embed.com.cn/;http://www.21ic.com/;http://www.pcbtech.net/;http://www.csdn.net/。而在台湾网站上就看不太到技术深层的东西。我们研发中心为了获取Intel的Chipset黄皮书,需公司总部向Intel申请,总部就拖了几年。而在国企那个位置上,要想得到Intel的Chipset黄皮书是很简单的事。

  我们研发中心还有一个职责,是为台北研发的产品做EVT。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BOM问题和其他技术问题,这本来也是一个很正常的错误。第一次做样品,总有失误。可是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和对方总是很难沟通,他们总会找出种种理由。这不是个别现象,工程部也经常发现台北研发部门的问题。在工厂多部门开会讨论问题时,问题明明是很清楚的,对方常常就是百般辩解,很难认错。如果不是我所见到的ABIT 总经理 Edwin-Lin 和研发副总YT-Lee是很大度的人,能坦诚面对问题,这样的现象已使我对整个台湾人产生了疑惑。难道台湾人都这样难认错?我比较的结果是我所见到的台湾一般技术人员,比大陆人更难认错。

  两岸工程师共有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公司里的应届毕业生从学校一出来,就到了研发部门。他们缺少对新产品的生产制程知识和经验,设计的产品不利于批量生产。原来国企培养应届毕业生,都是先在生产线工作1年左右,优秀的选拔到技术科(工程部)再工作1-2年左右,再选合适的到设计所(研发部门),这样选拔出来的工程师才能研发出方便量产的产品。就硬件和结构工程师的成长来说,不应跳过这一重要环节。

  下面的两节特别说一下大陆工程师的两个弱项。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3 23:59

 思维不清晰,不简洁,说话空泛,不能一语中的,这些是中国大陆工程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缺陷严重地影响了做事的效率。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的区别是缺乏一种建立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思维。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演变而来的教育带有过强的“艺术性”,目前中国教育中和报刊上的“隔靴搔痒”文章;言行不一的双重标准;都是一种不好的示范和引导。台湾工程师比较早了吸取了以西方的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先进方法,在精细思维、执行层面的细微处体现了长处。

  我们一些工程师的技术问题Report,用词含糊,缺漏要素,这一点长期遭到台湾技术专家质疑。比如在Debug时碰到“主板不能开机”,当你向别人求教时,仅描写这样一句话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你用的配置全部写清楚;还要写不良的主板的数量,自己做了那些Debug动作,做的结果是怎样?只有一一写出,这样才能增加别人的判断条件,使问题容易解决。我们甚至特别设计了表格,让大家逐项填写。即使这样,有时还是会漏掉。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大陆工程师使用的是大而化之的思考方式。下面是我Interview应聘者时常见的对答,这个例子中的应聘者是一个大本毕业,又有3年硬件设计的工程师。他应聘的是PC主机板的硬件设计。

  马:请问,在主机板硬件设计技术方面,哪一些是你已经掌握的?

  应:都比较熟悉,我做过3块主机板的设计。

  马:请举其中一块主板的设计,具体说一下你做的技术内容

  应:做的是Intel865的板子,先设计原理图,然后交接PCB layout工程师layout。再做EVT Sample,然后Debug。

  马:(这一段话,他说对了流程,但还是没说出技术内容,故进一步提示)请问你设计这块板子的工作输入(得到的工作原始资料,条件)是什么?

  应:这是一块改进型的设计,在公司原由865PE主板的基础上作了 cost down的线路,主要是去掉了1394接口,减掉2根PCI插槽,将主板尺寸从ATX改为Mini ATX。

  马:OK,我现在有点清楚了,请问这个产品你是一个人做硬件的么?

  应:是的。

  马:请问EVT阶段,Debug有哪些问题?

  应:有一片Sample点不亮,是一片PWM芯片没焊好。

  马:很好。你刚刚说对硬件都比较熟,请问相对于USB1.1, USB2.0是怎样实现高速传输的?

  应:……。

  实际上在我第一个问题后,他如能清晰地说出他深度了解的主机板硬件设计中某一部分是他掌握的就对了。因为2年的工夫他不可能对这一专业技术都掌握。这个案例的应聘者应该说在大量的应聘者中绝不是较差水平,而是代表了大多数的水平。回答的问题按现行的思维标准来看并无大错,但是进一步要求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的问题是思维不够精确,比较含糊,不能一语中的。

  再举一例:这是一个本科毕业、5年工作经历的手机结构设计工程师应聘结构设计工程师。

  马:请介绍你的结构设计能力。与你的同行相比,你的技术强项在哪方面?

  应:我能用ProE设计各种零件,我独立设计过很多产品结构,而且都已量产。

  马:OK,请问你是对塑料零件还是对金属零件的设计更擅长?

  应:塑料零件。

  马:请问塑料零件设计主要是考虑刚度还是强度?

