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konline qsa:华裔在美国150年:回顾华人在美创业之甘苦今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04:26

华裔属于最早移民美国的族裔之一,华人大批移民美国的历史至今横跨了一个半世纪。这150年的历史见证了华裔移民在新大陆顽强求生、艰辛创业,寻求新生活的不懈努力。生长在美国的第二代华裔作家张纯如,在她出版的英文新书<<华裔在美国--一部叙事体历史>& gt;中,以纪实体历史的形式给我们细细讲述了华裔在美创业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故事。以下摘编了张纯如新书中的一些精彩细节,与读者一起回顾华人在美创业之甘苦今昔。


图为张纯如作品《中国人在美国》(The Chinese In America)的封面。


图为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拍摄的张纯如档案照。

    1848年 -- 到“金山”去淘金 

华裔移民历史最早起于当加州发现了黄金,掀起淘金浪潮的1848年;最早的华裔移民来自广东省,千百乡村农民借债或卖身,漂洋过海 到“金山”去淘金。金山指的就是美国加州。从历史记载上看,1848年二月,也就是加州发现金矿消息传出的第二个月,两名中国男子及一名女子乘坐美国鹰号(American Eagle) 海轮,从广州(Canton) 横渡大洋抵达加州的三藩市,成为最早登陆并留居在“金山” 的华裔移民。随后两年,一波波的华人接踵而至,大部份人随即转往金矿Sutter’s Mill淘金去,少数留守城市的华人则聚集在三藩市当时的Dupont街及Sacramento街上,为淘金者逐渐形成后来的“唐人街” 。

Grant Avenue Street scene late 1800

in the early 20th centu

    1850年之前,在美国的华人不足50人。1851年,就有2716华人为追逐拾金梦抵达了旧金山,1852年抵达加州的华裔淘金者激增至两万多人。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因淘金失败而从边远的矿区返回三藩市,留居在唐人街。三藩市因此被称为 Dai Fou ,广东话音“大埠”( 大城市) 。 1849年,第一家中餐馆开在Jackson街。  

    古语有曰:民以食为天,这个最早的唐人街区内,最初的生意形态是服务华裔同胞的饭馆。1849年12月10日的San Francisco Daily Alta California日报上就报导了一个盛大的场面,约有300多名华人聚集在三藩市的Jackson街上一家店名为Canton的中餐厅共享晚餐。能吃上一顿中餐大约是这些漂洋过海、远离乡土的淘金者略解乡愁的唯一方式吧。喜欢吃中餐的不仅仅是华人。不久,许多白人淘金者也发现这种新奇的中国食物Chow Chows十分可口美味,这一发现鼓励了更多华人去开中餐馆来招待白人和其他淘金者。 1851年第一家华裔洗衣店开张  除了开杂碎餐馆之外,早期华裔又注意到另一个服务行业 --代人洗衣。当时的白人都是雇请洗衣店来洗烫衣服。经营洗衣店能赚钱不少,但是却被认为是身份低下的职业,大多白人都不肖于经营。有的富裕的加州人干脆将衣服寄到香港去洗,一打衬衫的费用是十二美元,来回时间是四个月。夏威夷的洗衣馆很快以每打衬衫八元把生意抢了过来。1851年,李华(译音Wah Lee) 开起了旧金山第一间华人洗衣店,收费是五美金一打衬衫,而且高高悬挂起WASH’NG AND IRON’NG (洗衣烫衣) 的招牌招徕生意。

    经营各式东方礼品的华裔店铺也逐渐散见街头,向过路的淘金者兜售瓷器花瓶、玉器、玉器雕刻、中国像棋、中国国画、中国茶具等。这些店面通常挂起闪烁的金字招牌,高悬红灯笼、红绸缎带来吸引路人目光。 开洗衣店不通英文? --划几个圆圈圈收费。