  应:都要考虑。

  马:OK,什么样的塑料零件设计时主要是考虑刚度?

  应:这……

  马:你觉得在结构设计方面还有什么要进一步学习的么?

  应:有。

  马:准备学什么呢?

  应:像刚才你问的那个问题

  马:还有呢?

  应:(思考状)一下子说不出。

  他同样没有清楚地一次将自己的技术长处表达出来。5年的专业经历是可以对付工作了,但是如果没有好好的总结经验,不再更深入地掌握技术要点,是不能成为专家级的工程师的。

  还有一例是计算机应用本科应届毕业生应聘测试助理工程师。

  马:请问你喜欢计算机么?

  应:喜欢。

  马:你平时每天用计算机几个小时?

  应:2-3小时。

  马:具体做什么?

  应:上网。

  马:打游戏么?

  应:打。

  马:除打游戏,在网上还看什么?

  应:校园网什么的,随便逛逛。

  马:熟悉PC架构么?

  应: 知道。

  马:AGP是北桥还是南桥控制的?

  应:北桥吧,

  马:ICH5是什么?

  应:是……,不知道。

  马:上过哪些计算机专业网站?

  应:PC home.com.cn

  马:了解你应聘的职位工作内容么?

  应:了解,就是测试PC功能。

  马:用什么测试软件,测试哪些内容?

  应:不知道

  马:Intel和VIA的Chipset的架构有什么区别?

  应:不知道。

  从他的回答来看,他的喜欢计算机是极有限的。最后2个问题应聘者回答不知道是不奇怪的,一则学校根本不教这些,二则自己也不用心去找些资料看。去年我曾经在一个大学翻过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原理与架构”教材,发现只讲到了奔腾PC的架构。其内容与我们现在用的PC严重脱节。我问过一位计算机教授,他说原理是一样的,真的一样么?ICH5/ DDR/ 1394/ ATA100/ 64bit CPU,和奔腾PC的架构差之远矣。我知道的事实是,大部分大学计算机教授根本没有渠道了解近1-2年的计算机新技术。再加上教材编写出版的周期长,而1-2年的时间对PC的CPU和Chipset来说,技术上可能已经是突飞猛进。

  以我看来,粗糙含糊的思维是大陆工程师最大的普遍问题。这与我们惯常的思维模式有关,与我们现在的教育有关,也与社会环境有关。且不说大学的知识更新跟不上IT发展,实验条件不够。就连我们经常听到的“大学教会学生的是一种思维方法”,事实上,这种方法也是不够精细的。像我们报纸上常说的“亿万富翁”就是含糊的典型,明明就是在说““亿元富翁”。因为“亿万”应该是一万个“亿”,目前国内还没有人有那么多财富。

  一般新人到公司都会有这样一些毛病,比如需要供应商提供芯片样片,就说请“尽快”送来。怎样理解这个尽快?各人有不同的时间概念,而且当迟迟没拿到样片,也不能说清楚谁的责任。如果双方谈清楚时间是2天还是5天,责任就比较好区分,也对供应商有一种时间上的压力。还有很多人会说“马上就来”,为此我们专门在一次中心例会上做了问卷调查“马上”是多久?结果答案是1分钟到1小时的都有。

   下面是一段摘自某工业工程教科书的一句话:“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人们常常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把这种对现有流程的改进称为流程的优化”。这段话有错没有?看起来是没有的。但是否可指导执行?“进行不断的改进“,改什么?不知道。如果写成“在节省时间上和工序的前后合理调整方面不断的改进”就可以执行一些,目标性就明确一些。更进一步说,如果有个案例来说明流程改进主要是节省时间和提升工作品质就更好了。

  而看台湾的书对问题的描述往往能达到这种水准。比如台湾出的《管理技术》一书(台湾林荣瑞编著),同样说到流程改进,他是这样写的:

  l 发觉作业者的动作、距离是否可缩短;

  l 发现是否有等待时间;

  l 可否同时加工或检验;

  l 发觉动作与相关的配置、顺序、组合是否适当。

  除了这些,书中还有案例和用到的表格,来进一步说明,怎样可以做到流程改进。


作者: njcit    时间: 2007-6-24 00:00

 技术人员的国际化视野,首先是对世界各国的基本概况的了解。台湾的优秀工程师有很多都是在美国读过书,并且有在美国工作的经历;即使没有在国外读书的工程师,基于他们的经济实力,他们假日的旅游也是全球性的;对世界很了解是他们的优势。他们了解全球各地人的风俗习惯,也知道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的消费水平。在做新产品研发时知道那个国家的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接受哪种价格的产品。

  在我的职业经历中,就碰到过公司出口产品的颜色不合适被美国退货的情况。我们大陆的工程师基本对国际市场没有感觉,绝大多数工程师没有跨出过国门,无法研发出各个国家需要的适应性产品。我所在的公司特地让我到印度去调研,我也是因语言障碍让别人去了。

  很多台企的营运是全球化的,需要研发工程师参加国际性的电子展,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结识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台湾工程师的朋友是全球性的,而我们大陆工程师基本没有这种海外人际关系网络。产品销售时,也需要技术支持工程师奔赴全球各地协助做市场推广工作和售后技术支持。公司曾要求我们大陆的公司选一些工程师做海外技术支持工程师,我们根本选不出。

  大陆工程师不具备的国际化视野,还有一个原因是语言障碍。中年大陆工程师基本上是只会一些“哑吧”英语。这几年的大学生英文有所提高,但即使是过了大学英语6级的新人,并不能顺利地翻译技术资料,原因是对专用术语不了解。多年前Intel公司苦于跟大陆工程师语言交流的困难,特地为大陆工程师提供了一本很好的中英对照《电子工程词典》,对一大批大陆工程师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IT技术西风渐进的情况下,了解世界就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今天领先地位的几个国内网站也基本都是由海归人才办的,正是这些了解全球信息的人才,知道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知道海外融资及上市的通路、规则、基本要求、国际融资报告书的书写规范、上市运作的操作程序等等。同时,他们也了解技术发展趋势,掌握国际资本的投资方向,知道他们看重的是中国的什么。这样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从美国的现在发展,可以看中国的明天。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大势下,不了解世界,必然失去一些机会。

  在中国,出国有两大类人。一是名牌大学生的大批留学,如清华北大每年本科毕业生有1/3出国留学。一是浙江、福建、广东,大批劳务和做生意的出国。另外,有很多国家接收技术移民,只是这条路没有被更多人的注意。实际上,如果英文过关,特别是英文口语过关,又有一定技术,在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能很好地生存。但技术人才出去很少,应该有更多的技术人才出去谋生。若干年后再像台湾、香港人一样回到故土,他们就会会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

  本书中的一些英文单词和词组是外企和台企的习惯用语。其中英文对照附录如下。另外,书中提到的其他英文词如书名等,也在下面做了解释。

  AGP 加速图形接口,是个人电脑一种接口规范,可以使3D图形在个人电脑上以更快的速度显示。

  Allegro 一种计算机绘图软件,用于绘制电路印制板图。

  AP(application) 应用。

  ATX Intel公司制定的一种PC架构规范。

  Audit 稽核。

  Autoexec.BAT 微软公司计算机操作系统批处理文件。

  AutoCAD 一种计算机绘图软件,常用来做二维图形。

  Barebone 骨架。书中是指不含CPU,HDD,Memory的PC。

  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书中是指实现此功能的底层软件。

  Blog Blog是Weblog的简称,即博客。通常称为“网络日志”。作为Blog的内容,它可以是你纯粹个人的想法和心得,也包括你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具有共享的精神和价值。

  BOM(Bill of material)材料表。

  Check 检查。

  CD-ROM 光盘驱动器。

  Chip 芯片。

  Chipset 芯片组,通常指PC主板中的南北桥芯片

  CKD(Completely Knocked Down) 散件组装。

  Cisco 美国思科公司,全球网络技术领先厂商。

  Close meeting 新产品研发结束时的会议。

  Commitment 承诺。

  Compatibility 兼容性。

  Compaq 世界著名计算机公司,后与HP合并。

  Config.sys 微软公司计算机操作系统配置文件。

  Cost down 降低成本。

  CPU 中央处理器,又叫微处理器

  Datasheet 数据表。这里是指芯片或元器件的详细说明书。

  Debug 调试和改正错误。

  Design House 小型专业设计公司。

  Delay 延迟。

  Department 部门

  DOS 微软公司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Driver 驱动。书中是指驱动程序;后面提到的是对人的驱动力。

  Driver Engineer 驱动程序编写工程师

  DVT(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Engineering Department 工程部。相当于国企的工艺部(技术部)。

  EE(Electronic Engineer)电子工程师。书中是指硬件工程师,英文通常读Double E。

  《Electronic Packaging Handbook》 美国《电子封装手册》书。

  Engineering Sample 工程样品。

  EQ(Emotional quotient) 情商,是指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反馈能力5个方面。

  Emotion 指对事业、理想或目标不知疲倦的疯狂精神,有非理智的成分。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是一个应用于企业内部的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

  EVT(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ing) 工程(原理)验证测试。

  FAE(Field Applications Engineer) 现场应用工程师,一般意译为“技术支持工程师”。

  Focus 焦点,聚焦。

  Function 功能。

  GE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HDD 硬盘。

  HP 美国惠普公司。

  HR(human resource) 人力资源。

  Know-how 知其所以然。

  ICH5 Intel公司南桥芯片中的一个新架构。

  ID(Industry Design)工业设计,负责产品的外观三维造型和平面设计。

  IE(Industry Engineer)工业工程师,负责工时,效率,生产线布局等。

  IEEE 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

  Intel 美国一流芯片公司。

  Intranet 局域网。

  Interview 面试。

  IQ(Intelligence Quotient)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质量控制