    为什么早期华裔移民偏好开洗衣店? 开洗衣店是自己创业的最快渠道,不需要开业资金-- 只要备有一块搓衣板、洗衣肥皂和一个烫衣铁斗;不需要特别技能 --只要有一双勤快的双手,就能开业。洗衣被视为低下的服务行业,其他白人不肖经营,而且有市场需求,所以华裔移民很快成为洗衣店行业的主力早期华裔移民都是单身男性,开洗衣店,连住房都解决了,就住在洗衣店后背的一个角落。日夜连续十多个小时洗衣、烫衣,以勤奋的体力劳作换来的收入远远高于在筑铁路或在农场做农工。开洗衣店的华裔有许多是没有文化的,更不谙英文。要如何向顾客收取洗衣费呢? 没问题,他们准备好几张纸,在每张纸上划出与银币大小相当的圆圈圈,大圆圈是half dollar 50¢ ,中圆圈是25¢ ,小圆圈是10¢。每次收费时,就将大圈、小圈的示意图递给客人看,客人按圈圈的大小及圈圈的个数来付钱。

    1853年 -- 都板街店租每月五百元  

1853年,由华裔开办的小商店已占据了旧金山的大半条都板街 (Dupont Street,大约是现在的Grant Street) ,这是市区内最佳的零售地段。这些店面都属于白人,租给白人店家,租金约每月$200,但租给华裔店主,则收高价租金$500。(编者按,1856年一位中等收入的白人月薪不足$50,按此折算,每月$500的租金应该相当于目前的$40,000) 。因此许多白人都争相将店面出租给华人谋求高利。

    1856年第一本中文商号索引发行  

1856年出版的一本书名为Oriental的中文商号索引,也许是美国最早的中文黄页簿,列出了33家货品商店,15名药剂师, 5间中药店,5家餐厅,5家理发店,5家肉铺,3家提供长期食宿的旅店(boarding homes) ,3间木材坊,3家裁缝店,2家打铁匠店,2家烤面包店,一木雕店(carver),一家篆印雕刻店,一个翻译官,以及一个代理美国货的经纪人。

    美国的第一种外语报纸是中文报纸  

当年来到旧金山的华人大多数是不识字的乡民,少数有文化者很快学会了英文,于是经营文书服务,为同胞代书家信及为商家作翻译。虽然远离中华乡土,但崇尚文化的华裔迫不及待地办起自己的报纸。最早的一份中文报是1854年在旧金山出版的Gold Hills News (<<金山新闻>>) ,两年之后,在Sacramento的唐人街(当时华裔称之为 “二埠” , 即 “第二唐人街”) 又多了一份中文报纸Chinese News (华文报) ,此时距离第一批华人抵达旧金山的1848年仅有六年时间。与美国其他早期移民族裔如德裔、法裔相比,华裔对自身文字的重视令美国史学家都惊叹。中文报纸因此也是美国社会的第一种外语报纸。

    十万华裔劳工筑铁路  

1865年,华裔移民的人数已增长到五万人(50,000) ,90%是青年男子。这些人来到 “金山” 已不是去淘金,而是去了修铁路。当时承包修筑铁路工程的Central Pacific公司最早主张雇用中国劳工,因为他们勤快、顺从、吃苦耐劳、工资低。最初雇用50名中国人,很快雇用更多当地华裔劳工,随后更是不断从中国广东直接征召华裔劳工来美,前后有10万华裔劳工参与了修筑美国铁路。

    华人修筑铁路的进度还是最快的,在1869年四月曾举行过一次筑路的速度测试,8名爱尔兰人与8名华人劳工联合操作,12小时45分钟内铺完了超出10英哩长的铁轨道。而白人劳工每天铺路进度只有一英哩。当时华裔劳工自带帐篷,住、吃都在工地,每天苦干12小时以上,每月每人只能领到工薪$30美元。白人劳工每月工薪约为$50美元。因此雇用华人劳工的承包商赚了大钱。而美国劳工阶层却认为中国人是竞争对象,抢了他们的饭碗。这也是其后1870-1880年代引发了美国的排华浪潮的主因之一。

    1869年5月10日,东、西两岸的铁道线终于在犹他州的Promontory Point接轨,完成了横贯美国东西的大铁路的修筑工程,华人负责修筑了西边的一段690英哩铁轨道,爱尔兰人修筑了东边的一段1086英哩。这项对美国工业化发展至关重要的交通大动脉的建设,华人有一半的功劳。 南迁开发农场 修完铁路,也意味着十万华裔劳工的失业。金山梦的破碎,使得许多华人返回 “唐山”( 中国) 家园,但也有数万人留居在旧金山、沙加缅度的唐人街内。由于铁路使得东西运输顺畅,加州农场的新鲜农产大量运往东岸。加州农业农场开发又带来了新的商机。留下来的华裔大批转去当农工,开发农场。