  LAN card 网卡。

  Mail 邮件。

  MB(MotherBoard) 主板。

  ME(Machine Engineer) 机器设备工程师。

  ME(Mechanical Engineer)机构工程师。

  Memory 存储器,书中是指PC中的内存条。

  《Microwave》 美国《微波》杂志。

  Mini 微型的。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

  Modem card 调制解调器。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MVT(Manufacture Verification Test) 量产验证测试。

  Open 开放的,坦率的。

  Open mind 开放的心态。

  Open meeting:在新产品项目开始时的启动会议。

  Orcad 一种计算机绘图软件,用于绘制电路原理图。

  OS 计算机操作系统。

  assion 指理性的对事业、理想或目标不知疲倦的勤奋精神。

  CB: 印刷电路板。指未焊元器件的空印刷电路板板, 焊后称PCBA(PCB Assemble)。

  CB Layout Engineer PCB布线工程师。

  PCI PC中的一种外设接口。

  PE(Production Engineer)一般指电类的制程工程师,非电类的制程工程师称IE。

  Performance 性能

  Philip 荷兰菲力浦公司。

  Pilot run:试生产。

  《Plastic Design Forum》美国《塑料设计论坛》杂志。

  《Plastic Engineer》美国《塑料工程师》杂志。

  PM(product manager)产品经理

  PowerPoint 美国微软公司的一种演示文本的软件。

  Process 流程。

  ProE 是目前应用很广的一种计算机绘图三维软件。

  Purpose 预定的目标。

  Push 推动。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冲宽度调制技术:

  QAD(Quality Assurance Department) 品质保证部。

  QA(Quality Assurance) Engineer 质量保证工程师。这个职位负责生产线现场的品质检验和品质管理。所谓品管七大手法通常由他们牵头实施.

  QE(Quality Engineering) Engineer 品质工程师. 这个职位一般负责批量生产产品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试验。一般工作地点不在生产线。

  R&D(Research & Development or Research & Design)Engineer 研发工程师。

  Review 回顾性的检查。

  Reliability 可靠性。

  RMA(Return Material Audit) 退料认可。

  Root cause 根本原因。

  Rule 规则。

  Sales 销售人员。

  Sample:样品。

  Schedule: 进度表,书中是指新品计划进度表。

  Schematic: 示意图,在IT行业是指电路原理图。

  Server:计算机服务器。

  SFIS(shop floor integrated system): 用网络实现的生产现场信息整合系统和QM品质管理系统。

  Show: 展示。

  SIEMENS:西门子公司。

  SI(Signal Integrity):信号完整性.

  SMT Engineer 表面贴装技术工程师

  SONY:索尼公司。

  SPEC:规格书。

  Stand by:原指PC的待机状态,书中是指准备好的状态。

  Team :小组。

  Team Leader:小组负责人,团队负责人。

  Test Engineer: 测试工程师。

  《Toshiba Review 》:日本东芝公司,《东芝评论》杂志。

  USB1.1:通用串行总线。

  USB2.0:高速通用串行总线。

  Update: 更新。

  UG: 一种计算机绘图三维软件。

  VGA card(Video Graphics Array card) 显示卡。

  VIA:台湾威盛公司。

  Window:项目的各部门的联系人。

  XEROX:美国施乐公司。


作者: lulu    时间: 2008-5-5 21:16

张院长力荐的一篇文章,大家好好读读
作者: icdesigner    时间: 2008-5-12 08:40

张院长力荐的一篇文章,大家好好读读
作者: 飞天小麦    时间: 2008-10-3 08:51

都是过去!!!现在?
作者: helen    时间: 2008-10-6 17:25

张院长力推的一篇文章,我来好好读读!
作者: 20621_zhusha    时间: 2008-10-6 19:49

厉害!佩服,不过,花了一个小时看完,有好多看不懂,还得再看看
作者: 20621_zhusha    时间: 2009-4-7 19:34

这个贴,之前有回过,当时只是想去看一看。读后,发现很好,有很多启示。后来,在网上下了该帖没有上传的那部分。主要是讲作者进入管理层之后做的事。
强烈推荐大家读一下。
当然,希望校版多推荐一些这样的书。相信大家都会很喜欢
作者: NXY3    时间: 2009-4-11 21:17

真的好长,楼主幸苦了,不过能不能给个大概的意思看看,省时间哈!
作者: shaxiam    时间: 2009-4-15 14:42

好贴是永远值得顶的!~~~








-----个性签名-----
     耐克




欢迎光临 南信论坛 (http://bbs.njcit.edu.cn/)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