    华人渐而往南迁到加州的Fresno农场一带。也有一部份转往美国南部地区如田纳西州、新奥尔良等州的农场。由于当时的法律限制,不允许华裔拥有农场的土地产权,华人只能当农工。一些有了积蓄的华人后来就移到城市中,开起了杂货店。

华人果树专家吕金功  

19世纪有一位成就卓著的华人果树专家吕金功(Lue Gim Gong)鲜为人知。吕金功1868年离开广东台山,年仅十岁。他先到三藩市,后来到了位于南亚当斯和马赛诸市的制鞋厂做工。后被著名外交官安森·伯林革姆的侄女凡尼收做了养子。凡尼去世后,吕金功继承了她一万两千美元的遗产和两座位于佛罗里达的植物园。在佛罗里达,吕金功将他的一生献给了园艺事业。他成功的种植出了抗霜冻并可长久保鲜的橙子。这项创新不仅获得了大奖,人们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橙子。他的创新还包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抗霜冻葡萄柚,改良型甜苹果,樱桃干,在温室内生长的可在感恩节前就成熟的桃子。为美国的水果农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1870年代华裔商业之兴旺时期  华人的蔬菜小贩依然挑着扁担在三藩市街上叫卖,市内的洗衣店被华人洗衣工控制着,许多华人并开始进入了批量生产工业,集中于四种工业:制鞋业,毛纺织业,烟草业和制衣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为了工人。到1870年为止,华工的数量占了城市中四种主要工业行业工人总数的一半。这些工人的雇主大多数也是华人。

    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三藩市大约共有五千名华裔商人。其中的许多人生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震撼了主流社会中的白人,并使他们对华人刮目相看。1866年时,这些商人就拥有了这个城市一半的烟草工厂,到1870年的时候, 十二家拖鞋厂中的十一家里面清一色的就只能看到中国工人的面孔。这五千华人精英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农业产品的中间人和批发商,零售行业, 水利石英采矿业和劳工承包商。

    成功的华裔商人不仅赚到钱,更也随之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在封建制度的旧中国,商人即使再有钱,仍然不受社会重视,难以跻身贵族或上流社会。但对于移民来美国的华人,在经商致富的同时,经济上的成功使得商人倍受尊重,令他们晋升至富裕的上层阶级。 成功招徕妒忌,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

    物以稀为贵,最早抵达美国的华人曾受到尊贵的礼遇。1851年之前,华裔移民人数约二、三百人,为旧金山带来许多新鲜事物与文化,引起美国社区的极大好奇心,将华裔当作贵宾来招待。1850年,旧金山的市长John Geary还特别要求华裔社区代表参与加州成为美国第31个州的庆典。但随着华人人数激增、华人社区不断扩张,特别是1870-1880时期一批成功华裔商人的涌现,白人就感觉到威胁。对华人的态度由友善变为敌对。   

    美国劳工阶层认为华裔劳工抢了他们的饭碗,而中上层白人则认为华裔社区的繁盛对美国社会构成威胁。这种恐慌心理最终促使亚瑟总统于1882年五月六日签署了 “华人排斥法” (Chinese Exclusion Act)。这条臭名昭著的法律禁止新的中国移民进入美国,并引发了1880年代的美国国内一系列以暴力驱逐华人的事件,造成排华浪潮。由此起,美国华裔移民史陷入低潮时期。

    餐馆 -- 华裔创业的基础行业   

到1920年的时候,粗略的估计有四分之一的在美华工都在从事餐馆的工作。这些餐馆绝大多数都是家庭店的模式 -- 也就是说,餐馆的店主既是大厨,又是洗碗工。而他的太太就做女侍应和收银员。

    这类中餐馆不经营地道的中国菜,而供应迎合美国人口味、看似中国菜的菜单。比如说:煎面 (“fried noodles”) 就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制作出来的。一次一个华人大厨无意中将一把面条丢到油锅里。后来,当他发现他的客人喜爱这种炸得焦黄的脆面时,他将这种煎面加入了他们的菜单。这种美食一下子在他们的客人里传开了。其它餐馆也纷纷效仿。

  据说,杂碎也是偶然发明的。有一次,一群喝醉了的白人深夜闯入一家即将打烊的中餐馆,要点菜;慌张的店主为避免惹事,赶忙将几盘切好的蔬菜、肉片混炒在一锅,浇上浓浓的酱汁,取名<杂碎>(chop suey) ,端上桌给客人吃。意想不到,客人吃了大加赞赏。<杂碎>(chop suey) 因此广泛流传,成为日后美国中餐馆的必备菜肴。

  签语饼/幸运饼(Fortune Cookies) 是另一个美国中餐馆必备的特色食品。它的发明人据说是于1916年在洛杉矶开设面条店的江大卫(David Jung)。剥一个签语饼,读一下饼中夹着的字签,测测今天运气,已成为美国人到中餐馆就餐的一大饭后乐趣。

    中药店 --华人的家传生意  

与中餐馆一样,中药店也属于典型的家族生意。历史学家刘海明(Liu Haiming) 描述了1900年一间洛杉矶中药店常义堂( Chang Yitang) 的经营情形。常家住楼上,楼下做了医生的办公室,丸药厂,药店和茶屋。在常的办公室里,他通常会先替病人号脉,然后谈谈病情并开出药方。在厨房里,他的太太Nellie会沏好茶,然后让他们的侄儿连同饼干一起送去给等候室里的病人们。他们还出售自制的草药丸,这是一项极其辛苦的工作,要由几个人一起合作。他们要用足底或膝盖将草药碾成碎末,然后放进他们叫做“石船” 铁制容器里,这个容器之所以叫作石船是因为他外形与船类似,只不过在侧面加了两个把手。之后粉末要经过筛选,然后加上蜂蜜,倒出后搓成小粒的药丸,再由烘干机烘干后装瓶通过邮寄的方式出售。

    邮购万金油,超值灵丹妙药  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洛杉矶有位中药店主梁汤姆 (Tom Leung)以积极主动的行销策略而令其中药店名声大振、生意兴隆。梁频繁的在洛杉矶的报纸上刊登广告,向外界声称自己是皇家名医之传人,在圣诞节时给他的病人们寄贺卡,还将日历和印有他的草药公司的名字的尺子作为礼物送给他的病人们。由于生意在当地做得很好,他又开展了邮购业务 -- 给那些填写了自己慢性病症状的病人们邮寄中药。梁最著名的畅销药品是万金油,他用它给病人治好了从牙疼到蚊虫盯咬等数不清的毛病。他还将万金油命名为“世界上最具超值效果的灵丹妙药”。随着他的名声传播,他很快变成了可以负担得起豪宅,雇得起佣人,厨子,和家庭教师的有钱人了。

    但是,在十九世纪早期,中药师因为无执照行医而被罚款或抓进监狱的例子屡见不鲜。Tom Leung被送进监狱不下壹佰次,他早就习以为常了,认为入狱是他经营中药店的生意成本。坐牢甚至被排上了他的日程表。他还教会了秘书如何在警察到来之际立即向银行借到保释金。被俘事实上带给了他意想不到的收获:免费为他做了广告。就连他的太太都说:“他给抓进去的次数越多,他就越出名。”

    顾客以木棍指点购物,华裔开杂货店沟通有法  华裔创业最成功的领域还包括零售业。华裔开设的杂货店(grocery stores) 、日用百货店(department store) 不仅限于唐人街内,更遍布加州各城市的白人社区,以及后来延伸进入美国中部、南部各州。

    美国内战结束后,华人在南部经营起日用杂货店,服务对象基本是初获自由的黑人奴隶。这些黑人不乐于到白人经营的商店购物,而情愿光顾华裔开设的杂货店,以避免遭歧视。由于语言不通,华裔店主就在店面摆放十数条棍杆,专供顾客用来指点想买的货品。对每种货品,店主都留下一个样品,订货时拿给供货商看。华裔杂货店主一家通常住在店面后边的货仓内,将三、四张长条板凳拼在一起就是张床。

华裔杂货连锁店主荣登时代杂志

    1920年,最著名的华裔百货店老板是Joe Shoong ,他1903在加州Vallejo市开了一小小的杂货店,不断扩张成为全美国的一元平价百货市场(Dollar Stores), 至1920年,Joe Soong已在全美拥有50多家连锁分店,面对的顾客都是主流社会的白人,而且绝大部份的雇员也是白人。Joe Soong成为当时加州排名第二的大富翁,并获当年<<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 评为 “最富有的著名华裔商人”( “the richese, best-known Chinese businessman in the U.S.”)

    二战时期 美国华裔踊跃入伍效忠  二战是美籍华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由于美中两国在战争中有着共同的敌人,所以美国华裔在战争中的努力使中美两方同时受益。当时在美的华裔男性纷纷踊跃报名入伍,为美国而战。华裔新闻工作者Charlie Leong说:“于我们这一代的男性来说,二战是我们那时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有生以来第一次,我们终于可以在美国社会中大显身手了。” 战争使华裔走出了唐人街的贫民窟,穿上军装,效忠美国,获得美国人的认同。

    1960-198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人才辈出  来自台湾的华裔仅在移民后的第二代就使他们的事业达到了顶峰。在一九七六年,MIT 的丁肇中教授(Sam Chao Chung Ting);由于发现J/Psi 分子中含有新型的夸克和它的对抗分子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八十年代的时候,另外两位来自台湾的杰出华裔科学家,杨振宁(Chen Ning Yang)教授与李远哲(Yuan Tseh Lee) 教授,凭在分子放射碰撞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原伯克莱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的声望更高,他是第一代移民、来自台湾的留学生,成为全美著名高等学府的校长之成功故事,是华人社区津津乐道的典范故事。

    当代华人学者、企业家 -- 美国高科技领域的佼佼者  

作为台湾移民的后裔,张纯如在书中指出台湾移民对学术方面的孜孜不倦和精益求精也帮助美国实现了它的工业高科技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曾一度称霸电脑软体业的Lotus软体发明人王安,就是来自台湾的移民企业家。1951年王安以$600美元创建王安公司(Wang Laboratories) , 1967年王安公司上市,创下当时美国股市史无前例的公司发售初始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的最高交易记录,令王安一夕之间成为身价亿万。只可惜八十年代后,王安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倒闭。

    另一位华裔高科技创业先驱是矽谷长青树企业家来自台湾的第一代移民李信麟 (Sen Lin Lee) 。当年才卅五岁的李信麟创办了第一家公司魔鬼系统(Diablo Systems),他研制出了第一台轮式打印机并投入大量生产。一九七二年,施乐公司急于寻找一种能和IBM的球型打印机竞争的打印机,于是,他们花两千八百万美金买下了Diablo。李信麟因此创造了早期的矽谷神话。

    之后,他与别人合伙成立了奎茂(Qume )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发明了雏菊印表机让竞争对手IBM为之丧胆。在一九七八年, ITT 投资了一亿四千六百万美金买下了Qume公司。李被提升为Qume公司的总裁,并担任ITT的副总裁和商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主席。不仅如此,早在一九七八年,李信麟就设计出了IBM相容个人电脑,还是小型雷射印表机的发明人。一九八九年,奎茂的英文名字Qume还成为矽谷的一条路名,与之交叉的道路则是‘Fortune(财富)’。在事业方面,他拥有国际电讯公司(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百分之七十的股权,该公司每年营业额高达一亿五千万元,其中关系企业Cortelco制造的电话数量,占全美第一。

    二十世纪末网络新经济,华人精英风云显赫  

David Lam, founder of Lam Research

Charles Wang,founder of Computer Association

 

Pehong Chen, founder of BroadVision

Jerry Yang, founder of Yahoo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网络新经济时代,从最早的香港移民David Lam创办Lam Research公司、王嘉廉(Charles Wang) 创办CA (Computer Association) ,到近期的陈丕宏的宏道公司(Broad Vision) ,进而到杨致远创办雅虎(Yahoo.com) 成为网络经济的标志,这一串串华裔在科技界的传奇故事就更为读者熟知。